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政治生活主观题设问角度归纳整理

合集下载

高中《政治生活》主观题答题技巧

高中《政治生活》主观题答题技巧

高中《政治生活》主观题答题技巧一、意义类题型[答题思路]角度与主体:①国家、社会与公民②党③民族与宗教④国际等不同视野去思考。

并要记住一些关键词: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巩固国家政权和政治稳定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提升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和加强党的建设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等。

二、认识类题型[题型特点]由题目提供背景材料,要求考生谈看法、认识。

设问以“如何看待”、“如何评价”、“如何分析”等词语出现。

但有时在设问中省略了“如何”二字,但答题仍要求陈述看法、认识和表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此类题型,要求运用国家的观点、党的性质与宗旨、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我国的外交政策及其民族与宗教政策等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维度来进行有理有据的分析。

三、归因类题型[题型特点]在论述题中较为常见,重在考查理解课本知识和熟练掌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

一般最常见的设问是“为什么”,也有间接地隐性设问,如“有人认为,时代变了,艰苦奋斗已经不是当前时代所提倡的精神,你如何看待艰苦奋斗?”第一种方案:从分析其必然性(时代背景、客观规律)、重要性(意义和地位)的角度展开。

第二种方案:从政治、经济与文化、历史与现实、内因与外因的角度展开。

第三种方案:从主体的角度分—国家社会、党、人民等等。

四、措施类题型(怎么办)[题型特点] 题目一般是用“怎样做到?”“应该如何做”来进行设问的。

这类问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当前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理解把握程度。

[解题技巧] (1)措施类的题,解题最关键的是明确谁是措施的实施者,有几个措施的实施者答案就有几个角度,在表述措施的时侯一定要注意各司其职,切记不要越俎代庖,最后别忘对措施进行综合。

例如:如何依法治国?如何治理环境?(2)从不同的方面进行全面思考。

如:国家的发展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国防以及科学教育的发展;个人的发展包括德智体美劳。

(政治)高三政治冲刺《政治生活》主观题设问角度归纳整理

(政治)高三政治冲刺《政治生活》主观题设问角度归纳整理

高三政治冲刺《政治生活》主观题设问角度归纳整理一、公民理论或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理论参考设问1:公民为什么要做某事——1、2、3、参考设问2:公民怎样要做某事——3、4、5、6…1.国家性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人民的地位: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3.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自觉履行政治性义务,这是公民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①权利3个: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

②义务4个: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4.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要遵循的3原则: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5.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4种途径和方式: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

6.公民要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要求: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遵循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

7.要正确处理公民与政府的关系,提高公民意识和政治素养。

二、人民理论参考设问1:凡主体涉及到如“劳动者、农民工、弱势群体、城市建设者等)”等的相关问题时,主要可运用以下知识点。

设问词一般为“为什么”或依据或意义或重要性等。

参考设问2:注意主体——当主体为政府时答1;为政党时答3,为民族、宗教等时,答4。

1.国家或政府角度:⑴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⑵政府的性质和职能;⑶政府的宗旨和原则;⑷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⑸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利;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⑺主权国家具有管辖权;⑻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公民角度:公民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与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正确对待公民权利与义务的三个原则;人民的民主权利: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2016年高考政治主观题答题模板

2016年高考政治主观题答题模板

答题模板1价格变化的原因及稳定物价的措施和原因(1)价格变化的原因答题要素:价值+供求+市场缺陷+货币供应量+经济政策+流通环节①价值决定价格。

(价值量越大,商品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商品价格越低。

)②供求影响价格。

(供不应求,价格上升;供过于求,价格下降。

)③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

(市场的缺陷:一些生产者、经营者恶意囤积,哄抬价格。

)④如果货币的供应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物价会上涨;相反,物价会降低。

(货币供应量)⑤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主要通过控制流通中的货币量以及财政支出的数量,平衡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保持物价稳定。

(国家经济政策)⑥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

商品流通不畅,也会引起价格上涨。

(2)稳定物价的措施答题要素:科技管理+发展生产+市场监管+货币供应量+宏观调控+流通环节①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②大力发展生产,保障商品的有效供给。

③加强市场监管,通过经济立法和行政命令等手段,打击市场炒作等行为。

④合理控制货币的供应量,使货币供应量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相符合。

⑤加强宏观调控,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社会总需求。

⑥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

(3)政府调控物价的原因答题要素:物价影响生活+宏观调控的原因、目标+市场规律+以人为本①价格较快上涨导致人们实际生活水平下降。

特别是食品价格上涨,影响中低收入群众的基本生活,不利于社会稳定。

②加强宏观调控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是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③稳定物价,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

④降低流通成本、稳定供给,这是尊重市场规律的要求。

⑤调控物价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体现了以人为本。

答题模板2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原因与措施(1)原因答题要素:消费作用+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生产目的①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②扩大消费需求有利于满足人民的生活需求,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高考政治生活主观题答题模板

高考政治生活主观题答题模板

一、有关“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命题1.设问模式(1)公民如何更好地参与政治生活?(2)公民可以怎样实现“上情下达”?有什么意义?(3)公民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应怎样做得更好?2.答题模板(1)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要求要素:有序参与+权利义务+三原则+党的领导①遵循法律、规则、程序,合法有序参与,实事,不干扰公务;②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积极参与,提高主人翁意识;③坚持三原则(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权利与义务统一、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

④坚持党的领导(2)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容和意义要素:四“”+政治建设(作用、意义)①容:选举、决策、管理、监督;②推进科学决策、加强管理、扩大基层;③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④增强公人翁意识、责任意识和参与政治的能力,更好地维护国家利益及公民合法权利,监督改进国家机关及工作人员工作,实现人民当家做主。

二、有关“政府的知识”的命题1.设问模式(1)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国家加强社会建设,实现“中国梦”的依据。

(2)政府如何关注和改善民生?(3)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政府为什么要关注社会重大问题?怎样解决社会重大问题?2.答题模板(1)政府为什么要做某一件事要素:性质+宗旨+原则+职能+做此事的意义①性质(国家性质和政府性质决定);②政府的宗旨(为人民服务);③政府的工作原则(对人民负责);④政府的作用(管理和服务)。

⑤政府的职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⑥有利于。

(2)政府怎样做某一件事要素:职能+宗旨原则+依法行政+审慎用权+制约监督①正确履行职能(结合材料写职能);②贯彻政府的宗旨和原则;③做到依法行政;④审慎用权,科学、、依法决策;⑤自觉接受制约和监督,审慎行使权力。

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提高行政效率、建设服务型政府政治生活中行为主体职能的区分三有关“人大与人大代表”的命题1.人大行为的措施或做法设问模式:①人大如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②人大发挥什么作用?答题模板:地位+权力+集中制原则答题要素:①人大是我国国家权力机关。

2016高考政治主观题答题思路文化生活高考资讯

2016高考政治主观题答题思路文化生活高考资讯

2016高考政治主观题答题思路:文化生活_高考资讯话题:文化传统文化教育学习2016年高考正在紧张的复习之一,为了使同学们更好的复习高考政治,了解政治主观题答题思路,新东方在线高考网小编整理了《2016高考政治主观题答题思路:文化生活》,供同学们参考学习。

在高考试题中的考核。

一般出现在文综试卷的39题中一个设问。

分值一般在6---10分。

备考要围绕一个中心:无论是文化传承--针对传统文化、文化创新、文化交流---中外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弘扬中华文化、还是推进社会主义优秀文化建设,主要目的是发挥文化对社会、对个人的影响和作用。

一般要注意几个核心知识体系及:文化的影响和作用;文化的交流、文化的传承、文化的传播、文化的创新、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和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等七块知识的运用:1、文化的作用和影响:①精神活动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②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③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②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对阻碍社会的发展。

)---文化和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④文化综合国力(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⑤文化对人的影响(表现、特点及作用)表现---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高考主观题答题角度分析

高考主观题答题角度分析

附1:高考主观题答题角度分析(一)政府(国家)角度:1、政府(国家)这样做的政治学依据。

在《政治生活》里命题,凡是要求回答:政府(国家)这样做的政治学依据是什么?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①我国的国家性质;②我国的国家职能;③我国国家机构应该坚持的原则;④国家这样做的意义。

2、政府(国家)这样做的经济学依据:在《经济生活》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政府(国家)这样做的经济学依据是什么?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①社会主义的本质;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③市场在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但是有弱点和缺陷,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④国家宏观调控主要运用经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⑤国家这样做的经济意义:(又好又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发展的协调性等)。

注:政府(国家)在经济学里面的行为是宏观调控;政府(国家)在政治学里面的行为是履行国家职能。

(二)国际关系角度:1、(政治学)为什么会出现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在《政治生活》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为什么会出现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①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②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③国家利益(决定因素)2、(政治学)中国为什么极力主张构建和谐世界?在《政治生活》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中国为什么极力主张构建和谐世界?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①主权国家的权利与义务;②联合国宪章的宗旨与原则;③中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顺应了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发展的要求,有利于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⑤国际竞争的实质;⑥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我国的外交政策;⑦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宗旨和目标等)3、(经济学)国际经济关系在《经济生活》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发展国际经济关系的依据,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①是生产社会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要求;②市场经济开放性的要求;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④对外贸易的作用。

政治生活主观题答题技巧

政治生活主观题答题技巧

政治生活主观题答题技巧一:基本要求:(一)答题要求1.审清设问。

政治生活首先要明确主体(主权国家,政府,党,政协,公民,人大及其代表),其次找问题关键词(意义、依据、启示、原因,体现等)2.细读材料,找出关键字。

带着问题有针对性的审材料,抓关键词,明确材料中心内容。

3.找准关联。

根据设问要求,确定试题与课本的关联点,选择应采用的知识。

4.组织答案。

多角度进行分析,分出主次、层次,按“先重点再其他,先观点后材料,先书本再创新”的顺序组织答案,做到材料与知识一体化。

5.规范作答。

答题做到要点化、术语化、条理化、整洁化,忌出现错别字、口头语言、基本知识表达错误、逻辑混乱、条理不清等。

(二)审题要求注意应用知识范围的限定设问材料(结合某材料)的限定设问主体的限定设问角度(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限定设问对象(客体)的限定分值的要求注意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明确答题的重点所在。

(如“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政府重视网络民意的依据。

”这一设问,我们应当看出主体是政府,客体是网络民意,角度是依据(也就是回答为什么)。

高中政治生活主观题解题技巧思路一按照主体答题公民、政府、党、外交、人大(代表)、民主党派(政协)、民族与宗教二、常见题型1:意义类题型政治意义题的答题思路:角度与主体:①国家、政府与公民②党、人大(代表)③民族与宗教④国际等不同视野去思考。

有些题目作答时还必须结合党和国家提出的最新精神。

解意义题时坚持做到从直接到间接,从个人到社会,由近及远。

此类题一定要注意同一事件的多对象或同一对象的多角度。

结合所学的政治学知识,谈谈中国政府网开通的依据及意义。

答案:(1)①国家性质,政府的性质、原则、宗旨②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2)①政府:政治体制改革、管理方式创新、政务公开、行政效率。

更好的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建设服务型政府。

②人民: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提高公民的政治素养和参与政治的能力。

高中政治生活主观题答题技巧大汇总

高中政治生活主观题答题技巧大汇总

高中政治生活主观题答题技巧大汇总政治生活主观题解题技巧一、政治学分析的基本思路在进行政治学分析时,需要分清行为主体。

对于主权国家(外交政策的主体),需要分析国家利益、国家性质、国家力量等因素,并解释主权国家在处理国际关系问题上所采取的立场、政策和措施。

针对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需要分析我国对国际关系问题的立场和举措。

有关“国际关系”“外交政策”的问题经常涉及的主要观点包括以下几点:1.国家间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相悖则是引起国家间摩擦或冲突的根源;国家力量的大小强弱决定着国家之间是平等互助的关系,还是对抗冲突的关系。

2.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我国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着力发展科学技术和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力争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3.XXX的宗旨和原则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我国一贯遵循XXX的宗旨和原则,积极参加XXX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

在XXX坚持实事求是和伸张正义的原则,参与解决国际争端,为世界和平做出贡献。

4.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5.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包括:⑴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即在国际事务中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对一切国际问题都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

⑵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首要目标),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第二目标),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⑶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我国政府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而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来决定亲疏、好恶。

⑷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

⑸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6.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技巧】政治主观题常见设问方式及解答技巧

【技巧】政治主观题常见设问方式及解答技巧

【关键字】技巧政治主观题常见设问方式及解答技巧一、“描述”类设问1、命题特点“描述”类设问往往以“描述”、“反映”、“分析”、“指出”等词为题眼,要求学生描述或指出材料所蕴含的现象、所体现的关系或所反映的问题。

2、解题思路解答“描述”类设问,关键在于把握答题的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全面把握:对材料进行全面分析,全面把握并正确描述事物的现象。

第二个层次是深入分析:在对材料进行全面分析的根底上,通过比较、鉴别、联系等,把握事物现象背后的实质性问题,并作出正确的阐述或说明。

●例题:注:表中数据均取整。

分类表中省略了“未分类其他商品”和“机械及运输设备”项。

材料二据统计,2005年中国高科技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30%。

但高科技产品主要还是依赖进口,如100%的光纤制造装备、80%以上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装备和石油化工装备,70%的轿车制造设备、数控机床、纺织机械等依赖进口。

根据材料一、二,描述我国制成品进出口现状并指出存在的问题。

●参考答案:在我国制成品国际贸易中,贸易总额逐年增加。

其中化学类产品是逆差;轻纺产品、橡胶产品、矿冶产品及其制品保持顺差。

我国制成品贸易总额一直保持顺差,存在贸易不平衡现象。

高科技产品在出口中所占比重较低,核心技术装备主要依赖进口,说明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薄弱。

3、解题警示“描述”类设问在答题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一是不全面,对材料信息的把握不全面,造成漏点;二是欠深入,就事论事,找不到现象背后的本质性问题;三是缺归纳,即简单照搬材料,不对材料进行归纳。

二、“意义”类设问1、命题特点“意义”类设问往往以“意义”、“作用”、“影响”等词语为题眼,要求学生对材料中所呈现的事件、所采取的措施或提出的方案等所具有的意义、所具有的作用或所产生的影响作出具体分析。

2、解题思路一般可考虑如下五个切入点:一是根据主体谈意义。

即分析设问中的事件或措施对“谁”有意义?常见的主体有对党、对国家(政府、人大、法院等)、对社会、对集体(企业)、对个人(公民、人民、消费者、经营者、劳动者等);二是寻找角度谈意义,即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意义。

高考政治《政治生活》主观题答题常用观点汇总和解题技巧

高考政治《政治生活》主观题答题常用观点汇总和解题技巧

高考政治《政治生活》主观题答题常用观点汇总和解题技巧《政治生活》主观题答题常用观点汇总常见主体是:国家/政府党(中共中央或市委)公民国际组织/主权国家如果你喜欢“高考直通车认证空间”(QQ号80796072),就请关注我们并加入“特别关心”吧,你就可以持续收到我们发布的精彩实用的2014年高考备考资料。

同时,我们也欢迎大家关注腾讯微博@高考直通车一、政府(国家)这样做的政治生活依据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2.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必须切实履行好政府的职能。

3.我国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必须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4.国家这样做的意义。

①是政府为人民服务宗旨和贯彻对人民负责原则的需要。

②是政府某种职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公共服务)的内在要求。

③是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三个代表”的需要。

④是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需要。

⑤其他意义5.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由法律授予,必须依法行政。

6.我国政府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必须接受人民的监督。

二、政府(国家)应该如何做1.政府必须履行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政治职能);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经济职能),主要是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文化职能);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2.政府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3.政府必须依法行政。

4.政府必须审慎行使权力,科学民主决策。

5.政府要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6.要树立政府的权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7.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三、涉及国际关系1.体现我国的国家性质。

2.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是国家存在的最重要因素。

3.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4.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

2016届高考政治解题方法精析

2016届高考政治解题方法精析

2016届高考政治解题方法精析武钢三中陈辉一、如何冷静科学地审题(审清题意):第一步:审读设问:设问的构成要素1、信息提取的限定 2、知识范围的限定3、主体对象的限定4、解答指向的限定5、分值的限定例:根据材料一、材料二,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市委、市政府重视“村落文化宫”建设的依据。

(12分)★知识范围的限定:知识类别:经济学、政治学、文化学、哲学;知识形态:微观、中观、宏观★主体对象的限定:经济生活:国家(政府)、企业、个人(消费者、劳动者、经营者、投资者、纳税人)、行业、地域(城市和农村)等政治生活:党、政府、公民、主权国家、人大等;多重主体角度思考(如:分析意义、措施等)如“家电下乡”的意义——一是有利于拉动农村消费,扩大内需;二是有利于促进家电行业的健康发展;三是有利于改善民生,提高农民生活水平,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四是有利于落实节能减排,也有利于减少农民家电使用成本、减轻农民经济负担;五是有利于完善农村生产和流通服务体系;六是有利于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可以根据材料从微观主体农民,中观主体家电行业、农村,宏观主体经济和社会发展三个角度予以分析)★解答指向的限定:“是什么”类型:内容、目标、特点、体现、反映、说明等“为什么”类型:原因:理由、依据、现状、必要性、重要性、作用、意义等惯用词语:是……要求、由……决定、有利于、关系着等。

“怎么样”类型:怎么做、如何、办法、措施、启示等。

惯用词语:坚持、贯彻、加强、提高、完善、实施、履行、充分发挥、把……结合等动词★信息提取的限定。

获取和解读信息过程实际上就是审题过程,考生一定要把已知条件是什么,求证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解读清楚,一定要把信息中的“关键词”“关键信息”“隐含信息”提取出来。

口诀:区分角度,抓住“题眼”,弄清“题旨”, 讲清变化,比较大小,说明问题。

(1)区分“角度” 即审设问的角度:经济、哲学、政治、文化(2)抓“题眼”即抓材料或设问中的主题词、图表的名称、年代、注解等可以反映试题灵魂的信息。

2016高考政治主观题9大经典题型的答题技巧

2016高考政治主观题9大经典题型的答题技巧

2016高考政治主观题9大经典题型的答题技巧高考政治主观题,是文综考试中考生得分率最低的题目,也是很多考生最困惑的题型。

下面YJBYS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了关于高考政治主观题9大经典题型的答题技巧,欢迎参考学习,希望对大家备考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培训网!题型一、“体现类”主观题:体现型的设问中有“体现了什么”“怎样体现”“如何体现”等字眼。

:具体的解题思路是:定点——联系——梳理——作答一定点:确定考核的知识点是什么;二联系:联系所给材料与所学知识;三梳理作答:将材料所给的信息与考核的知识点一一对照,二者相符的就是要点,作答时要做到观点和材料相结合。

题型二、“反映类”主观题:“反映型”的设问,一般来说所给的材料有文字式的,也有图表式的,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反映了什么问题或现象,二是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变化.:不管是哪一种设问的情况,材料所提供的信息都是感性的,而答案要求是理性的也就是说感性材料理性化,既把材料所提供的信息用教材中所学的知识加以表明。

做这类题关键是对材料所给的信息要全面把握,可采用定点法。

同上题型三、“为什么(原因)类”主观题:此类一般设问以“为什么说”,“为什么要”等形式呈现:具体有三种方案:第一种:从分析其必然性,必要性的角度展开。

必然性亦可理解为紧迫性,也就是应客观规律、时代背景而生的产物,是为了解决现状不足的需要,必要性和重要性就是解决此问题的重要现实意义。

第二种:从为什么要、为什么能的角度展开。

一定要紧扣题意且联系教材知识来回答,答的越充分越全面越好,同时还要分析能够这么做的条件和社会第三种:从政治、经济或文化、历史或现实,内因与外因等角度展开,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般情况下要回答“这样说”“这样做”的依据,意义(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等,有时也要回答不这样做的危害,在解答中,一般应由近及远,由直接到间接,先经济后政治有次序,有条理地展开说明。

2016年解答高考政治主观题需要注意的问题

2016年解答高考政治主观题需要注意的问题

2016年解答高考政治主观题需要注意的问题一、答题步骤一般分三步:先审题,后构思,最后作答。

1、审题:回答主观题,关键在于审题。

审题要细心读题,推敲题意,看准已知条件,把握未知条件,判断知识范围,明确需要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技巧。

就是做到“四审”,即:一审“范围”、二审“主体”、三审“角度”、四审“内容”。

(1)要审设问的知识范围,即明确试题所属知识模块审“范围”就是要首先明确设问的知识范围,但在审题时要注意:不同设问的知识范围的限定是不一样的。

①有的设问知识范围限定比较具体,直截了当地指明试题所属知识板块。

例如: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Ⅰ38(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Ⅱ38(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概括我国当前信息消费的特点并分析发展信息消费的积极作用。

②有的设问范围可能具体到某一模块的某一知识点上。

例如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Ⅰ39(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作用的知识,说明教育创新对培养人才的意义;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Ⅱ39(2):结合材料,运用实践与认识的相关知识,分析实践在冯洪钱创作《民间兽医本草》过程中的作用。

③有的设问范围是隐性的,需要根据设问中的关键词及其背景材料作出判断。

例如:2014年高考天津卷14(2):请你评价材料中公司或艺术家的行为。

应抓住关键词“公司或艺术家”结合设问和背景材料,确定其属于《经济生活》模块。

(2)要审设问的主体设问的主体不同,答题的方向就不同。

一般来说,《经济生活》的主体通常有国家、政府、企业(经营者)、个人(消费者、劳动者)等;《政治生活》的主体通常有国家、政府、党、政协、公民、人大代表等;另外,试题中的相关材料也可能成为设问的主体。

【示例】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从企业或政府任选一个角度,针对材料三中专家们指出的问题提出两条解决措施,并简要说明理论依据。

[名师精析]设问主体是企业或政府,答案组织一定不能偏离“主体”——企业或政府这个方向。

2016高考生活与哲学主观题设问角度归纳整理

2016高考生活与哲学主观题设问角度归纳整理

2015年高考政治冲刺葵花宝典——《生活与哲学》主观题设问角度归纳整理导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包括辩证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唯物辩证法三个部分。

历史唯物主义包括历史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等部分。

★哲学主观题综合角度设问(具体原理见后)1.请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分析2.请运用辩证唯物论的原理分析3.请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原理分析4.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分析5.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原理分析6.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原理分析7.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原理分析8.请运用矛盾分析法的相关知识分析9.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创新观原理分析10.请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分析=唯物论+认识论11.请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知识分析=唯物辩证法12.请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的知识分析=辩证唯物论的原理13.请运用“把握思维的奥妙”的知识分析=辩证唯物论的原理14.请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知识分析=认识论15.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的知识分析=联系+发展16.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分析=矛盾观17.请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分析18.请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原理分析19.请运用历史唯物主义人生观价值观的原理分析20.请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哲学主观题答题模板1.如何运用唯物论的知识分析问题→唯物论常用的观点⑴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⑵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对阻碍事物的发展。

要求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⑶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⑷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条件,要求我们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另外应注意的观点⑴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2016年高考经济生活主观题答题要点

2016年高考经济生活主观题答题要点

2016年高考政治《经济生活》答题要点(一)、与价格有关的知识点(价格变化的原因、稳定价格的意义和措施)1、价格变化的原因:(1)价值的决定价格(包括各种成本)(2)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包括国际供求关系的影响)(3)市场经济本身固有的自发性,导致了市场的无序性(比如哄抬物价和囤积居奇等)(4)消费者的盲目消费,不理智消费推高了物价(5)流通中货币量超过了实际需要的货币量2、稳定物价的措施(1)企业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和管理,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降低个别劳动时间,降低成本,提高竞价空间(2)深化流通体制改革,搞活流通,降低商品的流通成本(3)增加生产保障商品供给,采取相应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4)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加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5)消费者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要理智消费,避免盲从3、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的影响①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

②价格变动对不同商品需求量的影响程度不同。

③价格变动对相关商品的需求量也有影响。

4、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①调节产量。

②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2、与消费有关的知识点(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观念、消费的作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影响消费的因素有生产、收入、物价和消费观念;解决措施也是从以上的几个角度回答)(1)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当前收入、未来收入预期和收入差距影响居民消费需求。

(2)物价影响生活消费需求,物价上涨,居民购买力降低;物价下降,居民购买力提高。

(3)生产决定消费,推动经济发展是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的根本因素。

(4)消费心理、消费观念影响居民消费需求和消费水平。

(5)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6)提高消费水平,有利于优化消费、出口和投资的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7)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新产业、企业要创新产品(8)大力发展经济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消费信贷(9)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在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中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加大调节力度提高中低收入者收入(10)国家加强宏观调控,综合运用各种政策,稳定物价、规范市场秩序(11)保护消费者权益、保障消费质量和安全、加强诚信建设建立健全社会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6、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提倡理智消费绿色消费3、与国家有关的知识点(国家的宏观调控手段、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国家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道路,国家如何村级国民经济有好又快的发展)1、市场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促进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政治主观题的七种设问类型与解题方法

政治主观题的七种设问类型与解题方法

政治主观题的七种设问类型与解题方法一、解题指导思想和思维:⒈让哲学思想成为解题的工具:利用现象和本质或原因和结果之间的辨证关系以及两点论的观点(注:如果材料给予正反两方面的例子请运用两点论)对材料进行哲学剖析,力求对每段材料和全部材料之间的内在含义及其指示性方向有正确的把握。

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是我们解决问题应有的思维过程。

⒊运用“分析和综合”的科学思维方法构建答案点。

⒋归纳、演绎等逻辑思维组织答案。

归纳是由个别到一般的思维方法,演绎是由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

二、解题程序:⒈阅读设问看清要求、抓关键:⑴看清试题要求:①看范围要求。

要明确试题是要求用政治、经济、或哲学常识的有关知识,还是用哲学中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或是人生观、价值观的某些知识来分析回答问题。

②看分值要求。

如果分值较高,则提示我们要认真对待,详细回答,若分值较低,则没有必要在上面过多地费时费力。

⑵读设问抓关键:这是个关键性步骤。

因为命题的意图、指向、要求等,种种限定均在其中。

①一定抓住关键词语,辨明命题意向。

(主体、范围性语句)②是抓准限制词语,吃透题意细节。

如果说抓题眼(即关键性词语)定意向,是盖房搭房架的话,抓准限制词语、吃透题意细节便是细工了。

(设问词、问题短语)⒉审读材料全文要审好题,必须做到准确理解题目的含义。

这就要求考生要像分析语文试题一样,认真阅读材料全文(若是图表题,则需要看表头、标题,要与图表内容进行纵横比较,要重视注释等等)。

在阅读的时候,要做到:⑴找出全文的中心句,即能够表达全文意思的语句。

⑵分出段落层次,并概括每段的意思。

⑶理出段与段之间的内在联系。

⑷认真思考的基础上列出答案要点。

有了答案要点,也就有了答题方向。

按这个方向组织答案,一则可以防止跑题,二则可以防止遗漏要点。

⒊合理组织答案在这一环节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⑴语言规范,文字工整、卷面整洁。

⑵答题要有层次性、逻辑性。

详略得当,做到“三化”(要点化、序号化、段落化)。

【2016高考政治】高考政治主观题全面探秘

【2016高考政治】高考政治主观题全面探秘

【2016高考政治】高考政治主观题全面探秘<!--adend--(一)、高考政治主观性试题的特点:信息量大,能力层次多,综合要求高,选拔功能强。

(二)、高考政治主观性试题的命题特点:重视基础,突出运用——能力立意;热点多元,模拟情境——拓展思维;强调联系,细分入口——回归教材;角度多维,分层设问——思维综合;适度开放,难度稳定——引导创新。

(三)、高考政治主观性试题学生得分偏低的主要原因:1、基础知识未落实:①概念界定不清——判断失误;②观点理解不透——迁移失败;③知识表述不全——要点失缺;④人文通识不广——思维失活。

2、常规能力未到位:①无法提炼有效信息——茫然失措,切题困难②不能形成有机联系——思路不清,运用失当;③没有结合热点分析——东拉西扯,要点不显;④难以形成稳定观点——观点游离,点睛缺失3、解题未掌握:①命题特点不清——定位不准;②问题要求不明——破题不易;③答题过程不白——思路不顺;④答题套路不熟——得分不高4、①书写潦草,难以评判;②术语不准,辞不达意③逻辑混乱,层次不清。

(四)、高考政治主观性试题审题过程要注意"六部曲"1、看:看什么——看设问怎么看——要看出设问的范围(政治科的考点包括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三个部分,哲学常识又包括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人生价值观四个部分);角度(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指向主体特殊的限制与要求等,并一次性将所有的问题看完。

2、抓:抓什么——抓住材料的关键词,中心意;怎么抓——通常可用"首尾法,词语频率法,同一中心法,引导法"来抓;3、领:领什么——领悟命题者的意图,主要是考什么知识原理;怎么领——从题目的材料出发,去思考该题所处的时政背景,从而判断出命题者的意图主要是想考查什么知识内容4、联:联什么——紧扣题目的材料联系相应的教材术语和时政术语;怎么联——回想相应的教材知识网和相关热点背景,准确完整的联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高考政治冲刺葵花宝典——《政治生活》主观题设问角度归纳整理高考政治李赵宏一、公民理论或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理论参考设问1:公民为什么要做某事——1、2、3、8…参考设问2:公民怎样要做某事——3、4、5、6…1.国家性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人民的地位: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3.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自觉履行政治性义务,这是公民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①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

②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4.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要遵循的3原则: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5.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4种途径和方式: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

6.公民要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要求: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遵循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

7.要正确处理公民与政府的关系,提高公民意识和政治素养。

二、人民理论参考设问1:凡主体涉及到如“劳动者、农民工、弱势群体、城市建设者等)”等的相关问题时,主要可运用以下知识点。

设问词一般为“为什么”或依据或意义或重要性等。

参考设问2:注意主体——当主体为政府时答1;为政党时答3,为民族、宗教等时,答4。

1.国家或政府角度:⑴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⑵政府的性质和职能;⑶政府的宗旨和原则;⑷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⑸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利;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⑺主权国家具有管辖权;⑻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公民角度:公民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与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正确对待公民权利与义务的三个原则;人民的民主权利: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3.政党角度:⑴党的性质(两个先锋队);⑵党的地位: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⑶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⑷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⑸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⑹坚持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4.民族和宗教角度:⑴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⑵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三、政府理论(关键词:国务院、李克强总理、XX省长.市长.县长)参考设问1:国家或政府为什么要做某事或做某事的依据是——1、2、3、4、9、10…参考设问2:国家或政府怎样做某事——3、4、5、6、7、8、9…1.国家性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2.政府性质: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3.履行职能:必须履行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主要是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4.原则宗旨: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5.行政要求:必须依法行政,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建设法治政府。

6.民主决策:必须审慎行使权力,科学民主决策。

7.接受监督:要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实施阳光工程。

8.权威政府:要树立政府的权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9.转变职能:要转变政府职能,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

10.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四、人民代表大会理论参考设问:人大代表大会发挥了什么作用?人大代表大会(制度)为什么要这样或怎么完成一件事?1.由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

(国体决定政体)2.性质: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3.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①立法权-审议通过[法律]②决定权-审议通过[决定、决议、报告]③任免权-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④监督权-审议通过[一府两院的工作报告]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

5.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活动原则或最重要特点)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①它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②它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③它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④它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五、人大代表理论参考设问:人大代表做了什么事情?人大代表为什么要这样或怎么完成一件事?1.法律地位: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2.是行使权利的表现: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

①审议各项议案权;②表决各项决定权;③提出议案权;④质询权(对象是一府两院)3.是履行义务的需要:遵守法律;保守机密;联系群众;接受监督。

①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②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③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

④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4.体现人大代表与人民的关系:人大代表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六、共产党理论(关键词:中共中央、习近平总书记、XX省委.市委.县委、政治局常委)参考设问1:党为什么要做某事或做某事的依据是——1、2、3、5、9、10…参考设问2:党怎样做某事——1、4、5、6、7、8、9、10…1.党的地位: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2.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性: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3.性质和宗旨:党的性质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4.执政方式: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5.执政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发挥党的先锋模范作用6.领导方式:坚持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

7.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地位8.科学理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9.三好、三发展:党始终把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10.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七、人民政协理论参考设问:政协委员做了什么事情?为什么要这样或怎么完成一件事?——1、2、3…1.性质: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学派合作的组织形式,是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2.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①政治协商-对国家或地方的大政方针以及各方面的重要问题,在决策前和决策执行中进行协商。

②民主监督-对宪法法律的实施,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国家机关及其人员的工作通过批评、建议进行的监督。

③参政议政-通过做调研、调查报告、提案或其他形式向党和国家机关提出意见和建议。

3.产生:政协委员是由民主协商推荐产生的。

4.主题:团结和民主。

5.地位:它是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八、民族理论参考设问:民族问题上为什么或怎么样或民族自治地方取得发展的依据——1、2、3、4、5…1.领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民主专政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政治基础)。

2.原则: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政治基础和物质保证)。

3.制度: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政策)及其优越性-①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②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实现;③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④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4.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5.义务:公民要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6.坚决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扎扎实实做好民族工作(政策保证);反对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分裂祖国的活动,依法打击煽动民族分裂的行为。

九、当代国际社会理论参考设问:材料体现了当代国际社会哪些知识,材料中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注意主体词相关1.主权国家: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是国家存在的最重要因素。

①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

②主权国家的基本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等。

2.国际组织:国际组织的作用-①促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交流与合作;②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③调节国际争端,缓解国家间的矛盾,维护世界和平。

3.联合国:遵循了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为宗旨。

4.国际关系: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5.主题: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

6.多个国家: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

7.竞争: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十、我国外交政策理论参考设问1:我国在对外关系上为什么要做某事或做某事的依据是——要结合上题的相关知识参考设问2:我国在对外关系上怎样做某事1.政策: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决定: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4.基本立场: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5.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6.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7.基本立足点: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

8.道路:我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地维护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建立国际新秩序,建设和谐世界;9.作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是一个负责任的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地区稳定的坚定力量,致力于建立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新秩序,努力营造有利于全球经济健康发展的制定环境。

十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即政治制度建设相关理论1.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