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变动_1952_1998

合集下载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及变动分析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及变动分析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及变动分析作者:杨绍明来源:《财讯》2018年第21期采用索罗残差法,计算出平均资本产出弹性。

据此计算我国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率。

结果显示:我国1952年至2016年间TFP增长率剧烈波动,分解增长率后发现,资本仍是增长的主要动力。

索罗残差法资本产出弹性全要素生产率问题提出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Productivity,TFP)是长期支撑经济体增长的重要因素,对其的测度具有较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易纲等(2003)对证明我国经济增长中存在效率提升。

郭庆旺和贾俊雪(2005)采用三种模型计算了我国TFP增长率,结果都表明经济的波动与TFP 增长率密切相关。

牛龙(2013)认为这近三十年间,我国经济增长的8.7%来源于劳动增加,49.4%来源于资本增加,41.8%来源于技术进步。

罗良文和梁圣蓉(2016)发现我国经济增长主要来源于资本投入,技术进步的贡献只占到百分之十几。

已有文献的结论并不一致。

理论准备以Cobb-Douglas生产函数为基础的模型推导过程,主要分为两步:(1)计算资本与劳动的产出弹性。

Yt=AtKtaLt(1-a)(2.1)Yt、Al、Kt、Lt为第t年产出、资本存量、劳动力数量;a为资本产出弹性整理并化简公式(2.1):数据处理本文以1952年至2016年为研究区间。

总产出 Yt为GDP,用CPI换算成以1952年价格;劳动Lt为全国就业人员;资本Kt为我国的资本存量,但此数据需要进行测算。

采用永续盘存法(Kt=(1-8)Kt-1+lt/Pt,It、Pt为第t年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价格指数;δ为固定资产折旧率)测算资本存量。

It采用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数据。

Pt采用借鉴张军(2004)介绍的方法构的造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指数。

基期资本存量Ko采用单豪杰(2008)测算的结果342亿元(1952年价)。

δ采用陈昌兵(2014)计算的结果5.65%。

中国经济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中国经济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中国经济论文题目一、最新中国经济论文选题参考1、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水平的能值分析2、外国直接投资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机制3、1978—1997年中国经济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4、城镇化: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心所在5、中国经济面临的转折及其对发展和改革的挑战6、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7、经济学研究方法与中国经济学科发展8、中国经济增长模型的设定:1952—19989、中国经济周期的非对称性和相关性研究10、跨国公司对中国经济结构和效率的影响11、增长、资本形成与技术选择:解释中国经济增长下降的长期因素12、经济学研究重心的转移与“合作”经济学构想——对创建“中国经济学”的思考13、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的动态效率14、中国经济波动的新轨迹15、外商直接投资、地区差异与中国经济增长16、外商投资与中国经济发展──产业和区域分析证据17、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及前景分析18、中国经济改革中的收入分配变动19、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时序变化与地区差异分析20、企业家的创业与创新精神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二、中国经济论文题目大全1、中国经济系统的物质输入与输出分析2、城镇化: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心所在(英文)3、中国经济发展:为增长而竞争4、中国经济—环境系统的物质流分析5、中国经济增长与CO_2排放演化探析6、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基于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法的实证研究7、气候变化挑战与中国经济低碳发展8、中国经济如何跨越“低中等收入陷阱”?9、论中国经济改革的渐进式道路10、内生农业技术进步的二元经济增长模型——对“东亚奇迹”和中国经济的再解释11、打破通货收缩的恶性循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挑战12、理解中国经济增长13、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中的问题14、中国经济波动——基于新凯恩斯主义垄断竞争模型的分析15、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动态一般均衡分析16、中国经济长期增长路径、效率与潜在增长水平17、气候变化挑战与中国经济低碳发展18、中国经济市场化过程中的货币总量控制(上)19、中国经济的内外均衡与财税改革20、货币升值的后果——基于中国经济特征事实的理论框架三、热门中国经济专业论文题目推荐1、包含制度因素的中国经济增长模型及实证分析2、中国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的动态相关性3、对中国经济增长统计数据可信度的估计4、什么造成了经济增长的波动,供给还是需求:中国经济的RBC分析5、中国经济真菌6、外资特征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7、试论中国经济增长的南北差异8、中国经济对奥肯定律的偏离与失业问题研究9、过度反应:中国经济“缩长”之解释10、解读中国经济11、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最新估计与预测12、征收碳税对中国经济与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13、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14、港口物流与中国经济发展15、FDI对中国经济的影响16、中国经济真菌17、节能减排与中国经济的低碳发展18、全球失衡、金融危机与中国经济的复苏19、解除管制、分权与中国经济转轨20、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特征分析:滤波方法的应用四、关于中国经济毕业论文题目1、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地区差距分析2、服务业与中国经济:相关性和加快增长的潜力3、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4、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5、关于中国经济增长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思考6、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产业结构变迁和技术进步7、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与制度变革8、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与劳动贡献9、外国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10、中国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变动:1952-199811、中国经济发展中碳排放增长的驱动因素研究12、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13、中国经济转型与收入分配变动14、中国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分析15、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16、中国经济转轨中劳动力流动模型17、城市化是今后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18、中国经济对外开放过程中的资金流动19、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经验研究20、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高储蓄、高投资和中国经济增长五、比较好写的中国经济论文题目1、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挑战与战略2、港口物流与中国经济发展3、中国经济的动态效率4、中国经济增长与经济稳定:何者更为重要5、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基于时序数据的经验分析(1985-2003)6、外国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发展的经验分析7、城市化是今后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8、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经济的影响9、论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10、比较优势与中国经济发展11、社会平等、中性政府与中国经济增长12、未富先老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13、为什么中国经济不是过冷就是过热?14、中国经济增长分析15、中国经济开放度及其国际比较研究16、世界金融危机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17、基础设施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VAR方法的研究18、中国经济波动的总供给与总需求冲击作用分析19、银行信贷与中国经济波动:1993—200520、中国经济的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问题。

中国GDP数据修订与全要素生产率测算:1952-2015

中国GDP数据修订与全要素生产率测算:1952-2015
在此之前,国家统计局已经对 GDP 历 史 数 据 进 行 了 四 次 系 统 修 订,即 1993 年 全 国 第 三 产 业 普 查后对1978-1993年数 据 的 修 订,2004 年 第 一 次 全 国 经 济 普 查 后 对 1953-2003 年 数 据 的 修 订, 2008 年 第 二 次 全 国 经 济 普 查 后 对 2005-2007 年 数 据 的 修 订 ,以 及 2013 年 第 三 次 全 国 经 济 普 查 后 对 1978-2012年(支出法)数据的修订,而每次修订都会对 GDP 的总量、结 构、速 度 以 及 与 其 他 宏 观 经 济指标的比例(或相 关 )关 系 造 成 一 定 影 响。 针 对 第 二 次 系 统 修 订,李 建 军 (2006)和 张 伦 俊、丁 雯 (2006)等分析了货币供应量(货币缺口)、宏观(产业/地区)税负、外贸依存度、单位 GDP 能源消耗等 经济指标所受到的影响;沈利生、王火根 (2008)对 GDP 平 减 指 数 的 变 化 及 其 合 理 性 进 行 了 检 讨;郑 挺国、郭辉铭(2011)则针对 GDP 数据从 初 步 核 算、初 步 核 实 到 最 终 核 实,直 至 经 济 普 查 后 系 统 修 订 的各个环节,考察了 GDP 数据修订对经济周期阶段性测定的动态影响。
二 、数 据 收 集 与 处 理
本文关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涉及三项基础指标,即关于经济产出的 GDP 指标、关于要素投入 的 资 本 投 入 (包 括 物 质 资 本 投 入 与 研 发 资 本 投 入 )指 标 和 劳 动 投 入 指 标 ,以 下 分 别 对 计 算 这 三 项 指 标 所 需 (修 订 )数 据 的 收 集 与 处 理 方 法 进 行 说 明 。

我国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的贡献率测算

我国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的贡献率测算

我国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的贡献率测算作者:裴旭东来源:《商业时代》2008年第02期▲ 基金项目:西安石油大学科技基金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06-64)◆中图分类号:F224文献标识码:A内容摘要:技术进步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它与自然资源、劳动、资本的表现有很大不同,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源之一。

本文借助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关系的计量经济模型,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定量研究,发现技术进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不足,进而提出了促进我国技术进步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经济增长技术进步回归分析技术进步是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

改革开放后,我国所创造出的经济持续高增长这一奇迹,引起了国内理论界对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关系研究的浓厚兴趣。

目前在实证研究领域,得出了一些成果:如王文博(2002)应用经济计量方法,测定了制度因素、产业结构、人力资本等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和贡献率;崔占峰以福建为例对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因子的贡献做了测算,指出不仅应加大技术进步的投入,而且要重视技术进步的实际利用率。

孙超,谭伟构建了一个经济增长模型,将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同时深化,说明了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的增长率对于经济增长的决定性作用。

杨俊构建了重庆市经济增长的计量经济模型,考察了技术进步、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产业结构变化等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和各自的贡献。

张军,施少华对1952-1998年我国经济数据的统计分析,计算了我国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增长率等等。

本文是在分析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现有的统计数据,针对我国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的关系问题展开实证研究,科学的、定量的分析我国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的作用,这对我们把握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模型的建立及数据来源(一)数学模型的建立本文采用丁伯根(J·Tinbergen)改进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加入误差项,则有Y =Ate rtKαLβe u,上式中Y表示t时期的产出,K是t时期的资本投入,L为t时期的劳动投入,At是基期的技术水平,γ是技术进步率,t是时期,u为误差项,α是资本的产出弹性,β是劳动的产出弹性,将等式两边取对数,再对两边微分就得到索洛的增长速度方程:y=γ+αk+βl,其中y,k,l代表国内生产总值、资本投入及劳动投入的增长速度,按水平法计算,具体计算方法为:,。

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王炜;范洪敏【摘要】Economic situation in China has entered into a new normal stage, and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realize system innovation, and improve the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in order to realize econom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ome data is measured in 30 provinces'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from 1998-2012 , using DEA-Malmquist index method. We also researched the change trend, stage characteristics, regional difference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We found that the average growth rate in China from 1998-2012 is 0.1 percent, that improvement of technical level caused the growth. There is big difference of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in the provincial level. The consequences show a certain convergence in area level. There were no changes i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growth rate in eastern and western areas. The technical level in these areas increases by 0.3%, but the technical efficiency decreased by 0.2% and 0.4% respectively. Central parts' growth rate of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is 0.3%, caused by the improvement of technical level. Besides, we also found that the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is strong inertia, advanced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the improve-ment of external dependency will help to improve the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需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实现制度创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为何明显下降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为何明显下降

一、历史经验:tfp是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国内外的各种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之所以高于改革前,关键在于全要素生产率(tfp)大幅度提高。

根据分析,1978-1995年期间中国经济增长来源主要有四个方面:1、劳动力保持较高增长(为2.6%);2、资本存量出现了较高增长(为9.3%),但低于1952-1978年期间的增长率(11.5%);3、人力资本(按15岁以上就业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计算)增长率为2.2%;4、全要素生产率由改革前(1952-1978年)的-1.9%提高到3.3-4.6%(按不同的资本或劳动权重计算),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在33-47%之间。

上述计算结果与国际上的主要研究结论比较接近。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改革时期中国会出现经济高增长,并不是由于资本增长明显上升,反而是有所下降(减少了2.2个百分点),主要是由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由负变正作出重要贡献,相对改革前提高了5.2-6.5个百分点。

二、近年来增长模式变化:tfp明显下降然而这一经济高增长和全要素生产率高增长并没有能够持续下去,在1995年之后中国经济增长来源发生重大变化。

迄今为止还没有国内外学者对此予以分析和关注,主要原因是在分析中国经济增长来源时,无论是选择1978-1995年期间,还是选择1978-1999年期间,都暗含了一个重要假设,认为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基本不变或变化不大,都是作为一个长期增长方程来讨论。

我们认为,这一假设对1978-1995年期间是适用的,但是对1995年以后的情形就不适用了。

首先在1995-2001年期间经济增长率(8.2%)低于长期潜在增长率(9.3%-9.5%)。

其次增长来源发生重要变化:一是就业增长率明显下降,仅为1.2%,出现经济高增长、就业低增长的情形,中国经济吸纳就业能力下降;二是资本存量高增长(为11.8%),比1978-1995年高2.5个百分点,也略高于1952-1978年期间的增长率(为11.5%),结果资本生产率(等于经济增长率减去资本存量增长率)由正(为0.5%)变负(为-3.6%),下降了4.1个百分点,表现为资本深化过程,劳动人均资本增长率高达10.6%,是全世界各国最快的资本深化过程,几乎比1978-1995年期间高出4个百分点,出现资本替代劳动、资本排斥劳动情形;三是人力资本高增长为2.8%,由于这一时期扩大了高中和高等学校招生数,2003年中国高等学校在校生已经居世界首位;四是全要素生产率明显下降,为0.3-2.3%之间(按资本与劳动不同的权重计算),大幅度下降了2-3个百分点。

中国历年GDP增长数据统计(1949-2008)

中国历年GDP增长数据统计(1949-2008)

中国历年GDP增长数据统计(1949-2008)(1977—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率:1977 10.7%1978 11.7%1979 7.6%1980 7.8%1981 5.2%1982 9.1%1983 10.9%1984 15.2%1985 13.5%1986 8.8%1987 11.6%1988 11.3%1989 4.1%1990 3.8%1991 9.2%1992 14.2%1993 13.5%1994 12.6%1995 10.5%1996 9.6%1997 8.8%1998 7.8%1999 7.1%2000 8.0%2001 7.5%2002 8.3%2003 9.5%2004 10.1%2005 10.4%2006 11.6%2007 13%2008 9%新中国以来至(1950—1976)年工农业总产值的增长率:(此时中国官方没有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1948年没数据,所以不知道增长率)1949年466亿元1950 23.4%1951 19%1952 18.3 (73.8%比49年)1953 30.3%1954 9.4%1955 5.6%1956 16.5%1957 (67.84%比52年)第一个5年计划1958 32.2%1959 19.5%1960 5.4%1961 -31.0%1962 -10.1%(3.4%比57年)第二个5年计划大跃进、三年人祸-1959年至1961年1963 9.5%1964 17.6%1965 20.4% (55.04%比62年)1966 17.3%1967 -9.6%1968 -4.2%1969 23.8%1970 25.7% (58.08%比65年)第三个5年计划1971 12.2%1972 4.5%1973 9.2%1974 1.4%1975 11.9% (45.28%比70年)第四个5年计划1976 1.7%1977 10.7%1978 11.7%(25.75%比75年) 结束到改革开放前夕(1966年5月-1976年10月)1949年GDP基数为1.00;1957年为2.91;1978年为13.50;2007年为200.001978年GDP基数为1.00;2007年为15.00。

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分解及演进研究:1952~2012

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分解及演进研究:1952~2012

⑤ 王兵 、 朱宁: 《 不 良贷款约束下的中国银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研究 》 , 《 经济研究} 2 0 1 1 年第 5 期。 ⑥ 张军 : 《 资本形成 、 工业化与经济增长 : 中国的转轨特征》 , 《 经济研究} 2 0 0 2 年第 6期。
⑦ 邓翔 、 李建平 : 《 中国地区经济增 长的动力分析》 , 《 管理世界} 2 o o 4年第 1 1 期。 ⑧ 傅 晓霞 、 吴利学 : 《 全要 素生产率在 中国地 区差异中的贡献 : 兼与彭国华 和李静等商榷》 , 《 管理世界} 2 0 0 6年第 9期。
② 郭庆 旺、 贾俊雪 : 《 中国全要 素生产率的估算 : 1 9 7 9 — 2 o o 4 } , 《 经济研究} 2 0 0 5 年第 6 期。 ③ 赵伟 、 马瑞永 、 何元庆 : 《 全要素生产率变动 的分解——基于 M  ̄ m q u i s t 生产力指数的实证分析》 , 《 统计研究} 2 0 0 5年第 7 期。 ④ 金相郁 : 《 中国区域全要素生产率 与决定 因素 : 1 9 9 6— 2 0 0 3 } , 《 经济评论} 2 0 0 7 年第 9 期
第一 , 在研究对象方面 : 现 阶段研究呈现 出由整体 向微观发展的趋势 。首先 , 在初始 阶段 , 关 于全要 素生 产率 的研究多集 中于对时序下我 国整体 的全要 素生产 率进行估 算 。其次 , 随着研 究 的发 展和深 入 , 关 于全
要素生产率 的研究开始逐步选择 以板块 、 省份作为研究 对象 。赵伟 、 马瑞永对 我 国 自 1 9 8 0~ 2 0 0 3年 的省 域 面板数据进行 了分析 ; ③ 金相 郁对 1 9 9 6~ 2 0 0 3年间我 国东 、 中、 西 部地区 以及各省 区市 的全要 素生产 率进行

要素投入、全要素生产率变化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

要素投入、全要素生产率变化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

要素投入、全要素生产率变化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作者:陈炽柔来源:《财讯》2019年第03期摘要:本文采用生产函数法估算出武汉市1980-2016年间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并对武汉市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和经济增长源泉做了简要分析。

分析表明1980-2016年间武汉市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低,武汉市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资本投入,其次是劳动投入,而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作用不大,属于“高投入、低效率、低质量”的经济增长,表明武汉市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要素投入增长,是一种较为典型的投入型增长方式,进而提出大力推进技术进步,鼓励科技创新、积极引进入才等改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建议。

关键词:“全要素生产率”;“经济增长”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以年均10%的速度高速增长,创造了增长的奇迹。

但从2010年开始,中国经济增速持续下降,从2010年的10.4%降至2016年的6.7%,从过去的10%左右的高速增长逐步下降到目前6%左右的增长,对于本次经济增速放缓是受“短期周期性波动的影响还是长期增长趋势下降”的影响引发了学界的广泛关注。

经济增长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近现代众多经济学家就经济增长给出了很多模型和理论,但主要是围绕哈罗德一多马模型和索洛模型展开,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扩展或丰富,主要分为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两大分支。

索洛于1957年提出的增长因素分析,为分析经济增长质量提供了基本框架。

该模型认为,产出增长来源于生产要素(包括资本与劳动)投人的增加和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提高两方面。

如果一国的经济增长仅靠要素投入带动,必将面临要素报酬递减和要素投入增长的减缓的约束。

因此,决定长期经济增长率的是技术进步,即全要素生产率的不断提高。

劳动、资本和技术进步都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当今世界,国际竟争逐渐激烈,知识与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对可持续发展的越来越关注,使得人们更加关注经济增长的源泉,即全要素生产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估算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估算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估算内容摘要:本文采取了索洛余值法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率进行估计,并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和经济增长渊源做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全要素生产率索洛余值法经济增长众学者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估计存在较多分歧。

归根结底,主要还是数据和方法的选择不同。

因此,本文试图选取较为精确的指标,选择1979-2009年较为有代表性的时间区间,采取较广泛的索洛余值法来分析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

要素投入指标的选择与数据处理(一)资本投入数据1.资本投入的流量指标。

资本形成总额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这两个数据序列都是资本投入流量的重要指标。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是从货币投入角度反映各年度全社会的投资需求,资本形成总额是从最终使用角度反映各年度全社会的投资需求,显然资本形成总额更能准确反映资本投入的实际效果。

资本形成总额包括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存货增加两部分。

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由短缺经济转变为局部过剩,造成了存货的大量增加,然而这些存货的增加并不能形成真正的生产力,因此,笔者将存货增加从资本形成总额中剔除,只保留固定资产投资形成总额,并将其作为资本投入的流量指标。

2.资本投入的存量指标。

估算资本存量的基本思想来自于“永续盘存法”。

(1)式为“永续盘存法”的基本公式,其中,K1表示第t年的资本存量,Kt-1表示第t-1年的资本存量,It表示第t年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δ为固定资本折旧率。

由(1)式可知,各年的资本存量数据可由基期全社会资本存量加上可比价固定资本形成总额,逐年汇总得到。

具体而言:第一,以1978年为基期,1978年的资本存量为8663.6亿元(1978年不变价)。

这个数据是张军、章元2003年估算出来的,他们指出1978年底我国固定资本存量为12361.96亿元(1952年不变价),根据以1952年为基年的固定资产价格指数1978年为0.700827,可以估算出以1978为基期的资本存量为8663.6亿元(12361.96×0.700827)。

技术效率_技术进步与生产率增长_基于DEA的实证分析

技术效率_技术进步与生产率增长_基于DEA的实证分析

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与生产率增长:基于DEA的实证分析颜鹏飞(武汉大学商学院430072)王兵(暨南大学经济学院510632)内容提要:本文运用DEA的方法测度了1978)2001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及曼奎斯特生产率指数,并且对人力资本和制度因素同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和生产率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

其研究价值在于对中国经济研究者提供先进的分析工具和研究平台,并为有关部门提供接近现实的经得起检验的数据加工库以及政策依据。

本文的主要结论是:总体来说,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是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技术效率的提高;由于技术进步减慢,1997年之后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出现了递减;根据技术进步并不能做出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判断;1992年以前中国经济出现了效率的趋同,1992年以后追赶效应消失,技术进步成为各个地区生产率差异的主要原因;人力资本和制度因素对全要素生产率、效率提高以及技术进步均有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生产率增长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人力资本制度因素一、引言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已经经历了超过20年的高速增长。

然而,中国经济是否能够持续增长,近年来成为经济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

对可持续性的怀疑主要来自于否认中国经济存在效率的提升,或者基于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太低的判断(易纲、樊纲、李岩,2003),因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胡鞍钢,2003)。

目前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1)对具体部门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

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工业和农业部门。

对于中国农业的生产率的演变趋势各方观点比较统一,对于改革开放以来工业生产率是否提高,研究者仍然有不同的意见。

(2)运用中国加总时间序列数据来研究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主要关注全要素生产率随时间的波动和变化的态势。

(3)运用面板数据对中国各省份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实证,从而对区域经济全要素生产率的差异做出诠释。

新常态下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一个文献综述

新常态下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一个文献综述

新常态下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一个文献综述作者:郭瑞娟来源:《科学与财富》2017年第17期(东北财经大学)一、引言作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一个重要表现——增长速度换挡,是经济发展和人口转变阶段变化的结果。

2010年,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总量衡量,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根据世界银行分类和按人均GDP衡量,我国进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行列。

同年,我国 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总量达到峰值,随后开始减少,人口抚养比相应上升。

这种阶段性变化意味着,长期支撑我国高速经济增长的传统动力逐渐式微,必然导致潜在增长率的下降,实际经济增长减速。

经济增长减速并不必然是坏事。

从世界经济史来看,高速经济增长是特定发展阶段上的一种赶超现象。

例如,2014年在世界经济平均2.5%的增长率下,低收入国家达到6.3%,中等偏下收入国家5.8%,中等偏上收入国家4.5%,而高收入国家只有1.7%。

这是因为,处在较低发展阶段的国家,由于存在技术和生产率的差距,经济增长具有后发优势,可以主要依靠资本、土地和劳动力的投入实现;而对处在更高经济发展阶段上的国家来说,经济增长则必须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就是要认识到依靠传统增长动力,必然要面临减速的挑战,适应和引领新常态则是要探寻新的增长动力,核心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

那么什么是全要素生产率?上世纪50年代,诺贝尔经济学奖罗伯特.M.索罗提出了提出了具有规模报酬不变特性的生产函数增长方程,形成了通常所说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含义,即索罗余量,并把它归结为由于技术进步而产生的。

全要素生产率主要是指在经济增长中扣除资本和劳动两大要素投入之后,剩下的还未被解释的余额。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我国经济处于新常态的背景下,把增长速度提上去,最重要的是实现动力的转换,从要素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关键是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本文就只针对国内的TFP的文献从三个角度进行综述,为中国经济增速提供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要素贡献率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要素贡献率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要素贡献率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要素贡献率的变化杨宇邓翔【摘要】本文利用扩展的索洛模型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原因进行了实证分析,其中重点研究了不同生产要素的贡献,特别是技术进步和制度变迁的影响。

笔者认为,中国的持续增长主要动力仍来自于要素的投入,特别是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其技术进步的贡献仍相对较小,这进一步说明中国未来的发展重点仍在于创造一种更为市场化和公平的制度环境,以使得创新,包括制度和金融创新有更好的发展环境。

【关键词】经济增长;要素贡献率;制度变迁;扩展的索洛模型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人类发展史上就令人惊羡的成就,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经济经历了持续、快速和稳定的增长。

通过统计数据可知,以1978年作为基期(100)的人均GDP指数逐年增长,从1978年的100到2009年的1337.63,以2000年价格计算的人均GDP从1978年的1365.39元到2009年的18263.88元[1],上涨了13倍多。

在过去的30多年中,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增长,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有没有变化,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怎样,能否持续?这一系列问题都是值得研究和回答的。

在学术的研究中,蔡皙和王德文测算了劳动力、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及技术进步在1982-1997年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认为其中劳动力的贡献最高。

他们认为通过改革劳动力就业制度建立健全城乡劳动力市场的措施可带动中国经济增长[2]。

董直庆和王林辉通过估算得到劳动和资本投入构成中国约70%的经济增长的结论[3]。

王德劲运用误差校正模型计算扩展的索洛模型,认为中国1952-1998年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来源于物质资本存量[4]。

江小涓实证分析认为外资经济是中国工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对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有明显作用[5]。

孙超和谭伟通过研究认为中国经济增长主要受益于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6]。

全要素生产率文献综述

全要素生产率文献综述

全要素生产率文献综述作者:岳彩东程静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3年第09期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及对经济增长质量的要求,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也不断增多。

首先介绍了生产率及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然后介绍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方法,之后说明其在国内外的研究历史及现状。

最后作总结及未来研究展望。

关键词: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9-0009-02一、生产率及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一)生产率的概念生产率是指由原材料变成产品的过程中的效率表现,是每单位投入的产出,即产出与投入的比率。

生产率的公式为:生产的产品及服务的总量/所消耗的资源总数。

生产率的提高是由于资本或者劳动力效率的提升。

对于生产率在经济增长中所发挥作用的研究,始于P·Douglas 及其助手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总量生产函数的概念。

之后,Tinbergen(1942)对Douglas 提出的概念作了进一步的发展,于资本和劳动投入函数中增加了时间趋势项,用它来表示生产效率的大小。

(二)全要素生产率的含义全要素生产率指的是由索洛提出的,去除劳动力和资本两大要素投入外其他所有生产要素投入带来的产出增长率。

这一概念是索洛于1957年提出的,在其《技术变化与总合生产函数》中提出了带有技术进步的内生增长模型。

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亦被称为“索洛余量”或“索洛残差”。

全要素生产率也是衡量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从经济增长的角度看,经济增长可以归结于生产率与资本、劳动等要素的投入的结果。

从效率角度看,生产率等于一定时间范围内,国民经济中的产出与各种资源要素投入的比值。

而从本质上看,它反映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为发展经济在一定时期内表现出的能力和努力程度。

全要素生产率对于生产效率的衡量有三个来源:其一,效率的改善;其二,技术进步;其三,规模效应。

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是作为一个余量计算出来的,是作为考虑了可以衡量的增长决定因素后剩下的产出增长量。

福建省全要素生产率低下成因探索

福建省全要素生产率低下成因探索

福建省全要素生产率低下成因探索摘要:利用索洛残差法测算了中国和福建1996—2010 年的全要素生产率,结果发现福建的全要素生产率在很多年份里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4年至今福建的全要素生产率更是稳步下降。

福建全要素生产率低下的成因主要有:(1)科技投入总量和相对量长期偏低导致技术进步缓慢;(2)r&d投入的转化率只有6.4%,致使生产效率难以改善;(3)企业规模偏小无法获得规模效应,使劳动生产率低下。

福建急需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打造多层次多模式的规模经济效应。

关键词:福建省索洛残差法全要素生产率成因中图分类号:c8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4-219-03一、前言罗伯特·m·索洛(robert merton solow)认为,在完全竞争、规模报酬不变和希克斯中性的假设下,全要素生产率(tfp)是总产量与全部要素投入量之比,它是衡量单位总投入量的生产率指标,是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

它是由技术进步而产生的,是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作用的综合反映。

全要素生产率由于其具有综合性特点,经常被世界银行(wb)、经合组织(oecd)等国际机构作为考察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内容。

如世界银行认为,在1978—1995年全要素生产率是我国经济增长最主要来源{1}。

在我国,有很多学者对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估计中国整体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和估计省市区域或部门的全要素生产率两方面。

如张军和施少华对1952—1998年中国经济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在改革前,中国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波动很大,但是在改革后,中国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有了明显的提高{2};王兵,吴延瑞和颜鹏飞运用sbm方向性距离函数和生产率指标测度了中国30个省份1998—2007年的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结论是中西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均低于东部地区,资源环境因素对各省份全要素生产率的排名具有显著的影响等{3};王永康和叶先宝利用索洛残差法对1952—2005年福建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及其指数进行测算,发现1979年以前福建全要素生产率波动很大,但在20世纪80年代全要素生产率有了很大提高并趋于稳定{4}。

中国经济发展数据及节点过程

中国经济发展数据及节点过程

∙70年代,全国凭票证供应的商品达77种,最多的地方有近百种。

∙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从1950年11.3亿美元增至1997年3251亿美元,居世界第10位。

∙1998年居民储蓄余额已达53407亿元,而1952年只有8.6亿元。

199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50周年诞辰,经过半个世纪的建设,中国经济和社会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它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既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业绩,同时也经历了失误和磨难,本文用翔实的统计数据,对中国50年来走过的曲折道路和历史的新篇加以描述和分析。

艰难的起步——旧中国的经济概貌建国前夕,从清朝末年办“洋务”到1949年,全国只积累起124亿元的固定资产,民族资本工业萎缩,连同官僚资本工业计算在内,现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只占10%左右。

农业由于长期受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占农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富农占有70%—80%的土地,而占农村人口90%的贫雇农及中农仅占有20%—30%的土地。

加上长期战争,使农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到1949年粮食产量仅为11320万吨、棉花44.5 万吨。

由于工农业生产下降,百业萧条,经济破产,通货膨胀,民不聊生,据测算,1949年国民收入仅为358亿人民币,人均66元,仅为18.0美元,扣除生产建设积累所需的资金,用于消费的约12美元,而1949年美、英、德、法等国人均国民收入为505、464、394和285美元,中国仅为这些国家的3%~6%。

新中国50年的建设成就一、经济建设总规模扩大,国民经济实力增强建国后,为了增强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和条件,首先进行了大规模的基本建设投资,从1950—199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175844亿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72703亿元。

大规模的建设,使国民经济实力大大增强,50年来基本建设新增固定资产49800亿元。

建国初期各种类型工业企业的固定资产原值只有120多亿元,至1998年年底全部工业企业资产总额(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长期投资、无形资产等)已达12万亿元,为建国初期的800多倍。

199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199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199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综合司2001-10-22 10:41:08中华人民共和国199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1999年2月26日1998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全国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增加投入、扩大内需为主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努力克服亚洲金融危机和特大洪涝灾害造成的重重困难,深化各项改革,促进经济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一、综合国民经济总体运行良好,改革和发展的各项目标基本实现。

国民经济扭转了上半年增幅回落的状况,保持了较快增长的态势。

全年国内生产总值79553亿元,比上年增长7.8%。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299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39150亿元,增长9.2%;第三产业增加值26104亿元,增长7.6%。

全年社会劳动生产率11401元,比上年提高6.9%。

市场价格总水平下降。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0.8%,其中服务项目价格上升10.1 %;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2.6%。

劳动就业工作有所加强。

年末全国从业人员6995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57万人。

其中城镇从业人员2067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71万人;城镇私营个体从业人员323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63万人。

再就业工程有了重大进展,通过多种途径使609万名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与上年末持平。

国际收支平衡,人民币汇率稳定,外汇储备继续增加。

年末国家外汇储备达到1450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 51亿美元。

年末1美元兑8.2789 元人民币,比上年末略升9个基本点。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由于多年重复建设,大多数行业生产能力偏大,产品供过于求,经济结构矛盾突出;部分国有企业经营困难,经济效益不好;部分群众生活仍然比较困难,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社会就业压力较大;市场特别是农村市场销售不旺;多年积累的金融风险不容忽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