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教育十三种方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养成教育十三种方法:(2003年)

养成教育是一项十分复杂而又十分具体的工作。培养孩子任何一种良好行为习惯,都需要做长期的、细致的工作。没有科学的方法,单凭热心和干劲是不行的。现在有些师生和家长在行为习惯上虽然花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但因方法不科学,收效甚微。平时管、卡、压,孩子被管的笔管条直,可老师或家长一不在场,又乱了套,大有“老猫不在,耗子造反”的劲头。有的采取简单生硬的方法,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他们嘴皮子磨破了,眼睛盯累了,人累瘦了,可孩子的良好习惯仍然没有养成。因此,养成教育必须采取好的方法。

下面给大家介绍十三种方法。其中主要以训练法为主配合其它多种方法。

(1)训练法

习惯是一种动力定型,是条件反射长期积累和强化的结果,因此必须经过长期、反复的训练才能形成。严格要求、反复训练,是形成良好习惯最基本的方法。

实践证明,真正的教育不在于说教,而在于训练。如果只重视道德认识的提高,只强调道德标准和规则的掌握,而忽视行为实践,不引导和要求学生付诸行动,我们的思想品德教育就没有生命力,孩子就容易养成言行不一致的恶习,从而背离教育目标。

1、训练法的重要性:

A、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

B、不良习惯向良好习惯转化的关键是训练

对于多数孩子要抓两个转化:

正确认识(严格训练)—正确行为(强化训练)—良好习惯

对于已经形成不良习惯的孩子,要抓住三个转化:

不良习惯错误认识(说服教育适当训练)—正确认识(严格训练)—正确行为(强化训练)—良好习惯

目前,一些家长对孩子的好、教育是迁就,要求少,说教多,训练少,结果使很多孩子是“天桥的把式”。能说不能干。有的孩子在班、队会上慷慨激昂地大赞劳动光荣,可在家里连手绢都不洗,因此我们家长一定要加强孩子行为习惯的训练。

2、训练时要注意的事项:

①、训练必须持之以恒

②、训练必须严而又严

③、训练中要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做到五个结合

④、矫正不良习惯要耐心

①、训练必须持之以恒

训练要持之以恒强调反复二字,不反复训练形不成习惯。养成教育是一个长期工程,养成一个好习惯不是一天两天,一月两月的事,需要长期抓,持之以恒;矫正一个不良习惯更不是三天两日的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习惯成自然”是需要时间的。比如:孩子年龄小,自制力不强、就要培养仔细认真写作业的习惯,就得天天检查,直至养成习惯后再放手。

②、训练必须严而又严

训练还要强调严格二字。训练就要有个“狠紧”,不见实效不收兵。练习的过程是个痛苦的过程,孩子不愿意,家长就得咬着牙让孩子坚持下去。只有经过痛苦的磨练,才能养成好习惯。然而,一些家长对孩子溺爱,总下不了狠心,孩子一求饶,一掉眼泪,家长的心就软了。

在这一点上,我们应该向原国家女排教练袁伟民学习,他在训练女排时就有个“狠”劲。平时,他非常关心、爱护女排队员,待她们和蔼、亲切,对她们的生活关心备至。可一上了训练场,他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女队员累得浑身出汗如水洗一般,他又扔过去一个球,“继续练!”。女队员累得趴在地上起不来了,他又扔过去一个球,”还得练!”。他知道,不这样练是打不出世界冠军的,没有这种“狠”劲,表面上疼爱她们,可最终是害了她们。袁伟民把“严”与“爱”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寓爱于严,严爱结合,那真是严中有爱,爱中有严。

③、训练中要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做到五个结合

训练时需要严格,但是只有家长的严格没有孩子的积极性往往产生“逆反情绪”,你越严我越不按你的要求做,所以训练中一定要注意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具体说,应做到五个结合。

1.激发兴趣与严格训练结合:

2.明确要求于具体指导结合:

3.检查评比与自我评价相结合

4.纪律制约与自我要求相结合

5.反复强化与积极疏导相结合

1.激发兴趣与严格训练结合:

孩子养成良好习惯以后是非常愉快的,可养成的过程却是一个“痛苦”的过程,需要咬着牙,战胜许多困难,经过许多枯燥单调练习。特别是对已经形成不良习惯的,要矫正就更要坚强的意志,强化训练,事实证明不少孩子的好习惯,往往是在坏习惯的斗争中形成的。所以在训练中我们强调“苦练”二字,提倡向解放军学习,不怕苦,不怕烦。

但是,我们也不能只强调苦练,而要把“苦练”与“趣练”结合起来,孩子年龄小,不能完全像成年人那样机械训练,,在训练中强调“趣味”二字,训练中增加一定的游戏性,让训练形式多样化,让训练成为一种愉快的活动过程。

家长、老师可以设计各种不同的场合、情境帮助孩子培养、训练各种习惯。例如:

A、训练孩子的文明礼貌习惯:可以设计不同场合,如去商场购物、乘车买票、不小心弄脏别人衣服、外出作客等等,家长与孩子互动或者同学之间互动,还可以与故事、童话、儿歌、音乐等形式结合进行,让孩子在愉快、生动有趣的氛围中接受行为训练,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应。

B、训练孩子的行为习惯:对于低年级儿童要增加一定的游戏性,如训练一年级孩子正确的五姿(坐姿、立姿、写字姿式、举手姿式、读书姿式);就可以采取多样化的趣味训练方法。老师家长可以做出示范,让孩子像我这样学习,比一比谁的姿势最漂亮。

2.明确要求于具体指导结合:

训练中给孩子的要求要明确,特别是指导要非常具体,从每个细小动作入手,从坐、立、行、走开始,对握笔姿势,看书姿势,敬礼姿势都要给予指导,还要教孩子学会给大人递东西,如何说话,甚至咳嗽时如何用手帕捂嘴。。。。。。。有些孩子缺乏起码的生活经验,如果不给以生活指导,很难形成良好习惯。要孩子养成卫生习惯就要教会孩子如何刷牙、洗脸、洗脚、如何叠被、擦桌子、扫地……如果不手把手地教,孩子刷牙就可能横着刷而不是竖着刷,洗脸,洗脚就会弄一地水,擦桌子就会乱抹,而擦玻璃就会越擦越脏。也就是说没有指导的实践有可能养成不良习惯,所以在培养习惯时必须具体指导。边指导边训练,最终形成良好习惯。

指导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ⅰ、具体要求,动作分解

ⅱ、指导时加以讲解

ⅲ、指导要因人而异

ⅳ、要分层次、循序渐进

ⅰ、具体要求,动作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