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苏教选修唐诗宋词选读学案专题七第二板块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浪淘沙令帘外雨潺

合集下载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专题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学案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专题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学案

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一、字音识记1.菡萏..(hàn)(dàn) 2.韶.光(sháo)3.憔.悴(qiáo) 4.玉笙.(shēnɡ)5.潺.潺(chán) 6.阑.珊(lán)7.罗衾.(qīn) 8.贪.欢(tān)二、词语释义1.菡萏..香销翠叶残:荷花的别名2.西风..愁起绿波间:秋风3.还与韶光..共憔悴:美好的时光。

韶,美好4.细雨梦回..鸡塞远:梦醒5.小楼吹彻.玉笙寒:尽6.林花谢.了春红:辞。

此处是飘落、凋零的意思7.胭脂泪:形容落花遭雨打湿,兼写女子脸上流过泪水8.相留醉:留恋雨中落红,伤感凄迷如醉9.几时重.:重逢,再度相见10.帘外雨潺潺..:形容细雨滴落声11.春意阑珊..:衰残、凋落12.罗衾不耐....五更寒罗衾:丝绸被子不耐:忍受不了13.一饷..贪欢:片刻、一会儿三、名句背诵1.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2.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3.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对应学生用书P55整体感知一、作者简介李璟(916-961),字伯玉,徐州(今属江苏)人,世称南唐中主。

好读书,多才艺,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修养。

经常与其宠臣如韩煕载、冯延巳等饮宴赋诗,于是适用于歌筵舞榭的词,便在南唐获得了发展的机会。

他的词,感情真挚,风格清新,语言不事雕琢,对南唐词坛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词中蕴含有浓厚的忧患意识。

存词五首,其中《南唐二主词》收四首,《草堂诗余》收一首。

二、相关背景南唐保大(李璟年号)十四、十五年,后周世宗两次亲征南唐,迫使李璟上表削去帝号,称国主。

李璟身当乱世,忧心时局,有心兴国,无力回天,在作品中情思婉转,表现出无限的沉哀。

三、内容提要这首词写一个女子的悲秋念远之情,充满了感伤和哀怨,从而反映了封建时代战争给妇女带来的痛苦。

江苏省新沂市第二中学高中语文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教案:专题七 乌夜啼 含答案

江苏省新沂市第二中学高中语文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教案:专题七 乌夜啼 含答案

齐读。

2、分组讨论,说出这首诗的主题(大意,写了什么)及手法。

三、赏析。

先思考,再和同学交流,准备班级发言1、从词中寻找出关键字,理出其情感思想.2、有人评论说这首词上片中的“无奈”和下片中的“自是"最有情味,试作说明。

(关键字:人生长恨。

进一步拓展:可以是情感方面的,爱情的或者亲情的都可以;可以是人生失意方面的,前程事业的或者生命状态的都可以。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一句点出林花匆匆谢去的原因是风雨侵龚,“无奈",充满不甘听凭外力摧残而又自恨无力改变生态环境的感怆。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片中“无奈”句,由惊叹转为怨恨,其中“无奈”二字,满蕴无力护花、无计回天之意,一片珍惜怜爱之情,跃然纸上。

下片“自是”句重落,以水之必然长东,喻人之必然长恨,语最深刻,其中“自是”二字,尤能揭出人生苦闷之意蕴.词人就是这样将个人的人生体验,上升到了人类的生命共感。

这首词成功地当国南唐国君,做过皇帝,不过他可不是个好皇帝,甚至可以说是个昏君,煜当政期间,不理国政,沉迷声色,纵情于吟教学过程四、思考“品读与探讨2”,《乌夜啼》是一首深挚感人的伤别之词,词人将个人的人生体验,上升到了人类的生命共感.请反复诵读作品,谈谈“无奈”和“自是”这两组虚词在上下片中的作用.[讨论明确](这首词是伤别之作,全篇从惜花写起,惜花惜人,语带双关。

上片中“无奈”句,由惊叹转为怨恨,其中“无奈"二字,满蕴无力护花、无计回天之意,一片珍惜怜爱之情,跃然纸上.下片“自是”句重落,以水之必然长东,喻人之必然长恨,语最深刻,其中“自是”二字,尤能揭出人生苦闷之意蕴。

判别其创作时期人、与前两首相比在情感上有何不同?李煜的这首词写于他即位后的南唐盛期,时值北宋初年,宋太祖尚未决策立即平定江南。

这首词描写的是宫宴图景,表现了宫中的歌舞之美。

这种歌舞之美不同于郑、卫之音的淫靡,而是表现了一种舞蹈艺术之美“红日已高三丈透”,是歌舞的时间;“金炉次第添香兽”,“香兽”,兽形的香饼;随时间的推移,不贬谪诗中,诗人一般会抒发什么样的情感?1、英雄末路之哭2、忠而被贬之愤3、壮志难酬之怅4、生不逢时浣溪沙李煜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

2019学年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专题七第二板块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含答案

2019学年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专题七第二板块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含答案

第二板块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对应学生用书P55一、字音识记1.菡萏..(hàn)(dàn) 2.韶.光(sháo)3.憔.悴(qiáo) 4.玉笙.(shēnɡ)5.潺.潺(chán) 6.阑.珊(lán)7.罗衾.(qīn) 8.贪.欢(tān)二、词语释义1.菡萏..香销翠叶残:荷花的别名2.西风..愁起绿波间:秋风3.还与韶光..共憔悴:美好的时光。

韶,美好4.细雨梦回..鸡塞远:梦醒5.小楼吹彻.玉笙寒:尽6.林花谢.了春红:辞。

此处是飘落、凋零的意思7.胭脂泪:形容落花遭雨打湿,兼写女子脸上流过泪水8.相留醉:留恋雨中落红,伤感凄迷如醉9.几时重.:重逢,再度相见10.帘外雨潺潺..:形容细雨滴落声11.春意阑珊..:衰残、凋落12.罗衾不耐....五更寒罗衾:丝绸被子不耐:忍受不了13.一饷..贪欢:片刻、一会儿三、名句背诵1.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2.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3.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对应学生用书P55整体感知一、作者简介李璟(916-961),字伯玉,徐州(今属江苏)人,世称南唐中主。

好读书,多才艺,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修养。

经常与其宠臣如韩煕载、冯延巳等饮宴赋诗,于是适用于歌筵舞榭的词,便在南唐获得了发展的机会。

他的词,感情真挚,风格清新,语言不事雕琢,对南唐词坛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词中蕴含有浓厚的忧患意识。

存词五首,其中《南唐二主词》收四首,《草堂诗余》收一首。

二、相关背景南唐保大(李璟年号)十四、十五年,后周世宗两次亲征南唐,迫使李璟上表削去帝号,称国主。

李璟身当乱世,忧心时局,有心兴国,无力回天,在作品中情思婉转,表现出无限的沉哀。

三、内容提要这首词写一个女子的悲秋念远之情,充满了感伤和哀怨,从而反映了封建时代战争给妇女带来的痛苦。

苏教版高中语文唐诗宋词选读《苞初放的唐五代词 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公开课教案_0

苏教版高中语文唐诗宋词选读《苞初放的唐五代词   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公开课教案_0

古诗鉴赏艺术手法之虚实结合教学设计高一语文组一.教学目标:1、能够明白虚实结合的概念内涵2、理解虚实结合这一艺术手法在古诗中如何运用3、明白虚实结合这一艺术手法的意义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虚实结合这一艺术手法在古诗中的运用2、难点:实结合这一艺术手法在古诗中的意义三.教学过程:1、解释“虚”与“实”的概念内涵古诗的“虚”,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的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古诗的“实”,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

2、通过举例说明古诗中的“虚”“实”运用(1)、眼前之景为实,想象虚构构之景为虚。

以《雨霖铃》为例:“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年泪眼,竟无语凝噎。

”这些诗句,写的都是眼前的实景实事实情,是“虚”。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这三句,则是半虚半实。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这三句,是想象之景,属虚写。

(2)、现实之景为实,已逝之景之境、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为虚。

以《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这是苏轼游黄岗城外的赤鼻矶所见到的景象,当算是“实”。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这三句,再现了火烧赤壁这一历史画面,显然不是发生在眼前的实景,故属虚写。

(3)、形象为实,抽象为虚;有限为实,无限为虚。

以《虞美人》为例:“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一句,写愁绪。

愁绪本是很抽象,李煜却将之化成了“一江春水”气势汹涌,不可遏止,化抽象为形象,化虚为实.又如《游园不值》:“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这两句,以少胜多,以有限之红杏表现无限之春意。

这是化实为虚。

3、虚实结合在古诗中的作用(1)、以清朝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说的一句话:“文章非实不足以阐发义理,非虚不足以摇曳神情,故虚实常宜相济也。

”来引入虚实结合在诗歌中作用这个话题。

(2)、用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为例,解释虚实结合的手法在教学设计中的运用并说明这一手法的作用。

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教案

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教案

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苏轼的生平及艺术成就。

2.理解《浣溪沙》词的情感和意境。

3.学会通过鉴赏词作的字句、修辞手法、音乐风格等方面,领会唐宋词的特点和价值。

教学重点1.掌握《浣溪沙》的意象和艺术特点,掌握唐宋词的基本鉴赏方法。

2.在学习《浣溪沙》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与体味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性。

教学难点1.掌握文言文的理解方法。

2.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律美、吟咏之美、虚实之美等方面的鉴赏特点。

教学过程第一节:导入1.让学生观看苏轼的画像,引导学生了解苏轼的生平及艺术成就。

2.引导学生谈一谈自己喜欢的古诗词作品,古诗词的魅力所在。

第二节:课堂讲解1.解读《浣溪沙》的字句、意象和音乐风格等方面的艺术特点。

2.对唐宋词作的鉴赏方法进行讲解,包括对比、排比、夸张、比喻、借景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第三节:小组讨论1.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分析每个句子的情感和意境,交流自己的想法和理解,并总结各组的答案。

2.汇报讨论结果,进行互动探讨,共同感受《浣溪沙》的词意和音韵之美。

第四节:朗诵比赛1.安排学生依次上台朗诵《浣溪沙》,考核其对该词作品的把握程度。

评选出优秀的朗诵者。

2.总结评选结果,点评学生的表现及所读《浣溪沙》的艺术表现力。

第五节:拓展训练1.给学生分配几篇唐宋词作品,让他们根据鉴赏方法进行分析,写出自己的鉴赏感悟。

(如《水龙吟》、《如梦令》、《卜算子》等)2.安排学生到图书馆或网络查找有关唐宋词的书籍、资料或鉴赏文章,做一个小报告,总结唐宋词的特点和价值。

课后作业1.背诵《浣溪沙》,并将自己的感悟写成一篇小论文。

2.完成唐宋词的鉴赏练习,总结你所学到的唐宋词的鉴赏方法和特点。

3.读一读苏轼的小说《东篱乐府》,了解苏轼的人生和文化沉淀。

小结通过教学,学生可以了解唐宋词的基本特点和鉴赏方法,并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律美、吟咏之美、虚实之美等方面的特点。

同时,教学中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提高学生对文学艺术的审美水平和鉴赏能力。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浣溪沙 教案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浣溪沙 教案
3、生齐读
4、荷花落尽,香气消散,荷叶凋零,深秋的西风拂动绿水,使人愁绪满怀。美好的人生年华不断消逝。与韶光一同憔悴的人,自然不忍去看(这满眼萧瑟的景象)。细雨绵绵,梦境中塞外风物缈远。小楼中醒来吹笙以思念亲人,可是由于时间长久,寒气逼人,虽还想吹但已经不能吹了。(想起故人旧事),(她)含泪倚栏,怀抱无穷幽怨。
五、总结:
这首词上片写秋景,下片怀远人。
作者在思妇的对景伤情、感叹青春易逝中,渗透了自己不堪迟暮的感伤心情。而词句意境的众芳芜秽、美人迟暮,又象征着南唐的没落,寄托了必做题)扩写名句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关键点拨
加工润色
4.请大家谈谈,读到“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这两句时,对人生有何感慨。
明确:学生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例如:A再美好的事物终究会逝去。
B再繁荣的朝代也会灭亡。
C再多的荣华富贵也会流走。
D再奢侈的享受也会化为乌有。
……
王国维说南唐中主词,“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
李璟(916-961)字伯玉,徐州(今属江苏)人,李昪长子,史称南唐中主。璟多才艺,好读书,文士韩熙载、冯延巳、李建勋、徐铉时时在其左右,相与讲论文学。《江南野史》说他“时时作为歌诗,皆出入风骚”。但流传下来的作品,只有一首律诗和四首词。其词蕴藉含蓄,深沉动人。
三、整体感知:
1、师范读
2、指导学生自学:自由低声读课文,圈点难字生词,结合注释理解课文
a唐诗“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b韦庄词“昨夜夜半,枕上分明梦见”。
c懂得中国音乐的,说笙要暖笙,东风日暖闻吹笙,这笙上要有一个芦苇的薄膜,那个薄膜要在暖气之中吹出来的声音好听,冷了就不好听了。他说现在这个玉笙已经寒了,已经这个曲子吹了那么久了。

苏教版高中语文 唐诗宋词选读(选修)第7课题 03 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苏教版高中语文 唐诗宋词选读(选修)第7课题 03 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艺术表现相同之处 《浣溪沙》与《陇西行》都运用了对照与 虚实结合的手法;三首诗作者均借梦境 表现思妇内心活动。 梦的内容是愿望满足的表现。 ——弗洛伊德
不同之处:
表达方式不同。《浣溪沙》即景生 情,蕴藉含蓄、深沉动人。《陇西 行》客观叙述,冷静而深沉。《春 怨》则直抒胸臆,表达思念丈夫的 迫切心情。
比较阅读
陇西行 (唐)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春怨 (唐)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4.思考:三首诗词在语言风格上各有什 么特点?在艺术表现上有何异同?
语言风格:
《浣溪沙》用语典雅华美,柔婉哀怨。 《陇西行》格调慷慨悲壮,凄楚动人。 《春怨》纯用白描,活泼生动,浑然 天成。
品读名句:
3.“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 寒”,乃为广为传诵的名句,深受王安 石赞赏,请你说说它妙处。
赏析示例: A“细雨”“鸡塞”“小楼”“笙声”四个意象, 再加上“远”“寒”两个修饰语,营造了孤寂凄 清的意境,充分表达了思妇的相思之苦。 B这两句词在写法上虚实结合,以梦境写思念,将 梦中相见的欢娱与醒来的凄凉孤寂对比来写,传 达出相思之苦。 C“梦回鸡塞远”是虚景,在睡梦中见到遥远的边 关想念的人; “细雨”是醒来后的实景,细雨 迷蒙正与梦境的迷离相结合——边关何其遥远。 后句“玉笙吹彻”为实,“寒”字写人的内心凄 冷,为虚,渲染了抒情女主人公不堪迟暮的感伤
思远怀人诗
浣溪沙 李璟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 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 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 笙寒。多少泪珠无限恨,倚阑 干。
作者简介:
南唐烈祖李昪的长子,登帝位后, 年号保大,后因受到后周威胁,削 去帝号,改称国主,史称南唐中主, 庙号元宗。李璟多才艺,其留下来 的作品不多,只有四首词一首诗。 其词蕴藉含蓄,深沉动人。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修:《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教案【2】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修:《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教案【2】

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李璟教学目标:1.鉴赏全词恰到好处的遣词用字。

2.体会全词的意境美。

3.把握全词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抓住全词个性鲜明的字词,分析其表达效果。

2.把握全词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1.学习把握即景生情表现手法的运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王国维《人间词话》论及五代词时,曾有一段话说:“冯正中词虽不失五代风格,而堂芜特大,开北宋一代风气,与中、后二主词皆在《花间》范围之外。

”因此结合本词的赏析,我们可以就其风格与冯延巳的风格略作比较:冯词的感发是以其沉挚顿挫的特质为主的;而李词的感发则是以其自然风发的一种怀思向往之情致为主的。

二、作者简介李璟(916-961)字伯玉,徐州(今属江苏)人,一说湖州(今属浙江)人,李昪长子,史称南唐中主。

璟多才艺,好读书,文士韩熙载、冯延巳、李建勋、徐铉时时在其左右,相与讲论文学。

《江南野史》说他“时时作为歌诗,皆出入风骚”。

但流传下来的作品,只有一首律诗和四首词。

其词蕴藉含蓄,深沉动人。

王安石盛赞其“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王国维则称其“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

三、鉴赏诗歌1、这首词中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明确:这首词中塑造了思念远人的思妇形象,抒发了孤单寂寞之情。

2、为什么历来人们都称颂“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两句?明确:因为这两句词在写法上虚实结合,寄托深远:“梦回鸡塞远”是虚景,在睡梦中见到遥远的边关而去找寻想念的人;“细雨”是醒来后的实景,细雨迷蒙正与梦境的迷离相结合——边关何其遥远。

后句“玉笙吹彻”为实,“寒”字写人的内心凄冷,为虚,渲染了抒情女主人公不堪迟暮的感伤心情。

3、请说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这首词的词眼是什么?并说明理由。

明确:词眼可以是“愁”,也可以是“恨”;但南京大学傅庚生先生却别有会心地以“残”字为词眼。

他说:“意以为全词固脉注于一‘残’字耳。

苏教版江苏省响水中学高中语文第七专题浣溪沙教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苏教版江苏省响水中学高中语文第七专题浣溪沙教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教学目标:1、鉴赏全词恰到好处的遣词用字。

2、体会全词的意境美。

3、把握全词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抓住全词个性鲜明的字词,分析其表达效果。

2、把握全词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学习把握即景生情表现手法的运用。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示标导入:1,浣溪沙,本唐代教坊曲名,因西施浣纱于若耶溪,故又名《浣溪纱》或《浣沙溪》。

此调音节明快,句式整齐,易于上口。

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

2,李璟,字伯玉,登帝位后,年号保大,后因受到后周威胁,削去帝号,改称国主,史称南唐中主,庙号元宗。

李璟多才艺,文士韩熙载、冯延巳、李建勋、徐铉等时时在其左右,相与讲论文学。

其留下来的作品不多,只有四首词一首诗。

其词蕴藉含蓄,深沉动人。

王安石盛赞“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王国维则称其首二句“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

二,讨论释疑:(一)整体感知,看注解,合理想像,进一步理解词的语言,同学合作,用现代语言串通词的大意。

(荷花落尽,香气消散,荷叶凋零,深秋的西风拂动绿水,使人愁绪满怀。

美好的人生年华不断消逝。

与韶光一同憔悴的人,自然不忍去看(这满眼萧瑟的景象)。

细雨绵绵,梦境中塞外风物缈远。

(醒来)寒笙呜咽之声回荡在小楼中。

(想起故人旧事),(她)含泪倚栏,怀抱无穷幽怨。

)思考1:这是一首什么类型题材的词?悲秋怀人词。

思考2:词中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从词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这首词中塑造了思念远人的思妇形象,她思念远方的丈夫,孤单寂寞凄凉。

依据:“不堪看”“多少泪”“无限恨”“倚阑干”。

思考3:词中所写之景是哪个季节?词中选用了哪些意象来描述词人眼中此景的?深秋。

“香销”的“菡萏”;已“残”的“翠叶”、“西风”、“绿波”、“细雨”和“小楼”以及“阑干”。

思考4:找出主人公情感字眼。

哪一个是全词的词眼?词眼可以是“愁”,也可以是“恨”;还可以是“残”。

分析“愁”和“恨”:深秋之时,看落花残叶,触景生愁,梦中情景与眼前现实,愁上加愁,“愁”“恨”交加。

学年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第七专题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第35课《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课件17张.ppt

学年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第七专题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第35课《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课件17张.ppt

课堂作业
• 1、背诵全词。(必做题) • 2、扩写名句: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
绿波间。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 寒。(必做题) • 3、“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两句倍受王安石等人赞赏。请赏析这两句 的妙处。(选做题)
2019/11/25
b韦庄词“昨夜夜半,枕上分明梦见”。 c懂得中国音乐的,说笙要暖笙,东风日暖闻吹笙,这笙上要有一个芦苇的 薄膜,那个薄膜要在暖气之中吹出来的声音好听,冷了就不好听了。他说现
20在1这9个/1玉1笙/已25经寒了,这个曲子吹了那么久了。
6.“倚阑干(即栏杆)”含不尽之意,给人以
联想和想象的空间,你能说说你的联想和想象
2019/11/25
5.“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两 句倍受王安石等人的赞赏。请赏析这两句的
妙处。
• A“细雨”“鸡塞”“小 楼”“笙声”四个意象,再 加上“远”“寒”两个修饰 语,营造了孤寂凄清的意境, 充分表达了思妇的相思之苦。
2019/11/25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B这两句词在写法上虚实结合,以梦境写思念,将梦中
• A再美好的事物终究会逝去。 • B再繁荣的朝代也会灭亡。 • C再多的荣华富贵也会流走。 • D再奢侈的享受也会化为乌有。
• ……
2019/11/25
• 王国维说南唐中主词,“菡萏香销翠叶 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大有众芳芜秽美 人迟暮之感”。
• 同样是讲美女跟爱情的词,就要看你所 写的美女跟爱情里边有没有境界,所以 词是以境界为最上的,有的词里边写的 美女跟爱情就有境界,给你一种高远的 理想,给你很多丰富的联想。有的歌词 写美女跟爱情,就是很浅俗,美女就是 美女,爱情就是爱情。就是因为词这种 作品,很难衡量。所以你要看这首词有 没有境界衡量的标准有没有言外的意思。

苏教版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专题七浣溪沙乌夜啼浪淘沙令

苏教版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专题七浣溪沙乌夜啼浪淘沙令

二、词语释义 ①鸡塞: 即鸡鹿塞,汉时边塞名,在今陕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横山县西。这里泛指边塞。
吹罢最后一曲。彻,尽、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吹彻:
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又名《相见 欢》、《秋夜月》、《上西楼》。三十六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片平韵,下片两仄韵两平韵。 ③乌夜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鲜活素材速递 英刊点评全球七大科技强国 中国为崛起新秀 环球网记者李亮报道,随着新兴国家在科技领域 的投入,世界经济版图正在发生着改变。英国 《焦点》月刊3月30日刊出文章,评出了全球七 大科技强国。文章认为,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 济大国科技产出的快速增长将“重绘世界经济的版 图”。 文章根据英国皇家学会的一项研究,以科技成就 的两项原始衡量标准,即学术论文的数量,以及
国科技产出呈现惊人的增长。尽管在世界排名前 100位的大学中没有中国的学校,但在论文发表 数量上,它仅次于美国,在化学、物理学、工程 学和材料学领域实力较强,在分子生物学和纳米 科学方面也有进展。 而美国的“稳定宿将”则是日本。过去十年,日本 的科技产出量一直没有什么变化,尽管它拥有一 些排名靠前的学院,在物理学方面也享有盛誉。 专家认为,日本应与远东其它国家更多地展开合 作,以改进和发展其研究成果。
三、名句默写
①菡萏香销翠叶残,____________________。 西风愁起绿波间
《浣溪沙(菡香销翠叶残)》 细雨梦回鸡塞远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楼吹彻玉笙寒。 《浣溪沙(菡香销翠叶残)》

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浪淘沙令+Word版含

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浪淘沙令+Word版含

课时跟踪检测(十四)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一、基础巩固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还与韶光..共憔悴(美好的时光)B.细雨梦回..鸡塞远(梦里回到)C.林花谢.了春红(飘落、凋零)D.罗衾不耐..五更寒(忍受不了)解析:选B B项,“梦回”意为“梦醒”。

2.对下面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

②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③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④主人下马客在船。

A.比喻借代对偶互文B.对比借代比喻互文C.比喻比喻借代对比D.比喻借代对偶对比解析:选A“中秋之月”“春晓之花”为比喻;“纨绔”与“膏粱”为借代;“此日”与“当时”、“六军”与“七夕”相对为对偶;主人客人一块下马,一起上船,可知为互文。

3.为上联“月送花香浮小院”选择下联,最恰当的一项是()A.绿叶红花映山前B.风摇竹影到幽斋C.梦随春风到天明D.风吹萤火到满园解析:选B根据对联词性相同的特点,“月”可排除A项;“花香”只与“竹影”相对,所以选B。

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菡萏香销翠叶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煜《浪淘沙令》中体现怀念故国大好河山,心中无限悲伤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胭脂泪,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天上人间。

(5)日日花前常病酒,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西风愁起绿波间(2)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3)相留醉几时重(4)流水落花春去也(5)敢辞镜里朱颜瘦二、拓展阅读5.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3)题。

望远行李璟碧砌花光锦绣明,朱扉长日镇长扃。

余寒不去梦难成,炉香烟冷自亭亭。

高中语文第七专题浣溪沙课件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高中语文第七专题浣溪沙课件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菩萨蛮 韦庄
•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①江南老。春水碧于 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②似月,皓腕凝霜雪③。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 [注]:①合:应当。②垆边人:酒家女。③霜雪: 形容女子手腕白皙。 • (1)简要概括:词中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江南好”? • 答: • (2)客居他乡的人总是为思乡之情所苦,这首 《菩萨蛮》却写道:“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 肠。”试分析这两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答: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浣溪沙
• 教学目标 • 1.了解作者李璟词风,理解词中的意境。 • 2.体会由情到景,由景到情,景情并茂的艺 术效果。 • 3.深入理解主任公内心愁苦寂寞的情感。
(一)一读诗歌,整体感知
【思考1】这是一首什么类型题材的词?
【思考2】词中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从词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 【思考3】词中所写之景是哪个季节?词中选用 了哪些意象来描述词人眼中此景的? 【思考4】找出主人公情感字眼。哪一个是全词 的词眼。
【思考1】这是一首什么类型题材的词? 怀远词 【思考2】词中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从词中 哪些句子可以看出?
• 是一位倚阑干睹景伤春,思念戍边或远行爱人的憔悴思 妇。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梦回……”“小楼 吹彻……”“……倚阑干” 【思考3】词中所写之景是哪个季节?词中选用了哪些意 象来描述词人眼中此景的?
• (1)简要概括:词中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江南好”? • 答:(1)“春水碧于天”,描绘了江南水乡的景色 (风景)美。(或: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秀色)“画船听 雨眠”描绘了江南人的生活(情趣)美。(或:描绘 了悠然自得的情趣)“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写 出了江南的人美。【答对每1 点得1分】 • (2)客居他乡的人总是为思乡之情所苦,这首 《菩萨蛮》却写道:“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 肠。”试分析这两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答:(2)久居他乡的人都会思念家乡,作者却说, 不到老的时候就不要回乡,否则会因为过早离开 江南而遗憾、惆怅,从侧面表达了对江南极度的 赞美和留恋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板块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对应学生用书P55一、字音识记1.菡萏..(hàn)(dàn) 2.韶.光(sháo)3.憔.悴(qiáo) 4.玉笙.(shēnɡ)5.潺.潺(chán) 6.阑.珊(lán)7.罗衾.(qīn) 8.贪.欢(tān)二、词语释义1.菡萏..香销翠叶残:荷花的别名2.西风..愁起绿波间:秋风3.还与韶光..共憔悴:美好的时光。

韶,美好4.细雨梦回..鸡塞远:梦醒5.小楼吹彻.玉笙寒:尽6.林花谢.了春红:辞。

此处是飘落、凋零的意思7.胭脂泪:形容落花遭雨打湿,兼写女子脸上流过泪水8.相留醉:留恋雨中落红,伤感凄迷如醉9.几时重.:重逢,再度相见10.帘外雨潺潺..:形容细雨滴落声11.春意阑珊..:衰残、凋落12.罗衾不耐....五更寒罗衾:丝绸被子不耐:忍受不了13.一饷..贪欢:片刻、一会儿三、名句背诵1.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2.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3.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对应学生用书P55整体感知一、作者简介李璟(916-961),字伯玉,徐州(今属江苏)人,世称南唐中主。

好读书,多才艺,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修养。

经常与其宠臣如韩煕载、冯延巳等饮宴赋诗,于是适用于歌筵舞榭的词,便在南唐获得了发展的机会。

他的词,感情真挚,风格清新,语言不事雕琢,对南唐词坛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词中蕴含有浓厚的忧患意识。

存词五首,其中《南唐二主词》收四首,《草堂诗余》收一首。

二、相关背景南唐保大(李璟年号)十四、十五年,后周世宗两次亲征南唐,迫使李璟上表削去帝号,称国主。

李璟身当乱世,忧心时局,有心兴国,无力回天,在作品中情思婉转,表现出无限的沉哀。

三、内容提要这首词写一个女子的悲秋念远之情,充满了感伤和哀怨,从而反映了封建时代战争给妇女带来的痛苦。

四、写法借鉴1.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这首词前段就景物写,后段就人事写。

首先描绘出香消叶残的画面,又以西风愁起、韶光憔悴衬托,来说明“不堪看”到了何种程度。

然后从人事来说,因为思念远离的爱人,在明月中,小楼上,吹遍了玉笙,仍未能使远离的爱人归来,这又是多么令人难堪的境况!整首词情景交融,生动地刻画出一个面对秋景触景生情思念丈夫的女子形象。

2.清新自然,不事雕琢这首词语言很少修饰,层次转折多,又能灵活跳跃。

意境阔大,概括力强。

构思新颖,自然贴切。

重点揣摩1.“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两句写景,营造出怎样的意境?参考答案:荷花的清香已经销尽,翠绿的荷叶已经枯败,荷塘绿水间吹起了秋风。

营造了一幅荷塘秋残图,意境衰败、凄凉。

2.“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参考答案:对比,以梦境写思念,将梦中相见的欢愉与醒来的凄凉孤寂对比,传达相思之苦。

情景交融。

细雨梦回,梦醒独伤,笙断泪下,寂寞寒冷,孤独的小楼细雨之夜,无不体现出浓厚的相思怀念之情。

3. 诗歌讲究炼字,诗中最精练传神的关键性词句,被称为“诗眼”。

请指出这首词的词眼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词眼:①“愁”和“恨”;②“残”。

理由:①深秋时节看落花残叶,触景生愁。

梦中相聚之乐与眼前孤苦相比,愁上加愁,“愁”“恨”交加。

②“菡萏香销翠叶残”是荷残,“西风愁起绿波间”是秋残,“还与韶光共憔悴”是梦残,“小楼吹彻玉笙寒”是曲残。

人在残年面对诸多惨景,怎能不“心残”——“多少泪珠无限恨,倚阑干”。

整体感知一、作者简介李煜(937—978),唐五代词人,南唐国君。

宋建隆二年(961)继位,史称后主。

国破降宋后,被俘至汴京,978年被宋太宗毒死。

李煜在政治上庸驽无能,却具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

工书法,善绘画,精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词的成就尤高。

李煜的词以975年为界可分为两个时期。

前期的词风格绮丽柔靡,不脱“花间”习气。

后期的词由于生活巨变,凄凉悲壮,意境深远。

二、相关背景《乌夜啼》原为唐教坊曲,又名《相见欢》《秋夜月》《上西楼》。

李煜的这首词,从词意来看,可能作于他降宋以后。

是一首即景抒情的小令。

三、内容提要这首词借景抒情,上片描绘了凄凉的暮春残景,寄寓了作者人生失意的无限怅恨。

下片则比喻夹杂着议论,借胭脂泪、人生、水,抒发了作者沦为阶下囚后的满腔悲愤之情。

四、写法借鉴1.不事雕琢,直抒胸臆上片写景,作者选取常见的景物“林花”,用“匆匆”感叹其凋谢之快,也暗示光阴的流逝。

作者没有刻意去雕琢语言,而是“随手”“直写”。

下片写人,在风风雨雨中韶华消尽。

没有一点秾丽香艳的修饰,没有一点镶金嵌玉的辞藻,完全是直率地倾吐情怀。

2.有景有情,即景抒情作者既不是直叙某事,也不是通篇议论,而是比喻夹着议论,将林花、寒雨、风、胭脂泪、人生、水六个看似不相干的事物连缀起来,将人生失意的无限怅恨寄寓在对暮春残景的描绘中,有景有情,如泣如诉,把一个丧失自由而又无可奈何的亡国之君形象鲜明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3.惜花惜人,语带双关上片中“无奈”句,由惊叹转为怨恨,其中,“无奈”二字,满蕴无力护花、无力回天之意,一片珍惜怜爱之情跃然纸上。

下片“自是”句以水永远向东流喻人之必然长恨,寓意深刻,其中“自是”二字,尤能揭示人生苦闷之意蕴。

重点揣摩1.这首词上片写了哪些景物?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参考答案:词中写了春天的落花、寒雨、晚风等景物,描绘出一幅凄风苦雨打落花的悲凉画面。

2.谈谈“无奈”和“自是”这两组虚词在上下片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无奈”:这首词是伤别之作,全篇从惜花写起,惜花惜人,语意双关。

上片中“无奈”句,由惊叹转为怨恨,其中“无奈”二字,满蕴无力护花、无计回天之意,一片珍惜怜爱之情,跃然纸上。

“自是”:下片“自是”句重落,以水之必然长东,喻人之必然长恨,语意深刻,其中“自是”二字,尤能揭出人生苦闷之意蕴。

词人就是这样将个人的人生体验,上升到了人类的生命共感。

整体感知一、相关背景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九引《西清诗话》云:“南唐李后主归朝后,每怀江国,且念嫔妾散落,郁郁不自聊,尝作长短句‘帘外雨潺潺’云云,含思凄婉,未几下世。

”由此可知,本词作于他死前不久,可以说是李煜后期词的代表作之一。

二、内容提要词的上片通过梦醒前后两种情景的对照,抒发词人当时的生活感受;下片则写凭阑远眺的情怀。

通过描写惜春和伤别,表现了词人国破家亡的悲愤之情。

三、写法借鉴1.手法融情于景作者描写春晓凄凉,罗衾冰冷,加上春雨潺潺,春光将尽的景物,以衬托俘虏和帝王两种人生状况的天渊之别。

一个人只有在梦中忘掉自己俘虏的身份,才会享受片刻欢乐的自由感。

这中间包孕着人生喟叹的痛苦心声。

梦境中是假想的满足,而现实中却是听雨声、伤春寒,“一饷贪欢”不可得。

正是这种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使读者从中品味到李煜那种刻骨铭心的亡国之痛。

2.语言生动传情如“别时容易见时难”,这绝不是一般的轻微叹息,而是对国破家亡的一种极其委婉而凄惨的呻吟和呼唤。

其中蕴涵着绝望、诀别、留恋、希冀、缅怀、向往等丰富的感情,一字一泪,一声一泣,令人品味不尽,感慨难已。

重点揣摩1.词中“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三句为人称道,试做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这三句以白描手法勾勒出人物感情活动的环境。

“雨潺潺”短短三个字,具有丰富的内涵:以声写静,传达出词人亡国后的孤寂之感;以雨滴声声写出词人内心愁绪纷扰;以春雨之寒,衬托人物内心的悲哀。

此三句明是写景画境,实际上是抒情见意,渲染气氛,为下面梦境的描写作铺垫。

2.试从修辞和内容的角度赏析“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一句。

参考答案:“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使用对比、比喻等手法直抒情感,就像水自长流、花自飘落,春天自要归去,人生的春天也已完结,一“去”字包含了多少留恋、惋惜、哀痛和沧桑。

昔日人上君的地位和今日阶下囚的遭遇就像一个天上、一个人间般遥不可及。

“天上人间”暗指今昔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际遇。

3.本词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参考答案:塑造了一个失去故国,一梦醒来无限凄凉的亡国之君的形象。

对应学生用书P118一、基础巩固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还与韶光..共憔悴(美好的时光)B.细雨梦回..鸡塞远(梦里回到)C.林花谢.了春红(飘落、凋零)D.罗衾不耐..五更寒(忍受不了)解析:选B B项,“梦回”意为“梦醒”。

2.对下面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

②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③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④主人下马客在船。

A.比喻借代对偶互文B.对比借代比喻互文C.比喻比喻借代对比D.比喻借代对偶对比解析:选A“中秋之月”“春晓之花”为比喻;“纨绔”与“膏粱”为借代;“此日”与“当时”、“六军”与“七夕”相对为对偶;主人客人一块下马,一起上船,可知为互文。

3.为上联“月送花香浮小院”选择下联,最恰当的一项是()A.绿叶红花映山前B.风摇竹影到幽斋C.梦随春风到天明D.风吹萤火到满园解析:选B根据对联词性相同的特点,“月”可排除A项;“花香”只与“竹影”相对,所以选B。

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菡萏香销翠叶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煜《浪淘沙令》中体现怀念故国大好河山,心中无限悲伤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胭脂泪,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天上人间。

(5)日日花前常病酒,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西风愁起绿波间(2)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3)相留醉几时重(4)流水落花春去也(5)敢辞镜里朱颜瘦二、拓展阅读5.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3)题。

望远行李璟碧砌花光锦绣明,朱扉长日镇长扃。

余寒不去梦难成,炉香烟冷自亭亭。

辽阳月,秣陵砧,不传消息但传情。

黄金窗下忽然惊。

征人归日二毛[注]生。

[注]二毛,指头发斑白。

(1)上片前两句的环境描写有哪些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赏析“辽阳月,秣陵砧”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黄金窗下忽然惊”一句中“惊”字蕴含了哪些情感?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点明季节,用春光的明媚反衬氛围的冷清,暗示思妇落寞的心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