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社会主义国家改革之比较
主要社会主义国家社会改革的异同
俄罗斯、越南、古巴、朝鲜与中国改革的异同俄罗斯在叶戈尔•盖达尔任代总理期间推行了俄罗斯在叶戈尔•盖达尔任代总理期间推行了“休克疗法”“休克疗法”,这是对一整套激进的反经济危机措施和毕其功于一役的经济转型方式的称谓,进的反经济危机措施和毕其功于一役的经济转型方式的称谓,其主要内容为:其主要内容为:采取严格从紧的金融货币政策,取严格从紧的金融货币政策,大力压缩消费,大力压缩消费,强行弥合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缺口,以期达到短时间内遏制通货膨胀的目的,以期达到短时间内遏制通货膨胀的目的,这样的措施会使经济社会受到极大这样的措施会使经济社会受到极大震荡,甚至处于“休克状态”。
这一政策主要围绕三方面展开:①以通货紧缩反通货膨胀,并建立宏观均衡的稳定化政策。
在全国范围内开放了90%的消费品价格和80%的生产资料价格,取消对收入增长的限制,公职人员工资提高90%,退休人员补助金提高到每月900卢布,卢布,家庭补贴、家庭补贴、家庭补贴、失业救济金也水涨船高,失业救济金也水涨船高,失业救济金也水涨船高,使得使得黑市交易大增,市场混乱。
②实行财政、货币双紧缩政策、改革物价、开源节流、增收节支、取消税收优惠,同时增加征收商品进口消费税;政府削减公共投资、军费和办公费用;提高央行贷款利率,建立存款准备金制度,实行贷款限额管理,以此控制货币流量,以此控制货币流量,从源头上抑制通货膨胀。
从源头上抑制通货膨胀。
从源头上抑制通货膨胀。
③派送私有化证券,③派送私有化证券,③派送私有化证券,所有人都可以所有人都可以凭证自由购股,这被一小部分有钱人以极低廉的价格收购,这被一小部分有钱人以极低廉的价格收购,使得大批国有企业落使得大批国有企业落入特权阶层和暴发户手中,继而被转手盈利,职工既领不到股息又无权参与决策,生产经营无人过问,企业效益每况愈下。
越南的“革新开放”运动在政治上推行民主政治建设,在经济上推广、完善农村承包制,农村承包制,鼓励支持农村庄园经济;鼓励支持农村庄园经济;鼓励支持农村庄园经济;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扶持非公有制经济的扶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调整产业结构,推进重点经济区发展战略;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大力促进经贸合作。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与经济改革
当今世界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与经济改革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由一国发展为多国。
在欧洲,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在苏联的帮助和支持下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政权;波兰、保加利亚、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则是在苏联的直接帮助下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是在德国分裂和苏军占领的情况下成立的。
在亚洲,越南在印度支那共产党领导下,通过发动武装起义,建立了越南民主共和国,这是亚洲建立的第一个人民民主国家;北朝鲜在朝鲜劳动党的领导下,建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挝恢复独立后长期受帝国主义控制,直到1975年最终获得真正独立,建立了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
在拉丁美洲,古巴革命取得成功,1961年古巴政府正式宣布古巴属于社会主义国家。
至此,二战后欧、亚、拉美13个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加上二战前的苏联和蒙古,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到15个,社会主义的力量得到壮大,形成了一个能与资本主义相抗衡的社会主义体系。
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政治体制的改革斯大林模式是在苏联特殊时期和特殊环境中形成的,其基本特点是经济上高度集中和政治上高度集权,具体表现在:(1)经济方面:实行单一生产资料公有制;实行战备型经济发展战略,优先发展重工业,忽视轻工业和农业,造成经济结构长期失衡;排斥市场,实行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经济,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在微观经济活动中,国家直接经营企业;实行单一的按劳分配。
(2)政治方面,共产党一党专政,党政不分;权力不受监督和制约,中央高度集权,地方缺乏自主权;干部制度采用委任制,个人集权制和职务终身制。
这种体制的严重弊端是显而易见的,过分集中的经济运行和管理体制易导致经济条块状分割,窒息企业发展活力和经济发展效率;权力的高度集中在政治上导致个人专断和个人崇拜,腐败现象严重,使民主、法制遭到践踏。
由于战后社会主义国家大都照搬苏联社会主义模式,随着社会主义发展,其内在的种种弊端日益显露,于是,社会主义国家开始不断进行自我调整,并先后经历了三次改革浪潮:第一次是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这时期以南斯拉夫建立自治制度和赫鲁晓夫的改革为标志,苏联、东欧大多数国家以及中国都先后对体制进行改革尝试,但因受传统模式,理论认识不足等影响,改革只是表面性的调整和改良,范围小,改革成效不大;第二次是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苏联、东欧开始新一轮的尝试,改革的深度广度有所增加,不同程度触及到体制问题,但总体上仍未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第三次是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中国等亚洲国家、苏联、东欧、古巴都进行了改革,这次改革范围和程度都大大超过从前,各国在革新过程中都提出要转变旧体制,改革基本上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
在探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时,有人用指导现在的社会主义改革的思想观点来否定过去的社会主义改造;也有人用指导过去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思想观点来否定现在的社会主义改革。
确实,社会主义改造是为了实现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从而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社会主义改革是为了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二者存在明显的区别。
同时,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具有深层的内在联系,二者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二者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朝着社会主义方向而奋斗的伟大历史进程中的大胆探索;二者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同样重要。
一、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 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尽管上个世纪50年代我国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为了实现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从而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70年代末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革是为了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但是二者的根本目的都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一场革命,说得准确点,是一场社会主义革命。
正是这场社会主义革命,中国共产党运用政权的杠杆作用领导中国人民对各种非社会主义的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创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新中国,要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使人民富裕、国家富强,就必须利用手中的政权,打破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即改变旧的生产关系和维护这种生产关系的旧的上层建筑,使被束缚的生产力得到解放和发展。
因为,尽管当时新民主主义的发展为中国实现富强之路提供了现实的可能和实践条件,但随着土改的完成和国民经济的恢复,我国农村不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纷纷呈现在党的面前。
农村土改后,出现中农化趋势,存在土地兼并和雇工现象,初步拉开了贫富差距,阶级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老解放区的互助组织呈现涣散的状况,因为具备了独立的生产条件的中农愿意单干,不愿参加互相合作,而不具备生产条件的贫农则希望通过互助合作组织把自己发展起来,产生一种自发的社会主义的平均思想和依赖国家的情绪,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积极性,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作业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读书笔记桑智强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0808110622摘要:通过学习增加了我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理解,并进一步的了解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也看到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某些方面的区别,某些方面的共同点。
这些共同点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无法避免的基本内容,如价值规律及市场机制的发展规律。
苏联模式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否认价值规律即市场机制,一度使经济陷入困境,虽然进行改革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打破苏联模式的束缚。
而且苏联和东欧各国所进行的改革并没有认清国内外的实际情况,更没有采取相对的政策来发展经济,所用的“休克疗法”等没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致使国内局势更加动荡。
最后在国内外压力下,政权被颠覆。
由此我认识到社会形态可以跳跃,但是经济发展模式是无法逾越的。
不能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社会主义需要市场,资本主义同样也需要计划。
社会主义要发展经济,实现社会主义必须有雄厚的物质基础,而且这个物质基础要超过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实现社会主义乃至共产主义的保障。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每个国家的经济都已经融入世界经济大家庭内,我国结合本国实际情况积极吸取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经济的经验和模式,扬长补短,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把握自己的发展方向,积极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和机遇。
关键词: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苏联模式通过听课更加详细的了解了苏联模式以及苏联模式的利弊。
首先,从经济上来看,苏联模式表现为一个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它以国家政权为核心,以党中央为领导者,以各级党组织为执行者,以国家工业发展为唯一目的,以行政命令为经济政策,以行政手段为运作方式。
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在二战前后是苏联经济取得较好的发展,但是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其弊端越来越明显[1]。
总之,这是一个有鲜明特点的经济体制,它限制商品货币关系,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用行政命令甚至暴力手段管理经济,把一切经济活动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
世界现代史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和演变
世界现代史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和演变单元线索: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东欧许多国家在苏联的帮助下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由于斯大林模式严重阻碍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苏联进行了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最后导致苏联解体;东欧国家也进行了改革,例如匈牙利改革,但都没有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最后导致东欧剧变。
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是斯大林模式的失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到重大挫折。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对于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了十分宝贵的经验教训。
知识梳理:一、苏联的改革和解体:(一)赫鲁晓夫的改革:1、时间:1953年~1964年2、原因: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3、措施:经济上主要对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大力种植;政治上批判和斯大林的某些理论观点。
4、评价: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但未能改变高度集中的体制。
(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1、时间:1985年~1991年2、措施:经济上颁布经济体制改革法令,改革失败,导致经济恶化;政治是修改宪法,取消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导致社会动荡,激化了各种矛盾,民族分裂势力抬头。
3、实质:否定共产党的领导;否定马克思主义;否定社会主义。
(三)苏联解体:1、时间:1991年底2、实质:制度发生变化。
3、原因:(1)根本原因:;(2)直接原因:的改革,导致经济恶化,实行多党制,放弃了党的领导;(3)外部原因:西方国家对苏联推行“和平演变”的策略。
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和东欧剧变:(一)匈牙利改革:1、时间:1956~1988年2、目的:通过改革推动经济的发展。
3、原因:总结发生的原因和教训。
4、措施:政治上改善,发扬社会主义和健全;经济上优先发展,调整农业政策,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对工业进行管理体制的改革。
5、成效:政治经济形势逐步稳定,取得很大成效,被誉为“东欧消费者的天堂”。
(二)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1、时间:1968年2、结果:试图摆脱苏联的控制,被苏联镇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比较
第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理论基础、发展 战略、政治文化体制诸方面, 也不同于苏联模式 社会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化理解。
在理论基础上, 苏联认为计划经济的程度越 高越单一越好, 排挤商品市场经济, 急于建成社 会主义并向共产主义过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 为我们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都处于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 要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现状与社会主义发展前景探析
二
越南、古巴、朝鲜、老挝等
现有社会主义国家的理论和实践
越南、古巴、朝鲜、老挝等,经过苏联解 体、东欧剧变的冲击,已经稳定下来了。 目前这些国家大都在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 进行改革开放,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和现代 化。这些国家改革的成败及社会主义现代 化成就如何,将直接关系到世界社会主义 的前途和命运。这些国家各有自己的特点, 在具体做法上也不尽相同,但都在努力探 索探索符合本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的实践形 式。
古巴游行民众高举画有小布什、希特勒、以及古巴流 亡份子路易斯· 波萨达· 卡里莱斯的标语牌。
古巴全国大会主席(右)参加反美游行。
(1)苏东剧变后古巴的严峻经济形势
(2)古巴的经济改革及取得的成绩
(3)古巴面临的挑战 第一,美国加紧对古巴实施经济封锁与和平演变 攻势。 第二,西方国家也在政治上向古巴加压。
四是发达国家共产党在苏东剧变中受冲击 最大,力量损失也最为严重,但经过几年 的斗争,有的党已恢复重建,有的党还有 一定程度的发展,有的党如法共还成为参 政党,特别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进行了深 入的理论探讨,不仅对发达国家共产党的 理论调整起了重大作用,而且将对世界社 会主义运动产生重大影响。
从总的形势来看,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尽管还处于 低潮,而且低潮将会持续较长的时间,但是,世 界社会主义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动荡期间保 存下来的一部分力量,近期来也有较大的发展。 历史总是辩证地前进的。特别是通过对苏联解体、 东欧剧变的历史教训的总结,通过对当代世界社 会主义面临的实践问题的理论探讨,会使人们的 认识提高一个层次,也会使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得 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第三,古巴国内外反动派借机加紧反古反共活动。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改革与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是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注重改革创新,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与进步。
一、政治体制改革与创新在政治领域,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创新,以更好地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首先,中国在行政体制上进行了调整,实行了政府分级管理和机构职能划分,提高了行政效能,推动了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此外,中国还加强了民主制度建设,注重依法治国,推动了政治体制的科学化和民主化进程。
这些改革与创新不仅为中国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也提升了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和影响力。
二、经济体制改革与创新经济体制改革与创新是中国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持市场经济改革,深化对外开放,打破传统计划经济的束缚,引入市场机制,推动了经济发展动力的释放。
中国还大力发展科技创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了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提升了国家竞争力。
此外,中国还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建设,推动了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为全球经济合作作出了积极贡献。
三、社会体制改革与创新社会体制改革与创新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内容。
中国重视人民群众的利益,致力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中国推行了一系列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社会医疗保障、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为人民群众提供了全面的社会保障。
此外,中国还注重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教育水平,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
同时,中国还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弘扬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推动了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
四、生态文明建设的改革与创新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改革与创新的重要内容。
中国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坚持绿色发展,倡导可持续发展。
中国实行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监管,推动了绿色发展和生态优先的经济转型。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事件
核心措施
影响
美国
世界性经济危机
பைடு நூலகம்罗斯福新政
《国家工业复兴法》
化解了危机,资本主义制度得到巩固和发展
苏联
苏维埃政权面临政治、经济危机
新经济政策
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实验粮食税
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中国
经历十年动乱
改革开放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外开放
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批判个人崇拜,平反冤假错案;改革计划经济体制,采取有利于工农业发展措施等
首先以经济发展为重点,后转向政治体制,实行多党制和多元化改革等
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实行对外开放,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等
影响
有一定成效,经济发展平稳,市场繁荣,但未摆脱苏联模式束缚
有一定成效,但由于政策失误改革措施不切实际,产生很多问题
加剧了苏联的经济危机、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直接导致苏联解体
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综合国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民主法制建设加强等
认识
改革要结合国情,不能盲目照搬照抄他国模式,要走自己的路;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不能动摇;要始终代表广大人民利益等。
1.20世纪以来中国、苏俄、美国经济体制创新的比较
性质变化
封建社会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新民主主义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过渡时期总路线与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区别
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
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1958年
内容
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社会主义国家历次改革的特点及其启示
社会主义国家历次改革的特点及其启示作者:蒲国良来源:《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第03期[摘要]自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建立迄今,社会主义国家先后经历了20世纪20年代军事共产主义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型,40年代后期苏联改革潜流的涌动及东欧人民民主国家摆脱苏联模式的尝试,50年代初至60年代末的改革探索,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改革浪潮及90年代以来改革的深化。
纵向来看,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是一个不断向深广推进的过程,而且每一次的改革浪潮都呈现出一些不同的特点。
认真分析这些特点,既有助于深化对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史的认识,也会给当前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提供某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图分类号]D033.4;D5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769(2011)03-0008-07历史经验证明,只有坚持并不断深化改革,才能促进社会主义建设的蓬勃发展。
自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建政之后由军事共产主义改行新经济政策以来,社会主义国家迄今已经历多次改革浪潮。
从历史的维度纵向梳理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进程,我们便不难发现,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实际上是一个递次深化的过程,而且每一次改革浪潮都呈现出一些不同的特点。
认真分析社会主义国家历次改革的特点,不仅有助于深化对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史的认识,而且也会给当前的社会主义改革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提供某些有益的启示。
一、20世纪20年代苏俄/联新经济政策的短暂实践与社会主义改革思想的酝酿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探索从列宁时期的苏俄就开始了。
在经济层面上,1921年苏俄开始实行的新经济政策,是对前一时期军事共产主义政策的否定,它代表了一种新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一种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方案。
但是,有关新经济政策,列宁还没来得及形成系统的理论就去世了,但列宁晚年有关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改革的思考却是相当深邃的。
通过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比较,谈谈对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看法
东欧国家受苏联的影响最深,这些国家基本照搬苏联模式导致经 济畸形,重工业发达,对于人民生活重要的农业轻工业则普遍滞后。 1950年南斯拉夫抛弃和否定了苏联的经济体制和模式,实行工人自 治,走上了独特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南斯拉夫政治改革的基本特 点就是针对原来高度集权政治体制的弊端而全面否定了斯大林模式, 在分散化、非中央集权化、民主化、多元化等一系列政治口号下, 试图建立一种全新的社会自治的政治制度,并进行了工人阶级和人 民群众当家作主的尝试。但是,南斯拉夫又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关于自治民主等设想理想化,过早地提出了国家消亡的理论,超越 南斯拉夫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的思想觉悟,不切实际地提出了建立 “非中央集权”的社会自治政治模式。在带有幻想色彩的自治理论 指导下,政治改革实践存在许多致命的、根本性的缺陷。最终导致 了南斯拉夫的分裂并解体。
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这是由改革的任务 决定的。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它的实质和目标, 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 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 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以实现中 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是中 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 发展的直接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 展。改革总的目的是要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在社会 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和当代世界发展的主要趋势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和当代世界发展的主要趋势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一)苏联的改革与解体1、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1)背景:①苏联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国民经济比例失调)②1953年,斯大林逝世③战后苏联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四五计划”1946—1950,重点是恢复重工业)(爆炸了原子弹和氢弹,人民教育和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2)措施(以农业为重点):①政治:平反冤假错案,强调集体领导,改革干部制度(轮换制与任期制)打破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1956年苏共二十大批判斯大林)②农业:将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为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增加农民收入)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自主权;大规模开垦荒地和种植玉米③工业:改革管理体制,扩大自主权④外交:提出“三和路线”(和平过渡、和平竞赛、和平共处),主张以缓和代替对抗(3)评价:①积极:改革注入了某些市场经济成分,冲击了苏联模式,取得一定成效,具有开创性(推动了农业发展,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有所增加,但冒进思想使农业再次出现危机)(1957年发射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世界第一次载人航天)②局限:未突破计划经济体制,国民经济比例仍严重失调未全面评价斯大林的功过,造成思想混乱(1956年爆发波兹南事件和匈牙利事件)2、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1982)(1)措施(以工业为重点):推行“新经济体制”,扩大企业自主权,利用奖金提高效益(2)评价:①积极:前期有一定成效,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综合国力增强(苏联国力达到顶峰)②局限:后期趋于保守,改革逐渐停滞;未突破计划性经济体制3、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1991)(1)措施(1988年重点由经济转向政治):①经济:承认市场调节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实行“加速发展战略”,重视科技的作用,重点发展重工业②政治:取消苏共领导地位,放弃社会主义制度;实行议会制、总统制和多党制抛弃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行“多元化”,造成思想混乱,民族分离主义兴起(2)评价:突破了苏联模式,但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导致苏联解体4、苏联解体的原因(1991)(1)根本原因:苏联模式的弊端(2)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3)西方“和平演变”战略;军备竞赛和对外扩张拖垮了苏联经济;民族分离主义兴起5、启示:(1)改革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应充分认识改革的艰巨性和长期性(2)苏联解体是苏联模式的失败,但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3)要注重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要重视改善民生,要正确处理民族关系(二)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剧变1、建设:战后着手恢复经济,但照搬苏联模式,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2、改革:(1)南斯拉夫:实行自治制度,通过权力下放调动积极性,促进了经济发展(1948年苏南冲突)但改革导致分裂主义和民族问题尖锐,埋下分裂隐患(1992年分裂)(2)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之春”(被苏联武力扼杀)(1968)(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改革党的领导体制;建设有计划的市场经济体制,独立制定对外政策)(实质是要摆脱苏联控制和苏联模式,争取独立发展,探索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3)其他国家:波兰、匈牙利、民主德国等都曾取得一定成效(4)评价:改革一直没有突破苏联模式的束缚,在80年代的改革中又迷失了社会主义方向3、东欧剧变(1989—1992)(1)波兰、匈牙利、保加利亚和阿尔巴尼亚的变化相对平稳,罗马尼亚发生流血冲突(3)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1990),捷克斯洛伐克分为两个独立国家,南斯拉夫内战后解体当代世界发展的主要趋势(一)世界多极化(20世纪60—70年代出现)1、表现:(1)西欧崛起——欧洲的联合①背景:原因:为了提高欧洲的国际地位;为了摆脱美苏的控制和威胁;经济发展的需要条件:西欧经济的恢复;法德和解;欧洲联合的思想由来已久;相近的经济政治文化地理②过程: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1967年,欧洲共同体(实现经济一体化);1993年,欧盟(向经济政治一体化迈进)③影响:欧洲要求摆脱美国控制,西方阵营逐渐分化,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2)日本崛起——日本成为经济大国(60年代末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强国)①原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重视教育和科技;战后民主化改革;经济非军事化;美国的扶持②影响: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冲击美国霸权,西方阵营逐渐分化(3)第三世界崛起——不结盟运动(1961年)①背景:二战后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希望在两极格局中保持中立;万隆会议奠定基础②发起:由南斯拉夫铁托、埃及纳赛尔、印度尼赫鲁发起成立③宗旨:独立自主、非集团;反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主张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新秩序(4)俄罗斯:取代了苏联在联合国的地位,拥有与美国匹敌的军事力量,推行多极化外交(5)中国崛起:进一步改革开放,坚持和平发展,开展多边外交,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 2、影响: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二)经济全球化概念:经济全球化是指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先进科技和生产力为手段,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以最大利润和经济效益为目标,通过分工、贸易、投资、跨国公司和要素流动等,实现各国市场分工与协作相互融合的过程1、过程:(1)15-16世纪新航路开辟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原因:新航路开辟后,西、葡等进行殖民掠夺(2)17—18世纪早期殖民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原因:早期殖民扩张不断扩大(3)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原因:工业革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殖民扩张的扩大;商品输出的影响;交通条件的改善(4)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原因: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资本输出的影响;交通和通信的进步(5)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经济全球化陷入困境原因:战争与经济危机的冲击,贸易保护主义盛行(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全球化的制度化阶段原因: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IMF、WB、GATT)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7)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全面发展原因:两极格局瓦解;信息技术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跨国公司和世界贸易组织的推动2、影响:(1)对世界:①积极:加快世界经济发展;促进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国际关系民主化使市场经济成为普遍的生产模式②消极:增加了国际经济风险;扩大了南北差距;带来一些全球性问题(2)对发达国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起主导作用(3)对发展中国家:①机遇:有利于吸引外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②挑战: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挑战。
中越改革之比较
中越改革之比较张玉洁中国和越南是世界上五个社会主义国家中硕果仅存的两个。
曾经世界上掀起了一股社会主义的改革风潮,但前苏联东欧国家社会主义改革失败,而中国和越南的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中国迅速崛起,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经济增长率远超世界平均水平,人民过上富强民主文明的新生活。
而越南通过革新开放将其濒临崩溃的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到近几年国民生产总值以平均9%的速度增长的水平,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我想,对这两个国家“奇迹般”的改革进行深入比较分析,会让我们受益良多,会给我们很多启迪。
本文将从改革的必然性、改革进程、改革方法、所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这几方面入手来发现两国改革的异同。
一、改革的必然性为什么要改革~回答这一问题我们需要从内因和外因来分析。
从两国国内来看,经济基础薄弱的国情,不当体制的束缚以及70年代后期的困境迫使两国探索出一条摆脱危机的改革之路;而当时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改革浪潮的影响则使这一道路逐渐明朗。
(一)经济基础薄弱:如何在落后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两国都是农业大国,经历过漫长的封建社会时期,以小农经济为基础,本来就“家底不丰”。
越南近代遭受法日殖民统治,1945年赢得独立,但随后持续多年的两次印度支那战争使其经济基础非常薄弱。
而中国自鸦片战争后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土地被分割、银两被盘剥,清朝统治下的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后来又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战后的中国满目疮痍。
两国都面临着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基础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
(二)管理体制:使社会主义经济失去活力刚刚进入社会主义的中国和越南没有经验,只能向苏联老大哥学习,建立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
但在这一过程中,盲目地学习让两国“误入歧途”。
在所有制改造方面,两国急于求成,盲目超前,主张“越大越好,越公越好。
”越南1958年开始社会主义改造,中国1953年开始。
两国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过程中都存在发展过猛,工作过粗,形式简单的问题。
中越政治体制改革特点之比较
中越政治体制改革特点之比较越南与我国既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有着多方面的历史与文化的紧密联系,又同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有着休戚相关的命运和共同的发展目标。
因此,将两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特点进行比较,对促进两国交流社会主义改革的经验与做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基本原则、基本方向的相同性越南政治革新是从1986年党的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始的,至今已走过20年的艰辛历程。
虽然越南政治革新比中国起步晚8年,但是它们改革的基本特点大体相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坚持社会主义为方向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是由中越两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是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的。
中越两国都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两国的改革方向只能是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中国共产党改革之初就明确提出了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1989年越共在六届六中全会上指出,越南的革新必须坚持“五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目标和理想、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和党的领导、实行有集中的社会主义民主、将爱国主义与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以及民族力量与时代力量相结合。
2001年,在第九次代表大会上,越共明确提出“在马列主义和胡志明思想基础上、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建设祖国”[1] 作为党的基本路线,这为越南21世纪革新的发展确定了方向。
2.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在8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始终注意把马列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大理论成果。
越南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始终把马列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
1991年,越共七大首次提出了“胡志明思想”,并指出“胡志明思想”是越南在具体条件下“创造性地运用马列主义取得的成果”。
2001年4月越共九大重申,越共要坚定以马列主义、胡志明思想作为自己的思想基础。
越南、朝鲜、古巴、老挝四国的社会主义改革与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比较
越南、朝鲜、古巴、老挝四国的社会主义改革与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比较作者:於琰来源:《管理观察》2015年第33期摘要:本文结合中国、越南、朝鲜、古巴、老挝五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情与历史,对各个国家的社会主义改革之路进行简述。
然后通过横向比较的方法,将中国与越、朝、古、老的社会主义改革进行比较,得出相同点与不同点,并总结得出越、朝、古、老四国社会主义改革的经验与教训。
关键词:中国越南朝鲜古巴老挝比较经验教训一、中国社会主义改革之路简述纵观中国的改革之路,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大体上可以分为3个阶段:(一)初步探索——在曲折中前进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就开始总结中国革命实践的新经验。
党的七大,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没有照搬苏联确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共和国的模式,确立了新中国国体和整体的基本框架——几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提出了新中国经济建设的主要原则;指出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
中国开始逐步摆脱苏联影响,在初步独立探索中国未来通向社会主义之路。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政治体制并不是全盘照搬苏联模式,而是借鉴中又有创新。
相比于苏联模式,我们有三个创新。
第一,与苏联的一党制不同,我们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方式;第二,与苏联的部长会议制不同,我国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以人民代表大会制为特征的政治体制,充分保障了人民民主的权利;第三,与苏联的联邦制不同,我国实行中央统一领导和民族区域自治相结合的制度。
然而,由于共产党初期建设经验不足,未能认清苏联模式的根本弊端、党内缺乏民主及毛泽东对当时国内形势的错误估计等原因,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路线自1957年起逐渐转向“左”的方面。
我国推行了一套比苏联模式更“左”的模式,“以阶级斗争为纲”几乎连续了二十年之久,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初步探索夭折。
虽然历经坎坷与曲折,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毕竟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当代中国国家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当代中国国家制度的特点和优势2023年,作为一个经济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的大国,中国的国家制度也经历了不断的探索和改革,逐渐形成了特点鲜明、具有优势的国家制度。
一、特点1. 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定性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国家制度深受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影响,不断完善和发展。
中国不断强调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现代化,现代化建设成为了中国国家制度的重要内容。
2. 民主集中制的实践性中国国家制度中的民主集中制是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治理方式,既保障了人民的民主权利,又能够保持政治上的稳定性。
在实践中,民主集中制这种治理方式也不断的完善和发展。
3. 改革创新的开放性中国国家制度中的改革创新和对外开放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重要经验和路径。
中国国家制度在改革和开放中不断的吸取国际经验,也不断推动改革和创新,提高了国家制度的适应性和竞争力。
4. 法治建设的全面推进在国家制度建设中,中国国家不断加强法治建设,坚持依法治国原则。
在推进法治建设中,中国国家制度完善了法律体系,提高了司法公正性,保障了公民的合法权益,也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了法律保障。
二、优势1. 执行力强中国国家制度中的执行力强,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落实国家战略和政策。
这是因为中国国家执行能力强,行政机关能够依照法律和政策快速而准确地实现国家的指令。
2. 稳定性高中国的国家制度非常稳定。
这是因为中国国家制度中具有民主集中制的优势,既保障了人民的民主权利,又能够保持政治上的稳定性。
3. 突破力强中国的国家制度在适应新情况、新问题的时候,具有强大的突破能力。
强大的改革意志和创新能力让中国国家制度能够在面对国际竞争和各种挑战时保持强劲的生命力。
4. 适应性强随着经济、文化、社会的快速变化,国家制度需要不断地调整和适应。
中国的国家制度在适应新形势、新情况的时候,具有很强的适应力。
中国的国家制度能够不断推进改革,推动制度和机制创新,能够更好地适应新形势和发展需要。
中苏社会主义改革道路之比较----兼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趋势展望
中国与苏联作为20世纪世界上具有广泛影响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国际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将社会主义事业进一步推向前进,在上个世纪中后期两个国家先后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革,最终却是"同途殊归"----苏联走向解体,而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却生机勃勃,方兴未艾.比较中苏社会主义改革历程, 分析两者的异同,探寻其中的深层原因,进而吸取其中的经验和教训,对于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顺利进行和社会主义发展的继续推进具有非常意义.(一)苏联改革的历程1、赫鲁晓夫时期的改革斯大林病逝,赫鲁晓夫经过斗争取得并巩固了在苏联的领导地位。
为了在国际上加强与美国的竞争,赫鲁晓夫开始调整国内各项政策,对原来的政治经济体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平反冤假错案,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第二,改革党的领导和组织体制。
第三,改革干部制度,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
第四,关注农业的改革和发展。
第五,进行了工业和建筑业的管理改革。
赫的改革,适应了苏联社会发展的需要,触及了传统体制的弊端,也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
但总体上说,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过分集中的模式,执政后期,改革矛盾日益突出。
由于缺乏必要的思想准备和组织准备,某些做法简单轻率,注定了不能取得预期效果,只能是一次不成功的试验。
2、勃列日涅夫时期的改革第一,推行新经济体制,主要内容为恢复部门管理,减少给企业的经济指标,提高经济杠杆在管理中的作用,对企业和职工进行物质刺激,以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
第二,在农业方面制定了一些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如提高的农产品的收购价格等。
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也进行了一些调整和改良。
加强的集中领导,确立党的核心领导地位,扩大党内外民主等。
第三,在干部体制方面,采取措施保证干部队伍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实现干部的知识化和专业化。
勃的改革政策和措施,对促进苏联社会政治和经济的稳定有一定成效。
但就实质而言,只是对旧体制的修补、完善。
中国与越南的社会主义改革理论比较及启示研究
中国与越南的社会主义改革理论比较及启示研究越南和中国一样,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在发展基础和国情上有着相似的历史文化背景。
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越南和中国都进行了以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为中心的改革运动。
通过对中国和越南的社会主义改革理论的相同点及其不同点研究比较分析,在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主题下,研究中国与越南的社会主义改革理论的异同点对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标签:中国;越南;社会主义改革;比较研究;启示中国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中提出改革开放政策,大力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带领中国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人民的生活有了巨大的改善。
越南于1986年在六大上提出革新开放政策,通过对政治、经济和思想等领域进行大胆改革,越南走上了经济革新和对外开放的道路,社会经济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开始贫穷落后的国家逐渐发展起来。
越南和中国有着相似的基础和背景,国情大致相同,都曾被帝国主义侵略和殖民,经济文化落后,都曾模仿过苏联高度集中地计划经济发展模式,但后期出现了许多弊端。
所以通过比较研究中国和越南的改革发展之路,对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一、中国与越南的社会主义改革理论的相同点(一)坚持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党的领导越南和中国在寻求和探索自身发展道路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强调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思想。
越南共产党的纲领中提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这是“胡志明主席,我们党和人民所选择的社会主义目标,并决心沿着达到这个目标的道路走到底”。
目前,越南共产党正在积极探索适合越南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并强调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党的领导是必须坚持的原则。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带领中國人民走向繁荣富强。
“我们多次重申,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但是,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苏社会主义改革之比较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和新思维 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构想阶段(1985.4--1987.6 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构想阶段(1985.4--1987.6 前) 戈尔巴乔夫改革总体方案实施阶段(1987.6-戈尔巴乔夫改革总体方案实施阶段(1987.6-1988.6) 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先行阶段(1988.6-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先行阶段(1988.6-1990.7) 苏共内部政治力量决战阶段(1990.7-苏共内部政治力量决战阶段(1990.7-1991.8.19)和八· 1991.8.19)和八·一九事件
赫鲁晓夫的工业改革 苏联的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工业产值 的增长速度出现下降态势: 的增长速度出现下降态势: 社会总产值 国民收入 工业产值 (单位:年平 单位: 均增长速度%) 均增长速度%) 19511951-55 10.8 11.3 13.1 19561956-60 9.1 9.0 10.4 19611961-65 8.5 6.6 8.6
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
—中苏社会主义改革之比较
一、社会主义改革的必要性
1、由社会基本矛盾决定 两对矛盾: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两种运动形式革命:1.(质变)一天等于20年 2.改革(量变)20年等于一天 2、由社会主义社会的特殊性决定 恩格斯在1890年说,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不断改革的社会。 恩格斯在1890年说,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不断改革的社会。 3、由社会主义实践中苏联模式带来的弊端初步认识。
2.勃列日涅夫的新经济体制改革(1964~ 2.勃列日涅夫的新经济体制改革(1964~ 勃列日涅夫的新经济体制改革 1982年 1982年)
勃列日涅夫的新经济体制改革基本上是赫鲁晓夫的 经济改革的继续和修正、扩大, 经济改革的继续和修正、扩大, 他们的共同特点是 遵循下列原则: 市场由国家计划来调节, 遵循下列原则: ①市场由国家计划来调节, 国家计 划无所不包; 划无所不包; ②国家所有制是今后唯一的社会主义 所有制形式, 集体所有制应向国家所有制过渡, 所有制形式, 集体所有制应向国家所有制过渡, 不 能独立发展个体所有制, 限制存在私有制经济; 能独立发展个体所有制, 限制存在私有制经济; ③ 管理方法以行政方法为主, 经济方法为辅, 管理方法以行政方法为主, 经济方法为辅,企业自 主权限于国家指令性范围内; 主权限于国家指令性范围内;④生产资料原则上不 是商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社会主义国家改革之比较作者:柴尚金来源:《社会主义研究》(武汉)2000年02期第7~11页来源:《社会主义研究》(武汉)2000年02期第7~11页作者简介:柴尚金,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研究室研究员内容提要:本文比较了原苏联东欧国家和中国两种不同的改革方向与结果,分析了现存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现状及问题,指出改革和调整是当前社会主义国家的唯一出路。
关键词:社会主义/改革/比较社会主义国家在本世纪50年代起就开始了艰难的改革历程。
近50年的社会主义改革实践表明,社会主义需要改革,这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但如何对待改革,怎样进行改革?各国态度和做法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
比较分析改革的不同做法和结果,总结其历史经验教训,将有助于不断推进和深化社会主义改革。
一、两种不同的改革方向与结果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和其他社会制度一样,也是处于经常变化和改革之中的社会。
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不改革,社会主义就不可能完善和发展。
问题在于按照什么方向进行改革,是把改革当成社会主义自我完善的途径,还是当作自身否定的手段?这两种不同的改革方向所带来的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原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搞改革,走了一条曲折的道路。
冷战时期的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突出了经济因素的作用,经济增长速度和综合国力的竞争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而在此时,苏联那套政治经济模式,日益阻碍了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并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引发出种种矛盾和危机。
所以,在50—80年代,原苏联东欧国家相继开展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
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比较典型的有三种模式:一是按照社会主义自治理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南斯拉夫模式,即在经济领域实行生产资料社会所有制、社会自治计划体制和联合劳动,肯定商品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摆脱权力过分集中现象,减少国家对经济的行政干预。
二是实行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匈牙利模式,即强调商品、货币和市场关系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建立以公有制为主的多种所有制同时并存、计划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国家集中与企业分散经营相结合的经济管理体制。
三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框架内进行调整的改革模式。
苏联在50年代中期就开始对过去僵化的经济管理体制作过一些调整,如适当扩大企业自主权、利用商品价格的杠杆作用、加强利润核算等。
但没有从根本上触动传统僵化的经济体制。
以上这些改革举措,从总体上看,基本上是在社会主义制度范围之内的调整革新,其方向仍然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但在80年代后期,苏联东欧的改革突出表现为政治改革,改革的方向开始发生了变化。
特别是原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在其“加速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失败后,就转向他所谓的政治体制改革。
他提出公开性、民主化、多元化的“新思维”,主张“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否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地位,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和共产党领导。
同时,他还通过支持东欧国家党内那些主张民主社会主义的领导人,在整个东欧推行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
很快,苏联和东欧各国的改革开始发生了实质性变化,改革变成改向,党和国家纷纷改旗换帜。
中国的改革不同于原苏东国家的改革,特别是与其后期的改制改向完全不同。
我们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自觉地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目的是更好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在改革之初,邓小平同志就旗帜鲜明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方向问题。
他指出:“在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也就是要坚持大力发展生产力和共同致富这一原则,中国20多年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搞改革开放,实质在于探索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路。
由于坚持了正确方向,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使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通过改革,我们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建立之中。
正是通过改革开放,我国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
截至1997年底,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73453亿元,经济总量居世界第7位。
在这20年期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率为9.9%,是新中国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比同期发展中国家高4.8个百分点,比发达国家高7.3个百分点,比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高6.5个百分点。
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79元上升到1997年的6079元,增加近20倍。
目前,我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钢年产量突破一亿吨,原油年产量达到1亿6千多万吨,粮食年产量在5亿吨左右。
20年中,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成倍增长。
农村居民纯收入由1978年的133.6元提高到1997年的2090元,城镇居民由343.5元增加到5160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年均增长8.1%和6.2%。
到1997年底,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46280亿元人民币,比1978年的211亿元增长218倍,年均递增32.8%。
我国居民消费水平从1978 年的184 元增加2677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每年增长7.7%。
比较改革的两种不同作法和结果,我们可以看出,改革中坚不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关系到改革的成败,也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兴衰存亡。
如果坚持社会主义改革方向,根据本国实际,进行自觉的、循序渐进的改革,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得到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才能不断提高;如果改革偏离了正确方向,只能导致改革的失败,最终葬送社会主义事业。
二、现存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现状及问题苏东剧变对越、朝、老、古这些社会主义国家的冲击是很大的,在思想上一度引起混乱,在经济上也带来较大的损失。
如剧变后,越、古不能再从苏东国家得到优惠贷款和优惠价格进口的燃料和主要生产资料,并几乎失去了苏东传统市场。
1991年越同苏联的贸易额由过去的20亿卢布减少到2亿卢布,古巴90%的石油供应成了问题,国内生产所需的原材料没有着落。
面对如此险恶的形势,这些国家顶住了各种压力,一再强调要继续坚持共产党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越南在1992年颁布的新宪法中,重申要“坚持共产党对国家政权和全社会的领导”。
古巴面对美国的高压封锁,提出“誓死捍卫社会主义,誓死捍卫马列主义”的口号,卡斯特罗把坚持社会主义同维护国家主权、独立、人民自决和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紧密结合起来,并作为古巴革命的成果和目标来捍卫。
迄今,古巴“没有改变红旗的颜色,没有改变思想意识,也没有改变革命原则”。
朝鲜党面对90年代所遇到的更加恶化的政治经济形势,强调要更加坚定地沿着“朝鲜式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正由于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和共产党的领导,现存社会主义国家基本保持了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
苏东剧变后,现存社会主义国家坚守阵地,寻求发展,继续社会主义的探索。
越南提出要建设“民富国强,社会公平、合理、文明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是“遵循社会主义方向,由国家管理,由市场机制运行的多种成分的商品经济”。
朝鲜强调建设“朝鲜式社会主义”即“主体的社会主义”,其精髓是“思想决定一切”、“领袖决定一切”;其目标是“住瓦房,穿绸缎,喝肉汤”,“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
古共仍强调计划经济,但又强调“利用市场”,强调“经济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
由于处于特殊环境,古巴对建设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还没有形成明确的理论。
老挝党认为,老挝还不具备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条件,当前仍处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初级阶段”,主要任务是“巩固和完善人民民主制度”,为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物质基础。
尽管越、朝、古、老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尽相同,但在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反对西方多党制,建设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方面都有共同点。
80年代后期,越南、古巴、老挝开始进行改革。
1986年12月越共“六大”确定了全面的革新路线,在农村实行耕地承包到户,取消按工分和按实物的分配方式,取消对城乡和地区之间粮食流通的各种限制,鼓励个体经济、庄园经济和私营经济的发展;在城市实行社会主义定向的多种成分的商品经济,扩大国营企业自主经营权,鼓励外商与国内企业合资办厂,对经济效益差的国有企业实行重组、重建、破产,将部分国营企业转变为股份公司等;在对外开放方面,调整出口战略,扩大对外出口,制定优惠政策大力吸引外资,建立出口加工区和集中工业区以吸引外资和技术。
古巴在80年代上半期,进行了一些利用市场的局部性小改革,进入90年代后,古借鉴中国和越南的改革经验,稳步推进改革,国营企业有了一些自主权,可以自由支配少量利润和外汇;改革工资制度,减少国家财政补贴;提高部分农产品收购价格,开放自由市场,允许农民出售部分产品;直接引进外资,建立合资独资企业。
老挝在国内实行“有原则的全面革新路线”,解散农业合作社,推广家庭承包制,扩大企业自主权,通过承包、租赁、合资、股份制等不同形式把公有制转变为其他所有制形式,扩大对外开放,大力吸引外资。
由于受条件、环境和其他因素的影响,现存社会主义国家改革进展并不一致,有的进展较快(如中国、越南),有的则很慢(如古巴),有的甚至没有改革(如朝鲜)。
改革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调整,对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起到比较大的推动作用。
凡经过改革的国家,经济发展较快,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相应改善。
如越南十多年来经济增长率均在9%左右(亚洲金融危机后增长率有所下降),严重的通货膨胀得到处理,工业增长速度较快,农业得到全面发展,人均粮食达到400公斤以上,大米由进口转为出口,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长期处于自然、半自然经济状态的老挝农村,经过发展市场经济,粮食能基本自给,并略有储备,各种牲畜存栏头数大幅度增长,并开始成为每年创汇几千万美元的出口商品,有些农村专业户年收入达3000多美元;老挝工业企业效益普遍有所提高,商业、外贸、交通运输和通讯都有较大发展。
目前国内商品流通总额相当于革新开放前的60倍左右。
古巴改革虽起步较晚,但已取得明显成效。
1996年经济增长率达7.8%,是90 年代以来最高的。
食品、燃料、电力等供应已有好转,财政金融秩序初步稳定,引进外资总额达20多亿美元,解决了11万人的就业问题,因苏东剧变使人民生活困难的状况得到缓解。
相反,没有改革的朝鲜,目前仍困难重重,甚至出现老百姓普遍饿肚子现象。
目前,现存社会主义国家所处的国际环境错综复杂,国内各种矛盾和问题还比较突出,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事业仍面临着许多困难和严峻挑战。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国际大环境呈现出“资强社弱”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