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1关山月-人音版
关山月-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关山月-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的欣赏能力。
2.学生能够掌握《关山月》的曲式特点和表现主题。
3.通过本次教学,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音乐。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感受到《关山月》的音乐表达风格。
2.学生能够领悟到《关山月》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关山月》的曲式特点。
2.如何引导学生领悟《关山月》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准备1.音响设备2.《关山月》的音乐资源3.黑板和白板笔教学步骤第一步:课堂导入•引导学生谈论古典音乐的特点和意义,以及中华传统文化对音乐的影响。
第二步:学习音乐基础概念•介绍音符、旋律、节奏等基础概念,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内容。
第三步:学习《关山月》的曲式特点•介绍《关山月》的曲式特点,包括主题、副题、展开部分和回旋部分等。
第四步:听取《关山月》的音乐•放映《关山月》的音乐,让学生感受到其特有的节奏和旋律,引导学生分析和理解其中表达的情感和主题。
第五步:学生互动探究•分组讨论:每组学生听取一遍《关山月》的音乐,针对其曲式特点分配任务,有一部分同学进行曲式图的标记,有一部分同学分析曲式变化所表达的情感等等。
•学生展示:每组学生报告他们的分析结果,进行互动讨论。
第六步:视听启发•播放《关山月》MV,即《花儿与少年》中宋茜演唱的版本,此版本对传统曲子进行了部分现代元素的添加。
第七步:教师评价和总结•认真听取各组同学的讨论结果,重点评价他们在分析曲式变化所表达的情感方面的表现。
同时对大家的一些问题作出解答,最后总结本次课学到的内容和收获。
教学扩展和延伸1.开展学生合唱或器乐演奏《关山月》。
2.学生自行收集研究其他古典乐曲并进行表演、比较分析等活动。
3.导引学生对其他传统文化进行深入分析和探究。
总结评价本次教学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辅以视听启发、互动探究等多种教学手段,在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文化素质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下册《关山月》教案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下册《关山月》教案一. 教材分析《关山月》是一首富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点的广东音乐,它以豪放的气质、激昂的旋律,展现了关山月的壮丽景象。
本节课通过学习《关山月》,让学生了解广东音乐的特点,感受音乐中的情感,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五年级已经学习了简单的乐理知识和部分广东音乐,对广东音乐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乐曲的情感表达和音乐欣赏能力仍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深入感受乐曲,提高音乐欣赏水平。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关山月》的背景、结构及音乐特点。
2.培养学生对广东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3.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关山月》的旋律、节奏和音乐特点。
2.难点:理解乐曲的情感内涵,能够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乐曲的背景、结构及音乐特点。
2.示范法:教师演奏或播放示范音频,引导学生跟学。
3.引导法:引导学生通过听、唱、奏等方式,体验乐曲情感。
4.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乐曲的理解和感受。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关山月》乐谱、音响设备、多媒体教学素材。
2.学生准备:音乐教材、练习本、乐器(如有条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关山月》的背景,引发学生对广东音乐的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奏或播放《关山月》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乐曲的风格特点。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跟学《关山月》的旋律,讲解乐曲的节奏和技巧。
学生分组练习,互相交流心得。
4.巩固(5分钟)教师挑选几名学生进行表演,检验他们对乐曲的掌握程度。
其他学生给予掌声鼓励。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探讨乐曲的情感内涵,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
同时,教师可播放其他广东音乐作品,让学生进行欣赏和对比。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乐曲的特点和情感表达。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下册第1课《关山月》教学设计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下册第1课《关山月》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关山月》是一首富有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的古琴曲,选自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下册第一课。
这首曲子旋律优美,情感深沉,表现了人们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本节课通过学习《关山月》,让学生了解古琴音乐的特点,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民族自豪感。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民族音乐有一定的了解。
但古琴音乐相对于其他乐器音乐,学生接触较少,对其特点和表现手法可能不太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感受古琴音乐的特点,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古琴音乐的特点,理解《关山月》的旋律和情感。
2.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欣赏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3.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培养良好的音乐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感受古琴音乐的特点,理解《关山月》的旋律和情感。
2.把握乐曲的结构,分析乐曲的表现手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古琴音乐的魅力。
2.欣赏教学法:引导学生聆听、分析、评价乐曲,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3.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参与演奏、合唱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
4.讨论教学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古琴曲《关山月》的音频、视频资料。
2.准备相关的图片、文字资料,介绍古琴和《关山月》的背景。
3.准备乐器,如古琴、笛子等,以便进行实践活动。
4.准备黑板、粉笔,以便进行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文字资料,简要介绍古琴和《关山月》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播放古琴曲《关山月》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乐曲的美感。
3.操练(15分钟)教师演奏古琴,学生跟随演唱《关山月》,体会乐曲的旋律和情感。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乐曲的结构和表现手法,分享自己的感受。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1课《关山月》教学设计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1课《关山月》教学设计一、教材简介《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是根据最新教材标准编写的一套适合小学六年级音乐教学的教材。
本册第1课《关山月》是取材于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诗,曲调悠扬,具有民间特色。
本节课通过学习这首民歌,让学生们了解简单的中国民歌的音形,为后续学习民歌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1.能够熟练地唱出《关山月》的曲调;2.掌握简单的音乐节奏值,理解曲子中的音长和音短;3.了解《关山月》的歌词意义和背景;4.学习使用乐器伴奏和合奏,并感受音乐的美妙。
三、教学步骤1. 导入环节让学生们听一段中国民歌,让他们尝试预测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
2. 学习歌词和朗诵教师为学生朗读《登鹳雀楼》诗,并解释其意义。
教师带领学生们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唱歌词,学习发音和语调。
3. 学习简谱教师向学生介绍简谱,让他们能够理解简谱的符号,并根据简谱正确唱出《关山月》的曲调。
4. 学习音乐节奏教师为学生演示一个句子的节奏,并教授简单的音乐节奏值,让学生们理解音长和音短的概念。
学生们逐一模仿教师敲打节拍。
5. 合奏演唱教师与学生一起合奏演唱《关山月》,让学生体验到伴奏与主唱的协作和和谐之美。
6. 课堂总结教师带领学生们进行课堂总结,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并对学生掌握程度进行评价。
四、教学重点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关山月》的曲调和歌词,能够正确唱出歌曲。
同时,从音乐节奏的角度出发,让学生理解音乐节奏的概念,并灵活运用。
教学难点则是让学生们感受合奏和伴奏的美妙,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练习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同时,教师也需要根据学生不同的音乐素养水平,进行差异化教学。
五、教学评估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学生的教学评估:1.大班诊断:在课堂上抽查几个学生的唱歌和节奏敲打情况;2.小组讨论:分小组让学生自由组合,并让他们演唱《关山月》;3.课后作业:布置练习用课本上的其他乐曲练习,巩固学生的音乐知识。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歌曲的曲调和节奏感。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关山月-人音版
5.培养自主学习与探究精神,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民族音乐知识,提高学生对音乐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歌曲《关山月》的旋律、节奏掌握:学生需要学会歌曲的主旋律,理解并运用歌曲中的节奏特点,如切分音、附点音符等。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关山月-人音版
一、教学内容
《关山月》为六年级下册音乐课程内容,选自人音版教材第四章《民族音乐欣赏》。本节课主要教学内容包括:一是了解《关山月》的创作背景及作者简介;二是学唱《关山月》,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及演唱技巧;三是分析《关山月》的歌词,理解歌曲所表达的爱国主义情感;四是通过欣赏和演唱《关山月》,培养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的认识和热爱。具体教学内容如下:
1.提高音乐感知与欣赏能力,通过学习《关山月》,使学生能够感受和理解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增强音乐审美体验。
2.培养音乐表现与创作能力,让学生在学唱《关山月》过程中,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并能运用适当的演唱技巧进行表达。
3.增强文化理解与认同,通过分析《关山月》的歌词,使学生了解歌曲背后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家国情怀。
举例:《关山月》中的典型节奏如“X XX XX X”和“X·X XX X”,教师需引导学生通过拍手、敲击乐器等方式进行练习,确保学生准确掌握。
(2)歌词的理解与情感表达:学生需理解歌词的含义,感受歌曲所表达的爱国主义情感,并在演唱过程中进行恰当的情感表达。
举例:歌词“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教师应引导学生理解其寓意,体会革命先烈的英勇精神。
此外,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有些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讨论主题不感兴趣或者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针对这一问题,我认为可以尝试以下改进措施:一是提前为学生提供一些与讨论主题相关的参考资料,激发他们的兴趣;二是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1.1.1关山月 》人音版(1)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1.1.1关山月》人音版(1)一. 教材分析《1.1.1关山月》是人音版六年级下册的音乐教材,本节课主要介绍广东音乐作曲家及二胡演奏家刘天华的代表作《关山月》。
这首曲子以激昂的旋律,展现了中国人民英勇抗击侵略者的壮丽场景。
通过学习这首曲子,让学生了解我国民族音乐的精髓,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民族音乐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针对《关山月》这首曲子,他们可能对广东音乐及刘天华的代表作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广东音乐的特点,感受刘天华的作品风格。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关山月》的创作背景、作曲家及演奏家刘天华的音乐成就。
2.学会演唱《关山月》歌曲,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3.欣赏二胡独奏《关山月》,感受广东音乐的特点和刘天华的作品风格。
4.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关山月》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理解广东音乐的特点,感受刘天华的作品风格。
3.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欣赏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关山月》的创作背景、作曲家及演奏家刘天华的音乐成就。
2.示范法:教师演唱《关山月》歌曲,学生跟随学唱。
3.欣赏法:播放二胡独奏《关山月》,让学生感受广东音乐的特点和刘天华的作品风格。
4.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民族音乐的感悟。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关山月》歌曲、刘天华的照片及简介、广东音乐的特点等内容。
2.二胡演奏视频:播放刘天华演奏《关山月》的视频。
3.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视频。
4.乐谱:准备《关山月》歌曲的乐谱,方便学生学唱。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关山月》的创作背景、作曲家及演奏家刘天华的音乐成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播放刘天华演奏《关山月》的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广东音乐的特点和刘天华的作品风格。
3.操练(10分钟)教师教授《关山月》歌曲,引导学生跟随学唱。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1.1.1关山月 》人音版 (1)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1.1.1关山月》人音版 (1)一. 教材分析《1.1.1关山月》是人音版六年级下册的音乐教材,本节课选自人音版音乐教材,是为了让学生感受中国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兴趣。
歌曲《关山月》是一首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歌曲,它以优美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 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如简单的乐理知识、节奏练习、合唱等。
他们对音乐有一定的兴趣和热情,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民族音乐的理解和感受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从多角度感受和理解《关山月》这首歌曲。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关山月》的历史背景、地域特点和民族风格,增强民族自豪感。
2.学会《关山月》的歌词和旋律,能够独立演唱。
3.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他们对民族音乐的欣赏水平。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关山月》的旋律,准确演唱。
2.深入理解歌曲的民族风格和情感表达。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聆听、对比、分析等方法,让学生感受《关山月》的民族风格。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3.讲解法:讲解歌曲的历史背景、地域特点和文化内涵。
4.实践法:分组练习、合唱等形式,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音响等。
2.准备《关山月》的乐谱和歌词。
3.准备相关的民族音乐资料,如视频、音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关山月》的歌词,引导学生朗读。
然后播放《关山月》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呈现(10分钟)介绍《关山月》的历史背景、地域特点和文化内涵。
通过讲解,使学生对歌曲有更深入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演唱《关山月》,学生跟随模仿。
重点讲解和练习歌曲的旋律,帮助学生准确演唱。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关山月-人音版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关山月》这首歌曲的基本背景和情感表达。它是一首描绘边塞风光和战士思乡之情的歌曲,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通过欣赏《关山月》的演唱,来感受歌曲中的情感和艺术特色,了解其在音乐中的实际应用。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歌曲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音准、节奏和情感体验,我会通过举例和对比来帮助大家理解。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关山月》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在理论介绍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对歌曲背景和情感理解不够深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更加注重引导学生从文化、历史的角度去理解音乐,帮助他们更好地把握歌曲的情感内涵。
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对歌曲的重点和难点进行了详细讲解,并通过举例和对比帮助学生理解。但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音准和节奏方面仍存在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加大对学生音准和节奏的训练力度,采用更多有趣的教学方法,如游戏、竞赛等,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总之,这节课的教学让我收获颇丰,也让我看到了自己在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我会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以期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课堂中收获快乐和成长。
-歌曲演唱技巧:《关山月》旋律悠扬,对气息控制和音准把握有较高要求,特别是长音和滑音的演唱技巧。
-歌曲情感表达:准确把握歌曲的边塞风格和悲壮情感,通过声音传达歌曲的意境。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1.1.1关山月》人音版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1.1.1关山月》人音版一、教材分析《1.1.1关山月》是人音版六年级下册的音乐教材,本节课是一首古筝独奏曲,曲调优美,富有诗意。
乐曲以我国古代著名的诗词《关山月》为题材,描绘了雄浑壮丽的自然风光和英勇豪迈的战士形象。
通过学习这首乐曲,学生可以了解古筝的音乐特点,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民族乐器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古筝作为一种较为罕见的民族乐器,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古筝的特点,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三、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古筝的音乐特点,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2.学会《1.1.1关山月》的曲调,能够独立演奏或演唱。
3.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会《1.1.1关山月》的曲调,能够独立演奏或演唱。
2.难点:理解古筝的音乐特点,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五、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聆听、观看演奏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古筝的音乐特点。
2.示范法:教师或学生代表示范演奏,引导学生模仿。
3.讲解法:教师讲解古筝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了解民族音乐。
4.练习法:学生自主练习,教师指导。
六、教学准备1.古筝乐器:用于示范和让学生实践演奏。
2.音响设备:播放乐曲《1.1.1关山月》。
3.PPT课件:展示古筝图片、音乐知识等。
4.乐谱:《1.1.1关山月》的乐谱。
七、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课件展示古筝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古筝的特点。
同时,播放《1.1.1关山月》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2.呈现(10分钟)教师完整演奏《1.1.1关山月》,让学生欣赏。
随后,教师讲解乐曲的结构、节奏等特点,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古筝音乐。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演奏。
教师在旁指导,纠正演奏中的错误。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演奏《1.1.1关山月》,教师巡回指导。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下册《关山月》教学设计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下册《关山月》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关山月》是一首古老而经典的民乐曲目,它以激昂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展现了我国古代边塞士兵的艰苦生活和英勇精神。
这首曲子旋律优美,节奏明快,充满了浓厚的民族特色,非常适合作为音乐教学的教材。
通过对这首曲目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我国民族音乐的魅力,提高音乐素养,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他们喜欢音乐,乐于学习新的音乐知识和技能。
然而,由于年龄和生活经验的限制,他们对古代边塞士兵的生活和情感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感受《关山月》的内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关山月》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提高音乐素养。
2.通过对《关山月》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3.通过学习《关山月》,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关山月》的旋律和节奏。
2.理解《关山月》的内涵和情感。
3.学会用乐器演奏《关山月》。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关山月》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演奏技巧。
2.示范法:教师通过演奏,为学生展示《关山月》的演奏方法和情感表达。
3.实践法:学生通过练习演奏,提高自己的音乐表现力。
4.讨论法: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分享对《关山月》的理解和感受。
六. 教学准备1.乐器:古筝、二胡、琵琶等民族乐器。
2.教学课件:包括《关山月》的乐谱、图片、视频等。
3.音响设备:用于播放《关山月》的音频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关山月》的音频,引导学生进入音乐课堂。
然后简要介绍《关山月》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关山月》的乐谱,讲解乐谱的构成和演奏技巧。
同时,教师演奏《关山月》,让学生初步感受乐曲的美感。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演奏《关山月》,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演奏中的错误。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1.1.1关山月 》人音版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1.1.1关山月》人音版一. 教材分析《1.1.1关山月》是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我国古代诗词为歌词,旋律优美,富有诗意,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到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增强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同时,歌曲中的诗词也能激发学生的文学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
但在演唱技巧、音乐理论等方面仍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的个性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对音乐表现出极高的热情,部分学生则较为被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尽量激发每位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音乐课堂上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1.1.1关山月》的旋律和歌词,能够熟练地演唱。
2.使学生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
4.激发学生对古代诗词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1.1.1关山月》的旋律较为复杂,学生需要反复练习,掌握正确的演唱方法。
2.歌曲中的诗词意境深远,学生需要理解歌词含义,体会歌曲的情感。
3.音乐理论知识的传授,如节奏、音高、和声等。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2.讲解法:教师讲解歌曲的背景、歌词含义和演唱技巧。
3.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4.互动法: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共同提高。
5.情境教学法:创设相关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歌曲。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介绍、歌词、旋律图示等。
2.音响设备:播放歌曲、背景音乐。
3.乐谱:歌曲《1.1.1关山月》的乐谱。
4.教学道具:如图片、卡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1.1.1关山月》,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随后,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1.1.1关山月 》人音版 (3)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1.1.1关山月》人音版 (3)一. 教材分析《1.1.1关山月》是人音版六年级下册的音乐教材,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学习广东音乐《关山月》,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学生感受广东音乐的风格特点,体验音乐带来的情感共鸣。
歌曲旋律优美,节奏明快,充满了浓厚的民族风情。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课程有较高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广东音乐的特点还不够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广东音乐的风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演唱《关山月》,并能够理解歌曲的含义和风格特点。
2.通过学习《关山月》,培养学生对广东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3.通过对歌曲的学唱,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广东音乐特色,如独特的音阶、节奏等。
2.歌曲中的高潮部分,需要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唱技巧。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歌曲的背景、风格特点等。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3.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互动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学习心得,分享感受。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关山月》的乐谱、图片、视频等。
2.音响设备:播放歌曲《关山月》。
3.乐器:吉他、钢琴等,用于伴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关山月》,让学生初步感受广东音乐的风格特点。
引导学生谈谈对歌曲的初步印象,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歌曲《关山月》的乐谱,讲解歌曲的背景、创作意图等。
让学生了解广东音乐的特色,如独特的音阶、节奏等。
3.操练(15分钟)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重点指导歌曲中的高潮部分,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唱技巧。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对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演唱歌曲。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将《关山月》的歌词进行创新?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对歌曲进行改编,体验音乐创作的乐趣。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1.1.1关山月 》人音版 (4)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1.1.1关山月》人音版 (4)一. 教材分析《1.1.1关山月》是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中国的传统民乐为基调,融合了西方的作曲技巧,展现了独特的音乐风格。
歌曲的旋律优美,歌词富有诗意,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祖国的热爱。
通过对这首歌曲的学习,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传统音乐文化,提高音乐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有一定的理解和感受能力。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乐于表达自己的情感。
然而,由于年龄和认知水平的限制,部分学生可能对一些音乐技巧和情感表达还不够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三.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1.1.1关山月》,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3.知识与技能:学会演唱《1.1.1关山月》,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分析歌曲的音乐特点。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演唱《1.1.1关山月》,理解歌曲的情感内涵。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音准、节奏和音乐表达技巧。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聆听、对比等方式,让学生感受歌曲的美感。
2.模仿法:引导学生模仿演唱,提高演唱技巧。
3.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结构、旋律等特点,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4.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1.1.1关山月》乐谱2.音响设备:CD、音响3.教学辅助材料:图片、文字资料4.乐器:钢琴、民族乐器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1.1.1关山月》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歌曲的感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山月-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关山月-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掌握《关山月》的歌曲节奏,调式,歌词及意境。
2.编创小型合唱表演团队,达到悦耳动听的歌唱效果。
3.引领学生从歌曲中感受到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文化,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情操。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和掌握《关山月》的歌曲节奏,调式,歌词及意境。
2.教学难点:编创小型合唱表演团队,达到悦耳动听的歌唱效果。
三、教学内容1.课前准备1.将歌曲《关山月》的各个部分进行分析和剖析。
2.熟悉歌曲的唱法和技巧,清晰表达歌曲的情感。
2. 导入新课教师播放《关山月》的录音并简要介绍该首歌谣的背景。
让学生朗读《关山月》的歌词。
分析歌词中的含义。
引导学生了解歌曲的起源以及表达出的情感。
3. 歌曲教学1.教师先教授歌曲的基本节奏,让学生跟唱重点节奏部分。
2.教师带领学生学唱歌曲过程中的高音、低音、强弱、声音的滑动等技巧。
3.学生跟随教师不断练习歌曲,既保证旋律的准确性,也注意歌曲中情感的表现和歌唱技巧。
4. 小型合唱团编创1.整合课堂上学生的歌唱表现,编创小型合唱团的表演。
2.安排每个学生的声部,让学生通过合唱团来进一步体验音乐在集体中的力量。
3.鼓励学生发挥自己声音的特点,协同合唱表演团队的呼吸和节奏。
5. 课堂总结教师展示学生表演的视频,并对学生演唱的歌曲的音律、技巧、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评价和点评。
鼓励学生发扬显示自己的特长,通过音乐的学习和表演培养自己的气质和人格魅力。
四、教学方法1.唱和教唱法2.合唱编创教法五、教学设计第一节:歌曲分析和引入1.教师介绍《关山月》的背景和歌词,并简要介绍该歌曲表达的情感。
2.教师播放歌曲录音,学生仔细听完歌曲。
第二节:教唱与合唱团编创1.教师在黑板上写出歌曲的歌词和歌曲中的节奏,引导学生掌握歌唱节奏。
2.引导学生模仿唱,并注意配合节奏、喉部发声、气息抑制等。
3.安排小型合唱团表演节目,让学生在表演中进一步体验音乐在集体中的力量。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下册第1课《关山月》教案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下册第1课《关山月》教案一. 教材分析《关山月》是一首我国传统的古琴曲,描绘了戍楼上的士兵在月光下巡逻的情景,表达了他们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国家的忠诚。
本节课是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下册的第一课,通过学习这首曲子,让学生感受古琴音乐的魅力,了解我国传统音乐文化,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等方面有一定的认识。
但古琴音乐相对于现代流行音乐,较为陌生,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其内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美,激发他们对传统音乐文化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关山月》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感受古琴音乐的魅力。
2.培养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的热爱,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3.通过对《关山月》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综合素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难点:理解古琴音乐的特点,感受其独特的韵味。
2.重点:学会欣赏《关山月》,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其的喜爱之情。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聆听、对比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古琴音乐的特点。
2.讲解法:教师讲解《关山月》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等,引导学生深入了解。
3.互动法:学生之间交流对音乐的感受,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4.实践法:让学生尝试演奏《关山月》,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关山月》的乐谱、图片、视频等。
2.古琴音乐设备:古琴、音响等。
3.教学用具: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关山月》的乐谱,引导学生关注曲子的旋律和节奏。
同时,简要介绍古琴音乐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播放《关山月》的古琴演奏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古琴音乐的魅力。
在观看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演奏者的指法和表情,体会音乐的情感。
3.操练(10分钟)教师演奏《关山月》,让学生跟随节奏拍手。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尝试用唱名跟着教师演奏。
通过实践,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古琴音乐的特点。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1.1.1关山月|人音版(2023)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关山月》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培养音乐表现力:通过合唱练习,提高学生在合唱中的协调性与表现力,激发学生的音乐创造力。
4.增强文化理解与尊重: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作者简介,使学生尊重多元文化,提升音乐文化的素养。
5.发展团队协作能力:在合唱过程中,培养学生相互倾听、协作配合的团队精神,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歌曲旋律、歌词理解和合唱技巧这三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音准、节奏和情感表达,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关山月》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更好地表达歌曲情感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合唱练习。这个操作将演示合唱技巧的基本原理。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关山月》这首歌曲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歌曲旋律、歌词理解和合唱技巧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1课《关山月》教学设计
《关山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在感受、体验、理解古琴曲的基础上,了解我国古代音乐概况和古琴常识。
2、通过聆听、感受、示范、实践、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法认识古琴音乐的风格特征。
3、通过聆听古琴曲《关山月》,激发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的兴趣,弘扬民族音乐文化。
二、学情分析:古琴音乐淡泊、优雅、深邃,对于小学六年级学生来说,可能会感到“平淡、无味”,与他们活泼好动、积极交往的、表现自我个性的年龄特点有冲突,故本课采取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感受古琴音乐文化的精髓。
三、教材分析:古琴曲《关山月》是人音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第一课《古风新韵》中聆听部分的内容,是一首流传极广的梅庵派小品,在20世纪50年代被配以李白的同名五言诗,以特别的旋律进行和鲜明的音乐表情表现古代守边将士们思念家乡之情。
四、重难点:1、重点:欣赏古琴曲《关山月》,激发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的兴趣,弘扬民族音乐文化。
2、难点:在感受、体验《关山月》的基础上了解古琴的音色,感受古琴曲的风韵。
五、教学过程:教学活动:课前播放《关山月》(琴箫合奏版)活动1:[导入,认识古琴(识琴)]1、展示古琴,你知道这件乐器的名字吗?(古琴)2、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短片来更多的了解一下古琴。
[阶段目标]:实物展示,直观认识古琴。
活动2:[新课学习,聆听古琴曲《关山月》(听琴)]1、接下来我用古琴为同学们演奏一首梅庵派小品《关山月》(教师范奏)。
2、这首《关山月》本为独奏的琴曲,后被配以李白的同名五言古诗作为琴歌的表演形式受到了人们的广泛欢迎。
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关山月》(教师朗诵)这样写道: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古琴曲大多都有明确的标题,这首诗歌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了音乐所表现的内容,通过写景、抒情描述了戍边的战士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
3、一首唐诗一首琴曲分别流传了多年,终于在上个世纪50年代发生了一次奇妙的相遇,我们一起来欣赏琴歌《关山月》(琴歌版)。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1.1.1关山月 |人音版 (1)
八、介绍乐谱:散音,泛音,按音
拓展练习:(教师利用多媒体展台带领学生在古琴模型上标弦续,并弹奏)教师制作古琴模型,分组让学生模仿古琴演奏,体会脑琴心手合一以及天地人合一的古琴韵味。
九、总结本课内容,激发学生对古琴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反思古琴曲《关山月》是汉代乐府歌曲之一,表达了守边战士在马上吹奏的军乐,乐曲表现了征人思乡报国的情感。
琴曲《关山月》为本世纪梅庵琴派著名代表曲目之一。
音韵刚健而质朴,气魄宏大,抒壮士之情怀,真挚感人,富有浓厚的北地音乐风味。
在本课教学中导入阶段利用PPT的自动播放与音频插入相结合给学生们讲述《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
有故事引出古琴,用山水画面故事中的山水画面营造意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事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
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聆听琴箫合奏《关山月》,体会古琴的音色,与乐曲的情绪。
孩子们很聪明,乐感也不错,第一遍聆听就听出这首曲子是思念家乡的,略带忧伤的,然后我让学生聆听教师随音乐默诵这首李白的唐诗《关山月》,,六年级的孩子对诗词有了一定的理解,因此,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很好的通过古诗理解了乐曲的意境。
随后,我又让学生聆听了琴歌《关山月》,让学生说说以上三次的聆听在演奏形式上有什么区别。
然后我又简单了介绍了古琴文字谱与减字谱的发展并且让学生用自制的模拟古琴,模仿古琴的演奏姿势弹奏流行歌曲“沧海一声笑”进一步感受乐曲的意境。
在这一环节通过电子白板的运用教师可以非常直观的给学生演示模拟古琴的演奏方式与弦续的标注方法。
很好的达成了预设的教学目标。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1.1.1关山月 |人音版
教学内容:聆听《关山月》教学目标:1、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分析、体验、探究、合作等方式,全方位感受古曲的音乐风格,体会古风。
感受乐曲风格情绪。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理解、吟诵古诗并体验和琴曲的交融,加深对我国古老乐器的尊重和对民间音乐文化的感情。
3、知识与技能:在聆听古琴曲《关山月》的过程中,认识民族乐器古琴,并记住古琴的音色。
了解古琴与古筝的区别,并能够记住两种乐器的音色特征和基本演奏方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音乐作品的基本内容、风格和特点,感受其基本情绪。
难点:感受、理解音乐语言、分析作品的表现方法。
教具准备:琴、课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激趣导入1、老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什么风格的音乐?学生自由回答:清新风格、欧美的......2、进入“古风新韵”主题,聆听《关山月》片段,感受“古风”。
师:给大家听一首乐曲片段,这首乐曲属于什么风格?(课件第一页)3聆听片段回答问题4师:你从什么角度听出来是古曲风格?生:曲调乐器听辨出来师:这段旋律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生:古筝古琴(根据学生不同的回答,老师通过课件让学生了解古筝和古琴区别,进一步去了解古琴的特点)5、认识古琴出示课件(课件第二页)A展示古琴和古筝并欣赏同一段音乐用不同乐器演奏的声音,进而明确古琴曲,了解古琴的音色、演奏特点。
B学生总结特点(1)古琴与古筝的大小不一样,琴弦也不一样,如图所示(2)音声的区别(3)古琴入心,音量小,音色沉厚古朴,能使人静心放松。
古筝悦耳:音量大音色相对明亮华丽。
演奏方法区别:古琴:演奏时以左手按弦,右手弹奏,通过多种指法形成其特有的演奏风格。
古筝:古筝的指法颇多,右手有托、劈、挑等、左手有按滑揉颤等。
出示课件认识古琴的形状、演奏方法及历史影响,让学生观察了解古琴的形状与构成,同时兼顾与古筝的区别(拓展)6 了解古琴结构(课件第三页)7(课件第四、五页)简要介绍古琴及影响、曲目。
师:在古代“琴”就是指古琴,也称“瑶琴”“七弦琴”,而“筝”就叫“古筝”,也称“秦筝”,古琴有文字可考的历史至少有四千多年,据《史记》记载,琴的出现不晚于尧舜禹时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关山月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聆听、欣赏古琴曲《关山月》,使学生初步了解古琴的基本常识,并引导学生用心感受和体验古琴曲深邃的意境。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听、看、体验、探究等活动,体验名曲的意境和古琴曲的风格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思想情感,增进他们对祖国音乐艺术的热爱。
2、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经过系统教学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素养,但是这个阶段的学生学习自主性不是很高,学习积极性也需要调动。
欣赏这样的底蕴深厚的作品需要多加引导和体验,让他们对传统文化,特别是对传统音乐产生学习的兴趣!
3、重点难点
通过《关山月》的欣赏,使学生感受到古琴的魅力,同时激发学生对中华瑰宝——古琴的热爱,感受、体验古琴曲的深邃意境。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古风新韵《关山月》
师:今天这堂课老师要带大家来一场穿越之旅,去感受一下别样的——古风新
韵(出示课题)
课前问候采用——作揖动作(右手内、左右外)老师称呼——先生,学生称呼
——弟子
“众弟子,有礼,先生有礼……”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古代的教学氛围产生兴趣,同时尽快进入教学意境。
活动2【讲授】古风新韵《关山月》教学过程
故事引入:高山流水觅知音
师:今天我为大家带来了一个古时候的故事......伯牙与钟子期之间的知音情。
师:这节课,徐老师也想寻觅一下我的知音,我特地把当年伯牙学的那个琴带到了现场,大家听,这是什么乐器?演奏的是何旋律?
【设计意图】顺势引出古琴,为下面的介绍抛砖引玉。
2、认识古琴
1)认识古琴的形状、演奏方法以及历史影响。
教师简单介绍:古琴又名七弦琴,演奏时以左手按弦,右手弹奏,通过多种指法形成其特有的演奏风格。
2)出示乐器图形(实物),让学生观察了解古琴的形状与构成。
五音、七弦、与古筝的区别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直观了解古琴的外形、音色、演奏方法。
所谓“百闻不如一见”
3、初听古琴曲《关山月》的音乐片段
设问:师:现在请同学们闭目静心聆听一段古琴曲《关山月》,边欣赏边思考以下问题
古琴的音色如何?该曲的速度情绪如何?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具体音乐感受古琴的音质和韵味。
4、复听乐曲《关山月》
再次感受古琴的意境,让学生边听边随音乐用手模拟古琴的演奏动作,如同身在其中。
5、介绍琴歌
1)介绍《关山月》的古琴词——李白的诗句
随音乐默诵古诗《关山月》,体会古琴曲的意境。
让学生诵读古诗《关山月》,谈谈这首诗所表现的情景和情感。
师:古琴具有宁静致远、深沉委婉的音韵特质。
那么这首《关山月》到底向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为何让我们有种难以言表的哀怨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古琴词,去细细品味一下其中的内涵。
2)出示李白诗句(朗诵版)
师:根据朗诵,你能读懂诗词的大致内容吗?这描写的是一番怎样的场面?(引导前方的战事、后方的思念)
(师简单介绍诗词背景)
3)师简单介绍琴歌概念
师:古时候,人们往往喜欢将诗词与古琴音韵相结合,这就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
——琴歌(出示琴歌概念)师补充一句:古时候很多诗词都是可以吟唱的,因此像李白、杜甫这样的诗词大家,同样也是古琴演奏家!
4)出示古琴演唱版
师:诗词溢美、琴韵动人,让我们跟随千年之前古人们的吟唱,轻轻对口型模拟,来共同感受一下这首琴歌别样的韵律美吧!
【设计意图】通过古诗、琴歌演唱进一步体会琴、诗合一所带来的音韵美和内涵美
6、介绍古琴谱
师:如此美妙的旋律是如何保存到今天的呢?这不得不提到一个内容——琴谱,而古琴的琴谱就叫做——古琴谱(引出古琴谱概念)
1)出示古琴谱概念
师简单讲解
2)出示《关山月》古琴谱
师简单讲解古琴谱上的文字主要是规定了演奏的指法(出示指法示意图)
3)出示《关山月》现代简谱
师:随着时代的变迁,古琴谱也不断得到了改良,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古琴谱演变而来的简谱,接下来请大家跟琴哼唱前4小节旋律,结合歌词体会旋律的行进方向有何特点?(引导旋律走向是根据诗词大意安排的,十分贴切)
师:诗词融合于琴音之中,琴音又蕴藏于诗词的内涵之上,如此神笔忍不住让人感叹“妙哉,妙哉!”
7、拓展
师:《关山月》这首古琴曲可谓是古琴曲中的典范,除此之外,我们中国还有很多优秀的古琴曲:
1)出示中国十大古琴名曲
师:当然,将诗词与音乐结合的琴歌也有很多优秀的作品:
2)出示中国优秀琴歌作品
8、古琴的传承
1)师:今天,古琴不但可以用以独奏,也可以和古筝合奏,一曲《山水情》似乎又把我们拉回到了伯牙遇到子期的那一日,同伴易寻、知音难觅……(欣赏视频《兰亭序》)
2)师:1977年航天飞行器载着古琴曲《流水》飞向宇宙,去探寻浩瀚星际间的知音,而我们龙的传人更应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古琴传承的重任在我们的肩上!希望越来越多的同学能喜爱我们的民族器乐和民族音乐。
【设计意图】承上启下,让学生体会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性。
9、小结
师生作揖:我们后会有期!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