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规划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关键问题

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关键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自然环境的向往,生态旅游逐渐成为旅游业的热门选择。
生态旅游强调在保护自然环境和当地文化的基础上,让游客获得独特的旅游体验。
然而,在生态旅游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关键问题需要我们加以关注和解决。
一、环境保护问题生态旅游的核心在于保护生态环境。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游客数量的增加和旅游活动的开展,往往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
比如,游客在景区内随意丢弃垃圾,破坏植被,干扰野生动物的生存等。
为了避免这些问题,首先要加强对游客的环保教育,让他们了解生态旅游的意义和责任,自觉遵守景区的规定。
其次,景区管理部门要合理规划旅游线路和活动区域,设置明显的环保标识和提示,加强垃圾清理和环境监测工作。
同时,对于一些生态脆弱的区域,可以采取限制游客数量、预约参观等措施,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二、文化保护问题许多生态旅游目的地都有着独特的当地文化,这些文化是生态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当地文化可能会受到商业化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导致文化的失真和异化。
因此,在发展生态旅游时,要注重对当地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一方面,要尊重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让他们参与到旅游开发和管理中来,分享旅游发展带来的利益。
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当地文化的研究和整理,通过文化展示、民俗体验等活动,让游客深入了解当地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三、可持续发展问题生态旅游的发展应该是可持续的,既要满足当代人的旅游需求,又不能损害后代人的利益。
这就需要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充分考虑资源的承载能力和环境的承受能力,合理规划和开发旅游资源。
同时,要加强对旅游设施和服务的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浪费和污染。
此外,还要注重旅游产业的多元化发展,通过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手工业等相关产业,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来源,减少对旅游产业的过度依赖。
四、社区参与问题生态旅游的发展离不开当地社区的支持和参与。
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鹤壁淇河生态旅游为例

、
淇 河生 态旅 游发 展 现状
鹤壁市高度重 视开发淇河旅游 资源的工作 , 围绕淇河旅游 资源 的开发 、 保护 以及宣传研 究做 了大量 的工作 , 取得 了积极 疏浚 防渗减漏 项 目、 淇河唐庄段橡胶坝及河 道疏浚防渗减漏项 的成效 , 淇河文化旅游 、 生态旅游 规划 建设 进人了一个高潮。 工程总概算近 9亿元 , 计划 3年 ~ 年完成 。 0 9年 3 1 5 20 月 2 围绕淇河旅 游开发鹤壁市 已经 做好 了一系列 的规划 , 一些 目。 鹤壁市淇河森林 公园开工建设 。淇 河森林公 园位 于 17国 0 建设项 目已经展开 。2 0 0 7年 5月 , 市政府委托省发改委对淇河 日, 京广铁路 以东 , 黄河路 以南 , 跨淇 河两岸 , 划总 面积 规 盘石头水 库至京珠高速公路接 驳处长约 5 0公里的河段开发进 道 以西 , 7 其 1 南岸 3 5亩 , 5 总概 算 1 . 元。 2亿 行规划 。 这次规划 的范 围以鹤壁市淇河上游盘石头 水库 至下 流 7 1亩 , 中淇 河北 岸 4 6亩 、 09 1 9日淇 河湿 地公 园暨淇河生态园开工建设。 淇河 京 广铁 路桥 之 间总长 4 公 里 河段 为轴 心 ,向两 岸分 别延 伸 2 0 年 1 月 1 1 规划面积 524 4 14公 里范围 , — 形成淇河水 源保护 区区域 。从 空间结构 和功 能 湿地公 园由许沟湿地和石河 岸湿地两部分组成 , 其 8 石河岸湿地 1 6 0亩 。主要建设 内 5 布局上规划 表现为“ 一带 ” “ 段” “ 、二 、 四廊 ” 共 2 景区 : 一 亩 , 中许 沟湿 地 36 4亩 , , 4个 “ 带 ” 即淇河风光带 , , 号称 “ 百里淇河风光 ” 二段” 即根据淇河 容包 括湿地生态保育 区 、湿地生态科普 区和湿地生态体验 区 , 。“ ,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机构
手段
人才
管理资金不足, 缺乏足够的资金 支持
解决问题的对策
强化环保意识,加强监管力度
01
加强环保教育,提高公众 环保意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02
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环保 监管力度
03
建立环保监测体系,及时 发现问题
04
鼓励绿色旅游,减少对生 态环境的影响
05
加强生态修复,恢复受损 生态环境
06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保障 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
游客数量过多,导致景区环境恶化
旅游设施建设不当,影响生态环境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旅游资源过度商业化,破坏自然生 态
旅游活动管理不善,导致环境污染 和生态破坏
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问题
01
02
03
04
管理体制不健全, 管理法规不完善, 管理水平不高,
缺乏统一的管理 缺乏有效的监管 缺乏专业的管理
加强生态旅游执法 力度,对违法行为 进行严厉打击,维 护生态旅游市场秩 序。
03
建立健全生态旅游 政策法规体系,包 括生态旅游规划、 生态旅游开发、生 态旅游管理等方面 的政策法规。
04
加强生态旅游法制 宣传教育,提高公 众的生态旅游法律 意识和环保意识。
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可持续发展
01
制定科学合理的旅游发展规划,明 确开发目标和重点
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对自然环境的 破坏
02
03
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游客满意 度
0 4 加 强 旅 游 管理,规范 旅游市场秩序
05
鼓励绿色旅游,提倡低碳、环保的 旅游方式
加强旅游宣传,提高旅游知名度和 美誉度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自然保护区作为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独特的自然景观,是人们追求原生态、探索自然之美的理想去处。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游客数量的不断增加,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也面临着诸多问题。
本文将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展开探讨。
问题一:游客涌入导致环境破坏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休闲度假需求的增加,自然保护区的游客数量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大量游客涌入自然保护区,会导致环境破坏,包括土壤侵蚀、植被破坏、垃圾污染等问题,严重影响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
对策一:加强游客管理自然保护区管理者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游客的管理与引导。
比如限制游客数量,开展预约制度;设立游客引导员,对游客进行生态教育和引导,提升游客的环保意识和自然保护区的尊重意识;加大执法力度,对违规游客进行处罚和劝离等措施,确保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能够得到有效保护。
问题二:旅游开发建设破坏生态环境为了满足游客的需要,自然保护区可能会进行一些旅游设施的开发建设,比如道路修建、停车场建设、餐饮住宿等,这些开发建设活动可能会破坏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
对策二:科学规划旅游开发在进行旅游开发建设时,自然保护区管理者应该科学规划,避免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可以选择对环境影响较小的建设方式,比如采用轻型、可拆卸的建筑物,利用绿色环保材料进行建设;结合自然景观,加强景区规划设计,使其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推广生态建设理念,倡导绿色出行,推广可持续旅游理念,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问题三:非法捕捞、采集等活动危害生物多样性自然保护区内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但一些不法分子可能会进行非法捕捞采集等活动,严重危害生物多样性。
对策三:加强执法力度自然保护区管理者应该加强执法力度,加大对非法捕捞、采集等活动的打击力度。
加强巡逻和监控工作,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和制裁力度;开展生态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保护区内生物资源保护的重视程度,构建社会共治机制,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良好氛围。
生态旅游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及相应对策分析

生态旅游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及相应对策分析【摘要】生态旅游是一种注重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方式,然而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环境问题。
本文首先介绍了生态旅游的背景和研究意义,阐明了研究的目的。
然后对生态旅游对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主要环境问题以及过度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接着从游客行为角度探讨了游客对环境的影响。
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包括加强管理措施、提倡环保意识等。
结论部分总结了环境问题,展望了生态旅游的发展方向,并强调了重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通过本文的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引起人们对生态旅游中存在的环境问题的关注,促进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生态旅游、环境问题、对策分析、影响、过度开发、生态环境破坏、游客行为、环境保护、应对策略、生态旅游发展、重要性。
1. 引言1.1 背景介绍生态旅游是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旅游方式,其以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宗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
随着生态旅游的快速发展和游客数量的增加,一些环境问题逐渐凸显出来,给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挑战。
1.2 研究意义研究生态旅游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及相应对策还能够引起公众对环境保护的关注,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通过宣传和教育,人们可以更加自觉地保护环境,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共同为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作出贡献。
研究生态旅游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及相应对策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和实践意义,对于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生态旅游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并通过分析和对比,找出其根源和影响因素,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通过研究生态旅游对环境的影响,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这一问题的复杂性和紧迫性,为保护生态环境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
研究目的还在于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促使相关部门和机构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加强对生态旅游的监管和引导,实现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生态环境受到破坏、资源过度消耗、缺乏有效监管等方面。
过多的游客数量导致了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消耗,同时开发建设项目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
缺乏有效的监管措施也加剧了问题的恶化。
为解决这些问题,应加强管理和监督力度,建立健全的保护机制和监管体系,保护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未来,应该倡导可持续的生态旅游发展理念,促进旅游业与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
加强管理和监督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长远可持续的生态旅游发展。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问题、对策、影响、资源消耗、环境破坏、监管、管理、监督、未来发展1. 引言1.1 背景介绍自然保护区是指为了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而划定的特定地区,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保护基地。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和生态旅游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前往自然保护区进行生态旅游,以感受大自然的原始风貌和生物多样性。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开展,一方面可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升居民生活水平;另一方面也能促进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的培养。
随着生态旅游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大量游客的涌入导致了自然保护区内资源的过度消耗,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生态平衡受到破坏;部分地区为了吸引游客开展开发建设,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环境,损害了自然景观的原始性和美感;由于监管力度不够,一些游客在自然保护区内进行违规行为,比如乱扔垃圾、破坏植被等,进一步加剧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现象。
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需要加强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管理和监督力度,建立健全的制度和规章,规范游客行为,保护生态环境。
只有在保护好自然环境的前提下,才能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让更多人共享自然之美。
1.2 问题意义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意义非常重大。
随着人们对自然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旅游需求的不断增长,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已成为热门选择。
生态环境知识:生态旅游景区规划与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知识:生态旅游景区规划与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旅游已经成为了当前旅游业中的逐渐重要的分支领域。
随着旅游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生态旅游对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性也不断被人们所认识。
在生态旅游景区规划及其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我们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做。
一、生态旅游景区规划生态旅游景区规划应该从生态保护的角度出发,整合旅游产业发展的需求,促进生态、经济、文化之间的协同发展,推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从生态旅游景区规划的角度考虑,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生态环境保护。
旅游发展不应危害生态环境。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往往伴随着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这是一种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
因此,生态旅游景区规划要保护景区的自然生态环境,避免人为破坏景区的生态环境,使得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得以保障。
2.景区内部布局规划。
在景区内布局的时候,应该尽量保证景区内旅游活动的多样性。
同时,要注重景区内游客的流线设计,提高游客体验度。
景区内能否完美的匹配景点的位置为游客提供最佳的游览体验。
此外,景区内设施建设及运营管理也是景区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3.开发区域的选择。
生态旅游景区规划应尤其明确生态环保标准,避免新景区建设所带来的对区域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
开发区域应尽可能选择非生态环境敏感区域,当然,在保证生态环境不受破坏的基础上,开发区域应尽可能满足旅游业发展的需求。
4.旅游开发与旅游市场的需求。
生态旅游的开发并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环保意识较为强烈的群体的需求,它也是为了满足不同人群对旅游需求的多样性。
生态旅游想要得到更广大游客的青睐,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将本土的、地域性文化、自然景观融入其中,形成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以满足游客需求从而促进本地经济发展。
二、生态环境保护当人们到达生态旅游景区时,是为了欣赏它们独特的、原始的自然生态景观,以及享受纯粹的环境。
因此在开发生态旅游景区的同时,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其自然生态环境,生态旅游景区的保护策略应该强调:1.严格的生态保护法规制度。
生态旅游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及相应对策分析(1)

生态旅游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及相应对策分析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旅游业的发展,生态旅游逐渐成为了旅游业的核心。
生态旅游指旅游者以尊重自然、保护环境为出发点的旅游方式。
但是,生态旅游中仍存在一些环境问题,比如资源浪费、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
下面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资源浪费在生态旅游过程中,很多游客为了追求自己的享受,会浪费很多资源,比如饮用水、食物、能源等。
例如,游客会随手丢弃废弃物,甚至乱挖植物,这些行为都会浪费资源,破坏生态平衡。
对策:旅游企业要加强宣传教育,普及保护生态环境的知识,引导游客尊重自然,厉行节约,合理使用资源,提高生态意识。
二、生态破坏在生态旅游中,游客会亲自到海滩、山林等地探险,但这也会对自然环境带来一定的破坏,例如人为破坏植被、改变环境、扰乱野生动物栖息等。
对策:旅游景区应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强化环保监管,完善景区设施,加强安全管理,保护自然环境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环境污染随着生态旅游的推广,游客数量不断增加,旅游产业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也日益增大。
游客在生活和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大量车辆行驶对环境带来噪音和污染等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对策:旅游景区应加强环境治理和维护工作,引入高效节能、环保技术,大力推广环保理念,引导游客从根本上保护环境,并及时处理废弃物等污染物,使生态旅游更科学、更健康、更环保。
四、人为干扰野生动物很多游客在生态旅游时会亲身接触野生动物,为了获取更好的游览体验,一些游客可能会采取不当行为,如闯入野生动物生活的领域,伤害野生动物,干扰它们的正常生活以及捕捉野生动物等。
对策:旅游企业应强化游客守法意识,引导游客爱护自然、尊重野生动物,规范游客行为,加强动植物保护,推出相关法律法规,维护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生态旅游对于旅游业的发展和环境保护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在生态旅游过程中不能够忽略环境问题产生,旅游企业需要多做科学规划,提升服务水平,加大宣传教育,营造适宜的生态旅游环境,从而达到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目标。
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

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模式,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迅速的发展。
它强调在保护自然环境和当地文化的基础上,让游客获得独特的旅游体验。
然而,在生态旅游的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
首先,生态旅游规划不合理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一些地区在开发生态旅游资源时,缺乏全面、科学的规划。
没有充分考虑当地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盲目地大规模开发,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比如,过度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如道路、酒店等,侵占了大量的土地和生态空间。
这种不合理的规划不仅破坏了生态平衡,还影响了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和生存环境。
其次,游客数量超出生态承载能力也是常见的问题。
由于生态旅游的热门,一些景点吸引了过多的游客。
大量游客的涌入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比如,在一些自然保护区,过多的游客践踏植被,破坏了土壤结构,影响了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
同时,游客过多也会产生大量的垃圾和污水,如果处理不当,会对当地的水源和土壤造成污染。
再者,部分生态旅游景区的管理水平低下。
一些景区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和专业的管理人员,导致景区内秩序混乱。
例如,对于游客的行为缺乏有效的规范和引导,游客在景区内随意采摘、破坏植被、投喂野生动物等不文明行为时有发生。
而且,景区在安全管理方面也存在漏洞,对游客的人身安全保障不足。
另外,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的商业化过度现象严重。
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一些地方将生态旅游过度商业化,失去了原本的生态特色和文化内涵。
比如,过度开发旅游商品,使得当地的传统文化被商业化扭曲。
此外,一些景区为了迎合游客的需求,增加了大量的娱乐设施和表演项目,这些与生态旅游的初衷背道而驰,破坏了生态旅游的纯粹性和真实性。
还有,当地社区参与度不足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在一些生态旅游项目中,当地居民往往被排除在利益分配之外,或者只是参与一些低层次的工作。
这不仅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积极性,也不利于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长白山生态旅游开发应该注意什么

长白山生态旅游开发应该注意什么长白山,这座神秘而壮丽的山脉,拥有着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生态资源,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索。
然而,在进行生态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谨慎对待,以确保这片宝贵的生态环境能够得到妥善保护,同时让游客能够获得优质的旅游体验。
首先,规划与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在开发之前,必须进行全面、科学的规划。
要充分考虑长白山的生态承载能力,避免过度开发导致生态失衡。
通过精确的评估,确定合理的游客容量,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压力。
同时,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加强对旅游活动的监督和管理。
对于违规的旅游行为,要给予严厉的处罚,以起到警示作用。
保护生态环境是生态旅游开发的核心。
长白山的森林、湿地、湖泊等生态系统都非常脆弱,一旦遭到破坏,恢复起来将十分困难。
因此,在开发过程中,要严格保护当地的植被和动物栖息地。
限制游客的活动范围,避免对珍稀植物的采摘和对动物的干扰。
加强对垃圾的管理和处理,避免垃圾污染环境。
推广环保型交通工具,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
同时,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防止污水排放对河流和湖泊造成破坏。
旅游设施的建设也需要谨慎规划。
在建设旅游设施时,应尽量减少对自然景观的破坏。
建筑风格要与周边环境相协调,避免突兀的现代化建筑破坏了长白山的原始风貌。
道路的修建要合理规划,尽量避免破坏生态系统。
住宿设施要注重环保,推广使用可再生能源和节能设备。
在提供便利的同时,最大程度地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文化保护也是不容忽视的方面。
长白山地区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如满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的文化。
在开发旅游的过程中,要尊重和保护这些文化遗产。
避免过度商业化导致文化的失真和扭曲。
通过文化展示、民俗体验等方式,让游客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内涵,增强文化认同感。
游客的教育和引导同样重要。
在游客进入长白山之前,要通过宣传手册、导游讲解等方式,向他们介绍生态旅游的理念和注意事项。
让游客明白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自觉遵守旅游规定,不随意破坏环境。
生态旅游规划应该注意的问题

生态旅游规划应该注意的问题摘要:生态旅游是在生态学的观点、理论指导下,享受、认识、保护自然和文化遗产,带有生态科教、生态科普色彩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专项旅游活动。
为了避免旅游活动对生态保护对象造成破坏,也为了对游客进行分流以及使旅游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必须对生态旅游目的地进行旅游生态规划。
在生态旅游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各方面的问题。
本文结合景观生态学的相关知识,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生态旅游旅游规划可持续发展注意问题一、生态旅游1.简介:生态旅游(ecotourism)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CeballasLascurain)于1983年首次提出。
当时就生态旅游给出了两个要点,其一是生态旅游的物件是自然景物;其二是生态旅游的物件不应受到损害。
在全球人类面临生存的环境危机的背景下,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觉醒,绿色运动及绿色消费席卷全球,生态旅游作为绿色旅游消费,一经提出便在全球引起巨大反响,生态旅游的概念迅速普及到全球,其内涵也得到了不断的充实,针对目前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的状况,旅游业从生态旅游要点之一出发,将生态旅游定义为“回归大自然旅游”和“绿色旅游”;针对现在旅游业发展中出现的种种环境问题,旅游业从生态旅游要点之二出发,将生态旅游定义为“保护旅游”和“可持续发展旅游”。
同时,世界各国根据各自的国情,开展生态旅游,形成各具特色的生态旅游。
1995年召开的中国生态旅游研讨会上,将生态旅游定义为“是在生态学的观点、理论指导下,享受、认识、保护自然和文化遗产,带有生态科教、生态科普色彩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专项旅游活动。
”2.特征:(1) 生态旅游的目的地是一些保护完整的自然和文化生态系统,参与者能够获得与众不同的经历,这种经历具有原始性、独特性的特点。
(2) 生态旅游强调旅游规模的小型化,限定在承受能力范围之内,这样有利于游人的观光质量,又不会对旅游造成大的破坏。
浅论生态旅游规划的原则、问题与对策

一
、
生 态 旅 游 规 划 的 含 义
L ・ ・ ・Niu a B W e wk mp将 生 态 旅 游 地 分 为 四 大 区 域 : 生 野 保 护 区 、 生 游 憩 区 、 集 游 憩 区 和 自然 环 境 区 , 用 图 像 说 野 密 并 明 了 生 态 旅 游 功 能 分 区模 式 , 着 生 态 旅 游 区 自然 内 容 的增 随 加 , 承 载 的 游 客 人 数 会 逐 渐 递 减 , 其 对 游 客 的 吸 引 力 却 可 但
1 生 态 旅 游 的 定 义 .
加 拿 大 学 者 克 劳 德 ・莫 林 ( lu e Mo l ) 其 论 文 Ca d ui 在 n 《 当地 居 民 和 社 团参 与 的 生 态 和 文 化 旅 游 规 划 》 , 出 了 由 中 提 第 一 个 与 生 态 旅 游 直 接 相 关 的 概 念 “ 态 性 旅 游 ” 该 论 文 于 生 , 18 9 0年 被 美 国 著 名 学 者 Ha kn w is收 录 在 论 文 集 《 游 规 划 旅 与 开 发 问 题 》 。 生 态 旅 游 这 一 术 语 最 早 由世 界 自然 保 护 联 中 盟 (UCN) 别 顾 问 谢 贝 洛 斯 . 斯 碚 瑞 ( co e als— I 特 拉 HetrC b l o
基 础 上 , 据 旅 游 规 划 理 论 与 生 态 学 的 观 点 , 可 持 续 发 展 根 以 为 指 导 , 过 对 未 来 生 态 旅 游 发 展 状 况 的 构 想 与 安 排 , 旅 通 将 游 者 的 旅 游 活 动 与 环 境 特 征 有 机 地 结 合 起 来 , 生 态 旅 游 活 将 动 在 空 间 环 境 上 进 行 合 理 布 局 , 求 生 态 旅 游 业 对 环 境 的 保 寻 护 和 对 人 类 福 利 的 最 优 贡 献 , 持 牛 态 旅 游 业 永 续 、 康 的 保 健 发 展 与 经 营 。
生态旅游中的问题及管理对策

生态旅游中的问题及管理对策摘要:近年来, 国民经济水平迅速提高, 享受生活成为人们的最高追求, 旅游跃然于社会面前, 而生态旅游成为当前旅游最热话题。
为解决如何进行生态旅游, 即既能够满足人们对大自然渴望, 又能够满足科学发展观进行可持续发展, 生态旅游管理被提至世人面前。
本研究就生态旅游中的问题提出管理对策。
随着国家经济迅速发展, 国民收入普遍提高, 人们对外出旅游越加关注, 尤以生态为重。
由于国民收入迅速提升, 基层建设与需求不对等, 不良现象屡见不鲜。
尽管部分相关部门已经出台相关政策进行管理, 但是游客素质和旅游地区状况的参差不齐使得政策效果也不一而论, 重点依然落实在生态旅游管理, 下面围绕生态旅游管理讲原因以及管理措施。
一、生态旅游管理的问题分析根据有关报道, 在不少生态旅游区, 常会出现旅游过后, 旅游区一片狼藉, 遍地垃圾、大面积摘花折树现象屡禁不止。
生态旅游管理旨在将生态稳定以及人们需求进行和谐统一, 既能够在不损害生态发展的情况下进行生态资源利用, 又能够合理满足人们追求接触大自然的需求。
下面根据生态旅游中的问题形成原因的不同, 进行分门别类的论述。
(一) 宏观政策国家政策和相关法律规范是对相关问题的约束和规范, 国家法规实施不落实将会放纵不良行为及其衍生。
立法真空地带、生态旅游权属制度模糊、生态旅游区管理体制不成系统、生态旅游保护执法力度不强, 这些都将是生态旅游问题的导火索。
(二) 生态旅游地区管理建设生态旅游管理支出是一项比重较大的支出, 部分当地生态旅游负责企业忽略生态经济问题, 企图以减少管理支出方式进行获利, 甚至架空生态旅游管理部门使其形同虚设;少数企业进行建设, 但是管理部门能力不足或者身在其位不谋其事;生态旅游企业欺上瞒下, 过度开发, 生态旅游区无法维持生态平衡;与当地民众、社区相处不和谐, 没有得到地区支持;接收到上级政策, 但是拖延不落实或者进行选择性落实。
生态旅游发展中应该注意哪些环保问题

生态旅游发展中应该注意哪些环保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旅游品质的追求,生态旅游逐渐成为热门选择。
生态旅游强调在保护自然环境和当地文化的基础上,让游客获得独特而丰富的旅游体验。
然而,在生态旅游的发展过程中,环保问题至关重要。
如果不能妥善处理这些问题,不仅会破坏生态环境,还会影响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生态旅游中的游客流量控制是一个关键问题。
过多的游客涌入一个生态旅游区域,会对当地的生态系统造成巨大压力。
比如,一些热门的自然保护区,在旅游旺季时,游客数量远远超过其环境承载能力。
过多的游客践踏植被,破坏土壤结构,干扰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和生活规律。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旅游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地的生态状况和资源特点,科学合理地确定游客承载量,并通过预约、限流等措施,确保游客数量在可控范围内。
其次,旅游设施的建设也需要充分考虑环保因素。
在生态旅游区修建道路、停车场、住宿设施等,如果规划不当,可能会破坏自然景观,侵占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空间。
因此,在规划和建设旅游设施时,应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干扰。
例如,可以采用生态友好型的建筑材料和设计方案,使旅游设施与周围环境相融合。
道路的修建应避免穿越重要的生态廊道,住宿设施应尽量分散布局,减少集中建设带来的环境影响。
垃圾处理是生态旅游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垃圾,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处理,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在一些生态旅游区,由于垃圾收集和处理设施不完善,游客随意丢弃垃圾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不仅破坏了景区的美观,还可能对土壤、水源等造成污染。
因此,景区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垃圾管理,合理设置垃圾桶,配备足够的垃圾清运人员和设备,确保垃圾能够及时收集和处理。
同时,也应加强对游客的环保宣传教育,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减少垃圾的产生。
再者,生态旅游中的能源消耗也需要引起关注。
许多旅游活动,如交通、住宿、餐饮等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
如果使用的能源主要依赖传统的化石能源,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加剧气候变化。
生态旅游发展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生态旅游发展需要注意哪些问题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既能满足人们对大自然的向往,又能促进环境保护和当地经济发展的旅游形式,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然而,在生态旅游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对生态环境和当地社区造成负面影响。
首先,生态旅游发展需要注意环境保护的问题。
生态旅游的核心在于让游客在欣赏自然风光、体验生态系统的同时,不破坏其原有的生态平衡。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游客数量的增加和管理不善,往往会出现一些破坏环境的行为。
比如,一些游客随意丢弃垃圾,对当地的土壤、水源造成污染;还有些游客为了追求刺激,擅自进入未开发区域,破坏植被,干扰野生动物的生活。
因此,在发展生态旅游时,必须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加强对游客的教育和管理,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
同时,要合理规划旅游线路和活动区域,避免游客过度集中对某一区域造成过大的压力。
其次,生态旅游发展需要关注当地社区的利益。
生态旅游往往发生在一些相对贫困和偏远的地区,当地居民是生态环境的守护者和直接利益相关者。
如果生态旅游的发展不能给他们带来实际的好处,反而可能会导致他们的生活受到干扰,那么这种发展是不可持续的。
比如,一些旅游开发企业在当地大规模建设旅游设施,占用了居民的土地,却没有给予合理的补偿;还有些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只注重自身的利益,忽视了当地居民的参与和发展。
因此,在发展生态旅游时,必须充分考虑当地社区的利益,让他们能够参与到旅游开发和经营中来,分享旅游发展带来的收益。
比如,可以通过培训当地居民成为导游、服务人员等,增加他们的就业机会;也可以鼓励他们开展与旅游相关的特色农产品加工、手工艺品制作等产业,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
再者,生态旅游发展需要注重文化保护。
很多生态旅游目的地都有着独特的地域文化和传统习俗,这些文化是当地的宝贵财富。
然而,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由于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商业化的影响,当地的文化可能会面临被同化、扭曲甚至消失的风险。
生态旅游有哪些注意事项

生态旅游有哪些注意事项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既能欣赏自然风光,又能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方式,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然而,在参与生态旅游的过程中,也有一些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以确保我们既能充分享受旅游的乐趣,又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首先,行前的准备工作至关重要。
在规划行程时,要充分了解目的地的生态特点、气候条件和相关的法律法规。
比如,某些自然保护区可能对游客的数量、活动范围以及停留时间有严格的限制,提前知晓这些规定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同时,根据目的地的情况准备合适的装备,如舒适的徒步鞋、防晒用品、保暖衣物等。
如果是去一些较为偏远的地区,还需要准备必要的药品和急救用品。
在交通选择方面,尽量选择对环境影响较小的方式。
比如,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就尽量不自驾,以减少碳排放。
如果必须自驾,也要选择节能环保的车辆,并合理规划路线,避免绕路造成的能源浪费。
到达目的地后,尊重当地的生态环境是首要原则。
不要随意践踏植被,尤其是那些珍稀的、生长缓慢的植物。
很多植物可能是当地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物种,一旦遭到破坏,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生态问题。
同时,不要捕捉、伤害或干扰野生动物。
观察野生动物时要保持适当的距离,不要使用闪光灯拍照,以免惊吓到它们。
有些动物可能会因为受到惊吓而改变行为模式,甚至影响到它们的繁殖和生存。
在饮食方面,尽量选择当地的有机食品和特色美食。
这样不仅可以减少食品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还能支持当地的农业和经济发展。
避免使用一次性餐具,自带可重复使用的餐具和水杯。
在住宿时,选择环保型的酒店或民宿。
这些住宿场所通常会采取节能、节水等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压力。
如果可能的话,还可以选择露营,但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地点,不要在禁止露营的区域搭建帐篷。
另外,要注意垃圾的处理。
随身携带垃圾袋,将自己产生的垃圾带走,不要随意丢弃在景区内。
对于一些难以降解的垃圾,如电池、塑料制品等,更要妥善处理。
在一些生态脆弱的地区,垃圾的分解速度非常慢,随意丢弃垃圾可能会对当地环境造成长期的污染。
生态旅游发展中的关键点有哪些

生态旅游发展中的关键点有哪些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既能满足人们对自然景观的向往,又能减少对环境破坏的旅游方式,正逐渐受到大众的青睐。
然而,要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关注多个关键点。
首先,科学规划是生态旅游发展的基础。
在规划阶段,需要对旅游目的地的生态环境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和评估。
了解当地的自然资源状况,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生物多样性等,以及人文资源,如当地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
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旅游开发方案,明确旅游区域的划分、旅游设施的布局以及游客承载量的限制等。
比如,对于生态脆弱的区域,应限制游客的进入;对于具有特殊生态价值的区域,可以设立保护区,只允许进行有限的观察和研究活动。
同时,规划还应考虑与当地社区的发展相结合,促进当地经济的增长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其次,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是生态旅游的核心。
生态旅游的本质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开展旅游活动。
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少旅游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一方面,要加强对游客的环保教育,通过宣传册、标识牌、导游讲解等方式,向游客传递环保知识和理念,引导游客文明旅游,不随意破坏植被、不干扰野生动物的生活。
另一方面,旅游开发者和经营者应采用环保型的旅游设施和服务,如使用清洁能源、减少垃圾排放、推广水资源循环利用等。
此外,还应建立健全的环境监测和管理机制,定期对生态环境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
再者,促进当地社区参与是生态旅游发展的重要保障。
当地社区是生态旅游的直接利益相关者,他们的参与对于生态旅游的成功发展至关重要。
社区居民可以参与旅游项目的规划和决策,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确保旅游开发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居民的利益。
同时,社区居民还可以通过提供旅游服务、销售特色产品等方式增加收入,提高生活质量。
为了促进社区参与,旅游开发者和经营者应与当地社区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为社区居民提供培训和就业机会,让他们能够分享生态旅游发展带来的经济利益。
生态旅游规划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生态旅游规划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摘要:生态旅游规划的目标应是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旅游发展相互协调, 各利益相关者公平地分享旅游收益以及相关各方都得到生态环境教育。
生态旅游规划应遵循适度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等八大原则。
生态旅游规划中应当加强对生态旅游地资源的系统性研究,重视“环境教育”的地位, 完善法律法规及体制建设, 注重相关群体的利益均衡和可持续发展, 加强规划制定者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建设。
关键词:生态旅游问题一.我国生态旅游规划目前存在的问题1.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和规划没有形成统一、完整、科学的理论体系近年来, 随着生态旅游的升温, 一些自然保护区纷纷对外开放, 成为开发生态旅游的热点。
但由于生态旅游在我国还属于起步阶段, 在资源开发和规划方面没有形成统一、完整、科学的理论体系, 因此不少自然保护区由于生态旅游规划不当, 导致了生态旅游的/ 泛化0和/ 异化0。
据一份调查表明, 我国已有22%的自然保护区由于开发生态旅游而造成保护对象的破坏, 11%的旅游资源退化。
2. 生态旅游规划中缺乏环境教育的内容生态旅游对环境因素尤为敏感, 环境教育功能已经成为生态旅游产品的必备和重要的功能。
环境教育是生态旅游中必需的环境保护手段和服务内容。
但是, 受规划专家对环境教育的认识局限以及基于规划委托方利益的“短视行为”的影响, 环境教育在目前我国的多数生态旅游规划文本中并未被设置成一个独立的部分, 而是偶尔轻描淡写地被提及。
关于生态旅游规划的相关政策法规、研究和实践中也并未显现出环境教育的重要地位, 导致了生态旅游地的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容易受到旅游活动的冲击和破坏。
3. 生态旅游规划制定过程缺乏当地居民的“呼声”社区居民通常对当地的具体情况最为了解, 是进行生态旅游规划时具体详细资料的重要提供者,社区居民对生态旅游的态度, 对参与生态旅游规划的积极性将直接影响到当地生态旅游业的发展。
然而, 现行的生态旅游规划一般是由政府、企业委托作的, 规划专家们普遍存在“顺杆爬树”的倾向,就是说只按照领导意图去规划, 而明显处于弱势地位的社区居民的意见却没有被纳入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 结果会造成日后社区居民与开发商、旅游者矛盾的增多, 给生态旅游的发展埋下各种隐患。
生态旅游的规划,可以从这几点思考

生态旅游的规划,可以从这几点思考生态旅游吸引了一大批城市上班族前来观光旅游,可许多开发商并没有将生态旅游区打造成为周边的特色,没有让游客达到二次消费,这是为什么呢?终归是生态旅游规划的工作没有做好,其规划工作主要涉及到总体规划,旅游区规划以及生态旅游规划设计,下面艾肯就带着大家从以下几方面讲述生态旅游发展规划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生态旅游总体规划方向:生态旅游总体规划,主要从赏、归、养、憩、淘、戏、学、尝,这八个字基本囊括了旅游六基本要素“吃住行游购娱”和业态拓展六要素的“商养学闲情奇”。
只不过,其中的“归”,从情感上讲,是一种情结,是乡愁,是归家,是回归包含孝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是重乡礼、乡俗、乡情;从旅游角度讲,只是一种发展规划方法和途径,是“以自然为本”,更高层面上,应该算是“天人合一”。
其他的,包括“赏”在内,大都是一种业态。
旅游区规划细节设计:抓住游客眼球在生态旅游发展规划中首先得从游客的眼睛入手。
环境优美、景观极具创意、色彩丰富的乡村总能吸引众多游客,从而达到二次消费,这不就盈利了吗,因此这是很关键的设计要点。
打造独特的夜市风景生态旅游风景区打造夜市街区吸引客流成为一种新的探索旅游夜经济的模式,对于这类服务为主的热门夜市街区,服务设施本身的吸引力是重点,大家不可忽视。
其次,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令世界称赞,农村的饮食文化更是魅力无穷,“吃遍全国”是多少人的梦想。
当然,各地的独特风味美食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朴实简单和生态自然。
“尝”比“吃”更能体现这一动作的生动,这也是打造生态旅游发展规划的关键。
形成独有的产业链休闲农业产业链上主要有从事农业生产的第一产业、农产品加工的第二产业和以休闲旅游度假等为主要形式的第三产业。
生态旅游规划设计以龙头企业为主体,通过纵向一体化来建设完整的产业链条,这样可以责任明确、利益清楚、降低交易成本。
所以以生态旅游规划设计为主要形式的龙头企业组建形成产业链为合适。
生态旅游产品注意事项

生态旅游产品注意事项
生态旅游产品是指以保护自然环境、尊重当地文化和促进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理念的旅游产品。
为了确保生态旅游产品的成功,以下是一些注意事项。
一、保护环境
1. 选择合适的地点:生态旅游产品应选择环境优美、生态系统完整的地点。
避免选择过度开发或环境受损的地区。
2. 控制游客数量:限制游客数量,避免过度拥挤,以保护环境和减少对野生动植物的干扰。
3. 强调环保意识:在生态旅游产品中强调环保意识,鼓励游客采取可持续的行为,如节约用水、减少垃圾产生等。
二、尊重文化
1. 尊重当地文化:在设计生态旅游产品时,要尊重当地的文化和传统。
避免对当地文化的侵犯和歧视。
2. 与当地人互动:鼓励游客与当地居民互动,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惯,增进相互理解和尊重。
三、推动可持续发展
1. 支持当地经济:将生态旅游产品与当地经济结合起来,鼓励游客购买当地商品和服务,支持当地居民的经济发展。
2. 培养当地导游:培养当地导游和工作人员,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意识,为游客提供优质的导游服务。
3. 保护自然资源:在生态旅游产品中要注重保护自然资源,避免对野生动植物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四、丰富体验
1. 多样化的活动:设计丰富多样的活动,如徒步旅行、观鸟、参观当地村庄等,让游客可以全面感受自然和文化。
2. 提供教育性体验:在生态旅游产品中加入教育元素,让游客了解自然环境和文化背景,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和文化素养。
生态旅游产品要注重保护环境、尊重文化和推动可持续发展。
只有通过正确的管理和经营,才能实现生态旅游的目标,同时满足游客的需求,为他们提供独特而丰富的旅行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旅游规划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摘要:生态旅游规划的目标应是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旅游发展相互协调, 各利益相关者公平地分享旅游收益以及相关各方都得到生态环境教育。
生态旅游规划应遵循适度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等八大原则。
生态旅游规划中应当加强对生态旅游地资源的系统性研究,重视“环境教育”的地位, 完善法律法规及体制建设, 注重相关群体的利益均衡和可持续发展, 加强规划制定者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建设。
关键词:生态旅游问题
一.我国生态旅游规划目前存在的问题
1.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和规划没有形成统一、完整、科学的理论体系近年来, 随着生态旅游的升温, 一些自然保护区纷纷对外开放, 成为开发生态旅游的热点。
但由于生态旅游在我国还属于起步阶段, 在资源开发和规划方面没有形成统一、完整、科学的理论体系, 因此不少自然保护区由于生态旅游规划不当, 导致了生态旅游的/ 泛化0和/ 异化0。
据一份调查表明, 我国已有22%的自然保护区由于开发生态旅游而造成保护对象的破坏, 11%的旅游资源退化。
2. 生态旅游规划中缺乏环境教育的内容生态旅游对环境因素尤为敏感, 环境教育功能已经成为生态旅游产品的必备和重要的功能。
环境教育是生态旅游中必需的环境保护手段和服务内容。
但是, 受规划专家对环境教育的认识局限以及基于规划委托方利益的“短视行为”的影响, 环境教育在目前我国的多数生态旅游规划文本中并未被设置成一个独立的部分, 而是偶尔轻描淡写地被提及。
关于生态旅游规划的相关政策法规、研究和实践中也并未显现出环境教育的重要地位, 导致了生态旅游地的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容易受到旅游活动的冲击和破坏。
3. 生态旅游规划制定过程缺乏当地居民的“呼声”社区居民通常对当地的具体情况最为了解, 是进行生态旅游规划时具体详细资料的重要提供者,社区居民对生态旅游的态度, 对参与生态旅游规划的积极性将直接影响到当地生态旅游业的发展。
然而, 现行的生态旅游规划一般是由政府、企业委托作的, 规划专家们普遍存在“顺杆爬树”的倾向,就是说只按照领导意图去规划, 而明显处于弱势地位的社区居民的意见却没有被纳入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 结果会造成日后社区居民与开发商、旅游者矛盾的增多, 给生态旅游的发展埋下各种隐患。
4. 生态旅游规划目标市场定位模糊生态旅游规划应当体现市场导向, 更应当体现以民为本的思想,生态旅游面向的目标市场应当属于如前所述的高端人群, 不加选择地曲意逢迎大众化旅游市场势必会使当地有限的环境承载力难以承受, 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下降, 民俗
文化遭到侵蚀, 败坏生态旅游地的形象, 失去本来应有的高端市场。
5. 缺乏相应的法制法规的保障与制约生态旅游规划作为一种前瞻性的、特殊的旅游规划, 应当拥有独立的5生态旅游规划通则6,并明确这种规划的法律地位、标准细则、实施保障、规划设计单位资质、评审规范等,使生态旅游规划更具标准化和系统化, 这些要素的缺乏将使得生态旅游规划编制混乱, 没有实施保障, 无法与其他类型的规划相互衔接, 取得应有的地位。
二.生态旅游规划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1. 加强对生态旅游地资源和市场的系统性研究在进行生态旅游规划之前, 一定要对当地的旅游资源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调查、分析与评价, 保证规划时能够“有的放矢”,实事求是, 并且能够进行准确、有效的功能分区。
同时, 向相关企业及旅游者收集全面的客源市场信息, 以便对生态旅游地进行精准的“定位”。
另外, 当地居民通常对具体的自然和文化资源最为了解, 规划专家们应当积极深入到社区中,虚心向他们请教, 保障生态旅游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以及文化的完整性、“文脉”的延续性等。
2. 重视“环境教育”的地位生态旅游规划文本中应设立专门的章节来编制“环境教育”专题规划, 具体内容包括:a.不同客源市场的生态旅游者预先的环境保护意识与技能的调查与评价;b.生态旅游地社区居民的环境意识、对地方文化的态度以及对生态旅游的态度的调查与评价;c.生态旅游地环境教育资源的调查与评价(包括环境教育的设施及设备、人力资源、财政支持等) ;d.生态旅游地环境教育的内容及方式;e.环环境教育效果的预测等。
3. 完善法律法规及体制建设应当在目前通行的《旅游规划通则》的基础上根据生态
旅游规划的特殊性设立独立的《生态旅游规划通则》, 规定生态旅游规划的内容、性质、法律地位、规划编制单位资质及人员组成、实施保障等; 制定招投标管理、质量管理和评审、监督等的规范; 明确政府在生态旅游规划制定和实施
中的法律责任;实现规划编制单位在规划实施过程中的跟踪负责制,根据环境变化及时对规划进行修改和完善, 并定期对规划实施给予指导, 在实证中检验所作规划的科学性, 保证规划在实践中的顺利实施。
4. 注重相关群体的利益均衡和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规划的相关利益群体主要包括政府相关部门、规划专家、开发商、当地社区居民、旅游者、非政府组织等, 要充分吸收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平衡他们各自的利益。
在保证政府部门经济增长、增加财政收入、促进就业、提高“政绩”的利益诉求,开发商的利润诉求, 生态旅游者的享受大自然, 消遣娱乐, 增长环保知识的诉求之外, 尤其是不能忽视当地社区居民的利益。
5. 加强规划制定者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建设要通过教育、培训、监管、资质和业绩公示等手段使得规划单位和规划专家们成为“诚信和负责任的规划者”, 使他们懂得,有良好的资信,才会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的美誉度, 才会树立起品牌优势。
这里提出的“资质和业绩公示”(可以通过国家旅游局的网站发布) 既有利于对规划制定者的行为监督, 也便于规划委托方选择到最合适的规划单位。
此外, 要求规划单位实行规划实施中的跟踪负责制, 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和规划单位共同对规划实施的后果负有法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