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叶广芩家族小说的“贵族”情结

合集下载

从童年经验看叶广芩的家族小说创作

从童年经验看叶广芩的家族小说创作

从童年经验看叶广芩的家族小说创作以童年经验为突破口,探讨童年生活、性格等对叶广芩家族小说创作的潜在影响,认为童年经验在叙述欲望、写作姿态以及审美风格等方面形成叶广芩家族小说的创作特色。

标签:童年经验家族小说情感基调叙述欲望审美风格0 引言著名满族作家叶广芩的“家族小说”《采桑子》,以其细腻的文笔和独特的“京味儿”由一个家族故事形象地展现了中国近百年间的历史风云和社会变迁,引起文坛强烈反响,并入围第六届“茅盾文学奖”。

然而,就目前的评论来看,侧重从性格心理正面探讨其对叶广芩家族小说创作影响的研究还不多见。

笔者以童年经验为突破口,探讨童年生活、性格心理等对叶广芩家族小说创作的潜在影响。

1 童年经验和《采桑子》的情感基调几乎每个作家,自觉不自觉都将他们的童年经验视为最珍贵的馈赠。

一般而言,童年经验是指从儿童时期(现代心理学一般把从婴儿到青春期这一时期称为“儿童期”)的生活经历中所获得的体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有属于他们自己的生活环境、人生遭际以及独特的心理事件和喜怒哀乐等等,这一切形成了他们短暂却重要的经历。

完整的童年经验并不仅仅是指原本的童年生活的记录,还包括个体对自身童年生活经历的心理感受和印象,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

可以这样说,童年经验基本上是一种心理效应,它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和环境的变化而流动着、改变着,而一个人在青年还是老年回顾自己的童年经历,其感觉和印象可能是很不一样的,这也就是说,童年经验作为一种体验更倾向于主观的心理变异。

童年经验的这种性质对作家至关重要,它意味着一个作家可以在他的一生的全部创作中不断地吸收他的童年经验的永不枯竭的资源。

从心理学角度讲,童年经验常常在潜意识中为一个人的整个人生定下基调,每个人的性格和心理几乎都能从小时候的成长经历中找到决定性因素。

而对作家而言,马尔克斯创作《百年孤独》,是要给童年时期以某种方式触动他的一切经验以一种完整的文学归宿;曹雪芹的《红楼梦》,皇皇巨著中童年生活的印迹肆意流淌着,童年经验不仅可以直接成为作家其创作题材和内容的来源,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经由性格心理影响进而形成独具作家特色的情感基调以及语言、艺术等审美风格。

平民生活与_非贵族化_倾向_评叶广芩家族小说_采桑子_

平民生活与_非贵族化_倾向_评叶广芩家族小说_采桑子_
书林漫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评叶广芩家族小说 —— 《 采桑子》
!
河南农业大学副教授 郑笑平
方面是否定之后的扬弃与超越,是走出 “ 贵族家庭”阴影的真淳自见。无论在作 家的情感 经 历 、 创 作 心 态 , 还 是 作 品 的 叙 述格局上 , 这 种 “ 非贵族化”的倾向都表 现得相当到位,相当突出。 其一,从作家的情感经历来看, 《 采桑子》的创作本身就表现了一种克服 掉 “ 贵族家庭”阴影的 “ 非贵族化”心 态。 不可否认,作家的情感经历和生活 阅历、社 会 经 验 总 是 以 某 种 隐 性 或 者 显 在 的方式渗 透 在 作 品 之 中 。 翻 检 叶 广 芩 本 人 的历史或 现 实 生 活 阅 历 , 可 知 其 明 显 地 缺 失 “ 贵族”的豪华气派而与都市平民趋 同。她所 谓 的 “ 贵族家庭”出身,从来也 没有给叶 广 芩 本 人 的 现 实 生 活 带 来 任 何 的 生存优势 。 她 出 生 的 时 候 , 一 大 家 子 人 已 经开始四 散 飘 零 , “ 贵族”赖以生存的经 济基础业 已 完 全 坍 塌 , 从 经 济 上 说 , 他 们 跟平民没 有 什 么 区 别 。 尽 管 她 在 作 品 当 中 所展现出 来 的 是 一 个 贵 族 世 家 及 其 子 弟 的 命运,但 不 能 由 此 判 定 写 作 者 就 是 基 于 特 权生活的 “ 贵族心态”在进行创作。既然 作家本身并没 有 真 正 体 验 到 “ 贵族生活” , 所谓的 “ 贵族心态” 、 “ 贵族倾向”也就 无所依附。只是因为与生俱来的血统姓 氏, “ 贵族”的阴影便一直无可选择地笼 罩在她的 头 上 。 事 实 上 , 是 叶 广 芩 一 直 在 “ 背负”着别 人 强 加 的 “ 贵族心态” ,而不 是她本来 就 “ 具有”的。她之所以最终按 捺不住强 烈 的 叙 述 欲 望 , 写 出 “ 浸润北京 一代又一代人的命运和事情” ,其实质恰 恰可能正 是 来 自 这 种 对 别 人 强 加 的 “ 贵族 心态”的反动。 叶广芩在其散文集 《 没有日记的罗 敷 河・走 进 文 学 》 中 解 释 她 为 什 么 会 涉 及 “ 家族小说”这样的题材时,说了这样一 段话: 在 &’ 年 代 , 我 虽 然 写 了 一 些 小 说 , 但以家族 为 背 景 的 作 品 从 未 进 入 我 创 作 视 野的前台 , 这 可 能 与 我 的 经 历 和 所 受 的 教 育有关。 回 避 个 人 家 族 文 化 背 景 成 了 我 的 无意识, 那 些 痛 苦 的 感 受 实 在 地 让 人 感 到 可怕 , 我 甚 至 不 愿 回 忆 它 们 , …… 这 也 要 归于时代 的 进 步 、 政 治 文 化 生 活 的 宽 松 与 和谐,使 人 们 的 视 野 与 欣 赏 层 次 发 生 了 很 大改变, 使 人 们 变 得 善 良 而 宽 容 。 在 这 些 前提下, 我 才 冲 破 了 我 的 无 意 识 、 家 族 生 活、个人体验及老北京的某些文化习俗, 使其不由 自 主 地 在 脑 海 中 流 淌 出 来 。 我 将 对社会的 关 怀 纳 入 传 统 文 化 的 背 景 , 让 它 们形成一 种 反 差 而 又 共 生 互 补 。 写 这 些 作 品对我也 是 个 排 除 各 种 心 理 隐 患 和 情 感 障 碍的过程 , 应 该 说 改 革 开 放 的 政 策 给 我 提 供了一个良好的创作契机…… 在这一段文字当中,叶广芩相当清 楚地交代 了 自 己 创 作 “ 家族小说”的意图 和动机: 只 是 “ 将对社会的关怀纳入传统 文化的背 景 , 让 它 们 形 成 一 种 反 差 而 又 共 生互补” 。这只能是一种将个人对文化、 对历史、 对 社 会 、 对 现 实 的 关 怀 和 思 考 纳 入传统文 化 的 背 景 进 行 观 照 , 将 曾 经 的 家 族生活撕 破 给 人 看 的 强 烈 叙 述 欲 望 的 自 由 流露。而 且 , 写 这 些 东 西 对 叶 广 芩 而 言 绝

贵族记忆与满族书写——以叶广芩长篇小说《状元媒》为例

贵族记忆与满族书写——以叶广芩长篇小说《状元媒》为例

贵族记忆与满族书写——以叶广芩长篇小说《状元媒》为例王俊虎;付玉琪
【期刊名称】《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6(034)002
【摘要】从满民族的文化心理角度透视叶广芩的家族题材小说《状元媒》,可以发现贯穿作品间独特的叙述视角,深入理解作品人物隐秘的内心世界,发掘作品所根植的满族民间文化沃土.满族作家叶广芩的"家族命运系列"作品流露出浓重的悲悯情怀与哀怨思绪,体现了叶广芩对于自身民族的清醒认知和深刻反思,亦可瞥见作者关于满族没落贵族的历史记忆以及作者重构现代民族文化心理的雄心.
【总页数】5页(P103-107)
【作者】王俊虎;付玉琪
【作者单位】延安大学文学院,陕西延安716000;延安大学文学院,陕西延安716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46.5
【相关文献】
1.贵族家世与家族小说--满族作家叶广芩与张爱玲家族小说比较研究
2.生态女性主义视野中的叶广芩家族小说——以《采桑子》《状元媒》中"我的父亲"形象为例
3.叶广芩小说《状元媒》中的满族文化探寻
4.叶广芩小说《状元媒》中的满族文化探寻
5.戏剧小说的差异性抒写\r——方方《水在时间之下》、叶广芩《状元媒》比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采桑子叶广芩读后感

采桑子叶广芩读后感

采桑子叶广芩读后感最近读了叶广芩的《采桑子》,心里就像被打翻了五味瓶,各种滋味杂陈。

叶广芩笔下的故事,就像是一幅幅细腻的工笔画,把那些人物和岁月都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眼前。

书中讲述的家族兴衰,让我仿佛置身其中,感受着那种繁华落尽后的苍凉。

书中的人物,个个都有着鲜明的性格。

比如金家的大格格,她对戏曲的痴迷和执着,让我为之动容。

她为了追求自己的艺术梦想,不惜与家族抗争,那种坚定和勇敢,真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还有那个有点纨绔却又不失善良的七哥,他的人生轨迹就像一条曲折的小河,充满了变数和意外。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就像一个隐身的旁观者,静静地看着金家的起起落落。

他们曾经的荣华富贵,到后来的日渐衰落,这种巨大的反差,让我不禁感叹命运的无常。

我想起了自己的一个经历,那也是关于家族的一些事儿。

我家在一个小县城,虽然没有金家那样的显赫背景,但也有着自己的家族故事。

我的爷爷,是个特别勤劳朴实的人。

他年轻的时候,靠着自己的双手,在村子里盖起了第一座砖瓦房。

那时候,这可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让我们家在村里扬眉吐气。

爷爷总是默默地干活,不管是田里的农活,还是家里的琐事,他都打理得井井有条。

我记得小时候,夏天的夜晚,我们一家人会坐在院子里乘凉。

爷爷就会给我讲他年轻时候的故事,讲他如何在艰苦的条件下,努力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那时候,我总是听得入神,眼睛里闪烁着好奇和敬佩的光芒。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家也经历了一些变化。

叔叔们外出打工,陆续在城里安了家。

家里的老房子渐渐变得冷清,只有过年过节的时候,才会热闹起来。

有一年春节,大家都回到了老家。

原本宽敞的屋子,一下子变得拥挤而热闹。

大人们忙着准备年夜饭,孩子们则在院子里放鞭炮,笑声和鞭炮声交织在一起,充满了整个院子。

吃饭的时候,大家围坐在一起,谈论着各自的生活。

爷爷坐在主位上,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那一刻,我突然感觉到,家族的意义不仅仅是血缘的联系,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一种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的根。

论现当代文学创作中的贵族精神——以鲁迅、张爱玲、叶广芩为例

论现当代文学创作中的贵族精神——以鲁迅、张爱玲、叶广芩为例

069贵族是什么?由于中外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概念。

但总体而言,贵族共有的特征包括充足的物质财富、世袭罔替的政治地位、良好的文化修养。

在中国封建社会,贵族是指世袭爵位的王侯之家,是地位显赫的名门大族。

在之后的现代化进程中,贵族作为特权阶级已经消失,只存在于历史记忆之中。

而“贵族精神”是由贵族产生的,虽然对于贵族精神的定义争论已久,但可以确定的是,贵族消亡了,贵族精神没有随之消失,而是作为一种精神传统依旧影响着很多人。

“贵族享受世卿世禄,衣食无忧,淡泊功利,形成超越了的精神追求;加之世袭积累,形成了高雅的精英文化系统。

”①对贵族精神的诠释,知名学者刘再复有自己的见解,即贵族精神是由“贵族社会中人类共同创造的、并由历史积淀而成的一种精神传统和优秀文化遗产”。

通过上述概念,可以了解到贵族与贵族精神之间的关系:贵族创造了贵族精神并将其传承下去,但贵族精神并不是贵族这个阶层专有的。

作家是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不仅进行文学创作, 还通过作品来表达思想、传递观念,以影响读者。

鲁迅是我国现代启蒙主义的先驱,他号召民众摆脱封建枷锁,追求精神解放,贵族精神的自我意识和独立精神在其作品中有深刻的体现。

张爱玲和叶广芩擅长描写时代变革中走下坡路的人物,一个描写了贵族精神在社会中的嬗变,人们在失去贵族精神后生活与心灵上的迷茫;一个描写了贵族精神在时代变革中的坚守与张扬,表现了贵族精神的传承。

从三位作家的作品可以看出,人只有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不盲从,不市侩,能够独立思考,才能追寻自我,不做时代的奴隶。

一、鲁迅启蒙文学的贵族精神鲁迅被尊为“中国现代文学之父”,从他文中体现的贵族精神可以看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鲁迅曾说:“就是思想上,也何尝不中些庄周韩非的毒, 时而很随便,时而很峻急。

孔孟的书我读得最早,最熟, 然而倒似乎和我不相干。

”②可见,鲁迅深受庄子和韩非子的影响,从他的一系列文章中可以看出,他对老庄思想既有批判,又有继承。

论文范文:叶广芩家族小说论

论文范文:叶广芩家族小说论

论文范文:叶广芩家族小说论第一章浓重的满族情结一个人生来就有自己的民族,斯大林有一段著名的关于民族的定义:“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生活在这一共同体中的人们热爱自己的民族并以自己的民族为傲。

我国是一个由56 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满族就是这众多民族中的一支。

作为一个地道的满族人,叶广芩三个系列的家族小说共同讲述了一个文化气息浓郁的满族没落贵族大家庭——金家一个多世纪的家族故事,她立足于满族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再现了独特的满族人民生活画卷,反映了满族的风土人情。

叶广芩在她的家族小说的创作中处处都流露出她心中浓重的满族情结。

她的满族情结在其家族小说中,主要表现在对满族文化的审美化展示、为旗人正名、对祖先的无限崇拜等三个方面。

第一节满族文化的审美化展示满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满人及其先人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

到了清代,军民一体的八旗制度使满族人赢得了“铁杆庄稼”的特权,与此同时,也使满族人失去了行为选择的自由——他们除了习文练武之外不被允许做经商务农之类的事情,满族人只能在生活艺术化中寻求一丝精神解脱。

也正因为“铁杆庄稼”为满族人解决了后顾之忧,满族文化在清代得以最为充分地发展。

由于叶广芩的家族小说中浓郁的北京地域风情,其作品也被一些学者视为“京味小说”,满族文化是北京文化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部分,苏叔阳曾经说过:“京味文学吸收了大量的满族文化,老北京人生活中的许多习俗就是从满族那里移植过来的。

倘把京味文学中的满族文化完全剔除出去的话,京味文学就会变得相当寡淡。

”擅长写满人的汉族作家邓友梅也毫不忌讳地表示:“坦白地说,论文化素质和礼节教养,旗人的平均水平比我们有数亿文盲的汉族高”。

可见满族文化之博大精深。

叶广芩的家族小说中字里行间充满着对满族礼仪、风俗、饮食、服饰,以及亲属称谓、皇室封号不厌其烦地细细描绘,对满族文化进行了审美化的展示。

中国贵族精神的丰富性表达——再论叶广芩家族叙事的文化图谱与意义指涉

中国贵族精神的丰富性表达——再论叶广芩家族叙事的文化图谱与意义指涉
收 稿 日期 :0 2— 4— 0 2 1 0 2
等人 , 仅受到传统 家学 习染 , 不 还受过 高等 教育 , 或毕
业 于燕 京大学 或毕 业 于北 京 大学 …… 这些 大宅 门里
走 出来 的贵族后裔 , 完全颠覆 了我们对 八旗 子弟 只会 贪 图享 乐 、 游手好 闲 的理解 。作 家 即便 刻 画一 个 “ 底
家族小说 , 塑造 了一批极 具古典文化意 义的贵族形 象 , 鲜明呈现 出对 于 中国贵 族及其 文化 拥有 的历 史反 思 与价值重
识。值得 重视 的是 , 家努 力于 中国传统精英文化在 满清时代 的整体观 照 , 图提 炼 、 作 试 整合 、 熔铸 出 中国开始 现代 性 阶段 以来一直被有意排斥否 弃的“ 贵族精神” 并从满族独特 的审美视 点 出发 , 贵族精神 ” 以艺术的镂雕 与情感 , 对“ 加
笔者 把 叶广芩 在 文学 世界 提 炼 、 整合 、 铸 出 的一 种 熔 “ 贵族精 神 ” 称之 为“ 国式贵 族精 神 ” 是 因为支 撑 , 中 ,
写 的金 氏家族 十 四个子弟 , 老舍笔 下落 魄 的底 层 既非 旗人 , 又非曹雪 芹笔 下钟 鸣 鼎食 之 贵族 , 是 曾经 门 而
层人 ” 象 , 形 也总会 透 露 出这个 人 物背 后 与宫 廷 贵族
作者 简介 : 席扬 (9 9 ) 男 , 15 一 , 山西省绛县人 , 福建 师范大学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主要研究 中国现当代 文学 。
型性 。笔者主要 从人 物 和文 化元 素 的选 取 两个 方 面 加 以探 讨 。 1 人物 形象 : . 京旗贵 胄。叶 氏家族 小说 描写 的是

能量 在现实 文化 建构 中的 多种 可能 性 。亲历 式 的家

叶广芩情感中的“反贵族化倾向”

叶广芩情感中的“反贵族化倾向”
小说” 集 中 的每一 篇 均 以一 个 或 多 个人 物 为核 心, 以“ 我” —— 金 家最 小 最 淘 的格 格 的 视 角来 观察记录, 在对 自己的 家人 亲友 、 旧时贵族 命运 的深 沉 书 写 中抒 发 自己对 于人 生 命运 、 世 事百
、Leabharlann “ 相 思相 望不 相 亲” — — 亲 情 的
2 0 1 5芷
还存 在彼 此算 计 。 老二 因兄 弟反 目而 受 冤 自尽 , 起 因只 是 一
弟弟 妹妹 从不 留情 , 先是 取走 了三 格格 的性命 ,
后 又横 刀夺走 老七 的心 上人柳 四咪 。这 样 的兄
个 女人黄 四咪 , 老二、 老三 、 老 四 连 同为 “ 我” 家
醉 也无 聊 , 梦也 何 曾 到谢 桥 。 ” 这 一 阙意 境 忧 郁
的荣 华 富贵 , 只是 空戴 了个 贵族 头衔反 受其 累 。 她 自己曾说 , 贵族这个词 “ 实 际 上 在 我 是 最 不 堪最 痛 苦 的记 忆 。我 的 家 给 我 一 种 什 么 感 觉 呢 ?就是 落 魄 、 冷漠、 贫穷 、 苍 凉、 另类 , 这 是 我
内涵 。

小说 作 为 结 尾 , 共 同结 集 成 为 《 采 桑子》 这 本 书 。《 采 桑子 》 串起 了 作 家 自己 曾 身 处 的 大 宅
门里 的人 物 与 生 活 , “ 由九 个 既相 关 又 游 离 的
故事 , 像 编辫 子一 样 , 捋 出了老北 京 一个世 家 的 历史 及其 子女 的命 运 历 程 ” 。 …㈣弛 ’ 这本 “ 家 族
看 坟 的 老刘 的 侄子 顺 福 互相 较 劲儿 , 尤其 是 金
弟 斗争 实 在 让 人难 以接 受 , 即便 老 七 晚年 在 病 榻 上还 惦念 着 海 峡 两 岸 的 大 哥 , 但“ 我” 、 老 七 与老大 见面 时 却 各 自生 冷 倔 强 , 形 同 陌 路 。相

也谈叶广芩的“贵族心态”——对《关于“贵族心态”》的一点异议

也谈叶广芩的“贵族心态”——对《关于“贵族心态”》的一点异议
起” ? 呢
研究者提 出第二方面的原因是 “ 从作 家的创作 心态上 看 , 叶广芩 作品之中流露 出的不是 对“ 贵族 ” 的留恋和 向往 , 而是对 生命进行的深层 次的冷静思考 ” 但在具体 的论述 中, 究者没 。 研
略 了一点 ,采桑子 ) < 中故事 的叙述 , 多采取的是一个六七 岁孩 子— —家 中最 小的女儿 舜铭的视角 , 在一 个孩子 眼中 , 中发 家 生 的一些事 , 的确有她 震惊和不能理解 的~面 , 可是一个孩子 的视角究竟能有多 “ 否定” 呢?至于“ 家对 ‘ 作 贵族 ’ 不抱任何重 整河山回 归盛 世的希望 的 ‘ 非贵族心态 ” , 究者 在这里的意 ’研 思是什么? 对其没有煽动贵族阶级 崛起抢 回河 山表示宽慰吗? 所谓 的“ 族心态” 贵 就含有重整河 山的意图? 实际上 , 问题根 本不在于 有没有 “ 贵族心态 ”而是作 家真 , 正要言说 的是 什么。在改革开放多方位、 多元化全面变更的时 代, 中国的文化传统也 不是静止的 , 它也处在动态 的发展 之中, 人们的观念在 变, 人们 的行为也在变 , 因文化所 圈起的一切 , 终 会 因文化 的发展、 化而导致的文化态度 的变化而分裂 , 各 变 而 奔东西。 这是我 写< 采桑子) 的初衷。 这样看来 , ” 她对贵族之家 人和事的态度就不是简单的“ 否定 ” 所能评价 , 她对贵族之家的 书写有她更深层的寄寓。十四个子弟的故事 , 与其说是一种命 运轨迹 ,不如说是 古老 中华在 时代 变迁中存在状况 的一串隐 喻。 就如( 谁翻 乐府凄凉 曲> , 中 说的是 大格格 , 的又何尝不是 指 某种 古老的文化 : 她有过短暂 的辉煌 ,有过属于她 自己的充 “ 实; 她追求过 , 奋斗过 , 也失望过。 倘若活在今天 , 她应该是一个 造诣精深 的艺术家 , 个慈祥善 良的老祖母 , 一 中国戏 曲舞 台上 应该有她亮丽的一笔 , 金氏大家族里应 该有她 的一席之地。但 是, 什么也没有。 没有。 动人 的音律 已经散尽 , 六合之内再无处

独特的满族旗文化氛围——论叶广芩的家族题材小说创作

独特的满族旗文化氛围——论叶广芩的家族题材小说创作
关键词 :叶广芩 ;家族题材 小说 ;旗文化
叶广芩 ,1 9 4 8 年 l O月出生 ,是 出生于 北京的满族人 。她的身世 相当显赫 , 祖 姓叶 赫那拉 ,是慈禧 太后的弟弟的孙女 ,清朝最 后一位皇太后隆裕太后 ,即光绪 的皇后 的亲 侄女 。在她出生的时候 , 其家庭 以前有 的显 赫地位早 已烟消云散 。 但是她 的父 亲仍 然有 个 爵位可 以世袭 ,即所谓的镇国将军 , 从 而为 自己的高贵祖先 留有 了一丝颜面 。叶广 芩从小必定受其影响 ,因而她对 中国传 统文 化可谓是知之甚多 , 尤其对作为 自己民族独 特 的满清旗文化更是情有独钟 。 1 9 9 9 年, 叶广芩将 她之前 发表的 《 谁翻 乐 府凄 凉曲 》等十部 中篇 小说 重新 整理 组 合 ,最终 推 出了代表 性 的长篇 小说 《 采桑 子》 ;自 2 0 0 5 年开始 ,叶广芩又 重新 开始写 作她擅长 的家族题材小说 , 创作 出了十二篇 “ 京 剧 曲 目系列 ”新 家族小 说 ( 《 响马传 》 《 逍遥津 》 《 三 击掌 》 《 豆 汁记 》 《 盗御马》 《 状元媒 》 《 大 登殿 》 《 小 放牛 》 《 三岔 口 》 《 玉堂春 》 《 拾玉镯 》 《 凤还巢 》 ) 。叶广芩在 她 的这 些家族 题材小 说 中对 自己 民族特有 的服饰 。 饮食 ,礼节 ,出行 ,称谓 , 娱 乐等 旗文化做 了淋漓尽致的描绘 ,营造 了独 特的 满族旗文化氛 围。 具体可 以概括 为以下 三个
1 . 礼节 旗人文化中的非常重要一项——礼节 , 人们常说 ,旗人 多礼节是非常精准的 ,虽然 清政 府没 有抵挡 住时代 滚滚 洪流 而化为 时 代的灰烬 , 但这一对礼节的推崇并没有 随之 消失彻底 , 他们仍然要在这些世家旗人 贵族 身上发挥其余热。这些旗人贵族们不但 自己 这一辈坚守这一传统礼仪 , 更是 对他们 的子 孙们施以严格训诫 , 告诫他们无 论何 时何 地 见 了他们 的长辈 都要按 旗人 的规矩 给长 辈 行礼 。 最典型 的就是请安 ,那可是 非常讲究 : 凡是作为晚辈 ,都要对 长辈每天早晚 问安 , 而且 还要 三天请 一个小 安 ,五天请 一个 大 安。 无论是被父亲赶出家 门的五哥的儿 子金 瑞( 《 采 桑子 … 醒也无聊 》 ) ,还是 已成 为 共产党大干部的表兄小连 ( 《 三岔 口》 ) 在 见 到久别重逢的 “ 我”的母亲和父亲时 ,无不 恪守大宅门请安的规矩 。除此之外 ,叶广芩 在小 说 中还对旗 人 的婚 礼和 丧礼都做 了细 致的描述 。 2 . 称谓

叶广芩家族小说研究

叶广芩家族小说研究

味儿"和鲜明的满族特色。虽出身贵族,但由于历史的变迁,她已不像自己的先 辈那样,生活在贵族的深宅里,她这一代已经从深宅大院走向市井,因此,对北 京的市井文化也了如指掌。这样,她的小说就很自然地体现出对满人贵族心态和 市井文化的双重审视。本文将结合作家的贵族心态、市井文化体验具体分析小说 的人物设置和隐形结构,探讨作者对历史、现实和人性的深刻认识及反思。
III
Peking opera hint the story and pepole.This chapter firstly explain the expert of the recessive structure,and for some works as example,natural analyse Ye’S work’S
结语部分总结满汉文化的杂糅、上层生活到底层生活的过渡,形成了作家在
两种文化心理指导下的双重批判态度。她既是以一个北京人的身份去写北京,又 是以一个不属于北京的心态去写民族。 关键词:家族小说; 寻找模式; 隐形结构
II
Abstract
Based on her plentful accumulat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experience
emotion accumulation are the foundation of her novles.
The second chapter is mainly to analyse Ye’S works in content.Firstly,there is a
particular narrate stage which makes another works not only have logical relation,but also keep independent.Further explain the different between this stage and her real

从童年经验看叶广芩的家族小说创作

从童年经验看叶广芩的家族小说创作

贵 族 的体 面和 尊 严 , 皇 的 府 邸却 不 能维 系人 与 人 之 间的 关爱 , 难 堂 不 想象 这样 的家 庭 氛 围 中所 造 就 的儿 童 心 理 。“ 的父 亲 1 5 我 9 6年去 世 0 引 言 了 , 们 没 有 生 活来 源 , 是 这 种状 态 。 种 状 况 下长 大 的孩 子 , 个 我 老 这 一 著名满族作 家叶广芩 的“ 家族小说” 采桑子》 以其细腻 的文笔 是 敏 感 , 一 个是 自卑 。这些 东 西 渗透 到 我 的 骨子 里 边 去 了。… …本 《 , 再 和 独 特 的 “ 味儿 ” 京 由一 个 家 族故 事 形 象 地展 现 了中 国 近百 年 间 的历 真的我 , 其实是 内向和忧郁 的。”L 部《 ”- 采桑子》 金家大院里世事沉 , 史 风 云 和社 会 变 迁 ,引起 文 坛 强烈 反 响 ,并 入 围 第 六届 “ 盾 文 学 茅 浮, 众子弟问人情冷暖 , 唱不尽 《 采桑子》 的悲凉哀婉。 对叶广芩而言 , 奖 ”然 而 , 目前 的评 论来 看 , 。 就 侧重 从 性 格 心理 正 面 探讨 其 对 叶 广芩 内向忧郁 的童年经验不仅成 为《 采桑子》 创作的情感基调和素材 , 也 家族小说创作影响的研究还不多见。 笔者 以童年经验 为突破 口, 探讨 形成 其 独 具 特 色 的审 美 风 格 。 童 年 生 活 、 格 心 理 等对 叶 广 芩 家族 小 说 创作 的潜 在 影 响。 性 2 童 年 经 验是 潜 在 的 叙述 欲 望 1童年经验和《 采桑子》 的情感基调 贵 族 生 活 曾一 度 是 叶 广芩 极 力 回避 的“ 梦 ”“ 家 族 为背景 的 恶 ,以 几 乎 每 个 作家 , 自觉 不 自觉都 将 他 们 的 童年 经 验 视 为最 珍 贵 的 作 品从 未 进 入我 的 刨 作视 野 的前 台 ,… …回 避个 人 家 族 文化 背 景成 馈赠 。一 般 而 言 , 童年 经 验 是指 从 儿 童 时 期 ( 代 心理 学 一 般 把从 婴 现 了我 的无 意识 , 些痛 苦 的感 受 实在 地 让 人感 到 可 怕 , 甚至 不 愿 回 那 我 儿 到 青春 期 这 一 时期 称 为 “ 童期 ” 的生 活 经历 中所 获得 的体 验 。 儿 ) 每 忆 它们 , 我把 它们 看 做 一 场 恶 梦 ” [ 里 的噩 梦 既 有 特 定 现 实社 会 。4 1 这 个人 都 有 自己 的童 年 , 属 于他 们 自 己的 生 活环 境 、 生 遭 际 以及 独 有 人 条件 的限 制和 打 击 , 重 要 的是 作 家 心 中郁 结 的 情绪 , 更 童年 生 活 的那 特 的心 理 事件 和 喜 怒 哀 乐等 等 ,这 ~切 形 成 了他 们 短 暂 却 重要 的经 个 钟 鸣 鼎食 的皇 家贵 族 , 日繁 花 似 锦 的名 头 和 日益 落 败 的现 实 , 昔 外 历。 完整 的童 年经 验 并 不 仅仅 是 指 原 本 的童 年 生 活 的记 录 , 包 括 个 还 人 眼 中 的 富贵 荣 华和 内在 的 t a卑这 两 种 相 互 矛盾 和 纠 缠 的情 感 在一 体 对 自身童 年 生 活 经 历 的心 理 感 受和 印象 , 有 很 强 的主 观 色 彩。 带 可 个孩 子 心 中 日益 发 酵 ,而 她 的 童年 生 活 是这 样 的 ,王府 的大 门沉 沉 “ 以这样 说 , 童年 经 验 基 本上 是 一 种 心理 效 应 , 它随 着 人 的年 龄 的增 长 的 关着 , 这 荒 草 、 寂 寥 、 将 这 这荒 败 、 寒 天 冻 地 结 结 实 实 地 锁 起来 。 这 和 环境 的 变化 而 流动 着 、 变着 , 一 个 人在 青 年 还 是老 年 回 顾 自己 改 而 没人 知 道 我 现 在 在干 什 么 , 没 有人 亲 切 地 把握 揽 在 怀里 , 暖地 叫 也 温 的 童 年经 历 , 感 觉和 印象 可 能 是 很 不一 样 的 , 也 就 是 说 , 年 经 其 这 童 我一声 r ’ 丫 呀。”1 ( 3 堂皇的贵族吞噬掉的是人世间最可贵的亲情。 验作 为一种体验 更倾 向于主观 的心理变异。童年经验 的这种性质对 “ 回想 小 时 候 生 活 的 苦难 , 家庭 所 给 予我 的那 些其 实是 很 悲 凉 的东 作 家至关重要 ,它意味着一个作家可以在他的一生 的全部创作 中不 西。 大概 是在上小学的时候 , 父亲刚刚去世 , 和三哥住在颐和园 , 记得 断地 吸 收 他 的童 年 经 验 的永 不 枯 竭 的 资源 。 个 人 在 颐和 园里 逛 游 , 零 零 的 , 有 人 管 , 人 担 心 你 会 不 会 掉 孤 没 没 从 心 理 学角 度 讲 ,童 年 经 验 常 常在 潜 意 识 中 为一 个 人 的整 个 人 进水里 , 那种 孤 寂 的心 态 , 颐和 园 豪 华 的景 观形 成 鲜 明 的对 比 , 和 这 生定下基调 ,每个人的性格和心理 几乎都能从小时候的成长经历中 种 豪 华 不 但和 你 没 有 关 系 , 而愈 发反 衬 出你 的孤 单 , 样就 形 成 了 反 这 找到决定性因素。而对作 家而言, 马尔克斯创作《 百年孤独》 是要给 , 多愁 善 感 的 ‘格 … 把 这 种 家 族 的很 深 的影 响 写 出来 ,这就 是 我 的 性 童年时期 以某种方式触动他 的一切 经验 以一种完 整的文学 归宿 曹 个 性 吧 。 ” … 雪芹的《 红楼梦》 皇皇 巨著中童年生活的印迹肆意流 淌着 , , 童年经验 阅读《 采桑子》 我们可 以看出叶广芩在小说中根本无意再现贵 , 不仅可以直接成为作 家其创作题材和内容的来 源, 同时 , 也在一定程 族 的 生 活环 境 , 并 非 旨在探 究 贵 族 没 落 的社 会 原 因 , 要 着 重表 现 也 她 度上经 由・ 心理 影响进而形成独具 作家特色 的情 感基调 以及语 陛格 的 是 生 活在 贵 族 家庭 中的 孤独 和 忧 郁 ,是 这个 家族 败 落 变迁 后 留给 言 、 术 等 审 美风 格 。 艺 亲 儿 叶 广芩 , 名 的满 族作 家 , 氏 , 著 叶 老北 京 满 族人 一 个 重 要 的姓 氏 , 她 的 子 女 的冷 漠 感 。 情 的疏 离 和 冷漠 , 童 时期 就 经历 地 这 种人 世 间最可贵的情感 的缺失无时不在吞噬作家的心 ,而正如叶广芩自己 来 自那 个 众 所 周知 的叶赫 那拉 家族 。 然 而 , 历史 的选 择 , 这 个叶 赫 让 所言 ,就是要把 这种家族的很深的影响写出来 ”j B- “ ,L, - J 沉积的情感需 那拉家族从满清的皇室一步步走 向了没落。叶广芩 出身 的贵 族家庭 最 再 并没有给她什么生存优势和礼遇 , 相反 , 孤独的童年 、 早逝 的父亲、 衰 要宣 泄 和 释 放 , 终 形成 作 家 潜 在 的叙 述 欲 望 。 经 历 了家 族 变化 的 风风 雨 雨 后 , 着社 会经 济 和 思 想 的变 化 发 展 、 随 贵族 生 活 所 蕴含 的 特 败 的家 族 、 以维 系 的亲 情 , 京 王 府 大 院里 里 留给 她 更 多 的 是伤 痛 难 北 定 时代 文 化 背景 以及 其 问 人情 冷 暖 被 放置 在 一 个 新 的背 景 下 ,对 比 的记 忆 , 同时 , 给 了她最 初 的 、 基 本 的人 生态 度 。 9 9年 5 岁 的 也 最 19 1 叶广 芩 结 集 出版 家 族 小说 《 桑 子 》 大 器 晚 成 的 她 用 自 己的 笔 记 下 的考 察 便 生成 新 的历 史和 文 化 意 义 ,作 家 终 于借 家族 小 说形 式 找 到 采 , 情 感的宣泄 口, 采桑子》 那种 “ 在《 中, 对于家 、 对于人生的复 杂情感 , 了 那段 逝 去 的 岁 月。 一种意识的沧桑感和人情变异史 , 一种 《 桑子》是一部讲述民国以来满族贵 胄后裔生活的长篇小说 , 采 种广大而深邃 的文化氛围, 以十 四格 格 “ 钰 ” 视 角抒 写 了末 代 满清 贵 族 的 末路 。 舜 为 满清 以降 , 金 时代 风 云 与 家事 感 情 相扭 结 的极 为 复 杂 的情 绪 ,情 不 自禁 的包 蕴 而 1 4 家 大宅 门里 的 满 人 四散 , 四个 兄 弟 姊 妹 各 奔 西 东 , 有 各 的命 运 出 …… ”1而从 叶广 芩 的情 感 角 度 而 言 ,表 达 出疏 离 冷 漠 的 童 年经 十 各 无疑 便 是 形 成小 说 强 烈叙 述欲 望 的 潜在 因素 。 长 子 反 叛 皇族 当 了军统 : 女 为票 戏 痴迷 难 以 自拔 ; 子 因萧 蔷 之 祸 验 , 长 次

一曲传统文化的挽歌——浅论叶广芩的家族小说

一曲传统文化的挽歌——浅论叶广芩的家族小说

化传 播汉人 族群 , 尤其 是在北 京 , 传统 的北京 文化 中保 留 了 大量 的满族文 化。作者 叶广芩本 身是满族人 , 在她 的家族小
说中, 我们 可以看到很 多满Βιβλιοθήκη 特有 的 民族文 化的元素 。比如
在 称谓 上 , 我们 平 时在 清朝 影视 剧 里看 到旗 人 称 呼“ 母亲”
文化极 为地 道的呈 现。叶广 芩家 族小说 中对传 统 文化 的呈
现可 以分为外 在 和内在两个 方 面 , 内容丰 富而 又庞杂 . 包 含
了汉 族 和满 族两种 不 同文 化 , 涉 及衣 食住 行 、 礼 仪 娱乐 、 处 事原则 等生 活 的方方 面面 。这些 传统 文化 的印记镂 刻在 小 说 的字 里行 间 ,成为 叶广芩 家族 小说 中最引人 瞩 目的一 抹
台阶 。 有上 马石” 给人 一 种 “ 引 而 不 发 的威 严 ” 。④
调“ 老 姐夫不 傻 ” , 他 心地 宽大 、 为人 着想 、 散淡 不争 、 安 贫乐
道 。他 的种种 做法或许 与世俗格格 不入 , 却 是他所坚 持的道 家思 想最好 的体现 。
其次 , 还有老北 京背景下 的传统建筑 。叶广芩作 品中的 传统 建筑很 好 的传 达出传 统文化 中的等级秩 序观 念 。舅 太
太 家和金家 同为 贵族 。但 因为镜 儿胡 同3 号是宗 亲 的住所 , 便极 为不 同 . 进 了大 门有和金 銮殿 相对 的银安殿 . 两侧有 九 间翼楼 , 祖祠 , 佛楼 , 银库, 戏 台一 应俱 全 。即使舅 太太 家 已 经 人 丁稀 少 . 只剩 下3 个 风 足 残 年 的老 人 . 镜儿 胡 同3 号 还 是 能散发 出一 种没 落的威 严将人 紧 紧地攥住 。而 与金 家相 邻 的沈 家却 又不 同 。沈 家是袁 世 凯 的管家 沈 至善 的产 业 , 虽 然 富有 , 却 并不 显 贵 , 因此 “ 他 们 家 的大 门是 黑 的 , 没 有 高 台 阶… …有种克 勤克俭 的谦恭 ” , 而金家 “ 门是 红 的 , 有 高

论叶广岑小说中的家族情结——以小说《祖坟》为例

论叶广岑小说中的家族情结——以小说《祖坟》为例

19第27卷 第4期 牡丹江大学学报 Vol.27 No.42018年4月 Journal of Mudanjiang University Apr. 2018文章编号:1008-8717(2018)04-0019-04叶广岑是满族作家,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创作。

她的作品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家族小说。

叶广岑属叶赫那拉氏一脉,是名符其实的贵族世家。

辛亥革命后这个家庭才简而姓叶。

①自幼年起,叶广岑便接受着极其严格的贵族教育,所以她的文学创作很多时候都立足于特殊的家世和生活经历。

她虽然没能亲自目睹家族的繁荣,但先祖的经历和显赫的家族背景无疑为她的创作提供了深厚的文化背景。

叶广岑对家族和贵族文化有着深深的依恋和认同感。

而从满清贵族到现代平凡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丰富了作家的生活体验,让作者对人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同时立场的转变与学识的扩充,也让她更加理智地对待家族文化。

一、情感宣泄:对家族温情的追忆作者在开篇描写了旧宅中的光景,通过回忆今日与往昔做了多番比对,宣泄自己对家庭温暖的怀论叶广岑小说中的家族情结——以小说《祖坟》为例肖 倩 王 娴(云南师范大学,云南 昆明 650500)摘 要:《祖坟》这部家族小说,书写了时代变迁之际,清朝时期荣耀一时的大家族衰败和解体的故事,渗透着浓重的家族情结。

小说中,家族的祖坟被子孙后代忘却,导致祖坟被平,祖先的骨灰被扬。

小说中我们看见新时期家族精神的衰落和异变。

在新时期到来之际,作者选择观望。

她在怀念旧日家族的同时,也以冷静客观的态度批判着家族文化中的恶劣因素。

关键词:叶广岑;《祖坟》;情感宣泄;情感失落;情感悖反中图分类号:I29 文献标识码:ADiscussion on the Family Complex in Ye Guangcen’sNovel——Take the Novel "Ancestral Grave"as an ExampleXIAO Qian, WANG Xian(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650500)Abstract: "Ancestral Grave" is a family novel reflecting the change of time. It tells about the decline and disintegration of a glorious family in the Qing Dynasty, permeating strong family complex. In the novel, the ancestral grave of the family are forgotten by their descendants, resulting in the leveling of grave and the casting of ancestor’s cinder. In the novel we see the decline and mutation of the family spirit in the new period. As new ear approaches, the author chooses to wait and see. While remembering for her family of old days, she criticized the bad factors in the family culture with a calm and objective attitude.Key words: Ye Guangcen; "Ancestral Grave"; emotional catharsis; emotional alienation; emotion contradiction收稿日期:作者简介:2017-12-05肖倩(1993-),女,云南昆明人,云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论叶广芩家族小说的“贵族”情结

论叶广芩家族小说的“贵族”情结

On the "Noble" Complex in the Family Novels of
Ye Guangcen
作者: 余传杰
作者机构: 河南工业大学党委组织部,河南郑州450000
出版物刊名: 学术探索
页码: 93-96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9期
主题词: 叶广芩;家族小说;“贵族”情结
摘要:出身于清朝贵族世家的作家叶广芩,以一系列描写清朝京骑贵胄生活的“家族小说”而享誉文坛。

独特的家世背景和生命体验为她的家族小说创作提供了深厚的背景和丰富的素材,贵族的生活、贵族物文化、贵族子弟的命运在她的笔下得到鲜明的呈现,并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本文结合对历史语境中传统贵族文化的整体观照,通过对叶广芩家世背景及其小说创作动因的分析,探讨小说所体现的“贵族”文化情结。

论叶广芩写作的文化性

论叶广芩写作的文化性
孰料年深日久那泥封竟破裂从中冒出了浓烈的酒生命体验是个体无法摆脱的情愫记忆压抑生命体验是个体不得已而为之的策略在一定的环境里它终究会热烈绽长篇小说采桑子就是这样一部作品它在浓浓的悼古慨今中隐匿着叶广芩审慎的反思对本民族文化的回瞥通过家族书写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论叶广芩写作的文化性
杨秀英
一、文化挽歌
降贵纡尊,但是他们的才艺在改朝换代中
形象彻底毁灭。他们充分利用祖先给与的 们是老北京市井风情的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部分,也是传
文化优势,同时也利用着皇族后裔的身份 统民间智慧的结晶,这些已经内化为中华
优势,披着玉器专家的文化外衣做起了灵 民族传统文化内涵的表征却在现代社会的
肉分离的勾当。“中国几千年建立起来的道 挤压下日益消逝。这种消逝是永恒性的,它
浊的玻璃窗的屋子的言行无疑流溢出老北 激情以及邻里之间的大度、淳朴正是当代
京人在拆迁禁令下对胡同、老宅子深深的 人向往却已不可得取的情感体验。因此,职
眷恋与悲怆。“两个苍老的人,抿着没牙的 业、行当中流溢出的日常生活的鲜活性与
嘴在吃豆,伴随着胡豆的还有一包用黄糙 朴实性才成为京味文化中令人回味、咂摸
德观,价值观像一把无形的尺度,深入到我 带来的不仅是表象的改变,同时也使得个
们每一个的骨髓之中,背叛也好、维护也 体回忆的依托被抽离,情感维系的失却正
好、修正也好、变革也好,都是一种状态,唯 是作家对京味书写乐此不疲的诱因。
不能堕落。”⑥当作家揭出外衣下掩盖的真
然而,叶广芩却在她的京味书写中审
相,它昭显的是比市井乡野的粗俗更加恶 慎地反思了传统文化衰颓的优劣两面。历
一。随着中国政治、文化氛围逐渐宽松,叶
如果说对夫家冷漠是缘于大格格心底
广芩深埋心底的家国生命经验不可避免地 的贵族气质以及对董戈的执著,那么对儿

平民生活与“非贵族化”倾向——评叶广芩家族小说《采桑子》

平民生活与“非贵族化”倾向——评叶广芩家族小说《采桑子》

Common People’s Life and the Orientation of Non-Aristocratism——A Comment on Ye Guangling’s
Family Novel Cai Sangzi
作者: 郑笑平
作者机构: 河南农业大学
出版物刊名: 探索与争鸣
页码: 46-48页
主题词: 平民;生活;非贵族化;叶广芩;《采桑子》;作家;情感经历
摘要:近年来,我国评论界对于满族女作家叶广芩的“家族小说”《采桑子》相当一致的观点是,其创作中具有较浓厚的“贵族化”倾向,或者说其有“贵族心态”、“贵族意识”等
等。

之所以如此,当与作家本人的出身及家世有关。

叶广芩本人系清代贵族叶赫那拉氏后
裔,“叶赫那拉是一个庞大而辉煌的姓氏,以出皇后而著...。

论叶广岑小说中的家族情结r——以小说《祖坟》为例

论叶广岑小说中的家族情结r——以小说《祖坟》为例

论叶广岑小说中的家族情结r——以小说《祖坟》为例
肖倩;王娴
【期刊名称】《牡丹江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8(027)004
【摘要】《祖坟》这部家族小说,书写了时代变迁之际,清朝时期荣耀一时的大家族衰败和解体的故事,渗透着浓重的家族情结.小说中,家族的祖坟被子孙后代忘却,导致祖坟被平,祖先的骨灰被扬.小说中我们看见新时期家族精神的衰落和异变.在新时期到来之际,作者选择观望.她在怀念旧日家族的同时,也以冷静客观的态度批判着家族文化中的恶劣因素.
【总页数】4页(P19-22)
【作者】肖倩;王娴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昆明 650500;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昆明 650500【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9
【相关文献】
1.土家族作家叶梅小说中的巴东方言与民俗研究r——以《撒忧的龙船河》为例[J], 刘春华
2.传统情结与现代伦理的矛盾与悖反——贾平凹、叶广岑神话"动物叙事"比较研究[J], 陈佳冀
3.浅析当代长篇小说中的家族文化情结 [J], 蔡敏;文小兵
4.传统生态意识观照下的叶广岑动物小说创作 [J], 曾艳;
5.传统生态意识观照下的叶广岑动物小说创作 [J], 曾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叶广芩家族小说的“贵族”情结论叶广芩家族小说的“贵族”情结摘要:出身于清朝贵族世家的作家叶广芩,以一系列描写清朝京骑贵胄生活的“家族小说”而享誉文坛。

独特的家世背景和生命体验为她的家族小说创作提供了深厚的背景和丰富的素材,贵族的生活、贵族物文化、贵族子弟的命运在她的笔下得到鲜明的呈现,并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本文结合对历史语境中传统贵族文化的整体观照,通过对叶广芩家世背景及其小说创作动因的分析,探讨小说所体现的“贵族”文化情结。

关键词:叶广芩;家族小说;“贵族”情结中图分类号:I2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4)09-0093-04 [JP+2]叶广芩,当今中国文坛最具代表性的实力派女作家之一。

她的作品被作家邓友梅评价为:“叙事写人如数家珍,起承转合不温不躁,举手投足流露出闺秀遗风、文化底蕴。

”叶广芩的小说创作起步很晚,20世纪80年代她才开始了自己的文学创作,直到90年代,她发表的一系列反映“贵族”家庭题材的小说才真正引起了文学界的广泛关注。

家族小说是叶广芩小说创作中的精品,饱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叙事内容和忧思婉转的笔调使其在艺术性和思想性方面得到国内众多学者的称颂,也引发了学术界对其家族小说及家世背景的关注和研究。

贵族出身为叶广芩的家族小说创作积淀了深厚的基础,而独有的生命体验又激发着她强烈的叙述欲望。

在叶广芩的心中,始终凝结着一个剪不断理还乱的“家族情结”,内心中她无法彻底地斩断与贵族文化和贵族精神的联系,贵族文化深深地影响着她的文学观念、文化视角、价值取向与文学审美,而成年后的生活经历,以及多种文化的熏陶,又使她没有局限于“家族情结”的樊篱,使她能够跳出其外,用冷静的、理性的眼光来审视那段历史和记忆。

站在时代的高点上,我们可以看到,叶广芩的家族小说中透露着她对于传统贵族文化的复杂情感,表现出了一种独有的“贵族”文化情结。

一、叶广芩的贵族家世背景与文化根源叶广芩,满族人,1948年10月生于北京,祖姓叶赫那拉。

叶广芩的爷爷是西太后慈禧的亲弟弟,那么她便是慈禧的亲侄孙女。

关于家族的背景渊源,叶广芩在她的家族小说《采桑子》中曾做了详细的记述。

书中写道:“我们的祖先曾经跟着皇上打过江山,老先祖科尔哈赤是努尔哈赤的胞弟,他们的祖父觉昌安是宁古塔贝勒之一。

”“先祖与努尔哈赤一起,为争取刚哈部落、计杀诺密纳、收编萨尔浒,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为其兄的得力臂膀。

”“先祖在世时,曾被赐封正白旗主和硕贝勒,参与政事,与其他七位旗主‘共治国政’”,由此即可见,叶广芩的先祖是比八旗子弟更为高贵的皇亲国戚,而她的姓氏“叶赫那拉是一个庞大而辉煌的姓氏,以出皇后而著名,从高皇帝努尔哈赤孝慈高皇后到景皇帝光绪的孝定景皇后,叶赫那拉氏中先后有五位姑奶奶入主过中宫,至于嫔、妃之类就更不在话下了。

辛亥革命后,这个家庭才简姓‘叶’。

”叶广芩是名副其实的清朝贵族后裔,显赫的家族背景及先辈们的生活经历,无疑为她的家族小说创作提供了深厚的文化背景。

17世纪,清朝旗人入关进京,从此,他们粗犷而彪悍的游牧民族个性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熏染,他们的民族习俗、民族文化也在于中原传统文化的交汇中融合相长,现实生活的骄奢与腐败,清王朝的腐朽和没落,都在贵族子弟们的身上留下了鲜明的印迹。

幼年时期的叶广芩便生活在一个家教极其严格的封建大家庭里,她的父亲有着三房夫人,十四个子女,叶广芩排行十三。

尽管年龄的限制使叶广芩并没能亲历家庭的盛败荣衰,但贵族的生活和文化元素对她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又在她的生命体验中积淀为一种文化的情结,并在她的笔下情不自禁地流露出来。

随着社会历史文化的变迁,少年时期的叶广芩亲历与目睹了家庭的变故,贵族子弟们生存境遇的变化切身地刺激着她对于传统贵族文化的感触和体悟。

成年后,叶广芩走出了北京,走入了另一文化氛围下的平民生活。

1990年,她前往日本千叶大学学习,又历经了异国文化的浸润。

辗转曲折的生活经历使多种文化在叶广芩的思维与思感中纷繁交织,她融入其中,又跳出其外。

贵族的出身和幼年生活的耳濡目染,使她对传统的贵族文化思想有着深刻的认同与了解,而平民式的普通生活又给了她另一双视眼来审视、对比、剖析传统与现实的差异,从而为她家族小说的创作奠定了丰富的文化与精神沃土。

二、叶广芩家族小说创作的动因按创作的时间来分类,叶广芩的家族小说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其20世纪90年代创作的中篇小说《祖坟》《黄莲?厚朴》《梦也何曾到谢桥》《醉也无聊》和长篇小说《采桑子》;另一类是2000年后创作的《响马传》《逍遥津》《三击掌》《豆汁记》《状元媒》等十部中篇小说。

其中长篇小说《采桑子》和中篇小说《逍遥津》《大登殿》《豆汁记》是其家族小说中的代表作,它们独立成篇,又相互关联,描写的都是清朝没落贵族家庭全家所发生的一系列事件。

家族小说题材的选择,是叶广芩无法规避的创作动因,亦是她内心情感对于家族情感宣泄的最佳出口。

在《采桑子》的后记中,叶广芩有这样的一段话,或许从中我们可以窥视到她家族小说创作的内在动因,她写道:“中国几千年建立起来的道德观、价值观,深入到我们每一个人的骨髓中,背叛也好,维护也好,修正也好,变革也好,唯不能堕落。

在改革开放多方位、多元化全面变更的时代,中国的文化传统也不是静止的,它也处在动态的发展之中,人们的观念在变,人们的行为也在变,因文化所圈起的一切,终会因文化的发展、变化而导致的文化态度的变化而分裂,而各奔东西。

这是我写《采桑子》的初衷。

我力图将对文化、对历史、对社会、对现实的关怀纳入这种初衷,纳入一种文化和传统家族文化的背景,使它们形成一种反差而又共生互补。

这其中,我个人的经历、文化习惯以及北京东城那座大宅院所赋予我的一切,同影响我们的这个时代一样是不可回避的,它在适合的土壤和空气中自觉不自觉地走入了我的作品。

这些不能不说的生活体验和感情积累,是我在以后才有的新的感受和思考,这种思考大概和一直生活在北京的我的亲人们已经完全不同,有了很大差异。

” 从客观上来说,生活经历、思想情感、家庭出身、文化教育、时代环境等都对作家的创作活动产生着不同程度的影响,独特的生命体验和情感积淀往往更加客观地决定着作家的创作意识,并“逼迫”和促使着他们对于故事蓝本和叙事话语的选择。

而从文化心理和价值取向上来看,自身生活和了解的家族文化、生活、伦理观念等都深深地激发着他们的创作动机和思维方式,潜移默化地累积成为作家创作的主观动因。

叶广芩特殊的旗人贵族出身和独特的生命经历,都是她一生不可回避的真实生命体验。

而一个家族的变化往往离不开社会历史的变迁,一个家庭的命运也常常折射着一个时代社会环境的变革,特殊的家世背景形成了叶广芩独特的文化修养和文化气质,特殊的生活经历又使她更能深刻地把握和了解贵族们的心理,那些悲欢离合的贵族旧事深深地烙印在她的记忆中,凝结为她心中对于贵族文化的特殊情结,这种情结,驱使着她不得不将文学创作的笔触停留于此。

三、叶广芩“贵族”文化情结的表现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叶广芩的贵族家庭所依附的封建王朝和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已近全部地坍塌,她的贵族身份不但没能给她的生存带来任何的优势,反而在其后的生活中给她增添了许许多多的不幸和痛苦,因此,对于这个贵族家庭,叶广芩的情感是极为复杂的。

爱与恨的交织,眷恋与厌弃的互存,都细密地交织成独特的“贵族”文化情结,蕴集在她的情感世界中,并促使着她将文学的笔触伸向这份深邃的记忆。

(一)多彩的贵族文化元素从历史资料中我们可以获知,清朝的旗人在入关之后,极力地汲取着汉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

为了使仅会骑射的贵族子弟们能够文武兼修、文成武德,清王朝甚至下令禁止旗人从商学艺,务农做工,而要求他们专心于研读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史子集,让他们修书画、听戏曲以接受中原传统礼仪文明的熏染。

数十年的历修之后,清朝的八旗贵族家庭形成了繁冗的礼仪制度,人人皆能诗能画,个个懂吹拉弹唱,积淀出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

叶广芩是有着显赫家庭历史的贵族后裔,尽管清王朝已日落西山,显贵的叶家也早已不复钟鸣鼎食的荣华,但深厚的贵族文化却依然保留在贵族成员之中。

琴棋书话、花鸟虫鱼、戏曲弹唱,无一不体现着他们的文化气质和艺术品位。

而这些体现着贵族身份的贵族文化元素,在叶广芩的家族小说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她的家族小说中,关于清朝贵族文化传统,如典章、建筑、礼仪、饮食、服饰乃至辞章戏曲剧目等方面的描述无不展现着贵族家庭的文化景观。

对于贵族文化及贵族生活的叙述,她可谓信手拈来、游刃有余,先辈们茶余饭后品评京剧,海棠树下拉琴自娱,无不体现了一种贵族情调。

她所刻画的贵族人物,其言谈举止、举手投足之间也无不流露着贵族大家的风范。

《风也萧萧》中,舜,在鉴定古玉表现出了深厚的古玩知识;《不知何事萦怀抱》中又涵盖着丰富的建筑文化内容;《梦也何曾到谢桥》中出自张顺针之手的旗袍展现了贵族们的服饰文化;《风也萧萧》与《雨也萧萧》中又刻画了贵族们所恪守的礼节文化。

叶广芩用她饱含着深情的笔触,写京剧、写古玩、写建筑、写中药、写饮食、写服饰,写清贵族的风俗习惯、世袭名讳,甚至日常的口语称谓,字里行间皆是对贵族传统文化元素的详细赘述。

(二)对于贵族女性生存境遇的同情在叶广芩的家族小说中,一位位知书懂礼、温柔敦厚的贵族女性形象如亭亭玉立的芙蓉翩然而出,她们的勇敢果决,她们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寄托着叶广芩对于贵族女性的完美理想,而对她们悲惨命运的描写,都包含着作者对于贵族女性生存境遇深深的同情。

《采桑子》中,出身于钟鸣鼎食皇亲国戚之家的大格格金舜锦,一生痴迷沉湎于京戏之中。

她将艺术视为生命,对艺术的追求是她一生唯一的理想,艺术的共鸣甚至使她对琴师董戈产生了强烈的精神依恋。

叶广芩写道:“董戈的到来对大格格来说也不啻是一个节日,大格格只有在董戈到来之后才快活,才能找到自己,才觉得充实酣畅。

看得出他们彼此深深地依恋着对方,这种依恋诚挚而痴迷,谁是琴,谁是董戈,哪个是戏,哪个是大格格,分不出来了。

他们已经没有了现实,艺术的唯美性在他们之间表现出来的深刻共识与和谐,实在是一种诗化了的感受,这让每一个艺术家着迷的同时也蕴含着悲剧的到来。

”正如作者所料,董戈的失踪摧毁了大格格的精神世界,失去了艺术这个精神支柱的大格格陷入了疯魔的状态中。

如果说对艺术的痴迷是大格格悲剧命运的根源,那么婚姻的悲剧则最终将她推向了死亡。

金枝玉叶的大格格难违“父母之命”,只能任凭命运的摆布下嫁给了“祖上当过胡子”的警察署署长的公子,最终丈夫弃她而去,儿子也永远地离开了她,她的生命在满腔的遗憾中戛然而止。

(三)对贵族文化的认同和依恋叶广芩的家庭系列小说皆以其自身的贵族文化为背景,写自己曾经亲身经历或亲眼所见、亲耳所听的家族故事,长年的耳濡目染中,贵族传统文化的审美价值观早已深刻地印记在她的脑海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