行为主义人格理论
第五章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人格理论
第五章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人格理论学习论范型(learning paradigm)强调个体的外部力量而忽视个体的内部力量,认为个体行为的差异来自或主要来自个体在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学习经验的差异,其研究的主要问题是行为是如何习得的。
采用的研究方法是严格的实验法,强调提出可验证型的假设,操纵实验变量,控制无关变量,以测量行为反应的变化。
本章主要问题:1. 斯金纳的行为主义人格理论2. 多得拉和米勒的刺激反应理论3. 罗特的社会学习理论第一节斯金纳的行为主义理论一、斯金纳其人斯金纳1904年出生于宾夕法尼亚洲的一个小镇上,父亲是一个律师。
童年时父母很少对他体罚,自幼起创造性很强,自制多种玩具和用具,对机械发明和应用有浓厚的兴趣。
他先学习文学,大学毕业后,他想成为一名作家。
他到了欧洲,但很快发现自己不可能在文学上有所成就,因为他觉得自己没有什么重要的东西要说。
他于是放弃了成为作家的愿望,但他并没有失去对人类行为的兴趣。
加上他在欧洲徘徊之际,接触了巴甫洛夫和华生的许多著作,因而他回到美国之后就进了哈佛大学攻读心理学。
斯金纳终于在心理学领域中找到了自己的合适位置。
他为自编制定了严格的学习计划,发奋攻读心理学,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在三年内获得博士学位(1931年)。
斯金纳是操作条件反射的创始人,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
斯金纳一生殊荣不断,于1900年8月去世。
主要著作:《有机体的行为》(1938年)《沃尔登第二》(1948年)《科学和人类行为》(1953年)《强化的程序》(1957年)《超越自由与尊严》(1971年)《关于行为主义》(1974年)二、操作条件反射与人类行为的学习运用斯金纳箱对动物进行研究,提出了他的操作条件反射的学习定义。
斯金纳认为学习即行为反应概率的变化。
斯金纳认为一切行为都是由反射构成的,而反射的基本要素是刺激和反应比行为学习理论所面临的任务,就是指出引起行为反应概率变化的条件,并提出一种分析各种环境刺激的功能的方法,以决定和预测有机体的行为如何习得、如何改变、如何消退。
人类行为心理学笔记摘抄(3篇)
第1篇一、引言人类行为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及其心理机制的学科。
它涉及个体、群体以及社会层面上的行为分析,旨在揭示人类行为的规律和特点。
以下是对人类行为心理学的一些核心概念和理论的摘抄。
二、基础理论1. 霍尔的人格理论霍尔(G. Stanley Hall)认为,人格是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个体在遗传的基础上,通过与环境的互动,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人格特质。
霍尔提出了“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两种观点,强调遗传和环境在人格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摘抄内容:“人格的形成是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遗传决定了个体的基本心理结构,而环境则提供了个体发展的条件。
在遗传和环境的作用下,个体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人格特质。
”2.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认为,人类行为受到潜意识心理过程的影响。
潜意识心理过程包括本能、欲望、冲突等,它们对个体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弗洛伊德提出了“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概念,用以解释人类行为和心理发展。
摘抄内容:“弗洛伊德认为,人类行为受到潜意识心理过程的影响。
潜意识心理过程包括本能、欲望、冲突等,它们对个体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本我代表个体的本能欲望,自我代表个体与现实环境的互动,超我代表个体的道德观念。
”3. 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认为,人类行为是后天学习的结果。
行为主义者强调观察、实验和客观研究方法,试图揭示人类行为的规律。
斯金纳(B.F. Skinner)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认为个体通过奖励和惩罚来学习和改变行为。
摘抄内容:“行为主义理论认为,人类行为是后天学习的结果。
斯金纳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认为个体通过奖励和惩罚来学习和改变行为。
在操作性条件反射过程中,个体会根据结果调整自己的行为。
”三、行为分析1. 需求理论需求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受到内在需求的驱动。
马斯洛(Abraham Maslow)提出了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类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行为主义人格理论
目录
• 行为主义人格理论概述 • 行为主义人格理论的主要观点 • 行为主义人格理论的应用
目录
• 行为主义人格理论的批评与反思 • 行为主义人格理论的未来发展
01
行为主义人格理论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行为主义人格理论是一种心理学理论 ,强调个体行为的习得和环境刺激对 人格发展的影响。
行为主义人格理论的发展历程
起源
行为主义人格理论起源于20世纪 初期,由美国心理学家约翰·B·华 生等人创立。
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该理论不断发 展,逐渐形成了不同的分支和学 派,如操作条件反射和模仿学习 等。
应用
行为主义人格理论在教育、治疗 和组织管理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 用,帮助人们理解和改变行为模 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进步。
行为主义人格理论的跨文化应用
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个体行为的差异,有助于更好地理 解和预测个体的行为。例如,在跨文化交流和跨文化管 理中,可以根据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体行为特点,制定 更加有效的策略和措施。
THANKS
感谢观看
对学习理论的批评
忽视情感和动机
学习理论过于关注行为和学习的结果, 忽视了情感和动机在行为形成中的作 用。
缺乏对内在机制的解释
学习理论未能深入解释行为改变的内 在机制,如认知过程和心理动力。
对刺激-反应理论的批评
简单化人类行为
刺激-反应理论将复杂的人类行为简化为 简单的因果关系,无法全面解释人的复 杂行为和心理活动。
特点
该理论认为人格特质是行为的习得结 果,强调环境刺激和个体行为之间的 相互作用,主张通过改变环境刺激来 塑造个体行为和人格特质。
行为主义人格理论与心理学
关联
第五章 行为主义学派的人格理论(代表人物和相关研究话题)PPT课件
10
一、操作条件反射与人类行为的学习
❖学习即行为反应概率的变化 ❖一切行为都是由反射构成的,而反射的
基本要素是刺激和反应比 ❖行为学习理论所面临的任务,就是指出
引起行为反应概率变化的条件,并提出 一种分析各种环境刺激的功能的方法, 以决定和预测有机体的行为如何习得、 如何改变、如何消退。
❖ 乐乐哭闹行为
❖ 妈妈的安慰出现
❖ 乐乐之后哭闹行为增加
❖ 负强化(从妈妈角度) ❖ 妈妈安慰乐乐的行为是
由于乐乐停止哭闹(消 极刺激的消失)的结果 ,乐乐停止哭闹是惩罚 物 ❖ 妈妈安慰乐乐的行为 ❖ 乐乐停止哭闹 ❖ 妈妈安慰乐乐的行为之 后增加
20
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例子二 ❖当小明在语文课上专心听讲,语文老师
11
有机体能以自己的某种操作行为主动地作用 于环境以达到对环境的有效适应
应答性反应 有
机
体
的
反
应
操作性反应
刺激-反应 反应-强化
人类的绝大多数有意义的行为都是操作性的
12
❖人格仅仅是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强化 而形成的一种惯常性的行为方式。
❖如果我们能认识、操纵、预测人的行为, 那么也就没有什么人格问题是不能解释 和解决的。
3
第一节 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
❖无条件反射:生来的反射或种族反射。 人与动物出生后 不需要学习就具有对某 些刺激作出反应的能力。与生俱来,不学 而会的“本领”。(新生儿具备70多种)
❖吸吮反射 ❖抓握反射 ❖游泳反射
4
经典性条件反射
❖100年前,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发现: 当一盘肉摆在狗面前时,狗就会流口水 ,这时的流口水叫做无条件反射。
发展心理学的五大理论
发展心理学的五大理论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它涉及到人类思维、情感、认知、学习、发展等方面。
在心理学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重要的理论,这些理论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心理活动的本质和规律。
本文将介绍发展心理学的五大理论,包括行为主义理论、认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发展理论和人格理论。
一、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是心理学的一种重要流派,它强调外部刺激对行为的影响。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人类的行为是通过对外界刺激的学习和反应来形成的。
它将心理活动视为可观察的行为,忽略了内在的思维和情感过程。
行为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Watson和Skinner。
他们的实验研究主要集中在动物行为的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上。
行为主义理论对教育、临床心理学和行为疗法等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认知理论认知理论强调人类思维和信息处理的过程。
它关注人类如何获取、组织和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和适应环境。
认知理论认为,人类的思维是基于内在的心理表示和模式的,而不仅仅是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认知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Piaget和Vygotsky。
他们的研究主要关注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性和社会文化因素对认知发展的影响。
认知理论对教育、学习和认知疗法等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强调人类学习和行为的社会性质。
它关注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学习和模仿过程,以及人际关系和社会认知对行为的影响。
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人类的行为是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来学习的,而不仅仅是通过自身经验的学习。
社会认知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Bandura。
他的研究主要关注观察学习和自我效能对行为的影响。
社会认知理论对教育、领导力和社会心理学等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
四、发展理论发展理论关注人类从出生到成年的心理发展过程。
它研究人类在生理、认知、情感和社会方面的变化和发展。
发展理论认为,人类的心理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受到遗传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影响。
行为主义理论——华生、斯金纳、班杜拉(整理笔记)
一、理论背景(一)社会背景:产生于20世纪初期美国,现代化生产对人的行为的要求越来越高。
科学管理、行为控制直到通过行为技术的社会控制,作为一种革新的思想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
(二)哲学上的实证主义:实证主义开始明确地提出科学的首要任务是收集可供简单概括的确实的观察材料。
孔德认为应该用更客观的方法研究人。
马赫认为科学只不过是人的经验的更完备的数学整理,只有客观的资料、经验才是可以接受的。
它为行为主义者提出科学实践的本质,乃是对看得见的行为的客观观察的启示。
(三)行为主义是对构造主义和机能主义的反叛构造主义:领袖人物是铁钦纳。
心理学的主题是意识经验。
由于意识经验只有经验着的人才能意识到,因此只有采用内省法才能研究人的心理。
所谓心理学就是以内省法对意识的研究。
内省法是一种高度专业化的自我观察的形式,其目的是观察意识的内容,解答经验的“什么”what、“如何”how、和“为什么”why三部分的内容。
关于“什么”,是由心理过程的系统内省分析出那些心理元素来解答的。
关于“如何”是说明通过内省分析出来的心理元素如何联结成复合物的。
至于“为什么”,是用一个与心理过程相对应的神经过程来解释心理过程。
铁钦纳一方面认为每一个意识都有相应的神经过程,一方面又不承认神经活动时心理过程的原因,因此他在身心问题上是个二元论者,称之为身心平行论。
要内省自己主观的感觉,而不是刺激物本身。
机能主义心理学:作为构造主义的对立面出现的,可以追溯到达尔文的进化论和詹姆士的实用主义哲学。
心理活动是一个连续的整体;人的活动与社会也是一个整体;反对把心里分析为各个元素或部分;心理学不能脱离社会进行研究;心理学要研究动作的机能,而机能表现为协调,协调实际上是适应活动。
研究方法上提倡主观观察即内省和客观观察相结合,更注重客观观察。
华生认为构造主义和机能主义都是心灵主义的,创立了行为主义心理学,斯金纳、班杜拉为新行为主义者。
二、华生的经典行为主义(一)行为主义的界定:华生把有机体应付环境的一切活动称之为行为,行为的基本成分是反应,反应分为习得的反应(包括我们一切复杂习惯和我们的一切条件反射)和非习得的反应(指我们在条件反射和习惯方式形成之前婴儿期所作的一切反应)。
人格的社会学习理论
4、双重趋近——回避冲突 个体面临在两个都带来
趋近——回避冲突的目标中选择其一时所产生的冲突
二、多拉德与米勒的理论
(五)挫折—攻击理论 • 挫折是指目的性行为遭受阻碍时的一种伴随状态。 • 攻击则是指以伤害某一有机体为反应目标的行为。
• 挫折和攻击之间的关系并不一定是直接的、必然的,但 挫折是引起攻击行为的一个必要前提,而攻击也是挫折 所带来的诸多后果中备受关注的一种。
十三、四岁后——基本上确立 三十岁以后——人格变化非常缓慢 • 人格改变:是废弃大量的已经组织好的旧的习惯 系统,形成新的习惯系统的过程。 • 改变人格的唯一途径:改变个体的环境 • 他甚至主张通过控制环境,可以随心所欲地塑造 出任何一种人来。
一、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
3.人格研究方法
(1)研究一个人受教育的情况 (2)研究一个人的成就 (3)运用各种心理测验 (4)研究一个人的业余爱好 (5)研究一个人在生活情境中的情绪表现
(一)多拉德与米勒的简介
• 多拉德(John Dollard,1905~1980) 米勒(Neal Miller,1909~2002 )耶 鲁学派的主要成员,接受赫尔的思想 影响,又结合精神分析理论与社会科 学思想,两人合作共同建立了与古典 行为主义有所区别的特殊结构的理论 体系。米勒晚年研究生物反馈有重要 贡献,曾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二、多拉德与米勒的理论
(二)四个核心概念 • 内驱力:是指迫使有机体行动的任何一种强烈的
刺激,包括初级和次级。 • 线索:是一种刺激,它指导行为采取适当的方向。 • 反应:是由内驱力和即时的线索诱发出来的,旨
在降低或消除内驱力。 • 强化:任何引起内驱力降低的刺激是一种强化物。
人格心理学各流派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人格心理学各流派的基本观点是什么1、精神分析学派;2、特质学流派;3、生物学流派;4、人本主义流派;5、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理论流派;6、认知学流派第一章精神分析人格理论第一节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一、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1、脑解剖模型(意识、前意识、无意识)2、结构模型(伊底、自我、超我)3、本能和紧张的缓解4、防御机制压抑、升华、替代、拒绝、反应生成、理论智化、投射5、发展的心理性欲阶段6、了解无意识的东西梦、投射测验、自由联想、催眠、象征行为等。
二、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应用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理论之父,他第一个提出用于治疗心理障碍的精神治疗体系,即精神分析。
三、人格评价——投射测验1、投射测验的含义2、投射测验的类型3、对投射测验的评价四、弗洛伊德理论的贡献与批判1、贡献2、批判第二节弗洛伊德理论的相关研究一、梦的解释二、恋母情结三、幽默四、催眠第二章新精神分析人格的理论第一节新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一、新精神分析理论的代表人及其观点1、阿尔弗雷德。
阿德勒(个体心理学)人物及主要观点介绍1)寻求优越;2)父母对人格发展的影响;3)出生顺序。
2、卡尔?荣格(人物及主要观点介绍)1)集体无意识;2)一些重要的原始意象3、埃里克?埃里克森1)埃里克森的自我概念2)整个生命周期中的人格发展八阶段基本信任对不信任自主性对羞愧和怀疑主动性对内疚勤奋对自卑自我认同感对角色混乱亲密对孤独繁殖对停滞自我完善对绝望4、凯伦?霍尼(人物及主要观点的介绍)在她的研究中,强调文化和社会对人格发展的影响,体现在她对精神分析方法中的两方面贡献是:1)神经病;2)女性心理学。
5、哈里?斯塔克?沙利文1)人格意象;2)发展时期6、艾里克?弗洛姆(人物简介,主要观点)1)逃避的手段;2)积极的自由二、新精神分析理论的应用新精神分析理论与宗教三、人格评价——测量类型1、荣格的心理类型说2、心理类型的测量:迈尔勘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四、新精神分析理论的贡献与批判第二节新精神分析人格理论的相关研究一、焦虑与应对策略二、挫折和攻击三、依恋类型和成人的人际关系第三章特质流派的人格理论第一节特质流派的人格理论一、特质流派1、做为特质维度的人格2、特质流派的主要特征二、重要的特点理论家1、高尔顿?奥尔波特(Gordon Allport)2、亨利?莫雷(Henry Murray)3、雷蒙德?卡特尔(Raymond.B.Cattell)卡特尔的十六个根源特质;大巨人格因素分析三、特质理论的应用工作岗位上的人格因素分析四、人格评价——自陈式调查表1、明尼蒙达多项人格调查表。
行为主义人格理论
怎样训练一只老鼠跳舞
开始可以将食物与一个“卡搭”声配对,使这种声 音成为一种次级强化物。当老鼠动来动去时,卡搭 声比食物较容易执行。 当老鼠向上看时,用卡搭声给予酬赏(强化)。 只有当它确实向上伸展它的头时才给卡搭声强化。 只当它用两只后脚站立时才给强化。 你奖励它向右踏步,再奖励它向左踏步。 完成了上述步骤后,你就有了一只会跳舞的老鼠了。
一、行为主义人格理论的特点
1.强调情境对于行为的决定作用。 2.共同看法 行为的习得是许多刺激—反应联结的建立; 不同类型强化对行为产生不同影响 环境是决定行为的唯一重要因素。 3.人格是人体独特行为方式的组合,人格研 究是考察学习经验,发现行为和强化之间的 独特联系。 4.很少强调结构,而是强调情境的特殊性。 (反应)
四个阶段:
注意过程,只有注意到榜样的行为,辨别出其重点并认识到 其特征时,才能通过观察来学习。 保存过程,看到某个榜样的次数并不多,为了再现榜样的行 为,必须记住它。我们是以“心象表征系统”(imaginal representational system)和“言语表征系统”(verbal representational system)两种方式在记忆中来将榜样行为的 重要线索进行编码的。 动作再现过程,将先前编码的心象和言语线索转化为动作的 再现。 动机过程,虽然没有强化也可以发生观察学习,但对榜样的 注意是会受到动机的影响,而且我们是否作出所观察的,也 会受到动机的影响。
1.观察学习
观察学习是指人通过观看他人(榜样)而习得复杂行 为的过程。包括观察“示范者”的行为,和观察“示 范者”所受到的强化。又称替代学习、榜样学习、模 仿学习。 由于看到他人行为被强化,而代替了自己行为的强化, 所以观察者也能学习到示范者的行为。 观察学习的好处: 效率高、错误率低 间接学习,不必亲身经历,即可明白该怎么做
心理学的十大核心理论
心理学的十大核心理论心理学是一门涉及到人类思维、行为和情感等多个方面的学科。
在学习心理学过程中,我们会接触到许多重要的理论,这些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状态。
本文将介绍心理学的十大核心理论,希望能够帮助读者对心理学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经典条件反射理论经典条件反射是一种基本的学习过程,它可以解释为何我们会对某些事情产生反应。
著名的“巴甫洛夫的狗”实验就是经典条件反射理论的基础。
该理论认为,一个刺激会触发一个相应的反应,直到它与另一个刺激联系在一起,之后产生条件反射。
例如,当我们闻到食物的味道时,我们的口水会开始分泌,这是因为食物与口水的分泌之间已经形成了条件反射。
二、操作条件反射理论操作条件反射理论也是一种基本的学习过程,它解释了为何我们会在某些情况下有意识地控制我们的行为。
该理论认为,我们的行为是通过在环境中根据奖励和惩罚的条件而形成的。
例如,当一个人在某个环境中接受惩罚时,他会尽力避免这种情况的再次发生。
三、认知发展理论认知发展理论是指儿童思维能力发展的理论。
该理论认为,儿童的思维能力是在不同的阶段中逐步发展的。
在不同阶段,儿童的思维能力和行为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例如,儿童在幼儿期时会表现出自我中心性,即认为他们是世界的中心,无法看待事物的多个方面。
四、人格理论人格理论是指个人的特质和性格类型的理论。
该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一些基本特征或性格,这些特征可以用于描述和预测人们的行为。
例如,根据英国心理学家罗伯特·斯马特的五个因素人格理论,每个人的人格可以用外向、神经质、开放性、宜人性和尽责性这五个因素来描述。
五、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是指人们如何理解和组织社会信息的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们根据已有的经验和认知结构来对所接收到的社会信息进行解释。
例如,当我们接触到一个新的社交场合时,我们会借助以前的经验和观念来理解它,并作出相应的行为和反应。
六、情绪理论情绪理论是指人类情绪过程的理论。
行为主义
行为主义的人格理论述评姓名:罗小男学号:118314119班级:11心理行为主义的人格理论述评作为心理学第一势力的行为主义,由于其重视对动物行为的研究,主张纯科学的研究方法,所以关于人格理论方面的研究较少。
下我将以华生、斯金纳和班杜拉为代表的行为主义代表人物的人格理论研究进行阐述,以便能勾勒出行为主义人格论的大体框架。
一、行为主义早期的代表人物—华生人格理论简述华生在他的《行为主义者眼光中的心理学》(1919)强调对外显行为的客观研究,反对使用内省法和对内部事件(如梦)的研究他认为人格是由一系列习得的S-R(刺激-反应)连接所组成的。
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学习历史,所以每个人的风格都是不同的。
而且S-R 的类型也并不是结构化的,或者一致的,它只取决于个体恰巧学习到了什么。
比如,孩子在学校由于有礼貌受到老师表扬,在家却粗鲁撒赖迫使大人妥协与让步,那他就会在学校表现为有礼貌,而在家却是蛮横无礼。
因此,想要彻底改变某个人的人格特征的唯一途径就是改变其生活环境,让其养成新的习惯。
环境改变有多彻底,人格的改变就会有多彻底。
目前这种人格概念已经过时了。
但是,它是行为主义对人格解释的一个比较早期的版本。
后期,斯金纳丰富并扩展了行为主义,引入操作性条件反射作用。
二、行为主义中期的代表人物—斯金纳人格理论简述斯金纳致力于开发改变人类以及动物行为的技术,也就是行为的塑造。
例如,奖励鸽子去撞击杠杆,过不了多久,它们就可以跳出完整的探戈。
按照这种逻辑,不管行为与结果之间的真实联系是什么,强化会对任何行为产生作用。
受以上思想的影响,斯金纳的“人格”被认为是个体生活经历中受各种强化所得结果的整合,是一些“反应组合而成的行为组型”。
人格形成是人类学习的行为的后果是否受到强化。
如果一个行为受到强化,它就可以得以维持和加强,将来在类似环境中出现该行为或与该行为类似行为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从上述人格形成的过程来看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并非个体自主决定的,而是在环境中不同的强化因素影响下形成的。
人格发展的五大理论
人格发展的五大理论人格心理学是心理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它通过研究个体的行为、情绪和思维方式,帮助我们理解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不同的心理学家提出了多种人格发展理论,下面我们将详细探讨五个重要的人格发展理论,阐述它们各自的观点、主要内容及其对人格发展的影响。
一、精神分析理论精神分析理论由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创立。
他认为人格的发展与个体的潜意识密切相关。
这个理论强调了无意识处理的心理过程与早期经历在塑造一个人性格中的重要性。
1.1 冲突三部分模型弗洛伊德提出了“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三部分模型,其中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构成:本我:代表着个体的基本欲望和冲动,如食欲、性欲等,是人格中最原始的部分,是一个人的内在驱动力。
自我:是个体与现实世界相互作用的结果,承担着调控本我的冲动与超我的道德要求之间的平衡。
超我:是道德标准和社会规范的内化,负责评判行为是对还是错。
1.2 早期经历的重要性弗洛伊德强调早期童年经历在个体人格发展中的重要性。
他认为,早期经历会对一个人的情感反应、社交能力和应对压力的方式产生深远影响。
因此,家庭环境、父母的养育方式,以及个体在关键时期的人际关系都可能成为人格形成的重要因素。
二、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强调外部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认为人格是通过条件反射和学习过程形成的。
这个理论主要由约翰·沃森和B.F.斯金纳等人发展。
2.1 条件反射根据行为主义者的观点,人格是不稳定的,是随着环境刺激而变化的。
例如,通过经典条件反射(例如,巴甫洛夫的狗实验),个体可以在无意识中形成某些反应模式。
2.2 操作条件反射2.3 行为习得与模仿此外,阿尔伯特·班杜拉提出了观察学习理论。
他指出,人格不仅受到直接经验的影响,也受到观察和模仿他人的影响。
通过观看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个体能够学习到新的行为模式。
三、认知理论认知理论主要关注人们如何处理信息以及这种处理方式对其行为和情感状态产生的影响。
心理学重要理论
心理学重要理论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思维和行为的学科,拥有众多重要的理论。
这些理论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的内心世界,预测和解释人类的行为。
本文将介绍一些心理学中的重要理论,包括行为主义理论、认知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和人格理论。
行为主义理论是心理学中最早被广泛接受的理论之一。
行为主义者认为人类的行为是由环境刺激和反应所决定的。
根据这一理论,我们的行为是通过学习来获得的,而学习过程中的奖励和惩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行为主义者也提出了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等概念。
例如,巴甫洛夫的狗实验就是一个经典的条件反射实验,他发现狗会对食物的存在作出条件反射性的唾液分泌反应。
与行为主义理论相对应的是认知理论。
认知理论关注人类的思维过程,认为人类的行为是由人们对信息的感知和解释所决定的。
这一理论提出了人们在处理信息时利用认知过程进行思考、解决问题和做决策的观点。
例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揭示了人类在认识和理解世界的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儿童的认知发展。
社会学习理论是一种结合了行为主义理论和认知理论的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类学习行为的过程中,在观察他人的行为和结果后,会模仿其行为,并对其行为结果产生相应的情感反应。
这种模仿行为和情感反应的过程被称为建模和锚定。
阿尔伯特·班杜拉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强调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新的行为,并强调观察者的情感反应对学习过程的重要性。
社会学习理论不仅对学习行为的解释有重要影响,还对培养教育和治疗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人格理论是心理学中的另一个重要分支。
人格是指个体在各种情况下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特征和行为模式。
人格理论试图解释和描述人类的个体差异,并探索人格形成和发展过程。
关于人格理论有多种不同的观点,例如弗洛伊德的精神动力学理论和托皮茨的五因素模型。
弗洛伊德的理论认为人格是由人类内心冲突的解决过程形成的,而托皮茨的五因素模型则认为人格可以通过五个基本维度进行刻画,包括外向性、神经质、开放性、宜人性和尽责性。
行为主义人格理论
斯金纳Skinner 操作性条件反射
班杜拉Bandura 社会学习论
第一节
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
俄国实验生理学家 职业生涯的前半部分进行的是 消化研究 ;职业生涯的下半 部分用于他叫做“条件反射” 的研究 为反射研究使其获得1904年的 诺贝尔医学奖
1907年,我国科学院院士,到 达俄国科学声望的顶峰
1948年哈佛大学教授
1958年获APA杰出贡献奖
1968年获代表国家最高荣誉的国家科学奖
1971年获美国心理学基金会金质奖章
1990年获终生贡献奖
(一)斯金纳箱实验——起源于迷笼实验
(二)人格理论
1.人性观
人性是“中性”的,无善恶好坏之分,善或恶
乃是行为的结果。
2.人格概念
第二节
华生、斯金纳人格理论
一、华生的行为主义人格心理学思想
1913年发表论文《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被 称作“行为主义者宣言”,正式揭开了心理学史上 行为主义时代的序幕。 1915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16年,受巴 甫洛夫学说影响,华生开始研究婴儿的条件反射。 1919年—1920年,小阿尔波特的情绪恐惧反射实验。
儿童在发展的过程中,建立了条件反应,随
之给以强化则能维持该行为。
斯金纳不重视儿童人格发展的阶段性,认为
强化就能说明人格发展的全部过程。
5.人格异常
异常的行为是习得的
异常行为的可能原因
他们的适当行为没有被强化,甚至反被惩罚
他们的不适当行为被强化 习得了一套不适宜的反应。例如,强迫性行为
(三)理论应用—行为矫正
要因素。
行为的改变与治疗 焦点在于自我效能感的改变,而使用的方法, 是示范和指导下的参与,进行的程序是先由榜样就
心理学基础理论
心理学基础理论心理学是一门关注人类内心活动和行为的科学。
它研究了思维、情感、行为以及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心理学的发展离不开一系列基础理论的支撑,这些理论帮助心理学家解释和预测人类的心理过程和行为。
在本文里,我们将探讨心理学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应用。
1. 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派别,它强调环境对行为的影响。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人类的行为是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我们通过学习和经验来形成习惯和行为模式。
例如,父母的奖励和惩罚会塑造孩子的行为习惯。
行为主义理论也被广泛应用于动物行为研究和行为治疗。
2. 认知理论认知理论关注人类思维和知觉的过程。
它探究我们如何感知、记忆、思考和解决问题。
认知理论认为,人类通过自己的思维和思考来理解世界,而不仅仅是对刺激做出反应。
认知理论还研究了注意力、记忆、语言和决策等方面的现象,对教育和临床治疗有重要影响。
2.1 学习理论学习理论是认知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了人类如何通过学习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
学习理论提出了一系列学习方式,包括经典条件作用和操作条件作用等。
这些理论被广泛应用于教育和培训领域,帮助人们更有效地学习和记忆知识。
2.2 认知发展理论认知发展理论主要关注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过程。
根据认知发展理论,儿童的思维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展。
著名的认知发展理论家皮亚杰认为,儿童通过不同的认知阶段来理解世界,这些阶段包括感知运动期、前操作期和具体操作期等。
认知发展理论对教育和儿童心理学有重要影响。
3. 心理动力理论心理动力理论探讨了人类行为和冲动背后的驱动力。
心理动力理论认为,人类行为受到多种心理力量的影响,包括欲望、冲动和欲望的满足。
这个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心理治疗,帮助人们理解和管理各种心理问题,如焦虑和抑郁等。
3.1 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理论心理动力理论的重要代表是弗洛伊德,他提出了包含意识、潜意识和无意识的心理结构。
弗洛伊德认为,人类的行为和冲动受到潜意识和无意识的影响,而不仅仅是意识思维的结果。
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人格理论
另一些研究者考察了5个月到25个月孩 子的玩具和衣服。发现,女孩比男孩更喜 欢娃娃和过家家玩具。男孩更喜欢运动器 械、工具和汽车。女孩更喜欢粉红色衣服, 男孩更喜欢蓝色衣服。 显然,从很小时候起,男孩、女孩就 被区别对待了。(Pomerleau,et al, 1990)
在性别角色形成过程中,父母和同伴 对儿童抱有性别角色期望,孩子周围的人 也会奖励他们表现出与性别相符的行为, 惩罚那些不符合性别角色的行为。
二、 自我效能感理论 对自己在特定的情境中是否有能力操 作行为的预期。 结果预期:对某种行为导致某种结果 的个人预期。 效能预期:个人对自己能否顺利进行 某种行为以产生一定结果的预期。
被感知到的自我效能结果即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从本质上是自我生成能力。 影响自我效能的因素有:行为的成败经 验、替代性强化、言语劝说、情绪唤醒、情 境条件。
一、 观察学习理论 观察学习是指人们仅仅通过观察别人 (榜样)的行为就能学会某种行为,又称 替代学习、模仿学习。 首先,观察学习效率高、错误率低; 其次,观察学习是一种间接的学习。
观察学习的类型: 直接的观察学习 抽象性观察学习 创造性观察学习
观察学习的心理过程包括: 注意过程即对榜样的知觉; 保持过程即示范信息的贮存; 动作复现过程即记忆向行为的转变; 动机过程即从观察到行为。
?迫使有机体学习的任何一种的刺激?是人格的能量源泉?迫使有机体学习的任何一种的刺激?是人格的能量源泉索诱发?用以降低或消索诱发?用以降低或消为或心理活动?即内驱力降低?即内驱力降低?指导有机体选择行为的方向的刺激?决定有机体何时何地做出何种行为反应?指导有机体选择行为的方向的刺激?决定有机体何时何地做出何种行为反应反应反应线索线索强化强化人格的发展人格发展的本质是通过驱力降低机制习得的刺激反应联结不断增多
行为主义的人格理论_真题-无答案
行为主义的人格理论(总分150,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请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并将其英文字母填写在括号内。
)1. 行为主义起源于( )。
A.美国 C.德国 C.俄国 D.英国2. 心理学界的“第二大势力”是指( )。
A.结构主义 B.人本主义 C.精神分析 D.行为主义3. 提出人格像“一部正在装配、准备运转的机器”的心理学派是( )。
A.结构主义 B.人本主义 C.精神分析 D.行为主义4. 有机体生来固有的对保存生命有重要意义的反射是( )。
A.条件反射 B.非条件反射 C.操作性条件反射 D.经典条件反射5. 有机体通过在有机体大脑皮质上建立起暂时性的神经联系形成的反射是( )。
A.条件反射 B.非条件反射 C.操作性条件反射 D.经典条件反射6. 当狗吃到食物时会分泌唾液,这是( )。
A.条件反射 B.非条件反射 C.操作性条件反射D.经典条件反射7. 第一信号系统是( )。
A.人独有的 B.动物独有的C.人和动物都有的 D.动物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8. 第二信号系统是( )。
A.人独有的 B.动物独有的C.人和动物都有的 D.动物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9. 一切刺激物如声、光、电等作为非条件的刺激信号所引起的条件反射称为( )。
A.第一信号系统 B.第二信号系统 C.简单信号系统 D.复杂信号系统10. 由具有抽象概括性质的言语信号作为条件刺激物形成的条件反射称为( )。
A.第一信号系统 B.第二信号系统 C.简单信号系统 D.复杂信号系统11. “望梅止渴”即引起了( )的活动。
A.第一信号系统 B.第二信号系统 C.简单信号系统 D.复杂信号系统12. 美国动物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
A.巴甫洛夫 B.桑代克 C.华生 D.多拉德13. 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 )。
A.巴甫洛夫 B.桑代克 C.华生 D.多拉德14. 《行为:比较心理学导论》的作者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分强化的安排
强化
1.固定时距 (Fixed-interval)
特征
说明实例
固定时距到时所做的 每月测验一次,学生通常在考前效
反应才给予强化
率增加,之后则懈怠。
2. 固 定 比 率 (Fixed- 达到特定反应次数后 工厂里的工人以按件计酬的方式支
ratio)
才给予强化
薪,理论上,工人将尽可能多生产
怎样训练一只老鼠跳舞
开始可以将食物与一个“卡搭”声配对,使这种声 音成为一种次级强化物。当老鼠动来动去时,卡搭 声比食物较容易执行。
当老鼠向上看时,用卡搭声给予酬赏(强化)。 只有当它确实向上伸展它的头时才给卡搭声强化。 只当它用两只后脚站立时才给强化。 你奖励它向右踏步,再奖励它向左踏步。 完成了上述步骤后,你就有了一只会跳舞的老鼠了。
Burrhus F Skinner
(1924-1990)
斯金纳箱
1、强化理论
人格形成与行为改变的关键成分是强化。他提出了 “强化”(reinforcement)的概念,这可以说是 斯金纳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 。
强化决定了有机体行为方式的形成、转化和消退的 过程,也决定了行为学习的进程和效果。个人的性 格、社会规范、价值观实际上是被社会化了的个人 特征、行为方式和观点的积淀而成。只要合理地控 制强化就能达到控制行为、塑造行为的目的。
Allen, Hart, BucllHarris & Wolf(1964)报告的一个个 案:
安是一位四岁大的小女孩,在学前教育班上课。不久前, 安开始愈来愈不理会班上的其他孩子,也愈来愈想粘着老 师。她开始在上课站起来,睁大眼睛看人,舔舐下唇,拉 自己的头发或摩搓双颊,以引起老师的注意。
第二节 行为主义学派的人格理论
行为主义人格理论的特点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研究取向
1.所有的行为都是学习而来——共同信念 2.强调环境对行为的决定作用,主张使用科学
方法研究人类的行为 3.实验室取向—强调客观而精密的测量
(1)实证研究是理论与实务的基础 (2)人格理论与实务应用均以“学习原理”为基础 (3)行为是对环境中增强变项的反应,而且比其它
来增加工资
3.可变时距(Variable 两次强化间的时距不 渔夫到河里捕鱼,平均每隔四、五
interval)
固定
分钟就会捕到鱼,但有时五分钟才
捕到鱼,而有时候要两天才捕得到
鱼
4.可变比率(variable 平均某特定的反应次 比如买彩票,中奖的概率是一定的,
ratio)
数之后会有强化
但有时一买就中,有时买了许多也
没中。
最能维持行为
强化的变式
强化
塑造:改变环境条件 行为的消退:负强化(惩罚)、不再给与强化 部分强化反应:抗消退作用;引起反应的速度较快。
强化物
初级(一级)强化物是食物、水之类。中性刺激持续地与一 初级强化物配对也将自然成为强化物。
母亲和金钱具有次级(二级)强化物的属性,因为其与初级 强化的照顾关怀相联结,许多次级强化因而产生,像是包括 微笑、赞美、金钱、奖赏、等级、表彰等等。
前往哈佛大学心理研究所学习心理学,获博士 学位。
1936—1944任明尼苏达大学讲师、副教授 , 1945年出任印第安纳大学心理学系主任。
1948年重返哈佛大学,担任心理学终生教授。
获得多项殊荣,包括美国心理协会的杰出科学 奖,国际科学学会会员,哈佛Willam James讲 师职位,以及科学的总统勋章。
要求儿童为你拿取某本书,诸如那本红色的书,或者封面上印有鸭子 的那本书,或印有A、B、C的那本书。当他这样做时,就给以奖赏。
使儿童更多地同书本接触,例如,要求他在书中找到红色手枪、狗等。 同样,儿童这样做时就应以某种形式进行奖赏。
使上述程序继续进行,并不断完善,直到儿童能自己阅读。
在儿童开始独立阅读时就继续对它进行奖赏,在儿童最初开始阅读时 要注重奖赏他,以便使儿童保持阅读兴趣。最后,应当使所阅读的故 事内容从一开始起就对保持儿童阅读兴趣起到足够的奖赏作用。
赫根汉(Hergenhahn, 1972)塑造一个儿童的阅读行为:
备制一些儿童读物,把它们放在儿童最可能看到的地方。
如果儿童避开书本,就奖赏与阅读有关的活动,如注视各种符号,说 出或指出各类事物的名称等等。
当上述第二项中的活动得到奖赏时,儿童就会倾向于更经常地进行这 类活动,在他做这些活动中,必须对所期望的行为进行严格的要求, 方才追加奖赏,例如,读出更长的文字符号和注意更详细的名称。
一、行为主义人格理论的特点
1.强调情境对于行为的决定作用。 2.共同看法 行为的习得是许多刺激—反应联结的建立; 不同类型强化对行为产生不同影响 环境是决定行为的唯一重要因素。 3.人格是人体独特行为方式的组合,人格研
究是考察学习经验,发现行为和强化之间的 独特联系。 4.很少强调结构,而是强调情境的特殊性。 (反应)
人格理论更主张境特殊性 (4)强调学习的基本原理与行为改变,排斥医学-
病症的心理疾病观
代表人物
Pavlov’s 经典条件反射 Waston 行为主义的开山鼻祖 Thorndike 效果律 工具性条件反射 Skinner 操作性条件反射 行为主义集大成
者 Hull’s 刺激-反应学习 Miller & Dollard 刺激-反应理论 Rotter 社会认知论
二、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没有“人格”的人格理 (Barbara Engler,
1995)
美国心理学家B· F·斯金纳,行为主义集大 成者
1904年出生,从小对动物及人类行为感兴趣
1922年进纽约哈密尔顿学院主修文学,获英语 科学士学位,立志成为作家。
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一书,唤起了他对行 为的兴趣。
斯金纳发现了一种就像现在的每一位训兽师都应知 道的方法,即你要塑成某种行为,就应强化某些反 应而不强化其他反应,使得那些被强化的反应逐步 地带领动物越来越接近想要的行为。这种方法叫 “逐步渐进法”(successive approximation)。
比如我们想训练一只老鼠跳舞,应该怎么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