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案例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教育案例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案例

班上褚某是一个脑瓜子灵,活泼又有点儿任性的小男孩。开学刚几天,不是和同学闹别扭,就是顶撞老师。对老师表扬他人总表示无端否定,对于乐于助人、爱护集体、爱护公物、遵守校规校纪的好学生也是肆意讽刺、挖苦。而对不良倾向或行为,反而持认同情感,并大喝其彩。自己做错事,把关系闹僵,不但不认错,还自以为是,总诉说别人老跟他过不去,所有的错都是别人的错,他永远都是对的。对老师有明显的“反控制”、“对抗”心理,即你要求他这样,我偏不这样,多次在课堂上让任课老师难堪。

他这种情形,引起老师、父母、同学极大的恼火。而老师、父母、同学越是恼火,对于他越发训斥,他反越变本加厉。他这种态度和行为直接影响到与父母、老师、同学之间的正常关系,提起他,人们无不摇头叹息。这种逆反心理作为一种反常心理,虽然不同于变态心理,但已带有变态心理的某些特征。其后果是严重的,它会导致出现对人对事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的病态性格,严重到会使之学习被动、信念动摇、意志衰退等。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向病态心理和犯罪心理转化。所以,作为班主任的我,必须加强对他的心理教育和疏导,使他能尽快脱离危险边缘,矫正心理方向,走上积极、健康的心理轨道。

事例的缘由:

1、年龄特点: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是因为他正处于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希望能摆脱成人的监护和束缚。他反对成人把自己当做小孩,要求以成人自居,当他感到或担心外界无视自己的独立存在、自我表现欲望受到妨碍时,他就产生了逆反心理,就想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来确立自我与外界对立的情感。

2、家庭环境。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根本环境,它是人生中最先接受教化的地方。家庭中不同的教育方式会培养出孩子不同的心理品质和个性。家庭中不良的教育方式,直接影响着孩子的逆反心理的形成。据了解,他的父母都说没时间管它,放任自流惯了,即使有时间管管他,方法上也是简单、粗暴得很。十来岁的孩子,他们的思维方式、思维视角已越出童年期简单和单一化的正向思维,开始向着逆向思维、多向思维或发散思维等方面发展。而他的家长对其往往采用命令式、专断式的教育方法,在生活、学习等方面期望值过高,要求过严,这些都无形的在他心理上造成一种压力,当这种压力不断积蓄、沉淀,他又找不到良策排解时,便在情感上对他们所进行的一系列教育、说教、劝说产生抵触,在情绪上不满,进而产生逆反心理。

3、性格因素。褚某个性极强,常以自我为中心,惟我独尊,爱耍脾气,听不进不同意见,拒绝别人的帮助,自控能力差。对老师的正常教育往往从对立面去思考,把老师的劝说、要求、批评,把家长的指点、提醒、督促等看成是“管”、“卡”、“压”,是和自己过不去,是对自己自尊心的伤害,进而把自己放在施教者的对立面上。

4、教师态度。因他的表现一贯不好,个别老师对他丧失信心和耐心,有的教师在施教过程中,不尊重、不顾及他的心理感受与体验,当他出现问题时,不是站在他的角度分析问题,而是一味地强调师道尊严,导致他因对教育者本身的排斥,进而对我们的教育产生逆反心理。如果对他的--点错误就揪着不放,很可能使他产生“老师对自己失去信心”的想法,在情感上与老师对立、背离甚至反其道而行之。

5、班级气氛。因他自身原因,同学们对他不够友好,处理与他的关系时比较苛刻。致使他的对立面越来越多,与同学关系越来越僵。

事例的处理:

面对有如此逆反心理的褚某,想要转变他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1、以身作则。注重自己的政治修养,文化学习,个人素质,时常与学生们谈理想,谈道德、谈奉献,谈正气,。我要让他从我的身上得到一些熏陶的特质。

2、不抱成见。看到他有独立意识的迹象不压制,还稍有让步。要知道老师反应越激烈,越过分,他就越会坚持己见。坚持:少些批评多些鼓励、少些训斥多些赞美。

3、形成氛围。通过《心理导向》的学习以及班队会等其他活动的开展,逐步形成团结友爱、融洽和谐、互帮互助的班级氛围,用集体的温暖消融他心头的阴霾。

4、充分信任。要努力与他建立充分信任的关系,要与他交朋友,以诚相待、以身作则。经常告诉他:你是一个要求上进的好孩子,你是一个愿意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的好孩子等。

5、做好沟通。与其他各任课老师沟通,与其家长沟通,让他们尽量不与他发生正面冲突,尽量用成人的成熟与冷静控制事态的发展;要讲究方式方法,讲究与其心灵的对话,走入他的内心世界去帮助他摆脱逆反情绪,化解逆反心理问题。

6、交心谈理

(1)学会理解。让他学着从积极的意义上去理解老师、父母的批评、罗嗦,告诉他,老师、家长的批评、罗嗦大都是善意的。老师、父母也是人,也有正常人的喜怒哀乐,也会犯错误,也会误解人,要抱着宽容的态度去理解他们。

(2)把握自我。要他经常提醒自己,要虚心接受老师父母的教育,遇事要尽力克制自己,让他明白“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另外,还要让他主动与老师父母接触,向他们请教,这样多了一份沟通,也就多了一份理解。

(3)学会适应。让他努力提高自己心理上的适应能力,如多参加课外活动,在活动中发展兴趣,展现自我价值等。尽量为他创造被赏识的机会,如:悄悄提醒他为班级做些好事,比如擦擦黑板、洒洒水什么的,抓住机会大力表扬,让他经常得到“非常”关注。还有让他做小干部,目的是让他在制约别人的同时也约束着自己。

7、自我教育。克服逆反心理的最好办法是进行自我教育,别人不能代替。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教育就是要迫使人去思考自己。”重视他的自我教育,注意调动他自身的积极性,这也是成功的关键一步。

另外,增加教者的亲和力,避免“罗嗦”教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等等总是贯穿于“细无声”的教育始末。

事例的分析: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褚某的抵触逆反的情绪少了许多,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与同学、老师、家长的关系也变得融洽多了,即使偶尔“旧病重犯”,那也是点到为止。他的变化真是让人高兴。

通过这件事使我认识到:

1、教师应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使自己的才智、能力、水平、德行与所履行的职责相符,只有“有理想的人讲理想,守纪律的人讲纪律,有献身精神的人讲献身精神”,榜样示范,现身教育,才最有说服力。

2、孩子还没有定性,可塑性很强,一切补救都还来得及。心里疏导是个慢活,要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只有流动的水才会清澈美丽;只有变化的教育才会有生命力。无论教育多么艰难,教者都不能轻言放弃。

3、“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者的威信很重要,对于学生仅仅“威”是无法树立“信”的,该放下架子,丢开面子,真正能够走进学生的心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