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市高考政治真题分类汇编专题9:文化与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儋州市高考政治真题分类汇编专题9:文化与生活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6题;共12分)

1. (2分) 2500多年前的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纵横家等“诸子百家”的经典箴言,至今仍影响着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取向。这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的特点是()

A . 潜移默化

B . 具体深刻

C . 深远持久

D . 相对独立

2. (2分) 2014年8月16日,第二届夏季青奥会在南京开幕。借助互联网技术,青奥圣火先后在204个国家和地区实现实体和网络虚拟传递,让无数人圆了成为“火炬手”的梦,也让青奥会的理念得到更多的认同。这说明()

A . 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B . 现代科技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C . 现代传媒推动了文化传播和共享

D . 文化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

3. (2分) (2018高二下·吉林期中) 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迅猛发展,量子通信技术领先世界,超级计算机在国际上连年夺冠,世界最大射电望远镜“天眼”投入运行,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官二号成功对接等令国人振奋。我国科技近几年之所以能取得重大成就,是因为()

①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需求为科技进步提供了强劲动力

②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现实需要

③科学家的爱国、强国信念在科技发展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

④经济科技的发展为科研提供了充足的物质技术手段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4. (2分)(2016·江苏) 许多科学家在回忆成长经历时,都会提起他们青少年时代读过的《十万个为什么》《趣味物理学》《物理学的进化》等科普作品,正是这些科普作品激发了他们对于科学探索的浓厚兴趣、埋下了科学的种子。材料表明()

①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

②优秀文化为人的成长提供精神食粮

③文化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根本动力

④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标志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5. (2分) (2017高三上·盐城月考)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先民根据太阳在一年中对地球产生的影响而概括总结出的一套气象历法。在没有“天气预报”的中国古代,“二十四节气”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至今仍在影响国人,指导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这表明()

①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②要全面继承和发展我国的传统文化

③实践活动具有客观物质性④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6. (2分) (2017高二·常德月考) “微课”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开展的精彩教学活动全过程。微课的兴起说明()

①文化创新可以促进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②网络技术下的新媒体己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③新传媒的出现,标志着着旧传媒的消失

④科技进步成为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二、材料分析题 (共2题;共25分)

7. (10分) (2019高三上·黑龙江期末) 材料一:2018年2月16日大年初一,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首播,节目以“和诗以歌”的艺术形式,邀请经典传唱人用流行音乐演绎经典诗词,力压同天播出的各大一线卫视春晚,占据当晚同时段实时收视第一位置,成为叫好又叫座的文化节目。网上好评如潮!

有网友评论说,诗言志,歌咏言。时代在变,潮流在变,但经典的内涵从未改变。如何让经典流行?这个节目在诗词与音乐之间找到了答案。

材料二:乡村教师梁俊和来自贵州山里的孩子们用天籁之声动情演绎了300年的清代大诗人袁枚的《苔》,一夜爆红。“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诗词对生命的礼赞也让网友感动。

(1)请你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结合材料一阐释该网评中所说的“答案”。

(2)结合《苔》的诗意,以生命为主题拟定一个发言提纲。要求言简意赅,契合题意。

8. (15分) (2019高二上·新丰期中) 腹有诗书气自华,中华民族历来崇尚读书,尊崇书香门第。譬如苏秦悬梁刺股,匡衡凿壁偷光,更有孙康映雪、车胤囊萤、李密挂角等等,不胜枚举。可以说书香一直伴随着中华民族的成长与发展。而当今社会,读书之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却日渐成为一种奢望。远离了阅读,就远离了与思想的

对话,很多好的思想和观念就无法入心、入脑,内化为能量。可以说,一个缺乏阅读精神和书香气息的社会,是功利、浮躁的社会,也是缺乏创新和活力的社会。营造全民阅读的社会氛围,用好氛围为书香社会添活力,让书香为社会存正气,为发展增底蕴,为时代聚精神。

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建设书香社会。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共6题;共12分)

1-1、

2-1、

3-1、

4-1、

5-1、

6-1、

二、材料分析题 (共2题;共25分)

7-1、

7-2、

8-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