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中学生发展心理 教师资格证考试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生心理辅导》
模块六中学生心理辅导考点一心理健康的概念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考点二心理健康的标准(1)对现实的有效知觉;(2)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3)自我调控能力;(4)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5)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6)生活热情与工作高效率。
考点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1)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2)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3)对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与补充。
考点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1)加强学生的心理学知识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2)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机构,积极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3)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作用;(4)创设心理环境,建立家庭、学校沟通渠道。
考点五心理评估的含义心理评估是指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
考点六心理评估的方法1.心理测验心理测验是一种特殊的测量,是测量一个行为样本的系统的程序。
测验通过测量人的行为去推测受测者个体的智力、人格、态度等方面的特征与水平。
心理测验可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按照所要测量的特征,大体上可把心理测验分成认知测验和人格测验。
认知测验包括智力测验、特殊能力测验、创造力测验、成就测验。
人格测验包括多项人格调查表、兴趣测验、成就动机测验、态度量表等。
2.会谈法会谈是一种有目的的会话,是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基本方法,其作用是为建立交谈双方相互合作和信任的关系,以及获得个体对其心理状况和问题的自我描述。
会谈可分为评估性会谈与影响性会谈。
但两者一般很难截然分开。
为了使会谈富有成效,除了要注意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外,辅导教师还要运用一些专门的技术。
常用的技术有:(1)倾听;(2)鼓励与重复;(3)询问;(4)反映;(5)澄清;(6)面质。
教师资格证(中学)中学生发展心理
中学生发展心理
第一节 中学生认知发展
• 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重点) • 2.维果斯基的理论与教育 • 3.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
中学生发展心理 第一节 中学生认知发展
2020/8/3
2
皮亚杰的认阶段理论
• (一)发展的实质
• 动作是感知的源泉和基础(记住)
中学生发展心理 第一节 中学生认知发展
2020/8/3
9
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
• 1)场独立型:对外界环境依赖低 威特金 2)沉思型:速度慢准确度高 卡根
• 场依存型:对外界环境依赖高
冲动型:速度快准确度低
• 3)复合型:唯一答案
• 发散性:多种答案 吉尔福特
中学生发展心理 第一节 中学生认知发展
2020/8/3
中学生发展心理 第一节 中学生认知发展
2020/8/3
8
• 维果斯基的发展理论对教学的意义 • 1)儿童通过外部的对话加以内化来学习(内化学说) • 2)提出最近发展区概念对教育具有重要启示(教学要走在发展前面) • 3)新知识必须在旧知识的基础上构建 • 支架式教学——布鲁纳提出(建立在维果斯基的理论上)
3.思维具有可逆性、补偿性和灵活性
中学生发展心理 第一节 中学生认知发展
2020/8/3
5
四、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的教育价值
• 1.不要把孩子当成“小大人”是教育获得成功的基本前提 • 2.遵循儿童的思维发展规律是教育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中学生发展心理 第一节 中学生认知发展
2020/8/3
6
维果斯基的理论与教育
• 1.维果斯基发展观的基本内容 • (1)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 (2)心理发展观(低—高) • (3)内化学说(语言符号) • (4)教育和发展的关系---“最近发展区”(重点)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归纳:中学生发展心理
了解
1、情绪的分类
2、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及埃里克森的社会性发展阶段理论
3、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理解
1、情绪理论
2、人格的特征
3、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
掌握
1、中学生认知发展的理论、特点与规律
2、中学生的情绪特点,正确认识中学生的情绪,包括情绪表现的两极性、情绪的种类等
3、中学生良好情绪的标准、培养方法,指导中学生进行有效的情绪调节
4、人格的结构
5、中学生性心理的特点
应用
1、应用情绪理论分析中学生常见的情绪问题
2、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塑造良好人格
3、指导中学生正确处理异性交往。
国考教师资格证中学生发展心理
第一节 中学生认知发展心理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
• 伸手够的到的和跳一跳够得到的之间的距离 • 教育启示:支架式教学在儿童试图解决超出它们知识水平的问题时给予支持,使学生
顺利通过发展区,最终能够独立解决问题。
第一节 中学生认知发展心理
二、中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 (一)中学生感知觉发展的特点 知觉事物的有意性、目的性、精确性、概括性提高。
第二节 中学生情绪情感发展心理
六、中学生情绪问题 (二)抑郁 抑郁是人的一种持续的情绪低落的心理状态, 表现:经常性的情绪低落、敏感、多愁善感;少言寡语,或者突然变得不爱说话,也不 愿主动与他人交往;兴趣减弱,成绩下降;容易灰心沮丧,受一些话语或事件的刺激会 产生不符合事实的想法,容易疲倦、食欲不振、睡眠质量下降等。 原因:明显的精神创伤,家庭变故、父母离异、学业负担过重、人际交往问题等。 应对:可以通过咨询的方式,从咨询老师那里得到开导和缓解,也可以采用认知疗法、 宣泄法、娱乐(听音乐、运动等)疗法来缓解抑郁情绪。
主观体验只有个人内心才能真正感受到或意识到。 2、生理唤醒
(1)呼吸 (2)血液循环 (3)皮肤电反应:出汗 (4)脑电反应:青筋暴起 (5)内外分泌腺的反应 3、外在行为——姿势、表情
第二节 中学生情绪情感发展心理
二、情绪情感的分类
(一)情绪的分类 1.从生物进化角度,人的情绪可分为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 2.从情绪状态的角度,可以把情绪状态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
第一节 中学生认知发展心理
二、中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 (二)中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 1、记忆的容量日益增大,短时记忆广度接近成人; 2、对直观形象的材料记忆要优于抽象材料,对图形记忆要优于词语; 3、有意记忆逐渐占主导地位; 4、理解记忆成为主要记忆手段; 5、抽象记忆的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第14章-中学生发展心理-教师资格证考试
(1)形成积极的自我认识
(2)形成良好的自我体验-形成自信心,形成自尊感,消除 自卑,狂妄,自大
(3)锻炼自我调控能力
第四节 中学生人格发展
促进中学生人格的发展 (一)针对中学生人格发展特点,促进中学生人格发展 反抗心理的调节
第三节 中学生情绪发展
中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 中学生情绪发展表现具有两极性
强烈、狂暴性与温和、细腻性共存
波动性和固执型并存
外显性与内隐性并存 内心表现的两极性
人际关系的两极性
容易移情
(2012年上)某中一次数学考试中,陈鹏是唯一满分的学 生。当老师宣布考试成绩时,陈鹏内心非常高兴,但他却 表现出若无其事的样子。这反映了青少年情绪发展具有( )。 A.稳定性 B.持久性 C.掩饰性 D.短暂性
第四节 中学生人格发展
人格发展的理论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其对心理学的重大贡献 是提出了潜意识的概念,此外还有人格结构理论,性本能 理论 。 人格结构:潜意识,前意识,意识 本我,自我,超我
第四节 中学生人格发展
人格发展:按照力比多的变化,分为五个阶段: 1)口唇期(0-1岁) 2)肛门期 (1-3岁) 3)性器期(3-7岁)“俄狄浦斯情结”弗洛伊德认为成人 人格的基本组成部分在前三个阶段已基本形成 4)潜伏期(7-11或12岁) 5)生殖期(12岁或13岁开始)会产生性冲动,并从父母 那里独立,容易产生与成人的抵触情绪和冲动
第三节 中学生情绪发展
什么是情绪与情感? 情绪和情感是指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 生的态度体验。但是,情绪有极大的情境性、激动性、暂 时性和外显性;情感是稳定性、深刻性、持久性和内隐性 情绪分为快乐、愤怒、悲哀、恐惧四种形式 根据发生的强度划分:心境、激情和应激
中学教师资格证心理学要点
中学教师资格证心理学要点在准备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时,心理学是一个重要的板块。
掌握心理学的要点,对于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行为表现,以及提升教学效果都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将为您详细介绍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心理学的要点。
一、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其心理发展具有独特的特点。
1、认知发展中学生的思维逐渐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占主导地位,但仍需要具体经验的支持;到了高中阶段,抽象逻辑思维更加成熟,能够进行独立的思考和推理。
2、自我意识中学生的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开始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外在形象,对自我的评价也更加复杂和多样化。
他们可能会经历自我认同的困惑和探索,表现出强烈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3、情绪情感中学生的情绪情感丰富而强烈,容易出现波动和不稳定。
他们可能会因为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等问题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4、社会性发展中学生开始渴望融入社会,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他们对友谊和爱情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面临着同伴压力和社会规范的挑战。
二、学习心理1、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了解中学生的学习动机类型,如内部动机(对知识的兴趣、求知欲等)和外部动机(奖励、惩罚等),以及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
2、学习策略学习策略包括认知策略(如复述、精加工、组织策略等)、元认知策略(如计划、监控、调节策略等)和资源管理策略(如时间管理、学习环境管理等)。
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
3、知识的学习中学生需要学习各种类型的知识,如陈述性知识(概念、原理等)和程序性知识(技能、方法等)。
了解知识的表征方式和学习过程,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
三、心理健康教育1、心理健康的标准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良好的自我认知、稳定的情绪、和谐的人际关系、适应环境的能力等。
2、常见的心理问题中学生可能会出现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网络成瘾等心理问题。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考试串讲资料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教育心理学的性质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学教相互作用过程模式:P4)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
(1)五要素①学生——学习的主体因素(其群体差异、个体差异影响学与教过程)②教师——教学中起关键作用(教学过程的主导)③教学内容——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课程④教学媒体——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影响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容量;影响教学组织形式及学生的学习方法)⑤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及空间布置)社会环境(课堂纪律、同学关系、校风、社会文化)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认知发展过程,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2)三过程①学习过程——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②教学过程——教师组织教学③评价/反思过程——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教学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教学后的检测、反思)4、学与教相互作用:五种因素共同影响了三种过程,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
(P6)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P9-12(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代表人物:桑代克事件: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三)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四)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布鲁纳:认为教育心理学研究包括(4方面)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廖世承(1924年)第二章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第一节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一、心理发展1、定义: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中学教师资格证心理学要点
中学教师资格证心理学要点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心理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对于考生来说,掌握心理学的要点至关重要。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一下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中涉及的心理学要点。
一、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在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特点。
在认知发展方面,中学生的思维逐渐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他们开始能够理解抽象的概念和原理,进行逻辑推理和分析。
但在这个过程中,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教师引导和启发。
情感上,中学生的情感丰富而强烈,容易波动。
他们开始对自我和他人产生更多的思考和感受,对友情、爱情等情感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体验。
同时,他们也面临着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等带来的各种情绪问题,需要学会有效的情绪管理。
社会性方面,中学生逐渐渴望融入群体,寻求同伴的认同和接纳。
他们开始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对社会现象有了更多的关注和思考。
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在这方面的发展,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二、学习心理学习心理是中学心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类型,如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重要。
教师要善于通过创设情境、提供反馈等方式,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策略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
认知策略帮助学生获取和加工信息,如复述、组织、精加工等。
元认知策略则是对学习过程的监控和调节,如计划、监控、评估等。
资源管理策略涉及时间管理、环境管理等方面。
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
此外,知识的学习过程也是一个关键要点。
包括知识的获得、保持和应用。
了解不同类型知识的特点和学习规律,有助于教师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三、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人际关系困扰等。
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学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
2018.09.29教资考试知识专项学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
教资考试专项学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个体心理发展的阶段划分:一、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1)少年期心理发展的特点:少年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整个少年期充满着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的矛盾。
在这一时期,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
(2)青年初期心理发展的特点:这是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
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与人生观相联系的情感占主要地位,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有了深刻的发展,形成理智的自我意识,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仍面临分裂危机。
意志上有时也会出现与生活脱节的幻想。
二、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1)关于学习准备。
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2)关于关鍵期。
关键期是一个时期。
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2岁是口语发展的关键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鍵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鍵期。
所以,我们应抓住关键期的有利时机,及时进行适当的教育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皮亚杰关于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1)感知运动阶段(0~2岁):主要特点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
(2)前运算阶段(2~7岁):主要特征是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所有的人都有相同的感受,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认知活动具有相对具体性,还不能进行抽象的运算思维;思维不具有可逆性等。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儿童的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因而能够进行逻辑推理。
这个阶段儿童能凭借具体事物或从具体事物中获得的表象进行逻辑思维和群集运算,但是思维仍然需要具体事务的支持。
(4)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最大特点是儿童思维已经摆脱具体事物的東绰,把形式和内容区分开来,本阶段儿童的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这一阶段的儿童能够运用假设——演绎推理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能理解符号的意义、隐喻和直喻,能做一定的概指不仅具备了逆向性的可逆思维,而且具各了补偿性的可逆思维;不再刻板地恪守规则,反而常常由于规则与事实的不符而违反规则四、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岁)。
2022 教师资格证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生发展心理
模块五中学生发展心理中学生的认知发展【皮亚杰】认知和发展理论发展的实质:动作是感知的源泉和思维的基础。
同化:不改变结构顺应:改变结构影响因素:成熟 / 练习、经验 / 社会性经验 / 平衡化认知发展阶段“271”感→前→具→形运算=思维【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现有水平(最近发展区)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启示: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中学生情绪和意志发展情绪: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特点:1)主观性:“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2)社会性3)两极性:“乐极生悲”;“喜极而泣4)隐蔽性:压抑情绪分类1.心境:弥漫性,长期性2.激情:强烈、爆发3.应激:高度紧张情感分类道德感 / 理智感(与学习相关) / 美感(审美)情绪理论❍詹姆士——格兰理论:生理反应导致情绪产生。
“詹兰生理”❍坎农——巴德学说:大脑激活的结果。
“坎吧大脑”❍阿诺德“评定——兴奋”说❍沙赫特和辛格的三因素理论:认知情绪唤醒(核心)意志:有意识、有目的地根据目的、动机调节和支配行动,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
❒双驱冲突:既想…又想….❒双避:既不想…又不想…❒趋避:既想…又不想…❒多重趋避:既想…又不想…;既想…又不想…人格: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行为的独特模式。
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典型心理品质特征1)独特性2)稳定性3)整合性4)功能性5)社会性6)复杂性:面对不同人有不同的表现气质类型在教育中的意义1)克服气质偏见2)因材施教3)帮助学生分析、提高良好的气质品质4)重视胆汁质、抑郁质学生5)选班干考虑气质类型性格(人格的核心)特征1.态度特征:对人/事2.意志特征:克服困难3.情绪4.离职:认知特点和风格场独立:不受环境影响(内部参照)场依存:受(外部参照)辐射:唯一发散:各种答案人格理论弗洛伊德人格结构本我——快乐自我——显示超我——道德奥尔波特共同特质 / 个人特质卡特尔表面特质 / 根源特质“一根多表”A-B型人格理论A型人:成就欲望高、上进心强、有竞争意识B型人:喜欢慢节奏,举止稳当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①生物遗传;②社会文化;③家庭环境;④学校教育;⑤个体主观因素专制型——消极被动、依赖服从、缺乏主动性放纵型——任性、优质、自私民主型——活泼,自立能力: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分类一般能力:智力特殊能力:专门活动(绘画、唱歌)流体:先天素质,会弱化(记忆力)晶体:后天学习,会增强(经验)能力培养1.注重早期培养2.加强知识、技能的学习3.因材施教4.培养创造力5.培养非智因素。
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教材精讲+真题解析】-第十四章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
第十四章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考纲提要1.掌握中学生认知发展的理论、特点与规律。
2.了解情绪的分类,理解情绪理论,能应用情绪理论分析中学生常见的情绪问题。
(情绪)3.掌握中学生的情绪特点,正确认识中学生的情绪,主要包括情绪表现的两极性、情绪的种类等。
(情绪)4.掌握中学生良好情绪的标准、培养方法,指导中学生进行有效的情绪调节。
(情绪)5.理解人格的特征,掌握人格的结构,并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塑造良好人格。
(人格)6.了解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及埃利克森的社会性发展阶段理论,理解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
(人格)7.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掌握性心理的特点,指导中学生正确处理异性交往。
第一节 中学生心理特点概述中学生的年龄范围为十一二岁到十七八岁,在人的一生发展阶段中,处于由童年向成人过渡的时期。
在这段时间里,学生的生理发育,心理和社会性的发展将日益成熟。
生理上的快速成熟使中学生产生成人感,心理发展的相对缓慢使他们仍处于半成熟状态。
成人感和半成熟状态造成中学生心理活动的种种矛盾现象。
在这一发展阶段,中学生的心理具有如下特点:一、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特点中学生身体的急速成长,性机能的快速成熟使他们从心理上认为自己已经发育成熟,有一种成人感。
期待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应该被社会、环境和周围人的平等相待;渴望社会、学校和家长给予他们成人式的信任和尊重。
由于心理发展速度的相对缓慢,心理水平尚处于从幼稚的童年向成熟发展的过渡阶段,实际上中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方式、社会经验等都处于半成熟状态,于是就出现了自己认为的心理发展水平与现实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这些矛盾是人生发展必然的矛盾冲突,是中学生成长不可避免的基本矛盾。
从一生的成长来看,具有积极的意义。
这些矛盾性主要表现在:1.闭锁性与开放性并存闭锁性即中学生进入青春期后表现出的文饰、委婉、内隐的特点。
中学生出现心理的闭锁性,使他们往往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封闭起来,不向外袒露,主要是不向成人袒露,这是因为成人感和独立意识所致。
中学生发展心理教师资格证考试(ppt)
第一节 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与促进
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与促进 什么是心理发展? ❖ 动物种系进化的过程中心理的发展 ❖ 民族心理的发展,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心理 ❖ 个体的心理发展 ❖ (狭义)个体的心理发展,即人类个体在从出生再到衰老
第一节 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与促进
中学生个性发展的一般特征 ❖ 自我意识高涨 ❖ 反抗心理的产生 ❖ 情绪情感的社会化水平日益提高并表现出矛盾性的特点 ❖ 初步形成价值观 ❖ 独立自主的需要
第一节 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与促进
中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独特矛盾 ❖ 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 ❖ 闭锁性与开放性的矛盾 ❖ 勇敢与怯懦的矛盾 ❖ 求知欲强与鉴别能力低的矛盾 ❖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的推理,而是以更加抽象、理想化和符合逻辑的方式进行 思考。儿童开始不受真实情景的束缚。
❖ (2013年下)赵明能根据A>B,B>C,则A>C的原理,推出A 、B、C的关系,比如“小张比小李高,小李比小王高,则 小张最高。”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赵明的认知发 展处于( )阶段。 A.感知运动 B.前运算 C.具体运算 D.形式运算
验,主要有语言、教育和社会生活 ❖ 平衡:是发展的基本因素,是协调成熟、自然经验和社会
经验的必要因素。
第二节 中学生认知发展
心理发展的结构 ❖ 同化:知识数量上的变化,不能引起图式的结构性的改变
或创新。 ❖ 顺应:质量上的变化,促进创立新的图式或调整原有图式 ❖ 平衡:既是发展中的因素,又是心理结构。是指同化和顺
应两种机能之间的平衡。 ❖ 图式:人们表征、组织和解释自己的经验和指导自己行为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中二+中学生发展心理(A版)
第五模块中学生发展心理第一节中学生认知发展心理(单选、简答)一、认知发展心理(一)认知发展理论1、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单选、简答)(1)四阶段①感知运动阶段:0-2岁、靠感觉运动适应外部环境、客体永恒性(9-12个月形成)②前运算阶段:2-7岁、思维不可逆性、泛灵论、以自我为中心③具体运算阶段:7-11岁、思维可逆性,简单抽象思维(具体逻辑思维)、获得守恒概念、去自我中心④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以上特征、出现抽象逻辑思维、根据假设推理,能运用假设-演绎推理方式、思维灵活性口诀:感前具形2、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单选、简答)(1)文化-历史发展理论①内容:低级心理机能;高级心理机能②发展的实质:个体心理(从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的心理机能转换。
(个体通过教育和环境变得越来越高级)(2)教学与发展的关系①最近发展区:成人帮助下达到的水平与儿童现有水平之间的差距②教育启示:教学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例子:跳一跳摘桃子第二节中学生情感情绪发展心理(单选、简答、材料)一、情绪情感发展心理(一)概念1、情绪: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2、情感: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一种比较复杂而又稳定的态度体验(二)情绪情感的分类1、情绪(1)生物进化:基本情绪、复合情绪(2)情绪状态(单选)①心境: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人逢喜事精神爽、郁郁寡欢);弥散性、长时间的闷闷不乐(长期性)、影响周围②激情:强烈的、爆发性的、时间短促的情绪状态(范进中举、运动员得一)伴有生理变化和外部行为表现③应激: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下引起的高度紧张状态例子:急中生智、突然被点名、怯场2、情感(单选)(1)道德感:道德标准评价别人道德的时候产生的主观体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仁义礼智信(2)美感:审美标准按照审美标准来评价别人产生的主观体验最美教师、艺术审美(3)理智感:认识事物和探求真理的需要主观体验求知欲、认识兴趣、好奇心三、情绪理论(单选、简答)(一)早期理论1、詹姆士—兰格理论情绪源于身体的反馈,刺激引起身体的生理反应,进一步导致情绪产生2、坎农—巴德学说情绪产生的中心不再外周神经系统,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二)认知理论1、阿诺德的“评定—兴奋”说情绪的产生来源于大脑皮层对情境的评估,情绪产生的过程是刺激情境—评估—情绪2、沙赫特的两因素情绪理论情绪的产生源于两个因素,一是个体必须体验到高度的生理唤醒,二是个体必须对生理状态的变化进行认知性的唤醒3、拉扎勒斯认知—评价理论情绪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个体对环境事件知觉到有害或有益的反应,因此在情绪活动中,人们需要不断评价刺激事件与自身的关系三层次初评价:是否有厉害关系次评价:自我对情景的控制力再评价:反馈性评价四、中学生情绪情感的特点(简答、材料)1、情绪情感更加丰富:开心难过嫉妒2、情绪的强烈性:因为小事打架3、情绪不够稳定:变脸很快4、情绪的易激动性(易感性):控制不住自己容易激动5、情绪两极性明显:易走极端6、情感的开放性与掩饰性相交织掩饰性(闭锁性):掩饰自己的情绪7、逆反性:叛逆口诀:疯抢不稳易激动两极放肆逆反心五、中学生良好情绪的培养(简答、材料)1、教会学生形式适宜的情绪状态2、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3、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问题4、教会学生调节情绪的方法(防御机制)5、通过实际锻炼提高学生情绪调节能力口诀:状态提问,方能好情绪调节方法-防御机制压抑:不愿想起否认:不愿承认置换/迁移:迁怒文饰:为自己的行为找到理由合理化投射:个体将自己的特征转移到他人身上代偿:用某种方法弥补缺陷升华:受挫后的心理压抑向符合社会规范的、具有建设意义的方向抒发幽默:有趣可笑而意味深长退行:退回到早前幼稚行为宣泄:排解释放情绪认知改变:重新认识与评价第三节中学生意志(单选)一、概念:是有意识的确立目的,调节和支配行动,并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二、意志的动机冲突(单选、材料)1、双趋冲突(接近—接近型)两个目标都想得到,但只能选择一个例子: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忠孝不能两全、想减肥又想吃美食2、双避冲突(回避—回避型)两个目标都不想要,但必须选择一个例子:前怕狼后怕虎、不想写作业,又怕批评3、趋避冲突(接近—回避型)例子:想考100分又不想学习、既想吃东西又想减肥4、多重趋避冲突(多重接近—回避型)许多目标,每个目标都想要又不想要、各种又想又怕三、意志品质(单选、简答、材料)(一)独立性(自觉性):反盲从反面:受暗示性、盲从、武断(二)果断性:反优柔寡断反面:优柔寡断、草率决定(三)自制性:反任性冲动反面:任性、怯懦(四)坚持性(坚韧性):反动摇反面:顽固、动摇口诀:度过支持四、意志的培养(单选、简答、材料)(一)自觉性训练:树理想目标、鼓励自我教育、激发学习兴趣(二)果断性训练:培养丰富情感、鼓励做决定、正确看待成败(三)坚持性和自制力训练:接受挫折教育、从小事做起、体育锻炼第四节中学生人格发展心理(单选、简答、材料)一、人格心理发展(一)概念: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行为的特有的综合模式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二)人格的特征1、独特性:人心不同各如其面2、稳定性: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不轻易发生变化3、整体性/统合性:人格结构和谐具有内在一致性的有多种成分构成的有机体人格分裂:缺乏整合性多疑、抑郁4、功能性:人格决定命运,如何面对困难(三)人格的结构1、性格(单选、简答)(1)定义:指人的较稳定的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相结合而形成的人格特征(2)地位:人格结构的核心(3)结构特征态度特征:对别人、集体、社会意志特征: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情绪特征:情绪的强度、稳定性、持久性理智特征:认知活动(4)培养加强三观教育强化积极行为利用榜样的示范作用利用集体的教育力量依据性格倾向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口诀:榜样集体强化三观因材施教自我教育2、气质(1)概念: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2)类型(单选)胆汁质:直率热情,精力旺盛,好冲动;但暴躁易怒,脾气急直截了当,不宜激怒多血质:活泼好动,热爱交际,能说会道,偏外向多种教育方式,定期提醒,缺点严厉批评黏液质:安静稳重踏实,自制力强,偏内向抑郁质:多愁善感3、认知风格(1)概念:指个人所偏爱的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2)认知风格分类(单选)①对“场”的依赖程度场依存:受环境影响场独立:不受环境影响②问题思考速度沉思型:反应慢,精确度高冲动型:反应快,精确度低③脑功能研究同时型:右脑优势、发散思维、男生擅长,数学、空间问题有优势继时型:左脑优势、顺序进行、女生擅长,记忆、语言能力有优势4、自我调控系统/自我意识(单选)(1)组成自我认知: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认知的情感体现自我控制:希望认知的情感体现(2)发展生理自我:3岁左右成熟社会自我:3岁至少年期心理自我:青少年时期形成发展(四)人格理论1、特质理论(1)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单选)①共同特质:共有的②个人特质:首要特质:最典型的、最具概括性、影响人各方面中心特质:几个重要特质次要特质:不太重要(2)卡特尔人格特质论(单选)①个别和共同特质(个体和群体)②表面和根源特质(外显和内隐)③体质和环境特质(先天和后天)④动力、能力和气质特质(动机、能力、情绪)-流体、晶体智力2、类型理论(1)气质类型理论(单选、简答、材料)①胆汁质(不可遏止型):直率热情,精力旺盛,好冲动;但暴躁易怒,脾气急教育方式:直截了当,不宜激怒②多血质(活泼型):活泼好动,热爱交际,偏外向,情绪不稳,粗枝大叶教育方式:多种教育方式,定期提醒,缺点严厉批评③黏液质(安静型):安静稳重踏实,自制力强,偏内向;缺灵活性和生气教育方式:耐心教育④抑郁质(抑郁性):多愁善感教育方式:委婉暗示3、弗洛伊德人格理论(单选、简答)(1)人格结构理论①本我:原始的本能—快乐原则②自我:本我的冲动和现实的冲突—现实原则③超我:良知和自我理想—道德原则(1)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两性期4、埃里克森社会性发展阶段理论(单选、简答)(1)基本的信任对不信任(0-1.5岁)(2)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1.5-3岁)(3)主动感对内疚感(3-6岁)(4)勤奋感对自卑感(6-12岁)主要发展任务:培养勤奋感(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是否能正确认识自己)主要发展任务:培养自我同一性(6)亲密感对孤独感(18-25岁)(7)繁殖感对停滞感(25-60岁)(8)自我整合对绝望感(60岁-死亡)口诀:乳婴幼童少青年老(五)中学生社会性发展特点(单选、材料)对以后的人格发展起关键作用1、自我意识增强(1)关注自己身体形象(2)学习能力和成绩在同伴中的行为表现2、性意识萌芽(1)表现1渴望了解性知识2对异性充满好奇和爱慕。
中学教资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生发展心理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中学教资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生发展心理(100分)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心理过程的是()。
【单选题】(5.0分)A.感知觉B.记忆C.情感D.注意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 注意是人的各种心理活动的一种伴随状态,不是心理过程。
2、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与在成人的指导下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维果斯基称之()。
【单选题】(5.0分)A.教学支架B.最近发展区C.先行组织者D.互动协作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 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学生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与现有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
3、当同学们获悉本班取得学校合唱比赛第一名的成绩时欣喜若狂,他们的情绪状态属于()。
【单选题】(5.0分)A.心境B.激情C.应激D.热情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性的、难以抑制的情绪状态,如获得成功之后的欣喜若狂,惨遭失败之后的痛苦绝望等。
4、中学生小博得知自己物理竞赛成绩名列年级第一时,在家里高兴得手舞足蹈,但在学校却表现出若无其事的样子。
这反映了小博的情绪具有()。
【单选题】(5.0分)A.矛盾性B.激动性C.掩饰性D.短暂性答案解析: 进入中学之后,学生的情绪表现出一定的掩饰性,即情绪的外在表现与内心真实体验不一致。
5、中学生晓华喜欢帮助有困难的人,他认为其他同学与他一样也喜欢帮助有困难的人,这种现象属于()。
【单选题】(5.0分)A.退行B.投射C.升华D.文饰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 投射是指自我将不能接受的冲动、欲望或观念归因到客观或他人。
6、小琼十分内向,不爱说话,无论在陌生的环境,还是在家里,都少言寡语。
这表明人格具有()。
【单选题】(5.0分)A.整体性B.稳定性C.独特性D.功能性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 一个人的某种人格特点一旦形成,就相对稳定下来了,要想改变它,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
这种稳定性还表现在人格特征在不同时空下表现出一致性的特点。
7、小丽是一名热爱班级、团结同学、乐于助人和诚实正直的学生。
2024年“中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资格证考试题与答案
2024年“中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资格证考试题与答案一、单选题1.在人的身心发展中,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就已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有的则要到较晚年龄阶段才能达到较为成熟的水平,这说明了人的身心发展具有的规律是()。
A、阶段性规律B、可变性规律C、不均衡性规律D、个别差异性规律标准答案: C2.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包括问题的特征、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功能与人格特征。
A. 定势与功能固着B. 智力水平C. 动机强度D. 生理状态标准答案: A3.当个体面临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会不自觉地把自己想象成是所崇拜的著名人物,以此来解决问题,这种心理现象称为()。
A. 幻想B. 理想化C. 心理防御机制D. 偶像效应标准答案: C4.在心理学上,把人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对解决问题的有用信息的总和称为()。
A. 原型B. 迁移C. 变式D. 认知结构标准答案: D5.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过程、速度大体相同,这说明其身心发展具有()。
A、顺序性的特征B、稳定性的特征C、差异性的特征D、不均衡性的特征标准答案: B6.个体身心发展的()要求教育活动要善于捕捉个体身心发展的最佳时期,及时施教,促进个体身心更好的发展。
A、不平衡性B、顺序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标准答案: A7.在学习策略中,学习者为了保持信息在头脑中经久不忘而采取的重复识记、复习、使用记忆术等记忆方法属千()。
A. 认知策略B. 元认知策略C. 资源管理策略D. 精细加工策略标准答案: D8.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原有知识的关系,学习可以分为()。
A. 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B. 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C. 符号学习与概念学习D. 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标准答案: B9.在技能形成过程中,学习者通过观察示范动作及结果来学习和掌握某种技能,这一学习方式是()。
A. 发现学习B. 接受学习C. 模仿学习D. 示范学习标准答案: C10.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在其他方面可能有的功能。
国家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生发展心理)历年真题汇编
国家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生发展心理)历年真题汇编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3. 简答题 4. 材料分析题单项选择题1.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借助语言,通过人与人的交往而形成的,持这种观点的心理学家是( )。
(2012年下半年真题) A.维果斯基B.乔姆林斯基C.巴甫洛夫D.弗洛伊德正确答案:A解析:这是维果斯基提出的文化历史发展观的观点。
知识模块:中学生发展心理2.赵明能够根据“A>B,B>C,则A>C”的原理,推出A、B、C的关系。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赵明的认知发展处于( )阶段。
(2013年下半年真题)A.感知运动B.前运算C.具体运算D.形式运算正确答案:D解析:“赵明能够根据‘A>B,B>C,则A>C’的原理,推出A、B、C 的关系”,表明赵明可以认识抽象符号,进行演绎推理。
按照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这是形式运算阶段的特征。
知识模块:中学生发展心理3.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与在成人的指导下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维果斯基称之为( )。
(2014年上半年真题)A.教学支架B.最近发展区C.先行组织者D.互动协作正确答案:B解析: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
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知识模块:中学生发展心理4.某中学一次数学考试中,陈鹏是唯一满分的学生。
当老师宣布考试成绩时,陈鹏内心非常高兴,但他却表现出若无其事的样子。
这反映了青少年情绪发展具有( )。
(2012年上半年真题)A.稳定性B.持久性C.掩饰性D.短暂性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学生发展心理5.王悦接到高考录取书已十多天了,仍心情愉悦,经常觉得平淡的事也能让她很高兴,这种情绪状态属于( )。
(2012年下半年真题)A.激情B.心境C.应激D.热情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学生发展心理6.当同学们获悉本班取得学校合唱第一名的成绩时欣喜若狂,他们的情绪状态属于(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与促进
中学生个性发展的一般特征 自我意识高涨 反抗心理的产生
情绪情感的社会化水平日益提高并表现出矛盾性的特点
初步形成价值观 独立自主的需要
第一节 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与促进
中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独特矛盾 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 闭锁性与开放性的矛盾
第一节 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与促进
中学生认知发展的一般特征 注意力上能有效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力,40分钟 观察力已获高度发展并具有更大的概括性
想象力日益丰富,创造想象获较好发展
思维能力上,初中生最主要的特点是抽象逻辑性。作为智 力核心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在中学时期发展迅速并趋于 成熟。
第四节 中学生人格发展
促进中学生人格的发展 (一)针对中学生人格发展特点,促进中学生人格发展 正确价值观的树立:
(1)正确引导学生认识人生的目的,意义,态度
(2)学生的“实用性”价值观的“利用” (3)发挥同龄人的作用
(4)充分利用班级活动对中学生进行价值观的教育
第四节 中学生人格发展
第四节 中学生人格发展
人格发展的理论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 埃里克森:新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 观点:人格是收到生物,心理和社会三方面的影响,在自 我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中形成的。其发展经历八个既连续 又不同的阶段,每一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发展任务。
第四节 中学生人格发展
人格发展的理论
脑和神经系统发育基本成熟
第二性征的出现和性的成熟
第一节 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与促进
高中中生身体发展的特点 时间段:12—18岁 骨骼骨化已基本完成 在肌肉和体力的发展上,小肌肉群迅速发育 心肺功能上的发展上与成人接近,心跳78次每分钟 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基本发育完全
第三节 中学生情绪发展
情绪的主要理论 沙赫特理论:认为情绪既来自生理反应的反馈,也来自对 导致这些反应的评估和归因。 阿诺德情绪理论:强调认知评价在情绪中的作用,这一理 论既承认情绪生物因素具有进化适应的作用,也承认情绪 受社会文化情境、个体经验和人格特征的制约,而这一切 又发生在认知评价中。
第三节 中学生情绪发展
中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 中学生表现出消极的心境
烦恼突然增多
孤独
压抑
中学生高级情感在日渐形成发展,不过尚未占据主导地位
第三节 中学生情绪发展
促进中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 正确认知情绪,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合理表达情绪
调节不良情绪,注意转移法;情绪宣泄法,理智克制法
第四节 中学生人格发展
人格发展的理论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其对心理学的重大贡献 是提出了潜意识的概念,此外还有人格结构理论,性本能 理论 。 人格结构:潜意识,前意识,意识 本我,自我,超我
第四节 中学生人格发展
人格发展:按照力比多的变化,分为五个阶段: 1)口唇期(0-1岁) 2)肛门期 (1-3岁) 3)性器期(3-7岁)“俄狄浦斯情结”弗洛伊德认为成人 人格的基本组成部分在前三个阶段已基本形成 4)潜伏期(7-11或12岁) 5)生殖期(12岁或13岁开始)会产生性冲动,并从父母 那里独立,容易产生与成人的抵触情绪和冲动
(1)扩大知识面,扩大心理认同范围,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
(2)尊重学生,通过沟通缩小心理距离 (3)教师投入感情,做一个欣赏”丑”的审美者
第四节 中学生人格发展
促进中学生人格的发展 (一)针对中学生人格发展特点,促进中学生人格发展 人际关系的引导:
(1)了解青春期的心理特征,鼓励其参加正常的社会交往
第二节 中学生认知发展
心理发展的结构 同化:知识数量上的变化,不能引起图式的结构性的改变 或创新。 顺应:质量上的变化,促进创立新的图式或调整原有图式 平衡:既是发展中的因素,又是心理结构。是指:人们表征、组织和解释自己的经验和指导自己行为 的心理结构。
(2)指导他们如何择友,树立正确的友谊观:划清友谊与哥 们义气的界限,划清友谊与爱情的界限
第四节 中学生人格发展
中学生人格发展的特征 自我意识的发展:独立意向的发展;自我意识成分的分化 ,“理想我”与“现实的我”;强烈地关心着自己的个性 成长;自我评价的逐渐成熟;有较强的自尊心 表现出反抗心理 人际交往上呈现新特点
情绪情感的社会化水平日益提高并表现出矛盾性特点
初步形成价值观 独立自主的需要
(2013年下)赵明能根据A>B,B>C,则A>C的原理,推出A 、B、C的关系,比如“小张比小李高,小李比小王高,则 小张最高。”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赵明的认知发 展处于( )阶段。 A.感知运动 B.前运算 C.具体运算 D.形式运算
第二节 中学生认知发展
中学生认知发展的基本特点 观察力发展的特点:自觉性增强;精确度提高;概括性发 展;方法不断完善 记忆发展的特点:有意识记忆迅速发展;意义记忆能力不 断提高;抽象记忆有较快发展。 思维发展的特点:抽象逻辑思维,由“经验型”上升为“ 理论型”
促进中学生人格的发展 (一)针对中学生人格发展特点,促进中学生人格发展 自我意识的辅导
(1)形成积极的自我认识
(2)形成良好的自我体验-形成自信心,形成自尊感,消除 自卑,狂妄,自大
(3)锻炼自我调控能力
第四节 中学生人格发展
促进中学生人格的发展 (一)针对中学生人格发展特点,促进中学生人格发展 反抗心理的调节
(1)婴儿期:信任感对不信任感(0-1岁)-希望 (2)儿童早期:自主感对羞怯感与怀疑感-意志(1-3岁) (3)学前期:主动感对内疚感(3-6岁)-目的 (4)童年期:勤奋感对自卑感(6-12岁)-能力 (5)青春期:自我同一感对同一感(角色)混乱(12-18 岁)-忠诚 (6)青年期:亲密感对孤独感(18-25岁)-爱 (7)成年期:繁殖感对停滞感(25-50岁)-关怀 (8)老年期:自我整合对绝望感(50岁以上)-智慧
第三节 中学生情绪发展
中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 中学生情绪发展表现具有两极性
强烈、狂暴性与温和、细腻性共存
波动性和固执型并存
外显性与内隐性并存 内心表现的两极性
人际关系的两极性
容易移情
(2012年上)某中一次数学考试中,陈鹏是唯一满分的学 生。当老师宣布考试成绩时,陈鹏内心非常高兴,但他却 表现出若无其事的样子。这反映了青少年情绪发展具有( )。 A.稳定性 B.持久性 C.掩饰性 D.短暂性
在身体发展的,男女速度不同,表现出波浪性和阶段性
第一节 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与促进
促进中学生身体的健康发展 加强体育锻炼 注意健康饮食 注意睡眠质量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针对青春期发育提前问题的解决途径
第一节 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与促进
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与促进 什么是心理发展? 动物种系进化的过程中心理的发展 民族心理的发展,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心理 个体的心理发展 (狭义)个体的心理发展,即人类个体在从出生再到衰老 的过程中心理的发生发展的历程。
第二节 中学生认知发展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0-2岁)形成一些低级行为图式,如抓取 和吸吮。 前运算阶段(2-7岁)言语和概念以惊人的速度发展。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理解守恒原理。 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个体不再局限于有关具体体验 的推理,而是以更加抽象、理想化和符合逻辑的方式进行 思考。儿童开始不受真实情景的束缚。
第二节 中学生认知发展
心理发展的因素与结构 影响因素: 成熟:机体的成长,特别是大脑和神经系统的成熟
自然经验:通过与外界环境的接触而获得的知识
社会经验:在社会的相互作用和社会传递过程中获得的经 验,主要有语言、教育和社会生活
平衡:是发展的基本因素,是协调成熟、自然经验和社会 经验的必要因素。
第二节 中学生认知发展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发展的实质和原因:皮亚杰既强调内外因的相互作用,又 强调在这种相互作用中心理不断产生的量和质的变化。皮 亚杰提出人的认识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产物。知 识来源于动作,动作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主体通过 动作对客体的适应,乃是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
第二节 中学生认知发展
促进中学生认知发展 促进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发展:增强观察的目的性;在观察 中进行思维;进行言语指导 促进中学生记忆的发展:提供有意义的材料;发展儿童有 意识记的能力;发展儿童有效记忆的策略 促进中学生思维的发展:根据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安排 学习内容;提高儿童归纳和演绎思维的能力;通过提高语 言水平促进儿童思维的发展。
第14章 中学生发展心理
主讲人:psygyb 1198307963@
本章目录
约占12分
1 2 3
身体发展 心理发展
认知发展
4 情绪情感发展
5
人格发展
第一节 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与促进
初中生身体发展的特点 时间段:12—15岁 身高、体重发育增快 肌肉发育显著、体力增强 心脏、肺脏加重、功能增强。(12岁左右的孩子心脏的质 量达到出生时的12倍,到15岁与成人一样)
勇敢与怯懦的矛盾
求知欲强与鉴别能力低的矛盾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第一节 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与促进
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重视中学生心理的整体协调发展 培养中学生的个性独立性
重视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
开展心理辅导,增进心理健康 进行青春期性知识教育
加强青少年的道德教育
培养良好的情绪习惯 培养中学生的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第四节 中学生人格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