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施工单位及人员的职业危害管理制度
外来施工单位及人员的职业危害管理制度范文(2篇)

外来施工单位及人员的职业危害管理制度范文【导言】外来施工单位及人员的职业危害管理制度是为了保障外来施工单位及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而制定的一套规范。
本制度旨在规范外来施工单位及人员的行为,减少职业危害,提高施工过程中的工作效率,为建设工程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环境。
本文将从危害评估、危害管控、培训教育、应急预案等方面详细介绍该制度的内容。
【一、危害评估】1. 外来施工单位及人员在进场前,需对施工现场进行危害评估,包括但不限于施工材料的危害、作业环境的危害、施工设备的危害等,将评估结果作为制定危害管控措施的依据。
2. 危害评估应包括对施工现场可能存在的各类危害进行辨别和评价。
根据危害的程度,分为轻微、一般和重大三个级别,并做好相应的风险等级划分和标识。
3. 对于重大危害,外来施工单位及人员需制定详细的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并在进场前向建设单位提出,获得批准后方可开始施工。
【二、危害管控】1. 外来施工单位及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减少职业危害。
将施工现场划分为风险区域和非风险区域,对于风险区域,应实行严格的管理措施,如设置必要的隔离带、警示标志等。
2. 根据危害评估结果和风险等级划分,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和技术操作规程,并明确施工人员应遵守的规定和标准。
3. 在施工现场设置必要的安全设施和防护设备,如防护网、安全围栏、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4. 外来施工单位及人员应定期检查和维护施工设备和防护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并及时更换和补充。
【三、培训教育】1. 外来施工单位及人员在进场前,必须接受相关职业危害防护的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方可上岗。
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危害辨识与评估、危害管控措施、应急预案等。
2. 建设单位应与外来施工单位及人员签订安全责任书,并明确双方各自的安全责任和义务。
外来施工单位及人员应将安全责任书向承揽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其了解并遵守相关规定。
3. 外来施工单位及人员应每年开展一次集体培训,重点培训施工现场的新进人员和有关工种人员,以提高其安全意识和职业健康素养。
外来人员入场须知和职业危害告知书

外来人员入场须知和职业危害告知书外来人员进厂须知各位领导、客户及来访者,欢迎您光临XX公司,为了您我共同安全,请您仔细阅读以下安全须知:1、外来人员进厂须先在门卫处登记,由门卫处人员与接洽部门电话核实后方可进入,出入厂门请自觉接受门卫的检查。
如没有陪同人员,请不要进入我公司车间现场;2、出入厂门时车辆时速不超过5公里,转弯或视线不清处要鸣笛警告;3、进入生产现场, 必须佩带安全帽。
请不要穿高跟鞋,走指定通道(安全通道), 听从陪同人员给您的指引;4、请不要与上班的工人交谈,以免影响工人的注意力;5、厂内重要的运输通道上不准私自停车,如果需要临时停放必须有司机留在车内;6、凡载货出厂的车辆,必须停车接受保安人员检查,所载货物必须出示提货出厂凭证或出门条后方能出厂;7、未经允许不准进入本单位车间、库房及试车场地,尤其是易燃、易爆场所;8、如遇火情、煤气泄漏等突发事件,请跟随我公司员工或陪同人员一起疏散到安全地点;9、自觉爱护厂内公共设备设施,爱护花草树木及环境卫生;10、不得携带易燃、易爆以及管制刀具有杀伤力物品进入,违者交由公安机关处理;11、严禁进入标有警示标示等危险标示的区域和场所;12、千万不要在我公司生产现场操作任何设备,这会给您带来人身安全风险;13、外来施工人员请先到门卫详细登记所携带的工具和物品,由值班人员出具证明,离厂时,请将证明交给值班人员对带出的物品进行查验;14、对厂区内涉及到职业危害因素的区域,请遵照带领人的指示,佩戴防护用品。
职业危害因素如下:噪声、粉尘、高温、化学毒物等。
15、如遇意外事件,请拔报警电话(110、119、120)。
16、本规定解释权归XX公司。
谢谢您的配合!xxxxx有限公司2012年2月22日职业病危害告知书1、甲方因工作需要安排乙方从事岗位(工种)工作,该岗位职业活动中会接触到的职业危害因素有,这些危害因素可能会产生职业病,会影响您的身体健康。
2、甲方提供乙方岗位的生产工作条件。
2024年外来施工队安全管理制度样本(六篇)

2024年外来施工队安全管理制度样本一、目的为进一步规范外来施工单位在本公司的安全管理,旨在预防并杜绝施工期间可能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以及由此引发的对公司生产的不利影响和经济损失,特此制定本安全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在本公司厂区内进行施工作业的外来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
三、外来施工单位安全管理细则为提升外来施工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并确保外来施工单位安全工作的有效执行与监督,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管理细则:1. 外来施工人员及车辆进入厂区前,需至保卫科进行登记备案,并经保安确认后方可入内。
外来人员所携带的工具、物品需在门卫室事先登记,施工完毕后,凭我公司相关部门签发的《放行条》经核对无误后方可离厂。
2. 安全科负责外来施工单位的日常安全监督与管理工作,同时审核施工方案中的安全措施,并对施工单位的安全资质进行____。
3. 外来施工单位需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确保对用工人员进行全面的安全培训教育,并将培训资料的复印件提交至我公司的安全环保科存档。
4. 外来施工单位需认真阅读并遵守本企业发放的《外来施工单位安全告知书》,以及本企业的各项安全规章制度。
5.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有有效的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操作证方可上岗。
因无证操作导致的消防安全事故,由外来施工单位及人员自行承担责任。
6. 外来施工单位需指定至少一名安全管理人员,专门负责施工现场的消防及安全管理工作。
7. 施工人员作业时必须佩戴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
进入具有职业危害的区域时,需佩戴相应的职业卫生防护用品。
8. 在厂区易燃____区域进行电焊、气焊、气割等明火作业时,外来施工单位需事先向安全环保科申请并办理《动火作业许可证》。
9. 使用电气工具时,必须配套使用漏电保护器,且电动工具不得使用花线、塑料线,而应使用符合标准的橡套电缆线。
10. 所有用电需求需向电力部门提交《外来单位施工用电审批表》,并提供电工作业证至安全科进行审批备案。
外来人员安全管理制度(4篇)

外来人员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维护本单位的安全稳定运营,保障内外部人员的安全和权益,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外来人员,包括但不限于访客、供应商、临时工等。
第三条外来人员应遵守本制度的规定,并接受本单位的管理和监督。
第四条本制度由本单位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监督和执行。
第五条外来人员应按照本制度的要求通过本单位的安全培训和考试,取得许可证方可进入本单位。
第六条外来人员在进入本单位前,应进行安全检查,并佩戴身份证明等标志。
第七条外来人员在本单位期间,应遵守本单位的安全制度和规定,不得违反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
第八条外来人员应与本单位的员工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互相尊重,共同维护安全和稳定。
第二章外来人员的许可证第九条对于经过安全培训合格的外来人员,由安全管理部门颁发许可证。
第十条许可证应包括外来人员的姓名、照片、有效期等信息,并载明外来人员须遵守的安全规定。
第三章外来人员的进入和离开第十一条外来人员应在进入本单位之前,向安全管理部门申请进入许可。
第十二条外来人员进入本单位时,应出示有效的身份证明和许可证,接受安全检查。
第十三条外来人员临时进入本单位时间不得超过三个工作日,超过三个工作日需重新申请。
第十四条外来人员离开本单位时,应向安全管理部门进行申报,归还许可证,并接受安全检查。
第四章外来人员的安全责任第十五条外来人员应对自己的安全负有责任,不得做出任何威胁和危害本单位安全的行为。
第十六条外来人员应妥善保管自己的个人物品,不得将其财物转交给其他人员。
第十七条外来人员在本单位期间,应服从本单位的安全管理人员的指挥和安排。
第十八条外来人员发现本单位存在安全隐患,应立即向安全管理人员报告,并积极配合解决问题。
第五章外来人员的安全培训和考试第十九条本单位应开展相关的安全培训和考试,确保外来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第二十条外来人员应参加安全培训,并通过考试方可获得许可证。
第二十一条安全培训内容应包括:安全意识培养、危险源识别和应对、急救知识等。
外来施工队安全管理制度

外来施工队安全管理制度外来施工队的安全管理制度在建设项目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保护员工和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外来施工队需制订科学的、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
下面将从施工队员工管理、施工设备管理、现场安全管理和安全培训等方面详细介绍外来施工队的安全管理制度。
一、施工队员工管理1. 招聘与培训:外来施工队需通过合法渠道招聘合格人员,并进行相关培训。
在招聘过程中,要重点考察应聘者的安全意识和相关经验。
培训内容包括施工安全规定、事故案例分析、急救知识和安全操作技能等。
2. 人员配备:根据施工项目的特点和难度,合理配置人员,确保施工任务能够按时完成。
同时,要根据工种的不同,确定相应的工作岗位和职责,确保每个员工都清楚自己的任务和责任。
3. 安全责任制:明确施工队的安全责任制,明确每一位员工的安全责任。
要求每位员工在工作岗位上对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负有责任,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发现安全问题及时上报。
二、施工设备管理1. 设备检查与维修:施工队要定期对施工设备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在使用设备之前,要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设备没有故障和安全隐患。
2. 安全操作规程:制定安全操作规程,要求施工队员在使用设备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同时,要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培训,提高其操作设备的技能和安全意识。
3. 设备保管管理:施工队要建立设备保管管理制度,确保施工设备的安全保管。
要求设备保管人员对设备进行分类存放,定期检查设备的完好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修理或更换设备。
三、现场安全管理1. 现场安全巡查:施工队要定期进行现场安全巡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安全隐患。
巡查记录要详细记录巡查时间、巡查人员、发现的问题和整改措施等内容,确保巡查工作的完整性和及时性。
2. 安全警示标识:在施工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识,明确施工区域和危险区域,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
标识的设置位置和内容要符合相关安全法规的要求,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更新。
2024年外来施工人员管理办法(三篇)

2024年外来施工人员管理办法第一条为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外来施工人员指本公司的承包商及外来施工人员。
第三条本办法由行政部负责监督,保安室负责具体执行。
第四条施工单位进入我公司施工前必须提前申请,经行政部批准后方可安排进厂施工事宜。
第五条被授权的访客(承包商/外来施工人员)在经过保安/接待处的身份核实之后,进行来访登记。
发《访客证》给施工人员配戴,以识别。
第六条保安对外来施工人员进行公司安全与环境保护政策的培训,施工负责在《外来施工人员安全与环境承诺书》上签名,并做好培训相关记录。
第七条所有进入厂区的访客都必须由有关部门/指定人员全程陪送。
属于装修施工的人员,则会由维修部专责人员从旁全程监察陪同。
第八条为落实执行防火措施,所有人员在厂区范围内作业一律禁止吸烟。
第九条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行业安全操作规程作业,确保施工人员自身安全和公司员工人身及财产安全不受影响。
第十条承包商/外来施工人员工作时,除了本身不应作出不安全的行为外,亦有责任提醒其它工人。
以下不安全的行为应绝对禁止:(一)不正确的使用机器,不安全的支撑方法及不正确的搬运方法。
(二)在没有通知其它人的情形下作出一些危险动作,如突然开动一些机器、车辆等。
(三)错误选择所需之机器,使用不合规格或已破坏之机器。
(四)在操作机器期间离开工作地方,将机器或物料放在不安全的地方。
(五)拒绝使用指定的工具工作。
(六)拒绝使用或错误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如穿着不合适之工作服。
第十一条若需存放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必须报行政部批准后方可存放,存放必须在安全地带。
第十二条施工其间所需要临时接驳电源、气源、水源接口,必须提前向我厂行政部申请。
经批准后,由我厂机修组电工对所需接驳的电气元件进行技术安全检查,确认没有问题才能进行指导完成接驳工作。
严禁施工单位自行擅自接驳,否则带来的一切后果(人身安全、经济损失)均由施工单位自行承担。
第十三条若工作需要明火作业,(例如钻墙孔、焊接)必须持有特种作业资格证书,并填写《临时明火申请书》,经安全主任审核、备案后才可施工。
外来施工单位及人员的职业危害管理制度(4篇)

外来施工单位及人员的职业危害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外来施工单位及人员的安全和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单位承包的外来施工项目中的外来施工单位及人员,包括建筑工程、装饰工程、电力工程等各类施工项目。
第三条本制度的目的是保护外来施工单位及人员的合法权益,防止职业危害事故的发生,保障施工工作的安全、顺利进行。
第四条管理部门负责本单位外来施工单位及人员的职业危害管理工作,并负责对外来施工单位及人员进行危害因素评价、危害因素控制和职业健康监护。
第二章职责分工第五条管理部门应组织编制外来施工单位及人员的职业危害管理制度,并向相关人员进行宣传和培训。
第六条管理部门应制定并实施外来施工单位及人员的岗位职业危害分级及防护措施,根据不同岗位的危害等级确定相应的防护要求。
第七条外来施工单位应按照管理部门的要求提供相关的人员资料和证照,并对施工人员进行岗前培训。
同时,外来施工单位还应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第八条外来施工单位负责对本单位的施工人员进行现场安全教育和培训,包括防护措施的正确使用、施工作业规范等内容。
第九条外来施工人员应按照管理部门的要求参加岗前培训,熟悉所从事的岗位的职业危害因素,并按照防护要求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第十条外来施工人员应按照现场安全生产要求,严格遵守施工规范和操作规程,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
第三章危害因素的评价与控制第十一条管理部门应根据施工项目的特点和工作的实际情况,对施工现场的危害因素进行评价,明确危害的性质、程度和分布情况。
第十二条外来施工单位应根据危害因素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职业危害防控方案,并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防护和控制。
第十三条外来施工单位应配备必要的防护设备和设施,如安全帽、防护鞋、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并确保其有效使用。
第十四条外来施工单位应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完好和安全使用。
外来施工队安全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外来施工队安全管理制度范文一、目的为了进一步规范外来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避免和杜绝外来施工单位在公司施工期间发生各类安全事故以及导致公司生产安全事故,而带来的不良影响和经济损失,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在本公司厂区内进行施工作业的外来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
三、外来施工单位安全管理细则为了进一步提高外来施工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更有效地监督外来施工单位安全工作的贯彻和落实,根据我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管理细则如下:1、外来施工人员和车辆入厂前应到保卫科进行登记备案,由保安确认后方能进入。
外来人员需要将随带工具、物品事先在门卫室登记注册,待施工完毕出门时凭我公司相关部门签批的《放行条》逐一核对后放行。
2、安全科负责对外来施工单位的日常安全监督管理与施工方案安全措施的审核,安全资质的____。
3、外来施工单位必须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并负责对用工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安全培训资料复印件应提交至我公司的安全环保科进行存档。
4、外来施工单位必须认真阅读本企业发放的《外来施工单位安全告知书》,并认真遵守本企业的安全规章制度5、外来施工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有效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操作证上岗。
无证操作造成的消防安全事故由外来单位及人员自己负责。
6、外来施工单位必须确定至少一名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施工现场的消防及安全管理工作。
7、外来施工人员作业时必须佩戴安全防护用品。
进入有职业危害区域的场所应佩戴相应的职业卫生防护用品。
8、外来施工单位在厂区易燃____区域进行电焊、气焊、气割等明火作业时,必须事先向安全环保科办理《动火作业许可证》。
9、使用电气工具必须配套使用漏电保护器,电动工具不得使用花线、塑料线,必须使用橡套电缆线。
10、所有用电需向电力部门办理《外来单位施工用电审批表》,并提供电工作业证交至安全科进行审批备案。
严禁未经公司电力部门允许的情况下私拉电源。
11、外来施工单位进行高空作业时,作业人员应配备安全带等高空作业防护措施,____米以上高空作业必须搭脚手架等作业,脚手架必须合格稳固。
防止职业危害管理制度

防止职业危害管理制度
1、加强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做好个人卫生和个人防护。
应根据危害的种类、性质、环境条件等,有针对性地发给作业人员有效的防护用品、用具,采取防止或减少职业危害的必要措施。
2、电焊作业及辅助人员必须分别配戴电焊防护罩、有色护眼镜,防止电光性眼炎;在噪声环境下作业人员必须配戴护耳塞;从事有粉尘作业的人员必须戴防尘口罩;从事苯、高锰的作业人员,必须配戴供氧式或送风式防毒面具;从事有机溶液、腐蚀剂和其它损害皮肤作业,应使用橡皮或塑料专用手套。
对于从事粉尘、有毒作业人员,应在工地设置淋浴设施,使工人下班能淋浴后换上干净的衣服;每次从事有害作业前应穿上干净的防护服。
3、教育工人不得在有害作业场所内吸烟、吃事物,班后饭前必须洗手、漱口。
要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有害作业场所每天要搞好清洁卫生。
4、定期对从事有害作业职工进行体检,凡发现有不适宜某种有害作业的疾病患者,应及时调换工作岗位。
5、患有各种血液病、继发性贫血、肝脏病、胃病、心血管疾病、活动性肺结核、神经精神系统疾病的不得从事相应的有害作业。
6、对辨识出的危险、有害因素或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定性、定量评价后,需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合理可行的对策措施来降低风险。
在管理方面,采取对工人进行各种安全卫生培训,提高工人的素质和技能,进一步保证生产的安全和工人的安全健康。
外来施工单位及人员的职业危害管理制度模版(四篇)

外来施工单位及人员的职业危害管理制度模版职业危害管理制度模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外来施工单位及人员的职业危害管理,保障其健康与安全,提高职业危害防控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规范,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与外来施工单位及其派遣的人员之间的职业危害管理工作。
第三条本制度的宗旨是防止、控制职业危害,保障职工健康与安全,实现人无事故、无伤害、有成效工作。
第四条外来施工单位及其派遣的人员应严格遵守本单位的职业危害管理制度,配合本单位的管理要求。
第五条本单位负责对外来施工单位及其派遣的人员的职业危害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估。
第六条外来施工单位及其派遣的人员发现职业危害的,应立即向本单位管理人员报告,并采取必要措施进行控制。
第二章职业危害管理的基本要求第七条外来施工单位及其派遣的人员在工作中应准确了解危害因素的性质、来源和危害程度,正确使用和佩戴各种防护用品,采用科学的工作方法和操作规程。
第八条外来施工单位及其派遣的人员在工作中应遵守安全操作规范,严禁擅自改变工作环境或操作方式,不得随意停工或停电。
第九条外来施工单位及其派遣的人员在工作中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定,严禁违章指挥、违法操作或故意破坏安全设施。
第十条外来施工单位及其派遣的人员在工作中发现职业危害问题应及时报告本单位管理人员,配合开展相关的职业危害防控措施。
第十一条外来施工单位及其派遣的人员不得饮酒或饮用影响工作安全的药品,不得吸烟或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施工现场。
第三章职业危害管理的主要措施第十二条本单位对外来施工单位及其派遣的人员的职业危害管理采取责任分工、监督检查和培训教育相结合的方式。
第十三条本单位每年组织开展一次职业危害评估,评估结果作为改进职业危害防控措施的依据,并及时告知外来施工单位及其派遣的人员。
第十四条外来施工单位应对其派遣的人员进行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的培训,确保他们具备相应的职业危害防护知识和技能。
外来施工单位及人员的职业危害管理制度

外来施工单位及人员的职业危害管理制度是指为了保障外来施工单位及人员的工作安全和健康,落实职业危害防控措施的一系列制度和管理措施。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外来施工单位及人员职业危害管理制度的内容主要包括:
1. 负责人员:明确外来施工单位的管理责任人,并确定工作任务和职责。
2. 人员培训:要求外来施工单位及人员参加相关的职业危害防控培训,提升技能和意识。
3. 工作环境评估:要求外来施工单位及人员在进入施工现场前,进行工作环境评估和危害识别,确保施工现场安全。
4. 个人防护用具:要求外来施工单位及人员使用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安全鞋、护目镜、防护手套等。
5. 职业危害防控措施:要求外来施工单位及人员对不同的职业危害进行防控,如噪声、粉尘、毒物等,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护。
6. 安全控制措施:要求外来施工单位及人员遵守现场安全控制措施,如安全通道、防护栏杆等。
7. 废弃物处理:要求外来施工单位及人员按照规定进行废弃物的分类、包装和处理,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
8. 事故管理:要求外来施工单位及人员及时上报事故和异常情况,并配合现场的紧急处理措施。
9. 审核和考核:要求外来施工单位及人员接受监督和考核,定期检查工作场所的安全状况。
10. 救护设备和人员:要求外来施工单位及人员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和医疗人员,以保障工作中发生事故时的救援措施。
以上是一个基本的外来施工单位及人员职业危害管理制度的内容,实际制度的具体内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制定,并与相关法律法规相符合,以确保外来施工单位及人员的工作安全和健康。
外来务工人员安全管理规定(3篇)

外来务工人员安全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外来务工人员的安全管理,保障其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在本地区从事暂时性劳动的外来务工人员的安全管理。
第三条:外来务工人员指在本地区从事暂时性劳动、非户籍人口,并已取得工作许可的人员。
第四条:外来务工人员的安全管理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充分尊重人权,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实行管理与服务相结合。
第五条:地方政府应建立统一的外来务工人员安全管理机构,负责制定具体安全管理措施,指导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做好外来务工人员的安全管理工作。
第二章安全教育和培训第六条:地方政府应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第七条: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应组织专门人员对外来务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安全生产知识、劳动保护常识等。
第八条:外来务工人员应当参加安全教育和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
并对不同岗位的工人进行相应的特殊培训。
第九条: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应定期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和技能鉴定,注重岗位技能与安全技能相结合。
第十条: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应向外来务工人员发放安全防护用品,并指导其正确使用。
第三章安全设施和措施第十一条: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应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工作场所安全设施的建设和管理,确保其工作环境符合安全要求。
第十二条:工作场所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和应急疏散指示标志,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第十三条:工作场所应配备足够的消防设施和安全设备,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第十四条:工作场所应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并定期组织安全演习和培训。
第十五条: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应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的生活设施安全管理,提供安全卫生的住宿和食品,保护其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
第十六条:住宿场所应符合消防、卫生和安全等相关标准,并设有安全保卫人员。
第十七条:外来务工人员的食品安全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不得给予次品或过期食品。
外来人员管理制度

青岛奥扬新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外来人员管理制度编号:AUYAN/ZD-ZYC-ZH-01版本:A生效日期:2016年9月19日页码:第1页,共5页制定/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2016年9月14日2016年9月18日2016年9月18日1.目的为加强管理, 保障进入公司内外来人员的人身安全, 防止人身、设备事故, 保证生产安全和工作秩序, 特制订本制度。
2.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一切访客、外来培训人员、外来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
3.职责3.1综合管理部保卫负责本办法的制定。
3.2各职能部室负责按规定进行监督、检查及考核。
3.3各部门按本管理办法执行。
4.工作流程4.1术语4.1.1 外来参观人员: 到公司参观考察, 不安排到生产岗位的外来人员。
4.1.2 外来培训(实习)人员:在公司时间三天或三天以上, 安排到具体的生产岗位跟班学习的外来人员。
4.1.3 外来施工人员: 到本公司从事施工作业的外来人员。
4.2 外来人员入厂相关接口部门4.2.2各部门接待外来人员, 应持有效证件到公司门卫值班室登记后接待。
4.2.3各类来访客户、业务人员及参观团体需相关部门同意后进行陪同接待:a、销售客户进入生产区凭销售部门的介绍或内部相关部门确认, 予以联系接待部门或个人;b、供应客户由采购或仓储部门接待;c、地方政府、行政事业单位等所有参观人员, 经公司经理同意后相关部门协同接待;d、其他因业务关系的来访人员根据需要由对口部门接待;e、员工亲友、私事来访时, 除特殊紧急事故外, 员工不得在上班时间会客。
4.3外来人员来公司后, 填写《访客单》, 由门卫值班员电话通知所要联系部门或个人, 同意后速到门卫值班室登记接待, 发放来访证, 并将相关证件存门卫值班室备案, 出厂时上交来访证, 并将相关证件取回, 若不同意接待时请讲明原因, 已便于门卫值班人员转告。
4.4外来人员进入公司, 必须规范佩带由保卫统一的来访证, 服从接待人员的管理, 严格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 不可随意进入与其工作无关的车间、部室等部门。
职业病危害场所管理制度(4篇)

职业病危害场所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制定本职业病危害场所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具有职业病危害的场所,包括但不限于工厂、建筑工地、矿山、化工厂等。
第三条职业病危害场所应当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降低职业病的发生和传播风险。
第四条单位负责人是职业病危害场所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应当制定并组织实施职业病危害的防治措施。
第五条职工有权要求单位提供安全卫生保障措施,拒绝和抵制违反职业病防治法规和规定的行为。
第二章职业病危害识别评价第六条职业病危害场所应当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的识别评价。
第七条职业病危害识别评价应当综合考虑场所内的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等,确定危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
第八条根据职业病危害评价的结果,单位应当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确保职工的身体健康。
第九条危害评价结果应当及时向职工公示,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告知职工相关的危害因素和防护措施。
第三章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第十条职业病危害场所应当根据危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配置相应的防护设施。
第十一条防护设施的配置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并经过专业人员的验收。
第十二条单位应当对防护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修,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十三条建筑工地应当设置封闭式施工场地和有效的通风系统,降低职业病危害的发生风险。
第四章职业病危害监测第十四条职业病危害场所应当定期进行职业病危害的监测。
第十五条监测内容应当包括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浓度、噪声、振动等,监测结果应当记录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第十六条职业病危害场所应当采取措施,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五章职业病危害防控措施第十七条职业病危害场所应当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第十八条职业病危害场所应当定期开展职业健康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防御能力。
第十九条职业病危害场所应当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体系,包括职业卫生档案、职业卫生培训和职业卫生监督等。
施工单位职业风险管理制度

施工单位职业风险管理制度
一、总则
为规范施工单位职业风险管理行为,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加强对职业风险的管理和防控,特制定本制度。
二、风险管理责任
1. 施工单位负责人要高度重视职业健康风险管理工作,全面负责公司职业健康风险的管理和控制工作。
2. 项目经理要组织实施职业健康风险预评价,明确风险控制措施和风险分工。
3. 监管员负责对工地生产过程中的风险进行监督和控制。
4. 班组长要全面负责本班组的职业健康风险管理工作。
三、职业危害源管理
1. 工地上所有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设备、设施、原材料、工具和作业场所,都必须经过职业病危害的辨识。
2. 危害源的治理分级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必须严格遵守。
3. 职业病危害辨识与评价的结果要及时报送给所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4. 对正在进行的项目,必须根据相关职业病危害因素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五、职业危害因素的控制
1. 在进行预防措施出问题的时候,必须立即通知主管部门。
2. 在作业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做好自我保护和自我防范。
3. 在利用各种物品过程中,必须加强防护意识。
外来施工队安全管理制度范文

外来施工队安全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安全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外来施工队员的安全和健康,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保护工程质量和施工延误。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进入本单位工作的外来施工队伍,包括施工队员、工作人员以及临时工等。
第三条施工队伍应将安全管理纳入到施工组织管理中,建立并执行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第二章安全管理的责任第四条本单位对外来施工队的安全工作负有全面的管理责任,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制,制定安全工作规章制度并进行培训,确保施工队员的安全。
第五条外来施工队队长负责组织和实施施工队的安全工作,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保障上岗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第六条外来施工队员要严格遵守安全管理规定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和维护安全设备和工具,不得违反安全操作规程。
第三章安全管理的措施第七条外来施工队应严格按照施工计划进行安全管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防止事故的发生。
第八条外来施工队应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措施,包括设置警示标识、围栏等,保证施工场所安全。
第九条外来施工队应落实防火、防雷、防爆等安全措施,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第十条外来施工队应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施工队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第四章安全事故的处理第十一条外来施工队在发生安全事故时,应立即采取紧急救援措施并报告本单位,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第十二条外来施工队在发生较大安全事故时,应立即停止施工,进行安全评估和整改,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第十三条外来施工队在事故处理后,应总结事故经验教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第五章附则第十四条本制度的解释权归本单位所有。
第十五条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施行,如有修改,由本单位进行公告并报备。
第十六条本制度未尽事宜,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本单位的制度执行。
职业危害管理制度

职业危害管理制度职业危害管理制度(精选7篇) 随着社会⼀步步向前发展,⼤家逐渐认识到制度的重要性,制度具有使我们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惩恶扬善、维护公平的作⽤。
⼀般制度是怎么制定的呢?下⾯是⼩编精⼼整理的职业危害管理制度(精选7篇),欢迎⼤家分享。
职业危害管理制度1 第⼀章总则 第⼀条公司为了加强危险作业安全管理,认真负责,规范作业,制⽌违章,防⽌安全、⼯伤、消防事故,保障作业⼈员⽣命和公司财产安全,促经济发展,根据《中华⼈民共和国安全⽣产法》,并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条在本公司所属范围内所有部门和员⼯适⽤于本制度。
第三条危险作业安全管理应与事故预防相结合。
各部应坚持“安全第⼀、预防为主”的⽅针,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和“安全⽣产、⼈⼈有责”的原则。
第四条根据各级员⼯和部门安全⽣产责任制,各部门必须遵守本制度和有关安全制度等,加强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完善作业现场安全条件,确保作业安全。
第五条公司主要负责⼈对本公司的安全⼯作全⾯负责;各部门主管负责⼈对本部门安全⼯作负责;班组长对本班组的安全⼯作负责;作业现场监护⼈对直接作业和辅助⼈员的⽣命负责;各现场作业⼈员对⾃已的安全⼯作负责;外来⼯程施⼯队主要负责⼈对本队安全⼯作负责。
第六条各部门在危险作业前负责对所有作业⼈员进⾏安全教育,提⾼作业⼈员的安全意识和⾃我保护的能⼒,规范作业,防⽌事故。
教育应做好书⾯记录。
第七条针对在作业中发⽣的安全、⼯伤、消防事故,严肃追究事故责任⼈和部门的责任,严肃处理与考核。
第⼆章危险作业种类和⾝体条件 第⼋条危险作业种类 1.⾼空作业。
2.进⼊容器、设备内有中毒、窒息、烫伤、坠落危险的作业。
3.进⼊天棚内作业。
4.进⼊下⽔道等闭塞场所的作业。
5.带电作业。
6.禁⽕区动⽕作业。
7.有爆炸爆破危险的作业。
第九条从事危险作业⼈员的⾝体条件 1.作业⼈员应年满18周岁,经体格检查应合格,确保直接作业和辅助作业的员⼯⾝体健康。
工地职业危害防治规章制度

工地职业危害防治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工地职业危害的防治工作,保障工人的身体健康,提高工作安全水平,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所有在工地从事施工作业的人员,包括工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
第三条工地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工地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制度,明确各类危害的防治措施和责任分工。
第四条工地职业危害防治应当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依法管理、全员参与的原则。
第五条工地职业危害防治主要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人为因素等方面的危害防治。
第二章物理因素危害防治第六条工地施工单位应当对工地内噪音、振动、辐射等物理因素进行监测,确保环境安全。
第七条工地内噪音应控制在国家标准规定范围内,工地应设置隔音设施,减少噪音对工人的危害。
第八条工地施工机械应当定期检查维护,确保振动幅度符合国家标准。
第九条工地辐射源应当做好防护措施,确保工人的安全。
第十条工地电气设备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定期进行检查、维护。
第十一条工地施工单位应为工人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减少物理因素对工人的危害。
第三章化学因素危害防治第十二条工地施工单位应对工地内化学物质进行认真评估,建立物质安全数据表。
第十三条工地施工单位应为工人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防护用品,减少化学物质对工人的危害。
第十四条工地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化学品管理制度,严格按照规定存放、使用化学品。
第十五条工地施工单位应开展化学品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工人对化学危害的认识和防范能力。
第十六条工地施工单位应定期对工地内空气质量进行监测,确保不超标。
第十七条工地施工单位应建立紧急救援预案,一旦发生化学事故及时应对。
第四章生物因素危害防治第十八条工地施工单位应对工地内孳生的有害生物进行清除,保持工地内清洁卫生。
第十九条工地施工单位应开展对有害生物的监测,制定相应的防治计划。
第二十条工地施工单位应为工人提供防护用具,减少有害生物对工人的侵害。
建筑工程职业危害防治制度

建筑工程职业危害防治制度任何一项制度的制定都需基于对法律法规的严格遵守。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为建筑职业危害防治提供了基础框架。
在此基础上,建筑单位应结合实际情况,明确职责分工,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一、组织管理与教育培训1. 成立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由项目负责人担任组长,负责整体工作的规划、协调与监督。
2. 定期开展职业卫生知识培训,确保每位员工都能了解自身工作潜在的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
3. 强化新进员工的安全教育,通过考试等形式验证培训效果,不合格者不得上岗。
二、职业危害识别与评估1. 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职业危害因素识别,包括但不限于噪音、粉尘、化学物质暴露等。
2. 定期进行职业危害因素的监测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防治措施。
3. 建立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向工人明确告知作业过程中可能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后果。
三、个人防护与健康监护1. 按照不同工种提供相应的个人防护装备,并督促工人规范佩戴和使用。
2. 定期组织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健康问题。
3. 建立健全职业病档案,记录每位工人的健康检查结果及职业病史。
四、应急预案与事故处理1. 制定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预案,明确事故发生时的处置流程和责任人。
2. 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和自救互救意识。
3. 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做好事故调查与处理,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五、监督检查与持续改进1. 设立职业卫生监督机构或聘请第三方进行定期的监督检查,确保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2. 根据监督检查结果,及时修订完善职业危害防治制度,形成闭环管理。
3. 鼓励员工参与制度改进,积极提出建议和反馈,共同营造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外来施工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外来施工管理制度范文一、概述1. 本制度旨在规范外来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管理,提高工程质量,保障员工安全与权益。
二、施工前准备1. 外来施工单位需提供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施工人员的资质证明等相关资料,经审核合格后始可进场施工。
三、施工安全管理1. 外来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进行施工。
2. 施工现场应明确划定安全区域,并设置安全警示标志,防止非施工人员进入。
3. 外来施工单位应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合理设置临时设施,并确保其稳定可靠。
4. 施工设备、工具需定期检测,并按规定进行日常维护和保养。
5. 外来施工人员必须穿戴好安全防护用品,不得违规操作,严禁酒后上岗。
6. 外来施工单位应进行安全培训,确保员工具备相关安全知识和技能。
7. 外来施工单位应加强对特殊作业岗人员的监督,确保其合格上岗,做到岗前培训、定期考核和持证上岗。
四、施工质量管理1. 外来施工单位应按照施工图纸和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不得擅自改变工程结构和材料。
2. 施工过程中,外来施工单位应按照规定进行施工验收,确保施工质量。
3. 外来施工单位应配备专业质检人员,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并定期进行品质检查。
4. 外来施工单位在施工结束后,应进行竣工验收,并提交相关资料和报告。
五、安全事故处理1. 外来施工单位发生安全事故时,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确保人员安全,并及时通知施工单位负责人和项目相关人员。
2. 外来施工单位应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的调查工作,并按要求提供相关资料和证据。
3. 外来施工单位应及时整改事故原因,制定改进措施,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
4. 检查发现外来施工单位存在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的,应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
六、员工权益保障1. 外来施工单位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劳动合同的要求,保障员工的基本权益,如工资、工时、工伤保险等。
2. 外来施工单位应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确保员工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来施工单位及人员的职业危害管理制度
1、为了保障外来施工人员的安全和健康,保证我厂生产连续稳定,特制订本制度。
2、参加新建、扩建、技改、检修等工程项目的外来施工单位及外来人员,应执行本制度的有关规定。
3、厂方(甲方)必须对外委施工的单位(乙方)合法性、技术水平和安全保证条件进行确认。
其内容:
3.1验证乙方营业执照及经营范围是否符合要求。
3.2乙方施工管理能力和队伍素质能否满足工程需要。
3.3乙方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是否健全,安全措施是否落实。
3.4乙方针对甲方生产区域内的职业危害是否有相关的保证体系是否健全、措施是否落实。
4、甲方对乙方的确认,要由设备、安全部门联合审查,认证后,方能委托。
5、甲乙双方要依照《合同法》的规定签订合同书。
合同中,必须有职业危害防治条款,明确双方的工作责任。
临时追加的项目,除按程序补办手续外,要由安全技术监管部门审定措施后,方可实施。
6、乙方施工前,必须落实施工或检修方案,定人员、
定措施,定工程质量标准、定检查制度等工作,并经甲方审查同意后方可施工。
7、乙方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前,必须做到:
7.1明确双方法人代表或法人代表的代理人为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第一负责人。
7.2明确双方现场管理的对口工作人员。
7.3甲方向乙方介绍本单位厂规厂法及各项管理制度,并进行技术交底,明确技术要求,提供安全施工条件。
7.4甲方有关人员陪同乙方各级和职业危害防治管理人员熟悉作业现场及环境,一同落实措施。
7.5甲方监管部门要同乙方签订协议书。
7.6甲方要对乙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教育,经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作业场所,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作业,并向甲方主管部门备案。
8、乙方在施工期间,必须做到:
8.1现场作业中,必须严格执行甲方规定的制度,并取得甲方主管部门的批准,方可作业。
8.2施工和检修机械,工具必须符合要求。
8.3负责现场施工人员按厂部规定着装配戴防护用品。
8.4现场工作人员应接受甲方主管部门的检查和监督,对违章作业人员甲方有权令其纠正、处罚或停止作业。
9、施工结束后,乙方要彻底清理现场,并通知厂方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撤离施工现场。
10、乙方发生职业伤害亡事故,应由乙方负责调查和处理。
涉及死亡1人或重伤3人以上的事故,乙方在上报其主管部门时,应同时抄送甲方主管部门和安全技术监管部门,由甲方安全技术监管部门报上级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