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重大事件的重大意义总结

合集下载

生物史归纳

生物史归纳

生物学史归纳一、必修一涉及内容重大事件:(一)与细胞有关的科学家1、罗伯特:英国人,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

(死细胞)2、列文虎克:荷兰人,他用自制的显微镜进行观察,对红细胞和动物精子进行精确的的描述。

(活细胞)3、19世纪30年代,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指出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

4、魏尔肖:德国人,他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二)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涉及的科学家5、欧文顿:提出了膜由脂质组成的假说。

6、罗伯特森:1959年他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三成结构,结合其他科学家的工作,提出了生物膜结构的“单位膜”模型。

7、桑格和尼克森:在“生物膜”模型的基础上提出“流动镶嵌模型”,强调膜的流动性和膜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

(三)与酶发现有关的科学家8、斯帕兰尼:金属笼实验,意大利人,生理学家。

1783年他通过实验证实胃液具有化学性消化作用(胃蛋白酶)。

9、萨姆纳:美国人,化学家,1926年他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到脲酶的结晶,并用多种方法证明脲酶是蛋白质(分解蛋白质后产生CO2和氨)。

10、20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rRNA也有生物催化作用。

(四)光合作用的发现涉及的科学家11、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通过实验证明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12、1779年,荷兰科学家英格豪斯,普利斯特得的实验只有在阳光照射下才能成功,植物体只有绿叶才能更新空气。

13、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通过实验证明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

14、1880年,美国科学家恩格尔曼,通过实验证明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水绵和好氧性细菌)15、20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中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

16、卡尔文:在20世纪40年代,他及其合作者开始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光合作用,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的碳的途径,这一途径成为卡尔文循环。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6课《抗日战争》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6课《抗日战争》知识点总结

第16课抗日战争日本侵华大事记(20世纪30年代前)19世纪60年代侵略台湾1894—1895年发动侵华甲午战争1897年参与瓜分中国,将福建作为势力范围1900年参加八国联军侵华1904—1905年日俄战争,将侵略势力扩张到我国东北一战期间日本对德宣战,侵略山东,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一、日本侵华原因1.日本:(1)经济危机使日本资本主义发展陷入困境,法西斯政权希望通过对外战争摆脱困境(2)“大陆政策”(蓄谋已久)2.中国:国共对峙,国民政府对日本侵略奉行不抵抗政策,正在忙于剿共,对日本蓄谋已久的战争未做好准备(有机可乘)3.国际:英法美的绥靖政策(国际环境宽松)二、20世纪30年代日本制造主要的侵华事件?1.局部侵华: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一•二八事变袭击上海在中国东北扶植伪满洲国华北事变威逼平津(标志:中日矛盾成为主要矛盾)2.全面侵华:1937.7.7卢沟桥事变三、全民族抗战1.开始标志:卢沟桥事变标志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全国抗日战争的开端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原因(1)决定因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2)推动因素:抗日救亡运动运动不断高涨的推动(3)主导作用:中国共产党倡议、主导和积极促成3.全民族抗战的史实(3)国外战场: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①目的:确保滇缅公路这条国际交通线②战果:中国远征军救出被围英军七千多人;1945年初,在英美军队配合下,中国远征军击败侵缅日军。

四、日本的滔天罪行1.南京大屠杀 1937.122.潘家峪惨案 19413.七三一部队五、抗战的胜利1.标志:日本无条件投降(1945年8月15日)2.胜利意义:(1)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

(2)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3)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人民版历史必修1:专题一.一

人民版历史必修1:专题一.一

丧葬制度
遵循严格的丧葬礼仪和 制度,体现尊卑有序的
等级观念。
03
专题一.一的重大事件和人物
秦始皇统一六国
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姓嬴,名政 ,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秦始皇在公元前221年统一了六国,结束了长达五百 多年的战国时期,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 的中央集权国家。
明成祖的永乐盛世
02
01
03
明成祖(公元1360年-1424年),姓朱,名棣,是明 朝的第四位皇帝。
明成祖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如编纂《永乐大 典》、派遣郑和下西洋等,开创了永乐盛世。
明成祖还发动了对安南的战争,扩大了疆域,促进了 对外交流。
04
专题一.一的影响和意义
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专题一.一揭示了中国历史的起源和发展脉络,帮助人们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传承和 创新。
专题一.一还有助于培养人们的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人 们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05
专题一.一的争议和评价
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争议和评价
争议点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是否体现了民 主原则,是否存在权力制衡机制 。
评价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具有明显的君 主专制特点,但也有一些地方政 治制度如乡官制、监察制等具有 一定的民主色彩。
通过专题一.一的学习,人们可以 更好地理解世界历史上的交流和 互动,以及中国与其他文明的相
互影响和借鉴。
专题一.一还为世界历史的研究提 供了重要的视角和思路,有助于 推动世界历史研究的深入和发展。
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和意义
专题一.一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 想和人文精神,对于现代社会 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通过专题一.一的学习,人们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更好地认识现代社会的历史 背景和发展趋势,以及人类文 明的发展规律。

高一历史必修一重大历史事件意义

高一历史必修一重大历史事件意义

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1、夏商政治制度的内容:中央:○1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2参与决策相、卿士,负责祭祀占卜和记录王朝大事的卜、祝、史,执掌军权的师等。

地方:侯、伯夏商政治制度的影响:夏商的早期政治制度,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有直接影响。

2、西周的分封:○1被封的诸侯国的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2影响:积极影响: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消极影响:西周后期王权衰弱,春秋战国暑期列国纷争○3结果:西周后期分封制受到破坏;战国末年周王室失去分封大权3、西周的宗法制:○1内容: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利,维护政治联系○2特点:大宗永远是小宗的领袖(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嫡长子继承制(立嫡认长不认贤,立子认贵不认长)○3作用:保证贵族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的形成:特点: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评价: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郡县制;①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②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③郡县官吏只有俸禄,没有封地。

中央集权的基本特征:权力高度集中中央集权制的作用及影响:积极作用:①使秦实力增强,通过战争扩大疆域,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成为当时世界大国。

②使秦能一实行各种巩固统一的措施。

③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消极作用:依靠皇帝的专制权威,加强对人民的压榨,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汉朝汉承秦制有所变化中央设三公(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中朝决策机构外朝执行机构尚书台中枢机构魏晋南北朝逐步形成三省体制隋朝尚书省、内史省、门下省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唐朝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范文6篇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范文6篇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范文6篇篇1一、古代中国的政治与文化1. 夏商周时期:- 夏商周断代工程:通过考古学、历史学、古文字学等多学科手段,对夏商周时期的历史进行深入研究,确定了夏、商、周三个时期的分界点和重大历史事件。

- 西周分封制:周王室将土地分封给诸侯,诸侯在其封地内享有较高的自治权,形成了一个以周王室为核心的分封制国家。

-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纷进行变法,如商鞅变法、吴起变法等,推动了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2. 秦汉时期:- 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割据局面,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 汉武帝时期:推行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开辟丝绸之路,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

3. 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时期:曹魏、蜀汉、吴国三分天下,最终晋朝统一。

- 南北朝对峙:南朝和北朝分别以建康和洛阳为都城,进行了长期的对抗。

4. 隋唐时期:- 隋朝统一: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实现了南北统一。

- 唐朝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实现了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

5. 宋元时期:- 宋朝建立:赵匡胤建立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

- 元朝统一:蒙古族建立元朝,实行行省制度,统一了中国。

6. 明清时期:- 明朝建立:朱元璋建立明朝,推行海禁政策,加强了海防。

- 清朝康乾盛世: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在位期间,国家繁荣昌盛、文化繁荣。

二、古代中国的经济与社会1. 夏商周时期:- 青铜器时代:青铜器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领域,提高了生产力水平。

- 井田制:以井为单位划分土地,实行集体耕作的方式。

2. 秦汉时期:- 铁器时代:铁器逐渐取代青铜器,成为主要的生产工具。

- 小农经济:个体小农经济逐渐发展起来,成为当时的主要经济形式。

3. 魏晋南北朝时期:- 十六国时期:各政权纷争不断,经济受到一定破坏。

- 南北方经济发展不平衡:南方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较快;北方战乱频繁,经济相对落后。

4. 隋唐时期:- 大运河的开凿: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和发展。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五六单元)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五六单元)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五六单元)对于一些历史年代要联系上下文的内容来记忆。

当你学到某个历史事件的时候,首先要对历史事件的背景有个清晰的了解,然后弄清楚它的意义、作用和影响等等,做到理解记忆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现代的开端)自查点: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巴黎公社的伟大意义?十月革命的历程和意义?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背景: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促使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1825年开始的周期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法国、英国和德意志爆发了大规模工人运动,工人阶级开始独立的政治斗争,登上政治舞台。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德意志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2.诞生: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3.实践:1871年3月18日,巴黎革命爆发。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二、俄国十月革命过程:1917年3月,俄国发生“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二月革命后,俄国出现了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在列宁的领导下,1917年11月7日,俄国爆发十月革命,推翻临时政府,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意义: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标志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包括26课)(现代:中国)自查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背景、标志、意义?建国初期民主法制的建设的内容?1966-1976的原因和教训?改革开放以来民主法制建设的内容?“一国两制”的内涵、理论形成过程和实践表现?海峡两岸关系的缓和的表现、阻碍两岸统一的因素、中央政府针对台湾问题的立场?建国初期的外交活动和外交政策?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的标志?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的表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有哪些?一、新中国的民主建设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代行全国人大职责,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2.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主要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必修一第13课太平天国运动

必修一第13课太平天国运动

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第13课太平■天国运动【课标要求】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学习目标】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兴衰历程的重大事件包括背景、过程、纲领、影响、意义。

识记〈〈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相关内容。

2.分析民主革命时期的农民起义具有反封建反侵略的进步性以及局限性。

3.学习分析〈〈天朝田亩制度》,感受其强烈的反封建精神。

【自主学习】一、背景1 .鸦片战争使阶级矛盾尖锐(根本原因)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的大量涌入,冲击了通商口岸及附近地区的 , 导致部分破产;鸦片输入连年激增,外流更为严重;各级官吏趁征收战费和赔款之机搜刮人民,腐败。

2.民族矛盾激化:列强加紧侵略,民族矛盾尖锐。

3 .思想基础:洪秀全创立 ,号召群众进行反抗斗争。

4.直接原因:自然灾害严重,各种矛盾尤为突出。

【特别提醒】太平大国运动的爆发是中外矛盾激化的结果,但阶级矛盾的激化是其爆发的主要原因,太平大国的斗争对象主要是清政府。

二、天国兴最1.兴起:年1月11日,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大国2 .发展:1853年定都,为拱卫都城进行和。

3军事上:1856年,太平军击溃清军江北、江南大营,军事上达到全盛。

政治上:颁布纲领性文件〈〈》。

4.转折:1856年,太平大国发生内江,史称。

5(1)为挽救危局,启用青年将领李秀成、陈玉成指挥军事。

(2)主持朝政并提出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施政方案〈〈》。

6.失败:1863年,在援和曾国藩三路大军围攻下,年,大京陷落,太平大国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剿杀下失败。

三、结果、意义:1.结果:失败原因:①主观: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一一根本原因;②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2.历史意义:①性质: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②太平大国坚持14年,席卷了大半个中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

扫荡了王朝统治秩序,冲击了旧纲常名教,动摇了清朝统治的。

③颁布的〈〈大朝大亩制度》表达了群众的理想追求,并提出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资政新篇》。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小结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小结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小结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小结历史作为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科学,是我们必修的一门课程。

高中历史必修一包括了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这一重要历史时期,是我们国家发展史上的一个关键时期。

本文从历史的时代背景、国内外事件、思潮演变和历史影响等方面简要概括了高中历史必修一的知识点。

一、时代背景五四运动的发生时间是1919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世界上,欧洲、美国都经历了战争和疫情的洗礼,东方各国也面临着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压迫,世界观发生了重大变化。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中国也必须积极地寻求振兴和革新的道路。

二、国内外事件五四运动是一次民族主义的爆发,主要原因是对巴黎和约的愤怒和对旧文化的反叛。

这次运动带来了一系列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包括“五卅”运动、“二二八”事件、黄埔军校的建立等。

此外,外部环境的变化也为中国激发了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使中国人开始寻求振兴之路,这一时期出现了众多的爱国人士和思想家,如孙中山、陈独秀、胡适等。

三、思潮演变五四运动主要反对的是封建传统和儒家道德,呼吁学习西方文化和民主制度,为中国现代化进程铺路。

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一系列的思想流派,如新文化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化运动等。

新文化运动主张革新思想和文化,出现了众多知名文化人物和思想家,如鲁迅、胡适、陈独秀等。

新文化运动的重心是思想领域的革新,它提出了“民主、科学、实用主义”的观念,推崇自由思想和人权,对后来的中国思想进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发展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另一个重要事件。

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无产阶级政党,代表了中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农民的利益。

共产党人与国民党之间的斗争成为了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最终导致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中,中国的社会主义化运动迅速推进。

共产党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是最适合中国的制度,推行社会主义化运动成为了当时中国的主要任务之一。

高一历史必修一重点知识点汇总1

高一历史必修一重点知识点汇总1

必修一复习资料汇总专题一:1、分封制:P6①目的:扩大统治范围,巩固周王朝的统治(封建诸侯,以藩屏周:封建指分封建立).②内容:周武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分封对象:功臣,王族,先代贵族。

③权力:爵位世袭.对卿大夫再分封。

可以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④义务:为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

⑤评价:前期加强了天子对地方的统治,促进了边远地区的开发,扩大了统治区域,巩固了周王室的统治,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兼并战争的开始,周王室的地位削弱了。

2、宗法制:P6①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②最大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③实质:按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秩序。

④评价:有利于凝聚宗族。

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对今天生活的影响:宗庙、宗祠、族谱、重男轻女等观念。

3、皇帝制度的由来和特征(07、08):P12皇帝制度始于秦始皇。

①由来:统一六国后,嬴政从三皇五帝中各取一个字构成了皇帝.②皇帝制度的基本内涵: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朕或诏、玺)具有人治、独断性、随意性的特点。

基本特征:皇权至高无上。

4、郡县制:是春秋以来逐步形成的地方行政制度。

P9①由来:春秋时期,就已有县和郡。

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时,废分封,行县制。

秦统一后,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在全国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②内容:地方政权机构分郡县两级。

郡,最高的地方行政机构。

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任免。

③特点:垂直管理。

作用:与分封制相比较,最主要的差别在于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

是中央集权制度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巩固了国家的统一,是官僚政治代替世袭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区别:分封制与宗法制联系,以血缘关系为基础;郡县制是在国家大一统条件下,按地域划分;分封的诸侯王位世袭,郡县的官吏皇帝任免;诸侯国具有独立性,易发生地方割据;郡县则是地方行政机构,有利于中央集权加强和国家统一。

高一必修一历史近代史必考知识点

高一必修一历史近代史必考知识点

高一必修一历史近代史必考知识点近代史是高中历史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从17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下面将介绍高一必修一历史近代史的必考知识点,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准备考试。

1. 巴黎公社巴黎公社是指1871年巴黎爆发的一次工人起义。

该起义标志着工人阶级的政治觉醒和第一次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

虽然公社失败了,但它对于后来的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产生了深远影响。

2. 甲午战争甲午战争是指1894年至1895年中国与日本之间的战争。

中国因为内外交困,无法应对日本的挑衅,最终战败,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导致中国的国家权益受到了严重损害。

这场战争引发了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变革,促进了中国的改革与革命。

3.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爆发在中国的一次资产阶级革命。

这次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成功的例子。

辛亥革命的胜利为中国开启了新的民主革命时代,奠定了中国革命的基础。

4. 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指1919年中国学生和市民对巴黎和会上中国遭受的不公平待遇进行抗议的一次爱国运动。

这次运动标志着中国现代民族意识的觉醒,对中国政治、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5.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

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标志着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开端。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起到了领导和推动的核心作用,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6. 南京大屠杀南京大屠杀是指1937年日本侵略军在中国南京实施的一系列大规模屠杀、强奸和折磨行为。

这场暴行使得大量中国平民遭到杀害和伤害,国家财富遭到破坏,震惊了国际社会。

南京大屠杀提醒我们珍惜和平,抵制侵略行为,维护人类尊严的重要性。

7.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反法西斯联盟国和轴心国之间的一系列战争。

这场战争对全球政治格局和经济发展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中国作为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参与者之一,做出了巨大贡献并付出了巨大牺牲。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1第17课解放战争一、抗战胜利后中共为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1、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2、重庆谈判与《双十协定》(1945年8-10月)(1)国共重庆谈判的原因:国民党方面:一是国际国内的舆论压力;二是蒋介石尚未完成内战的全部准备工作。

共产党方面:为争取和平,揭露美蒋阴谋。

(2)重庆谈判结果:签订《双十协定》(主要内容: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3)重庆谈判的意义:中共在政治上取得了主动,扩大了影响。

国民党如果破坏协定、发动内战,在政治上就陷于被动地位。

3、政协会议的召开(1946年)和通过的决议:改组国民政府、召开国民大会、实施和平建国纲领、整编全国军队、制定宪法二、内战爆发和解放军的战略防御1、全面内战爆发标志: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1946年夏2、解放军的战略防御阶段:解放军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目标,展开运动战,先后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三、解放军的战略反攻和决战1、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的原因:经过一年作战,敌我力量发生了重大变化,人民解放军具备了发起进攻的条件。

2、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反攻: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3、战略决战(1)三大战役:辽沈、淮海、平津战役(2)意义: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1、北平和谈2、渡江战役与南京国民政府的覆灭3、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国内意义:国际意义:思想意义: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2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1)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社会弊病和基本矛盾也日益暴露:劳资间阶级矛盾尖锐,周期性经济危机爆发——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2)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3)法英德工人运动——阶级基础(4)马克思、恩格斯所作的努力——主观条件2、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2)《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课本85页(3)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意义: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

高一必修一历史7课知识点

高一必修一历史7课知识点

高一必修一历史7课知识点历史是一门关于过去的学科,通过学习历史可以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变迁、学习前人的经验教训。

高中历史是学生接触到的一门新的学科,其中必修一的第七课内容丰富多样,包括了不同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和人物。

本文将分别从两个角度来讨论这些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七课的内容。

第一个角度是按照时间顺序,将这些知识点串联系起来,以便更好地理解历史进程。

这一课的第一个知识点是北宋时期的黄河南迁。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流,其流经的地区多次变迁。

北宋时期,由于黄河南迁,导致当时的京杭大运河被冲垮,给北方南方的交通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这个事件使得北方的河道工程日渐重要,黄河南迁之后,建筑工程师需要重新设计河道,保证流域内的水利工程正常运行。

这一事件背后的原因是黄河泛滥频繁,导致河床狭窄,流速加快,不断向南迁移。

紧接着的第二个知识点是南宋的林则徐和爱国思想。

林则徐是南宋时期的一位政治家、思想家,他提出倡导民族独立和国家振兴的主张,成为后来爱国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林则徐的爱国思想得到了广泛传播,引发了更多人的爱国热情,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通过学习林则徐的思想和实践,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历史上的爱国情感,同时也能对现代的国家意识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第三个知识点是元代的火器和纸币的使用。

元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分水岭,它的到来标志着中国历史的大转折,也对后来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元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对外民族政权的统一统治,从此以后中国历史中的多个民族政权交替出现。

与此同时,元代对农业生产、商业活动、文化交流等方面也有着一定程度的推动作用。

火器与纸币的使用在当时是极具划时代意义的,它们的使用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商业往来,有力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最后一个知识点是明代九边制度的建立。

明代是中国历史上大规模进行边疆保卫工作的时期之一,九边制度是当时明朝统治者对边疆地区的统治方式之一。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本文介绍了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演变过程,重点关注了周朝的分封制和宗法制,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唐宋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以及明清时期的君主专制制度。

在第一部分中,作者介绍了周朝的建立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强调了宗法制和分封制相互结合的特点,以及等级森严和血缘纽带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介绍了秦朝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包括皇度和郡县制的实施,以及中央集权制度的含义和影响。

作者指出,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2000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第三部分介绍了唐宋时期的中央政治制度演变和地方管理制度演变,包括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和宋朝的分割相权措施,以及汉朝的郡国并行制和元朝的行省制度。

作者强调了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加强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

最后一部分介绍了明清时期的君主专制制度和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作者列举了明内阁和清军机处的设置史实,强调了君主专制制度对中央政治权力的集中和对社会发展的限制。

1.在明朝时期,废除丞相设立内阁的举措反映了皇权不断加强的趋势。

2.在清朝时期,设立军机处最初是为了用兵西北,后来成为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机构。

然而,军机大臣均由皇帝任命,只能按照皇帝的旨意行事,因此君主的权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3.明清时期的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中国多民族大一统国家得到了巩固和发展。

4.自秦朝到明朝,皇权不断加强,而相权不断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而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二、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1.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西方列强侵华的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也对中国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黄海海战、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义和团运动等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事迹,展现了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2.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南京大等侵华日军的罪行,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痛苦。

然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等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历史事件,展现了中华民族全面抵抗外来侵略的坚定意志。

高一必修一历史必背知识点

高一必修一历史必背知识点

高一必修一历史必背知识点高一历史必背知识点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通过学习历史可以了解过去的经验和教训,指导我们更好地面对未来。

在高一年级,我们将学习历史的必修一课程,其中包含了一些必背的重要知识点。

本文将就这些知识点进行分析和讨论。

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这一理论的提出,回答了中国特殊国情下的发展问题。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强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性质、阶段、任务和目标,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

2.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它的基本原理包括唯物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和阶级斗争理论等。

这些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也是我们理解社会发展规律和进行社会实践的重要依据。

3.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伟大斗争。

这场战争为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国家统一和国家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学习这段历史,我们能够了解到中国人民的抗日精神和英勇斗争的历史故事,感受到了团结、勇敢和坚持的力量。

4. 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革命斗争,这场运动兴起于1919年的北京,旨在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五四运动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它不仅推动了中国的民主革命,也对中国的文化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5.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及其领导地位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

它成立于1921年,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革命的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承担着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责任,它在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以上是高一历史必修一课程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发展。

同时,这些知识也培养了我们的历史意识、爱国精神和文化自信。

通过深入研究和思考这些知识点,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更好地为中国的未来发展贡献力量。

高考历史重要事件归纳总结

高考历史重要事件归纳总结

高考历史重要事件归纳总结
一、辛亥革命
- 时间:1911年
- 事件概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大的政治革命,
推翻了清朝封建,建立了中华民国。

二、五四运动
- 时间:1919年
- 事件概述: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反对帝国主义和
封建主义,倡导民主、科学、进步,对中国社会和思想产生了深远
影响。

三、抗日战争
- 时间:1937年-1945年
- 事件概述: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对日本侵略的全面抵抗战争,是二战中重要的东方战场,表现了中国人民的坚强意志和反抗精神。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时间:1949年
- 事件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从半封建半殖
民地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中国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

五、文化大革命
- 时间:1966年-1976年
- 事件概述:文化大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大的政治运动,
以破除旧思想、旧文化和旧制度为目标,对中国社会造成了巨大冲
击和混乱。

六、改革开放
- 时间:1978年至今
- 事件概述:改革开放是中国经济和社会体制改革的重要进程,为中国的现代化和国力提升提供了重要的推动力。

以上是高考历史重要事件的归纳总结,这些事件对中国的历史
和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是我们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关键内容。

高三历史必修一知识点

高三历史必修一知识点

高三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写一篇文章文艺复兴:从黑暗走向光明的历史奇迹1. 引言文艺复兴是欧洲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它标志着从中世纪的黑暗走向了现代的光明。

本文将介绍文艺复兴的起源、发展和影响,并探讨它对人类历史的重要意义。

2. 文艺复兴的起源文艺复兴起源于14世纪末期的意大利,这个时期被称为“黑暗时代”。

在这段时间里,欧洲大陆陷入了政治混乱、人民贫困和文化停滞的状态。

然而,在这个动荡的时期,一些思想家开始质疑传统的教义和权威,他们渴望回归到古希腊和罗马的文化传统。

3. 文艺复兴的发展文艺复兴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5世纪和16世纪的意大利。

当时,一系列的艺术家、学者和政治家开始在意大利各个城邦兴起。

这些人对于人类的能力和智慧的重新评估成为推动文艺复兴的力量。

例如,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画家、科学家和发明家。

他的作品展现了对人体结构和光影的独特观察,体现了人类智慧的高度。

此外,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剧作家,他的作品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不公正。

4. 文艺复兴的影响文艺复兴对人类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带来了艺术和文化的繁荣。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作品和文学作品被认为是人类创造力的巅峰之作,对后世的艺术和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其次,文艺复兴也促进了科学和技术的发展。

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和科学家开始运用实证方法来研究自然现象,这为科学革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最后,文艺复兴也对欧洲社会和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促使人们开始思考个人权利和自由,推动了民主和人权的发展。

文艺复兴的思想也为启蒙运动的兴起奠定了基础,进一步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5. 文艺复兴的重要意义文艺复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点,它从中世纪的黑暗走向了现代的光明。

它不仅带来了艺术和文化的繁荣,也推动了科学和技术的发展。

更重要的是,文艺复兴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和艺术家对人类的能力和智慧进行了重新评估,他们相信人类可以通过努力和创造力改变自己的命运。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归纳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 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世袭制的确立与发展- 宗法制的特点与影响- 分封制的实施及其作用2. 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 郡县制的创立与意义- 法家思想在秦朝政治中的体现- 秦始皇统一度量衡、文字、货币的重要性3. 汉朝的政治制度- 推恩令与罢黜百家的政策- 汉武帝时期的政治改革- 东汉时期的宦官专权问题4. 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 科举制度的创立与发展- 三省六部制的运作机制- 唐朝的盛世及其政治特点5. 宋元明清的政治制度- 宋朝的变法与新政- 元朝的行省制度- 明朝的内阁制度与宦官势力- 清朝的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军机处二、古代中国的经济与社会1. 农业经济的发展- 古代农业技术的进步- 土地制度的演变(井田制、均田制等)- 农业与手工业的结合2. 商业经济的兴起-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影响- 宋代商业的繁荣与市场经济的发展- 明清时期的商业网络与货币经济3. 社会结构与阶层- 士农工商的社会等级划分- 宗族制度与家族观念- 社会流动性的限制与机会三、中国传统文化与科技1. 儒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孔子与儒家思想的核心- 儒家经典与教育制度- 儒家文化对社会的影响2. 科技与发明- 四大发明(指南针、火药、印刷术、造纸术) - 古代天文学与数学的发展- 中医药学的理论与实践3. 艺术与文学- 诗歌、散文、小说的演变- 绘画、雕塑、建筑的艺术成就- 戏曲与音乐的多样性四、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与人物1. 重大历史事件-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 秦朝的统一与灭亡- 三国鼎立与南北朝的分裂- 唐朝的安史之乱与五代十国的割据2. 重要历史人物- 秦始皇与汉武帝的统治- 唐太宗与武则天的政治智慧- 宋太祖与成吉思汗的军事才能- 康熙帝与乾隆帝的文化成就五、中国与世界的关系1. 古代的对外交流- 汉朝的西域都护府- 唐朝的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 元朝的海上丝绸之路2. 近代的挑战与应对- 鸦片战争与不平等条约- 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与民主思想的传入以上是对高一历史必修一课程的知识点归纳,涵盖了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以及与世界的关系等多个方面。

高一必修一历史重点近代中国

高一必修一历史重点近代中国

高一必修一历史重点近代中国一、近代中国概述近代中国是指从19世纪中叶开始,到20世纪中叶结束的时期。

这个时期中国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变革,涵盖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

近代中国的历史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也是中国社会从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重要时期。

二、洋务运动及其影响洋务运动(1861-1895)是近代中国一项重要的改革运动,由同治帝发起,旨在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工业,强大国家实力。

洋务运动加速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推动了近代中国工业的发展。

然而,洋务运动也暴露出了中国社会腐败和封建势力的强大阻力。

最终,在甲午战争中,洋务运动被彻底瓦解。

三、戊戌变法及其失败戊戌变法(1898年)是清朝政府为了挽救危机而进行的一次维新运动。

变法由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主导,旨在进行政治、经济及教育方面的改革。

然而,变法运动遭到了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对,最终导致了清朝政府对变法运动的失败,而康有为等人也被迫流亡海外。

戊戌变法的失败,进一步加剧了近代中国的政治动荡。

四、辛亥革命及其对中国的影响辛亥革命(1911年)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革命运动。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国的第一个民主共和国。

辛亥革命的成功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的开始,为中国现代化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同时,辛亥革命也宣告了封建制度的彻底结束,为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了空间。

五、五四运动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五四运动(1919年)是中国自由思想和民主运动的重要里程碑。

五四运动始于对巴黎和约的抗议,最终演变成一场反对传统文化和封建社会的运动。

五四运动彻底颠覆了传统文化观念,提出了“民主”、“科学”、“民族”、“自由”的口号,对中国文化的进步和现代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六、抗日战争及其意义抗日战争(1937-1945)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场英勇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战争。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努力,最终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高一必修一历史知识点总结

高一必修一历史知识点总结

高一必修一历史知识点总结高一必修一历史课程是对古代至近代历史知识的系统学习,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的重要事件和现象。

本文将对高一必修一历史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课程内容。

一、古代历史概述古代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起始阶段,主要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个时期。

1. 原始社会原始社会是人类最早的社会形态,以狩猎采集为生计方式。

在这个时期,人类逐渐学会使用火,制作石器,发展语言和初步的社会组织。

原始社会末期,农业和畜牧业的兴起导致了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开始定居,形成了农耕文明。

2. 奴隶社会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私有财产的出现,奴隶社会逐渐形成。

这一时期的社会结构以奴隶主和奴隶的阶级对立为特征。

在中国,夏、商、周三代是典型的奴隶社会,特别是西周时期,分封制和宗法制确立了社会的等级秩序。

3. 封建社会封建社会是以土地为基础的社会形态,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是主要的社会阶级。

中国的封建社会从东周的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一直持续到清朝末年。

在这个长时期中,出现了多次统一与分裂的循环,如秦朝的短暂统一,随后的汉、唐、宋、元、明等朝代的更迭。

二、重要历史事件与人物在古代历史中,有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影响深远的历史人物。

1. 秦始皇统一六国秦始皇通过连年征战,最终统一了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他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如统一度量衡、文字、法律,这些措施对中国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 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被确立为国家的主导思想,这对后世中国的文化和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

同时,汉武帝还大力发展对外交流,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3.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的改革,使得唐朝进入了鼎盛时期,这一时期被称为“贞观之治”。

唐太宗的治国理念和政策,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治国的典范。

三、历史时期的文化与科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文化和科技也有着不同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万民法的作用:协调了罗马人与外邦人,外邦人与外邦人相互之间的关系,对于维系罗马帝国的统治起了重要作用。
13.罗马法的影响:a.现实影响:罗马法是罗马统治的有力支柱,它为国家权力提供法律依据,稳定了社会秩序,稳固了奴隶主阶级的统治。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罗马法的精神)这有利于调整社会和经济生活的纷争,缓解社会矛盾。实质:罗马法是奴隶主维护奴隶制度的工具。
21.《天朝田亩制度》的作用: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但是它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
22.《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
23.《马关条约》的影响:使中国的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受严重损失。巨额赔款,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新通商口岸的开辟,是列强侵略势力进入中国内地。允许外国在华投资设厂,拓展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14.代议制的作用:资产阶级不同集团的权益之争,在议会中得以和平的方式实现,有利于避免暴力冲突,对社会的稳定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15.《权利法案》的意义:为限制国王,保证议会权力提供了法律依据。标志英国君主立宪制开始以法律的形式确立起来。
16.1832年议会改革意义:加强了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作用,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四月提纲”: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以和平方式夺权。
七月流血事件的意义: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意味着革命和平过渡已不可能。
十月革命的意义: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十月革命成功的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沉重的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十月革命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也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17.法国1785年宪法: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
18.德意志统一的作用:a.积极作用:国家统一和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推动德国历史发展进入新时期。促进德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很快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b.消极作用:保留专制残余,造成德国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不彻底。保留军国主义传统,使德意志成为富有侵略性的国家。
中共的性质:新型工人阶级政党,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进行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
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国共两党合作形成。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意义:推动了反帝反封建的国民大革命的迅速展开。
北伐意义:基本结束北洋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革命势力由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
八七会议的意义:这次会议给正处于思想紊乱,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土地革命的意义:是农民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了田地,革命积极性提高。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意义:使根据地不断巩固扩大。
遵义会议的意义: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四一二、七一五政变影响: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国民革命失败。
北伐战争的意义:推动了工农运动的发展,革命区域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革命中心北移。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反动气焰。
南昌起义的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意义: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美关系缓和的意义:中国外交出现重大突破和转机。
中美,中日关系缓和的意义:在国际上掀起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从20世纪50年代起,因美国孤立遏制中国而形成的外交僵局终于被打破,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
《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也保证了祖国统一和迷住团结。
中国新时期立法成就: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198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体现了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1938年秋日本占领广州武汉的影响: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意义: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三大战役胜利的意义: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历史的结束,统一,独立的新中国即将诞生。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证实了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性。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的意义:
《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意义: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导思想。为促进世界和平与稳定,处理国与国之间历史遗留问题和解决国际争端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香港回归的意义: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一国两制”的第一次成功运用。为澳门和台湾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成功的范例。为世界其他国家实现国家统一或解决领土争端,提供了和平的范例,是世界上用和平方式解决国与国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的光辉典范。
24.《辛丑条约》的影响: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
25.辛亥革命的影响: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其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从此,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辛亥革命推翻“洋人的朝廷”,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创造了条件。
欧共体成立(欧盟成立)的意义:加强了西欧国家的经济合作,增强欧共体各国经济实力,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开始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为西欧政治的联合奠定基础。促进资本主义世界美日欧三足鼎立局面的形成。动摇了美国的霸权地位,冲击两极格局,促进了世界多极化趋势。
日本经济崛起的意义:20世纪80年代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进一步动摇美国霸权地位,促进资本主义世界美日欧三足鼎立局面的形成,冲击了两极格局,促进世界多极化趋势。
1987年台湾允许台民赴大陆探亲,经济文化交流的意义: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九二共识”的意义: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
杜鲁门主义的意义:美苏冷战从此开始。
马歇尔计划的目的:帮助欧洲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控制西欧。
北约建立的意义:它的成立是美国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重要行动,加剧了“冷战”的程度。
华约建立的意义:从此,欧洲出现了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古巴导弹危机:美苏冷战的高潮,结果说明优势在美国。
4.中央集权制的作用: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有效遏制了地方分裂势力,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5.行省制度的作用: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古代地方行省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6.军机处设立的作用:加强了皇权,标志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a.国内意义:结束了中国近代百年来屈辱的历史,迎来了一个人民期盼已久的独立自主的新中国。
b.国际意义:他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的士气。
c.思想意义:他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7.梭伦改革的作用:改革动摇了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8.克利斯提尼改革的作用: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公民参政权空前扩大,雅典的民主政治确立起来。
9.伯利克里改革的作用:是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黄金时代)。
10.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
a.正面评价:雅典民主的理论与实践,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民主氛围创造的空间,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
b.历史影响: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影响广泛而深远。罗马法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当代很多法律制度中的原则和做法,都可在罗马法中找到源头。近代时期,资产阶级根据罗马法中的思想,制定出保障自己利益的法律。他们还利用和发展了罗马法中的思想和制度,作为反对封建制度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力武器。
19.鸦片战争的影响:给中国带来巨大的 Nhomakorabea辱和深重的灾难。中国的大门被迫打开主权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20.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是中国丧失大片领土,主权受到更加严重的侵害。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