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高中教资详细整理:信息技术专业知识点整理,推荐文档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整理
必修信息技术基础
主题1 信息的获取
1、信息的基本概念
信息的表现形式有多种,如:图片、声音、动作、表情、文字
2、信息的基本特征
载体依附性:信息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
价值性:信息是有价值的,而且可以增值
时效性:信息反映事物某一特定时刻的状态
共享性:信息可被多个信息接受者接收且多次使用
2、信息技术及其发展简史(3)信息技术的概念A
(4)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A
(5)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A
3、信息技术:简称IT
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都称之为信息技术。
4、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
第一次、语言的使用从猿进化到人的标志第二次、文字的创造
第三次、印刷术的发明第四次、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普及
第五次、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
高中信息技术知识点大全
高中信息技术知识点大全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非常重要。
本文将全面概括高中信息技术的知识点,帮助学生系统地理解和掌握这一学科。
一、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1. 计算机组成计算机由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输入输出设备等多个组成部分构成。
其中,CPU是计算机的核心,内存用来存储数据和程序,硬盘用来长期存储数据,输入输出设备用于与计算机进行交互。
2. 二进制与十进制转换计算机中使用的最基本的数字系统为二进制(0和1)。
了解二进制与十进制之间的转换方法对于理解计算机内部存储和计算原理至关重要。
3. 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网络是将多台计算机连接在一起,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共享的技术。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包括局域网、广域网、互联网等概念。
二、计算机软件基础知识1. 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核心软件,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硬件资源,向上层应用程序提供服务。
了解常见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Linux等,以及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和用户界面操作方法。
2. 编程语言编程语言是用于编写计算机程序的一组规则和符号。
高中阶段可以学习一些常见的编程语言,如Python、C++等,了解它们的基本语法规则和常用的编程技巧。
3. 数据库数据库是用于存储和管理大量结构化数据的软件系统。
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操作,包括数据表的创建和查询、数据的插入和删除等。
三、信息安全与保护1. 密码学基础密码学是研究信息加密和解密的科学,应用于信息安全领域。
了解常见的加密算法和密码学的基本原理,例如对称加密算法、非对称加密算法等。
2. 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是保护计算机网络和网络信息系统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破坏、窃听和更改的技术、措施和方法。
了解网络攻击的类型、防范措施和常见的网络安全工具,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
3. 隐私保护隐私保护是保护个人隐私信息不被滥用和泄露的措施。
了解隐私权的概念、法律法规以及个人信息保护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教师资格考试 信息技术专业知识点整理
教师资格考试:信息技术专业知识点整理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已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支柱。
掌握信息技术已成为教师必备的技能。
本文将整理教师资格考试中信息技术专业的重要知识点,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计算机基础知识1、计算机的基本构成:CPU、内存、硬盘、显示器、键盘、鼠标等。
2、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基于冯·诺依曼体系结构,通过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实现计算。
3、计算机操作系统:Windows、Linux、macOS等。
4、计算机网络:局域网、广域网、互联网等概念及组成要素。
二、信息技术教学方法1、任务驱动教学法:通过设置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知识。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真实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实际应用中的信息技术。
3、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4、研究性学习法: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方法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
2、网络探究式教学: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3、基于问题的学习:通过解决问题,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
4、多元智能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智能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四、信息技术应用技能1、办公软件操作:Word、Excel、PowerPoint等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方法及技巧。
2、多媒体制作:图像处理、音频处理、视频编辑等多媒体制作软件的使用方法及技巧。
3、网络应用:搜索引擎、电子邮件、即时通讯等网络应用技能。
教育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知识点整理教育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知识点整理一、教育的概念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二、教育的起源(一)生物起源说1、代表人物:利托尔诺、沛西·能。
2、基本观点:教育活动、教育过程既不是社会的产物,也不是人类意识的产物,而是人类种族天赋的能力。
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资格证知识点(一)
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资格证知识点(一)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资格证知识点详解考试科目•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信息化教育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网络技术与应用•编程与软件开发•数据库技术与应用•微机与服务器管理及应用•信息技术与社会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硬件基本组成•CPU工作原理•存储器原理•输入输出设备操作系统基础•操作系统的概念与分类•常见操作系统的使用与管理•进程管理与调度•内存管理•文件管理与磁盘管理计算机网络基础•网络体系结构•网络通信协议•网络安全基础•网络管理与维护信息化教育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信息化教育基础知识•信息化教育的概念与特点•信息化教育技术与设备•信息化教育的优势与挑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课程设计原则与方法•教学资源的选择与利用•教学评估与反馈•TPACK理论与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创新教育与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思维培养与教学设计•信息技术与跨学科教学•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管理网络技术与应用网络基础知识•网络拓扑与结构•TCP/IP协议与网络分层模型•IP地址与子网划分•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网络安全与管理•网络安全基础知识•防火墙与入侵检测系统•网络安全加密与身份认证网络应用•网页设计与开发•网络通信工具的应用与配置•网络服务的搭建与管理编程与软件开发编程语言•常用编程语言的概念与特点•程序开发过程与方法•程序调试与错误分析程序设计基础•算法与流程图的设计•程序的输入输出与数据类型•控制结构与函数•数组与字符串操作•面向对象编程基础软件开发工具与环境•集成开发环境(IDE)的选择与使用•软件版本控制工具的应用•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数据库技术与应用数据库基础知识•数据库的概念与分类•数据库的设计与规范•数据库的查询与操作语言数据库管理与维护•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安装与配置•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数据库性能调优数据库应用开发•数据库查询与报表设计•数据库编程与存储过程•数据库的安全与权限管理微机与服务器管理及应用微机硬件与操作系统管理•微机硬件的组成与配置•微机操作系统的安装与管理•微机故障排除与维修服务器硬件与操作系统管理•服务器硬件的构成与配置•服务器操作系统的安装与管理•服务器的网络配置与优化微机与服务器应用•微机办公工具的使用与配置•服务器应用与配置•客户端与服务器的网络连接与管理信息技术与社会信息社会概论•信息社会的发展与特征•信息社会的影响与挑战信息技术与教育•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与发展•远程教育与在线学习信息技术伦理与法律•信息技术伦理的基本原则•信息技术相关法律法规以上是关于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资格证相关的知识点详解,希望对您的备考有所帮助。
(完整版)高中教资详细整理:信息技术专业知识点整理,推荐文档
第一章信息技术与社会发展1、信息的特征?普遍性、客观性、时效性、依附性、可传递性、可共享、可存储、可加工处理。
2、信息技术概念?能够支持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存储和呈现的一类技术,是能扩展人类信息处理能力的技术,是能代替和延伸人的感官及大脑的信息功能的技术。
3、信息安全概念?指信息系统(包括硬件、软件、数据、人、物理环境及基础设施)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来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信息服务不中断,最终实现业务连续性。
4、信息安全三要素?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
5、获取信息的途径?(1)利用人力直接获取信息;(2)利用设备来获取信息;(3)通过阅读报纸杂志获取信息;(4)通过阅读书籍资料获取信息;(5)从广播电视节目中获取信息;(6)通过光盘等电子出版物获取信息;(7)通过计算机网络获取信息;(8)通过遥感遥测获取信息。
6、信息获取的过程?(1)定位信息需要;(2)选择信息来源(3)确定信息获取方法;(4)保存信息7、信息获取的工具?扫描仪、照相机、录音设备、摄像机、计算机8、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国际互联网)概念?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计算机信息网络为实现信息的国际交流,同外国的计算机信息网络相联接。
第二章信息技术课程知识9、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基础性、综合性、人文性10、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理念?(1)提升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2)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3)关注全体学生,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4)强调问题解决,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5)注重交流与合作,共同构建健康的信息文化。
11、信息技术课程的设计体现三个特点?(1)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人文素养培养相融合课程目标;(2)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求的课程内容;(3)有利于所有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课程结构形式。
12、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内容(选修、必修)?(1)必修:只有“信息技术基础”一个模块,2学分,它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相衔接,是信息素养培养的基础,是学习后续选修模块的前提。
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资格证知识点
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资格证知识点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资格证是教师专业技术职称中的一种,是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知识和能力的认可和评价。
获得该证书需要通过相关的考试,考试内容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点。
一、计算机硬件与操作系统知识点计算机硬件知识点主要包括计算机的组成、计算机的性能指标、计算机外部设备等。
操作系统知识点主要包括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操作系统的功能和特点、操作系统的分类等。
二、计算机网络知识点计算机网络知识点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的分类、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计算机网络的通信协议等。
三、数据库知识点数据库知识点主要包括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库的分类、数据库的设计与管理、数据库的查询与维护等。
四、程序设计知识点程序设计知识点主要包括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程序设计的过程、程序设计的方法、程序设计的语言等。
五、信息安全知识点信息安全知识点主要包括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信息安全的威胁和防护、信息安全的管理等。
六、教育技术知识点教育技术知识点主要包括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教育技术的应用、教育技术的评价等。
以上是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资格证的主要知识点,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需要深入学习和理解这些知识点,并通过练习题和模拟题来巩固和提升自己的能力。
在备考过程中,考生可以参考一些相关的教材和参考书,如《高中信息技术教材》、《信息技术教学与评价》等。
同时,还可以参加一些培训班或在线课程,通过学习和讨论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在考试中,考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熟悉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合理安排备考时间,掌握考试重点和难点;二是要做好知识的整理和总结,建立知识体系,掌握知识的框架和内在联系;三是要多做题,通过做题来检验和巩固自己的知识,提高解题能力和应试能力;四是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找准自己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训练;五是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考试,相信自己的能力,做到有备无患。
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资格证考试是对考生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的考核,考生需要掌握相关的知识点,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做好备考准备,以取得优异的成绩。
高中信息技术重要知识点归纳
高中信息技术重要知识点归纳
1. 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
- 计算机组成与构造
- 主要硬件设备和其功能
- 主板、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等各种硬件的作用和特点
2. 计算机软件基础知识
- 操作系统的作用和种类
- 常见的办公软件和应用软件的功能和用途
- 图像处理软件、音频编辑软件和视频编辑软件的基本操作
3. 网络与互联网
- 网络基础知识,包括网络拓扑结构和网络通信的基本原理
- IP地址和子网掩码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 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和基本概念,如URL、浏览器、搜索引擎等
4. 数据库基础知识
- 数据库的概念和分类
- 常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其特点
- SQL语言的基本语法和常用命令
5. 程序设计基础知识
- 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开发过程
- 常见的编程语言和其特点
- 算法和数据结构的基础知识
6. 信息安全基础知识
- 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和基本概念
- 常见的网络安全攻防技术和防范措施
- 个人信息保护和网络隐私安全的注意事项
以上是高中信息技术重要知识点的归纳,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完整版)高中信息技术知识点汇总
高中信息技术知识点汇总(必修)(2013-02-27 14:23:00)转载▼第一章绪言一、信息1.信息的含义:理解信息的含义:(三种典型的观点)香农的观点:用来消除不确定的东西维纳的观点:区别于物质与能量的第三类资源钟义信的观点: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2.信息的基本特征:依附性、共享性、时效性、价值性、普遍性等例如:信息必须依附于载体,同一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人们不关注昨天的天气情况,体现了信息的时效性。
二、信息技术1.信息技术的含义:信息技术的本质可以看做是代替、扩展和延伸人的信息功能的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是微电子技术,核心是计算机技术,支柱是通信技术。
例如:广播、电视、通信、计算机等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信息的传播途径、载体、方式和方法都发生了质的飞跃。
2.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1)信息技术发展历程中几个重要阶段的基本特征: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语言的产生;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文字的发明;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电子计算机的普及使用和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结合。
(2)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各种技术(微电子技术、遥感遥测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相互渗透、相互结合,新业务、新产品将不断涌现;微电子元件与光电子技术将取得突破性进展.新型电子元件和电子信息材料技术将层出不穷;现代通信技术将趋向智能化、网络化、个性化、网络技术将向高速快捷、多合一、安全保密方向发展;计算机技术将趋向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计算机硬件将更加微型化,并具有超强性能,软件将向自动化、构件化、集成化方向发展。
第二章信息获取一、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1.信息需求的确定:确定信息内容和信息的类型(文本、数据、图片等),能够针对具体问题,分析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内容及类型。
2.信息来源的确定:确定信息来源时需考虑可用的信息来源和可靠的信息来源·3.获取信息的方法:根据不同的信息来源选择对应的信息获取方法。
教师资格考试信息技术专业知识点整理
教师资格考试信息技术专业知识点整理在当今数字时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教育行业的变革与挑战。
作为一名教师,要适应这个时代的要求,掌握信息技术专业知识已经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您整理教师资格考试中信息技术专业知识点,希望能对您备考有所帮助。
一、计算机基础知识1.计算机硬件:CPU、内存、硬盘、显卡等主要硬件组成部分,以及它们的功能和作用。
2.计算机软件:操作系统、应用软件、数据库等软件基础知识,以及它们的分类和应用。
3.网络基础知识:网络拓扑结构、通信协议、网络安全等基本概念和常用术语。
4.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数据的输入、运算、输出过程,计算机的工作流程与原理。
5.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网络的层次结构、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和主要功能。
二、办公自动化与信息管理1.常见办公软件:Microsoft Office套件(Word、Excel、PowerPoint)、WPS办公软件的基本使用和功能。
2.信息管理:电子邮件、资料管理、文件压缩与解压缩等基本操作。
3.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数据录入与编辑、数据图表制作、数据的排序与筛选、基本统计函数的使用等。
三、多媒体技术与教育应用1.多媒体技术基础:音频、视频、图像的基本概念、格式、压缩与解压缩等相关知识。
2.多媒体制作工具与技术:PPT、视频剪辑软件、音频编辑软件等常用教育多媒体制作工具。
3.多媒体教学设计原则:多媒体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如内容表达清晰、效果醒目等。
4.多媒体教学资源的评价与选择:评价多媒体教学资源的质量和适用性,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资源。
四、网络教育与远程教育技术1.网络教育平台与工具:网络教育平台的介绍与使用,如Moodle、Blackboard等。
2.网络教育讨论与互动:远程教育的特点和互动方式,如在线讨论、网上测试等。
3.网络课程设计与评价:网络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评价指标,如内容结构合理性、学习资源的丰富性等。
五、教育信息化与教学支持系统1.教育信息化的基本概念:教育信息化的定义、目标和意义。
信息技术高中教资知识点总结
信息技术高中教资知识点总结信息技术是当今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发展和应用已经深入到我们的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在高中教育中,信息技术也是必修课程之一。
为了帮助广大教师更好地备考信息技术高中教资考试,本文将按照知识点类别进行总结。
一、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基础知识是信息技术高中教资考试的重点之一。
它包括计算机的组成、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计算机的分类、计算机的应用等方面。
在备考过程中,需要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计算机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等方面的知识。
二、计算机编程计算机编程是信息技术高中教资考试的另一个重点。
它包括计算机编程语言、程序设计基础、程序设计思想等方面。
在备考过程中,需要掌握常见的编程语言,如C语言、Java语言等,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流程。
三、数据库技术数据库技术是信息技术高中教资考试的另一个重点。
它包括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库的设计、数据库的管理等方面。
在备考过程中,需要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概念,了解数据库的设计原则和方法,掌握数据库的管理技术。
四、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是信息技术高中教资考试的另一个重点。
它包括多媒体的基本概念、多媒体的制作、多媒体的应用等方面。
在备考过程中,需要掌握多媒体的基本概念,了解多媒体的制作原理和方法,掌握多媒体的应用技术。
五、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技术是信息技术高中教资考试的另一个重点。
它包括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信息安全的威胁和防范、信息安全的管理等方面。
在备考过程中,需要掌握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了解信息安全的威胁和防范措施,掌握信息安全的管理技术。
总之,信息技术高中教资考试的知识点非常广泛,需要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全面掌握各个方面的知识。
希望本文的总结能够帮助广大教师更好地备考信息技术高中教资考试,取得优异的成绩。
高中教资详细整理信息技术专业知识点整理
高中教资详细整理信息技术专业知识点整理高中教资考试要求教师具备较为全面的信息技术专业知识,这样才能满足教育教学的要求。
以下是一份详细整理的高中教资信息技术专业知识点。
一、计算机硬件知识:1.计算机的组成及相关原理。
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卡、主板等硬件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2.进制转换。
二进制、十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之间的互相转换。
3.计算机存储单位。
比特、字节、千字节、兆字节、吉字节等存储单位的换算及其作用。
4.计算机的性能指标。
包括CPU的主频、内存的容量、硬盘的容量等。
二、计算机软件知识:1. 操作系统。
Windows操作系统和Linux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和管理。
2. 办公软件。
Microsoft Office软件的使用,如Word、Excel、PowerPoint等,以及相关的基本操作和功能。
3.网络知识。
包括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网络拓扑结构、网络协议等。
4. 编程语言。
如C语言、Python语言等常用的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控制结构等。
三、计算机网络知识:1.网络拓扑结构。
包括星型、总线型、环型、树型等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
2.网络协议。
TCP/IP协议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以及相关的应用层协议,如HTTP、FTP等。
3.网络安全。
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和防护措施,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
4.云计算。
云计算的基本概念、云计算的优点和应用等。
四、多媒体技术知识:1.图像处理。
如图片的格式、分辨率、色深等相关知识,以及常用的图像处理软件的使用。
2.音频处理。
音频的采样率、比特率等基本概念,以及常用的音频处理软件的使用。
3.视频处理。
视频的编码格式、帧率等基本概念,以及常用的视频处理软件的使用。
4.动画制作。
动画的基本原理、制作流程以及常见的动画制作软件的使用。
五、数据库知识:1.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包括数据库的组成、关系数据库的特点等基础知识。
2.SQL语言。
SQL语言的基本语法、查询语句的编写等。
(完整)2019教师资格证高中信息技术知识点总结,推荐文档
1、概念 (1)信息技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总称。 (2)主要包括:微电子技术、传感技术(感测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 (3)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一起被称为信息技术的三大支柱。 2、信息技术发展阶段 (1)第一次信息技术是语言的使用,距今约 35000-50000 年前。语言的使用是人类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
hing at a time and All things in their being are good for somethin
d. 汉字字形码 字形码是汉字输出码,输出汉字时都采用图形方式,无论汉字的笔画多少,每个汉字都可以写到同样大
小的方块中。 通常有点阵和矢量(轮廓)两种表示方法。 字形码所占字节数=点阵行数*点阵列数/8。
1、诞生 2、发展历史 P.29 (1)第一代(1946——1958):电子管数字计算机 (2)第二代(1958——1964):晶体管数字计算机 (3)第三代(1964——1971):集成电路数字计算机 (4)第四代(1971 年以后):大规模集成电路数字计算机
二、计算机特点和应用
1、特点 运算速度快,计算精确度高,逻辑运算能力强,存储量大,自动化程度高 2、应用 (1)科学计算 (2)数据和信息处理 (3)自动控制 (4)计算机辅助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教学(CAI) (5)虚拟现实(VR) (6)网络通信
三、信息安全
1、定义 (1)从信息安全所涉及层面的角度,定义为保障计算机及其相关的和配套的设备、设施(网络)的安全、保障运 行环境的安全,保障信息安全,保障计算机功能的正常发挥,以维护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 (2)从信息安全所涉及的安全属性的角度,定义为信息安全涉及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综合 起来说,就是要保障电子信息的有效性。 2、信息安全三要素 (1)保密性:指网络信息不泄露给非授权的用户、实体或过程。 (2)完整性:指在传输、存储信息或数据的过程中,确保信息或收据不被未授权用户篡改或在篡改后能够被迅速 发现。 (3)可用性:指保证合法用户对信息和资源的使用不会被不正当的拒绝。 3、计算机病毒 (1)特点:寄生性,传染性,潜伏性,隐蔽性,破坏性,可触发性,不可预见性。 (2)防治:
高中信息技术教资笔试知识
高中信息技术教资笔试知识
高中信息技术教资笔试为教师资格证笔试中的一项,主要考察考生对信息技术领域的了解和应用能力。
以下是高中信息技术教资笔试中需要掌握的知识点。
一、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结构及作用
1.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
2.中央处理器(CPU)的结构和功能
3.存储器的分类及作用
4.输入输出设备分类及作用
二、操作系统与应用软件
1.操作系统的作用和种类
2.Windows操作系统
3.办公软件
三、网络与通信技术
1.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2.网络拓扑结构及分类
3.TCP/IP协议
4.网络安全
四、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与数据库
1.常见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2.数据库基本概念
3.SQL语言基本应用
五、多媒体技术与应用
1.多媒体技术与特点
2.音频、视频的数字化
3.多媒体应用软件
以上是高中信息技术教资笔试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考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考。
除了以上内容,考生还需要注重练习计算机操作和实践技能,例如 DOS 命令的熟练应用,网络和多媒体软件的使用等,这些内容也是考试中可能会涉及到的。
希望考生能够认真备考,顺利通过高中信息技术教资笔试。
高中信息技术教资考点汇总
高中信息技术教资考点汇总一、计算机基础知识1. 计算机硬件组成: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
2.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输入、处理、输出。
3. 计算机的存储器分类: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
4. 计算机内部数据表示:二进制。
5. 计算机操作系统:Windows、Linux、MacOS等。
二、计算机网络1.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分类:局域网、广域网、互联网等。
2. TCP/IP协议族:IP、TCP、HTTP等协议的功能和特点。
3. 网络安全与防护: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
4. 网络资源的共享与管理:文件共享、打印机共享等。
5. 网络通信方式: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
三、数据库基础1. 数据库的概念和特点:数据的组织和存储方式。
2. 数据库管理系统:MySQL、Oracle等常见数据库软件。
3. SQL语言:常用的查询、插入、更新、删除等操作。
4. 数据库的设计和规范化:表的设计、关系的建立等。
5. 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四、网页设计与开发1. HTML语言:网页的结构和内容的标记语言。
2. CSS样式表:网页的样式和布局控制。
3. JavaScript脚本语言:网页的交互和动态效果实现。
4. 网页的优化与调试:网页性能的提升和问题的排查。
5. 响应式设计:适应不同设备和屏幕大小的网页布局。
五、算法与程序设计1. 算法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排序、查找等常见算法。
2. 程序设计语言:C、C++、Java等常用编程语言。
3. 程序的编译与运行:源代码到可执行文件的过程。
4. 程序的调试与测试:错误的排查和问题的修复。
5. 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与空间复杂度:算法效率的评估。
六、信息安全与法律道德1. 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等。
2. 网络攻击与防范:病毒、木马、钓鱼等安全威胁。
3. 法律与道德:网络使用的合法性和道德规范。
4. 个人信息保护与隐私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和保密。
5. 信息伦理与社会责任:信息技术的合理使用和社会影响。
高中信息技术教资考点总结
高中信息技术教资考点总结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资格证考试是选拔信息技术教师的重要途径。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备战,本文对高中信息技术教资考点进行梳理和总结,希望对大家的复习有所帮助。
一、考试大纲与标准1.了解教育部颁发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掌握课程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等方面的要求。
2.熟悉高中信息技术教材的结构和内容,了解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
二、信息技术基础知识1.网络技术:网络拓扑结构、网络协议、网络设备、网络安全等。
2.数据管理:数据库原理、数据模型、SQL语言、数据库设计等。
3.程序设计:编程语言(如Python、C++等)、算法与数据结构、软件工程等。
4.信息技术应用:办公软件、图像处理、音视频处理、网页制作等。
三、教学设计与方法1.教学目标设计:明确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策略。
2.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授、巩固、应用、小结等环节的设计。
3.教学方法选择:讲授法、任务驱动法、探究法、分组合作法等。
4.教学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教学反思与改进。
四、教学实施与组织1.课堂教学组织:课堂管理、教学活动组织、教学资源利用。
2.实践教学组织:实验、实践、项目等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3.教学评价与反馈:评价学生学习成果、收集反馈信息、调整教学策略。
五、教师专业发展1.教育理念与师德: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2.专业素养与能力: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掌握教育教学能力。
3.终身学习与发展:不断学习新知识、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
总结:高中信息技术教资考点涵盖了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教学设计与方法、教学实施与组织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
备考过程中,考生需要系统学习这些内容,结合实践进行深入理解,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教学能力。
希望本文的总结能为大家的复习提供帮助。
教师资格考试信息技术专业知识点整理
教师资格考试信息技术专业知识点整理信息技术是现代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资格考试中的信息技术专业知识点也是考生备考的重点内容。
下面将对教师资格考试中的信息技术专业知识点进行整理和总结,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计算机基础知识1. 计算机硬件:中央处理器、内存、硬盘、显示器等;2. 计算机软件: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编程语言等;3. 计算机网络:局域网、广域网、因特网等;4. 数据库技术:关系型数据库、非关系型数据库等。
二、信息技术教学应用1. 信息技术课程设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材选择等;2.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3.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展示;4. 远程教育技术:远程教育平台、远程教育资源的利用等。
三、计算机操作技能1. 操作系统:Windows操作系统、Linux操作系统等;2. 文字处理软件:Microsoft Word、WPS等;3. 电子表格软件:Microsoft Excel、WPS等;4. 演示软件:Microsoft PowerPoint、WPS等;5. 平面设计软件:Adobe Photoshop、CorelDRAW等;6. 数据库软件:Microsoft Access、MySQL等。
四、网络技术应用1. 网络基础知识: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等;2. 网络安全知识: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3. 网络通信协议:TCP/IP、HTTP、FTP等;4. 网络服务应用:电子邮件、网络聊天、远程桌面等;5. 网络资源检索:使用搜索引擎、网站筛选等。
五、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1. 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2. 教育资源的网络化:数字图书馆、在线教育资源等;3. 教学管理系统:学生信息管理、成绩管理、考勤管理等;4. 远程教育与在线学习:在线课程、网络学习平台等;5. 虚拟实验技术:虚拟实验软件、虚拟实验室等。
高中信息技术知识点最全-高中信息知识点-信息知识点
信息技术基础学问点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学问点1、1信息与其特征一、信息的概念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与其状态变更的方式。
信息与信息载体的概念与区分①信息:指以声音、语言、文字、图像、动画、气味等方式所表示的实际内容如:书本上的学问、报刊上的新闻内容②信息载体:声音、语言、文字、图像、动画、气味等(只是东西不表示内容)如:书本、图片、存有数据的U盘☆信息与载体密不行分,没有无载体的信息,没有载体便没有信息,信息必需通过载体才能显示出来。
二、信息的一般特征1、载体依附性信息不能独立存在,必需依附于肯定的载体,而且,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信息按载体不同可分为(文字、图形(图象)、声音、动画、视频)。
信息的载体依附性使信息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的特点。
2、价值性☆信息是有价值的,人类离不开信息。
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信息与物质、能量不同,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它可以满意人们精神领域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运用。
GPS:全球定位系统☆另外,信息又是可以增殖的。
☆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能体现出其价值,而有些信息的价值则可能尚未被我们发觉。
3、时效性信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更,如交通信息,天气预报等。
时效性与价值性紧密相连,信息假如没有价值也就无所谓时效了。
4、共享性----信息不同于物质、能量的主要方面信息共享一般不会造成信息的丢失,也不会变更信息的内容。
除了一般特征外,信息还具有以下的特征:普遍性、可存储性、可传递性、可转换性、可增值性1、2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一、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信息技术(IT:Information Technology)是指一切与信息的获得加工表达沟通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
2、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运用,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记;其次次信息技术革命是文字的创建,使信息的存储和传递首次超越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印刷术的独创,为学问的积累和传播供应了更牢靠的保证;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电报、、广播、电视的出现和普与,进一步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普与应用,将人类社会☆信息技术在不断更新,但一些古老的信息技术仍在运用,不能因为出现了新的信息技术就抛弃以前的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高中教资知识点总结
信息技术高中教资知识点总结一、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1. 计算机的组成及功能:计算机硬件由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卡、主板等组成,各部件相互配合完成计算、存储、输入输出等功能。
2. 计算机的基本结构:计算机由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中央处理器和存储设备组成,数据在各部件之间传输和处理。
3. 主板及其功能:主板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包括CPU插槽、内存插槽、扩展槽等,负责连接各部件并传输数据和电源供应。
4. CPU的结构和功能: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大脑,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等,负责执行程序指令、进行运算和控制计算机的工作。
5. 存储器的分类和功能:存储器包括内存和外存,内存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外存用于长期存储数据。
6. 输入输出设备的分类和功能:输入设备用于将外部信息输入计算机,输出设备用于将计算机处理后的信息输出,例如键盘、鼠标、打印机等。
二、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分类:计算机网络是将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实现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的系统,按规模可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2. OSI参考模型:开放式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是计算机网络协议的基本框架,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3. TCP/IP协议族:TCP/IP是互联网使用的协议族,包括IP协议、TCP协议、UDP协议等,负责互联网的数据传输和路由。
4. 网络拓扑结构:网络拓扑结构包括总线型、环形、星型、树形和网状等多种形式,用于描述计算机网络的物理连接方式。
5. 网络安全和防护:网络安全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数据加密等技术,用于保护计算机网络免受恶意攻击和信息泄露。
6. 网络协议和应用: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实现通信的规则和约定,常见的应用有HTTP、FTP、SMTP等,用于实现网页浏览、文件传输、电子邮件等功能。
三、数据库管理与应用1. 数据库的定义和分类:数据库是按一定数据模型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集合,按数据模型可分为层次模型、网络模型、关系模型等。
教师资格信息技术专业知识点整理
教师资格信息技术专业知识点整理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现代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为教师,熟悉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是必要的。
这篇文章将为您整理教师资格信息技术专业的知识点,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这门学科。
一、计算机硬件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的组成和基本原理。
计算机的组成部分可分为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输入输出设备等。
其中,CPU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负责执行各种指令。
内存是计算机的主要存储器,可临时存放正在处理的数据和运算结果。
硬盘则用于永久存储数据。
输入输出设备包括鼠标、键盘、显示器等。
二、计算机网络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掌握网络协议和常用网络设备。
计算机网络是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的计算机系统。
根据覆盖范围不同,可分为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和广域网(WAN)。
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各个计算机之间进行通信时所遵循的规范,常见的网络协议有TCP/IP、HTTP等。
常用的网络设备包括路由器、交换机、网卡等。
三、操作系统教学目标: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掌握常见的操作系统和其特点。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核心软件,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的各种硬件资源。
常见的操作系统有Windows、Linux和Mac OS等。
Windows系统以图形化界面、用户友好性和广泛应用等特点而闻名;Linux系统则以稳定性、安全性和开放源代码而受到欢迎;Mac OS则以稳定和高效的性能而备受推崇。
四、办公软件教学目标:熟悉办公软件的基本使用和应用技巧,掌握办公软件中常用的功能和操作。
办公软件是教师日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常见的办公软件包括Microsoft Office套件(Word、Excel、PowerPoint)和WPS Office等。
教师可以运用办公软件进行文件编辑、数据处理和演示文稿制作等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五、多媒体教学教学目标:了解多媒体教学的概念和特点,掌握多媒体教学软件的使用和制作技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信息技术与社会发展1、信息的特征?普遍性、客观性、时效性、依附性、可传递性、可共享、可存储、可加工处理。
2、信息技术概念?能够支持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存储和呈现的一类技术,是能扩展人类信息处理能力的技术,是能代替和延伸人的感官及大脑的信息功能的技术。
3、信息安全概念?指信息系统(包括硬件、软件、数据、人、物理环境及基础设施)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来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信息服务不中断,最终实现业务连续性。
4、信息安全三要素?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
5、获取信息的途径?(1)利用人力直接获取信息;(2)利用设备来获取信息;(3)通过阅读报纸杂志获取信息;(4)通过阅读书籍资料获取信息;(5)从广播电视节目中获取信息;(6)通过光盘等电子出版物获取信息;(7)通过计算机网络获取信息;(8)通过遥感遥测获取信息。
6、信息获取的过程?(1)定位信息需要;(2)选择信息来源(3)确定信息获取方法;(4)保存信息7、信息获取的工具?扫描仪、照相机、录音设备、摄像机、计算机8、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国际互联网)概念?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计算机信息网络为实现信息的国际交流,同外国的计算机信息网络相联接。
第二章信息技术课程知识9、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基础性、综合性、人文性10、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理念?(1)提升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2)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3)关注全体学生,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4)强调问题解决,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5)注重交流与合作,共同构建健康的信息文化。
11、信息技术课程的设计体现三个特点?(1)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人文素养培养相融合课程目标;(2)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求的课程内容;(3)有利于所有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课程结构形式。
12、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内容(选修、必修)?(1)必修:只有“信息技术基础”一个模块,2学分,它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相衔接,是信息素养培养的基础,是学习后续选修模块的前提。
(2)信息技术科目的选修部分: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人工智能初步。
“算法与程序设计”是作为计算机应用的技术基础设置的;“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是作为一般信息技术应用设置的;“人工智能初步”是作为智能信息处理技术专题设置的。
13、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14、学生的信息素养?(1)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2)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3)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4)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15、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术(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第三章信息技术教育科学知识16、信息技术教育的相关理论?(1)多元智能理论;(2)建构主义理论;(以学生为中心)。
(3)混合学习理论;(4)有效教学理论17、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文献研究、反思研究、行动研究、比较研究18、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包括?(1)感测技术。
扩展感觉器官的功能;(2)通信技术。
扩展传导神经的功能;(3)计算机和智能技术。
扩展思维器官的功能;(4)控制技术。
扩展效应器官的功能。
第五章算法与程序设计19、计算机语言?经历了从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到高级语言的历程20、结构化程序设计核心思想?采用“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程序设计方法和“单入口单出口”的控制结构。
21、结构化程序设计原则?自顶向下、逐步细化、模块化设计、限制使用goto语句22、C语言程序的编制?(1)编辑:把程序代码输入,交给计算机;(2)编译:把高级语言变成计算机可以识别的二进制语言,计算机只认识1和0,编译程序把人们熟悉的语言换成二进制形式。
编译程序把一个源程序翻译成目标程序的工作过程分为五个阶段: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检查和中间代码生成;代码优化;目标代码生成。
(3)链接:将编译产生的obj文件和系统库连接装配成一个可以执行的程序。
(4)运行:运行可执行程序文件23、C语言的数据类型?整型、字符型、实型或浮点型(单精度和双精度)、枚举类型、数组类型、结构体类型、共用体类型、指针类型和空类型。
24、C语言运算符和表达式?算数运算符(+、-、*、/、%);关系运算符(>,<,==,<=,>=,!=);逻辑运算符(!,&&,||);位运算符(<<,>>,~,|,^,&);赋值运算符(=);条件运算符(?,:);逗号运算符(,),指针运算符(*,&);求字节数(sizeof);强制类型转换(类型);下标运算符([])25、C语言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26、流程图符号?椭圆:起止框平行四边形:输入输出框矩形:处理框菱形:判断框箭头:流程线27、C语言语句分类表达式语句、函数调用语句、控制语句、复合语句、空语句、条件语句28、面向对象方法学的优点?(1)模拟人的思维方式,使软件开发的难度降低,可理解度增大。
(2)稳定性强;(3)可重用性高;(4)可维护性强。
29、面向对象的特点?(1)以数据为中心,使得数据和行为紧密结合在一起;(2)对象主动地发出行为;(3)有高度封装性;(4)模块独立性好。
30、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特点?(1)抽象性。
指采用数据抽象的方法来构建程序的类、对象和方法,即把系统中需要处理的数据和这些数据上的操作结合在一起,根据功能、性质、作用等因素抽象成不同的抽象数据类型。
(2)封装性。
指利用数据和基于数据的操作封装在一起,数据被保护在类的内部,系统的其他部分只有通过包裹在数据外面的被授权的操作,才能与这个类进行交流和交互。
(3)继承性。
指一个类可以从其他已有的类中派生,新生保持了父类中的行为和属性,但增加了新的功能。
(4)多态性。
指一个程序中可以有同名的不同方法共存的情况。
可以利用子类对父类方法的覆盖和重载在同一个类中定义多个同名的方法来实现。
31、数据的存储结构分类?(1)顺序存储方法把逻辑上相邻的结点存储在物理位置相邻的存储单位里,结点间的逻辑关系由附加指针字段表示。
顺序存储结构是一种最基本的存储表示方法,通常借助程序设计语言中的数组来实现。
(2)链式存储方法不要求逻辑上相邻的结点在物理位置也相邻,结点间的逻辑关系是由附加的指针字段表示的。
链式存储结构通常借助程序设计语言中的指针类型来实现。
32、算法特性?(1)有穷性:一个算法一定是在执行有穷步骤之前结束,且每一步都是在有穷时间内完成。
(2)确定性:算法中每一条指令必须有确切的含义,不存在二义性。
(3)可行性:一个算法是可行的,即算法中描述的操作都是可以通过已经实现的基本运算执行有限次来实现的;(4)输入:一个算法有零个或多个输入,这些输入取自于某个特定的对象集合;(5)输出:一个算法有一个或多个输出,这些输出是同输入有着某些特定关系的量。
33、线性结构的逻辑特征?若结构为非空集,则有且仅有一个开始结点和一个终端结点,并且所有结点都最多只有一个直接前趋和一个直接后栈。
栈、队列、串等都是线性结构。
线性表是由n(n>=0)个数据元素组成的有限序列。
34、栈?是限定仅在表的一端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的线性表,允许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的线性表,允许进行插入和删除的一端称为栈顶,不允许插入和删除的一端称为栈底。
35、队列?是一种先进先出的线性表,它只允许在表的一端进行插入,而在另一端删除元素。
36、二叉树特点?(1)每个结点至少有两棵子树(即不存在度大于2的结点);(2)二叉树的子树有左、右之分,且其次序不能任意颠倒。
37、排序方法?(1)冒泡排序;(2)选择排序(3)插入排序(4)希尔排序(5)快速排序38、多媒体分类?感知媒体、描述媒体、传输媒体和信息交换媒体。
39、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是利用计算机对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信息综合处理、建立逻辑关系和进行人机交互的技术。
真正的多媒体技术所涉及的对象是计算机技术的产物,而其他的单纯实物,如电影、电视、音响等,均不属于多媒体技术的范畴。
40、多媒体技术的基本特性?多样性、交互性、协同性、实时性、集成性。
41、多媒体计算机的特点?数字化、集成化、交互性和实时性。
42、图像指标概述?(1)图像尺寸。
图像尺寸=宽*高,宽和高一般以像素为单位。
(2)图像存储空间的大小。
大小(以字节为单位)=图像尺寸*位深/8,大小(以位为单位)=图像尺寸*位深。
字节用B表示,位用b表示。
(3)图像的颜色位深。
每一个像素在计算机中所使用的这种位数就“位深度”。
(4)图像分辨率。
图像分辨率指图像中存储的信息量,是每英寸图像内有多少个像素点,分辨率的单位为PPI,通常叫像素/英寸。
(5)打印机的分辨率。
指打印机在每英寸所能打印的点数,这是衡量打印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一个判断打印机分辩率的基本指标。
43、Photoshop图层的类型?)1、背景图层;2、普通图层;3、填充/调整图层;4、文字图层;5、形状图层44、Flash的重要概念?(1)图形。
是组成Flash动画的基本元素。
(2)元件。
指可以在动画场景中反复使用的一种动画元素。
(3)图层。
就像好多透明的纸,用户可以在不同的纸上绘制各种图画,然后再将所有的纸叠在一起就构成了一幅完整的图画。
位于下层的图形将在上层中空白或透明的地方显示出来。
(4)帧分为关键帧、空白关键帧和普通帧三种类型。
(5)帧频:每秒播放的帧数,默认12fps,一般认为是网页上最合适的速度。
(6)标尺单位:影片的尺寸单位,包括,英寸、磅、厘米、毫米等,其中像素是最常用的单位。
(7)对象分为组合对象和分离对象,组合对象主要用来把多个元素组成一个组,整体操作。
分离对象作用是将组、实例和位图分离成单独的可编辑的元素。
(8)库:是用来存储和组织在Flash中创建的各种元件,还可以存储和组织导入的文件,公用库主要用来向文档添加Flash自带的按钮或声音,还可以创建自定义公用库,然后与创建的任务文档一起使用。
(9)Flash动画一般分为三种,有逐帧动画、动作补间动画、形状补间动画。
(10)Flash中的声音类型主要有WAV、AIFF、MP3,并有事件声音、流式声音两种声音类型。
第七章网络技术应用45、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1)星型网络拓扑结构的特点是具有一个控制中心,采用集中式控制,各站点通过点到点的链路与中心站相连。
(2)环型拓扑结构是各站点通过通信介质连成一个封闭的环型,各节点通过中继器连入网内,各中继器首尾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