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文言文课外阅读大全 96、荀卿论素材

合集下载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150篇91-95(附答案与译文)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150篇91-95(附答案与译文)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150篇91-95(附答案与译文)91靖郭君将城薛靖郭君将城薛,客多以谏者。

靖郭君谓谒者①曰:“毋为客通②。

”齐人有请者曰:“臣请三言而已,过三言,臣请烹。

”靖郭君因见之。

客趋进曰:“海大鱼。

”因反走。

靖郭君曰:“请闻其说。

”客曰:“臣不敢以死为戏。

”靖郭君曰:“愿为寡人言之。

”答曰:“君不闻大鱼乎?网不能止,缴不能絓也③。

荡④而失水,蝼蚁得意焉。

今夫齐,亦君之海也。

君长有齐,奚以薛为?君失齐,虽隆薛之城至天犹无益也。

”靖郭君曰:“善。

”乃辍,不城薛。

(《战国策·齐策一》)【注释】①谒者:负责传达通报的人。

②通:通报。

③缴不能絓:戴绳的箭不能拖住(它)。

缴(jiǎo),带绳的箭。

絓(guà):通“挂”,牵制。

④荡:跳。

【阅读训练】一、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词语解释有误的是()A靖郭君将城.薛(城:名词用如动用,筑成。

)B客趋.进曰(趋:小步快走。

)C因反走.(走:跑)D愿.为寡人言之(愿:愿意)二、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有()A①客多以.谏者②臣不敢以.死为戏B①毋为客通②愿为.寡人言之C①因.反走②靖郭君因.见之D①靖郭君因见之.②今夫齐,亦君之.海也三、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荡而失水,蝼蚁得意焉译文:②君长有齐,奚以薛为?译文:③君失齐,虽隆薛之城至天犹无益也。

译文:四、客人的话主要表明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使靖郭君最终放弃个人的利益。

你认为客人的哪句话最能打动靖郭君?请把这句话写在下面。

答:【参考答案】一、解释不正确的是D,希望。

二、相同的有B和C,B都是介词,替,给;C连词,于是,就,便。

A①连词,因为;②介词,把。

D①代词,他;②助词,的。

三、①(一旦它)跳到(岸上),失去了水,蝼蚁也能够随心所欲地吃了它。

②你能长久地占有齐国,还要在薛地筑什么城呢?③你失去了齐国,即使把薛城修筑得有天高还是没有好处哇。

四、今夫齐,亦君之海也。

高中语文 文言文课外阅读大全 96、荀卿论素材

高中语文 文言文课外阅读大全 96、荀卿论素材

96、荀卿论(原文)王安石荀卿载孔子之言曰:“‘由,智者若何?仁者若何?’子路曰:‘智者使人知己,仁者使人爱己。

’子曰:‘可谓士矣。

’子曰:‘赐,智者若何?仁者若何?’子贡曰:‘智者知人,仁者爱人。

’子曰:‘可谓士君子矣。

’子曰:‘回,智者若何?仁者若何?’颜渊曰:‘智者知己,仁者爱己。

’子曰:‘可谓明君子矣。

’”是诚孔子之言欤?吾知其非也。

夫能近见而后能远察,能利狭而后能泽广,明天下之理也。

故古之欲知人者,必先求知己,欲爱人者,必先求爱己,此亦理之所必然,而君子之所不能易者也。

请以事之近而天下之所共知者谕之。

今有人于此,不能见太山于咫尺之内者,则虽天下之至愚,知其不能察秋毫于百步之外也,盖不能见于近,则不能察于远明矣。

而荀卿以谓知己者贤于知人者,是犹能察秋毫于百步之外者为不若见太山于咫尺之内者之明也。

今有人于此,食不足以厌其腹,衣不足以周其体者,则虽天下之至愚,知其不能以赡足乡党也,盖不能利于狭,则不能泽于广明矣。

而荀卿以谓爱己者贤于爱人者,是犹以赡足乡党为不若食足以厌腹、衣足以周体者之富也。

由是言之,荀卿之言,其不察理已甚矣。

故知己者,智之端也,可推以知人也;爱己者,仁之端也,可推以爱人也。

夫能尽智仁之道,然后能使人知己、爱己,是故能使人知己、爱己者,未有不能知人、爱人者也。

能知人、爱人者,未有不能知己、爱己者也。

今荀卿之言,一切反之,吾是以知其非孔子之言,而为荀卿之妄矣。

杨子曰:“自爱,仁之至也。

”盖言能自爱之道则足以爱人耳,非谓不能爱人而能爱己者也。

噫,古之人爱人不能爱己者有之矣,然非吾所谓爱人,而墨翟之道也。

若夫能知人而不能知己者,亦非吾所谓知人矣。

96、荀卿论译文荀卿记载孔子的话说:“‘仲由,智者是什么样子?仁者是什么样子?’子路说:‘智者让别人知道自己,仁者让别人爱惜自己。

’孔子说:‘你可以被称为君子了。

’孔子又说:‘端木赐,智者是什么样子?仁者是什么样子?’子贡说:‘智者能了解别人,仁者能爱惜别人。

专题11.7 文言文阅读(江苏专版)一-年高考语文冲刺专题卷(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

专题11.7 文言文阅读(江苏专版)一-年高考语文冲刺专题卷(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

专题11 文言文阅读(江苏专版)一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礼论王安石呜呼,荀卿之不知礼也!其言曰“圣人化性而起伪”,吾是以知其不知礼也。

知礼者,贵乎知礼之意,而荀卿盛称其法度节奏之美,至于言化,则以为伪也。

亦乌知礼之意哉?夫礼始于天而成于人,知天而不知人则野,知人而不知天则伪。

圣人恶其野而疾其伪,以是礼兴焉。

今荀卿以谓圣人之化性为起伪,则是不知天之过也,然彼亦有见而云尔。

凡为礼者,必诎其放傲之心,逆其嗜欲之性。

莫不欲逸而为尊者劳,莫不欲得而为长者让,擎跽曲拳,以见其恭。

夫民之.于此,岂皆有乐之之心哉?患上之恶己,而随之以刑也。

故荀卿以为特劫之法度之威,而为之于外尔,此亦不思之过也。

夫斫木而为之器,服马而为之驾,此非生而能者也。

故必削之以斧斤,直之以绳墨,圆之以规而方之以矩,束联胶漆之,而后器适于用焉。

前之以衔勒之制,后之以鞭策之威,驰骤舒疾,无得自放,而一听于人,而后马适于驾焉。

由是观之,莫不劫之于外而服之以力者也。

然圣人舍木而不为器,舍马而不为驾者,固亦因其天资之材也。

今人生而有严父爱母之心,圣人因其性之欲而为之制焉,故其制虽有以强人,而乃以顺其性之欲也。

圣人苟不为之礼,则天下盖将有慢其父而疾其母者矣。

此亦可谓失其性也。

得性者以为伪,则失其性者乃可以为真乎?此荀卿之所以为不思也。

夫狙猿之形,非不若人也,欲绳之以尊卑而节之以揖让,则彼有趋于深山大麓而走耳,虽畏之以威而驯之以化,其可服邪?以谓天性无是而可以化之使伪耶,则狙猿亦可使为礼矣。

故曰礼始于天而成于人,天则无是,而人欲为之者,举天下之物,吾盖未之见也。

(选自《王安石文集》)1.对下列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逆其嗜欲之性逆:违背B.束联胶漆之胶:胶水C.故其制虽有以强人强:胜过D.天则无是天:天性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安石认为荀子不懂得礼,他对“礼”的理解不正确,而自己懂得了对“礼”的本意。

高中语文课外元曲必读素材 全元曲239

高中语文课外元曲必读素材 全元曲239

高中课外元曲必读:全元曲239心愿如此而已。

不想州司,谬取臣邕充试。

到京畿,岂料愚蒙,叨居上第。

(又唱)【破第二】重蒙圣恩,婚以牛公女。

草茅疏贱,如何当此隆遇?但臣亲老,一从别后,光阴又几。

庐舍田园,荒芜久矣。

(又唱)【衮第三】那更老亲,鬓垂白,筋力皆癯瘁。

形只影单,无弟兄,谁奉侍?况隔千山万水,生死存亡,虽有音书难寄。

最可悲,他甘旨不供,我食禄有愧。

(又唱)【歇拍】不告父母,怎谐匹偶?臣又听得,家乡里,遭水旱,遇荒饥。

多想臣亲,必做沟渠之鬼,末可知。

怎不教臣,悲伤汨垂?(黄门白)此非哭泣之处,不得惊动天听。

(生唱)【中衮第四】臣享厚禄。

纡朱紫,出入承明地。

独念二亲,寒无衣,饥无食,丧沟渠。

忆昔先朝!买臣出,守会稽;司马相如,持节锦归。

【煞尾】他遭遇圣时,皆得回乡里。

臣何故,别父母,远乡闾,没音书,此心违?伏惟陛下,特悯微臣下之志。

遣臣归,得事双亲,隆恩怎比!【出破】若还念臣有微能,乡郡望安置。

庶使臣,忠心孝意,得全美。

臣无任瞻天望圣,激切屏营之至!(黄门白)原来如此,吾当与汝转达天听,汝只在五门外厢,伺侯圣旨。

正是:眼望旌捷旗,耳听好消息。

(黄门下)(生唱)【神仗儿】扬尘舞蹈,扬尘舞蹈,见祥云缥缈,想黄门已到。

料应重瞳看了。

多应是,哀念我,私情乌鸟。

颙望断九重霄,颙望断九重霄。

【滴溜子】天应念,天应念,蔡邕拜祷:双亲的,双亲的,死生未保,可怜恩深难报。

一封奏九重,知他听否?会合分离,都在这遭。

(白)怎的黄门不见回报?想必是官里准了。

天哪,若能勾回乡见父母,何消做官!(黄门捧圣旨上唱)【前腔】今日里,今日里,议郎进表,传达上,传达上,圣目看了。

道太师昨日先奏,把乘龙女婿招,多少是好!见有玉音,临降听剖。

(白)圣旨已到,跪听宣读。

(生跪)(黄门白)孝道虽天,终于事君:王事多艰,岂遑报父!朕以凉德,嗣续丕基。

眷兹警动之风,未遂雍熙之化。

爰招俊髦,以辅不逮。

咨尔才学,允惬舆情。

是用擢居议论之司,以求绳纠之益。

中考文言文鉴赏阅读:《荀卿论》

中考文言文鉴赏阅读:《荀卿论》

中考文言文鉴赏阅读:《荀卿论》尝读《孔子世家》,观其言语文章,循循莫不有规矩,不敢放言高论,言必称先王,然后知圣人忧天下之深也。

茫乎不知其畔岸,而非远也;浩乎不知其津涯,而非深也。

其所言者,匹夫匹妇之所共知;而所行者,圣人有所不能尽也。

呜呼!是亦足矣。

使后世有能尽吾说者,虽为圣人无难,而不能者,不失为寡过而已矣。

子路之勇,子贡之辩,冉有之智,此三者,皆天下之所谓难能而可贵者也。

然三子者,每不为夫子之所悦。

颜渊默然不见其所能,若无以异于众人者,而夫子亟称之。

且夫学圣人者,岂必其言之云尔哉?亦观其意之所向而已。

夫子以为后世必有不能行其说者矣,必有窃其说而为不义者矣。

是故其言平易正直,而不敢为非常可喜之论,要在于不可易也。

昔者常怪李斯事荀卿,既而焚灭其书,大变古先圣王之法,于其师之道,不啻若寇仇。

及今观荀卿之书,然后知李斯之所以事秦者皆出于荀卿,而不足怪也。

荀卿者,喜为异说而不让,敢为高论而不顾者也。

其言愚人之所惊,小人之所喜也。

子思、孟轲,世之所谓贤人君子也。

荀卿独曰:“乱天下者,子思、孟轲也。

”天下之人,如此其众也;仁人义士,如此其多也。

荀卿独曰:“人性恶。

桀、纣,性也。

尧、舜,伪也。

”由是观之,意其为人必也刚愎不逊,而自许太过。

彼李斯者,又特甚者耳。

今夫小人之为不善,犹必有所顾忌,是以夏、商之亡,桀、纣之残暴,而先王之法度、礼乐、刑政,犹未至于绝灭而不可考者,是桀、纣犹有所存而不敢尽废也。

彼李斯者,独能奋而不顾,焚烧夫子之六经,烹灭三代之诸侯,破坏周公之井田,此亦必有所恃者矣。

彼见其师历诋天下之贤人,以自是其愚,以为古先圣王皆无足法者。

不知荀卿特以快一时之论,而荀卿亦不知其祸之至于此也。

其父杀人报仇,其子必且行劫。

荀卿明王道,述礼乐,而李斯以其学乱天下,其高谈异论有以激之也。

孔、孟之论,未尝异也,而天下卒无有及者。

苟天下果无有及者,则尚安以求异为哉!我曾读《史记·孔子世家》,看孔子的言论文章,没有不循规蹈矩的,不敢放肆高论,而且说话一定要谈到先王,我这才知道孔子作为圣人对天下的忧虑之深啊。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苏轼《荀卿论》原文及翻译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苏轼《荀卿论》原文及翻译

苏轼《荀卿论》原文及翻译原文:尝读《孔子世家》,观其言语文章,循循莫不有规矩,不敢放言高论,言必称先王,然后知圣人忧天下之深也。

茫乎不知其畔岸,而非远也;浩乎不知其津涯,而非深也。

其所言者,匹夫匹妇之所共知;而其所行者,圣人有所不能尽也。

呜呼!是亦足矣。

使后世有能尽其说者,虽为圣人无难,而不能者,不失为寡过而已矣。

子路之勇,子贡之辩,冉有之知,此三者,皆天下之所谓难能而可贵者也。

然三子者,每不为夫子之所悦,颜渊默然不见其所能,若无以异于众人者,而夫子亟称之,且夫学圣人者,岂必其言之云尔哉,亦观其意之所向而已。

夫子以为后世必有不能行其说者矣,必有窃其说而为不义者矣。

是故其言平易正直,而不敢为非常可喜之论,要在于不可易也。

昔者常怪李斯事荀卿,既而焚灭其书,大变古先圣王之法,于其师之道,不啻若寇仇。

及今观荀卿之书,然后知李斯之所以事秦者,皆出于荀卿,而不足怪也。

荀卿者,喜为异说而不让,敢为高论而不顾者也。

其言愚人之所惊,小人之所喜也。

子思、孟轲,世之所谓贤人君子也。

荀卿独曰:“乱天下者,子思、孟轲也。

”天下之人,如此其众也;仁人义士,如此其多也。

荀卿独曰:“人性恶。

桀、纣,性也。

尧、舜,伪也。

”由是观之,意其为人必也刚愎不逊,而自许太过。

彼李斯者,又特甚者耳。

今夫小人之为不善,犹必有所顾忌,是以夏、商之亡,桀、纣之残暴,而先王之法度、礼乐、刑政,犹未至于绝灭而不可考者,是桀、纣犹有所存而不敢尽废也。

彼李斯者,独能奋而不顾,焚烧夫子之六经,烹灭三代之诸侯,破坏周公之井田,此亦必有所恃者矣。

彼见其师历诋天下之贤人,自是其愚,以为古先圣王皆无足法者。

不知荀卿特以快一时之论,而荀卿亦不知其祸之至于此也。

其父杀人报仇,其子必且行劫。

荀卿明王道,述礼乐,而李斯以其学乱天下,其高谈异论有以激之也。

孔、孟之论,未尝异也,而天下卒无有及者。

苟天下果无有及者,则尚安以求异为哉!译文:我曾读《史记•孔子世家》,看孔子的言论文章,没有不循规蹈矩的,不敢放肆高论,而且说话一定要谈到先王,我这才知道孔子作为圣人对天下的忧虑之深啊。

高中精短文言文阅读100篇

高中精短文言文阅读100篇

高中精短文言文阅读100篇第一篇范仲淹有志于天下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

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

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阅读积累孤:适:昼夜:或:辄:昃:六经:第二篇陈蕃愿扫除天下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岁。

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阅读积累闲:芜:候:安:第三篇班超投笔从戎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

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

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

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永平五年。

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

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

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阅读积累修:佣书:辍:第四篇宗悫(què)乘风破浪宗悫字元干,南阳涅阳人也。

叔父炳高尚不仕。

悫年少时,炳问其志。

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炳曰:“汝若不富贵,必破我门户。

”兄泌娶妻,始入门,夜被劫,悫年十四,挺身与拒贼,十余人皆披散,不得入室。

时天下无事,士人并以文艺为业,炳素高节,诸子群从皆好学,而悫任气好武,故不为乡曲所称。

阅读积累不仕:破:并:素:乡曲:第五篇祖逖闻鸡起舞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

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

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

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古代散文阅读精粹 古今论谏素材

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古代散文阅读精粹 古今论谏素材

【吹尽狂沙系列】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古代散文阅读精粹 古今论谏素材古今论谏,常与讽而少.直。

其说盖出于仲尼。

吾以为讽、直一也,顾用之之术何如耳。

伍举进隐语,楚王淫益甚;茅焦解衣危.论,秦帝立悟。

讽固不可尽与,直亦未易少之。

吾故曰:顾用之之术何如耳。

如得其术,则人君有少不为桀、纣者,吾百谏而百听矣,况虚己者乎?不得其术,则人君有少不若尧舜者,吾百谏而百不听矣,况逆忠者乎?然则..奚术而可?曰:“机智勇辩如古游说之士而已。

请备.论其效。

周衰,游说炽于.列国,自是世有其人。

吾独怪夫谏而从者百一,说而从者十九,谏而死者皆是,说而死者未尝闻。

然而抵触忌讳,说或甚于谏。

由是知不必乎.讽,而必乎术也。

说之术可为谏法者五,理谕之,势禁之,利诱之,激怒之,隐讽之之谓也。

触龙以赵后爱女贤.于爱子,未旋踵而长安君出质;甘罗以杜邮之死诘张唐,而相燕之行有日,此理而谕之也。

子贡以.内忧教田常,而齐不得伐鲁;武公以麋鹿胁顷襄,而楚不敢图周,此势而禁之也。

田生以万户侯启张卿,而刘泽封;朱建以富贵饵闳孺,而辟阳赦,此利而诱之也。

苏秦以牛后羞韩,而惠王按剑太息;范雎以无王耻秦,而眧王长跪请教,此激而怒之也。

苏代以土偶笑田文,楚人以弓缴感襄王,此隐而讽之也。

理而谕之,主虽昏必悟;势而禁之,主虽骄必惧;利而诱之,主虽怠必奋;激而怒之,主虽懦必立;隐而讽之,主虽暴必容。

悟则明,惧则恭,奋则勤,立则勇,容则宽,致君之道尽于此矣。

吾观昔之臣言必从,理必济,莫如唐魏郑公,其初实学纵横之说,此所谓得其术者欤?噫!龙逢、比干不获称良臣,无苏秦、张仪之术也;苏秦、张仪不免为游说,无龙逢、比干之心也。

是以龙逢、比干吾取其心,不取其术;苏秦、张仪吾取其术,不取其心,以为谏法。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今论谏,常与讽而少.直 少:贬低 B.茅焦解衣危.论,秦帝立悟 危:危险 C.请备.论其效备:详细,周全 D.触龙以赵后爱女贤.于爱子 贤:胜过答案 B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答案 A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用来证明“讽、直一也,顾用之之术何如”的一组是 ( )A. B.然则..奚术而可 游说炽于.列国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C.由是知不必乎.讽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D. 子贡以.内忧教田常 剑赀财以.送行①常与讽而少直②伍举进隐语,楚王淫益甚③茅焦解衣危论,秦帝立悟④周衰,游说炽于列国⑤子贡以内忧教田常,而齐不得伐鲁⑥龙逢、比干不获称良臣A.①③⑤B.②④⑥C. ②③⑤D.①③⑥答案 C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们谈论进谏时往往对讽谏赞扬而对直言进谏贬斥,大概起源于孔子,而作者认为讽谏直谏实质一样,效果优劣则取决于使用方法。

韩愈《读荀》与苏轼《荀卿论》对比阅读(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韩愈《读荀》与苏轼《荀卿论》对比阅读(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韩愈《读荀》与苏轼《荀卿论》对比阅读(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始吾读孟轲书,然后知孔子之道尊,圣人之道易行;王易王,霸易霸也。

以为孔子之徒.没,尊圣人者,孟氏而已。

晚得扬雄书,益尊信孟氏。

圣人之道不传于世。

周之衰,好事者各以其说干.时君,纷纷藉藉相乱,六经与百家之说错杂,然老师大儒犹在。

火于秦,黄、老于汉,其存而醇者,孟柯氏而止耳,扬雄氏而止耳。

及得荀氏书,于是又知有荀氏者也。

考其辞,时若不粹。

要其归,与孔子异者鲜矣,抑犹在轲、雄之间乎!孔子删《诗》《书》,笔削《春秋》,合于道者著之,离于道者黜去之。

故《诗》《书》《春秋》无疵。

余欲削荀氏之不合者,附于圣人之籍,亦孔子之志欤!孟氏醇乎醇者也,荀与扬大醇而小疵。

(节选自韩愈《读荀》)材料二:昔者常怪李斯事荀卿,既而焚灭其书,大变古先圣王之法,于其师之道,不.啻.若寇仇。

及今观荀卿之书,然后知李斯之所以事秦者皆出于荀卿,而不足怪也。

荀卿者,喜为异说而不让,敢为高论而不顾者也。

子思、孟轲,世之所谓贤人君子也。

荀卿独曰:“乱天下者,子思、孟轲也。

”天下之人,如此其众也;仁人义士,如此其多也。

荀卿独曰:“人性恶。

桀、纣,性也;尧、舜,伪也。

”由是观之,意其为人必也刚愎不逊,而自许太过。

彼李斯者,又特甚者耳。

今夫小人之为不善,犹必有所顾忌,是以夏、商之亡,桀、纣之残暴,而先王之法度、礼乐、刑政,犹未至于绝灭而不可考者,是桀、纣犹有所存而不敢尽废也。

彼李斯者,独能奋而不顾,焚烧夫子之六经,此亦必有所恃.者矣。

彼见其师历诋天下之贤人,以自是其愚,以为古先圣王皆无足法者。

不知荀卿特以快一时之论,而荀卿亦不知其祸之至于此也。

荀卿明王道述礼乐而李斯以其学乱天下其高谈异论有以激之也。

(节选自苏轼《荀卿论》)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荀卿明A王道B述礼乐C而李斯以其学D乱E天下F其高谈G异论有以H 激之也。

高中文言文阅读理解5篇

高中文言文阅读理解5篇

高中文言文阅读理解5篇一、《劝学》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学不可以已已:停止B. 金就砺则利就:接近C. 声非加疾也疾:强,这里指声音宏大D. 用心躁也躁:浮躁,不专心2.下列句子中“而” 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吾尝终日而思矣B. 锲而舍之C. 吾尝跂而望矣D. 顺风而呼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论述的?二、《师说》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70篇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70篇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70篇(译文)1、桥玄论曹操(曹操)小的时候聪敏机警,有谋略(懂权术),为人任性有侠气而放荡不羁,他不从事正当职业,因此世上没有人认为他不同寻常。

只有梁国乔玄、南阳何颙认为他与众不同。

乔玄对曹操说:“天下将乱,不是闻名的人就不能挽救局势啊!能使天下安定的人,大概只有您了!”二十岁的时候因为被推荐为孝廉而被任命做了郎(帝王侍从官的统称),接着升迁做了洛阳北部尉,再接着被调到顿丘做了顿丘的县令,(因为治理顿丘有成绩)接着被皇帝征召任命做了议郎。

2、一代良臣魏征魏徵相貌平平,但是很有胆略,善于挽回皇帝的主意,常常犯颜直谏。

有时碰上太宗非常恼怒的时候,他面不改色,太宗的神威也为之收敛。

他曾经告假去祭扫祖墓,回来后,对太宗说:“人们都说陛下要临幸南山,外面都已严阵以待、整装完毕,而您最后又没去,不知为什么?”太宗笑着说:“起初确实有这个打算,害怕你又来嗔怪,所以中途停止了。

”太宗曾得到一只好鹞鹰,将它置于臂膀上,远远望见魏徵走过来,便藏在怀里;魏徵站在那里上奏朝政大事,很久不停下来,鹞鹰最后竟死在太宗的怀里。

3、公孙弘孙弘盖的是布被,吃饭时不吃两种以上的肉菜。

汲黯说:“公孙弘处于三公的地位,俸禄很多;然而还盖布被,这是诈骗。

”汉武帝问公孙弘,公孙弘向汉武帝道歉,说:“有这事。

你的九卿和臣最好的没有超过汲黯的了,然而今天在朝廷上责问我,确实击中了我的短处。

我担任三公但是还盖布被,和小吏没有区别,确实是用来欺骗,想用来沽名钓誉,就像汲黯所说的一样。

况且没有汲黯的忠诚,陛下怎能听到这些话呢!”4、唐太宗惩顺德长孙顺德接受他人赠送的丝绢,事情被察觉后,唐太宗说:“顺德确实是对国家有益的,我和他共同享有官府仓库的财物,他为什么贪婪到这地步呢?”因为吝惜他有功绩,不惩罚他了,不过在大殿中赠送丝绢几十匹。

大理少卿胡演说:“顺德违法接受财物,所犯的罪行不可赦免,怎么还再送他丝绢?”唐太宗说:“(如果)他是有人性的,获得丝绢的侮辱,超过了接受刑罚。

荀卿论翻译

荀卿论翻译

《荀卿论》翻译 荀卿论》
尝读《孔子世家》, 孔子世家》 观其言语文章, 观其言语文章,循循 莫不有规矩, 莫不有规矩,不敢放 言高论,言必称先王, 言高论,言必称先王, 然后知圣人忧天下之 然后知圣人忧天下之 深也。茫乎不知其畔 深也。茫乎不知其畔 非远也; 岸,而非远也;浩乎 不知其津涯,而非深 不知其津涯,而非深 其所言者, 也。其所言者,匹夫 匹妇之所共知 之所共知; 匹妇之所共知;而所 行者, 行者,圣人有所不能 尽也。呜呼! 尽也。呜呼!是亦足 矣。使后世有能尽吾 无难, 说者, 为圣人无难 说者,虽为圣人无难, 而不能者, 而不能者,不失为寡 过而已矣。 过而已矣。
今夫小人之为不善, 今夫小人之为不善,犹必 有所顾忌,是以夏、 有所顾忌,是以夏、商之 纣之残暴, 亡,桀、纣之残暴,而先 王之法度、礼乐、刑政, 王之法度、礼乐、刑政, 未至于绝灭而不可考 犹未至于绝灭而不可考者, 是桀、 是桀、纣犹有所存而不敢 彼李斯者, 尽废也。彼李斯者,独能 而不顾, 奋而不顾,焚烧夫子之六 烹灭三代之诸侯, 经,烹灭三代之诸侯,破 坏周公之井田, 坏周公之井田,此亦必有 者矣。彼见其师历 所恃者矣。彼见其师历诋 天下之贤人,以自是其愚, 天下之贤人,以自是其愚, 以为古先圣王皆无足法 以为古先圣王皆无足法者。 不知荀卿特以快一时之论, 不知荀卿特以快一时之论, 而荀卿亦不知其祸之至于 此也。 此也。
以前读 孔子世家》 以前读《孔子世家》,看 孔子的言语文章, 孔子的言语文章,没有不顺 从着规矩的。 从着规矩的。不敢说出高深 的观点,说话一定要谈到前 的观点,说话一定要谈到前 谈到 代的圣君。这样之后, 代的圣君。这样之后,我才 知道了圣人对天下的忧患, 知道了圣人对天下的忧患, 是那样地深切。 是那样地深切。你看他写的 那些文章, 那些文章,广大无边让人看 不到水岸然而并非多么辽远 水岸然而并非多么辽远, 不到水岸然而并非多么辽远, 宽阔盛大让人看不到渡口然 而并非多么深刻 深刻。 而并非多么深刻。他所说的 那些话,都是普通人 普通人便很清 那些话,都是普通人便很清 楚的;但是要做起来, 楚的;但是要做起来,即使 是圣人, 是圣人,恐怕也不能完全将 它实践出来。啊呀, 它实践出来。啊呀,这也就 够了吧!倘若后世有能够将 够了吧!倘若后世有能够将 我的所说完全实行出来的, 我的所说完全实行出来的, 即使成为圣人也 成为圣人也不是什么 那即使成为圣人也不是什么 难事。而不能如此的人呢, 难事。而不能如此的人呢, 也不能不算得上是个少有错 误的人了。 误的人了。

高中精短文言文阅读100篇

高中精短文言文阅读100篇

高中精短文言文阅读100篇第一篇范仲淹有志于天下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

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

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阅读积累孤:适:昼夜:或:辄:昃:六经:第二篇陈蕃愿扫除天下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岁。

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阅读积累闲:芜:候:安:第三篇班超投笔从戎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

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

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

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永平五年。

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

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

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阅读积累修:佣书:辍:第四篇宗悫(què)乘风破浪宗悫字元干,南阳涅阳人也。

叔父炳高尚不仕。

悫年少时,炳问其志。

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炳曰:“汝若不富贵,必破我门户。

”兄泌娶妻,始入门,夜被劫,悫年十四,挺身与拒贼,十余人皆披散,不得入室。

时天下无事,士人并以文艺为业,炳素高节,诸子群从皆好学,而悫任气好武,故不为乡曲所称。

阅读积累不仕:破:并:素:乡曲:第五篇祖逖闻鸡起舞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

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

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

高中语文文言文课外阅读大全86、隋论精品素材

高中语文文言文课外阅读大全86、隋论精品素材

高中语文文言文课外阅读大全86、隋论精品素材高中语文文言文课外阅读大全86、隋论精品素材苏辙人之于物,听其自附,而信其自去,则人重而物轻.人重而物轻,则物之附人也坚.物之所以去人,分裂四出而不可禁者,物重而人轻也。

古之圣人,其取天下,非其驱而来之也;其守天下,非其劫而留之也。

使天下自附,不得已而为之长,吾不役天下之利,而天下自至。

夫是以去就之权在君,而不在民,是之谓人重而物轻。

且夫吾之于人,己求而得之,则不若使之求我而后从之;己守而固之,则不若使之不忍去我,而后与之。

故夫智者或可与取天下矣,而不可与守天下。

守天下则必有大度者也.何者?非有大度之人,则常恐天下之去我,而以术留天下。

以术留天下,而天下始去之矣。

昔者三代之君,享国长远,后世莫能及。

然而亡国之暴,未有如秦、隋之速,二世而亡者也.秦、隋之亡,其弊果安在哉?自周失其政,诸侯用事,而秦独得山西之地,不过千里.韩、魏压其冲,楚胁其肩,燕、赵伺其北,而齐掉其东。

秦人被甲持兵,七世而不得解,寸攘尺取,至始皇然后合而为一.秦见其取天下若此其难也,而以为不急持之,则后世且复割裂以为敌国。

是以销名城,杀豪杰,铸锋镝,以绝天下之望。

其所以准备而固守之者甚密如此,然而海内愁苦无聊,莫有不忍去之意。

是以陈胜、项籍因民之不服,长呼起兵,而山泽皆应.由此观之,岂非其重失天下而防之太过之弊欤?今夫隋文之世,其亦见天下之久不定,而重失其定也。

盖自东晋以来,刘聪、石勒、慕容、苻坚、姚兴、赫连之徒,纷纷而起者,不可胜数。

至于元氏,并吞灭取,略已尽矣,而南方未服。

元氏自分而为周、齐。

周并齐而授之隋。

隋文取梁灭陈,而后天下为一.彼亦见天下之久不定也,是以全得天下之众,而恐其失之;享天下之乐,而惧其不久;立于万民之上,而常有猜防不安之心,以为举世之人,皆有曩者英雄割据之怀,制为严法峻令,以杜天下之变。

谋臣旧将,诛灭略尽,独死于杨素之手,以及于大故.终于炀帝之际,天下大乱,涂地而莫之救。

高中精短文言文阅读100篇

高中精短文言文阅读100篇

高中精短文言文阅读100篇第一篇范仲淹有志于天下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

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

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阅读积累孤:适:昼夜:或:辄:昃:六经:第二篇陈蕃愿扫除天下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岁。

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阅读积累闲:芜:候:安:第三篇班超投笔从戎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

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

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

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永平五年。

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

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

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阅读积累修:佣书:辍:第四篇宗悫(què)乘风破浪宗悫字元干,南阳涅阳人也。

叔父炳高尚不仕。

悫年少时,炳问其志。

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炳曰:“汝若不富贵,必破我门户。

”兄泌娶妻,始入门,夜被劫,悫年十四,挺身与拒贼,十余人皆披散,不得入室。

时天下无事,士人并以文艺为业,炳素高节,诸子群从皆好学,而悫任气好武,故不为乡曲所称。

阅读积累不仕:破:并:素:乡曲:第五篇祖逖闻鸡起舞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

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

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

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

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

一那么愿其不孤,二那么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

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

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于是遂就书。

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邴原幼时丧父,几岁时,从书塾经过,(听见书声琅琅)忍不住哭了,书塾的老师问他说:小孩子为啥哭泣?邴原答道:孤儿容易悲哀,穷人容易感伤。

那些读书的,但凡能够学习的人,必然都是些有父母的孩子。

我一来羡慕他们不孤单,二来羡慕他们能够上学。

内心感伤,因此而哭泣。

老师怜悯屿地说:你想读书就来吧!邴原进了学堂,学习异常努力。

一个冬天,就读熟了《孝经》和《论语》。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凡得学者②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③吾徒相教④徒以有先生也
2.翻译句子。

①孤者易伤,贫者易感。

译文:
②一那么愿其不孤,二那么羡其得学
译文:
③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译文:
3.书塾中的老师值得我们敬佩的是
4.我们应该向邴原学什么?
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6、荀卿论(原文)
王安石
荀卿载孔子之言曰:“‘由,智者若何?仁者若何?’子路曰:‘智者使人知己,仁者使人爱己。

’子曰:‘可谓士矣。

’子曰:‘赐,智者若何?仁者若何?’子贡曰:‘智者知人,仁者爱人。

’子曰:‘可谓士君子矣。

’子曰:‘回,智者若何?仁者若何?’颜渊曰:‘智者知己,仁者爱己。

’子曰:‘可谓明君子矣。

’”是诚孔子之言欤?吾知其非也。

夫能近见而后能远察,能利狭而后能泽广,明天下之理也。

故古之欲知人者,必先求知己,欲爱人者,必先求爱己,此亦理之所必然,而君子之所不能易者也。

请以事之近而天下之所共知者谕之。

今有人于此,不能见太山于咫尺之内者,则虽天下之至愚,知其不能察秋毫于百步之外也,盖不能见于近,则不能察于远明矣。

而荀卿以谓知己者贤于知人者,是犹能察秋毫于百步之外者为不若见太山于咫尺之内者之明也。

今有人于此,食不足以厌其腹,衣不足以周其体者,则虽天下之至愚,知其不能以赡足乡党也,盖不能利于狭,则不能泽于广明矣。

而荀卿以谓爱己者贤于爱人者,是犹以赡足乡党为不若食足以厌腹、衣足以周体者之富也。

由是言之,荀卿之言,其不察理已甚矣。

故知己者,智之端也,可推以知人也;爱己者,仁之端也,可推以爱人也。

夫能尽智仁之道,然后能使人知己、爱己,是故能使人知己、爱己者,未有不能知人、爱人者也。

能知人、爱人者,未有不能知己、爱己者也。

今荀卿之言,一切反之,吾是以知其非孔子之言,而为荀卿之妄矣。

杨子曰:“自爱,仁之至也。

”盖言能自爱之道则足以爱人耳,非谓不能爱人而能爱己者也。

噫,古之人爱人不能爱己者有之矣,然非吾所谓爱人,而墨翟之道也。

若夫能知人而不能知己者,亦非吾所谓知人矣。

96、荀卿论译文
荀卿记载孔子的话说:“‘仲由,智者是什么样子?仁者是什么样子?’子路说:‘智者让别人知道自己,仁者让别人爱惜自己。

’孔子说:‘你可以被称为君子了。

’孔子又说:‘端木赐,智者是什么样子?仁者是什么样子?’子贡说:‘智者能了解别人,仁者能爱惜别人。

’孔子说:‘你可以被称为士君子了。

’孔子又说:‘颜回,智者是什么什么样子?仁者什么样子?’颜渊回答说:‘智者知道自己,仁者爱惜自己。

’孔子说:‘你可以被称为明君子了。

’”这果真是孔子的言论吗?我知道这不是孔子说的。

先能看见近距离的事物的人,然后才能看见远距离的事物,先能给小范围的人带来利益,然后才能给更大范围的人带来利益,这是天下的明白的道理。

所以古人想要了解别人,先要做到了解自己,想要爱惜
别人,一定要先做到爱惜自己,这也是必然的道理,是君子所不能改变的。

请让我用身边的事和天下人都知道的道理来说明它。

现在有个人,看不见近在咫尺的泰山,那么即使是天下最愚蠢的人,也能知道他一定看不见百步之外的细小的毫毛,因为,看不见近处的事物,那么就更看不见远处的事物,这是很明白的道理。

可是荀卿认为,了解自己的人比了解别人的人还要贤明,这就如同认为能看见百步之外毫毛的人,不如看见咫尺之内的泰山的人视力好。

现在有个人,吃饭不能填饱自己的肚子,穿衣不能遮蔽自己的身体,那么,即使是天下最愚蠢的人,也能知道他不能养活同乡的百姓,因为不能给少数人带来利益的人,就不能给多数人带来利益,这是很明白的道理。

由此说来,荀卿的言论,它不明察道理也太严重了。

所以,了解自己,这是智慧的开端,可以由此推广,来了解别人;爱惜自己,这是仁爱的开端,可以由此推广,来爱惜别人。

明晓了智和仁的道理,然后能让别人了解自己、爱惜自己,因此,能让人了解自己、爱惜自己的人,没有不能了解别人、爱惜别人的。

能够了解别人、爱惜别人的人,没有不能了解自己、爱惜自己的。

现在荀卿的言论,一切都颠倒过来,我因此知道那不是孔子的言论,而是荀卿说的假话。

杨子说:“爱惜自己,这是仁的极致。

”这说的是,懂得爱惜自己的人,就完全可以爱惜别人,不是说仁爱之人,不能爱惜别人,只能爱惜自己。

哎,古代爱惜别人不爱惜自己的人是有过的,却不是我所说的“爱人”,而是墨翟等人所说的“爱人”。

至于能了解别人却不能了解自己的人,也不是我所说的“知人”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