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的理性与社会文化
不同国家的企业文化模式与管理特点

不同国家的企业文化模式与管理特点文化是与民族分不开的,一定的文化总是一定民族的文化.企业文化是一个国家的微观组织文化,它是这个国家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所以一个国家企业文化的特点实际就代表这个国家民族文化的特点.下面我们仅对能代表东西方民族文化特点的几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文化和管理特点作一些简要介绍.一、美国的企业文化的模式与管理特点美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移民国家,这决定了美国民族文化的个人主义特点.美国的企业文化以个人主义为核心,但这种个人主义不是一般概念上的自私,而是强调个人的独立性、能动性、个性和个人成就.在这种个人主义思想的支配下,美国的企业管理以个人的能动主义为基础,鼓励职工个人奋斗,实行个人负责、个人决策.因此,在美国企业中个人英雄主义比较突出,许多企业常常把企业的创业者或对企业做出巨大贡献的个人推崇为英雄.企业对职工的评价也是基于能力主义原则,加薪和提职也只看能力和工作业绩,不考虑年龄、资历和学历等因素. 以个人主义为特点的企业文化缺乏共同的价值观念,企业的价值目标和个人的价值目标是不一致的,企业以严密的组织结构、严格的规章制度来管理员工,以追求企业目标的实现.职工仅把企业看成是实现个人目标和自我价值的场所和手段.二、欧洲国家的企业文化模式与管理特点欧洲文化是受基督教影响的,基督教给欧洲提供了理想价格的道德楷模.基督教信仰上帝,认为上帝是仁慈的,上帝要求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爱.受这一观念的影响,欧洲文化祟尚个人的价值观,强调个人高层次的需求.欧洲人还注重理性和科学,强调逻辑推理和理性的分析.虽然欧洲企业文化的精神基础是相同的,但由于各个国家民族文化的不同,欧洲各个国家的企业文化也存在着差别. 英国人由于文化背景的原因,世袭观念强,一直把地主贵族视为社会的上层,企业经营者处于较低的社会等级.因此,英国企业家的价值观念比较讲究社会地位和等级差异,不是用优异的管理业绩来证明自己的社会价值,而是千方百计地使自己加入上层社会,因此在企业经营中墨守成规,冒险精神差.法国最突出的特点是民族主义,傲慢、势利和优越感,因此法国人的企业管理表现出封闭守旧的观念.意大利祟尚自由,以自我为中心,所以在企业管理上显得组织纪律差,企业组织的结构化程度低.但由于意大利和绝大多数的企业属于中小企业,组织松散对企业生机影响并不突出.德国人的官僚意识比较浓,组织纪律性强,而且勤奋刻苦.因此,德国的企业管理中,决策机构庞大、决策集体化,保证工人参加管理,往往要花较多的时间论证,但决策质量高.企业执行层划分严格,各部门负责只有一个主管,不设副职.职工参预企业管理广泛而正规,许多法律都保障了职工参预企业管理的权力.职工参与企业管理主要是通过参加企业监事会和董事会来实现.按照职工参与管理法规定,二万人以上的企业,20名,劳资代表各占一半,劳方的10名代表中,企业内推举7人,企业外推举3人;10000~20000人的企业中,监事会成员16人,劳方代表8人,其中企业内推举6人,企业外推举2人,10000人以下的企业,监事会成员中的劳资代表均各占一半.三、日本的企业文化模式与管理特点日本是一个单民族的国家,社会结构长期稳定统一,思想观念具有很强的共同性.同时,日本民族受中国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侧重“和”、“信”、“诚”等伦理观念,使日本高度重视人际关系的处理.这些决定了日本企业文化以和亲一致的团队精神为其特点.“和”被日本企业作为运用到管理中的哲学观念,是企业行动的指南.以团队精神为特点的日本企业文化,使企业上下一致地维护和谐,互相谦让,强调合作,反对个人主义和内部竞争.企业是一利益共同体,共同的价值观念使企业目标和个人目标具有一致性.企业象一个家庭一样,成员和睦相处,上级关心下级,权利和责任划分并不那么明确,集体决策,取得一致意见后才作出决定,一旦出了问题不归咎个人责任,而是各自多作自我批评.企业对职工实行终身雇用,年功序列工资制.日本是一个单一民族的岛国,但她并不封闭守旧,革新精神强,大量吸收西方文化中重视科学技术和理性管理,并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形成巨大的生产力.四、中国企业文化的现状新中国成立以前,受外国资本和封建官僚买办控制的企业中,劳动者处于被残酷剥削和压迫之下,他们没有自由,没有平等,有的只是愤怒和反抗.在旧中国,具有一定代理性的中国企业文化只有在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中才存在,它是由老一代的民族企业家所倡导的.前面已经提到的由民生轮船公司的创始人卢作孚先生于1925年所倡导的“民生精神”就是一例.新中国成立以后,国有企业是中国经济的主体,企业文化也如同整个国家的经济建设一样,经历了一番曲折的道路.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高度集权的管理模式对企业文化建设既有积极的一面,也存在着严重的消极因素.所谓积极的一面是有利于体现企业的社会主义共性,形成注重国家利益的大集体观念和艰苦奋斗精神,如50-60年代出现的“两参一改三结合”的“鞍钢宪法”和“三老四严”的“大庆精神”,就是这种观念和精神的代表.所谓消极的一面,是这种集权管理模式强化了“官本位”观念,管理活动行政化,职工群众的积极性未能充分发挥出来,民主管理的监督约束机制显得无力.特别是在极“左”思潮的干预下,“以阶级斗争为纲”,把政治挂帅绝对化,严重阻碍了企业民主制度的建立和监督制度的形成.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以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转换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环境开始转变,特别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为建立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企业文化创造了有利的政治法律环境,企业文化建设也取得了明显成效,本章中所列举的例子说明了这一点.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国家,中国的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其中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如何利用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稍后再作讨论.。
从跨文化差异谈电影《刮痧》中的文化冲突

从跨文化差异谈电影《刮痧》中的文化冲突[内容摘要] 随着国际社会的不断融合,文化交流不断深入交流的背景下,我国多次在国际社会中提到和谐社会,国际梦等观点。
这是我国关于文化交流时对于文化差异的处理原则和解决办法。
本文将以电影《刮痧》为案例,以中美文化差异为典型,来从不同角度介绍中美文化,并通过文化产生的背景,文化传播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从跨文化差异角度分析电影中的文化冲突。
关键词:文化差异冲突刮痧前言:《刮痧》故事发生在一个在美国圣路易斯生活的华人家庭,当丹尼斯肚子受凉引发肚子疼时,刚刚到美国的爷爷利用中国传统的刮痧技艺治疗好了孙子丹尼斯的病。
但是在刮痧这种技术并不被美国人认可,并被误认为是老人虐待丹尼斯,然后发生的一系列的故事,结局是误会解决,老人和孩子的得到了合理的对待。
1.《刮痧》中西方文化差异认识一个事物,必须要由表及里,从现象看本质。
从跨文化差异来看《刮痧》中西方文化冲突也必须要遵循这条路线。
表层文化一般包括:当地的建筑的建筑风格,生活的语言和生活方式,可以接触到的生活艺术,以及当地采用的政治和经济制度。
深层文化一般包括,当地群体的价值观,认识观,行为方式。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解释跨文化差异在电影中的冲突。
1.1 《刮痧》中西方文化差异—表层文化差异表层文化包括当地的建筑的建筑风格,生活的语言和生活方式,可以接触到的生活艺术,以及当地采用的政治和经济制度。
在电影《刮痧》中,主人翁徐大同在表面上来看,已经是一个融入美国社会的华人了。
因为,徐大同拥有美国定居的绿卡,有一份获得同事认可和老板赏识的工作,可以说一口流利的标准英语,完全按照西方的行为方式生活,牛奶奶酪和披萨。
但是,因为老父亲的刮痧而带来了美国社会对徐大同的一系列不信任而导致工作和人脉都失去。
这种电影的故事情节深刻反映出,徐大同虽然在表面文化中已经被公众认可,但是在意识形态方面特别是文化方面仍然没有融入当地的社会,同时也体现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的区别

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的区别“感性思维”,是中国“感性文化”影响下的典型思维方式。
其实,感性是所有人的初级认识手段,所以,它的存在绝不只限于中国人才有。
感性的特点,就是易变,无原则,走极端,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等表现。
总之,一切凭自己的感觉办事。
自己喜欢的可以夸张地赞美,自己讨厌的,可以无以复加地诋毁。
这里,自己的感觉是首先的。
如果这个感觉的来源是自己单独遇到陌生的事物,一般感性思维者都是采取否认的态度。
在另外一种情况下,如果自己已经知道其他多数人压倒性的意见,则无论对自己感觉多么陌生的东西,也随从多数人的意见而行事,既随大流。
比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爱因斯坦生前,就被社会接受,并且很受推崇。
对大众来说,是不可能知道相对论的伟大之处的。
因为没有人详细地研究它的数学推导,或来龙去脉,或它的系统性质,或的结论的逻辑及意义。
但大众为什么喜欢呢?为什么爱因斯坦不仅受到物理学界的推崇,而且受到大众的欢迎呢?这是因为,其他人,权威人士,都这样认为了,所以我们当然相信了。
所以凭借感觉相信,跟着感觉走,英语叫“Jump on the wagon”。
但同样作为真理的“日心说”,在刚出笼时,就得到了大众的排斥和教会的打压。
因为谁都知道“日心说”是什么意思,但是从来没人听说过这个思想,所以对大众和教会都是一个异端邪说。
结果是布鲁诺上了火刑架,哥白尼到临死在病床的最后一刻才分咐说他的书“天体运行”可以发表。
这两个例子说明,大众对真理的判断采取感性思维的两种极端状态。
一种态度受外界的影响——谁都不懂,另一种态度自己为主决定——自己知道大概,但没有深究。
在一个“理性思维”者的眼中,他根本的理性的权威的建立,应该完全根据自己的理解,而不被外界的意见所左右。
可以说,一个人的理性思维越坚定,他必须懂得越多,认识能力越高,面对新事物的时候,受外界意见干扰的程度就越少。
反之亦然。
理性思维者可以对自己不懂的东西暂时“suspend judgement”,而不会轻易地作出判断,与“感性思维”随意的,想当然地判断相反。
西方文化对态度和价值观的影响

西方文化对态度和价值观的影响西方文化毫无疑问对全球各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仅在经济领域和文化领域,还涉及到人们的态度和价值观念。
本文将探讨西方文化对人们态度和价值观的影响,并对其正反作用进行分析。
一、个人主义的倡导个人主义是西方文化的重要价值观,其强调每个人应该追求自己的幸福、自由和独立。
与之相对应的是集体主义,即强调集体和社群的利益高于个人的利益。
在个人主义文化的影响下,人们逐渐形成了强烈的自我意识和价值观,认为自己的想法和行为是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中的个人权利更加受到尊重。
这种价值观念在西方国家尤为明显,如美国的“美国梦”、英国的自由主义思想等等,都是在强调个人主义基础上建立的。
二、自由的追求自由是西方文化的核心价值之一,也是个人主义得以发展的基础。
自由不仅仅包括政治自由,也包括个人的自由、经济自由以及思想自由等,这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权和自治权。
在自由的影响下,人们逐渐成为了自我决定的主体,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利益进行个人选择。
这种自由的追求激励了人们创新和创业的热情,提高了社会的活力和竞争力。
三、科学理性的强调西方文化的另一个特点是科学理性的强调。
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人们更加崇尚理性分析和科学方法,更加注重逻辑和证据。
这种思考方式反映在教育、科学、技术等方面,也影响到人们的个人生活。
在处理问题、解决纷争时,人们更加注重理据和证据,希望通过科学方法实现认知的清晰和严谨。
这种理性思考方式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世界和自我,促进科技创新,推动社会发展。
四、消费主义的流行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消费主义逐渐成为人们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追求物质享受成为社会的主流。
消费主义的发展有其历史原因,其背后的驱动力是市场和经济,带动了商品生产和消费的快速增长。
消费主义的流行同时也使得人们更加注重物质享受和奢侈品的消费,甚至有些人会因为追求物质享受而牺牲其他方面的追求,这种过度的消费主义被认为是对人类社会生态平衡的一种破坏。
美国文化介绍

美国文化介绍美国文化:文学美国的文学被翻译为世界各种语言。
早在美国历史初期,美国就产生了许多杰出的作家。
最早的古柏 James Fenimore Cooper、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以及欧文Washington Irving 描写出一个年轻并且不断成长的美国。
后来,梅尔维尔 Herman Melville 写出有关海洋的小说以探讨道德问题。
马克·吐温则表现了密西西比河上生活的情趣与幽默。
7个美国人曾经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剧作家尤金·欧尼尔与小说家索尔拜娄 Saul Bellow、赛珍珠、福克纳、海明威、辛克莱·路易士 Sinclair Lewis以及史坦贝克。
美国文化:绘画1913年,一个现代艺术的展览会在纽约市的兵工大厦举行。
这个兵工大厦画展大大改革了美国艺术,一群写实主义的画家们开了这个画展,以抗议那些拒绝陈列他们作品的保守画廊。
这个展览同时也展出欧洲艺术家的作品,这些抽象作品极具吸引力,群众们觉得现代的欧洲艺术是可以被了解的、或者说是够吓人的;而美国艺术家们则发现它们很富刺激。
于是许多美国画家开始采取欧洲的风格,三十年代的一些画家,如葛兰特伍德 Grant Wood等,都是只描绘他们自己家乡的地域主义者。
然而到了四十年代,许多画家哈佩Edward Hopper 之类,都属写实主义派画家。
抽象艺术则是在五十年代才确立它的地位。
今天,美国的画家们仍然不断地尝试新风格。
举例而言,普普艺术意即风行普遍,或者是因为看来像海报,或是利用喜剧式的线条,首次出现在五十年代。
而在六十年代,引人注意的则是那些视觉幻像的图画——欧普艺术。
美国文化:建筑在美国的早期历史中,筑一直是呈现美国风貌的。
19世纪末,苏利文 Louis Sullivan 设计出摩天大楼。
而怀特 Frank Lloyd Wright的想像力也影响世界各地的建筑师。
今天,更多的美国建筑师利用钢筋、玻璃以及混凝土设计出宏伟、出色的建筑物。
美国文化

美国文化的主要内容是强调个人价值,追求民主自由,崇尚开拓和竞争,讲求理性和实用,其核心是个人中心主义:个人至上、私欲至上、追求个人利益和个人享受,强调通过个人奋斗、个人自我设计,追求个人价值的最终实现。
这种刻意塑造自我,追求个性化的个人主义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它调动了个人的积极性,使许多人的智慧和潜力得以充分发挥,从而促进整个民族与国家的振兴和发展。
然而,人人以自我为中心,人际关系就难以融洽,整个社会也会缺乏凝聚力。
美国公众注重成就,仰慕英雄,有深厚的成就崇拜和英雄崇拜的心理积淀。
个人成就是所有美国人价值观中评价最高的价值之一。
美国人有很强的成就(或成功)意识。
成功是所有美国人的追求,是诱人的前景,前进的动力。
他们坚信,一个人的价值就等于他在事业上的成就。
一些事业有成的企业家、科学家、艺术家和各类明星,成了新时代的英雄。
他们个人奋斗的过程和结果,成了社会文化价值取向的参照系,父母教育子女的活教材。
美国是流动性很大的社会。
这种流动体现在两个方面:地域性流动和社会性流动。
美国相对的开放自由、发达的交通和冒险好动的传统使许多美国人从乡村流到城市,又从市中心流向郊区;从北方流到南方阳光地带,从一个城市流到另一个城市。
美国社会阶级不像欧洲国家那样固定,加上公共教育的普及,使沿着社会阶梯向上流动成为可能。
许多生活在美国的人,无论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还是漂洋过海来到美国的外国移民,都有一个梦,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这就是人们常津津乐道的“美国梦”。
霍妮的社会文化精神分析

) 神
别人比自己强; 潜意识地倾向与以别人的开 经
发来评价自己,自我评价随别人而变;
症
人
“如果我顺从了,别人就不会伤害我。”格
退缩型
其行为方式是回避人。 主要特点:为逃避与他人的紧张关系而离群 索居;保持与他人的距离;不介入;自立自强; 限制自己的需要;疏远自我;力求完美,避免他 人的帮助和指责。
摆脱弗洛伊德在这一问题上 的简化论和机械的因果决定论的 局限。 ③她指出了现代社会文化的矛盾,却只关心 个体如何去适应这种文化,没有提出社会改 革的理论和要求。这相对与弗洛伊德对社会 文化的批判态度,是一种倒退。
Thank you for listening
“如果我离群索居,就没有人能伤害我。”
攻击型
其行为方式是与人对抗。 主要特点:视生活为搏斗,必须控制别人掌握 主动权;想超群出众;利用他人给自己带来好处; 好斗但输不起;努力工作但不真爱工作;压抑感情; 彬彬有礼却老谋深算。
“如果我要权力,别人就不能伤害我。”
●他人的“不认可”有本能的恐惧,他们的生活策略 是尤其害怕那些有地位、可信赖的人对自己“不悦”。 “努力让别人高兴” ,在他们友善无私的背后通常是痛 苦、孤立、空虚、罪恶感、愤怒和焦虑
父亲是挪威人,远洋轮船长,是一 个笃信宗教、独裁而沉默寡言的人;母 亲均已成人。除此外,她还有一个哥哥。
在霍妮的回忆中,父亲是一个可怕的人物,他看 不起她,认为她外貌丑陋,天资愚笨。同样,她 感到母亲偏爱哥哥,对她十分冷落,因而其童年 生活颇不快乐。
9 岁时,她改变了生活态度,她说:“如果我 不能漂亮,我将使我聪明”,霍妮 12 岁时,因为 治病而对医生产生了深刻的印象,从那时起她就 萌发了当一名医生的决心。1901 年,在母亲的支 持下她进入高中,父亲对她想当医生的想法极力 反对,以致她的母亲为此同丈夫在 1904 年离婚。
西方文化导论人物对应的思想理论

西方文化导论人物对应的思想理论一、古希腊(小国寡民,城邦,民主,伦理)(一)苏格拉底1、知识即美德2、应由智者管理国家(二)柏拉图1、君主制,哲学王2、三大阶级:统治者、护卫者、生产者3、人治4、普及教育5、消灭私有财产,共妻共子(三)亚里士多德1、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2、城邦是最高的善3、批判柏拉图4、有限的私有财产5、肯定中产阶级的作用6、主张中庸的民主制度(混合政体)7、法治二、希腊化时代与古罗马(移民部落文化,法治,公民权扩大,血缘联系较弱)(一)伊壁鸠鲁学派1、快乐主义(直面死亡、不惧神、节欲、精神快乐、忍受痛苦)2、不参与政治3、享受灵魂安宁与社会安全4、国家产生于契约5、正义在于互利(二)犬儒学派1、享乐是恶2、抛弃家庭3、拒绝文明4、远离政治5、精神自由6、人人平等(三)斯多葛学派1、世界是一个整体,自然法,世界主义2、人人平等3、清心寡欲4、国家是自然的产物(四)波里比阿1、认为政体是循环的2、主张混合政体3、三权分立(执政官、元老院、民众大会)(五)西塞罗1、强调国家,突破传统城邦界限2、法治3、人人平等4、混合政体5、自然法(六)奥古斯丁1、人的原罪与上帝的恩典2、双城:天上之城与地上之城3、国家的工具性4、国家与教会的关系三、中世纪(王权与教权)教权派思想:1、尼古拉一世(教会独立,国家不得干涉教会);2、格里高利七世(教会高于国家,教会永不犯错);3、英诺森三世(教会是完整社会);4、卜尼法斯八世(两剑论,王权服务于教权)(一)阿奎那1、承认国家的存在,但教会高于国家2、国家的起源是人有群居习性,需要指导、照顾和控制,国家的目的是谋取社会的共同幸福3、正义政体(一个自由人的社会是在为公众谋幸福的统治者的治理下)与不正义政体(统治者谋取私利)4、永恒法、自然法、人法和神法5、真正的幸福不能在物质欲望中实现四、16世纪西欧(一)马基雅维利1、国家是因为人性恶而产生的2、财产是国家生活的重要内容3、统治权是国家的根本问题4、法律与军队是统治权的基础5、主张政治与道德分离6、君主制是最现实的7、君主不受道德约束,可以不守信,不择手段,应使人民恐惧(二)马丁路德1、反对救赎,倡导因信得救2、否定教会中介3、主张廉价的民族教会4、两个政府理论5、主张君主制(三)加尔文1、《圣经》是唯一信仰权威2、主张预定论3、取消教皇与主教4、建立民主的教会组织5、教会与俗世权力分界分明6、主张贵族制(四)布丹1、接受亚里士多德的历史国家观2、家庭是国家的基础,代表公、私两大领域3、国家与社会之上有神法和自然法的权威4、公民分等级,对主权者负有忠诚和服从的义务5、国家目的是要满意人民在物质和非物质上的需要:福利、秩序和道德追求6、坚持国家主权(立法权是首先内容。
秦晖: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

秦晖: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以1997年十月革命80周年和世纪末的临近为契机,近年来国际上关于社会主义的讨论又趋活跃。
面对着本世纪社会主义运动这—人类历史上惊人的大起大落,无论从“社会主义复兴”还是从“社会主义反思”的角度,人们都对中俄两国关注最多:俄国社会主义何以兴衰相继?中国社会主义何去何从?然而人们也没有忘了第三个大国美国,这个经典上所称的社会主义土壤——现代工业文明、市民社会与资本主义——最发达、而本世纪又似乎与“现实社会主义运动”最绝缘的国家。
当“现实社会主义”在全球高潮澎湃之时,“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作为一个“美国例外论”命题曾经历了一个世纪的讨论。
而90年代苏东剧变、“没有社会主义”成为全球大部分地区的普遍现实时,有人却提出了“为什么美国有社会主义?”这样一种新的“美国例外”命题。
正如著名美国社会学、政治学家李普塞特在其最近一本书中所说:“美国例外主义”成了—把“双刃剑”,它既可以砍向社会主义的普遍论,也可以砍向反社会主义的普遍论。
而在这个世纪末,任何一种关于社会主义的新说法如果离开了美国的经验正如离开俄国、中国的经验一样,都将缺乏解释力。
一、“社会主义者爱美国”与“美国不爱社会主义”曾记得40年代的国际共运中出了所谓“白劳德修正主义”:当时的美共领袖白劳德提出“美国特殊论”,认为资本主义所固有的那些矛盾在美国的条件下很难尖锐化,因而通常意义的“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在美国也难有前途。
为此他解散了美共,并认为美国左派只有走劳资合作、妥协改良的道路。
白劳德的此种看法导致了当时还是斯大林主义一统天下的“国际共运”阵营的齐声斥责,所以他被美共开除而告终。
然而事实终归是无情的:在这以后的半个世纪中,美共并没有因为清除了白劳德这个“绊脚石”而时来运转,反而日薄西山,时至今日已经很少有人把它当成一回事了。
仅仅美共如此倒也罢了,美国历史与现实的耐人寻陈之处在于:不仅苏联模式的“共远”在美国从来不成气候,其它模式的诸种“社会主义”乃至反对资本主义----市民社会的各色意识形态在美国社会也都难以生根,起码与资本主义世界的其它主要国家相比是如此。
中美文化价值观对比研究

中美文化价值观对比研究文化是一个群体(可以是国家、也可以是民族、企业、家庭)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风俗、习惯、代表人物,及由这个群体整体意识所辐射出来的一切活动。
传统意义上所说的,一个人有或者没有文化,是指他所受到的教育程度。
后者是狭义的解释,前者是广义的解释。
文化是一种社会范畴,是指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信仰、习惯、制度、性格、审美观、价值观、兴趣、思维方式等的总模式,是一个社会的整个生活方式,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方式。
文化并没有对与错之分,只是体现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行为方式。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
像这种对诸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在心目中的主次、轻重的排列次序,就是价值观体系。
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
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是社会成员用来评价行为、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合意目标的准则。
价值观通过人们的行为取向及对事物的评价、态度反映出来,是世界观的核心,是驱使人们行为的内部动力。
它支配着人们的信念、态度和行为。
价值观是文化中最深层的部分,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价值观,价值观有助于解释并理解文化差异,在表面上体现为两国文化风俗信仰的不同,在本质上体现为文化价值观念的差异。
中国和美国在文化传统上有很大的不同。
一个是五千年的文化古国,儒家是华夏固有的价值体系;另一个是只有几百年历史的西方文化,是由来自世界各地不同民族融合组成的国家,形成了一个全新的价值体系,表现出很大的弹性与包容性。
中国的儒家、道家和佛教对中国人思维方式的形成产生很大影响。
这三种哲学思想都很重视悟性,因此中国人的所作所为都比较含蓄和委婉,要让人经过思考后才明白其中的真正意思。
在这一点上西方人与中国人有很大不同。
美国的哲学背景是亚里士多德严密的形式逻辑,以及后来从十六世纪到十八世纪弥漫于欧洲的理性主义。
理性主义注重形式论证,对欧洲自然科学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个人主义:重视个人自由、权利与尊严的价值观念

05
个人主义的未来发展与可能性
个人主义在全球化背景下的调整与发展
个人主义在全球化背景下的调整
• 面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个人主义需要进行调整和发展,以适应新的国际环境 • 个人主义需要与全球化、国际合作等观念相结合,以实现全球共赢和可持续发展
个人主义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
• 个人主义可以推动文化交流和人类进步,为全球化的发展提供动力 • 个人主义可以促进全球经济和政治的发展,为全球化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个人主义:重视个人自由、权利与尊严的 价值观念
01
个人主义的定义与历史背景
个人主义的起源及其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演变
个人主义的起源
• 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等哲学家 • 他们强调个体的理性和自由,认为个人应该追求智慧和道德 • 在文艺复兴时期,但丁和彼特拉克等人文主义者进一步发展了个人主义思想
个人主义对西方文化与社会价值观的影响及其在文化传统中的体现
个人主义对西方文化的影响
• 个人主义强调个体的价值和差异,推动了文化多样性和个性化的发展 • 个人主义推动了平等、自由、人权等价值观的发展,成为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分
个人主义在社会价值观中的体现
• 西方国家的社会价值观体现了个人主义原则,如个性尊重、平等待遇、公平竞争等 • 西方国家的社会实践强调个体的权益和福祉,如社会保障、教育公平、医疗福利等
个人主义在未来的道德伦理与价值观重建中的角色与影响
个人主义在未来的道德伦理与价值观重建中的角色
• 面对未来社会带来的挑战,个人主义需要在道德伦理和价值观重建中发挥积极作 用 • 个人主义可以推动道德伦理和价值观的发展,为未来社会的进步提供指导
个人主义在未来的道德伦理与价值观重建中的影响
公共关系为什么首先在美国兴起

答:公共关系产生于美国,是当时的文化、政治、经济与技术等条件综合作用下的必然产物。
其一,就文化条件而言,经历了由"理性"向"人性"的转变。
尊重人性的、尊重个人感情和尊严的,人文的,开放的文化,正是公共关系得以滋生及成长的土壤。
其二,就政治条件而言,民主政治取代了专制政治。
虽然资本主义政治民主存在着很大的历史局限性,但它促使政治生活的民主化,为公共关系产生和发展又创造了一个重要条件。
其三,就经济条件而言,市场经济取代了自然经济,经济活动方式的变化必然带来公共关系观念和实务的发展。
这是公共关系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最后,就技术条件而言,大众传播超越了个体传播。
随着科学的发展,各种大众传媒的迅速而广泛的发展,"地球村"的出现,为人们进行大规模的交往提供了可能性,并为公共关系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技术与方法。
正是由于本世纪初人性文化的勃兴,民主政治的深入发展市场经济的发达和大众传播技术的日趋普及与提高等诸方面因素的滋生与促成,才使公共关系学这门崭新的科学脱颖而出。
三、公共关系在美国兴起的原因现代意义上的公共关系之所以首先在美国兴起,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一)美国具备公共关系兴起的思想基础美国是个由许多民族移民组成的国家,国民思想中具有很强的平等意识与群体观念。
“地理大发现”后,西方殖民者开始向美溯移民,最早到达美国这块土地上的是一批在英国受迫害的清教徒,其后,欧洲其他主要民族以及非洲的不少民族也不断有移民迁居这里。
客观地说,这些人中绝大多数具有较强的平等意识,他们都期望在新的天地建立新的家园,谁也不愿任人宰割、受人奴役。
移民来自不同的国家或地区,由于民族不同,语言不同,习俗不同,很自然地形成了强烈的群体观念。
独立战争后,美国成为一个独立统一的国家,原先被分割的各个殖民地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上出现了大融合。
各个社会组织之问、组织与其公众之间迫切需要有计划、有目的地沟通与协调。
中国人最缺少的是理性与科学

中国人最缺少的是理性与科学中国人最缺少的是理性与科学。
中国近代有两件大事,一是民族主义,二是现代化。
一些人以为,只要赶走了帝国主义,打倒了封建主义,树立起民族尊严,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制造先进的武器,中华民族就可以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了。
岂不知现代文明是一个整体,经济、政治、文化密切相关,不可割裂。
经济要腾飞,没有市场经济不行,没有民主法治的现代政治不行,没有公平公开公正、自由理性科学的现代文明也不行。
什么是现代文明?现代文明是科学观念、民主思想、宽容精神、人权思想、法治精神、权力监督制衡思想、和平协商观念、最佳化管理思想、资源优化配置思想、守法守信观念、公平公正公开的经济制度、市场经济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现代社会管理制度、现代国家制度等的综合体。
现代中华文明则应当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同时吸取现代文明的精华,以民主人道、宽容自由、科学理性、公平均富、法治守信、自主负责、团结和谐、爱国自强、尊师重教、和平统一等为基本原则,以现实主义的理性态度去创造中华民族的再次辉煌,而不能以浪漫主义、理想主义的非理性的激进态度去超越工业化、超越市场经济、寄希望于建立无剥削、绝对没有不平等的美好社会。
当一个人不择手段地挤进天堂的时候,他必然进入了地狱。
非理性的浪漫主义曾经把中国变成了地狱之国。
所以,中国人应当学会理性、科学,应当奉行现实主义,抛弃空想主义的教条,致力于建立开放的、逐步完善的民主法治社会。
二中国人有智无知,有智慧无理性。
全世界都承认中国人很聪明,智慧很高,老子以其智者的形象、孙子以其谋略之祖的形象在世界上高标孤立;在如今,华人在世界很多地方也有很高的地位,美国一流科学家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是华人,东南亚的华人控制了泰国、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等国的经济命脉。
可是,你仔细观察分析就会发现,中国人并无多少知性、理性。
菜固然可以炒得好吃,饮食文化可以百花齐放,但对于如何管理社会、如何保护自己的权力、如何制约统治者、如何释放百姓的能量发展经济、如何克服贪污腐败、如何避免社会动乱等等重大的问题,中国人却几千年几乎没有一个人思考过,没有一个人实践过。
当代美国社会与文化的后现代特征探析后现代是什么意思

当代美国社会与文化的后现代特征探析后现代是什么意思工业革命的成功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导入了现代历史阶段。
由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所开创的现代社会具有“市民社会”(civil society)的性质,是一种基于个人自由民主和基本人权的法制社会,其基本特征和“现代性”在于:把社会视为由具有自由平等权的个人,依据其个人意愿和基本利益,而按照协商民主方式达到共识的途径所建构起来的。
换言之,自然权利论和社会契约论,是现代社会和现代国家的建构基础,其政治意义在于牵制国家权力的膨胀。
20世纪60年代是美国社会转入后现代历史阶段的起点。
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激烈动荡以及20世纪半个多世纪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激烈变革之后,在当代科技革命和信息技术的影响和推动下,美国率先步入了“后工业社会”或“信息社会”时代,从经典资本主义过渡到了晚期资本主义。
当代美国的“后现代性”充满着矛盾性和吊诡性:一方面,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实现了高度的理性化、制度化和专业化,先进的知识和技术高速发展,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空前繁荣,带来了空前未有的“休闲式”或“消费式”的轻松惬意的日常生活结构;另一方面,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法制化、专业化和体系化以及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化,正在日渐脱离日常生活领域,开始走向与“生活世界”的尖锐对立,并对公民生活进行潜移默化的“殖民化”或“宰制”,这一切不仅直接破坏了美国社会本身现存的和谐关系,而且对美国社会与文化的未来走向产生着间接的负面影响。
二当代美国社会的后现代特征“理性异化”和“科技专制”(technocracy),使当代美国的社会性质和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首先,启蒙理性已经异化为科学理性、工具理性和极权理性,成为凭借权力控制一切、征服一切的基础和工具。
理性的异化逐渐消解了人的主体性,并最终导致了人性的扭曲和社会的变异。
其次,技术专家同权力机构相互勾结,赋予当代科学技术和知识一种新的特权地位,形成对当代美国社会的“科技专制”,使效率和技术统治意识取代了自由、平等和社会进步意识,成为衡量一切的最高标准和控制人、奴役人的异己力量。
中美文化有哪些不同

中美文化有哪些不同中美文化不同是从根上就不同的。
如:一、个人主义美国人相当崇尚个人主义,东方社会(当然包括中国人)则强调家族及阶级层次。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及有影响力的分别。
美国人崇尚个人特质的例子很多,父母较少伸手干预子女的发展。
二、隐私权美国人通常很尊重别人的隐私。
就是知己之间也很少问到别人太"切身"的问题,例如年龄、薪水及婚姻状况等。
也应当少谈论第三者的事情。
不请自来的访客(包括父母亲)是绝对不受欢迎的。
三、不拘礼美国人在衣着娱乐方面,都比较随便。
最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都比较不拘礼,即使双方在年纪上或地位上有很大分别也不例外。
这方面的例子多不胜数,例如很多学生对教授,及晚辈对老人家都直接称呼first name可见一斑。
这种"越代","越身份"的不拘礼表现,在很多东方人眼中则认为是失礼的行为。
四、开放与直接美国人是相当开放和直接的,尤其在专业的讨论,往往秉持着不同意见而争论(注意:是争论,不是拍桌子,摔麦克风的吵架)。
相反地,东方人往往不会直接冲突,而是婉转地通过地位比较高的第三者来疏通。
五、独立性美国人通常较不喜欢依靠别人,甚至父母的帮忙也不一定乐于接受,而父母亦鼓励子女早早离家,独立地生活与发展。
我国青少年在这方面就发展得较慢。
对留学生来说,要注意到指导教授非常重视研究生能够独立做研究的能力。
而对英文不灵光的留学生来说,当你向美国人借笔记时如被拒绝,不一定表示他们讨厌你,极有可能是他们将心比心,认为你应该独立而已。
六、竞争性美国社会的发展依靠竞争来作为推动力。
"Work hard, play hard"是大部分人的作风。
他们在言语争辩时都喜欢压倒对手,这种"getting the last word in"的作风当然是竞争性的一种表现。
他们的竞争挑战精神也显露在体育比赛方面,即使是他们所谓的"playing for fun"时也是蛮认真的。
反主流文化

反主流文化与主流文化指与占主导地位的文化抗争的文化,具体讲,是指的是当代最西方社会中所产生的与传统的西方社会理性文化发生冲突矛盾的各种现代文化。
20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在社会、经济和文化方面出现了极大的动荡,大规模的生产和消费不仅破坏了人和自然的关系也造成了人际和人与社会的危机和危机意识,并直接威胁到了传统的意识形态和价值体系,从而导致了一股强大的反对遵从资本主义理性文化道德法规及文化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浪潮,这种对立的文化浪潮被称为反主流文化。
美国社会学家贝尔评价说:“反主流文化是生活方式的一次革命,它主张对刺激的追求、对幻想的探索,以免于约束的名义追求各种形式的乐趣。
它自称敢作敢为和反对资产阶级社会。
”(《后工业社会的来临》,P530 )。
美国的主流文化是什么?美国的主流文化:在美国最受尊重和大家最认同的三种职业是一律师,二医生,三教师,他们的待遇也是普遍很高的;而且可以达到从事这三种职业的条件也是很严格和苛刻的!先谈律师,律师是一个法制社会的窗口和缩影;他的重要性代表了所有的人都有一个愿望就是平等和自由是在大家都认同的宪法下进行的;没有任何人可以超越它! 二医生:在大家有了共同的游戏规则后,最关心的就是人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所以医生排在所有的职业的第二位.第三的是教师:教师的重要说明了对教育的重要,一个成熟的国家和家庭绝对是一个重视教育的国家和家庭!对教育的重视就是对自己国家和未来的重视!有了共同的游戏规则和健康的身体在加上良好的教育.American culture:The main content of American culture is the emphasize on individuals' value, the pursue of democracy and freedom, the promotion of deploitation and competition and the need of realistic and practicality. Its core is individualism: self first, personal need first, pursue of individual benefit and enjoyment, emphasize on achieving individual value by self-strive and self-design. This type of intentionally build up of personality and pursue customized individualism has its pros and cons, it gives incentives to people and make them exert on their potential and wisdom and as a result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ntire race and nation; on the other hand it is difficult to keep good relationship among people if everyone is egocentric thus make the entire society lack of unity.American citizens emphasize on achievements and respect heroes. They have great sense in their hearts to praise success and heroes. Personal achievements are one of those with the highest value in Americans mind. Americans have very strong senses of success. Success is the pursuit of most Americans, it is their attractive future and the incentives for moving forward. They believe that one's personal value is equivalent to his achievements in his career. Some high achievers in their career such as entrepreneurs, scientists, artists and all kinds of super starts became modern heroes. The process and result of how they strived have become the frame of reference of social culture value and the real life text book for parents to educate their children.incentive: Serving to induce or motivate:American society has great movements within itself. These movements are shown in two aspects: movements amongst locations and movements inside the society. The United States are relatively more open and have more freedom. Developed transport and the tradition of adventure and sporty makes a lot of American migrate from countryside to cities, from downtown to uptown; and from north to the southern sunny land, from one city to another. Unlike European countries, the social classes in America is not so stable. Further more, with the advocation of public education, movements upwards along the social ladder have become possible. Many people living in the states, no matter whether they are Native American or immigrants from overseas, have the same dream of changing their social class and make their lifetime dream come true through their own efforts. This is what they often called "American dream".美国社会自身也在经历着巨大的变化。
美国和欧洲的文化差异

美国和欧洲的文化差异文化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产物,它包括了一定的意识形态、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生活习惯等多方面的内容。
由于文化的不同,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区之间会存在差异。
作为西方发达国家的代表,美国和欧洲在文化方面也有着不同之处。
一、社交礼仪在美国,人们总是非常注重时间,经常会在约定的时间前到达,因此准时是美国社交礼仪的重要一环。
在参加聚会时,主人会准备好足够的吃喝,并清楚告知客人聚会的时间和地点。
在美国,人们之间的交往是比较直接的,多数情况下人们会直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甚至直言不讳。
在美国普遍地区,人们较少使用到亲吻拥抱等方式来问候朋友或客人。
而在欧洲,时间观念相对比较弹性。
比如在南欧地区,人们经常会迟到十几分钟。
在社交场合,欧洲人交往比较含蓄,不愿意过于直接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在一些欧洲国家,人们之间的问候方式会较加亲密,常常会使用到亲吻和拥抱等方式。
二、食物文化在美国,快餐文化非常发达,人们很少有时间精力去享受一餐精致的饭菜。
美国人更喜欢使用方便、快捷的方式解决就餐问题。
多数情况下,美国人晚餐的时间比较早,多在下午5点到8点的时间范围内。
另外,餐桌礼仪在美国也非常重要,人们一般会使用刀叉等餐具。
不过,这种礼仪逐渐式微,也有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使用手抓着食物进食。
而在欧洲,餐饮文化历史悠久,包括了各个国家、地区的独特食物文化。
欧洲人更喜欢把就餐看作一种社交活动,倍感愉悦。
在欧洲,多数人会在晚上八点到十点的时间选择吃晚餐,同时,午餐比较重视,在这一时期,人们通常可以享受到更多丰富的菜品。
在德国、奥地利等地区,还有啤酒节等传统的节日和庆祝活动,这些活动也成为了欧洲人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思维方式美国被誉为“理性社会”,人们在处理问题时更多地使用逻辑思维,而不是感性思维。
在美国,人们的思考是比较开放的,乐于接受新事物和新观念。
美国人也很注重自我推销和自我表现,这在求职、竞争等方面体现得尤为明显。
美国价值观的主要内容_哲学论文

美国价值观的主要内容_哲学论文本篇论文目录导航:【题目】美国人的价值观研究【第一章】美国价值观与当代【第二章】美国价值观的历史生成【第三章】美国价值观的主要内容【第四章】美国价值观的基本特点【第五章】美国价值观的当代演变【结论/参考文献】美利坚民族的价值观探究结论与参考文献3 美国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对美国价值观内容的研究,有的学者倾向于从美国价值观的所包含的社会生活的各方面要素内容的度来进行研究,即具体分析美国的政治价值观、经济价值观和社会文化价值观等;有的学者倾向于从美国人自身拥有的价值观念的内容实质的角度来进行研究,即具体分析美国价值观里的个人主义、实用主义和竞争与创新等观念。
为了对美国价值观的内容做一个比较全面和深度的研究,笔者想从美国价值观的要素内容和实质内容两个角度来展示美国价值观的丰富内涵。
美国价值观的要素内容一个国家的价值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思想价值观念的总称,它具有概括性和抽象性。
美国价值是美国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思想价值观念的总称,也可以说美国价值观体现在美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美国价值观要素内容很多,我们重点将分析美国价值观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要素内容:美国的政治价值观、美国的经济价值观和美国的社会文化价值观。
美国的政治价值观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也是一个在几乎没有历史的北美“新大陆”上建立起来的国家,还是一个拥有两百多年发展历史的国家。
第一,美国政治价值观的移民影响。
作为一个移民国家,其政治价值观念一定会受到来到北美主要移民的政治价值观的影响,因为政治是人的政治。
当时移民北美的主要是英国人,且以英国清教徒为主,那么他们来到北美想要建立一个国家和社会,就必然以他们自身所拥有、认同和追求的政治理想为蓝本。
当时的英国,在理论上,约翰洛克的“社会契约论”和“天赋人权说”成为进步政治价值观念的主流,影响着整个英国社会。
因为这些理论正好契合了新兴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权利和更好地发展的需要,为他们的资本主义活动提供了理论支撑。
美国文化中启蒙思想的影子

美国文化中启蒙思想的影子内容摘要:18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席卷了全世界,北美英属殖民地深受其影响,爆发了 18世纪末的美国启蒙 运动,一批受到欧洲启蒙思想影响的美国启蒙思想家积极反抗清教伦理,独立战争摆脱了英国的殖民。
在欧洲 启蒙运动的影响下,美国这个新兴国家产生了新的道德伦理与社会秩序。
本文主要分析欧洲启蒙思想对美国建 国初期思想文化的形成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关键词:启蒙运动思想理论教育文化<学教育2。
190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世纪是欧洲历史上一个风 云变幻的时代,各种新思想、新意 识不断涌现。
以法国学者为代表 的启蒙思想家,自觉地以理性为 武器,批判一切、评价一切。
他们 相信理性是引导人们去发现和确 立真理的独创性理智力量,它能 使人穿透一切迷雾,认识一切未 知领域,并使人类过去的一切秘 密都将不再隐没于黑暗之中。
[1]18 世纪启蒙运动从文学开始,用理 性、自由、人权掀起了文化领域的 狂潮,并很快在整个欧洲产生巨 大的影响,并最终席卷了全世界。
众所周知,美国作为曾经英属殖 民地其文化是深深根植于欧洲文 化的,但是除了清教思想外,启蒙 思想给美国的影响也是美国形成 自身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启蒙运动从摆脱英属殖 民地为起点,以美国独立战争的 爆发为高潮,18世纪末是美国启 蒙运动的黄金时期。
美国历史学 家亨利_F•迈(Henry F.May)在 《美国的启蒙运动》一书中将世界 范围内启蒙运动划分为四类:(1) 温和的启蒙运动或理性的启蒙运 动。
主要是盛行于17世纪末-18世164纪初的英国,它在思想观念上倡导平衡、秩序和宗教妥协。
(2)怀疑的启蒙运动。
这种启蒙运动于1750年前后在英国、法国兴起,主要代表任务是伏尔泰、休谟等,试图通过怀疑、否定的方法论来纠正人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3)革命的启蒙运动。
这种启蒙运动主张以革命的手段改造旧世界,创造新世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人的理性与社会文化,真是让人敬佩。
也难怪为什么许多中国人对于“横行霸道”、且对中国威胁最大的国家美国不反感。
看看下面的报道就略知一二了。
"法制"、“民主”、“理性”、“自由”,呵呵,还能说什么呢!
发生校园枪击案的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在停课一周后,本周一正式复课。
除出事的那座教学楼关闭外,教学生活秩序基本恢复正常。
在停课的一周里,学校举办了多场悼念活动。
令人意外的是,凶手赵承熙和32名遇难者一起被列为悼念的对象。
据此间媒体报道,在20日中午举行的遇难者悼念仪式上,放飞的气球是33个,敲响的丧钟是33声,其中包括32名遇难者和自杀的枪手赵承熙。
次日,33块半圆的石灰岩悼念碑被安放在校园中心广场的草坪上。
其中一块悼念碑上写着“2007年4月16日赵承熙”,旁边放着鲜花和蜡烛。
还有一些人留下的纸条:“希望你知道我并没有太生你的气,不憎恨你。
你没有得到任何帮助和安慰,对此我感到非常心痛。
所有的爱都包含在这里。
劳拉”;“赵,你大大低估了我们的力量、勇气与关爱。
你已伤了我们的心,但你并未伤了我们的灵魂。
我们变得比从前更坚强更骄傲。
我从未如此因身为弗吉尼亚理工学生而感到骄傲。
最后,爱,是永远流传的。
艾琳”。
对凶手的宽容意味着什么?弗吉尼亚理工大学中国留学生学者联
谊会主席薛宏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我们认为凶手本身也是受害
者,因为他心理有疾病,可惜没有及时得到社会、家庭的关心和救治,才导致悲剧的发生。
所以在悼念活动中,校方也把他当作一个“人”来看待,以体现人性关怀。
在这次枪击事件中死里逃生的一名中国女留学生告诉记者:“最初凤凰卫视记者采访时问过我,‘现在还恨不恨凶手’,我回答说,“凶手都死了还恨什么’。
”后来,这位女留学生参加了当地华人教会的祷告活动。
“当牧师提议为33个遇难者和他们的家属祷告时,我深有感触。
因为在美国人看来,凶手孤僻、性格扭曲,却没有被关怀和治疗,社区是有责任的,同时凶手的家属也是受害者”。
旅美作家林达分析说,这次枪击事件的制造者,很早就被发现有极端的暴力幻想,学校和老师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没有相应的治疗和措施。
社会应该从医学研究的特殊角度,去了解病患感受,以最大可能保护他们的安全,满足他们的特殊要求。
同时也注重有效预测他们的行为,尽量减少他们和社会的病态冲突。
一名专门给新移民上英语课的社区教师桑迪对记者说,凶手8岁随父母从韩国移民到美国,由于文化冲突,未能融入美国社会,最终抑郁成疾。
这起惨案提醒我们,应该更多地关心新移民的心理健康。
她认为,宽容是医治心灵创伤的最好办法。
曾经一度被误传为是“涉案枪手”的华人学生江伟恩在澄清真相后,没有纠缠于媒体的误报,而是在自己的博客上呼吁关心事件中的死
难者和他们的家属,并将他在线收到的一笔捐款转交给慈善机构。
记者在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官方网站看到,一个专门用于救济死难者家属并为他们的心理康复提供帮助的基金已经开始网上募捐。
据悉,中国留学生学者联谊会也在积极开展募捐活动,目前已募得2100美元。
记者注意到,枪击案发生至今已10天,美国媒体从多角度对此进行了充分的报道,但关于凶手赵承熙父母的信息几乎没有(除了有报道说赵的父母企图自杀外)。
密苏里新闻学院的一位教师认为,这是美国新闻界自律的表现。
如果在这个时候,再去采访处于深度内疚的凶手家人,就显得“出格”了。
直到赵承熙的姐姐赵善敬在事发后第5天主动出面道歉,人们才有机会了解赵家人的想法。
一位网民在赵善敬道歉信后回帖说:“这不是你或你家人的错误。
你也失去了你心爱的人。
”
对校园枪击案凶手及其家人的宽容,在美国已有先例。
1991年就读于美国爱荷华大学的中国博士留学生卢刚开枪杀死包括自己导师在内
的5名教师和同学,最后饮弹自尽。
在枪击事件发生后的第3天,受害人之一、副校长安妮·克黎利女士的家人就通过媒体发表了一封给卢刚家人的公开信,称卢的家人同样是受害者,希望以宽容的态度分担彼此的哀伤。
一名中国留学生在看了媒体的报道后说,如果美国主流社会对凶手尚能持宽容态度,我们根本用不着担心亚裔学生会因这次枪击事件而受
到歧视。
因为理性的人都明白,像这样的悲剧在任何国家都可能发生,它与族裔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