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推广学
农业推广学
农业推广学一、什么是农业推广学农业推广学是一门涵盖农业技术、农业扩展工作和农业发展规划的学科,在培养农业领域专业人才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它研究的范围涵盖了农业技术推广、农村发展和贫困救助等多个方面。
农业推广学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目的在于将科学技术及成果运用到农业生产实践当中去,促进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农业推广学的重要性农业推广学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
农业推广学旨在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生产技术素质和创新意识,提高农业经济的效益和贡献,同时也有利于农业现代化、科技进步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经过长期的实践和发展,农业推广学已成为一项基础性的支撑和保障农业现代化的学科,优秀的农业推广人才能为现代化的农业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管理保障和技术服务。
三、农业推广学的发展阶段农业推广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传统经验阶段、政府主导阶段和市场推动阶段。
传统经验阶段:以往,农业技术推广主要依赖着农民之间口耳相传的经验,缺少科学的、系统的农业技术推广理论支撑。
在这个阶段,农民群众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着自我学习和自我提高,但由于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往往存在盲目性,效果不尽如人意。
政府主导阶段: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农民群众意识的不断提高,国家加强了对农业推广的组织主导,对农业技术推广提供了更多的支持和保障,同时也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市场推动阶段: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传统的政府主导的农业推广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下的农业发展需要。
现在,市场竞争成为了推动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推动力,农业技术推广市场化和专业化成为新时期农业推广学研究的重点。
四、农业推广学应用农业推广学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农民身上,通过为农民提供咨询和培训来提高农民的科技知识和技能,为农民提供指导和支援,解决农村发展问题,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之路。
首先,农业推广学的应用能够推进农业现代化。
通过推广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农民可以提高单产和经济收益,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推广学
一:概述1) 农业推广学概念一狭义 :即简单的农业指导,具体就是以种植业与养殖业为主的种植技术、养殖技术的技术扩散。
广义:在狭义的基础上,还应包括教育农民,培训农民,培养农民领袖等等,即就是以农村社会为范围,以农民为对象,以农民实际需要为内容,以改善农民生活质量为最终目的的一个农村教育活动。
2) 历史上的农业推广活动:1 教稼2 后稷 3劝农3 课桑3) 农业技术概念4)农业推广的框架结构推广服务系统包括:1推广人员2组织结构3组织所处环境目标团体系统包括:1农民2农民所处环境3农村社会环境5) 整个农业推广活动要让农民“自愿”,连接几个活动的纽带就是“沟通互动”6)农业推广学:即研究农业推广沟通过程中的推广对象行为改变的影响因素及变化规律,探讨诱导推广对象自觉自愿改变行为,提高推广效率的原理及方法。
7)农业推广学的理论体系农业推广学需要:1注重推广实践工作2需用社会学,研究推广对象3需用经济学,进行项目评估4运用传播学5运用教育学6运用心理学7运用行为学8运用管理学二:推广对象的行为改变1. 农业推广对象:1农民2村办集体组织3农业专业合作组织4涉农企业5国有农垦企业2. 行为的概念及特点 概念:行为就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在人的意识支配下,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并取得一定结果的客观活动。
其特点就是:1目的性2可调节性3差异性4可塑性3. 人的行为的产生机理4. 需要(求)理论: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社交需要4尊重需要5自我价值实现三:农业推广沟通1. 沟通的概念: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息交流,指两个以上社会角色或成员之间信息的生产、交换与加工的过程,但可能不会达到共同理解。
2. 沟通分类:1根据组织关系分为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2根据媒体分为语言沟通与非语言沟通3. 沟通的过程:传递信息者 信息 途径 接受者4. 沟通的要素:信息传递者,信息,途径,接受者,反馈,关系,环境四:创新的采用与扩散1.创新概念:就是一种被某个特定的采用个体或群体主观上视为新的东西,它可以就是新的技术、产品或设备,也可以就是新的方法或思想。
农业推广学
农业推广:是以农村社会为范围,以农民为对象的家庭农场或农家为中心,以农民实际需要为内容,以改善农民生活质量为最终目标的农村社会教育。
现代农业推广:是将有用的信息传递给人们,而且帮助这些人获得必要的知识、技能和正确观点以便有效的利用这些信息和技术(教育过程)的一种动态过程现代农业推广:是以农村社会为范围,以农民为对象的家庭农场或农家为中心,以农民实际需要为内容,以改善农民生活质量为最终目标的农村社会教育农业推广学:农业推广学是一门研究农业推广过程中行为变化与组织管理活动的客观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农业推广服务系统:指农业推广人员、推广机构以及所处的生存空间。
目标团体系统:是农民、农民家庭以及所处的生存空间。
沟通:指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人们利用共同的符号系统,如语言、文字、图像、记号及体态语等,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交流和传递各自的观点、思想、知识、爱好、情感、愿望等各种信息的过程正式沟通:指按照组织明文规定的结构系统和信息流动的路径、方向、媒体等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的过程。
非正式沟通:是指在一定社会系统内,通过正式组织以外途径进行的信息传递和交流语言沟通:指利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进行的沟通非语言沟通:是借助非正式语言符号如肢体动作、面部表情等来进行的沟通行为:人在环境影响下所引起的内在生理、心态和心理变化的外在反应称为行为需要:指一个人所缺少的,但对其生理和心理健康而言又是必需的某种东西动机:是由需要及外来刺激引发的,为满足某种需要而进行活动的意念或想法激励:就是激发人的动机、使人产生内在的行为冲动,朝向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活动过程激励力量:是指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内部潜力的作用力的大小效价:是指某个人对他所从事的工作或所要达到的目标的效用价值的评价期望值:是指一个人对某个目标能够实现的可能性(概率)的估计创新:是一种被某个特定的采用个体或群体主观上视为新的东西,它可以是新的技术、产品或设备,也可以是新的方法或思想沟通渠道:是指人们互相传播信息的途径或方式社会系统:指一组有着共同问题,期望达到某种共同目标的相互关联的单位。
农业推广学
•第一部分:导论一、基本概念1、狭义、广义、现代农业推广2、农业法规定的农业技术推广3、农业科技成果转化4、中国特色的农业推广二、简答题1、广义农业推广与狭义农业推广的比较2、农业推广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三、论述题1、农业推广的社会功能2、农业推广的作用第二部分:推广心理一、基本概念1、首因效应;2、晕轮效应;3、发散性思维;4、心理定势;二、简答题1、简述农民群体的特征2、简析农民对采用农业科技的一般心理3、举例说明发散性思维4、举例说明侧向思维5、简析影响人类心理形成和发展的条件6、农业推广人员的非智力心理因素三、论述题1、农民群体的特征是什么?推广工作者如何认识农民的心理?2、为什么说农业推广活动中引起农民兴趣是最重要的?3、如何培养农业推广人员的能力?4、农业推广者怎样对农民心理产生影响?第三部分:推广行为一、基本概念1、人的行为;2、需要;3、动机二、简答题1、人的行为主要有哪些特征?2、需要层次论主要有那些内容?3、群体成员的行为规律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4、简述改变农民行为的基本策略5、改变农民行为的方法主要有那些?6、我国农村的农民交往行为的特征三、论述题1、论述行为改变理论在农业推广中的应用2、现阶段我国推广对象的需要第四部分:推广沟通一、基本概念1、人际沟通;2、农业推广沟通二、简答题1、简述农业推广沟通的基本程序2、简述农业推广沟通的一般原则3、简述农业推广沟通的基本要领4、农业推广沟通的特点三、论述题1、试论述农业推广沟通的技巧2、试述影响农业推广沟通的主要因素第五部分:创新采用一、基本概念1、创新扩散;2、进步农民策略;3、波浪式扩散方式;4、跳跃式扩散二、简答题1、简析农民采用创新的一般心理行为过程2、简析进步农民策略的缺陷3、简述S扩散曲线在农业推广中的应用三、论述题1、分析论述当前影响农业创新扩散的因素2、试述农业创新扩散的一般过程第六部分:推广方法一、基本概念1、大众传播法;2、集体指导法;3、个别指导法;4、参与式农业推广二、简答及论述题1、简述大众传媒推广法的特点2、简述集体指导法的基本形式与特点3、简述个别指导法的基本形式与特点4、简述参与式农业推广的基本步骤5、如何选择和综合应用农业推广的方法第七部分:推广写作1、与其他论文相比,农业推广论文在内容、特点、选题原则上有哪些独特之处?2、在农业推广报告中,项目类报告主要包括哪几种?简述其用途或作用。
农业推广学试题及答案
农业推广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农业推广学的定义是什么?A. 扩大农业产出的学科B. 传播农业知识的学科C. 研究农业发展的学科D. 提高农业技术的学科答案:B2. 以下哪个不是农业推广学的目标?A. 提高农业生产效益B. 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C.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D. 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答案:D3. 农业推广的主要方式包括下列哪些?(多选)A. 农技培训B. 农民示范C. 种植合作社D. 农业咨询服务答案:A、B、D4. 农业推广学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哪些?(多选)A. 农业科学B. 经济学C. 社会学D. 农村发展答案:A、B、C5. 农业推广的过程包括以下哪些阶段?(多选)A. 识别问题B. 制定方案C. 实施推广D. 宣传推广效果答案:A、B、C二、问答题1. 农业推广的意义是什么?农业推广的意义在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农民收入增加,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2. 农业推广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农业推广的主要任务包括传播农业科学知识、推广现代农业技术、提供农业咨询服务、培训农村人才、组织示范和推广示范等。
3. 农业推广如何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农业推广通过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帮助农民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提高农作物产量、质量和抗逆性,减少农业生产损失,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4. 农业推广的实施步骤是什么?农业推广的实施步骤包括识别农业问题、制定推广方案、实施推广活动、评估推广效果等。
5. 农业推广学与农业科学有何区别?农业推广学是研究如何将农业科学知识传播给农民并促进其应用的学科,注重传递和推广农业技术与管理方法,而农业科学则是研究农业生产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的学科。
三、案例分析题请根据以下案例回答问题:案例:李某是一个农村种植大户,他种植的水稻近几年产量一直不高,农民之间也没有有效的知识交流机制。
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收到了李某的求助,并对其田地进行了实地调查。
农业推广学
农业推广学填空题1.农业教育、研究、推广构成农业发展的三种要素,又称三大支柱。
2.狭义的农业推广:是指对农事生产的指导,即把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科学研究成果,通过适当的方式介绍给农民,使农民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并且在生产中应用,从而提高产量、增加收入。
它是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为目标的;工作业务范围大都以种植业为主,着重推广农业改良的技术和技术的扩散。
3.广义的农业推广:是以农村社会为范围,以农民为对象,以家庭农场或农家为中心,以农民实际需要为内容,以改善农民生活质量为最终目标的农村社会教育。
4.农业推广是一种发展农村经济的农村社会教育和咨询活动。
通过试验、示范、干预、沟通等方式组织与教育农民增进知识,改变态度,提高技能。
5.农业推广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发展生产力;最终目的是发展农业生产、提高产量,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活质量。
6.推广活动的兴起是英国,学科的形成在美国。
作为一门学科得到社会正式承认是在1966年。
农业推广学是行为科学的一种,是边缘学科;社会科学的科技产品。
推广学属于行为科学,推广工作属于自然科学或农业科学,推广工作以推广学的理论方法为基础来进行的。
7.西汉著名劝农官赵过首创培训与试验、示范、推广相结合的跳跃式传播范例;元明之际黄道婆对发展淞沪棉业和明清之际陈振龙推广世家对传播甘薯的历史性贡献;清圣祖康熙令李煦试种双季稻,创造出试验、示范、繁殖、推广整套科学程序。
8.1905年,京师大学堂分设农科大学,即北京农业大学前身,这是我国兴办的第一所农业大学。
9.1929年,由农矿、内政、教育三部共同公布的《农业推广规程》,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农业推广基本法规。
10.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发展农业一靠政府,二靠科学,三靠投入,最终要靠科学技术解决问题,农业技术推广是科学技术流入农村的主渠道,在我国农业发展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重点建设县、乡两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
在农村积极发展集体性推广服务组织和群众性技术协会、研究会。
农业推广学
农业推广学在现代社会中,农业推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仅是推动农业发展的一种方式,更是农民们获取关于农业科技和成果的途径。
农业推广学是指通过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将农业科学研究的成果传递给广大农民,以推广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一、农业推广学的概念和意义农业推广早期是以直接告知和示范的方式,将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传授给农民。
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农业推广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而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
农业推广学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农民素质。
农业推广不仅仅是技术的传授,更是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
通过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方法,农民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得以提高,使农业生产更加高效、稳定和可持续。
2. 促进农业发展。
农业推广学的发展可以推动整个农业产业的升级和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的质量,从而满足人民对农产品的需求,提供更好的农业服务。
3. 推广农业科技成果。
农业科技的研究和应用是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环节,而农业推广学的目的就是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通过推广农业科技成果,农民可以及时获得最新的科技信息。
4. 保护生态环境。
农业推广学的发展也可以促进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平衡。
通过科学的农业管理和推广生态友好型的农业技术,可以减少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降低环境污染。
二、农业推广学的内容和方法农业推广学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农业技术推广。
包括种植技术、养殖技术、水利技术、生物技术等方面的推广,以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和增加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2. 农业管理推广。
包括农业生产管理、保护环境和资源管理、农业市场管理等方面的推广,以提高农民的经营管理能力和决策水平。
3. 农业政策宣传。
包括相关农业政策的宣传、解读和推广,让农民了解政策,提供指导和帮助。
4. 农业科学普及。
包括农业科学知识的普及和传播,让农民了解农业科技的最新动态和应用。
农业推广学
(一) 推广的来源
“推广”一词在我国的公元5世纪就已经出现。南 朝梁太子肖统在他的《文选》序言中说“若其纪一 事,咏一物,风云草木之兴,鱼虫禽兽之流,推而 广之,不可胜载矣”。“推而广之”,简称推广。 国外使用“推广”(extension)一词,最早见于 1846年英国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的“大学推 广”(university extension)。
6-3 私人农业推广体系
这类推广体系是指一些私人企业为推销产品所组建的产品销 售部门,比如一些国家的农药、化肥、种子生产企业为推销 产品而成立的推销部,并进行推广工作。
泰国实行官民合办的农业推广体制,除了官办的农业推广机 构外,涉农企业和金融机构也积极参与农业推广活动。在泰 国,以正大集团为代表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是率先参与推广活 动的典范。正大集团以“公司+农户”的模式,与农户形成 利益共同体,负责给农户提供优良种禽种畜、饲养技术和饲 料,并以合理的价格收购农户的产品。这样一方面既使企业 有了稳定的原料来源,也使企业的产品得以顺利销售,促进 了农业技术的推广。除了涉农企业外,泰国金融机构在农业 推广中发挥重要作用,银行制定了专门的信贷优惠政策支持 农业推广,促进了泰国稻米技术等的推广。
农业推广是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手段
农业推广的过程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技术 转移过程,同时也是不断提高农民素质的 过程。在推广过程中,推广人员通过与农 民的接触、交流、沟通,使农民逐步掌握 技术、信息,并能依据这些技术、信息作 出生产、经营决策。这种过程不仅仅使农 民的知识、技能得到提高,也是农民的观 念不断得展趋势
(检索资料,自学)
欧洲农业推广的起源和发展 美国农业推广的兴起 日本的农业改良普及 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推广(印度)
除了美国、日本等少数国家之外,世界上 大多数国家的农业推广体系是在二战以后 才形成的。经过战后几十年的发展,世界 上大多数国家都建立起了各自的农业推广 体系。由于各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历史文 化状况、自然条件等各方面的原因,各国 建立的农业推广体系又略有差异,根据农 业推广供给主体的不同,总的来说可以归 纳为以下六大类:
农业推广学
农业推广学名词解释1.狭义的农业推广:把大学和科学和科学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通过适当的方法介绍给农民,使农民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并且在生产中采用,从而增加其收入。
2.广义的农业推广:不单纯地指推广农业技术,还包括教育农民、组织农民以及改善农民实际的生活。
3.农业技术推广:是指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农业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活动。
4. 行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在人的意识支配下,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并取得一定结果的活动。
5. 沟通:指社会中的个人或群体运动媒介彼此交流信息的过程。
即在社会交往中,人们借助共同的符号系统如:语言、文字、图像、记号以及手势等,彼此交流各自的观点、思想、兴趣、情感、爱好、知识等各种各样的信息的过程。
6. 农业推广组织:是构成农业推广体系的一种职能机构,是具有共同劳动目标的多个成员组成的相对稳定的社会系统。
7. 农业推广沟通:是指在推广过程中农业推广人员向农民提供信息、了解需要、传授知识、交流感情,最终提高农民的素质与技能、改变农民的态度和行为并不断调整自己的态度、方法、行为等的一种农业信息交流活动。
8. 农业推广方式:是指农业推广体系开展推广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或途径,它体现了推广体系的基本指导思想和策略原则。
9. 农业科技成果:是指通过鉴定(或审定)的在农业各个领域内,通过调查、研究、试验、推广应用,所提出的能够推动农业科学进步,具有明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通过鉴定或被市场机制所证明的物质、方法或方案。
10.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等活动。
11. 农业推广方法:农业推广部门和推广人员为达到推广目标,对推广对象所采取的不同形式的组织措施、教育和服务手段。
12. 创新度:是指某一个体或采用单位,在采用创新时比社会系统中其他成员相对早的程度。
农业推广学
名词解释1.狭义的农业推广:把大学和科学和科学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通过适当的方法介绍给农民,使农民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并且在生产中采用,从而增加其收入。
2.广义的农业推广:不单纯地指推广农业技术,还包括教育农民、组织农民以及改善农民实际的生活。
3.农业技术推广:是指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农业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活动。
4. 行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在人的意识支配下,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并取得一定结果的活动。
5. 沟通:指社会中的个人或群体运动媒介彼此交流信息的过程。
即在社会交往中,人们借助共同的符号系统如:语言、文字、图像、记号以及手势等,彼此交流各自的观点、思想、兴趣、情感、爱好、知识等各种各样的信息的过程。
6. 农业推广组织:是构成农业推广体系的一种职能机构,是具有共同劳动目标的多个成员组成的相对稳定的社会系统。
7. 农业推广沟通:是指在推广过程中农业推广人员向农民提供信息、了解需要、传授知识、交流感情,最终提高农民的素质与技能、改变农民的态度和行为并不断调整自己的态度、方法、行为等的一种农业信息交流活动。
8. 农业推广方式:是指农业推广体系开展推广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或途径,它体现了推广体系的基本指导思想和策略原则。
9. 农业科技成果:是指通过鉴定(或审定)的在农业各个领域内,通过调查、研究、试验、推广应用,所提出的能够推动农业科学进步,具有明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通过鉴定或被市场机制所证明的物质、方法或方案。
10.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等活动。
11. 农业推广方法:农业推广部门和推广人员为达到推广目标,对推广对象所采取的不同形式的组织措施、教育和服务手段。
12. 创新度:是指某一个体或采用单位,在采用创新时比社会系统中其他成员相对早的程度。
农业推广学
1、农业发展的三大要素:农业教育、研究、推广构成。
2、古代把农业推广称为“教稼”、“劝农”、“课桑”,将“推广”一词用于农业活动最早的是《宋史·食货志》。
3、应用“农业推广”一词最早的是美国本世纪的赠地学院。
1914美国国会通过《农业合作推广法》,使农业推广法制化。
我国“农业推广”一词的应用,始于20世纪30年代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后改用“农业技术推广”。
4、农业推广分为2种类型,即狭义的农业推广和广义的农业推广。
5、狭义的农业推广是指对农事生产的指导,即把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科学研究成果,通过适当的方式介绍给农民,使农民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并且在生产中应用,从而提高产量、增加收入。
如推广作物良种。
6、广义的农业推广是指除单纯推广农业技术外,还包括教育农民、组织农民、培养农民义务领袖及改善农民实际生活质量等方面。
是以农村社会为范围,以农民为对象,以家庭农场或农家为中心,以农民实际需要为内容,以改善农民生活质量为最终目标的农村社会教育。
7、狭义和广义农业推广的区别?(1)适用发展阶段不同。
狭义适用于传统农业时期,广义适用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时期。
(2)侧重点不同。
狭义侧重于农业技术,而广义则包括农业技术在内的方方面面的内容。
(3)特征不同。
狭义的是以技术推广为主要特征,而广义是以教育为特征。
(4)最终目标不同。
狭义是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为目标,广义是以改善农民生活质量为目标。
9、广义的农业推广强调教育过程,农业推广教育是农村发展的迫切需要。
10、广义的农业推广工作内容?(1)有效的农业生产指导。
(2)农产品运销、加工、贮藏指导。
(3)市场信息和价格指导。
(4)资源利用和自然资源保护指导(5)农家经营和管理计划指导。
(6)农家家庭生活指导。
(7)乡村领导人才培养和使用指导。
(8)乡村青年人才培养和使用指导:对农村青年进行有组织的“手、脑、身、心”的四健教育。
(9)乡村团体工作改善指导。
(10)公共关系指导。
农业推广学整理
第二讲: 农民心理的基本特点 1、“农本思想”开始动摇,农民出现分化。 2、渴望科学技术,但苦于没有文化。 3、守旧心理强烈,生产只凭自己经验。 4、直观现实、急功近利思想比较严重。 5、惧风险和从众心理依然强烈。 农民采用农业新技术的心理心态类型 两方面看法: 推广活动与推广人员 1、自我安宁型 2、唯推广者型 3、推广防卫型 4、采用技术型 5、采用导向型 农民行为产生的机理
农业科技成果的含义:
在农业各个领域内, 通过调查、 研究、 试验、 推广应用, 所提出的能够推动农业科学技术进步, 具有较明显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并通过鉴定或为市场机制所证明的物质、方法或方案
转化与转移的概念
转化 是指科技成果从产生到发挥出效益的运作过程
。
转移 是指将不同来源的科技成果由某一领域或行业向另一相关领域或行业的移植,
精品文档
绪论: 农业美学: 田园景观化、村庄民俗化、自然生态化 现代农业:
1. 提供充足优良的农产品(数量、质量) 2. 提供优质的服务。 3. 提供优良的生存环境。 农业经营的目标: 土地、资金、技术和人才、经营管理
第一章: 农业推广的涵义 定义: 农业推广学是一门研究在农业推广沟通过程中推广对象行为变化的影响因素与变化规律, 象自愿改变行为、提高农业推广工作效率的原理与方法的科学。
影响农业创新扩散的因素有哪些 ?
(一)采用者特征
1、农民的基本素质 2、农民的社会学特征 3.创新采用的动机 4.农户的生产经营条
农业推广学
名词解释3*101、农业推广:(广义)除单纯推广农业技术外还包括教育农民、组织农民、培养农民、义务领袖及改善农民实际生活质量等方面。
是以农村社会为范围,以农民为对象,以家庭农场或农家为中心,以农民实际需要为内容,以改善农民生活质量为最终目标的农村社会教育。
(狭义)简单的农业指导,具体是指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的种植技术、养殖技术的几种扩散。
2、劝农:是教嫁的延续和发展,在继续保持教导嫁檣外,更强调以行政手段劝勉农桑,以贯彻朝庭农本治国政策3、推广率:是评价多项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程度的指标,指以推广的科技成果数占成果总数的百分比。
4、刻板教育:指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将一类人或事物的特征给予归类定型,然后将这种定型的特征匹配到某人或某事上面。
5、正式沟通:在一定组织体系中明文规定的渠道所进行的沟通。
6、社会态度:人在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对某种对象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反应倾向。
7、创新的扩散:指某项创新在一定的时间内,通过一定的渠道,在某一社会系统的成员之间被传播的过程。
8、大众传播法:指有组织的传播机构和专业人员利用大众传媒把一定的信息广泛迅速连续不断地传播给大众的一种过程9、成果示范:通过比较某种新的生产技术措施,和当地普遍采用的生产技术措施,各自取得的结果证明新措施比现行采用的措施优越,以说服推广对象使用新措施的群体指导方法。
10、农业推广经营服务:农业推广人员为满足农民需要所进行的物质、技术、信息产品等各方面的交易和营销活动。
11、集体指导法:又称群体指导法或团体指导法,指推广人员在同一空间同一时间内对具有相同或类似需要与问题的多个目标群体成员进行指导和传播信息的方法。
12、社会心理:是指在一段时间特定的时期内弥漫在社会及其群体中的整个社会心理状态,是整个社会的情绪基调、共识和价值取向的总和。
13、农业推广咨询:针对推广对象的需要与问题,把有用的信息传递给推广对象,并帮助其有效地应用这些信息,改善其生产与生活状况的服务过程。
农业推广学
1、农业推广的基本内涵是什么?比较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推广内涵应该是:农业推广是应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原理,采取教育、咨询、开发、服务等形式,采用示范、培训、技术指导等方法,将农业新成果,新技术,新知识及新信息,扩散、普及应用到农村、农业、农民中去,从而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一种专门化活动。
由以上内涵不难看出,农业推广集科技、教育、管理及生产活动于一体,具有系统性、综合性及社会性的特点。
农业推广的根本任务是通过扩散、沟通、教育、干预等方法,使我国的农业和农村发展走上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根本目标是发展农业生产、繁荣农村经济和改善农村农民生活。
2、农业推广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农业推广学是研究农业创新成果传播、扩散规律,农民采纳规律及其方法论的一门科学。
用通俗的语言讲,就是研究如何向农村传播和扩散新的信息、成果和知识,如何用教育、沟通、干预等方法促进农民自觉采用创新成果,如何使农业、农村的发展尽快走上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轨道的一门学科。
3、如何才能学好农业推广学?1、农业推广的理论研究方法2、各种具体的研究方法3、各种研究技术1、创新的基本概念是什么?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生产函数即生产要素的一种组合比率P=f(a,b,c..,n),也就是说,将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
2、何为农业创新的采纳?创新采用者共分几种?农民对农业创新的采用是一个过程,是指农民从获得农业创新信息到最终采用的心理、行为变化过程。
1、创新先驱性2、早期采用者3、早期多数4、后期多数5、落后者。
3、何为农业创新的扩散?农业创新扩散曲线是如何形成的?农业创新的扩散过程是指在一个农业社会系统内人与人之间创新采用行为的扩散,即由个别少数人的采用,发展到多数人的广泛采用。
经历4个阶段:突破阶段、紧要阶段、跟随阶段、从众阶段。
4、影响农业创新扩散的因素有哪些?1、经营条件的影响2、农业创新本身的技术特点的影响3、农民自身因素的影响4、其他社会、政治因素第二章一、何谓农业科技成果?它有什么特点?农业科技成果是指通过鉴定或审核的“在农业各个领域内,通过调查、研究、试验、推广应用,所提出的能够推动农业科学进步,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通过鉴定或被市场机制所证明的物质、方法或方案”物化类有形成果的的特点:商品性,特异性,时效性技术方法类无形成果的特点:生态区域性,效果不稳定性,综合性和相关性,不可逆转的时效性,持续性和应用的分散性。
农业推广学
农业推广学绪论1、农业推广学:是农业推广实践经验、推广研究成果及相关学科有关理论渗透而形成的一门边缘性、交叉性和综合性的学科。
2、农业推广学的性质是教育性质。
3、农业推广学的方法论(农业推广学研究方法的基础)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
4、农业推广学的基本方法是社会调查和社会实验,具体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案例研究法等。
第一章1、创新:是一种被某个特定的采用个体或群体主观上视为新的东西的,称为~2、创新的特性:相对优越性、一致性、复杂性、可试验性、可观察性。
3、农业创新的采用:是指农民从获得农业创新信息到最终采用的心理、行为变化过程。
4、农民采用农业创新的过程可分为:认识阶段、兴趣阶段、评价阶段、试用阶段、采用阶段。
5、创新采用者的分类有:创新先驱者、早期采用者、早期多数、后期多数、落后者。
6、农业创新的扩散:是指一项创新由最初采用者或采用地区向外扩散,扩散到更多的采用这或采用地区,使创新得以普及应用的过程。
7、农业创新的扩散方式:传习式、接力式、波浪式、跳跃式扩散方式。
8、农业创新的扩散过程分为:突破阶段、紧要阶段、跟随阶段和从众阶段。
第二章1、农业科技成果:是指通过鉴定或审定的在农业各个领域内,通过调查、研究、试验、推广应用,所提出的能够推动农业科学进步,具有明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通过鉴定或被市场机制所证明的物质、方法或方案。
2、农业科技成果按成果性质分为:基础性研究成果、应用性研究成果、开发性研究成果。
3、物化类有形成果的特点:商品性、特异性、时效性。
技术方法类无形成果的特点:生态区域性、效果的不稳定性、综合性和相关性、不可逆转的时序性、持续性和应用的分散性。
4、P42的成果转化率。
5、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经济效益的实现途径:①节本增效;②节本、增产、增效;③增本、增效。
第四章1、行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在人的意识支配下,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并取得一定结果的活动即行为。
2、行为的特点:目的性、可调节性、差异性、可塑性、创造性。
农业推广学
农业推广学1.狭义的农业推广:是指农事生产的指导,即把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科学研究成果,通过适当的方式介绍给农民,使农民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并且在生产中应用,从而提高产量和增加收入。
广义的农业推广:是指除了单纯的农业推广技术外,还包括教育农民,组织农民,培养农民义务领袖及改善农民实际生活质量等方面。
2·农业推广工作特点:农业推广是政府促进农业发展的一种政策手段;是“扩散——接受”系统;可以诱导农民行为的自愿变革;是一种特殊的农村社会教育活动;是一种沟通过程。
3·农业推广在发展中的作用:是农业发展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成分;是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有力工具。
4·社会功能:中介作用;是科研成果的继续和再创造;是知识形态和物质形态的农业技术的转化过程;是完善推广组织,提高管理效率的工具。
5·农业推广学:是农业推广的实践经验,推广研究成果及相关学科有关理论,经过较长的发展,概括而形成的一门边缘性学科。
是一种行为科学。
6·农业推广学的研究方法:农业推广的理论方法;各种具体的研究方法与形式;各种研究技术。
农业推广学和农村社会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行政组织学,传播学,行为科学,其他学科有关联。
7·现代农业的主要标志:农业经营由自然经济转变为商品经济,农业技术由单凭经济的传统技术体系转变为科技成果为依据的科学技术体系;农业能源由以人力,畜力等自然能源为主转变为石油,电力等工业能源为主。
8·创业扩散:创新扩散是农业推广的一个核心问题,是指一,种新的观点,思想,技术,一旦被引入到一个社会系统就会在这个社会系统中从一个决策单位,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地传到下一个单位。
农业创新是应用于农业领域内各方面的新成果,新技术,新知识及新信息的统称。
8·农民对创新的采用过程:这个过程是指农民获得新的创新信息到最终采用的心理,行为变化的过程。
农业推广学
农业推广学第一章第一节:农业推广的意义和内涵一.农业推广的内涵:农业推广实质上是组织和教育(或沟通)农民的过程,改变农民行为的过程。
农业推广人员以新的技术,新的技能、知识、信息,根据农民需要,组织农民,与农民沟通,借以增加农民知识,改变农民务农态度,提高农民技能,结合生产条件,提高生产产量,增加收入,改善农民生活,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农事活动。
二:农业推广的意义:落后的农村现状+农业教育+农业科研+农业推广=农村的快速发展→小康社会第二节:农业推广简史一、中国古代的农业推广活动——劝农课桑1、后稷教民稼穑2、周代管制——“地官司徒”:教民稼穑树艺3、秦汉时期——劝农官A、汉武帝时:赵过改革和推广农业生产新技术。
改“缦日”(满地播撒)为“代田法”(宽幅条播、轮作)B、推广“新田器”:用牛拉犁代替人力耕作4、宋代建立农师:设立制度和劝农史(农师是我国最早的农业技术人员)5、元代建立劝农立社条例:50家农户为一社,社长承担“教劝本社农桑”任务,农司还编辑了《农桑辑要》印往各地,用以推广各类种植,养殖技术。
6、明朝:陈振龙家族:甘薯推广世家7、清朝推出“御稻”、双季稻试验推广御稻乃康熙帝发现并推广。
康熙是“中国水稻培育第一人”二、我国古代农业推广活动的特征:带有浓厚的官办色彩和技术、技艺推广特征:这种教育用农业行政机构来推行劝农课桑,形成了教育与行政结合的农业推广形式。
三、清末至民国农业的推广活动1、洋务派学习欧美,创建农事试验场2、维新派主张创办农务学堂3、清政府设农工商部4、清政府制定农会简章四、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农业推广活动1、设立保甲制度五、国外的农业推广活动第三节:现代的农业推广活动一:现代农业推广意义:是把有用的信息传递给人们,然后帮助人们获得信息,以便有效利用的过程。
狭义:一种单纯以改良农业生产为业的农业推广活动广义:以改善农民生活为目的的农业推广活动广义的农业活动包括:1、农事指导2、家政教育——4HHand Heart Head Health目前正处于传统农业发展阶段的农业生产区——技术推广有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阶段——教育推广已经进入现代农业阶段——提供信息和咨询服务二:农业推广的主要社会功能1、直接功能:增进信息,提高水平、提高技能、改变观念、增强能力2、间接功能——提高粮食产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推广学复习题一、选择、填空1、(产品专业化)推广方式的推广项目由商业组织制定,各种条件均由商业组织提供,农业推广被视为商品生产的一项基本投入。
2、“农业推广”一词的应用最早是在(美国1914年)。
3、按国家科委统计的口径,判定一项农业生产技术成果已推广,其推广度应等于或超过(20%)。
4、被称为“美国农业推广之父”的是(纳伯(S.A.knapp))。
5、对于农业创新,从试行到采用所需要时间最少的是(落后者)6、农业创新采用过程不包括(研发)阶段。
7、农业推广程序的服务步骤是指(物质和资金的供应过程)。
8、农业推广程序的基本步骤是(试验、示范和推广)9、农业推广工作的评价可以主要从推广对象和(推广组织)两个方面来内容和标准进行。
10、农业推广工作评价是确定农业推广的(效果和价值)。
11、农业推广活动的实质是(组织和教育农民)。
12、农业推广教育的特点不包括(正规性)。
13、农业推广教育方法按传播方式分类,则不包括(书面方式)。
14、农业推广教育方式中走访农户是一种(个别教学法)。
15、农业推广人员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中具有的作用是(促进作用)。
16、农业推广组织在形式上是一种(服务机构)。
17、日本在1952年对农业推广人员的任用资格就作了相应规定,如对“改良普及员”要求:大学毕业,具有(6年)年以上的研究和普及教育经验者,可以免试任用。
18、实际推广规模除以应推广规模再乘以100%,其值表示(推广度)。
19、推广人员与农民在双方自愿、互惠、互利的基础上签定技术承包合同,按合同规定推广技术。
这种推广方式是(技术承包责任制)。
20、下列不属于农业知识竞赛的形式是(高产擂台赛)。
21、一般农业推广方式基本特征是(推广项目由中央制定,自上而下地制定推广计划)。
22、依据一定的原则,由农民自已拟定农业推广计划,这种方式是(自下而上的拟定方式)。
23、以下属于群众性农业推广组织的是(农村专业技术协会)。
24、应用于农业领域的各方面的新成果、新技术、新知识和新信息,统称为(农业创新)。
25、用于评价多项农业技术推广程度的指标是(推广率)。
26、在农业推广工作评价中,评价推广对象的标准之一是(机构设置是否合理)27、在农业推广工作评价中,有时需要计算有效推广面积,有效推广面积等于(推广面积×保收系数)28、在农业推广教育中,成果示范是一种(群体教学法)。
29、指令性推广计划主要是指采用(行政干预)办法启发教育农民采用新技术和新成果的计划。
30、制定农业推广项目计划准备工作的程序中,首先要做的工作是(项目申请)。
3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颁布是在(1993年)。
32、组织的最大功能是(产生新的生产力)。
33、构成农业发展支持系统的要素有(政策、推广、教育、研究、农业投入)。
34、计算采纳率指标时,需要收集下列数据(总推广对象数、采用创新的推广对象数)。
35、农业创新的扩散过程包括(突破阶段、紧要阶段、跟随阶段、随大流阶段)36、农业发展的三大支柱是指(农业研究、农业教育、农业推广)37、农业科技成果的形态有(物化产品、技术性产品、技巧与技能、服务性的知识产品)38、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方式有(经营服务方式、技术承包方式、技术咨询、技术培训、技术资料等服务方式)39、农业推广计划按管理形式分类一般可分为(指令性推广计划、指导性推广计划)。
40、农业推广计划的实施指导分为(技术指导、经营管理指导)41、农业推广教育的特点有(普及性、实用性、实践性、时效性)。
42、农业推广学的研究方法涉及以下(推广理论和方法论、具体研究方法与形式、各种研究技术)等几个层面。
43、我国应用较普遍的农业推广方式有(按项目推广方式、技术承包责任制方式、农业知识技术竞赛方式、技术、信息和经营服务相结合方式)。
44、下列属于大众传播媒体的是(报纸、广播、农业书籍、陈列品、录象带)。
45、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率的基本因素有(转化周期、转化成果数)46、影响农民学习能力的主要因素有(年龄、受教育程度、心理背景)。
47、与普通学生相比,农民在学习新技术和知识过程中,具有以下显著的特点:(①学习目的明确②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强③精力分散宾影响记忆力④负担重、学习时间少⑤农民之间经常互相学习)。
48、在农业推广工作评价中,收集评价资料的方法有(观察法、比较法、访问法、问卷法、讨论法)。
49、农业知识竞赛的方式有四种,它们是当众演讲、集中考试、书面答题和现场竞赛。
50、根据采用创新的时间先后,将创新采用划分为:(创新者)、早期采用者、早期多数、晚期多数、(落后者)。
51、农民对农业创新的采用过程为(认识阶段、兴趣阶段)、评价阶段、试验阶段和采用阶段。
52、农业推广方法按传播方式分为三类:大众传播法、(集体指导法、个别指导法)。
53、农业推广的特点包括:生产性、教育性、(综合性、社会性)、周期性54、合作推广体系最早是由(美国)创建的。
55、组织结构体系的内容主要包括:职能结构、层次结构、(部门结构、职权结构)。
56、农业推广计划的验收方式有:(现场验收、专家通讯验收)、农民社会验收。
57、农业推广目标根据其性质分为政策目标、中间目标、(实施目标)、(教育目标)。
58、我国农业推广教育的方式包括:(全日制脱产的农民技术学校、不脱产的农业推广教育)。
59、提高科技成果的经济上限取决于:(有效的推广服务、有效的支农服务)。
60、农业推广人员的培训包括:(职前培训,在职培训)。
二、名词解释61、狭义农业推广:把大学和科学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通过适当的方法介绍给农民,使农民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并且在生产中采用,从而提高产量、增加收入。
62、采纳率:采用创新的推广对象数占总推广对象数的比例,可以用公式表示:采纳率=采用创新的推广对象数/总推广对象数×100%63、成果示范:在农业推广人员指导下,将在当地经验取得成功的某项科技成果组装配套技术或某基本内容实际种植经验有计划地在一定面积上进行实际应用,做出样板,示范给其他农民,引起他们的兴趣,鼓励推动他们共同效仿的推广方法64、创新扩散:创新扩散是一种新的观点、思想、技术,一旦被引入到一个社会系统,就会在这个社会系统中从一个决策单位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传到下一个单位。
65、大众传播法:推广者将农业技术和信息经过选择,加工和整理,通过大众传播介传递给广大农民群众的推广方法。
66、方法示范:指农业推广工作中,通过实际操作向农民展示某种技能的推广方法67、个别指导法:推广人员与个别农民之间单独接触,研究讨论共同关心或感兴趣的问题,是向个别农民直接提供信息和建议的推广方式。
68、广义的农业推广:指除单纯推广农业技术外,还包括教育农民、组织农民、培养农民义务领袖及改善农民实际生活质量等方面。
69、集体指导法:是推广者将农业技术和信息经过选择,加工和整理,推广者作为信息的携带者,把信息传递给少数接受者,这些接受者可以作为“义务传播者”对信息进行发散传播,因此,可以节约推广者直接工作时间,从而提高推广效益和经济效益。
70、进步农民策略:依据创新扩散规律所制定的农业推广策略,即推广人员与农民一起工作,先将技术传播给进步农民,再由进步农民传播给其他农民的一种推广策略。
71、科技成果转化:指科技成果由科技部门向生产领域运动的过程。
72、农业创新:应用于农业领域内各方面的新成果,新技术,新知识及新信息的统称。
73、农业技术管理系统:是指试验、研究和管理系统。
包括农作制度研究试验和农作物管理研究试验。
74、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指科研单位在小范围或试验场,实验条件下取得的科技成果,应用、推广于实际生产中,通过农民自愿变革,在生产领域广泛采用,发挥作用,形成现实生产能力的过程。
75、农业推广方法:是指农业推广部门或推广人员,为达到推广活动目的所采取的不同途径、步聚和服务方式。
76、农业推广方式:是农业推广体系开展推广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或途径,它体现了推广体系的基本指导思想和策略原则。
77、农业推广工作评价:农业推广工作的重要部分,它是应用科学方法,依据既定的农业推广工作目标或标准,对推广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观察衡量,检查和考核,以便了解和掌握已完成的农业推广效果和价值,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和发现问题,不断改进工作,提高农业推广工作水平.78、农业推广计划:以农业推广的现在来推断农业推广未来的科学预见和安排。
79、农业推广教育:指对青年学生、农民、农业科技推广人员所进行的有关推广的培训和教育。
80、农业推广人员: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以农业推广活动为主要职业的专职人员,他们是职业沟通者。
81、农业推广组织:就是农业推广活动开展的有机载体。
82、群体教学法:指推广工作者同多个对象在相互影响的基础上进行的教育和培训。
83、推广成效率:实际推广面积占适宜推广面积的比例。
84、推广度:某技术在空间的分布状况,反映单项技术推广的程度。
85、推广率:某技术在某行业技术已被推广的比例,是评价多项农业技术推广程度的指标。
86、在职培训:指推广组织为了保质和提高推广人员从事本职工作能力所组织的学习活动。
87、职前培训:指对准备专门从事推广工作的人员进行就业前的职业教育。
88、专业结构:指各类专业人才的合理比例。
89、组织:是指由一定要素组成的、有特定的结构、隶属关系明确、为达到某种目的而形成的机构。
90、组织结构:指成员为实现机构本身目标而进行分工协作,在职务范围、责任、权力方面所形成的结构体系。
91、组织设计:是管理当局为实现组织目标而设定的信息收集、权力运用和责任的系统方案,所设计方案是为了实现预期目标而用来联接组织中各项任务与执行人员的条件。
92、农业推广工作评价:农业推广工作的重要部分,它是应用科学方法,依据既定的农业推广工作目标或标准,对推广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观察衡量,检查和考核,以便了解和掌握已完成的农业推广效果和价值,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和发现问题,不断改进工作,提高农业推广工作水平.三、问题题92、我国农业推广体系的特点有哪些?一是由政府领导,农业行政部门主管,以政府兴办的各级农业推广机构为主体,组织、协调、实施各项推广工作;二是农业推广与农业教育、农业科研归入政府不同部门,各自独立,通过政府组织“三农”协作,共同开展农业开发、集团承包,分工承担重点推广项目、农业攻关项目等科教兴农活动,对推广作出各自的贡献;三是专业推广机构按农业、畜牧、水产、农机化、经营管理分别组成,自成体系;四是推广机构的职能以技术推广、社会化服务和教育引导为主,通过运用各种推广手段,维护国家计划,并提高农民经济收益;五是全国农业推广网络以县、乡两级推广机构为重点,分别作为推广网络结构的中枢和骨干;六是推广队伍由专业科技人员和农民技术员组成,实行专群结合、分工合作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