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德育教育
中等职校德育内容与方法如何
中等职校德育内容与方法如何中等职校作为培养青少年职业技能的重要阶段,德育工作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德育内容主要包括道德品质培养、法律意识教育、公民责任意识培养等。
而德育方法则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网络教育等多种途径进行。
首先,中等职校的德育内容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作为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时期,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正直、诚实、守信等道德品质。
教育部门可以组织各类道德教育活动,如德育讲座、道德实践活动等,引导学生认识和尊重他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精神。
其次,中等职校的德育内容还应包括法律意识教育。
法律是社会文明的基石,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教育部门可以通过开设法律教育课程、举办法治知识竞赛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基本法律知识,提高对法律的尊重和遵守意识,使学生成为遵纪守法的良好公民。
此外,中等职校的德育内容还应包括公民责任意识培养。
作为社会的一员,学生应该具备市民素养和公民意识,关注社会问题,承担社会责任。
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志愿活动、社会实践、参与公益项目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益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德育方法上,中等职校可以采取多种途径进行。
首先是学校教育。
学校作为学生主要的学习场所,应该注重德育工作的落实。
学校可以通过课程设置、班会活动、德育专题讲座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其次是家庭教育。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长对孩子的德育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校可以通过家访、家长会等方式,与家长密切合作,共同为学生的德育工作付出努力。
再者是社会教育。
社会是学生教育的重要环境之一,学校应该密切与社会各界合作,利用社会资源开展各类德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健康成长。
最后是网络教育。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已成为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
学校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发布德育教育资源,开展在线德育教育课程等方式,让学生在网络空间中接受德育教育,增强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
职业院校德育教育“四要”
职业院校德育教育“四要”古语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可谓育人之难。
作为培养新型技能人才最重要的基地――学校来说,不管如何艰难,理所当然要把为国家输送德才兼备的人才作为天职,联络社会和家庭,给党和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特别是职业教育,面对这一特殊的教育群体,要将学生培养成具有一技之长,又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劳动者,更应付出艰辛的努力。
那么,如何使这些学生有文化、明是非、知荣辱、懂诚信、会礼仪、乐助人、愿奉献、有作为,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呢?第一、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风气,大造声势,要从舆论上树“德”。
良好的校园风气,会无声感染、感化学生,影响、感动学生。
所以,作为教书育人的职业院校,应该把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风气作为德育教育的重中之重,使受教育者在健康有益的氛围里潜移默化的得以陶冶。
为此,职业院校应有积极独特而又醒目、文化底蕴深厚积淀的校训,让在这里生活、工作、学习过的人从心灵上受到洗礼和熏陶,使其成为无形鞭策人们积极上进的内在动力。
另外,积极营造健康而浓郁文化氛围,在教学、办公、用餐、住宿、过道等场所张挂古训、名人名言等,时刻告示、督促和规范师生的行为,用命族文化中的精华滋润学生,用榜样的力量鼓舞学生。
再次,利用广播、黑板报、院报、学习园地刊登先进人物和成功人士的事迹,也可以报道反面教材,让学生从中得到启迪深思。
与此同时,还可以利用团日活动,主题班会,文艺活动等弘扬正气,帮助学生成长。
总之,要充分利用校园这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与人先育行,通过各种渠道、形式,打造声势,营造良好的校园风气,从舆论上树德。
第二、严明校纪校规,从严治校,要从制度上立“德”。
无规矩不成方圆。
纪律是我们事业成功的保障。
作为职业院校,面对着十多岁成长未熟的孩子,要让他们成长为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没有纪律的保证,显然是难以想象的。
只有严明校风,规范学生的言行思想,才能使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好他们的品德,为今后步入社会成就事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中职学校德育工作行动指南
中职学校德育工作行动指南
一、总则
1. 本指南的目的是为中职学校德育工作提供实施指导。
2. 中职学校应注重德育的实效性,通过各项活动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
二、组织管理
1. 设立德育工作小组或德育委员会,负责具体工作安排。
2. 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明确各项活动内容、时间安排等。
3. 定期召开会议,检查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制定补充措施。
三、主要工作内容
1. 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强调自律意识、团队精神等内容。
2.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扶贫慰问、环保公益等,启发学生影响社会。
3. 举办文化艺术节目,通过讲座、演出等形式进行德育宣传。
4. 建立优秀班级评比机制,表彰在德育工作中做出贡献的学生与班级。
5. 注重对问题学生的培养辅导,引导他们走上正途。
六、工作评估
结合学校实际,制订相应考核指标,定期对德育工作成效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以上内容可作为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一般指引。
学校可以根据本区域的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修改和完善。
中职院校德育管理工作展开的办法6篇
中职院校德育管理工作展开的办法6篇篇1一、引言德育管理是中职院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中职院校德育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结合中职院校德育管理的现状,探讨有效的德育管理策略和方法,以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中职院校德育管理现状当前,中职院校德育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部分学生存在道德观念淡薄、纪律意识不强、学习态度不端正等问题。
同时,德育管理方式单一、缺乏创新等问题也制约着德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德育管理策略和方法1. 强化道德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责任感。
通过开展主题班会、团队活动等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 完善德育管理制度,提高德育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建立学生德育档案,记录学生的道德表现和成长过程,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3.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
通过举办文化节、艺术节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4. 注重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
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及时反馈学生的道德表现,共同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5. 创新德育管理方式,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运用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在线德育教育、心理辅导等活动,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四、实施保障1.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
学校应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确保德育工作得到有效实施。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德育管理水平。
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学习,提高教师的德育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3. 加强督导检查,确保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学校应建立完善的督导检查机制,定期对德育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
4. 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学校应积极宣传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和成果,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和配合,共同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浅谈如何加强高等职业院校德育工作实效
人更为 可贵 的道德品质 ,于是就提出了一个崭新 的道德教育
理念 :向孩子学习—— 两代人共 同成 长。 高职学生的 民主意识 明显加强 ,不愿 接受训 导式 唯书 、
能力 ,使他们保持清醒的头脑 ,保 持正确 的价值取 向。 二 、德育 内容创新是提高高职院德育 中除 了对高职 学生进行 民族 精神 、理 想信 念 、遵纪 守法 和心 理健 康教 育 外 ,特别注重对高职学生进行创新精神 、创新能力 、创新 素
一
问题的新途径 、新思路 。 创新能力教育 ,就是培养学生具有进行创新的本领 ,是
创新精神的具体体现 和实践 ,创新能力包括具有较扎实的科 学文化基 础、有较 宽广 的知识 面 ,有本 专业 扎实 的基本 技
、
德育工作者观念创新是提高高职院校德 育工作实效
的 前提
高职学校德育工作者观念创新 ,就是要求德 育工作者转 变 观念 ,树立新 的德育 观和人才 观。德育工作 者的德育 观 ,
落实德育 民主化涉及教师与学生教育观的转变。由单向 灌输 向平等 交流转 变 ,是 德育在 方法 甚至 立场上 的一 个改 变。过去有一种观点认为 ,成人 比孩 子、老师 比学生掌握 更
优秀公 民。这就 要求 德育 工作者 要树 立 以学 生 为本 的育人
观 ,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和谐 、可持续发展。通过 各 种渠道 ,培养他们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 ,使他们不仅具有
是 做 好 学 校 德育 工 作 的先 导 和 前 提 。 新 型 的人 才 观 要 求 我 们 ,在 教 育 教 学 过 程 中 ,能 够 根 据
能 ,有 较强 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社会实践经验。 创新素质教育就是要 对学生进 行道德 素质 、人文 素质 、 心理素质、科学素质和人格等教育。
职业教育中德育教育的技巧与措施分析
职业教育中德育教育的技巧与措施分析职业教育是一种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道德素质的教育方式。
在职业教育中,德育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德育教育不仅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为了实现德育教育的目标,职业教育需要采取一些技巧和措施。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设置榜样,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在职业教育中,教师应该以身作则,成为学生赞赏和模仿的榜样。
教师应该在学生面前展示正确的行为模式和道德标准,鼓励学生学习并跟随这些模式。
此外,教师还应该引入成功人士的案例研究,向学生展示成功者的优秀品质和职业精神,引导学生在自己的职业道路上追求卓越和专业精神。
二、灌输正确的价值观念价值观念是德育教育的核心。
在职业教育中,教师应该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灌输正确的价值观念。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发现职业人生的真正价值,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实现职业和生活的平衡。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主题班会或活动,在幽默的氛围中展示正确的道德观和职业精神。
三、注重实践教育实践教育是德育教育重要的手段。
通过实践教育,学生可以身体力行地体验并学习到道德与职业素质。
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职业实践项目,让学生通过实践去感知职业精神,提高职业素养。
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到社区、企业、机构等地参观学习,了解行业的实际情况,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是德育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对于职业教育的学生来说,心理健康教育更是至关重要的。
在职业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心理讲座,个别谈心等形式,帮助学生了解自我,传授应对职业挑战的心理方法,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总之,职业教育中的德育教育是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
在德育教育中,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在学生心目中赢得尊重和信任。
教师应该注重实践和研究,不断改进德育教育的技巧和方法,为学生的成长和职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帮助。
新形势下加强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必要性与措施
体 校 风和学 风 向 上氛 围的形 成 。
12 教 学 方 法 不 灵 活 。 响 德 育 实 效 . 影
教 学 方 法 直接 影 响 德 育 实效 性 的提 高 。 职 德 育 以课 高 堂 理 论 教 学 为 主 , 育教 育 的整 个 过 程 受 到传 统 德 育 方 法 德
职业 教 育方 面 , 业 理想 教 育是 很 重要 的 一个 方面 。 职 教 育 大学 生 就 业 首 先考 虑 的是 社 会公 众 的需 要 , 即要 有 正 确 的职 业 理想 和择 业 观念 。 业观 教 育方面 , 国家 和 民族 的 择 将 大 局 , 为学 生选 择 职业 的 出发 点 。 确认 识客 观 存在 的职 作 正
院校培 养德 才兼 备 的应用 型高技 术 人 才[] 1。 - 2
1 新形 势 下加 强高职 院 校德 育教 育 的必 要性 11 校 园氛 围不佳 。 学 改革 势在 必行 . 教
德 育 因 素是 制 约 人适 应 与 发 展 的 重 要 因 素 之 一 。 只 人
能 生活 在社 会 中 , 存在 、 其 适应 、 发展 都 受社 会 条件 、 社会 关 系 、 会 制度 交 互 作 用 。 社 当前 . 发 展 以人 为本 的 和 谐社 会 在
关键 词 高职 院校 ; 形势 ; 育教 育 ; 新 德 必要性 ; 措施 中 图分 类号 G7 1 1 文献标 识码 A 文 章编 号 10 — 7 9 2 1 )9 0 3 — 2 0 7 53 (0 11— 03 0
德育 是 教育 者按 一 定社 会 要求 , 目的 、 有 有计 划 地 对受
教 育 者进 行 思想 、 道德 、 治教 育 。 国 自 2 政 我 0世纪 末 全面 开 展 高等 职 业 教 育 以 来 , 直 以 培 养 应用 型 的技 术 人 才 为 主 一
加强职业院校德育工作实效的思考与建议
加强职业院校德育工作实效的思考与建议
口 凌 果
素 质教 育是 以促 进 学 生 身 心 发 展 为 目的 ,以 提 高 学 生 的 道 德条 目, 而 斩 断 了道 德 与 生 活 的血 肉联 系 , 德 成 了与 学 从 道
政 治 思 想 、 德修 养 、 学 文化 水 平 、 动 技 能 、 体 心 理 素 质 生学 习 无关 的客 观 知 识 对 象 这 种 客 观 和 外 在 的 知 识 对 象 与 道 科 劳 身
学 实践 ,认 为 德 育 工 作 陷入 困境 的 主要 原 因 在 于 以 下 几 个 方 的条 件 下 可 以相 互 转 化 。当受 教 育 者 在 进 行 自我教 育 时 , 不 他
面.
一
仅是受教育者 , 而且 成 为 教 育 者 。
、
学 校德 育工 作严 重 滞 后 于我 国 现代 化 建设 的发 展 要求
传 统 的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工作 , 分 强 调 教 学 的社 会 价 值 , 过 忽 碍 了学 生 的全 面 发展 。 部 分 家 长 “ 子 成 龙 ” 切 , 分 溺 爱 一 望 心 过 把 家 的 宝 。 视 学 生 个 人 发展 的价 值 。反观 我们 的教 育 工 作 , 未真 正适 应 子 女 , 孩 子 推 上 了 “ 庭 小 皇 帝 ” “ 座 ” 所 有 这 些 现 象 , 并 和 关 注 学 生 的 内 在 需 求 和 情 感 ,并 未 真 正 关 注 他 们 的 生命 成 为 学 校 德 育 工作 的 正 常开 展 增 添 了一 定 的难 度 。
现 在 ,学 校 的德 育 过 程 本 质上 就 是 教 育 者 把道 德 规 范传
在 全 球 经 济 一 体 化 的 影 响 下 ,世 界 范 围 内各 种 思想 文化 递 给 受 教 育 者 , 受教 育 者 形 成 道 德 的 过 程 。 育 的 组 织 者过 分 德 思 潮相 互碰 撞 ,广 大 职 业 院 校 学 生 的世 界观 和 价 值观 的 取 向 注 重 教 师 的 主 导 作 用 ,德 育过 程往 往 只 限 于 向 学 生 传 授 一 套
职专德育工作管理制度汇编
职专德育工作管理制度汇编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职业院校德育工作,提高学生素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职业院校全体学生及相关教职工。
第三条职业院校德育工作要以立德树人为宗旨,以德育人、以德治校,加强学生教育和管理。
第四条职业院校德育工作要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适应,紧密结合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切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第五条职业院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校纪校规。
第六条学校要加强德育工作管理体制建设,健全和完善德育工作机构,明确职责,确保德育工作有序进行。
第七条学生在校期间应该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坚持德育自律,提高自身素质,争做新时代合格公民。
第八条学校要强化德育工作的开放性,广泛团结师生共同参与德育工作,共同推动学校德育工作的发展。
第二章学生管理第九条学校要制定和完善学生管理制度,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身心健康教育和职业教育。
第十条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建立健全学生管理制度和管理网络,提高管理效能。
第十一条学生要遵守学校规章制度,诚实守信,尊敬师长,关爱同学,注重公共秩序和文明礼仪。
第十二条学校要建立学生档案,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思想品德表现和身心健康状况。
第十三条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服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第十四条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预防和遏制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第十五条学校要建立健全学生奖励制度和惩戒制度,对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奖励,对违规违纪的学生进行教育和处理。
第三章师生关系第十六条学校要加强师生沟通,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教师的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水平。
第十七条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引导教师践行师德、尊重学生,关爱学生。
第十八条学校要建立健全师生交流机制,加强对师生互动的管理和服务,提升师生交流的效能。
创新新时期高职院校德育工作方法
创新新时期高职院校德育工作方法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进步,传统的德育工作模式和方法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变化和要求。
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要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同时,认识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探索新方法,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把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做好、做实。
一、以德为先的人才素质标准人才的基本素质包括三个方面,即思想品德素质、文化技术素质、心理体格素质。
思想品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主要靠德育工作来完成。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应是任何社会、任何历史时期选择人才的标准尺度。
一个思想品德败坏的人,即使其文化技术素质再好,也绝不会成为对人类有贡献的人。
学生要成才,首先要成人。
学校无小事,事事为育人。
学校的各项工作都要把“树德育人”摆在重要的位置;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克服重智育、轻德育和“一好代三好”、“一俊遮百丑”的错误倾向,树立正确全面的人才素质观。
高职院校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
学生既要成才,更要成人。
要教育学生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做一个具有时间观念、效率观念、竞争观念、法制观念、开放观念、创新观念的现代人;做一个心中有祖国、心中有人民、心中有学校,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人。
二、注意发现和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兴趣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学习——内在的财富》指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使人作为社会的人得到充分的发展。
要让像财富一样埋藏在每个人的灵魂深处的所有才能,都发挥出来。
学校应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乐趣、学生学习的能力以及对知识的好奇心。
”学校应把“谋学生个性之发展、谋学生生存之本领”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由于高职院校学生之间的思想意识和文化程度差异较大,各个学生的个性特征也比较突出。
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要根据社会职业的多样性和所需人才在结构层次上的复杂性,在面对社会需要的前提下,注意发现、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兴趣。
个性是人的动机、兴趣、意志等方面的特征,是人的认识活动的调节和推动者,起着始动、定向和维持作用。
2024年清德职中全员德育实施方案
2024年清德职中全员德育实施方案
:
为了全面提升清德职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制定了本方案。
1.设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完善德育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德育工作档案。
2.加强德育课程建设,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3.组织开展德育实践活动,设置各类形式多样的德育主题活动和实践项目。
4.建立学生德育档案,全面记录学生的德育表现和成长情况。
5.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培养德育骨干教师和优秀学生德育骨干。
6.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德育实践活动。
7.加强家校合作,共同育人,形成德育合力。
8.定期进行德育工作评估,及时调整德育工作策略和措施。
9.积极开展德育特色活动,提升学校德育品牌影响力。
10.加强德育教育宣传工作,营造浓厚的德育氛围,共同促进学校德育工作深入开展。
第 1 页共 1 页。
常用的职业教育德育方法
常用的职业教育德育方法1. 个案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具体职业教育德育问题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并进行讨论,促进他们了解并运用德育理念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通过扮演不同职业角色的方式,体验和模拟实际工作情境中可能遇到的道德困境和选择,增强他们在真实场景下的德育素养。
3. 项目制学习法:通过设计实际项目,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培养其责任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4. 探究式学习法: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主动探索职业德育问题,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形成独立的职业道德意识。
5. 师生互动讨论法: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讨职业德育话题,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与反思能力。
6. 职场实习法:安排学生到职场进行实习,通过实际工作体验,让学生感知、体验并理解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和实践技能。
7. 条件反射教育法:通过对学生进行道德红绿灯式的条件反射训练,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8. 故事教学法:通过真实或虚构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思考其中蕴含的职业德育意义,达到启发和引导学生的目的。
9. 游戏模拟法:采用游戏形式设计的职业德育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职业道德决策的紧迫和责任。
10. 反思教育法:开展学生的反思教育,在做出不当选择后,引导学生反思错误的原因、道德规范,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11. 讨论式教学法:借助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工作场景中的职业道德问题,通过交流与碰撞,促使学生对道德问题有更深刻的认识。
12. 观摩体验法:安排学生观摩优秀职业人士的工作实践和职业道德表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标杆意识。
13. 规则训练法:基于职业道德规范,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让学生通过具体规则的训练来塑造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
14. 集体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讨论,鼓励他们就职业德育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形成共识并加强交流。
15. 赛事竞赛法:通过组织职业德育知识竞赛、技能大赛等活动形式,激发学生对道德素养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道德观念和职业操守。
加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加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摘要:培养既有高超专业技能又有良好职业道德素质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是对高职院校教育的要求。
根据当前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从校内校外等多种途径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关键词: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途径方法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7-0246-01一、当前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及问题(一)教学内容陈旧,职业特色不突出,缺乏针对性现在的德育教材,主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职业理想,道德情操等,而对生活中最普遍的最基本的首先要求有所忽视,忽视了“90后”职校生的主观需求个性特征,教材内容条条框框较多,要求多,降低了学生的积极性。
另外,对职业教育的行业职业道德教育很少涉及,职业特色不突出,缺乏行业的针对性。
(二)单方灌输,忽视了学生的主题性作用目前,高校的职业道德教育多是通过课堂进行的。
教学方式上,大多采取过去台上教师讲授,学生台下听课的传统模式,只把职业道德看成是一门课程,按照教学计划进行管理,完成教学任务及考试。
很少与学生进行讨论,课堂上学生参与程度不高,从而导致学生对职业道德内容缺乏理解和内化,缺乏实践认知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学习效果不佳,学生对职业道德教育的参加积极性不高,导致教学所取得的效果有限。
(三)很多高职学校对职业教育不过重视,普遍存在轻视德育工作,认为谁都可以上课的倾向,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德育工作者的创新积极性。
当前,高职学校职业道德教育存在一些问题,但在不断进行完善,发展。
我们应继续加大研究力度,不断锐意创新,探索新方法,不断完善教学内容,理解思路,增强责任感,促进高职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改革不断走向成熟,取得成就。
二、加强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一)职业道德是现实社会的主体道德,职业道德教育要与教学和管理的全过程相结合因此,职业道德教育必须层层把关,形成全过程的教育和管理。
加强全局性、全员性、全程性德育教育是塑造职业院校学生健全人格的根本途径
长期 以来 ,学校德育往往被涂上功利主义的色彩 ,德育工作 的出发 点完全从属于政治形势的需要 ,而忽视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 ; 德育工 作 的内容和形式 ,主要是驱使青少年参加政治学习和大量的社会政治活 动 ,忽视 了对 青少年 的国民基础文 明教 育 、行为 习惯训 练和道德情操 的培养。其次 ,把现实生活 中的品德 问题政治化。学校德育习惯 以政治 的立场和尺度 ,来认识道德问题 ,把一些本来属于道德教育与评价的问 题 ,当作政 治问题来解决 。如把一个人 的道德品质与其政治立 场相联 系 ,把道德 品质的好坏 ,当做政治上是否可靠的依据 ,使一些本来属于 道德范围内的问题政治化 ;或者干脆从工具主义立场 出发 ,把一个人的 道德品质 ,当成政治上进身的手段 ,将学校德育窄化为政治教育 ,使德 育无法获得相对独立的品格与地位,无法实现真正道德育人功能 。行动 上的偏差来 自理论上的误解 , 把德育只理解为思想品德教育 ,容易忽略 了 “ 小德 ”;同样把德育 只理解为道德教育或道德品质教育 ,就会忽略 了 “ 大德 ”,使人迷失政治方向。因此 ,德育既不是 “ 思想政治教育的 同义语” ( :王逢 贤 ; 《 育原理纲要 》,东北师大 出版社] 8 年6 注 德 93 月版 , 1 。 ), 更不是 “ 第 页 道德教育 的简称” ( :王逢 贤: 《 注 德育 原理纲要 》,东北师大出版社 18年6 9 3 月版 , 1 第 页。 ) 。在理论上 ,对 德育的内涵缺乏完整 的理解 ,在德育实践中就会 出现偏差,甚至影响人 才培养的质量,受到历史的惩罚 。 因此 ,加强德育教育的全局性 ,提高德育教育水平 ,是职业院校德 育教育 的首要任务。职业院校要从德育工作的全局出发 , 坚持 “ 一切为 了学生 ,为 了学生一切 ,为了一切学生”的三为方针 ,牢固树立德育至 上、 树人为本思想 , 这样才能为学生人格健全发展提供有力的保证 。
职业院校 德育工作
职业院校德育工作
德育工作是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塑造良好品德的关键环节。
职业院校应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将其贯穿于教学全过程,采取多种形式,努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
1.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德育工作的主渠道,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结合职业教育实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 注重课程育人和文化育人
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各门课程教学,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
同时,要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育人氛围。
3. 发挥班级主阵地作用
班级是德育工作的主阵地,要加强班级建设,充分发挥班主任和学生骨干的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
4. 注重实践锻炼
要通过社会实践、劳动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劳动精神和奉献意识。
5. 加强校企合作
要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将职业道德教育融入生产实习和顶岗实习,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
职业院校要把德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统筹规划、精心组织,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高职院校如何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
在 学中 代 育 术与 统 相 合, 教 将现 化教 技 传 模式 结 就可以 帮 助学生更 好地掌 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输入, 1 : 的 压器 经 0 l 变 变压、 全桥整流以 滤波等 及 一系列 变化 得到 个非常平稳的 后, 一 低压直流 信号输出。 进人平 再 台后选择模拟电子课程,再选择初级层次 ,激活
分 从 中 脚及 观 得 输 、 出 形 位 为 方 地 立 种 路 并 快 准 地 电 性 进 一 ,图可 直地 出人输 波相差 便 建 各 电 ,能 捷 确 对 路 能 行
甘ROTEL 9sE模 件实 9 拟软 例 ’ ‘ ’ 设计一个简单的整流电 并对电 路, 路进行瞬态分析和
交流小信号分析。 先定义电 路为幅值为220V 50H 的电源 Z
设定模拟观 点, 测 按照电 定义设置电 路 源参数为2 0 2v
0 z 再进行仿真器参数设置, 5 H, 并选择进行瞬态分析和交流
s 兵 子 计自 化 DA 及 网.能 :机 l 郭 .电 设 动 正 ) 技术 应用 京 械工
业出 版社20 3 0.
小 号 析 “ “ 信 分 。
’ ‘
1 ’ 春 .电 设 动 甲 ) 程 I 柳 锋 子 计自 化 DA教 网.北 :北 理 大 京 京 工
“ “ 的 意” 行” 培养, 重点是对“ 的培养。 行” 这种模式把形成职 业道德品质的 五个过程有机地衔接起来, 高度注重个案教 学和实践教 学的内 符合职业教育的教学特点。 容, 校企联动的教学模式。 校企联动可以 采用多种形式进 行多方面的活动。 校企双方共同 如, 讨论制订开展职业道德 教育的教学计划、 课程设置、 教材安排等事项;聘用优秀的
学出 社 0 民 版 20
责编:一 木
加强德育教学实践引领学生成长成才
15【成才新观察】【才识】[2013.11]中职院校是我国教育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当前中职院校的德育教学普遍存在低效现象,影响了学生的成长成才。
当前,职业院校的德育教学工作遇到一定的困难,本文旨在探讨中职院校德育教学的现状,以及强化德育教学、引领学生成长成才的策略。
一、中职院校德育教学的发展现状当前,我国部分中职院校的德育教学还停留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发展策略方面也存在很多缺陷和认知上的不足。
而在德育教学的发展过程之中,有的学生也未能正确定位自身的真正价值,这不利于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建立。
(1)复杂的教学环境。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所形成的冲击,有时影响了部分中职学生人生价值观的正确树立,一些不好的社会风气甚至导致有的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出现一定程度的偏斜现象。
学生自我发展不足,再加上德育教学方法的落后,以及人性化教学方式的缺失,使得有的学生开始远离德育教学,严重的甚至辍学。
(2)德育教学的有效性不高。
德育教学过程中,有时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不能及时更新,个别教师的教学能力存在一定的缺陷,未能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未能激发其学习兴趣。
有的学生不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感觉知识学习的枯燥与乏味。
而教学过程未能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3)家庭环境的影响。
中职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域和城市,每一个学生都具有不同于他人的个性。
所以,他们会用不同的人生态度和角度对待学习与生活。
不同的家庭教育环境促使中职学生对德育教学的认知差异,而有的家庭教育环境导致个别学生在素质、性格及心理上正确辅导的缺失。
二、中职院校德育教学策略探析(1)不断改进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德育课学习的兴趣。
教师应善于挖掘教材,整合德育教学内容,合理增加社会实践活动等教学内容,与社会热点相结合,与学生的专业、就业以及创业教育相结合,灵活运用启发式、讨论式、直观式等教学方法,促使中职学生产生德育课学习的兴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
如何加强当前职业教育中的德育教育
易受到各 种干扰 . 至会 迷失方 向 甚 2 . 家庭教育存 在缺 陷 很多学生父母都在
外 地打工 . 少与子女进 行交流 . 成了部分 很 造
自 的品质 , 学生认识 到 . 信 使 我是职业 学校 的
学生 . 我也一样 可以成才 2 . 在全校 大力倡导一种尊师 重教 、 文明礼
抵制贪 图享乐 、 相互 攀比的不 良思 想 : 在学 习
会活动 学校教育要培养出什么样的人 . 将来
能 不能为 国家 、 为社会作 出贡献 . 仅要 向学 不
方面 要刻苦 钻研 . 顽强 拼搏 . 上课 专心 听讲 .
认真 完成 各科作业 : 在工作方 面不畏艰难 . 奋 发图强 . 拼搏创业 5积极 开展 丰 富多 彩 的课外 活 动 . . 如专
貌 的气氛 例如 . 学校应大力推行社会主义荣
辱 观教育和公 民基本道德规 范教育 . 选“ 评 文
我们要感谢父母 、 回报父母 我们要 知道在 生 活 中应该 如何做人 、 如何做事 那 么 , 同学们 思考一下 .我们应该 如何来 回报我 们的父母
国民教 育 体 系 中一 样具 有 重要 的地 位和 作 用. 并不是所谓 的“ 二流教育 ” 2 . 师资队伍建设不适应 当前职业教育的发 展 不少教师重视学生的职业文化教育 . 忽视
掺 教地 职天 玲
如何加强 当前职 业教 育 中的德育教 育
约. 艰苦朴 素 , 不讲究 吃穿 , 不追求 名牌 , 觉 自
难 的勇气
道德 . 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3缺乏实习场地 很 多职业 院校 . . 因为缺 乏 实习场地 . 导致 课外活 动 、 社会实 践活动开
、
当前 职业学校学生的现状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德育教育
[关键词]?职业院校;教育;思想道德
【中图分类号】g711
加强职业院校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是目前深化职教改革的重要内容。
下面结合我所在学校的特点与我的工作内容,思考了如何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加强职业院校德育教育。
这类学校应着重解决好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进一步提高对加强德育教育工作迫切性的认识;二是全面认识当代职教学生的特点;三是积极探索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继续深化改革开放下的德育教育工作迫切性、重要性
近20年来,中国社会的最大变化是进入了现代化进程,而德育教育遇到了从未有过的困惑与挑战。
具体表现在:(1)德育教育工作的现代观念方法与传统观念方法的挑战。
由于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当代学生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相比之下,我们的德育教育工作,无论是在观念上,还是在方法上都趋于滞后状态,因此新时期对德育教育工作来说,难度更大了,要求更高了。
(2)教育对象发生了变化,这一代学生,从小就面对社会的各种挑战。
对所经历和发生的事情以及遇到的困难、问题要独立地作出判断和选择,他们不像以往的孩子那样惯于服从,而是更重视个人的权利,更重视个性的张扬及自我价值的实现。
(3)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使学校与社会的距离缩短。
四通八达的信息网络,使学生获得信息的途径增多,他们一方面接受来自各方面的新知识、新事物,另一方
面,由于学生判断是非的能力不强,对于众多事物中的消极的、负面的东西也不能予以排斥。
二、全面认识当代职教学生的特点
当代职业教育?所面对的学生有着个性突出、特色鲜明、蓬勃向上的优点,但也存在以自我为中心、感情脆弱的缺点,是一个矛盾的群体。
具体归纳为以下几点:(1)求知欲强,关心国内外大事,对未知领域充满好奇,接受新事物快。
但专业学习缺乏动力,社会责任感较差,缺乏吃苦耐劳精神,择业上好高骛远。
(2)自我意识强,喜欢独立思考问题,但逆反心理表现突出,做事情绪化,缺乏毅力,经不起挫折,遇事好走极端。
(3)竞争意识强,渴望成功,向往自由、独立的生活。
但部分学生”只知受爱,不知爱人”,对自己应负的社会责任和义务缺乏正确的认识,合作意识薄弱,不愿受纪律的约束。
(4)爱好广泛,但只重外表,而忽视内涵;喜欢上网,只局限于网上的娱乐,不注意深层次的学习;注重衣着打扮,而不讲究美学,盲目追求名牌,缺乏对消费的正确认识。
三、积极探索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
面对上述学生们的新特点,我们原有的德育教育模式显然有些滞后,因此,改变原有教育模式,努力寻求德育教育的新途径是我们德育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1)德育教育观念要转变。
一是把过去的政治教育为重点转变为政治教育和道德养成教育并重,改变过去学校日常思想政治工作总是围绕政治抽象理论开展的做法,增加有鲜明时代特色、紧贴社
会生活的德育教育内容,培养学生树立现代公民意识,先学做人,后学做事,使他们养成基本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文明习惯,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二是变说教为积极引导,在德育教育中克服讲大道理,重形式而忽略实际效果的现象,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是逼真的虚拟环境可提供良好的人机交互功能。
教材的意义将由传统的”教材控制”转变为”学习者控制”,这种环境将极大地促进教学观念发生变化。
(2)德育教育形式的多样化。
优化育人环境,加强德育工作。
一是建立健全学校的德育工作体制,解决好教书育人的结合问题,在全校教职工中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身教重于言教。
二是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
建立促学生健康发展的育人环境,在学习区、生活区树立名人名言的警示牌,以体现校风、学风,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影响和熏陶。
三是在日常德育教育工作中编织立体的德育网络,将媒体、网络的信息,及时同课堂德育教育合起来,并通过办板报、校报及开展社团活动等多种形式唱响主旋律。
(3)以活动为载体,调动学生正确的德育学习动机。
适当开展竞赛。
因为在竞赛过程中,学生的好胜动机和求成的需要会更加强烈,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会大大增强,所以多数人在竞赛情况下学习和工作的效率会有很大的提高。
但过多的竞赛也会失去激励作用,还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有损学生的身心健康。
(4)加强情感教育。
一个健全的人,必须建立有健全健康的思想情感。
人的情感是与生俱来的,但是健全健康的、符合社会规范
的情感,不能”生而得之”,必须”学而得之”。
现在的思想教育中,情感教育某种程度上,被狭隘地限定在”早恋”或称”男女学生交往过密”问题上,而成为一个敏感问题,被家庭和教师严密关注,但是在教育过程中,却又在尽量回避这个雷区。
处于教育真空状态的学生,自发地寻找可以找到的”知识”和”指导”,学生不具备足够的能力判断正确或错误,难免误入歧途,产生一系列问题。
人的情感是丰富多彩的,人的社会身份也是多元的,现在的父母、家人、师长、朋友和同学之间的情感与相处;未来的爱人、孩子、领导、同事、对手和敌人之间的情感与相处,都是学生面临的情感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这是心理问题、心理疾病产生的主要根源之一。
基础教育过程中,应该给与学生一个正确的教育途径,为学生今后进入社会奠定基础。
(5)要注意德育教育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学生并不排斥学校的正面教育,但对空洞乏味的理论说教不感兴趣,因此我们的教育要注意工作的切人点与宣传方式;学生的思想观念的现实化要求我们的工作要做到有理、有据。
在日常工作中要以事实来增强说服力;针对学生不同时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有的放矢,才能使学生听得进去,收到好的效果。
(6)德育教育的社会合作。
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全社会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完全依赖学校教育,由辅导员班主任老师”单兵作战”,是不可能完成的。
因此需要广泛地开展合作。
结合课程改革中,社会实践课程的设置,学校可以加强学生与社会的广泛联系,
发挥社会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家庭是学生接触最多,最直接的社会环境,思想道德教育与家庭息息相关,开展”家校合作”是有力的思想教育手段。
”家校合作”不是简单地召开家长会,或者教师反映学生问题的”告状”,而是真正从学生未来发展为目标,共同完成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由于不同家庭的教育、经济等水平差距巨大,因此与学生家长思想沟通成为首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