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整理
词类活用整理名词活用(一)名词作动词1、天雨墙坏雨:名词用作动词,下雨。
《智子疑邻》2、妇抚儿乳乳:名词用作动词,喂奶。
《口技》3、不能名其一处也名:名词用作动词,说出。
《口技》4、会宾客大宴会:名词用作动词,恰逢,正遇上。
宴:名词用作为动词,举行宴会。
《口技》5、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名词用作动词,出名,闻名。
《陋室铭》6、腰白玉之环腰:名词用作动词,腰佩。
《送东阳马生序》7、狼不敢前前:名词用作动词,向前。
《狼》8、恐前后受其敌敌:名词用作为动词,攻击。
《狼》9、一狼洞其中洞:名词用作动词,打洞。
《狼》10、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隧:名词用作动词,(从柴草中)打洞。
《狼》12、每至晴初霜旦霜:名词用作动词,下霜。
《三峡》13、虽乘奔御风不以及也奔:名词用做动词,飞奔的马《三峡》14、皆披发文身文:名词用作动词,画文彩。
《观潮》15、以光先帝遗德光:名词用作动词,发扬光大。
《出师表》16、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名:名词用作动词,命名,给…取名。
17、故自号曰醉翁也号:名词用作动词,取别号。
《醉翁亭记》18、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泉:名词用作动词,汲泉水。
茗:名词用作动词,煮茶。
罍:名词用作动词,端酒杯。
红装:名词用作动词,穿着艳装。
蹇:名词用作动词,骑驴。
《满井游记》19、皆指目陈胜目:名词用作动词,用眼睛示意。
《陈涉世家》20、尉果笞广笞:名词用作动词,用竹板打。
《陈涉世家》21、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下:名词用作动词,攻下,攻克。
《陈涉世家》22、陈胜王王:名词用作动词,为君王。
《陈涉世家》23、置人所罾鱼腹中罾:名词用作动词,用鱼网。
《陈涉世家》24、功宜为王功:名词用作动词,论功劳。
《陈涉世家》25、皆刑其长吏刑:名词用作动词,惩罚。
《陈涉世家》26、策勋十二转策:名词用作为动词,记下。
《木兰诗》27、愿为市鞍马市:名词用作为动词,买。
《木兰诗》28、处处志之志:名词用作动词,做标记。
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
词类 现代汉语 实词:名、动、形、数、量、代 虚词:介、副、连、助、叹、拟声 古代汉语 实词:名、动、形、数、量 虚词:介、副、连、助、代 在文言文当中,词类活用是一个十分显著的现 象。现代汉语也有词类活用的现象,不过没有 文言文那么显著。下面分类列举一些词类活用 的例子。
一、 名词的活用
四、数词活用
数词活用为名词 如: 1、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 、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论》(一个整体) 2、吾对曰:“定于一。”(统一) 、吾对曰:“定于一 数词活用为动词 如: 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 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统一)
五、使动用法
一个动词或者形容词, 一个动词或者形容词 , 产生了使宾语发生某个 动作的意思,宾语成了动作的主题, 动作的意思,宾语成了动作的主题,这个动词 或者形容词便有了使动意义, 或者形容词便有了使动意义,活用为使动动词 了。如: (1)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 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捕蛇》) (动词使动) (2)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令辱之, 以激怒其众。(《陈涉》)(形容词使动) 以激怒其众。(《陈涉》)(形容词使动)
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1、形容词用作动词:辱:辱没。
例句: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尽:吃尽。
例句:一食或尽粟一石。
2、名词用作动词:策:名词,马鞭子。
这里用作动词,用鞭子打的意思。
鞭策,驱使。
例句:策之不以其道3、数量词用作动词:千里:行千里。
例句: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4、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尽:使……尽,竭尽。
例句:食之不能尽一词多义虽有千里之能:的马之千里者:结构助词,不译策之不以其道:代词,它,在本文中代指千里马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助词,不译虽有千里之能:才能,能力安求其能千里也:能够策之不以其道:用鞭子打执策而临之:马鞭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连词,表转折,但是执策而临之:连词,连接状语和谓语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吃,动词食之不能尽其材:通“饲” 喂养,动词故虽有名马:即便虽有千里之能:虽然其真无马邪:难道【反问,加强语气】其真不知马也:可译为“恐怕”【表示判断、猜测】其材通假字(1)食马者:“食”通“饲”,喂.(2)才美不外见:“见”通现,显现.(3)食之不能尽其材:“材”通“才”,才能.(4)其真无马邪:“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三、古今异义是古义:这样的.例: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今义:判断词.安古义:怎么.例:安能求其千里也?今义:安全;安定;安装.等古义:同样.例:且欲常马等不可得.今义:等候;用在人称代词名词后表示复数或列举.或古义:有时,有的人.例:一食或尽粟一石今义:或者三、回答下面问题1、为什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其作用?2、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3、描写“食马者”形象的是哪一句?。
词类活用是什么意思
词类活用是什么意思词类活用意思是指某些词临时改变其基本语法功能去充当其它词类或基本功能未改变而用法比较特殊的现象。
词类活用6大类型主要有:1、名词活用为动词。
2、动词活用为名词。
3、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4、数词活用为动词。
5、名词用作状语。
6、形容词作名词。
一、名词作状语与文言散文一样,古诗词中的名词作状语,就是将名词放在谓语中心语动词的前面,让它修饰、限制后面的中心语动词。
依据状语的语法性能,处在状语位置上的名词,其实已变成了副词,因此名词作状语亦称名词活用为副词作状语,表示各种形态。
例: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曹操《短歌行》)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杜甫《石壕吏》)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上例中句是方位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的趋向,意思为“向南”;句是名词作状语,表示时间,意思为“在夜里”;句是名词作状语,表示比喻,意思是“像灰一样”“像烟一样”。
二、名词活用为动词在古诗词中,名词活用为动词的现象随处可见。
我们知道,古诗词是以精练的语言传达丰富的意蕴,协调优美动人的韵律和节奏,以达到精警传神,动人心魄的艺术效果的。
把名词放在特殊的条件下,使之活用为动词,正是使古诗词语言灵动、精彩、传神的有效途径。
在鉴赏活动中,我们必须抓住这些“特殊的条件”,才能准确理解并解释这些活用的词语。
例: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雨”,读作yu,破音异读。
依据名词前有能愿动词“欲”,该名词活用为动词的活用条件,“雨”字由名词活用为动词“下雨”。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客”,原意是名词“宾客”,此与“京华”构成了动补关系,活用为动词“客居”。
三、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形容词,按其语法性能是不能带宾语的。
但是如果它处在谓语中心语的位置上,带上了宾语,与宾语构成了动宾关系;或者后有补语,并与补语构成了动补关系;或者与前面的主语构成了主谓关系,则此形容词即活用为一般动词。
常见词类活用类型及判断方法
例如,“衣锦还乡”中的“衣”,原为名词,在此句中用作动词,表示“穿锦”,这是因为该句语境中需要一个动词来描述行为 动作。
注意词类活用的规范性
词类活用的规范性指的是在语言使用 中,某些词类活用是不规范的,需要 避免使用。
VS
例如,“铁证如山”中的“铁证”, 原为名词,在此句中用作形容词来修 饰“如山”,这种用法就不符合语法 规范,应改为“铁证如山的事实”。
名词活用为动词
将名词用作动词,能够赋予事物新的动作含义,使语言更加丰富和生动。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 (将名词“春风”转化为动词,形容春风的生机勃勃)。
丰富语言情感色彩
褒义词贬用
将原本表示褒奖或赞扬的词语用于描述贬义或批评的事物,能够更加强烈地表达不满或讽刺 的情感。例如,“他是个天才的骗子”(将褒义词“天才”用于描述贬义事物“骗子”,强 调其欺骗手段高明)。
常见词类活用类型及判断方法
目录
• 词类活用的定义和类型 • 词类活用的判断方法 • 词类活用的修辞效果 • 词类活用的注意事项 • 词类活用的例句分析
01 词类活用的定义和类型
定义
词类活用是指词语在特定语境中临时 改变其原有的词性、功能和意义,以 满足表达需求的一种语言现象。
词类活用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语法现 象,也是现代汉语中某些词语的特殊 用法。
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抽象名词具象化
通过将抽象名词转化为具象事物或形象, 能够使语言更加生动和形象。例如,“梦 想是人生的翅膀”(将抽象名词“梦想” 具象化为“翅膀”,形容梦想对人生的支 撑作用)。
VS
具象名词抽象化
将具象名词转化为抽象概念或比喻,能够 使语言更加深刻和富有哲理。例如,“爱 情是心灵的港湾”(将具象名词“爱情” 抽象化为“心灵的港湾”,形容爱情对心 灵的慰藉作用)。
什么是词类活用
什么是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在古代汉语尤其是上古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句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基本语法功能。
常见的词类活用类型:
1、名词活用为动词:古代汉语当表示同某事物或方位处所等有关的行为变化时,常常使用表示这一事物、方位处所的名词来表示,这就是名词活用为动词。
2、形容词作动词:把表示某种性状的形容词按动词的语法规则使用,并表示与该性状相关的行为变化。
或形容词活用作一般动词就是形容词作谓语且带了宾语(又不是使动意动用法)。
这就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3、数词作动词:把表示某种数量的数量词按动词的语法规则使用,并表示与该数量相关的行为变化,这就是数量词活用为动词。
4、使动用法:使动用法是其动词和宾语的关系,不一定需要用“使宾语怎么样”的语言形式去理解和语译。
5、名词作状语:动词前面有名词,如果此名词不是句子的主语,一定活用作状语。
表示时间、方位的名词常常活用为状语。
词类活用
一、使动用法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如动词使动用法:“项伯杀人,臣活之。
”“活之”是“使之活”。
形容词使动用法:“春风又绿江南岸。
”就是“春风又使江南岸绿”。
名词使动用法:“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
”“生死”相当于“使死生”,即“使死者复生”;“肉骨”相当于“使骨肉”,即“使白骨生肉”,也是使死者复生的意思。
二、意动用法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如,形容词意动用法:“渔人甚异之。
”“异之”是“认为它奇怪”的意思。
名词意动用法:“孟尝君客我。
”“客我”是“以我为客”。
三、名词用如动词如;“驴不胜怒,蹄之。
”“蹄之”是“(用蹄子)踢之”的意思。
又如:“草木畴生,禽兽群焉。
”“群”是“群居的意思”。
再如“齐军既已过而西矣。
”“西”是“往西去了”的意思。
四、名词用作状语现代汉语只有时间名词才能作状语,普通名词用作状语的很少见。
但在古汉语中,普通名词也可以用作状语。
这是古汉语常见的现象。
如表示方位或处所:“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北”表示方位。
“蜀太宋以下郊迎。
”“郊”即“郊外”,表示处所。
“郊迎”,就是“在郊外迎接”。
表示工具或依据:“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可译为“用箕畚运到⋯⋯”。
又如:“失期,法当斩。
”“法当斩”是“依法应杀头”的意思。
表示对人的态度:“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客待之”是“像对待客人一样对待他”的意思。
表示比喻:“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其一犬坐于前”,是“其中一条狼像狗那样坐在前面”的意思。
1 使动用法是指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个动作,即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做什么”的意思。
如《郑伯克段于鄢》:“庄公寤生,惊姜氏”,句子中的“惊”,并不是说主语庄公本人吃惊,而是说使宾语姜氏受了惊吓。
实际上,使动用法是以动宾结构的形式表达了递系结构的内容,用“动+宾”表示“使+宾+动”的意思。
现代汉语一般不用使动用法,而是用递系结构来表示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有的本来就是动词,有的本来属于形容词或名词。
词类活用
•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 ) • A、则修文德以来之 B、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 C、外连衡而斗诸侯 D、以弱天下之民 • 4、下列句中加点字用法用作使动用法的一项是( ) • A、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B、项伯杀人,臣活之 C、 顺流而东也 D、使不上漏
意动用法
• 意动用法是主语主观上认为(或以为)宾语具有 谓语所表示的内容,是存于意念的想法或看法, 客观上不一定如此。或者说谓语动词具有“认为 (或以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一般可译为"认 为"、"以为 "等。 • 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和名词的活用,动词本身 没有意动用法。
• 3、下列加点字与“常在于险远”中的“险远’’活用相 同的一项是 ( ) • A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 B且庸人尚羞之 • C.而高其值 • D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 4、下列红字是形容词作名词的一项是( ) • A、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 B、秦地可尽王也。 • C、猥以微贱 D、会盟而谋弱秦。
翻译成“ 像......一样”。
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像狗那样)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像北斗星那样)(像蛇那样) 3、吾得兄事之。
“像……”
四、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或 方式,在翻译时,一般要在活用的那 个名词前加上一个介词“用”。当然, 具体翻译须据语境而定。
1、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二、意动用法(解说) 认为 主语认为宾语 具有某种形态 或特征 以…为 主语把宾语当 作某种事物
意动用法(例句) 当作
名词 吾从而师 之 把他当作老师 我者 认为我美
把
形容词 吾妻之美
认为
意动用法总结
• 意动用法 • 谓语动词含有 认为宾语怎么样 或把宾语当中什么
词类活用
四、有关词类活用的几个问题
(一)词类活用与词的兼类
活用和兼类从理论上好理解,实际辨认起来不 容易,需要有一个量化统计的过程。一般说来, 词典上已经确定为一个义项的,就不宜当作活 用。
如:“食”兼有名词动词两种词性。 “甘其食,美其服。” “公赐之食,食舍 肉。”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
(二)一般动宾关系与特殊动宾关系的区别
1.译为“认为(觉得)……(是)……”,形 容词意动有一部分可采用这种译法。如“吾妻 之美我者”、“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 小天下” 。
2.译为“把……当作……”,名词意动基本上 都可采用这种译法。
3.译为动补结构或状中结构,如“轻齐”译为 “轻视齐国”(状中结构),“贵谋”译为看 重谋略(动补结构)。
三、特殊活用之二——意动用法
(一)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臣闻帝王之兵,以全取胜,是以贵谋而贱战。
(二)名词的意动用法
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 我!” 秦王师君,天下莫不知。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侣鱼虾而友麋鹿。
(三)意动用法的翻译
3.名词活用作动词后,要结合具体的语境, 通过引申,才能得出恰当的意义。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限制) 籍吏民,封府库。(登记)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说及,提 及) 布囊其口。(填塞)
(二)动词活用为名词
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 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 问其名居,不告而退。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三日不食,耳无闻,目无见也。
张苍德王陵,……及苍贵,常父事王陵。 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
3.表示行为的工具或凭借,含有“用……”或 “按……”“根据……”的意思。
语文中什么是词类活用
语文中什么是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指某些词临时改变其基本语法功能去充当其它词类或基本功能未改变而用法比较特殊的现象。
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非常普遍,是古代汉语的重要语法特点之一,其内容主要包括名词、形容词、数词用作一般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等。
在现代汉语中,普通名词一般不能用作状语,古今有别。
名词作动词古代汉语当表示同某事物或方位处所等有关的行为变化时,常常使用表示这一事物、方位处所的名词来表示,这就是名词活用为动词。
① 定律:名词一起使用,不并置来修饰关系,没有谓语。
一般来说,前一个名词用作动词。
例:晋军函陵。
——《烛之武退秦师》Army是一个名词,在这里被解释为Garrison,用作动词②规则:名词后紧接代词或所处名词,介宾短语。
名词活用做动词现在国王的鼓乐就在这里。
鼓乐:打鼓③名词前有副词或能愿动词欲,能名词活用做动词云彩像雨一样飘落。
下雨了④名词前用“而”与动词或动词性短语相连接,名词活用做动词边唱边唱。
歌曲:唱歌衣冠而见之。
衣冠:穿上衣服,戴上帽子形容词作为动词把表示某种性状的形容词按动词的语法规则使用,并表示与该性状相关的行为变化。
或形容词活用作一般动词就是形容词作谓语且带了宾语又不是使动意动用法。
这就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例如:邻居胖,国王瘦——蜡烛的武学从秦师撤退厚、薄皆为形容词,在这解释为变雄厚、变薄弱,做动词用作为动词的数字把表示某种数量的数量词按动词的语法规则使用,并表示与该数量相关的行为变化,这就是数量词活用为动词。
实例① 霸主有德行,但为什么两三个王子呢?【为王要靠德行,但你的国家没有明确的德行。
你怎么能长期统治王子?】②籍令秦始皇长世,……虽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
假若秦始皇长寿的话,……那么即使是使秦始皇与三皇并列变成四皇,与五帝并列变成六帝,也不能比拟秦始皇的隆盛【简要分析】数字的使役用法是使事物在数量上发生变化,例如“四”和“六”② 或者“两三次”和“反复”的例子①.使动用法所谓使役用法,即动词和宾语之间的关系,并不一定需要以“如何制造宾语”的语言形式来理解和翻译。
词类活用的例子200个
词类活用的例子200个1. 人 - 人们(复数形式)2. 学生 - 学生的(形容词形式)3. 家 - 家庭(衍生词)4. 狗 - 狗的(形容词形式)5. 城市 - 城市化(动词形式)6. 跑 - 跑步(名词形式)7. 吃 - 吃饭(名词形式)8. 学习 - 学习者(名词形式)9. 写 - 写作(名词形式)10. 看 - 看见(动词形式)11. 高 - 高度(名词形式)12. 快 - 快速(副词形式)13. 美丽 - 美丽地(副词形式)14. 聪明 - 聪明的(形容词形式)15. 幸福 - 幸福地(副词形式)16. 很 - 很快(形容词修饰)17. 非常 - 非常高兴(形容词修饰)18. 已经 - 已经完成(动词修饰)19. 随便 - 随便选择(动词修饰)20. 多么 - 多么美丽(形容词修饰)21. 学生 - 学生们(复数形式)22. 家庭 - 家庭的(形容词形式)23. 城市 - 城市化(动词形式)24. 桌子 - 桌子上(副词形式)25. 学校 - 学校里(副词形式)26. 跑 - 跑步(名词形式)27. 吃 - 吃饭(名词形式)28. 学习 - 学习者(名词形式)29. 写 - 写作(名词形式)30. 看 - 看见(动词形式)31. 高 - 高度(名词形式)32. 快 - 快速(副词形式)33. 美丽 - 美丽地(副词形式)34. 聪明 - 聪明的(形容词形式)35. 幸福 - 幸福地(副词形式)36. 很 - 很高兴(形容词修饰)37. 非常 - 非常快(形容词修饰)38. 已经 - 已经完成(动词修饰)39. 随便 - 随便选择(动词修饰)40. 多么 - 多么美好(形容词修饰)41. 动词:跑、吃、睡、学习、工作42. 名词:书、桌子、苹果、学生、老师43. 形容词:美丽的、高大的、聪明的、快乐的、困惑的44. 副词:慢慢地、快速地、仔细地、轻轻地、有时候45. 代词:我、你、他、她、我们46. 介词:在、上、下、里、外47. 连词:和、但是、因为、所以、如果48. 数词:一、二、三、十、百49. 冠词:一个、这个、那个、哪个、每个50. 叹词:哇、嗯、哈哈、喔、呀51. 感叹词:太好了、真棒、太难了、太简单了、好吧52. 助词:的、得、地、了、吗53. 量词:个、只、本、条、碗54. 语气词:啊、呢、嘛、吧、哦55. 反义词:高低、大小、快慢、多少、胜败56. 名词性词语:学校、医院、酒店、电影、音乐57. 动词性词语:行走、思考、歌唱、写作、绘画58. 形容词性词语:漂亮的花、高大的树、快乐的笑声、聪明的孩子、困惑的问题59. 副词性词语:慢慢地走、快速地跑、仔细地检查、轻轻地触摸、有时候会迟到60. 代词性词语:这本书、那个桌子、每个学生、你们中的一个、我自己61. 介词性词语:在房间里、上楼梯、下车、里面、外面62. 连词性词语:和你一起、但是他不同意、因为下雨了、所以我们留在家里、如果你愿意的话63. 数词性词语:一只猫、二十张纸、三个苹果、十五个学生、一百块钱64. 冠词性词语:这个人、那个地方、哪本书、每个季节、一些水果65. 叹词性词语:哇,好漂亮啊!嗯,我明白了。
词类的活用
(二)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 《出师表》:“亲贤臣,远小人,此 先汉所以兴隆也。” • 《孟子· 梁惠王上》:“ 老吾老,以及 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三)数词词活用作动词 • 《荀子· 儒效》:“法后王,统礼仪, 一制度。” • 《韩非子· 十过》:“今君杀臣身以三 之可也。”
现代汉语中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八、为动用法 • 谓语具有“为宾语怎么样”的含义。 • 《三国志· 华佗传》:“佗脉之。” • 《左转· 隐公元年》:“夫人将启之。” • 《左传· 僖公三十三年》:“文赢请三 帅。”
九、词类活用的条件(怎样辨别词类活 用)
• 1、两个名词连用 • 《韩非子· 五蠹》:“遂王天下。” • 《史记· 陈涉起义》:“乃丹书帛曰: 陈胜王。”
4、表示行为动作的状态(表示比喻) 《聊斋志异· 狼》:“少时,一狼迳去, 其一犬坐于前。” 《史记· 循吏列传》:“丁壮号哭,老人 儿啼。” 《左转· 庄公八年》:“豕人立而啼。”
现代汉语中的名词作状语
• • • • 蚕食鲸吞 口诛笔伐 土崩瓦解 星棋罗布 敌人只好龟缩在战壕里。 国家领导人电贺我奥运健儿。
《荀子· 劝学》:“君子之学也以美其 身。” 《战国策· 齐策一》:“吾妻之美我者, 私我也。”
五、名词、形容词等活用作动词
(一)名词活用作动词 1· 普通名词活用作动词 • 《黔之驴》:“驴不胜怒,蹄之。” • 《廉蔺列传》:“左右欲刃相如,相 如张目斥之。”
2· 方位名词活用作动词 • 《左传· 僖公三十二年》:“秦师遂 东。” • 《史记· 孙膑列传》:“齐军既已过而 西矣。”
词类的活用
曹祝兵
一、词类活用的定义
• 词类活用是指在古代汉语里,某些词 在一定得条件下,临时具有另一类词 的语法功能。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运 用,叫作词类活用。 • 如:《左传·庄公十三年》:“曹子 手剑而从之。”
词类活用
动词的使动用法。表示 “(主语)使(宾语)怎 样”,活用为有“使”“令” B、可烧而走也。 B\走:使(之)逃跑。 意义的动词。动词和它的宾 (《赤壁之战》) 语不是一般的支配与被支配 C\使……来。 C、故远人不服,则修 的关系,而是使宾语所表示 的人或事物产生这个动词所 文德以来之 . 表示的动作行为。翻译时要 《季氏将伐颛顼》 采用兼语式的形式。一般来 说,凡是不及物动词带宾语 总结:以上为动词 的,多属使动用法。
形容词 活用为 动词
形容词是不带宾语的,如果 带了宾语(有时也不带),而又 没有使动、意动的意味,就是活 用为一般动词。 译为:善待。 译为:说坏话。 译为:穷尽。 译为:善于。 译为:变小变弱。
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 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活用的两种情况。
13、追亡逐北,流血漂橹 《过秦论》 动作名,逃亡的人。 14、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过秦论》 动作名,收藏的珠宝 15、翩翩两骑来是谁? 《卖碳翁》 动作名:骑马的人 动词作名词的规律:动词活用为名词,就是 动词跑到了主语和宾语的位置上。
形容 词的 活用
形容词 活用为 名词 形容词 活用为 动词
吏于土:在地方上做官。 后带补语。 芽:发芽。前有副词 “已” 。 花:开花。在谓语位置。 事:做,从事。 水:游水。前有能愿动词 “能”。 目项王:向项王使眼色。 本义为鱼网,这里用作 “用网捕捉”。前有结构 助词“所”。 王:为王,称王。读wàng (去声)。 籍:登记。 侯:封侯。
练习: 1、邹忌朝服衣冠 2、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3、驴不胜怒,蹄之 4、其疾病而死。(《五 人墓碑记》) 5、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 路。(《桃花源记》)
词类活用
5、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6、无乃尔是过与? 规律二:代词前面的名词活用 为动词。因为代词不受名词修饰。
7、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8、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
规律三:两个名词连用, 不是并列、偏正关系,其中一 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9、顺流而东也。
规律四:名词前后用“而” 与动词或动词性短语连接,这个 名词一般活用为动词
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动词“屈”“窜”带宾语“贾 谊”“梁鸿”,用如使动:“使 ……受屈”,“使……逃匿”
形容词活用作使动用法
既来之,则安之。 (安定 → 使……安定) 形容词带上宾语后,使得宾 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该形容 词所表示的性质和状态。
形容词活用作意动用法。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以为……美丽 且庸人尚羞之。把......当作羞耻 形容词带上宾语后,表示当事者 (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 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可译为 “以......为......”或“把... ...当 作......”。
三、形容词活用 1、名词 2、一般动词 3、使动 4、意动
一、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1、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2、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3、左右欲刃相如。 {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规律一:名词前面有副词特 别是否定副词或有“能”“可 ”“足”“欲”等能愿动词修饰 ,名词活用为动词。
三、形容词的活用
一、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形容词活用为一股动词,多 数是由于后面带了宾语,形容词 本身是不能带宾语的。
1、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
以兴隆也。親賢臣, 2、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二、形容词用作名词 形容词跑到了主语或宾语的位 置,活用为名词。
词类活用
(4)形——意动
成以其小,劣之 认为……很差,以之为劣
4、数词活用
数——动 六王毕,四海一 统一 成为四个人
此三子者,……与臣而将四矣
词类活用(12种)
(3) 动 三大实词: 两大特殊动词: (数) (1) 形 ( 4)
名 (4)
使动 意动 (为动) (为宾语怎么样) (使宾语怎么样) (认为宾语怎么样;安在公子能 状 把宾语当作什么; 急人之困也? 以之为什么。)
1、名词活用
沛公军霸上 驻扎 二月草已芽 发芽 (2)名——使动 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 生,动——使动;肉,名——使动 (3)名——意动 孔子师郯子 名作意动,把……当作老师 粪土当年万户侯 名作意动,把……当作粪土 表比喻:斗折蛇行 表工具:箕畚于渤海之尾 表地点:卒廷见相如 (4)名——状 表趋向:操军破,必北还 状语有很多种(7种) 表待人态度:吾得兄事之 表频率:日啖荔枝三百颗 (介+名) 表方式: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1)名——动
3、形容词活用
(1)形——名(一般充当主或宾) 形容人 或事物 的某种 特征。 活用后,表 示具有这种 特征的人或 事物。 与少乐乐,与众乐乐,熟乐? 少数人、多数人 吾与苍梧太守有旧 老交情、旧交情
(2)形——动 (3)形——使动
素善留侯张良
大王必欲急臣 足以荣汝身
与……友善,交好
使……着急 使……荣耀
2、动词活用
(1)动——名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焉 到的人 出产的东西,收入的财物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2)动——使动 vt+宾(可能是般动,也可能是使动) 杀鸡为黍而食之 “之”若为食品,“食”为般动; 此代子路,“食为使动” vi(若带宾语必为使动或意动) 项伯杀人,臣活之 使之活 Vi+(宾<省>) 可烧而走(之)也 使之逃跑 (3)动——意动 且庸人尚羞之 本为“羞辱”,此为“把这件事当作羞辱”
词类活用
(一)使动用法
不及物动词用作使动时,后面的宾语有时可以省 略。
(1)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荀子.天论》) (2)今以钟磐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苏轼《石钟山记》) (3)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资治
②刑政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王。(《商君书·画策》 )
③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史记·项羽本纪》)
(一)名词用作动词
(7)同代词“所”、“者”组合的名词活用 作动词。
①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史记· 陈涉世家》)
②食吾之所耕而衣吾之所蚕。(苏洵《易论》) ③至于赵之为赵,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
(《战国策·赵策》) ④楚所宝者,曰观射父。(《国语·楚语》)
(二)形容词用作动词
①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史记.魏公子列传》) ②楚左尹项伯……素善留侯张良。(《史记·项羽
本纪》) ③令尹子兰……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④敌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清稗类钞·冯
二、将下列各句译成现代汉语,指出句中哪个词是名
词用作了动词,并从语法特征上予以说明:
1、试再囊之,我观其状,果困苦否。(马中锡《中山
狼传》)
2、设以炮至,吾村不齑粉乎?(《清稗类钞·冯婉贞》)
3、沛公欲王关中。(《史记·项羽本纪》)
4、江水又东。
(《水经注·江水》)
5、岂吾相不当侯邪?(《史记·李将军列传》)
(1)秋水时至,百川灌河。(《庄子·秋水》)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词类活用
吏于土:在地方上做官。 后带补语。 芽:发芽。前有副词“已” 花:开花。在谓语位置。 事:做,从事。 水:游水。前有能愿动词 “能”。 目项王:向项王使眼色。 本义为鱼网,这里用作 “用网捕捉”。前有结构 助词“所”。 王:为王,称王。读wàng (去声)。 籍:登记。 侯:封侯。
练习: 1、邹忌朝服衣冠 2、非能水也,而绝 江河 3、驴不胜怒,蹄之 4、其疾病而死。 5、太守即遣人随其 往,寻向所志,遂迷, 不复得路。
A\表比喻。像“猱”“鸷”那样, 表 示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 B\表比喻。像“狐狸”那样鸣叫。 A、猱进鸷击,或能免乎? C\表比喻。像鸟张着翅膀那样。 D\表比喻。像云那样;像回声那 B、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 样,像影子那样 。 兴,陈胜王。”(《陈涉世家 E\表示对待人的态度。以兄礼, 》) 表 示动作、行为[对待人或事 C、常以身翼蔽沛公。 物]的态度、方式。 F\表动作使用的工具。用箕畚, D、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表示方式。 E、吾得兄事之。(《鸿门宴》) G\ 表处所。在朝廷上,表示动 F、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作 行为的地点。 H\表方向 。向北方,表示动作 G、卒廷见相如。 行为的趋向。 H、操军破,必北还 I\表方向。向东;向北。 I、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J\表动作进行的方式。当面。 J、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受上赏
形容词 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译为:善待。 活用为 动词 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译为:说坏话。 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 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译为:穷尽。 译为:善于。
译为:变小变弱。
形容词是不带宾语的,如果带了宾语(有时 也不带),而又没有使动、意动的意味,就是活 用为一般动词。【①adj+代词 ②所+adj ③形容词 +n,不是修饰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词类活用(使动用法之动词使动)
1、不及物动词使动。
活 项伯杀人,臣 之 却匈奴七百余里
四、词类活用(使动用法之动词使动)
2、及物动词使动。
斗 外连横而 诸侯 朝 序八州而 同列
分析其主语。 分辩及物动词是否使动用法,主要还得认真 分析语言环境,根据上下文来确定,没有 其他更简洁得方法。
F、何为……?(为什么……?) 君何为生我家?
(2)表示反问:
A、何……哉(也)?(怎么能……呢?)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B、何……为?(……为什么呢?) 何辞为?
C、何……之有?(有什么……呢?) 例如:宋何罪之有?
F、安……哉(乎)?(哪里……呢?)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G、不亦……乎?(不是……吗?)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H、……非……欤?(……不是……吗?) 子非三闾大夫欤?
I、顾……哉?(难道……吗?)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J、独……哉?(难道……吗?) 相如虽弩,独畏廉将军哉?
四、词类活用(名词活用)
(一)名词活用为动词: (1) 能愿动词“能、可、足、欲”等后面的名词用作动词
左右欲刃相如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观察这两个句子,能看出什么规律吗?
(2) 受副词“遂、弗、不、皆、已”等修饰的名词用作动词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皆指目陈胜 范增数目项王 观察这些句子,能看出什么规律吗?
二、 一词多义
(一)、掌握什么是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
本义是指最初造字时表示的意义, 引申义是指由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 比喻义是指用打比方而形成的新的意义。
二、一词多义
关于词的引申义
词的引申义: 词的引申义是从本义发展出
来的,同基本义有相类似、相对 立、或相关联的意义。
二、一词多义
关于词的引申义
四、词类活用(名词活用)
(一)名词活用为动词: (3) “所”字后面的名词用作动词
置人所罾鱼腹中
(4) 名词用在代词“之、尔、我、汝、其”等前面用作动词。
一狼洞其中 驴不胜怒,蹄之
四、词类活用(名词活用)
(一)名词活用为动词: (5) 两个名词连用,组成动宾关系或主谓关系,则前
名词或后一名词用作动词。
(三)古今异义
随着语言的演变,有些词语的古今意义 发生很大的变化。这种现象叫做古今异义现 象。
①因词义扩大而形成的古今异义
②因词义缩小而形成的古今异义
(三)古今异义
③由词义转移而形成的古今异义
④词的感情色彩的变化
(三)古今异义
★注意古今同形异义双音词。这类词 古今外形相同,但意义不同。
1、不要把文言文中的两个单音节词误以 为一个双音词。
二、一词多义
掌握词义的两种引申方式
1、连锁式。即本义和引申义环环相扣, 逐步延伸开来。 例如: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一女不织,或受之寒 大渡桥横铁索寒
二、一词多义
(二)、掌握词义的两种引申方式
2、辐射式。即词的引申义环绕一个中心, 而从不同的方面展开,例如:
盘根错节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 清明时节雨纷纷 单于壮其节 钿头银蓖击节碎 不难看出词义引申的一般规律:由具体到 抽象,由个别到一般。
怎样辩别通假字
形声辨义法
1、“声旁字”代替“形声字”。 例如: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冥”代替“溟”,“溟”,水旁,是“海”的意思。 又如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尊”代替形声字“樽”,“樽”,木旁,是“酒 杯”的意思。
2、“形声字”代替“声旁字”。 例如:食之不能尽其材 “材”是形声字,代替声旁字“才”
二、一词多义
(三)、音不同,义不同。
此类多为多音多义词。如“属” 读shŭ,意思可以有: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在骨髓,司命之所属 不者,若属皆为所虏
读zhŭ,意思可以有: 衡少善属文 属予我作文以记之
二、一词多义
(四)、掌握一词多义演变的联想方法
1、类似联想 2、接近联想 3、对比联想
从“深”的基本义发展出来以下 的这些引申义:
1、深奥、深刻,深入。如: 道理很深
2、深厚。如:友谊很深
3、时间久。如:夜深人静
4、浓,重。如:颜色太浓 “深”的引申义和基本义的联系是 建立在相类似的基础上的。
二、一词多义
关于词的比喻义
词的比喻义: 词的比喻义也是一种引申义。但因为
它使用比喻的手段,使语言风格特殊、色 彩鲜明,所以把它独立出来和引申义并列, 成为转义的一种形式。它使由本义通过打 比方而产生的新义。如: 地下工作—— “地下”比喻隐藏在敌人的势力范围内 点滴经验—— “点滴”比喻零星的、微小的 冻结资金—— “冻结”比喻阻止流动或变动 乱扣帽子—— “帽子”比喻罪名或坏名义
四、词类活用(形容词活用)
(二)形容词作动词
形容词后带宾语。
亲贤臣,远小人 素善留侯张良 秋毫不敢有所近
四、词类活用(数词活用)
数词作动词
数词在谓语的位置上或在它的前面有能愿动词时, 活用为动词。
六王毕,四海一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四、词类活用(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 “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它是用动 宾结构表达使令式的内容。
四、词类活用(使动用法之形容词使动)
古代汉语里,形容词常作使动。它是使宾语所 代表得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 。
春风又绿江南岸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足以荣汝身
四、词类活用(使动用法之名词使动)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
之
族秦者秦也
四、词类活用(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主要要形容词意动、名词意动。 形容词、名词带宾语用作意动,就是觉得 宾语怎么样,是在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事 物具有用作意动的形容词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经常可以翻译为:
刑人如恐不胜
籍吏民、封府库
我师道也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四、词类活用(名词活用)
名词用作动词的常用翻译方法: A:名词前面加一个动词,变成动宾关系。
陈胜王 沛公军霸上
B:名词前面加一个介词,后面加一个动词。 蹄之 而后乃今图南
C: 换一个相应的动词。 女幸而偶我
四、词类活用(名词活用)
(二)名词作状语: (1) 表示方位或处所。译为“向(朝、往)••••••”
铁骑突出刀枪鸣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三、古今异义
2、不要把文言文中的一个双音节词拆成两个 单音词来理解。有些词语虽然是双音词,但只 有一个语素,这个语素是由两个音节连缀而成 的,如果拆开,就不能表达一个语义如“琵 琶”“可汗”“彷徨”等。另外要注意对偏义 复词的理解与积累。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从(在、当) ••••••”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范雎至秦,秦王庭迎
(2) 表示比喻,可译为“像••••••一样”“像••••••似的”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常以身翼蔽沛公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四、词类活用(名词活用)
(二)名词作状语: (3) 表示对人的态度。
东乡坐,西乡对,师事之 吾得兄事之
“把------当作(看作)------” “以------为------” “认为(觉得)------怎么样”
四、词类活用(意动用法之形容词意动)
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 渔人甚异之 于其身,则耻师焉
四、词类活用(意动用法之名词意动)
吾从而师之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四、词类活用
被替代的那个字叫本字,用来替代的那个字叫借 字,也就是通假字。凡通假字都要按本字来解释,也 应读本字的音。 例如: 御六气之辩“辩”是借字,“变”是本字。
通假,基本是同音通假。主要有四种情况:
1、同音通假 终老不复取
2、双声通假(声母相同) 莫春者,春服既成
3、叠韵通假(韵母相同) 举酒属客
4、形近通假(声母相同) 将军身被坚执锐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四、词类活用(形容词活用)
(一)形容词作名词 (1) 从形容词在句子的位置判断,看它是否处于主语、
宾语的位置上,具有明显的表示人或事物的意义。
小学而大遗 将军身被坚执锐
(2)形容词用在“其”“之”或数词后,则活用为名词。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四美具,二难并
而、何、乎、乃、其、且、 若、所、为、焉、也、以、 因、天、与、则、者、之
(强调“常见”和“用法”)
常见文言文固定格式
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或者凝固结构。 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 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 一种新的语法意义,世代沿用,约定俗成, 经久不变。
这些固定用法大致可分为表示疑问、表 示反问、表示感叹、表示揣度和表示选择 五种:
文言词语和句式
(文言知识梳理)
文言词语
包括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 将学过的文言词语分类积累下来, 是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途 径。
实词 一、通假字
古人使用文字,有时没有用该用的某个字,而用 另一个读音和它相同或相近的字来替代。这种现象叫 通假。
通假字有“约定俗成”的规律,不能认为凡是同 音字都可以通假。 由于历史音变,有些通假字和本 字的读音相差甚远。
1)表示疑问:
A、何以……?(根据什么……?凭什么……?) 王曰:“何以知之?”
B、何所……?(所……的是什么?)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C、奈何……?(……怎么办?……为什么?) 未辞也,为之奈何?
D、如……何?奈……何?(拿……怎么样呢?) 如太行王屋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E、孰与……?(与……相比,哪个……?) 吾孰与城比徐公美?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