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计划单列市的历史演进_俞荣新
新中国70年城市经济政策变迁、历史贡献及其启示
新中国70年城市经济政策变迁、历史贡献及其启示作者:李天健赵学军来源:《改革》2019年第08期内容提要: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城市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离不开城市经济政策的推动。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接管城市、恢复生产,到计划经济时期的重点工业城市建设,再到改革开放后的城市对外开放体系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以至新型城镇化与城市群的成熟,城市经济政策不断完善,对促进城市经济总量增长和结构优化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
未来我国的城市经济政策,既要坚守以发展为目标,又要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原则;既要持续全面深化改革,又要保持政策稳定连续;既要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又要推动要素结构升级;既要强调以国家战略为指导,又要注重以地方实际为依据。
关键词:新中国成立70年;城市经济政策;新型城镇化中图分类号:F290;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3-7543(2019)08-0005-10城市經济的快速崛起是当今中国引人瞩目的成就之一。
与新中国成立初所不同的是,城市中的集聚经济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
截至2018年底,我国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已达59.58%,所对应的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9 251元。
与此同时,以城市群为载体的空间一体化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表征,而作为呼应,中共中央、国务院早在2006年就将城市群认定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并且自“十一五”以来一直将城市群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
可以说,城市的蜕变已经成为70年间我国发展成就的集中体现,并且在未来也将成为引领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纵观新中国70年的经济发展,一大特征就是“看得见的手”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
无论是在计划经济时期,还是在市场化改革进程中,经济政策都是影响经济走向的重要因素。
我国城市经济之所以是今天的模样,也离不开来自“看得见的手”的塑造。
因此,站在70年的重要历史节点上,尤其是身处新时代新征程中,回顾、梳理1949年以来关于城市经济的重大战略和重要政策,对于今天更好地认识城市经济发展的前因后果以及更好地把握未来前进的方向,都是不可或缺的。
我国大城市发展演进历程及重构探索
大城市的政策导向对人口空间结构产生重要影响。政府的城市规划、土地利用政策、拆迁安置政策等都会对人口分布、流动和社会空间结构产生影响
政策导向与人口空间结构
大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对人口空间结构产生影响。基础设施包括交通、能源、通信等方面的基础设施,这些设施的建设对人口的分布和流动产生影响
基础设施建设与人口空间结构
04
我国大城市经济发展与产业空间布局
经济发展概况
经济增长
我国大城市在过去几十年中经历了快速的经济增长,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总量不断扩大,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产业结构升级
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城市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升级,从以传统制造业为主向以高端服务业为主转变。
03
广州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城市,推动城市功能升级和产业转型,提高城市品质。
我国大城市空间重构的实践案例
01
北京
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02
上海
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
我国大城市空间重构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社会分层
社区发展
城市更新与改造
社会空间结构
大城市的经济发展对人口空间结构产生重要影响。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就业机会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分布发生变化,导致人口分布和流动也发生变化
经济发展与人口空间结构
人口与社会空间结构的互动关系
大城市的社文化和价值观对人口空间结构产生影响。不同地区的社会文化和价值观导致人口流动和分布也存在差异
晚清时期
城市化进程加速,工业和商业发展推动城市发展,城市规划开始引入西方理念。
民国时期
重庆计划单列始末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之后如何把改革引向城市和企业,成了深化改革的重点议题。
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命题,在这个背景下,中央在错综复杂的行政和经济关系中,打破常规,确立城市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并选取重庆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由此,启动了一场意义深远的改革。
为纪念改革开放30年,本刊推出这篇文章,将重庆计划单列的台前幕后细细道来,读者会从中更清楚了解中央对重庆的期望,以及重庆对全国改革开放的贡献。
1983年春节刚过,四川省委书记杨汝岱把廖伯康叫到办公室,向他宣布一项中央决定:由他出任中共成都市委书记。
此时中央已经批准,温江专区并入成都,成都市领导班子亟待加强。
1948年上半年,因重庆地下党组织遭受严重破坏,廖伯康奉中共中央上海局之命,从上海带一批党员和新青社社员回重庆,加强重庆地区工作,以后廖伯康就一直待在重庆。
建国初任职共青团重庆市委,1962年时担任中共重庆市委办公厅副主任兼共青团重庆市委书记,因为直接向中央反映四川极左造成的恶果而得罪了某些领导,被打成“反党集团成员”,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留党察看两年,下放重庆某建筑公司当工人,文革后期落实政策,先任重庆市建工局副局长,后调任中科院成都分院副院长。
稍作思索,廖伯康对书记说:“对这个任命我没有思想准备,组织决定我服从,但希望有点时间让我了解成都市的干部情况,是否晚一个礼拜宣布决定?”后因为温江合并,又增加一周时间调研。
两周后廖伯康又来到杨汝岱办公室,对书记说:“现在可以宣布了。
”但书记却说:你不去成都了,中央决定调你去重庆。
廖伯康愕然。
这除了消息来得突兀外,还有层原因,就是文革中对他的诬陷之辞尚未彻底肃清,在这种情况下进入领导核心,他毫无思想准备。
书记说:“对你的任命实际上就是起到了清除影响的作用。
”“何时去?”廖伯康问。
书记要他最好第二天就走。
书记说:重庆正在进行一项重大改革,薄一波同志带着20多位部长已经到了重庆,市委书记王谦同志年龄较大,身体不太好,需要有位熟悉重庆,并且有见解的同志协助他。
新中国城市建设方针的演变(1949-2001)
新中国城市建设方针的演变(1949-2001)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以后,城市建设方针曾经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建国初期的“变消费型城市为生产型城市”;大约四分之一世纪的围绕工业化新建、改建、扩建城市;改革开放前期的弥补市政住宅“欠账”,加快建设第三产业。
20世纪90年代后半叶以来,随着中国大陆经济市场化和全球化的进程,城市建设方针进入了第四个阶段:提高城市竞争力,树立经营城市观念。
这四个阶段的背景、经验、教训迥然不同,体现了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的巨大变化,值得我们回味与反思。
一新中国诞生前夕,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议中提出了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城市,开始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战略方针。
对于怎样才能把城市的工作做好?实施什么方针才能使城市起领导作用?决议指出:中心环节是迅速恢复和发展城市生产,把消费的城市变成生产的城市。
这一方针统领着建国初期的各项城市工作。
变消费型城市为生产型城市的城市建设方针,实际上是共产党改造旧城市的一项浩大工程,人民政权在这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
如在新中国的首都北京,1949年城市刚刚解放,市公安局即将妓院列入特种行业,采取一些必要的限制措施,加强管理。
接着统一领导封闭妓院的工作。
1950年1月31日,市长聂荣臻在《纪念北京解放一周年》的广播讲话中,根据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精神,明确提出“变消费城市为生产城市”的要求。
在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北京市的工业基本建设共投资8973万元,增强了国营经济的力量。
[1]在接管民国政府的首府南京市时,共产党的方针定位在把这个为官僚服务的消费城市变成为人民服务的生产城市上。
在其他城市,也多采取了类似措施,效果良好。
经过努力,1949年及其后的一二年内,共产党基本解决了国民党遗留下来的大批无业失业人员这一社会问题,稳定了社会秩序。
以上这些做法,不仅没有引起社会恐慌,反而获得人民的谅解、支持和配合。
尽管如此,由于消费与生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在建设方针的提法上将消费与生产对立起来,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均是不妥当的。
46.尺度重构视角下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区域发展战略的演变
尺度重构视角下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区域发展战略的演变肖菲摘要:区域是国家参与全球竞争和积累财富的重要平台。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通过差异化的制度供给实现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
本研究运用尺度重构的理论,将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的区域发展战略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尺度固化的计划经济时期(1949-1978年)、以尺度下移为特征的改革开放初期(1979-2000年)和尺度上移与尺度下移并存的新时期(2001年至今)。
研究进一步分析了尺度重构对区域发展战略演变的推动作用,发现尺度下移有利于激发地方政府积极性,尺度上移有利于中央政府实现区域资源的合理配置。
研究还从尺度重构的视角对我国未来区域发展战略提出借鉴。
关键字:尺度重构,区域发展战略,演变,动因1.引言随着通信技术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全球要素的流动不断加速,区域成为国家参与全球竞争和积累财富的重要平台[1]。
区域发展战略作为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通过差异化的制度供给实现特殊战略区域发展水平的提升,是应对国际竞争日趋激烈、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手段。
我国幅员辽阔、发展基础各异,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依据不同的发展背景,以“公平”、“效率”为主题[2],区域发展战略发生了数次重大转变。
近年来,我国对于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在“四大板块”战略的基础上,相继提出“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等战略,从扩大内需和对外开放的角度不断丰富着区域发展战略,区域发展格局不断优化重塑。
我国“十三五”规划中更是明确提出以区域发展战略为基础,拓展区域发展空间。
在这样的背景下,重新梳理我国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区域发展战略的演变,对我国未来空间格局的构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尺度重构反映了不同等级的政府权力在空间尺度上的相互作用,是区域发展战略的具体落实。
因此,本文在我国区域发展战略演变的基础上,从尺度重构的视角,尝试讨论尺度重构在区域发展战略中发挥的动力作用,并分析我国未来区域发展战略的走向。
城市规划历的北京规划
巴兰尼可夫认为:北京是足够美丽的城市;有很美丽的故宫 大学 博物馆 公园 河海 直的大街和若干其他贵重的建设;已是建立了装饰 了几百年的首都 建筑良好的行政房屋来装饰北京的广场和街道;可增加 新中国首都的重要性 阿布拉莫夫认为:北京是好城;没有弃掉的必 要;而且需要几十年时间;才能将新市区建设得如同北京市内现有的故宫 公园 河海等的建设规模
苏联方案
1949年;在聂荣臻主持的城市规划会议上;苏联专家巴兰尼克夫提出 一份 关于北京市将来发展计划的问题的报告 该报告是以天安门广场 为行政中心 苏联专家们还作了一份详细报告;对巴兰尼克夫的计划进行 了论证;强调行政中心区放在旧城内的经济性问题;在旧城内已有文化 和生活必需的建设和技术的设备;但在‘新市区’是要新建这些设备 的
历史上的北京规划
19001949
19001949北京城市建设概要
北京从传统都城迈向近代化城市是历史的进步;其间虽充 满艰辛;缓慢而痛苦 但这段发展历程以积极 科学和务实的 探索;包括城市规划建设的思想和实践得来的成果;为以后北 京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 从这个角度看;这一时期 是北京以及中国城市规划建设史的重要阶段;期间的北京城市 规划建设是有所作为的
何思源市长提出了规划原则:表面要北平化;内部要现代化 北平市工务 局对全城进行实地调查;在日伪时期的建设计划基础上;制定了新的 北平都 市计划大纲;其计划的基本方针包括规定市界 交通设施 分区制 公共卫 生 游憩设施 住宅建设等 8项专题设想
国家规划体系演进的逻辑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笔谈中国发展观察国家规划体系演进的逻•Ft◊黄征学规划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抓手。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逐步建立以发展规划(计划)为统领、以空间规划为基础、以区域规划和专项规划为支撑的国家规划体系,推动国家发展战略“落地生花”。
新时代以来,体系加快完善、规划定磁渐清晰、规划协调更加高效、规划合力开始显现,夯实了国家战略实施的基础。
但规划体系的演进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渐渐深化的过程。
总体而言,大概经历了四个阶段。
规划(计划)体系萌芽阶段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借鉴前苏联的经验,始于1953年编制五年计划。
其中,改革开放前共编了5个五年计划,但只有“一五”计划编制程序比较规范、实施效果比较好,其他4个五年计划均未经全国人大正式审定,也基本没执行。
“一五”时期,国家为安排156项重点工业项目,开始在国内十几个城市开展城市规划试点,重点在空间上落实“一五”计划中重大生产力布局。
这个时期,发展计划和城市规划之间的关系是比较明确的,即,发展计划重点谋划“干什么”,城市规划主要落实“在哪干”。
改革开放后,国家对发展计划编制更加重视。
计划关注的重点也从经济转向经济和社会并重。
从“六五”计划开始,经济计划变成经济社会发展计划。
作为解决"怎么干”的各类专项规划体系也加快建立。
与此同时.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体系也开始逐步确*o1984年颁布的《城市规划工作条例》首次提出直辖市和市的总体规划应把行政区域作为整体,合理布置城镇体系。
198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正式将城镇体系规划纳入编制城市规戈怀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2008年《城乡规戈U法》颁布实施.城乡规划的职能和作用得到极大拓展,城乡空间管控的能力得以加强。
在此期间,1987年,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开始尝试编制《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1987-2000年)》。
在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力W快扩张、耕地大量流失的背景下,城市规划主要是引导城市空间扩展,土地利用规划主要是控制耕地转用的规模和速度。
重庆风暴手绘——城规设计理论之9.中国部分—新中国成立60年城市规划建设
E中CO外-城CI市TY建设20与0规9.6划史
9.3 我国现代城市的规划与建设(以青岛为例)
第四个阶段:恢复与探索(1949-1976年) 1)恢复时期与“一五”时期的城市建设(1949-1957年) 这一时期城市的主要建设集中在市区中部与北部,侧重于基础设施与急需 建筑的建设;
9.2.3 城市规划的动荡与中断(1958-1978) 3)新时期城市规划的先声—重建新唐山 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国家建委从上海、沈阳两市调集规划人员编制了重
建新唐山总体规划; 经过九年的恢复建设,规划方案基本实现; 这使人们认识到:“建设城市没有城市规划是不行的”;
E中CO外-城CI市TY建设20与0规9.6划史
第九讲 新中国成立60年城市规划与建设
E中CO外-城CI市TY建设20与0规9.6划史
内容框架
9.1 1949年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9.2 我国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9.3 我国现代城市的规划与建设(以青岛为例)
E中CO外-城CI市TY建设20与0规9.6划史
9.1 1949年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
到亲自抓规划”等; ④1980年12月,国家建委正式颁布了《城市规划编制审批暂行办法》; …………
E中CO外-城CI市TY建设20与0规9.6划史
9.2 我国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9.2.4 城市规划与建设的迅速发展(1978-2009)
2)新时期城市规划的特点
至20世纪90年代末,全国绝大多数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基本结束,21世 纪初,很多城市纷纷开始进行新一轮城市规划的修编,这一时期城市规划的主 要特征有:
中国计划经济大事记word资料6页
中国计划经济大事记统购统销1953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通过《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这一决议是根据陈云的意见,由邓小平起草的。
所谓“计划收购”被简称为“统购”;“计划供应”被简称为“统销”。
11月15日又作出《关于在全国实行计划收购油料的决定》,后来国家又对棉花、纱布和食油实行了计划收购和供应。
这一政策取消了原有的农业产品自由市场,初期有稳定粮价和保障供应的作用,后来变得僵化,严重地阻碍农业经济的发展。
80年代改革之后,该项政策被取消。
公私合营1954年9月2日,政务院第223次政务会议通过《公私合营工业企业暂行条例》。
条例第九条规定合营企业受公方领导,由人民政府主管业务机关所派代表同私方代表负责经营管理。
公私合营是中国共产党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完成没收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财产之后,1950年代初期,针对民族资本家和私营个体劳动者,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和运动。
到1955年,在工业总产值中,国营工业所占的比重由1954年的59%上升到63%,合作社工业所占的比重由1954年的4%上升到5%,公私合营工业所占的比重由1954年的12%上升到16%;私营工业所占的比重则由1954年的25%下降为16%。
全国私营工业有3000余户转为公私合营。
工农产品交换剪刀差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政府在保持物价基本稳定的基础上,提高了农产品收购价格和稳定了农村工业品零售价格,逐步缩小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过大的工农业产品交换剪刀差。
到1958年,工农业产品交换比价已经缩小到1930~1936年时的水平。
因此,从工农业产品交换的实物形态变化看(即从同等数量的农产品可换得工业品的数量看),从抗日战争开始至1950年期间扩大的剪刀差已基本上消除。
1958年以后,除了政治动乱的时期外,政府继续采取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降低农业生产资料销售价格,基本稳定供应农村的工业品零售价格等措施,工农业产品交换比价进一步缩小。
计划单列市
国家社会与经济发展计划单列市第一份资料:计划单列市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名之一,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是让一些大城市在国家厦门图片计划中实行单列,享有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而不是省一级行政级别,设立计划单列市之初,并未对行政级别做明确解释。
设立计划单列市的目的是要解决条块分割、城乡分割,逐步探索出一条以大城市为依托的经济区,政治与经济适当分开来发展经济的路子。
1983 年2 月,国务院批准重庆市试行计划单列,随后,武汉市、沈阳市、大连市、哈尔滨市、西安市、广州市、青岛市、宁波市、厦门市、深圳市、南京市、成都市、长春市等相继实行计划单列。
计划单列城市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同省的行政隶属关系,仍受省的“统筹、服务、协调、监督”等方面的领导,计划单列内容主要是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邮电、固定资产投资、主要商品购销和分配调拨,能源及主要物资分配调拨、外贸进出口、地方定额外汇、劳动工资、财政信贷、科学技术以及各项社会发展计划指标等。
计划单列市的收支直接与中央挂钩,由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两分,而无须上缴省级财政。
出任计划单列市市长的官员级别为副省级(副部级)。
计划单列市的设立是分批的,到1993年共先后设立计划单列市14个: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南京、宁波、厦门、青岛、武汉、广州、深圳、成都、重庆、西安。
1993年,国务院决定撤销省会城市的计划单列,计划单列市只剩6个,同年,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宣布,原先14个计划单列市和杭州、济南两市行政级别为副省级,包括10个副省级省会城市和6个计划单列市,而这些城市统称副省级城市。
1997年,重庆设立直辖市,不再是计划单列市。
因此中国目前一共有5个计划单列市:深圳、宁波、青岛、厦门、大连。
网址:/question/409f67b2490f8115国家社会与经济发展计划单列市国家社会与经济发展计划单列市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名之一,同时列入副省级市,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是让一些大城市在国家计划中实行单列,享有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而不是省一级行政级别,设立计划单列市之初,并未对行政级别做明确解释。
正确看待改革开放前的建设成就
正确看待改革开放前的建设成就
方闻昊
【期刊名称】《长白学刊》
【年(卷),期】2013()4
【摘要】新中国改革开放前后的两个历史时期是一脉相承的,两者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探索的重要阶段。
新中国在改革开放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改革开放前的它在经济建设领域一事无成。
事实上,正是改革开放前30年的努力建设为改革开放后的进一步繁荣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也为改革开放提供了经验和教训。
分析改革开放前的经济体制的形成原因和经济建设的卓越成就,对于正确看待这段历史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总页数】4页(P114-117)
【关键词】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计划经济体制;经济建设
【作者】方闻昊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71
【相关文献】
1.坚定改革开放的必胜信念——正确看待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困难和问题[J], 山西省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
2.如何正确看待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的那段历史中的失误? [J],
3.展现改革开放30年国防和军队建设成就的重要之作——评《跨世纪的辉煌——改革开放30年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 [J], 杨贵华
4.持守初心笃行致远——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成就及启示 [J], 武宝
5.正确认识新中国前30年的建设成就——兼论改革开放前后30年的关系 [J], 董燕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计划单列市的历史演进_俞荣新
50 党史文苑 上 半 月 2014.07
设项目为核心的 “一五” 计划实
施。
20 世纪60 年代 的 第 二 次 计划单列
20 世 纪 60 年 代 初 , 针 对 “大 跃进” 中 “一放就乱” 的问题, 中 央开始重新加强集中统一, 釆取了 上收企业、 各级计划 “一本账”、 上收基本建设项目审批权、 扩大统 配物资品种等措施, 计划管理不再 “以地区为主”, 再度实行 “以中央 为主”。 为加强对城市的集中统一 管理和解决当时城市经济生活的突 出矛盾, 1962 年 9 月, 中共中央和 国务院召开全国第一次城市工作会 议 。 1963 年 10 月 , 又 召 开 全 国 第 二次城市工作会议。 根据这两次会 议精神,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恢 复一批省辖大城市的计划单列。 天 津 市 因 在 1958 年 并 入 河 北 省 由 直 辖市降格为省会所在的省辖市, 开 初也纳入计划单列序列, 后因 1967 年 1 月恢复直辖巿地位而退出计划 单列 。 从 1964 年到 1968 年实 际施 行的第二次城市计划单列, 共有沈 阳、 武汉、 广州、 重庆、 西安、 哈 尔滨 6 个省辖大城市。 这次单列仅 仅 实 行 了 3 年 多 时 间 , 到 1967 年 “文化大革命” 开始不久后被取消。
第一次计划单列时期, 全国经 济、 计划管理格局是以中央为主, 各计划单列市的计划管理接受中央 和所在省的双重领导。 作为省辖大 市, 各计划单列市的计划仍然直接 纳入全国综合平衡, 实行中央、 省、 市、 县 (区) 四级计划, 但以
中央和市的计划为主。 计划管理按 中央主管部, 省厅、 局—中央直属 单位、 省属单位和国家计委—省计 委—市计委—县 (区) 计委两个系 统进行。 各计划单列市主要工业企 业仍然隶属于中央各部, 市管一部 分中、 小企业, 所在省基本上不具 体管理工业。 这一期间, 商业、 物 资的大区一级供应站仍然设在市。 市作为省级计划单位参加全国计划 会议和全国性的各种业务会议。 国 家下达计划采取 “先一后二” 办 法, 即把所在省作为一个计划单位 列出后, 再把市的计划从所在省单 列出来, 直接下达到市。 但市在计 划管理职权上享有省辖市的权限, 具体表现为: 编制本地区国民经济 综合年度计划和长期计划, 制定本 地区经济、 科技、 社会发展措施计 划; 检查本地区计划执行情况; 保 证中央直属企业的生产需要并协助 其完成国家计划; 指导本地区的计 划工作; 等等。
新中国成立60年我国区域经济进展的历史回顾
新中国成立60年我国区域经济进展的历史回顾来源:中国经济网综合在生产力发达程度上,东南沿海地域超过了全国其他地域,这里最先出现了近代化的商业、工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业和教育事业,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发源地。
东部沿海地域利用原有基础和优惠政策相对快速进展,有利于充分发挥其区位优势,有利于增强经济总量和综合国力。
中国区域经济的进展从来不平衡。
在秦汉时期,全国经济进展轴位于长安――洛阳――开封一线,关中和山东是那时的经济重心,整体上,黄河中下游地域的经济领先于其它地域。
在隋唐之交,南方经济逐渐超过了北方,而成为经济中心,但那时的政治、文化中心仍在开封――洛阳轴线上,呈现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相分离的格局。
北宋以后,文化中心南移至江南,淮河成为南北文化的分界限,经济重心位于长江下游和南北运河交叉的十字轴线上,并慢慢扩展到东南沿海地域。
到了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入侵中国,中国自然经济受到极大的冲击,出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
在生产力发达程度上,东南沿海地域超过了全国其他地域,这里最先出现了近代化的商业、工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业和教育事业,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发源地。
1949―1978年区域经济进展状况新中国建国之初,《一路纲领》是那时中国工业布局的指导思想,它重点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恢复和进展重工业。
那时工业布局(以重工业为例)的表现是战乱的、零散的、畸形的。
在1949――1978年中国区域经济进展战略的模式是平衡的区域进展战略模式。
但在以具体数据和史料来论证这一结论时,已有的文献存在两个不足的地方:一是这段时期的分段划分不具体,二是区域数据资料少而笼统。
众多文献资料多数以“1978年以前的新中国区域经济进展战略是平衡式的”来概之,或有的学者仅列举了“一五”、“二五”、“三五”和“四五”计划时期的局部区域经济进展状况。
本文的独到的地方是将1949――1978年这30年按区域经济进展的周期性划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49――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为稳固国家政权和免受战争冲击的需要,本期国家开始粗略地制定平衡的区域经济进展战略;第二阶段是1953――1957年“一五”计划时期,国家开始实施区域经济平衡进展战略;第三阶段是1958――1962年“二五”计划时期,“大跃进”使区域经济受到极大的损害,平衡战略为“失衡”和“混乱”所打乱:第四阶段是1963――1965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区域经济的平衡进展工作也开始恢复;第五阶段是1966――1978年“三线”建设时期,承接前几期的内地经济建设的基础和增强国防工作的冷战思维,国家再一次大规模地实施平衡的区域进展战略,平衡进展战略思维模式取得了加倍明显的凸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至 此 , 全 国 一 共 有 14 个 中 央 直 辖 市。
1954 年 6 月 19 日 , 中 央 人 民 政府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 《关于撤销大区一级行政机构和合 并若干省、 市建制的决定》。 据此, 6 个大区行政机构撤销, 北京、 上 海、 天津仍为中央直辖市, 其余 11 个直辖市均并入邻近省降格为省辖 市。 其后, 鉴于原各大行政区政 治、 经济中心的沈阳、 武汉、 广 州、 重庆、 西安等大城市在经济、 政治上的特殊地位, 国家对其在改 为省辖市后 “政治、 经济待遇不 变”, 实行国家计划单列体制, 时 间为 1954 年到 1958 年。
1983 年 2 月 8 日,中共中央、国 务院发出省军级文件《中共中央、国 务院批准四川省委、省人民政府〈关 于在重庆市进行经济体制综合改革 试点意见的报告〉》, 决定对重庆市 实行第三次计划单列, 赋予省级经 济管理权限。 有学者认为,计划单列 使重庆市成为了“行政上的省辖市, 经济上的直辖市”。 重庆计划单列绝 对不仅仅是简单的经济管理权限的 扩大, 更是对旧有体制的一次重大 突破, 即按照经济功能考虑行政权 限的设置。
第二次计划单列时期, 各计划 单列市的计划管理接受中央和所在 省的双重领导, 但以省领导为主, 实行中央、 省、 市、 县 (区) 四级 计划。 计划仍然按中央主管部, 省 厅、 局—中央直属单位、 省属单位 和国家计委—省计委—市计委—县 (区) 计委两个系统编制和下达。 但是, 国家只是对各计划单列市的 工业生产、 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资 金、 主要商品分配、 主要物资调
第二次城市计划单列还不是全 面、 彻底的计划单列, 各计划单列 巿在经济、 科技和社会事业领域有 多项计划没有直接纳入国家计划, 仍由所在省按省辖市地位来安排。 即使是直接纳入国家计划安排的 8 项主要计划, 指标确定和资源分配 沿用 “先一后二” 的做法。 城市经 济、 社会管理的自主权仍然明显不 足, 扩大企业自主权、 培育市场主 体更未提上议程。
1992 年初, 邓小平发表南方讲 话, 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理论。10 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理论被写入党的十四大报告。 1993 年 3 月, 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 议通过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 正 案 》,将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宪 法 》第 15 条 “国家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 上实行计划经济。 国家通过经济计 划的综合平衡和市场调节的辅助作 用, 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地协调发 展”,“禁止任何组织和 个人扰 乱社 会经济秩序,破坏国家经济计划”修 改为:“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 调控。”“国家依法禁 止任何 组织 或 者 个 人 扰 乱 社 会 经 济 秩 序 。”这 意 味 着, 计划单列市赖以存在的计划经 济体制即将让位, 计划单列市面临 新一轮的调整与变革。
第一次计划单列时期, 全国经 济、 计划管理格局是以中央为主, 各计划单列市的计划管理接受中央 和所在省的双重领导。 作为省辖大 市, 各计划单列市的计划仍然直接 纳入全国综合平衡, 实行中央、 省、 市、 县 (区) 四级计划, 但以
中央和市的计划为主。 计划管理按 中央主管部, 省厅、 局—中央直属 单位、 省属单位和国家计委—省计 委—市计委—县 (区) 计委两个系 统进行。 各计划单列市主要工业企 业仍然隶属于中央各部, 市管一部 分中、 小企业, 所在省基本上不具 体管理工业。 这一期间, 商业、 物 资的大区一级供应站仍然设在市。 市作为省级计划单位参加全国计划 会议和全国性的各种业务会议。 国 家下达计划采取 “先一后二” 办 法, 即把所在省作为一个计划单位 列出后, 再把市的计划从所在省单 列出来, 直接下达到市。 但市在计 划管理职权上享有省辖市的权限, 具体表现为: 编制本地区国民经济 综合年度计划和长期计划, 制定本 地区经济、 科技、 社会发展措施计 划; 检查本地区计划执行情况; 保 证中央直属企业的生产需要并协助 其完成国家计划; 指导本地区的计 划工作; 等等。
拨、 外贸进出口、 财政收支、 职工 人数和工资总额、 大专毕业生分配 等 8 种计划实行单列, 经济社会各 种事业发展许多方面的计划仍由所 在省统筹安排。 同时给予了两项针 对性很强的配套政策: 一是市属国 企的折旧费不再上缴财政, 全部留 给企业, 另对每个计划单列市核定 一笔 “固定资产更新改造专项资 金”, 由市具体安排用于企业设备 更新和技术改造, 资金來源是新建 中央部属企业上交中央财政未使用 的 折 旧 费 。 二 是 国 家 计 委 对 18 个 非工业部门基本建设投资给计划单 列市核定年度计划投资总额, 所需 资金纳入财政支出计划, 具体项目 由市自主安排。 与第一次城市计划 单列相比, 第二次城市计划单列虽 然仍属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局部 调整, 但对省辖大城市经济恢复和 发展的实际意义更大, 积极作用较 为明显。
第一次计划单列, 各计划单列 市的计划得以纳入全国综合平衡, 在所在省的计划中单独列出, 市作 为省级计划单位参加全国计划会议 和全国性的各种业务会议, 体现了 各计划单列市在经济、 政治上的特 殊地位。 同时, 加强了中央政府集 中统一的计划管理, 使各计划单列 市能够继续发挥老工业基地作用, 以便集中资源支持以 156 项重点建
的财政收入减少; 三市也不要因之 搞机构升格、 增加编制。” 显然, 中央似乎已经觉察到了一些城市在 计划单列后产生的负面影响, 对新 批准的省会城市的计划单列提出了 新的要求。 至此, 中国的计划单列 市达到顶峰, 共有 14 个。
20 世纪 90 年代计划单列 市的调整
虽然城市计划单列在城市经济 体制改革中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 用, 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 响, 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 计划 单列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初期出台 的一项改革措施。 这项改革的理论 准备不足, 本身不完善, 加之客观 条件的制约和改革不配套, 因而这 种形式不是经济组织系统的目标模 式, 而只是新旧体制交替中的一种 过渡形式。
20 世纪 80 年代的第三次 计划单列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农村 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使中央得以顺利着手进行城市经济 体制改革, 进而选择了城市计划单
G广角镜 uangjiaojing
列作为其突破口。 之所以如此,一是 因为当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刚刚起 步,受认识和实践的局限,我们还难 以找到一种新的理想的办法, 而计 划单列在我国历史上曾经试行且行 之有效,有现成的经验。 二是因为从 计划管理体制改革入手, 抓住了整 个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 对中 心城市计划单列, 实质上是全面提 高它们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地位。 三是因为城市管理体制牵涉到从微 观到宏观的各个方面, 其改革影响 甚大, 在政治经济体制尚未根本变 动以前采取计划单列的办法所产生 的社会震动很小。
自重庆市被批准为计划单列市 一 年 多 后 ,1984 年 5 月 21 日 、7 月 11 日和 7 月 13 日,国务院办公厅分 别批准了武汉市、 沈阳市与大连市 进行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的请示 报告, 分别赋予三市省级经济管理 权限。 1984 年 7 月 18 日,国家计划 委员会发出《关于重庆市、武汉市、 沈阳市、 大连市计划单列的通知》, 进一步明确了以上四市的计划单列 市地位。
20 世纪50 年 代 的 第 一 次 计划单列
1949 年 10 月 1 日 , 新 中 国 成 立 后 , 全 国 共 设 有 12 个 中 央 直 辖 市, 即北京、 天津、 上海、 南京、 武汉、 西安、 重庆、 广州、 沈阳、 鞍山、 抚顺、 本溪。 这些直辖市除 北京、 天津外, 皆由各大行政区代 管 。 1950 年 10 月 , 增 设 旅 大 为 中 央 直 辖 市 。 1952 年 11 月 , 南 京 降 格 为 江 苏 省 省 辖 市 。 1953 年 7 月 , 长春与哈尔滨升格为中央直辖市。
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 深入, 又有城市要求计划单列。 1986 年 10 月 15 日, 国务院在 《关 于对青岛市实行计划单列的批复》 中同意青岛市实行计划单列, 打破 了 “其他城市一律不再实行计划单 列” 的限制。 随后, 跟风行动再 起 。 1987 年 2 月 24 日 、 1988 年 4 月 18 日和 10 月 3 日, 国 务院 又分 别批复同意宁波市、 厦门市和深圳 市实行计划单列。 最后一次批准城 市 计 划 单 列 是 1989 年 2 月 11 日 , 国务院在 《关于南京、 成都、 长春 三市在国家计划中实行单列的批 复》 中同意对这三个省会城市实行 计划单列, 同时要求: “江苏、 四 川和吉林省人民政府要继续加强对 三市的领导, 妥善处理省市之间的 关系; 不要因实行计划单列使国家
1958 年 9 月 24 日, 中共中央、 国务院发布 《关于改进计划管理体 制的规定》, 实行 “专业部门和地 区相结合”, 以地区为主的计划管 理体制。 所讲的 “地区” 实际是指 省级行政区, 因此取消了各计划单 列市在国家计划中单列的户头, 改 为各项计划均由所在省统筹安排的 省 辖 市 计 划 体 制 , 从 1959 年 开 始 实行。
G广角镜 uangjiaojing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计市” 的全称为 “国 家社会与经济发展计划单列市”, 即是在行政建制不变的情况下, 省 辖市在国家计划中列入户头并赋予 这些城市相当于省一级的经济管理 权限。 计划单列, 按照字面上的理 解, 意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国家 针对特定地区在进行生产、 资源分 配以及产品消费等各方面的计划 时, 打破原有的行政隶属关系, 对 其单列户头, 分配调拨计划指标。 由于国家固有分配调拨的直接对象 单位, 都面向省一级的行政区 (省、 自治区、 直辖市), 那么能够 让国家在省级行政区之下给予单列 的对象单位一般就是地级市, 由 此, “计划单列市” 的称谓才应运 而生。
50 党史文苑 上 半 月 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