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变更的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

变更的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一、引言变更是指对原有文件、协议、合同等内容进行修改或调整的过程。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各种原因,我们常常需要进行变更操作。
本文将介绍变更的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帮助读者正确处理变更事务。
二、变更的操作步骤在进行变更操作之前,我们需要做好准备工作,确保变更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下面是变更的操作步骤:1. 审查原有文件:仔细阅读原有文件的内容,了解其中的条款和要求。
同时,核对文件的版本和生效日期,确保操作基于最新版本的文件。
2. 分析变更的原因:明确变更的目的和动机,分析变更的原因和必要性。
只有充分理解变更的背景和目标,才能制定合理的变更计划。
3. 制定变更计划:根据变更的性质和范围,制定详细的变更计划。
计划中应包括变更的具体内容、时间安排、责任人和资源需求等信息。
4. 提交变更申请:将变更计划提交给相关部门或上级领导,进行审批。
申请时需附上详细的变更说明和支持材料,确保审批的顺利进行。
5. 实施变更操作:经过批准后,按照变更计划进行具体的操作。
可能的操作包括修改文件内容、签署补充协议、调整合同条款等。
在操作过程中,需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6. 更新相关记录:变更完成后,及时更新相关记录和档案。
包括记录变更的日期、原因、操作内容和结果等信息,以备后续查阅和跟踪。
三、变更的注意事项在进行变更操作时,我们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法律合规性:变更操作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
在变更前,需仔细研究相关法律文件,确保操作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2. 审慎决策:变更操作需要经过科学、客观的决策过程。
在制定变更计划和决策变更内容时,应充分听取相关人员的意见和建议,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3. 沟通与协调:变更操作常常涉及多个部门或多个单位之间的协调与沟通。
应做好各方之间的沟通工作,明确各方责任和协作方式,避免因信息不畅导致的操作错误或延误。
4. 变更影响评估:在变更前,需对变更的影响进行评估。
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实验操作步骤
1. 准备实验所需的材料和设备。
2.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服、手套、安全眼镜等。
3. 根据实验方案或实验指导书,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实验操作:- 步骤一
- 描述步骤一的操作内容。
- 如果有需要,提供操作所需的详细数据或量度。
- 步骤二
- 描述步骤二的操作内容。
- 如果有需要,提供操作所需的详细数据或量度。
- ...
4. 实验操作完成后,清理实验现场。
5. 将所获得的实验数据进行记录和整理。
注意事项
1. 在进行实验操作前,必须详细了解实验的目的、原理和预期
结果。
2. 严格按照实验方案或实验指导书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改变操
作步骤。
3. 注意个人安全,在实验过程中要穿戴个人防护装备,避免接
触有害物质。
4. 小心操作,保持实验器材和试剂的干净和完整。
5. 注意实验室的环境卫生,保持操作台面的整洁。
6. 实验操作时,要细心观察现象和变化,并及时记录所观察到
的数据。
7. 如遇有实验意外或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实验并向指导人员
报告。
8. 完成实验后,及时清理实验器材和试剂,并按照规定妥善处
理实验废弃物。
9. 实验数据应准确、完整地记录,并按照要求进行整理和分析。
以上是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的简要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有任何疑问,请随时咨询指导人员。
祝您实验顺利!。
设备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设备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设备操作步骤设备操作步骤是使用特定设备时应遵循的一系列操作流程。
正确的设备操作步骤能够确保设备的有效使用,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并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以下将介绍设备操作步骤的一般性原则及注意事项。
1. 确认设备完好无损在操作设备之前,必须确认设备外观是否完好无损。
检查设备是否有损坏、松动、磨损或其他缺陷。
如发现问题,应及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修复或更换设备。
2. 掌握设备的基本原理和功能在操作设备之前,应熟悉设备的基本原理和功能。
了解设备的工作原理、操作方式、控制参数等信息,使操作人员能够正确运用设备。
3. 准备设备运行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在操作设备之前,应准备好设备运行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确保材料的质量和数量符合要求,并检查工具的完好度。
同时,需要确保操作人员具备使用这些材料和工具的技能。
4. 进行设备的启动和停止操作按照设备的启动和停止程序进行操作。
在启动设备时,应按照正确的顺序执行各项操作,并注意设备的动态变化。
在停止设备时,应逐步降低运行速度,确保设备处于安全状态。
5. 控制设备的运行参数根据工艺要求和设备性能,合理调整设备的运行参数。
包括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的调整,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6. 定期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应定期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
包括设备的振动、噪音、温度、润滑状况等指标的监测,以及设备相关部件的检查和维护。
7. 处理设备故障和紧急情况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如遇到设备故障或紧急情况,应立即停止设备运行,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同时,需要及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维修或安全排查。
设备使用注意事项除了设备操作步骤外,还需遵守一些设备使用的注意事项,以确保操作的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1. 遵循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定在设备使用过程中,必须遵循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定。
不得超负荷使用设备,不得随意改变设备设置,不得违反设备使用标准。
2. 对设备的加热和冷却过程进行控制对于需要加热或冷却的设备,应进行相应的加热和冷却控制。
操作规程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详解

操作规程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详解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操作规程。
无论是使用电子设备、参加体育运动、还是进行工作任务,正确使用操作规程是保证安全和高效完成任务的关键。
本文将详细介绍操作规程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操作规程。
一、了解操作规程的目的和背景在使用操作规程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操作规程的目的和背景。
操作规程是为了保证工作或活动的安全性、高效性和一致性而制定的一系列指导性文件。
根据不同的领域和任务,操作规程可能有所不同,但总体目标都是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仔细阅读操作规程的内容在使用操作规程之前,我们必须仔细阅读操作规程的内容。
操作规程通常包含了详细的步骤、要求和注意事项,这些都是我们正确执行任务所必须了解和遵守的。
在阅读操作规程时,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理解每个步骤的含义和目的。
操作规程中的每个步骤都有其特定的目的,我们需要理解这些目的,并在执行任务时准确地按照规程进行操作。
2.注意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操作规程中通常会强调一些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这些是确保任务成功完成和安全的重要因素。
我们应该特别关注这些内容,并在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
3.了解操作规程的限制和适用范围。
操作规程可能有其适用的特定条件和限制,我们需要了解这些内容,并在合适的条件下使用操作规程。
三、正确执行操作规程的步骤在阅读并理解操作规程之后,我们需要正确执行操作规程的步骤。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步骤执行技巧:1.按照规程的顺序进行操作。
操作规程中的步骤通常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我们应该按照规程的要求依次执行每个步骤,确保任务的连贯性和正确性。
2.确保操作环境的适宜。
在执行操作规程之前,我们需要确保操作环境的适宜。
比如,如果操作规程要求在特定的温度下进行操作,我们应该先确保环境温度符合要求。
3.保持专注和耐心。
正确执行操作规程需要保持专注和耐心。
我们应该集中注意力,避免分心和马虎,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错误和危险。
操作步骤与安全注意事项

操作步骤与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任何操作之前,了解正确的操作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至关重要。
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工作场所,遵循正确的操作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可以帮助我们避免事故和伤害。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操作步骤和相应的安全注意事项。
1. 家庭电器的操作- 食用电器,如电饭煲和微波炉等- 操作步骤:根据说明书来正确设置和使用电器。
确保正确安装插头和接线。
- 安全注意事项:避免将电器放在易燃物体附近。
使用时不要空置,尽量避免长时间运行。
- 洗衣机- 操作步骤:根据说明书正确放置衣物,选择正确的洗涤程序。
关闭水龙头和电源之前检查连接和设置。
- 安全注意事项:避免将洗衣机放置在不稳定的表面上。
不要在洗衣机正在运行时放入手或其他物体。
- 蒸汽熨斗- 操作步骤:根据说明书来正确设置和使用蒸汽熨斗。
放置平稳的熨衣板上,避免过度摇晃。
- 安全注意事项:在使用前检查电源和水箱的连接。
使用过程中要小心避免烫伤。
2. 办公室设备的操作- 电脑- 操作步骤:正确启动电脑系统,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保存工作文件时必须选择正确的路径。
- 安全注意事项:定期备份重要文件。
不要随意下载未知来源的软件或打开陌生邮件的附件,以防止病毒感染。
- 打印机- 操作步骤:选择正确的打印机和打印选项。
确保打印队列为空,错误文件已清除。
- 安全注意事项:避免将打印机放置在易燃物体附近。
在更换墨盒或清理卡纸时,务必关闭电源。
- 复印机- 操作步骤:选择正确的复印选项,放置要复印的文件。
- 安全注意事项:避免将复印机放置在密闭的空间中。
在清理卡纸或更换墨粉时,先关闭电源。
3. 厨房操作- 切菜- 操作步骤:使用适当的刀具和砧板,掌握正确的切割技巧和手势。
- 安全注意事项:使用刀具时保持专注,避免切到手指。
将刀具存放在安全的地方,以免孩子接触。
- 炉灶使用- 操作步骤:正确点火,将锅放置在合适的炉灶上。
调整火力和时间以适应不同的烹饪需求。
- 安全注意事项:炉灶使用完毕后,务必关闭煤气阀门。
操作前的准备步骤及注意事项

操作前的准备步骤及注意事项在进行任何操作之前,准备步骤和注意事项是十分重要的。
它们能够确保操作的顺利进行,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和事故发生。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常见操作的准备步骤和注意事项,帮助您更好地完成任务。
1. 仔细阅读操作说明在进行任何操作之前,务必仔细阅读提供的操作说明。
这些说明通常包含操作步骤、安全提示和事故处理指南。
确保您完全理解操作的目的和方法,以免误操作或引发意外。
2. 检查所需工具和材料在开始操作之前,确保您已经准备好所需的工具和材料。
检查工具的完整性和可用性,并确保它们与所需操作相匹配。
对于使用电力或化学品的操作,确保安全操作所需的防护设备和材料齐全。
3. 准备操作环境在进行操作之前,准备好适当的操作环境是至关重要的。
确保操作区域整洁、明亮,并移除可能干扰操作的障碍物。
保持操作区域干燥,并确保有足够的通风。
4. 核对操作流程在开始操作之前,将操作流程过一遍,核对每个步骤。
这有助于您更好地理解操作的顺序和所需的行动。
确保您对每个步骤的要求和细节有清楚的了解。
5. 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如果您正在使用设备或机器进行操作,确保设备的工作状态正常。
检查电器设备的电源和插头是否安全,机械设备的动力系统是否正常运转。
如果发现任何问题,应立即解决或报告维修。
6. 确认操作权限在进行某些操作之前,您可能需要获得特定的操作许可。
确保您有足够的权限和资格进行所需的操作,并遵守组织或公司的规定。
7. 确保安全意识和实践在进行任何操作之前,确保您具备充分的安全意识和实践。
了解和遵守与操作相关的安全标准和指导方针。
如果需要,参加适当的培训和安全课程。
8. 预防操作风险在进行任何操作之前,预估并识别潜在的操作风险。
采取预防措施以减少事故的发生概率。
例如,对于需要使用有害化学品的操作,确保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设备,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和适当的急救措施。
9. 清理和整理工作空间在完成操作之后,及时清理和整理工作空间。
清除操作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和废物,归还或妥善存放使用的工具和材料。
简述紧急报警按钮安装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简述紧急报警按钮安装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一、操作步骤
1.确定安装位置:紧急报警按钮应安装在易于触及的位置,例如门口或者入口处。
同时需要考虑到按钮的可见性和易于识别。
2.准备工具:安装紧急报警按钮需要使用螺丝刀、电钻等工具,需提前准备好。
3.打孔固定:根据紧急报警按钮的大小,使用电钻在墙壁上打孔,然后将安装底座固定在墙上。
4.连接电源:将紧急报警按钮的电源线与电源进行连接,并测试是否能正常工作。
5.测试紧急报警功能:按下紧急报警按钮,检查是否能够正常触发警报系统,并确保声音和灯光信号正常。
二、注意事项
1.选择合适的位置:紧急报警按钮应该放置在容易被看到和触及到的地
方。
同时,要避免放置在儿童容易接触到的位置。
2.确保稳固性:在安装过程中要确保底座和墙体之间有足够牢固的连接。
如果需要使用膨胀螺丝,则要根据墙体材料选择合适规格的膨胀螺丝。
3.测试电源:在连接电源之前,要确保电源是否正常。
如果电源线有损坏或者老化,需要更换新的电源线。
4.测试报警功能:在安装完成后,需要测试紧急报警按钮的报警功能是否正常。
如果发现有任何问题,需要及时进行修复或更换。
5.定期检查:定期检查紧急报警按钮的工作状态和连接情况,并及时进行维护和修理。
6.避免误触发:避免在无意中误触紧急报警按钮。
如果误触发了紧急报警按钮,要立即通知相关人员取消警报信号。
7.保持清洁:定期清洁紧急报警按钮表面和周围环境,确保其干净整洁。
包埋机的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

包埋机的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包埋机是一种常用于生物医学研究和组织学实验的工具,它用于将组织样本固定在蜡块中,以便进行显微镜下的分析。
其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对于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重复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包埋机的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
一、包埋机的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在开始进行包埋机操作之前,必须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包括清洁工作台、准备所需的试剂和设备。
同时,确保工作区域干净整洁,并戴上实验手套。
2. 组织固定将待固定的组织样本使用适当的缓冲液进行处理,以防止其失去结构和形态。
一般情况下,用10%的缓冲福尔马林进行固定是常见的选择。
固定时间通常为24至48小时,具体时间取决于样本的大小和类型。
3. 脱水固定的组织样本需要进行脱水处理,以将其中的水分逐渐替换为透明剂,如醋酸乙酯或醇类溶剂。
一般情况下,以升级浓度的醇进行脱水,如70%、80%、95%和100%的醇溶液,每个浓度浸泡时间一般为1至2小时。
4. 渗透在脱水处理后,组织样本需要进一步进行渗透处理。
渗透剂的选择与所需的切片方法有关。
对于冷冻切片,甘油等渗透剂可以使用;对于石蜡切片,需要将样本置于石蜡和渗透剂的混合物中,使其逐渐被石蜡取代。
5. 包埋将渗透处理后的组织样本放置于纯石蜡中,使用包埋机进行固定。
包埋机会将样本置于预设的温度中,使其石蜡固化。
一般情况下,固化温度为60至65摄氏度,时间约为1至2小时。
6. 切片当石蜡固化后,可以使用组织切片机将样本切成薄片。
切片的精度和厚度将直接影响到后续显微镜观察的结果。
切片时要保持刀片的锋利,并根据样本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切片厚度。
7. 制片与染色将切好的组织薄片用特制的玻片收集,并进行染色处理,以增强细胞和组织的显现效果。
染色方法有很多种,如常见的血液学染色染剂、免疫组化染色、核酸染色等。
在染色处理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染剂的使用说明操作,以免影响染色效果。
8. 封片将染好的切片进行封片处理,以保护样本并增强显微镜下的清晰度。
操作规程操作步骤细节注意事项

操作规程操作步骤细节注意事项操作规程是一个组织内部执行特定操作的指导文件,确保操作的准确性、规范性和安全性。
在进行操作时,遵循操作规程的操作步骤和细节注意事项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错误和事故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操作规程的书写要求、操作步骤的编写方法以及一些操作细节的注意事项。
一、操作规程的书写要求1. 版权声明:在操作规程的开头部分,必须标明该规程的版权信息,包括所属组织、版权年份等,以保护知识产权。
2. 文件标题:在操作规程的正文上方,应明确标注文件的标题,字号要相对突出,使得读者能够一目了然。
3. 文件编号:规程应有唯一的编号,以方便进行查找和管理。
4. 生效日期:在正文之前,需注明该规程的生效日期,以确保操作人员使用的是最新版本的规程。
5. 修订记录:在文末,应列明该规程的修订记录,包括日期、修订人员、修订内容等,方便追溯与更新。
6. 版权保护条款:在规程的结尾处,要加上版权保护条款,明确规程的版权归属和限制,避免未经授权的使用。
二、操作步骤的编写方法1. 目标明确:在编写操作步骤时,首先要明确操作的目标和要达到的效果,以此为基础逐步展开。
2. 顺序流程:按照操作的逻辑顺序编写步骤,保证操作的连贯性与合理性。
3. 具体明细:每个操作步骤都要具体明确,包括所需材料、工具、设备等,以及每个步骤的具体操作内容,确保操作的准确性。
4. 备注与警示:对于一些需要特别注意的细节或存在潜在风险的环节,要在操作步骤中加以注明,以提醒操作人员注意,避免事故的发生。
三、操作细节的注意事项1. 安全措施:对于涉及高温、高压、有毒物质等危险操作,务必加强安全措施,如佩戴防护用品、提供通风设备等。
2. 检查设备:在进行操作之前,要对所需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完好无损,并通过维修或更换必要的部件。
3. 注意环境条件:操作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都会对操作产生影响,应根据规程要求进行调整或控制。
4. 操作记录:对于涉及重要操作的操作步骤,需要记录下来,以备后续查阅与追溯。
设备的操作步骤详解及注意事项

设备的操作步骤详解及注意事项设备的操作步骤是使用设备以实现特定功能的过程。
正确的操作步骤和遵守相应的注意事项不仅可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还能确保人员的安全。
本文将详细介绍设备的操作步骤及相关注意事项。
一、设备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在正式操作设备之前,必须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
这包括检查设备的供电情况、确认设备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以及检查设备所需要的配件是否齐全。
2. 设备启动按照设备的启动步骤进行操作,通常包括打开设备的电源开关和控制面板,确保设备正常启动并进入工作状态。
3. 调整参数根据实际需要,通过设备的控制面板或者其他操作界面,调整设备的相关参数。
这些参数可以对设备的工作效果进行调整,并确保设备能够适应不同的工作需求。
4. 实际操作在设备启动并调整好参数之后,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实际操作。
根据设备的功能,可能需要进行物料的投入、设备的开关操作、加工的过程监控等。
在完成实际操作之后,需要按照设备的结束步骤进行操作。
这可能包括关闭设备的电源开关、清理设备的工作区域、保存操作记录等。
二、设备操作注意事项1. 安全操作务必遵守设备操作的安全规定,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在操作设备时,要佩戴相关的安全防护装备,避免与设备的运动部件直接接触,确保操作区域的卫生环境。
2. 参数设置在调整设备的相关参数时,要确保参数的设置符合实际需求,并根据设备的说明书进行操作。
同时,要注意参数的合理范围,避免超出设备的承受能力。
3. 维护保养设备在连续工作一段时间后,可能需要进行维护保养工作,以确保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按照设备的维护保养计划和规定进行操作,定期清洁设备、添加润滑剂等。
4. 故障排除在设备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故障情况。
如果无法解决的故障,应该及时联系设备的售后服务,不要擅自进行拆卸维修,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坏。
在操作设备时,要及时、准确地记录相关的操作数据。
这些记录可以用于排查故障、分析设备的工作效果以及为后续的操作提供参考。
七步洗手法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七步洗手法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操作步骤:1.打湿双手:将水龙头调到适宜的温度,用流动的水打湿双手。
注意,用流动水是为了将手上的污垢冲走,同时也可以防止细菌在污水中扩散。
2.取适量洗手液:取适量洗手液在手心中,一般来说,约莫一个硬币大小的洗手液即可。
洗手液中通常含有抑制细菌和病毒的成分,可以更好地清洁手部。
3.揉搓双手:在平衡洗手液的情况下,将双手掌心对掌心揉搓10~15秒,使洗手液均匀地分布在双手上。
此步骤的目的是让洗手液在双手的表面上起到杀菌的作用。
4.互相交叉揉搓手背:将左手的手背放在右手掌心中,交叉揉搓10~15秒。
然后将右手的手背放在左手掌心中,同样交叉揉搓10~15秒。
这样可以确保洗手液覆盖到双手背部的每一个角落。
5.互相握住手指揉搓:将右手握住左手的拇指,用转动的方式将拇指搓洗10~15秒。
然后再将左手握住右手的拇指,同样用转动的方式搓洗10~15秒。
这样可以彻底清洁拇指和手指之间的细菌。
6.揉搓手指关节:将四个手指(除了拇指之外)互相握住,用转动的方式搓洗10~15秒。
这样可以确保清洁手指关节的细菌。
7.冲洗双手:用流动的水冲洗双手,确保双手上的洗手液完全冲洗干净。
洗手时间约莫为20~30秒。
注意事项:1.使用肥皂或洗手液:肥皂和洗手液都可以有效地清洁双手,但是洗手液中含有的抑菌成分可以更好地杀灭细菌和病毒。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最好使用洗手液。
2.控制水温:水温不宜过高或过低,最适宜的水温是温热水,大约为38~40℃。
过高的水温可能导致皮肤受伤,过低的水温则无法完全清洁双手。
3.注意洗手液用量:取适量洗手液,不要浪费。
通常约莫一个硬币大小的洗手液即可。
4.揉搓时间:每个步骤的揉搓时间约为10~15秒。
这样可以确保洗手液能够充分发挥杀菌的作用。
5.全程使用干净的流动水:从开始打湿双手到冲洗双手,都要使用干净的流动水。
不要将手浸泡在污水中或者在静止水中洗手。
6.注意指甲和指缝:洗手时要注意清洁指甲和指缝,因为那里可能会藏有很多细菌。
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Hx--2 水的净化的探究
Hx--2 水的净化的探究
净化过程: 净化过程: 向浑浊的河水中加入明矾; 1、向浑浊的河水中加入明矾;
思考:加入明矾后静置,现象如何? 思考:加入明矾后静置,现象如何?
2、制作过滤器 3、过滤
仪器和用品:铁架台(附铁圈)、 仪器和用品:铁架台(附铁圈)、
漏斗、烧杯、玻璃棒、 漏斗、烧杯、玻璃棒、滤纸
一“无” 二“低” 三“依靠” 依靠”
一贴两低三靠
• 一贴 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不要留有气泡 • 二低 漏斗内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边缘 漏斗内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 三靠 倾倒液体时,烧杯与玻璃棒接触 玻璃棒末端与漏斗内三层滤纸处接触 漏斗下端与承接滤液的烧杯内壁接触
Hx-3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 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 的探究
待所有实验完 成后再回收金属 、刷洗试管。 回收金属时先加入 水再倒出,反复几 次后将金属倒入 回收烧杯中,在 加水振荡即洗刷 干净,所有废液 倒入废物桶中, 整理好实验台, 注意固体药品和 液态药品的取用 方法
在三支试管中分别倒入硫酸铜溶液、硫酸铝溶液、硝酸银溶液, 在逐个用镊子加入铝丝、铜丝、铜丝 用镊子取回金属 丝,放入回收金 属烧杯中,将残 液倒入废物桶, 加水振荡试管 2~3次即洗刷 干净。
量取液体时, 量取液体时, 如果视线没有与量 筒内液体凹液面的 筒内液体凹液面的 最低处保持水平, 最低处保持水平, 而是采用仰视的方 法,将会对读 • • • • •
1、计算:溶质和溶剂的质量 2、称量和量取 3、溶解:搅拌至充分溶解 4、装瓶贴标签 配制溶液时常用仪器: 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
47mL水
(1)
(2)
(3)
(4)
(5)
elisa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elisa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以elisa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为题,本文将为大家介绍elisa(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在进行elisa实验前,需要准备好实验所需的试剂和仪器设备,包括酶标板、试剂盒、洗涤缓冲液、底物溶液、阻断缓冲液等。
同时,需要对实验室台面和仪器进行消毒,并佩戴好实验手套和口罩,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2. 样品处理将待测样品(如血清、尿液、细胞培养上清液等)和对照样品放置在室温下静置,使其达到室温后,进行稀释处理。
通常情况下,待测样品需要按照一定比例进行稀释,以确保其浓度处于检测范围之内。
3. 酶标板涂覆将酶标板中的亲和素或抗体溶液加入到孔板中,然后将其在4℃下静置过夜,使亲和素或抗体能够均匀地吸附在酶标板上。
4. 标准曲线制备将标准品按照一定比例稀释,以制备出一系列浓度递增的标准品溶液。
然后将这些标准品溶液依次加入已涂覆的酶标板孔中,孔位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5. 样品孔加样将样品溶液加入到酶标板的样品孔中,注意每个孔的加样量要保持一致。
为了保证实验的准确性,通常会设置阳性对照孔和阴性对照孔,以验证实验的可靠性。
6. 孔板洗涤使用洗涤缓冲液对酶标板进行洗涤,去除未结合的物质和杂质。
洗涤时要注意洗涤液的温度和洗涤次数,以确保洗涤的充分彻底。
7. 酶标记物加入将酶标记的二抗或酶标记的亲和素加入到酶标板的孔中,使其与靶分子结合。
然后,将酶标板置于恒温摇床上,进行孵育反应,使酶标记物与靶分子发生特异性结合。
8. 反应终止通过加入反应终止溶液,使酶标记物的酶活性停止,并终止酶标记物与靶分子的结合。
终止溶液的选择要根据实验所使用的底物和酶标记物来确定。
9. 读板测定使用酶标仪或多功能酶标仪对酶标板进行测量,测定底物的反应产物的吸光度。
根据吸光度值,可以计算出样品中靶分子的浓度。
二、注意事项1. 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在进行elisa实验时,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包括温度、湿度、时间等。
车工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车工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工作前:1、操作人员在上岗前必须经过培训,持证上岗。
2、必须穿戴好防护用品,扎紧袖口。
3、对使用的机床,应详细检查注油,没有安装地线不准使用。
4、对使用的各种工具认真检查不合格的工具不准使用。
5、松动三瓜卡盘并注油。
6、卡活时必须根据三瓜卡盘尺寸范围进行,严禁用小卡盘卡大活。
7、卡活时,应根据卡具情况,用适当力量卡紧,并使重心保持平衡。
8、在砂轮上磨刀或磨活时,必须戴好眼镜,站在砂轮运动的侧面,不准用力过猛。
9、装刀时,应用铁板做垫严禁用钢板,并把中心螺丝紧好。
10、在眼床上打眼时,应将活件卡好,不准用手扶,严禁戴手套。
11、严禁湿手、油手,用金属拉合电闸,以免触电。
工作中:1、在车床上操作,严禁戴手套、围围巾等。
2、高速切削,或有飞削、卷削时,必须安好挡网及玻璃挡板。
3、根据车床及工种切削量进行切削,开始时,应缓缓进行。
4、切活时,头不准和刀对正,以免崩伤。
5、机床运转时,严禁清理,擦车等事情。
6、加工偏重活件时,应加平衡器,务必使重心平衡。
7、试验壮子或样板时,必须停车进行。
8、使用锉刀时,检查锉刀是否有无损伤,有裂纹的要严禁使用。
9、锉活时,应站在锉刀的侧面,头部不准对正锉刀,以免崩伤。
10、机床运转时,严禁在车床对面递工具。
11、卡落活件时,三瓜卡盘不准存放扳子工具等。
12、装卸卡具时,应在床面撒谎能够垫上适当的木板。
13、机床运转时,严禁手摸测量或用棉纱擦拭。
14、在加工直径 100 毫米以下的孔时,严禁用手直接拿纱布磨光,应用其他工具进行。
15、用吊车吊活时,应用适当的钢丝绳,严禁用三角带条等吊活。
16、加工钢活铸铁件时,必须戴好防护眼镜。
17、电器发生故障时,严禁私自修理,应找电工修理。
18、停电或转动装置有故障时应立即退刀拉开机床总闸。
19、挂轮时,应关车、拉闸、装好轮罩再开车。
20、机床运转时,操作人或帮车工不准乱扶乱摸,脚不准乱蹬。
21、切削过程中应站在车头转动的侧面。
四手操作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四手操作的步骤及注意事项四手操作是指由两名手术医生同时进行手术操作的一种技术。
它可以提高手术效率和精确度,减少手术时间和创伤,因此在一些特殊的手术中应用得较多。
下面将详细介绍四手操作的步骤及注意事项:四手操作的步骤:1. 确定手术类型和适用性:首先要确定手术是否适合进行四手操作。
对于一些需要较高精确度和多个部位同时操作的手术,如心脏手术、胃肠道手术等,四手操作是非常适用的。
但对一些复杂的手术,如腹腔镜手术等,可能需要更多的机械器械和监控设备的支持。
2. 确定术前准备:在进行四手操作之前,要确保手术室和手术台的准备工作已经完成。
病人的身体清洁、镇痛和麻醉工作要提前进行,手术器械和材料也要提前准备好。
3. 确定操作角色:四手操作需要有一个主刀医生和一个助理医生进行配合。
主刀医生一般在手术部位进行具体的操作,助理医生则在辅助手术器械的传递和组织复位上给予协助。
4. 确定操作方式:主刀医生和助理医生要进行密切的沟通和协调,确定好各自的具体操作方式。
同时,要充分了解手术步骤和手术器械,并熟悉团队成员的个人习惯和特点。
5. 确立工作区域和操作时间:主刀医生和助理医生要清楚自己的工作区域,并且协商好每个操作步骤所需要的时间。
要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和特点,确保操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
6. 培养默契和配合:四手操作需要手术团队成员之间进行密切的沟通和配合,要培养默契和配合,在手术过程中要进行有效的交流。
主刀医生要适时地向助理医生传达指令,助理医生也要根据主刀医生的需求做出及时的反应。
7. 注意操作机械器械和器材的协调:四手操作中,主刀医生和助理医生需要协调好手术器械的传递和使用。
在手术过程中,要确保手术器械的清洁和无菌,并及时补充手术所需的器械和材料。
8. 注意手术风险和安全:四手操作中,由于操作人员较多,操作会更加快速和复杂,因此要特别注意操作的风险和安全。
手术期间要时刻警惕并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简述分光光度计的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

简述分光光度计的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分光光度计是一种常用的实验室仪器,用于测量样品的吸收光谱和浓度。
本文将简要介绍分光光度计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操作步骤1. 准备样品:将待测样品制备好,并将其转移到透明的石英比色皿中。
为了避免污染和误差,应在实验前清洗比色皿,并使用纯水或样品溶液进行预洗。
2. 打开分光光度计:打开电源,启动分光光度计。
在启动后,应等待几分钟,以使仪器稳定。
3. 选择波长: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合适的波长。
在选择之前,应了解样品的吸收峰位置和波长范围。
4. 调节光路:将比色皿放入样品室,然后调节光路,以使光线穿过样品。
在调节光路时,应注意比色皿的位置和角度,以避免光路阻塞或反射。
5. 零点校准:在测量前,应进行零点校准。
将比色皿中的纯水或溶剂放入样品室,然后调节到零位。
在零点校准中,应注意清洁比色皿和样品室,以避免污染和误差。
6. 测量样品:将待测样品放入比色皿中,然后放入样品室。
调节光路,使光线穿过样品。
然后按下“读取”按钮,进行测量。
在测量中,应注意比色皿的位置和角度,以避免光路阻塞或反射。
7. 记录结果:在测量后,应记录测量结果。
如果需要计算浓度,可以使用标准曲线或校准系数进行计算。
在记录结果时,应注意单位和精度,以避免误差。
二、注意事项1. 样品制备:在制备样品时,应注意样品的稳定性和纯度。
如果样品不稳定或含有杂质,可能会影响测量结果。
2. 比色皿清洗:在使用比色皿前,应进行清洗。
使用纯水或样品溶液进行预洗,然后用纯水或酒精进行彻底清洗,以避免污染和误差。
3. 光路调节:在调节光路时,应注意比色皿的位置和角度。
如果比色皿放置不当,可能会导致光路阻塞或反射,影响测量结果。
4. 零点校准:在进行零点校准时,应注意清洁比色皿和样品室。
如果比色皿或样品室有污垢或杂质,可能会影响零点校准和测量结果。
5. 波长选择:在选择波长时,应了解样品的吸收峰位置和波长范围。
如果选择错误的波长,可能会导致测量误差。
车工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车工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操作步骤:1.1.1开车前(1)检查各手构是否在正常位置;(2)对车各注油部位加注润滑油;(3)检查安全限位开关是否完好;(4)将小刀架调整到安全位置,以免小刀架沿导轨碰撞卡盘,而发生人身、设备事故。
1.1.2安装工件(1)工件要定位(找正)、安装i固(夹紧),否则会飞出伤人;(2)工件火紧后,必须立即取下卡盘扳手;(3)不准用于去刹住转动着的卡盘;(4)装卸大工件时应在床面上垫上木板。
1.1.3装夹刀具(1)刀具要正确安装,注意夹紧。
要正确使用刀具扳于,防止滑脱受伤,松紧刀具螺钉时,不允许用加力杆。
(2)松紧刀具时要先紧方刀架上的“锁紧手柄”,再松刀具螺钉。
切削时刀架必须紧(3)工件、刀具装好后要进行加工极限位胃的检查:1.1.4开车时(1)先慢速开动车床,慢速运转数分钟。
(2)开车后不能改变车床主轴转速,必须停车后变速,以防损坏齿轮。
(3)溜板箱上纵、横白动手柄不能同时抬起使用。
(4)纵向或横向口动进给时,然大拖板或中拖板超过极限位置,以免拖板脱落或碰狮卡盘。
(5)于和身体不能靠近止在旋转的车床轴和零件。
(6)工件旋转时,不许川量具测品工件,以防损坏吊具。
(7)不淮川于触摸旋转工件。
清除切屑时,应川专川铁钩或制」,不准于接清除。
(8)开车后注意力安集中,不准离开车床。
1.1.5下班前(1)擦净车床、量只,整珠好工具,场地清扫干净,拉下电闸:(2)探试车床注意安全,小心刀尖、铁屑划伤:(3)探床身轨道删,反复摇动大小拖板,注油擦拭。
注意刀架离开卡矗、尾座。
注意事项:1.穿紧身防护服,袖口不要散开:长发要戴防护帽:在操作时,不能戴手套。
2.在机床主轴上装卸卡盘要停机后进行,不可用电动机的力量来取卡盘。
3.夹持工件的卡盘、拨盘、鸡心夹的凸出部分最好使用防护罩,以免绞住衣服或身体的其他部分,如无防护罩,操作时就注意离开,不要靠得太近。
发黑工序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

发黑工序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一、操作步骤1. 清洗:将工件放入清洗池中,用清水或清洗剂去除表面的油污、锈迹和其他杂质。
确保工件表面干净整洁。
2. 预热:将清洗后的工件放入预热炉或烤箱中,加热至所需温度。
预热可以提高发黑质量,减少氧化膜的缺陷。
3. 发黑处理:将加热后的工件放入发黑液中,保持一定时间,使表面形成一层氧化膜。
控制发黑时间和浓度,以达到所需的膜层厚度和颜色。
4. 冷却:将发黑后的工件放入冷却水中,迅速降低表面温度,防止氧化膜的进一步生长。
5. 干燥:将冷却后的工件取出,用干净的布擦拭表面水分,然后放置在干燥处自然晾干。
6. 后处理:根据需要,可以在工件表面涂覆一层保护蜡或防锈油,以提高抗氧化和防锈性能。
二、注意事项1. 清洗时注意保护工件表面,避免划伤或碰伤。
2. 预热时注意控制温度,避免过热或不足,影响发黑质量。
3. 发黑处理时,要控制发黑时间和浓度,避免膜层过厚或过薄,影响外观和使用性能。
4. 冷却和干燥时要迅速彻底,避免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防止氧化膜的进一步生长和表面污染。
5. 后处理时注意选择合适的保护蜡或防锈油,并均匀涂覆,避免残留和流淌。
6. 操作过程中注意安全,避免烫伤和化学品损伤。
三、异常处理1. 若发现工件表面有划痕、碰伤或残留物,应及时处理,避免影响后续操作。
2. 若发黑处理后出现膜层过厚或过薄的情况,可能是发黑时间或浓度控制不当,应调整工艺参数重新处理。
3. 若后处理涂层出现流淌或残留,可能是涂层太厚或不均匀,应重新涂覆。
4. 若工件表面出现氧化膜缺陷或色泽不均,可能是发黑液老化或浓度不均,应更换发黑液或调整浓度。
四、安全须知1. 发黑液一般含有强酸和重金属离子,对人体和环境有害,应避免直接接触和吸入。
2. 操作过程中应穿戴防护眼镜、手套和实验服,避免皮肤接触发黑液和清洗剂。
3. 冷却水和发黑液应妥善处理,不得随意倾倒和排放。
4. 操作过程中应保持通风良好,避免发黑液挥发气体在室内积累。
操作规程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操作规程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操作规程。
无论是使用电子设备、驾驶车辆还是进行实验操作,正确使用操作规程是确保安全和提高效率的关键。
本文将探讨操作规程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帮助读者更好地应对各种操作规程。
一、了解操作规程的目的和背景在开始使用操作规程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规程的目的和背景。
操作规程是为了确保特定任务的安全和顺利进行而制定的一系列步骤和指导。
通过了解规程的目的和背景,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规程中的每个步骤,并正确地应用它们。
二、仔细阅读和理解操作规程在使用操作规程之前,我们必须仔细阅读和理解规程的内容。
规程通常会包含详细的步骤和操作指导,我们需要逐一阅读并理解每个步骤的含义和操作要点。
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清楚的地方,我们应该及时向相关人员咨询,确保自己对规程的理解是准确的。
三、按照规程操作,不得随意修改一旦我们理解了操作规程的内容,就应该按照规程的要求进行操作,并且严禁随意修改规程。
操作规程是经过严格测试和验证的,任何修改都可能导致操作失误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因此,我们必须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确保安全和顺利完成任务。
四、注意操作规程中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在操作规程中,通常会有一些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这些步骤和事项往往对于任务的成功和安全至关重要。
我们必须特别注意这些关键步骤和事项,并确保按照规程的要求进行操作。
如果有必要,我们可以将这些关键步骤和事项记录下来,以便日后参考和回顾。
五、实践和反思操作规程的使用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应该不断实践和反思操作规程的使用。
通过实践,我们能够更好地掌握规程的操作要点和技巧,并逐渐提高操作的熟练度和效率。
同时,我们还应该反思自己在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找出改进的方法和策略,以便在下一次操作中避免类似的错误。
六、定期更新和审查操作规程操作规程是根据特定任务和环境制定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任务和环境可能会发生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连续流动分析仪使用步骤和注意事项适用于新用户,老用户也可以做为参考,或者直接略过参看下一章节。
1.开机前检查1.1 检查蠕动泵两侧导轨是否安装正确,泵管卡块是否安装到位。
1.2检查泵管安装是否正确1.3检查管路是否连接正确,1.3.1检查流程进样针泵管化学模块中的混合圈透析膜加热池检测器中的流通池废液管1.3.2检查管路中的接头(两通、三通、玻璃管间的塑料套管)是否牢靠,不会出现漏液或进气泡现象。
1.3.3运行时间长后,玻璃管间的塑料套管上会出现有色颗粒沉淀,应及时更换新的套管,否则在测定时会带来较大的噪声。
1.3.4检查泵管的选择是否正确,新用户最好对照法的装置图进行检查,如泵管出现老损时请及时更换。
1.3.5检查空气管路是否连接正确,每次开机前最好将空气阀上的硅胶管左右移动一下,改变硅胶管上受力点的位置,这样可以提高硅胶管的使用寿命。
1.4 滤光片是否正确注:滤光片不用时用原包装袋装好放入干燥器皿中,防止在潮湿空气中光学老化。
1.5 管路中加热池,紫外消解器或蒸馏器是否连接正确(如有)1.6 检查电源线与数据传输线是否连接正确,如有搬动时此项检查尤为重要。
1.7 打开各部件(进样器、蠕动泵、化学模块上的加热池及紫外灯、检测器)电源:1.7.1 蠕动泵主电源开关在右侧下,上红色开关控制启动和停止。
1.7.2 打开在线蒸馏装置开关(如果需要),不用时请关闭电源。
1.7.3 化学模块上加热池的温度控制已依据分析法设定好,使用时直接连接电源即可。
紫外灯电源线在化学模块下,如果要使用直接连接电源线。
注:温度对显色反应的灵敏度影响很大,忘记打开加热池,可能会带来显色反应的灵敏度下降。
1.8 电源开启后进样器会自检。
启动蠕动泵,将管路放入蒸馏水中,清洗管路,如果有活化试剂的管道,先把它放入活化试剂中,此时可以通过对气泡的观察,了解管路的状态。
1.8.1 气泡在管路中应大小合适,气泡太小不能完全将样品分割,管壁对试剂的吸收增加(液膜增厚),带过(Carryover)增加。
此时可考虑换更大流量的空气泵管1.8.2 气泡在管路中的分布应均匀,运行平稳,不会出现停顿或后退,如有此现象表明管路中的压力不正常,可能是管路中有沉淀,可以使用0.1或0.5M的HCl,0.1或0.5 M的NaOH溶液,蒸馏水依次清洗管路,或者使用10%的次氯酸钠溶液清洗,或者按照法提供的特殊清洗液来清洗管路。
2. 开启软件各种版本软件的界面略有不同,详情请查阅随机的用户手册2.1 打开AACE软件,在主菜单中单击“图表charting”进行联机。
图表Charting如果还没建立一个分析文件时点击Charting会出现此画面2.2 建立分析文件(硝酸盐为例)2.2.1 点击“建立Set up”菜单点击“分析Analysis….F4”出现以下画面。
2.2.2 点击窗口右侧按钮“新分析New Ananlysis”出现如下画面:点“OK”键2.2.3 出现分析文件设置窗口后,按如下设置a :输入分析文件名,如“NO3-硝酸盐”b :输入每小时样品数(Sample Per Hour )例如:40,即每小时测定40个样品;样品/清洗(Sample to Wash ):3.0,即进样时间和清洗时间比为3:1C :Statistics (统计):勾选;D :Detection Limited (Sample group 2):用2号样品组来求取检测限,可选。
E :Channels (通道):Method 1对应检测器的1通道,Method 2对应检测器2通道,只做一项测定时可删除其余通道。
F :设置托盘协议(Tray Protocol )设置如下:如果只做一项分析时,可将另外一个通道删除说明:1、设置时各杯样品或标准的顺序要与实际样品架上的杯序相一致。
2、Drift为漂移校正杯,可以分析校正整个测定过程中反应的灵敏度的漂移。
建议选用。
3、Carryover为带过校正杯,可以分析校正整个测定过程中高浓度样品对其后低浓度样品的污染或干扰情况,带过较大时应增加清洗时间,降低分析速度。
可不选。
4、Baseline为基线校正杯,可以分析校正基线的漂移。
5、Samples:样品设定,点击设置样品,可对样品编组设置,计算平行样的标准偏差和相对标准偏差,统计结果会显示在报告中,见下图:在“多少”框中输入平行样的数量,“使用杯”即第一个样在进样器的位置,选择组别,点击“OK”确认,盘序窗口显示”S1”,即1组样品报告中会显示每组的统计结果6、G:Chanel1的设置如下:标准的浓度输入要与摆放次序一致,以上选用的是从高到低的摆放次序。
H:设置完成后点击“OK”键,弹出对话框询问是否建立对应的运行文件,点击“是”,进入一个与分析文件完全相似的对话框,这就是我们每次分析测定时需要设定的运行文件对话框,一般来说我们只需要注意以下几项的变化即可:1、文件名自动生成,且是唯一的。
2、在描述项填入样品名称、分析的项目、以及操作者的信息,便查找。
3、Copy建立新的运行文件,先从“set up”下拉菜单“analysis”中选一个运行,按“拷贝运行copy run”,复制新的运行,修改样品数目。
2.3 每次运行前先点击系统窗口的”Charting(图表)”,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要运行的法,确定后弹出通道窗口。
或双击系统窗口任务栏左下角,选择要运行的法。
2.4 Charting设置A:如果是新的分析法,灯强度默认为零。
此时需要设置灯强度:手工调整灯强度(适用于AACE 6.04以上版本软件),双击系统窗口中对应的通道图标,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灯强度(Lamp Voltage),通过拖动滑块或左右箭头按钮调整灯电压值,使得Reference energy的值大于1000 mv即可;也可通过软件自动调整,在需要使用的通道的中,单击右键,在菜单中单击“自动灯能量调节(AutoLamp)”,通道窗口左下角任务栏显示“autolamp in progress”,数十秒后会显示调整后的灯值“lamp value:XX”。
B:单击右键,在菜单中调节基线,单击“建立基线(Set Base)”,等待基线稳定。
基线平稳后,把管道放入对应的试剂瓶中。
确定所有试剂已通过流通池,检查试剂吸收。
如果试剂吸收远远超过所给法的标准,更换相应试剂。
如果基线不平稳,检查管路中的气泡,特别是流通池流出管路中气泡,塑料管中的气泡必须前后都是圆的,如果不是,请检查是否加了表面活性剂,管路是否正确或被污染。
等待通入试剂的基线稳定后,再单击“建立基线(Set Base)”调整基线高度。
C:如果运行新的法或最高标准浓度有变化,需要重新调整增益(Gain)。
控制进样器吸取最高标准2分钟,等待出峰,当峰上升至最高点并保持平稳时,单击右键,在菜单中选择“设定增益(Set Gain)”以调整增益设增益。
D:设完增益,等待基线平稳,然后再次选择“Set Base”。
2.5 开始运行A:在系统窗口菜单中,单击“停止(stop)”,关闭所有通道窗口以保存相关参数(增益,基线值和灯强度),然后单击系统窗口菜单“运行(run)”,选择设置好的运行文件。
B:运行开始。
运行过程中,如果出现超标的标准或样品,会自动出现提示对话框,按“yes”即可。
C:运行结束后,也会自动出现提示对话框,按“Ok”,完全结束分析。
2.6 清洁所有管路。
首先检查法,使用法所描述的专门的系统清洗液,假如法没有具体指出某种清洗液,使用去离子水和活化剂清洁系统。
注意,清洁过程中,活化剂不能进入蒸馏器和消化器。
如需要特殊的清洁,使用以下溶液:1 N NaOH ⇒40 g/L NaOH1 N HCl ⇒约83 mL 浓盐酸/ L1 : 10 稀释的次氯酸盐通常情况下,用碱性洗液清洁使用酸试剂的管道,用酸性洗液清洁使用碱性试剂的管道。
2.7 把泵的速度调到快速,吸入清洁液约10分钟以上,直到管道清洁干静。
然后再用蒸馏水或二次水清洁15分钟以上(如果长时间不使用,把所有管路置于空气中,排干水份)。
关掉泵的电源,取下泵的压盖,放松泵管,把压盖倒扣在泵上。
2.8 关闭所有电源。
滤光片放置在干燥皿。
2.9 如修改数据原文件不能修改,必须建立一个重新计算的文件,再进行修改。
先在软件菜单“运行(run)”的下拉菜单中选“recalculate”(重新计算),选上需要修改的运行文件,这时出现一个新的文件xxxxxxR1。
1.如果要删点,在杯续中选定要删去的杯,按一下“无效(null)”,该杯被删去,再点“OK”,出现一个对话框,划上勾(重新进行峰检测),点“yes”。
修改后的报告生成。
该杯已被删除选中该项重新扫描点如果要修改其它数据,直接更改后点“OK”。
2.如果要移动点。
在主菜单“取回(retrieve)”中选上“视图(view chart)”, 再选择已经建立的重新计算的文件“xxxxxxR1”,点击移动标记,移动点,然后再点击重新计算的图标。
这时文件数据已经改变并存入重新计算的文件中。
简单的问题分析和故障排除连续流动化学分析(CFA)是采用并流技术,通过泵管定量吸取各种试剂与样品,按照确定的比例关系,发生显色反应(或其他手段,如火焰光度),按照朗伯比尔定律对样品定量测定。
加入空气泡使样品或标准分割,并使液流处于完全湍流状态,可以引入在线紫外消解、在线蒸馏、透析过滤、在线萃取等各种手段简化样品的前处理过程。
管路的长度(显色时间)、加热池温控(显色温度)、干扰消除(加入掩蔽剂)、最佳的摩尔比例,影响测定过程的灵敏度。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把影响一个具体分析过程的因素分为两大类,液流的流体状态;显色与检测。
一、液流的流体状态:AA3高性能的蠕动泵为液流的均匀、稳定提供了保证,可以将准确的流量控制与稳定的持续向前的推动力,可以有效地消除流体的脉动。
泵、化学模块、检测器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没有高度差,不会带来压降。
除此之外,以下因素也会影响流体状态。
1、空气泡:气泡大小不合适——太大,流速过快,进入流通池中的流量相对减少。
太小,不能完全分割样品,带过增加。
气泡形状不是圆头圆尾——活性剂太少,管路中产生负压2、管路中有负压,可能原因为:活性剂不足废液管太长,或伸入废液液面下管路堵塞,有沉淀。
有加热、蒸馏、消解时,该部件控制状态不佳,带来压力波动。
取样针、试剂管路、接头之间径差异大,也会产生负压。
3、小气泡:试剂或离子水中溶解的气体在管路中释放(超声脱气)管路中有沉淀管路中的压力前后不一致,压力的释放会产生小气泡。
有加热、蒸馏、消解时,该部件控制状态不佳,会产生小气泡。
二、显色与检测影响显色灵敏度的主要因素就是试剂和显色过程的条件控制(试剂比例、温度、时间、pH),使用时应结合自己的条件,对不同厂家的试剂进行筛选,当试剂发生问题时,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重配,对试剂和显色条件的判断可以通过试剂吸收灵敏度计算法来进行判断,实际的试剂吸收和灵敏度不要超过法给定参考值的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