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的价值 [审美教育在课程改革中的价值定位]

课程改革的价值 [审美教育在课程改革中的价值定位]
课程改革的价值 [审美教育在课程改革中的价值定位]

课程改革的价值[审美教育在课程改革中的价值定位]

审美教育就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就是用具体的、鲜明的美的形象去感染学生,以真情实感去打动学生,使他们积极地去行动。审美教育具有鲜明的人文性、愉悦性、综合性和创造性,将审美教育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审美教育在课程改革中的价值如何定位呢?

一、审美教育是达成新课程目标的前提

新课程以“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这一基本的价值取向预示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价值转型,即扭转传统“应试教育”的弊端,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课程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致力于每个学生完整人格的发展。所谓人格,是指一个人的品质、品格,它由一个人的性格、情感、意志、能力、智力、气质、动机、需要等因素构成,全面反映了一个人的整体素质。所谓完整人格的发展就是构成人格的几个因素的完善结合,真善美高度统一,知情意和谐发展,或者说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完满和充实,也就是人的生理和心理素质得到充分的提高。审美教育是关于人类自身美化的人文教育,其最终意义和终极目标,在于人的身心的和谐发展,在于完美人格的塑造。

美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精神活动,要在欣赏美、热爱美中按美的要求实践美。美是真和善的融合,一个人真正认识到美、体验到美,审美能力得到提高,就会使他的精神世界得到净化,鼓舞他去追求真和善。他就会不间断地、自觉地、全面地完善自身,实现人格的完美。在审

美的王国中,人的感性是自由的,人的精神是自由的,人的生命表现是自由的。而审美教育的基本功能――以美启真、以美促善、以美愉心、以美健体、以美创新等,有助于开通其他诸育更加多样化的信息传输的通道,使德智体美和谐发展,从而有助于完美人格的建构和实现。

二、审美教育有助于完成新课程的美育任务

新课程特别强调,要使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并把它列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之一,这是基础教育的美育任务在新课程培养目标上的体现。所谓审美是对美的事物和现象的观察、感知、联系、想象,乃至理解、判断等一系列思维活动。如果一个人没有追求美的欲望,也就无所谓感受美、欣赏美、理解美和评价美了。审美是人的一种内在的精神需要,是对美的事物和现象的期望与追求。当然,人的审美情趣是不尽相同的,它不仅与每个人所处的生活状况和社会经历有关,而且与其自身的审美素养、审美观点和审美理想有关。学会审美,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是一个人适应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追求个人生活品位、锻造完善人格、达到自我实现的必备素质。在人类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审美,作为一种新时代的人不可或缺的素质将日显重要。

美的事物是具体的、形象的,且有很强的感染力。它不是纯理论抽象的,而是通过具体的形象诉诸于人的情感,它以情感人、愉悦人、激励人。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的:“美的事物在心中所唤起的感觉,是类似我们在亲爱的人面前时洋溢于我们心中的那种愉悦。”[1]而审美教育正是通过具体的审美活动,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和提高人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以求塑造合乎时代需要的审美素质。换言之,美育就是以美的观念、美的规律、美的内容、美的形式和美的力量去感染人的情绪,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规范人的行为和美化人的生活。它有助于培养和提高人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理解、鉴赏和评价能力,有助

于使人养成高尚的审美情趣,形成健康的审美情操,并且通过实践去欣赏美、表现美、发展美和创造美。美育能以美的巨大召唤力、感染力来教育人、影响人,能够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情化人。美育的力量取决于情感的力量,美育的效果取决于以情感人的效果。美育的作用不是立竿见影的,它往往是潜在的,更是潜移默化的。可以说美育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它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起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

三、审美教育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审美教育作为一种不能忽视且富有成效的教育内容,是课程改革的关键要素,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独特的优势。创新精神是一个人对于创造活动所具有的比较稳定的积极的心理倾向,从心理成分方面说,创新精神是由认知、情感、行为意向三种成分构成的。认知成分是指创造者对创造活动的意义的了解和评价;情感成分是指对创造活动的喜恶等体验;行为意向是指对创造活动的反应倾向。这三种成分互相促进,互相制约,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即创新精神。也就是说,构成创新精神的三种心理成分决定着一个人想不想去创新,有没有创新的愿望和动机,是不是对创新抱有极大的热情和兴趣,能不能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不畏艰难、锲而不舍的精神去积极地进行创新。这就必须从创新精神的心理成分出发,从审美教育入手。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一千次相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的发展。富有诗意的创造开始于美的幻想,美使知觉更加敏锐,唤醒创造性的思维。”[2]审美教育就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就是用具体的、鲜明的美的形象去感染学生,以真情实感去打动学生,使他们积极地去行动。而赋予创新精神以美的形象,就更能感染学生,从而培养他们创新的意识、激发他们创新的热情、磨砺他们的创新意志。其实,审美能力的发展本身就是一种创造力的形成与发展。创造力就其实质来讲,是一

种发现和解决新问题的持久活力。审美教育开发创造智能的主要功能,就在于激发和丰富个体生命,使之具有自发涌动的创造欲望和动力、高

度灵敏与发达的创造能力和自觉的创造价值意识,并由此为思维和实践等方面的创造力发展提供“源头活水”。

四、审美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在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想象力是最活跃的因素,是“创新思维”的核心。审美想象带来的精神愉悦会刺激人的脑细胞组织活跃起来,提升脑神经的兴奋度,使人的思路开阔、思维敏捷,诱发人的智慧和灵感,使人能够不知不觉地按照审美想象的诱导,自觉自由地进入创新思维状态,实现审美想象与创新思维的水乳交融,产生创新的奇思妙想。事实上,自由审美和科学直观是相通的,它们都是在人进行感性想象时产生的。因此,爱因斯坦说:“在科学的领域里,时代的创造性冲动有力地迸发出来,在这里,对美的感觉和执爱找到了比门外汉所能想象得更多的表现机会。”这说明,在科学研究等创造性思维活动中,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审美现象,就是对科学美的追求。那些伟大的科学家如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李四光、钱学森等所具有的极高素质和杰出成就,无不得益于艺术审美给予他们的丰富的想象力,并由此产生创造的欲望和感悟。

总之, 在大力进行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倡导审美教育新观念,将审美教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已经成为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美育自身发展的必然规律,更是适应了新形势下全球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形式,美育工作者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将学校教育中的各个学科、各个环节蕴涵的丰富的美育因素,充分挖掘并利用起来,真正做到“以美育人,育人以美,育美的人”。只有这样,我们的教

育才能培养出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完整人格、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车尔尼雪夫斯基.生活与美[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6.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116.

(作者单位:河北省邯郸学院武安分院)

(责任编辑:文风)

感谢您的阅读!

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8次课程改革

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8次课程改革

“文革”结束,拨乱反正。1978年颁发《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统一规定全日制中小学学制十年,小学五年,中学五年。1980年出版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统编第五套中小学教材。第六次 1986-1991 1986年《 义务教育法》出台。国家教委公布了义务教育教学计划初稿,突出了新型教育方针的具体要求,适当增加了基础学科的教学时数,在教学计划中给课外活动留出固定的足够的空间。 第七次:1992--1998年。1993年,中共中央颁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发[1993]3号)。1994年,国务院颁发《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国发[1994]39号)。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正式颁发。在此期间,国家教委正式颁发《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方案(试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教学计划改为课程计划。小学和初中的课程整体设计。课程结构由学科类课程和活动类课程组成,还留有地方课程。前七次改革的简评: 1:注重课程内容量的增减,忽视课程自身结构的调整。2:课程改革缺乏必要的理论论证和指导。3:主要体现课本的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经过多次改革,取得了瞩目的成果,初步实行一纲多本的教材多样化政策,打破了单一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经验,素质教育日益得到重视并逐步走进课堂,课程管理模式打破了过于集中的格局。当然缺点也非常明显:课程目标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忽视态度、情感与价值的培养,忽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并且过于注重书本知识,导致学生负担过重,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缺乏整合,课程实施过分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学习方式,课程评价过于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评价方式单一化,缺乏体现最新评价思想和观念的有效评价方法与策略等。 第八次:始于1999年。1999年,颁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2000年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在1996年课程计划的基础上强化了课程结构的多样性,并在必

书法审美教育探析

书法审美教育探析 清代文学家刘熙载说:“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来 说之曰如其人而已。”①传统书法鉴赏将“人品”与“书品”相联系,是“书如其人”观点的理论来源。换一种视野看待,“书,如也”, 正是书法发挥艺术与审美价值的前提。“如”给书法提供了广阔的发 展空间,无论“如其学”“如其才”还是“如其志”,书法在不同的 艺术层面“如其人”。“书如其人”的观点至今仍影响着绝大多数重 视书法的人。如今手书文件已经被电子文本所取代,但是文件必须有 签署或印信才生效,现代的笔迹学在科学上证实了“书如其人”的准 确性,证实书写笔迹与指纹一样,具有唯一性。审美,通俗的讲就是 辨别、领会事与物的美。美存有于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审美存 有于人们对身边事物的每一瞥目光中。虽然审美体现在日常生活的各 个方面,但是艺术作为审美的高级对象更适合美育的选择,尤其是经 过历史选择与过滤留下的经典艺术品,它们的美育价值更是高于快餐 式的流行艺术品。书法是汉字特有的艺术形式,是中国传统文人必须 掌握的一门文化艺术种类,书法作为美育的载体符合人们对文化、艺 术以及素质的追求。书法审美教育不是专业书法教育,也是不普通书 法教育,书法审美教育注重书法在不同层面的教育价值。以书法作为 媒介与载体,能够是单纯静观书写内容的,能够是实际操作运笔挥毫的,也能够是品评鉴赏书写风格的,在书法教学中,这三者能够结合 也能够分离,适合分层次教学。书法审美教育主要包含以下三个维度:汉字、书写以及汉字书写所表现出的意象,书法向审美教育的转变, 主要也是这三个维度的转变。 一、汉字的审美意义 汉字是书法的载体:“仓颉之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 声相宜,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著於 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②书法的载体是汉字,“书者如也”说明 书的任务是用“文”与“字”表现出物象之本,所以书法带有强烈的 文化气息。汉字是用来记录思想的工具,以实用价值为主,而书法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和问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和问题摘要:本文试图从教育课程、现实问题课程改革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方向、强化基础学科和学科基础知识的趋势、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倾向、课程综合化的趋势和问题、课程生活化、社会化、实用化的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趋势 我国的基础教育及其课程教材经历了20年的改革和发展,在世纪之交的今天,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和造就成千上万的人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处于转型时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给基础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了新的使命。课程教材改革作为整个教育改革旋涡的中心,目前所受到的关注日益突出,批评和变革的呼声越来越高。目前教育界内外乃至整个社会对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提出了许多尖锐的批评意见,那么,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这些批评意见对未来课程教材改革的走向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是我们必须关注的问题。 当前,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的决定以及高考制度和方式的改革等教育领域的重大改革措施,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更明确的方向,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光明的前景。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重新审视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为重心,更新课程观念,改革其中落后的不符合时代要求的

方面是当务之急。但是,任何改革的过程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如何估计课程改革的继承性、复杂性和困难性?这是首先要回答的问题。必须对改革可能出现的偏差和误区有所预见,作好认真的准备。从国际教育改革的发展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如果不对课程改革的复杂性、困难性有充分的准备,改革可能最终成为纸上谈兵,或走弯路乃至最终失败。由于课程改革是一项涉及到人的培养和发展的事业,是牵涉到基础教育整体和各个局部的关键领域,是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科研机构、中小学校和广大教师共同完成的任务,这就规定了课程改革的继承性、广泛性、艰巨性和持久性。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观念的转变和更新,是课程改革顺利进行和最终获得成功的先决条件。那种过于依赖行政力量的干预的作法,将使课程改革可能再次出现政策和实践相互脱节的空壳化的情形,从而难以走出那种急进的、急躁的、急于求成的改革误区。国内外的课程改革实践证明,企图通过一次改革解决所有问题的做法是注定要失败的。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和思考来分析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的趋势和问题,也许会使我们能够有更清楚的认识,并从中寻找答案。我们试图从以下7个方面来把握课程改革的整体趋势。 一、课程改革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方向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是注重学生个性的养成、潜能的开发、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的课程。把课程改革建立在脑科学研究、心理学研究和教育学研究基础上,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开发的终极目标,使课程领域重新出现了科学化和心理学化的潮流。国际教育界早在70年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多种能力,目前的高中教学已进入了全面改革的时期,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尽管如此,高中的教育教学都围绕着高考的指挥棒转,因片面追求升学率,从而不可避免地产生了重智育,轻美育的不良现象。在此,结合我的语文教学实际,谈谈对高中生开 展审美教育的几点理论思考。 一、高中生审美现状分析 (一)审美教育的含义及重要性 审美教育,通常称美感教育或美育,它就是当我们对审美对象进行感受、欣赏、评析和判断等审美活动时,生理结构和心理结构会受到感染、熏陶,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从而不仅在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上得到提高,而且在人的气质、精神面貌上,也得到提高,受到了教育。因此,审美教育是通过审美的方式来感化我们的身心,使之净化、升华和提高的过程。因此,开展审美教育不仅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重要保证。美育管理水平的高低,是学校工作文明程度的重要

标志。 (二)审美教育的现状及成因 亚里士多德曾说:“爱美是人的天性。”高中生由于处在青春期,其特殊年龄阶段具有不成熟和可塑性的特点,在追求美的过程中,容易走入审美的误区,存在明显的弱点。第一,追求美却不善于识别美,甚至美与丑的标准模糊,产生审美错觉。在现实生活中,有的把“新”、“奇”的东西视为美,有的把“江湖义气”、“哥们义气”视为美。第二,过分注重外在美,不善于追求内在素质。认为外表漂亮就是美,把戴耳环、染发,穿奇装异服视为最时尚,刻意修饰外在服饰,把许多传统的美好东西则视为已经过时了。 究其原因有三方面:1、社会因素。由于目前的高中生生活在改革开放的年代,受商品经济大潮和各种意识形态的影响,加之审美标准模糊,缺乏应有的辨别能力,极容易盲目追求一些形形色色的丑恶的东西。2、家庭因素。长期以来,有些家庭缺乏审美教育的良好环境,家长的审美意识低,缺乏正确的审美教育方式,尤其是“特殊家庭”更容易抹杀孩子的审美萌芽,缺乏爱心,容易丧失以“爱”为美,以“和”为美的审美情趣,这样一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缺少了良好的审美环境。3、学校因素。虽然学校是审美教育的主要场所。孩子的健康成长应伴随宽松的学习环境,受文学、艺术等的熏陶。但高中学校面临高考升学的压力,音、体、

最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要点归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要点归纳 第一部分课程改革的目标与背景 §1新世纪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刍议 一、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1、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2、重建新的课程结构3、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4、倡导建构的学习5、形成新的课程评价观念6、促进课程管理的民主化和适应性。 二、重建新的课程结构:1、强调综合性,克服学科门类过多、相互独立的倾向 2、加强选择性,以适应地方学校学生的多样化需求(适应地区间、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差异) 3、确保均衡性,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规划设计、课时安排、课程内容)。 三、新课程改革在下面要有所突破:1、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采取分科和综合相结合的课程结构3、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课程结构4、高中采取分科课程为主5、农村中学课程内容要为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四、课程决策的方针和改革的支持系统:1、坚持民主参与科学决策2、坚持先立后破的方针3、建立强有立的支持系统。 §2 面向素质教育、基于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改革 一、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依据:1、知识经济与教育创新2、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革命3、跨越认知神经学科和教育学科之间的鸿沟。 二、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要点:1、信息素养2、统整的建构主义(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评价观、课程观)3、多重智力学说与成功智力学说的结合4、家庭学校社会搭建了素质教育的平台。 §3 发达国家课程改革的趋势与启示 一、国外课程改革的理念:1、注重基础学力提高2、信息素养3、创新与开放思维4、价值观与道德教育5、尊重学生经验,发展学生的个性。 二、启示:1、课程目标的制订,强调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要注重学生的价值观与精神、道德的发展2、课程内容与课程实施方面,关注学生的经验,设置分科与综合课程,处理好必修与选修的关系3、课程管理上采用灵活多样的体制。 第二部分课程结构 §4重建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 一、课程类型的价值厘定:1、学科课程、经验课程2、分科课程、综合课程3、传授性课程、研究性课程4、选修课程、必修课程5、隐性课程、显现课程6、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二、课程结构的表现形式:数量化方式、描述性方式、应用性方式。 三、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现状分析:1、学科课程、必修课程占主要,经验课程、选修课程少2、各具体学科之间的比重失衡3、课程内容一直为难、繁、偏、旧困扰。 四、对原有的课程结构的调整:1、构建多样化的课程类型结构2、构建均衡的科目结构3、构建完善优化课程内容。

小学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审美教育,又称美育,是借助于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手段,培养使人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在素质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修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从审美角度,通过人们对现实的审美视察,在审美实践中,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心灵,丰富其精神生活,启发其自觉性,提高人们对于美的感受、鉴赏能力,从而使人们自觉地遵循美的原则,发挥其创造能力。对青少年进行审美教育,提高青少年对自然美、艺术美、形体美的感受和欣赏水平,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更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需要。 美育是造就人才的重要手段,是引导青年学生走向美好生活的明灯,而语文教学的课堂,又是对青少年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阵地。实施审美教育是加强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对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能够作出它应有的重要的贡献。在实施审美教育中要明确语文教学采用此手段的紧迫性必要性以及它的基本任务,同时要注意在读写听说这四个实施点怎样去实施美育。 一、在课文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情感美。 普列汉诺夫说:“美则凭直感的能力而被认识。”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它包含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古今中外,无所不及。教学形式也是多种多样,预习课,讲读课,讨论课,展示课,无所不包。不管是什么内容,也不管是什么形式,都不会缺少一样东西,那就是美的渗透,美的熏陶。如何在教学中渗透美育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在阅读中品味语言美。 叶圣陶说过:“读的方面,它是包含了了解的程度及欣赏的程度,就像一幅画,你觉得它确实太好了,但问你好到什么境地,那得由你自己体会,从体会的能力就见出欣赏的深浅”。的确,读的过程是对教材加深感觉,形成体验的过程。只有通过“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才能不知不觉使学生的心情得

[初二语文]审美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探析

[初二语文]审美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探析

审美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探析 南门中学杜玲芳 中学语文教学内容是一个多层次、多结构、多要素的美学系统。它荟萃了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国度的审美情趣、审美要求和审美理念,蕴含着极其丰富,极其广泛,极其深刻的美学内容。凭借这一巨大的美学资源优势,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渗透、强化审美教育,并通过阅读范文,分析内容,说写训练等各种形式,帮助和指导学生去充分感受美,正确鉴赏美,准确创造美,这对于促进语文教学改革,推动学校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在阅读范文中充分感受美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由于审美对象的显现是以课文为主的,所以课文内容则是学生耳听,眼看,口读的最直接感知的材料,而阅读范文则成了激发学生美的情趣,树立美的意识,增强美的感受的重要途径。 1.激发美的情趣 学生美的情趣是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出来的。教师的作用,就在于为学生对课文的感知和体验

创设一种情境,指出一种导向,即通过对课文的认真阅读和反复品味,为其接受机制创造美的情绪氛围,诱发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其中。比如教学说明文《核舟记》,在充分梳理课文内容之后,教师反复吟读,恰如一个聪明博识的导游,把学生带到一件新奇的珍品面前,将其部件的精细,机关的巧妙及前后关联一一化解展示于众,而学生种种巧语妙思随导游手指足引次第而来,将木舟诸多妙处逐一接受。一篇平实无华的文言说明文就这样把学生引入了意趣盎然情景之中,而教师的朗读就是由此岸到达彼岸的“木舟”。实践证明:朗读课文是激发情趣的关键。通过朗读,课文中的美学意蕴得到了初步的揭示,美学价值得到了相应的开掘。 2.树立美的意识 学生美的意识是在美的情趣激发以后,潜移默化逐步确立起来的。教师要分外珍惜,精心呵护,要在阅读范文上下功夫,花气力。阅读范文既有老师富有魅力的范读,更有学生富有表情的朗读。如前者是导径的灯,后者则是寻路的杖。学生在寻路之时则能把教材中优美的诗歌、散文,动人的小说、戏剧,通过声情并茂的反复吟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

关键词:自然美、人文美、艺术美、语言美、鉴赏美 摘要:正如培根所说:“自然界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渗透美的教育,我们教师应该充分发现地理学科中丰富的自然美,地理教学过程的行程美,地理教学手段的艺术美,锤炼地理教师自身的语言美,努力设计地理课外活动的鉴赏美;让“美”,在地理教学中无处不在。 让美如星般闪耀在地理教学中

有人会说,地理教育怎能有美出现呢?地理内容不外乎地形、气候、位置、人口、面积等等,这些内容和地理好像关系不大,但是我要说,地理课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那么怎样让地理教学过程激起波浪呢?我认为必须注入美的情感,渗透美的教育,让学生在感受美,获得丰富的美感的同时,接受理性的观念,这样就使地理教学成为一种生动活泼的、引人入胜的活动。乃两全其美之策。 地理是研究一个地方的地形、气候及人文活动规律的学科,美育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表达美的兴趣和能力的手段。两者看似相差较大,但实则有着密切的联系。下面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如何把美育渗透到地理教学过程中的: 一、自然美,素材得天独厚 地理教材中的自然美无处不在,风景秀丽的江南水乡,一望无际的茫茫草原,令人叹为观止的名山大川,满眼苍翠的热带雨林,……一谈到这些,又有谁不愿意畅游其间,享受美好生活呢!如果给这些自然美分一下类的话,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秀美:清新、端庄、秀丽,如江南水乡的那种满眼碧绿,“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秀丽,“桂林山水甲天下”等等。二是“壮美”,名山大川——华山之险,黄山四绝,泰山之雄伟,“滚滚长江东逝水,奔流到海不复回”说也说不完。三是大气之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是一种怎样的意境,一望无际的大海,海天成一色的景象,让你感觉大自然的伟大,有“地球之肺”之称的亚马孙原始森林,那是一个让人怎样感叹的地方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发掘,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充分发挥想象力,细细品味其中固有的美的情感,从而获得最佳的审美效果。 自然美能陶冶学生的性情,并在潜移默化中启迪和教育学生,激发学生振兴祖国的热情,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 二、人文美,生活中丰富多彩 人类是自然界杰出的代表,自从有了人类,地球就旧貌换新颜了。一是建筑美:从古埃及的金字塔到中国的万里长城,从荷兰的围海造田到我国的三峡工程,从紫禁城到如今的摩天大楼,从羊肠小道到现在的高速公路,立交桥,从古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教学内容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吕达张廷凯 论著选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及其课程教材经历了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在世纪之交的今天,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和造就成千上万的人才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处于转型时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给基础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了新的使命。课程教材改革作为整个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目前所受到的关注日益突出,批评和变革的呼声越来越高。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对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提出了许多尖锐的批评意见,那么,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到底存在什么问题?这些批评意见对未来课程教材改革的走向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是我们必须要研究的问题。如何评价20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是一项相当复杂的工作。需要进行大量的调查和统计分析,需要对基础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作科学的研究。特别需要强调的是,由于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成长发生作用的滞后效应,现在就要对改革开放后的基础教育做出一个全面、客观的评价似乎为时尚早,也许再过十年才是恰当的时机。因此,在对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或其某一方面做出批判和否定的评价时必须慎之又慎,盲目的轻率的否定于改革和发展不利,而针对现实的具体的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才是正确的态度。当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的重大改革措施,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出了更明确的方向,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光明的前景。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重新审视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心,更新课程观念,改革其中落后的不符合时代要求的方面是当务之急。但是,任何改革的过程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如何处理课程改革的继承性、复杂性和前瞻性?这是应当认真考虑的问题。必须对改革可能出现的偏差和误区有所预见,作好足够的准备。从战后国际教育改革的发展情况可以看到,如果不对课程改革的复杂性、前瞻性有充分的认识,改革就有可能成为一相情愿或纸上谈兵,或大起大落导致最终失败。学校课程是培养和造就未来人才的蓝图,它涉及人的培养和发展的共同要求和不同层次、不同规格,涉及教育系统工程的方方面面,牵一发而动全身。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观念的转变和更新,是课程改革顺利进行并最终获得成功的先决条件。理想的课程要转化成为实践的课程,需要理论工作者、行政管理工作者和广大中小学校长、教师的共同努力。要防止课程改革走入急躁的、急于求成的误区,出现政策和实践相互脱节的空壳化的情形。实践证明,试图毕其功于一役,通过一次改革解决所有问题的做法是注定要失败的。课程改革从来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继承和革新并存的过程,是一个波浪式前进的过程。简单地把当前和未来的课程发展按改良或改革来作观念和现实上的区分是不恰当的,只能引起人们对课程改革认识的混乱和误解。以上述指导思想来思考与分析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的问题和趋势,也许能够有更清楚的认识,并从中寻找答案。我们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课程改革的整体趋势

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

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虽然不断地进行改革,但以传授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唯理性教学模式及按“知识点”的条条框框和思考题逐一分析、解答、落实的应试教学模式妨碍了学生对文章美的直觉感知和体验,不能让学生从整体上来感受到美的魅力。如何扭转这种不良现象,切实可行的方法就是在语文教学中自觉地有意识地塑造、建构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而学生的审美心理的建构是要通过审美教育来实现的,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审美素质教育,通过各种审美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 一、培养审美感受能力 视觉、听觉是审美感知的两种主要官能。文学作品是作者用来表达思想感情和审美观点的,语文课的审美教育也源于作品的语言,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语言的剖析,让学生感知语言的形象美、内涵美和思想美。也可以运用朗读,使学生审美感知的指向隐含于审美对象的美,激发起审美主体心理上的喜、怒、哀、乐的情绪反应,让学生体会到审美的音乐美、语言美、情感美。 文学作品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生活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中人物或景物的形象美进行剖析,让学生感知美。例如,《风景谈》一开头,出现在我们视野中的是作者为我们描绘的一幅“沙漠驼铃”的画面,望不到边际的沙漠“白茫茫一片”,发着“微微的白光”,突然,地平线上出现了“黑点”,逐渐变成“黑线”,微风送来铃铛“丁当,丁当”的“柔声”,“昂然高步”的驼队排成整齐的方阵,加上那“长方形猩红大旗”与那“苍茫”“寂静”的沙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人一种“庄严、妩媚”的感觉。我们可以抓住以上这些词语,从色彩、感情、声音及动静变幻中去指导学生感知形象,从中欣赏到大自然的阳刚之美,领悟到大自然的粗犷及人们战胜大自然的伟力,进而理解“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的深层内涵。 二、培养审美想象及联想能力 教学中应尽可能地将课文的审美因素与学生的审美经验“接轨”。这种“接轨”要求教师在分析课文、阐释问题以及提问时,恰当地融入学生社会生活和课余生活的内容,启发学生进行“勾联”、“嫁接”、“回忆和联系”。 奥地利心理分析学家马赫曾对联想作过这样精辟的论述:“……在两种突然同时迸发的意识内容A和B中,一种内容在出现时,也唤起另一种内容。”这种联想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快感,联想的结果是学生的思维超出了作品本身。吟诵李白的不朽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出现在人的脑海里的何止是黄河呢?也许是浩瀚无际的大海,也许是一泻千里的黄果树瀑布,也许是滚滚东去的长江……想象在人们头脑中迭现的是许多波澜的画面,使审美的感受更丰富了。 一篇课文中的审美因素很多,教学中宜抓住课文中最能反映中心主题的,反复出现或突出表现的主要人、景,抓住凝聚作者思想感情和审美意识焦点的“情

课程改革的价值 [审美教育在课程改革中的价值定位]

课程改革的价值[审美教育在课程改革中的价值定位] 审美教育就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就是用具体的、鲜明的美的形象去感染学生,以真情实感去打动学生,使他们积极地去行动。审美教育具有鲜明的人文性、愉悦性、综合性和创造性,将审美教育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审美教育在课程改革中的价值如何定位呢? 一、审美教育是达成新课程目标的前提 新课程以“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这一基本的价值取向预示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价值转型,即扭转传统“应试教育”的弊端,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课程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致力于每个学生完整人格的发展。所谓人格,是指一个人的品质、品格,它由一个人的性格、情感、意志、能力、智力、气质、动机、需要等因素构成,全面反映了一个人的整体素质。所谓完整人格的发展就是构成人格的几个因素的完善结合,真善美高度统一,知情意和谐发展,或者说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完满和充实,也就是人的生理和心理素质得到充分的提高。审美教育是关于人类自身美化的人文教育,其最终意义和终极目标,在于人的身心的和谐发展,在于完美人格的塑造。 美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精神活动,要在欣赏美、热爱美中按美的要求实践美。美是真和善的融合,一个人真正认识到美、体验到美,审美能力得到提高,就会使他的精神世界得到净化,鼓舞他去追求真和善。他就会不间断地、自觉地、全面地完善自身,实现人格的完美。在审

美的王国中,人的感性是自由的,人的精神是自由的,人的生命表现是自由的。而审美教育的基本功能――以美启真、以美促善、以美愉心、以美健体、以美创新等,有助于开通其他诸育更加多样化的信息传输的通道,使德智体美和谐发展,从而有助于完美人格的建构和实现。 二、审美教育有助于完成新课程的美育任务 新课程特别强调,要使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并把它列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之一,这是基础教育的美育任务在新课程培养目标上的体现。所谓审美是对美的事物和现象的观察、感知、联系、想象,乃至理解、判断等一系列思维活动。如果一个人没有追求美的欲望,也就无所谓感受美、欣赏美、理解美和评价美了。审美是人的一种内在的精神需要,是对美的事物和现象的期望与追求。当然,人的审美情趣是不尽相同的,它不仅与每个人所处的生活状况和社会经历有关,而且与其自身的审美素养、审美观点和审美理想有关。学会审美,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是一个人适应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追求个人生活品位、锻造完善人格、达到自我实现的必备素质。在人类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审美,作为一种新时代的人不可或缺的素质将日显重要。 美的事物是具体的、形象的,且有很强的感染力。它不是纯理论抽象的,而是通过具体的形象诉诸于人的情感,它以情感人、愉悦人、激励人。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的:“美的事物在心中所唤起的感觉,是类似我们在亲爱的人面前时洋溢于我们心中的那种愉悦。”[1]而审美教育正是通过具体的审美活动,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和提高人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以求塑造合乎时代需要的审美素质。换言之,美育就是以美的观念、美的规律、美的内容、美的形式和美的力量去感染人的情绪,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规范人的行为和美化人的生活。它有助于培养和提高人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理解、鉴赏和评价能力,有助

论艺术课程中审美教育的研究

论艺术课程中审美教育的研究 摘要 素质教育下,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艺术学科也应该被重点关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以美的眼光和美的愿望去创造美好的世界,还对创造力、想象力等具有良好的启发作用,有助于学生的成长发展。因此,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艺术教学中重要的教学任务。对此,艺术课程中审美教育存在的问题,如何在艺术教育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所以对于该课题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关键词:审美教育;艺术课程;问题;建议

目录 一、引言 (3) (一)研究背景 (3) (二)研究意义 (3) 二、相关理论概述 (3) (一)审美教育 (3) (二)艺术审美教育目标 (4) 1提升艺术修养 (4) 2发挥想象创造能力 (4) (三)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4) 三、艺术课程中审美教育存在的问题 (4) (一)小学音乐教学不突出审美教育,而专业化严重 (4) (二)音乐教育内容的选择不当,美育不“美” (5) (三)教育观念的滞后,忽视音乐课程独特的美育作用 (6) (四)艺术教师生源质量差 (6) 四、艺术课程中审美教育完善建议 (7) (一)融合生活,强化审美感知 (7) (二)发散想象,提升审美体验 (7) (三)动手操作,培养审美能力 (8) (四)培养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 (8) (五)课堂教学尊重学生主体性 (8) 总结 (9) 致谢 (10) 参考文献 (11)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中小学审美教育,是教育者借助合适的审美媒介,组织学生开展审美活动,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审美心理结构得到完善,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小学音乐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主要实施途径之一,给学生提供赏心悦目形式的同时,发展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美育虽然常被提及,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停滞不前。所以对于该课题进行相关的研究是至关重要的,能够提高艺术课程审美教育的改革,更好的促进我国艺术课程中审美教育的发展。 (二)研究意义 虽然随着新课改实施,教育教学提倡素质教育,但是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深刻,在实际的教学行为上,教师还是更加关注主要学科教学。在当前的美术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活动还是以传授相关的教材理论知识为主,选取的美术教学内容主要以教材提供的为主,对学生的兴趣有所忽视。所以对于该课题的研究是至关重要的,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解决艺术课程中审美教育所存在的问题,更好的促进我国审美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相关理论概述 (一)审美教育 目前,对审美教育没有统一的定义,历来研究者的出发点、研究范围不同,对审美教育的界定也有所不同,学界诸多的界定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根据审美教育的功能,将审美教育界定为情感教育,“美育作为情感教育,是符合‘美育’概念的最初含义的。它与‘智育’、‘德育’有质的区别,也应该是‘情感教育’。”(1)二是从审美教育的内容出发,将审美教育界定为艺术教育,认为“美育就是按照审美规律进行的艺术教育和通过艺术进行的其他各种教育[1]。”(2)三是依据审美教育的目的,将审美教育界定为人格教育或立美教育,认为审美教育的“终极目的还在于完美人格的塑造,在于美化人类自身[2]。”(3)这些界定抓住了审美教育某一方面的特征,但未能够全面反映出审美教育的特性。因而,本研究将审美教育界定为情感教育,以自然美、艺术美、生活美等为内容,借助美的形象性、情感性和超功利特点,培养人们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以陶冶情操,培养健康的审美力,完善人的心理结构为目标,塑造健全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及背景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教育的倡导,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课程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人们的高度重视。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迅速,课程理论研究正面临极大的挑战和极好的机遇,课程改革实践呼唤科学的课程理论给以指导,而科学的课程理论不能脱离课程改革实践的源泉,也不能没有课程改革实践的检验。 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 从根本上说,课程改革的动因是我们面临的社会环境已经变了: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社会当中,知识以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在增加和更新,我们若不想被淘汰,就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这就是说,具备学习的愿望、兴趣和方法,比记住一些知识更为重要。真正对学生负责的教育,应当是能够促进他们全面、自主、有个性地发展。显然,全国“万校一书”的课程体系、“万人一面”的培养方式,肯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另一方面,由于高中教育已经基本普及,高中教育的功能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从只面向少数人的精英主义教育,转变为面向全体学生的大众教育,高中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不再是只为大学输送合格新生。当高中毕业生可能继续升学,也可能直接走向社会时,高中教育就应当转变为培养学生的“人生规划”能力、职业意识和创业精神,这些正是新课改所十分强调的。

此外,这次新课改借鉴了先进国家的课改经验,是对世界课程改革潮流的自觉顺应,这一点在高中课改中尤为明显。 新课改要改什么 人们常常以为课程改革就是改换教材,这是不正确的。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新课改主要有六大“改变”: (1)课程目标方面,反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比如学化学,过去只是明确地告诉你什么加什么会产生怎样的反应,现在我们经常不告诉学生结果,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做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习、理解和记忆,体验过程,培养能力,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2)课程结构方面,强调不同功能和价值的课程要有一个比较均衡、合理的结构,符合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突出的是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类的课程得到强化,同时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和选择性。 (3)课程内容方面,强调改变“繁、难、偏、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多地学习与生活、科技相联系的“活”的知识。 (4)课程实施方面,强调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5)课程评价方面,以前的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现在强调评价是为了改进教学、促进发展。比如,有的学生基础较差但很用功,只考了58分,没及格,老师可以给他60分甚至65分,以促使他更有信心地学习。

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

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 罗丹说:“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张开审美的慧眼,语文教学的每一因素,无不放射着美的光华。语文学科的人文属性是借助于一篇篇融自然美、生活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于一炉的有血有肉的文学作品表现出来的。通过审美却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以及他们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一、感受美的载体――教材 阅读语文新教材,它简直就是一本美的画册。 一是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的美:古长缄、滕王阁及泰山日出的雄壮美;长江、黄河的波澜壮阔美;三峡、石钟山的神奇秀丽美;秦淮河、青海湖的梦幻美:极光的神奇美;托尔斯泰墓的朴素美;米洛斯的维纳斯塑像更是达到了“高贵典雅与丰满诱人的、惊人的调和”的境界。可谓美不胜收。二是人文精神的美:勾践卧薪尝胆,忍辱负重:王昭君申明大义,远嫁塞外;马克思、恩格斯领导全世界无产阶

级砸烂旧世界;达尔文勇敢地批判神创论。三是真挚的人情美:《我与地坛》中母亲对儿子牵肠挂肚;《陈情表》中孙子对祖母至孝至诚。四是语言形式的美:鲁迅、钱钟书的幽默讽刺美;孙犁、朱自清的清新自然美;庄子的汪洋恣肆美和语言的准确、鲜明、生动、委婉、得体美。此外,还有构思的新奇美:如《读(伊索寓言)》;情节的巧合美:如《项链》;说客们的劝说艺术美,如《邹忌讽齐王纳谏》等,真是不胜枚举。 二、用审美的思想指导语文教学 从学生的审美直觉出发是加强语文教学的吸引力、调动学生的 学习主动性的首要因素。所有的文章、文学作品都有许多焕发人们精神的审美情趣的亮点,从学生的审美直觉出发是审美教学的正确人口。 在审美鉴赏之中完成阅读能力的训练是审美教学的主要内容。 揣摩语言应是美的语言:理清思路应是清晰明朗的;概括要点本身肯定是文章思想美的集中点,也就是说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用审美的方式来完成。所以,审美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显得异常重要。

八次课程改革

八次课程改革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我国基础教育八次课程改革的历史探究自建国以来,我国共经历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每次课程改革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与特色。根据每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特点,可以分为四个重要阶段。每次改革都在其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对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进行改革,也在这三大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第一阶段:经济恢复与发展阶段的课程改革(1949年-1966年)(包括前三次课程改革)这一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后恢复经济与发展经济阶段,其经历三次课程改革。这三次改革为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1949—1952年的第一次课程改革 改革背景:1949年新中国刚刚成立,收回了教育主权,此时教育的任务就是要为彻底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服务,继承发扬老解放区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国解放区内继续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对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各类教育问题(严重的形式主义,重教不重学)进行了彻底的改造。1949年12月23日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强调,要对旧教育实行“坚决改造,逐步实现”的方针,指出要“以来解放区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助苏联经验,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这一方针具体规定了教育改革的步骤和方向,这次改革是教育部门自上而下进行的,实行对旧课程的

改造,初步确立了我国中小学新课程体系,形成了全国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教学大纲与统一教科书的“大一统”课程模式。 改革内容:(1)规定了中小学的课程门类,统一了课程安排和课时安排,优化了中小学课程的比例结构和衔接;(2)颁布了不少学科的新教学大纲;(3)教材改革。新中国成立之初主要采用旧教材,后来才过渡到修改旧教材再到编写新的教材。 改革过程:1950年8月教育部颁发《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教学计划;同年9月,在全国出版会议上提出中小学教材必须全国统一供应的方针,并成立人民教育出版社,承担编写国家统一教材的任务,于1951年出版了第一套中小学全国通用教材。1951年3月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中等教育会议,通过了《普通中学(各科)课程标准(草案)》和中学规程,提出目前普通中学的教学计划必须全国统一,课程科目和每科教学内容必须定出统一的标准。同年10月,政务院颁发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重新规定了中小学的学制,规定小学实行五年一贯制取消初高两级分段制,中学修业年限为六年.分初高两级,各三年。根据学制的要求,1952年3月教育部颁发了小学和中学暂行规程,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颁发的第一个全面规范中小学课程的政府文件。 改革特点:强调中央集权,全国统一,致使课程结构单一,只设必修课,不设选修课;注意根据中小学培养目标来考虑学科设置;课程内容方面,注意科学性和思想性的有机结合;模仿前苏联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一堂良好的课堂教学,应该是一种“愉快的艺术”,它是建立在教师、学生和知识三位一体的和谐共鸣的基础之上的,它的确是一种精神享受,一种美的享乐。 教师进行教学时,一定要对教材的美进行挖掘和再创造,使其渗透着自己的情感,成为能强烈地吸引着学生的一种审美对象,从而引导学生曲径通幽,深入这种美的境界。我结合平时教学中的感受,说说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知识传授与趣味引导的统一 艺术生来就和趣味结下了不解之缘。我国古代的《礼记?学记》里说;“不兴其艺,不能乐学”,也就是说,不能引发兴趣,就不能使学生乐于学习。大教育家、美学家梁启超说:“趣味是活动的源泉,趣味干竭,活动便跟着停止。”这话说得有一定的道理。教学中,教师必须引起和培养学生的趣味,让学生在趣味导引下进行学习活动,从而使学生最佳地完成学习任务。我在教学老舍的《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时,为了不至于把主要精力放在文字的理解和抽象的概念上,分析课文时,我用深情地诵读将学生带入温情而美丽济南冬天,让学生从我的范读中感受济南冬天的温情,济南山的可爱、秀气,济南水的温暖。想象这如诗如画的济南冬景

图:济南小山的雪景,老城、阳光,城外远山,冒着热气的清水,山上“青黑”的矮松,“全白”的山头,露“草色”的山坡,“镶边”的“蓝天”。然后,我让学生把心中的济南的冬天描绘出来。没想到,学生情绪高昂,竟把老舍笔下的济南的冬天画得如此美妙,如此传神,有的学生还主动到黑板上去一显身手。我知道,这一课已经印在他们的脑海里,对济南的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洋溢在他们心中,同时,快乐也写在他们的脸上。这样,不仅在趣味中乐学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个性品质、广泛的兴趣、坚强的意志、开朗的性格、平和的心态和健康的情绪。 二、语言审美和科学认知的统一 言为心声,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文学作品的创作,是作者表达思想感情和审美观点的,语文教学必须凭借作品语言来进行,语文课的审美教育也源于作品的语言。在语文教学中,我做到了寓教于言,也就是通过对作品语言的意义和情感的剖析,使学生感知语言的形象美、内涵美、思想美。七年级课本中《夏》这篇散文,作者用生动形象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写出了夏天的特点,表达了对夏天的热爱和对劳动人民的赞美,我让学生认真诵读、品味、感悟。诵读文章时,要求同学用心感受文章语言所表现的夏天之特点,读出夏天的蓬勃生机与勃发向上的精神。要求读出轻重、缓急、节奏。在朗读品味中,学生很快对生动传神的动词,富有表现力的

审美教育的价值

审美教育的价值、功能(在当代社会的意义) 个体的审美发展,正是使人摆脱片面的“理性化”,防止感性与理性的分裂,走向人格完善的重要途径。席勒说过:“有促进健康的教育,有促进认知的教育,有促进道德的教育,还有促进鉴赏力和美的教育。这最后一种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我们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的和谐。”马尔库塞也认为,审美教育可以使人摆脱由于片面的理性化而成为“单面人”的危险,因此,它承担者解放“感性”的历史重任。尤其在当代社会,审美教育的这一功能是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 美学史上持有这样信念的人不在少数。比如,席勒坚信审美可以弥合人性的分裂,游戏(审美)的人才是真正的人。黑格尔断言: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马克思强调,人是依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的。克罗齐也强调,美学有解放的功能。马尔库塞则说得更加明确:审美发展的是一条通向主体解放的道路。 歌德说得更具体:“要想逃避这个世界,没有比艺术更靠靠的途径;要想同世界结合,也没有比艺术更可靠的途径。”这段话表明,艺术具有某种特殊的功能,既可以使人超然于日常生活的琐屑局限之上,进入一个更高的精神境界;又可以使人重返现实世界,以更高美学视野来重塑现实世界,提升个体、群体乃至全人类的生存的品质。因为美学具有独特的精神,这种精神归纳起来,有这样几点:第一,美学精神是一种游戏精神。这个问题也可以表述为审美的无功利性。

现代社会是一个日益专业化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生活中,各种专业训练和专业资格变得日益重要。一方面,功利的态度制约着人们的生活态度,这是韦伯所说的合理化的必然结果之一。因为合理化意味着人们做每一件事都经过理性的考虑和仔细的计算,以最小的投入和最大的产出为目标,这种合理化的考虑就是一种功利的考虑,它成为人们行为的内在动机。这便导致了人的行为的目标的偏狭和局限,进而形成了人的生活视野的狭隘。另一方面,专业化的社会不断以种种机制培育出各方面的专家,而专家又依赖于这些机制来获得名声、利益和资本。专业化的机制已经不再能够容忍人们的业余兴趣,巨大的专业机器正在把每一个人都变成特定专业领域里的专门家。这就导致了人们探索兴趣的畸形,好奇的创造性的探索被特定体制内的利益所取代,思考的乐趣被现实的好处算计所取代。从这个视角看,日常生活的专业化导致了人的运动日益狭隘与局限。比如体育运动,奥林匹克的业余精神已经逐渐丧失,它正在蜕变为一种专业技能的较量和追逐商业利润和名声的巨大市场。那种来自内心世界的自发的游戏冲动受到了空前的压制。 在这样充满了实用功利的日常生活中,多一点美学的游戏精神不但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这种游戏精神可以帮助人们摆脱人被现实功利考虑压迫的窘境。更进一步,在一个日益专业化的社会里,专业态度和利益考虑往往成为人们行为选择的内在动因,如何超越实用的专业立场,多一点“业余精神”,显然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显然,审美的游戏性可以淡化和消解实用功利态度和专业态度,让我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