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布局和打印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0课 设计首日封|沪教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0课 设计首日封|沪教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0课设计首日封|沪教版教学内容本课《设计首日封》是沪教版四年级下册美术课程中的第10课。

教学内容围绕邮票与首日封的设计展开,引导学生了解邮票的文化意义、设计要素以及首日封的独特价值。

学生将通过观察、讨论、设计等环节,学习如何创作一枚具有纪念意义的首日封。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邮票的基本知识,掌握首日封的设计方法,并能够独立设计一枚首日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创新设计的能力,提高审美水平。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增强学生对国家文化的认同感,培养学生对集邮的兴趣和爱好。

教学难点1. 邮票设计的创意发想: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汲取灵感,创作出独特且有意义的邮票图案。

2. 首日封的整体布局:教会学生如何合理安排邮票、邮戳、日期等元素,使首日封既美观又实用。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邮票与首日封的实物样本、设计图纸、邮票设计软件、多媒体教学设备。

- 学具:绘画纸、彩色铅笔、水彩笔、剪刀、胶水等美术创作工具。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国家和主题的邮票,引起学生的兴趣,进而引入首日封的概念。

2. 新授:详细介绍邮票的历史、种类、设计要素以及首日封的制作过程。

3. 示范:教师现场示范如何设计一枚首日封,讲解设计思路和技巧。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首日封设计,教师巡回指导,提供个性化建议。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共同提高设计水平。

6.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邮票的文化价值和设计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板书将围绕邮票与首日封的设计要素进行展开,包括邮票的图案、色彩、形状等设计要点,以及首日封的整体布局和创意构思。

作业设计学生需独立设计一枚具有个人特色的首日封,要求包含邮票、邮戳、日期等元素,并附上设计说明。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将围绕学生的设计作品和课堂表现进行,教师将评估学生对邮票设计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他们在设计过程中展现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10课展评小板报教案闽教版

五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10课展评小板报教案闽教版
五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第10课 展评小板报教案 闽教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课程基本信息
1. 课程名称:五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第10课 展评小板报教案
2. 教学年级和班级:五年级
3. 授课时间:第10课时
4. 教学时数:45分钟
课程内容:
1. 知识与技能:
a. 学生能够了解小板报的基本构成和设计原则。
举例:教师应详细讲解Word软件在小板报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如如何插入图片、调整图片大小和位置,如何设置字体、字号、颜色,以及如何调整段落间距、行距等。
(3)了解展评活动的目的和原则,学会自评、互评,提高评价能力。
举例:教师需明确展评活动的目的,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设计思路、技术运用等方面,并在自评、互评过程中,学会发现优点、提出改进建议。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拓展任务。
教学资源:
1. 教材:五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闽教版
2. 课件:展评小板报制作演示PPT
3. 实践材料:电脑、Word软件、打印纸等
教学评价:
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评价其技能掌握情况。
2. 成果评价:评价学生制作的小板报作品,包括设计创意、技术运用等方面。
3. 学生自评和互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展评活动,提高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以下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
1. 信息意识:通过分析小板报案例,培养学生对信息价值的认识,提高其捕捉、分析、运用信息的能力。
2. 计算思维:在制作小板报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Word等软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逻辑思维、问题解决和创新能力。

第二单元第10课三、《分析图表》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第10课三、《分析图表》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
5.课堂实践: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实践,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掌握图表的制作与分析方法。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为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计算思维、信息社会责任和创新能力。通过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学生将能够:
1.数据意识:学生能够理解数据的价值,认识到数据分析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学会从数据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决问题。
第二单元第10课三、《分析图表》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0课,主要教学内容为《分析图表》。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使用电子表格软件分析数据的方法,培养学生利用图表进行数据可视化表达的能力。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计算思维:学生能够运用电子表格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形成解决问题的计算思维方法。
3.信息社会责任:学生能够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学会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4.创新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实践和探索,培养创新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难点:
-收集数据:收集与问题相关的数据。
-制作图表:根据分析目的和数据特点制作合适的图表。
-解读图表:从图表中提取信息,分析问题原因和解决方案。
-应用解决方案:根据图表分析结果,采取相应的行动解决问题。
教学反思
在进行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深刻地认识到数据可视化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需要用图表来表达数据的情况,而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图表分析的方法。在讲授过程中,我特别强调了图表类型的选择和图表数据的解读这两个重点,并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学生们理解难点部分。

(教案)浙教版_新教材-七上第10课:表格的应用

(教案)浙教版_新教材-七上第10课:表格的应用

信息技术七上《第十课:表格的应用》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表格和单元格的概念技能目标:1.学会在Word中绘制表格2.学会对表格进行行高、列宽、合并的调整3.掌握对表格的美化和修饰,包括文字的修饰和边框底纹的设置情感目标:利用表格介绍自己,让学生体会表格的“一目了然”的作用,感受信息技术的方便。

二、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表格的绘制。

2.熟练运用表格并进行调整。

教学难点:通过“边框和底纹”和“表格属性”的设置来美化表格。

三、环境与素材1.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室2.教学素材:教师课前搜索相关的表格作品供学生上课欣赏和模仿。

四、教学步骤(一)激情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文本框的应用,对于完成满意的电子杂志的信心更大了。

但是有的同学在电子杂志的制作当中有许多疑问有待于我们一起探索和解决。

今天我们就先来完成“斑竹荟萃”的版块,看看我们今天能学道那些WORD的新招式。

(二)作品欣赏提供一份没有用表格布局的“小编介绍”和一份用表格精心布局设计过的“小编介绍”给同学们欣赏,请同学们说一说好在什么地方。

(使用表格布局信息呈现清晰、有条理,更加美观)(三)新知学习1.总结WORD当中使用表格布局的优点2.表格的绘制:(1)请学生通过书本P43的3分钟自学和尝试上机练习初步对表格的绘制有一定的了解。

(2)请一生上台演示操作(插入→表格→插入表格→设定行数与列数)(3)问:还有其他的办法吗?插入表格的简便方法(P43图10-1上面的白色小格,数量有所限制)3.表格的调整(1)问:大家不难发现插入了表格,每一个格子的长宽都是一样的。

我们怎么样进行调整呢?(补充:一个单独的格子有一个说法和概念,我们怎么称呼呢?----单元格(预习书本认真的话可以找到答案))(2)教师演示用鼠标拖拽达到单元格行高和列宽的变化,并提醒学生鼠标在表格边缘的形状变化。

(3)问:如果要调整单元格固定的行高、列宽要怎么做呢?请学生右键发现做法(4)合并与拆分的演示与模仿:演示合并,模仿拆分请学生根据任务单上的“小编简介”作品图列,模仿创建好自己的“小编简介”表格(10分钟自由练习时间,教师巡视指导)4.表格的美化(1)展示2个同学的表格作品,简单评价(2)展示任务单上的“小编简介”作品图列问:刚才两位同学的表格作品与图列有什么区别呢?(引导学生对表格美化学习的兴趣)(3)请学生自学书本P44上的“表格的美化”内容3分钟,并尝试自己上级操作(4)看看谁的表格最美观:随机抽取几位同学的表格作品在班级层面进行展示,评比这几位同学里大家最欣赏谁的作品。

信息技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0课《制作生日贺卡》教案

信息技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0课《制作生日贺卡》教案
其次,在课堂活动中,我设计了小组合作环节,让学生们共同制作生日贺卡。我发现学生们在合作中能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不仅提高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也提高了他们的沟通能力。但同时,我也发现有的小组在合作过程中存在分工不明确、效率不高的问题。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合作过程,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 选择字体
- 调整颜色
- 调整效果
4. 文字排版技巧:
- 选择字体
- 调整字号
- 设置行间距
5. 页面布局调整:
- 调整页面边距
- 设置纸张方向
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观察、测试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在制作生日贺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解答和指导。例如,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在插入图片、艺术字、文字排版等方面的操作方法,观察学生在实践中的操作过程,测试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这些方式,教师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微信群等,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
作用与目的:
- 帮助学生提前了解“制作生日贺卡”课题,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 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 导入新课:通过故事、案例或视频等方式,引出“制作生日贺卡”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掌握Word软件中图片和文字的排版技巧,使贺卡更具艺术感。
4.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提高综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信息素养:学生通过学习制作生日贺卡,能够掌握使用Word软件的基本技能,如插入图片、艺术字等,培养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基本素养。

第10课设动作与超链接(共25张PPT)

第10课设动作与超链接(共25张PPT)

1. 了解演示文稿
演示文稿的基本要素
演示文稿包括幻灯片、文字、图片、动画、音频等元素。幻灯片是演示文稿的基本单位,每个幻灯片上可以放置文字、图片等内容,并可以设置动画效果和超链接等交互元素。
1. 了解演示文稿
设计演示文稿的原则
设计演示文稿时要注意简洁、清晰、美观的原则。文字要简明扼要,图片要清晰明了,动画效果要恰到好处,整体布局要美观大方。同时,还要考虑观众的需求和兴趣,使演示文稿更具吸引力和互动性。
2. 设计演示文稿的主题和布局
图片和文本的搭配
在每个页面上,合理搭配图片和文本,图片应与演示内容相关并能够帮助观众理解,文本应简洁明了,不要过多堆砌文字。
2. 设计演示文稿的主题和布局
添加动作和超链接
确认设计效果
2. 设计演示文稿的主题和布局
添加动作和超链接
在演示文稿中添加动作和超链接,使演示更加生动有趣。可以通过设置动画效果,使元素在演示过程中逐渐显示或消失;还可以添加超链接,使观众能够点击跳转到其他页面或外部链接。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2024年9月1日
2024课件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2024年9月1日
2. 设计演示文稿的主题和布局
2. 设计演示文稿的主题和布局
布局设计
主题选择
图片和文本的搭配
2. 设计演示文稿的主题和布局
主题选择
选择一个与演示内容相关的主题,可以是一个概念、一个问题或一个故事,主题应能引起观众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设计演示文稿的主题和布局
布局设计
设计演示文稿的布局,包括选择合适的背景模板、字体、颜色和排版方式,以及确定每个页面的内容和顺序。
2. 设计演示文稿的主题和布局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0课 上海弄堂|沪教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0课 上海弄堂|沪教版

教案标题: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0课上海弄堂|沪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上海弄堂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在上海城市建筑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表现上海弄堂建筑特点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线条、色彩、明暗等绘画语言,创作一幅具有上海弄堂特色的美术作品。

4. 培养学生对家乡建筑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1. 上海弄堂的历史、文化背景及其在城市建筑中的重要性。

2. 观察和分析上海弄堂建筑的特点,如建筑风格、结构、色彩等。

3. 绘画表现方法,如线条、色彩、明暗等。

教学难点:1. 上海弄堂建筑特点的观察和分析。

2. 绘画表现方法的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上海弄堂的相关资料,如图片、视频等。

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如铅笔、橡皮、水彩笔、颜料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上海弄堂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它有什么特点?”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这是上海弄堂,它是上海的一种特色建筑,见证了上海的历史变迁,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

”二、新课内容(2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上海弄堂的历史、文化背景及其在城市建筑中的重要性。

2. 教师出示上海弄堂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其建筑特点,如建筑风格、结构、色彩等。

3. 教师示范如何运用线条、色彩、明暗等绘画语言,创作一幅具有上海弄堂特色的美术作品。

三、学生练习(20分钟)1. 学生根据观察和分析,运用绘画语言创作一幅上海弄堂的作品。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组织学生互相评价,从作品的主题、构图、色彩等方面进行评价。

3. 教师总结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上海弄堂的认识。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表达对家乡建筑的热爱之情。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分析、创作,让学生了解了上海弄堂的历史、文化背景及其在城市建筑中的重要性。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爬山虎的脚》第2课时说课稿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爬山虎的脚》第2课时说课稿

叶观细微脚触墙笔描精准意悠长——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爬山虎的脚》第2课时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同仁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爬山虎的脚》第2课时的教学内容。

在前一课时,我已带领学生们初步领略了爬山虎的独特魅力,而本节课,我将深入探究爬山虎那“叶观细微脚触墙,笔描精准意悠长”的深刻内涵。

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深研教材,明确要点《爬山虎的脚》是一篇极具教育意义的课文,它不仅让学生学习到关于植物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它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思考并表达。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作者叶圣陶先生对爬山虎这种植物的细致观察。

通过对爬山虎生长的地方、叶子的特点以及它如何向上攀爬的描述,展现了爬山虎的独特魅力和生命力。

同时,课文也传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本节课的教材内容主要围绕爬山虎脚的形态、生长习性及其与墙面的关系展开。

我将引导学生们细致观察课文中描述的爬山虎脚的特点,并通过实际观察或图片展示,使学生们对爬山虎脚的形象有更直观的认知。

同时,结合文本内容,我将引导学生们理解作者运用细腻笔触描绘自然景物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们对自然美的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洞察学情,制定方略经过深入的课前准备和调查,我发现在学生们中已经悄然兴起了一股对爬山虎这种植物的探究热潮。

他们对于这种植物的形态和生长过程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然而,关于爬山虎的生长习性和它独特的脚部结构,学生们似乎仍抱有一些疑问和困惑。

这表明,尽管学生们对爬山虎产生了好奇心,但在深入了解这一植物的生物学特性方面,他们还需要更多的指导和启发。

三、精准目标,指引方向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并描述爬山虎脚的位置、形状、颜色以及它是如何爬墙的。

-学生能够识别并解释文本中用于描述爬山虎爬墙过程的关键动词(如“触”、“变”、“巴”、“弯”、“拉”、“贴”)及其顺序的重要性。

-学生能够学习并应用写观察记录的方法,包括图文结合和表格记录两种方式。

2018秋八年级美术上册第10课《布置理想的家》课件3人美版

2018秋八年级美术上册第10课《布置理想的家》课件3人美版
让我们走进不同的房间,看看 怎样的家居布置才是最理想的?
书房的设 计最能体 现主人的 兴趣、爱 好和艺术 品位
你一定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小天地, 你能把它布置得既实用又美观吗?
根据学习和休息的需要, 合想一想布 置一个理想的客厅应该考虑哪些因素?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方法四
用单色线条绘制的居室平面图:准确、清晰
用色彩绘制的居室平面图:直观、鲜明
用彩纸拼贴的居室平面图:装饰性强
用纸片拼摆的方法展示居室布局: 可变换家具摆放的位置
主题墙的设计是居室设计的点睛之笔
布置理想家居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体现主人的品位和生活情调
家具摆放错落有致、空间 利用合理,不过分拥堵
色彩明快,色调和谐而富有变化
娱们 合 乐的 理 等学 划 需习 分 要、 使 生用 活区 、域 运, 动满 、足 或人
家居设计图中是否可以 随意画出家具的大小? 为什么?
你能画出自己居室的平面图吗?

初中信息技术第八册教案第10课

初中信息技术第八册教案第10课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协作意识
2、通过讲述自己的成长故事引导学生接受感谢生活、珍惜时光等情感教育
教学内容分析
重点
编辑及修改表格的方法
设置表格及单元格属性的方法
难点
根据内容需要美化表格
教具
多媒体网络教室、科教2000
教学过程及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展现目标、引入任务
教学
反思
注意合并与拆分单元格
文本与表格的转换
加强练习
总第10课时


第10课成长大事记
课型
新授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

技能
1、能够创建表格;掌握编辑表格的方法
2、掌握设置表格属性的方法
3、掌握设置单元格属性的方法
4、了解文本与表格的转换方法
5、能够根据需要合理设置、美化表格
过程与方法
掌握合并单元格、拆分单元格、添加行或列等修改表格的方法
掌握文本与表格的转换方法
5、布置学习任务五
把主页的内容根据需要转换成表格
1、利用教学平台展示学生成长大事记网页,引导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并由教师进行点评;看谁的规划合理
2、启发引导学生完成教材“博奕舞台”中的任务
3、提示学生将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及学习感受记录到“成长基石”中
1、结合教材完成任务一
2、小组合作探究完成任务二。
3、结合教材提示步骤,组内互助,自主探究完成任务三
4、结合教材提示步骤,组内互助,自主探
2、完成“博奕舞台”中的任务
3、记录学习成果及学习感受



第10课使用自动版式课件

第10课使用自动版式课件

操作步骤
步骤1: 单击幻灯片“祝你母亲 节快乐”,将标题更改为 “祝妈妈节日快乐”,然后 在幻灯片中插入一个文本 框(如图10-9所示)。
步骤2: 启动Word,打开一个 Word文件(事先做好 的),选中里面的文字, 按下工具栏中的“复制”图 标(如图10-10所示)。
步骤3: 切换程序到PowerPoint中, 选择前面的文本框,单击工具 栏上的“粘贴”按钮即可将选中 的文字粘贴到文本框中(如图 10-11所示)
课堂练习
1.制作一张带时间和问候语的节日贺卡。 2.启动内容向导,制作一个“学习计划”演 示文稿。
全课小结
同学们,在这一节课里,你有什 么收获呢?
THANK YOU
一、文本输入板式
步骤1:单击菜单栏中的“文件 ”→“新建”,在右侧会出现“新建演示 文稿”窗格,单击其中的“通用模板”。
步骤2:在弹出的“模板’’对话框中 ,选择“常用”标签下面的“内容提示向 导”,单击“确定”按钮(如图10-2所示) 。
步骤3: 在弹出的“内容提示 向导”对话框中,单击: “下一步”按钮(如图103所示)。
步骤4: 在“内容提示向导” 对话框中选择“出版物” 一“贺卡”,单击“下 一步”按钮(如图10-4所 示)。
步骤5: 选择输出类型中的 “屏幕演示文稿”,单 击“下一步”按钮(如 图10-5所示)。
步骤6: 在弹出的输入框中 输入标题文字和页脚 显示的文字(如图10-6 所示)。
步骤7: 最后单击“完成” 按钮结束内容向导 (如图10-7所示)。
这时,在幻灯片的编辑窗 口中,自动建立了8张幻灯 片,在内容提示中输人的文 字也自动插入了幻灯片中(如 图10-8所示)。
若有不需要的幻灯片,可 选中它然后按下键盘上的 “删除键”。

《第10课上下、上中下结构的穿插》作业设计方案-小学书法湘美版五年级上册

《第10课上下、上中下结构的穿插》作业设计方案-小学书法湘美版五年级上册

《上下、上中下结构的穿插》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课时作业设计旨在通过练习上下、上中下结构的穿插,使学生掌握书法的基本笔画和结构,提高书写技能,培养学生对书法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二、作业内容本课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基础笔画:介绍并练习上中下结构的基本笔画,如点、横、竖、钩等。

重点讲解笔画的起笔、行笔和收笔的技巧。

2. 结构认识:让学生观察上下、上中下结构的穿插特点,如上下结构的上下呼应,上中下结构的中间穿插等。

通过实物演示或教学视频展示结构规律。

3. 作品示范:选取几篇典型的书法作品进行示范讲解,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结构美和线条美。

4. 练习内容:提供多种上下、上中下结构的字例,如“家”、“国”、“美”等,让学生进行临摹练习。

要求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注意笔画的顺序和力度,掌握结构的穿插关系。

三、作业要求1. 认真观察:学生在练习前应认真观察字例的结构特点,理解笔画之间的穿插关系。

2. 规范书写:学生在书写过程中应遵循正确的笔画顺序和力度,力求做到笔画流畅、结构匀称。

3. 定时完成:本课时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和专注力。

4. 保持整洁:学生在书写过程中应保持作业本的整洁,注意字与字之间的间距和排列。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根据学生书写的笔画顺序、力度、结构和整洁度进行评价。

同时,关注学生的临摹能力和创作能力。

2. 评价方式:采用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全面评价。

3. 反馈方式: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同时,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

五、作业反馈1. 针对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共性问题,教师可在课堂上进行集中讲解和示范。

2. 对学生的个别问题,教师可通过课后辅导或面谈的方式进行指导。

3. 鼓励学生将书法作品带回家给家长欣赏,增进家长对学校书法课程的了解和支持。

4. 定期举办书法展览或比赛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激发学生对书法的兴趣和热情。

统编新教材历史选择性必修2 《第10课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统编新教材历史选择性必修2 《第10课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福建 客家土楼
体现等级观念和长幼有序的礼仪制度; 讲陕西究窑对洞称,主次分明,院落移有动序家;园草原蒙古包 普遍采用木构抬梁结构; 风格多样,地域特色、民族特色明显。
粉墙黛瓦徽派民居
童话小屋胶东海草房
湘西 凤凰古城 江苏 乌镇
山西 平遥古城 贵州 千户苗寨
探究:影响世界各地民居多样性的因素?
A. 自然环境 B. 经济发展水平 C. 宗教习俗 D. 历史、文化传统 E. 国家制度和政策等
看图学史:明清北京城与古代罗马城在城市布局和功能上有何异同?
城墙
作 坊




明清北京城
城墙
竞技场和剧

行政机
市构
场 竞技


输水管道

古代罗马城
相同点:都有城墙,有军事防御功能;都是政治中心;都有手工业和商业职能。 不同:古代中国城市整齐对称,有中轴线;政治功能更突出。
古代罗马没有整体规划,比较随意;工商业和生活、娱乐的功能更突出 。
特点: 布局工整;突出王权;体现礼制、等级与尊卑。
(4)西方古代城市
雅 典 卫 城 遗 址
古希腊:城市布局中已反映出行政、防御、宗教和商业的功能; 古罗马:城市道路系统和供水、排水系统,成为后来西方城市建设的标准; 欧洲中古时期:以手工业者和商人为核心的新型城市和城镇。
思考:城市的产生对人类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
映的是江南部分市镇及其经营项目)
市镇
经营项目
湖州府南浔镇、菱湖镇、乌青镇,苏州府震泽镇,嘉兴府石门镇 桑蚕、缫丝
嘉兴府王店镇、王江泾镇,湖州府双林镇,苏州府盛泽镇
丝织业
松江府华亭县朱泾镇
棉纺织业

九年级第10课-书籍装帧设计

九年级第10课-书籍装帧设计

⑴ 封 面
书脊:连接封面 与封底。通常摆 在书店 图书馆 书柜,一眼看到 是书脊,书脊同 样包括书名 作者 出版机构。其字 体要与封面字体 要一致。色调要 6/13/2014统一。 小田 @
⑵ 书 脊
.
6/13/2014
封底:包括出版 者标志,书名, 价格,条形码, 有关插图 等。 封底的布局要简 单明了,色彩与 文字的字体,要 与封面,书脊统 一。 小田 @
书 籍 装 帧 艺 术
6/13/2014 小田 @
吉 林 省 第 二 实 验 主高 讲新 :学 王校 超
6/这里简 单指:封面 封底 书脊 扉页 插图
6/13/2014
小田 @
6/13/2014 小田 @
制 作 形 式
.
欣赏一下书籍装帧设计
6/13/2014
小田 @
1.两节课时间完成一张书籍装帧设计。 第一节课:先完成草图和设计方案 第二节课:制作实施 2.可任意选择一种表现形式来创作,主 题不限。 A:书籍设计(必须包括封皮,书 脊,封面) B:内页中插图设计(必须包括部 分文字与插图) 3.下节课带上绘画制作工具
6/13/2014 小田 @
三 作 业
.
6/13/2014
封面包括:书名 作者名 出版机构 , 书名位于主要位置, 字体稍大,醒目。 作者名 出版机构 字体较小,位于从 属位置。封面可有 字母 图形 图案构 成整个画面,布局 要新颖。 根据书籍所表达主 题不同,色彩与文 字样式的安排摆放 都截然不同。 小田 @
⑶ 封 底
插图:是书籍艺术中一个 重要部分,用造型艺术的 形式生动的反映书中所表 达的文字,把文字语言转 变为视觉形象,对文字补 充,说明。 插图分类:绘画,照片, 图形,图表。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0课 爱书人与藏书票|辽海版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0课 爱书人与藏书票|辽海版

教案标题: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0课爱书人与藏书票|辽海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藏书票的历史、种类、艺术价值以及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2. 培养学生对藏书票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激发学生对书籍的热爱,培养学生爱书、护书的良好习惯。

4. 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藏书票的起源与发展2. 藏书票的种类与艺术价值3. 藏书票在我国的发展现状4. 藏书票的制作方法与技巧5. 藏书票的鉴赏与评价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藏书票的制作方法与技巧,培养学生对藏书票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2. 教学难点:藏书票的鉴赏与评价,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审美创造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张藏书票,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作用呢?”(2)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是一种藏书票,它是用来标记藏书所有权的。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藏书票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2. 藏书票的起源与发展(1)教师简要介绍藏书票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藏书票的历史背景。

(2)教师展示不同时期的藏书票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藏书票的特点和变化。

3. 藏书票的种类与艺术价值(1)教师介绍藏书票的种类,如手工藏书票、印刷藏书票、电子藏书票等。

(2)教师分析不同种类藏书票的艺术价值,引导学生欣赏和评价。

4. 藏书票在我国的发展现状(1)教师介绍藏书票在我国的发展现状,让学生了解藏书票在我国的文化地位。

(2)教师展示我国著名藏书票艺术家的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评析。

5. 藏书票的制作方法与技巧(1)教师讲解藏书票的制作方法,如手工制作、印刷制作等。

(2)教师示范藏书票的制作过程,让学生了解制作技巧。

(3)学生动手制作藏书票,教师巡回指导。

6. 藏书票的鉴赏与评价(1)教师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藏书票作品,引导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

三年级《第10课 基准键操作》教案

三年级《第10课 基准键操作》教案

三年级(第10课基准键操作)优秀教案
第10课基准键操作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键盘布局结构,掌握键盘基准键位分布。

技能目标:正确掌握击键的姿态和指法,掌握空格键的使用方法,养成两手击键操作的良好习惯。

感情目标:培养同学养成正确的键盘操作习惯。

重点和难点
1、重点:明确键盘的布局结构和键位,正确掌握的击键姿态和指法。

能够比拟熟练的完成基准键位的操作。

2、难点:掌握正确的击键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键盘操作是信息技术的根底,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有利于今后的学习。

二、十指分工
1、基准键位,我来发觉
我们平常打字用的最多的是哪个键区呀?请同学们轻轻地拉出你的键盘,摸一摸打字键区中间,有哪两个键与众不同?贴图:F、J你了解它们是做什么用的吗?
这位同学为我们的食指在键盘上找到了家,你能为其它手指找到家吗?这8个字母键我们称为基准键,今天我们就来进行基准键位练习。

〔出示课题〕我们的手在键盘上一放就要放在这些键上。

问:拇指应该放在哪个键上呢?
做一做:在键盘上为你的10个手指找到“家〞,手指尖与键盘坚持坚持垂直。

〔屏幕出示图〕
2、
认识“母键〞
当我们左右手的食指摸键盘上的F、J,发觉它们与众不同,上面都有一条凸线,这两个键,我们称为“母键〞。

3、击键要领
学习看书P63/击键要领,读一读,边操体会。

出示“击键过程图〞
三、完成活动二——击键练习
翻开记事本,参照P64进行练习
四、游戏竞赛
翻开金山打字通,进行英文打字游戏。

第十课:乐段结构与和声布局

第十课:乐段结构与和声布局

第十课:乐段结构与和声布局教学对象:学前教育专业二年级学生。

教学用时:45分钟。

教学用具:电钢琴,电脑,投影机。

教学内容:根据幼儿歌曲结构编配和弦伴奏教学目的:即兴弹奏的结构布局问题,看起来很抽象,实际上很具体,也很重要。

由于音乐是时间艺术,为了让听的人能听明白,就要有层次的把意思说出来,只有先认识布局才能掌握它,自己用好它。

教学难点:首先要在键盘上一层一层,有条理的练习,就象学英语自己先学会了才能说给别人听,切忌急噪想一口气就开始说而没有语法规则,音乐语言的学习也是这样。

教学重点:了解结构布局:启、承、转、合。

课堂讲解:之前几节课围绕着和弦编配介绍了一些编配知识,比如正三和弦的连接、终止式、和弦外音以及少量的副和弦的运用,更多的是从和弦的本身来介绍的。

今天我们要从歌曲的本身,乐段、结构等方面来分析其和声布局,由于歌曲伴奏的和声变化以及我们将要学到的织体的变化都是与曲式结构的内部变化密不可分的,只有掌握和了解歌曲的结构、变化及发展规律,才能更好地为歌曲进行伴奏。

根据结构部位,旋律的结构基本上可分为:乐段——能表达完整乐思,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段落叫乐段。

乐段都有一个完全的终止,乐段的终止一般都要落在主音上,乐段可能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乐句构成.乐句——小于乐段,是乐段的主要组成部分。

乐句的句尾有较明显的停顿(半终止),乐思已相对完整,音乐形象也有所体现.乐节——有时乐句还能分成较小的部分,就是乐节。

乐节内部还可以分成更小的部分,即“动机”,它是旋律的最小单位.最常见的旋律形式:一般一个乐段分二个乐句。

第一个乐句用半终止或不完全终止结束,以造成乐思的不完整性和尚待继续发展的状况,第二乐句差不多总是用完全终止,构成完满结束。

例:一、我们先来看看上下句结构的乐段:这是幼儿歌曲常见的一种类型,它是由相对应的两个乐句构成.这种乐段的上句多结束于属音,下句多结束于主音.上下两句遥相呼应。

例:这是一首典型的上下句结构乐段的儿歌,结合我们前面一课所学和弦的编配,明确调式、调性确定主和弦,找出半终止及终止处D大调,主和弦为D、升F、A,半终止在第五小节,我们可用属和弦;终止在第十小节,一般来说,歌曲的开始与结束都用原位主和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新图形的默认打印设 置”组件。该组件有3个选 项
第10课布局和打印
•(2) “基本打印选项”组件。该组件有5个选项
• (3) “设置新图形使用的默认打印样式”组件
•2. 输出图形
•(1) “PLOT”命令的调用
•菜 单:文件(F)→打印(P)
•命令行:PLOT

•工具栏:
•输入命令后,显示“打印”对话框
• 10.3 上机练 •1习0.3.1 设置视口

第10课布局和打印
• 1. 要求
• 设置图10-18所示视口。
• 2. 操作步骤
• ① 在模型空间命名图A-1视图名称为“HL”。
• ② 用定义窗口的方法命名图A-1中滑轮的主视图名称为“ZS”,
滑轮的左视图名称为“ZST”。

• ③ 新建三个视口,将上面的视口显示为“HL”,左边的视口显示
第10课布局和打印
•2. 模型空间的平铺视口 •(1) 激活“视口”对话框的方法 • 菜 单:视图(V)→视口(V)→新建视口(E) • 命令行:VPORTS • 工具栏: •(2) “视口”对话框说明 •① 输入命令后,弹出显示“新建视口”选项卡的“视口”对话框,如图107所示。
第10课布局和打印
第10课布局和打印
2020/11/25
第10课布局和打印
•10.1 课前指导 •10.2 课堂教学
• 10.2.1 模型空间和布局空间 1. 模型空间 2. 2. 图纸空间
第10课布局和打印
• 10.2.2 模型空间的视图与视口 •1•. 模型空间的视图 •(1) 激活“视图”命令的方法 • 菜 单:视图(V)→命名视图(N) • 命令行:VIEW
•① 单击工具栏“单个视口”按钮。
第10课布局和打印
•② 在屏幕上画一个矩形或圆等封闭线框,单击“将对象转换为视口”按 钮,选择圆或矩形等封闭线框,按〈Enter〉键后完成转换。
•(3) 格式
•3. 设置多边形视口 •(1) 功能 •创建多边形视口。 •(2) 调用
第10课布局和打印
•① 单击工具栏“多边形视口”按钮
第10课布局和打印
• 10.2.2 图纸空间的浮动视口
•1. 设置多个规则视口
•(•1) 功能
•显示“视口”对话框,设置多个视口。
•(2) 调用
•命令行:VPORTS
•工具栏:

•(3) 格式
•输入命令后,弹出“视口”对话框
•2. 设置单个视口或将对象转换为视口
•(1) 功能
•创建单个视口。
•(2) 调用

第10课布局和打印
3rew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2020/11/25
第10课布局和打印
•② 在屏幕上用多段线画一个封闭线框,单击“将对象转换为视口” 按钮,选择多边形,按〈Enter〉键后完成转换。
•(3) 格式
•单击工具栏“多边形视口”按钮,根据提示指定视口的起始点、下 一点…,生成一个多边形视口。如图10-20所示。
•4. 设置视口图形比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0.2.5 绘图输出
•1. 配置输出设备
为“ZS”,右边的视口显示为“ZST”,如图10-18所示。
•10.4 课后作业

•10.1 在模型空间命名图11-1视图名称为“P-1”,用定义 窗口的方法命名图11-1中楼梯间的视图名称为“T-2”。新 建两个垂直视口,将左边的视口显示为“P-1”,右边的视 口显示为“T-2”,如图10-26所示。
第10课布局和打印
•3. 鸟瞰视图
• 10.2.3 图形布局
• 1. 使用“LAYOUT”命令创建布局
• (1) “LAYOUT”命令调用

菜 单:插入(I)→布局(L)→新建布局(N)或来自样板的布
局(T)

命令行:LAYOUT

工具栏:
第10课布局和打印
•(1) 创建打印样式 • 菜 单:文件(F)→打印样式管理器(Y) • 命令行:STYLESMANAGER •(2) “打印样式管理器”对话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