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操作规范及消毒技术-可拷

合集下载

实验室消毒工作规范与流程

实验室消毒工作规范与流程

实验室消毒工作规范与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一、目的。

确保实验室环境的卫生和安全,防止实验过程中的交叉污染,保护实验人员的健康。

微生物实验室消毒灭菌要求和流程及注意事项

微生物实验室消毒灭菌要求和流程及注意事项

微生物实验室消毒灭菌要求和流程及注意事项微生物实验室是进行微生物研究和实验的地方,实验室的消毒和灭菌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微生物实验室是一个高度敏感的环境,任何微生物的污染都可能会影响实验的结果。

因此,保持实验室的清洁和卫生是非常重要的。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微生物实验室的消毒灭菌要求、流程和注意事项。

一、消毒灭菌的要求1.保持实验室的整洁:实验室的每个角落都应该保持干净整洁,确保没有杂物堆积和灰尘积累。

每天结束实验后,都要对实验室进行彻底清洁。

2.定期消毒和灭菌:实验室的工作台、设备和器皿等都需要定期进行消毒和灭菌处理,以杀灭潜在的细菌和病毒。

3.使用合适的消毒剂: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对不同的实验器皿和设备进行消毒,以确保灭菌效果。

4.加强员工的卫生意识:实验人员应该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戴口罩,避免细菌的传播。

5.实验室的空气质量要求:实验室应该保持良好的通风,确保空气质量符合卫生标准。

二、消毒灭菌的流程1.清洁工作台和设备:首先用清水冲洗工作台和设备,然后使用清洁剂彻底清洁表面,最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2.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根据实验器皿和设备的材质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比如酒精、次氯酸钠溶液、过氧乙酸等。

3.消毒和灭菌操作:将消毒剂均匀涂抹在工作台和设备表面,或者浸泡在消毒液中一定时间,确保消毒剂充分接触到每个角落。

4.清洗和干燥:将经过消毒处理的工作台和设备彻底清洗干净,然后晾干或者用干净的纸巾擦干,确保消毒剂残留物被清除干净。

5.灭菌操作:对于一些高温耐受的实验器皿和设备,可以选择高温灭菌的方法,比如高压蒸汽灭菌器。

6.记录和确认:对每一次的消毒和灭菌操作都应该做好记录,以备查证。

并且需要确保灭菌效果符合要求。

三、注意事项1.选择适当的消毒剂:根据实验器皿和设备的材质来选择合适的消毒剂,以确保杀菌效果。

2.避免混用消毒剂:不同的消毒剂,尤其是含有活性成分的消毒剂之间可能会发生化学反应,因此在使用时需要注意避免混用。

实验室操作规程

实验室操作规程

实验室操作规程标题:实验室操作规程引言概述:实验室是科研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实验室操作规程的制定和遵守对于保障实验室安全、提高实验效率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实验室操作规程的相关内容,帮助实验室工作人员更好地进行实验室操作。

一、实验室设备使用规范1.1 熟悉设备操作手册:在使用任何实验室设备之前,务必详细阅读设备的操作手册,了解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1.2 定期检查设备状态:定期检查实验室设备的状态,确保设备正常运转,如有异常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1.3 合理使用设备:在使用实验室设备时,要按照规定的操作流程和参数进行操作,避免过度使用或不当使用导致设备损坏。

二、实验室试剂使用规范2.1 严格按照试剂使用说明操作:在使用实验室试剂时,必须按照试剂瓶上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避免误操作导致事故发生。

2.2 试剂储存规范:试剂应按照要求储存在指定的地方,避免受潮或受热,确保试剂的质量和稳定性。

2.3 避免试剂混用:不同试剂之间不可混用,应按照实验流程逐一使用,避免发生化学反应导致事故。

三、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3.1 穿戴实验室安全装备: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应穿戴实验室安全装备,如实验服、手套、护目镜等,确保实验过程中的安全。

3.2 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安全规定,不得私自更改实验流程或操作方式,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性。

3.3 紧急应急处理措施:在实验室操作中如遇到意外情况,应立即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保障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四、实验室卫生规范4.1 定期清洁实验室环境:实验室环境应保持清洁整洁,定期进行清洁消毒,避免细菌滋生和交叉污染。

4.2 垃圾分类处理:实验室产生的废弃物应按照规定进行分类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4.3 食品禁止进入实验室:严禁在实验室内进食,避免食品残渣污染实验环境。

五、实验室数据记录规范5.1 记录实验操作步骤: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应详细记录实验的操作步骤和参数,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实验室消毒和污物处理标准操作规程

实验室消毒和污物处理标准操作规程

实验室消毒和污物处理标准操作规程(SOP)
实验室消毒和污物处理标准操作程序
一、实验室消毒
1.空气消毒:每日紫外线消毒,一般在20:00~21:00进行。

每周用95%无水乙醇擦拭紫外线灯管后测试其灯管强度,并做好记录。

2.工作台面消毒:用消毒灵(含有效氯500mg/L)每天擦洗工作台面,物体表面及地面,并记录。

3.手指消毒:用聚维酮碘,含有效碘%作用3min或75%乙醇溶液擦拭。

4.每月进行手指、台面、空气的培养,并作记录。

二、污物处理
1.实验室内污物应按规定放置,应区分污染物和非污染物。

2.废血、用过的一次性医疗用品等,应放置在污染物筒内,每日清理统一焚烧。

3.用过的血袋统一登记,存放七天后与污染物一起焚烧。

4.废弃血样试管的处理:当供受血样保存7天后与污染物一起焚烧。

5.报废(失效)的血液及制品、用过的血袋经登记后与污染物一起焚烧处理,并记录。

无菌实验室操作规范及要求

无菌实验室操作规范及要求

无菌实验室操作规范及要求一、实验前的准备工作1.实验员应接受相关的培训并具备基本的微生物学知识。

2.进入实验室前,必须穿戴干净、合适的实验服,并戴上手套、口罩、帽子和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

3.实验室必须保持整洁,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工作。

4.无菌实验室必须具备必要的设备和材料,如灭菌器、培养箱、无菌液体培养基等。

二、无菌操作的基本要求1.在无菌台上进行无菌操作,无菌台有玻璃罩和紫外线灯,必须保持室内无菌状态。

2.实验员在操作前,必须经过消毒处理,戴上手套,并用70%酒精消毒手部。

3.所用的培养皿、试管、移液器等实验器材,必须经过高温高压灭菌处理。

4.不同实验物品如培养基、细菌液体等必须分装于不同的容器中,杜绝交叉污染。

5.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手部、试管等接触物品的时间要最短,以减少微生物的污染。

6.操作过程中,要保持无风状态,最好不要与他人交谈,避免口液飞溅。

三、无菌培养基的制备及使用1.无菌培养基的制备必须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实验员在制备前必须对无菌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

2.制备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培养基的接触物表面,以免污染培养基。

3.无菌培养基的使用要遵循严格的操作要求,防止细菌的污染。

四、无菌实验器具的处理1.实验结束后,实验员必须清洁无菌台及其他实验设备,对使用过的器材必须进行彻底的清洗和消毒。

2.实验受污染的实验器材必须经过高温高压灭菌处理,以杀灭可能存在的细菌。

3.废弃物如细菌培养物、液体培养基等必须采取合适的处理方式,避免二次污染。

五、必要的应急措施1.实验中如发生溅洒、翻倒等意外事故,应立即进行灭菌处理,并及时向实验室管理者报告。

2.如发现个人或他人出现感染症状,应立即采取相应的医疗措施,并及时报告。

六、实验记录和数据分析1.实验过程中,应及时记录实验操作、观察结果和数据,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应遵循科学与公正原则,不得随意篡改或捏造数据。

以上为无菌实验室操作规范及要求,只是基本要求,实践中可能还有更为具体和细致的操作规范,实验员应按照实验室要求进行操作,并随时学习和更新相关知识,提高无菌操作的技能和水平。

检验科实验室消毒技术规范

检验科实验室消毒技术规范

实验室消毒管理措施
1、工作人员进入工作区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接触检验标本时,须戴手套;接触特殊或具有烈性传染性的标本时,还需穿隔离衣、胶鞋、戴口罩,并随时更换,及时进行消毒灭菌。

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实验室。

2、工作人员每天结束操作后应按照手部清洁与消毒指征,认真洗手,用专用清洁毛巾或擦手纸擦干手,每天用快速手消毒剂消毒一次。

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静脉采血必须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一用一消毒;微量采血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片,对每位病人操作前洗手或手消毒,无菌物品如棉签、碘伏等及其容器应在有效期内使用,使用后的废弃物品,应及时按感染性废物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4、检验科应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

(1)清洁区应每天开窗通风换气,湿式清洁台面、地面1次。

(2)半污染区、污染区在每天开始工作前和结束工作后,台面、地面应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一次,若发生标本外溢、溅泼与表面,应立即用消毒液消毒,用
1000mg/L~2000mg/L含氯消毒液浸过污染表面,保持30min~60min,在擦,各区清洁用具不能混用。

4、空气消毒紫外线灯照射消毒处理。

污染区内明显产生传染性气溶胶的操作,特别是具有呼吸道传播的高度传染性微生物的操作,应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

5、各种被微生物污染器具应及时消毒,灭菌后再清洗。

各种废弃标本应按感染废物处理。

实验室消毒规程

实验室消毒规程

实验室消毒规程
1、目的
配制消毒液,用消毒液擦拭实验台面、用具及浸泡实验废弃物。

2、适用范围
艾滋病确证实验室的工作人员
3、职责
3.1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及时配制消毒液,熟知并遵守本SOP,严防污染发生。

3.2本SOP 的改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 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经下述人员批准签字:室负责人、科主任。

4、操作步骤
HIV常用的消毒方法:物理消毒法和化学消毒法
4.1 物理消毒方法
4.1.1高压蒸汽消毒,121℃,保持1520min;
4.1.2干燥空气烘箱消毒(干烤消毒),140℃,保持23h。

4.2HIV常用的化学消毒方法
HIV最常用的化学消毒剂是含氯消毒剂(次氯酸钠,含有效氯2000-
5000mg/L)、75%乙醇和2%戊二醛,保持1030 min。

4.2.1废弃物缸:5000mg/L 次氯酸钠。

4.2.2生物安全柜工作台面和仪器表面:75%乙醇。

4.2.2溢出物:5000mg/L次氯酸钠。

4.2.3污染的台面和器具:2000mg/L 次氯酸钠,也可以用过氧化氢或过氧乙酸。

器械可用2%戊二醛消毒。

无菌实验室操作规程

无菌实验室操作规程

无菌实验室操作规程引言概述无菌实验室是进行微生物学实验和研究的重要场所,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操作规程十分关键。

本文将详细介绍无菌实验室操作规程的内容和要点,以确保实验室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一、实验室准备1.1 清洁和消毒:在进行实验前,必须确保实验室处于干净整洁的状态。

所有工作台面、设备和器皿都应进行清洁和消毒,以防止细菌和其他污染物的存在。

1.2 穿戴防护装备:在进入无菌实验室之前,实验人员必须穿戴符合要求的防护装备,包括实验服、手套、口罩和护目镜等。

这些装备可以有效防止外界污染物进入实验环境。

1.3 准备实验物品:在进行实验前,要确保所有需要使用的实验物品都已准备妥当,包括培养基、试剂、培养器皿等。

同时,要对实验物品进行标记和分类,以便后续操作。

二、操作规程2.1 洗手消毒:进入实验室后,首先要进行洗手消毒,确保双手干净无菌。

使用洗手液和酒精消毒剂进行洗手,避免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2.2 操作技巧:在进行实验操作时,要注意操作技巧和规范,避免造成实验物品的污染。

使用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工具,避免交叉污染和误操作。

2.3 实验记录:在实验过程中,要及时记录实验数据和结果,确保实验的可追溯性和准确性。

同时,要及时清理实验现场,保持实验室的整洁。

三、生物安全3.1 避免飞溅:在进行实验操作时,要避免产生飞溅现象,以防止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使用防护罩和适当的操作方法,减少飞溅的发生。

3.2 废物处理: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理和处理实验废物,包括培养器皿、试剂瓶和其他废弃物品。

将废物放入指定的垃圾桶,并进行正确的处理。

3.3 突发事件处理:在实验过程中,如发生实验物品泼洒或其他突发事件,要及时采取应急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同时,要向实验室负责人报告,以便及时处理。

四、设备维护4.1 定期检查:无菌实验室的设备和器皿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转和无菌状态。

如有损坏或异常,要及时修理或更换。

4.2 清洁消毒:设备和器皿的清洁和消毒十分重要,可以有效防止细菌和其他污染物的存在。

实验室消毒标准操作程序

实验室消毒标准操作程序

实验室消毒标准操作程序
1 目的
保护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止病原逃逸。

2 适用范围
实验室日常清洁,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废弃物、使用过的防护装备及设施设备等的消毒。

3 职责
实验室工作人员按照本标准进行日常消毒,实验室主任监督实施。

4 过程要求
4.1 仪器设备表面:用0.2%新洁尔或0.1%~0.2%有效氯消毒液擦拭,30min后再用清洁的湿抹布擦拭2次。

4.2 废弃的病毒材料和操作过程中使用的一次性耗材先置于2%NaOH溶液或0.1%农福中浸泡2h,按照废弃物的处理程序处理。

4.5 生物安全柜台面:用0.5%新洁尔、0.1%农福或0.1%~0.2%有效氯消毒液浸湿的无纺抹布擦拭,30min后再用清洁的湿抹布擦拭2次。

使用生物安全柜前后,要用紫外线照射消毒30min。

4.6 个人防护装备:工作鞋、橡胶手套可用0.1%农福、0.1%~0.2%有效氯消毒液浸泡2h,工作衣帽和口罩高温高压消毒后清洗。

4.7 手消毒:先用75%乙醇进行消毒。

4.8 地面及墙壁:用0.1%~0.2%有效氯消毒液或0.1%农福消毒液浸湿的抹布擦拭,30min后再用清洁的湿抹布擦拭1次。

4.9 实验室空间消毒根据实验室的空间大小按照1-2 g/m3的过氧乙酸使用量,熏蒸或喷雾消毒2h即可。

也可以采用甲醛熏蒸,先将高锰酸钾按甲醛的半量加于金属容器(以废弃的食品易拉罐最合适)中,然后将规定量甲醛(加适量水稀释,以增加环境中的湿度)慢慢加入其中,从而使甲醛气化。

每立方米空间按甲醛溶液20毫升、高锰酸钾10克、水10毫升计算用量。

消毒人员操作完毕,立即离开现场。

封房12—24h。

实验室基本操作规范

实验室基本操作规范

实验室基本操作规范实验室是科研和教学工作的重要场所,为了保障实验室的安全和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制定一些基本操作规范。

以下是实验室基本操作规范的内容:一、安全操作规范:1.进入实验室前,应佩戴实验服,戴好实验帽,并洗手消毒。

2.了解实验室安全设施和应急设备的位置和使用方法,遇到紧急情况时及时报警并按指示采取相应措施。

3.使用实验室设备和仪器时,应仔细阅读和遵守相关的操作说明,并经过操作培训合格。

4.实验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实验设备、仪器和实验材料是否存在异常,如有异常应及时报告并终止实验操作。

5.实验结束后,应将各种试剂、材料和实验废弃物按规定处理,保持实验室整洁,并关闭实验设备和仪器。

二、实验操作规范:1.进行实验前,应仔细阅读实验操作手册,了解实验步骤、要求和注意事项,并进行实验计划和准备。

2.实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实验操作步骤进行,严禁越过实验步骤或进行随意操作。

3.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实验时间和环境的控制,避免超时或超温操作。

4.在使用试剂和溶剂时,应按照实验要求仔细称量和配制,并注意避免产生有害气体的反应。

5.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应注意用具的正确使用,防止交叉污染和实验数据的失真。

6.实验结束后,应对实验设备和仪器进行及时维护,保证其正常使用。

三、个人卫生规范:1.进入实验室前,应进行充分的个人卫生,如洗手、修剪指甲等。

2.实验过程中,应避免使用手将面部、口腔等部位接触,并注意控制咳嗽和打喷嚏,以防止实验材料的污染。

3.在实验中要保证实验工作台面干净整洁,不得在工作台上放置个人物品。

4.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如有不适或突发事件,应立即停止实验操作,并及时报告和处理。

四、文明礼貌规范:1.在实验室内应保持安静,言语文明,不得大声喧哗或恶意调侃他人。

2.尊重实验室的公共秩序和他人的实验操作,不得干扰他人或私自使用他人的实验设备和仪器。

3.定期参加实验室的组织的例会或培训,共同学习和交流实验经验和技术。

以上是实验室基本操作规范,希望所有实验室工作人员能够严格遵守,确保实验室的安全和工作的顺利进行。

实验室消毒规程

实验室消毒规程

实验室消毒规程前言实验室是科研工作重要的场所。

实验室繁忙的人员流动和实验器材等使用频繁,容易产生许多病原微生物和化学污染物,对实验人员的身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因此,实验室的消毒工作极为重要,以确保实验室环境达到洁净、无菌的要求,保障实验人员的健康以及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常用消毒方法实验室常用的消毒方法有以下几种:物理消毒1. 紫外线消毒法紫外线消毒法是实验室最常用的物理消毒方法之一,可以利用紫外线灯杀灭细菌、病毒等微生物。

这种方法不需要化学药剂,成本低、效果好,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只能对表面物体进行消毒,操作时要注意安全。

2. 热消毒法高温、蒸汽或干热消毒法常用于高温灭菌,能够达到96℃-121℃灭菌的效果。

在实验室消毒中尤为重要,但是这种方法需要专业设备,对部分实验器材也有破坏性,使用时需要进行正确的选择。

化学消毒1. 放射性消毒法放射性消毒法是将药品制成溶液用放射线辐照灭菌,这种方法灭菌能力强、速度快,但是存在较大风险因素,只能在生物实验室等特定条件下使用。

2. 氯气消毒法氯气消毒法是利用氯气溶液进行消毒,对细菌、病毒具有强效的灭菌作用。

但是操作时需要非常注意,因为氯气是一种具有高毒性的气体,对人的健康会造成严重影响。

以上方法都需要看情况选择。

要注意,不同的物品消毒方法也会不同,消毒时间和药剂浓度也各不相同。

实验室消毒具体操作流程1.确认要消毒的区域2.做好准备工作,穿上好防护服,并佩戴好手套、口罩等。

3.选用合适的消毒药剂,并按比例调和。

4.开始消毒,在消毒区内进行内容搬运,确保每个区域都能到达。

5.消毒药剂需要多次喷洒,同时对操作严密区域进行一次单独消毒。

6.清洗要彻底,确保药剂残留不留下来7.操作完后,全部撤除用具,关掉电源并注意洗手。

注意事项1.消毒前准备工作要做到位,防护物资不能少于标准。

2.消毒浓度不能过低,否则会无法有效消毒。

3.注意消毒物品的存储和使用标签,避免闪烁操作。

4.有些物品不适宜直接化学消毒,要进行正确的处理或采用物理灭菌法。

实验室消毒技术规范

实验室消毒技术规范

实验室消毒技术规范(共8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实验室消毒技术规范一.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实验室器材、检验单、废弃标本及相关人员的消毒。

检验科的工作场所分为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

清洁区包括办公室、会议室、休息室、储藏室、培养基室和试剂室;半污染区指卫生通道、更衣室、缓冲间;污染区包括标本收集、存放、处理室、检测室。

二.消毒原则: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应分别进行常规清洁、消毒处理。

清洁区和污染区的消毒要求、方法和重点有所不同,若清洁区和污染区无明显界限,按污染区处理。

清洁区若无明显污染,应每天开窗通风换气数次,湿式清洁台面、地面1次;污染区在每天开始工作前及结束工作后,台面、地面应用含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液各擦拭1次,空气选用循环风动态消毒法消毒处理,废弃标本应分类进行消毒处理后排放。

半污染区环境消毒同污染区,工作衣、帽每周换洗2次,拖鞋每天用含有效溴或有效氯500mg/L的二溴海因或含氯消毒剂浸泡或擦拭1次。

所以清洁消毒器材(抹布、拖把、容器)不得与污染区或半污染区共用。

工作人员每次下班前应用肥皂流水洗手1min-2min。

结核病专业检验室工作人员,每次连续佩戴口罩不得超过4h,工作衣若有明显致病菌污染或从事烈性菌标本检验后,应随时更换,及时进行消毒灭菌。

三.检验单的消毒:污染检验单送出前用便携式高强度紫外线消毒器距检验单面不高于缓慢移动,照射3s-5s,必须两面照射;也可用经卫生部批准的专用甲醛消毒器薰蒸消毒。

四.空气的消毒:对污染区内明显产生传染性气溶胶的操作(搅拌、研磨、离心等),特别是可通过呼吸道传播又含有高度传染性微生物(炭疽杆菌、分枝杆菌、球孢子菌、组织胞浆菌、军团菌、流行性感冒病毒等)的操作,应在生物安全柜(负压)内进行,使空气经细菌滤器或热力杀菌通道排出室外,柜内形成负压。

要求严格无菌的操作如倾倒培养基、菌种转种和细胞转瓶等,应在100级洁净间或100级生物安全柜内进行,使空气经初效、中效及高效滤器进入室(柜)内,形成正压,极大限度地减少污染。

实验室操作规范

实验室操作规范

实验室操作规范实验室操作规范为了确保实验室的安全与正常运行,提高实验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以下是实验室操作规范:一、实验室进入与出离规范1. 未经允许,任何人员不得进入实验室。

2. 进入实验室前,必须穿戴实验室服装、穿戴鞋套、戴上手套,并佩戴护目镜或面屏。

3. 严禁在实验室内食用、饮水或吸烟。

4. 实验结束后,将所有设备和材料归位并清空操作台面。

关闭实验室门窗并关闭相关设备。

二、实验室设备与试剂使用规范1. 在正式开始实验前,检查设备和试剂是否齐全,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2. 操作设备时,必须按照相关说明书进行操作,严禁随意更改参数或强行开启设备。

3. 试剂使用前,必须阅读并了解相关安全资料和操作指南,遵循正确的操作流程,避免因不当操作而造成危险。

4. 试剂使用后,必须正确存放,标注清楚其名称、浓度和开封日期,以及储存位置。

5. 实验室设备和试剂仅供科研使用,严禁私自取出或转让给其他单位或个人。

三、实验操作规范1. 实验前应仔细阅读实验方案和操作要求,理解实验目的和方法。

2. 严禁擅自更改实验方案、方法或参数,如有需要,必须事先征得实验负责人的同意。

3. 操作时,必须准确称取试剂,遵守实验程序,确保每一步骤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4. 在进行实验操作时,要时刻注重安全,特别对于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物质要特别小心。

5. 实验操作结束后,要及时清理实验台面,清除实验废弃物,确保实验室的整洁与卫生。

四、实验室安全事故处理规范1. 如果发生实验室事故,首先要确保自己的安全,及时报告相关人员并采取紧急救护措施。

2. 在事故发生后,要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找出事故发生的具体原因,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并制定相应的事故处理方案。

3. 做好事故记录和事故报告,并进行事故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严禁瞒报、漏报和迟报事故。

五、实验室废弃物管理规范1. 实验室废弃物必须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进行分类、分装、打包和储存,不能乱倒乱扔。

PCR实验室的清洁消毒操作规程及日常消毒指引

PCR实验室的清洁消毒操作规程及日常消毒指引

PCR实验室的清洁消毒操作规程1.目的:为有效避免污染出现,制定防污染的措施,预防污染的发生。

2.范围:主要用于防止实验室扩增前、后的产物造成的污染。

3.职责:实验室操作人员负责实验室的清洁消毒。

4.程序:4.1实验前,打开紫外灯内照射30分钟,如有需要可延长照射时间。

各实验区物品必须在使用前高温高压灭菌,不能受高温高压的用弱酸弱碱浸泡。

4.2实验后,由相关人员分别在试剂准备区、标本处理区、扩增区用各区专用工具以10%次氯酸钠擦洗地面和工作台面及加样枪.每区均有专用拖把和抹布。

实验台面日常清洁时使用75%的酒精擦拭。

地板:第一遍由外往里拖,第二遍由里往外拖, 用拖把浸泡10%次氯酸钠溶液后将各工作区域拖擦干净。

特殊处理:若某区域被明显污染如标本打翻、泼溅于表面,应立即用10%次氯酸钠溶液浸过污染物表面,消毒1小时后,再擦干净。

4.3将废液缸内倒入10%次氯酸钠,待实验结束后将浸泡在废液缸内的离心管、吸头放入专用黄色塑料袋,统一交公司废物处理车间统一处理。

5.相关文件:无。

6 .相关记录:洁净区清洁消毒记录清洁剂、消毒剂配制记录PCR实验室日常消毒指引1、每日工作前后,对工作区域表面、地面进行清洁并消毒, 使用含氯消毒液擦拭。

清洁采用湿式、不扬尘的方式进行。

2、物品防尘存放。

墙面定期清洁,有可见污染及时进行清洁消毒。

3、配备移动紫外线消毒装置进行空气和物表的消毒。

4、生物安全柜的消毒:a、每天工作前:对生物安全柜的内表面进行消毒,包括工作台面和内壁使用消毒剂擦拭。

b、工作结束:柜内物品全部消毒后移出。

消毒剂擦拭台面四周、以及玻璃内侧灯部位。

c、消毒剂应选择能够杀死生物安全柜里可能发生的任何微生物(70%乙醇、含氯消毒剂)。

在使用漂白剂等腐蚀性消毒剂后,还应用无菌水再次进行擦拭。

d、停用生物安全柜前,运行5min以净化内部空气。

e、终末消毒:需要进行终末消毒的时机:生物安全。

实验室日常清洁消毒操作流程

实验室日常清洁消毒操作流程

实验室日常清洁消毒操作流程
操作目的
该操作流程旨在确保实验室的卫生环境,减少交叉污染和细菌
繁殖,保障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健康安全。

操作步骤
1. 确保实验室工作区域清洁整齐,无杂物堆放。

2. 将工作台面和实验器具表面的残留物清除干净,包括化学试剂、溶液和样品残留等。

3. 使用合适的清洁剂和洗涤工具清洗实验器具和工作台面,确
保彻底洗净。

4. 在清洗后,使用消毒剂对实验器具和工作台面进行消毒处理,杀灭残留的细菌和病原体。

5. 定期检查和更换实验室中用于捕捉细菌和病原体的过滤器、
除菌灯等设备,保证其正常工作。

6. 清洁操作后,将废弃物按照规定分类处理,确保安全和环保。

注意事项
- 在清洗和消毒操作中,使用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和口罩,以避免化学物质和病原体对身体的伤害。

- 注意清洗剂和消毒剂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浓度,以确保其效果和安全性。

- 对于不同类型的实验器具和工具,选择适合的清洗方法和消毒剂,避免损坏。

- 定期对清洗和消毒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以确保其正常操作和效果。

结论
通过遵循实验室日常清洁消毒操作流程,可以提高实验室的卫生水平,减少污染和感染的风险,保障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实验室消毒程序及方法

实验室消毒程序及方法

实验室消毒程序及方法
一、室内空气消毒
1.开窗通风自然换气,条件允许时采用排气扇机械通风。

2.用紫外灯对室内空气消毒时,平均功率一般为1.5w/m3,照射时间30分钟〜60分钟。

消毒必须在无人情况下进行。

每60m2的实验室推荐使用3盏30w移动紫外灯。

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配备。

二、实验室表面消毒
1.地面消毒
实验室地面要湿式拖扫。

可用0.4%过氧乙酸拖地或0.2 ~ 0.5%过氧乙酸喷洒,也可视情况用有效氯浓度为0.1% ~ 0.5%(1 ~ 5 g/L)的消毒剂(如稀释后的84消毒液)喷洒或拖地,喷洒消毒剂的用量不得少于100 mL/m2。

各实验室拖把应专用,污染区和清洁区不得混用。

拖把使用后应用上述消毒液浸泡30分钟,清水洗净悬挂晾干,最好放在阳光下晾晒后备用。

2.实验室台面桌椅,橱柜运输工具,门把手等物品的表面0.2 ~ 0.5%过氧乙酸喷洒,也可视情况用有效氯浓度为0.1% ~ 0.5%(1 ~ 5 g/L)的消毒剂(如稀释后的84消毒液)喷洒擦拭。

温馨提醒:
1.含氯消毒液具有一定的氧化性、腐蚀性及致敏性,调配使用须佩戴橡胶隔离手套,严禁与其他消毒或清洁产品混用,最好不要用于
衣物的消毒,应储存于阴凉通风处,远离热源,避免阳光直射。

2.酒精属于易燃易爆危险品,室内消毒禁止喷洒应采取擦拭式消毒,注意室内通风,务必远离明火谨防闪点引爆。

一般不建议用于实验室消毒。

消毒技术规范-完整版

消毒技术规范-完整版

消毒技术规范受控状态___________________ 受控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 版本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目录1、术语和定义 (4)2、基本要求 (5)3、消毒时机 (5)4、常用消毒与灭菌方法 (6)4.1 压力蒸汽灭菌 (6)4.2 干热灭菌 (10)4.3 去污 (11)4.4 紫外线消毒 (13)4.5 低温甲醛蒸汽灭菌 (15)4.6 环氧乙烷气体灭菌 (16)4.7 臭氧 (19)4.8 液体化学消毒剂使用规范 (20)4.8.1 含氯消毒剂 (20)4.8.2 二氧化氯 (22)4.8.3 乙醇 (23)4.8.4 碘伏 (23)4.8.5 戊二醛 (24)4.8.6 过氧乙酸 (25)4.8.7 过氧化氢 (26)4.8.8 二溴二甲基乙内酰脲(二溴海因) (27)4.8.9 胍类消毒剂 (28)4.8.10 季胺盐类消毒剂 (28)4.8.11 酸性氧化电位水 (29)4.8.12 煮沸消毒 (30)4.8.13 流动蒸汽消毒 (30)4.8.14 其他消毒灭菌方法 (31)4.8.14.1 过滤除菌 (31)4.8.14.2 微波消毒 (31)4.8.14.3 其他合法、有效的消毒产品 (31)5、消毒对象 (31)5.1 空气 (31)5.2 环境物表 (31)5.3 手(手套) (32)5.4 防护用品 (32)5.5 生物安全柜 (32)5.6 高效空气过滤器 (32)5.7 其它设施设备 (33)6、消毒质量控制 (33)7、注意事项 (34)1、术语和定义关于消毒和灭菌有许多不同的术语,下面是生物安全中较常用的:清洁:将有活的生物因子减少到安全水平。

消毒:杀死微生物的物理或化学手段,但不一定杀死其孢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用电子接种器 可以减小气
溶胶产生 红外线热能灭菌 在最佳的杀菌温度1500ºF(815.6℃) 下,杀菌只需要5到7秒。
• 要高压灭菌和/或废弃标本及培养物应 放防渗漏医疗废物专用袋。 • 对实验室定期终末消毒。
• 尽量以塑料器皿代替玻璃器皿。 •应用塑料吸管替代玻璃吸管。

• 使用锐器时,要小心操作。 • 必须使用注射器和针头时,要采用锐器保护装置。
气溶胶的种类
飞沫核气溶胶 粉尘气溶胶
本身的毒力、浓度、大小、实验室条件等
★ 粒径> 100μm的飞沫沉降很快; ★ 粒径< 50μm的飞沫在0.4s内就扩散开了; ★ 粒径> 5μm的飞沫核能被呼吸道粘膜捕获; ★ 粒径< 5μm的飞沫核易被人吸入到达肺泡。
BSL-1/2实验室 安全操作及规范化管理
防止过度使用消毒剂!
• 正确使用化学消毒剂。 • 尽可能减少化学消毒剂的使用量。 • 应按产品说明书配制和使用。
耐受
Prions
细菌芽孢 Cryptosporidium parvum 分枝杆菌(如 TB,M.terrae ) 非脂类或小病毒(如脊 髓灰质炎病毒 ,柯萨奇病毒) 真菌(如,念珠菌属,曲霉属) 细菌繁殖体(如:金葡,绿脓)
蒸汽灭菌 气体灭菌 消毒剂水平 灭菌 (高,延时) 高效 中效 低效
敏感
亲脂类病毒或中等大小的病毒 (如:HSV,CMV,RSV,HIV,HBV)
消毒剂种类
• 高效: 杀灭所有微生物,除了大量细菌芽孢。 • 中效: 杀灭所有微生物,除了细菌芽孢。 杀灭多数细菌繁殖体和脂膜 • 低效: (亲脂性)或中等大小的病毒。 • 最低有效浓度: 能杀灭微生物的活性。
四、标本包装的打开
• 人员应受过防护培训。 • 备有消毒剂。 • 先检查容器的外观、标签是否完整,送检 报告单与内容物是否相符,登记详细的报 告单并处置方法。 • 接受标本应由2人进行。
避免感染性物质扩散的方法
• 接种环直径为2~3mm且完全闭合,柄 长度不超过6cm。 • 最好用一次性接种环。
含有感染性物质的安瓿的储存规范
• 含有感染性物质的安瓿不要浸入液氮。 • 传染性物质应保存在低温冰柜或干冰中。 • 从冷藏处拿出安瓿,要配戴手和眼睛保护装置。 • 拿出时应对外表面进行消毒。
显微镜观察薄膜和涂片
显微技术检测固定并染色的血液、 痰和排泄物等标本,可能存在未杀死涂 片上的所有微生物和病毒,应用镊子操 作,丢弃前消毒和/或高压灭菌。
开启装有传染性物质的安瓿的技术规范
• 首先消毒安瓿外表面。 • 安瓿里如有棉塞或纤维塞,先用砂轮在 安瓿外表面棉塞或纤维塞中部挫一划痕。
• 在手里垫一块酒精浸透的棉花再 握住安瓿,轻轻移去安瓿顶部并 按污染物处理。 • 如棉塞或纤维塞仍留在安瓿上, 用灭菌镊子除去。 • 向安瓿内缓慢加入液体以重悬内 容物,避免产生泡沫。
实验室感染的传播链
容器中的病原体 规程/设备 泄漏 规程/设备/消毒灭菌 传播 个人防护装备 感染途径/感染剂量 易感宿主 潜伏期 发病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相关感染的途径
实验室感染的传播链
容器中的病原体 规程/设备 泄漏 规程/设备/消毒灭菌 传播 个人防护装备 感染途径/感染剂量 易感宿主 预防接种 潜伏期 医学监测(隔离) 发病
" 对于感染性材料不能用吸管吹打。 " 工作台表面放一块具有吸收性能的 材料,用后按感染性废弃物处理。
严禁用注射器吸液。
离心机的使用
离心分类 微速离心 低/ 高速离心 超速离心 转头转速 rpm ~15 ,00 0 2,000 ~20,000 ~120 ,000
离心可能造成的伤害途径
--
机械故障
生物安全实验室操作 技术规范及消毒技术
赵 卫 公共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
内容提要
• 注重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目的 • 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 • 生物安全柜的使用 • 感染性材料的操作与防护规范 • 消毒灭菌
实验室生物安全 操作者
操作对象 (病原体)
社区
环境
《实验室生物安全》课程的目的?
• • • • 树立生物安全和生物安保意识 保护自己 保护同事 保护社区 保护环境
实验室的进入制度
★ 未经批准,任何人不得进
入实验室和动物实验室。
★BSL-2门上生物危害标志。 ★ 实验室的门应保持关闭。 ★ 与实验室工作无关的动物
不得带入实验室。
防护要求
实验室工作时,必须工作服或防护服。 严禁穿实验防护服离开工作区域。 不得在实验室内穿露脚趾的鞋。 日常服装不得和防护服放在同一柜子内。
•使用超声波破碎仪时,应有耳部听力保护装置。
子弹型耳塞
圣诞树型耳塞
宝塔型耳塞
组织研磨器的使用
• 使用玻璃的研磨器时,应戴上手 套,手里再垫上一块柔软的纱布 后操作。建议使用塑料的研磨器。 •组织研磨时,应该在生物安全柜里操作。
冰箱和速冻器的使用和保养
• 要定期除霜和清扫。
• 在清扫时应配戴面部保护装置并戴手套,清扫 后,冰箱抽屉内表面应消毒处理。 • 保存在冰箱里的容器标签应清楚; • 冰箱内的储存物应有详细的目录; • 严禁将易燃液体保存在冰箱里。
Laboratory Biosafe ty Manual 1st edition
• Laboratory Biosafety Manual, 3rd edition
- lab commissioning and certification - lab biosecurity concepts
1983
吸管和移液器的使用
" 应使用机械移液装置。
吸管和移液器的使用
" 吸管都应该有棉塞。
沿管壁慢慢加入液体,尽量靠近液面。 使用带有滤膜的加 样器或滤芯的Tips
避免吹打出吸管中残留的液体 避免吹吸混匀
吸管和移液器的使用
"污染的吸管浸 没在消毒剂 中,并浸泡一 定的时间。
使用吸管盒
吸管和移液器的使用
办公室
防护要求
接触感染性的材料时,应戴上合适的手 套。手套用完后,应先消毒再摘除。
防护要求
戴安全眼镜、面罩(面具)或其他防护设备。 离开实验室工作区域前,都必须洗手。
防护要求
禁止在实验室进食、饮水、吸烟、化妆和 处理隐形眼镜。
有关操作的指导原则
严禁用口吸移液管, 严禁舔标签。
所有操作尽量减少气溶胶。 制订处理溢出物的操作程序。 污染的液体在排放到生活污水管道以前 必须清除污染。 没有污染的文件纸张,才能带出实验室。
• 化学消毒灭菌 液体化学试剂杀灭微生物繁殖体或芽孢 对象:物体表面、空气和污染物等 方式:擦洗、熏蒸和浸泡等 • 物理消毒灭菌 紫外线、高压蒸汽灭菌、焚烧和 HEPA过滤除菌等。
化学消毒
抗菌剂: 抑制生长和繁殖的制剂。 杀灭微生物的化学品或化学混 消毒剂: 合物,不一定杀灭其芽孢。常 用于非生命物体或其表面。 化学杀菌剂:杀灭微生物的化学品或化学混合物。 灭菌剂: 能够杀灭微生物的化学品或化学混合物。
-- 实验器材故障 -- 产生气溶胶; -- 操作者失误。
操作
★ 放到适宜的位置和高度;
★ 离心管最好使用塑料制品;
• 注意转头盖与转头型号是否匹配; • 空离心桶配平时应该用蒸馏水或70%乙醇, 不使用盐水和次氯酸盐溶液。
操作
★离心管内液面水平距管口应留出一定空隙;
★检查离心杯内表面有无污物,转头有无腐蚀点、裂缝; ★离心桶、转头和离心机腔用后应消毒。
对于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要高度警惕离 心过程中产生的气溶胶风险 !! --大型离心机上应加装负压罩,通过过滤系统排除;
使用带 密封盖 的离心 机 使用离心杯 带螺旋口盖子的离心管
微型离心机放在安全柜内离心;
-- 如不能在安全柜内离心也无负压
罩,则必须将密封的转头在安全柜内装 载、平衡、密封和打开;
-- 所有的离心管必须带盖密封,尽 可以在生物安全柜内打开盖子。
搅拌器、振荡器、混匀器 和超声波破碎仪的使用
• 管子、盖子、杯子或瓶子都应该保持完好; • 在混匀、振荡和超声波破碎过程中,器皿内的压力 会增大,最好使用塑料的;
• 在生物安全柜里操作。 • 在操作结束后,应在生物安全柜里开启容器。
用过的针头禁止折弯、剪断、折断、重新 盖帽,禁止用手直接从注射器取下。 用过的针头必须直接放入防穿透的容器中。 非一次性利器必须放入厚壁容器中并运送 到特定区域消毒,最好进行高压消毒
最容易犯的错误
血清分离的实验技术规范
• 戴手套、眼睛和粘膜保护装置。 • 吸管用后浸在消毒液里,浸泡足够的时间。 • 血凝块的废弃标本管,加盖后放到防渗漏的容器 中,以备高压或焚烧。
•盖子或塞子盖好后不应有液体渗漏。
• 容器贴上标签,标明样品名称、采集 日期、编号等。 • 表格或说明不要绑在容器外面,应单 独放防水袋内。
二、标本在实验室内运输
★ 用金属或塑料材质二层容器包裹。 ★ 第二层容器中有标本容器支架。 ★ 第二层容器耐高压或抗化学消毒剂腐蚀。
三、标本的接收
• 大量标本,应在专用的房间或区域接受 (不能在BSL-1实验室)。 • 操作人员穿防水的防护服,戴口罩、眼 罩、手套; • 根据病原微生物或标本级别在相应级别 实验室的安全柜内打开。
少量溢洒 用吸收纸巾立即处理
用浸满消毒液的毛巾或纱布对生物 安全柜工作台面、后壁、侧壁、观察窗 进行擦洗。 工作面消毒后应更换手套。
生物安全柜内感染性材料溢洒的处理
大量溢洒 液体会通 过生物安全柜 前面或后面的 格栅流到下面 去。
在确保生物安全柜的排水阀被关闭 后,可将消毒液倒在工作台面上,使液体 通过格栅流到排水盘上。 所有接触溢出物品的材料都要进行消 毒和/或高压灭菌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