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里哀作品赏析
八讲莫里哀《伪君子》
12
• 第一,遵从古典主义的基本特征,表现在: • 首先,从剧本最后解决矛盾的方法反映了莫里哀
拥护王权的政治态度。 • 其次,体现了理性原则的指导。 • 再者,剧本的结构是按照“三一律”的法则组织
安排的。 • 第二,对古典主义法则的突破,表现在: • 首先突破了古典主义对各种题材的严格划分,在
喜剧中注入了悲剧的因素。 • 其次莫里哀在剧中还向民间戏剧和各种题材学习,
• 1、剧情梗概
答尔丢夫
奥尔恭 柏奈尔夫人
妻子欧米尔
儿子达米斯
女儿玛丽亚娜
女仆桃丽娜
6
2、剧本的主题和围绕剧本进行的斗争
3、人物形象 • 答尔丢夫
答尔丢夫是全剧的核心人物,也是剧 中讽刺的主要对象。他是17世纪法国封 建贵族和教会势力的化身,一个假虔诚、 伪教士的典型。
社会基础——“圣体会” 主要特征是:伪善
• 1645年,他和贝雅尔兄妹参加了一个喜 剧演员的旅行剧团,到外省辗转演出长 达13年。
2
• 1658年10月24日,莫里哀剧团应召来巴黎。
• 莫里哀的最后一个剧本是《没病找病》(又译 《无病呻吟》)。此剧由他亲自主演。演出三 场后,他觉得身体异常不适。1673年2月17日 莫里哀不顾肺炎严重,仍然坚持勉强把第四场 演完,夜里10点回到家里,咳破血管,与世长 辞了。
7
青老两派争吵勾勒其身世和特点 外貌
生活细节 亮相——“耍手帕”
首次求欢 能言善辩并嫁祸于人
再次求欢 凶相毕露
8
桃丽娜
• 身份仅仅是一个侍女,但头脑清醒、目光敏锐。 • 既答尔丢夫的认识非常深刻,揭露答尔丢夫也
毫不留情。 • 又敢于对奥尔恭的痴迷、愚顽冷嘲热讽。 • 桃丽娜放在与多种人物的对照中,显示出她聪
关于《伪君子》的文本赏析
关于《伪君子》的文本赏析内容提要:《伪君子》是莫里哀的代表作之一,在法国文学史占有独特的地位,在中国的戏剧研究中也是不容忽视的经典。
关于此剧的研究文章多不胜数,但笔者发现多数文章研究虽极其深入,但是缺少对文本整体性的把握,不利于对原文的理解。
本文拟从作品结构,扁形人物塑造,创作艺术手法,以及作品喜剧体现悲剧性四方面对文本进行解读,希望对读者理解《伪君子》一剧有所帮助。
关键词:莫里哀伪君子三一律扁形人物讽刺喜剧悲剧性一、�Α叭�一律”的运用何谓“三一律”?“三一律”是指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戏剧的结构原则,即戏剧创作要遵循“时间一律”,“地点一律”,“行动整一律”三点,布瓦诺的《诗艺》发表于1674年,晚于莫里哀的《伪君子》高乃依的《熙德》以及拉辛的《安德洛玛刻》,可见文艺理论后于创作,所以与其说“三一律”的运用导致文学创作格式化、类型化、僵化,不如说“三一律”对法国古典主义剧作家而言并不是束缚,而是使其艺术才能得到充分展现的最好形式。
、“时间一律”莎士比亚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三一律”反叛者,但作为文艺上的唯理主义,古典主义文学试图通过理性、秩序与法则来纠正文艺复兴以来过分强调个性解放、否定秩序、艺术形式杂乱的现象。
但这种严格的限制也使剧作家们感到难以施展,“时间一律”也因此最难遵守。
但是纵观全文,莫里哀基本上做到了将《伪君子》的剧情控制在一天之内。
全剧每一幕与每一幕之间,每幕中每一场与每一场之间,衔接得非常紧密巧妙,不会给人一种强烈的时间与空间的转换之感,作家巧妙地将时间紧凑起来,让观众感觉情节是与看剧时本身所处时间同一个时间段发生的事。
这样,就在既遵守“时间一律”的同时又尽量扩大了剧中情节发展所需要的时间,剧作家也就能得以施展。
例如第一幕第三场中,大家正在谈话,达米斯话没说完,桃丽娜说道:“他回来了”,紧接着便是第四幕奥尔贡的出场,这就构成了完美的衔接而让观众减少时间流逝之感。
同时,为了避免戏剧局限在果断的时间内而显得僵化,作家还运用人物的语言来扩大整剧的时间跨度,而不用舞台上具体表现出来。
莫里哀(Molière)的喜剧艺术特点体现
莫里哀(Molière)的喜剧艺术特点体现莫里哀(Molière)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戏剧家之一,他以其独特的喜剧艺术风格而闻名于世。
莫里哀的喜剧作品包含了大量的戏剧元素和文学技巧,表达了对社会伪善、虚伪和愚昧现象的批判,展现了他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洞察力。
莫里哀的喜剧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现实生活的反映莫里哀的喜剧作品主要以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和事件为素材,通过夸张、讽刺和幽默的手法,揭示出社会中的各种问题和人性的弱点。
他善于观察人们的言行举止,将现实生活中的情节和人物塑造成戏剧形象,使观众在欢笑中思考社会问题,并对现实有所警醒。
二、角色的刻画莫里哀在喜剧中塑造了许多丰满的戏剧人物,其中最著名的是他的戏剧人物哈巴斯(Harlequin)和阿尔贝特(Alceste)。
哈巴斯是一个滑稽可笑的角色,他总是处于被人欺负的境地,但他又是一个乐观、机智和聪明的人物,通过他的表演,莫里哀成功地揭示了社会中的不公和压迫。
阿尔贝特是一个批判家和理想主义者,他对社会的虚伪和伪善现象充满了愤怒和不满,他的形象展示了莫里哀对社会的批判态度。
三、语言的运用莫里哀的喜剧作品中,语言是他最重要的艺术手段之一。
他善于运用幽默和讽刺的语言,通过对话和对白揭示角色的性格和思想,使观众在欢笑中思考社会问题。
他的语言流畅、机智,富有诗意,通过对语言的运用,莫里哀成功地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戏剧语言风格,成为法国戏剧史上的经典之作。
四、戏剧结构的安排莫里哀的喜剧作品的戏剧结构通常是基于情节的发展,通过引入冲突和转折,展示角色的性格和情感的变化,并最终达到戏剧冲突的高潮和解决的结果。
他善于运用戏剧技巧,如舞台设置、音乐和舞蹈等,使戏剧更加生动和有趣。
他还善于运用戏剧的节奏和节奏,通过剧情的起伏和高潮,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增强戏剧的吸引力。
莫里哀的喜剧艺术特点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他通过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和人物的刻画,揭示了社会中的各种问题和人性的弱点,使观众在欢笑中思考和反思。
《伪君子》赏析
伪君子》赏析典主义文学是17 世纪欧洲主要的文学思潮,提倡理理性,遵循秩序,是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互相妥协的结果。
莫里哀是17 世纪法国最有威望的古典主义者,也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戏剧大师。
一、莫里哀的生平莫里哀原名让-巴蒂斯特•波克兰,从小生活在富裕的资产阶级环境中,博闻强识,有很丰富的外省出游经历,不能不说这样的人生经历给他以后的喜剧创作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素材。
作为法国的喜剧大师,古典主义的文学巨匠,莫里哀留下了不少不朽的文学作品。
他的作品中,最具艺术成就得要数喜剧,他也被视为法国现实主义喜剧的首创者,《可笑的女才子》是其第一部成功的喜剧作品,而莫里哀最优秀的喜剧作品则是《伪君子》。
莫里哀对文学发展所作的杰出贡献,获得了许多文学家和思想家的高度评价。
圣•艾如尔孟说:“莫里哀是本世纪的妙手,法兰西人民一直在想念,也将永远在想念,对他所模仿的那些古人来说,假如他们能起死回生的话,他会是不可模拟的。
”①-伏尔泰指出,《伪君子》揭露了伪君子的所有丑陋面,对当时的社会风气的净化以及人们的自觉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二、《伪君子》评析1、创作手法上遵循“三一律”创作原则“三一律” 创作原则是古典主义时期特别被看重的一套喜剧结构理论,情节、时间、地点必须保持“整一” :一个故事;戏剧的行动必须发生在一天之内;只能有一个地点。
《伪君子》虽是一部五幕三十一场的长剧,但它仍是在“三一律”的指导下完成的:第一幕第三场中克雷央特等奥尔贡只是为了道一句“早安” ,这表明故事开始于早晨,结尾第五幕第四场郑直先生对桃丽娜说:“早安,我的亲爱的大姊” ,可见已是第二日清晨,故事发生在一昼夜之内,符合“三一律”对时间的要求。
此外,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的地点都是在富商奥尔贡家中,这个也符合“三一律” 对一个地点的要求。
同时,在情节方面,整个戏剧都是围绕揭露达尔杜弗的伪善面目这一主题展开的,这也完全契合“三一律” 关于一个故事的要求。
从《伪君子》看莫里哀戏剧艺术的特点
从《伪君子》看莫里哀戏剧艺术的特点莫里哀是18世纪法国戏剧界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以喜剧为主,尤以《伪君子》为代表。
《伪君子》以嘲讽和讽刺的方式揭示社会的虚伪和人性的丑恶,通过剧中人物的对话、行为和心理刻画展示了莫里哀戏剧艺术的几个典型特点。
首先,莫里哀戏剧艺术的特点之一是幽默感和嘲笑。
《伪君子》通过对贵族阶层的讽刺,展现了他们的虚伪和自以为是。
剧中主人公阿尔卡诺的形象既是贵族的代表,也是伪君子的化身。
他表面上看似充满正直和道德,但实际上却是一个虚伪又丑恶的人。
莫里哀通过对他的描绘和对话,将他置于可笑的境地,使观众在嘲笑的同时,也思考贵族社会的虚伪和伪装。
其次,莫里哀戏剧艺术的特点之二是对人性的揭示和探索。
《伪君子》中的人物形象真实而充满特色,他们的言行举止和思维方式都表现出人性的复杂和矛盾。
例如,剧中的女主角伊历米尔这个角色不仅是被动的牺牲者,同时也具有复仇和追求正义的一面。
莫里哀通过这些角色塑造,揭示人性的复杂性和各种欲望的冲突,使观众对人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思考。
第三,莫里哀戏剧艺术的特点之三是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关注。
莫里哀通过对伪君子的揭示,揭露了当时法国贵族社会的虚伪和腐败。
他通过讽刺和幽默的手法,将社会现实放大并夸张,使观众从中看到社会的阴暗面和问题。
例如,莫里哀通过剧中人物的对话暗示了贵族对权势和物质的追逐,以及对底层人民的悖论态度。
莫里哀对社会的关注和批判使他的作品具有了深刻的启示意义。
最后,莫里哀戏剧艺术的特点之四是舞台语言的运用。
莫里哀的剧作中充满了精彩的对白和幽默的台词,同时也运用了一些象征手法和隐喻,增加了作品的艺术性。
在《伪君子》中,莫里哀通过剧中人物的对话,揭示了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和欲望,使情节更加生动和有趣。
同时,莫里哀通过象征和隐喻的手法,增加了观众对作品的思考和理解的深度,使作品具有了更多的层次感。
综上所述,从《伪君子》这部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莫里哀戏剧艺术的几个典型特点,分别是幽默感和嘲笑、对人性的揭示和探索、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关注,以及舞台语言的运用。
《伪君子》的艺术成就
《伪君子》的艺术成就《伪君子》是法国作家莫里哀的一部戏剧作品,被认为是他最杰出的作品之一,其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人物塑造:《伪君子》中的人物形象丰满、鲜明而富有个性。
莫里哀通过细腻的刻画和对人性的深入探索,展现了各种不同类型的伪君子。
他们有虚伪的面孔、狡猾的心思,表现出矛盾的情感和行为。
人物形象的鲜明塑造为戏剧增添了趣味和张力。
喜剧效果:《伪君子》是一部喜剧,莫里哀善于运用幽默和讽刺的手法,将社会现实中的虚伪和荒谬暴露出来。
他通过对伪君子的揭露和嘲讽,让观众产生共鸣,引发笑声。
喜剧效果既使观众得到欢乐,同时也对社会现象进行了思考和批判。
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伪君子》关注的是社会伪善现象,通过对伪君子的揭示,反映了当时社会中的道德沦丧和虚伪面孔。
莫里哀通过戏剧展示了社会中各种不同层次的伪君子,对当时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批判,引起了观众的思考和共鸣。
对话和台词的精彩构思:莫里哀在《伪君子》中运用了精彩的对话和台词,充满机智和智慧。
对话内容生动有趣,语言幽默而富有表现力,展现了莫里哀卓越的文学才华。
通过对话和台词的精彩构思,莫里哀成功地展现了人物之间的互动关系和冲突。
深刻的道德思考:《伪君子》不仅仅是一部娱乐性的戏剧,它也提供了对人性和道德的深刻思考。
通过对伪君子的塑造和故事情节的展开,莫里哀探讨了人性中的虚伪和自私,并对真诚和道德价值进行了探索。
这种道德思考使得《伪君子》超越了单纯的娱乐性戏剧,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
总的来说,《伪君子》以其人物塑造、喜剧效果、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对话和台词的精彩构思以及深刻的道德思考等方面的艺术成就,为莫里哀的作品增添了光彩,并对戏剧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莫里哀《可笑的女才子》主要内容概要及赏析
莫里哀《可笑的女才子》主要内容概要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莫里哀《可笑的女才子》主要内容概要及赏析【导语】:《可笑的女才子》外国文学作品简析法国喜剧作家莫里哀(16221673)的代表剧作之一。
《伪君子》赏析
《伪君子》赏析典主义文学是17世纪欧洲主要的文学思潮,提倡理理性,遵循秩序,是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互相妥协的结果。
莫里哀是17世纪法国最有威望的古典主义者,也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戏剧大师。
一、莫里哀的生平莫里哀原名让-巴蒂斯特﹒波克兰,从小生活在富裕的资产阶级环境中,博闻强识,有很丰富的外省出游经历,不能不说这样的人生经历给他以后的喜剧创作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素材。
作为法国的喜剧大师,古典主义的文学巨匠,莫里哀留下了不少不朽的文学作品。
他的作品中,最具艺术成就得要数喜剧,他也被视为法国现实主义喜剧的首创者,《可笑的女才子》是其第一部成功的喜剧作品,而莫里哀最优秀的喜剧作品则是《伪君子》。
莫里哀对文学发展所作的杰出贡献,获得了许多文学家和思想家的高度评价。
圣﹒艾如尔孟说:“莫里哀是本世纪的妙手,法兰西人民一直在想念,也将永远在想念,对他所模仿的那些古人来说,假如他们能起死回生的话,他会是不可模拟的。
”①-伏尔泰指出,《伪君子》揭露了伪君子的所有丑陋面,对当时的社会风气的净化以及人们的自觉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二、《伪君子》评析1、创作手法上遵循“三一律”创作原则“三一律”创作原则是古典主义时期特别被看重的一套喜剧结构理论,情节、时间、地点必须保持“整一”:一个故事;戏剧的行动必须发生在一天之内;只能有一个地点。
《伪君子》虽是一部五幕三十一场的长剧,但它仍是在“三一律”的指导下完成的:第一幕第三场中克雷央特等奥尔贡只是为了道一句“早安”,这表明故事开始于早晨,结尾第五幕第四场郑直先生对桃丽娜说:“早安,我的亲爱的大姊”,可见已是第二日清晨,故事发生在一昼夜之内,符合“三一律”对时间的要求。
此外,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的地点都是在富商奥尔贡家中,这个也符合“三一律”对一个地点的要求。
同时,在情节方面,整个戏剧都是围绕揭露达尔杜弗的伪善面目这一主题展开的,这也完全契合“三一律”关于一个故事的要求。
因此,《伪君子》是一部典型的古典主义着作。
莫里哀伪君子浅析
“伪善”与“伪装”——莫里哀《伪君子》浅析食、财、色,人之所欲,对其的追求也是天性使然。
试想如果一个普通人的生活中没有对这些的需求,那么上亿年的人类进化赋予我们的味觉感知能力,从原始社会演变到现代社会带给我们创造财富的能力,以及人类大脑不断进化形成的对美的追求都将变得没有任何意义。
但就是这些人类最初级的东西、这看似的“天赋人权”往往最能揭露一个人的本性。
在莫里哀的笔下,“伪君子”达尔杜弗就是一个活生生的现实夸张后的缩影。
在奥尔恭及其母亲的眼中,达尔杜弗是一个苦行僧人,是一个对钱财毫不在乎之人,更是一个对性避之千里的谦谦君子。
在奥尔恭及其母亲的面前,达尔杜弗确实是这样做的,而人又是喜欢眼见为实的,所以奥尔恭眼中的达尔杜弗就是这样一个可以成为全家精神导师之人。
奥尔恭没有错,他只是“例行了一个普通人的公事”——善良的相信了别人,也相信了自己的眼睛。
如果对“看到的好人”都充满无端的猜疑那么这个社会将会是多么的不可信任。
而达尔杜弗却在导演着一切,他深知自己是一个“有欲求的人”,并且是一个在失去之后想得到更多的人,但他还要表现出对这些身外之物满不在乎,当这种“伪装”成为了其获得利益的手段时,“伪装”就变成了“伪善”。
他是在利用人们的善良和自己表现给某些人的善良去欺骗、去获取,甚至是去霸占,得手之后再在这些人的身上踩两脚以揭示其真实的身份,因为无论是好事还是恶事,“成功者”都会有一种炫耀的渴求,有一种得到认证的需求。
其实戏剧中的演员只有两个,一个是“伪君子”达尔杜弗,另一个是他的“合作者”——奥尔恭和他的母亲,至于其余的人物角色,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观众,他们的作用就是让作品的观众有参与其中的机会,想想他们的语言、行为,不都是我们在观看这部作品时想说的和想做的吗?其实我们不光是一个观众,生活中我们是否也与达尔杜弗有过某些的契合呢?伪!伪装也是人作为生物的本能性表现,只不过我们在精神上的伪装以及伪装的水平让其它的生物惭愧不已而已。
伪君子赏析——精选推荐
伪君子的面目——《伪君子》赏析许久以前就曾听闻伟大的法国剧作家莫里哀所著的一部喜剧《伪君子》是他一生文学创作的巅峰性作品,却一直因为种种原因无缘接触,每次想起都不禁扼腕叹息,但近来终于在机缘巧合下得以欣赏到这一伟大作品,这无疑使我不胜欣喜,当我两天内手不释卷的拜读完以后,不能阻止内心满满的都是剧中人物情节所带来的震撼和感悟,整的来说,这部多频使我感触颇多的仍是主人公答尔丢夫的伪善面目。
如果从头说的话我们就不得不谈谈这部作品的思想源头和意义。
《伪君子》是莫里哀创作的第三个时期——讽刺喜剧时期的代表性作品,这一个时期,他以讽刺为武器,与封建势力和教会僧侣进行了激烈的斗争,加强了对上层社会的批判力度,剧中深刻的展现和体会到这一点,他代表莫里哀喜剧创作的最高成就,这部讽刺喜剧矛头直指天主教,深刻的接漏了教会的虚伪性和欺骗性。
而其中的天主教会是欧洲封建专制统治的重要基柱,受到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的强烈冲击。
但是它在阶级妥协的法国以国教的权威参与了王权统治,大主教历任朝中要职,教会的黑暗势力猖獗一时。
就是在这样的情势之下,切中时弊的《伪君子》受到当权者的阻扰,屡遭波折,正可以看出那些黑暗势力对这部作品的力量的恐惧以及当时社会的艰苦形势。
当年备受阻碍的《伪君子》如今终于展现在全世界人民面前,让人们亲眼和亲耳见证那个时代的故事,这不得不说,是莫里哀没有想到的。
这部喜剧内容写法国外省的破落贵族答尔丢夫,流落巴黎穷困潦倒,只能靠宗教谋生,他每天准点到教堂做祈祷,呼天抢地,引人耳目。
巴黎富商奥尔恭为他侍奉上帝的热诚所感动,将他请进家门,奉为良心导师,不仅以优厚的生活条件供养他,还要女儿马里亚纳撕毁婚约嫁给他,甚至把自己生死攸关的政治秘密告诉他。
不料答尔丢夫利令智昏,得寸进尺,竟勾引奥尔恭年轻漂亮的继室欧米尔。
奥尔恭的儿子达米斯目睹其丑行,向父亲告发时,答尔丢夫却故作委屈巧言开脱,致使奥尔恭反而责怪儿子侮辱圣徒,盛怒之下将其逐出家门,并立下字据将全部财产赠给答尔丢夫。
【优质】法国戏剧作家莫里哀的文学作品解析-精选word文档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法国戏剧作家莫里哀的文学作品解析莫里哀是法国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最重要的作家,古典主义喜剧的创建者,在欧洲戏剧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莫里哀的文学作品,希望能帮到大家!莫里哀的文学作品身为法国戏剧作家的莫里哀想必有着很多的作品,那么莫里哀作品有哪一些呢?莫里哀自1652年开始创作剧本。
1655年,他创作的诗体喜剧《冒失鬼》在里昂上演,第二年,他创作的诗体喜剧《爱情的埋怨》在贝济上演。
他所创作的这两个诗体喜剧,使得莫里哀的具体按受到观众的欢迎,随之升高的是剧团的声誉。
1659年,莫里哀在巴黎创作的第一个剧本《可笑的女子》上演,矛头直指贵族。
它讽刺资产者的附庸风雅,抨击贵族社会所谓的腐朽无聊的“典雅” 生活。
1661年,莫里哀的《丈夫学堂》上演。
1662年,莫里哀的《太太学堂》上演。
《丈夫学堂》和《夫人学堂》是莫里哀在运用古典主义的创作规则的基础上所创作的两部戏剧,后者是法国古典主义喜剧的诞生的标志。
《丈夫学堂》反对封建礼教,拥护顺乎天性的教育,提出了女子教育的问题,一经演出便在社会上引起了一阵轩然大波。
教会和封建卫道者散布流言来攻击这个剧本,对此,莫里哀着手写了《〈太太学堂〉的批评》和《凡尔赛宫即兴》两出论战性的短剧。
1664年开始,是莫里哀喜剧创作的全盛时期,同时也是莫里哀反封建反教会斗争最激烈的时期。
他创作了《伪君子》、《唐·璜》、《恨世者》、《悭吝人》、《乔治·唐丹》等等著名的作品。
莫里哀喜剧的艺术成就莫里哀喜剧的艺术成就超越了古典主义悲剧,进而法国古典主义的代表。
那么莫里哀喜剧的艺术成就是什么呢?首先,莫里哀的喜剧有着深刻的思想内容。
不像古典主义悲剧那样间接地反映现实。
莫里哀的喜剧是直接的,他直接描绘现实,在他看来,喜剧是一定要描绘当代风俗的。
伪君子的喜剧的美学特征
伪君子的喜剧的美学特征
《伪君子》是法国伟大的喜剧作家莫里哀的代表作,它的美学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它在创作方法上体现了古典主义的原则,但又有所创新,它在严格的形式规范中表现了丰富多变的内容,显示了古典主义喜剧的严谨性和规范性。
其次,它以强烈的对比手法塑造了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通过巧妙的情节安排,将剧中人物放置在一个戏剧性的环境中,通过他们的言行、性格的冲突与碰撞,来揭示出人物的内在美与丑。
此外,《伪君子》还以其明快的语言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展现出喜剧的艺术美。
莫里哀在剧中运用生动、幽默的语言,使得情节幽默有趣,同时又能够深刻地揭示出人性的弱点和社会弊病,使得观众在笑声中思考和领悟人生的真谛。
最后,《伪君子》还表现出了高超的戏剧技巧,如剧情安排的紧凑有序、情节发展的意外转折、以及悬念的巧妙设置等,这些都使得该剧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综上所述,《伪君子》作为一部古典主义喜剧的杰作,其美学特征表现在它对古典主义原则的遵循与创新、鲜明的人物形象、幽默的语言风格以及高超的戏剧技巧等方面。
莫里哀《伪君子》赏析举隅(人教版选修备课资料)
莫里哀《伪君子》赏析举隅(人教版选修备课资料)一、关于伪善。
在善与恶的交战中,“伪善”是一个不可缺少的中介。
从这个意义上说,只要存在着善与恶的斗争,就有伪善存在,就有达尔杜弗式的人物。
在同伪善人物的斗争中,人们意识到,大密斯那种直来直去、当面揭穿的办法在道德上是好的,从策略意义上说却是愚蠢,往往把自己置于尴尬境地。
对付伪善的办法之一是“伪善”──这是人们在长期斗争中积累的宝贵经验。
当全家人都被置于达尔杜弗奸诈的鹰爪之下时,奥尔贡的年轻妻子终于想出了一个反败为胜的办法,即剧本第二个令人叫绝的“突转”,这是一个圈套:她约达尔杜弗来幽会,而让愚蠢的丈夫钻在桌子底下偷听。
这回达尔杜弗果然中了圈套,居然厚颜无耻地让艾耳密尔用“实实在在的好处”来满足他的情欲。
当艾耳密尔假意说这样做会得罪上帝时,达尔杜弗竟说:“如果您自己有上帝和我的爱情作对,去掉这样一种障碍,在我并不费事,您大可不必畏缩不前。
”“不要害怕,满足我的欲望吧!”第四单元莫里哀与《伪君子》第四单元莫里哀与《伪君子》“眼见为实,耳听是虚”,奥尔贡终于醒悟了。
这个圈套是戳穿骗子的决定一环。
这种手法就戏剧技巧而言是常用的,在法文中叫“Lescontrelemps”,也就是“请君入瓮”之意。
在中国传统戏曲乃至现代舞台、银幕上依然是百用不厌。
过去是把人藏在柜子里、桌子下,现代则使用录音机、录像机录下实情,以戳穿伪善者的假面。
“以‘伪善’对付伪善”不仅是莫里哀的艺术技巧,而且是他所不能不取的生活哲学。
他深知写作《伪君子》鞭挞圣体会的奸诈之徒是一件多么危险的事,因此,他是极其小心谨慎的,努力表明他绝不是反对教士,而只是反对伪教士:“材料需要慎重,我竭尽所能,仔细从事;为了保持人对真信士应有的尊重和崇敬,我尽量把真信士和我要刻画的性格区别开来;我没有留下模棱两可的东西,我去掉可能混淆善恶的东西;我描画的时候,也只用鲜明的颜色和主要的特征,人一接触,立时认出他是一个真正、地道的伪君子来。
《伪君子》分析
《伪君子》分析《伪君子》分析《伪君子》(1664-1669)是莫里哀最优秀的喜剧。
它在17世纪大约上演了200场,在18世纪上演900场,在19世纪大约上演1100至1200场,是法兰西剧院上演场次最多的剧目。
1.上演过程1664年5月,应路易十四要求,莫里哀写成三幕诗体剧《答丢夫或骗子》,在凡尔赛的游园会上演出。
上演时,高级教士们坐立不安,向国王提出控告,说这出戏“否定宗教”,必须禁演。
迫于教会势力,路易十四也只好下令禁演。
贵族、教会势力一时得逞。
莫里哀上书国王为作品辩护,并把剧本由原来三幕改为五幕,把《答丢夫或骗子》改为《伪君子》,说明剧中打击的并不是一般的宗教人士,而是那些披着宗教外衣的骗子。
主人公改名为巴纽夫,并由原来穿的僧侣的黑袍子改为半僧半俗的装束。
1667年8月,《伪君子》在王宫剧场正式上演。
但第二天,最高法院院长趁国王出征、他料理国事之机下令禁演《伪君子》。
莫里哀上《第二陈情表》,派演员追到国王所在地,但国王不敢明确表态,把事情拖了下来。
1669年1月,路易十四与罗马教皇克雷曼九世决定缔结“教会和平条约”,教会纠纷暂时平息下来。
宗教迫害也不能不有所收敛。
莫里哀看准了这个时机,第三次向国王上陈情表,请求撤消禁演《伪君子》的成命。
路易十四批准了他的请求。
1669年2月5日,即“教会和平条约”签定的当晚,《伪君子》终于正式上演。
这次公演时,莫里哀索性取消了二稿中的修改,恢复了原样,主人公复名答丢夫,只是他的装束用了世俗的打扮。
2.答丢夫的形象伪君子答丢夫是全剧的中心人物。
莫里哀在这个人物身上集中概括了封建贵族和教会势力的伪善本性,对他进行辛辣的讽刺和深刻的揭露。
首先,他善于把“世人尊敬的东西”当作工具,骗取人们的信任,作为达到卑鄙目的的跳板,这是一切伪善者的共同手段。
17世纪法国宗教十分盛行。
一批虔诚的宗教信徒轻易地就能上教会人士的当,原因就在于教会人士抓住了教徒们轻信的弱点,用宗教做幌子、以“良心导师”之名干尽坏事。
莫里哀 十二首情诗
莫里哀十二首情诗摘要:一、引言二、莫里哀的生平简介三、十二首情诗的内容概述四、情诗中的爱情主题五、情诗的艺术特点六、情诗在我国的传播与影响七、总结正文:一、引言在我国文学史上,莫里哀是一位杰出的戏剧家,他的作品深受人们喜爱。
然而,莫里哀的诗歌创作同样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特别是他的十二首情诗,展现了莫里哀对爱情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感悟。
本文将对莫里哀的十二首情诗进行详细的解读和分析。
二、莫里哀的生平简介莫里哀(1622-1673),法国著名戏剧家、诗人。
他的作品以讽刺和幽默见长,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莫里哀的一生创作了许多戏剧作品,同时也写了一些诗歌,其中包括十二首情诗。
三、十二首情诗的内容概述莫里哀的十二首情诗,主题均为爱情。
在这些诗歌中,莫里哀以丰富的情感、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爱情的多种面貌。
从热情奔放到柔情似水,从痛苦挣扎到甜蜜憧憬,莫里哀的情诗如同一幅幅多彩的爱情画卷。
四、情诗中的爱情主题莫里哀的十二首情诗,围绕着爱情这一主题,进行了多样化的表现。
在这些诗歌中,爱情有时是美好的,有时是残酷的,但始终充满魅力。
莫里哀对爱情的描绘,既表现了人性的光辉,也揭示了人性的弱点,使他的情诗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
五、情诗的艺术特点莫里哀的十二首情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首先,莫里哀善用比喻和象征,使诗歌形象生动、意蕴丰富。
其次,莫里哀注重情感的表达,使诗歌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最后,莫里哀在诗歌形式上进行了创新,使诗歌节奏鲜明、韵律优美。
六、情诗在我国的传播与影响莫里哀的十二首情诗,自传入我国以来,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
这些情诗为我国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法国文学、感受异国爱情观念的窗口。
同时,莫里哀的情诗也对我国诗人的创作产生了影响,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灵感。
七、总结莫里哀的十二首情诗,以其独特的爱情主题和艺术特点,在法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
这些情诗不仅展现了莫里哀对爱情的深刻理解,还为我们提供了一幅多彩的爱情画卷。
莫里哀作品赏析
莫里哀主要作品
《可笑的女才子》(Les Precieuses ridicules,1659年) 《伪君子》又名《达尔蒂夫》(Le Tartuffe,1664 年 《唐璜》(1665年) 《愤世嫉俗》(Le Misanthrope,1666年) 《吝啬鬼》又名《悭吝人》(L'Avare,1668年) 《浦尔叟雅克先生》(Monsieur de Pourceaugnac,1669年) 《贵人迷》(Le Bourgeois gentilhomme,1670年) 《无病呻吟》(Le Malade imaginaire,1673年)
《伪君子》人物简介
• • • • • • • • • • 奥 尔 恭 —— 巳黎富商 答尔丢夫 —— 职业宗教骗子 欧 米 尔 —— 奥尔恭之妻 达 米 斯 —— 奥尔恭之子 玛丽亚娜 —— 奥尔恭之女 桃 丽 娜 —— 玛丽亚娜之侍女 瓦 赖 尔 —— 玛丽亚娜之情人 柏奈尔夫 —— 奥尔恭之母 爱尔卜特 —— 柏奈尔夫人侍女 克雷央特 —— 奥尔恭之妻舅
与《伪君子》相媲美的作品 ——《悭吝人》
四大吝啬鬼形象 1.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 2.莫里哀喜剧《悭吝人》(《吝啬鬼》)里的阿巳贡 3.巳尔扎克小说《欧也妮•葛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台》中的葛朗台 4.以及果戈理小说《死魂灵》里的泼留希金
《悭吝人》
• 《悭吝人》,5幕喜剧,又译《吝啬鬼》, 是法国著名喜剧作家莫里哀的代表作之一 ,是一部可以和《伪君子》媲美的作品。 1668年,《悭吝人》首次上演。
创作
• 莫里哀的喜剧在种类和样式上都比较多样化。他 的喜剧含有闹剧成分,在风趣、粗犷之中表现出 严肃的态度。他主张作品要自然、吅理,强调以 社会敁果迚行评价。他的作品开古典主义喜剧之 先河,极大影响了喜剧乃至整个戏剧界的収展。 在法国,他代表着“法兮西精神”。其作品已译 成几乎所有的重要语言,是世界各国舞台上经常 演出的剧目。
《伪君子》戏作赏析
《伪君子》戏作赏析概要:“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莫里哀在《伪君子》中以理性的哲学为照妖镜,照出了伪善的丑恶嘴脸,又无奈地将王权视作权力的象征,将这一利剑刺向了伪善的外壳,以迎合路易十四彰显王权威严的需求。
他戴着镣铐跳舞,舞出了个人理性的自由灵魂,也舞出了绝对王权的无奈感伤。
《伪君子》是法国喜剧作家莫里哀创作的戏剧作品。
讲述了伪装圣洁的教会骗子答丢夫混进富商奥尔恭家中,企图勾引其妻子,夺取其家财,最后真相败露,答丢夫锒铛入狱,奥尔恭幡然醒悟,一家人皆大欢喜的故事。
在《伪君子》剧中,剧作家莫里哀试图提供一面照妖镜以揭開狰狞的伪善面目,但在与利剑的交锋中,利剑之无穷威力却似乎使照妖镜失去了原有的光芒。
一、伪善的照妖镜:理性的哲学十六七世纪之交,倡导人文主义思想的文艺复兴运动呈现了衰退之势,个性解放的过度追求导致道德失范、情欲泛滥的现象发生,使这一时代陷入了混乱与无序之中。
因而,笛卡尔宣布了理性主义的诞生,尊崇理性成为了对文艺复兴后期的一种反拨。
他宣称:“那种正确地判断和辨别真假的能力,实际上也就是我们称之为良知或理性的那种东西。
”作为真假的标尺,理性的哲学便是伪善的照妖镜,它能够使人们作出正确的推断,辨别真诚与虚伪,显出伪善的丑恶面目。
克莱昂特在劝阻奥尔贡分清虚伪虔诚时,就道出了理性的作用:“多数人生来也真古怪!你从来看不见他们行中常之道。
理智对于他们,天地太小;不管是什么性格,他们做起事来,一定超越它的疆界。
”他认为,如果人们做事不偏不倚,就能不受诱惑,分清真假本质。
由反面观之,奥尔贡对达尔杜弗言听计从、不顾人伦的行为事实上完全丧失了人的理智。
剧中,桃丽娜、艾耳密尔、克莱昂特以及国王便是通过这一照妖镜看清了达尔杜弗的嘴脸,将他的伪装撕破。
桃丽娜在剧中最先看透了达尔杜弗的伪善本质,以辛辣讽刺的口吻揭露他虚伪的本性。
当达尔杜弗让她赶紧用手帕遮起胸部时,她直言反驳,令他哑口无言。
她还曾劝大密斯不要过分激动,可见她意识到了达尔杜弗工于心计,通过强硬的手段去对付他反倒会弄巧成拙。
《吝啬鬼》人物分析
浅谈莫里哀的《吝啬鬼》莫里哀是十七世纪法国古典主义喜剧大师,他的创作对不合理的社会现象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吝啬鬼》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吝啬鬼》从语言、动作、表情、行为等方面充分的描写了小说的主人公阿巴贡嗜钱如命,极端吝啬这样一个典型的吝啬鬼形象,同时也是对这样吝啬的悲剧性人生的讽刺。
读了《吝啬鬼》这部书,也看了拍成的《吝啬鬼》的电影,感触还是蛮深的,虽然说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没有这么吝啬的人出现,可是那种对金钱的吝啬还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作品中的主人公阿巴贡无论在哪个方面都是极其吝啬的,对于他的财产,他从来不承认他是富有的,他想隐藏他的财产,他想让人认为他是贫穷的,可总是恰恰相反,他隐藏却是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对于他的生活,他不舍得吃不舍得穿,常常是一件破旧大衣,晚上宁愿挨饿躺在床上也不舍得吃东西;对于他的儿女,他让儿子取一个富贵的寡妇只图不要不花一文,让女儿嫁给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头也只为不要半点嫁妆,而他自己却想去一个年轻美丽的女人,但当金钱和女人起矛盾时,他还是选择了金钱;对于他的朋友和佣人,他永远只是以金钱为主。
他的生活只要牵扯到金钱,他都以金钱至上,他拥有很多财富,可是他的生活却节省的要命,可谓一毛不拔。
剧中的嫁女娶媳、儿子借债、自己生活的方式、自己的放债赚钱以及对财产的守护等等方面,莫里哀都以喜剧的色彩,细节上刻画等,都进行精心的雕刻,活脱脱的表现出一个是钱如命的守财奴。
有句话说:金钱不是万能的,可是没有金钱却是万万不能的。
不可否认,金钱确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很重要的,没有钱我们不能上学,不能买衣服,不能去旅游,不能很多很多事。
而对于金钱,有的人视它如粪土,有的人视它如宝贝,有的人用他积累的钱旅游,有的人去购物,有的人去吃大餐,有钱可以做很多很多的事。
每个人的金钱观不同,每个人的用法也不同。
而作品中的阿巴贡的金钱观却是罕见的,他重视他的金钱,而却没有用它来享受,没有用它来做任何有意义的事,他的享受就是积累财富,就是守着他的钱财,他可以无视亲情、友情,可是就是不可以没有金钱。
莫里哀与《伪君子》赏析
莫里哀与《伪君子》赏析作者:木栝 出自:一道道勇敢的目光[一]生平和创作喜剧大师莫里哀莫里哀1622年生于法国巴黎。
莫里哀的父亲是挂毯商和宫廷陈设供应商,家境富裕。
父亲用钱买了一个贵族称号,希望自己的儿子能继承自己的财产、贵族称号和宫廷供应商的肥差。
莫里哀也曾按照父亲的要求参与其事。
但是他更热衷于学习物理、数学、舞蹈、剑术,阅读拉丁文和古罗马时代的戏剧剧本,喜欢跟着外祖父看集市上的闹剧和杂耍。
到了21岁的时候,他的命运被他自己改变了。
他迷上了当时流行的戏剧,跟随着一个剧团,离开了家,过起流浪式的生活,经历了各式各样的窘迫和痛苦。
演出经营上的失败,使他负债累累,三度入狱。
法兰西学士院和国王路易十四的赏识多少改变了他的命运,但他还是经常受到来自贵族和教会的阻挠、侮辱和迫害。
就在这种毁誉参半的环境里,一个伟大的戏剧天才逐渐走向成熟,并登上他那个时代的顶峰。
莫里哀名声鹊起,是在1659年创作并演出《可笑的女才子》的时候。
在这部喜剧里,他向当时上流社会流行的矫饰世风进行了尖锐的讽刺。
戏中的女才子,做任何事情都讲求规矩,甚至交友、恋爱、订婚到结婚,要经历多少个步骤,每个步骤怎么做,都一板一眼地制定出来,一步一步照章去做,结果自然笑话百出。
他接着写了《丈夫学堂》、《太太学堂》,并以讽刺剧《〈太太学堂〉的批评》、《凡尔赛宫即兴》回答攻击他的人。
1664年演出的《伪君子》(原名《达尔杜弗》或《骗子》),把对社会伪善的揭露提高到了空前尖锐的程度,剧中乔装成虔诚修士的达尔杜弗成了社会上伪善、骗子的代名词。
这部剧惊动了几乎整个贵族社会和宗教界。
有的贵族咒骂说莫里哀“该被烧死,以便预尝地狱之火”。
经过两年的艰苦斗争,这部剧终获演出。
首场公演时观众抢购入场券,许多人几乎窒息而死。
这是莫里哀戏剧生涯最辉煌的一幕。
自此,该剧常演不衰,截至1960年,在法国共上演2657场,是所有的法国戏剧中上演次数最多的一部。
莫里哀还写了《堂莫里哀(1622-1673)是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喜剧的代表作家。
《伪君子》赏析
《伪君子》赏析《伪君子》赏析赏析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伪君子》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伪君子》是法国古典主义喜剧作家莫里哀创作高峰时期的重要作品,是世界戏剧史上的经典之作。
该剧主要写伪装圣洁的教会骗子答尔丢夫混进商人奥尔贡家里,图谋勾引其妻子并谋取其家财,最后在精明的欧米尔的设计下中了圈套,并锒铛入狱的故事。
在故事中作者莫里哀无情地揭下了达尔丢夫这个伪君子的人格面具,以否定的方式提醒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一定要擦亮双眼,不要因逐时尚而被伪善所骗,也不能因慕虚荣而被假象所蒙蔽,更不能因良好的动机而不自觉地纵容恶行。
一、主要人物分析1、答尔丢夫,是贯穿全剧的主要人物,对他的伪善的追踪是戏剧的主要线索,他的主要的性格特点是伪善。
他披着虔诚的外衣,竭力掩饰自己真正的目标追求,掩饰充满狂热欲望的灵魂冲动,来迎合资产者处于虚荣的笃信宗教的时尚,赢得赏识,争取信任,从而去实现自己的真正的目标。
然而他苦苦追求的并不是一种高尚的境界,也不是以放弃世俗乐趣为代价,完成灵魂的净化与超越。
更不是出于崇高信仰,改变动荡的社会现实,而仅仅是追求世俗生活享受,追求简单需要的满足。
所以他的行为无法引起普遍的共鸣,也无法获得原谅,反而让他成为了“伪君子”的代表,答尔丢夫也成为了“伪君子”的.代名词。
1、奥尔贡,他是整部戏情节的中心。
他轻信固执,过分虔诚,好走极端。
突出的表现形式是蠢和傻,他傻的可怜,傻的可笑,傻的可恼。
他刚愎自用,是个顽固横暴的专制家长。
对答尔丢夫的伪装虔诚深信不疑,竟把骗子当成“圣人”来膜拜。
当家人在他面前揭露答尔丢夫的虚伪时,他从不相信他们的说辞,反而夸张到要将自己的全部财产送给答尔丢夫,简直比顽固派还要顽固。
2、桃丽娜,在剧中她虽然只是扮演一个侍女的角色,但是她却是反对封建道德、揭露宗教伪善的主要人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作
• 莫里哀的喜剧在种类和样式上都比较多样化。他 的喜剧含有闹剧成分,在风趣、粗犷之中表现出 严肃的态度。他主张作品要自然、合理,强调以 社会效果进行评价。他的作品开古典主义喜剧之 先河,极大影响了喜剧乃至整个戏剧界的发展。 在法国,他代表着“法兰西精神”。其作品已译 成几乎所有的重要语言,是世界各国舞台上经常 演出的剧目。
莫里哀作品赏析
莫里哀主要作品
《可笑的女才子》(Les Precieuses ridicules,1659年) 《伪君子》又名《达尔蒂夫》(Le Tartuffe,1664 年 《唐璜》(1665年) 《愤世嫉俗》(Le Misanthrope,1666年) 《吝啬鬼》又名《悭吝人》(L'Avare,1668年) 《浦尔叟雅克先生》(Monsieur de Pourceaugnac,1669年) 《贵人迷》(Le Bourgeois gentilhomme,1670年) 《无病呻吟》(Le Malade imaginaire,1673年)
《伪君子》故事简介
• 《伪君子》(1664-1669)是莫里哀最优秀的喜剧。它在17世纪大约上演了200场,在 18世纪上演900场,在19世纪大约上演1100至1200场,是法兰西剧院上演场次最多的剧 目。
• 伪君子答儿丢夫是全剧的中心人物。答儿丢夫原是外省的一个贵族,后来破落了,穷 得连一双鞋都没有。流落到巴黎后,他利用宗教来谋出路。在教堂里,他装扮成一个 虔诚的信士,用一些虚假的过火的虔诚动作骗取了奥儿恭的信任,“一点点小事他也 要扣在自己身上认为罪孽深重”。这种虚伪的外表和他的实际情况是根本不相配的。 从外貌上看,他“又粗又胖,脸蛋子透亮,嘴红红的”,没有一点苦行者的样子。桃 丽娜早就指出:他是一个贪图享乐的酒肉之徒。在奥尔恭家,他一个人能吃六个人吃 的东西,每天大嚼松鸡和羊腿,酒足饭饱之后,在睡意绵绵中走到自己房间,躺在暖 暖和和的床上,安安稳稳地一直睡到第二天早晨。答儿丢夫出场后的第一个行动就是 勾引欧米尔,行为被发现,反而嫁祸于人,结果使愚蠢的奥尔恭受了骗,反把自己的 儿子赶出家门。最后当虚伪骗不了人的时候,他就露出凶像,他串通法院,以执行 “契约”为名,要赶走奥尔恭,还向国王控告奥尔恭是政治犯,妄图把他置于死地, 达到永远霸占他的财产的目的。幸亏国王明察秋毫,将答儿丢夫绳之以法。Fra bibliotek表达思想
• 伪君子》集中表达了法国民众对宗教组织的敌意,特别是 17世纪中期法国的高级僧侣的宗教特务组织,“圣会”,这 一组织监视, 陷害, 自由思想者。莫里哀写的《伪君 子》, 表达了全社会的反宗教情绪,给了宗教势力以沉重的打击, 因而它引起了宗教势力的猖狂反扑。
• 1664年5月,莫里哀作品演给国王看, 触怒了巴黎大主教。迫 于强大的宗教压力,剧作停演。1667年,解禁,同年8月上演。 然而次日又遭最高法院院长干涉,巴黎大主教也以开除教籍 为手段禁止人们朗诵阅读。经过4年多,该剧终于取得了合 法的演出权。
《悭吝人》
• 《悭吝人》,5幕喜剧,又译《吝啬鬼》, 是法国著名喜剧作家莫里哀的代表作之一 ,是一部可以和《伪君子》媲美的作品。 1668年,《悭吝人》首次上演。
故事梗概
• 《悭吝人》的主人公阿巴贡是个放高利贷的老鳏夫,认为 “世上的东西,就数钱可贵”。他老怕别人算计他的钱, 就把一万金币埋在花园里。他想娶年轻姑娘玛丽雅娜,但 玛丽雅娜前来相亲时,却与阿巴贡的儿子克莱昂特到花园 里去幽会了,原来他俩早已相爱。阿巴贡气得暴跳如雷。 又发现埋在花园里的钱丢了,顿时痛不欲生。阿巴贡误以 为钱是乔装佣人的贵族青年法赖尔偷的,而将其告上法庭 。在警局玛丽雅娜,法赖尔与昂赛末认亲,化解误解,两 对年轻人喜结良缘。 《悭吝人》是性格喜剧,阿巴贡为 了攒钱,省吃俭用,招待客人时往酒里掺水,自制日历, 将吃斋的日子延长,还到自己的马棚里去偷马料,挨了车 夫的打。为了钱,他可以放弃心爱的姑娘。这表明钱一旦 被摆到至尊的地位,就会成为一种丑恶的力量。在法语中 ,“阿巴贡”已成为“吝啬鬼”的同义词。
• 这是一部5幕诗体喜剧。全剧通过对达尔杜弗的所作所为 的刻画,揭露和鞭挞了教会势力的欺骗性与虚伪性。
与《伪君子》相媲美的作品 ——《悭吝人》
四大吝啬鬼形象 1.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 2.莫里哀喜剧《悭吝人》(《吝啬鬼》)里的阿巴贡 3.巴尔扎克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 4.以及果戈理小说《死魂灵》里的泼留希金
《伪君子》人物简介
• 奥 尔 恭 —— 巴黎富商 • 答尔丢夫 —— 职业宗教骗子 • 欧 米 尔 —— 奥尔恭之妻 • 达 米 斯 —— 奥尔恭之子 • 玛丽亚娜 —— 奥尔恭之女 • 桃 丽 娜 —— 玛丽亚娜之侍女 • 瓦 赖 尔 —— 玛丽亚娜之情人 • 柏奈尔夫 —— 奥尔恭之母 • 爱尔卜特 —— 柏奈尔夫人侍女 • 克雷央特 —— 奥尔恭之妻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