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gBee各版本规范比较

合集下载

蓝牙协议4.0、4.1、4.2有什么区别

蓝牙协议4.0、4.1、4.2有什么区别

蓝牙协议4.0、4.1、4.2有什么区别很多人对4.0,4.1,4.2蓝牙协议之间的区别不太明白,下面云里物里科技就为大家来详细来介绍下。

先说发布时间SIG在2010年发布了4.0的specification,2013年发布了4.1的specification,一年以后,在2014年又发布了4.2的specification,specification的调整很快。

从4.0版本起,革命性的加入了BLE协议部分,同时将2.1+EDR和3.0+HS全都包含在内,而4.1和4.2在4.0的基础上做了改进,主要包括连接速度,传输效率等等,可以看出是向着适用于物联网的方向做的改进(蓝牙也在布局智能家居,笔者认为如果蓝牙能改善联网特性的话,蓝牙比zigbee和WiFi协议更加适合智能家居的互联需求)。

首先,比较蓝牙4.0、4.1、4.2specification的可以看出最明显的特点是,4.1和4.2增加了一个volume7:Wireless Coexistence volume。

主要介绍手机的无线共存测试。

移动通讯采用4G-LTE标准后会占用2.4GHz频段,4.1和4.2的specification对此做出了测试。

蓝牙4.1和蓝牙4.2在4.0的基础上添加了IPv6和6LowPAN,搭载蓝牙芯片的设备可以取得在互联网上的唯一标记,与其他的联网设备进行通讯。

4.1和4.2提高了4.0的传输速率,4.0的协议栈规定了每包承载有效数据不大于20字节,4.2把这个数值扩大了10倍,最终将BLE的传输速率提高了2.5倍,不过据说要等硬件升级才能感受到这一低功耗高速率的传输方式。

4.1和4.2实现了主从一体,比如你的智能手环作为主和防丢器连接的时候,智能手环同时也可以作为从和智能手机相连。

4.1和4.2再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改进了蓝牙连接的安全性。

物联网构成无线连接一定是组网灵活,低功耗,带宽适用,安全的,蓝牙在向着这样的方向发展,与WiFi和zigbee相比,无疑是最有竞争力成为物联网协议的无线连接规范。

zigbee,2.0,规范

zigbee,2.0,规范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zigbee,2.0,规范篇一:F8913zigbee技术规范F8913zigbee模块技术规范产品特点---------------------------------------------------------------------------------------------------- 产品规格---------------------------------------------------------------------------------------------------- 接口类型供电功耗物理特性其它参数篇二:浅谈zigbee技术浅谈zigbee技术姓名:李晓班级:学号:2152112113摘要:介绍了zigbee技术的概况、发展历程及前景展望,还简要介绍了zigbee联盟,最后重点分析了该技术的特点以及该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abstract:thispaperintroducesthehistoryandprospectof zigbeetechnology,alsobrieflyintroducesthezigbeealli ance,andfinallyfocusesontheanalysisofthecharacteris ticsofthetechnologyanditsapplicationinlife.关键词:zigbee技术ieee802.15.4无线通信技术应用引文:zigbee是基于ieee802.15.4标准的低功耗个域网协议。

主要适合用于自动控制和远程控制领域,可以嵌入各种设备。

简而言之,zigbee就是一种便宜的,低功耗的近距离无线组网通讯技术。

一、zigbee技术概述zigbee是基于ieee802.15.4标准的低功耗个域网协议。

根据这个协议规定的技术是一种短距离、低功耗的无线通信技术。

这一名称来源于蜜蜂的八字舞,由于蜜蜂(bee)是靠飞翔和“嗡嗡”(zig)地抖动翅膀的“舞蹈”来与同伴传递花粉所在方位信息,也就是说蜜蜂依靠这样的方式构成了群体中的通信网络。

zigbee各版本规范比较

zigbee各版本规范比较

ZigBee各版本规范比较ZigBee是ZigBee联盟建立的技术标准,它是一种工作在900MHZ和2.4GHZ频段的新兴无线网络技术,具有中等通讯距离(10米到数百米),比较灵活经济的通讯速率(40Kbps到250Kbps),并且有星状,网状(MESH),树状等多种网络拓扑,低的功耗等特点,所以在当今无线通讯技术和无线网络技术领域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第一个ZigBee协议栈规范于2004年12月正式生效,称为ZigBee 1.0或ZigBee 2004。

第二个ZigBee协议栈规范于2006年12月发布,称为ZigBee 2006规范,主要是用“群组库(cluster library)”替换了ZigBee 2004中的MSG/KVP结构。

最为重要的新的ZigBee 2006协议栈将不兼容原来的ZigBee 2004技术规范,对于已经投入ZigBee 2004的厂商而言,这是一个大悲剧。

例如Jennic公司将ZigBee2004协议栈固化在ROM中(JN5121/JN5139)。

将无法和ZigBee 2006以后的协议栈兼容。

ZigBee 2006协议栈,将是ZigBee兼容的一个战略分水岭,从这里开始,ZigBee将实现完全向后兼容性。

2007年10月发布了ZigBee 2007规范,ZigBee 2007规范定于了两套高级的功能指令集(feature set):分别是ZigBee功能命令集和ZigBee Pro功能命令集。

(ZigBee 2004和2006都不兼容这两套新的命令集)。

ZigBee 2007包含两个协议栈模板(profile),一个是ZigBee协议栈模板(Stack Profile 1),它是2006年发布的,目标是消费电子产品和灯光商业应用环境,设计简单,使用在少于300个节点的网络中。

另一个是ZigBee Pro协议栈模板 (Stack Profile 2),它是在2007年发布,目标是商业和工业环境,支持大型网络,1000个以上网络节点,相应更好的安全性。

zigbee解决方案比较

zigbee解决方案比较

Zigbee 解决方案总结一.非开源协议栈1.freescale 解决方案协议栈种类:1.1 802.15.4标准mac1.2 SMAC1.3 SynkroRF1.4 ZigBee RF4CE1.5 ZigBee 2007最简单的就是SMAC,是面向最简单的点对点应用的,不涉及网络的概念;其次是IEEE802.15.4,一般用来组建简单的星型网络,而且提供了源代码,可以清楚地看到网络连接的每个步骤,分别调用了哪些函数;BeeStack(符合zigbee 2007)是提供的最复杂的协议栈,但是看不到代码,它提供给你一些封装好的函数,比如创建网络函数,你直接调用它,协调器就把网络创建好了,终端节点调用它则寻找可以加入的ZigBee网络并尝试加入。

其中硬件平台可以为下面中的任一种:MC13202 (2.4 GHz射频收发器)MC13213 (2.4 GHz射频收发器和带60K闪存的8位MCU)MC13224V (2.4 GHz平台级封装(PIP) –带有128KB闪存、96KB RAM、80KB ROM的32位TDMI ARM7处理器)MC13233 (带有HCS08 MCU的2.4 GHz片上系统)MC13202没有自带mcu,在做应用时,需要用户在自己的扩展板上加上mcu,既需要实现对外围设备的底层控制,也需要实现协议栈。

下面的几种均有自带mcu,协议栈的实现在自带的mcu 上实现,功能较简单的可直接使用片上的mcu资源进行控制;功能复杂的应用,最好协议栈实现与外围控制分开,大多数应用都选择arm芯片作为控制芯片;详细信息可以查看/products/rf/ZigBee.asp 2.microchip 解决方案协议栈种类:ZigBee® Smart Energy Profile (SEP) SuiteZigBee® PROZigBee® RF4CE均是一整套的协议集,价格不菲;硬件平台:Pic18(mcu)+MRF24J40(2.4GHZ 射频收发器)+天线与freescale 的mc13202相似,MRF24J40也只是射频收发器,不包含mcu,协议栈的实现需要借助于外围的mcu,当然微芯公司选择的是pic18及以上的芯片作为其主控mcu,通过spi接口与MRF24J40通信,查询其寄存器的状态,实现协议栈功能。

zigbee协议规范及时间

zigbee协议规范及时间

zigbee协议规范及时间Zigbee协议规范及应用前景概述:Zigbee是一种无线通信协议,旨在实现低功耗、低带宽、低成本的无线传感器和控制网络。

其特点是简单、灵活、可靠,适用于各种物联网场景。

本文将介绍Zigbee协议的规范以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前景。

一、Zigbee协议规范1. Zigbee协议栈Zigbee协议栈包括物理层、MAC层、网络层、应用层等。

物理层负责无线信号的传输和接收,MAC层提供无线电资源的管理,网络层处理路由和网络拓扑,应用层用于支持各种应用。

Zigbee协议栈灵活可配置,使其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应用场景。

2. Zigbee网络拓扑Zigbee支持多种网络拓扑结构,包括星型、网状和混合型。

星型拓扑适用于点对点通信,网状拓扑适用于多节点之间的通信,混合型拓扑则是两者的结合。

Zigbee的网络拓扑结构灵活,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选择。

3. Zigbee安全性Zigbee协议提供了多层次的安全措施,包括加密通信、身份验证和密钥管理。

通过这些安全措施,Zigbee网络可以有效地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信息泄露,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保护。

二、Zigbee在家居自动化中的应用1. 智能家居Zigbee作为智能家居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家庭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通过Zigbee协议,各种智能设备(如智能灯泡、智能门锁、温度传感器等)可以互联互通,并通过无线网络进行远程控制和监控。

智能家居带来了更加智能、便捷和舒适的生活体验。

2. 能源管理Zigbee协议在能源管理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Zigbee无线传感器,可以实现对能源的实时监测和控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同时,Zigbee还可以实现对能源设备的自动化控制,如智能电表的远程抄表和调控。

三、Zigbee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1. 物联网工业控制Zigbee协议在工业自动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实现对工业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测和控制。

ZigBee应用层规范(Application level)

ZigBee应用层规范(Application level)

ZigBee应用层规范2.1概述ZigBee栈体系包含一系列的层元件,包含IEEE802.15.4 2003标准MAC层和PHY层,当然也包括ZigBee的NWK层。

每个层的元件提供相关的服务功能。

虽然本节描述了ZigBee 栈的其他部分但主要描述图1.1中的APL层。

图1为ZigBee栈结构框图。

如图1.1所示,ZigBee应用层由三个部分组成,APS子层、ZDO(包含ZDO管理平台)和制造商定义的应用对象。

2.1.1应用支持子层APS提供了这样的接口:在NWK层和APL层之间,从ZDO到供应商的应用对象的通用服务集。

这服务由两个实体实现:APS数据实体(APSDE)和APS管理实体(APSME)。

(1)APSDE通过APSDE服务接入点(APSDE-SAP);(2)APSME通过APSME服务接入点(APSME-SAP)。

APSDE提供在同一个网络中的两个或者更多的应用实体之间的数据通信。

APSME提供多种服务给应用对象,这些服务包含安全服务和绑定设备,并维护管理对象的数据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AIB。

2.1.2应用层框架ZigBee中的应用框架是为驻扎在ZigBee设备中的应用对象提供活动的环境。

最多可以定义240个相对独立的应用程序对象,任何一个对象的端点编号从1到240。

还有两个附加的终端节点为了APSDE-SAP的使用:端点号0固定用于ZDO数据接口;另外一个端点255固定用于所有应用对象广播数据的数据接口功能。

端点241-254保留(给为了扩展使用)。

2.1.2.1应用Profiles应用profiles是一组统一的消息,消息格式和处理方法,允许开发者建立一个可以共同使用的、分布式应用程序,这些应用是使用驻扎在独立设备中的应用实体。

这些应用profiles允许应用程序发送命令、请求数据和处理命令和请求。

2.1.2.2簇簇标识符可用来区分不同的簇,簇标识符联系着数据从设备流出,和向设备流入。

IEEE 802.11、802.15、802.16、802.20标准简介

IEEE 802.11、802.15、802.16、802.20标准简介
与802.11b不兼容,是其最大的缺点。也许会因此而被 802.11g淘汰。
IEEE 802.11b标准
1999年9月被正式批准,又称Wi-Fi标准,目前最流行的 WLAN协议。该标准规定无线局域网工作频段在 2.4GHz~2.4835GHz,数据传输速率达到11 Mbps。该标 准是对IEEE 802.11的一个补充,采用点对点模式和基本 模式两种运作模式,在数据传输速率方面可以根据实际情 况在11 Mbps、5.5 Mbps、2 Mbps、1 Mbps的不同速率 间自动切换,而且在2 Mbps、1 Mbps速率时与802.11兼 容。
IEEE 802.16系列标准简介
802.16标准简介
IEEE 802.16:宽带无线 MAN 标准 -WiMAX ( Broadband Wireless MAN Standard - WiMAX)
IEEE 802.16 是为用户站点和核心网络(如:公共电话 网和 Internet)间提供通信路径而定义的无线服务。无 线 MAN 技术也称之为 WiMAX。这种无线宽带访问标 准解决了城域网中“最后一英里”问题
802.11b使用直接序列(Direct Sequence)DSSS作为协 议。802.11b和工作在5GHz频率上的802.11a标准不兼容。 由于价格低廉,802.11b产品已经被广泛地投入市场,并 在许多实际工作场所运行。
IEEE 802.11g标准
2001年11月批准,该标准可以视作对流行的 802.11b标准的提速(速度从802.11b的11 Mb/s提高到54Mb/s,仍然工作在2.4G频段)。 802.11g接入点支持802.11b和802.11g客户设 备。同样,采用802.11g网卡的笔记本电脑也能 访问现有的802.11b接入点和新的802.11g接入 点。

Zigbee、ZigBee Pro、ZigBee3.0的区别

Zigbee、ZigBee Pro、ZigBee3.0的区别

ZigBee3.0能否一统ZigBee协议江湖?ZigBee一开始便是为IoT而生,最初ZigBee联盟为了给特定市场提供最优的标准,基于不同的应用场景设计了多种不同的ZigBee协议,而随着IoT市场的发展,采用不同应用协议的Zigbee产品之间无法互联互通,这些多样的协议造成的割裂影响了消费者的产品体验。

为了改善这种割裂感,将原有的不同的协议进行统一,ZigBee 3.0被正式推出。

这些年,ZigBee一直在不断地更新迭代。

一、ZigBee、ZigBee Pro、与ZigBee 3.0技术更新ZigBee技术ZigBee在重新核准了其ZigBee(07)的规格之后,在其ZigBee(06)的基础上定义了ZigBee、ZigBee Pro两个功能集,ZigBee(07)在网络环境兼容方面的功能在此功能集上得到了强化。

其中,在公开的标准ZigBee(07)的标准中,ZigBee功能集包括:·树状、网状路由寻址;·并且提供特定随机选定距离向量(AODV);·还支持定向单播、广播与群组通讯;·数据通信安全性加强等。

ZigBee Pro技术而ZigBee Pro则不再使用树状寻址,以更为便捷的随机寻址来代替树状寻址,还新增了有阈值限制的广播寻址,支持更高层级的数据安全性,但是ZigBee 与ZigBee Pro都使用的AODV(特定随机选定距离向量)是提供多对一来源路由方案的,所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这两个功能集是都可以支持所选对象的灵活性跳频与片段化。

ZigBee 3.0技术而ZigBee3.0被推出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统一之前ZigBee协议在不同的应用层上的问题,ZigBee 3.0主要解决了不同应用层协议之间不能够进行互相联通的困难,将不同应用层协议之间所接入的ZigBee设备,在设备被发现、链接加入、组网形式等等进行了统一化,让ZigBee设备在组网时更方便,进一步将ZigBee协议变得更标准化了。

ZigBee不同版本详解

ZigBee不同版本详解

ZigBee的基础是IEEE 802.15.4,这是IEEE无线个人区域网(Personal Area Network,PAN)工作组的一项标准,被称作IEEE 802.15.4(ZigBee)技术标准。

ZigBee不仅只是802.15.4的名字。

IEEE仅处理低级MAC层和物理层协议,因此ZigBee联盟对其网络层协议和API进行了标准化。

ZigBee联盟还开发了安全层,以保证这种便携设备不会意外泄漏其标识,而且这种利用网络的远距离传输不会被其它节点获得。

ZigBee联盟成立于2001年8月。

2002年下半年,英国Invensys公司、日本三菱电气公司、美国摩托罗拉公司以及荷兰飞利浦半导体公司四大巨头共同宣布,它们将加盟“ZigBee 联盟”,以研发名为“ZigBee”的下一代无线通信标准,这一事件成为该项技术发展过程中里程碑。

2000年12月成立了工作小组起草IEEE 802.15.4标准。

ZigBee联盟于2001年8月发起成立。

2004年12月ZigBee 1.0标准(又称为ZigBee2004)敲定,之后于2005年9月公布并提供下载。

2006年12月进行标准修订,推出ZigBee 1.1版(又称为ZigBee2006)。

ZigBee 1.1较原有ZigBee 1.0作了若干修改,例如新增ZCL(ZigBee Cluster Library)、群化式装置(Group Device)、多播(Multicast)功效、直接透过无线方式(Over The Air;OTA)进行组态配置,此外也移除了KVP(Key Value Pair)的信息格式。

ZigBee标准于2007年10月完成再次修订(称为ZigBee2007),推出ZigBee 及ZigBee Pro Feature Set二个指令集。

此新标准ZigBee联盟更专注3种应用类型的拓展包括:1.家庭自动化(Home Automation;HA)、2.建筑/商业大楼自动化(Building Automation;BA)、3.先进抄表基础建设(Advanced Meter Infrastructure;AMI)。

802.15.4、ZigBee以及专有网络之间的对比

802.15.4、ZigBee以及专有网络之间的对比

802.15.4、ZigBee以及专有网络之间的对比作者:Miguel Morales,MSP430 应用工程师,Kevin Belnap,MSP430 产品市场营销经理摘要许多设计人员都听说过 ZigBee 与 IEEE 802.15.4 标准,但不清楚到底应该选择Zigbee,还是 802.15.4,抑或是开发自己的专有网络协议。

本文将以专有协议为例,介绍各种协议的优势,并在性能和应用领域方面进行对比区分。

讨论不同的网络拓扑、资源要求以及灵活特性,从而帮助利益相关方(interested party)选择最适合自己应用需求的开发协议。

本文分三部分讲述低功耗网络及在他们之间如何选择的问题。

第一部分论述网络基础知识以及低功耗网络选择标准;第二部分继续探讨选择标准,并介绍802.15.4 协议;第三部分介绍 ZigBee 和专有网络协议 SimpliciTI,并根据上述选择标准衡量这些协议。

第一部分电子市场中的最主要趋势之一就是越来越多的产品都开始添加无线连接功能。

水电气表、家庭安全系统、电视遥控或健身设备等各种产品都添加了无线连接功能,这一方面是为了方便用户使用,用户可通过无线遥控在房间任意位置操控,不像红外线遥控非要瞄准设备才能工作;另一方面,这种无线操控也是为了减少房间重新布线的昂贵成本例如不用重新布线就能安装家庭安全系统等。

此外,自动抄表系统 (AMR) 或高级电表架构 (AMI) 等设备也越来越依赖低功耗协议使设备的电池使用寿命能够长达数年之久。

本文将概括介绍无线网络协议,不过将重点介绍 ZigBee 与 802.15.4 协议,并将其与专有网络协议进行对比,这些协议根据设计都能满足低功耗应用的要求。

尽管许多工程师对这些网络协议都已经比较熟悉了,但可能还没有仔细对其加以评估。

即便有人曾经评估过这些协议,但在特定应用时可能仍不清楚到底哪种协议最合适。

本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我们将介绍网络基础知识,其中包括常见的网络术语、开放系统互连 (OSI) 网络模型等,并探讨在为特定应用选择网络时应考虑的因素;第二部分,我们将给出一系列网络选择标准,根据这些标准对三种网络协议加以对比;第三部分,我们将详细介绍 802.15.4、ZigBee 以及 SimpliciTI 专有网络协议,并给出具体实例,说明如何根据选择标准确定适合特定应用的最佳网络协议。

ZigBee2006与2007差异

ZigBee2006与2007差异

3.ZigBee2007/PRO特性分析ZigBee最近批准了ZigBee2007规范,该规范定义了ZigBee和ZigBee PRO两个特性子集。

全新的ZigBee2007规范结构建于ZigBee2006基础之上,不但提供了增强型功能,而且还具有向后兼容性。

3.1ZigBee与ZigBee PRO比较ZigBee特性集提供了树寻址、AODV网状路由、单播、广播和群组通信、以及安全等特性。

相比之下,ZigBee PRO用随机寻址取代了树寻址;其虽然包括了ZigBee-2006和2007规范中所使用的相同的AODV路由,但是却提供了多对一源路由备选方案。

ZigBee PRO 还增加了有限的广播寻址功能,并增加了对“高级”安全性的支持功能。

ZigBee和ZigBee PRO特性集均对可选频率捷变和拆分提供了更多的支持。

ZigBee的树寻址按照等级分配地址。

ZigBee PRO采用的随机寻址法随机地为设备分配地址,并通过不断监控和达到“管理”流量将冲突挑选出来。

ZigBee不仅受益于可靠、独特的寻址方法,而且不存在经常性的监控通信与处理地址冲突的开销。

但PRO却得益于调整功能,如当通信限制会导致一个由多个(五个以上)跳频(Hop)组成的网络时;或当一个网络由多个移动终端设备组成时,该优势是以不断增加的启动延迟为代价的,因为ZigBee PRO必须要允许一定的时间以解决地址冲突问题,而对于树寻址而言则并非必须。

ZigBee和ZigBee PRO路由均使用Ad Hoc方式的按需距离矢量(AODV)路由协议,但是只有PRO可支持多对一路由选项。

在牺牲一个较大协议栈的前提下,多对一源路由实现了快速路由建立,此时多个设备(如传感器)均向一个接收器(Sink)报告(如网关设备)。

对于自主双向和点对点通信(如灯控开关和灯)来说,多对一特性就变得不那么高效了,并且在一些情况下会变得不合事宜。

ZigBee和ZigBee PRO均支持集群寻址,但是PRO增加了对有限广播集群寻址的支持,可在所有集群成员相对紧密邻近时防止整个网络出现不必要的溢流(Flooding)。

第3章 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标准

第3章 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标准
3
ZigBee体系结构如图所示。
4
(1)功耗低。
ZigBee网络节点设备工作周期较短、收发数据信
息功耗低,且使用了休眠模式(当不需接收数据 时处于休眠状态,当需要接收数据时由“协调器” 唤醒它们),因此,ZigBee技术特别省电,据估 算,ZigBee设备仅靠两节5号电池就可以维持长 达6个月到2年左右的使用时间,这是其他无线设
共同为各应用开发者提供统一的接口,规定了 与应用相关的功能,如端点( Endpoint) 的规定, 绑定( Binding) 、服务发现和设备发现等等。
应用支持子层的主要功能包括维护绑定表和绑 定设备间消息传输,所谓的绑定指的是根据两 个设备所提供的服务和它们的需求而将两个设 备关联起来。应用程序框架主要为ZigBee设备 对象提供工作环境;ZigBee设备对象主要功能
(8)兼容性。
ZigBee技术与现有的控制网络标准无缝集成。通
过网络协调器自动建立网络,采用载波侦听/冲 突检测(CSMA.CA)方式进行信道接入。为了可 靠传递,还提供全握手协议。
ZigBee堆栈是在IEEE 802.15.4标准基础上建 立的,定义了协议的MAC和PHY层。ZigBee 设备应该包括IEEE802.15.4(该标准定义了RF 射频以及与相邻设备之间的通信)的PHY和 MAC层,以及ZigBee堆栈层:网络层(NWK)、
为定义网络的节点角色以及网络服务管理等, 发现网络中的设备并检查它们能够提供哪些应 用服务,产生或者回应绑定请求,并在网络设 备间建立安全的通信。
( 1) 应用支持子层APS。
APS 层主要作用包括: 协议数据单元APDU 的处
理,应用支持子层数据实体,提供在同一个网 络中的应用实体之间的数据传输机制,APSME

Zigbee历史版本

Zigbee历史版本

ZigBee历史版本第一个ZigBee协议栈规范于2004年12月正式生效,称为ZigBee 1.0或ZigBee 2004。

第二个ZigBee协议栈规范于2006年12月发布,称为ZigBee 2006规范,主要是用“群组库(cluster library)”替换了ZigBee 2004中的MSG/KVP结构。

最为重要的新的ZigBee 2006协议栈将不兼容原来的ZigBee 2004技术规范,对于已经投入ZigBee 2004的厂商而言,这是一个大悲剧。

例如Jennic公司将ZigBee2004协议栈固化在ROM中(JN5121/JN5139)。

将无法和ZigBee 2006以后的协议栈兼容。

ZigBee 2006协议栈,将是ZigBee兼容的一个战略分水岭,从这里开始,ZigBee将实现完全向后兼容性。

2007年10月发布了ZigBee 2007规范,ZigBee 2007规范定于了两套高级的功能(ZigBee 指令集(feature set):分别是ZigBee功能命令集和ZigBee Pro功能命令集。

2004和2006都不兼容这两套新的命令集)。

ZigBee 2007包含两个协议栈模板(profile),一个是ZigBee协议栈模板(Stack Profile 1),它是2006年发布的,目标是消费电子产品和灯光商业应用环境,设计简单,使用在少于300个节点的网络中。

另一个是ZigBee Pro协议栈模板(Stack Profile 2),它是在2007年发布,目标是商业和工业环境,支持大型网络,1000个以上网络节点,相应更好的安全性。

ZigBee Pro提供了更多的特性,比如:多播、多对一路由和SKKE (Symmetric-key key establishment)高安全,但ZigBee(协议栈模板1)在内存和flash中提供了一个比较小的区域。

两者都提供了全网状网络与所有的ZigBee 应用模板工作。

对比分析Zigbee协议与802.15.4协议的联系与区别

对比分析Zigbee协议与802.15.4协议的联系与区别

对比分析Zigbee协议与802.15.4协议的联系与区别许多设计人员都听说过zigbee 与IEEE 802.15.4协议标准,但不清楚到底应该选择zigbee,还是802.15.4,抑或是开发自己的专有网络协议。

甚至还有出现将两者混为一谈,分不清楚的状况,下文将来详细介绍zigbee 与IEEE 802.15.4协议标准,并从中总结其关系对比与区别。

802.15.4802.15.4 标准是由IEEE 802.15第4任务组(IEEE 802.15 Task Group 4)开发的低功耗无线网络标准。

原始标准于2003 年发布,后经修改由2006 年版取代。

随着越来越多的电子设计人员要求一种适用于低复杂性、低数据速率以及(大多数情况下)电池供电应用的实施方案,该标准应运而生。

具休而言,开发该标准旨在面向家庭自动化、工业控制、农业以及安全监控等领域的应用。

包括ZigBee和ZigBee Pro 等在内的若干种其它协议也采用802.15.4 作为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也有人将802.15.4 标准称为MAC,即媒体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标准,因为其可定义网络中任意两个对等设备的通信协议。

从概念上讲,我们能够以全功能设备(FFD)或简约功能设备(RFD)的方式实施802.15.4 个人局域网(PAN)中的设备。

FFD 节点具备网络协调器的能力,一般由主电源供电。

不过由于每个星型配置的PAN 只能有一个FFD 节点,所以FFD 一般不会始终用作网络协调器。

FFD 可用作通用节点。

RFD 节点在设计上相对简单,因而不能充分发挥网络协调器的全部功能,只能与FFD 节点通信。

RFD 节点对于应用的实施要求很低,从而可降低IC 的成本,有可能作为应用中启用传感器或制动器的节点,而且由于运行占空比极低,也比较有可能适合采用电池供电。

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所示,若FFD 协调器向子节点之一(也必须为FFD)分配新的PAN 标识(PAN ID)后就能够对802.15.4 网络的星型拓朴进行扩展,从而创建仅有协调器节点才可以交换信息的PAN 群集。

完整版ZigBee应用层规范

完整版ZigBee应用层规范

应用层规范概述2.1层,MACIEEE802.15.4 2003标准层和PHYZigBee栈体系包含一系列的层元件,包含ZigBee虽然本节描述了的NWK层。

当然也包括ZigBee每个层的元件提供相关的服务功能。

栈结构框图。

1为ZigBeeAPL栈的其他部分但主要描述图1.1中的层。

图管理平台)(包含子层、ZDOZDO如图1.1所示,ZigBee应用层由三个部分组成,APS 和制造商定义的应用对象。

2.1.1应用支持子层到供应商的应用对象的通层之间,从ZDO提供了这样的接口:在NWK层和APLAPS 。

APSMEAPSDE)和APS)管理实体(用服务集。

这服务由两个实体实现:APS数据实体((APSDE-SAP);APSDE(1)APSDE通过服务接入点)。

APSME服务接入点(APSME-SAPAPSME(2)通过提供在同一个网络中的两个或者更多的应用实体之间的数据通信。

APSDE提供多种服务给应用对象,这些服务包含安全服务和绑定设备,并维护管APSME 。

理对象的数据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AIB应用层框架2.1.2ZigBee中的应用框架是为驻扎在ZigBee设备中的应用对象提供活动的环境。

最多可以定义240个相对独立的应用程序对象,任何一个对象的端点编号从1到240。

还有两个附加的终端节点为了APSDE-SAP的使用:端点号0固定用于ZDO数据接口;另外一个端点255固定用于所有应用对象广播数据的数据接口功能。

端点241-254保留(给为了扩展使用)。

Profiles应用2.1.2.1是一组统一的消息,消息格式和处理方法,允许开发者建立一个可以profiles应用.共同使用的、分布式应用程序,这些应用是使用驻扎在独立设备中的应用实体。

这些应用profiles 允许应用程序发送命令、请求数据和处理命令和请求。

簇2.1.2.2在特和向设备流入。

簇标识符可用来区分不同的簇,簇标识符联系着数据从设备流出,范围内,簇标识符是唯一的。

第04章Zigbee标准

第04章Zigbee标准

PPT文档演模板
第04章Zigbee标准
•IEEE 802.15.4标准特点(续)
•2)支持简单器件
•定义了14个物理层基本参数和35个媒体接入控制层基本参数, 总共为49个,仅为蓝牙的1/3。这使它非常适用于存储能力和计 算能力有限的简单器件。
•定义了两种器件:全功能器件(FFD)和简化功能器件(RFD)。对 全功能器件,要求它支持所有的49个基本参数。而对简化功能 器件,在最小配置时只要求它支持38个基本参数。 一个FFD可 以与RFD和其他FFD通话,可以按三种方式工作,即用做个域网 (PAN)协调器、协调器或器件。而简化功能器件RFD只能与全功 能器件通话,仅用于非常简单的应用。
•4)数据传输
•有三种不同的数据传输方向:从器件到协调器;从协调器到器件; 在对等网络中从一方到另一方。
•直接数据传输:适用于以上所有三种数据传输方向,采用无槽 载波检测多址与碰撞避免(CSMA /CA)或有时槽CSMA/CA的数 据传输方法。
•间接数据传输:间接传输数据仅适用于从协调器到器件。在这 种方式中, 数据帧由协调器保存在事务处理列表中,等待相应的 器件来提取。通过检查来自协调器的信标帧,器件就能发现在
•目标:
•IEEE 802. 15.4是IEEE针对低速率无线个人区域网(low - rate 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s - LR-WPAN)制定的无线通信标准。 该标准把低能量消耗、低速率传输、低成本作为重点目标.旨在为 个人或者家庭内不同设备之间低速率无线互连提供统一标准。
•引入了几种延长器件电池寿命或节省功率的机制, 多数是基于
信标使能的方式,主要是限制器件或协调器之收发信机的开通
时间,或者在无数据传输时使它们处于休眠状态。

F8913 ZigBee 模块技术规范

F8913 ZigBee 模块技术规范

F8913 ZigBee 模块技术规范产品特点---------------------------------------------------------------------------------------------------------------------------------------------简介F8913 ZigBee 模块是一种物联网无线数据终端,利用ZigBee 网络为用户提供无线数据传输功能。

该产品采用高性能的工业级ZigBee 方案,实现数据透明传输功能;低功耗设计,最低功耗小于2mA ;提供5路I/O ,可实现数字量输入输出、脉冲输出;其中有3路I/O 可实现模拟量采集、有2路I/O 可实现脉冲计数等功能。

该产品已广泛应用于物联网产业链中的M2M 行业,如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家居、金融、移动POS 终端、供应链自动化、工业自动化、智能建筑、消防、公共安全、环境保护、气象、数字化医疗、遥感勘测、军事、空间探索、农业、林业、水务、煤矿、石化等领域。

文档编号 文档版本 密 级V1.1产品规格---------------------------------------------------------------------------------------------------ZigBee参数项目内容MCU芯片工业级ZigBee芯片通信标准及频段IEEE 802.15.4 ISM2.4~2.5GHz室内/市区通信距离30m90m(带PA)户外/视距通信距离500m2000m(带PA)发射功率2.82mw (+4.5dBm)100 mw (+20dBm) (带PA)通信理论带宽250Kbps灵敏度-97dBm-103dBm(带PA)网络拓扑点对点、点对多点、对等和Mesh网络信道11 to 26最大包字节数300 Bytes接口类型项目内容UART口数据位:8位停止位:1位、2位校验:无校验、奇校验、偶校验波特率:300、600、1200、2400、4800、9600、19200、38400、57600、115200 bps天线接口U.FL射频连接器,特性阻抗50欧封装接口同时支持间距2.0mm邮票孔和2.0mm插针供电项目内容推荐电源DC 3.3V/0.1A工作电压DC 2.0~3.6V功耗工作状态功耗F8913-N 协调器空闲28.3~28.4mA@3.3VDC接收数据27.5~27.8mA@3.3VDC发送数据28.8~29.1mA@3.3VDC 路由器空闲28.2~28.4mA@3.3VDC接收数据27.5~27.8mA@3.3VDC发送数据28.9~29.1mA@3.3VDC 终端设备空闲8.6~8.9mA@3.3VDC接收数据10.8~11.5mA@3.3VDC发送数据14.4~15.2mA@3.3VDC待机状态 1.3~1.4uA@3.3VDC休眠状态0.4~0.5 uA@3.3VDCF8913-E (带PA) 协调器空闲30.5~31.5mA@3.3VDC接收数据32.2~33.2mA@3.3VDC发送数据41.2~42.4mA@3.3VDC 路由器空闲30.4~31.5mA@3.3VDC接收数据32.4~33.2mA@3.3VDC发送数据41.2~42.5mA@3.3VDC 终端设备空闲9.0~9.6mA@3.3VDC接收数据13.1~14.3mA@3.3VDC发送数据24.5~26.5mA@3.3VDC定时换醒 2.3~2.7uA@3.3VDC深度休眠 1.4~1.7 uA@3.3VDC物理特性项目内容外形尺寸37.5x22.1x2.8 mm重量 3.5g其它参数项目内容工作温度-40~+85ºC(-104~+185 ºF)扩展工作温度-40~+125ºC(-104~+257ºF)储存温度-40~+125ºC(-104~+257ºF)相对湿度95%(无凝结)。

zigbee2007_和zigbee_pro的区别

zigbee2007_和zigbee_pro的区别

ZigBee和ZigBeePro的联系与区别网络参数ZigBee ZigBee Pro网络容量≥100≥1000大包分割O X 跳频O X 信道选择X X 自动地址管理X X+成组访问X X+无线服务X X+集中数据服务X X+设备维护和网络恢复X X 组地址发送X X 兼容性兼容ZigBeePro兼容ZigBee高级加密X XX X IEEE802.15.4物理层通讯全球频段支持X X2.4G,915M,868M单跳距离超过100米X X自修复的MESH网络X X 低功耗X X低成本X X网络流量平均增长说明:X 表示默认支持+ 表示优化O 表示支持且可选特征及优点特征定义优点ZigBee特征ZigBeePro特征网络扩展多个设备在一个网络里,同时允许多个ZigBee网络共存视应用需要来优化网络单网一般支持上百个节点单网可支持上千个节点大包分割自动将大数据包切为小块能够传输大数据可选有跳频自动避开RF冲突当网络信道长时间被其他RF占用时,自动避开可选有信道选择自动选择最佳信道辟开无线冲突,使用ZigBee网络在最好的信道工作有有设备地址管理自动地址分配和路由不需要干预的地址管理,路由确定有有,对于大网络有优化,附加网络管理小组寻址允许OEMU将设备分组,同时也允许一个设备在多个组很好的解决一对多的通信有有,有数据交换的优化内无线试运行(commissioning)允许创建安装工具来帮助设备加入网络新工作可用于绑定设备,如灯与开关这两种设备,专业安装者可修改网络数据有有,支持安全试运行集中数据收集性能和状态上报中心节点网内设备可周期性地上报状态有有,增加对大型网络的优化设备维护和网络修复设备类型数据可以存入其他设备设备更换时可以免去重新入网操作有有组播以设备状态或类型归成组,向小组广播通信可以依路由器,工作节点,休眠节点等来区分通信对象有有兼容性兼容性设备安装灵活并可长期操作设备可以加入ZigBee、ZigBeePro网络设备可以加入ZigBee、ZigBeePro网络AES128高级加密,身份认证,信任中心高级无线数据加密信任中心管理密钥有有IEEE802.15.4物理层射频国际标准,双向通信国际校准有有2.4G,915(Americas),868(Europe)ZigBee支持多个频段世界范围内可以免费使用的频段有有节点单跳通信距离超过百米很少的链路成本增强室外应用的覆盖范围和室内应用的可靠性有有可靠的自修复网络ZigBee网络可靠的网络,大面积覆盖有有低功耗支持高效传输和5到10年有有能源使用的电池寿命低成本无线设计和使用跟其他无线及有线技术相比有有网络流量可预估网络负载有平衡计算平均增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ZigBee各版本规范比较
ZigBee是ZigBee联盟建立的技术标准,它是一种工作在900MHZ和2.4GHZ 频段的新兴无线网络技术,具有中等通讯距离(10米到数百米),比较灵活经济的通讯速率(40Kbps到250Kbps),并且有星状,网状(MESH),树状等多种网络拓扑,低的功耗等特点,所以在当今无线通讯技术和无线网络技术领域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第一个ZigBee协议栈规范于2004年12月正式生效,称为ZigBee 1.0或ZigBee 2004。

第二个ZigBee协议栈规范于2006年12月发布,称为ZigBee 2006规范,主要是用“群组库(cluster library)”替换了ZigBee 2004中的MSG/KVP结构。

最为重要的新的ZigBee 2006协议栈将不兼容原来的ZigBee 2004技术规范,对于已经投入ZigBee 2004的厂商而言,这是一个大悲剧。

例如Jennic公司将ZigBee2004协议栈固化在ROM中(JN5121/JN5139)。

将无法和ZigBee 2006以后的协议栈兼容。

ZigBee 2006协议栈,将是ZigBee兼容的一个战略分水岭,从这里开始,ZigBee将实现完全向后兼容性。

2007年10月发布了ZigBee 2007规范,ZigBee 2007规范定于了两套高级的功能指令集(feature set):分别是ZigBee功能命令集和ZigBee Pro功能命令集。

(ZigBee 2004和2006都不兼容这两套新的命令集)。

ZigBee 2007包含两个协议栈模板(profile),一个是ZigBee协议栈模板(Stack Profile 1),它是2006年发布的,目标是消费电子产品和灯光商业应用环境,设计简单,使用在少于300个节点的网络中。

另一个是ZigBee Pro协议栈模板 (Stack Profile 2),它是在2007年发布,目标是商业和工业环境,支持大型网络,1000个以上网络节点,相应更好的安全性。

ZigBee Pro提供了更多的特性,比如:多播、多对一路由和SKKE(Symmetric-key key establishment)高安全,但ZigBee(协议栈模板1)在内存和flash中提供了一个比较小的区域。

两者都提供了全网状网络与所有的ZigBee应用模板工作。

ZigBee 2007 是向后完全兼容ZigBee 2006设备。

ZigBee 2007设备可以加入一个ZigBee 2006网络,并能再ZigBee 2006网络中运行,反之亦然。

由于路由选择不同,ZigBee Pro设备必须变成非路由ZigBee End-Devices(ZEDs)设备才可加入ZigBee 2006或ZigBee 2007网络。

同样ZigBee 2006或ZigBee 2007设备必须变成ZEDs才可加入ZigBee Pro网络。

在这些设备上的应用程序工作是相同的,它们不管在这些设备上的协议栈模板。

下面的图表从高层次进行比较,列出2004、2006及2007/PRO ZigBee规范之间的异同。

比较图
各ZigBee版本功能比较
ZigBee2007两功能指令集比较
ZigBee Pro在应用层功能部分,新增分割传输(Fragmented Transmission)功能,就是当超过有效载荷资料(Payload)长度的限制时,可以使用分割组装(Fragment & Assemble)的功能传送长度较长的数据。

这里的分割处理方式类似传输控制协议(TCP)的分割方式,先设定区块(Block)数,接着系统便会按照的Blocks数分段传送封包,直到完整的封包送完为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