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问题意识培养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在小学四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数学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够主动思考和发现问题,并且有能力解决这些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对于提升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在小学四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
一、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是培养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第一步。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有趣的数学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例如,可以设置数学角,展示有趣的数学实物或数学问题,吸引学生主动提问和思考。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数学课上互相讨论和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引导学生思考和提问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提问。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引导性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和讨论。
例如,在学习几何的时候,教师可以询问学生:“你能发现有多少种正方形吗?”这样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去观察、思考,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引导他们寻找解决方法。
三、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小学四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
例如,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数学教学,让学生在游戏中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
另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让他们自主发现问题并思考解决方法。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并培养他们的数学问题意识。
总结起来,在小学四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需要教师创设积极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思考和提问,并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被动的接受者逐渐成为主动的提问者和问题解决者,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通过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学生不仅能够在数学学科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也能够在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时更加自信和独立。
课堂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
、
发 展 , 利 于 培 养学 生 的探 究 能 力 和 创 造 能力 。 由此 可 见 , 有 在 探 究 知识 巾 问题 情 境 的 创设 尤 为重 要 。探 究 知 识 中 创设 问题 情 境 可采 用 以下 方法 1创 造 “ ” “ ” 境 “ 徘 意 境 ” 即 所 谓 “ 知未 知 , . 愤 、徘 意 愤 , 欲 半 生不 熟 ” 的情 境 。 “ ” 欲求 明 而不 得 , 悱 ” 愤 是 “ 是想 说 又 说 不 出来 。在 这 种情 境 下 学 生 跃 跃 欲 试 , 习积 极 性 最 高 , 启 则 学 一 发 。教 学 中抓 住 新 旧知 识 的 联 结 点 , 旧知 识作 铺 垫 , 近及 用 由 远 , 浅入 深 , 设 迁 移 情 境 , 由 创 引导 学 生 对 照 比较 ; 住 新 授知 抓 识 的 内在联 系 , 层层 设 问 , 使 学 生 的思 维 简 约 、 跃 。 而在 促 跳 从 教 学 中 做 到 同化 中有 顺 应 , 应 中尽 可 能 先 同化 , 进 一 步调 顺 以 整 和完 善 认 知 结 构 不 会 提 问 的学 生不 是好 学 生 , 生不 仅 要 学 会 答 , 且 要善 问 。教 师 也 要 围 绕 教 材 的重 难 点 , 设 引起 学 而 创 生 认 识 上 产 生 矛 盾 冲 突 的 问题 情 境 , 发 学 生 问 , 过 讨 论 , 引 通 启迪思维 . 培养 学 生 提 问 能力 。
鬯 圈
课 堂 教 学 中 问 题 意 识 的 培 养
史 志 君
( 阳市 两 平小 学 , 溧 江思 维 的 动 力 , 新 精 神 的 基石 , 学 生探 求 并 创 是 解 决 问 题 的保 证 。培 养学 生 的 问题 意 识 是 培 养 学 生 探索 创 新 精 神 的起 点 , 实 施 素 质 教育 的关 键 。 是 如何 培 养 学 生 的 问题 意 识 , 学 生 敢 于 提 问 , 于 提 问 . 让 善 乐 于提 问呢 ? 下 面我 结 合 相 关 教 学 实 践谈 谈 自己对 培 养 学 生 的 问题 意 识 的一 些 认 识 和 做 法 。 导 入 新 课 时创 设 问题 情境 引 入 新 知时 , 置问 题 情境 。当 老师 重 视 对 学生 问题 意识 设 的 培养 , 合 学 习 过 程精 心 设 置 问 题 情 境 , 学 生 意 识 到 问 题 结 使 的 存在 , 到 自 己需 要 问 个 “ 什 么 ” “ 什 么 ” “ 么 办 ” 感 为 、是 、怎 的 时候 , 维 已 被 启 动 , 思 意识 越 强 烈 , 维 就 越 活 跃 、 深 刻 , 思 越 以 最 佳 状 态投 入 学 习 活动 如 教 “ 面积 的计 算 ” 一 课 时 , 教 师 出示 : 一根 绳 子 圆 这 某 用 把 羊栓 到草 地 中 的 术桩 上 , 示羊 边 吃 草 边 走 。问 学 生 : 着 演 看 这 幅 图你 想 提 什 么 问题 ?学 生 争 相 提 出 : 羊走 一 圈 有 多 长 ?羊 最 多能 吃 到 多 少 草 ? 能 吃到 草 的 最大 面 积 是 多 少 ? 等 。 羊 等 虽 然 这一 节 课 无 法一 一解 决 这 些 问 题 .但 学 生通 过 积 极 思 考 自 己 提 出 问题 , 维 处 于 最 佳 状 态 , 起 来 也 特 别有 兴 趣 , 别 思 学 特 亲 切 。 又 如 : 教 学 《 、 、 时 , 过 故 事 情 境 导 人 : 学 在 年 月 日》 通 同 们, 你们 都 知 道 小头 爸 爸 与 大 头 儿子 的故 事 吧 。 今天 老 师 再 给 同学 们 讲 一个 有 关 他 们 父 子 俩 的 故事 : 一 天 , 头 爸 爸 正 在 有 小 书 房 看 书 , 然 , 头 儿 子 哭 哭 啼 啼地 跑 进 来 . 哭 泣 边 说 : 忽 大 边 “ 爸爸 , 家小 东 每 年 都 过 生 日, 我 今 年 都 1 岁 了 , 才 给我 人 可 2 你 过 了3 生 日 , 也 要 年 年 过 生 日嘛 。 ” 头 爸 爸 听 后 哈 哈大 个 我 小 笑 : 傻儿 子 . 是 爸 爸 不 给 你 过 生 日, 是 因 为 你不 是 每 年 都 “ 不 而 有 生 日呀 。” , 咦 同学 们 . 们 知 道怎 么 一 回事 吗 ?问 题情 境 的 你 设 置 目的 是 要 促 进 思 维 , 《 月 日》 部 分 知识 比 较 通 俗 易 而 年 这 懂 , 了促 进 学 生 的思 维 , 动 学 生 学 习 积 极 性 , 讲 故 事 的 为 调 用 形式 创 设 问题 情 境 , 学 生 的学 习情 绪 推 向一 个 高 潮 . 学 生 把 在 的 大脑 中就会 产生 很 多 问题 :为 什 么 大 头儿 子 1 年 才 有 j 个 2 生 日? 是不 是 这 几年 日历 上 没 有 这一 天 ? 时 学 生 就会 想 学 乐 这 学 , 生 继 续 探究 的强 烈 欲 望 。 产 二 探 究 知 识 中设 置 问 题情 境 在知识的探究 中. 导学生不断发 现问题 、 出问题 、 引 提 研 究 问题 和 解决 问题 。学 生 接收 新 知 识 的 过 程 , 据皮 亚 杰 的 理 根 论 . 两种 方式 : 种 方 式 是 同化 把 新 知 识 转 化 为 旧知 识 : 有 一 一 种 是 顺应 当新 知识 能被 旧知 识 同化 时 , 调整 原 有 知 识 结 构 , 要 去 适 应新 知 识 。 照 布鲁 纳 的观 点 , 维 情 境是 借 助 于 学 生 旧 按 思 有 的 知 识经 验 、 知 结 构 , 为 同化 和 顺 应 的 外 部 条 件 。 问 题 认 作 意识 越 强 烈 . 生 的 学 习情 绪越 高涨 , 越 有 利 于 学生 思 维 的 学 就
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的教案
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问题意识的重要性,认识到它在思想品德课学习中的作用。
2. 培养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问题意识的培养,提高思想品德课的学习效果。
二、教学内容:1. 问题意识的定义与作用2.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3. 问题意识在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问题意识的定义、作用以及培养策略。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思想品德课中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理解问题意识的重要性。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彼此的问题意识培养经验,互相学习。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思考题,引发学生对问题意识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问题意识的定义、作用。
3. 案例分析:分析思想品德课中的实际案例,让学生感受问题意识的重要性。
4. 方法讲解:讲解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问题意识培养经验。
6.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思想品德课学习中如何应用问题意识。
五、课后作业:1. 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思考自己在思想品德课学习中如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 制定一个个人问题意识培养计划,提高思想品德课学习效果。
3. 搜集有关问题意识的资料,进行进一步学习。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判断其对问题意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3. 在后续的课程中,关注学生问题意识的变化,以及其在思想品德课学习中的实际应用。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思想品德课教程》2. 参考资料:关于问题意识的研究论文、案例等3.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案例、播放相关视频等八、教学要点:1. 问题意识的定义与作用2.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3. 问题意识在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4. 小组讨论的引导方法5. 课后作业的布置与反馈九、教学建议:1. 在课堂上,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充分调动其积极性。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及能力之实践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及能力之实践研究一、问题意识的培养1.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需要培养他们的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思考,激发他们的思维活跃性。
教师可以给学生出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合作的形式下进行探讨,从而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帮助他们建立起多元化的问题意识。
当学生在解决一个数学问题的时候,可以先引导他们从图形的角度、数字的角度、逻辑的角度等多个方面去思考,从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多样性。
3.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关键之一就是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立专门的提问环节,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并且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充分的关注和回答。
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解题比赛”或是“找错比赛”,让学生在竞争中学会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进行数学教学时,不仅要注重学生的计算能力,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展示一些不规则的图形或是一些复杂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观察中培养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数学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
2.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不仅仅是培养个体的能力,更需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他们在团队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也可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想法,从而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实践研究成果通过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及能力的实践研究,我们发现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更加主动积极,不再对一些难题望而却步,而是愿意去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
浅谈问题意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培养
浅谈问题意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培养一、问题意识的概念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对问题有一种敏感的感知和觉悟,并且具有解决问题的积极态度。
具体来说,问题意识包括对问题的认识和感受、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对问题的反思和总结等多个方面。
在数学学习中,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能够主动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二、培养问题意识的重要性1. 创设情境激发问题意识在进行数学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一些具体的生活情境或者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通过数学游戏让学生自行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或者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情境,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并进行讨论和解决。
2. 提倡自主探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倡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
在引入新知识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然后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究问题,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问题意识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一些启发性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提问,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问题意识和思维能力。
4. 鼓励合作学习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们在小组中共同探讨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5. 注重问题的反思和总结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对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总结。
通过反思和总结,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从而提高其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初中生的问题意识对于其数学学习和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创设情境、提倡自主探究、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鼓励合作学习和注重问题的反思和总结等方式,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希望未来数学教学中能够更加重视问题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自主思考、主动提问,培养出更多的数学人才。
在教学中如何实现 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在教学中如何实现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教学过程就是师生双方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反复过程。
心理学家认为:疑是思维的火花,思维总是从发现开始的,以解决问题而告终的。
如何在教学中实现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在质疑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浅谈如下:一、注重问题意识的培养双基训练,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提供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基础。
因此问题的发现即可以由教学内容引起,也可以由观察大量的现象引起。
依据学习目标,让学生自我提出问题,是学生主动求知、掌握方学习法的基点。
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能够逐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善于找出问题解决的方法。
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自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有相当难度的。
如教学“7加几”这课时,在复习了“9加几”和“8加几”都是用”凑十法”,计算之后,学生迫切地提出了“7加几”是不是也可以用“凑十法”计算?教师给予充分的肯定,并提出不同的解题方法。
二、当好问题质疑的向导1、抓住问题的关键词质疑,能促进学生对定义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在学习“三角形”的定义时,就可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要用围城”的图形,而不能用”组成”的图形呢?2、抓住教材中的重要结论质疑。
如在“梯形”一课教学中,学生通过细读课本后质疑:我们通常把较短的底叫做上底,较长的底叫做下底,为什么要说“通常”呢?3、针对概念的内涵,即时质疑,即引导学生把握概念的本质属性,大胆对概念附加的条件进行质疑,如在学习“平行线”时,可问“为什么平行要强调在同一平面内,不在同一平面内可以吗”?三、关注问题意识的发展学生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能否得到表现和发展,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气氛。
青少年学生天生好奇心重,求知欲旺盛,这正是问题意识的表现。
教学活动要顺应这一规律,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师生之间要保持平等、和谐、民主的人际关系,清除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让他们充分披露灵性、展现个性。
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数学课程标准》在数学课程总体目标中指出:“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同时指出:“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这四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对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要做到上述目标的有机结合,充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离不开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学中要让学生质疑问难有所创见,让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实际教学中作为教师我们该怎么做呢?一、营造自由氛围,使学生敢问“好问”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对眼前发生的事都要问“为什么”,甚至打破沙锅问到底,而我们家长、教师有时觉得反感、不屑一顾,这样很有可能扼杀了一个学生。
其实这种好问的精神正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也是一个创新人才所必须具备的。
但是天真可爱的孩子跨入校门,随着年龄的增长,“问题”越来越少了。
其问题在于我们教师以及传统的教学模式。
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课堂上教师必须创设一种互相尊重、理解、和谐的学习气氛,把微笑带进课堂,用真诚的微笑、和蔼的教态、饱满的精神、良好的情绪,不断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教学中要及时表扬、鼓励学生的发问,即使学生提出一些很简单的问题,甚至是一些幼稚可笑的问题,教师都要给予鼓励,尤其是学困生。
要消除学生怕提问、怕师生嘲笑的心理负担,让学生大胆地问。
二、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想问牛顿被树上掉下来的苹果砸到,他问了个“为什么”,于是他就发现了万有引力;伽利略在听说“铁球落地快慢由其质量决定”后,他问了个“为什么”,于是他发现了“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瓦特看到水开时,壶盖跳了起来,他问了个“为什么”,于是他发明了蒸汽机......聪明的人懂得说,智慧的人懂得听,高明的人懂得问。
而会问的人,往往收获最大。
在学习中,脑子里进入了为什么三个字,学生的思考便开始了。
在教学《年、月、日》时,本人通过故事情境导入: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小头爸爸与大头儿子的故事吧。
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意识培养的意义
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意识培养的意义
1.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让他们在面对数学问题时主动思考、积极探索,从而增强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2.提升思维能力:问题意识能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和批判性思考,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锻炼和提升学生的逻辑推理、抽象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现知识建构:数学学习不仅仅是掌握现成的知识结论,更重要的是理解和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能够在探究过程中自主构建数学知识体系,提高理解的深度和广度。
4.培养创新能力:问题意识是创新精神的基础,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索,有助于他们在面对新情境、新问题时,能够独立思考,创造性地寻找解决方案。
5.促进个性化发展:每个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问方式都可能不同,这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关注个体差异,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对于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和对问题的敏感度。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一、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是问题意识培养的第一步。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活动和引导学生的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
1.创设情境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适合学生能力和认知水平的情境,引发学生对问题的好奇心。
例如,在学习气体的性质时,可以设计一个实验,将盛有气体的气球放在火上加热,让学生观察气球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从而引发学生对于气体性质的问题思考。
2.问题引导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发现问题。
例如,当学生学习动植物的适应性时,可以问学生:为什么有些植物能在荒漠地区生存?为什么北极熊的毛是白色的?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会开始思考和发现问题。
3.实践体验通过实践体验,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观察和感受周围的事物,并从中发现问题。
例如,在学习声音传播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实验,用不同的材料包裹音乐盒,观察不同材料对声音传播的影响,引发学生对于声音传播的问题思考。
二、分析问题一旦学生发现了问题,就需要能够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深入思考。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
1.提供信息教师可以提供相关的背景知识和学习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并引导学生提出更深入的问题。
例如,在学习鸟类的适应性时,教师可以提供关于鸟类的特点、栖息地和食物来源等方面的信息,促使学生对于鸟类适应性的问题有更深入的思考。
2.讨论与合作学生通过讨论和合作可以互相启发和激发问题思考的能力。
教师可以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讨论问题,并进行集体思考。
例如,在学习植物的生长条件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观察不同的植物生长条件,然后合作讨论,分析问题。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只要学生产生了问题意识,就会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和强烈的内驱力,就会在试图精确地提出问题以及在提出问题解决的各种思想时,积极调动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及动手操作能力,就会养成好问、多问、深问的思维品质。
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一、预设文本情境,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学习的过程,只有在掌握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后,预期的学习效果才会达到。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自我尝试、发现、探究、创造,意义重大。
此时,需要教师以问引问,激活学生已有的认知,产生探究欲望,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问号转化为新的问号,提出新的问题。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学会不断地预设文本情境,让学生在具体形象的情境中提出心中的疑问。
这样,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
例如,教学苏教版第十册《绝句》一诗时,我先用形象的语言带领学生一起走进诗人的生活:“春光明媚,勾起了诗人的游兴,他乘着小船来到野外,将小篷船系在岸边的一棵古树下,拄着拐杖过了桥向东走去。
杏花开得那样烂漫,花瓣像雨一样飘落,却不会打湿衣服,春风拂着杨柳吹在脸上,一点也不觉得寒冷……”这充满春天般气息的语言,使学生的思维不由自主地跟随教师一起踏上寻春的道路。
接着,我又配上一曲欢快的音乐,启发学生:“这画面、这音乐,让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明快的音乐声中,学生的精神自由、愉悦,提出了很有新意的问题。
有的问:第一句写“两个黄鹂”,为什么不用“两只”呢?有的问:这首诗是赞美春天的,那还写小船有什么用呢?还有的问:春天到了,冰雪都融化了,为什么还要写山上的雪呢?……这些问题是在学生的大胆想象中产生的,既丰富了诗的情境,又增强了学生对诗境的感受、理解,也为学生进一步理解诗意作好了铺垫。
二、善用评价策略,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学会多元评价学生,一定能唤醒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的教案
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的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问题意识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问题意识的兴趣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1.2 教学内容问题意识的定义和重要性问题意识的培养方法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问题意识的定义和重要性互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第二章:问题意识的定义和重要性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问题意识的定义让学生了解问题意识的重要性2.2 教学内容问题意识的定义问题意识的重要性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问题意识的定义和重要性图片展示法:展示与问题意识相关的图片,引发学生思考第三章:问题意识的培养方法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问题意识的培养方法引导学生实践问题意识的培养方法3.2 教学内容问题意识的培养方法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问题意识的培养方法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问题意识的培养方法,分享心得体会第四章: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4.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让学生学会思考问题4.2 教学内容如何提出问题如何思考问题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如何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实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意识5.2 教学内容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意识5.3 教学方法第六章:通过案例分析培养问题意识6.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理解问题意识在实际问题解决中的作用。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2 教学内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分析案例中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过程。
讨论问题意识在案例分析中的重要性。
6.3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呈现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案例,分享不同视角的问题分析。
第七章:通过角色扮演培养问题意识7.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体验在不同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培养学生同理心和多元思维。
7.2 教学内容设计不同角色的情境,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培养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问题意识的有效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因为问题意识是学习的起点,也是思维的基础。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拓思维,在学习中更加积极主动。
那么,如何有效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呢?下面我们就从问题意识培养的方法和具体实践来进行探讨。
一、培养方法1、激发好奇心好奇心是问题意识的源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是培养问题意识的重要方法。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发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现象、展示有趣的数学应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在教学中穿插数学趣味小实验、数学趣味小游戏等,让学生在探究中产生问题意识。
2、鼓励提问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不怕提出问题,即使是看似很简单、很愚蠢的问题。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要给予尊重和认真对待,不能嘲笑或者一笑了之,而是要引导学生思考并一一解答。
只有学生敢于提问,才能真正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
3、引导独立思考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而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一个答案。
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法和思路,引导他们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问题意识。
4、展示解决问题的思路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展示解决问题的思路,让学生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通过展示解决问题的过程,引导学生跟随思路解决问题,逐渐形成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在解决问题中逐渐培养起问题意识。
二、具体实践1、注重课堂氛围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可以通过数学竞赛、数学实验、数学游戏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中产生问题意识。
2、教师主动引导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主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提出新的问题。
可以通过课前预习、课中引导、课后复习等环节,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研究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研究引言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对于周围事物、现象提出质疑、思考、探究的意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可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批判性思维。
当前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存在较大的难题。
本文将从问题意识的概念、培养问题意识的方法以及小学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等方面展开研究,希望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思路。
二、培养问题意识的方法1.引导学生提问在语文课堂中,老师可以通过提出引人疑问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鼓励学生在课堂学习和课外阅读中提出问题,并帮助学生解答问题,引导学生形成独立提问的习惯。
2.开展情境化教学通过情境化教学,将学习语文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3.鼓励学生探索语文教学不仅要求学生对知识进行掌握,更要求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鼓励学生进行探索,提出新的见解和观点,对问题进行多角度思考是非常重要的。
4.对问题进行引导和解答在学生提出问题后,老师需要适时进行引导和解答。
引导学生深化问题,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从而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小学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1. 创设适宜的学习氛围: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大胆提问,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2. 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设计情境、提出问题、安排任务,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讲解有趣的文学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思考和提问。
4. 注重语文素养的培养:通过培养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欣赏和理解,进而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背后的文化内涵。
5.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在课内外积极参加各种阅读、写作活动,在实践中形成问题意识和提问的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是十分重要的。
因为问题意识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巩固知识,拓展思维。
下面就从几个方面介绍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一、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学生对问题的好奇心旺盛,热爱探究,这是自然本能的一部分。
如果我们能利用这种好奇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那么学生的问题意识就能够慢慢地形成。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提供有趣的数学题目或者一个难题,引导学生提出并讨论问题。
二、鼓励学生多问问题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成年人相比仍然较为单纯,因此在问题意识的培养中,我们要鼓励学生多问问题。
不用担心学生的问题会比较幼稚,因为所有的问题都是有价值的,并且表现了学生对知识的渴望。
老师应该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花费更多时间提出问题,甚至引导学生重复细节问题,多次强调某个关键点,从而让学生对问题产生深层次的认识。
三、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在教学中,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分析数学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然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老师可以给出一些实例,通过实例的分析我们能够理清思路,找到问题的关键点。
当学生掌握了这些方法后,就能够更好地应对数学问题。
四、扩大学生的思维视野教师应该讲解一些有趣的数学知识,引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兴趣。
同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书籍、杂志、新闻,多了解当下社会和数学的关系,从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求知欲。
总之,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是重要的。
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都是在解决问题中得以发展的。
教师应该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多问问题,开展问题解决,扩大学生的思维视野,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发展自己的智力水平。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分析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分析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而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下面笔者就从问题意识的概念、作用及培养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问题意识的概念问题意识可以理解为学生发现、提出、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愿,它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在数学教育中,通过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技能。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让学生在探究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学科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同时,学生通过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也会促进其更深入地学习数学。
2、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问题意识培养的过程本质上就是一种创新的过程,通过探究问题找到问题的本质,从而能够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这些过程可以使学生获得创新的经验,提高其创新思维的能力。
3、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问题意识需要学生自己去发现、提出、解决问题,这样可以促进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素养。
三、问题意识的培养方法1、提出有挑战性的问题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有难度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通过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感受到问题的魅力,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鼓励学生提问在教师讲解课堂知识的同时,也要鼓励学生提问,引导他们思考。
通过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和提问,让学生更加深入的认识问题的本质和难点。
3、采用“探究活动”方式“探究活动”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种常见的教学方式,它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这样可以通过活动来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力,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综上所述,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对于数学课堂教学是十分重要的。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提问,以及采用探究活动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问题意识的培养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一些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1. 提供真实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一些真实的问题,例如购物时如何计算打折后的价格,或是如何使用面积推测长方形的长和宽等。
这些真实问题可以帮助学生从生活中感知到数学的应用,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提供一些背景知识和例子,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例如,在学习面积时,教师可以先介绍几个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图形,然后让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它们的面积,并提出相关问题。
3. 提供多样化的问题类型: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提供多样化的问题类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问题的多样性,并培养他们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 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可以鼓励他们主动发现问题并进行思考。
例如,当学生不懂如何计算一个复杂的数学题时,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寻找问题的关键点,并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
5. 创设探究性环境: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一些探究性的环境,让学生自行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例如,在学习几何时,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拼图和模型,让学生通过自己摆放和组合来发现几何图形的属性和关系。
6. 引导学生扩展问题:在学生解决一个问题后,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进一步思考,扩展问题。
例如,在学习加法时,学生可以解决一个简单的加法题目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例如“如果有10个苹果,每天吃一个,吃完需要多少天?”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并进一步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
7. 鼓励学生合作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合作解决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思维能力。
除了以上的方法,教师还可以通过游戏、竞赛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需要从多个角度入手,包括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引导以及学生自身的主动参与。
下面将对这些方面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培养策略。
一、教学内容的设计1. 引导学生学会提问在数学教学中,老师可以适时地设置一些问题,或者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可以通过给学生讲解一道数学题的解题思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提问。
2. 创设情境化教学环境在讲授新知识时,老师可以设计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活动、观察、实验、提问和发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起学生的热情,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3. 通过学生自主阅读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进行自主阅读,让学生主动探索问题,从中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的引导1.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在课堂上,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分享解题思路和方法,激发学生间的思维碰撞,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供一些探究性的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探索和实践解决问题。
3. 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宽松、舒适、积极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放松心情,敢于提出问题,并且在出错时不会受到过多的惩罚,从而勇于探索和解决问题。
三、学生自身的主动参与1.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不断接触新事物,探索新领域,培养他们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鼓励学生提出疑问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不害怕提出问题,让学生敢于质疑,锻炼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习数学时,要培养学生多角度的观察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主动思考并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过程中,需要教师、家长和学生共同努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9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9方法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研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非常重要。
本文将围绕以下方面进行探讨:1.营造积极氛围,鼓励学生提问创造一个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能够让学生放松身心,敢于提问。
教师应该以身作则,鼓励学生提问,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同时,可以通过举例子、讲故事等方式,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从而愿意提问。
2.转变教学方式,给学生提供提问机会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往往只是被动接受知识。
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应该转变教学方式,多给学生提供提问的机会。
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教授提问技巧,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提问并不是随意发问,而是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式。
教师应该通过讲解问题的不同角度和解决方法,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同时,可以通过举例子、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质疑,从而增强提问的意识。
4.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结合日常生活,让学生感受到问题的存在,能够让学生更加关注身边的事物,从而发现问题。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并提出问题。
同时,通过实践体验,让学生逐渐掌握提问的技巧。
5.开展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互相提问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享经验和互相提问。
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还能够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6.教师榜样示范,让学生模仿提问教师是学生最好的榜样,教师应该以身作则,做出示范,让学生模仿提问。
同时,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教师的思考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逐渐掌握提问的技巧。
7.鼓励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提问的过程中,也需要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和探索。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案、鼓励学生尝试新方法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问题意识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同时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和策略。
1. 建立积极的学习氛围首先,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提问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鼓励他们在课堂上提出问题。
同时,教师还可以以鼓励和支持的方式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回答和引导。
2.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其次,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
例如,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探索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推理,并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的方法和策略。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他们共同探究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融入问题解决的过程除了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外,教师还应该将问题解决的过程融入到数学教学中。
教师可以通过例题和案例分析,向学生展示解决问题的过程,并让学生通过模仿和练习来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
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4.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和体验。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积极探索和学习数学知识。
同时,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游戏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5.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最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师可以通过启发性的问题和情境,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并引导他们提出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数学建模和探究性学习,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建立积极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融入问题解决的过程、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我们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
【摘要】本文通过“问题意识”意义的分析,提出问题意识的培养是提升创新能力的有效载体,并就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问题意识作了讨论,指出让学生在“问”中学习、发现、探究、创新是根本目的所在。
【关键词】问题意识培养;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教学相长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富有个性地学习,自然成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
教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为了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无疑而有疑,有疑而思解,解疑而心悦。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应用多种手段,来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
质疑就是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需要。
无论是化学学科的教学,还是其他学科的教学,都应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一、问题意识的培养与学生发展
1、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著名的自然科学家牛顿说过:“若没有大胆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
”牛顿看到苹果成熟落地,产生疑问,最终导致万有引力定律的诞生。
可见,问题是创造的前提,一切发明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的。
问题意识的产生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萌芽,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石。
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素质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学生教学观的体现,课程教学中学生参与水平高低的标志之一就是看学生提问的情况如何。
传统的注入式教学着重把现成的结论教给学生,不要学生思考,更不喜欢学生提出问题,简单的说只要学生答,不要学生问,记住结论就可以了。
探究教学则要求学生积极思维,产生疑问,寻求答案。
探究式教学不仅要求教师提问,而且还要求启发鼓励学生提问。
通过教师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启动思维,活跃思想,主动积极的去探求知识的奥秘,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挥发,智能得到发展,较好的完成学习任务。
3、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个性包括能力、智力、气质和性格等特征。
学生主动积极的问题意识,能根据自己的喜好及思维特点经常发问,独立思考,自由想象,试图从多个层面去认识事物,从多个角度去解决问题,从而形成敢于怀疑,勇于挑战权威的学习风格,促进了个性的发展。
4、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完善学生的思维结构。
知识质量和思维方式是形成思维结构的两大基础,具有问题意识的学生会在一种强烈的焦虑、探究心理的驱使下,去深入研究学科知识或者扩充相关知识,并进行知识的重组和整合,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从而提高了知识的质量。
在强烈探究心理的促使下,又能使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完善思维结构。
让学生会在思维中提问,
在提问中思维。
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5、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是倡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提问、自我思考、自我探究、自我创新、自我解决问题的学习习惯。
在此过程中学生拥有自己的学习空间,通过“问题——探索——解决”循环往复的学习过程,强化自主意识,必然会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能技巧,提高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也就是提高学生的创造性素质。
6、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学科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意识到问题是在对原有知识有一定理解的基础上实现的,问题的产生必然激活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处于兴奋状态,促进学生的思维从封闭型走向开放型、创造型,对原有的知识有了新的体验,相应的知识进一步得到拓展,解决问题的手段更加高明,认识结构进一步完善。
二、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
1、创设良好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学生有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能不能提出问题,取决于是否有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
欲让学生的问题进课堂,就需要教学民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营造一个科学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敢想也敢说,畅所欲言,为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打下基础。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认真对待平等交流。
正确的给予肯定,
及时表扬,给予鼓励,使学生产生成功的自我体验。
如果提出的问题不合理或者很简单,也应及时肯定学生独立思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然后共同研究不合理的地方,让学生自悟自明。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要以问题为中心,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多给学生一些思考机会,多给学生一些活动的空间,多给学生一些表现的机会,让学生多一点成功的体验。
使学生由不敢问到发现许多问题升华到能提出优质问题,产生“不愤不启,不棑不发”之感,体会到读书自得其乐的情感体验。
1、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教师的教学任务就是创设问题既设疑,教师要善于将教学内容设计成新颖别致,妙趣横生,能唤起学生求知欲的问题。
每个学生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关键在于怎样发掘这一“宝藏”。
问题情境的设置,可以从熟悉的或感兴趣的社会现象、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现象中提示一些矛盾,促使学生主动去分析解决,开始积极的思维,如果把学生的大脑比作一泓平静的池水,那么富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就像投入池中的一粒石子,可以激起学生的问题意识,打开学生的心扉,开拓学生的思路,使学生处于最佳思维状态。
在教学工作中,教师不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还是在教学的某些微观环节,都应根据教学需要,从不同角度、层次和要求提出问题。
那么,教师如何在课堂上创设问题,设置“疑问”,启发学生的思考呢?首先,应在教学过程的最佳处设疑。
选择好的适宜时机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及时反馈学生信息。
教学的最佳处可以是
以下几种情况:即当学生的思维囿于一个小天地无法“突围”时;当学生疑惑不解,厌倦困顿时;当学生各执己见,莫衷一是时;当学生受旧知识影响无法顺利实现知识迁移时。
其次,应在重点、难点处设疑。
教学内容能否成功地传授给学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本节内容重点、难点的把握。
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往往在备课时就非常注意重点、难点教学方法的选择,而在重点、难点的教学上恰当的设疑则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再次,应在关键处设疑。
在关键处设疑不仅能起到不仅能起到对教学内容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能激发并维持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提高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效率。
重点、难点是关键处,内容与内容之间的过渡是关键处,一节课上学生最疲劳时也是关键处,由于学习内容和抽象性而使学生感到乏味时更是关键处,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用自己敏锐的眼光捕捉学生心灵的信息,巧妙设疑、及时设疑,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释疑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疑式教学一般设疑于一节课的开头,一节课的重点、难点,一节课的衔接处以及教材枯燥乏味的地方,有时也设疑于一节课的结束,以“矛盾”而终,给人留下不绝于耳的清音,不绝于脑的思索。
创设问题情境,不仅仅是教师设疑,学生答疑。
教师还应有目的地创设一种驱使学生提出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善于提出问题,并让学生讨论、教师适时点拨。
使课堂形成一种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热烈气氛,这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大有裨益。
2、充分发掘和利用素材,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来源于生活,更应该应用于生活,无处不在的自然现象,蕴涵着许多物质及其变化的丰富素材。
让学生走进社会,关心社会,亲身体验到世界的奇妙,认识到化学科学的用处,了解化学应用中的一些社会生活问题,以活生生的化学事实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思维,产生问题意识,特别是将教学所需要解决的问题与社会实践联系起来,置于学生的学生状态之中,必将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引发探究知识,解决问题的心理需要。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发展能力,而且可以促进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方式的转变,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
在问题意识引导下的教学相长必将大有益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参考文献:
[1] 杨淑萍:《培养问题意识,提高创新能力》,《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年7期
[2] 金伯明:《化学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中学化学教与学》20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