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差管理及表格学习资料
GMP偏差处理管理程序(含表格)
文件制修订记录1.0目的本文件规定了产品生产全过程和各经营工作中出现偏差的处理程序及要求,以加强对偏差的反馈处理,促进生产和经营工作正常进行。
2.0范围及职责本文件适用于产品生产检验工作的全过程和各经营工作系统出现的偏差。
在出现偏差时各部门应严格按此文件执行,本文件正式执行前由各部门经理负责培训本部门员工。
3.0定义偏差:在生产、经营工作中不论什么原因所发生的偏离标准(包括物料标准、质量标准、工作标准等);违反各项规程、规定的一切不正常现象,均为偏差。
如:生产操作、产品检验、设备运行、产品销售、物资采购等各方面。
根据在生产、经营工作中发生偏差的现象,将其分为以下四类:3.1物品管理工作中的偏差,如:物料的采购、验收、储存保管、领用发放,包括生产过程中的中间产品、半成品、成品,检验用试剂,留样等各类物品的管理。
3.2仪器、设备、公用系统使用,操作运行中的偏差,如:各部门仪器,设备的使用、操作,空调制水系统的运行,作业环境洁净度、温湿度控制等。
3.3产品生产、检验中的偏差,如:工艺规程、工艺参数、检验规程的制定、执行,产品质量、收率偏离标准的现象等。
3.4业务工作中的偏差,如:工作差错、失误以及违反管理制度规定的工作现象。
4.0处理程序出现偏差应立即进行处理,根据不同类别采取不同的处理程序。
4.1物品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偏差4.1.1仓储部库管员在到货验收时发现不合格,及经质量检定部门判定不合格时,按照《不合格物料的管理办法及处理程序》进行处理。
4.1.2各物品使用管理部门的库管员,对其所管理的物品同样要做好入库物品品名、规格、数量等验收,记录等工作,如发现不符有权拒绝入库。
4.1.3由于仓库贮存条件达不到物料的贮存条件或发生突然变化时,库管员应及时通知本部门领导和设备部、质保部,由质保部组织分析原因,可能产生的影响和解决措施,设备部负责具体的处理解决工作。
对库存物品需进行复检的,由质检部负责物品检验。
偏差处理管理规程
部门:质量保证部 题目:偏差处理管理规程编码:修订:SMP-01-0036-01替代:起草:SMP-02-0005-04审阅:审核:批准:执行日期: 份数:日期: 分发部门:日期:日期:目的:规范 GMP 执行中涉及的所有与已批准的程序或标准发生偏离的偏差处理,确保产生 的偏差作出正确处理,以保证产品质量。
范围:适用于本公司除质量控制 OOS 之外的所有的偏差处理。
如生产、储运、验证等过程 产生的偏差。
责任:质量保证部、质量控制部、生产技术部、工程部、市场部等对本规定的执行负责。
内容 1 偏差定义:与已批准的程序或标准的任何偏离。
如批准的生产工艺规程、质量标准、检 验方法、生产操作规程、设施设备操作规程等。
偏离分析检验标准的情况,按照《超标检验结果调查和处理标准操作程序》的要求进 行处理。
2 偏差级别:根据偏差的严重程度不同可分为微小偏差、一般偏差和重大偏差三类。
2.1 微小偏差是指发现后可以采取措施予以纠正、现场整改,无需深入调查即可确认对产 品质量无实际和潜在影响的偏差。
例如:生产前发现所领物料与生产不符且未进行进一步 生产即采取退库;生产中由于设备不稳定、调试导致的物料补领等;不会对产品质量造成 影响的状态标志内容不完整或丢失;纸箱、标签打印错误但未使用;生产记录未按要求填 写;退货数量与实际数量不符等。
2.2 一般偏差是指可能对产品质量造成可挽回的实际和潜在影响的偏差。
即在偏差出现 后,需对产生的原因调查清楚,采取恰当的纠正和预防措施才能继续生产,并保证生产出 的产品符合质量标准且无潜在质量风险。
例如:设备故障或损坏导致生产暂时停止、清场 不合格可能引起环境污染;状态标志不全导致产品准确计量;生产记录中未记录关键参数; 电子监管码未扫描上传等。
2.3 重大偏差指已经或可能对产品质量造成不可挽回的实际和潜在影响的偏差。
偏差出现 后,已明显对产品质量产生了影响,需对其重新处理或销毁处理等或者当时没有发现产品的质量发生变化,但产品质量在贮藏过程中可能存在隐患,需对该产品进行重点留样及稳 定性考察并可能采取产品召回等。
偏差
西南药业 钱应璞 2019年10月1260日19年10月16日
2200
新版GMP知识讲座
5、偏差报告
偏差发生后,发生部门的主管、技术人员或 其授权人应立即向质量管理部门提供真实全面的 偏差信息。
• 企业还应当采取预防措施(CAPA)有效防止类似偏差 的再次发生。
• 新增条款 • 增加偏差处理记录的控制要求,并提出偏差处理质量调查、纠正措
施的制定要求。 • 明确偏差处理的程序,强调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类似偏差的再次发生。
西南药业 钱应璞 2019年10月1260日19年10月16日
66
新版GMP知识讲座
• 偏差也可能没有在操作过程中被发现,而是在记录 复核或审核过程中被识别出来。在对此类偏差进行调查、 定义纠正(Correction)行动和纠正预防措施(CAPA)或偏 差趋势分析的过程中,应包括对员工是否具备适当偏差 识别能力的评估;必要时应采取适当的改进措施(例如 培训、职责或职务的调整等)。
西南药业 钱应璞 2019年10月1260日19年10月16日
• 任何偏离预定的生产工艺、物料平衡限度、质量标准、检验 方法、操作规程等的情况均应立即报告主管人员及质量管理 部门,报告时应给出准确、完整的信息,以便进行偏差的正 确分类和(必要时)组织进行调查和处理。
西南药业 钱应璞 2019年10月1260日19年10月16日
1188
新版GMP知识讲座
当发生下列事件或结果时,必须填写偏差报告
• 通常对偏差理解为:与已经批准的影响产品质量的标 准、规定、条件、安全、环境等不相符的情况,它包 括药品生产的全过程和各种相关影响因素。
药品质量偏差管理规程(含表格)
药品质量偏差管理规程(ISO9001-2015/GMP)1.0总则1.1目的:规范各类偏差的处理程序,保证所有的偏差都得到调查和评估,有适当的经批准的纠正、预防措施实施,避免偏差再次发生。
1.2范围:本文件适用于影响产品质量的所有发生的偏差,包括:物料、产品、工艺过程、程序、标准、厂房设施、设备、环境控制、计量校准、验证、以及与质量相关的涉及操作规程执行等所有活动所发生的偏差。
1.3责任:本文件由化验室负责起草,化验室主任负责审核,生产负责人负责批准;各部门负责人、各工序班组长负责实施。
1.4定义:指对已批准的程序、指令、或建立标准的偏离,是非计划的不符合已建立的操作规程、批记录、法律法规文件、验证体系、测试方法等,该事件可能会影响产品的质量。
2.0各级人员的偏差责任:2.1.事件发现人:负责及时识别偏差,如实记录偏差,并立即将事件及时的通报部门主管;2.2.偏差发生部门主管:对所发生的事件采取应急处理措施;负责将事件立即报告给化验室;参与偏差分析与调查团队。
2.3.化验室:2.3.1.化验室:确认所采取的紧急处理措施;负责偏差的分类和偏差的编号并归档;对偏差进行分级;协调偏差调查;实施和跟踪纠正与预防措施的实施,评估纠正与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对偏差进行定期回顾并完成回顾报告;参与偏差风险管理;负责保存偏差调查、处理的文件和记录。
2.3.2.化验室主任责人:评估和批准所采取的应急处理措施;确认对偏差进行分级;确定偏差的调期限;指定偏差调查负责人,负责调查偏差事件,该调查负责人必须有能力对偏差的原因进行如实地调查和记录;决定偏差所影响的物料/产品的处理意见;审核批准偏差调查报告;批准纠正与预防措施的实施方案;审核批准偏差风险评估报告;对重大偏差、次要偏差的纠正与预防措施实施情况进行审核,关闭偏差。
2.4.偏差调查小组:由化验室、生产部、物资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或其授权人组成。
负责调查偏差根本原因或者最可能的原因;评估应急处理措施是否得当;对偏差的影响范围进行评估;对偏差的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价,确定风险等级;提出纠正与预防措施的实施方案;负责执行实施纠正与预防措施计划。
偏差处理管理规程
4.2.2.2 主管人员及QA到现场后,先了解偏差发生情况、已采取的紧急措施后现场处理情况,然后跟主管领导沟通,对偏差的类别再次评定,确定是否进一步采取纠正措施。如果需要,制定进一步的纠正措施并实施。QA根据采取的措施后的情况进行评估,防止偏差扩大发展。处理完成后,主管人员组织相关人员填写《偏差调查处理(二)---偏差处理及初步评估单》并将其和询问记录、《偏差发现及处理报告单》一起转交部门领导,同时详细说明偏差情况和现场QA评估意见。
生产、检验过程偏差,还要填写:
过程涉及的设备名称
设备型号
设备编号
偏差详细描述:
发现人: 日期:
1、 偏差的分类初步评估:
对产品质量实际和潜在影响: 1、无 ------------------- 微小偏差 □
2、可以挽回-------------- 一般偏差 □
3、已经或可能不可挽回------ 重大偏差 □
部门:
质量保证部
题目:偏差处理管理规程
编码:
修订:
替代:
SMP-02-0005-04
起草:
审阅:
日期: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执行
日期:
份数:
分发部门:
目的:规范GMP执行中涉及的所有与已批准的程序或标准发生偏离的偏差处理,确保产生的偏差作出正确处理,以保证产品质量。
质量管理偏差
质量管理文件(偏差、变更、质量风险、纠正和预防措施)培训资料(一)偏差处理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对本公司生产活动中发生的偏差(即与批准的指令或规定的标准的偏离)做调查和处理,特制定本程序。
二、范围本程序包括,但不仅是限于下列本公司生产活动中发生的偏差:1、生产操作中的偏差;2、对生产工艺规程中规定的时间限制的偏差;3、收率的偏差;4、中间体、半成品、成品在符合规格标准上的偏差(即不合格);5、每批原料收发平衡帐的偏差;6、验证中的偏差;7、仪器校验中相对于合格校验标准的偏差;8、任何偏离规定程序的情况(包括厂房、设施等硬件);9、投料过程的偏差;10、检验中的偏差11、任何与生产有关的与SOP不一致的行为。
三、责任本公司所有参与生产活动的员工四、内容1、偏差处理当发现偏差时,当事人或检查人应立即对有关偏差进行记录(如批记录中的偏差栏)并报告主管领导如:班组长、车间主管(和现场QA),必要时终止偏差;当事人和主管领导(和QA)首先应对偏差进行初步分析判断,分析偏差是否可能对产品质量造成影响或影响程度。
填写“偏差评估单”并通知QA,由QA对偏差进行充分的评估确定2、偏差评估QA主管按“偏差评估单”对偏差进行评估,决定偏差性质、涉及的方面、等级、是否需要进行调查及是否需要通知相关方,由质量部经理审核并提出相关意见。
若评估为重大偏差,则需生产副总审核并提出意见;若为成品的重大偏差则需总经理审核并提出意见2.1由偏差的性质分类偶发事故-由操作人员无法控制的因素所造成的无法符合已批准的指令或规定的标准;计划性偏差-操作人员经主管批准而作出的有依据的变更;无意偏差-操作人员不知晓或没识别的疏忽或错误;2.2评估偏差涉及的方面:如:涉及设备/设施,文件/记录等。
2.4评估偏差是否需要调查2.4.1所有偏差必须进行调查,而其整改也可以作为调查的一部分。
2.5偏差是否通知相关方严重违反GMP原则和有关药事法规的偏差及可能对相关单位造成影响的偏差需第一时间通知相关方,可用书信、传真或email等的方式,详见附件。
偏差及偏差处理规定
1 目的建立偏差及偏差处理规定,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对偏差作出正确的处理。
2 范围车间生产过程中的一偏差。
3 责任车间主任、工艺员、各班班长及生产操作人员均有责任按本规定执行。
4 内容4.1 偏差处理的内容4.1.1 物料平衡超出收率的合格范围。
4.1.2 生产过程中时间控制超出工艺规定的时间。
4.1.3 生产过程工艺条件发生偏移、变化。
4.1.4 生产过程中设备突然异常,可能影响产品质量。
4.1.5 产品质量发生偏移。
4.1.6 标签实用数、剩余数、残损数之和与领用数发生差额。
4.1.7 生产中的一切异常。
4.2 偏差处理原则:确认不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符合偏差允许的范围之内。
4.3 偏差处理程序:4.3.1 凡发生偏差时,由发现人填写偏差通知单,写明品名、规格、批号、数量、工序、偏差内容、发生过程、原因、地点,填表人签字及日期。
将偏差通知单交车间班长,并及时通知车间主任及质监员。
4.3.2 车间主任会同有关人员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处理建议:4.3.2.1 确认不影响产品最终质量的情况下继续生产。
4.3.2.2 确认不影响产品最终质量的情况下进行重新加工。
4.3.2.3 确认不影响产品最终质量的情况下采取再回收,或采取补救措施。
第 2 页/共 2 页4.3.2.4 确认可能影响产品质量,应报废或销毁。
4.3.3 车间工艺员将上述建议(必要时应验证)写出书面报告,一式两份,经车间主任签字后附于偏差通知单之后,报质管部、技术部,经部门经理审核签字后,报主管副总批准,一份留质管部,一份送回车间。
4.3.4 车间按批准的建议组织实施。
实施过程要在技术人员和质监员的控制下进行,并详细记入批记录,同时将偏差通知单、调查报告及处理措施和实施结果等附于批记录之后。
4.4 相关事宜:若调查发现有可能与本批次前后的批次产品有关连时,则必须立即通知质管部经理,采取措施停止相关批次产品的放行,直至调查确认与之无关方可放行。
偏差管理
2015年广东省继续教育课程-药品生产
广东省执业药师注册中心
记录保存 企业应明确规定偏差调查,处理的文件和记 录保存的职责、方式和保存期限。 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保存所有与GMP和质量管 理体系有关的偏差调查、处理的文件和记录。 与批生产、批包装过程有关的偏差记录和调 查报告应纳入批记录。
2015年广东省继续教育课程-药品生产 广东省执业药师注册中心
4 3 2
Critical Deviation Major Deviation Minor Deviation
1
0 0 1 2 3 4 5 6 7 8 9
Probability & Detectability
图1偏差风险评估结果
2015年广东省继续教育课程-药品生产
2015年广东省继续教育课程-药品生产 广东省执业药师注册中心
表6 常见的偏差处理措施
处理关键偏差需 立即开展的措施(必要时) 批否决 责任人 质量受权人 完成时限
生产工艺否决
设备、设施或房间的否决 联系监管当局
生产负责人
该问题的专业部门负责人 注册负责人
联系相关客户
其他措施
2015年广东省继续教育课程-药品生产
广东省执业药师注册中心
表5 偏差风险评估
级别 重大偏差(高风 险) 分值 3 概率(O) 严重性(S) 可检测性(D)
经常发生 导致产品致命缺 风险不容易被发 (多于每月1 陷,如发生会导 现或通过取样方 次) 致产品的召回或 能发现。 政府的行政措施。 可能会发生 如发生,会导致 (少于每月1 产品质量风险。 次) 定期检查可以发 现。
2015年广东省继续教育课程-药品生产
广东省执业药师注册中心
这里指的“程序”(指导文件,instruction) 指广义“生产”(manufacturing)活动的 程序文件,偏离非“生产”(Production) 类的程序(例如仓储程序和试验室程序) 也完全可能导致对产品质量的不良影响。
SOR-QA-22-04偏差处理及纠正预防措施表格(1)
□进行稳定性试验
□进行仪器仪表的校验
□设备和设施的变更或者维修;
□对供应商进行控制或者变更
□修订相关的工艺规程或生产记录;
□其它 (简单描述):
具
体
内
容
实施
项目名称
计划完成日期
负责人
跟踪检查人
纠正预防措施的审核
可行性及其风险的评估
□1.责任人和完成期限明确
□2.可有效地解决问题和缺陷
批准人:批准日期:
偏差调查表编号::□纠正预防措施编号:
品保部
日期:
送件人:送件日期:
接收人:接收日期:
本件一式两份,一份交纠正预防措施执行负责人,一份留品保部保存。
SOR-QA-22-04
6.处理措施的执行、确认和关闭
实施执行
检查
□已接到执行通知单
1.相关文件的修改
文件名称
编 号
生效日期
确认人
2.涉及物料产品:
增加额外检验
增加稳定性考察
报告质量受权人
其它要求
偏差调查表编号::
风险评估
评估表
偏差严重性
微小
轻度
中度
重度灾难发生可能性 Nhomakorabea0~1/年
2~4/年
1~2/季
1~2/月
1~2/周
分值
1
2
3
4
5
风险值=发生的可能性×造成后果的严重性,在上面相应格子内打√
风险的级别: □低(1~9) □中(10~19) □高(20~25)
需要说明的内容(如有):
相关部门调查负责人/日期:
SOR-QA-22-04
2.偏差的调查
偏差管理
广东省执业药师注册中心
二、偏差分类
根据偏差管理的范围,可将偏差分为实验 室偏差和生产过程偏差(非实验室偏差); 根据偏差对药品质量影响程度的大小,可 将偏差分为重大偏差、主要偏差和微小偏 差,具体见表1。 根据偏差发生情况分为偶发事故、有意偏 差和无意偏差,具体见表2。
销售负责人
质量保证负责人
5、时限 偏差报告时限 应针对从偏差发生部门到质量管理部门的 信息传递,明确质量部门的联系人,并制 定一个具体的偏差报告时限(例如:1天之 内)。 2010年修订GMP规定为“立即报告”。
2015年广东省继续教育课程-药品生产
广东省执业药师注册中心
偏差调查和处理时限
2015年广东省继续教育课程-药品生产 广东省执业药师注册中心
4 3 2
Critical Deviation Major Deviation Minor Deviation
1
0 0 1 2 3 4 5 6 7 8 9
Probability & Detectability
图1偏差风险评估结果
2015年广东省继续教育课程-药品生产
2015年广东省继续教育课程-药品生产
广东省执业药师注册中心
表1 偏差的分类(影响程度划分)
分类 含义 重大偏差 主要偏差 微小偏差 属于细小的对法 规或程序的偏 离,不足以影响 产品质量。
可能对产品的质量、 可能对产品的 安全性或有效性产 质量产生实际 生严重的后果或可 或潜在影响的 能导致产品报废的 偏差。 偏差。
2015年广东省继续教育课程-药品生产
三、偏差管理的人员职责和资质
1、偏差管理程序应规定相关人员的职责,包括见表3
项目管理进度偏差汇报表格
3
-2
张三
完成得较快,提前进入下一阶段。
需求分析
2023-04-06
2023-04-15
2023-04-08
2023-04-18
10
11
+1
李四
需求变更导致工期延长。
系统设计
2023-04-20
2023-05-01
2023-04-22
2023-05-05
12
14
+2
王五
设计过程中遇到技术难题。
编码与测试
项目管理进度偏差汇报表格
以下是一份项目管理进度偏差汇报表格的简单示例。你可以根据实际项目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任结束日期
计划工期(天)
实际工期(天)
进度偏差(天)
负责人
备注
项目启动
2023-04-01
2023-04-05
2023-04-01
2023-04-03
2023-05-08
2023-06-01
2023-05-10
2023-06-05
25
27
+2
赵六
编码过程中发现需求不明确。
用户培训与上线
2023-06-10
2023-06-25
2023-06-12
2023-06-28
16
17
+1
钱七
用户培训时间较长,导致上线延迟。
在这个表格中,每一行对应一个任务,包括计划开始日期、计划结束日期、实际开始日期、实际结束日期、计划工期、实际工期、进度偏差、负责人以及备注等信息。通过对比计划和实际情况,可以清晰地了解项目进度的偏差情况,以便及时调整和管理。
偏差处理表
偏差结果:
签名: 日期:
偏差事件简单描述:
分析可能的原因:
建议采取的措施或应急处理措施:
部门负责人: 日期:
B:品管部意见
偏差分类:□次要偏差;□主要Hale Waihona Puke 差;□重大偏差签名: 日期:
是否采取纠正预防及持续改进措施表 是□;否=□
调查小组成员:
偏差处理表
A.由偏差发现部门填写:
偏差名称(产品/物料/系统)
偏差编号
发现人
发现时间
年 月 日 时
产品/物料/系统编号
批号
发生部门
批次
发现地点/房间号
数量(受影响部分)
如为生产或检验过程的偏差还应标明:
过程涉及的设备名称
设备型号
设备编号
偏差内容:
检验结果超标(原辅料□/中间体□/半成品□/成品□/包材□);环境□;物料□;工艺参数□;设备/设施□;校验□;文件/记录□;人员/实施□;产品污染或混淆□;变更控制偏差□;标识偏差□;其它□;
偏差管理及表格
1.目的:确保所有的偏差都得到适当的调查或合理的解释,并采取措施以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出现,保证产品质量。
2.依据:《GMP》(1998年修订)第61、75条;《药品GMP认证检查评定标准》7515;《原料药的优良制造规范GMP指南》(ICH Q7a)2.16和2.22条款4;ICH Q7a专家问答section2。
3.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原料药生产过程中所有违背或偏离规定标准或已批准指令的偏差的管理。
4.责任人:QA经理、发生偏差的部门经理、所有参与偏差调查与处理的人员。
5.发放部门:QA、QC、生产一部、生产二部、仓库、工程部、供应部6.程序:6.1 偏差定义:原料药生产过程中与批准的指令或规定的标准的偏离。
6.2 在公司原料药生产过程中,所有与规定标准或已批准指令偏离的情况都应按本程序进行处理,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6.2.1 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偏差。
例如:工艺参数不在规定的范围内,物料投料量错误,没有按规定程序操作,发酵过程染菌等。
其中由于染菌导致的偏差,必须按关键偏差进行管理,其偏差原因调查同时需要依据32*050《发酵染菌的调查程序》,调查的记录按偏差调查记录管理。
6.2.2 检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
例如:检验仪器发生故障,人员操作未按规定程序进行,在取样或检验过程样品被污染、检测结果与标准不符等。
其中当检验出现OOS时,QC在调查前应及时通知QA,OOS调查程序依据25*261《QC检验结果超标调查管理规程》、25*245《中间体检验结果偏差调查程序》,调查记录可用25*261的附件,记录表格应附在偏差档案中。
6.2.3 所有设备、仪器、仪表、衡器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偏差。
例如:仪器、仪表不在校验有效期内,设备损坏,仪器、仪表、衡器校验(日校和周期性校验)时发现不合格,检验仪器发生故障,仪表示数明显与实际不符等。
6.2.4 公用系统,如空气净化系统、水系统、动力系统出现的偏差。
例如:监测数据超出规定范围或监测结果相对于以往检测数据有较大的波动。
记录及偏差管理PPT课件
3
记录的一般要求
4. 日期的填写 :例如,“2005年12月1日”,可以 写成“2005.12.1” 或“2005.12.01”,但不得 写成“05/12/01”或“05.12.01”。
5. 姓名应签全名,不可简写、草写,或只写姓或名。
4
记录的修改要求
❖ 记录应保持整洁,不得任意涂改、撕毁或重新描写 记录,不得使用涂改液。
4. 其他与规定程序和要求不相符的偏离。
11
其他偏差
1. 仪器校验偏差:仪器在检验过程中不符合标准。 2. 文件偏差:包括记录印刷或打印差错、文件打
印差错等。 3. 仓库温湿度超标、除OOS外的检验偏差。
12
导致偏差的素
▪ 人员 ▪ 机器 ▪ 物料 ▪ 方法 ▪ 环境
13
偏差诱因及预防
❖ 偏差诱因
22
Where何地
▪ 何地发现了问题? ▪ 何地发生了问题? ▪ 以前在何地发生过类似问题?
23
Why为什么
▪ 偏差发生的可能原因? ▪ 偏差原因的调查。 ▪ 偏差原因的最终确定。
24
一般偏差的处理
一、在上报偏差事实报告表后,QA判定为一般偏差。 同意发生部门进行偏差处理,并发放“跟踪检查记 录”。偏差发生部门需要记录的内容包括:
1. 偏差的发生情况,包括相应的记录及附件; 2. 偏差的原因分析(有理有据); 3. 偏差的纠正预防措施,例如:一般检验偏差发生后,要记录
重新检测的情况和检测结果(见记录本xxx) 。 4. 培训:包括发生偏差的培训及相关SOP(附培训表复印件)。 5. 签名/日期:跟踪表完成后,调查人应签名确认,包括附件。
16
偏差的报告程序
▪ 偏差发生部门责任人对偏差进行初步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
偏差处理培训课件
应用场景
调查表广泛应用于市场调研、 用户调研、社情民意调查等领 域,用于收集广大受访者的信 息,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优势
调查表法可以大规模地收集和 整理数据,适用于不同领域和 人群,同时能够量化受访者的 观点,方便进行数据分析和处
理。
鱼骨图法
定义
鱼骨图法是一种用于因果分析的 工具,通过将问题或结果(称为 “鱼头”)与可能的原因(称为 “鱼骨”)联系起来,帮助人们 系统地分析和探究问题的根源。
制定预防措施与应急预案
分析偏差产生原因
针对已发生的偏差,分析其产生的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进 行预防。
制定应急预案
根据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 通讯联络、现场处置等方面的工作要求。
05
偏差处理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员工对偏差处理不重视
总结词:意识淡漠
详细描述:员工对偏差处理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对偏差现象视而不见,缺乏责任 心和敬业精神。
遵守法规要求
处理偏差是遵守相关法规和伦理要 求的重要体现,可以确保临床试验 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提高研究效率
及时处理偏差可以减少数据清理和 修正的工作量,从而提高临床试验 的效率。
02
偏差处理流程
偏差识别
识别偏差
培训员工学会识别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偏差,如试剂品牌差异、仪器误差等。
记录偏差
一旦发现偏差,应立即记录下来,包括偏差的具体表现、涉及的样品和仪器等信 息。
04
偏差处理的系统化方法
建立偏差处理程序
要点一
明确偏差处理的流程 和责任人
建立偏差处理程序,明确规定偏差报 告、调查、分析、整改等环节的流程 和责任人,确保问题得到及时处理。
偏差管理及控制图
• (二)偏差调查 • 1.操作偏差 操作人员报告,在检验操作中操作人员的 手套碰到针头,并立即在无菌检查原始记录中说明。在培 养后,发现长菌。 • 2.鉴别 将长菌的培养基进行微生物分离和鉴别,结果 污染菌均人表皮葡萄球菌。 • 3.环境监测结果 当天及相邻时间无菌室环境处于良好 的受控状态; • 4.产品灭菌前含菌量 及耐热试验 灭菌前的含菌量均小 于1CFU/100ml,且耐热试验合格(100℃× 10分钟处理 后检测)。 • 5.产品灭菌工艺参数 最终灭菌,Fo值大于11分钟。 • 6.批产品的灭菌冷却用水的微生物检查 水的微生物含 量小于CFU/100ml 13
17
•
• • •
案例三(取样偏差)
(三)偏差分析
1可排除实验误差。 2.注射用水循环系统并未遭受污染。 3. A2超标时期A2处于停用状态,取样点的管路是死角。 死角中的积水排放不充分,就会使样品不具有代表性。
• (四)结论 • 超标结果是由于取样操作不当使所取样品不具有代表性。 • • (五)纠偏措施 • 1.加强取样程序的管理,取样人员均应经过充分培训,取 样应有相应的取样记录.对特殊取样点(如A2),应在现场给予 专门培训,确保所取样品具有代表性。 • 2用水结束后,应及时将死角管路中的积水排尽 。
28
控制图作用 科学的反映产品的质量动态和趋势; 对历史生产情况的系统了解; 提前发现异常隐患,体现预防为主的 原则; 可进行现场质量的动态监控。
29
不断发现生产过程 不稳定的因素
过程控制
时间
受控 (消除了特殊因素)
不受控 (存在特殊原因或非随机原因)
30
尽量减少目标值附近 的生产过程变量
9
生产过程调查
8偏差管理及控制图
3.偏差产生后的评估思路: (1) 产品质量是否因此受到影响 (2) 相关法律法规的符合性如何 (3) 对验证系统有没有影响,是否需要进行再验证 (4) 是否需要稳定性考察 偏差的判断需从质量、法规、风险、价值四方面结合评估。
5
偏差管理
偏差总是难免的 . 通常将偏差分为两类,一类是计划性偏差(变更), 另一类是意外性偏差。 实验室还有一类特殊偏差,就是异常或超标结果。 一旦发现检验结果异常或超标,均应及时采取相 应的调查措施,尽快找到偏差根源。
6
OOE = Out Of Expectation非期望结果: 非期望结果: 非期望结果 实验结果超过历史的,预期的或先前的趋势 限度 限度。 实验结果超过历史的,预期的或先前的趋势/限度。以下类别 的结果均称为非期望结果 重复测定结果或重复制备的样品的结果显示精密度不符合规定 的可接受限或精密度不能满足要求。 的可接受限或精密度不能满足要求。 实验结果不正常(包括该结果符合质量标准,但不是正常的值) 实验结果不正常 包括该结果符合质量标准,但不是正常的值 包括该结果符合质量标准 OOT = Out Of Trends 超趋势结果: 超趋势结果: 是指随时间的变化,产生的在质量标准限度内, 是指随时间的变化,产生的在质量标准限度内,但是超出预期 期望的一个结果或一系列结果(比如稳定性降解产物的增加)。 期望的一个结果或一系列结果(比如稳定性降解产物的增加)。 不符合其它规定的可接受限度的结果 OOS 结果: 结果: 从一个规定实验规程中得到的不符合所建立的质量标准或可接受 标准的结果。 标准的结果。 复验: 复验: 用相同的实验样品或由取自某批次的原始样品中得到的 或制备的新的实验室样品来重复一个实验。 或制备的新的实验室样品来重复一个实验。
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目的:确保所有的偏差都得到适当的调查或合理的解释,并采取措施以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出现,保证产品质量。
2.依据:《GMP》(1998年修订)第61、75条;《药品GMP认证检查评定标准》7515;《原料药的优良制造规范GMP指南》(ICH Q7a)2.16和2.22条款4;ICH Q7a专家问答section2。
3.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原料药生产过程中所有违背或偏离规定标准或已批准指令的偏差的管理。
4.责任人:QA经理、发生偏差的部门经理、所有参与偏差调查与处理的人员。
5.发放部门:QA、QC、生产一部、生产二部、仓库、工程部、供应部6.程序:6.1 偏差定义:原料药生产过程中与批准的指令或规定的标准的偏离。
6.2 在公司原料药生产过程中,所有与规定标准或已批准指令偏离的情况都应按本程序进行处理,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6.2.1 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偏差。
例如:工艺参数不在规定的范围内,物料投料量错误,没有按规定程序操作,发酵过程染菌等。
其中由于染菌导致的偏差,必须按关键偏差进行管理,其偏差原因调查同时需要依据32*050《发酵染菌的调查程序》,调查的记录按偏差调查记录管理。
6.2.2 检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
例如:检验仪器发生故障,人员操作未按规定程序进行,在取样或检验过程样品被污染、检测结果与标准不符等。
其中当检验出现OOS时,QC在调查前应及时通知QA,OOS调查程序依据25*261《QC检验结果超标调查管理规程》、25*245《中间体检验结果偏差调查程序》,调查记录可用25*261的附件,记录表格应附在偏差档案中。
6.2.3 所有设备、仪器、仪表、衡器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偏差。
例如:仪器、仪表不在校验有效期内,设备损坏,仪器、仪表、衡器校验(日校和周期性校验)时发现不合格,检验仪器发生故障,仪表示数明显与实际不符等。
6.2.4 公用系统,如空气净化系统、水系统、动力系统出现的偏差。
例如:监测数据超出规定范围或监测结果相对于以往检测数据有较大的波动。
6.2.5 在仓储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偏差。
例如:称量错误,物料收发不平衡,记录与实物不一致,人员实际操作程序与规程不相符(如自动灌装系统的操作、物料的分装操作)等。
6.2.6其它与规定标准或已批准指令相违背的偏差。
6.3 根据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不同,将偏差分为微小偏差、一般偏差和关键偏差三类。
6.3.1微小偏差:生产中出现偏离规定、标准的情况,但明显不会影响产品质量的偏差;比如:运转中的设备配件松动、极短暂的停电(但未影响到控制参数的变化)等;6.3.2 关键偏差:任何违背或偏离关键工艺参数所引起的偏差、影响(造成产品/中间产品不合格,导致产品/中间产品报废、返工甚至再加工的偏差)或可能影响产品质量的偏差,比如:终产品的杂质含量超标、发酵染菌等;以及对一般工艺参数的严重背离而引起的偏差。
6.3.3 一般偏差:除微小偏差、关键偏差范围以外违背操作程序或者标准的情况,不会对产品/中间产品质量造成明显影响的偏差。
6.4 偏差处置程序:6.4.1当操作人员发现任何与确定程序或标准不一致的偏差时,应立即向工段长或岗位负责人报告,经现场核实、确认(必要时采取应急措施,以避免偏差的扩大),由当事操作人员写出《偏差通知单》,详细描述偏差发生情况,已采取的应急措施也应一并写清楚,经本部经理签字后报QA 负责各部的质量管理员处确认并签署意见;如为中、夜班发生的偏差,岗位可通过电话或其他方式向部门经理报告后,然后将《偏差通知单》报至当班的QA现场管理员处,部门经理的签字确认应在次日上午补签。
6.4.2 QA人员接到偏差通知后,应立即对该偏差进行评估(必要时根据需要组织偏差发生部门、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同时应对采取的应急措施是否得当作出评价,如果需要采取额外的补充措施,应立即通知相关部门。
然后依据偏差的分类定义来确认偏差的类别,对于确认为一般和关键的偏差需报QA经理审批。
如需作其它辅助工作(如对产品化验)方能判定偏差类别时,可待辅助工作完成后再作判定;涉及QC的OOS调查,如确认为产品质量问题,QA质量管理员在评估确定该偏差类别后,通知生产部门进行相应调查。
6.4.2.1确认为微小偏差:若经QA确认为微小偏差,操作人只需在批生产记录或相关记录中写明情况及采取的措施即可,不必再进行额外的调查;同时QA质量管理员对此类偏差登记台帐备查;部门和QA在进行批记录审核时,一并对此类偏差进行审核;若同类微小偏差连续发生三例以上(含三例),即应对此引起注意,按一般偏差进行调查、处置;6.4.2.2 确认为一般偏差:由QA通知偏差产生部门,以偏差产生部门为主负责进行调查,如果该偏差涉及其他相关部门,可由QA质量管理员组织相关部门介入共同进行调查,需将偏差的原因调查清楚,并作出合理的解释,必要时制订处理预案并采取纠正预防措施;处理预案和纠正预防措施应由QA质量管理员批准后执行,处理预案和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由偏差发生部门或相关部门负责追踪检查。
偏差处理完毕,偏差记录及相关资料应及时交QA质量管理员审阅并归档。
6.4.2.3 确认为关键偏差:由QA人员组织偏差产生部门、相关部门等必要部门组成偏差调查小组,确定调查小组成员及分工,按分工和计划实施调查;对于疑难偏差,还要设计、确定方案及完成期限等项目;偏差调查小组对偏差产生的原因进行调查,同时应调查清楚该偏差所影响的产品及批次。
将调查过程及其偏差产生的原因、所影响的产品批次完整地填写于偏差调查记录中;同时应查看偏差史上是否有同类的事件发生,如有,需要评估原有的整改措施是否得到执行,措施是否得当,以此判断是否需要采取额外的更严格周密的措施。
根据调查情况,偏差调查小组还应制订出具体的处理方案及其纠正预防措施,首先由本部经理审核,然后交QA经理、质量主管副总经理审批。
6.4.2.4 处理方案及其纠正预防措施★原辅料、包装材料不合格,由经营部或其它部门提出处理方案及其纠正预防措施。
对于经评估分析后可用于产品生产的原辅料、包装材料,QA应对产品的质量情况进行追踪。
★中间体、原料药不合格(包括发酵过程中的染菌),由生产部提出处理方案及其纠正预防措施。
对于需返工或再加工的产品,生产部必须写清楚“再加工”工艺过程或“返工”的工艺步骤,须经质量主管副总经理批准后方可进行处置,执行25*180《返工、再加工管理规程》中的相关规定。
生产部在对产品处理前,应通知QA,QA应对产品的处理过程进行监控,同时应将产品的处置情况、质量状况、及销售去向等相关信息记录在偏差追踪记录中,便于追溯。
★公用系统、设备、计量器具出现偏差时,应由工程保障部门提出针对设施、设备、计量器具出现故障的处理方案及其纠正预防措施。
工程保障部根据设备维修部件的关键程度、或更换新设备、计量器具等具体情况,应对设备、设施、计量器具进行必要的DQ、IQ、OQ再确认或校验;检验仪器偏差由QC制定处理方案、纠正预防措施、再确认方案等。
QA应对维修、再确认、校验情况进行追踪检查,并在记录中详细记录。
对由于设施、设备、仪器、计量器具偏差所影响的产品批次的处理方案及其纠正预防措施应由生产部按照上述条款中的规定进行处理。
★在仓储管理过程中出现偏差时,应由仓库提出处理措施及其纠正预防措施。
如果此偏差影响了产品质量,应由生产部门同样按上述条款中的规定进行处理。
6.4.3所有参与偏差调查的人员应在相应的偏差调查记录中写明姓名、部门、职务,并根据偏差的类别确定所使用的记录表格(《一般偏差调查记录》/《关键偏差调查记录》)。
6.4.4如无特殊情况,所有偏差应均应在偏差发生后一至五天内完成调查,QA质量管理员应对偏差的处置情况和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后续追踪,追踪可在方案制订后两周内完成,根据实际情况可适当延长时间。
追踪过程中应关注纠偏措施的执行效果,必要时还应制订补充方案。
6.5偏差档案与编号6.5.1偏差档案:偏差应建编号并存档。
每例偏差在调查结束后,由QA负责该偏差的质量管理员向QA偏差档案管理员申请该偏差编号,并在该偏差的通知单、调查记录等的相应栏目填入该偏差编号。
QA偏差档案管理员应按偏差编号顺序建立总的偏差清单,做好《偏差登记台帐》备查;且要求各QA质量管理员分别建立各自分管范围的偏差台帐。
QA质量管理员应及时登记台帐中要求的各项内容,语言描述应简明扼要,便于从台帐中了解偏差的发生、原因、措施落实情况等;各部也应建立各部的偏差台帐。
各项措施全部完成追踪后,由QA质量管理员将该偏差调查记录及相关资料收集齐全,交QA 负责偏差档案的管理员处存档。
6.5.2偏差编号规则:偏差按调查完成顺序进行编号,与产品有关的偏差在编号中加上产品代码。
编号规则为:PC-×××××-☆☆,其中PC为“偏差”两字的汉语拼音代码,×××××中的前两个××为两位年号,后三个×××为偏差流水号,各产品从001开始排序,☆☆代表产品代码(依据25*176,可选择);如2009年发生的的第一例偏差与泼尼松龙有关,编号为PC-09001-04;2009年发生的第二例偏差与泼尼松有关,编号为PC-09002-03;其他与某产品没有直接联系的偏差,编号中可以不加入产品代码。
6.6 偏差管理相关要求6.6.1QA应对所发生的偏差(包括一般和关键偏差)进行回顾,内容包括:看偏差史上是否有类似的情况重复发生,所有的整改是否完成,纠正预防措施的有效性如何,如经审核认为需重新制订措施,QA应及时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讨论分析,并采取措施,以防止此类情况再次发生;偏差回顾作为质量分析会、内审和年度质量回顾的一项进行审核,审核情况及结论应记录在相应文件中。
6.6.2成品放行前,与该批有关的所有偏差都应该被审核,同时应将偏差编号在该批的《成品批审核放行报告书》的相应栏目中注明。
当偏差得到彻底的调查并且采取了适当的整改措施,确认产品质量不受影响时,该批产品方可放行。
否则,只有产品的安全性得到证明后,产品方可放行。
所有受影响的产品批次,QA在作出处理意见前必须隔离存放。
受影响的产品批次可视情况进行返工、再加工或者销毁,返工、再加工处理的产品应进行稳定性试验,同时须按照25*180中的规定执行。
6.6.3在偏差产生原因未查明之前,偏差产生部门不得擅自于偏差发生岗位进行下批产品的生产;对于染菌偏差,如暂未确定原因,在确认设备、系统、物料等无潜在影响因素时,在得到偏差调查小组同意后,方可用同台设备投入下批产品的生产;如某发酵罐连续发生两批染菌,生产岗位立即停止该罐的生产投料,查找到染菌原因并制订出可行的纠正预防措施后,方可再次启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