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合集下载

高质量发展心得体会(通用)

高质量发展心得体会(通用)

高质量发展心得体会(通用)据报道,日前相关负责人表示,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顶层设计,更需要微观基础,企业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市场供给主体,唯有激发企业活力、提升企业效率,才能激活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

报道称,从1978—20xx年,中国的gdp总量飞速增长,中国社会经历了数次创业高峰,国有企业不断做大做强,一大批民营企业拔地而起。

在《财富》杂志去年发布的全球500强的榜单中,有115家中国企业赫然在列。

但也要看到,上榜企业主要集中在提供资金、能源、原材料等生产要素的企业,主要是以规模取胜。

这说明依靠投资拉动增长的发展模式具有路径依赖的惯性,实现高质量发展可谓时不我待、任重道远。

高质量发展,就是要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在量的积累基础上实现质的提升,从依靠规模扩张转变为依靠效率提升,在高质量发展阶段,随着投资收益率和要素使用率的提升,不需要太大的投资规模和要素投入,就能实现高质量、高效益的合理增长。

希望中国经济可以持续实现高质量发展!随着城市的发展。

为此,xx县将紧紧抓住这一大好机遇,主动对接,借势布局,进一步加快由景区(点)建设向旅游城市跨越,进而以城建杠杆撬动县域经济发展。

坚持规划引领,对接xx主城区。

积极策应市委、市政府的“大xx”发展战略,超前规划,科学定位,明确xx城市发展的近期、远期和远景发展目标。

以环庐山南大道及规划建设中的绕城高速为纽带,加快对接xx主城区,科学规划城区及周边乡镇的区域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完善功能配套,实现“形散而神不散”。

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突出旅游产业的比较优势,实现城市发展与生态建设、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进一步加快城镇化步伐,以白鹿、归宗、温泉等集镇为重点,规划建设一批规划水平高、建设水平高、管理水平高的特色城镇,实现“市带县、县带镇、镇带村”。

坚持项目支撑,打造旅游城市。

按景区形象标准建设城区,加快xx由景区(点)建设向旅游城市跨越,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魅力城市。

加快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筑牢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

加快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筑牢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

加快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筑牢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作者:孙杰光来源:《新长征》2024年第06期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提出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并强调东北在振兴过程中要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当好国家粮食稳产保供“压舱石”。

2024年4月9日,省委书记景俊海到省农业科学院、吉林农业大学调研时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聚焦培育大农业产业集群,加快发展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推动科技创新突破,助力产业质效提升,为加快建设农业强省、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有力支撑。

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的过程中,维护粮食安全是吉林省的首要责任,当好国家粮食稳产保供的“压舱石”是吉林省的首要担当。

一、粮食安全视角下从新质生产力到农业新质生产力202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详细阐述了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核心标志、基本特点和先进本质。

农业作为第一产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形成,首先表现在粮食生产上。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位于“五大安全”之首。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开篇从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等方面强调“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加快发展现代化大农业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中提出持续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能力。

加快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提高农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在夯实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同时,增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能力,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近年来,吉林省粮食单产呈现增加趋势,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高,随着高产超高产作物品种的应用和多种创新性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单位面积产量达到7186.4公斤/公顷,居粮食主产省第一位,农业新质生产力正在加速形成。

“八字方针”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指明新方向

“八字方针”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指明新方向

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产业向全球价 值链高端迈进。可见,供给侧结构性改 革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因 和果的关系、手段和目标的关系。
多种手段和方法推进供给侧结构 性改革
虽然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 显著成效,但在工作思路和具体做法方 面,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弊端,突出表 现为政策措施行政化色彩比较浓。如在 钢铁、煤炭去产能方面,为了尽快取 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一些地方采取了向 企业摊派任务“一刀切”的行政手段, 不仅引起了一些企业抵触情绪和社会质 疑,难以达到优胜劣汰的目的,还因为 将企业亏损或倒闭破产的责任引向政 府,使职工、企业、债权人等主体之间 的市场纠纷转化为个体与政府之间的矛 盾,人为增加了政府负担和执政风险。 又如,在房地产去库存方面,为了遏制 住房价格快速增长,很多地方在落实中 央“房住不炒”要求过程中,主要依靠 限购、限贷、限售等行政性手段管控房 价,导致市场正常交易受到影响。
正是认识到这些问题,中央才要 求,更多采取改革的办法,更多运用市 场化、法治化手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 改革。如何做到?一是去产能要从总量 规模控制转向质量激励导向。当前,随 着钢铁、煤炭市场供求走向新的平衡,
去产能要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在“怎样去产能”方面, 逐步弱化总量控制导向,规避不顾地区差异的总量控制 和任务分解方式,慎用技术装备、产品规模等企业微观 标准调节产能。在“去谁的产能”方面,更加注重以市 场竞争优胜劣汰方式替代行政性指令。二是强化产业准 入约束。综合考虑去产能任务和高质量发展要求,科学 测算能耗、环保、质量、安全等社会功能性市场准入标 准,用更严、更高标准,倒逼落后产能退出,实现行业 持续健康发展。三是畅通产业退出渠道。尽快研究落后 产能关闭退出后资产、债务处置办法,促进不良资产价 值变现,按照“保人不保企”的思路,坚决处置“僵尸 企业”,推动市场及时出清。

国企改革的核心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国企改革的核心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国企改革的核心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作者:罗建钢来源:《中国民商》2016年第09期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从投入型转向效率型,形成内生增长动力。

在新常态下,国有企业面临着同样的增长动力的困境。

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不仅是国有企业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的手段,也是促进中国经济实现内生增长模式的关键。

因此,在当前新一轮国企改革大幕开启之时,我认为,其核心点要聚焦在如何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上,同时呼应“万众创新”的要求。

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和内涵全要素生产率(TotalFactorProductivity,TFP)的概念最早由Solow(1957)提出,指总产出增长中不能被劳动和资本等要素投入增长所解释的“剩余”(又称为索罗剩余),其提高意味着同样的劳动和资本等要素投入可以得到更多的产出。

作为广义技术进步的度量指标,全要素生产率用于经济增长源泉的核算,被新古典增长理论视为经济长期增长的唯一源泉,在经济增长以及增长方式转变中具有重要意义。

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可以分解为技术进步率、组织管理效率、规模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的变化。

从欧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来看,其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可高达60%,而当前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在经济增长中的比重只有37%,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主要有以下两个途径:其一是在要素数量难以提高的前提下,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以科技创新推动企业优化升级。

此外,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提升要素质量。

其二是在要素质量难以有大的突破时,通过打破各种制度障碍、创新要素组合方式,消除制度性障碍,释放新的要素供给并提高要素资源配置效率。

从全要素生产率视角看国有企业改革的问题1)技术创新不足首先是技术创新投入不足,缺少对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

国有企业经营者在任命制下具有典型的决策短期化倾向,更加注重短期和有形的收益,与技术创新的战略性长期化周期相冲突,导致创新投入不足。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

国发〔2021〕2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现将《“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
2021年12月12日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
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是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促进公平与效率更加统一的新经济形态。

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深刻变革,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

“十四五”时期,我国数字经济转向深化应用、规范发展、普惠共享的新阶段。

为应对新形势新挑战,把握数字化发展新机遇,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和形势(一)发展现状
“十三五”时期,我国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发展战略,不断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取得积极成效。

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达到7.8%,数字经济为经济社会持续
中国军转民6。

贯彻“八字方针”聚焦高质量发展

贯彻“八字方针”聚焦高质量发展

贯彻“八字方针”聚焦高质量发展【摘要】本文探讨了贯彻“八字方针”聚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

首先深入解读了“八字方针”的内涵,强调了优化产业结构和加强创新驱动对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

其次提出了提升高质量发展水平和加强监管的具体措施。

结论部分指出了贯彻“八字方针”聚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作用,需要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措施,并展望未来高质量发展的前景。

通过本文的阐述,可以更好地认识和实践“八字方针”,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

【关键词】关键词:八字方针、高质量发展、产业结构、创新驱动、可持续发展、监管、重要性、措施、前景。

1. 引言1.1 贯彻“八字方针”聚焦高质量发展在当前新时代背景下,贯彻“八字方针”聚焦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

这一方针的核心是“稳中求进、求真务实”,强调在保持经济稳定的不断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高质量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不仅要追求速度,更要注重质量和效益。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贯彻“八字方针”聚焦高质量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入理解“八字方针”所蕴含的内涵和要求。

只有理解了“稳中求进、求真务实”的重要性,才能在实践中真正贯彻到位。

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创新驱动、提升发展水平以及加强监管等举措,才能确保贯彻“八字方针”取得实效。

贯彻“八字方针”聚焦高质量发展不仅有利于提升中国经济的整体竞争力,还将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建设。

2. 正文2.1 深入理解“八字方针”深入理解“八字方针”是指要牢固树立高质量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要注重创新驱动,推动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努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全要素投入率,促进经济更高质量的发展。

要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和资源利用效率。

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

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

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作者: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半月》2024年第02期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七部门发布我国首个《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到2030年,绿色工厂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比重超过40%,绿色发展成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坚实基础。

《指导意见》提出,要从推动产业结构高端化转型、能源消费低碳化转型、资源利用循环化转型、生产过程清洁化转型、产品供给绿色化转型、制造流程数字化转型等六个方面,做强绿色制造业,发展绿色服务业,壮大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和供应链。

为深入贯彻落实黨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过程中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新型工业化,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巩固提升优势产业,加快推动新兴产业绿色高起点发展,前瞻布局绿色低碳领域未来产业,培育绿色化数字化服务化融合发展新业态,建立健全支撑制造业绿色发展的技术、政策、标准、标杆培育体系,推动产业结构高端化、能源消费低碳化、资源利用循环化、生产过程清洁化、制造流程数字化、产品供给绿色化全方位转型,构建绿色增长新引擎,锻造绿色竞争新优势,擦亮新型工业化生态底色。

(二)主要目标到2030年,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传统产业绿色发展层级整体跃升,产业结构和布局明显优化,绿色低碳能源利用比例显著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稳步提升,污染物和碳排放强度明显下降,碳排放总量实现达峰,新兴产业绿色增长引擎作用更加突出,规模质量进一步提升,绿色低碳产业比重显著提高,绿色融合新业态不断涌现,绿色发展基础能力大幅提升,绿色低碳竞争力进一步增强,绿色发展成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坚实基础。

数字经济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

数字经济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

数字经济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1. 1 数字经济发展概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数字经济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也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本篇文档中,我们将首先探讨数字经济发展概述,以更好地理解其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

数字经济是指通过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不断提高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从而重构经济发展与治理模式的经济形态。

数字经济具有高成长性、广覆盖性、强渗透性以及跨界融合、智能共享等特性,为传统产业带来巨大的创新空间和发展机遇。

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发布的研究报告,数字技术的应用已经深入到各个行业领域,包括制造业、零售业、金融业等。

这些领域的数字化转型不仅可以提高企业运营效率,还可以降低运营成本,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数字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全球贸易的便利化和自由化,为全球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动力。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已经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产之一。

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挖掘和分析,企业可以更加精准地了解市场需求,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

数字技术还可以促进企业创新,推动新产品、新服务的研发和应用,从而提高整个行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数字经济的发展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传统经济的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为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我们也需要看到,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等问题。

在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需要加强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制定和实施,以确保数字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2. 2 全要素生产率的定义与测度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TFP)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本、土地和技术等)对产出的贡献。

全要素生产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效率和增长潜力的重要指标,对于评估数字经济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贯彻“八字方针”聚焦高质量发展

贯彻“八字方针”聚焦高质量发展

贯彻“八字方针”聚焦高质量发展近年来,中国提出了“八字方针”,即“稳中求进、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促创新、抓落实、强监管”,目的是贯彻高质量发展理念,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贯彻“八字方针”聚焦高质量发展,是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稳中求进,是“八字方针”中的第一条原则。

稳中求进是稳增长、防风险的总目标,要求平衡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确保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同时也要关注增长速度和质量的统一,强调结构优化以及提前防控风险。

促改革,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

改革是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源泉,必须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改革举措落地实现高质量发展。

挖掘潜力,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消除发展瓶颈,推动全面创新改革。

调结构,是贯彻“八字方针”的又一原则。

调结构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

要注重优化供给,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新动能成长,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惠民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出发点。

贯彻“八字方针”,还要注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确保社会稳定和大众幸福。

落实惠民政策,优化基本公共服务的质量和供给方式,扩大公共服务的覆盖面,对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增强消费潜力、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防风险,是贯彻“八字方针”的重要内容。

当前,风险因素依然存在。

要从千丝万缕的风险点入手,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全面加强风险防范,真正实现“防微杜渐”。

促创新,是贯彻高质量发展理念的必要途径。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

加快创新与制造深度融合,加强基础研究等,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抓落实,是落实“八字方针”的基本要求。

贯彻“八字方针”,摆在我国各级干部面前的由来已久的一个大问题是落实。

只有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才能真正带来实质性的发展成果。

强监管,是贯彻“八字方针”的重点之一。

强监管是保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

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八字方针”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定向指航

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八字方针”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定向指航

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八字方针”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定向指航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我国经济运行主要矛盾仍然是供给侧结构性的,必须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动摇,更多采取改革的办法,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8个字上下功夫。

这是中央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新定调,指出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法论,并对明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和重点作出了部署。

我们要在工作中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中央关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新论断,特别是“八字方针”的深刻内涵和内在逻辑。

一、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动摇钢铁、煤炭去产能进展顺利,截至9月,钢铁去产能超过1.4亿吨,基本完成“十三五”确定的目标,煤炭去产能5.5亿吨,完成目标任务70%,钢铁、煤炭产能利用率分别从2016年的72.3%和59.5%提升至目前的78.7%和71.4%。

房地产去库存成效显著,商品房在建未销售面积库存由2015年的37亿立方米下降到今年9月末的32.4亿立方米,下降了12.5%。

去杠杆稳步推进,全社会总体杠杆率稳中略降。

降成本举措不断落地,两年多来累计为企业减负2万亿元以上。

补短板持续发力,广大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但是,也要看到,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一系列结构性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任务尚未完成,目标远没有实现。

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途径是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供给侧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产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迈进。

可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因和果的关系、手段和目标的关系。

因此,必须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动摇。

二、更多采取改革的办法和市场化法治化手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虽然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显著成效,但在工作思路和具体做法方面,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弊端,突出表现为政策措施行政化色彩比较浓。

新时代背景下提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全要素生产率

新时代背景下提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全要素生产率

新时代背景下提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全要素生产率伍卓敏 黄 寰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 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㊁效率变革㊁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战略要求㊂全要素生产率是综合衡量经济发展水平㊁质量及可持续性的重要指标,其不仅能从数据上直观反映和比较经济发展的效率,也能从高质量发展的角度兼顾发展目标和发展手段的相互协调㊂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既是优化提升经济发展资源配置效率的现实需求,也是全面体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㊂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全要素生产率的发展水平进行测度,总结其发展的趋势与特征,并结合新时代背景下经济发展的新特征与新趋势,从推动技术进步与效率改善协调发展的角度,进一步提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全要素生产率,对于塑造新的发展动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㊂一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测度通过DEA-Malmquist对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的方法与其他分析方法相比,在算法简化㊁误差较小㊁避免主观因素干扰等方面具有优势,且能对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再分解,应用更加广泛㊂因此,采用DEA-Malmquist的方法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2004 2018年各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并利用数据分析工具进行分析解读㊂各指标关系如下:TFPch=Techch×Effch=Tech×Pech×Sech其中,TFPch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各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㊂TFPch>1说明该城市全要素生产率上升;TFPch<1说明全要素生产率下降;TFPch=1则说明无变化㊂Techch为技术进步指标,Effch为技术效率指标,Pech和Sech分别为纯技术效率指标和规模效率指标,是对技术效率指标的再分解㊂四个指标代表的含义与全要素生产率一致,当其大于1时,代表对应技术的改进或效率的提升㊂二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全要素生产率的趋势与特征(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全要素生产率的总体趋势通过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相关统计数据进行收集整理,通过DEAP2.1软件,采用DEA-Malmquist的方法,对2004 2018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各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指标进行测算,结果如下:表1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2004 2018年的TFP指数及其分解年份技术效率指数技术进步指数纯技术效率指数规模效率指数TFP指数2004 20050.982 1.062 1.0020.980 1.043 2005 20060.974 1.0530.9890.985 1.026 2006 20070.998 1.0340.998 1.000 1.031 2007 2008 1.0390.994 1.025 1.013 1.032 2008 2009 1.0640.940 1.029 1.034 1.000 2009 2010 1.007 1.025 1.0110.996 1.032 2010 2011 1.015 1.0430.993 1.022 1.059 2011 2012 1.000 1.022 1.000 1.000 1.021 2012 20130.9930.993 1.0000.9940.986 2013 20140.9850.9950.9900.9940.979 2014 20150.9970.9770.997 1.0000.974 2015 20160.9870.9810.949 1.0410.96812年份技术效率指数技术进步指数纯技术效率指数规模效率指数TFP 指数2016 20170.983 1.0170.9860.9970.9992017 20180.983 1.0570.981 1.002 1.039平均值1.0001.0130.9961.0041.013 如表1所示,2004 2018年间成渝地区整体的全要素生产率为1.013,整体生产效率处于增长状态㊂其中技术进步指数为1.013,略高于1.004的纯技术效率指数和0.996的规模效率指数,说明2004 2018年间成渝地区整体生产效率的增长主要源自技术创新的提升,但成渝地区整体技术效率的改善并未对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优化提升提供动力㊂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分析,一个区域技术进步的提升得益于区内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是区内企业应用新技术㊁新工业等提升企业效益的结果,技术效率的变化更多源自区域内产业链的完善㊁信息交流渠道的改善以及企业通过改善内部经营管理模式带来产出的增加㊂从当前测算的结果来看,成渝地区在改善技术效率以提升区域全要素生产率方面仍存在不足,具有较大发展潜力㊂(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全要素生产率的时间变化结合2004 2018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总体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趋势来看,成渝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可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图1 2005 2018年成渝地区各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指标均值趋势变化从时间变化看,成渝地区整体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分为三个阶段㊂第一阶段(2005 2011年),除2008 2009年外,区域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均大于1,经济处于增长状态㊂此时的成渝地区整体TFP 的增长主要由技术进步拉动㊂第二阶段(2011 2016),成渝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一直处于下降状态,技术进步与效率改善对TFP 的拉动作用均不明显;第三阶段(2016 2018年),技术进步与效率改善开始共同发力推动TFP 的提升㊂总体而言,虽然成渝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在不同时期增长情况不同,但大多情况下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依靠技术进步或技术效率改善中某一因素的变化推动,由两者共同推动的情况较少,且可以看到,技术进步或技术效率两指标中某一指标过低都会拉低全要生产率的水平㊂基于此,如何协调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指标,以两大指标共同进步推动成渝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成为值得思考的问题㊂(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全要素生产率的分布特征根据上文的时期分段,分别计算成渝地区各城市在2004 2011年㊁2011 2016年㊁2016 2018年各自的全要素生产率均值,可得以下数据:表2 成渝地区各城市不同时期全要素生产率的均值城市20042011年20112016年20162018年20042018年重庆市 1.033 1.002 1.038 1.023成都市 1.056 1.032 1.034 1.044自贡市 1.0970.9940.992 1.043泸州市 1.0200.9410.9970.987德阳市 1.026 1.005 1.032 1.018绵阳市 1.0340.996 1.009 1.016遂宁市 1.052 1.009 1.043 1.034内江市 1.0410.959 1.003 1.005乐山市 1.0600.992 1.035 1.031南充市 1.0240.950 1.0160.995眉山市1.003 1.036 1.065 1.023宜宾市 1.0080.9590.9580.983广安市 1.0550.954 1.005 1.009达州市 1.0110.9570.9830.987雅安市 1.038 1.071 1.074 1.053资阳市0.9730.931 1.0380.967平均值1.0330.987 1.020 1.014 由平均值可以看出,成渝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均值最高的时期是在2011年以前㊂到2011以后,成渝地区各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普遍下降,甚至整体全要素生产率均值为0.987,小于1,区域整体生产效率未得到提升㊂2016年以后,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开22始实现增长,与上文分析一致㊂图2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城市不同时期全要素生产率均值比较从区域分布上看,基于成渝地区各地区发展情况,成都㊁重庆两大城市作为经济增长极,各创新要素加快在两地集聚,且两地产业布局较为完善,科技创新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推动作用相对明显㊂自贡作为老工业基地,前期工业增长带来的效益较大,使得整体全要素生产率水平较高,但近年来,随着工业发展水平到达瓶颈,由技术进步推动的全要素生产率开始下降,自贡应寻求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㊂德阳㊁绵阳作为成都平原经济区中的两大城市,自身工业基础优越,同时受近年来成德绵一体化发展及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战略逐渐实施的影响,成都一些制造业开始向两地转移,两地通过技术进步推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较大,但在技术效率上仍需改善㊂遂宁㊁南充㊁广安㊁资阳㊁内江㊁泸州㊁宜宾作为成都与重庆之间的城市,其经济发展水平整体参差不齐,遂宁凭借市内制造业发展保持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但泸州㊁宜宾等城市在推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方面还有所欠缺㊂三、提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全要素生产率的对策建议成渝地区具有丰富的科技创新优势资源,要充分创造科技创新引领氛围,推进发展要素深层次全面对接,进一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提供关键动力,也为探索新时代㊁新格局下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示范标杆㊂(一)深化区域产业分工协作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产业结构和产业水平与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是提升全要素生产力的重要着力点㊂当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产业资源㊁价值体系在不断重构,成渝地区不同城市之间的产业协作也从要素协作阶段迈入基于产业链的多链融合发展分工协作阶段,区域一体化持续深入,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带来了重要机遇㊂为此,应大力培育发展高技术现代化产业体系,反哺激发成渝地区科技创新内生动力㊂积极培育高技术产业,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快速转化,这不仅是成渝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同时也将为更进一步提升产业创新发展水平,实现产业从粗放发展向高价值转变提供动力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应立足于创新的核心地位,加快科技和产业的紧密联系和深度融合,强化产业分工和协作发展,以产业集群为抓手,大力发展电子信息㊁新能源㊁汽车制造等高技术产业领域,保持强劲发展势头打造出多个万亿级产业集群,提升重点产业对各类发展要素的吸引力和集聚度,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队伍,形成具有雄厚实力的创新型企业集群,在重塑成渝地区经济地理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产业链创新的联系度和活跃度,形成 科技+产业”双重赶超的新发展姿态㊂(二)探索 政产学研”协同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应当围绕支柱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深化科技创新协同发展,以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为核心,推动创新链㊁产业链有机衔接㊁融合互动,要充分把握创新的个性和共性特征,实现创新与产业点对点和点对面的融合㊂尤其是当前正处于产业转型和创新升级不断深化的关键时期,探索 政产学研”协同将更好地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 双向融合”,形成科技支撑经济发展㊁经济反哺科技创新的良性循环,打造创新链和产业链链条完善㊁融通发展的创新创业良好生态㊂应瞄准产业发展前沿,坚持问题导向,创新体制机制,有效聚集 政产学研”创新要素,以市场机制优化配置资源,探索创新创业新模式,梳理并攻克制约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难题,突破重大关键技术,推动重大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孵化科技型企业,培育壮大新型产业,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拉动产业集群崛起,形成科技支撑经济发展㊁经济反哺科技创新的良性循环,打造创新链和产业链链条完善㊁融通发展的创新创业良好生态㊂此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还应当积极协调各方共同打造 政产学研”创新创业共同体,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协同创新,聚焦产业创新发展瓶颈问题和 卡脖子”技术,明确年度重大技术攻关㊁储备科技成果转化㊁重大项目产业化㊁高新技术企业孵化等任务和指标㊂同时应加快促进技术要素的市场化配置,形成成渝地区经济发展支撑,进一步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发展活力,尤其是在当前传统人口红利加快消失㊁资本回报率32逐渐降低的情况下,推进技术交易市场建设,打通技术转化转移的信息阻碍,完善技术要素流动的政策机制,完善技术要素价值市场化评估体系,降低技术交易成本,引入和培育国内外一流的创新资源要素,为提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全要素生产率提供保障㊂(三)加快区域创新平台发展推动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重要战略定位之一,从中央㊁地方等有关文件精神指示中不难看出,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不仅要构建起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打造科技创新成果高地和高科技创新发展载体,更要立足于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空间布局,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发展塑造更具竞争力的比较优势,从而更好地融入全国乃至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㊂加快推进多领域区域创新平台建设,探索协同创新发展新路径㊂立足于成渝地区三大科技城 创新金三角”发展,进一步整合成渝地区在核能开发㊁航空航天等国防重点科技领域的创新资源,打造高水平的综合科学中心㊂进一步依托成都㊁重庆两地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联合两地人工智能发展优势,统筹成渝地区人工智能发展在产品研发㊁产业布局㊁市场拓展等方面的战略部署,构建以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发展为核心的原始创新㊁成果转化和应用示范联合创新平台,促进成渝地区科技创新发展在科教融合㊁人才互通和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先行先试,进一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发展,打造全国高水平区域创新平台的示范标杆㊂大力培育发展高技术现代化产业体系,反哺激发成渝地区科技创新内生动力㊂积极培育高技术产业,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向生产力转化,不仅是成渝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同时也为更进一步提升创新发展基础和水平,实现更高的创新价值提供了动力㊂(四)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数据要素新动能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来临,数据要素的潜力和价值愈发明显,而成渝地区数据要素矛盾也逐渐凸显㊂2020年4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了 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的发展要求㊂顺应和把握发展趋势,进一步完善数据要素运作支撑,加强数据要素价值挖掘,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数据要素新动能,对提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全要素生产率将起到关键的推动作用㊂首先,要不断强化成渝地区数据要素流通的顶层设计㊂着力解决数据要素产权界定制度不完备㊁数据标准规范体系不尽完善㊁数据安全治理能力有待提升等基础性问题,加快建立具有成渝特色的数据要素市场规则和政策体系㊂二是积极谋划推进支撑性项目㊂把握国家大数据中心枢纽节点建设机遇,同步建立覆盖成渝地区的区域数据中心㊂加快打造大数据交易中心㊁大数据区块链交易平台等平台载体建设,依托成都市大数据集团等企业积极探索实体化市场主体组织方式,横向㊁纵向统筹发力,加快形成完备的数据交易㊁流通㊁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大数据产业生态㊂三是着力强化数据资源价值性驱动㊂坚持市场导向㊁应用牵引,引导广大市场主体丰富数据应用场景,重点关注电子信息㊁装备制造㊁汽车及轨道交通等成渝地区重点产业和社会治理等领域的场景应用,深度开展数据价值的开发利用,努力实现数据资源配置程序合规化㊁效率最大化和效能最优化,高位推动成渝地区数据要素价值化进程㊂基金项目:四川省㊁重庆市社科规划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项目(SC20ZDCY001)阶段性成果参考文献:[1]刘志彪,凌永辉.结构转换㊁全要素生产率与高质量发展[J].管理世界,2020,36(07):15-29.[2]张跃.政府合作与城市群全要素生产率 基于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的准自然实验[J].财政研究,2020(04):83-98.[3]盛来运,李拓,毛盛勇,付凌晖.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测算与经济增长前景预测[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8,33(12):3-11.[4]贺晓宇,沈坤荣.现代化经济体系㊁全要素生产率与高质量发展[J].上海经济研究,2018(06):25-34.[5]邵明伟,金钟范,张军伟.中国城市群全要素生产率测算与分析 基于2000-2014年数据的DEA -Malmquist指数法[J].经济问题探索,2018(05):110-118.[6]王钺,刘秉镰.创新要素的流动为何如此重要? 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视角[J].中国软科学,2017(08):91-101.作 者:伍卓敏,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成都市经济信息中心)黄 寰,成都理工大学商学院教授责任编辑:马 健42。

农业农村部印发《农业绿色发展技术导则》

农业农村部印发《农业绿色发展技术导则》

6F聚焦FocusN政策要闻News /政策/农业农村部印发《农业绿色发展技术导则》 日前,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农业绿色发展技术导则( 2018-2030年)》,要求各地在稳步提高农业土地产出率的同时,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主要作物化肥、农药利用率。

一批产品和技术成为重点研发、推广方向。

近年来,我国通过研究与示范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稻渔综合种养等绿色技术和模式,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大幅提高,效益不断增加。

但是,问题和风险隐患依然存在,农兽药残留超标和产地环境污染问题在个别地区、品种和时段还比较突出,化肥、农药过量使用导致农业生产成本较快上涨、农产品竞争力下降和农业发展不可持续,迫切需要建立高效、安全、低碳、循环、智能、集成的农业绿色发展技术体系,切实提高我国农业的质量效益竞争力。

农业绿色发展目标是绿色投入品创制步伐加快,选育和推广一批高效、优质、多抗的农作物、牧草和畜禽水产新品种,显著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和优质化率。

研发一批绿色高效的功能性肥料、生物肥料、新型土壤调理剂、低风险农药、施药助剂和理化诱控等绿色防控品,突破我国农业生产中减量、安全、高效等方面瓶颈。

同时需要提升绿色技术供给能力,研发一批土壤改良培肥、雨养和节水灌溉、精准施肥、有害生物绿色防控、畜禽水产健康养殖和废弃物循环利用、面源污染治理和农业生态修复、轻简节本高效机械化作业、农产品收储运和加工等农业绿色生产技术,实现农田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以上,主要作物化肥、农药利用率显著提高,农业源氮、磷污染物排放强度和负荷分别削减30%和40%以上,农产品加工单位产值能耗较目前降低20%以上。

以环保高效肥料、农业药物与生物制剂为主要任务,重点研发高效液体肥料、水溶肥料、缓/控释肥料、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生物肥料、肥料增效剂、新型土壤调理剂等;高效低毒低风险化学农药、新型生物农药、植物免疫诱抗剂、害虫理化诱控产品、种子生物制剂处理产品和天敌昆虫产品等;微生物、酶制剂、高效植物提取物等新型绿色饲料添加剂;纳米智能控释肥料、绿色环保型纳米农药;新型可降解地膜及地膜制品、农产品包装材料与环境修复制品。

以创新驱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创新驱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创新驱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作者:杜宇玮来源:《群众》2019年第16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和战略举措”。

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实施好,才能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形成新的增长动力源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江苏人多地少,资源环境约束压力较大,经济增长的传统动力逐步衰减。

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必须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使创新驱动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主引擎。

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在于,知识、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资源的有效集聚和使用,以本土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协同互动的科技创新体系形成,以及较高的资源要素配置效率。

创新资源要素集聚是根本问题。

创新型经济从根本上离不开创新资源要素的支撑,集聚的重点不在于项目的集聚,而在于知识、技术、人才和信息等创新资源要素的集聚。

然而,在传统选择性产业政策下,引进项目通常是大多数开发区乃至城市发展的大思路。

这种思路往往注重产业项目集聚,而忽视创新要素集聚;注重产业规模和数量的扩张,而忽视产业附加值和产出效率的提高,从而导致产业结构“颜值”高端而“内涵”低端。

为此,应坚持以创新需求和企业成长壮大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创新型经济领域和创新型企业流动集聚。

在全球化条件下,可以采用开放式创新来虹吸和整合全球创新资源要素。

一方面,注重“高水平引进来”,即通过国内平台环境的建设,不断优化金融、商务、法律等创新环境,积极引进和培育高新技术行业和新兴产业;另一方面,强调“大规模走出去”,即依托国内市场和出口导向发展战略中掌握的资源,学习跨国企业在全球化布局方面的先进经验,培育本土跨国公司,积极构建全球创新链和全球创新网络。

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是基础问题。

高效协同和开放包容的创新生态系统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基础条件。

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构建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关键在于提高产业链和创新链的一体化程度,真正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为支撑的科技创新体系,从而提高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和市场化水平。

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推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作者:刘亚娜来源:《中国报道》2024年第04期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现代经济发展表明,企业强则国家强。

作为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国有企业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责任重大。

经济发展质量主要体现为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全要素生产率,指产出与综合要素投入之比,反映了资源配置状况、技术水平、组织管理水平,以及经济制度与各种社会因素对生产活动的影响程度。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投入的邊际产出在下降,同时资源环境限制约束加大,不可能无限承载生产要素投入。

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是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国有企业应处理好做大总量与提升质量的关系,追求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发展,在推动企业经营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中厚植现代化建设的物质基础。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途径主要是提高“两个效率”,一是通过创新和技术进步提高生产效率;二是通过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表现为在生产要素投入的基础上,通过技术进步、体制机制优化、组织管理改善等无形要素推动经济增长。

从宏观层面看,可以通过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为导向,做好“加减乘除”,调整存量结构,优化增量投向,引导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

“加法”是要立足保障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聚焦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等功能,加大对关键行业和重要领域的支持投入力度,同时做大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

“减法”则是要进一步加大专业化整合力度,支持企业兼并重组、优胜劣汰,打造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行业领军企业,使国有资本进一步向主业企业和优势企业集中。

“乘法”是要对标国际一流企业创新提升治理水平,通过管理、市场、商业模式的全方位创新为企业发展助力赋能。

新质生产力、城市韧性与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新质生产力、城市韧性与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新质生产力、城市韧性与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作者:胡兆廉刘明洋来源:《重庆社会科学》2024年第05期摘要:在实现创新型国家战略与推进创新型发展战略的进程中,创新型城市试点建设政策能够有效激发城市新质生产力,并在提升城市韧性与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核心带动作用。

本文以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建设政策为切入点,运用中国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选取双重差分估计方法测算政策实施的经济效应,并探索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通过激发新质生产力提升城市韧性对增强试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

研究发现: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能够激发试点城市的新质生产力,并对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逆向因果排除法和工具变量法等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依然稳健可靠。

作用机制检验发现,逐步推进的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通过吸引相关的产业要素集聚,进而有效地实现对试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升,其中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高度集聚是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推动试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创新型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新质生产力;城市韧性;双重差分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沿海口岸城市功能区时空演进研究”(19AZS018);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江苏以创新型城市建设推进长三角绿色生态一体化发展研究”(21EYC002);江苏师范大学教师科研支持项目(21XFRS037)。

[中图分类号] F293 [文章编号] 1673-0186(2024)005-0023-016[文献标识码] A [DOI编码] 10.19631/ki.css.2024.005.0022023年秋季,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黑龙江省社会经济发展时提出了新质生产力的概念,要求区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要重视对科技创新资源的系统性整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未来产业做好充分的政策引领工作,由此才能够更有助于地方新质生产力的形成。

新质生产力主要包含对生产要素配置方式的优化完善,对传统技术的革命性推进,对区域性产业深化升级等重要方面,并以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

国家部委会议发言稿范文

国家部委会议发言稿范文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国家部委会议,共同探讨我国当前发展形势和未来发展方向。

首先,我代表与会人员,向各位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改革发展任务艰巨,机遇与挑战并存。

在此,我想结合我国当前形势,谈几点看法。

一、认清形势,增强信心过去的一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

经济保持稳定增长,民生福祉持续改善,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发展仍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结构调整任务艰巨、民生保障短板突出等。

面对这些挑战,我们要坚定信心,充分认识到我国发展具备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力。

一是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二是我国制度优势和发展优势明显;三是我国发展空间广阔,市场潜力巨大。

二、聚焦重点,攻坚克难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我们要聚焦以下重点领域:1.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2. 加强创新驱动,推动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升产业链水平。

3. 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民生问题。

4. 推进绿色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5. 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三、强化责任,狠抓落实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要强化责任担当,狠抓工作落实。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二是强化政策支持,完善激励机制;三是严格考核评估,确保工作实效。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让我们携手共进,锐意进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谢谢大家!。

以新质生产力更好助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以新质生产力更好助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以新质生产力更好助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作者:张华谦来源:《唯实》2024年第05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

”2024年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苏州市吴中区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使江苏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这一重大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坚定不移实施“产业强区,创新引领”发展战略,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突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一、深刻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202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极具前瞻性地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断,为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进一步丰富发展了习近平经济思想。

此后,新质生产力被正式写入中央文件。

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明确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确定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重点,强调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保障,为我们在新发展阶段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增强发展新动能和构筑竞争新优势提供了科学方法和指引。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在李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被列为2024年政府十大工作任务之首,凸显出我国对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视和迫切感。

充分认识新质生产力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对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个人的认识和理解

对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个人的认识和理解

对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个人的认识和理解对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个人的认识和理解篇一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需要统筹空间、规模、产业结构,协调规划、建设、管理和生产、生活、生态等各个方面,处理政府、市场和市民各个主体的关系,前瞻性思考、系统性谋划、战略性抉择,着力以经济进中求优、提质增效推动高质量发展,以高标准治理、高品质生活诠释高质量发展,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促进高质量发展。

聚焦更高质量发展,着力聚合创新浓度。

推动高质量发展,动力变革是基础。

充分认识加快科技创新的重大战略意义,始终坚持创新在发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推动经济增长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在增强创新策源上下功夫,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加快建设更多高层次、综合性、开放式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型研发机构,推广“揭榜挂帅”,用好“赛马机制”,着力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领域、重点领域“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上形成一批重大成果。

在深化创新协同上下功夫,畅通创新链和产业链“最后一公里”。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化为目的的新型“政产学研金”协同创新体系。

在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向发力上下功夫,打造创新创业生态。

发挥政府的服务引导作用,全面推进制度、政策、法治等方面的协同创新。

聚焦更有效率发展,着力提升经济密度。

更有效率的发展,即要求资源要素通过合理配置,使其边际生产率达到最高、边际报酬达到最高。

更加依靠功能、产业、空间、环境、人才等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促进城市经济密度和投入产出效率的提高。

打造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吸附高端要素的引力场。

放大平台的吸附功能、品牌的辐射功能、要素的通道功能和开放枢纽门户功能,让更多人流、物流、技术流、资金流、信息流引进来、聚起来、散开来,在流动中爆发能量、创造价值、提高效率。

着力构建以高端产业为引领的产业发展格局。

围绕区域优势主导产业细分领域、关键环节和价值链高端,加快推进产业链锻长板、补短板,不断提升优势主导产业的集聚度、影响力和辨识度,塑造区域产业核心竞争优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焦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您的得分
61/100
答对题数
18/30
答题解析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1
2018年1-11月份,我国制造业投资增长9.5%,是()以来同期最高增速。

[ 单选题:4 分]
A 2012年
B 2013年
C 2014年
D 2015年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D回答正确
2
2017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

[ 单选题:4 分]
A 2.12%
B 3.12%
C 2.89%
D 3.89%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A回答正确
3
2018年1-10月份,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 单选题:4 分]
A 6.3%
B 7.3%
C 8.3%
D 9.3%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D回答正确
2018年1-11月份,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增长()。

[ 单选题:4 分]
A 3.8%
B 4.8%
C 5.8%
D 6.8%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C回答错误
5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以()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 单选题:4 分]
A 国企改革
B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C 市场体制改革
D 金融改革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B回答正确
2018年1-11月份,我国工业领域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

[ 单选题:4 分]
A 5.6%
B 6.4%
C 6.9%
D 7.2%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A回答错误
7
2018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一季度增长多少?
[ 单选题:4 分]
A 5.9%
B 6.3%
C 6.8%
D 7.2%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B回答错误
8
2018年,中国的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2017年的第22位上升到()。

[ 单选题:4 分]
A 第19位
B 第17位
C 第15位
D 第13位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B回答正确
9
2018年1-11月份,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 单选题:4 分]
A 4.9%
B 5.6%
C 6.3%
D 7.5%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C回答正确
10
2018年1-10月份,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长()。

[ 单选题:4 分]
A 10.6%
B 11.6%
C 12.6%
D 13.6%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D回答正确
11
2018年1-10月份,我国()合计对工业利润增长的贡献率为79.5%。

[ 多选题:3分]
A 原材料工业
B 消费品工业
C 电热气水
D 采矿业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ABCD回答错误
12
根据朱宏任老师所讲,真正推动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措施有哪些?[ 多选题:3分]
A 发挥全社会的力量
B 改革体制机制
C 焕发企业家精神
D 创新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ABCD回答正确
13
针对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朱宏任老师提出了哪些建议?
[ 多选题:3分]
A 发展数字经济,推动深度融合
B 加大创新投入,提升技术水平
C 弘扬企业家精神,开发深厚潜力
D 注重管理创新,提高配置效率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ABCD回答正确
14
2018年1-10月份,我国()合计对工业利润增长的贡献率为20.1%。

[ 多选题:3分]
A 采矿业
B 原材料工业
C 消费品工业
D 装备制造业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BD回答错误
15
根据朱宏任老师所讲,当前中国工业领域的形势有哪些?[ 多选题:3分]
A 工业增长应警惕结构性失稳
B 工业增速面临较大下行压力
C 工业结构调整势头向好
D 工业新动能逐步积蓄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ABD回答错误
16
2018年1-10月份,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长10.6%。

[ 判断题:3分]
正确
错误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正确回答错误
17
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呈逐步增长的趋势。

[ 判断题:3分]
正确
错误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正确回答正确
18
2018年1-11月份,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增长3.8%。

[ 判断题:3分]
正确
错误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错误回答错误
19
我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在2018年11月份回落至50%的临界点上。

[ 判断题:3分]
正确
错误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正确回答正确
20
2018年,中国的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2017年的第22位上升到第19位。

[ 判断题:3分]
正确
错误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错误回答正确
21
2018年1-11月份,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3%。

[ 判断题:3分]
正确
错误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错误回答正确
22
2018年1-10月份,我国采矿业、原材料工业、电热气水合计对工业利润增长的贡献率为79.5%。

[ 判断题:3分]
正确
错误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正确回答正确
23
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认为,我国经济运行主要矛盾仍然是供给侧结构性的,必须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动摇。

[ 判断题:3分]
正确
错误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正确回答正确
24
2018年1-10月份,我国原材料工业、装备制造业合计对工业利润增长的贡献率为20.1%。

[ 判断题:3分]
正确
错误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正确回答错误
25
2018年1-11月份,我国制造业投资增长9.5%,是2012年以来同期最高增速。

[ 判断题:3分]
正确
错误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正确回答错误
26
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明年要抓好的七大重点工作任务的第一项。

[ 判断题:3分]
正确
错误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正确回答正确
27
2018年1-10月份,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3%。

[ 判断题:3分]
正确
错误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错误回答正确
28
2017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3.12%。

[ 判断题:3分]
正确
错误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错误回答正确
29
2018年1-11月份,我国工业领域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6%。

[ 判断题:3分]
正确
错误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正确回答错误
30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以国企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 判断题:3分]
正确
错误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正确回答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