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解剖学重点

合集下载

运动解剖学徐国栋知识点

运动解剖学徐国栋知识点

运动解剖学徐国栋知识点
1. 肌肉构造与功能:肌肉类型、肌肉纤维类型、肌肉的收缩机制、肌肉的起始
和插入点、肌肉通路和动作
2. 骨骼构造与功能:骨骼类型、骨骼形态、骨骼的关节、骨骼的运动及其限制
与解除方式
3. 动力学:力的作用、力对骨骼和肌肉的影响、力的向心力和离心力
4. 神经控制:神经系统的分布、感觉器官的运作、肌肉收缩的神经控制
5. 身体姿势对运动的影响:身体姿势的优势和劣势、身体姿势对运动的影响
6. 运动损伤:运动损伤的类型、运动损伤的病因和诊断、运动损伤的预防和治
疗方法
7. 运动与健康:运动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运动的效果与适应性、运动与长寿
8. 运动训练方法:有氧运动与无氧运动、肌肉力量训练、灵活性训练、耐力训练、运动技能训练
9. 运动测试与评估:体能测试、风险评估、身体成分评估、运动表现评估
10. 运动动力学研究方法:数据采集方法、显影技术、运动仿真、力学模型等。

运动解剖学重点

运动解剖学重点

运动解剖学重点运动解剖学是人体运动学、生理学和解剖学的综合学科,旨在研究人体在运动过程中的解剖变化,深入探究运动机构和运动模式。

以下是运动解剖学的重点内容。

一、骨骼系统骨骼系统是支撑和保护人体内脏和软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

骨骼系统包括骨骼、韧带、关节和肌肉等组织。

骨骼系统在运动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以通过骨骼的变化及相关肌肉的收缩和伸展产生不同的运动模式。

二、肌肉系统肌肉是支撑和动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肌肉的结构、功能和运动形式都是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而形成的。

肌肉可以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

骨骼肌是人体内最大的肌肉组织,主要用于人体的运动。

平滑肌主要通过收缩来控制内部器官的运动。

心肌则通过收缩来推动心脏进行血液循环。

三、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是人体控制和协调运动的中枢系统。

神经系统可以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小脑和脊髓。

周围神经系统由大量神经组织和神经元组成,通过神经冲动来控制和协调人体各部分的运动活动。

四、关节系统关节是连接骨骼的结构,主要由骨软骨、滑膜和关节囊等部分组成。

关节系统在人体的运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以使人体完成各种不同的运动形式。

五、运动控制运动控制是指人体通过神经系统来控制和协调不同体部的运动。

运动控制主要由下列几部分组成:反射、调节和主动控制。

反射是指一种无意识的运动形式,大多数情况下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

调节是指对运动过程进行持续的控制和调节。

主动控制则是指人体通过意识行动来实现的主动控制。

六、运动学运动学是研究运动学习过程的科学,主要包括静态和动态两方面。

静态运动学研究在不进行任何动作的情况下人体的位置、重心和身体平衡等问题。

动态运动学研究具有运动的人体身体在运动中的位置、动作和力学特性等问题。

七、运动适应运动适应是指人体在运动过程中的自然提高和适应过程,包括心肺适应、肌肉适应、骨骼适应、神经适应等。

这些适应过程使人体能够更加适应日常的生活和运动要求,增强身体的健康和生理素质。

运动解剖学重点

运动解剖学重点

1.细胞: 构成人体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基本单位。

2..骨松质: 呈海绵状, 由相互交织的骨小梁排列而成, 配布于骨的内部, 骨小梁的排列与骨所承受的压力和张力方向一致。

3.骨密质:骨密质主要构成长骨的干、骺和短骨、扁骨以及不规则骨的表层, 骨板层数多, 排列规则, 紧密结合。

4.肌纤维: 主要由肌细胞构成, 其间还有少量的结缔组织、血管、淋巴以及神经, 因呈细长纤维状, 故称肌纤维。

5.组织: 有大量结构和功能和相似的细胞和细胞间质共同构成的细胞群体。

6.器官:由几种不种组织发育分化和相互结合, 构成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完成一定生理功能的组织集合体。

7.系统: 由结构和功能密切相关的许多器官结合在一起, 构成相互配合, 并完成连续性生理功能的器官群体。

(运动系统, 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 泌尿系统, 生殖系统, 脉管系统, 神经系统, 感觉器官, 内分泌系统)8.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 两眼向正前方平视, 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 手掌向前。

两足并拢, 足尖向前。

9.额状面: 是按冠状轴方向, 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分的纵切面。

10.矢状面: 是按矢状轴方向, 将人体分为左、右两部分的纵切面。

11.水平面: 是指与水平面平行, 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的切面。

12.正中面: 经过人体正中的矢状面, 简称正中面, 它将人体分为左右相等的两部。

13.矢状轴: 为前后方向与水平面平行, 与人体长轴相垂直的轴。

额状轴: 为左右方向与水平面平行, 与人体长轴相垂直的轴。

垂直轴: 为上下方向与水平面垂直, 与人体长轴相平行的轴。

细胞的三层结构: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14.细胞间质的成分: 主要由基质和纤维两部分组成, 机制可呈液体状、胶体状和固体状。

纤维可分成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和网状纤维三种类型。

15.组织分类: 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

16.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肌腱、筋膜和韧带)、疏松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网状组织、广义的结缔组织还包括软骨组织(透明软骨、纤维软骨和弹性软骨)、骨组织、血液和淋巴。

【VIP专享】运动解剖学重点

【VIP专享】运动解剖学重点

一、消化系统(1)咽咽是一个上宽下窄、前后略扁的漏斗状肌性管道,位于颈椎前方,上起颅底,下至第六颈椎下缘雨食管相连,长约12厘米。

咽的前壁不完整,分别与鼻腔、口腔和喉腔相通,故咽自上而下分为三部分:鼻咽、口咽和喉咽。

(2)食管第一个狭窄在食管起始处;第二狭窄在食管与支气管相交处;第三狭窄在膈的食管裂孔处。

(3)胃大部分位于腹腔和左季肋区,小部分位于腹上区。

胃的入口称贲门,与食管相接;胃的出口称幽门,与小肠相接。

胃金额分为四部:近贲门的部分称贲门部;自贲门左上方膨出的部分称胃底;胃的中部称胃体;近幽门的部分称幽门部。

(4)小肠的分段:小肠可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段空肠:上接十二指肠,除去十二指肠外,空肠占其余小肠的2/5,一般位于腹腔左上部。

回肠:上接空肠,占小肠远侧的3/5,一般位于腹腔右下部。

回肠与空肠相比较,官腔较小,粘膜环状皱襞低而稀疏,管壁较薄,绒毛亦较少,颜色较浅。

(5)大肠的分段:大肠可分为盲肠、结肠和直肠三段盲肠:是大肠与回肠相接处以下的一段盲段部分,位于右骼窝内。

长约6~8厘米。

结肠:结肠是大肠中最长的一段。

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四部分。

2、呼吸系统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呼吸系统具有呼吸功能。

此外,鼻有嗅觉,喉能发音。

肺还有内分泌的作用。

(1)呼吸道:呼吸道是由鼻、咽、喉、支气管组成。

通常将鼻、咽、喉称为上呼吸道,喉以下的导气部分称为下呼吸道。

鼻:其形态与骨性鼻腔大致相同,在外侧壁上有上、中、下鼻甲将鼻腔分隔出上、中、下三个鼻道。

在下鼻道前部有鼻泪管的开口。

固有鼻腔内面覆以粘膜,粘膜因结构和技能不同,分为嗅部和呼吸部。

(2)喉的构造:喉的软骨、韧带和肌肉构成。

喉的软骨主要有甲状软骨、环形软骨、会厌软骨和杓状软骨等。

左右声带间的裂隙叫声门裂。

(3)肺由肺内支气管及其分支形成的支气管数和无数肺泡及围绕肺泡内的毛细血管网组成。

支气管分支在直径1毫米以下的称为细支气管。

身体运动解剖知识点总结

身体运动解剖知识点总结

身体运动解剖知识点总结**第一部分:骨骼系统**1.1 骨骼系统的组成:骨骼系统由骨头、关节和韧带组成。

骨头是支撑和保护身体器官的主要组成部分,关节连接骨头并使其能够运动,而韧带则连接骨头并提供稳定性。

1.2 骨骼系统的功能:骨骼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支撑身体、保护内部器官、运动和储存矿物质。

1.3 骨骼系统的分类:根据形状和功能,骨骼可分为长骨(如胳膊和腿骨)、短骨(如腕骨和踝骨)、扁骨(如胸骨和骨盆)、不规则骨(如脊椎和头骨)。

1.4 骨骼系统的生长:骨骼的生长和发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一般分为骨头的初生,骨头的哺育期(软骨组织),骨头的青辰期(骨骺充实),骨头的成熟期(骨细胞内充实)、骨头的闭合期(骨质密集)。

1.5 骨骼系统的疾病:常见的骨骼系统疾病包括骨折、骨质疏松症、关节炎等,这些疾病会导致骨头结构和功能的损害,需要及时治疗。

**第二部分:肌肉系统**2.1 肌肉的分类:肌肉可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

骨骼肌主要与骨骼相连接,使身体能够运动;平滑肌主要分布在内脏器官中,负责内脏器官的运动;心肌则是心脏的主要组成部分。

2.2 肌肉的结构:肌肉由肌肉组织、肌肉纤维和肌肉腱组成。

肌肉组织由多束肌肉纤维组成,而肌肉纤维又由许多肌原纤维组成。

2.3 肌肉的作用:肌肉的主要功能是产生力量,使身体得以运动。

肌肉通过收缩和放松来产生力量,并通过骨头的运动来实现身体的各种动作。

2.4 肌肉的运动:肌肉的运动主要通过神经系统的控制来实现。

神经冲动会传导到肌肉细胞,引起肌肉收缩,从而产生力量和运动。

2.5 肌肉的疾病:肌肉系统的常见疾病包括肌肉劳损、肌肉疼痛、肌肉萎缩等,这些疾病会导致肌肉功能下降,影响运动和生活质量。

**第三部分:关节系统**3.1 关节的分类:关节可根据功能和结构分为滑动关节、铰接关节和球突关节等,包括肩关节、髋关节、膝关节等。

3.2 关节的结构:关节由关节头、关节腔、软骨、关节囊和韧带等组成。

运动解剖学复习全知识点

运动解剖学复习全知识点

运动解剖学复习全知识点绪论1. 运动解剖学——2. 动作分析法——3. 运动解剖学研究的内容——4. 运动解剖学研究方法——5. 运动解剖学的标准解剖姿势——第一章人体的基本构成1. 细胞的结构——2. 组织及组织的分类——3. 皮组织的分类——4. 结缔组织及分类——5. 腺体——6. 软骨组织——7. 透明软骨——8. 软骨——9. 骨组织——10. 神经组织和神经元—— 11. 运动终板—— 12. 哈佛氏系统——第二章运动系统第一节骨与骨连结1. 骨的分类——按部位分类按形态分类2. 关节内软骨和关节面软骨——3. 运动环节——4. 肌肉的运动单位——5. 单关节肌和多关节肌——6. 骨的构造——7. 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 8. 骨的发生方式 9. 骨龄及其意义——10. 体育运动对骨的形态结构的影响——11. 体育运动对青少年,老年人的骨的影响—— 12. 关节及其分类——13. 关节的主要构造及其辅助结构—— 14. 关节的分类—— 15. 联合关节——16. 关节的运动幅度——17. 关节的运动幅度的影响因素——18. 体育锻炼对关节形态结构的影响—— 19. 上肢骨的组成——20. 肩关节构造及其运动—— 21. 肘关节构造及其运动—— 22. 下肢骨的组成—— 23. 髌骨及其意义—— 24. 骨盆构造—— 25. 耻骨联合—— 26. 男女骨盆差异——27. 骨盆的作用原理——28. 髋关节的构造及其运动—— 29. 膝关节的构造及其运动—— 30. 踝关节的构造及其运动—— 31. 足弓的构造及其作用原理—— 32. 躯干骨的组成—— 33. 椎间盘——34. 脊柱的组成及其运动—— 35. 颅骨的组成——36. 听小骨——37. 体育锻炼对骨骼肌的影响—— 38. 发展肌肉力量的解剖学依据——39. 举例说明多关节肌的工作特点和意义——40. 在活体上内触摸到的上肢骨和下肢骨以及躯干骨的一些骨性标志—— 41. 骨盆的力学特点和功能—— 42. 男女骨盆的比较——43. 胸廓的组成,正常形态以及功能,并说明影响胸廓形态的因素——第二节1. 肌肉的主要构造——2. 肌肉的辅助结构——3. 筋膜——4. 腱鞘——5. 滑膜囊——6. 滑车——7. 籽骨——8. 肌肉的分类—— 9. 肌肉的物理特性——10. 原动肌定义和分类及其如何确定—— 11. 对抗肌——12. 固定肌于中和肌—— 13. 肌肉的初长度—— 14. 胸骨角—— 15. 提携角—— 16. 腹股沟韧带—— 17. 腹直肌鞘——18. 腹白线—— 19. 脐环——20. 固有呼吸肌—— 21. 腹股沟三角—— 22. 肌肉的工作性质—— 23. 动力工作和静力工作—— 24. 克制工作和退让工作——25. 支持工作固定工作和固定工作—— 26. 影响肌肉力量大小的解剖学因素—— 27. 肌肉初长度——28. 多关节肌的主动不足和被动不足及举例说明——29. 体育运动对肌肉形态结构的影响—— 30. 三角肌的起止点以及功能—— 31. 冈上肌的起止点及其功能——32. 冈下肌和小圆肌的起止点及其功能—— 33. 肩胛下肌和大圆肌的起止点及其功能—— 34. 肩袖——35. 肱二头肌的起止点及其功能—— 36. 肱三头肌的起止点及其功能—— 37. 下肢肌的组成——38. 髂腰肌的起止点及其功能—— 39. 臀大肌的起止点及其组成—— 40. 梨状肌的起止点及其功能——41. 臀中肌和臀小肌的起止点及其功能—— 42. 股四头肌的组成,起止点及其功能—— 43. 缝匠肌的起止点及其功能—— 44. 阔筋膜张肌的起止点及其功能—— 45. 股二头肌起止点及其功能——46. 半腱肌和半膜肌的起止点及其功能—— 47. 股后肌群—— 48. 大收肌起止点及其功能——49. 长收肌和短收肌的起止点及其功能——50. 小腿三头肌的组成,各自的起止点及其功能——51. 背肌的组成——52. 斜方肌的起止点及其功能—— 53. 背阔肌的起止点及其功能—— 54. 菱形肌起止点及其功能—— 55. 胸大肌的起止点及其功能—— 56. 胸小肌起止点及其功能—— 57. 前锯肌起止点及其功能—— 58. 腹直肌的起止点及其功能—— 59. 腹外斜肌的起止点及其功能—— 60. 腹内斜肌起止点及其功能—— 61. 腹横肌起止点及其功能——62. 腰方肌起止点及其功能—— 63. 胸锁乳突肌起止点及其功能—— 64. 发展各块肌肉的相关力量练习——65. 发展各块肌肉柔韧性的相关练习——66. 环节受力分析法定义及其三种情况的分析—— 67. 解剖学动作分析的内容与步骤_ 68. 引体向上的解剖学打字分析——69. 原地侧向推铅球的解剖学动作分析—— 70. 立定跳远的解剖学动作分析—— 71. 正脚背踢足球的解剖学分析—— 72. 仰卧起坐的解剖学分析+—— 73. 双杠直角支撑的解剖学分析——第三章内脏第一节1. 内脏+——2. 内脏的分类及其构造——3. 中空性器官和实质性器官——4. 消化系统——5. 消化管——6. 口腔——7. 咽峡——8. 口腔腺—— 9. 咽——10. 咽淋巴环—— 11. 味蕾—— 12. 回盲瓣—— 13. 嗅粘膜—— 14. 声门裂—— 15. 食管—— 16. 胃——17. 小肠—— 18. 小肠绒毛—— 19. 大肠—— 20. 消化腺—— 21. 肝的构造—— 22. 肝小叶——23. 肝内的血液循环—— 24. 肝脏的功能——25. 肝内胆汁的分泌途径—— 26. 胰腺—— 27. 呼吸系统——28. 呼吸系统的构造—— 29. 呼吸道——30. 鼻——31. 鼻旁窦—— 32. 喉—— 33. 气管—— 34. 肺—— 35. 肺小叶—— 36. 肺门—— 37. 气血屏障—— 38. 肺内血液循环—— 39. 憋气和屏气的比较—— 40. 泌尿系统—— 41. 肾—— 42. 肾门—— 43. 肾蒂——44. 肾的位置和大体构造及其功能—— 45. 肾窦——46. 肾单位—— 47. 肾小体——48. 滤过屏障—— 49. 原尿—— 50. 终尿—— 51. 膀胱三角—— 52. 肾内血液循环—— 53. 肾小管—— 54. 集合管—— 55. 输尿管——56. 膀胱的主要构造及其作用—— 57. 男性生殖系统的构造—— 58. 女性生殖系统的构造—— 59. 胸膜——60. 纵隔—— 61. 腹膜——62. 体育运动对内脏器官的影响—— 63. 体育运动会呼吸系统的影响—— 64. 体育运动对泌尿系统的影响——65. 中空性器官与实质性器官的一般构造的比较——66. 胆汁和胰液的产生途径和功能——67. 空气如何进入肺内?为什么快而浅的呼吸不利于换气,为什么用鼻腔吸气好—— 68. 泌尿系统的组成——69. 尿液的产生和排除途径——70. 比较肝、肺、肾内血液循环特点—— 71. 比较肝肺肾内的血管分布特点——第四章脉管系统绪论1. 运动解剖学——2. 动作分析法——3. 运动解剖学研究的内容——4. 运动解剖学研究方法——5. 运动解剖学的标准解剖姿势——第一章人体的基本构成1. 细胞的结构——2. 组织及组织的分类——3. 皮组织的分类——4. 结缔组织及分类——5. 腺体——6. 软骨组织——7. 透明软骨——8. 软骨——9. 骨组织——10. 神经组织和神经元—— 11. 运动终板—— 12. 哈佛氏系统——第二章运动系统第一节骨与骨连结1. 骨的分类——按部位分类按形态分类2. 关节内软骨和关节面软骨——3. 运动环节——4. 肌肉的运动单位——5. 单关节肌和多关节肌——6. 骨的构造——7. 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 8. 骨的发生方式 9. 骨龄及其意义——10. 体育运动对骨的形态结构的影响——11. 体育运动对青少年,老年人的骨的影响—— 12. 关节及其分类——13. 关节的主要构造及其辅助结构—— 14. 关节的分类—— 15. 联合关节——16. 关节的运动幅度——17. 关节的运动幅度的影响因素——18. 体育锻炼对关节形态结构的影响—— 19. 上肢骨的组成——20. 肩关节构造及其运动—— 21. 肘关节构造及其运动—— 22. 下肢骨的组成—— 23. 髌骨及其意义—— 24. 骨盆构造—— 25. 耻骨联合—— 26. 男女骨盆差异——27. 骨盆的作用原理——28. 髋关节的构造及其运动—— 29. 膝关节的构造及其运动—— 30. 踝关节的构造及其运动—— 31. 足弓的构造及其作用原理—— 32. 躯干骨的组成—— 33. 椎间盘——34. 脊柱的组成及其运动—— 35. 颅骨的组成——36. 听小骨——37. 体育锻炼对骨骼肌的影响—— 38. 发展肌肉力量的解剖学依据——39. 举例说明多关节肌的工作特点和意义——40. 在活体上内触摸到的上肢骨和下肢骨以及躯干骨的一些骨性标志—— 41. 骨盆的力学特点和功能—— 42. 男女骨盆的比较——43. 胸廓的组成,正常形态以及功能,并说明影响胸廓形态的因素——第二节1. 肌肉的主要构造——2. 肌肉的辅助结构——3. 筋膜——4. 腱鞘——5. 滑膜囊——6. 滑车——7. 籽骨——8. 肌肉的分类—— 9. 肌肉的物理特性——10. 原动肌定义和分类及其如何确定—— 11. 对抗肌——12. 固定肌于中和肌—— 13. 肌肉的初长度—— 14. 胸骨角—— 15. 提携角—— 16. 腹股沟韧带—— 17. 腹直肌鞘——18. 腹白线—— 19. 脐环——20. 固有呼吸肌—— 21. 腹股沟三角—— 22. 肌肉的工作性质—— 23. 动力工作和静力工作—— 24. 克制工作和退让工作——25. 支持工作固定工作和固定工作—— 26. 影响肌肉力量大小的解剖学因素—— 27. 肌肉初长度——28. 多关节肌的主动不足和被动不足及举例说明——29. 体育运动对肌肉形态结构的影响—— 30. 三角肌的起止点以及功能—— 31. 冈上肌的起止点及其功能——32. 冈下肌和小圆肌的起止点及其功能—— 33. 肩胛下肌和大圆肌的起止点及其功能—— 34. 肩袖——35. 肱二头肌的起止点及其功能—— 36. 肱三头肌的起止点及其功能—— 37. 下肢肌的组成——38. 髂腰肌的起止点及其功能—— 39. 臀大肌的起止点及其组成—— 40. 梨状肌的起止点及其功能——41. 臀中肌和臀小肌的起止点及其功能—— 42. 股四头肌的组成,起止点及其功能—— 43. 缝匠肌的起止点及其功能—— 44. 阔筋膜张肌的起止点及其功能—— 45. 股二头肌起止点及其功能——46. 半腱肌和半膜肌的起止点及其功能—— 47. 股后肌群—— 48. 大收肌起止点及其功能——49. 长收肌和短收肌的起止点及其功能——50. 小腿三头肌的组成,各自的起止点及其功能——51. 背肌的组成——52. 斜方肌的起止点及其功能—— 53. 背阔肌的起止点及其功能—— 54. 菱形肌起止点及其功能—— 55. 胸大肌的起止点及其功能—— 56. 胸小肌起止点及其功能—— 57. 前锯肌起止点及其功能—— 58. 腹直肌的起止点及其功能—— 59. 腹外斜肌的起止点及其功能—— 60. 腹内斜肌起止点及其功能—— 61. 腹横肌起止点及其功能——62. 腰方肌起止点及其功能—— 63. 胸锁乳突肌起止点及其功能—— 64. 发展各块肌肉的相关力量练习——65. 发展各块肌肉柔韧性的相关练习——66. 环节受力分析法定义及其三种情况的分析—— 67. 解剖学动作分析的内容与步骤_ 68. 引体向上的解剖学打字分析——69. 原地侧向推铅球的解剖学动作分析—— 70. 立定跳远的解剖学动作分析—— 71. 正脚背踢足球的解剖学分析—— 72. 仰卧起坐的解剖学分析+—— 73. 双杠直角支撑的解剖学分析——第三章内脏第一节1. 内脏+——2. 内脏的分类及其构造——3. 中空性器官和实质性器官——4. 消化系统——5. 消化管——6. 口腔——7. 咽峡——8. 口腔腺—— 9. 咽——10. 咽淋巴环—— 11. 味蕾—— 12. 回盲瓣—— 13. 嗅粘膜—— 14. 声门裂—— 15. 食管—— 16. 胃——17. 小肠—— 18. 小肠绒毛—— 19. 大肠—— 20. 消化腺—— 21. 肝的构造—— 22. 肝小叶——23. 肝内的血液循环—— 24. 肝脏的功能——25. 肝内胆汁的分泌途径—— 26. 胰腺—— 27. 呼吸系统——28. 呼吸系统的构造—— 29. 呼吸道——30. 鼻——31. 鼻旁窦—— 32. 喉—— 33. 气管—— 34. 肺—— 35. 肺小叶—— 36. 肺门—— 37. 气血屏障—— 38. 肺内血液循环—— 39. 憋气和屏气的比较—— 40. 泌尿系统—— 41. 肾—— 42. 肾门—— 43. 肾蒂——44. 肾的位置和大体构造及其功能—— 45. 肾窦——46. 肾单位—— 47. 肾小体——48. 滤过屏障—— 49. 原尿—— 50. 终尿—— 51. 膀胱三角—— 52. 肾内血液循环—— 53. 肾小管—— 54. 集合管—— 55. 输尿管——56. 膀胱的主要构造及其作用—— 57. 男性生殖系统的构造—— 58. 女性生殖系统的构造—— 59. 胸膜——60. 纵隔—— 61. 腹膜——62. 体育运动对内脏器官的影响—— 63. 体育运动会呼吸系统的影响—— 64. 体育运动对泌尿系统的影响——65. 中空性器官与实质性器官的一般构造的比较——66. 胆汁和胰液的产生途径和功能——67. 空气如何进入肺内?为什么快而浅的呼吸不利于换气,为什么用鼻腔吸气好—— 68. 泌尿系统的组成——69. 尿液的产生和排除途径——70. 比较肝、肺、肾内血液循环特点—— 71. 比较肝肺肾内的血管分布特点——第四章脉管系统。

大一运动解剖考试重点知识点

大一运动解剖考试重点知识点

大一运动解剖考试重点知识点运动解剖是运动科学中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人体运动的结构、功能和机制。

在大一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与运动解剖相关的知识。

本文将重点介绍大一运动解剖考试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骨骼系统骨骼系统是人体的基础性系统,它提供了身体的结构支撑和运动的基础。

在考试中,需要掌握以下知识点:1.1 骨骼的分类和组成:了解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等骨骼的分类以及骨骼的组成结构,包括骨骼的外部和内部结构。

1.2 骨骼的生理功能:了解骨骼的生理功能,包括支撑和保护内脏、参与血液造血、储存矿物质等。

1.3 骨骼的形成和发育:了解骨骼的形成和发育过程,包括软骨模型的形成、骨骺的生长等。

1.4 骨骼的命名:熟悉人体各个骨骼的名称,包括头骨、颈椎、胸椎、腰椎、骨盆、四肢骨等。

二、肌肉系统肌肉系统是人体的运动系统,它负责产生力量并推动身体进行各种运动。

在考试中,需要了解以下知识点:2.1 肌肉的分类和结构:了解骨骼肌、平滑肌、心肌等肌肉的分类以及肌肉的结构组成,包括肌肉纤维、肌束、肌肉腹等。

2.2 肌肉的生理功能:熟悉肌肉的生理功能,包括产生力量、维持姿势、促进血液循环等。

2.3 肌肉的命名:熟悉人体各个肌肉的名称,包括头部肌肉、颈部肌肉、躯干肌肉、四肢肌肉等。

2.4 肌肉的力学原理:了解肌肉在运动中的作用和力学原理,包括肌肉的收缩、伸展和协同作用等。

三、关节系统关节系统是人体的连接系统,它负责连接和动作各个身体部位。

在考试中,需要了解以下知识点:3.1 关节的分类和结构:了解球突关节、鞍状关节、滑膜关节等关节的分类以及关节的结构组成,包括关节面、关节囊、韧带等。

3.2 关节的运动学和力学:了解关节的运动学和力学原理,包括屈曲、伸展、旋转、外展、内收等关节运动。

3.3 关节的命名:熟悉人体各个关节的名称,包括颈椎关节、肩关节、肘关节、膝关节等。

四、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是人体的控制系统,它负责传递和处理各种信号。

解剖学运动系统重点总结

解剖学运动系统重点总结

解剖学运动系统重点总结解剖学运动系统重点总结第一章骨学第一节总论骨(bone):是一种器官,由骨组织(骨细胞、胶原纤维、基质)构成,具有一定的形态和构造,外被骨膜、内含骨髓,具有丰富的血管、神经和淋巴管。

能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并具有改建、修复和再生能力。

骨骼:骨借骨连接连在一起称骨骼。

一、分类:全身共有206块骨颅骨:脑颅骨、面颅骨中轴骨1、根据部位分躯干骨:椎骨、胸骨、肋四肢骨:上肢骨、下肢骨2、根据形态分类:1)长骨(long bone)一体(骨干):内有骨髓腔,容纳骨髓两端(骺):两端膨大,称为骺,其光滑面称关节面干骺端:骨干与骺相邻的部分骺软骨(epiphysial cartilage):幼年时骺与骨干之间借透明软骨相连,该软骨称~,骺软骨细胞不断分裂、繁殖和骨化,使骨不断加长。

成年后,骺软骨骨化,骨干与骺融为一体,融合骺遗留下来的痕迹称骺线。

2)短骨(short bone):立方形,成群分布于连结牢固且稍灵活的部位,如腕骨、跗骨。

3)扁骨(flat bone):扁宽的板状,常围成腔,如颅骨,肋骨。

4)不规则骨(irregular bone):形状不规则,如椎骨和髋骨。

含气骨:有些不规则骨内有含气的腔称为含气骨,如上颌骨。

另外尚有发生于某些肌腱的籽骨,髌骨是人体最大的籽骨。

二、骨的构造1、骨质:1)骨密质(compact bone):构成骨的外层,质地致密,抗压。

2)骨松质(spongy bone):分布于骨的内部,由许多片状的骨小梁交织排列而成,呈海绵状,小梁排列与承受的压力和张力方向一致。

外板颅盖骨内板骨密质,内板易骨折。

板障:骨松质,内有板障静脉。

2、骨膜(periosteum):是被覆于骨内、外面,由纤维结缔组织构成的膜,富含血管神经和淋巴管等。

1)骨外膜外层:致密、有许多胶厚纤维束穿入骨质,使之固定于骨面。

内层:疏松、有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2)骨内膜:衬于骨髓腔内面和骨松质腔隙内,含有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

运动解剖学复习重点

运动解剖学复习重点

1、运动解剖学:是人体解剖的一个分支,它是在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基础上,重点研究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和生长发育的影响,探索人体机械运动规律与体育动作技术关系的一门学科。

2、人体的标准解剖姿势是身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两足并拢,足趾向前,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掌心向前3、方位术语:(1)上和下(2)前和后(3)内和外(4)内侧和外侧(5)近侧和远侧(6)尺侧和桡侧(7)颈侧和腓侧(8)浅和深4、人体的基本轴:(1)垂直轴(2)矢状轴(3)冠状轴5、人体的基本切面:(1)矢状面(2)冠状面(3)水平面6、细胞是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3部分组成。

7、细胞膜主要由脂类和蛋白质组成,并含有少量的糖类等成分。

作用:物质识别,物质交换,信息传递8、细胞质由基质、细胞器与包含物。

9、细胞器是悬浮在基质中具有特定功能的细微结构,各种细胞器都处于不断运动和更新的动态中10、"内质网分为粗面内质网与滑面内质网。

其中粗面内质网的主要功能是合成蛋白质内含物:指细胞质内除细胞器以外的其他有形成分11、"人体内除成熟的红细胞外,所有的细胞均有细胞核12、"在人体的体细胞内有染色体23对,其中22对为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13、"纤维分为弹性纤维、胶原纤维和网状纤维14、"人体基本组织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

15、"上皮组织分为被覆上皮、腺上皮和感觉上皮。

16、"软骨分为透明软骨、弹性软骨和纤维软骨。

17、"骨质分为骨松质和骨密质。

18、"骨组织是人体内最坚硬的结缔组织。

19、"血液和淋巴属于液态的结缔组织。

肌组织可分为骨骼肌、心肌和平滑组织三种。

20、"相邻的两条Z线之间的部分称为肌节。

它是骨骼肌收缩的基本单位。

21、"突触:是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非神经细胞(肌细胞、腺细胞)之间的一种特化的细胞连接。

运动解剖学知识点

运动解剖学知识点

运动解剖学知识点绪论运动解剖学是在正常人体解剖学基础上研究体育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产生的影响和发展的规律。

是探索人体机械运动与体育动作关系的一门基础学科。

2.人体的标准解剖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两足并拢,足尖向前,双上肢下垂于躯干的两侧,掌心向前。

3.人体基本面:矢状面、冠状面(额状面)、水平面(横切面)。

矢状面是指沿身体前后径所作的切面。

冠状面是指沿身体左右径所作的切面。

水平面是指横切身体,与地面平行的切面。

4.人体基本轴:矢状轴、冠状轴(额状轴)、垂直轴。

矢状轴:为前后方向并与水平面平行的轴。

冠状轴(额状轴):为左右方向并与水平面平行的轴。

垂直轴:为上下方向并与水平面垂直的轴。

运动系统1.运动系统由骨、骨保持和骨骼肌组成。

2.运动系统功能:支持、保护、运动。

第一章骨与骨连结1.骨组织由骨细胞、胶原纤维、基质等构成。

2.骨分类: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

长骨:分布于四肢,呈长管状,分为一体两端。

短骨:普通呈立方形,多成群分布于保持牢固且有肯定灵动性的部位。

扁骨:呈板状,主要构成颅腔、胸腔、盆腔的壁,起保护作用。

不规则骨:外形不规则。

籽骨:位于肌腱内的小骨,其体积较小,在运动中起削减摩擦和转变肌力牵引方向的作用。

3.骨由骨质、骨膜、骨髓构成。

骨质:有骨组织构成,它是骨的主要成分,按结构分为骨密质和骨松质。

骨密质:质地致密,耐压性较大,配布于骨的表层。

骨松质:呈海绵状,由许多片状的骨小梁交织排列而成。

4.骨膜:由纤维结缔组织组成,包括骨外膜和骨内膜。

骨外膜:被覆于新颖骨表面,含有丰富的神经、血管、淋巴。

对骨的营养、再生、感觉起严重作用。

外层厚而致密,有许多胶原纤维束穿入骨质,使之固定于骨面。

内层疏松有成骨和破骨细胞,具有产生新骨质,破损旧骨质的功能。

5.骨髓:充填于骨髓腔和松质的间隙内,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

红骨髓含有大量不同发育阶段的红细胞和其他幼稚型的血细胞,有造血功能。

黄骨髓脂肪组织。

运动解剖学徐国栋知识点

运动解剖学徐国栋知识点

运动解剖学徐国栋知识点一、运动解剖学概述1.1 什么是运动解剖学•运动解剖学是研究人体运动和骨骼肌肉系统结构与功能关系的学科。

•运动解剖学的研究范围包括骨骼、肌肉、关节、神经系统等。

1.2 运动解剖学的意义•运动解剖学有助于理解运动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运动解剖学可以为体育运动训练、康复治疗等提供理论支持。

1.3 运动解剖学的重要概念•骨骼系统:由骨骼和相关韧带、关节组成的结构。

•肌肉系统:肌肉与骨骼通过肌肉腱连接,协同完成运动功能。

•关节:两个或多个骨头连接形成的活动部位。

二、骨骼系统解剖学知识点2.1 骨骼的组成•成人骨骼由206块骨骼组成,分为轴骨、肢骨和其他骨骼。

•骨骼由骨头、关节、韧带等组成。

2.2 骨骼的分类•平坦骨:如颅骨、骨盘等。

•长管骨:如肱骨、胫骨等。

•短骨:如腕骨、跗骨等。

2.3 骨骼的功能•骨骼为身体提供支撑和保护作用。

•骨骼参与运动,提供肌肉的起始点和插入点。

三、肌肉系统解剖学知识点3.1 肌肉的组成•肌肉由肌肉纤维组成,肌束由多根肌纤维组成。

3.2 肌肉的分类•骨骼肌:连接骨骼,实现运动的主要肌肉。

•平滑肌:存在于内脏器官,实现蠕动功能。

•心肌:构成心脏,实现心脏的收缩和舒张。

3.3 肌肉的作用和功能•肌肉参与骨骼的运动,实现身体的各种动作。

•肌肉参与维持身体的姿势和平衡。

3.4 肌肉的命名和分布•肌肉的命名通常根据其形状、位置、作用等进行命名。

•肌肉分布于全身各个部位,形成肌肉链条。

四、关节解剖学知识点4.1 关节的分类•结构性关节:根据关节结构的不同进行分类,如滑膜关节、紧密关节等。

•功能性关节:根据功能的不同进行分类,如球摩关节、齿状关节等。

4.2 关节结构和功能•关节由关节头、关节面、关节囊、关节韧带等组成。

•关节实现骨骼在运动中的相对移动。

4.3 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关节的灵活性取决于关节结构。

•关节的稳定性取决于肌肉、韧带等的支持。

4.4 常见关节和运动•肩关节:实现肩部的前后、上下、旋转等运动。

[重点]运动解剖学重点

[重点]运动解剖学重点

[重点]运动解剖学重点一、消化系统(1)咽咽是一个上宽下窄、前后略扁的漏斗状肌性管道,位于颈椎前方,上起颅底,下至第六颈椎下缘雨食管相连,长约12厘米。

咽的前壁不完整,分别与鼻腔、口腔和喉腔相通,故咽自上而下分为三部分:鼻咽、口咽和喉咽。

(2)食管第一个狭窄在食管起始处;第二狭窄在食管与支气管相交处;第三狭窄在膈的食管裂孔处。

(3)胃大部分位于腹腔和左季肋区,小部分位于腹上区。

胃的入口称贲门,与食管相接;胃的出口称幽门,与小肠相接。

胃金额分为四部:近贲门的部分称贲门部;自贲门左上方膨出的部分称胃底;胃的中部称胃体;近幽门的部分称幽门部。

(4)小肠的分段:小肠可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段空肠:上接十二指肠,除去十二指肠外,空肠占其余小肠的2/5,一般位于腹腔左上部。

回肠:上接空肠,占小肠远侧的3/5,一般位于腹腔右下部。

回肠与空肠相比较,官腔较小,粘膜环状皱襞低而稀疏,管壁较薄,绒毛亦较少,颜色较浅。

(5)大肠的分段:大肠可分为盲肠、结肠和直肠三段盲肠:是大肠与回肠相接处以下的一段盲段部分,位于右骼窝内。

长约6~8厘米。

结肠:结肠是大肠中最长的一段。

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四部分。

二、呼吸系统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呼吸系统具有呼吸功能。

此外,鼻有嗅觉,喉能发音。

肺还有内分泌的作用。

(1)呼吸道:呼吸道是由鼻、咽、喉、支气管组成。

通常将鼻、咽、喉称为上呼吸道,喉以下的导气部分称为下呼吸道。

鼻:其形态与骨性鼻腔大致相同,在外侧壁上有上、中、下鼻甲将鼻腔分隔出上、中、下三个鼻道。

在下鼻道前部有鼻泪管的开口。

固有鼻腔内面覆以粘膜,粘膜因结构和技能不同,分为嗅部和呼吸部。

(2)喉的构造:喉的软骨、韧带和肌肉构成。

喉的软骨主要有甲状软骨、环形软骨、会厌软骨和杓状软骨等。

左右声带间的裂隙叫声门裂。

(3)肺由肺内支气管及其分支形成的支气管数和无数肺泡及围绕肺泡内的毛细血管网组成。

支气管分支在直径1毫米以下的称为细支气管。

《运动解剖学》知识点资料整理总结

《运动解剖学》知识点资料整理总结

《运动解剖学》知识点资料整理总结一、名词解释1.矢状面:沿身体前后径所做的与地面垂直的切面,把人体分为左右两部分,称作矢状面。

2.冠状面:沿身体左右径所做的与地面垂直的切面,把人体分为前后两部分,称作冠状面。

3.矢状轴:前后贯穿身体,垂直通过额状面的轴,称作矢状轴。

4.额状轴:左右贯穿身体,垂直通过矢状面的轴,称作额状轴。

5.骨龄:是骨骺和小骨骨化中心出现的年龄及干骺愈合的年龄,它常用来确定人的生物年龄,称为骨龄。

6.关节:骨与骨之间借复杂的结构相连,出现腔隙并失去连续性,称关节。

关节分为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个部分。

7.关节运动幅度:一个动作从开始到结束,该关节处相邻两个环节之间运动范围的极限角度。

8.椎间盘:为相邻锥体之间的纤维软骨盘,共23个,由上下软骨板、纤维环、髓核组成,功能是缓冲压力,增加脊柱运动幅度。

9.原动肌:在运动中主动收缩发力,直接完成某种动作的肌肉称为原动肌。

10.拮抗肌(对抗肌):位于原动肌相反的一侧,与原动肌功能相反的肌肉称为拮抗肌。

11.近固定:四肢肌工作时,定点在近侧端叫近固定。

12.远固定:四肢肌工作时,定点在远侧端叫远固定。

13.动力性工作:肌纤维紧张持续时间短,收缩和放松不断交替,经常改变肌拉力角度、方向及骨杠杆的位置,这种工作称为动力性工14.静力性工作:肌纤维紧张持续一段时间,收缩和放松不交替,使运动环节固定、维持一定身体姿势的肌肉工作称为静力性工作。

15.向心工作:肌肉收缩克服阻力,肌力大于阻力,使运动环节朝肌肉拉力方向运动的工作称为向心工作,又叫克制工作。

16.离心工作:肌肉在阻力的作用下逐渐被拉长,阻力大于肌力,使运动环节朝肌肉拉力相反方向运动的工作称为离心工作,又叫退让工作。

17.肌肉的生理横断面:横切一块肌肉所有的肌纤维的断面总和叫做生理横断面,其值越大,肌肉的绝对力量也越大。

18.肌肉的初长度:肌肉在收缩之前的长度。

19.多关节肌的主动不足:多关节肌作为原动肌工作时,其肌力充分作用于一个关节后,就不能再充分作用于其他关节的现象.实质是肌力不足。

运动解剖学重点

运动解剖学重点

名词解释1.大循环:血液由左心室泵出,经主动脉及其分支到达全身毛细血管,血液在此与周围的组织、细胞进行物质和气体交换,再通过各级静脉,最后经上、下腔静脉及心冠状窦返回右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称为体循环即大循环。

2.小循环:血液由右心室搏出,经肺动脉干及其各级分支到达肺泡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再经肺静脉进入左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称为肺循环即小循环。

3.颈动脉窦:颈动脉窦是颈总动脉末端与颈内动脉起始部的膨大部分。

窦壁的外膜内含有丰富的游离神经末梢,称压力感受器,与血压调节功能有关。

4.颈动脉小球:颈动脉小球是一个扁椭圆形小体,借结缔组织连于颈总动脉分杈处的后方,为化学感受器,可感受血液中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和氢离子浓度的变化。

5.哨位淋巴结:引流某一器官或部位淋巴的第一级淋巴结称局部淋巴结,临床通常称哨位淋巴结。

6.胸导管:胸导管是全身最大的淋巴管,平第12胸椎下缘高度起自乳糜池,经主动脉裂孔进入胸腔。

沿脊柱右前方和胸主动脉与奇静脉之间上行,至第5胸椎高度经食管与脊柱之间向左侧斜行,再沿脊柱左前方上行,经胸廓上口至颈部。

在左颈总动脉和左颈内静脉的后方转向前内下方,注入左静脉角。

7.神经纤维:神经元较长的突起被髓鞘和神经膜所包裹,称为神经纤维。

可分为有髓和无髓纤维两类。

8.突触:突触是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特化的接触区域,通过它可实现细胞与细胞间通讯。

根据神经传导方式,可分为电突触和化学突触两类。

9.硬瘫:硬瘫是上运动神经元损伤,指脊髓前角细胞和脑神经运动核以上的椎体系损伤,即椎体细胞或其轴突组成的椎体束的损伤。

肌张力增高,由于上运动神经元对下运动神经元的抑制作用丧失的缘故(脑神经核上瘫时肌张力增高不明显),但早期肌萎缩不明显(因未失去其直接神经支配),故称痉挛性瘫痪或硬瘫。

10.软瘫:软瘫是下运动神经元损伤,指脑神经运动核和脊髓前角细胞以下的椎体系损伤,即脑神经运动核和脊髓前角细胞以及它们的轴突(脑神经和脊神经)的损伤。

运动解剖学复习重点(课本知识)

运动解剖学复习重点(课本知识)

一、运动解剖学:它是在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基础上,重点研究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和生长发育的影响,探索人体机械运动规律与体育动作技术关系的一门学科。

地位: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先导课程,也是体育教育专业的一门主干必修课程。

二、学习运动解剖学的目的:
1、为运动实践提供解剖学知识和理论
2、为学习后续理论课程打下解剖学基础
三、学习运动解剖学的基本观点:
1、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相互依存
2、局部与整体相互联系
3、人体形态结构是发展变化的
四、人体的标准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两足并拢,足趾向前,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掌心向前。

五、方位术语:上:近颅者为上,下:近足者为下;
前和后:是指离身体腹侧面、背侧面的相对
远近的名词;
内:近内腔者为内,外:远离内腔者为外;
(是指人体某结构在空腔器官相互位置关系的术语)
内侧和外侧:人体某结构离人体正中矢状面
相对远近的术语;
近侧和远侧:肢体靠近躯干的部分称为近
侧,远离躯干的部分称为远
侧;
六、细胞的结构:
1、细胞膜:概念:是指包围在细胞外面的透明的薄膜,
又称质膜。

功能:保护细胞的完整,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感受其周围环境的变化使细胞产生应答反应。

成分:主要由脂类和蛋白质组成,并含有少量的糖类。

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骨架。

糖蛋白或糖脂:具有物质识别、物质交换和接触抑制等功能。

2、细胞质:概念:细胞膜和细胞核之间的透明胶状物质称。

由基质、细胞器和内含物三部分组成。

运动解剖学重点

运动解剖学重点
⒖主动不足:当多关节收缩发力时对其中一个关节充分发挥作用后,对另一个(或其余)关节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称之为不多关节肌的功能性“主动不足”
⒗被动不足:当多骨节肌被拉长伸展时,已在其中一个关节被充分拉长后,在另一个(或其余)关节就不能被充分拉长。
⒘小肠绒毛:指小肠内壁环形皱襞表面的指状凸起结构,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具有吸收葡萄糖、氨基酸和脂肪酸的功能。
22.肺循环:由右心室射血入肺动脉开始,经各级分支,分布于肺泡组织,再经各级静脉属支形成左、右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血液循环路径。
23.心传导系:是调节心脏结构节律性搏动的系统,由特殊的神经性心肌纤维构成,主要包括窦房结、结间束、房室交界区和室内传导系统。
24.激素:内分泌腺和内分泌组织分泌的高效能物质称为激素。
⒋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分泌、吸收、感觉等功能。
⒌结缔组织:具有连接、支持、营养、运输、保护的作用。
⒍哈弗氏系统:哈弗氏骨板与哈弗氏管合称哈弗氏系统。
⒎肌节: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为一个肌节,它包括1/2明带+1个暗带+1/2的明带
⒏肌组织:可分为三种:骨骼肌、心肌、平滑肌三种
骨骼肌:有横纹,受意识支配,书随意肌。
答:⑴经常进行运动的人呼吸系统的构造和机能会发生良好变化。
⑵主要使骨性胸廓发达胸围加大。
⑶增加了从肺内向外排气的量又为肺内充满较多的气体提供了空间条件。
⑷使呼吸肌逐渐发达贮量增强。
⑸由于膈肌的收缩和放松能力提高肺活量加大。
缺点:随着运动加强度增加,呼吸膜厚度从正常到增厚变薄后直到破裂的可能。
12.简述肘关节的构造及运动?
答:肘关节由肱骨远侧端和桡尺骨近侧端的关节面组成。形成了肱尺关节、肱桡关节、桡尺近侧关节。做屈伸和回旋运动。

运动解剖学复习重点

运动解剖学复习重点

1、运动解剖学:是人体解剖的一个分支,它是在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基础上,重点研究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和生长发育的影响,探索人体机械运动规律与体育动作技术关系的一门学科。

2、人体的标准解剖姿势是身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两足并拢,足趾向前,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掌心向前3、方位术语:(1)上和下(2)前和后(3)内和外(4)内侧和外侧(5)近侧和远侧(6)尺侧和桡侧(7)颈侧和腓侧(8)浅和深4、人体的基本轴:(1)垂直轴(2)矢状轴(3)冠状轴5、人体的基本切面:(1)矢状面(2)冠状面(3)水平面6、细胞是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3部分组成。

7、细胞膜主要由脂类和蛋白质组成,并含有少量的糖类等成分。

作用:物质识别,物质交换,信息传递8、细胞质由基质、细胞器与包含物。

9、细胞器是悬浮在基质中具有特定功能的细微结构,各种细胞器都处于不断运动和更新的动态中10、内质网分为粗面内质网与滑面内质网。

其中粗面内质网的主要功能是合成蛋白质内含物:指细胞质内除细胞器以外的其他有形成分11、人体内除成熟的红细胞外,所有的细胞均有细胞核12、在人体的体细胞内有染色体23对,其中22对为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13、纤维分为弹性纤维、胶原纤维和网状纤维14、人体基本组织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

15、上皮组织分为被覆上皮、腺上皮和感觉上皮。

16、软骨分为透明软骨、弹性软骨和纤维软骨。

17、骨质分为骨松质和骨密质。

18、骨组织是人体内最坚硬的结缔组织。

19、血液和淋巴属于液态的结缔组织。

肌组织可分为骨骼肌、心肌和平滑组织三种。

20、相邻的两条Z线之间的部分称为肌节。

它是骨骼肌收缩的基本单位。

21、突触:是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非神经细胞(肌细胞、腺细胞)之间的一种特化的细胞连接。

是传递神经信息的功能结构。

22、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组成。

以骨为杠杆,以关节为枢纽,以骨骼肌收缩为动力来实现的。

23、正常成人骨共206块,根据起存在的部位,可分为附肢骨和中轴骨;附着骨分为上肢骨(64块)和下肢骨(62块),共有126块;中轴骨包括颅骨(29块)和躯干骨(51块)共有80块。

运动解剖学复习重点

运动解剖学复习重点

16级5班解剖重点笔记整理一、绪论1.解剖学方位术语:上与下:靠近头部称为上;靠近足部称为下。

前与后:距身体腹侧面近者为前,距身体背侧面近者为后。

2.人体的基本面和基本轴:额状轴(冠状轴)为左右方向;矢状轴为前后方向;垂直轴为上下方向。

额状面(冠状面)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分;矢状面将人体分为左右两部分;水平面与地面平行。

二、运动系统1.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

2.在运动过程中,骨起着杠杆的作用,关节为运动的枢纽,骨骼肌则是运动的动力器官。

其中,骨骼肌是运动的主动部分,骨和关节是运动的被动部分。

三、骨1.正常人有206块骨2.按部位分为中轴骨(80,颅骨29和躯干骨51)和附肢骨(126,上肢骨64和下肢骨62)3.按形态分为长骨(四肢,肱骨)、短骨、扁骨(额骨,肋骨)和不规则骨。

4.骨的构造:骨膜、骨质和骨髓以及血管、神经。

5.骨外膜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被覆于除关节面以外的新鲜骨的表面。

6.骨质分骨密质和骨松质两种。

骨髓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两种。

7.红骨髓:具有造血作用,胎儿和幼儿的骨髓皆是红骨髓。

8.黄骨髓:5岁以后,长骨骨干内的红骨髓逐渐被脂肪组织代替,呈黄色,成为黄骨髓,失去造血能力。

但在慢性失血过多或重度贫血时,黄骨髓可转化为红骨髓,恢复造血功能。

而在椎骨、髂骨、肋骨、胸骨及肱骨和股骨的近侧端等骨松质网眼内、终生都是红骨髓。

9.骨的化学成分由有机质和无机质组成。

有机质赋予骨的形态,使骨具有弹性和韧性。

无机质使骨坚硬挺实。

10.骨的物理性质:幼儿骨中有机质和无机质各占1/2,故骨的弹性较大,柔软,可塑性大,易发生变形。

老年人的骨无机质所占比例超过75%,脆性较大而弹性较小。

11.骨的功能:支持负重、运动杠杆、保护功能、造血功能、钙磷仓库。

12.成人的脊柱包括椎骨24块。

其中颈椎7块,其典型特征为均有横突孔;胸椎12块,典型特征为均有横突肋凹;腰椎5块,其棘突宽而短,呈板状,水平向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解剖学重点第一章1,运动解剖学:是人体解剖学的一个分支,它是在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基础上,重点研究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和生长发育的影响,探索人体机械运动规律与体育动作技术关系的一门学科。

2,人体的标准解剖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两足并拢,足趾向前,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掌心向前。

3,人体基本轴:垂直轴,矢状轴,冠状轴或额状轴。

4,人体基本切面:矢状面,冠状面或额状面,水平面。

5,细胞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细胞膜是磷脂双分子层。

6,细胞器:线粒体,内质网,核蛋白体,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微体等。

7,线粒体是细胞内氧化和产能的场所。

8,内质网分为粗面内质网和滑面内质网。

9,溶酶体又称为细胞内的消化器官。

10,细胞核是细胞遗传性,细胞结构和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11,核孔是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物质进出的重要通道,具有控制物质交换的功能。

12,细胞间质包括纤维和基质。

纤维又分为弹性纤维,胶原纤维和网状纤维。

第二章1.人体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

上皮组织分为被覆上皮,腺上皮,感觉上皮。

2.软骨分为透明软骨,弹性软骨,纤维软骨。

3.骨质分为骨密质和骨松质。

骨密质排列方式分为外环骨板,内环骨板,哈佛氏骨板,间骨板四种方式。

5.根据肌纤维的存在部位,结构和功能不同,可将肌组织分为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组织三类。

6.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肌节。

每一个肌节包括一个完整的暗带和暗带两端各二分之一明带。

肌节是骨骼肌收缩的基本结构单位。

7.根据肌纤维的颜色骨骼肌纤维可分为红肌纤维和白肌纤维。

8什么叫突触,其结构与信息的传递是怎样的,答:突触是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与非神经细胞之间的一种特化的细胞连接。

是传递神经信息的功能结构。

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

突触前后膜分别为突触前后神经元相互接触部分增厚的细胞膜。

前后膜之间狭窄的间隙称为突触间隙。

突触前神经元通过释放递质入突触间隙,递质与后膜受体结合,将信息传给突触后神经元。

第三章1.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2.成人骨206块,中轴骨包括颅骨(脑颅骨8块,面颅骨15块,听小骨6块)和躯干骨(椎骨26块,肋骨12块,胸骨一块),共80块;附肢骨包括上肢骨64块和下肢骨62块,共126块。

3.椎骨构成人体的中轴,包括7块颈椎,12块胸椎,5块腰椎,1块骶骨(由五块骶椎结合而成)和1块尾骨(由3到4块尾椎结合而成)。

4.肋由肋软骨组成,共12对。

1~7对肋与胸骨相连称真肋,8~10对不直接与胸骨相连称假肋,弟11~12对肋前端游离与腹壁肌层中称浮肋。

第7肋最长,上、下渐次缩短。

5.上肢骨:上肢带骨(锁骨2块,肩胛骨2块);自由上肢骨(60)包括上臂骨(肱骨2块)、前臂骨(尺骨2块,桡骨2块)、手骨(腕骨16块,掌骨10块,指骨28块)。

6.下肢骨:下肢带骨包括髋骨2块(髂骨,耻骨,坐骨);自由下肢骨(60)包括大腿骨(股骨2块)、膝盖骨(髌骨2块)、小腿骨(胫骨2块,腓骨2块)、足骨(跗骨14块,骨10块,趾骨28块)。

.7.活体的骨由骨膜、骨质和骨髓以及血管、神经等组成的。

8.髋骨在幼儿时期由髂骨、耻骨和坐骨3块骨借软骨连结在一起。

9.股骨是人体中最大的长骨。

10.胫骨为粗大的长骨,位于小腿内侧,分一体两端,是小腿的主要负重骨。

11.位于中耳的3对听小骨:砧骨,镫骨和锤骨。

12.滑膜囊:髌上囊最大;滑膜襞:翼状襞最大。

13.骨骼肌具有伸展性与弹性和粘滞性等物理特性。

14.肘关节:肱尺关节(主导关节)、肱桡关节和桡尺近侧关节。

15.当前臂处于旋内或旋外位时,骨间膜松弛。

16.三角肌的起点:前部肌束起自锁骨外侧端,中部肌束起自肩峰,后部肌束起自肩胛冈。

17.骨盆以骶骨岬、弓状线和耻骨联合上缘为界,分为界口上方的大骨盆和界口下方的小骨盆。

18.膝关节由股胫关节和股髌关节构成。

19.踝关节的辅助结构:内侧韧带是位于踝关节内侧强韧的三角韧带;外侧韧带有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和距腓后韧带,均较薄弱。

20.股后肌群:股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

21.股四头肌:股直肌、股中肌,股外侧肌和股内侧肌。

22.小腿三头肌包括浅层的腓肠肌和深层的比目鱼肌。

23.脊柱椎体之间主要是通过椎间盘形成连结。

24.成人从侧面观有4个生理弯曲,即颈曲向前、胸曲向后、腰曲向前、骶曲向后。

25.竖脊肌分为棘肌(内侧)、最长肌(中间)、肋肌(外侧)三组。

26,膈肌上有3个裂孔:食管裂孔,主动脉裂孔,腔静脉裂孔。

27,踝关节哪侧韧带损伤常见,答:外侧。

因为虽然踝关节内侧有一条,外侧有三条,但内侧非常强韧,外侧非常薄弱,内踝大于外踝,内翻大于外翻,所以外侧容易受伤。

28,骨连接的分类,答:骨连接按连接组织的性质和活动情况,主要分为无腔隙骨连接和有腔隙骨连接。

无腔隙骨连接分为韧带连接,软骨连接,骨性联结。

此外,还有一种介于上述两者之间的连接方式,连接面上有一条很小且未完全贯通的裂隙,活动性很小,称为渡型骨连接。

第四章1.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

消化管主要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盲肠,结肠,直肠)等。

口腔到十二指肠的管道又称上消化道,空肠以下的管道又称下消化道。

消化腺主要包括肝,胰和三对唾液腺(腮腺,下颌腺,舌下腺)。

2.胃的结构特点:是消化管最膨大的部分,其大小形态因充盈程度,体型和体位不同而变化,中等程度充盈时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小部分位于腹上区。

由食管送来的食团贮存在胃内,与胃液充分混合并进行部分化学性消化后移送入小肠。

胃的入口称贲门,与食管相续;出口称幽门,连十二指肠。

胃可分为贲门部,胃底,胃体和幽门部。

靠近贲门和幽门的部分分别称为贲门部,幽门部,胃底指贲门平面以上向左上凸出的部分,胃体则指胃底和幽门部之间的部分。

胃的上缘向右上方的凹陷称胃小弯,下缘向左下方的凸起称胃大弯。

3.小肠上自幽门,下接大肠,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

4.大肠分为盲肠,结肠,直肠,肛管。

5.肝体表投影在右锁骨中线和右肋弓交点附近。

6.唾液腺分为腮腺(最大),下颌下腺,舌下腺(最小)。

第五章1.喉的软骨主要有甲状软骨,环状软骨,会厌软骨和杓状软骨等。

2.肺的组织结构可分为导气部和呼吸部。

3.气—血屏障(呼吸膜):肺泡上皮外面和毛细血管壁外界各有一层基膜,肺泡与毛细血管间的气体交换必须透过由肺泡上皮,上皮基膜,血管内皮基膜和内皮细胞4层结构所组成的薄膜层,此薄膜层称为气—血屏障,又称呼吸膜。

第六章1,泌尿系统由肾,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

2,肾窦:肾门向肾内延续由肾实质围成的空隙称为肾窦。

包括肾盂,肾大盏,肾小盏及肾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等结构,并有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分布。

3,肾单位分为肾小体和肾小管。

4,原尿和终尿的形成,答:当血液流经毛细血管球时,由于其内压力较高,促使血液中的小分子物质可通过内皮细胞的小孔,基膜和足细胞突起见得裂孔膜滤过到肾小囊腔。

小分子物质所通过的这层结构称为滤过膜或滤过屏障。

经滤过膜进入肾小囊腔的液体称为原尿。

当原尿流经肾小管各段和集合管时,其中约99%的水分和许多有用的物质均被重吸收入血液循环,其余的废物,部分水和肾小管所分泌的钾,氢离子和氨等,最后形成终尿,即所说的尿。

5,输尿管全长有3个狭窄部,此3个狭窄常是结石滞留的部位。

即在肾盂与输尿管移行处,在跨过髂血管处,在穿过膀胱壁处。

第七章1,血液循环的路径和功能,答:血液循环分为肺循环和体循环两种。

肺循环的路径:右心室到肺动脉到肺泡壁毛细血管网到肺静脉到左心房。

肺循环功能:使人体内含氧量低的静脉血转变为含氧量丰富的动脉血,使血液充满氧气。

体循环的路径:左心室到主动脉到各级动脉到全身毛细血管到各级静脉到上下腔静脉到右心房。

体循环的功能:将营养物质和氧气运送到身体各部的组织和细胞,又将组织和细胞的代谢产物运送到排泄器官,保证组织和细胞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

2,心的传导系统:窦房结,结间束和房间束,房室交界区,房室束,左束支,右束支,浦肯野纤维网。

3,窦房结是心脏正常搏动起源的部位,称为正常起搏点。

4,微循环: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微细血管内的血液循环,是血液循环的基本功能单位。

微循环血管包括微动脉,中间微动脉,真毛细血管,直截通路和微静脉。

5,淋巴管道:是输送淋巴的管道,按结构和功能不同可分为毛细淋巴管,淋巴管,淋巴干和淋巴导管。

6,脾的功能:滤血,造血,储血,免疫。

第八章1,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脑和脊髓以外的神经成分)组成。

2,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元,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元,效应器。

3,脑干自下向上由延髓,脑桥和中脑组成。

4,12对脑神经:嗅神经,视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展神经,面神经,前庭蜗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