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九文化与生活
2014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文化生活》:专题九 文化与生活ppt课件

2.文化的作用 (2)文化对社会的作用
相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互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 影 文 响 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化 与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 经 要。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对推 济 相 动经济建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 、 互 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政 交 ②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与国内政治相互交融,影响政治文明 治 融 的发展。文化与国际政治相互交融,使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 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①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②文化生产力对现代经济起决定作用
③必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④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A.①②
误区提醒
1.文化是一种社会物质力量
(注意:从本质上讲,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但是文化又能够
在人们认识、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2.文化是个人成长的催化剂 (注意:先进、健康的文化才能成为个人成长的催化剂,落后、腐 朽的文化会把人引向歧途。)
3.经济是文化的基础,因此,文化与经济发展始终亦步亦趋
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重视文化的影响,把握不同国 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 家和地区的文化的不同特点 思维方式 潜移默化、深远持久 主动感悟、自觉接受先进文化 的熏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
表现
特点 优秀 文化 塑造 人生
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侧重广度),增 接受优秀文化,自觉抵制落后、 强人的精神力量(侧重力度),促进 腐朽文化,全面提升个人素质 人的全面发展
的解读和分析能力。
文化生活重点知识

文化生活重点知识文化生活重点学问:文化与生活1、文化的社会作用(文化的力气)文化对社会开展的作用具有双重性,先进的、安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开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那么会阻碍社会的开展。
2、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
经济是根底,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必须的文化由必须的经济、政治所确定,又反作用于必须的政治、经济,赐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先进的、安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开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那么会阻碍社会的开展。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A、在经济开展中,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推动经济建立,开展教育事业、造就各种高素养人才、提高劳动者的素养越来越重要。
B、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②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A、人们为了参加政治生活,须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B、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3、文化与综合国力(1)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剧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合力和缔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记。
(2)我国应如何应对文化竞争发扬先进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增加综合国力。
我国必需把文化建立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立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缔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立供应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4、文化对人的影响(1)从影响的性质来看: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气,能对人的开展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先进的、安康的文化会促进人的开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那么会阻碍人的开展。
(2)从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看: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3)从文化对人影响的内容看: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和人们的实践活动、相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4)从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看: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长久的特点(5)从优秀文化的作用看:优秀文化能丰富精神世界、能增加精神力气、能促进人的全面开展。
二轮文化生活专题复习9

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用越来越重要 影响政治文明的发展 相 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 文化与国际政治相互交 互 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 融,使世界范围内反对 交 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 融 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 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 重要内容 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读材料
联知识
[答案] ①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先进的、健 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将城市精神融入 市民的日常生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用正确的价值观引领市民,有利于增强人们 的精神动力,推动城市的发展 。② 文化对人 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将 城市精神融入日常生活,能够对人们的实践活 动和认识活动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提高市民 的人文素养 。③城市精神是民族精神的重要 组成部分。将城市精神融入人们日常生活,有 利于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提升城市的整体实 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考点应用
本单元的核心问题是为什么要加强文化建设?
考查为什么要重视文化建设题目一览:
1.结合材料,简要说明宁夏小省区办大文化的意义? 2.结合文化生活知识,简要说明山东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意义? 3.试分析“神州9号”成功发射的文化影响? 4.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提高山东文化消费水平有什么重要意义? 5. 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政府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文化竞争力”? 6. 我国为什么要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地重要战略任务? 7. 为什么要推动农村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8. 请根据上述材料,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个方面,说明发展文化产业、 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意义。 9. 请你就如何发挥文化在沿海开发中的拉动作用,提一个切实可行的建议, 并阐明其文化价值。
《文化与生活复习课》课件

制度文化
总结词
制度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规范、法则和习惯,用于约束和调节人们的 行为,保障社会的正常运转。
详细描述
制度文化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法律制度、宗教制度等,是社会关系的反映 和表现,具有强制性和约束力。制度文化的变迁往往伴随着社会革命和历史变革 。
精神文化
总结词
精神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 动中长期形成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 、思维方式等,是人类文化的核心部 分。
《文化与生活复习课》ppt课件
$number {01}
目录
• 文化与生活概述 • 文化的主要类型 • 生活中的文化现象 • 文化与生活的互动 • 生活中的文化挑战与应对
01
文化与生活概述
文化与生活的关系
文化是生活的反映
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产物,反映了 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习俗 。
生活是文化的载体
适应与淘汰
生活中的变化也会促使文化进行适应 或淘汰,以保持其活力和生命力。
02
文化的主要类型
物质文化
总结词
物质文化是人类通过改造自然环境而创造出来的实物产品及其相关的方式、习 俗和过程,包括建筑、器物、工具、工艺、技术等。
详细描述
物质文化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反映,同时又 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物质文化的发展水平直接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发 展程度。
05
生活中的文化挑战与应对
文化冲突与适应
01
总结词
在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文化间的冲突与适应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避免的
问题。
02 03
详细描述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日益频繁,文化差异导致的冲突 和适应问题随之而来。人们需要了解如何正确处理文化差异,尊重和包 容不同文化,以实现和谐共处。
高三二轮复习 专题九 文化与生活

(1)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1)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能 够塑造人生。(2分 够塑造人生。(2分) 重视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发展健康向上文化, ②重视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发展健康向上文化,有利于为人们创造良好的文 化氛同,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化氛同,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提高人们的文化与思想 道德修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分 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道德修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分)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不 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引领文化发展方向, 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引领文化发展方向,推动社会主义 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文化人发展大繁荣) (3分 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文化人发展大繁荣)。(3分) (2)①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 (2)①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是政府的重要责 (3分 政府具有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繁荣, 任。(3分)②政府具有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繁荣, 是政府必须履行的职能。(2分 政府具有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是政府必须履行的职能。(2分)③政府具有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建设各种 公益性文化设施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它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 公益性文化设施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它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保 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2分 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2分)
6.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重视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加强文化馆、博物馆、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重视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加强文化馆、博物馆、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图书馆、美术馆、科技馆、纪念馆、工人文化宫、 图书馆、美术馆、科技馆、纪念馆、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爱国 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建设并完善向社会免费开放服务,鼓励其他国有文化单位、 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建设并完善向社会免费开放服务,鼓励其他国有文化单位、教育机构 等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各类公共场所要为群众性文化活动提供便利。 等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各类公共场所要为群众性文化活动提供便利。要坚持正确文化 创作方向,创作更多优秀文化作品,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 创作方向,创作更多优秀文化作品,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 (1)结合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要重视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发展健康向上的文 结合所学文化生活知识, 结合所学文化生活知识 说明为什么要重视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 化。(8分) 分 (2)“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繁荣,是政府的责任。”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这一观点的 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繁荣,是政府的责任。 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繁荣 合理性。 分 合理性。(7分)
三年高考2012018政治真题分项版解析——专题09文化与生活解析版

专题九文化与生活2018年高考题1(2018年高考全国1卷文综政治19)2018年2月发布的《中国话语海外认知度调研报告》显示:近两年中国话语在国外的认知度大幅提升,汉语拼音“中为洋用”正在成为英语圈国家的一种新现象。
“春节”“气功”等中国传统文化类词汇知名度排前,“高铁”“支付宝”“网购”等新兴词汇、“中国梦”“一带一路”等新时代政治词汇获得较高关注。
这说明①文化的价值取决于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②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传播的主要内容③中外文化交流传播的形式和内容不断变化发展④科技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有助于增强文化影响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D【解析】文化价值的实现受到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的葡响,①中“取决于”表述错误。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传播的内容之一,②表述片面。
汉语拼音“中为洋用''正在成为英语圈国家的一种新现象,中国传统文化类词汇知名度排前,新时代政治词汇获得较高关注,这些体现了中外文化交流传播的形式和内容不断变化发展。
“高铁”“支付宝”“网购”等新兴词汇,是我国科技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的表现,有助于增强文化影响力,③⑷正确。
故选口。
2(2018年高考全国2卷文综政治19)2017年3月,中国自主原创、主导制定的手机(移动终端)动漫标准由国际电信联盟正式发布。
这是我国文化领域的首个国际技术标准,在“互联网+文化”领域实现了我国手机动漫由跟跑、并跑向领跑的跨越。
这一成就①表明文化的当代价值和生命力取决于同科技的融合②有利于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增强文化自信③标志我国文化和科技的融合发展取得了重要突破④确立了我国在国际“互联网+文化”领域的话语主导权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C【解析】中国自主原创、主导制定的手机(移动终端)动漫标准由国际电信联盟正式,成为首个国际技术标准,在“互联网+文化”领域实现了我国手机动漫由跟跑、并跑向领跑的跨越。
这标志我国文化和科技的融合发展取得了重要突破,有利于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②③正确;文化的价值和生命力并非取决于同科技的融合,①说法错误;④中“确立了……话语主导权”说法错误。
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九文化与生活57提高文化竞争力精练含解析

提高文化竞争力1、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在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的一次讲演中提出:“衡量我们国家强大不强大,不是有几颗核弹,不是GDP,不是最高大楼在不在中国、最大的广场在不在中国,而是最完备、最吸引人的文化是不是在中国”。
上述材料说明( )A.经济和政治的作用在不断下降 B.文化确定政治和经济的发展C.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文化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较量D.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2、习近平主席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一个民族的复兴须要强大的物质力气,也须要强大的精神力气。
没有先进文化的主动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气的不断增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行能矗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这表明()①文化在肯定意义上确定经济、政治的发展②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气,影响民族和国家发展③文化力气是综合国力的基础因素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合力和创建力的重要源泉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每当中华民族处于重大危难的关头,中华文化的力气就会突显出来。
在外寇入侵时,中华民族就会团结一样,用血肉筑起新的长城。
在遭遇巨大洪涝灾难或地震灾难时,中华民族就会“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与自然进行坚韧的斗争,并最终夺取成功。
这表明()A.文化是人所创建的B.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C.文化的力气确定综合国力D.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合力和创建力的重要源泉4、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是支撑民族进步的脊梁。
文化不是经济的附庸,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日益成为占主导地位的资源,成为具有确定意义的生产要素。
这说明( )A.当今世界,文化的力气已成为综合国力的主要标记B.文化对综合国力的竞争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C.文化是现代社会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D.文化确定着国家经济、政治文明进步的水平5、某影片火热上映后,这句话刷爆挚友圈:不管你身在何方,只要带着一本中国护照,当有灾难或者战乱发生时,祖国总是能第一时间来到你身旁,把你平安接回家。
2024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九文化与生活2试题含解析

专题九文化与生活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2024陕西百校联考]住丽江古城、看福建土楼、听苏州评弹、吃上海本帮菜……“非遗+旅游”,提升着人们休闲生活的文化“腔调”。
这体现了( )①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建和享用文化②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③文化能转化为物质力气,促进社会发展④文化影响着人们的相识活动和思维方式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新角度]一个村庄的变更,可以折射一个国家的变迁。
20世纪70年头起先,浙江安吉开山采矿,环境遭到严峻破坏。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安吉余村考察时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理念一变天地宽,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安吉余村“不卖石头卖风景”,成为“安且吉兮”的宜居宜业宜游之地。
这说明( )①文化的实质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精神力气②优秀文化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强大的引领力和持续力③文化创新促进了当地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④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2024浙江嘉兴教学测试]2024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70多年来,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汹涌澎湃的抗美援朝斗争中锻造的宏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激励着中华儿女不畏牺牲,砥砺奋进,创建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
这表明( )①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②优秀文化能够增加人的精神力气③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④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建和享用文化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科学精神]党内政治文化是在确定的党内政治生活中形成和发展的,对党内政治生活和政治生态发挥着规范、引领和导向的作用。
有什么样的党内政治生活,就会有什么样的党内政治文化,就会形成什么样的党内政治生态。
这表明( )①确定的文化确定确定的党内政治生态②确定的文化是确定的政治的反映③确定的文化对确定的政治具有反作用④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2024山西太原名校考试]梁启超高度重视思想的力气。
新版3年高考2年模拟:第3部分 文化生活 专题9 文化与生活

专题九文化与生活第一部分三年高考题荟萃2010年高考题一、选择题1、(2010高考·北京卷25)《阿凡达》是一部运用3D技术制作的电影,目前已创造了超过27亿美元的全球票房,并带动了3D相关产业的发展。
这体现了①文化对经济的重大影响②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③文化生产力的日趋重要④文化以经济发展为基础A. ①②B. 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B 本题主要考查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运用3D技术制作电影”是文化现象,“创造27亿元的全球票房”“带动了3D相关产业的发展”是强调文化对经济的重大影响,文化生产力的重要性。
②④与题干主旨不一致。
答案选B。
2、(2010高考·福建卷25)上海世博会福建馆茶文化的展示让许多游客叹为观止。
一位美籍华人欣赏了茶艺表演后,感叹道:“太精彩了!这一表演让我们享受到了美,也让我们感受到祖国茶文亿的博大精深。
”这反映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B.优秀文化在交流与借鉴中创新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D.优秀文化能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解析】A 本题结合时政热点世博会考查了文化生活的骨干知识,其中有文化对人影响两方面特点的辨析。
美籍华人欣赏了世博会福建馆茶文化的展示后,深受感染,由衷发出感叹,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D深远持久则不选。
其它选项本身表述无误,但题干未涉及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人们在文化的感染下,力量的增强,故BD二项与题意无关。
3、(2010年高考·天津卷8)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有句名言:“人是环境的产物”。
某论坛上,主讲人让听众写下与自己关系最密切的6个朋友,并指出他们月收入的平均数大致就是你的月收入。
测试结果的准确程度让所有听众惊讶不已。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每个人的朋友圈子都是一个特定的文化环境,它彰显着你的现在,也预示着你的未来。
这种现象说明A.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B.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C.文化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丰富精神世界D.文化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塑造完美人格【解析】B 材料中文化环境“彰显着你的现在,也预示着你的未来”,说明文化影响人们认识事物、进行实践的方式和思维方式,而非人们的交往行为和方式。
【人教版】2023届高考政治考点剖析精创专题卷 专题九 文化与生活

专题九文化与生活考点34:文化与社会(1-12题 26、27题);考点35:文化对人的影响(13-25题 28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说明:请将选择题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主观题写在答题纸上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安“网红”景区大唐不夜城,以盛唐文化为背景,以唐风元素为主线,以体验消费为特征,着力打造集购物、餐饮、娱乐、休闲、旅游、商务为一体的开放式消费场所,带动了西安“夜经济”的发展,已成为西安最具影响力的城市文化地标之一。
由此可见()①经济决定文化,城市文化传承以经济为基础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作用突出③城市文化影响力与经济影响力是同步增强的④文化越来越成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我国在湿地生态文明建设中,很多科技成果得到了实际应用。
特别是资源开发利用、生态恢复治理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大部分直接转化到了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工程中。
这表明()①文化是经济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②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运用文化③先进文化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④文化作为一种物质力量,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文化和旅游部2021年6月发布的《“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提出,以文化繁荣助力乡村振兴,按照有标准、有网络、有内容、有人才的要求,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精准对接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完善服务机制,加快实现文化资源网上配送、场地网上预订等功能,统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
提出上述要求是基于()①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②文化促进人全面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③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又可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④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等强大功能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增强文化软实力和增强中国文化影响力的要求更加紧迫。
2011年高考政治真题解析分项版 文化生活专题9文化与生活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政治试题分项解析专题九文化与生活说明:本套资料的独特价值在于:第一次搜集全2011高考全国各地全部政治试题15套,并真正地做到了认真审核和校对,好多试题答案都是网上首发文字版;并且做了详细的分考点解析,希望对广大师生能有所帮助!考点一:文化与社会1(2011高考安徽卷7)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全国各地纷纷开展了一些列活动,如举办“双百”人物共产党员先进事迹图片展、学党史、唱红歌等,宣传和学习优秀共产党员坚持理想、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
开展这些纪念活动有助于①维护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②发挥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主导性作用③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A. ①②B.①④C.②③ D ③④3(2011高考福建卷26)一切受人民欢迎、对人民有深刻影响的艺术作品,从本质上说,都必须既反映人民精神世界又引领人民精神生活,都必须在人民的伟大中获得艺术的伟大。
可见,优秀的文化A.彰显时代的精神,创造时代的未来 B.反映时代的潮流,决定时代的走向C.源于时代的实践,引导时代的发展 D.源于时代的智慧,推动时代的前【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优秀文化的作用,主要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难度较小、中等、较大。
【解题思路】题干信息“必须既反映……又引领……,必须在……获得艺术的伟大”,这说明优秀文化来自于人民的实践,又反作用于社会实践,C符合题意;A优秀的文化要彰显时代的精神,反映时代的潮流,但并不能创造时代的未来,更不能决定时代的走向,A、B错误;文化源自于实践,而不是时代的智慧,D错误。
4(2011高考江苏卷20)某些发达国家借助跨国公司,通过向世界各国输出产品、以产品为载体的文化和附加条件的科技等手段,在全球推行“软征服”,以达到影响或改变其他国家国民价值观的目的。
该材料告诉我们①文化与经济、政政是相互交融的②世界多极化发展充满了矛盾斗争③必须警惕国际交往中的文化霸权主义④跨国公司促进了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答案】B【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政治,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2020_2024近五年高考政治真题分类训练专题九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专题九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考点1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题组一一、选择题1. [2024浙江,2分]广袤的神州大地上,到处留下青年奋斗的足印。
从攻克“卡颈项”的科技难题到写好乡村振兴的宏大文章,从筑梦经济建设大舞台到服务社会民生最基层,多数青年扛起责任,勇毅担当,用拼搏奉献书写了新时代青春答卷。
他们用行动( B )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②构筑中华民族精神③证明中国人民是具有宏大奋斗精神的人民④表明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有不同表现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解析]体现了青年用行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①正确↑广袤的神州大地上,到处留下青年奋斗的足印。
从攻克“卡颈项”的科技难题到写好乡村振兴的宏大文章,从筑梦经济建设大舞台到服务社会民生最基层,多数青年扛起责任,勇毅担当,用拼搏奉献书写了新时代青春答卷。
↓青年用行动证明中国人民是具有宏大奋斗精神的人民,③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广袤青年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而不是构筑中华民族精神,②不选。
材料强调多数青年用拼搏奉献书写新时代青春答卷,没有体现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有不同表现,④解除。
2. [2024湖北,3分]云南哈尼族群众把带凹槽的横木当作支配水源的“尺子”,让山间流水经由大小凹槽构成的横木,沿着蜿蜒交织的沟渠支配到一片片梯田。
这千年传承的农耕才智结晶被称为“木刻分水”,体现了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生态理念。
“木刻分水”的强大生命力( C )①得益于传统艺术的充分运用②孕育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念③来自于人民的生产生活实践④源自于对传统文化的猛烈认同感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解析]“木刻分水”体现了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生态理念,其生命力孕育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念,来自于人民的生产生活实践,②③正确,④说法错误。
“木刻分水”属于科学技术的运用,与传统艺术没有关系,①不选。
3. [2024广东,3分]艾思奇被誉为“善用大众话语的人民哲学家”。
专题九 文化与生活

五年高考考点一文化与社会A组统一命题·课标卷题组1.(2018课标Ⅱ,19,4分)2017年3月,中国自主原创、主导制定的手机(移动终端)动漫标准由国际电信联盟正式发布。
这是我国文化领域的首个国际技术标准,在“互联网+文化”领域实现了我国手机动漫由跟跑、并跑向领跑的跨越。
这一成就 ()①表明文化的当代价值和生命力取决于同科技的融合②有利于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增强文化自信③标志我国文化和科技的融合发展取得了重要突破④确立了我国在国际“互联网+文化”领域的话语主导权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目前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贸易国,对世界经济增长年均贡献率超过30%,对全球减贫贡献率逾70%。
中国道路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理解,中国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逐渐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据此完成下题。
2.(2018课标Ⅲ,20,4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这表明 ()①文化影响力是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的基础和核心②一个国家的文化影响力是与经济影响力同步增强的③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是经济、政治、文化等共同作用的结果④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归根到底以经济发展水平和影响力为基础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2018课标Ⅰ,40(2),10分]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
我国改革开始于农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是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发源地。
我国农村改革始终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
材料一 1978年冬,小岗村的18户村民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在一纸大包干的“秘密契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改革如同释放了魔力,次年,小岗村迎来大丰收,粮食总产达13.3万斤,一举结束20余年吃国家救济粮的历史,并首次归还国家贷款800元。
进入新时代,小岗村大力推进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成立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并发放股权证,实现了村民从“户户包田”到“人人持股”的转变。
专题九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2023年高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统编版)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领导者 指导思想 指导方针 发展方向
具体要求
具体特征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 者和弘扬者
文明 文化要通过载 体呈现出来
内容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不是物质力量。但通过社会实 践,文化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 人所特有的,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文化与文明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文明是积极向上的文 化,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 文化载体承载、表达和展现着文化的内容。文化载体 是多种多样的,器物、行为、制度等是文化的载体
③文化发展是扬弃传统文化的过程
④不断推陈出新才能做出正确的文化选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
02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吸收外来)
一、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性
1.文化具有民族性
民族文化的 含义 民族文化的 作用
民族文化的 核心和灵魂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 特的文化 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激发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
2.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关系
文化与经济
文化与政治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不同的文化,对经济和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文化有先
相互 进与落后的区分,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