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课堂笔记第三章 公共政策的含义构成和功能
公共政策
(三)公共政策分析模式
(1)内容一过程分析模式
这是美国学者麦考尔与韦伯提出的分析模式。它强调公共政策分析应集中在内容与过程的分析上,主张使用规范性分析和描述性分析两种方法。
分析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一,政策目标。这是政策分析的主要要素。第二,备选方案。这是政策分析的重要因素。第三,政策功效。第四,政策标准。第 五,政策模型。
分析的原则和方法
公共政策分析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遵循如下原则:(1)系统性原则;(2)预测性原则;(3)协调性原则;(4)信息化原则;(5)科学性原则;(6)民主化原则。
(二)公共政策体系的特征
(1)整体性。
公共政策体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是政策体系的首要的基本的特征。这要求在政策实践中从全局和整体出发,注意政策的总体设计,统筹规划。
(2)相关性
指政策系统内部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依存性质。相关性特征要求在实际工作中注意全局性、平衡性和及时调节这样三个方面。
西方政治学者从理论上提出公共政策制定者有五种模式:即议会决策模式、精英决策模式、政党决策模式、团体决策模式、公民决策模式。
(三)公共政策制定程序
从宏观上看,公共政策制定过程,就是把社会上各种利益要求输入政策制定系统之中并将其转化为政策输出的过程,或者说是一个政策信息、政策资源、政策行为的输入、加工输出和反馈的过程。
(2)基本政策
这是政策主体用以指导某一领域或方面工作的指导原则、基本方针。它是总政策在某一领域或方面的具体化。它具有区域性和阶段性两个特征。
(3)具体政策
整理公共政策3
第三章公共政策的含义、构成与功能1、决定:1)作为动态过程的“做决定”是一个有目的的活动过程;2)作为结果是在多个可供选择的方案中选一个;3)政治生活中常代替:决策、政策。
2、决策:从多个可能实现同一目标的方案中进行选择,优化出最佳方案。
《马耶尔百科全书》给决策下的定义北广为使用:认为决策时对一种选择做出反应的结果,是从多种可能性中确定一种可能性的人的行为,是相对立的意见进行讨论的终结。
决策时由决策者、决策对象、决策信息、决策方法、决策结果五个基本要素构成的一个动态的过程。
3、政策:广义上被界定为:人们为实现某一目标而采取的行动方案。
一般意义上的政策、决策、决定,具有共同的含义;特殊意义上的政策、决策、决定,即当主题被限定为国家、政府、公共权力机关时,指的而都是公共政策。
政策具有总括性和指导性;决策具有微观性和操作性。
4、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
公共政策问题构成政府活动的一个基本问题,公共政策的主要内容是要表明三个问题:政府要做什么,为什么做,如何做。
内涵:1)公共政策是决定、决策的一种特殊形态,具有决定、决策的一般特征。
2)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的基本活动方式或活动过程,是公共权力机关的权力意志的表现。
公共政策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
3)公共政策是经由政治过程而进行方案的初拟、优化和择定的结果。
4)公共问题、公共目标和公共利益时公共政策的三大要素。
5)公共政策市一种权威性的价值分配方案。
6)公共政策在形式上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
5、国家、政府与公共政策的关系国家在本质上将公众的权力变成了支配公众的权力。
国家权力作为公共权力所具有的基本职能是实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
国家权力通过制定公共政策来履行其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职能,因此公共政策在总体上是国家意志的体现。
政府:国家机关和国家官员通过一定类型的权力关系及其运行程序和规则而成为一个整体或系统,这就是政府。
公共政策第三章
一、公共政策的定义
• 1.定义: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 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 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 • 2. 内涵:第一,公共政策是决定、决策、对策、 政策的一种特殊形态,它具有他们的一半特征; • 第二,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的基本的活动方 式或活动过程,是公共权力机关的权力意志的表 现——它表征公共权力机关想干什么、为什么干、 怎么干、不想干什么、为什么不想干。因此,公 共政策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
• 3.应然与实然的统一;从现实出发,以客观 存在为准,要具有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做 出的基本判断反映客观事实、反映事物的 规律性。也就是政策实然性。公共政策是 一个从实然(政策问题的客观实在性)到 应然(政策规划、方案择优和政策合法 化),再到实然(通过政策执行,政策转 化成现实)的过程。 • 4.回应性与普遍性的统一;公共政策的普遍 性使它具有相对稳定性,而回应性则使它 具有变动性。
2.公共政策的认识论本质
• (1)政策与理论 • 理论的内容影响和决定决策的内容,理论依据的 不同造成政策的基本差别。理论的正确与否,决 定政策的成败。 • (2)理论与实践 • 政策是实践经验的原则化并在实践中得以完善和 发展,实践须以政策为出发点并贯穿整个过程。 具体说明:第一,政策实施是运用公共政策解决 社会问题的最直接环节;第二,政策实施决定着 政策目标能够实现与否以及实现的程度和范围; 第三,政策正确与否,在主观认识范围内无法得 到解决,职能用实践去检验。政策实施是检验政 策正确与否的重要途径;第四,政策实施是完善、 发展公共政策和制定新政策的重要依据。
二、公共政策的本质
• 1.公共政策的社会本质: • 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为着一定的目标 而进行的社会资源配置和社会价值的分配。 而这一起决定作用的规定性就是公共政策 的社会本质。 • 社会资源的配置,是指政策主体为一定的 政策目标的实现而进行的人、物、财力资 源的调配与组合。
公共政策的作用和内容
公共政策的作用和内容公共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针对社会问题、社会福利、社会公平等公共事务制定的一系列措施和行动。
它的作用在于解决社会问题,保障公民权利和利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进步。
公共政策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财政、经济、教育、环境、健康、司法、安全等多个领域。
公共政策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具有保障公民权利和利益的作用。
公共政策不仅通过立法和执法手段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还通过提供公共服务、补贴和福利来保障公民的基本生存需求。
其次,公共政策有助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政府通过投资基础设施、支持科技创新等行动来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收益。
在这一方面,政府还需要采用差别化政策,针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制定不同政策,达到最大利益的平衡。
最后,公共政策对于促进文化进步也有重要的作用。
政府通过投资文化事业、传承国家文化、保护历史遗迹等行动来促进文化的发展,弘扬民族精神和文化自信。
这些行动有助于凝聚人民团结、促进民族认同,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公共政策还包括许多具体的内容。
财政政策是其中之一,它是指政府通过调控财政收支,以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的一种政策手段。
在具体操作中,财政政策可以采用减税、加开支等措施,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
经济政策是公共政策的另一个重要领域,它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国家经济实力、提高经济效益。
在这方面,政府可以采取放宽市场准入、加强市场监管、优化产业结构等措施,以促进经济发展和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教育政策是另一个重要的方向,它旨在提高国民素质和提高就业率。
一方面,政府通过增加教育经费、提高教学质量、改进课程等措施,为广大民众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学习条件。
另一方面,政府还会采取鼓励创业、加强职业培训等方式,以提高就业能力和竞争力。
环境政策是公共政策的另一个重要方向,它旨在保护自然环境和人民健康。
在这方面,政府可以通过加强环境法律法规建设、鼓励清洁能源开发、加强环境监管等措施,来保护环境和健康。
公共政策学读书笔记
第一节公共政策的定义一、政策概念的演绎:从词源学上来分析,中国古代并无“政策”这一固定的社会科学范畴,只有“政”与“策”两个分开的词。
“正”的含义是“规范”、“控制”。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政者,正也”。
“策”:“策,谋术也”,其本意为“计谋”、“谋略”。
《吕氏春秋·简选》中解释:“策,谋术也”。
若将两词合起来则为“规范的计谋”。
中国现在使用的“政策”一词的来源有两种说法。
一说是从日本传来的。
汉唐以后中国许多汉字传入日本。
日本文字中出现“政”与“策”。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又受西方文化影响,出现西方文字。
日本人在接触到英文“policy”以后,就翻译为“政策”。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对外开放,该词在19世纪60年代末日本明治维新期间又传回中国。
另一说是由西方在中国的人士翻译出来的。
据载,英国传教土李提摩太,他曾在1895年上书清朝廷一份《新政策》,其内容是要求清政府设置新政部,聘请英美等国人士来主管新政。
其后,梁启超在1899年所写的《戊戌政变记》中开始使用“政策”一词,他认为:中国之大患在于教育不兴,人才不足,皇上政策首注重于学校教育之中可谓得其本矣。
后来,孙中山也在文章中使用“政策”这一概念。
此后,政策一词就在社会上流传开来。
在中国古代,虽然没有现成的“政策”概念,但是,与“政策”具有相同意义的语词却早已存在。
人们早已在“政策”的系列上使用其他丰富多样的概念,如“路线”、“战略”、“方针”、“策略”、“计划”、“措施”等。
可以将“路线”、战略”看作是“总政策”;将“政策”、“方针”看作是“基本政策”;将“策略”、“计划”、“措施”看作是“具体政策”。
在当代汉语中,人们在使用“政策”一词时,在多数情况下也是将“政策”与“公共政策”通用,讲“政策”时多指“公共政策”。
如《辞海》中,“政策”被解释为“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时期的路线而制定的行动准则”。
因此,中国的公共政策研究者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要将中国历史上大量的有关上“规范的计谋”的知识、理论与方法同现代的公共政策结合起来。
公共政策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doc
第一章公共政策活动1.1复习笔记一、公共政策活动的实质1212部门发挥着主导作用。
3运用为依托。
指公共政策是对社会进行政治统治和政治管理的方式。
45的正常发展已构成威胁的公共问题。
二、公共政策活动的基本功能11一定的行为准2对抗。
政府必须使用公共政策这一有效的工具来对各种利益群体的矛盾进行调控。
3①为追求效率而鼓励扩大差别的原则。
②为消灭差别而牺牲效率的原则。
③效率与公平相统一的原则。
212之间、社会层次之间、代与代之间在机会方面的公平、平等、公正。
3破旧的机构设置和旧的制度安排。
三、公共政策活动的历史演变1120世纪70策科学探索》、《政策科学构想》。
融于一体的特人意志决定论。
很难为人们理解。
对政策科学起的作用不大。
220世纪80角度去研究政策效率问题。
的问题方面的能力是有限的。
③在政策学家与政治家关系的研究方面。
指认识到过去过分强调科学家与政治家各自拥有一套分离的价值标320世纪9020世纪90趋势是拓展新的研究方向。
21①形成了以民为本、事异备变的政策思想。
指古代中国的明智的统治者在制定政策与策略时坚持“世异则事②建立了恩威兼施、以柔克刚的施政原则。
③形成了重政策辩论、政策分析的传统。
指中国古代留下了许多政策辩论与政策分析的文献。
④形成了完整的国策谋略体系。
指《孙子兵法》中包含有大量的国策条目、谋略思想和管理策略。
2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无产阶级政治家留下的政策思想与政策实践。
②毛泽东关于政策策略的光辉理论与实践。
3120世纪80指从1979年至20世纪90上进行的成功的震惊世界的制度和政策创新的实践。
220世纪90②出版了一批公共政策教材。
③建立了全国性的公共政策科学研究会。
四、公共政策活动的主要领域1等多个学科的施、管理变迁有大社会公共问题为目标的知识领域。
2才能发展。
要就需要进行专门的科学研究和知识创造。
34人公共政策活动各种创新型、危机1.2课后习题详解一、关键概念1员或部分成员题链条与公共政策不同的情况区别对施企业、社会集团那些超越一个国家、政府之上的社会问题则需要制定和实施全球的政策来解决。
(严强主编)公共政策笔记
公共政策学笔记前言第一章公共政策活动第一节公共政策活动的实质1、从一般政策到公共政策,突出的是公共政策活动中公共性的增强。
公共政策正是具有公共性的解决社会问题的政策。
这里讲的公共性有四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强调公共政策活动主要发生在社会公共领域;二是强调在公共政策活动中,执政党组织和政府部门需要运用公共权力;三是强调在公共政策活动中需要协调的是公共利益;最后强调在公共政策活动中应当遵循和坚持的是公共价值。
2、从中国转型社会的现实出发,可以做出如下的公共政策界定:公共政策是以执政党和政府为主的公共机构,在一定的政治背景下,经论辩、竞争、合作的民主途径,以科学方法选择适合的工具,采取行动解决社会公共问题、求得社会进步的活动过程。
3、本书对公共政策的定义表明:(1)公共政策是执政党和政府做出的以解决社会问题为宗旨的政治决定;(2)公共政策是执政党和政府立足于责任和能力范围,使社会达到善良治理的一种手段;(3)公共政策是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满足多元利益需求的、事实和价值统一的能动活动;(4)公共政策是多个利益相关者通过论辩、竞争、合作的民主活动;(5)公共政策是强调使用方法、技术和程序的科学活动。
4、公共政策的一些基本特征:(1)公共政策活动是以解决公共问题为取向的(发现并确认社会公共问题是政府公共政策活动中最为重要的前提);(2)公共政策活动是以政府及其公共部门为主导的;(3)公共政策活动是以公共权力的运用为依托的;(4)公共政策活动是以科学民主决策为生命的;(5)公共政策活动是以维护公共利益为目标的。
5、如何看待中外著作中多种多样的有关公共政策的定义?(1)托马斯.戴伊“凡是政府选择所为或所不为之诸事即公共政策”的定义曾被很多人引用。
这一定义强调了在公共政策活动中政府选择的因素,强调了其中包含做与不做的决策,但缺乏或没有强调政府行动的因素。
(2)威廉.詹金斯“公共政策是由政治行动主体或团体在特定的情境中制定的一组相关联的决策,包括目标选择、实现目标的手段,这些政策原则上是行动力所能及的。
公共政策的含义与内容
公共政策的含义:
公共政策是政府针对某一特定的社会问题,从全局的角度出发,整体规划,统筹安排,并借助一定的行政和法律手段,来达到解决这一问题所指定的方法和措施。
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
公共政策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公共政策的主体: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的主体主要是公共权力机关。
在我国,政府作为公共权力机关的主要代表,是实施公共政策的基本力量。
公共政策的主体不仅仅限于政府,其他社会组织和团体也可以作为公共政策的主体。
2. 公共政策的方法和手段:政府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的方法和手段主要包括行政和法律手段。
行政手段主要是通过行政程序、行政机制、行政方式来推动政策的实施;法律手段主要是通过立法、司法活动来规范、指导、推动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3. 公共政策的目标:公共政策的目标是解决特定的社会问题,实现特定的公共利益。
公共政策的目标是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它贯穿于整个公共政策过程的始终。
4. 公共政策的对象:公共政策的对象主要是特定的社会问题。
社会问题是指在社会系统中,由于系统内部或系统之间矛盾运动而引起的问题。
社会问题的产生和发展需要有一定的过程,并有一定的表现形式。
因此,了解社会问题的产生、发展的过程和表现形式,有助于我们理解社会问题的性质和特征,从而为制定和实施相应的公共政策提供依据。
以上就是关于公共政策含义与内容的简要介绍。
总的来说,公共政策是政府为了解决特定问题、达成特定目标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方法和措施,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旨在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公共政策学笔记
《公共政策学》绪论第一节什么是公共政策一、政策人们为实现某一目标而采取的行动方案。
特殊意义上的政策、决策、决定,即当主题被限定为国家、政府、公共权力机关时,指的都是公共政策。
二、中外学者对公共政策的界定三、公共政策的内涵1、定义: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或行为准则。
(一)社会公共权威:①横向划分:公共政策由立法决策、行政决策、司法决策三种形式构成②纵向划分:公共政策由中央政策(国家政策)、地方政策、基层政策构成如美国:横向:公共政策 = 立法政策 + 行政政策 + 司法政策纵向:联邦——州——地方政府县市镇特别区学区(二)特定情况(三)政策目标3、政策结构与类型元政策政策一般↓基本政策政策链(有先后)(比如中国历年的土地政策)、政策群↙↓↘具体政策具体政策具体政策具体的、个别的政策政策链:国家、政府和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中的执政党为解决同一政策问题而先后制定的在内容上具有一致性、在形态和功能上具有差别性的一系列政策。
政策群:国家、政府和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中的执政党在某一较长时间内制定和实施的内容各异并产生出理念同源、导向相近的政策的集合体。
政策一般:从无数项具体的个别的政策和众多的政策链和政策群中,抽象出所有的政策的共同的本质和属性。
4、公共政策的作用①导向作用②管制作用③调控作用④分配作用主题:政府抑制房价政策(搜集资料、案例介绍、案例分析)第二章政策主体、客体与环境一、公共政策主体定义:公共政策主体是相对于客体而言的,它是指在整个公共政策的运行周期中,对政策问题、政策过程、政策目标群体主动施加影响的个人、群体或组织。
分类:标准的多样性①立法机关政府主体{ 行政机关核心主体{ 司法机关执政党公共政策主体{准公共政策主体社会公众②立法机关行政决策机关官方决策者{行政执行机关法院公共政策主体{利益集团政党非官方决策者{公民大众媒介(一)官方决策者a.立法机关b.行政决策机关c.行政执行机关行政执行机关对决策的影响:a)参与决策b)消极对抗c)技术性与复杂性d)政策边界的模糊性d.法院a)司法审查b)司法解释(二)非官方决策者1. 利益集团例如:美国利益集团向人民币施压2. 政党3. 公民二、公共政策客体(一)社会问题与政策问题(二)目标群体政策行为的影响因素1. 政治社会化2. 传统因素3. 政策合理性4.成本效益5. 大局观念6. 规避惩罚7. 环境变化三、政策环境(一)公共政策与公共环境的关系(二)政策环境的构成1)自然环境2)经济环境3)政治环境4)文化环境5)社会环境第三章公共决策系统与决策体制—1 一、系统理论模型环境←←←←←←←←←←←← ↓ ↑ ↓ 支持 政策 ↑ 输入→→ 政治系统 →→ 输出 ↑ 要求 行动 ↓ ↑ ↓←←←←←←←←←←←←环境图解:① 输入:它是政策系统与其外部环境互动的结果,是社会团体和个人以某种方式影响公共政策的结果② 转化:政策系统将复杂多变的要求转变成公共政策的过程 ③ 输出:政治系统推行公共政策或采取行动,向环境输出产品政治系统对社会需要的整合2.启迪从宏观角度思考公共政策分析:① 政治系统应提高对化你今年个的感知能力 ② 政治系统应完善内部机制,提升自身能力 ③ 公共政策输出符合环境(公众)需求3.不足:对政治系统的具体决策分析行为缺乏分析 二、公共政策系统的构成(静态)地位与作用:信息系统是公共政策系统的“神经系统”;咨询系统是“思想库”或“智囊”系统;决策系统是公共政策系统的中枢系统;执行系统是公共政策系统与化你今年个直接作用的实践环节;监控子系统是公共政策系统的一个特殊子系统。
自考:《公共政策》笔记
公共政策自学考试笔记第一章公共政策学的形成和发展第一节学科名称梳理1、哪些因素推动和促进了公共政策学的面世?(1)、产业革命和科学技术的发展;(2)、哲学思想的进步和一系列社会、人文科学的诞生和发展;(3)、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产生;(4)、决策科学的形成;(5)、行为科学的诞生和行为主义政治学的进展;(6)、凯恩斯主义的出台与政府政策领域的扩大推动和促成了公共政策学的面世。
2、政策科学的创始人是谁?美国德斯坦福大学教授伊斯顿。
罗斯威尔。
第二代掌门人是叶海卡。
德洛尔3、政策分析的概念最早由谁提出?美国著名政治学家林德布洛姆。
第二节学科形成以前的政策研究1、中国古代政策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哪些?(1)、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2)、以民为本,政在得民的政策原则;(3)、惠民、养民、富民的政策传统。
(4)、重农抑商的政策主张;(5)、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政策倾向;(6)、无为而治的政策构想。
我国古代有两本与政策研究有关的著作:1、《战国策》;2、《智囊补》冯梦龙著,整理政策案例1238例;2、中国古代出现发达的政策研究的原因:(1)、古代王朝更迭,宗教不能充分解释;而孔孟之道主张从为政得失上去解释执政合法性的获得与丧失,这就使得统治者从维护王朝统治着想去重视政策的制定与执行;甚至在机构和制度上作一定安排;2、古代先秦时期就形成“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到隋唐时期又形成科举制,这种制度安排成为中国古代的读书人热心于观察和分析政策的强大动力。
3、欧洲何时出现政策分析人才?欧洲中世纪的中期和晚期。
4、为何古代没有出现公共政策学?(1)、人们有关政府政策的知识、思想和观点大多是对政策结果所作的观察和分析,而不是对政策过程所作的观察和分析。
2、古代有关政府政策的情况、思想和观点,通常是个人直观体验的产物,而且对政策解释往往是从权威、伦理、哲学的原则。
5、学科诞生前的理论和方法论准备(1)产业革命和科学技术的急速进步,为人们从经验和定量方面研究公共政策提供了新的条件和手段。
谢明 公共政策复习笔记(1-11)全缩减版
第一章:公共政策第一节公共政策的含义二、公共政策的定义及内涵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或行动准则。
其作用是规范和指导有关机构、团体或个人的行动,其表达形式有法律法规、行政规定或命令、国家领导人口头或书面的指示、政府的大型规划、具体行动计划及相关策略等。
1)公共利益公共利益是指一定范围内不特定多数人的共同利益。
包括国家利益、阶级利益、民族利益、集体利益在内的公共物质利益和精神需要。
要正确界定公共利益,通常要遵循以下四项基本标准:公共、合理、正当、公平。
公共利益概念是界定政府行为必要性的主要界限,是把握公共政策目标性的主要依据。
第二节政治与政策一,公共政策的政治解释公共政策可视为一系列程式化的政治企图,或是为了解决或控制政治争端,或是为了确保一致性目标的实现而提供一种理性激励。
二,政治行动的三种类型:控制、交易和博弈。
三,政治的三个层面及其与公共政策的关系微观政治、中观政治、宏观政治第三节公共政策的表现形式1、西方国家三权分立体制下的公共政策1)国会立法—国会立法是公共政策最基本的形式2)总统决策—总统是强有力的直接决策者3)政府机构决策—国会授予政府机构以正式的权力去作出具有法律效力的抉择4)司法决策—最高法院也是公共政策的直接制定者2、中国一行合一体制下的公共政策中国现行的政治体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议行合一体制,这种体制赋予政策过程两大特征:其一是从宪法规范的权力关系来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行使国家的立法权,在国家机关体系中居首要的、全权的地位。
其二是政府系统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上看,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政府系统的领导核心,左右着政府过程的运行,主导着公共政策的制定。
当代中国的公共政策由三部分构成,即党的政策、人大立法和行政决策。
1)中国共产党的政策A、直接形式。
B、间接形式。
2)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3)国家行政机关的决策第二章:公共政策的类型、特征和功能第一节公共政策的类型1)实质性政策和程序性政策:2)分配性政策和再分配性政策:分配性政策涉及将服务和利益分配给人口中的特定部分——个人、团体、公司和社区,一般涉及使用公共资金来支持特定的团体、社区或产业。
公共政策期末笔记
第一章: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二)我们的定义:公共政策学是尽可能运用科学方法研究公共政策的内容,政策过程,探求其规律,形成系统知识,并运用这种知识进行政策分析,其目的是要改善公共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
(三)内涵:1,研究对象:公共组织,尤其是公共权力机关制定和执行的公共政策。
2,研究范围:政策系统;政策的本质、构成和功能;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政策的调整和终结等。
3,研究的方法:定量和定性的方法相结合,既注重事实分析又注重价值分析。
定量分析:指在政策过程中对把有关的资料和信息用确切的数字定量化出来,建立数学模型,用数量关系分析研究对象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和特征,并用数量描述研究结果的方法定性分析:运用直觉和判断等方法对被考察对象的成分或具备的特征进行分析,并用描述性的语言表达有关的分析结果。
事实分析指的是要分析一项政策事实是怎样的,描述政策的内容,性质,结果等价值分析指的是要分析政策有价值吗?为什么要实行这项政策?5,研究的目的:改进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二,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一)公共政策决策行为的主体1,公共权力组织的决策行为是公共政策学研究对象的核心和重点。
2,非政府组织的公共性强的决策行为。
(二)公共政策作为公共政策研究对象的公共政策分为三个层次:1,具体的个别的政策2,政策群和政策链(P8)3,政策一般:所有政策的共同的本质和属性。
(三)政策系统:由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及其与政策环境相互作用而构成的社会政治系统。
它由信息、咨询、决断、执行和监控等子系统所构成。
(四)政策过程:指政策系统运行的过程。
由政策制订、政策执行、政策评估、政策监控和政策终结等环节组成。
第二章:公共政策与政策工具第一节:公共政策的含义与特征(二)公共政策的定义: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的行动方案或行动准则。
二,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第一:政治性与权威性、强制性政治性是指公共政策的主体是政治组织,公共政策是政府的政治行为,其目的是为了维护和巩固现行的政治统治。
公共政策自学考试笔记第三章
第三章公共政策的含义、构成与功能 第⼀节什么是公共政策 1、兰德公司的4W决策思考模式。
即:发⽣了什么?为什么发⽣?采取哪条⾏动路线?前景如何?是⼀种适合于⼈所有个体和群体的思考模式。
决策的五个基本要素:决策者、决策对象、决策信息、决策⽅法、决策结果。
2、艾斯顿(公共政策就是政府机构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拉斯韦尔、卡普兰(公共政策是⼀种含有⽬标、价值与策略的⼤型计划),伊斯顿、戴伊(凡是政府决定做的或不做某事的⾏为)对公共政策所下的定义。
3、公共政策的含义。
是公共权⼒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标、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案。
4、公共政策定义所揭⽰的内涵特征。
第⼀、公共政策是决定、决策的⼀种特殊形态,它具有政策的⼀般特征。
第⼆、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第三、公共政策是有政治过程⽽进⾏⽅案得初拟、优化和择定的结果。
第四、公共问题、公共⽬标、公共利益是公共政策的三⼤要素;第五、公共政策是⼀种权威性的价值分配⽅案;第六、公共政策形式上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
政策与决策的不同:政策是⼈们为实现某⼀⽬标⽽采取的⾏动⽅案。
政策具有总括性和指导性,决策具有微观性和操作性。
政策为决策和决定提供⼀定原则。
第⼆节公共政策的构成和结构 1、国家、政府、公共政策的关系:国家在本质上是讲公众的权⼒变成了⽀配公众的权利;政府是国家主权的管理者和⾏使者;政府是国家的中枢系统;政府存在的基础是政策。
2、政府利益(政府⾃利性)的含义:即:指政府系统⾃⾝需求的满⾜。
3、政府过程的含义:即是指某⼀特定的时间横断⾯上政府活动的逻辑顺序。
也就是说是政府动作的程序,其中⼼流程是政策过程。
113页 4、G.A.阿尔蒙德的政府过程逻辑顺序:利益表达——利益综合——政策制定——政策执⾏——反馈。
公共政策是政府系统输出的主要产品。
5、公共政策的形式构成:横向结构和纵向结构 6、美国公共政策形式构成中的横向结构的特点:国家的⽴法机关、⾏政机关和司法机关三权分⽴⽽⼜相互制衡。
公共政策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公共政策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公共政策是指由政府或其他公共机构制定并执行的,用于解决社会问题、调整社会关系、并推动社会进步的方针、原则、目标和措施。
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公共利益和社会福祉的最大化,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公共政策在当今社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公共政策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一、公共政策的基本概念公共政策可以理解为由政府或其他公共机构制定并实施的方案和措施,旨在解决公共问题、调整社会关系并提高社会福祉的工具。
公共政策需要满足以下几个基本要素:1. 政策制定者:政府或其他公共机构是公共政策的主要制定者。
他们通过立法、行政命令、规章制度等方式制定政策。
2. 目标和目的:公共政策制定的目标是解决公共问题、优化社会资源配置、推动社会进步,以提高公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福祉。
3. 内容和措施:公共政策的内容和措施包括政府的财政支出、法规制度、社会福利措施、行政管理措施等,旨在实现政策目标。
4. 影响对象:公共政策的目标对象包括全体公民、特定社会群体、企业组织等。
不同的政策可能涉及不同的受益者和责任主体。
二、公共政策的作用公共政策在社会管理和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公共政策的几个重要作用:1. 社会调节功能:公共政策通过调整社会关系、协调社会利益,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
例如,税收政策可以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与社会正义。
2. 问题解决功能:公共政策通过针对社会问题的分析和解决,缓解社会矛盾,解决公众关注的各种问题。
例如,环境保护政策可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平衡。
3. 公共利益维护功能:公共政策旨在实现公共利益和社会福祉的最大化,保障公民的权益和公共利益的平衡。
例如,消费者保护政策可以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市场秩序。
4. 社会发展推动功能:公共政策可以推动社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
例如,产业政策可以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和创新发展,推动经济增长。
第三章公共政策
一、公共政策的本质属性和功能(一)公共政策的定义关于公共政策的定义有不同的观点。
一般认为,公共政策是公共法权主体用以对适用法人、自然人进行引导、约束的行为指南和行为规范。
其表现形式包括法律、法规、规章、政令、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战略、规划和计划,以及政府首脑的书面或口头声明和指示等。
在有些情况下,公共部门不采取任何行动也代表着一种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是以政府为主的公共法权主体意志的体现。
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认为,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构成了政府公共管理的主要过程和活动。
(二)公共政策的本质属性自从诞生了国家,便有了公共政策,因为无论是什么阶级组成的政府,若要维护其统治,要使国家按统治者所希望的方式运转下去,就必须对整个国家的行动进行统一的规范和指导。
诚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或社会、不同的政策领域,公共政策会有不同的属性,但是,它们在本质上会有一些共同的属性。
1.价值相关性。
无论是哪个政府制定的公共政策,无论是针对什么领域的公共政策,均要涉及采取什么行动、禁止哪些行动、行动的目标是什么、怎样采取行动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回答与政策制定者乃至整个社会信奉的价值观紧密相关。
一是政策制定者信奉的价值观不同,他们要实现的目标便不同,因而所指示的行动方向也不同,这就不能不影响到一些事关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政策的制定。
二是在确定哪些是需要有关部门制定政策加以解决的问题方面,即在政策问题的认定方面,信奉不同价值观的政策制定者会表现出很大的差异。
同样的问题,信奉某种特定价值观的政策制定者会认为需要制定政策来加以解决,而信奉另一种价值观的政策制定者则可能认为无须就此出台政策。
譬如,对于丈夫虐待妻子的问题,在信奉夫妇地位平等的现代社会,立法机关会制定相应的法律,防止这类行为的发生,保护妇女的合法权益;而在信奉“夫为妻纲”的社会中,它便不会成为一个政策问题,自然也不会有相应的法律或政策诞生。
三是对同一个问题的性质、原因的分析判断,会受政策制定者价值观的影响。
公共政策学自学笔记
第一章:公共政策的学科要素:1、公共政策学概念:公共政策学是这样一门科学,它尽可能的运用科学方法研究公共政策内容、过程以及产出,探索其固有规律,形成系统知识,并运用这种知识进行政策分析,进而通过公共权力机关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政策实践。
2、公共政策学概念的内涵:1)研究对象是公共组织,也就是公共决策;2)有准科学的特征;3)从学科上讲,该学科具有跨学科、多学科交叉、渗透、综合的特征;4)这门科学的显著特点是:学术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创造和权力运作相结合3、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研究对象、概念体系、研究方法;公共政策学研究的对象:1、研究的是组织而非纯个人的决策行为;注:组织是两个以上的人构成,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按照一定的目标和形式编制起来的人群体系。
2、只有公共组织的决策行为才是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注:公共组织:以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协调和增进公共利益为目的的组织。
3、在公共组织中,政府组织即公共权力组织的决策行为,是公共政策研究对象的核心和重点;4、政府组织以外的公共组织被称为非政府组织。
综上:从行为取向方面:公共政策学研究对象主要是公共权力组织的决策行为,涉及一部分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公共性强的决策行为;从结果取向方面:公共政策研究对象就是公共政策;4、政策研究程序的设计:1)提出拟研究的政策问题2)确定假设3)收集系统资料4)资料分析5)做操作性研究6)撰写研究报告5、政策过程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的决策行为使政策系统的各个子系统成为一个整体,而决策行为是一个政策问题的认定到政策目标的达成这样的一个动态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政策系统的运行过程。
政策过程是一个至始至终不断地进行选择的过程。
第二章:公共政策与政策工具第一:什么是公共政策:1、公共政策的概念: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2、公共政策的内涵:1)公共政策是决定、决策、对策、政策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具有决定、决策、对策、政策的一般特征;2)是公共权力机关活动的基本方式和基本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一)什么是公共政策
1、公共政策的内涵:1)公共政策是决定、决策的一种特殊形态,它具有决定、决策的一般特征;2)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的基本的活动方式或活动过程,是公共权力机关的权力意志的表现;3)公共政策是经由政治过程而进行方案的初拟、优化和择定的结果,主导这一过程的基轴是公共权力机关与公民的关系。
4)公共问题、公共目标和公共利益是公共政策的三大要素。
5)公共政策是一种权威性的价值分配方案。
6)公共政策在形式上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
(二)公共政策的构成与结构
1、公共政策的形式构成:1)美国:公共政策=立法决策+行政决策+司法决策2)中国:公共政策=党的政策+人大决策+行政决策(1)党的政策:成为公共政策的形式:(1)直接的形式;(2)间接的形式:党的领导是政治的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重大决策的领导和向国家政权推荐重要干部。
党对国家事务实行政治领导的主要方式: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变为国家意志。
将党的政策变成国家意志的法定程序有三种:(1)中共中央与国家机构联名发布政策方案。
(2)中共中央提出政策创议,国家机构据此制定具体的政策方案,并按照法定程序通过。
(3)政府决策以党提出的政策原则为依据。
(2)人大决策:人大决策主要采取的形式:(1)宪法;(2)基本法律;(3)法律;(4)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5)人大决定:1)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宪法明确列举的决定权的那些行为。
2)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宪法明确列举的人事任免权的行为3)人大及常委会行使宪法明确列举的监督权的行为。
(3)行政决策:行政决策的主要形式:(1)行政法规;(2)行政措施、决定和命令;(3)部门规章;(4)地方性规章;(5)地方性行政措施、决议和命令。
2、纵向结构:中央政策(国家政策)、地方政策、基层政策
3、中国:1)根据现行宪法,当代中国作为单一制国家,基本政策的制定权属于中央,地方政策的制定须在中央政策的指导下进行,其目标、方向和行为规范为中央政策所决定,所以地方政策只是中央政策的具体化。
2)从形式上看,当代中国地方政府有两个、三个、四个层级
4、什么是合理的政策结构?1)合理的政策结构的显著特征是结构的有序化。
2)合理的政策结构的另一重要特征是有效的分级控制。
3)严格的组合秩序,这是政策结构合理的重要条件。
(三)公共政策的本质、特征与功能
1、公共政策的产生须有三个初始条件(核心要素):(1)公共问题的形成;(2)公共决策机关的产生;(3)公共强制机构的出现。
公共政策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是作为统治阶级治理国家与社会,实现其阶级意志的工具而产生的。
2、公共政策的转型或发展,表现在四方面:(1)在公共问题的形成过程中,公民参与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
(2)现代国家和政府制度的基本理念是主权在民。
(3)在奴隶制社会和封建制社会,国家和政府几乎以执行政治统治的职能为唯一职能,而执行社会管理的职能也以维护和巩固政治统治为目的。
(4)传统的公共政策的质量,取决于少数统治者个人甚至最高统治者一个人的品格、智慧、学识和视野等因素,现代公共政策的质量,特别是自第二次世界大结束以来,世界主要国家的政府和人民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取决于政策过程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3、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1)政治性(2)阶级性(3)权威性(4)普遍性(5)目标取向(6)稳定性与变动性(7)预见性
4、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1)管制功能(2)引导功能(3)调控功能(4)分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