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专业知识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40个必记高频考点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40个必记高频考点](https://img.taocdn.com/s3/m/11c51ac4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44.png)
精心整理※考点1※考点1: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神农本草经》,汉代,现存最早的药学专着,属于集体创作,载药数365种。
(神在最早的时候有,农民经常流汗(汉代))《本草经集注》:南北朝梁代,首创按自然属性分类药物的方法。
(集注,是对神农本草经进行集注,通过自然属性分类来集注)《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图文并茂、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第一部药典,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
(新修:重新来修,是由国家组织的,因此有图文,唐代的兴盛也造就了这第一部官修本草)《证类本草》:总结了北宋以前药物学成就,集宋之前本草学大成。
(宋代包拯破案讲究证据)《本草纲目》:李时珍(明代),中古时代最完备的分类系统。
(珍视明滴眼液)《本草纲目拾遗》:清代,创古本草增收新药之冠。
(拾遗:捡漏,所以新增最多)《中华本草》:当代作品,全面总结了中华民族2000余年来传统药学成就。
(当地的作品,集继往开来的成就,所以载药最多。
)※考点2※考点2:五味辛:能散、能行,能发散、行气、活血。
甘:能补、能缓、能和,能补益、缓急止痛、调和药性、和中。
酸(涩):能收、能涩,即有收敛固涩作用。
苦:能泄、能燥、能坚。
咸: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和泻下通便。
淡:能渗、能利,有渗湿利水作用。
※考点3※考点3:七情单行:单独,不需辅助增效相须:相互需要相使:使得更厉害减毒相杀:杀毒软件。
(生姜杀半夏)相畏:杀人会怕。
(半夏怕生姜)减效相恶:相互厌恶,工作效率就降低了。
增毒相反:反目成仇,仇恨增深精心整理※考点4※考点4:道地药材(****)云南:三七、木香贵州:天麻安徽:木瓜东北:人参福建:泽泻(福泽天下)河南:四大怀药——牛膝、山药、菊花、地黄。
(河南牛山,菊花遍地黄)河南---- 怀庆牛山一一牛膝、山药菊花遍地黄一一菊花、地黄浙江:浙贝母、白术、延胡索、山茱萸、玄参、杭白芍、杭白菊、杭麦冬、郁金。
浙江玄参,被胡输得一穷三白,抓山猪卖金。
被胡输得一穷三白—一被:浙贝母——胡:延胡索——三白:白术、白芍、杭白菊抓山猪卖金一一山猪:山茱萸——卖金:麦冬,郁金※考点5※考点5:采收时间采收原则:有效物质最多、产量最多的时候采收。
《中药学》专业知识
![《中药学》专业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1a09af70f46527d3240ce0ee.png)
《中药学》一、概念题:1、我国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什么?〈<神农本草经>〉世界上最早的药典是什么?〈<新修本草>〉2、咸味的药物大多具有哪两方面特点?能软,能下。
(软坚散结)(泻下通便)3、药性升浮的中药,药味怎样?药性?4、中药的用药禁忌,主要有哪三个方面?1〉配伍禁忌 2〉妊娠用药禁忌 3〉服药时的饮食禁忌5、十八反中,半夏反什么?<乌头> 人参反什么?<藜芦>6、半夏炮制的目的是什么? 可去除毒性香附炮制的目的是什么?炮制过止痛力增强7、枸杞子属于什么药类,药用部位是什么? (属于补阴药),(部位是果实) 枸杞子的根皮亦可入药,名为什么,<地骨皮> 属于什么药类? <清虚热药>8、一般认为川牛膝偏于什么? (逐瘀通经,通利关节,) 怀牛膝偏于什么? 活血通经,利尿通淋,引血下行,补肝肾,强筋骨.9、四气是指什么?指药物具有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
11、菊花的三个品种作用各有偏重,其中黄菊花偏于什么?(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白菊花偏于什么?野菊花偏于什么? (清热解毒,凉血消肿)12、中药的七情指什么?1>单行 2>相须 3>相使 4>相畏5>相杀 6>相恶 7>相反13、止血药分为几类? 1>凉血止血药 2>化瘀止血药 3>收敛止血药 4>温经止血药>14、白芍,属于什么药类,<属于补血药>其功效偏于什么? <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芍,属于什么药类,其功效偏于什么?二、是非判断:1、薤白和瓜蒌均为治疗胸痹之要药。
<错>2、旋覆花有绒毛,易刺激咽喉而致呛咳呕吐,故须包煎。
<对>3、莱服子有降气化痰之功,常用于肺肾不足咳嗽痰多之证。
<对>4、人参、白术、党参、茯苓、薏苡仁都有健脾的功效。
中药学专业知识
![中药学专业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79f03049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55.png)
不同类型的中药具有不同的特点
• 植物药:种类繁多,有效成分丰富, 具有多种药理作用 • 动物药:生物活性强,疗效显著,但 资源有限 • 矿物药:药效稳定,但副作用较大, 使用需谨慎
• 季节性采收:根据药物的生长周期和药用部位,选择适当的季节进行采收 • 产地采收:根据药物的产地和生态环境,选择适宜的产地进行采收 • 药用部位采收:根据药物的药用部位和生长特点,选择合适的部位进行采收
03
中药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中药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
中药药理作用是指药物对机体产生的生物活性,包 括治疗作用和副作用
• 鉴别方法包括形态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等 • 鉴别技巧包括观察药物的形态、纹理、颜色、气味等
中药的采收与储存
中药储存是保持药物品质、延长药效的关键环节
• 储存方法包括干燥、冷藏、密封、避光等 • 储存技巧包括控制温度、湿度、光线等环境因素,防止药物的变质和失效
中药采收是获取药物原料的过程,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
中药养生与保健的常用方法
• 中药养生与保健的常用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膏方养生:根据个人的体质和需求,选择适当的中药制成膏方 进行保健 • 茶饮养生:将中药与茶叶一起泡茶饮用,具有调理身体、预防 疾病的作用 -药膳养生:将中药与食物一起烹饪,具有滋养 身体、增强体质的作用 • 洗浴养生:将中药制成洗浴用品,具有舒筋活络、消除疲劳的 作用
中药中毒的处理应根据中毒程度、类型采取相应的措施
• 一般性中毒:采取对症治疗,如解毒、排毒、保肝等 • 严重中毒:立即送往医院救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中药学专业知识
![中药学专业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eeef319c02768e9950e738d4.png)
中药学专业知识第一篇总论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现存第一部药学专著是〔神农本草经〕2、我国第一部药典性的本草是〔新修本草〕二、多项选择题3、《新修本草》的特色有〔第一部药典〕〔成书于唐代〕〔图文对照〕。
第二章中药的性能一、单项选择题1、具有发散风寒作用的药物,其性味多为〔辛温〕。
2、甘味药的作用是〔补益、缓急〕。
能补、能缓、能和〔和中、调和药性〕3、归经学说的理论依据是〔脏腑、经络学说〕。
4、药物的四气是指〔寒、热、温、凉〕。
5、所谓平性药主要指〔寒、热之性不甚明显的药物〕。
6、属苦味药的作用是〔通泄、降泄〕。
能泄、能燥〔燥湿〕、能坚阴〔泻火存阴〕7、具有利水渗湿成效的药物大多具有〔淡味〕。
8、具有沉降趋向的是〔平肝药〕。
9、五味之中,具有泻火作用的药味是〔苦味〕。
10、咸味药的主要作用是〔软坚泻下〕。
泻下通便11、具有清热燥湿成效的药物大多具有〔苦味〕。
12、具有芳香化湿作用的药物大多具有〔辛味〕。
能散、能行〔发散,行气,活血〕13、中药归经指的是〔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
药物作用的定位14、酸枣仁具有较好的安神成效,能治失眠,心悸等病证,一般就说该药〔归心经〕。
15、麻黄能发汗平喘,用以治疗外感风寒,喘咳等病症,一般就说该药〔归肺经〕16、柴胡能疏肝解郁,用以治疗肝郁气滞、月经不调等病证,一般就说该药〔归肝经〕。
17、白术能补气健脾,用以治疗食少便溏,脘腹胀满等病证,一般就说该药〔归脾经〕.二、多项选择题18、苦燥药主治的症候是〔寒湿证〕〔湿热证〕。
、19、涩性表示的药物作用是〔止泻〕〔固精〕。
收敛固涩第三章中药的应用一、单项选择题1、当二药配伍使用,产生毒性,称之为〔相反〕。
2、大黄配芒硝,属于“七情”中〔相须〕。
3、人参与五灵脂一起使用属于〔相反〕。
注:不是相畏。
4、甘草与以下药物一起使用属于十八反“内容的是〔海藻〕藻戟芫遂具战草5、中药配伍中的相畏指的是〔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消除或降低〕。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https://img.taocdn.com/s3/m/03480e46f12d2af90242e6fa.png)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第一章解表药第一节辛温解表药NO. 品名功效1 麻黄发汗,平喘,利水。
2 桂枝助阳解表,温通经脉,通阳利水,温通胸阳,温中散寒。
3 紫苏发表散寒,行气宽中,安胎,解鱼蟹毒。
4 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5 荆芥祛风解表,透疹止痒,止血。
6 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
7 羌活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8 藁本发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9 细辛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
10 白芷散风解表,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止痒。
11 香薷发汗解表,和中化湿,利水消肿。
12 苍耳子散风寒,通鼻窍,除湿止痛,止痒。
13 辛夷散风寒,通鼻窍。
14 西河柳发表透疹,祛风除湿。
第二节辛凉解表药1 薄荷宣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
2 牛蒡子疏散风热,宣肺利咽,解毒透疹,消肿疗疮。
3 蝉蜕疏散风热,透疹止痒,明目退翳,息风止痉。
4 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凉血止血。
5 菊花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6 葛根解肌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7 柴胡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8 升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
9 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祛风止痛。
10 淡豆豉解表,除烦。
11 浮萍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水消肿。
12 木贼疏散风热,明目退翳,止血。
小结:1.解表药中有疏肝作用的:薄荷、柴胡。
第二章清热药第一节清热泻火药1 石膏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
煅用:收湿,敛疮,生肌止血。
2 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3 天花粉清热生津,清肺润燥,消肿排脓。
4 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排脓。
5 夏枯草清肝火,散郁结,降血压。
6 芦根清热生津,除烦,止呕,排脓,利尿。
7 竹叶清热除烦,生津止渴,利尿通淋。
8 淡竹叶清热除烦,利尿。
9 决明子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10 谷精草明目退翳,疏散风热11 青葙子明目退翳,除虚热12 密蒙花明目退翳,平肝阳第二节清热燥湿药1 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中药专业知识一重点归纳
![中药专业知识一重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74913d97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0e.png)
中药专业知识一重点归纳
- 中药功效:包括润肠通便、安胎、透疹等。
例如决明子、火麻仁具有润肠通便的功效;紫苏、砂仁具有行气安胎的功效;黄芩具有清热安胎的功效。
- 中药用量:包括巴豆、牛黄、马钱子、朱砂等药物的用量范围。
例如巴豆入丸散,每次0.1-0.3g;牛黄入丸散,每次0.2-0.5g。
- 中药用法:包括后下、先煎、包煎等。
例如薄荷、生大黄、砂仁等药物需要后下;生牡蛎、生石膏等药物需要先煎。
- 特殊疗效的药物:包括夏枯草、威灵仙、木瓜等。
例如夏枯草能治疗目珠疼痛;威灵仙能治疗诸骨鲠喉。
中药专业知识较为复杂,建议你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归纳总结,以便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如需了解更多中药专业知识,可以继续向我提问。
中药师相关专业知识
![中药师相关专业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80321b20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e4.png)
中药师相关专业知识
1. 中药物质基础:熟地、桂枝、黄芪等天然药材的形态、性状、性味等特征,以及其所含有的主要化学成分。
2. 中药药理学:中药对人体的生理功能的影响与作用,掌握中药对各种疾病的防治作用和适应症,以及常见药物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3. 中药制剂学:中药在制剂中的配置、制作和作用,包括汤剂、丸剂、散剂、片剂、胶囊等剂型的制备技术。
4. 中药品质评价:中药材和制剂品质的检测和评价方法,包括质量控制,如有效成分、杂质检测和质量规范。
5. 中药药事管理:中药药房的管理和操作,包括中药存储、采购、销售和药品配方的处理。
6. 中药临床应用:中药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如中药分类的选择、剂量和常见病证的辨认。
7. 中药药物学:中药的药物代谢机制及药效评价,包括药效强度、药效持久度等。
8. 中药方剂学:中药方剂制作及配方设计,包括方剂选择、方剂部位、炮制、配伍等。
9. 中药病理学:常见疾病的病理生理学知识,用于指导中药治
疗的选择和应用。
10. 中药古籍论著:中医方剂典籍的内容及阐述,领会中医的理论精髓和治疗原则。
中药师知识点总结
![中药师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3ee2f75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84.png)
中药师知识点总结一、中药学基础知识1. 中药的来源和分类2. 中药的性味归经3. 中药的功效与作用4. 中药鉴别与质量控制二、中药方剂学1. 中药方剂的概念与分类2. 中药方剂的组成与运用3. 中药方剂的药理作用4. 中药方剂的配伍禁忌三、中药药理学1. 中药的药效与药理作用2. 中药的毒副作用与不良反应3. 中药的临床应用与研究四、中药炮制学1. 中药的加工与炮制方法2. 中药的炮制工具与器皿使用3. 中药炮制中的技巧与要点五、中药与现代医学1. 中药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2. 中药与现代医学的结合与发展3. 中药在疾病防治中的作用与前景六、中药行业发展与规范1. 中药行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2. 中药行业的规范与管理3. 中药行业的未来发展与挑战七、中药药师职业素养1. 中药药师的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2. 中药药师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要求3. 中药药师的自我提升与发展规划八、中药临床应用1. 常见中药的临床应用与疗效2. 中药治疗常见疾病的方剂与配伍3. 中药与西药的配合应用九、中药安全与合理用药1. 中药的安全性评价与监管2. 中药的合理用药与用法用量3. 中药的毒副作用与防范措施十、中药药物搭配1. 中药与中药的搭配原则2. 中药与食物、饮料的搭配禁忌3. 中药与其他药物的搭配与配伍禁忌十一、中药与中医理论1. 中药在中医理论中的地位与作用2. 中药与中医诊断与治疗3. 中药对中医理论的丰富与补充中药师需要掌握的知识点非常丰富,在每一个方面都需要具备深入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只有全面掌握了中药学的相关知识,才能在临床上更好地运用中药治疗疾病。
希望中药师们能够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为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药专业知识一
![中药专业知识一](https://img.taocdn.com/s3/m/7d00a03b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da.png)
中药专业知识一最佳选择题(40分)1.(1分)不属于温热性药所示效用的是 [单选题] *A.温里散寒B.回阳救逆C.补火助阳D.温经通脉E.凉血解热毒(正确答案)答案解析:凡寒凉性药物,即表示其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热毒等作用;凡温热性药物,即表示其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回阳救逆等作用。
2.(1分)关于“毒”的说法,错误的是 [单选题] *A.广义的“毒”为药物的总称B.狭义的“毒”指药物的不良反应C.狭义的“毒”指对人体具有两面性(正确答案)D.广义的“毒”指药物的偏性E.广义的“毒”指药物既能治疗疾病,又能毒害人体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毒”的概念。
“毒”,在中药学中有狭义与广义之别。
物之能害人即为毒,这是狭义的毒,似指今之药物不良反应。
广义的“毒”含义有二:一为药物的总称,也就是说药即是“毒”,“毒”即是药;二为药物的偏性,也就是说药物之所以能治病,就在于其有某种偏性,这种偏性就是“毒”,其对人体具有两面性,即既能治疗疾病,又能毒害人体,关键在于如何应用。
选项C正确当选。
3.(1分)宜采用蒸法破坏酶的活性以保存药效的是 [单选题] *A.薄荷B.附子C.何首乌D.麻黄E.黄芩(正确答案)答案解析:如苦杏仁、黄芩、白芥子等含苷类成分的中药,采收后若长期放置,相应的酶便可分解苦杏仁苷、黄芩苷、白芥子苷等,使其疗效降低。
花类药物所含的花色苷也可因酶的作用而变色脱瓣,所以含苷类药物常用炒、蒸、烘或曝晒的方法破坏或抑制酶的活性,以免有效成分酶解,保证质量和药效。
4.(1分)根据方剂的组方原则,关于佐药在方中所起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 *A.引方中诸药直达病所B.调和诸药C.针对兼病或兼证起治疗作用D.用以消除或减缓君臣药的毒性(正确答案)E.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和主证答案解析:佐助药:即协助君、臣药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佐制药:消除或减缓君、臣药毒性或烈性的物;反佐药:即根据病情需要,使用与君药药性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https://img.taocdn.com/s3/m/31b90418b52acfc789ebc992.png)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主要考查中药学类执业药师从事药品质量监管和药学服务工作所必备的专业知识,用于评价执业药师对中药学各专业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识记、理解、分析和应用能力。
这部分的专业知识是中药学学科的核心组成内容,也是执业药师执业能力的基础,体现执业药师的知识素养和业务水准。
根据执业药师相关职责,本科目要求在理解中药药性基础理论的基础上,掌握中药制剂与剂型的特点、质量要求和临床应用,常用中药的来源、产地与性状鉴别,中药炮制与饮片质量控制等内容;熟悉中药化学成分与质量控制成分及中药毒理;并能够运用有关中药学基本理论、原理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正确认识中药与疾病治疗的客观规律。
中药专业知识一
![中药专业知识一](https://img.taocdn.com/s3/m/e5d6edea90c69ec3d4bb755f.png)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一、最正确选择题1、主要含有醌类化合物的中药是A、丹参B、莪术C、龙胆D、蟾酥E、麝香[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含有醌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大黄、丹参、紫草、虎杖、何首乌、芦荟、决明子。
其中丹参的主要成分是菲醌类;紫草的主要成分是萘醌类,其他5种中药中所含的主要成分是蒽醌。
2、液-液萃取法及液-液分配色谱的别离原理是A、根据物质的熔点不同进行别离B、根据物质的沸点不同进行别离C、根据物质的颜色不同进行别离D、根据物质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比不同进行别离E、根据物质的酸碱度不同进行别离[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根据物质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比不同进行别离。
常见的方法有简单的液-液萃取法及液-液分配色谱〔LC或LLC〕等。
3、樟木中的樟脑的提取方法是A、回流提取法B、水蒸气蒸馏法C、渗漉法D、煎煮法E、升华法[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升华法:固体物质在受热时不经过熔融直接转化为蒸气,蒸气遇冷后又凝结成固体的现象叫做升华。
中药中有一些成分具有升华的性质,能利用升华法直接从中药中提取出来。
如樟木中的樟脑,茶叶中的咖啡因等。
4、蟾酥的作用与以下哪个作用相似A、乌头B、洋地黄C、洋金花D、马钱子E、熊胆[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蟾酥的化学成分复杂,主要成分有蟾蜍甾二烯类、强心甾烯蟾毒类、吲哚碱类、甾醇类以及肾上腺素、多糖、蛋白质、氨基酸和有机酸等,前两类成分具有强心作用。
蟾酥的强心作用与洋地黄相似。
5、组成缩合鞣质的基本单元是A、酚羟基B、黄烷-3-醇C、哌啶环D、环戊烷E、吡喃酮[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缩合鞣质的化学结构复杂,目前尚未完全弄清。
但普遍认为,组成缩合鞣质的基本单元是黄烷-3-醇,最常见的是儿茶素。
6、中药丹参中治疗冠心病的醌类成分是A、菲醌类B、蒽醌类C、萘醌类D、苯醌类E、二蒽醌类[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丹参含有菲醌类成分。
主要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脑卒中、动脉粥样硬化等,同时还用于治疗肝纤维化、消化性溃疡、白内障、癌症、记忆缺失、艾滋病等疾病。
中药专业知识一
![中药专业知识一](https://img.taocdn.com/s3/m/4c9d58d7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83.png)
中药专业知识一中药药剂水是中药提取溶剂水:水是一种强的极性溶剂。
中草药中亲水性的成分,如无机盐、糖类、分子不太大的多糖类、鞣质、氨基酸、蛋白质、有机酸盐、生物碱盐及甙类等都能被水溶出。
为了增加某些成分的溶解度,也常采用酸水及碱水作为提取溶剂。
酸水提取,可使生物碱与酸生成盐类而溶出,碱水提取可使有机酸、黄酮、蒽醌、内酯、香豆素以及酚类成分溶出。
但用水提取易酶解甙类成分,且易霉坏变质。
某些含果胶、粘液质类成分的中草药,其水提取液常常很难过滤。
沸水提取时,中草药中的淀粉可被糊化,而增加过滤的困难。
故含淀粉量多的中草药,不宜磨成细粉后加水煎煮。
中药传统用的汤剂,多用中药饮片直火煎煮,加温可以增大中药成分的溶解度外,还可能有与其他成分产生“助溶”现象,增加了一些水中溶解度小的、亲脂性强的成分的溶解度。
但多数亲脂性成分在沸水中的溶解度是不大的,即使有助溶现象存在,也不容易提取完全。
如果应用大量水煎煮,就会增加蒸发浓缩时的困难,且会溶出大量杂质,给进一步分离提纯带来麻烦。
中草药水提取液中含有皂甙及粘液质类成分,在减压浓缩时,还会产生大量泡沫,造成浓缩的困难。
通常可在蒸馏器上装置一个汽一液分离防溅球加以克服,工业上则常用薄膜浓缩装置。
中药制药用水制药用水是成方及单味制剂生产、使用过程中用作药材的净制、提取或制剂配制、使用时的溶剂、稀释剂及制药器具的洗涤清洁用水。
本部药典制药用水包括饮用水、纯化水、注射用水和灭菌注射用水。
一般应根据各生产工序或使用目的与要求选用适宜的制药用水,天然水不得用作制药用水。
饮用水为天然水经净化处理所得的水,其质量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74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饮用水可作为药材净制时的漂洗、制药器具的粗洗用水。
除另有规定外,亦可作为口服、外用普通制剂所用药材的提取溶剂。
中药注射剂、滴眼剂等灭菌制剂用药材的提取不得用饮用水。
纯化水为饮用水经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或其他适宜方法制备的制药用水。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https://img.taocdn.com/s3/m/7509b22ba98271fe910ef943.png)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第一章解表药第一节辛温解表药8 藁本发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11 香薷发汗解表,和中化湿,利水消肿。
12 苍耳子散风寒,通鼻窍,除湿止痛,止痒。
13 辛夷散风寒,通鼻窍。
14 西河柳发表透疹,祛风除湿。
第二节辛凉解表药3 蝉蜕疏散风热,透疹止痒,明目退翳,息风止痉。
9 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祛风止痛。
11 浮萍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水消肿。
12 木贼疏散风热,明目退翳,止血。
小结:1.解表药中有疏肝作用的:薄荷、柴胡。
第二章清热药第一节清热泻火药6 芦根清热生津,除烦,止呕,排脓,利尿。
7 竹叶清热除烦,生津止渴,利尿通淋。
8 淡竹叶清热除烦,利尿。
9 决明子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10 谷精草明目退翳,疏散风热11 青葙子明目退翳,除虚热12 密蒙花明目退翳,平肝阳第二节清热燥湿药5 苦参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利尿。
第三节清热凉血药5 紫草凉血活血,解毒透诊。
6 水牛角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清心定惊。
第四节清热解毒药4 紫花地丁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5 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消斑,利咽消肿。
7 青黛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清肝定惊。
8 牛黄清热解毒,息风止痉,化痰开窍。
12 败酱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
13 穿心莲清热解毒,燥湿。
14 白鲜皮清热解毒,祛风燥湿,止痒。
15 半边莲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16 土茯苓解毒,利湿,利关节。
17 山豆根清热解毒,消肿利咽。
18 马齿苋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通淋。
19 大血藤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祛风活络。
20 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消痈,利湿,抗癌。
22 熊胆清热解毒,明目,止痉。
23 金乔麦清热解毒,祛痰排脓,散瘀止痛。
24 鸦胆子清热解毒,燥湿杀虫,止痢截疟,腐蚀赘疣。
25 垂盆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
26 秦皮清热解毒,燥湿止带,清肝明目。
27 马勃清肺,解毒,利咽,止血。
28 木蝴蝶清热利咽,疏肝和胃。
29 半枝莲清热解毒,散瘀止痛,利水消肿。
中药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
![中药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865994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51.png)
中药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药学中所说的“五味”是指以下哪五味?A. 酸、甜、苦、辣、咸B. 酸、甜、苦、辛、咸C. 酸、甜、苦、辛、麻D. 酸、甜、苦、辣、麻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中药的性能?A. 四气B. 五味C. 归经D. 形状答案:D3. 中药的“四气”指的是什么?A. 寒、热、温、凉B. 酸、甜、苦、辛C. 升、降、浮、沉D. 补、泻、温、清答案:A4. 中药的“归经”是指中药作用的什么?A. 药效时间B. 药效部位C. 药效强度D. 药效速度答案:B5. 下列哪味中药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功效?A. 人参B. 黄芪C. 黄连D. 当归答案:C6. 中药的“升降浮沉”理论是指什么?A. 中药的升降作用B. 中药的浮沉作用C. 中药作用的趋势和方向D. 中药的升降浮沉现象答案:C7. 中药配伍中的“相须”指的是什么?A. 两种药物合用,毒性增加B. 两种药物合用,药效减弱C. 两种药物合用,药效增强D. 两种药物合用,产生新的功效答案:C8. 下列哪项是中药的“七情”配伍之一?A. 相恶B. 相畏C. 相杀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9. 中药的“道地药材”是指什么?A. 特定地区出产的优质药材B. 任何地区的药材C. 经过特殊加工的药材D. 野生的药材答案:A10. 中药的“炮制”是指什么?A. 中药的种植技术B. 中药的采摘技术C. 中药的加工技术D. 中药的储存技术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下列哪些属于中药的“五味”?A. 酸B. 甜C. 苦D. 辛E. 咸答案:ABCDE12. 中药的“四气”中,哪些属于温热性质的?A. 寒B. 热C. 温D. 凉E. 平答案:BC13. 中药的“归经”涉及哪些经络?A. 心经B. 肝经C. 脾经D. 肺经E. 肾经答案:ABCDE14. 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中药的药效?A. 药材的产地B. 药材的炮制C. 药材的储存D. 药材的配伍E. 药材的形状答案:ABCD15. 中药配伍中的“相畏”是指什么?A. 两种药物合用,药效减弱B. 两种药物合用,药效增强C. 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被另一种药物减轻D. 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被另一种药物加重E. 两种药物合用,产生新的功效答案:A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6. 中药的“五味”和“四气”是中药的基本性能,对临床用药有重要指导意义。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知识点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332758f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8a.png)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知识点一、知识概述《中药的炮制》①基本定义:中药炮制啊,简单说就是根据中医药理论,按照医疗、调制、制剂、贮藏等不同要求以及药材自身性质,对中药进行加工处理的方法。
就好比你做菜,不同的菜(药材)得用不同的处理方式(炮制方法)才能做出可口(达到药用功效)的菜。
②重要程度:在中药学专业知识一里那可是相当重要啊。
它直接关系到药物的疗效、毒性、归经等各个方面。
不经过炮制的中药就像没加工的食材,不好用来治病。
③前置知识:需要先了解一些中药材的基本性质,像什么是寒性、热性药材啊,药材的形状、气味大概是怎样的。
就跟你学炒菜得先认识菜长啥样是一个道理。
④应用价值:在实际中,炮制后的中药更安全有效。
比如说生地黄性寒,主要是清热凉血,经过蒸制成熟地黄就变成了滋阴补血的药。
这在中医临床治病时非常关键,如果用错了炮制后的药材或者没炮制,可能就达不到治病效果甚至会有害。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在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当中,中药炮制处于中间重要位置呢。
它前面需要本草学、药用植物学等知识做基础,后面又和中药药剂学等密切相关。
要是把整个中药学知识体系比作一个大厦,炮制就是其中重要的建设环节。
②关联知识:和中药的性味归经、中药的化学成分这些知识点联系紧密。
因为炮制会改变药材的这些性质。
比如有些药材炮制后化学成分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其性味归经的表现。
③重难点分析:掌握难度中等偏上吧。
关键点在于要记住不同药材适用的炮制方法,以及炮制后药材的性质变化。
就像头疼每种食材哪种烹饪方式最好用,还得搞清楚做出来啥味。
④考点分析:考试里经常出现呢。
大多采用选择题、简答题等考查方式。
像直接问某药材常用的炮制方法,或者炮制后药材的功效有何改变这样的问题。
三、详细讲解【理论概念类】①概念辨析:中药炮制就是对原药材进行加工的全部过程。
这加工可包括净制、切制、炮炙等。
净制就是除去杂质啊,就像挑菜得把烂叶子去掉一样。
切制就是把药材切成合适的形状大小便于加工或者煎服。
中药相关专业知识
![中药相关专业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ffa07343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d2.png)
中药相关专业知识
1.中药基础理论:中药基础理论包括中药方剂学、中药药理学、中药药效学等方面的知识。
2.中药资源学:中药资源学研究种植、采集、加工、储藏等方
面的知识,是中药学的基础。
3.中药分析化学:中药分析化学是研究中药中各种化学成分的
分离、鉴定和定量的一门学科。
4.中药生物学:中药生物学研究与中药资源相关的生物学特征,如植物形态、生物活性、药效等。
5.中药制剂学:中药制剂学研究中药制剂的配方、生产工艺、
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6.中药临床应用:中药临床应用研究中药治疗疾病的适应症、
用药规律、疗效评价等方面的知识。
7.中药溶出动力学:中药溶出动力学是研究中药成分在制剂中
的释放规律,以及影响释放的因素的一门学科。
8.中药质量控制:中药质量控制是研究中药质量的评价、检验、控制和改进的一门学科,也是中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9.中药药理学:中药药理学是研究中药对机体的作用机理及其
药效、毒性、副作用、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知识。
10.中药安全性评价:中药安全性评价是针对中药制剂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包括药理学、毒性学、致癌性、致突变性、致畸性等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