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
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印发《“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文旅产业发〔2021〕42号
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印发《“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正文:
----------------------------------------------------------------------------------------------------------------------------------------------------
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印发《“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文旅产业发〔2021〕4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和旅游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本部各司局,驻部纪检监察组,各直属单位,国家文物局:
为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我部编制了《“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现印发给你们。
《“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是指导文化和旅游系统“十四五”文化产业工作的专项规划,请各地区、各单位高度重视规划实施,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特此通知。
文化和旅游部
2021年5月6日
附件:“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结束——。
十四五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
十四五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十四五”期间,国家将加大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力度,加快文化旅游产业的深化改革,以全面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为此,中央决定制定《十四五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以实施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战略,完善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体系,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一是鼓励更多旅游资源开发和文化旅游创新。
这是继续提升旅游服务能力和品质,完善文化旅游资源配置的重要途径。
要建立旅游资源管理、开发和利用的制度,加快推动旅游资源的开发、整合和智能分配。
在此基础上,创新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不断提升旅游体验和旅游产品品质,构建文化旅游精品路线。
同时,注重推进文化旅游标准化,构建文化旅游品牌,打造文化旅游精品。
二是建立文化旅游众智和众创的生态系统。
要建立文化旅游众智和众创的创新平台,发挥公众参与生态的效用,促进文化旅游精品内容的开发、分享和利用。
要以跨界融合的理念和公共服务的思想为指导,建立以实施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战略为核心的生态体系。
同时,鼓励和支持文化旅游企业参与众智众创,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加快文化旅游精品内容的开发和应用。
三是建立完善的文化旅游政策体系。
政府要制定有力的政策措施,加强文化旅游产业的立法法规制定,推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政府可提出扶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促进文化旅游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整合,全面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另外还要加强与景区周边地区的联动,加强公共安全和社会管理的措施,支持文化旅游用户体验、游客体验的改进和提升。
未来,国家将继续加大文化旅游产业的投入,组织政府部门和社会力量,大力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实现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有效对接和统筹协调,以更加规范、高效、安全、稳健的方式实现文化旅游综合发展。
未来,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成果将为旅游业的复兴和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机遇。
《十四五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提出了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全新机遇和思路,旨在加快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提升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促进旅游业的复兴与发展,实现人民共享旅游福祉的新实践。
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
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
按照国家发展战略,“十四五”期间将加快农村旅游发展,推动文化
旅游产业繁荣发展,营造全民参与、受益的文化旅游格局。
首先,要加强政策引导和文化旅游发展规划,出台促进文化旅游多元
化转型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加快推进旅游标准化建设,丰富旅游文化产品,提升文化旅游产品的质量和水平。
其次,要严明和完善旅游安全管理制度,努力建设安全可靠的文化旅
游环境。
同时,还要结合文化遗产等旅游资源,完善文化旅游相关的法律
法规,加强舆论引导,提高农村旅游的文明程度,营造快乐安全的文化旅
游环境。
此外,要加强文化旅游教育引导,深入开展文化旅游宣传教育,加大
文旅创意人才培养力度,完善文旅人才应用配置机制,不断提升农村旅游
服务水平。
最后,要加强对接、协作与合作,形成绿色文旅发展格局,推动文化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运营,社会参与的共治文旅格局,全面提速农村文化旅游发展步伐。
十四五规划纲要中,这些与文化和旅游有关
十四五规划纲要中,这些与文化和旅游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十四五”规划纲要)日前发布,多处重要内容涉及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其中明确提出,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十四五”规划纲要共19篇65章。
第三十六章“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中提出,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打造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旅游体验。
深入发展大众旅游、智慧旅游,创新旅游产品体系,改善旅游消费体验。
加强区域旅游品牌和服务整合,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
推进红色旅游、文化遗产旅游、旅游演艺等创新发展,提升度假休闲、乡村旅游等服务品质,完善邮轮游艇、低空旅游等发展政策。
健全旅游基础设施和集散体系,推进旅游厕所革命,强化智慧景区建设。
建立旅游服务质量评价体系,规范在线旅游经营服务。
第三十四章“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中提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加强文物科技创新,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和考古中国工程,开展中华文化资源普查,加强文物和古籍保护研究利用,推进革命文物和红色遗址保护,完善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制度。
建设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加强世界文化遗产、文物保护单位、考古遗址公园、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
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加强各民族优秀传统手工艺保护和传承。
“十四五”规划纲要还提出,加快发展文化、旅游等服务业。
推动文旅体育等消费提质扩容,加快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推动购物消费、居家生活、旅游休闲、交通出行等各类场景数字化,打造智慧共享、和睦共治的新型数字生活。
严格市场监管、质量监管、安全监管,加强对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和网络交易、旅游等的监管,强化要素市场交易监管,对新产业新业态实施包容审慎监管。
十三五规划十四五文旅工作规划编制重点
十三五规划十四五文旅工作规划编制重点“十四五“文旅规划编制重点“十四五”规划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起止时间2022-2025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
”十四五”时期是“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这个时间正值中华民族发展之路的重要性拐点,中国正从旧常态跃迁到新常态,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攻坚期。
《“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更是文化和旅游部组建以来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对我国文化业和旅游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绿维文旅认为,《“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编制要先解决好文旅融合发展的问题。
一.《“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意义重大《“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是承前启后的规划。
《“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将成为文化和旅游部组建以来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将开启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新征程,既要巩固提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果,又要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第一阶段的奋斗目标在文化旅游领域起好步,打下坚实的基础。
《“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是统筹发展的规划。
应紧密结合新时代背景,符合阶段性特征,深入研究文旅和旅游领域的重大课题,找出重大问题的矛盾症结,提出管用实用的对策措施,让《“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中的重大工程项目统筹到国土空间规划中。
《“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是融合发展的规划。
文化不等于旅游,文化价值不等于旅游价值,但文化资源、需求与旅游产品、活动密不可分,文旅融合发展不能仅仅依托传统渗透,而是要着眼于产业一体化,以实现两个产业的一体化发展为目标。
《“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应该是融合发展的规划,既要认清文化和旅游的差异,也要通过规划实现文化和旅游的乘数效应。
《“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是创新引领的规划。
旅游与文化一直以来都是融合发展,旅游强调文化为魂,文化界非常在意如何有效地与旅游结合,从而落地文化价值。
因此,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发展重点不在于它们是否融合,而在于如何运用创新理念引领融合。
澜山区文化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
澜山区文化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一、规划目的以创新作为引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第一驱动力,以提高全民素质、文化生活为突破,找准文化旅游发展的着力点,并贯彻落实“全域旅游示范区”打造战略,围绕确立的青海空间发展规划及青海全域旅游“一核·两带·三廊·七板块”发展空间布局,科学研判澜山区发展全域旅游的优势和挑战,科学定位发展目标和行动方向。
深度挖掘地域文化特色,强化空间布局与资源整合,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强文化旅游产业市场体系建设,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框架,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初步形成;创新谋划全域旅游环线、特色风景廊道、文化旅游新业态、A级景区创建与旅游度假区创建工作,研判乡村旅游发展策略和发展路径,精心策划重点旅游项目和旅游产品,建设全域化空间布局、全体验产品体系、全链条产业集聚、全域交通畅达网络、全覆盖公共服务体系及全媒体营销网络体系,推进文旅互促,逐步提高文化产业和旅游服务能力及水平,推进澜山区文化旅游发展奠定基础。
二、总体思路围绕“全域旅游与文化兴旅”战略,以“全域化空间布局、全体验产品体系、全链条产业集聚、全域交通畅达网络、全覆盖公共服务体系及全媒体营销网络”为建设体系,将文化旅游产业融入澜山区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中,继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积极探索文化产业发展的新途径;打破传统以景区为核心的空间局限,全面推进城乡资源和产业融合的旅游化发展;优化文化旅游产业布局,丰富文化旅游产品体系,延伸文化旅游产业链;创新旅游业态,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落实澜山区全域旅游发展;最终实现产业围绕旅游转、产品围绕旅游造、结构围绕旅游调、功能围绕旅游配、民生围绕旅游兴。
三、战略目标(一)总体发展目标到十四五末期,完成“全域旅游”服务体系建设,特色鲜明的新业态文化旅游产品初显成效,文化旅游产业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融合程度加强,旅游综合服务设施全域覆盖,旅游业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地位更加凸显。
最新旅游2023-2025十四五规划
最新旅游2023-2025十四五规划---前言本文档旨在介绍最新的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2023-2025年),以指导我国旅游行业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工作。
本规划致力于进一步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国际旅游合作,促进旅游业的繁荣。
1. 产业发展目标本规划期望到2025年,将旅游业打造成为我国支柱产业之一,同时提升旅游收入和就业机会。
具体目标如下:1. 实现年均旅游业增长率不低于7%;2. 旅游业综合收入年均增长率不低于8%;3. 旅游业贡献GDP的比重增长至10%以上;4. 创造1000万以上的就业机会。
2. 重点任务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关注以下几个任务:2.1 旅游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提升,包括交通、酒店、旅游景区等方面的投资和改善。
建设高速铁路、航空运输等便捷交通系统,提高旅游目的地的可达性和便利性。
同时,推动旅游景区的现代化改造和提升,提供更好的旅游服务和体验。
2.2 旅游产品创新和品质提升鼓励旅游企业创新,推出具有特色和竞争力的旅游产品,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加强旅游产品的品质监管,确保旅游服务的安全和可靠性。
提升旅游业的数字化水平,提供更便捷的在线预订和游玩体验。
2.3 旅游宣传和推广加强旅游宣传和推广力度,提升国内和国际游客对我国旅游的认知度和兴趣。
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新媒体渠道,开展创意营销和精准推送,吸引更多游客来华旅游。
加强与国际旅游机构和媒体的合作,提高我国旅游形象和知名度。
2.4 加强旅游人才培养和服务人员素质提升加强旅游人才培养和培训,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
推动旅游教育体系的建设和优化,培养更多专业人才。
加强旅游服务人员的法律法规培训和文化素养提升,提供更好的旅游服务和体验。
3. 国际旅游合作积极发展和深化国际旅游合作,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旅游合作交流。
推动旅游文化交流和旅游项目的互联互通。
扩大外国游客来华旅游的规模和比例,提升我国旅游业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宜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宜昌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宜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宜昌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宜昌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03.16•【字号】宜府发〔2022〕7号•【施行日期】2022.03.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旅游综合规定,文化正文宜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宜昌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宜府发〔2022〕7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现将《宜昌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宜昌市人民政府2022年3月16日宜昌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目录一、发展环境(一)基础条件(二)发展形势(三)主要问题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二)基本原则(三)发展目标三、融入国际国内大通道,构建文旅发展大格局(一)加快融入国际国内大通道(二)优化形成“一核三带八区”布局四、实施精品工程,促进产品转型升级(一)全力提升两坝一峡新能级(二)全力打造屈原文化金名片(三)全力放大省运会综合效应(四)全力建好特色文旅精品(五)全力发展品质休闲业态五、加快产业融合,壮大优势产业集群(一)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二)搭建融合发展平台(三)建强八大优势产业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高主客共享水平(一)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二)丰富公共文化供给(三)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四)提升公共服务效能七、加大精准营销力度,塑造城市文旅品牌(一)精准营销城市品牌(二)精深营销产品品牌(三)精妙营销旅游热点(四)精心搭建国际营销渠道(五)精巧构建营销宣传机制八、加强现代治理,提升文旅发展品质(一)加强市场监管与服务(二)加强行业标准化管理(三)加强智慧文旅建设(四)提升国际服务水平九、保障机制(一)组织保障(二)政策保障(三)法治保障(四)人才保障(五)生态保障“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是宜昌提升城市发展品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的开局五年,也是奋力实现“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当好引擎、争当表率”的关键五年。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09.22•【字号】宁政办发〔2021〕63号•【施行日期】2021.09.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化,旅游其他规定正文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宁政办发〔2021〕63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第10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组织实施。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2021年9月22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第一章发展基础“十三五”时期,在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文化和旅游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宁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培元固本、守正创新,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着力推进全域旅游快速发展,全区文化和旅游各项工作成效显著,文化旅游产业作为自治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地位更加巩固,为“十四五”时期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第一节“十三五”时期取得的主要成就“十三五”期间,我区文化和旅游发展的主要指标和重点任务基本完成,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充分显现,旅游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综合带动功能更加凸显,文化和旅游积极助力“六稳六保”、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艺术精品力作不断涌现。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力作。
创作演出优秀剧目45部、主题晚会18台、美术作品561幅;各类优秀文艺作品获得国家级奖项80多个。
秦腔现代戏《王贵与李香香》荣获“文华大奖”和“五个一工程奖”,入选全国优秀红色旅游演艺作品。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的通知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05.19•【字号】云政发〔2022〕31号•【施行日期】2022.05.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旅游综合规定正文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的通知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现将《云南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云南省人民政府2022年5月19日云南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推动我省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发〔2021〕32号)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云政发〔2021〕4号)要求,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顺时势,全面建设文化和旅游“双强省”“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全省文化和旅游发展的关键时期。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推进文化和旅游“双强省”建设。
一、发展基础更加扎实“十三五”期间,全省文化和旅游行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设最美云南、打造“三张牌”、推进旅游革命“三部曲”等工作要求,推进文化建设繁荣发展,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文化和旅游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一)文化建设基础增强创作了一批反映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戏剧(曲)、音乐、舞蹈及文艺作品,新创大型舞台艺术作品50余台、小戏作品70余个,一批优秀剧目入选参评国家节赛和大奖,入选国家级美术作品190余幅。
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十四五规划
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十四五规划为贯彻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国家〃十四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和《〃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建立高标准现代文化和旅游市场体系,促进文化和旅游市场高质量发展,结合实际,编制本规划。
一、〃十三五〃发展概况(一)发展基础〃十三五〃时期,市的正确领导下,〃十三五〃时期文化事业、文化和旅游产业稳步发展,各项基础条件进一步夯实,产业体系不断完善,市场规模更加扩大,管理和服务水平大幅提升,从业人员队伍逐步壮大,行业人员素质显著提高,文化和旅游业对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
1.公共文化服务日益完善。
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投资5亿多元建设区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并升级改造文化馆,增设美术馆和小剧场,建全公共文化设施,提升文化服务功能,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图书馆发放读者证35000个,接待读者近300万人次,外借图书近150万册次,举办各类讲座260场;接待参观团体240余次,举办各种展览35场,宣教活动120余场;文化馆举办各类文化活动800余场,组织开展各类培训活动30余种,培训近万人次。
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举办各类书画、摄影等展览50次,组织书法名家作品展、艺术节、群众文化节,极大程度激发全民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提升了文化品牌知名度;加大文艺下乡力度,每年组织〃送文化下乡〃演出200场,开展〃农民点戏戏进万家〃活动20场,农村公益电影放映5000余场。
积极培育文化队伍,全区各类民间文艺骨干团队增至500余支。
2、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加快培育新兴文化产业,深入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文化产业的影响力日益增强。
文化企业1200多家,其中规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150家。
对外交流加强,借助艺术品产业博览会,每年组织区内企业参加服务贸易交易会、文化产业博览会、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等全国性展示展销活动,扩大了文化企业影响力。
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
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目录第一章发展背景和现状 (6)一、宏观背景 (6)(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需要旅游业的重要支撑 (6)(二)千亿文旅产业目标下,需要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6)(三)“中国”品牌战略下,需进一步强化形象 (6)(四)全域旅游背景下,有能力建设成为标杆城市 (6)(五)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需要成为重要抓手 (7)二、发展基础和条件 (7)(一)主要指标超额完成 (7)(二)重点工作取得成效 (7)(三)文旅项目建设加快 (8)(四)市场开拓有序推进 (8)(五)服务体系成效显著 (8)三、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8)(一)龙头产品容量不高,文旅优势未充分释放 (8)(二)空间布局呈现小而散,尚未形成特色组团 (9)(三)文化特色挖掘不够,文旅产品创新不足 (9)(四)品牌形象有待强化,品牌内涵支撑不足 (9)(五)产业融合深度不足,旅游带动效果有待提高 (10)(六)基础设施有待完善,旅游服务体系亟待加强 (10)第二章发展总体思路和定位 (11)一、市文化和旅游发展的总体思路 (11)(一)城市战略重构 (11)(二)旅游优势凝练 (11)(三)产业增值提效 (11)二、发展定位 (11)(一)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 (11)(二)粤港澳大湾区最佳滨海休闲度假旅游胜地 (12)(三)国家全域旅游发展成果标杆城市 (12)第三章空间布局规划 (13)一、融入国家战略,区域联动发展 (13)(一)以“侨”为媒,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 (13)(二)加强区域合作,建成粤港澳大湾区文旅发展增长极 (13)二、优化全域空间体系 (13)(一)一圈引领 (14)(二)世遗双核 (14)(三)三区并进 (14)(四)四带联动 (15)第四章产品体系规划 (17)一、产品体系开发的基本思路 (17)(一)打造世遗旅游目的地 (17)(二)开发高端滨海旅游 (17)(三)发展特色乡村小镇旅游 (17)(四)构建主题鲜明的文化遗产游径系统 (17)二、文旅产品主题设计 (18)(一)“风韵侨乡”文化体验类产品 (18)(二)“蓝色滨海”休闲度假类产品 (18)(三)“岭南韵味”研学体验类产品 (19)(四)“温泉之都”休闲康养类产品 (20)(五)“绿色山地”户外运动类产品 (20)(六)“特色村镇”乡村旅游类产品 (21)三、各市(区)发展指引 (22)(一)蓬江区、江海区 (22)(二)新会区 (22)(三)台山市 (22)(四)开平市 (23)(五)鹤山市 (23)(六)恩平市 (23)第五章文旅产业融合规划 (24)一、文旅产业融合策略 (24)(一)文旅融合政策引导策略 (24)(二)文化强基策略 (24)(三)文旅融合示范带动策略 (24)(四)文化名人IP 创建策略 (25)(五)物质文化休闲创意化策略 (25)(六)非物质文化挖掘和体验创新策略 (25)(七)旅游商品文创化引领策略 (25)(八)文旅融合中的市场营销创新策略 (26)二、文旅融合产品开发指引 (26)(一)基于文旅融合政策引导策略的产品开发指引 (26)(二)基于文化强基策略的产品开发指引 (26)(三)基于文旅融合示范带动策略的产品开发指引 (26)(四)基于文化名人IP 创建策略产品开发指引 (27)(五)基于物质文化休闲创意化策略的产品开发指引 (27)(六)基于非物质文化挖掘和体验创新策略的产品开发指引 (27)(七)基于旅游商品文创化引领策略的产品开发指引 (27)(八)基于文旅融合中的市场营销创新策略的产品开发指引 (27)三、各市(区)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方向 (28)(一)蓬江区:重点打造文化产业集聚区 (28)(二)江海区:重点发展文艺展演中心 (28)(三)新会区:建设创意产业园、特色产业小镇 (29)(四)台山市:渔耕文化综合体验区 (29)(五)开平市:百年华侨文化综合体 (29)(六)鹤山市:康养生态小镇 (30)(七)恩平市:特色民俗美食乡村游 (30)第六章服务提升规划 (31)一、旅游交通系统规划 (31)(一)对外交通网络构建 (31)(二)内部交通网络构建 (31)二、旅游服务要素提升规划 (31)(一)旅游住宿 (31)(二)旅游餐饮 (32)(三)娱乐休闲 (32)(四)旅游商品 (33)三、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33)(一)旅游厕所建设 (33)(二)智慧旅游体系 (33)(三)标识解说系统 (34)(四)旅游公共安全 (34)第七章市场营销规划 (36)一、总体思路 (36)二、宣传口号 (36)三、市场营销手段 (36)(一)新媒体营销 (36)(二)节事营销 (37)(三)主题营销 (37)(四)纳入政府公共营销计划 (38)(五)“全流程”推广渠道 (38)第八章保障体系规划 (39)一、制度政策 (39)(一)出台旅游行业运营秩序的保障政策 (39)(二)完善土地供给政策 (39)(三)实行旅游业税费优惠政策 (39)二、环境保护 (40)(一)创建全域绿色环保景区 (40)(二)提升绿色旅游发展水平 (40)(三)推动生态共建共享行动 (40)(四)建设生态的旅游海岸线 (40)三、金融体系 (41)(一)建立文旅投融资平台 (41)(二)深化文旅与金融机构的合作 (41)(三)鼓励社会化资本投资旅游业 (41)(四)建设华侨华人“双创平台” (42)(五)加大对海外侨胞回乡创业的政策支持 (42)四、人才技术 (42)(一)建设高层次文旅人才队伍 (42)(二)建立文旅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42)(三)构建新型文旅培训平台 (43)第一章发展背景和现状一、宏观背景(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需要旅游业的重要支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支持建设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支持与港澳合作建设大广海湾经济区,拓展在金融、旅游、文化创意、电子商务、海洋经济、职业教育、生命健康等领域合作,加快银湖湾滨海地区开发,形成国际节能环保产业集聚地以及面向港澳居民和世界华侨华人的引资引智创业创新平台,赋予了市新定位、新使命。
十四五旅游事业发展规划
十四五旅游事业发展规划引言本文旨在提出十四五旅游事业发展规划,该规划旨在促进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推动旅游经济的增长,并提升我国在世界旅游市场上的竞争力。
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在我国的重要性日益增加。
十四五旅游事业发展规划的制定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对旅游休闲的需求,提高旅游服务水平,推动旅游产业的升级和转型,以及保护和传承我国丰富的旅游资源。
目标与战略1. 发展旅游基础设施: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交通、住宿、餐饮等方面,以提供更便利、舒适的旅游环境。
2. 推进旅游业数字化转型:借助信息技术,提升旅游业的服务效率和体验,推动旅游业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3. 加强旅游产品开发:优化旅游产品供给结构,推出更多具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4. 加强旅游宣传推广:通过多种渠道和媒体,积极宣传我国的旅游资源,扩大国际旅游市场份额。
5. 加强旅游人才培养:加大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重点任务1. 完善旅游法规制度:制定和完善相关法规和政策,保障旅游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2. 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加强旅游服务标准化,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
3. 加强旅游安全保障:建立健全旅游安全管理体系,确保旅游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4. 推动旅游业绿色可持续发展:鼓励旅游企业采取环境友好型经营模式,保护生态环境。
5. 深化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加强旅游与文化产业的合作,推动旅游与传统文化的结合。
总结十四五旅游事业发展规划的目标是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增长,提高我国在全球旅游市场的竞争力。
我们将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数字化转型、加强旅游产品开发、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和加强人才培养来实现这一目标。
此外,我们还将重视完善法规制度、提升服务质量、加强安全保障、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以及推动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
通过这些措施,我们相信我国旅游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印发《湖南省“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印发《湖南省“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日期】2021.08.30•【字号】湘文旅政法〔2021〕101号•【施行日期】2021.08.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旅游其他规定,发展规划正文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印发《湖南省“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湘文旅政法〔2021〕101号各市州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厅机关各处室、省文物局,厅直各单位:现将《湖南省“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特此通知。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2021年8月30日湖南省“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一、发展环境“十三五”是湖南由旅游资源大省迈向旅游经济强省的重要五年,全省旅游业整体实现较快增长,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为加快富民强省建设作出了贡献。
(一)发展成就1.旅游业发展实现历史性突破。
全省旅游接待总人次从2015年的4.77亿人次增长到2019年的8.32亿人次,年均增长11.77%;旅游总收入从2015年的3712.9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9762.32亿元,年均增长21.33%,旅游对经济发展的拉动和支撑作用日益增强。
在受新冠疫情影响的2020年,全年仍接待游客6.93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8261.95亿元,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6.18%,是全国旅游业恢复得最好的地区之一,湖南推动文旅企业复工复产工作经验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典型案例。
2.旅游品牌创建成果丰硕。
崀山、炎帝陵、桃花源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柳叶湖晋级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全省5A级旅游景区达到10家,4A级旅游景区120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达到2家,省级旅游度假区10家。
大力实施创建全域旅游基地三年行动计划,韶山市、武陵源区、南岳区、永定区、望城区、凤凰县、资兴市7个县市区获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浏阳市、宁乡市等39个县市区获评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03.18•【字号】渝府发〔2022〕23号•【施行日期】2022.03.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现将《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人民政府2022年3月18日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2022年3月目录第一章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第一节发展基础第二节发展环境第二章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第一节指导思想第二节发展原则第三节发展目标第三章推动文艺繁荣发展第一节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第二节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第四章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第一节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城乡一体化建设第二节打造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第三节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第五章推进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高质量发展第一节巩固壮大主流媒体阵地第二节持续推动精品建设和品牌建设第三节构建广电及网络视听技术体系和安全体系第六章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利用第一节加强革命文物保护传承第二节加强考古发掘与研究第三节加强博物馆体系建设第四节加强文物保护与利用第五节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第七章推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第一节培育壮大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第二节大力发展数字文化产业新业态第三节加强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第四节推动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第八章加快建设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第一节传承弘扬巴蜀文化第二节加快发展巴蜀文化旅游产业第三节着力开展文化旅游走廊市场推广第四节建立和完善共建机制第九章构建“一区两群”旅游发展格局第一节加快建设世界知名都市旅游目的地第二节加快建设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第三节加快建设渝东南武陵山区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第十章实施旅游精品工程第一节全面提升都市旅游第二节着力打造长江三峡旅游第三节加快推进民俗生态旅游第四节做大做强温泉旅游第五节做优做靓红色旅游第六节转型升级乡村旅游第七节加快发展康养及休闲度假旅游第十一章提升和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第一节提升和完善旅游要素体系第二节提升和完善旅游交通体系第三节提升和完善旅游集散体系第四节加快智慧旅游建设第十二章推进文旅融合体制机制创新第一节建立和完善文旅融合发展机制第二节加快文化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第三节提振文化和旅游消费市场第四节培育壮大文旅市场主体第十三章推进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第一节加快文化和旅游科技应用与研发第二节加强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第三节健全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生态第十四章加强文化交流和旅游推广第一节加快提升国际影响力第二节深化文旅区域合作第三节加强文旅品牌营销与城市形象推广第十五章加强规划实施第一节建立和完善投融资机制第二节加强文化和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第三节加强组织协调和政策引导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为贯彻落实国家《“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和《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结合重庆实际,编制本规划。
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
壮大正能量。
研究好、解读好、阐释好中华文化,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用好用足文化、文物、旅游资源,梳理精神谱系,延续历史文脉,弘扬时代价值。
同时,大力推进文明旅游,引导游客和旅游从业人员成为中华文明的实践者和传播者。
《规划》提出,要构建新时代艺术创作体系,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聚焦中国梦时代主题,加强现实题材创作生产,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不断完善艺术作品的创作生产、演出演播、评价推广机制,推出反映时代新气象、讴歌人民新创造的文艺精品。
要完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体系,坚持把保护放在首位,推进文化遗产资源调查和系统性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发挥文化遗产在传承中华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的重要作用,使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
世界首部大型汉文化旅游舞台情景剧《大汉伊人》《规划》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贯穿于规划全篇,注重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突出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把中央决策部署转化为“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的科学思路和扎实举措,着力推进文化铸魂、发挥文化赋能作用,着力推进旅游为民、发挥旅游带动作用,着力推进文旅融合、努力实现创新发展。
《规划》系统阐明了“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的总体要求、发展目标、主要任务、重要举措等。
力争到2025年,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中华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进一步增强,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竞争的强大动力和重要支撑。
《规划》坚持引领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着眼于补短板、强弱项、增后劲,设计了62个重点工程项目作为《规划》实施的重要支撑。
从前期研究、专题调研到文本起草、征求意见,《规划》历时近两年编制完成,汇集了各方智慧,凝聚了广泛共识,是“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的路线图和任务书。
十四五旅游发展规划
“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环境(一)发展成就。
“十三五”时期,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文化和旅游行业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加快推进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繁荣发展大众旅游,创新推动全域旅游,着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推进旅游业进一步融入国家战略体系。
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地位更为巩固。
“十三五”以来,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跨界融合、协同发展,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新业态不断涌现,旅游业对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综合带动作用更加凸显。
旅游成为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的刚性需求。
“十三五”期间年人均出游超过4次。
人民群众通过旅游饱览祖国秀美山河、感受灿烂文化魅力,有力提升了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旅游成为传承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相互促进,红色旅游、乡村旅游、旅游演艺、文化遗产旅游等蓬勃发展,旅游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面发挥了更大作用。
旅游成为促进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重点旅游城市纷纷将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先导产业,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为旅游业营造优质发展环境。
旅游成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领域。
各地区在严格保护生态的前提下,科学合理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特色旅游道路。
旅游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生力军。
各地区在推进脱贫攻坚中,普遍依托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进一步夯实了乡村振兴的基础。
旅游成为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渠道。
“十三五”期间,出入境旅游发展健康有序,年出入境旅游总人数突破3亿人次。
“一带一路”旅游合作、亚洲旅游促进计划等向纵深发展,旅游在讲好中国故事、展示“美丽中国”形象、促进人文交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红河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红河州“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的通知
红河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红河州“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2.09.13•【字号】红政办发〔2022〕60号•【施行日期】2022.09.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化,发展规划,旅游综合规定正文红河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红河州“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的通知各县市人民政府,州直各委、办、局:《红河州“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已经十三届州人民政府第9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2022年9月13日红河州“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对“十四五”发展规划的部署安排,推动全州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云南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有关要求,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紧抓机遇,全面建设文化和旅游强州“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十四五”规划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
站在新的历史节点,要深刻理解新环境,准确把握新机遇,立足全州文化旅游发展实际,为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实现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一、文化和旅游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十三五”期间,红河州文化旅游认真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全面落实建设民族文化强州的战略部署,努力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推进红河文化建设“1046”春天工程,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模和效益、文旅融合产品和业态创新、旅游配套服务与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旅游品牌知名度等方面都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极大增强了全州文化旅游市场竞争力,文化和旅游工作取得突出的成绩,为全州经济社会事业发展贡献了力量。
2026年文化旅游十四五规划编制要点
2026年文化旅游十四五规划编制要点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备受关注。
在"十四五"时期,文化旅游产业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为您解析2026年文化旅游十四五规划编制的要点。
一、明确发展目标1.提升文化旅游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2.实现文化旅游产业的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
3.提高文化旅游产品的供给质量和水平。
4.增强文化旅游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
二、优化产业结构1.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产品。
深入挖掘各地文化资源,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满足游客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
2.加强文化旅游产业链建设。
以文化旅游核心产业为主导,加强相关产业的合作与融合,打造完整的文化旅游产业链。
3.培育文化旅游产业集群。
发挥区域优势,打造一批具有竞争力文化旅游产业集群,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1.完善文化旅游服务体系。
提升旅游交通、住宿、餐饮等基础设施水平,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体验。
2.推进文化旅游信息化建设。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文化旅游服务的便捷性和智能化水平。
3.加强文化旅游安全体系建设。
保障游客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提高文化旅游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
四、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1.加强文化创意产业与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
通过创意设计、数字科技等手段,将文化元素融入文化旅游产品,提升产品附加值。
2.促进文化与旅游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
例如,加强与农业、工业、健康等产业的结合,开发跨界文化旅游产品。
五、加强文化旅游市场培育和宣传推广1.拓展文化旅游市场。
积极开发国内外旅游市场,扩大文化旅游消费群体。
2.提高文化旅游品牌影响力。
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旅游品牌,提升国家文化旅游形象。
3.加强文化旅游宣传推广。
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渠道,加大文化旅游宣传力度,吸引更多游客关注和参与。
六、加强政策支持和保障措施1.完善文化旅游政策体系。
出台一系列有利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