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菡萏香销)最终版
古词《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作者李璟)原文全文、诗意赏析及意思翻译
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李璟[五代]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干。
(栏通:阑)(何限恨一作:无限恨)标签婉约、宋词三百首、思念、闺怨、写景、荷花译文荷花落尽,香气消散,荷叶凋零,深秋的西风拂动绿水,使人愁绪满怀。
美好的人生年华不断消逝。
与韶光一同憔悴的人,自然不忍去看(这满眼萧瑟的景象)。
细雨绵绵,梦境中塞外风物缈远。
(醒来)寒笙呜咽之声回荡在小楼中。
(想起故人旧事),(她)含泪倚栏,怀抱无穷幽怨。
注释菡萏:荷花的别称。
西风愁起:西风从绿波之间起来。
以花叶凋零,故曰“愁起”。
鸡塞:亦作鸡禄山。
这里泛指边塞。
彻:大曲中的最后一遍。
“吹彻“意谓吹到最后一曲。
玉笙寒:玉笙以铜质簧片发声,遇冷则音声不畅,需要加热,叫暖笙。
赏析李璟流传下来的词作不多,所传几首词中,最脍炙人口的,就是这首《摊破浣溪沙》(有些本子作《浣溪沙》)。
词的上片着重写景。
菡萏,荷花的别称。
文字的语言是形象的,所以作者一上来就说:“菡萏香销翠叶残”。
说“香”,点其“味”;说“翠”,重其“色”。
此时味去叶枯确然使人惆怅。
西风,秋风之谓也。
绿波,写的是莹莹秋水。
如果说上句是重在写秋色,那么这一句则重在写秋容。
一个“愁”字,把秋风和秋水都拟人化了,于是,外在的景物也霎时同作家的内在感情溶为一体了,词作也因之而笼罩了一层浓重的萧瑟气氛。
三、四两句,由景生情,更进一步突出作家的主观感受。
韶光,指春光。
在这里,作家以其独特而深刻的感受告诉人们:在这秋色满天的时节,美好的春光连同荷花的清芬、荷叶的秀翠,还有观荷人的情趣一起憔悴了,在浓重的萧瑟气氛中又平添了一种悲凉凄清的气氛。
“不堪看”三字,质朴而有力,明白而深沉,活脱脱地抒发了诗人的主观感情。
“自古逢秋悲寂寥”(唐刘禹锡诗句)。
李璟虽然位高为皇帝,但是生性懦弱,再加上当时内外矛盾重重,境遇相当危苦,此时此刻,触景伤情,从而产生无穷的痛苦和哀怨是十分自然的。
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原文及赏析
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原文及赏析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原文及赏析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原文及赏析,一起来看看吧。
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原文及赏析1原文: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干。
译文荷花落尽,香气消散,荷叶凋零,深秋的西风拂动绿水,使人愁绪满怀。
美好的人生年华不断消逝。
与韶光一同憔悴的人,自然不忍去看(这满眼萧瑟的景象)。
细雨绵绵,梦境中塞外风物缈远。
(醒来)寒笙呜咽之声回荡在小楼中。
(想起故人旧事),(她)含泪倚栏,怀抱无穷幽怨。
注释⑴摊破浣溪沙:词牌名。
又名“添字浣溪沙”“山花子”“南唐浣溪沙”。
双调四十八字,前阕三平韵,后阕两平韵,一韵到底。
前后阕基本相同,只是前阕首句平脚押韵,后阕首句仄脚不押韵。
后阕开始两句一般要求对仗。
这是把四十二字的“浣溪沙”前后阕末句扩展成两句,所以叫“摊破浣溪沙”。
⑵菡萏:荷花的别称。
⑶西风愁起:西风从绿波之间起来。
以花叶凋零,故曰“愁起“。
⑷鸡塞:《汉书·匈奴传》:“送单于出朔方鸡鹿塞。
“颜师古注:”在朔方浑县西北。
“今陕西省横山县西。
《后汉书·和帝纪》:”窦宪出鸡鹿塞“,简称鸡塞。
亦作鸡禄山。
《花间集》卷八孙光宪《定西番》:”鸡禄山前游骑。
“这里泛指边塞。
⑸彻:大曲中的最后一遍。
“吹彻“意谓吹到最后一曲。
笙以吹久而含润,故云”寒“。
元稹《连昌宫词》:”逡巡大遍凉州彻“,”大遍“有几十段。
后主《玉楼春》:”重按霓裳歌遍彻“,可以参证。
玉笙寒:玉笙以铜质簧片发声,遇冷则音声不畅,需要加热,叫暖笙。
⑹倚:明吕远本作“寄“,《读词偶得》曾采用之。
浣溪沙 李璟
字义解读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朝代:五代作者:李璟原文: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干。
译文:荷花落尽,香气消散,荷叶凋零,深秋的西风拂动绿水,使人愁绪满怀。
美好的人生年华不断消逝。
与韶光一同憔悴的人,自然不忍去看(这满眼萧瑟的景象)。
细雨绵绵,梦境中塞外风物缈远。
(醒来)寒笙呜咽之声回荡在小楼中。
(想起故人旧事),(她)含泪倚栏,怀抱无穷幽怨。
注释:⑴摊破浣溪沙:词牌名。
又名“添字浣溪沙”“山花子”“南唐浣溪沙”。
双调四十八字,前阕三平韵,后阕两平韵,一韵到底。
前后阕基本相同,只是前阕首句平脚押韵,后阕首句仄脚不押韵。
后阕开始两句一般要求对仗。
这是把四十二字的“浣溪沙”前后阕末句扩展成两句,所以叫“摊破浣溪沙”。
⑵菡萏:荷花的别称。
⑶西风愁起:西风从绿波之间起来。
以花叶凋零,故曰“愁起“。
⑷鸡塞:《汉书·匈奴传》:“送单于出朔方鸡鹿塞。
“颜师古注:”在朔方浑县西北。
“今陕西省横山县西。
《后汉书·和帝纪》:”窦宪出鸡鹿塞“,简称鸡塞。
亦作鸡禄山。
《花间集》卷八孙光宪《定西番》:”鸡禄山前游骑。
“这里泛指边塞。
⑸彻:大曲中的最后一遍。
“吹彻“意谓吹到最后一曲。
笙以吹久而含润,故云”寒“。
元稹《连昌宫词》:”逡巡大遍凉州彻“,”大遍“有几十段。
后主《玉楼春》:”重按霓裳歌遍彻“,可以参证。
玉笙寒:玉笙以铜质簧片发声,遇冷则音声不畅,需要加热,叫暖笙。
⑹倚:明吕远本作“寄“,《读词偶得》曾采用之。
但”寄“字虽好,文意比较晦,今仍从《花庵词选》与通行本、作“倚”。
赏析:词的上片着重写景。
菡萏,荷花的别称。
文字的语言是形象的,所以作者一上来就说:“菡萏香销翠叶残”。
说“香”,点其“味”;说“翠”,重其“色”。
此时味去叶枯确然使人惆怅。
西风,秋风之谓也。
绿波,写的是莹莹秋水。
如果说上句是重在写秋色,那么这一句则重在写秋容。
李璟《摊破浣溪沙》宋词赏析
李璟《摊破浣溪沙》宋词赏析李璟《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①,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②,小楼吹彻玉笙寒③。
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
【注释】:①菡萏(hàndàn):荷花的别称。
②韶(sháo)光:美好的时光。
③鸡塞:即鸡禄塞。
汉朝为北边要塞。
东汉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年)窦宪北击匈奴,即出此塞,获胜后,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还。
④吹彻:吹到最后一遍。
寒:笙吹久了因呼吸带入了水分,所以叫做“寒”。
也可作玉笙凄凉解。
⑤何限:一本作“无限”。
译文荷花落尽,香气消散,荷叶凋零,深秋的西风拂动绿水,使人愁绪满怀。
美好的人生年华不断消逝。
与韶光一同憔悴的人,自然不忍去看(这满眼萧瑟的景象)。
细雨绵绵,梦境中塞外风物缈远。
(醒来)寒笙呜咽之声回荡在小楼中。
(想起故人旧事),(她)含泪倚栏,怀抱无穷幽怨。
【意译】:池塘里鲜艳芬芳的荷花都凋谢了,翠绿的荷叶也残败了。
秋风裹带着忧愁刮来,在池塘里吹起绿色的波纹。
这池中的荷花和时节一样都憔悴了,真叫人不忍心再看。
夜里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梦中回想起国家边塞的战事。
小楼上有人吹奏起哀婉幽怨的玉笙的声音,让人感到透心的寒意和无限的凄凉。
倚着栏杆远望,心中有多少愁苦怨恨,又流淌了多少泪珠啊!译文2:莲香销尽,荷叶凋残,萧索的秋风带着愁意在绿波中吹起。
自己的美好时光,就像这荷花一样香销叶残了,眼前的景象让人不堪回首。
细雨迷朦中,与日夜思念的丈夫相见了,醒来却发现这只是一个梦,怀恋的丈夫仍远在边塞,在她居住的孤寂的小楼上,整夜回荡着凄冷的玉笙声。
流了许多眼泪,有无限多的怨恨,无可奈何,只好独倚栏杆。
【赏析】:李璟是南唐烈祖李昇长子,南唐后主李煜的父亲,为南唐中主。
在位十九年,因受北周的威胁,迁都南昌,抑郁而死。
他留下的词作只有四首。
这首词通过秋景写出了作者身为一国之君,在国家面临灭亡危险的时候却无能为力的无限哀愁。
“菡萏香销翠叶残”,“菡萏”即“荷花”,也叫“莲花”,称“菡萏”,别有一种庄严珍贵之感。
《摊破浣溪沙》全词翻译赏析
《摊破》李璟菡萏香销翠叶残①,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②,小楼吹彻玉笙寒③。
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
[注释]:菡萏(hàndàn汉旦):莲花的别称。
韶(sháo勺)光:美好的时光。
韶:美好。
鸡塞:即鸡禄塞。
汉朝为北边要塞。
东汉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年)窦宪北击匈奴,即出此塞,获胜后,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还。
吹彻:吹到最后一遍。
寒:笙吹久了因呼吸带入了水分,所以叫做“寒”。
也可作玉笙凄凉解。
多少:一作“簌簌”。
何限:一本作“无限”。
【意译】:池塘里鲜艳芬芳的荷花都凋谢了,翠绿的荷叶也残败了。
秋风裹带着忧愁刮来,在池塘里吹起绿色的波纹。
这池中的荷花和时节一样都憔悴了,真叫人不忍心再看。
夜里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梦中回想起国家边塞的战事。
小楼上有人吹奏起哀婉幽怨的玉笙的声音,让人感到透心的寒意和无限的凄凉。
倚着栏杆远望,心中有多少愁苦怨恨,又流淌了多少泪珠啊!译文:莲香销尽,荷叶凋残,萧索的秋风带着愁意在绿波中吹起。
自己的美好时光,就像这荷花一样香销叶残了,眼前的景象让人不堪回首。
细雨迷朦中,与日夜思念的丈夫相见了,醒来却发现这只是一个梦,怀恋的丈夫仍远在边塞,在她居住的孤寂的小楼上,整夜回荡着凄冷的玉笙声。
流了许多眼泪,有无限多的怨恨,无可奈何,只好独倚栏杆。
【赏析】:“菡萏香销翠叶残”,“菡萏”即“荷花”,也叫“莲花”,称“菡萏”,别有一种庄严珍贵之感。
“翠叶”即“荷叶”,而“翠”字又表现了一种情感上的珍美。
然后于“菡萏”之下,缀以“香销”二字,又于“翠叶”之下缀一“残”字,诗人虽未明白叙写自己的任何感情,而其对如此珍贵芬芳生命的消逝摧伤的哀感,便已经尽在不言中了。
“西风愁起绿波间”,便是写珍美的生命在充满萧瑟悲伤的环境中重现。
“西风”二字原已代表了秋季的萧杀凄清,其下又接“愁起绿波间”,便造成多种不同的联想和效果:一则就人而言,满眼风波,使人想见其一片动荡凄凉的景象;再则就花而言,“绿波”原为其托身之所在,而今则绿波风起,当然便更有一种惊心的悲感和惶惧,故曰“愁起”。
《摊破浣溪沙》全文及解析
《摊破浣溪沙》全文及解析《摊破浣溪沙》是南唐中主李璟的词作,全文如下: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
这首词的上阕通过描绘荷花凋落、西风愁起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国事衰败的感伤之情。
下阙则通过细雨、玉笙等意象,表现了作者对远方爱人的思念和无法相见的痛苦。
整首词意境优美,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感悟,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爱情的追求。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这句词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意境深远,充满了忧伤和哀愁。
“菡萏香销翠叶残”通过“香销”和“叶残”两个词语表现了荷花的衰败和凋零,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
而“翠叶残”则进一步强调了秋季的萧瑟和破败。
“西风愁起绿波间”中的“西风”和“绿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出秋风的萧瑟和湖水的清冷。
而“愁起”二字则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忧愁和伤感。
这句词通过描绘秋天的萧瑟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事物衰败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忧愁和哀伤。
整首词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感悟,展现了一种深邃的意境,给人以无限的遐思和感慨。
这首词借景抒情,通过描绘残荷、西风等意象,表达了作者的感伤之情。
上阕中,作者用“香销”和“叶残”来形容荷花的衰败和凋零,“西风愁起”则表现出秋风的萧瑟和作者内心的愁苦。
这些都反映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国事衰败的感伤之情。
下阙中,作者通过“细雨梦回鸡塞远”表达了对远方爱人的思念,而“小楼吹彻玉笙寒”则表现出作者孤独寂寞的心境。
最后两句“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更是直接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和哀伤。
整首词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感悟,展现了作者内心的苦闷和无奈,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爱情的追求。
《摊破浣溪沙》原文及翻译赏析
《摊破浣溪沙》原文及翻译赏析《摊破浣溪沙》原文及翻译赏析五代:李璟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干。
(栏通:阑) (何限恨一作:无限恨) 译文荷花落尽,香气消散,荷叶凋零,深秋的西风拂动绿水,使人愁绪满怀。
美好的人生年华不断消逝。
与韶光一同憔悴的人,自然不忍去看(这满眼萧瑟的景象)。
细雨绵绵,梦境中塞外风物缈远。
(醒来)寒笙呜咽之声回荡在小楼中。
(想起故人旧事),(她)含泪倚栏,怀抱无穷幽怨。
注释⑴摊破浣溪沙:词牌名。
又名“添字浣溪沙”“山花子”“南唐浣溪沙”。
双调四十八字,前阕三平韵,后阕两平韵,一韵到底。
前后阕基本相同,只是前...显示全部译文及注释佚名译文荷花落尽,香气消散,荷叶凋零,深秋的西风拂动绿水,使人愁绪满怀。
美好的人生年华不断消逝。
与韶光一同憔悴的人,自然不忍去看(这满眼萧瑟的景象)。
细雨绵绵,梦境中塞外风物缈远。
(醒来)寒笙呜咽之声回荡在小楼中。
(想起故人旧事),(她)含泪倚栏,怀抱无穷幽怨。
注释⑴摊破浣溪沙:词牌名。
又名“添字浣溪沙”“山花子”“南唐浣溪沙”。
双调四十八字,前阕三平韵,后阕两平韵,一韵到底。
前后阕基本相同,只是前阕首句平脚押韵,后阕首句仄脚不押韵。
后阕开始两句一般要求对仗。
这是把四十二字的“浣溪沙”前后阕末句扩展成两句,所以叫“摊破浣溪沙”。
⑵菡萏:荷花的别称。
⑶西风愁起:西风从绿波之间起来。
以花叶凋零,故曰“愁起“。
⑷鸡塞:《汉书·匈奴传》:“送单于出朔方鸡鹿塞。
“颜师古注:”在朔方浑县西北。
“今陕西省横山县西。
《后汉书·和帝纪》:”窦宪出鸡鹿塞“,简称鸡塞。
亦作鸡禄山。
《花间集》卷八孙光宪《定西番》:”鸡禄山前游骑。
“这里泛指边塞。
⑸彻:大曲中的最后一遍。
“吹彻“意谓吹到最后一曲。
笙以吹久而含润,故云”寒“。
元稹《连昌宫词》:”逡巡大遍凉州彻“,” 大遍“有几十段。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浣溪沙》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干。
译文荷花落尽,香气消散,荷叶凋零,深秋的西风拂动绿水,使人愁绪满怀。
美好的人生年华不断消逝。
与韶光一同憔悴的人,自然不忍去看(这满眼萧瑟的景象)。
细雨绵绵,梦境中塞外风物缈远。
(醒来)寒笙呜咽之声回荡在小楼中。
(想起故人旧事),(她)含泪倚栏,怀抱无穷幽怨。
鉴赏作者:佚名李璟流传下来的词作不多,所传几首词中,最脍炙人口的,就是这首《摊破浣溪沙》(有些本子作《浣溪沙》)。
词的上片着重写景。
菡萏,荷花的别称。
文字的语言是形象的,所以作者一上来就说:菡萏香销翠叶残。
说香,点其味;说翠,重其色。
此时味去叶枯确然使人惆怅。
西风,秋风之谓也。
绿波,写的是莹莹秋水。
如果说上句是重在写秋色,那么这一句则重在写秋容。
一个愁字,把秋风和秋水都拟人化了,于是,外在的景物也霎时同作家的内在感情溶为一体了,词作也因之而笼罩了一层浓重的萧瑟气氛。
三、四两句,由景生情,更进一步突出作家的主观感受。
韶光,指春光。
在这里,作家以其独特而深刻的感受告诉人们:在这秋色满天的时节,美好的春光连同荷花的清芬、荷叶的秀翠,还有观荷人的情趣一起憔悴了,在浓重的萧瑟气氛中又平添了一种悲凉凄清的气氛。
不堪看三字,质朴而有力,明白而深沉,活脱脱地抒发了人的主观感情。
自古逢秋悲寂寥(唐刘禹锡诗句)。
李璟虽然位高为皇帝,但是生性懦弱,再加上当时内外矛盾重重,境遇相当危苦,此时此刻,触景伤情,从而产生无穷的痛苦和哀怨是十分自然的。
词的下片着重抒情。
首句,托梦境诉哀情。
一梦醒来,雨声细细,梦境即便美好,但所梦之人毕竟远在边塞(鸡塞,鸡麓塞,在今陕西省。
这里泛指边塞),可思可望而不可即。
的确是雨亦绵绵,思亦绵绵。
小楼句,以吹笙衬凄清。
风雨高楼,玉笙整整吹奏了一曲(彻,遍,段。
吹彻,吹完最后一段),因吹久而凝水,笙寒而声咽,映衬了作家的寂寞孤清。
《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原文、翻译及赏析
《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原文、翻译及赏析《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此词上片重在写景,下片重在写人抒情。
写景从西风残荷的画面写起,以韶光憔悴在加重,更见秋景不堪;写人从思妇怀人写起,梦回而感鸡塞征夫之遥远,倚栏而更见凄凉。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五代:李璟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干。
(栏通:阑) (何限恨一作:无限恨)《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译文荷花落尽,香气消散,荷叶凋残,西风从绿波之间吹起,使人愁绪满怀。
美好的景致与观荷人的情趣一起憔悴了,哪里还忍心再看。
细雨绵绵,梦境中塞外风物缈远。
吹到最后一曲,寒笙呜咽之声久久回荡在小楼中。
想起故人旧事,含泪倚栏,怀抱无穷幽怨。
《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注释摊破浣溪沙:词牌名。
又名“添字浣溪沙”“山花子”“南唐浣溪沙”。
双调四十八字,前阕三平韵,后阕两平韵,一韵到底。
前后阕基本相同,只是前阕首句平脚押韵,后阕首句仄脚不押韵。
后阕开始两句一般要求对仗。
这是把四十二字的“浣溪沙”前后阕末句扩展成两句,所以叫“摊破浣溪沙”。
菡萏:荷花的别称。
西风愁起:西风从绿波之间起来。
以花叶凋零,故曰“愁起“。
鸡塞:亦作鸡禄山。
这里泛指边塞。
彻:大曲中的最后一遍。
“吹彻“意谓吹到最后一曲。
笙以吹久而含润,故云”寒“。
玉笙寒:玉笙以铜质簧片发声,遇冷则音声不畅,需要加热,叫暖笙。
《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赏析此词上片重在写景,下片重在写人抒情。
写景从西风残荷的画面写起,以韶光憔悴在加重,更见秋景不堪;写人从思妇怀人写起,梦回而感鸡塞征夫之遥远,倚栏而更见凄凉。
词的上片着重写景。
菡萏,荷花的别称。
文字的语言是形象的,所以作者一上来就说:“菡萏香销翠叶残”。
李璟《摊破浣溪沙》原文及赏析
李璟《摊破浣溪沙》原文及赏析李璟《摊破浣溪沙》原文及赏析引言:摊破浣溪沙,词牌名,亦称“山花子”、“南唐浣溪沙”,实为“浣溪沙”之别体,其中代表作有李璟《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摊破浣溪沙》的原文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摊破浣溪沙李璟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
《摊破浣溪沙》赏析一这首《浣溪沙》不是正体,其上下两阙的末句由七字变作十字,或称《山花子》或《摊破浣溪沙》。
万树《词律》卷二:“此调本以《浣溪沙》,原调结句破七字为十字,故名《摊破浣溪沙》。
”菡萏,是荷花的别名。
菡萏是生长在绿波中的,由于它已香销叶残,就使得西风吹动菡萏时也不能不同情它而愁苦起来,不像以前很亲热的吻着它时,显出妩媚的姿态和愉快的心情一般,所以说“西风愁起”。
这是典型的“移情”的修辞手法。
韶光,美好的时光。
“鸡塞”,即鸡鹿塞。
《汉书》匈奴传下:“汉遣长乐卫尉高昌候董忠,车骑都尉朝昌将骑万六千,又发边郡士马以千数,送单于出朔方鸡鹿塞。
”即今陕西省横山县西。
另说是内蒙古自治区磴江县西北哈隆格乃峡谷口。
(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篇第一册),诗人往往以此处代表边远的地点,简称“鸡塞”。
如马祖常《次韵继学》诗:“鸡塞西宁外,龙沙北极边。
”孙光宪《定西蕃》词中:“鸡鹿山前游骑”,皆指此。
吹彻,即吹遍。
这是璟抒写满怀愁恨的小词。
前段就景物写,后段就人事写。
开首先描绘出香销叶残的残荷画面,更从西风愁起,韶光憔悴衬托,使那不堪目睹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来说明“不堪看”到了何种程度。
然后转而从人事来说明。
先就征夫说,“无边细雨细如愁”,细雨是一个织愁的环境,(前些年经常听到一首流行歌曲中唱道:“细雨细如愁,忘了看个清楚,你眼中脉脉深情”。
丝雨霏霏,往往使人浮想联翩。
)在细雨中入梦,梦中的境界应该是自己日夜思念的美好快乐的境界,可好梦须醒,醒来依然还是远在边荒的鸡塞,这是多么令人难堪的境况!再就思妇说,为了思念远离的爱人,在明月中,小楼中,吹遍了玉笙,清寒入骨,仍未能使远人归来,这又是多么令人难堪的境况!在这样的境况下,无穷怨恨无穷泪,就成为完全可以理解的了。
浣溪沙(李璟)
丁香
▪ “丁香结”本是丁香的花蕾,取固结难解之意, 诗人多用它比喻愁思的郁结不散。
▪ 如李商隐《代赠》诗:“芭蕉不展丁香结, 同向春风各自愁。”
▪ 李璟的独创就在于将丁香结化入雨中的境界, 使象征愁心的喻体丁香花蕾更加凄楚动人, 更加令人怜悯。
浣 溪 沙 伤春词、春恨词
▪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 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卷起珍珠做的帘子,挂上帘钩,在高楼上远望的我和从前一 样,愁绪依然深锁。风里的落花那么憔悴,谁是它的主人呢? 这使我越想越加茫然。 信使不曾捎来远方行人的音讯,雨中的丁香花让我想起凝结 的忧愁。我回头眺望暮色里的三峡,看江水从天而降,浩荡 奔流。
浣溪沙
hàndàn 李 璟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sháo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多少泪珠无限恨,倚阑干。
莲花、芙蕖、芙蓉、红衣
荷花落尽,香气消散,荷叶凋零, 深秋的西风拂动绿水,使人愁绪满怀。 美好的人生年华不断消逝。与韶光一同 憔悴的人,自然不忍去看(这满眼萧瑟 的景象)。
浣 溪 李沙
璟
简介作者
李璟(916-961),字伯玉,徐州人,五代 时南唐国主,史称南唐中主。多才艺,好读书, 文士冯延巳等时时在其左右,相与讲论文学。
《江南野史》说他“时时作为歌诗,皆出 入风骚”。但流传下来的作品,只有一首律诗 和四首词。其词蕴藉含蓄,深沉动人。
后人把他及其子李煜的作品,合刻为《南唐 二主词》。
细雨绵绵,梦境中塞外风物缈远。 小楼中醒来吹笙以思念亲人,可是由于 时间长久,寒气逼人,虽还想吹但已经 不能吹了。(想起故人旧事),(她) 含泪倚栏,怀抱无穷幽怨。
李璟《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原文译文作者简介
李璟《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原文|译文|作者简介《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是南唐中主李璟流传下来的词作之一,这首词的语言清新,格调委婉,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下面就和儿童网小编一起来欣赏这首宋词吧。
《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原文五代:李璟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干。
(栏通:阑) (何限恨一作:无限恨)译文及注释译文荷花落尽,香气消散,荷叶凋零,深秋的西风拂动绿水,使人愁绪满怀。
美好的人生年华不断消逝。
与韶光一同憔悴的人,自然不忍去看(这满眼萧瑟的景象)。
细雨绵绵,梦境中塞外风物缈远。
(醒来)寒笙呜咽之声回荡在小楼中。
(想起故人旧事),(她)含泪倚栏,怀抱无穷幽怨。
注释⑴摊破浣溪沙:词牌名。
又名“添字浣溪沙”“山花子”“南唐浣溪沙”。
双调四十八字,前阕三平韵,后阕两平韵,一韵到底。
前后阕基本相同,只是前阕首句平脚押韵,后阕首句仄脚不押韵。
后阕开始两句一般要求对仗。
这是把四十二字的“浣溪沙”前后阕末句扩展成两句,所以叫“摊破浣溪沙”。
⑵菡萏:荷花的别称。
⑶西风愁起:西风从绿波之间起来。
以花叶凋零,故曰“愁起“。
⑷鸡塞:《汉书·匈奴传》:“送单于出朔方鸡鹿塞。
“颜师古注:”在朔方浑县西北。
“今陕西省横山县西。
《后汉书·和帝纪》:”窦宪出鸡鹿塞“,简称鸡塞。
亦作鸡禄山。
《花间集》卷八孙光宪《定西番》:”鸡禄山前游骑。
“这里泛指边塞。
⑸彻:大曲中的最后一遍。
“吹彻“意谓吹到最后一曲。
笙以吹久而含润,故云”寒“。
元稹《连昌宫词》:”逡巡大遍凉州彻“,” 大遍“有几十段。
后主《玉楼春》:”重按霓裳歌遍彻“,可以参证。
玉笙寒:玉笙以铜质簧片发声,遇冷则音声不畅,需要加热,叫暖笙。
⑹倚:明吕远本作“寄“,《读词偶得》曾采用之。
但”寄“字虽好,文意比较晦,今仍从《花庵词选》与通行本、作“倚”。
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原文及赏析
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原文及赏析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原文及赏析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李璟〔五代〕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
(何限恨一作:无限恨)译文荷花落尽,香气消散,荷叶凋残,西风从绿荷之间吹起,使人愁绪满怀。
美好的景致与观荷人的情趣一起憔悴了,哪里还忍心再看。
细雨绵绵,梦境中塞外风物缈远。
吹到最后一曲,寒笙呜咽之声久久回荡在小楼中。
想起不人旧事,含泪倚栏,怀抱无穷幽怨。
注释摊破浣溪沙:词牌名。
又名“添字浣溪沙”“山花子”“南唐浣溪沙”。
双调四十八字,前阕三平韵,后阕两平韵,一韵到底。
前后阕基本相同,只是前阕首句平脚押韵,后阕首句仄脚不押韵。
后阕开始两句一般要求对仗。
这是把四十二字的“浣溪沙”前后阕末句扩展成两句,所以叫“摊破浣溪沙”。
菡萏:荷花的别称。
西风愁起:西风从绿荷之间起来。
以花叶凋零,不曰“愁起“。
鸡塞:亦作鸡禄山。
这里泛指边塞。
彻:大曲中的最后一遍。
“吹彻“意谓吹到最后一曲。
笙以吹久而含润,不云”寒“。
玉笙寒:玉笙以铜质簧片发声,遇冷则音声不畅,需要加热,叫暖笙。
赏析此词上片重在写景,下片重在写人抒情。
写景从西风残荷的画面写起,以韶光憔悴在加重,更见秋景不堪;写人从思妇怀人写起,梦回而感鸡塞征夫之遥远,倚栏而更见凄凉。
词的上片着重写景。
菡萏,荷花的别称。
文字的`语言是形象的,所以作者一上来就说:“菡萏香销翠叶残”。
说“香”,点其“味”;说“翠”,重其“色”。
此时味去叶枯确然使人惆怅。
西风,秋风之谓也。
绿波,写的是莹莹秋水。
如果说上句是重在写秋色,那么这一句则重在写秋容。
一个“愁”字,把秋风和秋水都拟人化了,于是,外在的景物也霎时同作家的内在感情溶为一体了,词作也因之而笼罩了一层浓重的萧瑟气氛。
三、四两句,由景生情,更进一步突出作家的主观感受。
韶光,指春光。
在这里,作家以其独特而深刻的感受告诉人们:在这秋色满天的时节,美好的春光连同荷花的清芬、荷叶的秀翠,还有观荷人的情趣一起憔悴了,在浓重的萧瑟气氛中又平添了一种悲凉凄清的气氛。
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原文、翻译及赏析
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原文、翻译及赏析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原文、翻译及赏析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五代十国李璟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
(何限恨一作:无限恨)《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译文荷花落尽,香气消散,荷叶凋残,西风从绿波之间吹起,使人愁绪满怀。
美好的景致与观荷人的情趣一起憔悴了,哪里还忍心再看。
细雨绵绵,梦境中塞外风物缈远。
吹到最后一曲,寒笙呜咽之声久久回荡在小楼中。
想起故人旧事,含泪倚栏,怀抱无穷幽怨。
《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注释摊破浣溪沙:词牌名。
又名“添字浣溪沙”“山花子”“南唐浣溪沙”。
双调四十八字,前阕三平韵,后阕两平韵,一韵到底。
前后阕基本相同,只是前阕首句平脚押韵,后阕首句仄脚不押韵。
后阕开始两句一般要求对仗。
这是把四十二字的“浣溪沙”前后阕末句扩展成两句,所以叫“摊破浣溪沙”。
菡萏:荷花的别称。
西风愁起:西风从绿波之间起来。
以花叶凋零,故曰“愁起“。
鸡塞:亦作鸡禄山。
这里泛指边塞。
彻:大曲中的最后一遍。
“吹彻“意谓吹到最后一曲。
笙以吹久而含润,故云”寒“。
玉笙寒:玉笙以铜质簧片发声,遇冷则音声不畅,需要加热,叫暖笙。
《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赏析此词上片重在写景,下片重在写人抒情。
写景从西风残荷的画面写起,以夫光憔悴在加重,更见秋景不堪;写人从思妇怀人写起,梦回而感鸡亦征夫之遥远,倚栏而更见凄凉。
词的`上片着重写景。
菡萏,荷花的别称。
文字的语言是形象的,所以作者一上外就说:“菡萏香销翠叶残”。
说“香”,点其“味”;说“翠”,重其“色”。
此时味去叶枯确然使人惆怅。
西风,秋风之谓也。
绿波,写的是莹莹秋水。
如果说上句是重在写秋色,那么这一句则重在写秋容。
一个“愁”字,把秋风和秋水都拟人化了,于是,外在的景物也霎时高作家的内在感情溶为一体了,词作也因之而笼罩了一层浓重的萧瑟气氛。
李璟《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李璟《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1。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2。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3。
多少泪珠无限恨,倚阑干。
【注释】1.菡萏(音handan):即荷花。
2.韶光:美好的时光。
3.鸡塞:即鸡鹿塞(又作鸡禄山)。
《汉书·匈奴传》:“送单于出朔方鸡鹿塞。
”颜师古注:“在朔方窳浑县西北。
”(今内蒙古自治区杭锦后旗西北。
)这里泛指边塞。
孙光宪《定西番》有“鸡禄山前游骑,边草白,朔天明,马蹄轻”之句。
吹彻:吹完最后一曲。
彻:大曲中最后一曲。
玉笙寒:笙吹久则水气含润,故曰“寒”。
玉笙:笙的美称。
【译文】荷花的香气销减,翠绿的荷叶凋残,西风伴着愁绪,生起在绿波间,与春光华年共同憔悴,令人不忍赏看。
细雨迷蒙之间我的梦魂呵已游遍边塞那遥远的遥远。
小楼里,美丽的笙管已将大曲奏完。
流不尽的珠泪呀,说不清的恨怨,自倚着栏干。
【赏析】此词甚为有名。
先是有与冯延巳名句“吹皱一池春水”的比较;“元宗尝戏延巳:‘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延巳曰:“未若陛下‘小楼吹彻玉笙寒’。
”(《南唐书》卷二十一)如果说延巳以臣对君,未免有附上之嫌,后人王安石评价,则认为不仅优于延巳,且胜于后主:荆公问山谷云:“作小词曾看李后主词否?”云:“曾看。
”荆公云:“何处最好?”山谷以“一江春水向东流”为对。
荆公云:“未若‘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苕溪渔隐丛话》引自《雪浪斋日记》) 王国维认为“菡萏香销”二句又远胜于一向被人所称道的“细雨梦回”,“南唐中主‘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
乃古今独赏其‘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故知解人正不易得。
”(《人间词话》)而叶嘉莹则认为前后片两处的结尾之句更为“明白有力”,“如就悲慨之沉郁及深挚而言,则自当推前后片两处结尾之句最为明白有力。
”(《灵溪词说》)。
关于荷花的诗句——《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关于荷花的诗句——《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原文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碧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多少泪珠无限恨,倚栏杆。
《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译文落尽,香气消散,荷叶凋零,深秋的西风拂动绿水,使人愁绪满怀。
美好的人生年华不断消逝。
与韶光一同憔悴的人,自然不忍去看(这满眼萧瑟的景象)。
细雨绵绵,梦境中塞外风物缈远。
小楼中醒来吹笙以亲人,可是由于时间长久,寒气逼人,虽还想吹但已经不能吹了。
(想起故人旧事),(她)含泪倚栏,怀抱无穷幽怨。
《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鉴赏上片写秋色凋零之悲感,下片写细雨梦回之远思。
时空交错,境极高远,而语言却自然沉郁,读之令人凄然欲绝。
李璟贵为国主,雄踞一方,何至作此等缠绵怅悒之语?其实乃是一种超越尊卑贫富、寿夭得失的生命意识的呈现。
在看似柔婉的词语背后,是对人生浮沉的大感慨。
王安石称赞“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有感于其刻画人生离恨之凄迷动人。
王国维以为:“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
则是以寄托说词,把它同以美人芳草比喻政治联系起来,便显得更高远而浑成了。
《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作者简介李璟,字伯玉,史称南唐中主。
好读书,多才艺。
“时时作为歌诗,皆出入风骚”,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修养。
经常与其宠臣如韩熙载、冯延巳等饮宴赋诗,于是适用于歌筵舞榭的词,便在南唐获得了发展的机会。
他的词,感情真挚,风格清新,语言不事雕琢,对南唐词坛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存词五首,其中《南唐二主词》收四首,《草堂诗余》收一首。
古诗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翻译赏析
古诗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翻译赏析《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作者为唐朝诗人、李璟。
其古诗全文如下: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
【前言】这首《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词描绘了一个妇女思念远行的丈夫,她对着秋风残荷白伤。
梦醒后的吹笙更使她愈加感到凄凉。
词中细腻地抒发了她的凄楚哀怨之情,前片写景,后片写人,层次分明而又意味悠长。
其中的“菡萏”两句和“细雨”两句更是备受后人的赞赏。
【注释】①菡萏:荷花的别名。
②韶光:美好的时光③共憔悴:指菡萏残败再加上秋意萧条,含有自己“与秋俱老”的感叹。
④梦回:梦醒⑤鸡塞:即鸡鹿塞,汉时边塞名,故址在今内蒙古。
这里泛指边塞。
⑥吹彻:吹到最后一曲。
彻,大曲中的最后一遍。
【翻译】荷花落尽,香气消散,荷叶凋零,深秋的西风拂动绿水,使人愁绪满怀。
美好的人生年华不断消逝。
与韶光一同憔悴的人,自然不忍去看。
细雨绵绵,梦境中塞外风物缈远。
小楼中醒来吹笙以思念亲人,可是由于时间长久,寒气逼人,虽还想吹但已经不能吹了。
含泪倚栏,怀抱无穷幽怨。
【赏析】这首《浣溪沙》词描绘了一个妇女思念远行的丈夫,她对着秋风残荷白伤。
梦醒后的吹笙更使她愈加感到凄凉。
词中细腻地抒发了她的凄楚哀怨之情,前片写景,后片写人,层次分明而又意味悠长。
其中的“菡萏”两句和“细雨”两句更是备受后人的赞赏。
上片写秋色凋零之悲感,下片写细雨梦回之远思。
时空交错,境极高远,而语言却自然沉郁,读之令人凄然欲绝。
李璟贵为国主,雄踞一方,何至作此等缠绵怅悒之语?其实乃是一种超越尊卑贫富、寿夭得失的生命意识的呈现。
在看似柔婉的词语背后,是对人生浮沉的大感慨。
王安石称赞“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有感于其刻画人生离恨之凄迷动人。
王国维以为:“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
则是以寄托说词,把它同屈原以美人芳草比喻政治联系起来,便显得更高远而浑成了。
关于秋天的古诗李璟《摊破浣溪沙》赏析(完整版)
关于秋天的古诗李璟《摊破浣溪沙》赏析摊破浣溪沙,词牌名。
实为浣溪沙之别体,不过上下片各增三字,移其韵于结句而已。
以下是整理的关于李商隐的《摊破浣溪沙》的赏析。
《摊破浣溪沙》原文:作者:李璟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干。
关于秋天的古诗李璟《摊破浣溪沙》赏析《摊破浣溪沙》赏析:李璟流传下来的词作不多,所传几首词中,最脍炙人口的,就是这首《摊破浣溪沙》(有些本子作《浣溪沙》)。
词的上片着重写景。
菡萏,荷花的别称。
文字的语言是形象的,所以作者一上来就说:菡萏香销翠叶残。
说香,点其味;说翠,重其色。
此时味去叶枯确然使人惆怅。
西风,秋风之谓也。
绿波,写的是莹莹秋水。
如果说上句是重在写秋色,那么这一句则重在写秋容。
一个愁字,把秋风和秋水都拟人化了,于是,外在的景物也霎时同作家的内在感情溶为一体了,词作也因之而笼罩了一层浓重的萧瑟气氛。
三、四两句,由景生情,更进一步突出作家的主观感受。
韶光,指春光。
在这里,作家以其独特而深刻的感受告诉人们:在这秋色满天的时节,美好的春光连同荷花的清芬、荷叶的秀翠,还有观荷人的情趣一起憔悴了,在浓重的萧瑟气氛中又平添了一种悲凉凄清的气氛。
不堪看三字,质朴而有力,明白而深沉,活脱脱地抒发了诗人的主观感情。
自古逢秋悲寂寥(唐刘禹锡诗句)。
李璟虽然位高为皇帝,但是生性懦弱,再加上当时内外矛盾重重,境遇相当危苦,此时此刻,触景伤情,从而产生无穷的痛苦和哀怨是十分自然的。
词的下片着重抒情。
首句,托梦境诉哀情。
一梦醒来,雨声细细,梦境即便美好,但所梦之人毕竟远在边塞(鸡塞,鸡麓塞,在今陕西省。
这里泛指边塞),可思可望而不可即。
的确是雨亦绵绵,思亦绵绵。
小楼句,以吹笙衬凄清。
风雨高楼,玉笙整整吹奏了一曲(彻,遍,段。
吹彻,吹完最后一段),因吹久而凝水,笙寒而声咽,映衬了作家的寂寞孤清。
这两句亦远亦近,亦虚亦实,亦声亦情,而且对仗工巧,是千古传唱的名句。
李璟《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原文、注释、译文及欣赏
李璟《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①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②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③多少泪珠无限恨,倚阑干。
【注释】①菡萏(han dan汉旦):即荷花。
②韶光:美好的时光。
③鸡塞:即鸡鹿塞(又作鸡禄山)。
《汉书·匈奴传》:“送单于出朔方鸡鹿塞。
”师古注:“在朔方窳浑县西北,”(今内蒙古自治区杭锦后旗西北)。
《后汉书·和帝纪》:“车骑将军窦献出鸡鹿塞”。
这里泛指边塞。
孙光宪〔定西番〕有“鸡禄山前游骑,边草白,朔天明,马蹄轻”之句。
吹彻:吹完最后一曲。
彻,大曲中最后一曲。
玉笙寒:笙吹久则水气含润,故曰“寒”。
玉笙,笙的美称。
【译文】荷花香销翠叶凋残,含愁的秋风吹起在绿波之间。
跟着韶光华年一同憔悴,让人不忍观看。
千里梦回,细雨潺潺,鸡塞倍觉遥远。
小楼吹笙,把大曲吹遍,玉笙吹寒。
流不尽的泪珠,诉不尽的怨恨,独自倚着阑干。
【集评】宋·马令:“元宗乐府辞云:‘小楼吹彻玉笙寒。
’延已有‘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之句,皆为警策。
元宗尝戏延已:“‘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延己曰:‘未如陛下“小楼吹彻玉笙寒”。
’元宗悦”。
(《南唐书》卷二十一) 宋·《雪浪斋日记》:“荆公问山谷云:‘作小词曾看李后主词否?’云:‘曾看。
’荆公云:‘何处最好?’山谷以‘一江春水向东流’为对。
荆公云:‘未若“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又“细雨湿流光”最好’”(《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九引)明·王世贞:“《花间》犹伤促碎,至南唐李王父子而妙矣。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与‘未若陛下“小楼吹彻玉笙寒”’,此语不可闻邻国,然是词林本色佳话。
‘云破月来花弄影’郎中,‘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意似祖述之,而句稍不逮,然亦佳”。
(《艺苑卮言》)明·沈际飞:“‘塞远’、‘笙寒’二句,字字秋矣。
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原文及赏析整理
让知识带有温度。
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原文及赏析整理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原文及赏析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李璟朝代:宋朝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干。
(栏通:阑)译文荷花落尽,香气消散,荷叶凋零,深秋的西风拂动绿水,使人愁绪满怀。
美妙的人生年华不断消逝。
与韶光一同憔悴的人,自然不忍去看(这满眼萧瑟的景象)。
细雨绵绵,梦境中塞外风物缈远。
(醒来)寒笙哽咽之声回荡在小楼中。
(想起故人旧事),(她)含泪倚栏,怀抱无穷幽怨。
解释西风从绿波之间起来。
以花叶凋零,故曰“愁起“。
鸡塞《汉书·匈奴传》:“送单于出朔方鸡鹿塞。
“颜师古注:”在朔方浑县西北。
“(今陕西横山县西)《后汉书·和帝纪》:”窦宪出鸡鹿塞“,简称鸡塞。
亦作鸡禄山。
《花间集》卷八孙光宪《定西番》:”鸡禄山前游骑。
“这里泛指边塞。
彻:大曲中的最终一遍。
“吹彻“意谓吹到最终一曲。
笙以第1页/共3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吹久而含润,故云”寒“。
元稹《连昌宫调》:”逡巡大遍凉州彻“,”大遍“有几十段。
后主《玉楼春》:”重按霓裳歌遍彻“,可以参证。
倚:明吕远本作“寄“,《读词偶得》曾采纳之。
但”寄“字虽好,文意比较晦,今仍从《花庵词选》与通行本、作“倚”。
菡萏:荷花玉笙寒:玉笙以铜质簧片发声,遇冷则音声不畅,需要加热,叫暖笙。
赏析:李璟流传下来的词作不多,所传几首词中,最脍炙人口的,就是这首《摊破浣溪沙》(有些本子作《浣溪沙》)。
词的上片着重写景。
菡萏,荷花的别称。
文字的语言是形象的,所以一上来就说:“菡萏香销翠叶残”。
说“香”,点其“味”;说“翠”,重其“色”。
此时味去叶枯确然使人惆怅。
西风,秋风之谓也。
绿波,写的是莹莹秋水。
假如说上句是重在写秋色,那么这一句则重在写秋容。
一个“愁”字,把秋风和秋水都拟人化了,于是,外在的景物也霎时同作家的内在感情溶为一体了,词作也因之而覆盖了一层浓重的萧瑟气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浣溪沙
【教学目标】
1、鉴赏全词恰到好处的遣词用字。
2、体会全词的意境美。
3、把握全词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抓住全词个性鲜明的字词,分析其表达效果。
2、把握全词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学习把握即景生情表现手法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浣溪沙,本唐代教坊曲名,因西施浣纱于若耶溪,故又名《浣溪纱》或《浣沙溪》。
此调音节明快,句式整齐,易于上口。
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
二、作者介绍:
李璟,字伯玉,登帝位后,年号保大,后因受到后周威胁,削去帝号,改称国主,史称南唐中主,庙号元宗。
李璟多才艺,文士韩熙载、冯延巳、李建勋、徐铉等时时在其左右,相与讲论文学。
其留下来的作品不多,只有四首词一首诗。
其词蕴藉含蓄,深沉动人。
王安石盛赞“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王国维则称其首二句“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
三、赏析词作:
(一)一读诗歌,整体感知,看注解,合理想像,进一步理解词的语言,同学合作,用现代语言串通词的大意。
(荷花落尽,香气消散,荷叶凋零,深秋的西风拂动绿水,使人愁绪满怀。
美好的人生年华不断消逝。
与韶光一同憔悴的人,自然不忍去看(这满眼萧瑟的景象)。
细雨绵绵,梦境中塞外风物缈远。
(醒来)寒笙呜咽之声回荡在小楼中。
(想起故人旧事),(她)含泪倚栏,怀抱无穷幽怨。
)【思考1】这是一首什么类型题材的词?悲秋怀人词。
【思考2】词中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从词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这首词中塑造了思念远人的思妇形象,她思念远方的丈夫,孤单寂寞凄凉。
依据:“不堪看”“多少泪”“无限恨”“倚阑干”。
【思考3】词中所写之景是哪个季节?词中选用了哪些意象来描述词人眼中此景的?深秋。
“香销”的“菡萏”;已“残”的“翠叶”、“西风”、“绿波”、“细雨”和“小楼”以及“阑干”。
【思考4】找出主人公情感字眼。
哪一个是全词的词眼?
词眼可以是“愁”,也可以是“恨”;还可以是“残”。
分析“愁”和“恨”:深秋之时,看落花残叶,触景生愁,梦中情景与眼前现实,愁上加愁,“愁”“恨”交加。
分析“残”:“菡萏香销翠叶残”是荷残也,“西风愁起绿波间”是秋残也,“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是人在残年对残景,诚然其不堪看也。
“细雨梦回鸡塞远”是梦残也,“小楼吹彻玉笙寒”是曲残也,人在残年感已多,“多少泪珠无限恨”,况且更“倚阑干”对此残景乎?——荷残秋残青春残,梦残曲残情更残。
(二)二读诗歌,评品赏析。
【鉴赏1】“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⑴王国维对此二句极为称赞,认为“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
“美人迟暮”出自何处?什么意思?出自《离骚》中的“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美人”“迟暮”原指楚王衰老,这儿指国势衰落。
“菡萏香销翠叶残”也是同样的意思。
⑵王国维为什么称赞这两句?王国维称赞诗人用屈原的笔法,通过香草美人的描写表达对国事深广的忧虑。
⑶这两句写景,营造出怎样的意境。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
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
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步骤一)荷花的清香已经销尽,翠绿的荷叶已经枯败,荷塘绿水间吹起了秋风。
(步骤二)营造了一幅荷塘秋残图,意境衰败、凄凉。
(步骤三)表现了作者悲秋之情以及对国事深广的忧虑。
【鉴赏2】“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⑴“菡萏”“残叶”“西风”等自然景物“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⑵“韶光”的“憔悴”既指美好时节的景物的凋残,也是美好的人生年华消逝,还指一度兴旺的国家衰落。
因而,与韶光一同憔悴的人,自然不忍去看这满眼萧瑟的景象和国势衰落的情景。
【鉴赏3】“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⑴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选取“细雨”“鸡塞”“小楼”“笙声”四个意象,⑵“梦回鸡塞远”是虚景,写思妇在睡梦中见到遥远的边关去找寻想念的人;“细雨”是醒来后的实景,细雨迷蒙正与梦境的迷离相结合——边关何其遥远。
⑶“玉笙吹彻”为实景,“寒”字写人的内心凄冷,渲染了抒情主人公不堪迟暮的感伤心情。
(懂得中国音乐的,说笙要暖笙,东风日暖闻吹笙,这笙上要有一个芦苇的薄膜,那个薄膜要在暖气之中吹出来的声音好听,冷了就不好听了。
)
【鉴赏4】分析“多少泪珠无限恨,倚阑干”。
⑴小楼吹笙并没有减少内心的怨恨,从“多少泪珠无限恨”可见;⑵“无限恨”包含了伤秋之恨,思夫之恨,家国之恨;⑶“倚阑干”不作情语,但蕴藉深沉,刻画了一个有无限幽怨含泪倚柱的主人公形象;秋雨绵绵,梦境邈远,玉笙呜咽,含泪倚柱,构成悲凉凄清的意境,使全词惆怅伤感的气氛愈加浓烈。
(三)三读诗歌,总结归纳。
【思考】请大家谈谈,读到“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这两句时,对人生有何感慨。
A再美好的事物终究会逝去。
B再繁荣的朝代也会灭亡。
C再多的荣华富贵也会流走。
D再奢侈的享受也会化为乌有。
王国维说南唐中主词,“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
同样是讲美女跟爱情的词,就要看你所写的美女跟爱情里边有没有境界,所以词是以境界为最上的,有的词里边写的美女跟爱情就有境界,给你一种高远的理想,给你很多丰富的联想。
有的词写美女跟爱情,就是很浅俗,美女就是美女,爱情就是爱情。
就是因为词这种作品,很难衡量。
不能够用诗跟文章的载道的言志的标准去衡量,所以你要看这首词有没有言外的意思。
四、总结:这首词上片写秋景,下片写怀人。
作者在思妇的对景伤情、感叹青春易逝中,渗透了自己不堪迟暮的感伤心情。
而词句意境中的众芳芜秽、美人迟暮,又象征着南唐的没落,寄托了作者的家国之痛。
附: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