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等教育心理学试卷及答案三

合集下载

2016完整教育心理学章节试题

2016完整教育心理学章节试题

第一章同步训练模拟试题及答案同步训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时问大致为( c)。

A.19世纪20年代以前B.19世纪80年代C.20世纪20年代以前D.20世纪80年代2.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了解学生的注意稳定性、情绪状态和个性特征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b)。

A.测验法B.观察法C.实验法D.调查法3.(d)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A.教学工具B.教学环境C.教学设施D.教学媒体4.60年代初,( a)发起课程改革运动,自此,美国教育心理学逐渐重视探讨教育过程和学生心理,重视教材、教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

A.布鲁纳B.桑代克C.皮亚杰D.廖世承5.在教育心理学看来,(c )不仅是课堂管理研究的主要范畴,也是学习过程研究和教学设计研究所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

A.教学内容B.教学媒体C.教学环境D.评价/反思过程6.教育心理学成熟时期比较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

( a)思潮掀起一场教育改革运动。

A.人本主义B.行为主义C.认知心理学D.信息论7.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于( a)年。

A.1879 B.1897 C.1789 D.17988.( b)是研究如何促使学生从内部理解所学内容的意义,并对学习进行自我调节.A.主动性研究B.反思性研究C.合作性研究D.社会文化研究9.调查法中技术性最强的方法是(a )。

A.测验法B.问卷法C.观察法D.谈话法10.心理科学研究中应用最广、成就最大的一种方法是(c )。

A.观察法B.谈话法C.实验法D.问卷法二、多项选择题1.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的要素有(abcde ).A.学生B.教师C.教学内容D.教学媒体E.教学环境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bc)。

A.如何学B.如何教C.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D.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E.如何管理学生3.教育心理学的作用体现在( abce)。

高校教师资格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高校教师资格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第一章题目一、单项选择题1、心理现象分为(A)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C、情感过程与个性心理D、意志过程与个性心理2、心理过程包括(D)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B、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D、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3、个性心理特征是在(D)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A、认知过程B、情感过程C、意志过程D、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4、(C)在深度上对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细致研究A、普通心理学B、发展心理学C、理论心理学D、生理心理学5、(B)在广度上研究各个社会领域内的心理A、社会心理学B、应用心理学C、发展心理学D、比较心理学、6、(F)是理论的心理学基础,主要研究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与心理现象一般规律(E)是研究个体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D)是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进行研究工作的心理学(C)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B)是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产生的以脑内的生理事件、生理基础的心理学分支,试图通过大脑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来解释心理现象、(A)是研究动物行为进化的基本理论和不同进化水平的动物约各种行为特点的心理学分支A、比较心理学B、理论心理学C、社会心理学D、实验心理学E、发展心理学F、普通心理学7、进一步探索研究在各个社会领域中心理活动的具体现象及其规律的心理学是(C)A、社会心理学B、理论心理学C、应用心理学D、普通心理学8、自然实验法的优点是(A)A、减少人为性,提高真实性B、减少人为性,降低真实性C、提高人为性,增加真实性D、提高人为性,降低真实性9、(C)的《生理心理学原理》一书被心理学界认为是心理学的独立宣言A、笛卡尔B、洛克C、冯特D、缪勒10、(B)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界定为心理学的诞生A、1789B、1879C、1798D、189711、(A)被誉为心理学之父或心理学第一人A、冯特B、洛克C、笛卡儿D、缪勒12、精神分析学派(精神动力学派)是(C)创立的A、笛卡尔B、华生C、弗洛伊德D、罗杰斯13、心理学的第一大势力是指(A)A、精神分析B、行为主义C、认知D、人本主义14、行为主义创立的标志是1914年美国心理学家(B)出版了《行为:比较心理学导论》一书,由此他被称为行为主义的创始人A、罗杰斯B、华生C、弗洛伊德D、马斯洛二、多项选择题1、心理现象分为(A、C)A、心理过程B、认知过程C、个性心理D、情感过程E、意志过程2、心理过程包括(C,E,G)A、感知过程B、知觉过程C、认识过程D、注意过程E、情感过程F、行为过程G、意志过程3、个性心理特征包括(B,C,E)A、认知B、能力C、气质D、情感E、性格4、心理学可分为(A,D)A、理论心理学B、发展心理学C、普通心理学D、应用心理学E、社会心理学5、下列属于理论心理学的是(A,B,D,E)A、普通心理学B、社会心理学C、教育心理学D、生理心理学E、实验心理学6、下列属于应用心理学的是(B,C,D,E)A、社会心理学B、教育心理学C、咨询心理学D、管理心理学E、消费心理学7、以下哪些是理论心理学的研究内容(A,B,C,E,F)A、心理学学科性质B、心理学方法论C、身心问题D、学习心理机制E、心理的生理基础F、心理的起源8、科学的三大特征是(A,B,D)A、客观性B、可验证性C、准确性D、系统逻辑性E、描述性9、(A,B,C)决定了心理学的自然科学属性A、心理学的研究对象B、心理学的历史渊源C、心理学的研究方法D、人的社会性10、(A,C)的基本原理是心理学研究的根本指导思想A、辩证唯物主义B、形而上学C、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E、机械唯物主义11、在心理学研究中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是(A,B,C,D)A、客观性原理B、系统性原理C、发展性原理D、教育性原理E、协同性原理12、观察法可以分为(A,B,C,E)A、参与观察法与非参与观察法B、现场观察与情景观察C、长期观察与短期观察D、情景观察与控制观察E、全面观察与重点观察13、观察法要有效,就要特别注意(B,C,D,E)A、每次尽可能长B、有明确观察目的C、随时记录D、可利用现代手段E、每次时间不宜过长14、实验法就是要在保持其他因素恒定的前提下研究(A,B)的关系和变化的规律A、自变量B、因变量C、人脑D、客观世界15、实验法可分为(A,D)A、实验室实验法B、情景实验法C、参与实验法D、自然实验法16、在实验室实验研究中,主要要控制哪些方面(A,B,C,D)A、实验情境B、控制被试C、控制实验刺激D、控制被试的反应17、调查法可分为(B,C,D,E)A、一般调查法和特殊调查法B、一般调查法和专题调查法C、事实特征调查和征询意见调查D、结构式调查和非结构式调查E、访谈法、邮寄问卷法和电话调查法等18、调查法的缺点是(B,C,D)A、难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第一手的资料B、被调查者可能有意不作出真实回答C、封闭式的问题损失数据有效性D、问题措词不易确定19、一般研究法主要包括(A,B,D)A、实验和研究设计B、对数据的统计处理C、抽样法D、逻辑思维法20、心理学发展的历史分为(A,C)A、孕育阶段B、转折阶段C、确立阶段D、发展阶段21、冯特对心理学的历史功绩主要有(A,B,D)A、心理学的确立B、实验心理学的创立C、出版〈〈生理心理学原理〉〉D、建立心理学专业队伍22、弗洛伊德把人的意识分为(A,B,C)A、意识B、前意识C、潜意识D、后意识23、弗洛伊德的早期理论包括(A,B,C)A、潜意识理论B、梦的解释C、泛性论D、本能学说E、人格理论三、判断题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的科学。

2016高教心理学真题

2016高教心理学真题

2016 高等教育心理学试卷及答案十六一、单选题1. 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高等学校教育情境中 A 的基本规律的科学。

A. 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B. 学生的学C.教师的教D.学生身心发展2. 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对少数或个别学生进行较长时间的多方面深入研究的方法,称为 B 。

A. 测验法 B. 个案法 C. 调查法 D. 观察法3. 需要层次理论是由以下哪位心理学家所提 B 。

A. 阿特金森 B. 马斯洛C.维纳D.班杜拉4. 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阿特金森认为避免失败者的目的是避免失败,减少败感,所以他们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

当一项任务的成功率为50%时,他们会 C 。

A. 可能选择B. 犹豫不决C. 回避这项任务D. 坚决选择5. 著名的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告诉我们,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对学习效果的提高 D 。

A. 也是中等 B. 不利 C. 关系不大 D. 最有利6. 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声望的需要是 B 。

A. 认知内驱力B. 附属内驱力C .欲望内驱力 D. 自我提高内驱力7. 在练习的中后期往往出现进程的暂时停顿现象,称为D o A.平原现象B. 起伏现象 C. 低谷现象 D. 高原现象8. 根据知识的不同表述形式,将知识划分为 B 。

A. 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B. 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C .感性知识和陈述性知识 D. 理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9. 如果要想记忆效果好,过度学习的程度应保持在 D 。

A.120% B.130%C. 140%D.150%10. 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 B 。

A. 思维 B. 练习 C. 反思 D. 想象11. 根据迁移的性质不同,迁移可以分为 C 。

A. 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 B. 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C. 正迁移和负迁移D. 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12. 不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直接将原有的认知经验应用到本质特征相同的一类事物中去。

2016年《高等教育心理学》试卷参考答案

2016年《高等教育心理学》试卷参考答案

2016年《高等教育心理学》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0题×1分=10分)1.A;2.B;3.C;4.B;5.A;6.A;7.D;8.B;9.B;10. A二、填空题(10题×1分=10分)1.效果律;2. 信息编码方式3.言语直观;4.7±2;5.先快后慢;6.150%;7.因循式;8.动觉控制;9.调适性;10.早晚三、简答题(5题×6分=30分)1.简述教师成长的历程。

(6分,每个要点2分)①关注生成阶段。

②关注情境阶段。

③关注学生阶段。

2.简述耶尔克斯—道德森定律。

(6分,每个要点1.5分)动机最佳水平因任务难度不同而不同。

①对于难度较大的学习任务,中等偏弱的动机容易取得良好效果;②对于难度较小的学习任务,中等偏强的动机容易取得良好效果;③对于难度中等的学习任务,中等强度的动机容易取得良好效果。

3.简述教学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迁移。

(6分,每个要点1.5分)①科学选择教学内容。

②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③改进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

④训练学生掌握学习策略。

4.简述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6分)答:维果茨基认为,学生发展有两种水平:一是“实际发展水平”(学生目前已经达到),(2分)二是“潜在发展水平”(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协助,他人的支持以及学生自身努力才能达到),这两种水平之间构成的区域称为“最近发展区”。

(2分)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只有落在最近发展区内,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

(2分)5.简述学习动机的教育激励措施。

(6分,每个要点1分)①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确立合理的学习目标。

②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③激发学生学习的成功感。

④利用争强好胜心理,妥善组织学习竞赛。

⑤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合理进行奖惩。

⑥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学习四、论述题(3题×10分=30分)1.试述大学生自我认识的基本途径。

(10分,每个要点2分)答题要点:①通过认识他人和与他人进行比较来认识自我。

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训练试卷包含答案

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训练试卷包含答案

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训练试卷包含答案单选题(共20题)1. 研究高等教育情景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及其规律的科学。

A.生理现象B.教育情景C.心理现象D.教学情景【答案】 C2. 在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学生开始能将完整的动作技能分解为若干个局部的、个别的动作,然后理解每个分解动作的基本要求和特征,对各个分解动作进行逐个的练习。

A.认知B.动作分解C.动作联系D.自动化【答案】 B3. 自我效能理论的最早提出者是()。

A.班杜拉B.布鲁纳C.斯金纳D.马斯洛【答案】 A4. 平时我们所讲的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等属于以下哪种迁移?()A.顺就迁移B.同化性迁移C.重组性迁移D.具体迁移【答案】 B5. 期货交易所应当及时公布的上市品种合约信息不包括()。

A.成交量、成交价B.持仓量C.最高价与最低价D.预期行情【答案】 D6. 假定美元和德国马克的即期汇率为USD、/D、E、M=1.6917/22,1个月的远期差价是25/34,则一个月期的远期汇率是()。

D/DEM=1.6851/47D/DEM=1.6883/97D/DEM=1.6942/56D/DEM=1.6897/83【答案】 C7. 对行为结果的归因中,属于稳定归因的因素是()。

A.能力和努力程度B.能力和运气好坏C.能力和任务难度D.努力和任务难度【答案】 C8. 有机体学会对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行为反应,巴甫洛夫称其为()。

A.刺激泛化B.刺激分化C.刺激比较D.行为强化【答案】 B9. ()与示范是观察学习的主要影响因素。

A.榜样B.教具C.模象D.言语【答案】 A10. 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属于()。

A.内部动机B.外部动机C.直接动机D.间接动机【答案】 B11. 师生交往系统一般有集中型、松散型和()三种典型方式。

A.单向型B.外倾性C.内倾往D.温和型【答案】 D12. 陈述性知识一般以()形式在头脑中贮存和表征。

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练习题库包括详细解答

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练习题库包括详细解答

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练习题库包括详细解答单选题(共20题)1. 在实验法的3个变量中,勿须加以控制的变量是()。

A.自变量B.因变量C.无关变量D.自变量与无关变量【答案】 B2. 一般认为,人在()之间的学习效率最高。

A.上午8~9点B.上午11~12点C.下午3~4点D.下午6~8点【答案】 B3. 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理解性、逻辑性等特点的记忆是()。

A.形象记忆B.情景记忆C.语义记忆D.情绪记忆【答案】 C4. (2016年真题)关于股权投资基金收益分配,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公司型基金缴纳公司所得税之后再按照《公司章程》关于利润分配的条款规定进行分配B.契约型基金因其契约属性,收益分配安排均可通过契约约定,在实务中相关约定不需参照现行行业监管和业务指引的要求C.合伙型基金不得约定将全部利润分配给部分合伙人或者由部分合伙人承担全部亏损D.合伙型基金的收益分配比例和时间可自行在合伙协议中约定【答案】 B5. (2020年真题)关于基金服务机构为防范基金服务业务中的利益冲突和输送,符合要求的()A.Ⅲ、ⅣB.Ⅰ、ⅡC.Ⅱ、ⅤD.Ⅲ、Ⅴ【答案】 C6. 教师在授课中的语言应尽量做到抑扬顿挫、轻重有落,这是运用了哪个感知规律?()A.组合律B.活动律C.差异律D.强度律【答案】 D7. ()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目的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过程。

A.教学反思B.教学监控C.教学计划D.教学设计【答案】 B8. 心理学研究中对一个特定的行为将要发生的可能性和一种特定的关系将被发现的可能性的陈述,属于()。

A.描述B.解释C.预测D.控制【答案】 C9. 研究表明,记忆效果最好的学习熟练程度为()。

A.50%B.100%C.150%D.200%【答案】 C10. 期望理论的提出者是()。

A.马斯洛B.赫茨伯格C.弗洛姆D.亚当斯【答案】 C11. (2017年真题)下列关于股权投资基金募集流程及先后顺序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训练试卷附有答案详解

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训练试卷附有答案详解

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训练试卷附有答案详解单选题(共20题)1. 用多种感觉通道识记时效果最显著的智力类型是()。

A.视觉型B.听觉型C.动觉型D.混合型【答案】 D2. 教师运用多媒体教育手段模拟实物的形象,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感性材料,称为()。

A.实物直观B.模象直观C.言语直观D.想象直观【答案】 B3. 一个人在心理活动的强度、灵活性、稳定性等动力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特征称为()。

A.意志B.动机C.气质D.能力【答案】 C4. (2017年真题)投资者投资股权投资基金的重要前提是()。

A.受到基金管理人开展的投资者教育B.充分调研,审慎选择基金管理人C.基金管理人了解自身的投资需求D.获取到投资基金拟投资项目信息【答案】 B5. 遵从、认同和内化是大学生态度与品德的()。

A.形成阶段B.转化阶段C.习得阶段D.修正阶段【答案】 C6. 吹拉弹唱属于()。

A.识记技能B.心智技能C.动作技能D.认知技能【答案】 C7.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A.发散思维B.分析思维C.形象思维D.抽象思维【答案】 A8. (2017年真题)我国现行的股权投资基金组织形式包括()。

A.Ⅰ、Ⅱ、ⅢB.Ⅰ、ⅣC.Ⅱ、Ⅲ、ⅣD.Ⅰ、Ⅱ、Ⅲ、Ⅳ【答案】 D9. 将无意义的材料人为地赋予某种意义,并利用一定的联想和想象,以提高记忆效果。

这种记忆信息编码策略称为()。

A.记忆术B.联想C.想象D.系统化【答案】 A10. (2017年真题)下列关于股权投资协议中的反摊薄条款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用来保证股权投资基金权益的约定B.目标企业发行新股时,作为老股东的股权投资人可以按照比例优先认购C.当目标企业未达到设定的业绩约定时,投资方要求其赎回相应股权D.约定目标企业董事会席位数量【答案】 A11. 创造过程的必经阶段是()。

A.准备阶段、酝酿阶段、启发阶段、验证阶段B.酝酿阶段、准备阶段、启发阶段、明朗阶段C.准备阶段、启发阶段、明朗阶段、验证阶段D.准备阶段、酝酿阶段、明朗阶段、验证阶段【答案】 D12. (2017年真题)下列属于基金业绩评价指标的是()。

2016高等教育心理学试卷及答案十三

2016高等教育心理学试卷及答案十三

江西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试卷一、单选题1.下列属于负强化的例子是 D 。

A.杀鸡骇猴B.当孩子犯错时拿走他最喜欢的玩具C.孩子去医院看病不再发烧了D.孩子表现不好就饿他一会儿, 表现好才给吃的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的本质意义,需要变换知识的呈现方式,其中本质属性保持恒定,而非本质属性可有可无,这在心理学中称为 A 。

A.变式B.比较C.概括D.抽象3.著名的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告诉我们,高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对学习效果的提高 D 。

A.最好B.不利C.关系不大D.有利4.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人的遗忘规律是 C 。

A.均衡的,先快后慢B.均衡的,先慢后快C.不均衡的,先快后慢D.不均衡的,先慢后快5.根据知识的不同表述形式,将知识划分为 B 。

A.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B.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C.感性知识和陈述性知识D.理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6.在练习的中后期往往出现进程的暂时停顿观象,称为 D 。

A.平原观象B.起伏观象C.低谷观象D.高原观象7.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 B 。

A.思维B.练习C.反思D.想象8.不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直接将原有的认知经验应用到本质特征相同的一类事物中去。

这种迁移称为 A 。

A.同化性迁移B.顺应性迁移C.重组性迁移D.排列性迁移9.关于个人自己认识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称为B 。

A.认知B.元认知C.技能D.操作10.以下各项中属于认知策略的是 A 。

A.精加工策略B.计划策略C.监视策略D.调节策略11.以下问题属于无结构的问题是 B 。

A.数学应用题B.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C.《背影》的作者是谁D.2008年奥运会主办方是哪个国家12.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A 。

A.刺激情境B.既定疑问C.思维状态D.思维起点13.提出假设的数量和质量取决于两个条件,一个是创造力,一个是C 。

A.求知欲望B.个体思维的灵活性C.已有知识经验D.好奇心14.个体根据外在的信息和线索来对自己或他人的内在状态或行为原因进行解释与推测的过程是 A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单选题1.赢得“教育心理学之父”美誉的心理学家是 D 。

A.班杜拉B.皮亚杰C.马斯洛D.桑代克2.需要层次理论是由以下哪位心理学家所提 B 。

A.阿特金森B.马斯洛C.维纳D.班杜拉3.著名的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告诉我们,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对学习效果的提高 D 。

A.也是中等B.不利C.关系不大D.最有利4.在教学中,教师采用模型、图片、幻灯、电影及录像等进行教学,这种直观形式属于 B 。

A.实物直观B.模像直观C.言语直观D.综合直观5.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人的遗忘的规律是 C 。

A.均衡的,先快后慢B.均衡的,先慢后快C.不均衡的,先快后慢D.不均衡的,先慢后快6.如果要想记忆效果好,过度学习的程度应保持在 D 。

A.120%B.130%C.140%D.150%7.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 B 。

A.思维B.练习C.反思D.想象8.在练习的中后期往往出现进程的暂时停顿现象,称为 D 。

A.平原现象B.起伏现象C.低谷现象D.高原现象9.根据迁移的性质不同,迁移可以分为 C 。

A.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B.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C.正迁移和负迁移D.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10.不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直接将原有的认知经验应用到本质特征相同的一类事物中去。

这种迁移称为 A 。

A.同化性迁移B.顺应性迁移C.重组性迁移D.排列性迁移11、相同要素说的主要提出者是 D 。

A.贾德B.苛勒C.奥兹伯尔D.桑代克12.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A 。

A.刺激情境B.既定疑问 C.思维状态D.思维起点13.已知条件和要达到的目标都非常明确,个体按一定的思维方式即可获得答案的问题称为 C 。

A.明确问题B.模糊问题 C.有结构问题D.无结构问题14.以下问题属于无结构的问题是 B 。

A..数学应用题B.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C.《背影》的作者是谁 D.2008年奥运会主办方是哪个国家15.个体对自己在各种我念关系中角色、地位、权力、人际距离等方面的意识属于 B 。

A.生理自我B.我念自我C.心理自我D.理想自我16.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转折期”是 C 。

A.大学一年级B.大学二年级C.大学三年级D.大学四年级17.个体想象中化人的目中自己的形象,他人对自己的评价,由此而产生的自我感,称为A 。

A.投射自我B.过去自我C.理想自我D.现实自我18.某人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有极强的自尊心,同时又有自卑,好嫉妒,看问题主观、片面,常常言过其实,怪癖古怪、、、。

该人的人格属于 C 。

A.冲动型人格B.强迫型人格C.偏执型人格D.焦虑型人格19.大学生中最常见的心理疾病是 B 。

A.恐惧症B.神经衰弱C.强迫症D.焦虑症20.男女双方并非兴趣相投,身心相悦而恋爱,而是为满足某种虚荣心或精神空虚而恋爱,称为 D 。

A.早恋B.性恋C.轻率恋D.虚恋二. 多选题1. 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一般原则是 ABCDE 。

A. 客观性原则B. 发展性原则C. 实践性原则D. 系统性原则E. 教育性原则2.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的方法有 ABCD 。

A.正确运用奖励与惩罚B.运用各种方法唤醒学生的求知欲C.满足学生的缺乏需要D.采取有趣的教学方式呈现知识3.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ABC 。

A.符号学习B.概念学习C.命题学习D.同化学习4.心智技能的特点是 BCD 。

A.动作对象的物质性B.动作对象的观念性C.动作进行的内隐性D.动作结构的简缩性5.加里培林认为心智技能的形成包括以下几个阶段ABCDE 。

A.活动的定向阶段B.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C.有声的言语阶段D.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E.内部言语阶段F.自动化阶段6.学习策略的教学方法有 ABCDE 。

A.指导教学法B.程序化训练法C.定形训练法D.交互式教学法E.合作学习法7.以下各项中属于迁移现象的是 BCD 。

A.一目十行B.举一反三C.触类旁通D.闻一知十E.过目不忘8.发现问题取决于以下因素 ABCED 。

A. 智力B.认知过程 C.主体活动积极性D.主体的求知欲望 E.主体的知识经验9.提出假设的数量和质量取决于两个条件 AD 。

A. 创造力B.求知欲望C.个体思维的灵活性D.已有知识经验E.好奇心10、从形式上看,自我意识包括 ABC 。

A.自我认识B.自我体验C.自己调控D.自己安慰三. 判断题1、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理论科学与应用科学的交叉学科。

(Right )2、观察法是通过心理测验来收集研究资料的一种方法。

( WRONG )3、1879年,德国人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心理学著作,标志着心理学的诞生。

( W )4、注意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

( )W5、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不是同步的。

( R)6、在学习过程中,认知策略起着控制执行的作用,控制自己的内部行为。

( R )7、桑代克认为学习是尝试错误的过程。

(R )8、华生认为学习是由强化练习引起的潜在反应能力的较为持久的改变。

W( )9、负强化就是惩罚。

( W)10、桑代克是教育心理学体系和联结主义学习心理学的创始人。

( )R11、心理治疗的对象可以是一般人,目的在于助人成长。

( W)12、后面学习的内容对前面学习的内容的干扰作用称后摄抑制。

( R )13、在问题解决中,发现具体的解决方法是在明朗期。

( R)14、对于复杂问题,中等偏低的兴奋水平比较有利。

( )R15、气质类型和性格特征无所谓好坏之分。

( W)16、记忆的三个系统中,记忆的信息是未能加工的原始信息,保持时间0.5-2秒,称为短时记忆。

( )W17、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最高层次的需要是求知的需要。

()W18、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心理特征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R )19、行为主义学派的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苛勒,后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斯金纳。

( )W20、从内容上来划分,自我意识可分为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

()R四、案例分析题1、王某,女,大四学生,22岁。

对食品安全问题不放心4个月,伴反复检查、苦恼2个月。

具体表现为:不敢在外边的饭店吃饭,担心饭店的菜洗不干净。

不敢吃牛肉干,害怕得疯牛病,不敢吃猪肉,猪饲料中激素太多。

尤其是“福寿螺”事件后,不仅小龙虾之类,甚至海鲜类的食物也拒绝吃了。

米饭也是尽可能少吃,因为大米上的农药实在是太多了。

该学生认为吃饭实在是令人头痛的事,导致进食量越来越少,体重明显下降。

因而,每天要同学监督她进食,遭到她的强烈反对,为此经常争吵。

近2个月来开始担心寝室门没关好,每次不管出门还是晚上睡觉前都需要反复检查,为此经常上课迟到,感觉非常辛苦,也想控制不检查那么多次,但又不放心。

(1)该求助者的问题最可能属于( C)A、一般心理问题B、严重心理问题C、神经症性心理问题D、精神病性障碍(2)该女士的情绪问题主要有( A )。

A、焦虑B、烦躁C、抑郁D、敌对(3)引发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原因可能是( )B。

A、性别因素B、性格因素C、婚恋因素D、爱情因素(4)对于该女士的问题,比较恰当的心理调节方式是( B )。

A、转介精神科治疗B、认知治疗C、进行医学治疗D、生物反馈治疗2、盛夏酷暑,几只口干舌燥的狐狸来到一片葡萄园。

一串串又大又紫、晶莹剔透的葡萄挂满枝头。

众狐狸馋涎欲滴,急不可耐地急相跃起。

无奈葡萄架太高,哥儿几个使尽浑身解数,葡萄依然可望不可及。

第一只狐狸跳了几下摘不到,从附近找来一个梯子,爬上去满载而归。

第二只狐狸跳了多次仍吃不到,找遍四周,没有任何工具可以利用,笑了笑说:“这里的葡萄一定特别酸!”于是,心安理得地走了。

第三只狐狸高喊着“下定决心,不怕万难,吃不到葡萄死不瞑目”的口号,一次又一次跳个没完,最后累死在葡萄架下。

第四只狐狸因为吃不到葡萄整天闷闷不乐,抑郁成疾,不治而亡。

第五只狐狸想:“连个葡萄都吃不到,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呀!”于是找个树藤上吊了。

第六只狐狸吃不到葡萄便破口大骂,被路人一棒子了却性命。

第七只狐狸抱着“我得不到的东西也决不让别人得到”的阴暗心理,一把火把葡萄园烧了,遭到其他狐狸的共同围剿。

第八只狐狸想从第一只狐狸那里偷、骗、抢些葡萄,也受到了严厉惩罚。

第九只狐狸因为吃不到葡萄气极发疯,蓬头垢面,口中念念有词:“吃葡萄不吐葡萄皮……” 另有几只狐狸来到一个更高的葡萄架下,经过友好协商,利用叠罗汉的方法,成果共享,皆大欢喜!(1)第二只狐狸使用的是哪一种心理防御机制?( A )A、合理化B、投射C、退行D、幻想(2)关于心理防御机制,说法不正确的是?( B )A、心理防御机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个体的压力,有利于保持心理平衡B、心理防御机制全都是起消极作用的。

C、经常地使用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可以使个体形成自卑、退缩的性格D、未雨绸缪是一种积极的心理防御(3)从应对挫折的角度来讲,这些狐狸表现出的应对方法不包括(B )A、冷漠B、敌对C、自责D、偏执(4)建设性防卫机制主要有( C )A、认同B、敌对C、升华D、偏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