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危害和环境危害因素识别
危害因素识别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清单
危害因素识别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清单一、危害因素识别:1.物理因素:包括噪声、震动、辐射、温度、湿度等物理因素对工作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2.化学因素:包括有害气体、有毒物质等对工作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3.生物因素:包括霉菌、病毒、细菌等对工作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4.机械因素:包括机械设备的操作、维修等对工作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5.人因因素:包括工作强度、工作时间、工作方式等对工作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二、风险评价:1.根据国内外标准对危害因素的限制和控制要求进行评价,确定危害等级和频率。
2.评估危害因素可能引发的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进行风险评估。
3.基于危害因素的风险评估结果,确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三、控制措施清单:1.物理因素控制措施:(1)噪声控制:采用噪声防护设备、降噪隔音材料等减少噪声的传播和影响。
(2)震动控制:采用减震装置、防护设备等减少震动对设备和人体的影响。
(3)辐射控制:设置辐射防护装置、减少辐射源的使用等措施减少辐射的危害。
(4)温度控制:调节工作环境的温度、加强通风等方式保持适宜的温度。
(5)湿度控制:控制工作环境的湿度,采用除湿、加湿设备等方式保持适宜的湿度。
2.化学因素控制措施:(1)选择无毒、无害的工艺原料和化学品。
(2)采用有效的排风系统,保证化学物质的排放。
(3)设立化学品存放区域,进行专门的管理和防护。
(4)工作人员接触有毒物质时,必须配备防护装备。
3.生物因素控制措施:(1)建立合理的卫生制度,保持工作环境的清洁。
(2)定期对工作环境中的生物源进行检测和消除。
(3)加强个人卫生和健康教育,提高员工对生物因素危害的认识。
4.机械因素控制措施:(1)设备质量和安全性要求高,定期检查和维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员工应接受相关培训,了解设备操作规范和安全注意事项。
(3)在机械设备周围设置警示标识,提醒员工注意危险。
5.人因因素控制措施:(1)合理安排工作强度和工作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作业环境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
作业环境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作业环境是指工人日常工作的场所和条件,其危险有害因素种类繁多,需要针对性地进行识别,以便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下面,本文将就此问题进行详细阐述。
一、机械危险机械危险主要包括机器的旋转、运动、切割、挤压等,这些活动都可能导致工人受伤。
针对机械危险,可以采取的防范措施包括机器安全防护罩的安装和维护,以及对工人进行安全操作培训。
二、化学危险化学危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的危害比较巨大。
识别化学危险需要对企业所使用的物质进行全面调查和评估,找出潜在的危险。
化学危险物质的存储和使用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管理制度,规范其储存和使用方法。
三、物理危险物理危险包括高温、辐射、冷冻、噪声等,这些物理因素都可能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
企业应对工作环境噪音、温度、湿度等进行标准化管理,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以降低工人接触这些物理危险的风险。
四、生物危险生物危险包括人畜共患病和其他病原微生物的威胁,这些危险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是实质性的。
为了减少生物危险物质的影响,工人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如佩戴口罩和手套,勤洗手等。
五、人为因素人为因素主要包括工人行为和管理方式,如安全作业程序的缺乏、操作流程的不规范等。
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事故发生。
为了降低人为因素对工人的伤害,企业应加强工人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制定严格的工作程序和工艺流程。
不同的作业环境会面临不同的危险和有害因素,防范措施也不尽相同。
企业要对其作业环境进行全面的危险因素识别,制定有效的工作措施,以确保工人的健康和安全。
作业环境危险危害因素辨识
工作环境中危险因素的识别一、危险有害因素识别的目的和意义危险有害因素识别的目的是;从安全管理的角度来看,就是要充分识别生产过程中的隐患,并对这些隐患采取相应的措施,以达到消除和减少事故的目的。
从安全评价的角度讲,是安全评价所必须要做的一项工作内容。
做这项工作的意义在于;能够为安全生产提供隐患的检查手段;能够充分了解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为减少事故、降低事故损害的后果打基础。
二、重要概念危险--这意味着系统中出现意外后果的可能性超出了人们的承受能力。
一般用危险度来表示危险的程度。
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危险度用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给出,即:R=f(F,C)F--发生事故的可能性;C--事故的严重程度;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损坏或其他损失的来源或状态。
危险、危害因素--是指能使人造成死亡、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或影响人们的健康并引发疾病,对物造成慢性损坏的因素。
事故隐患--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上的缺陷,一旦触发条件触发,就可发生事故。
三、危险、有害因素分类、识别方法和内容(一)危险、有害因素分类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即根据《生产过程危险有害因素分类及编码》(GB/T 13861-1992)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为6大类,37小类。
1、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包括设备和设施缺陷、电危害、高低温危害、噪声和振动、辐射、有害粉尘等共15种;(1)设备、设施缺陷(强度不够、刚度不够、稳定性差、密封不良、应力集中,外形缺陷、外露运动件,制动器缺陷,控制器缺陷、设备设施的其他缺陷)。
(2)防护缺陷(无防护、保护装置和设施的缺陷、防护不当、支撑不当、防护距离不够、其他防护缺陷)。
(3)电危害(外露带电部件、漏电、雷电、静电、电火花、其他电危害)。
(4)噪声危害(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流体动力噪声、其他噪声)。
(5)振动危害(机械性振动、电磁性振动、流体动力振动、其他振动)。
作业环境危险危害因素辨识
作业环境危险危害因素辨识
一、危险有害因素识别的目的及意义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的目的是;从安全管理的角度讲是为了将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隐患进行充分地识别,并对这些隐患采取相应的措施,以达到消除和减少事故的目的。
从安全评价的角度讲,是安全评价所必须要做的一项工作内容。
做这项工作的意义在于;能够为安全生产提供隐患的检查手段;能够充分认识到生产过程中所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为减少事故、降低事故损害的后果打基础。
二、重要概念
危险--是指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
一般用危险度来表示危险的程度。
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危险度用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给出,即:
R=f(F,C)
F--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C--发生事故的严重性;
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
危险、危害因素--是指能使人造成死亡、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或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对物造成慢性损坏的因素。
事故隐患--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上的缺陷,一旦有某个触发条件触发,就可发生事故。
三、危险、有害因素分类、辨识方法及内容
(一)危险、有害因素分类
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即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1992)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为6大类,37小类。
1、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包括设备和设施缺陷、电危害、高低温危害、噪声和振动、辐射、有害粉尘等共15种;。
危险源、环境因素识别
辨識的主要對象?
危害因素(危險源) 環境因素
危害因素(危險源)
危害因素
一、危害因素(危險源)定義
危害因素(危險源): 可能導致人身傷害和(或)健康損害的根源、狀態或行為, 或其組合。
危险類: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 有害類: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 素。
危害因素
危害因素的辩识应考虑几个方面
六种典型危害 三种时态 三种状态 人—物—环境方面 六种典型危害
a 各种有毒有害化学品的挥发、泄漏所造成的人员伤害、火灾等; b 物理危害:造成人体辐射损伤、冻伤、烧伤、中毒等; c 机械危害:造成人体砸伤、压伤、倒塌压埋伤、割伤、刺伤、擦 伤、扭伤、冲击伤、切断伤等; d 电器危害:设备设施安全装置缺乏或损坏造成的火灾、人员触 电、设备损害等; e 人体工程危害:不适宜的作业方式、作息时间、作业环境等引 起的人体过度疲劳危害; f 生物危害:病毒、有害细菌、真菌等造成的发病感染。
L──事故或危害性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 事故或危害性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完全可能,可被預料到 相當可能 可能,但不經常 可能性很小,完全意外 極不可能 分數值 10 8 6 4 2
C──事故後果的嚴重程度 後果的嚴重程度 災難性的:可能導致有人死亡 非常嚴重:可能導致有人嚴重失能 嚴重:可能導致暫時性重傷或傷殘 一般:輕微可恢復的傷害 引人注意:不利安全健康 分數值 100 40 20 3 1
危害因素
危害因素的辩识应考虑几个方面
三种时态
a 过去:作业活动或设备等过去的安全控制状态及发生过的人体伤害 事故; b 现在:作业活动或设备等现在的安全控制状况; c 将来:作业活动发生变化、系统或设备等在发生改进、报废后将会产
识别危害因素的基本方法
识别危害因素的基本方法一、经验判断法。
咱就说这经验啊,那可老重要了。
就像家里长辈做饭,火大了容易糊锅,这就是经验。
在工作或者生活里也一样呢。
那些老工人啊,他们干了好些年,哪里容易出问题,一眼就能看个大概。
比如说在建筑工地上,老工人就知道脚手架搭得歪歪扭扭的,那肯定是个危害因素,说不定啥时候就倒了呢。
这就像是一种直觉,但这直觉可是在无数次的经历里磨练出来的。
二、现场观察法。
这就需要咱瞪大眼睛好好看啦。
到现场去,就像侦探一样。
比如说在一个工厂车间,你看那机器周围有没有油渍啊,如果有,这就可能是个隐患呢。
机器运转的时候会不会有奇怪的声音,要是有,那也得小心喽。
还有那些电线,是不是乱糟糟的缠在一起,这要是漏电可不得了。
就像我们逛超市的时候,看到地上有水渍,就知道这可能会让人滑倒,这就是现场观察出来的危害因素呀。
三、检查表法。
这个检查表可就像是一个小清单啦。
把可能出现的危害因素都列在上面。
比如说在化工企业,检查表上可能会有化学品的储存是否合规,通风设备是否正常之类的项目。
我们就一项一项对着检查。
这就好比我们出门之前列个清单,看看手机带了没,钥匙带了没。
按照检查表来,不容易遗漏那些危害因素呢。
四、头脑风暴法。
这就很有趣啦,大家聚在一起,七嘴八舌地说。
不管是同事也好,朋友也好,只要是对这个事情有点了解的人。
就像咱们讨论怎么布置一个房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在识别危害因素的时候也一样,大家你一言我一语。
可能有人会想到一个特别容易被忽略的点呢。
比如说在组织一场户外活动的时候,有人就会说,那个地方会不会有蛇啊,这就是头脑风暴出来的成果。
五、查阅资料法。
现在信息这么发达,咱们可不能浪费资源呀。
不管是网上的资料,还是一些专业的书籍。
比如说要搞一个装修工程,就可以去查查装修材料里哪些可能会释放有害物质。
或者是做食品加工的,查阅资料看看哪些添加剂过量会有危害。
这就像是在知识的海洋里捞宝藏,把那些关于危害因素的知识都捞出来。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方法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方法危险、有害因素识别方法在生产、经营、运输等活动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危险、有害因素。
这些因素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和环境带来危害。
因此,了解和掌握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方法,对于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以下几种危险、有害因素识别方法:1.直观检查法直观检查法是指通过观察、听觉、嗅觉、触觉等感官手段,对生产、经营、运输等场所进行实地检查,以便发现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
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往往能够快速有效地发现一些明显的危险、有害因素,如设备故障、电线裸露、管道漏气等。
直观检查法适用于对已知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排查,以及在事故发生前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
2.类比法类比法是指通过对比同类企业或类似设备的危险、有害因素,推断出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
这种方法通常需要一定的经验积累和比较分析能力,适用于对已知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排查。
类比法需要注意不同企业、不同设备的差异,以及环境因素的变化,避免出现误判。
3.历史事故分析法历史事故分析法是指通过分析过去发生的事故案例,找出事故的原因和规律,从而识别出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
这种方法需要对事故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以便找出事故的根本原因和影响因素。
历史事故分析法适用于对未知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排查,以及对已知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深入分析。
4.专家咨询法专家咨询法是指通过请教专业人士或咨询机构,获取有关危险、有害因素的信息和建议。
这种方法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背景和咨询渠道,适用于对未知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排查和深入分析。
专家咨询法需要注意专家的专业背景和经验水平,以及对咨询问题的理解和解答能力。
5.风险评估法风险评估法是指通过定量或定性的方法,对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评估和排序,确定出重大风险因素,从而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这种方法需要对危险、有害因素进行系统性的评估和分析,以便找出重大风险因素和薄弱环节。
风险评估法适用于对已知和未知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排查和深入分析,以及对风险管理和控制提供决策支持。
[交通运输]工作危害和环境危害因素识别
14
我能安全
工程运输一公司HSE培训课件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方法
(一)分类 1、直观经验分析方法 对照经验法 类比法 2、系统安全分析法
15
2019/1/29
我能安全
工程运输一公司HSE培训课件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方法
(二)步骤: 1、地形地貌、周围环境、交通运输 条件、自然灾害。大方面分析,看 见他潜在的危险; 2、所要进行的工作步骤分析; 3、从运输、装卸、人流、物流、平 面交叉运输、立体交叉 (井场交叉 作业) 、消防等方面进行分析; 4、车间库房就要从场地、工具、机 械运转防护;预防、防护的措施是 什么?这地方是不是要有提示标识、 警示标识、安全标识;
危险有害因素是什么?
2103电伤害:
带电部位裸露、漏电、静电 和杂散电流、电火花、其他 电伤害 2104噪声 2105振动伤害 2108运动物伤害
我能安全
9
2019/1/29
工程运输一公司HSE培训课件
危险有害因素是什么?
22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易燃性液体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爆炸品 粉尘、 酸碱腐蚀品 23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细菌、病菌、病毒 食物中毒
危险有害因素是什么?
2物的因素
2101物理性危险因素和有害因 素: 设备、设施、工具、附件 制动器缺陷、控制器缺陷、外形 缺陷、外露运动件 2102防护缺陷: 无防护装置、设施, 防护不当、支撑不当、 防护距离不够等以及其他防护缺 陷
8
2019/1/29
我能安全
如何识别你身边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如何识别你身边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1.工作场所观察:仔细观察工作场所的环境,发现潜在的职业病危害
因素。
这包括对工作场所的物理条件、化学物质、生物因素、噪声和振动
等进行观察和检查。
2.职业危险源辨识:逐步地辨识和识别各种可能的职业病危害源。
可
以根据工作场所的危险源清单、工作步骤和工作程序等进行初步辨识。
3.职业病调查:通过收集工作场所和工作人员的医学和职业健康信息,评估职业病的发生和危害因素。
这包括对工作人员的问卷调查、健康检查、职业病学资料和职业病报告等信息的收集和分析。
4.工作人员的职业病健康监测: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职业病健康监测,了解工作人员在工作环境中的暴露情况和职业病的发生情况。
可以通
过工作环境监测和生物监测等方法来评估和监测工作人员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5.系统评估:使用合适的工具和方法,对工作环境中的职业病危害因
素进行系统和全面的评估。
这包括对工作环境、工作步骤和工作程序等的
评估,以及对工作人员的职业病和身体健康情况的评估。
6.监测和报告:建立职业病监测和报告制度,及时监测和报告工作环
境和工作人员的职业病情况。
这包括建立职业病监测和报告的数据库,定
期对工作环境和工作人员进行监测和报告,以及向有关部门和工人提供职
业病预防和保护的信息和建议。
总之,识别和评估身边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是一个系统工作,需要综合
考虑工作环境、工作过程和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情况。
只有全面、准确地
识别和评估职业病危害因素,才能采取相应的预防和保护措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和危害。
职业危害和环境因素识别(完整版)
职业危害和环境因素识别为做好本项目的职业卫生安全保障工作,保护全体员工的身体健康,预防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发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使用有毒有害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等有关规定,在有职业危害的施工作业前后,均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建立职业健康档案,同时加强职业病防治安全教育,采用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提供符合职业病要求的职业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职业病防护用品,改善劳动条件,以确保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及安全,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特制定职业病防治措施规定。
一、本项目可能存在的职业病1、职业中毒a、铅及其化合物中毒(电池,油漆、喷漆等)。
b、锰及其化合物中毒(电焊)。
c、硫化氢中毒(化粪池作业工人)。
d、苯中毒(油漆、喷漆、烤漆、浸漆)。
e、甲苯中毒(油漆、喷漆、烤漆、浸漆)。
f、二甲苯中毒(油漆、喷漆、烤漆、浸漆)。
g、汽油中毒(驾驶、汽修、机修等)。
h、氯乙稀中毒(粘接、塑料、焊接、堵漏、防水等)。
2、尘肺a、水泥尘肺(水泥库、装卸)。
b、电焊工尘肺(电焊、气焊)。
3、物理因素职业病a、中毒(露天作业)。
b、局部振动病(打夯机、振动棒、混凝土平板振动器等)。
4、职业性皮肤病a、接触性皮炎(中国漆)。
b、电光性皮炎(紫外线)。
5、职业性眼病a、化学性眼部烧伤(酸、碱、油漆)。
b、电光性眼炎(紫外线、电焊)。
c、职业性白内障(含放射性白内障(激光))。
6、职业性鼻喉口腔疾病a、噪声聋(铆工、校平、气锤)。
7、职业性肿癌a、苯所致白血病(接触苯及其化合物油漆、喷漆)。
8、其它职业病a、职业性病态反应性肺泡炎(接触中国漆、漆树等)。
b、金属烟热(锰烟、电焊镀锌管、熔铅锌)。
c、职业性哮喘(接触易过敏之土漆、樟木、苯及其化合物)。
二、职业危害的主要工种三、防治措施(一)、电焊工作业职业危害的防护电焊作业中有害因素种类繁多,危害较大,因此,为了降低电焊工的职业危害,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1.提高焊接技术,改进焊接工艺和材料通过提高焊接技术,使焊接操作实现机械化、自动化、人与焊接环境相隔离,从根本上消除电焊作业对人体的危害。
作业环境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方法
作业环境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方法作业环境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方法在作业环境中,存在各种可能对人员和设备造成危害的风险因素。
为了确保安全,必须对这些危险、有害因素进行有效的识别和管理。
本文将详细介绍现场调查、经验判断、直接观察、测试检验、类比分析、专家评审、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HAZOP)、事故树分析(FTA)、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以及预先危险性分析(PHA)等识别方法。
一、现场调查现场调查是一种深入了解作业环境实际情况的方法,通过实地观察和调查,可以发现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
调查人员应具备丰富的安全知识和经验,能够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各种因素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
二、经验判断经验判断是指依靠工作人员的经验和知识,对作业环境中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估。
工作人员应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相关理论知识,以便准确判断作业环境中的风险等级。
三、直接观察直接观察是指对作业环境进行实地观察,以便发现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
观察人员应具备专业的知识和经验,能够根据观察结果,对作业环境中的风险进行评估和预测。
四、测试检验测试检验是指通过实验或检测手段,对作业环境中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检测和评估。
测试检验应选择适当的仪器和方法,以便准确检测出作业环境中的风险因素。
五、类比分析类比分析是指通过对比类似作业环境的风险因素,对当前作业环境中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估。
类比分析应选择具有可比性的案例,以便准确预测当前作业环境中的风险等级。
六、专家评审专家评审是指邀请专业领域的专家,对作业环境中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估。
专家评审应选择具有权威性和丰富经验的专家,以便为作业环境提供准确的安全评估。
七、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HAZOP)HAZOP是一种系统化的方法,用于评估系统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和操作性差错。
通过HAZOP分析,可以识别出作业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并为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八、事故树分析(FTA)FTA是一种用于分析事故因果关系的工具,通过对事故进行层层分析,找出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
危险源(危害因素)辨识与环境因素识别
2、危险源(危害因素)辨识分类 危险源(危害因素)
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T13861-2009)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的 危险和有害因素分为以下四大类: (1)人的因素(2类) ; (2)物的因素(3类); (3)环境因素(4类); (4)管理因素(6类)。
人的因素( 人的因素(2类)
规范》 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规范》 GB/T28001-2001) (GB/T28001-2001)中相关术语
3.4危险源 危险源(hazard) 危险源 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 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3.5危险源辨识(hazard identification) 危险源辨识( 危险源辨识 ) 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要求及使用指南》 1、《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 GB/T24001-2004) (GB/T24001-2004)中相关术语
3.5环境(environment) 环境( 环境 ) 组织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 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他们 之间的相互关系。 3.6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environment aspect) 环境因素 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与环境 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3.7环境影响 环境影响(environment impect) 环境影响 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的环境因素给环境造 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
设备或装置危险源(危害因素)的辨 设备或装置危险源(危害因素) 危险源 因素 4/7) 识(4/7)
(4)特种机械危害因素的辨识(1/2) a.起重机械 起重机械危害因素是指各种起重作业(包括起重 机安装、检修、试验)中发生的挤压、坠落(吊具、 吊重)、物体打击和触电。 有关机械设备的基本安全要求对于起重机械同样适 用。这些基本要求是:设备本身的制造质量应良好, 材料坚固,具有足够的强度而且没有明显的缺陷。所 有的设备都必须经过测试,而且进行例行检查,以保 证其完好性。起重机械主要有以下危害因素:翻倒; 超载;碰撞;基础损坏;操作失误;负载失落。
如何识别和应对职业危害
如何识别和应对职业危害职业危害是指在工作过程中可能对工作者的健康和安全造成潜在风险和威胁的因素。
这些危害可能来自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工作方式以及所从事的具体工作内容等方面。
为了确保工作者的健康与安全,我们需要学会如何识别和应对职业危害。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职业危害,并提供相应应对措施,以帮助读者在工作中保护好自己。
一、化学危害化学危害是职业危害中最为常见和普遍的形式之一。
在许多工作场所,人们可能接触到有毒化学物质,如气体、液体和固体。
这些化学物质可能对身体产生刺激性、腐蚀性、致敏性或致突变性等危害。
识别化学危害的关键是了解工作环境中可能存在的有毒物质。
工作者应该阅读相关资料、标签和安全数据表,了解工作材料的成分和潜在危险性。
此外,常规的安全培训和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也是非常重要的措施。
应对化学危害的方法包括:1. 优先选择无毒、低毒的替代品。
2. 遵守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和储存化学品。
3. 戴上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防护面具等。
4. 加强通风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工作区域空气清新。
5.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和职业病筛查,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危害导致的健康问题。
二、物理危害物理危害主要是指工作环境中存在的噪音、辐射、震动等对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
这些危害可能引起听力损害、眼睛损伤、骨折等问题。
识别物理危害的关键是了解工作环境中可能存在的物理因素。
对于噪音而言,可以通过测量噪音水平来评估风险;对于辐射,需要确保工作场所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对于震动,可以采用振动计来检测震动强度。
应对物理危害的方法包括:1. 使用耳塞或耳罩来保护听力,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噪音环境中。
2. 配备防辐射设备,如防护服、辐射护目镜等。
3. 确保工作场所的机械设备符合安全标准,减少震动强度。
4. 坚持正确的姿势和工作方式,避免受伤和骨折。
三、生物危害生物危害主要是指工作环境中存在的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对健康产生潜在威胁的情况。
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识、环境因素的识别方法
物的不安全状态
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指机械设备、物质 等明显的不合安全要求的状态。例如没 有防护装置的传动齿轮、裸露的带电体 等。物的不安全状态可能直接使控制措 施失效而发生事故。例如,电线绝缘损 坏发生漏电;管路破裂使其中的有毒有 害介质泄漏等。 有时一种物的故障可能导致另一种物 的故障,最终造成事故发生。例如,压 力容器的泄压装置故障,使容器内部介 质压力上升,最终导致容器破裂。 物的不安全因素问题有时会诱发人的 因素问题;人的因素问题有时会造成物 的因素问题,实际情况比较复杂。
如何准确、完整的辨识危险源
危险源辨识的过程一定包含着识别危险源对象和确定危险源通过
什么方式、途径、条件,造成哪些人的伤害。
危险源对象有两种:根源,即能量物质或载体;状态,即约束能量物质或载体 意外释放能量措施的缺陷。 例如,一带电导线可以视为根源危险源,而带电导线外部的绝缘层破损可视为 状态危险源。无论是根源或状态,都要针对组织的具体工作场所或工作活动识 别其存在,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其特性。 实际的危险源辨识过程中,可通过确定系统中存在的能量物质或载体识别根源 危险源对象;通过确定约束能量物质或载体意外释放能量措施的缺陷,识别状 态危险源的存在。但无论如何不能缺少对危险源对象的特性确定,即识别的危 险源对象通过什么方式、途径、条件,造成哪些人的伤害。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中将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 不良归纳为4大类,如下表所示。
序号 1. 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1.10 1.11 2. 2.1 2.2 2.3 2.4 2.5 2.6 2.7 不安全状态分类 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陷 无防护罩 无安全保险装置 无报警装置 无安全标志 无护栏或护栏损坏 电气未接地 绝缘不良 危房内作业 防护罩未在适当位置 防护装置调整不当 电气装置带电部位裸露 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设计不当、结构不合安全要求 制动装置缺陷 安全距离不够 拦网有缺陷 工件有锋利倒棱 绝缘强度不够 机械强度不够 序号 2.8 2.9 2.10 2.11 2.12 2.13 3. 3.1 3.2 4.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4.10 不安全状态分类 起吊绳索不符要求 设备带病运行 设备超负荷运转 设备失修 地面不平 设备保养不良、设备失灵 个人防护用品等缺少或缺陷 无个人防护用品、用具 防护用品不符安全要求 生产场地环境不良 照明不足 烟尘弥漫视线不清 光线过强、过弱 通风不良 作业场地狭窄 作业场地杂乱 地面滑 操作工序设计和配置不合理 环境潮湿 高温、低温
HSE环境因素辨识危害因素辨识
HSE环境因素辨识危害因素辨识概述HSE(Health, Safety, and Environment)环境因素辨识以及危害因素辨识是在工作和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任何工作场所,理解和辨识环境和危害因素是确保员工安全和保证生产环境的基本步骤。
HSE环境因素辨识HSE环境因素的辨识涉及工作场所内外的各种因素,这些因素可能对员工的健康和安全产生影响。
以下是一些用于对HSE环境因素进行辨识的主要步骤和考虑因素:1. 工作场所内部环境•空气质量:检查空气中是否有有害气体或化学物质,确保通风系统正常。
•光照条件:保证光照充足,避免过暗或过亮的工作环境。
•噪音水平:评估工作场所的噪音水平,考虑采取隔音措施。
•温度和湿度:确保温度和湿度在舒适范围内,避免过热或过冷。
2. 工作场所外部环境•周边环境:考虑周围环境对工作场所的影响,例如污染源、交通情况等。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工作场所所在地区的自然灾害风险,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3. 物理因素•设备安全性:检查设备是否符合安全标准,以防止设备故障导致事故。
•火灾风险:评估火灾风险,制定逃生计划和灭火措施。
危害因素辨识危害因素辨识是指确定可能对员工健康和安全构成危险的因素。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危害因素辨识方法和注意事项:1. 化学品危害•辨识危险品:标识和分类潜在的化学品危害,确保正确储存和处理。
•提供安全数据表:提供化学品的安全数据表,确保员工了解如何正确使用和处理危险化学品。
2. 机械危害•机械检查:定期检查和维护机械设备,确保其安全性能。
•员工培训:为员工提供机械操作培训,避免因操作失误导致事故。
3. 职业病危害•辨识职业病危害:了解员工可能暴露的职业病危害,并采取预防措施。
•健康监测:实施员工健康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职业病危害。
总结HSE环境因素辨识和危害因素辨识是保障员工健康和安全的重要措施。
通过正确辨识环境和危害因素,可以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工作场所的安全和生产环境的稳定。
作业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辨识
作业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辨识在各种生产和工作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各种潜在的危险和危害因素,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和工作人员的健康。
因此,在进行相关作业之前,需要对作业过程进行危险和危害因素的辨识,以确保作业的安全完成。
作业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的定义作业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是指在某一具体的作业过程中,可能会引发某种意外事件或伤害的各种因素。
这些风险和危害因素往往是来自于作业环境、作业机器设备和作业操作人员等多方面的因素。
作业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的种类十分繁多,例如:高处坠落、机器设备故障、电击、灼伤、烫伤、中毒、光化学损伤、接触感电、吸入危险气体等等。
作业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的辨识方法为了对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和危害因素进行科学的辨识,有以下几个步骤:1. 作业过程分析方法作业过程分析是指对作业过程及其相关的各种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对作业环境、作业机器设备以及作业人员等各方面的要素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可能存在的风险和危害因素。
2. 事件链法事件链法是通过分析某一事件的发展过程,逐步推断出事件的根本原因。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全面分析与作业有关的各种情况,找出其中存在的危险和隐患源,进而推断出最终的事件结果。
3. 特识法特识法是针对某一类型作业中所特有的风险和危害因素进行详细分析的方法。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辨识出此类作业中存在的风险和危害因素,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
4. 风险评估法风险评估法是一种科学的方法,用于评估作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和危害因素。
通过向有关方面收集各种信息,分析作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而对风险进行评估和分类,制定合适的预防措施。
作业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的控制措施在对作业过程的危险和危害因素进行了充分的辨识后,需要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确保作业的安全完成。
控制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取消或简化作业当作业过程中存在严重的危险和危害因素时,应考虑取消或简化此次作业,避免出现危险事件,尽可能降低危险和危害因素的程度。
工作环境危害因素辨识与评价表
工作环境危害因素辨识与评价表
本表格用于辨识和评估工作环境中的危害因素,以采取适当的
控制措施来保护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1. 工作内容
描述工作内容和操作方式。
2. 危害辨识
标识与工作活动相关的危险物质、物理、仿生和心理侵害。
列
出危险物质、工具、机器、装置等并说明其可能对员工造成的危害。
3. 暴露评估
评估员工可能暴露于的危害因素,包括浓度、频度和持续时间等。
4. 风险评估
根据暴露评估和危险性评价,评估各项危害因素对员工的健康
和安全可能造成的风险。
确定采取的措施和设备的级别,并确定监
测的需要。
5. 控制措施
确定和记录评估和控制危害的措施。
采用层级控制原则,控制
优先使用技术控制方法,如更换物料或设备,限制操作或暴露时间,然后使用行政控制和个体防护措施。
6. 资源、监控和预警
记录所需的人力、技术和财务资源,以实施所选择的控制措施。
必要时设立监控机制和预警系统,以确保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7. 操作程序的审查和更新
审查所选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必要时更改程序以不断提高控制
措施和评估过程的有效性。
该表格可用于所有类型的工作环境,以辨识和评估危害因素,
以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以保护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10
危险有害因素是什么?
3、环境因素 室内环境因素:地面滑、作业场所杂乱、 作业场所狭窄、 地面不平; 采光照明不良; 作业场所
611
危险有害因素是什么?
室外作业环境因素 恶劣气候与环境 作业现场场地湿滑、狭窄; 作业场地杂乱、不平; 地面开口缺陷; 行驶途中的红绿灯、学校路口违章的行人; 违章车辆; 私家车、电动车、摩托车; 交叉作业现场的混乱; 雨雪雾冰等环境的影响
5、电气设备可从触电、断电、 火灾、爆炸、误运转、误操作、 静电、雷电等方面进行识别;
6、注意识别存在各种职业危害 因素的作业部位。
618
雾天行车风险识别分析
一、环境因素
能见度低, 视野不佳, 可视距离和范围缩小, 驾驶人的观察判断受到
了极大影响。
619
雾天行车风险识别分析
二、物的危险因素
如果我们安全意识不强,专业知识不够 ,操作技能不熟练,突发事件应变能力 不强 ------那么,我们就危险了!
65
工作危危险是害什和么环?境危害识别
危险是人们对事物的 具体认识:
危险环境、
危险条件、
危险状态、
危险物质、
危险场所、
危险人员、
以上都可能是危险因素等;
用风险度来表示危险的程度 。
612
危险有害因素是什么?
4管理因素 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 安全责任制 操作规程不规范 培训制度不完善 职业健康管理不完善
613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标准
进行危害识别时,判断是否安全的标准: 已经制定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 已经下发的文件、规定、要求; 各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
627
雾天行车安全操作措施
当前方车辆发生事故发 生堵车后,要立即下车 选择安全地带等候(千 万不要关闭灯光);
严禁在驾驶室休息,防 止后方车辆视线模糊, 车辆措手不及,发生追 尾事故,造成自身伤害 。
628
雾天行车安全操作措施
雾天行车一定要遵守灯 光使用规定:开启雾灯 、近光灯、示廓灯、前 后位灯和危险报警闪光 灯,利用灯光来提高能 见度,看清前方车辆、 行人及路况,也让别人 容易看到自己。
④在交叉路口,因看不清红绿灯或左右两侧驶 来的车辆,交叉行驶的车辆发生侧面碰撞;
623
雾天行车风险识别分析
⑤因视线不清,没有及 时发现道路上的非机动 车、行人或路边停驶的 车辆而发生事故。
一般情况下,雾天发生 的事故都比较大,特别 是在高速公路上发生的 交通事故,往往后果都 非常严重。
624
事故。
621
雾天行车风险识别分析
四、雾天发生事故类型 :
①车速较快,没有及时发 现前车或前车遇有情况刹 车,发生追尾事故,甚至 连环追尾事故;
②在没有中心隔离带的道 路上超车时,在超车前因 没有发现来车或距离、速 度判断有误,发生迎面碰
622
雾天行车风险识别分析
③在没有中心隔离带的道路上会车时,因双方 或其中的一方没有发现来车,发生迎面碰撞。
挡风玻璃和车窗上容 易凝聚水汽,不仅影 响驾驶人视线,而且 对面来车车灯射出的 光线也显得特别析
三、人的危险因 素
在雾天特别是浓雾环境中开 车,由于能见度低、控制着 车速跑不起来等原因,容易 造成驾驶人
心情压抑、 烦躁和情绪波动。 注意力分散, 发生错觉,判断失误,发生
工作危害和环境危害因素识 别
62
63
工作危害和环境危害识别
一、安全是什么? 二、危险有害因素是什么? 三、危险有害因素分类 四、危险有害因素识别方法 五、危险有害因素识别标准
六、危险有害因素识别步骤
七、雾天行车风险识别分析
八、雾天行车安全操作措施
64
安全是什么?
安全,就是危险!是相对于危险的一种 状态。是已经发现的,采取了有效的预 防、控制措施的危险因素、危险环境、 危险动作。
行驶中要勤用车辆雨刮 刷去凝结在挡风玻璃上 的水汽,以提高视线的 清晰度;
626
雾天行车安全操作措施
对方车速较快,应主动减速让行,必要时靠边 停车。
前方路侧有障碍时会车,要留出提前量和安全 间距。切勿盲目侥幸会车。
严禁超车,视线低于30米时,就要考虑选择安 全地带停车休息,待大雾散后,再行驶。
雾天行车安全操作措施
雾天行车一定要降低车速在40km/h以下,严 禁超车;
冰霜雾遮挡视线时,要打开防雾灯、示宽灯、 近光灯,和前车要保持30米的安全有效距离, 缓慢行驶,注意观察车辆行人路况;
会车时要按喇叭提醒对面车辆注意,不可抢会 。
625
雾天行车安全操作措施
勤按喇叭警告行人和其 他车辆;当听到其他车 的喇叭声时,应立刻鸣 笛回应,提示自己的行 车位置。
629
雾天行车安全措施
注意不要使用远光灯 ,这是由于远光偏上 ,射出的光线会被雾 气反射,在车前形成 白茫茫一片,反而什 么都看不清楚。
614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方法
(一)分析方法
1、直观经验分析方法 对照经验法 类比法 2、系统安全分析法
615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方法
(二)步骤:
1、地形地貌、周围环境 、交通运输条件、自然灾 害。大方面分析,看见他 潜在的危险;
安全警示标志 上、下、左、右方位 安全位置 安全逃生路线
66
危险是什么?
67
危险有害因素是什么?
68
危险有害因素是什么?
69
危险有害因素是什么?
2物的因素 物理性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 设备、设施、工具、附件 制动器缺陷、控制器缺陷、外形缺陷、外露运
动件 间接安全防护缺陷: 无防护装置、设施, 防护不当、支撑不当、 防护距离不够等以及其他防护缺陷
616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方法
2、工作步骤分析; 从运输、装卸、人流、物流、平面交叉运输、
立体交叉 (井场交叉作业) 、消防等方面进 行分析; 3、车间库房就要从场地、工具、机械运转防 护;这位置有的提示标识、警示标识、安全标 识;预防、防护的措施是什么?
617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方法
4、对机械设备可从运动零部件 和工件、操作条件、检修作业、 误运转和误操作等方面进行识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