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省情教案(供参考)
省情礼仪教学计划
2015—2016学年度六年级下册省情礼仪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省情教育包括河南的历史,文化遗产,名胜古迹以及认识少数民族,了解河南戏剧,家乡的语言。
发展学生的历史意识,形成对现实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礼仪教育是培养学生懂礼貌的好习惯,在不同场合不同年龄有着不同称谓,培养尊敬父母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以及尊老爱幼的美德。
认识中国的传统节日和习俗。
使学生养成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心理健康教育包括正确意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不断取得新的进步,以及培养学生乐观的生活态度,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培养团体的力量,让学生了解学习的重要性。
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综合知识教育包括环境教育,法律教育等内容。
提高学生保护环境意识,不乱丢垃圾,不要焚烧秸秆等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从而要求学生保护环境保护自然。
法律教育主要通过要求学生遵守交通规则,开展安全教育,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的目的要求:地方课程是必修课程,各地要将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的实施和学校课程的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注重教学方式的变革,注重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克服单一知识灌输式的接收学习的弊端,发展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让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
为了更好的搞好本学期的教育教学活动,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特将本学期省情礼仪教学计划制定如下:使学生了解河南省的历史、地理、民族、人口以及河南省的社会发展等广泛内容,发展学生的地方区域意识,形成对现实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在礼仪方面,培养学生入队、行走、等基础的礼仪知识。
争取把学生培养成为懂礼貌、讲礼仪、身心健康的少年。
三、教学的具体措施:1、让学生多看多说。
在课堂中尽量的搜集一些图片,让学生多了解我们河南的历史、地理知识。
六年级上册省情教育导学案
设计
教学反思:
省情教育导学案(第周)
授课人
yyy
课时
1
审批
zzz
课题
苦水玫瑰
课型
新授
学习
目标
了解玫瑰的观赏价值,经济价值,用途广泛。
重点
难点
了解玫瑰的观赏价值,经济价值,用途广泛。
教学
过程
注重自主、探究、赏析(释疑)合作等学习方法
二次备课
情
境
导
入
欣赏玫瑰花图片导入。
教
学
过
程
1、了解玫瑰之乡。兰州市永登县出产的玫瑰花及玫瑰油都占到全国总量的50%以上,出油率万分之四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因而兰州永登被称为中国的"玫瑰之乡ļ
12.10
12.14
复习
17
12.17
12.21
复习
18
12.24
12.28
复习
19
12.31
1.4
复习
20
1.7
1.11
期末测试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省情教育授课计划
总的教学目标
教育
教养
1、让学生了解甘肃省位于祖国西部地区,地处黄河中上游,地域辽阔,大部分位于中国地势二级阶梯上。
教
学
过
程
1、了解甘肃省的地理位置:位于祖国西部地区,地处黄河中上游,地域辽阔。介于北纬32°11′~42°57′、东经92°13′~108°46′之间,大部分位于中国地势二级阶梯上。
2、了解甘肃省的气候:
3、了解甘肃的矿产资源分布情况。
板书
设计
教学反思:
省情教育导学案(第周)
授课人
小学六年级省情礼仪心理健康综合知识课程纲要及教学计划
小学六年级省情礼仪心理健康综合知识课程纲要及教学计划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六年级省情礼仪心理健康课程纲要课程名称:省情·礼仪·心理健康·综合知识课程类型:义务教育河南省地方课程教学材料:《省情·礼仪·心理健康·综合知识》课本授课教师:王军红授课对象:六年级全体学生一、教材背景分析:地方课程是必修课程,各地要将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的实施和学校课程的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注重教学方式的变革,注重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克服单一知识灌输式的接收学习的弊端,发展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让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
二、课程目标:1.使学生了解河南省的历史、地理、民族、文化艺术以及河南省的社会发展等广泛内容,发展学生的历史意识,形成对现实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作懂礼貌、身心健康的少年。
2.对中小学生从坐立行语、体态等方面进行培训和演练,使学生尽快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习惯,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
3.帮助学生认识自我,适应社会,学会学习,增长智慧,懂得生活,体验幸福,形成健全的人格,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4.着重发展学生适应现代化生活的能力,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养成负责人的生活态度,促进学生在复杂的自然生活、社会生活中身心发展。
三、课程内容第一课血染的土地第二课群星灿烂耀中原第三课母亲河上的明珠第四课腾飞的河南工业第五课蓬勃发展的城镇建设第六课发展中的体育卫生事业第七课面对机遇和挑战第八课河南明天更美好第九课谦虚礼让第十课克己自律第十一课遵时守信第十二课尊重他人人格第十三课着装礼仪第十四课佩饰礼仪三、课程实施:1、让学生多看多说。
在课堂中尽量的搜集一些图片,让学生多了解我们河南的历史、地理知识。
省情教案
四年级省情教案农业大省——河南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河南的主要农作物基本情况。
2、让学生知道河南小麦、棉花等作物的产量在全国的排名。
3、了解河南的特色农副产品。
教学重点:河南小麦产地的分布情况教学难点:河南的农副产品分布情况主要教法:讲解法、讨论法教学过程:先来了解一下知识窗的内容:河南农业的光辉成绩:小麦产量居全国第一位。
粮食总产量居全国第二位。
棉花和油料产量均居全国第二位。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居全国第三位。
大牲畜存栏数居全国第一位。
农业有效灌溉面积居全国第二位。
小问题:想一想:河南都具备哪些发展农业的良好条件?一、主要农作物1、小麦我们北方人喜欢的食品如面条、馒头、饺子等,都是由小麦加工的面粉制成的。
河南是全国小麦生产的第一大省,每年全省小麦的种植面积占全部粮食播种面积的54%产量一直占全国的20%以上。
目前,河南幼稚专用小麦已发展到2170万亩,占全省小麦播种总面积的1/3初步建成了豫北幼稚强筋小麦生产基地、豫中中筋小麦生产基地和豫南弱筋小麦生产基地。
2、油料作物河南油料作物的生产主要包括花生、油菜籽和芝麻。
河南油料作物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居全国前列。
2011年,河南种植花生总面积950千公顷,居全国第一;总产量296.2万吨,居全国第二。
油菜一身是宝,苗可以做菜花可以酿蜜,籽可以榨油。
2001年,河南油菜主产区播种面积为233.5千公顷,居全国第十位。
芝麻的含油率在50%以上,是重要的油料作物。
2001年河南芝麻种植面积为249.06千公顷,总产量23.9万吨,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一。
猜个谜语:开花结桃,桃不能吃。
你能猜出这是什么吗?——棉花3、棉花河南棉花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全国前列,形成了豫东、豫南、豫北三大产棉区。
2001年,河南省棉花播种面积85.82万公顷,总产量为81.87万吨。
4、烟叶河南省的烟叶产区主要分布在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的地区。
自20世纪初种植烟叶以来,以许昌、漯河和平顶山烟区为代表的河南烟叶,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大象版省情六年级教案
第五课蓬勃发展的城镇建设一、教学目标1、知道我省城镇建设发展迅速,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2、了解身边的河南名市(县、镇),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美化家乡的情感。
二、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投影仪、投影片或相应的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好自己搜集到的关于我省城镇建设发展方面的资料,以备课堂教学中小组学习时交流使用,可对学生搜集资料的多种途径进行指导(网上查询、参观考察、图书馆查阅、实地走访)。
(二)省情知识了解教学课本上这几幅省会郑州的风景照片,既有气势非凡的现代化郑东新区、风景优美的绿城广场,还有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的风格各异的住宅小区。
是很具代表性的,也为引导学生更多地了解省会郑州起到了比较好的作用。
制成教学课件于教学活动前展示给学生看,让画面给学生整体的认知,直观的印象。
利用学生课前搜集的资料,展开“夸夸我们的省会郑州”教学活动。
增进学生对河南省会郑州的了解,培养学生热爱郑州、热爱河南的情感。
“市(县)城镇建设掠影”第一部分是河南省所属辖市的新容新貌,第二部分是“中州名镇”、“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介绍。
介绍第一部分河南省所属辖市的新容新貌,制作成教学课件,展示我省省辖市最具代表性的风景照片,达到综观全省的目的。
然后再把学生通过采访长辈或专家所得到的家乡建设变化介绍给大家。
增加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介绍第二部分内容的教学活动,开展“我爱家乡”小导游大赛,在课堂上进行摄影展。
让学生在介绍中增强爱家乡、爱河南的情感。
第六课发展中的体育卫生事业一、教学目标1、知道我省体育设施正在不断完善,医疗卫生事业飞速发展,社区健身事业已经走进人们的生活。
2、了解我省比较有代表性的体育卫生设施和社区健身设施情况,激发学生爱我河南、建设河南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投影仪、投影片或相应的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好自己通过图书馆查阅、网上查询、走访、参观考察等途径搜集到的关于我省体育卫生事业发展方面的资料,以备课堂教学中小组学习时交流使用。
小学地理教案:认识中国的省份
小学地理教案:认识中国的省份一、认识中国的省份地理学作为学科之一,是小学生必须学习的内容之一。
而在地理学中,了解自己国家的省份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通过认识中国的省份,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我国的地理概貌、地域分布和各个省份的特点。
本篇教案将围绕着“认识中国的省份”展开讲授,帮助小学生对中国各个省份有更加系统、基础性的了解。
二、教案设计1. 目标:①认识并记忆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②了解各个省份所在地域及特点。
2. 教具准备:地图、幻灯片或挂图等多媒体工具。
3. 教案过程:(1)导入:利用多媒体工具展示中国全国地图,依次呈现各个经纬线和重要河流山脉,并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相关问题。
(2)正文:A. 分类介绍:根据我国行政区划划分,将34个省级行政区分为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华中、西南和西北七大地域。
以华北地域为例,介绍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和内蒙古在内的省份,引导学生记忆并指出各个省份的位置。
B. 地理特点:以四川为例,介绍该省的地势和自然资源,并通过图片展示特有的大熊猫等动物。
C. 人文特点:以浙江为例,介绍该省的人文历史和名人影响力,并推荐相关读物。
D. 经济特点:以广东为例,介绍该省作为“中国工厂”的重要性及其对全国经济发展的贡献。
E. 文化特点:以辽宁为例,介绍该省的少数民族文化和特色风俗。
(3)总结:通过幻灯片或画板呈现全国地图上各个省份的分布情况,并再次强调每个省份的特点。
鼓励学生进行互动讨论,分享所了解到的有趣事实。
(4)归纳概括:请学生们将刚刚学到的知识进行总结,并归纳出一个新颖有趣且能准确描述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方法。
鼓励他们运用想象力和创造力。
4. 练习与评价:(1)练习: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可以设计小组活动,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制作一份有关特定省份的展板或海报。
在展示过程中,其他同学可以提出问题进行互动交流,以检验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2)评价:根据参与度、合作态度以及表达能力等方面给予评价和反馈。
省情礼仪教案
省情礼仪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基本概念和历史渊源;2.掌握省情礼仪的基本知识和礼仪仪式;3.培养学生的礼仪意识和文化素养;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基本概念和历史渊源1.什么是礼仪文化?2.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历史渊源;3.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基本特征。
2. 省情礼仪的基本知识和礼仪仪式1.省情礼仪的概念和作用;2.省情礼仪的基本知识;3.省情礼仪的仪式流程;4.省情礼仪的注意事项。
3. 学生团队合作和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1.学生分组,模拟省情礼仪仪式;2.学生团队合作,分工合作,完成模拟仪式;3.学生进行口头表达,介绍模拟仪式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基本概念和历史渊源,以及省情礼仪的基本知识和礼仪仪式。
2.模拟法:学生分组,模拟省情礼仪仪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3.互动法:通过互动问答、小组讨论等方式,促进学生对于省情礼仪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过程1.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基本概念和历史渊源1.什么是礼仪文化?–礼仪文化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遵循的一套规范和仪式,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2.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历史渊源–中国传统礼仪文化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古代先民的祭祀活动。
–周朝时期,礼仪文化开始被正式规范和制度化。
–春秋战国时期,礼仪文化达到了顶峰,成为了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基本特征–尊重他人、尊重传统、尊重规则;–以和为贵、以礼相待、以诚相待;–重视仪式、重视礼节、重视仪容仪表。
2. 省情礼仪的基本知识和礼仪仪式1.省情礼仪的概念和作用–省情礼仪是指在省级领导干部任职、离任、调任、晋升、退休等重要场合,按照一定的规范和仪式进行的礼仪活动。
–省情礼仪的作用是彰显省级领导干部的威望和形象,展示地方政府的形象和实力。
省情六年级教案
省情六年级教案教案标题:省情六年级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并掌握所在省份的基本情况和特色。
2. 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和地域观念。
3. 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和整理能力。
教学重点:1. 省份的基本情况和特色。
2. 省份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基本信息。
3. 省份的自然地理特点、人文地理特点等。
教学准备:1. 电子设备和投影仪。
2. 省份的地图和相关资料。
3. 学生的笔记本和纸张。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地理学习的重要性,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并激发学生对所在省份的兴趣。
Step 2: 了解省份(10分钟)使用投影仪展示所在省份的地图,并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省份的地理位置、面积等基本信息。
然后,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资料,介绍省份的自然地理特点,如山脉、河流、湖泊等。
Step 3: 了解省份的人文地理特点(15分钟)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等资料,介绍省份的人文地理特点,如历史文化、名胜古迹、民俗风情等。
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并根据学生的问题展开讨论。
Step 4: 信息整理(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特定的话题,如名胜古迹、民俗风情等,利用电子设备和纸张收集相关信息,并整理成简要的报告。
鼓励学生使用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如互联网、图书馆等。
Step 5: 小组展示(10分钟)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展示,介绍他们所选择的话题,并分享他们整理的信息。
其他小组成员可以提问或补充。
Step 6: 总结和反思(5分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学生们分享对省份的新认识和体会。
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将地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延伸:1. 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本省的名胜古迹或重要地理景点。
2. 组织学生开展小型研究项目,深入了解省份的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3. 鼓励学生通过写作、绘画、摄影等形式表达对省份的认识和感受。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
2. 学生小组展示的质量和内容。
省情课礼仪部分教案
一、省情课礼仪部分教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礼仪知识,提高学生的礼仪素养。
2. 培养学生遵守礼仪的习惯,使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能够自觉地遵循礼仪规范。
3. 增强学生对省情课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内容:1. 礼仪的定义和重要性2. 基本的礼仪规范3. 礼仪在不同场合的应用4. 礼仪与省情的关系5. 礼仪实践练习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礼仪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基本的礼仪规范。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礼仪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实践演练法:组织学生进行礼仪实践练习,提高学生的礼仪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礼仪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五、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礼仪的定义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基本的礼仪规范,包括言谈举止、着装打扮、待人接物等方面。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礼仪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实践演练:组织学生进行礼仪实践练习,如握手、自我介绍、座次排列等。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礼仪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讨。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礼仪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评估学生在实践演练中的表现,检验他们的礼仪能力。
3. 收集学生的作业和感悟文章,分析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反思能力。
4. 调查学生对省情课的学习兴趣和满意度,了解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或教参:提供有关礼仪知识的文本资料,辅助讲解和教学。
2. 案例素材:收集一些礼仪方面的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3. 实践道具:准备一些实践演练所需的道具,如握手道具、自我介绍卡片等。
4. 多媒体设备:使用投影仪、电脑等设备,展示教学内容和案例。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加礼仪比赛或活动,提高他们的礼仪水平。
2. 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讲座或辅导,丰富学生的礼仪知识。
3. 开展礼仪主题的班会或主题活动,强化学生的礼仪意识。
六年级省情礼仪课程纲要2
六年级省情礼仪课程纲要课程名称:省情礼仪心理健康综合知识课程典范:任务教诲河南省所在课程教学材料:《省情礼仪》课本授课教师:授课东西:六年级全体老师一、课本背景分析:所在课程是课程,各地要将所在课程与国家课程的实施跟学校课程的建破无机结合起来。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注重教学办法的变革,注重指导老师在实际中深造、在生活中深造,抑制单一知识灌注式的接收深造的弊端,展开老师一生深造的愿望跟才干,加强老师的实际才干跟对社会的适应才干,让老师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办法、情感破场跟价值不雅观等方面掉掉落单方面提高。
二、课程目标:1.了解河南省的历史、地理、夷易近族、文明艺术以及河南省的社会展开等广泛内容,展开历史见解,形成对幻想社会的任务感跟任务感,并培养爱故土、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作清楚规则、身心健康的青年。
2.对老师从坐破行语、体态等方面停顿培训跟练习练习,尽快养成讲文明、清楚规则的适应,提高老师的文明修养。
3.见解自我,适应社会,学会深造,增加聪慧,清楚得生活,闭会幸福,形成健全的品格,为一生展开奠定优良的心理基础。
4.着重展开老师适应现代化生活的才干,自我保护见解跟才干,养成担负人的生活破场,促进在复杂的自然生活、社会生活中身心发展。
三、课程内容第一课第二课第三课第四课第五课第六课第七课第八课第九课第十课第十一课第十二课血染的地盘群星残暴耀中原母亲河上的明珠降落的河南工业兴旺展开的城镇建破展开中的体育卫惹奇观面对机遇跟挑战河南他日更美好谦虚谦虚昂贵长处自律遵时守信尊崇不运气德第十三课第十四课着装礼仪配饰礼仪三、课程实施:1、多看多说。
在课堂中尽管的搜集一些图片,多了解我们河南的历史、地理知识。
并说一说在他们心中尚有哪些喜欢的所在。
2、加强实际活动,在实际活动中既锻炼了躯体,增加了知识,又获得了才干。
3、加强小组合作的才干,多给小组合作的机遇,学汇合作,学会与同学相处,身心掉掉落展开。
4.停顿研究、讨论、调查、调查、不雅观赏、效力等具体活动。
省情全册教案
省情全册教案教案标题:省情全册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省情全册这一教材,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省情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和能力。
本教案适用于各教育阶段的学生,根据不同年级的学习目标和要求进行调整。
教学目标:1. 了解自己所在省份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经济特点等基本情况。
2. 掌握相关的地理术语和概念,如地形、气候、人口等。
3. 能够运用地图、图表等工具获取和分析省情相关的信息。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研究和表达能力。
5. 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整理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省情的基本概念和要素。
2. 省情信息的获取和整理。
3. 省情信息的表达和展示。
教学难点:1. 如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工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 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和整理能力,使其能够独立获取和分析省情相关的信息。
3. 如何培养学生的表达和展示能力,使其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对省情的理解和观点。
教学准备:1. 省情全册教材及相关辅助教材。
2. 地图、图表等地理工具。
3. 多媒体设备和互联网资源。
4.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介绍自己省份的视频或展示一幅有关省份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省份的了解和认识,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
二、知识讲解与学习(20分钟)1. 通过教师讲解和讨论,介绍省情的基本概念和要素,如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经济特点等。
2. 利用地图、图表等工具,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自己省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基本情况。
3.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省份进行深入研究,了解该省份的历史、文化、经济等特点,并整理相关信息。
三、信息整理与分析(15分钟)1. 学生小组合作,整理和分析所选省份的相关信息,包括地理特点、人口情况、经济发展等。
2. 引导学生运用地图、图表等工具,将所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归纳,形成可视化的展示材料。
省情礼仪教案1
省情礼仪课程纲要城关镇寨沟小学韩静洁小学省情礼仪课程纲要•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教学材料: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授课时间:礼仪讲解:17课时练习:11课时一、教材分析: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
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序、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
重视、开展礼仪教育已成为道德实践的一个重要内容。
文明礼仪常识(做一个文明人必看) 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
"文明礼仪,伴我成长",已成为我们青少年成长阶段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新一代的青少年,我们应该作到如下几点:一是敬人的原则;二是自律的原则,就是在交往过程中要克己、慎重、积极主动、自觉自愿、礼貌待人、表里如一,自我对照,自我反省,自我要求,自我检点,自我约束,不能妄自尊大,口是心非;三是适度的原则,适度得体,掌握分寸;四是真诚的原则,诚心诚意,以诚待人,二、课程安排:一、个人礼仪(一)仪表仪表是指人的容貌,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外观体现。
(二)言谈言谈作为一门艺术,也是个人礼仪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仪态举止1、谈话姿势:2、站姿:3、坐姿:4、起姿:二、见面礼仪1、握手礼:握手是一种沟通思想、交流感情、增进友谊的重要方式。
2、鞠躬礼:鞠躬,意即弯身行礼,是对他人敬佩的一种礼节方式。
3、致意:致意是一种不出声的问候礼节,常用于相识的人种场合打招呼。
三、公共礼仪(一) 特定公共场所礼仪1 影剧院:观众应尽早入座2、图书馆、阅览室:图书馆、阅览室是公共的学习场所。
(二)乘车礼仪1、骑白行车: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省情礼仪教学教案
省情礼仪教学教案教案标题:省情礼仪教学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省情礼仪的重要性和作用。
2. 掌握省情礼仪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省情礼仪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1. 省情礼仪的概念和内涵。
2. 省情礼仪的基本规范和要求。
3. 省情礼仪的实践和应用。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省情礼仪意识和习惯。
2. 提高学生的省情礼仪技能。
教学准备:1. 课件或教学PPT。
2. 省情礼仪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 省情礼仪相关的案例和实践活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一些典型的省情礼仪场景,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引导学生讨论省情礼仪的重要性和作用。
二、讲解省情礼仪的概念和内涵(10分钟)1. 通过课件或教学PPT,向学生介绍省情礼仪的定义和涵义。
2. 分析省情礼仪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重要意义。
三、讲解省情礼仪的基本规范和要求(15分钟)1. 介绍省情礼仪的基本规范,如言谈举止、服饰仪容、社交礼仪等方面的要求。
2. 引导学生讨论省情礼仪的特点和区别于其他礼仪的地方。
四、省情礼仪的实践和应用(20分钟)1. 分组讨论,学生根据自己对省情礼仪的理解,设计一场模拟省情活动,包括活动流程、礼仪要求等。
2. 学生进行模拟省情活动的表演,其他学生进行观摩和点评。
五、总结和反思(10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省情礼仪的重要性和实践意义。
2. 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思考自己在省情礼仪方面的不足和改进之处。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省情礼仪的心得体会或小结。
2. 鼓励学生观察身边的省情礼仪现象,并记录下来。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省情礼仪展览或活动。
2. 邀请专家或相关人士来校开展省情礼仪讲座或培训。
教学评估:1. 学生课堂参与度和表现。
2. 学生完成的作业质量和思考深度。
3. 模拟省情活动的表演效果和礼仪规范程度。
六年级下学期省情礼仪教案
小学六年级省情礼仪教案:心理健康第7课时培养好习惯学习目标:通过活动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听课,积极回答问题,了解日常礼仪常识,在具体活动中做到讲文明,懂礼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分清不良的生活,学习习惯2.引导学习总结出形成好习惯的方法教学方法:引导讲授、讨论法教学过程:1:导入情景(视频导入)我们要做一个守纪律,讲文明的好学生。
我们要养成的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请大家欣赏歌谣《我是一个粉刷匠》。
2:创造对话情景情景一:去书店买书情景二:找同学借笔重在引导学生,看其表述的语言是否恰当,采用生生评价的方法,讨论后总结。
情景三:让学生表演情景,内容是:家里来客人了,我们要怎么样招待。
让学生自己表演,发表意见。
考察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3:要有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请看这样的行为是好的学习习惯吗?学生表演不守纪律的情景。
那怎么样才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呢?首先要做到下面几点:上课专心听,不讲话,不搞小动作;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作业认真仔细做,有错就改。
养成了这些好习惯,才是个合格的小学生。
4:总结升华饭前洗手,过马路要看红绿灯,不插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写字姿势要端正等。
5:教师小结: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板书:培养好习惯教学反思:学生上课专心听课,积极回答问题,了解日常礼仪常识。
第8课时轻松面对考试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心理,认识考试紧张是正常的,但“过度紧张”会导致效率下降。
1、组织学生交流生活中调适紧张心理,轻松应考的方法,以此引导学生关注、了解他人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2、组织学生学习“合理的观念”、“科学的作息”和“积极的自我暗示”等的办法,逐渐帮助他们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学会以一种轻松的心态来面对考试。
教学难点:体验到考试带来的快乐。
教学方法:引导讲授、讨论法教学过程:谈话引入,面对考试同学们,本节课我们的话题是考试,那么你是如何看待考试的呢?(学生汇报)师小结:面对考试,我们总会产生一些心理压力,出现一定程度的紧张,这是正常的。
省情 礼仪 教案
省情礼仪教案教案标题: "省情礼仪" 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和理解中国省情礼仪的基本知识和背景。
2. 培养学生对省情礼仪的重视和尊重。
3. 培养学生的礼仪修养和文化自觉。
教学内容:1. 省情礼仪的定义和基本内容。
2. 不同省份的具体省情礼仪介绍。
3. 省情礼仪的重要性和意义。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视频或故事等途径展示中国各个省份的独特特色和风土人情,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主体(30分钟):2. 第一步,介绍省情礼仪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如地方文化、传统习俗等,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省情礼仪。
3. 第二步,选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省份,针对每个省份的特色介绍其独特的省情礼仪,包括饮食习俗、传统节日、迎送礼仪等。
教师可以借助图片、PPT等方式进行展示。
4. 第三步,引导学生讨论省情礼仪的重要性和意义,例如加强地方文化传承、促进地方发展、增强人际交往中的尊重和谦让等。
鼓励学生举例说明在现实生活中如何运用省情礼仪。
展示和总结(10分钟):5. 邀请几名学生介绍自己所关注的一个省份的省情礼仪,分享所了解的相关知识。
其他学生可以提问或发表自己的见解。
6.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强调对省情礼仪的重要性和尊重的态度,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应用所学的礼仪知识。
教学资源:1. 图片、视频、PPT等展示素材。
2. 相关的省情礼仪资料、书籍或网站。
评估方式:1. 学生参与讨论和发言的积极程度。
2. 学生对省情礼仪的理解程度和运用能力。
3. 学生参与展示和分享的质量和深度。
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调研和采访,自主深入挖掘和了解更多省份的省情礼仪。
2. 探究本地的省情礼仪,撰写小短文或设计展板,展示给校内外师生。
教案备注:1. 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适量增减教学内容和时间。
2. 保持教学过程的生动和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意愿。
3. 鼓励学生在社交场合中积极运用所学的礼仪知识,培养良好的文化修养。
省情课礼仪部分教案
一、教案名称:省情课礼仪部分教案二、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礼仪知识,提高学生的礼仪素养。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注重细节的良好习惯。
3. 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礼仪知识,在不同场合表现出得体的行为举止。
四、教学内容:1. 礼仪的定义与重要性2. 基本礼仪规范3. 校园礼仪4. 社交礼仪5. 礼仪实践与演练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礼仪的定义与重要性。
2. 学生分享对礼仪的认识和体会。
二、基本礼仪规范(20分钟)1. 教师讲解基本礼仪规范,如问候、鞠躬、握手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基本礼仪动作。
三、校园礼仪(20分钟)1. 教师讲解校园礼仪的重要性。
2. 学生讨论校园中应注意的礼仪事项。
3. 教师总结并强调校园礼仪规范。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第二课时:一、社交礼仪(20分钟)1. 教师讲解社交礼仪的基本原则。
2. 学生讨论在不同社交场合应注意的礼仪。
3. 教师分享一些实用的社交礼仪技巧。
二、礼仪实践与演练(25分钟)1. 教师设计情景剧,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进行礼仪实践。
2. 学生分组进行礼仪演练,互相评价、指导。
三、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四、课后作业:1. 学生编写一篇关于礼仪的短文,分享给同学。
2. 家庭作业:观察身边的礼仪现象,记录下来,下节课分享。
六、教案名称:省情课礼仪部分教案七、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八、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礼仪知识,提高学生的礼仪素养。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注重细节的良好习惯。
3. 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礼仪知识,在不同场合表现出得体的行为举止。
九、教学内容:1. 礼仪的定义与重要性2. 基本礼仪规范3. 校园礼仪4. 社交礼仪5. 礼仪实践与演练6. 礼仪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差异7. 礼仪在未来职场中的应用十、教学过程:第三课时:一、导入(1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礼仪的定义与重要性。
上期六年级省情礼仪教案
上期六年级省情礼仪教案六年级省情教案第一课血染的土地一、教学目的:1、通过“刘邓大军强渡黄河”“小车推出新天地”等伟大的历史事件,让学生知道河南人民为了民族的解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由此培养他们爱家乡、爱家乡人民的情感。
2、让学生了解家乡革命志士的事迹,激发他们的自豪感。
3、结合少先队活动,教育学生缅怀英雄,认真学习,为将来建设家乡打下基础。
二、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1:重视激情。
教学过程自始至终都要把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人民的情感放在重要位置。
2:利用挂图,激发学生对先烈的崇敬之情和对今天幸福生活的珍惜,启发他们树立建设家乡、报效祖国的志向。
3:先让学生查有关资料,如:许世友、郑维山、吴焕先、高敬亭等将军的事迹。
4:课堂教学以队会的形式进行,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能力。
(二)活动:1:结合课文内容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烈士陵园,了解先烈们的故事,缅怀先烈的英雄业绩。
2:组织队员开展“创建英雄中队”活动:(1)学英雄:发动队员有针对性地选择英雄形象,作为小队学习的楷模。
收集英雄的事迹、照片、画像;摘抄英雄的豪言壮语;观看与影响有关的电影、展览。
(2)颂英雄:写赞颂英雄的诗歌和作文;召开“向英雄说句悄悄话”的主题队会,向英雄献上自己学习进步争得的红花,并在红的飘带上写上一句悄悄话。
(3)比进步:开展以英雄为榜样,改缺点、做好事、争进步的竞赛。
反思:通过“刘邓大军强渡黄河”“小车推出新天地”等伟大的历史事件,让学生知道河南人民为了民族的解放,激发他们的自豪感。
第二课群星灿烂耀中原学习目标:1、能说出当代河南的出名人士。
2、讲述身边的名人名事。
教学重点:说出河南的当代名人。
教学难点:讲述身边的名人名事。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河南人杰地灵,科技名人、文坛巨星体育冠军、农民致富带头人,个个如灿烂明星,辉耀中原,谱写出一曲动人乐章,描绘了一幅幅壮丽画卷。
二、新课讲授1、“当代仓颉”------王永民古老而神奇的汉字,是世界上唯一的一种音、形、义兼备的文字。
小学六年级省情教案
小学六年级省情礼仪心理健康综合知识教学计划一、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地方课程是必修课程,各地要将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的实施和学校课程的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注重教学方式的变革,注重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克服单一知识灌输式的接收学习的弊端,发展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让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
二、学期教学的目的要求:1.使学生了解河南省的历史、地理、民族、文化艺术以及河南省的社会发展等广泛内容,发展学生的历史意识,形成对现实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作懂礼貌、身心健康的少年。
2.对中小学生从坐立行语、体态等方面进行培训和演练,使学生尽快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习惯,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
3.帮助学生认识自我,适应社会,学会学习,增长智慧,懂得生活,体验幸福,形成健全的人格,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4.着重发展学生适应现代化生活的能力,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养成负责人的生活态度,促进学生在复杂的自然生活、社会生活中身心发展。
三、学期改进教学的具体措施:1、让学生多看多说。
在课堂中尽量的搜集一些图片,让学生多了解我们河南的历史、地理知识。
并说一说在他们心中还有哪些喜欢的地方。
2、加强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既锻炼了身体,增加了知识,又获得了能力。
3、加强小组合作的能力,多给小组合作的机会,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与同学相处,使学生身心得到发展。
4.鼓励学生进行研究、讨论、调查、考察、参观、服务等具体活动。
四、学期教学内容的具体安排:五、课时安排:每周一课时。
——第一部分省情——第一课中原崛起绘蓝图教学目标:1、2003年8月,河南省委、河南省政府制定了《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确定了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基本途径、发展布局和战略举措,会就了全省21世纪头20年的宏伟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六年级省情礼仪心理健康综合知识教学计划一、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地方课程是必修课程,各地要将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的实施和学校课程的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注重教学方式的变革,注重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克服单一知识灌输式的接收学习的弊端,发展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让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
二、学期教学的目的要求:1.使学生了解河南省的历史、地理、民族、文化艺术以及河南省的社会发展等广泛内容,发展学生的历史意识,形成对现实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作懂礼貌、身心健康的少年。
2.对中小学生从坐立行语、体态等方面进行培训和演练,使学生尽快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习惯,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
3.帮助学生认识自我,适应社会,学会学习,增长智慧,懂得生活,体验幸福,形成健全的人格,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4.着重发展学生适应现代化生活的能力,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养成负责人的生活态度,促进学生在复杂的自然生活、社会生活中身心发展。
三、学期改进教学的具体措施:1、让学生多看多说。
在课堂中尽量的搜集一些图片,让学生多了解我们河南的历史、地理知识。
并说一说在他们心中还有哪些喜欢的地方。
2、加强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既锻炼了身体,增加了知识,又获得了能力。
3、加强小组合作的能力,多给小组合作的机会,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与同学相处,使学生身心得到发展。
4.鼓励学生进行研究、讨论、调查、考察、参观、服务等具体活动。
四、学期教学内容的具体安排:五、课时安排:每周一课时。
——第一部分省情——第一课中原崛起绘蓝图教学目标:1、2003年8月,河南省委、河南省政府制定了《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确定了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基本途径、发展布局和战略举措,会就了全省21世纪头20年的宏伟目标。
让学生了解这一远景规划。
2、让学生了解、展望家乡美好的明天,坚信中原崛起、增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勉励学生要为曾辉中原而不懈努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教学过程:一、导课设疑:如果让你以《我为家乡绘蓝图》为题目写一篇作文,怎么写呢?引出:必须先了解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远景规划。
二、学习新知1、学生读课文,初步了解《纲要》。
2、汇报交流以下问题:(1)、《纲要》是由谁在什么时间指定的?(2)、《纲要》的指定有什么重要意义?(3)、《纲要》中所规划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是什么?(4)、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途径有哪些?3、教师重点知识点的讲解:(1)、《纲要》的重要性《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是河南省委、省政府绘制的河南省到2020年的发展规划,是指引河南经济发展、引领全省人民过上小康生活的纲领性文件,明确了河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与基本途径。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到202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达到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将达到8000元。
(3)、判断是否进入小康社会的指标一方面是看城镇居民和农民的收入是否达到目标;一方面看是否有一班人都居住在城市——市民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50℅。
(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途径三化:加快工业化进程、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城镇化步伐。
最终实现: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农民→市民。
三、课内交流1、想象一下:2020年的家乡会是什么样的?你的家庭生活又会怎样?2、如何实现自己家庭的小康生活目标?四、课堂小结1、河南省宏伟蓝图的实现需要我们每个同学积极参与进来,而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就是从自身做起,从我们每个同学的家庭做起,每个小家庭的小康目标的实现才能够真正全面实现小康社会。
2、回家后和父母交流,制定出家庭的奋斗目标,在河南省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同时实现自己家庭的小康生活。
3、课下作业:搜集资料了解史来贺、吴金印、任长霞、吴玲第二课红旗渠水万年长教学目标:1、通过让学生了解红旗渠的故事,了解集中体现河南人精神的突出人物事迹,使学生认识到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既是红旗渠精神,也是河南人的精神。
2、通过对红旗渠精神的了解,使学生对自己的家乡有更深刻的认识,培养学生热爱河南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了解红旗渠精神,了解河南突出人物事迹教学过程:一、导课调查:有谁去过红旗渠?了解学生对红旗渠的初步感知。
二、了解红旗渠精神1、学生认真阅读课文第一段,初步了解红旗渠。
2、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让我们回到1960年,从以下几个方面说一说红旗渠修筑的故事:(1)、修筑时间——与当时的修筑工具联系起来,你有什么感想?(2)、红旗渠修筑的位置——山腰,你会想到什么?(3)、你对“人工天河”、“世界第八大奇迹”这一美誉如何理解?(4)、修筑时长——10年,你怎么认识?3、讨论交流我们对红旗渠的修筑故事已经了解,知道了修筑红旗渠是为了解决红旗渠人吃水问题,是造福子孙的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你在林州人身上发现了什么精神?从哪看出来的?4、小结红旗渠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三、了解河南先进人物事迹1、再入课题《红旗渠水万年长》,引出红旗渠精神要发扬光大,红旗渠精神也是河南人的精神。
2、交流河南名人的先进事迹及其身上的好品质学生在班内交流史来贺、吴金印、任长霞、吴玲的先进事迹,发现他们身上的高贵品质。
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教师再做适当的补充。
四、说一说1、你身边或你熟悉的人中有这样具有高尚品质的河南人吗?2、为什么会有人歧视河南人?五、课堂小结1、我们该如何从自身做起维护河南人的形象?2、查阅资料,了解河南突出的科技成就及科学家。
第三课绚丽的科技园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河南突出的科技成就及科学家。
2、使学生认识到河南的科技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有了长足的发展。
教学重点:知道河南突出的科技成就及科学家。
教学过程:一、导课河南的发展进步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引领,河南有哪些突出的科学技术呢?学习《绚丽的科技园》。
二、学生读课文,了解河南的科技三、学生汇报交流1、科技成就展示五笔字型输入法——河南南阳人王永民大豆纤维技术——全球“第八大纤维”——河南滑县农民李官奇2、科技明星2003年当选的“两院”院士——吴养洁、邬江兴、张铁岗四、拓展学习教师介绍王永民、李官奇、吴养洁、邬江兴、张铁岗等的先进事迹材料,了解他们的科研精神。
五、课内交流你有过小发明吗?你参加过一些科技创新(科幻画)活动吗?六、课堂小结科技的创新才能带动社会的发展进步,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学习科学知识,争做创新型人才,为河南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第四课可持续发展在河南教学目标:1、使学生明白什么是可持续发展,逐步树立正确的环境观、资源观和发展观。
2、让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并自觉地参与到可持续发展的活动中去。
教学重点:使学生明白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树立正确的环境观、资源观和发展观。
教学过程:一、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意义由成语“杀鸡取卵”的理解引入可持续发展:把鸡杀了就不能再得到鸡蛋,地球遭到了破坏,不能再给我们提供资源,我们人类还能发展吗?二、学生阅读课文三、学生汇报交流1、河南发展中面临哪些突出问题?2、如何实现河南的可持续发展?四、集中讲解1、影响河南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1)、人口众多,人口增长快,人均占有资源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环境污染严重。
(3)、生态遭到破坏。
(4)、资源供应不足。
(5)、资源浪费严重。
2、实现河南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从问题入手,针对问题寻求主要途径:(1)、控制人口增长的数量,提高人口素质;(2)、合理利用资源,降低不可再生资源的损耗;(3)、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控制和减少环境污染;(4)、尊重和关心生物群落,注意保持生态平衡,防止物种减少、生态失调、环境恶化。
五、说一说为了河南的可持续发展,在实际生活中,你能做些什么?六、课堂小结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保护地球,控制污染和浪费,维护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从现在做起,从我们日常的点点滴滴做起,开展小手牵大手活动,你的家庭以你为领导,号召家庭所有成员参与到可持续发展的行动中来。
第五课小康路上教学目标:1、知道河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在农村,了解河南农村在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初步了解我省的小康村建设。
2、明白通过辛勤劳动才能过上幸福生活的道理,增强学生发奋成才、建设家乡、振兴河南的信心。
教学重点:对农村劳动致富奔小康的认识。
教学过程:一、导课由河南省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引入,农村人如何提高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奔小康?二、学习新课1、学生初读课文2、说一说(1)、你对“小康”、“小康户”、“小康村”的理解。
(2)、改革开放以后,农民如何脱贫致富的?3、想一想(1)、自己的家庭与总目标中的距离有多远?是贫困户、富裕户还是小康户?(2)、你的父母在奔小康的道路上有什么打算?如果还没有什么打算,学了本课后你能对父母有什么合理化的建议?4、交流把自己对未来我家的想法说给同桌听。
5、了解河南有名的小康村(1)、学生初读课文后的认识交流(2)、教师补充讲解河南四朵金花:漯河临颍的南街村、新乡的刘庄村、新乡的小冀镇、巩义的竹林镇的补充介绍。
三、讨论你向往的小康社会是什么样的?四、课堂小结实现小康生活是需要付出辛勤劳动的,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小康生活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对你们的家庭也绘好了蓝图,回家之后和父母沟通,指定出切实可行的家庭奔小康的规划来,早日实现小康户目标。
第六课中原城市大发展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河南省城市化的有关知识:城市化的基本含义,明白城市的发展对农村发展的重要性,了解河南城市发展的大致进程,了解中原城市群建设的战略构想。
2、激发学生作为河南人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中原城市群建设教学过程:一、导课由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目标引入,实现目标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加快城镇化步伐。
河南省的城市化建设构想怎样呢?二、学生学习课文内容三、汇报交流1、班内调查:自己来朱兰上学的原因交流——重点统计从农村来到朱兰买房的学生数。
2、你明白发展城市的原因吗?3、介绍一下河南城市发展的基本情况。
(1)、城市数量变化:从13个到38个。
(2)、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变化:从49年的2.3℅到02年的25.8℅.(3)、城市人口的增长,城市规模越来越大。
4、测算根据12页的表格,到2020年,实现小康社会,还需要多少,大约需要多少农村人住进城市?(总人口的一半住进城市)5、说一说(1)、中原城市群建设规划你知道多少?(2)、你了解河南哪个城市的建设规划?课后可以上网查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