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与房颤课件
合集下载
心衰房颤护理查房 ppt课件
单腔起搏器 心室感知心室起搏
单腔起搏器 心房感知心房起搏
双腔起搏器 房室感知房室起搏
30
术后心电图
典型的房室顺序型起搏心电图
31
术后心电图
32
术后心电图
33
注意事项
植入起搏器后的最初 1~3 个月,
要避免剧烈运动,一般日常活动没有 关系,适度的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 也可以。 需要注意的是,起搏器植入侧的上
9
房颤的危害
• 栓塞
• 心内膜损伤 • 血流缓慢 • 高凝状态
房颤患者中风发生率明显提高
10
房颤的危害
• 影响窦房结和房室结功:
• 房颤持续一年者 SSS 发生率 20%,房颤持续二年者发生率 50% • AVN 功能也明显受累 房颤初 发时室率一般较快,以后逐渐 变慢提示房室结功能逐渐下降
11
• 不规则心率
CO
• 心房充盈丢失
16
Adapted from Kerr CR in Nonpharmacological Management of Atrial Fibrillation, 15-22, eds. Murgatroyd FD and Camm AJ, 2012 Futura Publishing Co. Inc., Armonk, NY. 125:311-323.
3
房颤的定义
指规则有序的心房电波动消失,代之快速无序的颤 动波,心房内多处异位起搏点发生极快而不规则的 冲动引起心房不协调乱颤。人群患病率随年龄增长 而逐渐增高,男性大于女性
4
健康心脏
房 颤
房颤的分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按 f 振幅: 粗颤 (f 波> 0.1 mv) 细颤 (f 波< 0.1 mv) 按心室率: 慢速房颤 HR < 50 bpm 快速房颤 HR > 130 bpm 极速房颤 HR > 180 bpm
单腔起搏器 心房感知心房起搏
双腔起搏器 房室感知房室起搏
30
术后心电图
典型的房室顺序型起搏心电图
31
术后心电图
32
术后心电图
33
注意事项
植入起搏器后的最初 1~3 个月,
要避免剧烈运动,一般日常活动没有 关系,适度的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 也可以。 需要注意的是,起搏器植入侧的上
9
房颤的危害
• 栓塞
• 心内膜损伤 • 血流缓慢 • 高凝状态
房颤患者中风发生率明显提高
10
房颤的危害
• 影响窦房结和房室结功:
• 房颤持续一年者 SSS 发生率 20%,房颤持续二年者发生率 50% • AVN 功能也明显受累 房颤初 发时室率一般较快,以后逐渐 变慢提示房室结功能逐渐下降
11
• 不规则心率
CO
• 心房充盈丢失
16
Adapted from Kerr CR in Nonpharmacological Management of Atrial Fibrillation, 15-22, eds. Murgatroyd FD and Camm AJ, 2012 Futura Publishing Co. Inc., Armonk, NY. 125:311-323.
3
房颤的定义
指规则有序的心房电波动消失,代之快速无序的颤 动波,心房内多处异位起搏点发生极快而不规则的 冲动引起心房不协调乱颤。人群患病率随年龄增长 而逐渐增高,男性大于女性
4
健康心脏
房 颤
房颤的分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按 f 振幅: 粗颤 (f 波> 0.1 mv) 细颤 (f 波< 0.1 mv) 按心室率: 慢速房颤 HR < 50 bpm 快速房颤 HR > 130 bpm 极速房颤 HR > 180 bpm
心衰合并房颤患者的射频消融治疗讲课文档
症状性、药物治疗无效房颤,导管消融
CHF(NYHA II或III), LVEF ≤40% (N=58)
无HF,年龄、性别、AF类型匹配 (N=58)
随访1、3、6、12月
LVEF、LV直径、症状改善、运动能力、生活质量
术后78%的患者维持稳定窦律
第十页,共28页。
NEJM 2004;351:2373
3.1 (2.2 to 4.2)*
1.2 (0.9 to 1.6) 1.1 (0.8 to 1.5)
2.7 (2.0 to 3.6)*
*P < 0.0001 †P < 0.01
第五页,共28页。
Circulation 2003;107: 2920
HF住院患者:1/3合并AF, 预后差
HFSIS研究
第三页,共28页。
随心功能恶化房颤发生率增加
心衰患者房颤的发 病率约为54/1000 人·年;
NYHA Ⅰ级的患者 房颤发生率为5% ,
NYHAⅡ~Ⅲ级 为10%~25%,
NYHAⅣ级患者高 达50%,
第四页,共28页。
心衰与房颤对死亡率的相互影响
男性
CHF对AF死亡率影响
曾有CHF
伴有CHF 新发CHF
次要终点(导管消融组vs胺碘酮组):
❤ LVEF变化:(p < 0.001)
❤ 6分钟步行距离变化:27 vs. 8(p < 0.001)
❤ 2年住院率:31% vs. 57% (p < 0.001)
多变量分析显示,胺碘酮组的失败率是导管消融组的2.5倍(HR = 2.5; 95% CI, 1.5-4.3);糖尿病与房颤高复发率相关(HR = 1.1; 95% CI, 1.07-1.26)。
CHF(NYHA II或III), LVEF ≤40% (N=58)
无HF,年龄、性别、AF类型匹配 (N=58)
随访1、3、6、12月
LVEF、LV直径、症状改善、运动能力、生活质量
术后78%的患者维持稳定窦律
第十页,共28页。
NEJM 2004;351:2373
3.1 (2.2 to 4.2)*
1.2 (0.9 to 1.6) 1.1 (0.8 to 1.5)
2.7 (2.0 to 3.6)*
*P < 0.0001 †P < 0.01
第五页,共28页。
Circulation 2003;107: 2920
HF住院患者:1/3合并AF, 预后差
HFSIS研究
第三页,共28页。
随心功能恶化房颤发生率增加
心衰患者房颤的发 病率约为54/1000 人·年;
NYHA Ⅰ级的患者 房颤发生率为5% ,
NYHAⅡ~Ⅲ级 为10%~25%,
NYHAⅣ级患者高 达50%,
第四页,共28页。
心衰与房颤对死亡率的相互影响
男性
CHF对AF死亡率影响
曾有CHF
伴有CHF 新发CHF
次要终点(导管消融组vs胺碘酮组):
❤ LVEF变化:(p < 0.001)
❤ 6分钟步行距离变化:27 vs. 8(p < 0.001)
❤ 2年住院率:31% vs. 57% (p < 0.001)
多变量分析显示,胺碘酮组的失败率是导管消融组的2.5倍(HR = 2.5; 95% CI, 1.5-4.3);糖尿病与房颤高复发率相关(HR = 1.1; 95% CI, 1.07-1.26)。
最新慢性心衰合并房颤的诊治(共32页ppt可编辑)
1.一般原则 2.控制节律 3.控制心室率 4.抗凝治疗
1.一般原则
寻找和祛除各种引起心律失常的原因,重视病因治 疗,如治疗基本疾病、控制心衰、改善心功能。如 无禁忌症,应用β受体阻滞剂和ACEI/ARB、醛固酮 受体拮抗剂纠正神经-内分泌过度激活。注意寻求和 纠正心衰的可能诱发因素,如感染、电解质紊乱 (低血钾、低血镁、高血钾)、心肌缺血、高血压、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等。合 理应用利尿剂、血管活性药物改善心衰症状
2.控制节律
节律控制也一直是人类追求的目标。理论上讲,节律控制 优于室率控制。 虽然大多数研究显示节律控制在改善生存率方面并不优 于室率控制,但节律控制可恢复房室同步,提高心衰患者 射血分数、运动耐量、生活质量,并可能逆转房颤所致的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和改善心功能。小样本研究显示节律控 制可改善左室功能,并有降低住院率和死亡率,提示节律 控制潜在的可能获益。 如果患者症状明显,基础心脏病较轻,左房扩大不显著, 房颤持续时间相对较短,预计转律和窦律维持成功率较高, 应至少给予一次转律机会。 目前转律方法有以下三种:药物转律;电复律;导管消 融。慢性心衰多合并持续性房颤,转律后在一定时间口服 药物可提高窦律维持成功率。
慢性心衰合并房颤的诊治PPT课件
此PPT下载后可编辑
(一)定义和分类 (二)流行病学 (三)发生机制 (四)临床症状和危害 (五)诊断常见的房性心律失常,以心房活 动不协调,继而心房功能恶化、丧失为特点。心电图表现为正常P波 消失,代之以大小、形态及时限不等的快速震荡波或颤动波。如果房 室传导正常,常出现不规则的快速心室反应,加重心衰。房颤可以单 独出现或与其他心律失常合并出现,如心房扑动。
(三)发生机制
临床观察发现心肌肥厚、心脏扩大的患者容易发生心律失常,而且心脏射血分数 的高低影响着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疗效,表明心脏存在机械-电反馈作用。慢性心 衰时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增加,心房内血流淤积,压力升高, 心房逐渐扩大,心房不应期缩短,传导减慢,增加触发活动。心房纤维化,心房 传导性和兴奋性不均一,增大除极和复极离散,容易产生折返。促使房颤发生和 维持。 心衰过程中过度激活的神经内分泌变化也在房颤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如肾素-血 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增加血管紧张素II,促进细胞外基质纤维化,导致缓 慢传导,心房复极不均一;动物实验显示心衰还可导致离子通道重构,其中最有 意义的是Na+-Ca2+交换增加,导致延迟后除极和触发活动。此外,L-Ca2+电流、 瞬时外向钾电流Ito、延迟整流钾通道电流Iks减少,都可引起心房传导速度和不 应期改变,从而诱发房颤发生。 房颤第一天就存在电重构情况,电重构使得房颤易于持续存在,并使房颤转复后 窦性心律较难维持,即房颤致房颤作用,这种加重的过程与心房结构和功能的改 变有关。
1.一般原则
寻找和祛除各种引起心律失常的原因,重视病因治 疗,如治疗基本疾病、控制心衰、改善心功能。如 无禁忌症,应用β受体阻滞剂和ACEI/ARB、醛固酮 受体拮抗剂纠正神经-内分泌过度激活。注意寻求和 纠正心衰的可能诱发因素,如感染、电解质紊乱 (低血钾、低血镁、高血钾)、心肌缺血、高血压、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等。合 理应用利尿剂、血管活性药物改善心衰症状
2.控制节律
节律控制也一直是人类追求的目标。理论上讲,节律控制 优于室率控制。 虽然大多数研究显示节律控制在改善生存率方面并不优 于室率控制,但节律控制可恢复房室同步,提高心衰患者 射血分数、运动耐量、生活质量,并可能逆转房颤所致的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和改善心功能。小样本研究显示节律控 制可改善左室功能,并有降低住院率和死亡率,提示节律 控制潜在的可能获益。 如果患者症状明显,基础心脏病较轻,左房扩大不显著, 房颤持续时间相对较短,预计转律和窦律维持成功率较高, 应至少给予一次转律机会。 目前转律方法有以下三种:药物转律;电复律;导管消 融。慢性心衰多合并持续性房颤,转律后在一定时间口服 药物可提高窦律维持成功率。
慢性心衰合并房颤的诊治PPT课件
此PPT下载后可编辑
(一)定义和分类 (二)流行病学 (三)发生机制 (四)临床症状和危害 (五)诊断常见的房性心律失常,以心房活 动不协调,继而心房功能恶化、丧失为特点。心电图表现为正常P波 消失,代之以大小、形态及时限不等的快速震荡波或颤动波。如果房 室传导正常,常出现不规则的快速心室反应,加重心衰。房颤可以单 独出现或与其他心律失常合并出现,如心房扑动。
(三)发生机制
临床观察发现心肌肥厚、心脏扩大的患者容易发生心律失常,而且心脏射血分数 的高低影响着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疗效,表明心脏存在机械-电反馈作用。慢性心 衰时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增加,心房内血流淤积,压力升高, 心房逐渐扩大,心房不应期缩短,传导减慢,增加触发活动。心房纤维化,心房 传导性和兴奋性不均一,增大除极和复极离散,容易产生折返。促使房颤发生和 维持。 心衰过程中过度激活的神经内分泌变化也在房颤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如肾素-血 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增加血管紧张素II,促进细胞外基质纤维化,导致缓 慢传导,心房复极不均一;动物实验显示心衰还可导致离子通道重构,其中最有 意义的是Na+-Ca2+交换增加,导致延迟后除极和触发活动。此外,L-Ca2+电流、 瞬时外向钾电流Ito、延迟整流钾通道电流Iks减少,都可引起心房传导速度和不 应期改变,从而诱发房颤发生。 房颤第一天就存在电重构情况,电重构使得房颤易于持续存在,并使房颤转复后 窦性心律较难维持,即房颤致房颤作用,这种加重的过程与心房结构和功能的改 变有关。
《房颤》ppt课件pptx
分类
根据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不同,房颤 可分为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和永 久性房颤。
流行病学现状及危害
流行病学现状
房颤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8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高达 10%以上。此外,男性患病率略高于女性,且房颤患者常伴 有其他心血管疾病。
危害
房颤可导致心悸、胸闷、乏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 量。长期房颤还可导致心力衰竭、脑卒中等严重并发症,甚 至危及生命。
心力衰竭
房颤患者的心房收缩功能丧失和长期心率增快可导致心力衰竭,表现为 呼吸困难、乏力、运动耐量下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03
心律失常性心肌病
长期快速心室率的房颤可导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表现为心脏扩大、心
功能下降等,严重者可导致心力衰竭甚至死亡。
预防措施建议
积极治疗原发病
对于存在高血压、冠心病、心脏 瓣膜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应积 极治疗原发病,控制病情发展,
患者教育内容设计
房颤的基本知识
包括定义、症状、原因、诊断 和治疗方法等,帮助患者全面
了解房颤。
生活方式调整
讲解饮食、运动、作息等方面 对房颤的影响,提供改善生活 质量的建议。
药物使用指导
详细介绍治疗房颤的药物种类 、作用机制、用药方法和注意 事项等,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教授患者如何预防和处理房颤 可能引发的并发症病、心脏瓣膜病、心肌病等都是房颤的常见原因。此外,饮酒、吸 烟、过度劳累等不良生活习惯也可能诱发房颤。
机制探讨
房颤的发生机制复杂,涉及电生理异常、心房结构改变等多个方面。目前认为, 心房肌细胞内的钙离子浓度异常、心房肌纤维化等是导致房颤发生的关键因素。 同时,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等也可能参与房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根据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不同,房颤 可分为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和永 久性房颤。
流行病学现状及危害
流行病学现状
房颤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8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高达 10%以上。此外,男性患病率略高于女性,且房颤患者常伴 有其他心血管疾病。
危害
房颤可导致心悸、胸闷、乏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 量。长期房颤还可导致心力衰竭、脑卒中等严重并发症,甚 至危及生命。
心力衰竭
房颤患者的心房收缩功能丧失和长期心率增快可导致心力衰竭,表现为 呼吸困难、乏力、运动耐量下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03
心律失常性心肌病
长期快速心室率的房颤可导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表现为心脏扩大、心
功能下降等,严重者可导致心力衰竭甚至死亡。
预防措施建议
积极治疗原发病
对于存在高血压、冠心病、心脏 瓣膜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应积 极治疗原发病,控制病情发展,
患者教育内容设计
房颤的基本知识
包括定义、症状、原因、诊断 和治疗方法等,帮助患者全面
了解房颤。
生活方式调整
讲解饮食、运动、作息等方面 对房颤的影响,提供改善生活 质量的建议。
药物使用指导
详细介绍治疗房颤的药物种类 、作用机制、用药方法和注意 事项等,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教授患者如何预防和处理房颤 可能引发的并发症病、心脏瓣膜病、心肌病等都是房颤的常见原因。此外,饮酒、吸 烟、过度劳累等不良生活习惯也可能诱发房颤。
机制探讨
房颤的发生机制复杂,涉及电生理异常、心房结构改变等多个方面。目前认为, 心房肌细胞内的钙离子浓度异常、心房肌纤维化等是导致房颤发生的关键因素。 同时,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等也可能参与房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房颤心衰治疗指南.ppt
院外发作的持续性房颤,前提是住院期间已经证明了这 些药物的安全性,并且这些患者没有下列情况:窦房结 或房室结功能不全、束支阻滞、QT间期延长、Brugada综 合征或结构性心脏疾病。(C) 3.进行药物复律前,应给予β受体阻滞剂或非二氢吡啶类 钙拮抗剂,预防房扑发作时的快速房室传导。(C) 4.阵发性或持续性房颤患者,如果不急于转复窦性心律, 可选用胺碘酮在门诊进行治疗。(C)
病因学
孤立性
瓣膜性 非瓣膜性
症状
症状性房颤 无症状房颤
心室率
快速
控制的
缓慢
体表心电图 粗颤
细颤
当时的方式 阵发性
持续性
永久性
触发方式 迷走性
长间歇依赖 交感性
电生理特征 有序的
无序的
局灶性房颤 局灶性
非局灶性
消融的反应 5
最新、国际统一的房颤的临床分类方法
欧洲心血管病学会心律失常工作组(WGA-ESC) 和北美起搏和生理学学会(NASPE)联合组织 了一个研究小组。研究小组建议采用临床分类 方法,将房颤分为初发房颤、阵发性房颤、持 续性房颤及永久性房颤,并将房颤的一次发作 事件定义为持续时间>30s。
IIb类建议 1. β受体阻滞剂、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或地高辛,单用
或联合应用,均不能充分控制患者的静息和运动心室率 时,建议口服胺碘酮。(C) 2. 血流动力学稳定经旁道传导的房颤患者,可以考虑静脉 应用普鲁卡因胺、丙吡胺、伊布利特或胺碘酮。(B) 3.当药物不能控制心室率或怀疑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时,可 以考虑经导管射频消融房室结。(C)
中度危险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病因学
孤立性
瓣膜性 非瓣膜性
症状
症状性房颤 无症状房颤
心室率
快速
控制的
缓慢
体表心电图 粗颤
细颤
当时的方式 阵发性
持续性
永久性
触发方式 迷走性
长间歇依赖 交感性
电生理特征 有序的
无序的
局灶性房颤 局灶性
非局灶性
消融的反应 5
最新、国际统一的房颤的临床分类方法
欧洲心血管病学会心律失常工作组(WGA-ESC) 和北美起搏和生理学学会(NASPE)联合组织 了一个研究小组。研究小组建议采用临床分类 方法,将房颤分为初发房颤、阵发性房颤、持 续性房颤及永久性房颤,并将房颤的一次发作 事件定义为持续时间>30s。
IIb类建议 1. β受体阻滞剂、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或地高辛,单用
或联合应用,均不能充分控制患者的静息和运动心室率 时,建议口服胺碘酮。(C) 2. 血流动力学稳定经旁道传导的房颤患者,可以考虑静脉 应用普鲁卡因胺、丙吡胺、伊布利特或胺碘酮。(B) 3.当药物不能控制心室率或怀疑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时,可 以考虑经导管射频消融房室结。(C)
中度危险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房颤(业务学习)-课件PPT
(6)对一些顽固性房颤,单独使用某一类药物难以取得满意效果,可 在莫雷西嗪基础上加用胺碘酮。
20
(三)、维持窦性心律
维持窦性心律用药建议
21
(四)、抗凝治疗
心房颤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血栓栓塞,多发生在脑部(90%以上), 大规模的临床试验证明,用华法令治疗房颤病人每年脑卒中发生率可 以从4.5%降至1.4%,危险度降低68%。阿斯匹林对栓塞的危险度降 低36%,但由于阿斯匹林治疗时并发症少,使用方便,价格低廉,仍 被广泛使用。 华法令使用剂量要使INR(国际标准化PT比值)保持在 2~3为最适宜,阿斯匹林剂量75~325mg,1次/日,具体用法应个 体化处理。
3、需长期控制心室率的房颤病人可用: 维拉帕米120~480mg,qd,或 氨酰心安25~100mg,qd(降低活动后心室率) 或 地高辛0.1~0.25mg,qd(降低休息时心室率)。
4.对药物治疗后仍有症状性的心室率快的房颤病人采用介 入治疗。
14
(二)恢复窦性心律
转为窦律是最理想的治疗结果但复律前需考虑: ☆ 有无指征 ☆ 成功率 ☆ 是否能维持窦性心律 ☆ 药物的不良反应
2、在心室率快伴心悸、胸闷等症状的房颤病人采 用静脉给药,常用毛地黄类、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 拮抗剂。如:
西地兰0.4 ~ 0.8mg静推, 美托洛尔5 ~ 15mg静推(心功能不全者慎用), 硫氮卓酮10mg静推(对毛地黄类难以控制的肺部 疾患、交感神经兴奋、发热等状态时有较好的效果)。
13
(一)控制心室率在合理范围
心房颤动 (AF)
1
一、房颤的定义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 律失常。
心肌丧失了正常有规律的舒缩活动,而代 之以快速而不协调的微弱蠕动,致使心房失去 了正常的有效收缩。
20
(三)、维持窦性心律
维持窦性心律用药建议
21
(四)、抗凝治疗
心房颤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血栓栓塞,多发生在脑部(90%以上), 大规模的临床试验证明,用华法令治疗房颤病人每年脑卒中发生率可 以从4.5%降至1.4%,危险度降低68%。阿斯匹林对栓塞的危险度降 低36%,但由于阿斯匹林治疗时并发症少,使用方便,价格低廉,仍 被广泛使用。 华法令使用剂量要使INR(国际标准化PT比值)保持在 2~3为最适宜,阿斯匹林剂量75~325mg,1次/日,具体用法应个 体化处理。
3、需长期控制心室率的房颤病人可用: 维拉帕米120~480mg,qd,或 氨酰心安25~100mg,qd(降低活动后心室率) 或 地高辛0.1~0.25mg,qd(降低休息时心室率)。
4.对药物治疗后仍有症状性的心室率快的房颤病人采用介 入治疗。
14
(二)恢复窦性心律
转为窦律是最理想的治疗结果但复律前需考虑: ☆ 有无指征 ☆ 成功率 ☆ 是否能维持窦性心律 ☆ 药物的不良反应
2、在心室率快伴心悸、胸闷等症状的房颤病人采 用静脉给药,常用毛地黄类、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 拮抗剂。如:
西地兰0.4 ~ 0.8mg静推, 美托洛尔5 ~ 15mg静推(心功能不全者慎用), 硫氮卓酮10mg静推(对毛地黄类难以控制的肺部 疾患、交感神经兴奋、发热等状态时有较好的效果)。
13
(一)控制心室率在合理范围
心房颤动 (AF)
1
一、房颤的定义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 律失常。
心肌丧失了正常有规律的舒缩活动,而代 之以快速而不协调的微弱蠕动,致使心房失去 了正常的有效收缩。
一例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患者护理查房PPT课件
胺碘酮的应用及护理
胺碘酮是钙通道阻滞剂,为广谱抗心律失常药,常 用于严重而顽固的心律失常,口服吸收缓慢而不完 全,生物利用度为30%-50%,一周起效,静脉注射 10分钟起效。主要经胆汁排泄,肾脏排泄仅为1%, 肾衰竭的患者不需要减量,消除缓慢,半衰期为40 天
药理作用
抗心律失常作用
➢ 减慢窦性心律 ➢ 减慢心房、房室结和方式旁路的传导
P4 有皮肤受损的危险:与卧床有关
正确评估压疮风险,评分15分 正确采取压疮防范措施:给予气垫床、减压贴、
翻身等措施 指导家属正确翻身,床上被动活动
P5 潜在并发症:猝死、栓塞、静脉炎
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密切观察患者心律变化 心电监护:持续心电监护,严密监测心律、心率、
心电图、生命体征变化,发现频发、多源性预激 伴发房颤,立即汇报医生。安放电极片前注意清 洁皮肤,电极片安置部位应避开除颤部位 留置两条静脉管路,备好抢救药品及物品
BNP: 4752pg/ml 冠心病、ACS、心力衰竭、高血压、糖尿病 一级护理、告病重、心电监护、氧气吸入、糖尿病饮食
10月日 19:59
A
患者夜间小便后出现胸闷、
心悸,心电图示:房颤律, 遵医嘱给予胺碘酮治疗
B
约5h后转复为窦性心律
10月18日 1:31分
C
排便后突发心悸,完善心电图示: 房颤律,给予泵点胺碘酮治疗, 1h后转复为窦性心律
LOREM IPSUM DOLOR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 sed do eiusmod tempor incididunt ut labore et dolore magna aliqua. Ut enim ad minim veniam, quis nostrud exercitation ullamco laboris nisi ut aliquip ex ea commodo consequat.
慢性心衰合并房颤的诊治通用课件
06
CHAPTER
慢性心衰合并房颤的诊治流 程优化与建议
基于患者个体差异的精细化治疗方案优化建议
总结词
考虑患者个体差异,制定精细化治疗方案
详细描述
医生需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心衰的严重程度 、房颤的类型及发作频率、患者的身体状况、合并症情况 等,从而制定个体化的诊疗计划。
详细描述
慢性心衰合并房颤患者的治疗方案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的年 龄、性别、病因、病程、并发症等个体差异因素,制定精 细化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慢性心衰合并房颤的诊治通用 课件
目录
CONTENTS
• 慢性心衰合并房颤的概述 • 慢性心衰合并房颤的症状与诊断 • 慢性心衰合并房颤的治疗策略 • 慢性心衰合并房颤的预后与风险管理 • 慢性心衰合并房颤的最新研究进展 • 慢性心衰合并房颤的诊治流程优化与建议
01
CHAPTER
慢性心衰合并房颤的概述
总结词
关注长期管理,预防疾病复发
总结词
加强药学服务,优化药物治疗方案
详细描述
在慢性心衰合并房颤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医生需要关注患 者的长期管理,包括饮食管理、运动锻炼、药物治疗等, 以预防疾病的复发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THANKS
谢谢
询问病史
了解患者的症状,确定是否有慢性心 衰和房颤的症状。
02
体格检查
通过听诊心音和测量血压、心率等指 标,评估患者的心功能状况。
01
03
实验室检查
检测患者的血液生化指标,如电解质 、肾功能等。
超声心动图
评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05
04
心电图检查
通过心电图检查确定是否存在房颤。
心电图特征与鉴别诊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心房颤动抗凝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中华内科杂志.2012;51(11):916-21.
2012房颤抗凝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仍推荐CHADS2评分评估卒中风险
CHADS2评分 充血性心力衰竭
高血压 年龄>75岁
糖尿病 中风或TIA
分数 1 1 1 1 2
罹患率 (%) 32 65 28 18 10
CHADS2评分的优点
VAS评分是可以的,但一定要知道使用这一评分的基础和意义
2012心房颤动抗凝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中华内科杂志.2012;51(11):916-21.
HAS-BLED出血风险评估表
临床表现
分值
H
高血压(收缩压>160mmHg)
1
A
肝或肾功能异常(1分/个)
1或2
S
中风
1
B
出血史或出血倾向
1
L
不稳定/过高的INRs
心室率控制
• 步骤一:β受体阻滞剂 • 由于β受体阻滞剂所具有的益处(减少心衰恶
化和死亡),推荐β受体阻滞剂作为一线药物, 以控制心室率。(I A) • 步骤一的替换 • 不能耐受β受体阻滞剂时,推荐地高辛。(I B) • 胺碘酮可考虑用于不能耐受β受体阻滞剂和地 高辛的患者。(IIb C) • 不能耐受β受体阻滞剂、地高辛、胺碘酮时, 可考虑AV消融和安装心脏起搏器(可能时 CRT)。(IIb C)
• 简单实用 • 适合发现真正的高危患者
CHADS2评分适合发现真正的高危患者
风险
分数
罹患率 (%)
中高危险
≥2
50--60
低危险
0-1
40-50
心房颤动抗凝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2012 VanWalraven C, et al. Arch Intern Med 2003; 163:936. Nieuwlaat R, et al. Eur Heart J. 2006 Dec;27(24):3018-26.
• 新的指南提出,对于永久性房颤患者,如 果没有较快的心室率导致的严重症状,可 采用适度的心室率控制(休息时心室率< 110 bpm)。
• 严格的心室率控制(休息时心室率<80 bpm)仅仅用于有症状的患者。
如何进行心室率控制?
心室率控制 —
• 对于无急性失代偿,但具有HF症状 (NYHA II~IV级)、LV收缩功能不 全的持续性/永久性心房颤动患者,推 荐采用下述药物控制心室率。
• RACE II显示,适度的心室率控制并不 劣于严格的心室率控制。
• 由于较少的随访、较少的检查、较少的 药物剂量和较少的联合用药,适度的心 室率控制在临床应用中更便利。
适度的心室率控制
——2010年ESC房颤指南
• 对于心室率控制的程度,以往的指南要求 心室率休息时控制在60~80次/分,一般活 动时控制在90~115次/分。
1
E
年龄>65岁
1
D
其他影响凝血的药物或酗酒
(1分/个)
1或2
总分9分
2012房颤抗凝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应用口服抗凝药物时正确使用HAS-BLED评分
评估出血风险
• 评分为0~2分者属于出血低风险患者,评分≥3分时提示患者出血风险增高 • HAS-BLED 用来确定出血风险,提高改善风险因素的意识(例如:血压、不稳定
心衰与房颤 复律
• 与控制心室率相比,复律并不能改善 患者的预后。
• 仅仅用于AF病因和诱因已经消除、以 及少数心室率控制后仍不能耐受AF的 患者。
复律
• 合适的药物治疗和适当的心室率控制 后,仍有持续性HF症状和/或体征,考 虑应用电复律或胺碘酮药物复律。 (IIb C)
• 在电复律前后可考虑应用胺碘酮以维 持窦性心率。(IIb C)
• 不能β受体阻滞剂、地高辛、胺碘酮三药合用,避 免严重心动过缓、三度AV阻滞和心脏抑制。(IIa C)
如何预防血栓?
2012房颤抗凝治疗中国专家共
识
抗凝是房颤卒中预防的核心策略
CHADS2评分
风险分层
预防策略
≥2
高危
口服抗凝药
1
中危
口服抗凝药 > 阿司匹林
0
低危
无需治疗
对于CHADS2评分为1分且不适于或不接受抗凝药物治疗的房颤患者选用阿司匹 林(75mg-100mg, qd)治疗。
复律
• 不推荐应用Dronedarone,因可导致心 血管疾病住院和死亡的风险。(III A)
• 不推荐应用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因可 增加死亡的风险。(III A)
ANDROMEDA:决奈达隆对死亡率的影响
中\重度心衰患者
收入627例、随访2 个月后提前终止
用药组死亡率明显 高于对照组 8%( 25/310) 比 3.8%(12/317)
2012房颤抗凝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推荐CHADS2评分评估卒中风险的理由
• 我国现阶段的抗凝状况,大致相当于CHADS2评分产生初期的国 际背景
• 在我国,提高整个房颤抗凝的任务十分必要,更为紧迫的是尽快 在高危患者中开始抗凝
• 把高危患者从阿司匹林置换到口服抗凝药物 • CHADS2总体上适用于我国,特别是在基层医疗单位 • 在抗凝治疗已经达到相当水平的医院,有条件地使用CHA2DS2-
抗凝患者人数
1. 引自中国心房颤动登记研究
INR值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的出现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应该具有以下特点: • 抗凝治疗效果应不劣于华法林 • 出血并发症不多于或少于华法林 • 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 较少的药物食物相互作用 • 无需频繁监测 • 服用方法简单,无需调整剂量
ANDROMEDA
Kober L,N. Engl. J. Med. 2008,358(25): 2678 - 2687
ACC/AHA/ESC 2006 Guidelines
严格的心率控制(Strict rate control):
– 休息时:60~80次/分 – 一般活动时:90~115次/分
结论
的INR和伴随药物) • 不应将HAS-BLED评分增高视为抗凝治疗禁忌症
2012心房颤动抗凝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中华内科杂志.2012;51(11):916-21.
接受华法林治疗的房颤患者单次INR达标率低
访视前6个月内,670服用华法林的患者共进行了1357例/次INR监测
单次I• 步骤二:地高辛
• 推荐作为二线药物,以控制对β受体阻滞剂疗效不 佳患者的心室率。(I B)
• 步骤二的替换
• 当不能耐受合用βB和地高辛(或疗效不佳),可合 用胺碘酮和βB(或地高辛)控制心室率。(IIb C)
• βB、地高辛、胺碘酮中的两药合用疗效不佳,可 AV消融和安装起搏器(可能时CRT)。(IIb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