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12.4机械能内能转化》教案(1)

合集下载

《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精品教学设计-优质教案(推荐)

《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精品教学设计-优质教案(推荐)

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第1课时)问题1:桌上有枚图钉,要使它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你有哪些方法?生回答,写于黑板,将方法归类。

摩擦能使图钉温度升高?做一做。

(分组实验)摩擦是热传递吗?属于?做功。

结论:对图钉(固体)做功,可以增大固体的内能。

仅通过这个例子能否得出:对物体做功,可以增大物体内能的结论?问题2:能否通过做功,增大水的内能?生:摩擦,晃动。

升温明显吗?为什么?(演示实验)榨汁机搅动水,显示温度变化。

结论:对水(液体)做功,可以增大液体的内能。

问题3:能否通过做功,增大空气的内能?(演示实验)空气压缩引火仪,介绍装置及工作方式你如何证明空气温度升高了?实验,你看到了什么?为什么?内能是通过什么方式增大的?结论:对空气(气体)做功,可以增大气体的内能。

结论:对物体做功,可以增大物体的内能。

问题4:物体增加的内能,是从什么能量转化而来的?(板书)做功机械能内能问题5:既然可以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物体的内能,能否通过做功减少物体的内能?(板书)做功内能?(演示实验)矿泉水瓶大炮你看到了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结论:物体对外界做功,可以减小物体的内能。

(补全板书,机械能。

做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另一种方式)问题6:如果想让塞子飞得更远,从而获得更多的机械能,你能否对实验装置加以改进?(演示实验)酒精点火爆炸装置解释现象解释:酒精燃气对外界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燃气的内能减小。

问题7:如何让气体反复对塞子做功,从而获得持续的机械能?(反复—-塞子往复---活塞----气缸----火花塞----进气门----排气门)设计出了一台热力发动机,简称热机。

热机就是利用高温高压的燃气对外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板书)做功热机:内能机械能蒸汽机、汽油机、柴油机都是热机,其中汽油机和柴油机因为燃料在气缸内燃烧做功,所以称为内燃机。

我们以汽油机为例,了解内燃机的工作过程。

(动画)(例题)(视频:汽车常见的四缸发动机的连续工作过程)如何将活塞的上下运动变为轮子的圆周运动呢?连杆连接活塞和曲轴,曲轴转动,并带动两侧飞轮转动,装上轮子,汽车就能滚滚向前了。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12.4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教案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12.4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教案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 12.4 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教案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深知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我在设计本节课时,注重了启发式教学和实践活动,旨在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掌握知识。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启发式教学和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理解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机械能和内能的概念,知道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3.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关系。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视频、实验器材。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器材。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感受机械能和内能的转化。

例如,用一个滑轮组,让学生观察物体下滑时速度的变化,以及滑轮组温度的变化,从而引入机械能和内能的概念。

2. 讲解:通过PPT和视频,详细讲解机械能和内能的定义、相互转化关系和转化过程。

让学生在理论层面上理解和掌握机械能和内能的概念。

3. 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亲身体验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

例如,用一个小车和一个斜面,让学生观察小车下滑时速度的变化,以及斜面温度的变化。

4. 交流: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实验心得,讨论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过程。

通过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实践层面上理解和掌握机械能和内能的概念。

六、活动重难点活动重点: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和理解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

活动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过程。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对机械能和内能的概念有了基本的认识,但在实验操作中,部分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还不够到位。

9年级物理苏科版上册教案《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

9年级物理苏科版上册教案《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12.4 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做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另一种方式,是其他形式的能向内能转化的过程。

2.通过观察分析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现象,知道热机的工作原理。

3.了解汽油机的结构及其工作过程,了解内能的利用在社会发展史上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提高探究问题的能力,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及相互合作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燃烧排放物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初步理解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竖立开发新能源的积极观念。

二、重点难点(1)重点:1.认识做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另一种方式。

2.了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过程。

(2)难点: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过程和其中的能量转化过程。

三、教学准备铁丝少许、空气压缩引火仪、电子式火花发生器、塑料盒、酒精、汽油机模型等。

四、教学设计一、新课引入1.复习提问:前几节课学习了用哪种方式可以改变物体内能?2.合作探究(1)小组活动:提供一根铁丝,让学生思考有哪些方法能使铁丝温度升高,内能增大,并加以归类。

提问:有些方法可以归入热传递方式,还有的一些使物体的内能增大的方法可以归入哪一种方式呢?教师点拨:弯折、摩擦铁丝,是对铁丝做了功,使铁丝的内能增大。

二、新课传授(一)做功可以改变物体内能1.【演示实验】在空气压缩引火仪的厚部玻璃桶的底部放一小撮干燥的棉絮,用力将活塞迅速下压。

思考:(1)你看到了什么现象?(2)管内空气内能如何变化,能量又是如何转化的呢?【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分析并回答:棉花燃烧是因为活塞压缩空气做了功,使空气内能增大,温度升高,到达了棉花着火点。

总结:在上述活动中,是通过对物体做功的方式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物体内能增大。

提问: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利用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例子?(如锯条锯木头,锯条温度会升高;划火柴时,火柴头部温度升高,到达红磷着火点,火柴就燃烧起来了等等)2.提问:如果物体对外做功,会发生什么现象?内能如何变化?【演示实验】课本图12-32实验,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现象。

《第十二章 四、 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苏科版九年级上

《第十二章 四、 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苏科版九年级上

《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机械能和内能的基本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学生能够分析机械能和内能转化的过程和条件。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能量转化和守恒的重要性,培养环保节能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分析机械能和内能转化的过程和条件。

2.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机械能和内能之间的转化关系,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实验器材,如小电动机、小电灯、弹簧等。

2. 制作PPT,展示相关的图片和视频。

3. 提前布置学生预习相关内容,为课堂讨论做好准备。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掌握影响物体内能的因素,能够解释简单的机械能和内能的转化现象。

教学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 引入课题:首先通过一些简单的实验,如摇动手摇发电机、观察气体压缩等现象,让学生感受到能量的转化。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能量是如何转化的,从而引入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这一课题。

2. 讲解概念:在引入课题后,对机械能、内能等概念进行详细解释,并解释它们之间的关系。

通过讲解影响物体内能的因素,如温度、状态等,让学生了解内能的变化会导致机械能的转化。

3. 实验探究: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了解影响物体内能的物理量。

可以使用压缩引火实验,让学生观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

此外,还可以通过改变物体的速度,让学生观察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4. 小组讨论: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日常生活中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现象。

鼓励他们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教师对学生的观点进行点评和补充,引导学生理解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原理。

5. 练习题:为学生提供一些与本节课相关的练习题,让他们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这些练习题应该涵盖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影响物体内能的物理量等多个方面。

12.4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一)教案

12.4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一)教案

12.4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一)
房山初级中学刘芳 2011.10.14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做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另一种方式。

(2)了解热机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3)知道四冲程内燃机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实验,了解做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另一种方式。

(2)通过观察和分析,了解热机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索性实验,提高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做功和内能改变的关系
【教学难点】热机的工作原理
【教具】细铁丝、空气压缩引火仪、打气筒、气体做功内能减少演示器、汽油机模型及其挂图四、教学设计。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第12章第4节机械能与内能相互转化教学案1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第12章第4节机械能与内能相互转化教学案1

第12章机械能和内能第四节机械能与内能相互转化(一)【学习目标】1、通过活动,认识到做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2、知道热机的工作原理,了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学习重点】认识做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了解汽油机的结构及工作过程。

【学习难点】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过程和其中能量的转化。

【课前预习】1、将铁丝放在热水中,会使铁丝的温度,内能,这是通过方式改变铁丝内能的,其实质是。

2、将手中的铁丝快速地弯折十余次,用手指触摸一下弯折处,会感觉到弯折处的________升高,表明铁丝的内能________。

【课堂导学】组内助学、小组展示:一、空气压缩引火仪的实验如图,在厚壁玻璃筒底部放一小撮干燥的棉絮,用力将活塞迅速压下,我们会看到的现象是,原因是:用力压下活塞时,压缩玻璃筒内的空气,活塞对空气,使筒内空气的内能,温度,达到棉絮的________。

结论:对物体做功,可以使物体的内能_____。

此过程是将_______能转化成______能。

二、演示点火爆炸如图,在透明塑料盒的底部钻一个孔,将电子式火花发生器的放电针管紧紧地塞进孔中,打开塑料盒盖,向盒中滴入数滴酒精,再将盒盖盖紧,然后按动电火花发生器的按钮。

这时我们可以看到,盒盖___________。

在此过程中,酒精燃烧后的燃气对________做功,燃气的_______能减少,转化为________的_________能。

结论: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

此过程是将_________能转化成______能。

三、小结1、做功是的另一种方式。

2、和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前者的实质是,后者的实质是。

它们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的。

四、热机1、热机是的简称,它是将能转化为能的装置。

2、四冲程汽油机(1)认识汽油机的结构。

(2)叫做冲程。

(3)指出下列各冲程的名称:a: b: c: d:(4)汽油机完成一个工作循环:①活塞经历个冲程,其中,冲程是燃气对外做功的过程。

九年级物理上册12.4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教案苏科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12.4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教案苏科版

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1)教学目标:1. 通过探究实验,知道做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另一种方式2.了解热机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3.知道四冲程内燃机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化4.了解内能的利用在社会发展史上的意义5.通过探索性实验,提高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培养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1. 认识到做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是其他形式能向内能的转化过程;2.通过观察、分析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实例,知道热机的工作原理.教学器材:铁丝、空气压缩引火仪、电子式火花发生器、汽油机模型教学过程设计:一、新课引入提问: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是什么?二、新课教学1、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另一种方式演示:(1)把图钉按在铅笔的一端,手握铅笔使图钉在粗糙的硬纸板上来回摩擦,用手触摸一下摩擦的地方,有何感觉?图钉的内能变化了吗?(2)空气压缩引火仪,你看到了什么现象?提问:在刚才的活动中,物体增加的内能从何而来的?能量是如何转化的?(在克服摩擦做功时,物体的机械能减少,内能增加,即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板书:改变物体内能的另一种方式:做功提问:(1)采用哪些办法可以使铁丝温度升高内能增大?这些方法中,哪些是采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的?哪些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的?学生举例,如:放在太阳下晒;在石头上摩擦;放在热水中烫;放在火上烧;用锤子敲;用力反复弯折等。

(2)仅凭铁丝温度升高内能增大这一现象,能否断定是通过热传递方式还是做功方式来实现的?(做功与热传递的等效性)(3)你能再举一些通过做过来改变物体内能的实例吗?(钻木取火;飞船自由下落时温度升高;)区别:热传递方式是内能的转移过程,能的形式没有变;而做功方式是机械能向内能的转化过程,能的形式已经发生改变。

2、热机(1)热机中的能量转化情况演示:演示点火爆炸实验。

分析能量转化情况:化学能内能机械能结论:酒精燃烧后的燃气对外做功,燃气的内能减少,转化成机械能。

初三物理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教案

初三物理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教案
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
课 题
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一)
课 型
新授课
第4课时




1.通过活动,认识到做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是其他形式能向内能的转化过程;
2.通过观察、分析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知道热机的工作原理;
3.借助模型或挂图等媒体,了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过程;
4.通过阅读“热机的发展历程”,了解内能的利用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探 究 内 容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一.活动:研究做功能否改变物体的内能
(1)做一做
(2)看一看
(3)议一议
二.活动:演示点火爆炸事件---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用多媒体以图片形式展示两个实例。
提出问题:同学们采用哪些办法可以使铁丝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对学生所提出的各种方法进行归类并进一步分析铁丝的的内能从何而来。
在教师指导下阅读课文后进行小组讨论并完成课文中“想一想”,并选派代表借助模型和多媒体动画对全班同学介绍汽油机的构造和工作过程,其它同学可作补充说明。
阅读“信息库”中关于“柴油机”的内容,了解汽油机和柴油机结构及工作过程的异同点。
阅读课文
培养学生的阅读、自学能力和语言表达、交流能力。
使学生初步了解热机发展对人类社会作出的巨大贡献,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学生课后思考及作业
完成《课课练》中相关内容。
教师
课后
简评
使学生认识到:热传递是内能的转移;而做功是能量的转化。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用所学知识解释现象。
探 究 内 容
教 师 活 动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12.4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教案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12.4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教案

教案: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12.4 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一、教学内容1. 内能的概念: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2. 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机械能增加;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加,机械能减小。

3. 实例分析:通过实例分析,理解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过程。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内能的概念,理解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

2. 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实例,解释有关现象。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及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内能的概念,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过程。

2. 教学重点:通过实例分析,理解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正在滚动的轮子,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轮子在滚动过程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2. 概念讲解:讲解内能的概念,解释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原理。

3. 实例分析: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如摩擦生热、压缩空气等,让学生理解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过程。

4. 随堂练习:针对本节课的内容,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内能的概念2. 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3. 实例分析七、作业设计a. 摩擦生热b. 压缩空气2. 完成练习册的相关练习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研究内能与其他能量形式的相互转化,如电能、光能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内能的概念及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过程一、内能的概念1. 微观解释: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它们在物体内部不断地做无规则运动,这种运动具有动能;同时,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这种相互作用具有势能。

内能就是这两种能量的总和。

2. 生活实例: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热水取暖、饭菜发热等,让学生感受内能的存在。

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教案

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教案

12、4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xx中学xx教学内容: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第一课时)1、活动:研究做功能否改变物体的内能。

2、活动:演示点火爆炸----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3、热机:介绍汽油机的结构、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能量转化情况。

4、生活·物理·社会:热机的发展历程。

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认识到做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是其他形式能向内能的转化过程。

2、通过观察、分析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知道热机的工作原理。

3、借助模型或挂图等媒体,了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过程。

4、通过阅读“热机的发展历程”,了解内能的利用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1、认识到做功是改变内能的另一种方式。

2、介绍四冲程汽油机的构造和工作过程。

教学难点:介绍四冲程汽油机的构造和工作过程,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过程和其中的能量转化。

教学方法:创设情景提出问题,通过几个活动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联系实际引出热机的概念。

教学用具:铁丝、空气压缩引火仪、细线、汽油机模型等教学过程:一、实验复习,热传递是改变内能的一种方式学生实验,说出现象二、看图设问,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兴趣为什么汽车高速行驶时,轮胎的温度会升得很高?燃料是怎样使汽车发动机工作的?三、参与活动,感受做功能否改变物体的内能活动:用多媒体以图片形式展示:做一做内容。

学生实验,触摸弯折,有何感觉?说明:物体的内能增加了。

是怎样实现的?板书:做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另一种方式通过空气压缩引火仪实验,感受做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另一种方式教师演示,学生看一看让学生说现象说明:活塞压缩引火仪中空气,对空气做功,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棉絮的着火点,棉絮燃烧起来。

用多媒体以图片形式展示:议一议学生讨论,完成问答。

xx归纳知识点。

四、播放点火爆炸——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学生阅读课文老师播放视频,(如进行实验操作要注意安全)学生观看,用所学知识解释,并说出其中能量的转化内能机械能板书:热机的原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用多媒体以图片形式展示热机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热机2以汽油机为例,(关于柴油机下节课学习)通过多媒体图片介绍汽油机结构图、主要部件。

《12.4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教案

《12.4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教案

《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教案(第一课时)知识技能课新生初中陈玉琴【理论支持】1.建构主义理论. 学生是意义建构主体,强调课堂学习的自主性、情境性和社会性。

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在原有经验基础上的意义生成,教师成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2.合作学习的理论.以生生互动合作为教学活动主要的取向,培养学生观察、动手、语言表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课堂成为学生展示才华的舞台。

3.掌握学习理论.教学的艺术在于使学生花适当的时间就能掌握教学内容。

几乎所有学生都能掌握90%以上的学习目标,这要求精心设计教材及学习程序。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活动,认识到做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是机械能能向内能的转化过程。

(2)通过观察、分析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

(3)知道热机的工作原理。

(4)了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过程。

2.方法与过程:(1)通过观察和分析,知道做功是改变内能的方式之一。

(2)通过自主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1)有应用科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积极性。

(2)通过探究或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主动学习的兴趣。

(3)通过汽油机的学习以及阅读“热机的发展历程”,了解内能的利用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1.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

2.汽油机的工作过程。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设计】课前延伸1.给你一块冰,你有哪些方法可以使它熔化?2.寒冷的冬天,为了使手暖和起来,你常采用什么方法?课内探究一、情景导入学生回答课前延伸的两个问题。

教师演示两个实验:1、两手相互搓,使温度计的示数上升。

为什么?2、释放吹大的气球,开口处温度下降。

为什么?学生观察并积极思考。

引入: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将解决这些问题。

【设计思路:创设情景,设置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1.探究活动12.5 研究做功是否改变物体的内能学生先看书然后用桌上器材完成实验12.5提问:感受到了什么,该现象说明了什么?教师演示完成图12—27实验.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议一议:(1)上述活动中,物体的内能有没有变化?增加还是减少?(2)物体增加的内能是从何而来的?能量如何转化?实质是什么?(3)列举日常生活中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实例。

九年级物理上册《12.4 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第一课时)》教案 苏科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12.4 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第一课时)》教案 苏科版

第(1)课时课题:书法---写字基本知识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书写的姿势,了解钢笔书写的特点。

2、了解我国书法发展的历史。

3、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特点。

重点:基本笔画的书写。

难点:运笔的技法。

教学过程:一、了解书法的发展史及字体的分类:1、介绍我国书法的发展的历史。

2、介绍基本书体:颜、柳、赵、欧体,分类出示范本,边欣赏边讲解。

二、讲解书写的基本知识和要求:1、书写姿势:做到“三个一”:一拳、一尺、一寸(师及时指正)2、了解钢笔的性能:笔头富有弹性;选择出水顺畅的钢笔;及时地清洗钢笔;选择易溶解的钢笔墨水,一般要固定使用,不能参合使用。

换用墨水时,要清洗干净;不能将钢笔摔到地上,以免笔头折断。

三、基本笔画书写1、基本笔画包括:横、撇、竖、捺、点等。

2、教师边书写边讲解。

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姿势正确)4、运笔的技法:起笔按,后稍提笔,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求做到平稳、流畅,末尾处回锋收笔或轻轻提笔,一个笔画的书写要求一气呵成。

在运笔中靠指力的轻重达到笔画粗细变化的效果,以求字的美观、大气。

5、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发现问题及时指正)四、作业:完成一张基本笔画的练习。

板书设计:写字基本知识、一拳、一尺、一寸我的思考:通过导入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这是书写的起步,让学生了解书写工具及保养的基本常识。

基本笔画书写是整个字书写的基础,必须认真书写。

课后反思:学生书写的姿势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要加强训练,基本笔画也要加强训练。

总第(2)课时课题:书写练习1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教会学生正确书写“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

2、使学生理解“杏花春雨江南”的意思,并用钢笔写出符合要求的的字。

重点:正确书写6个字。

难点:注意字的结构和笔画的书写。

教学过程:一、小结课堂内容,评价上次作业。

二、讲解新课:1、检查学生书写姿势和执笔动作(要求做到“三个一”)。

2、书写方法是:写一个字看一眼黑板。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12.4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第1课时)教案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12.4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第1课时)教案

教案: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 12.4 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第1课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第12.4节,主要讲述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

具体内容包括:1. 了解机械能和内能的概念及其相互转化原理。

2. 掌握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以及内能与机械能的相互转化过程。

3. 探究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如质量、温度、状态等。

4. 掌握热量的概念,了解热传递过程中能量的转移。

二、教学目标1. 能够准确地描述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过程。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有关机械能与内能转化的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原理,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

难点:内能与机械能转化的过程,热量概念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滑轮组、小车、加热器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滑轮组提升重物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滑轮组提升重物过程中能量的转化。

2. 知识讲解:讲解机械能与内能的概念,阐述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原理。

3. 实验演示:演示滑轮组提升重物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

4. 随堂练习:根据实验数据,计算重物上升过程中机械能与内能的转化。

5.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内能与机械能转化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6. 小组讨论:讨论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如质量、温度、状态等。

7. 热量概念讲解:讲解热量的概念,阐述热传递过程中能量的转移。

8. 作业布置:布置一道有关机械能与内能转化的作业题目,要求学生课后完成。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1. 机械能与内能的概念及相互转化原理。

2. 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质量、温度、状态等。

3. 热量概念及热传递过程中能量的转移。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从地面上升到高度为10m的位置,求物体上升过程中机械能与内能的转化情况。

12.4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一)

12.4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一)

课题§12.4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一)课时 1 授课日期教学目标1、知道做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2、了解热机的原理、构造,以及四个冲程中能量的转化3、通过观察点火爆炸实验,培养观察能力重点难点重点:热机的四个冲程中能量的转化难点:认识汽油机的工作循环教具学具铅丝、空气压缩引火仪、汽油机的模型板书设计预习要求阅读教材准备实验器材教师活动内容、方式学生活动内容、方式备注一、导入新课1、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另一种方式师:这里有一根铁丝,同学们可以用哪些方法使铁丝温度升高,内能增大?二、新课教学师:加热是用热传递的方式使物体温度升高的,内能增大的;弯折是用做功的方式使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的。

师:所以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板书】1、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⑴热传递⑵做功问题:冬天,用热水袋捂手,手温度升高,内能生:①加热②用热水③弯折……增大,这是什么方式改变内能?反复摩擦双手,……【板书】2、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的转移,做功的实质是将其他形式的能(如机械能)转化为内能3、热传递和做功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实验】空气压缩引火仪2、热机【活动】12.7观察点火爆炸现象师:类似的例子:家里烧粥,水开了,水蒸气将锅盖顶起来,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锅盖的机械能师:根据这一原理,可以制造出一种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热机3、汽油机的工作循环师:现在以汽油机为例,介绍内燃机的工作过程思考:①汽油机可分为哪几部分组成?什么叫冲程?有几个冲程?②压缩冲程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③做功冲程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④什么冲程,火花塞点火,燃料开始燃烧?【板书】4、热机的四个冲程:⑴吸气冲程:⑵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⑶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火花塞点火)⑷排气冲程:*汽油机的1个工作循环,有4个冲程,活塞上下运动2次,曲折转2圈,对外做功1次问:一台四冲程汽油机的飞轮转速为1200r/min,则该汽油机每秒钟做功多少次?师:在工业生产中,常用到汽油机、柴油机,汽油机的构造和采油机很相似,不同点在于汽油机有火花塞,柴油机有一个喷油嘴*汽油机有火花塞,柴油机有一个喷油嘴思考、回答观察现象,回答问题结合P51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生:做功师:汽油机比较轻巧,常用在汽车、飞机、小型农业机械上;而柴油机的功率较大,常用在载重汽车、坦克、火车、轮船上。

初中苏科版九年级上册12.4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教学设计

初中苏科版九年级上册12.4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教学设计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提出疑问和困惑,教师解答并进行总结。
-强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能量转化的现象,学以致用。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知识点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结合教材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第1、2、3题,加深对机械能与内能转化规律的理解。
-难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教学设想
1.采用情境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开始时,展示生活中机械能与内能转化的实例,如自行车刹车时的摩擦生热现象,引发学生对本章节内容的兴趣。
2.运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教师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如“为什么自行车刹车时会产生热量?”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寻找答案。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
-以生活中常见的实例作为导入,如自行车刹车时产生的热量,让学生思考这个现象背后的原因。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自行车刹车时为什么会产生热量吗?这与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机械能与内能有什么关系?”
2.教学目标
-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和好奇心。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能量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初中苏科版九年级上册12.4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转化关系。
-学生能描述机械能包括动能、势能,内能包括热能、化学能等。
-学生能解释机械能与内能相互转化的实例,如摩擦生热、物体下落等。
2.学会运用能量守恒定律分析机械能与内能相互转化的过程。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科学的魅力,提高对科学知识的兴趣。
-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到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增强科学素养。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124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 教案.doc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124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 教案.doc

《§12.4.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第四节内容《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

本节首先从能量的概念入手,通过对比机械能与内能,感受到物体之间能量可以转化,再通过做功能改变物体的内能入手,与上一节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内容相呼应,有助于学生认识这两种改变物体内能方式之间的异同。

接着通过点火爆炸装置介绍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为下面进行热机的教学进行了铺垫。

本节重点让学生感受到能量的转化与转移作为能量改变的形式,介绍了四冲程汽油机的构造和工作过程,在落实基础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基础上,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通过"热机的发展"视频,展示热机的发展对人类社会文明的进程所起的积极作用,使学生了解内能的利用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本节以图片形式围绕重点内容举例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物理观念:通过观察、分析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知道热机的工作原理。

科学探究:(1)通过活动,认识到做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是机械能能向内能的转化过程。

(2)通过观察演示,认识汽油机,了解汽油机的四个冲程及能量的转化情况。

科学思维:体验用类比方法,加深对物理概念理解的过程,学会迁移学习。

科学态度与责任:(1)通过探究或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主动学习的兴趣。

(2)通过汽油机的学习以及阅读"热机的发展历程",了解内能的利用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汽油机的工作原理教学难点:汽油机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四、【教学资源】铁丝、空气压缩引火仪,电子式火花发生器、酒精、火柴头、汽油机模型及挂图、多媒体课件等五、【教学方法】通过创设物理情景引出问题,由学生讨论得出: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联系实际引出热机的概念。

顾基本概念学生可能会认为很简单,但要过渡到方法上,需要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教师演示实验、探究实验的启发下引发下一步探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
内容
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
课题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1)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1.了解内能的概念,通过类比的方法,知道任何一个物体都具有内能。

2.能简单描述温度与内能之间的关系。

3.结合实例分析,知道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是内能的转移过程。

4.知道做功是改变内能的又一种方式
教学
重点
改变内能的方式:做功
教学
难点
用做功和内能改变的关系来解释摩擦生热等常见的物理现象。

教具
学具
压缩空气引火器,机械能转化热能演示器,无色玻璃瓶,橡胶瓶塞,打气筒等。

学习内容、过程安排
教师引导学生活动复备栏
一.复习:(1)什么叫做物体的内能?
(2)物体的内能跟什么有关?
二.引入新课
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物体的内能越大。

也就是说当物体的温度发生了变化时,它的内能就发生了变化。

如何改变物体的温度,同学们能够从生活实际上举出许多的事例。

今天我们先研究一种改变内能的方法--做功。

三.进行新课
1.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大。

(1)演示实验:压缩空气引火实验。

出示压缩空气引火器,简单介绍它的构造。

取绿豆粒大小的一块干燥硝化棉,用镊子把棉花拉得疏松一些,放入玻璃筒底。

将活塞涂上少许蓖麻油(起润滑和密封作用),放入玻璃筒的上口。

此时要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筒内的棉花。

迅速地压下活塞,可看到硝化棉燃烧发出的火光。

(2)分析现象:组织学生议论"实验现象说明
了什么",从而得出压缩空气做功,使空气内能增大,温度升高引起棉花燃烧。

(3)生活事例:实际这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也遇到过。

例如,在给自行车轮胎打气时,打气筒也会变热,这也是由于压缩空气的缘故。

用其他的方法对物体做功,也能使物体内能增加,摩擦生热就是一个例子。

让学生解释课本中图的事例,并列举其他事例。

讨论后回答
观察实验小组内分析
联系实际深化理解
教师引导学生活动
(4)归纳学生所举事例,得出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就会增大。

讨论:同学们所举的事例都是做功使物体的内能增加,做功能不能使物体的内能喊小呢?
2.物体对外做功时,本身的内能会减小。

(1)演示实验:气体膨胀温度降低的实验。

按照课本图12-27所示,事前组装好仪器。

提醒注意:不能对着人
(2)分析现象:瓶塞跳起是燃气对瓶塞做功,那么燃气的内能就减小,温度就降低。

3.内能的改变可用做功来量度。

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实质是机械能与内能之间的相互转化。

4.小结: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减小。

5.练习:完成课本相关练习。

小组讨论、交流观察实验
同组交流
课堂
总结
提问: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小组内讨论后汇报
作业
设计
《学习指导》41--43 独立完成
教学
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