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反思-最新教育文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反思

面对21世纪的激烈竞争,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因为它渗透在人生成长历程的每个环节当中。

小学阶段更是学生个体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任何一个教育的环节都可能影响学生心灵的成长,因此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教育就不能仅局限于课堂上,同时还要做好学生课下辅导工作。

一、重视课上讲授,引发学生激情,引起教与学双方共鸣

1.抓住学生心理,以趣促学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同样的内容,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学生接受起来会更加乐意和主动。在教一年级心理健康课时,由于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在教学时笔者就创设出各种情境,引起他们的兴趣和注意,使教学内容贯彻其中,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领悟心理健康知识的内涵。

例如,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一课,笔者先在黑板上画出七色的彩虹,告诉学生这节课要带领大家到彩虹桥上取彩虹,请仔细观察,老师是怎样把自己最喜欢的颜色留在脑海里的。笔者先用食指在彩虹桥上用力一抹,美丽的彩虹便到了笔者的手上,然后笔者再用中指把彩虹涂抹在脑门上,告诉学生美丽的彩虹已经进入到笔者的脑海里了。然后问学生想不想跟老师一起去天上采摘自己喜欢的色彩呢。学生们兴奋不已,跃跃欲试。笔者便组织学生站排依次到彩虹桥上来采摘自己喜欢的颜色,然后回到座位上,这时笔者就让同学们互相观察,谁把颜色留在脑海中,谁把颜色留在了脑外,最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应该如何把自己喜欢的颜色留在脑海中而不留在脑外。很快就有学生得到了答案,应该在取回彩虹后变换手指,由于学生在活动前没有认真观察,所以把颜色留在了脑外。

这是一节简单的观察能力培养课,笔者把整个教学内容以活动的形式贯穿其中,这在很大程度上引起了学生对心理健康的兴趣和重视,达到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目的。

2.明确游戏规则,以纪保学

心理健康课经常会根据需要组织各种相应的活动,活动的开展必须以学生遵守纪律和规则为基础。由于小学生自律性不强,不懂得主动遵守纪律和规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活动的有效开展。为此,笔者在在教学中一直遵循一套特有的规则:

(1)老师说“大眼睛”时,学生齐说“看老师”,目的是引起学生注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现在有好多学生直接就叫笔者“大眼睛”老师,这种引起学生注意的方法很有实效性。

(2)每次活动前必须听好游戏规则,如果是个人原因没有遵守游戏规则就会被自然淘汰,这是课前跟同学们商量时,经过大家同意的,这是对不守规则的同学的一种约束。由于规则是大家一起商定的,所以并不会损伤学生的自尊心。

(3)特殊活动的参与者以平时积分高者优先,这是对课上表现突出者的一种奖励。除此之外,笔者还以在学生桌子上画星星的方式来约束学生的行为。例如,课上笔者会让积极参与活动并能自觉遵守游戏规则的学生在课桌上画一颗星星;在回答问题过程中,笔者还会给没有认真听取他人发言的同学扣掉一个星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笔者就是要学生在活动前学会制定规则,在活动中遵守自己制定的游戏规则,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保障心理健康活动有质有量地完成课时任务。

3.坚持核心原则,以点带面

如何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在众多的心理现象中,单单依靠课堂教学是很难实现的,为此笔者给自己制定的一个能够现实的奋斗目标就是:一课一得,即每节课的设计就围绕一个主题。在有效的40分钟时间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

例如,笔者在《感受生命》一课中,设计了一个呵护蛋宝宝的活动,通过帮蛋宝宝取名、用彩笔给蛋宝宝穿衣、带着蛋宝宝做游戏这一系列活动,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坚持了一条主线,即在一次次的活动中体验生命的新感觉。整堂课学生都在积极的活动中,看起来似乎都在“玩”,其实,在“一盘散沙”的背后是深深的体验和感悟。于是,在下面的讨论环节,学生们就由感而发,体验深刻,娓娓道来。

二、课下与学生谈心,架设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

学生既处在思想和行为的不稳定时期,同时又处在发展变化过程中,他们思想单纯,行为不定,存在着明显的个别差异,发展水平极不平衡。加之他们活泼好动,好奇心强,而认识水平又较低,情绪、意志很容易变动,心理上的问题较多,行为举止有待规范。

这就需要教师平时多深入到学生当中,了解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和个性差异,针对不同问题,与学生进行个别谈心,让教师自然地走进学生的心灵。在充满愉悦的师生交往中,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和期望,努力学习善待和宽容,体验成功和自信,并逐渐成熟起来。那么,怎样才能架起这座心灵之桥呢?

1.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要想与学生谈心,教师要从热爱、关心、理解学生的立场出发,与学生交朋友,融入学生之中,通过平等的思想交流、情感交流,消除学生内心害怕、恐惧的心理防线,达到双方心理相融,与学生以心换心,心心相印。这点很容易做到,如课下微笑的面对学生的问候,有机会与学生一起做户外运动,闲暇时间谈谈各自的兴趣爱好,等等。总之,对待学生要放下架子,真正的成为他的朋友。

2.正面引导,启发鼓励

教师与学生个别谈心时,要坚持启发、诱导为主,以理服人,以情动人;要坚持鼓励、表扬为主,批评为辅。客观地对待学生出现的问题,多提希望和建议,少批评、指责学生。

笔者在处理六年级学生的早恋问题时,避重就轻,首先正确的评价男女生之间交往属于正常现象,接着谈论人际交往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怎样处理人际关系,对人生的看法等。通过一系列地谈话,使学生了解了目前所面临的问题是成长中出现的正常现象,在处理这个问题时,既要考虑到保护好自己,同时又不要伤害到他人。笔者认为,学生只是无意识去做了某些事情,作为成年人不要夸大学生的天性,只要正确引导就可以了。

与学生谈心,就是教师要躬下身来,态度亲切、随和、自然。

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感受他们的想法,理解他们的苦恼,了解他们的意愿,缓和他们的心理压力;只有这样,教育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也才能真正受到学生的欢迎。

总之,与学生“个别谈心”,既是教师教育学生的一种基本方法又是必备的手段。在与学生课下交往的过程,特别是与学生进行交谈时,师生之间有了心灵的沟通,学生就能敞开心扉,消除顾虑,把教师看成是可敬可亲的朋友。在学生中建立信任,捕捉到更多的信息,提高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通过对这一行为的强化,能更好地建立师生间的和谐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