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程评价现状研究
体育课程现状
![体育课程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4975bbb2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18.png)
体育课程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当前体育课程的现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体育课程的内容较为单一,缺乏创新和多样性。
这使得学生们很难在体育课上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该重新审视体育课程设置,引入更多的非传统项目,如攀岩、健身操等,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其次,部分初高中毕业班的老师和家长过于重视学生的升学率与学习成绩,导致出现体育课经常被主课老师抢占,或课外体育活动取消的问题。
这种极端观念不仅影响了学生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更会影响学生们的备战心态,适得其反。
此外,学校的体育教育逐渐发展,但随之而来的学生意外伤害事故也不断增多。
这可能与学校在体育课程中的安全措施不足有关。
因此,学校应该加强体育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提高体育教师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以减少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总之,当前体育课程的现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学校、教师和家长共同努力,加强体育课程的建设和管理,提高体育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初中体育教学现状分析及改进建议
![初中体育教学现状分析及改进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5b52ed56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39.png)
初中体育教学现状分析及改进建议一、初中体育教学现状分析1.体育教学时间不足目前,初中的课程设置中,体育课往往只占较少的教学时间,往往只有一节或者两节体育课,很难保证学生充分参与各种运动项目的学习和实践,影响了学生全面发展。
2.体育教学内容单一初中体育课程内容主要以体育项目技能的学习为主,缺乏相关理论知识的教授。
体育教学过程较为机械,缺乏创新性和趣味性,难以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3.体育教学评价不全面现有的体育教学评价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主,重视技能的考核,而对于体育素养、合作精神等方面的评价较为缺乏,不能全面地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改进建议1.增加体育教学时间学校应该增加体育课程的教学时间,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参与各种体育项目的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兴趣。
2.拓宽体育教学内容体育课程应该不仅局限于技能的学习,还应该将体育运动的理论知识和体育文化的传承融入其中。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体育项目或体育事件进行研究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学习兴趣。
3.多样化体育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各种体育活动和比赛、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社团等方式,使体育教学更加多样化和趣味化。
教学方法的创新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提高体育教学效果。
4.综合评价体育教学成果除了技能的考核,还应该对学生的体育素养、合作精神、团队精神等方面进行评估。
学校可以设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定期进行体测和体育成绩的综合评价,以全面地了解学生的体育发展情况。
5.加强体育教师培训学校应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培训工作,提升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方法。
通过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不断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他们对体育教育的认识和热情。
总之,改进初中体育教学需要从教学时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师培养等方面着手,努力实现体育教育的全面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素养,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浅议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
![浅议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48039a5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a5.png)
浅议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评价的相关问题。
首先分析了目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评价的现状,发现存在评价方法单一、评价标准不清晰等问题。
然后探讨了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评价的方法,包括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等不同方式。
接着分析了影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评价的因素,如学生自身因素、教师水平等。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建议,包括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等措施。
最后给出了实施策略,强调了评价与反馈的重要性。
总结指出,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评价应该注重学生综合发展,为未来研究提供了方向。
希望本研究能够为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评价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评价、现状分析、方法探讨、影响因素、改进建议、实施策略、总结、展望、研究方向、结论、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1. 引言1.1 研究背景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评价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评价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目前对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评价方法单一、评价标准不明确等问题,导致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不高。
在当前教育体制下,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评价不仅是对教师和学生教学活动的一种反馈,更是对教学质量和效果的一种监督和促进。
对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评价进行深入研究,探讨评价方法、影响因素及改进建议,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评价的深入探讨和分析,为教育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促进小学体育教育的健康发展和师生学习效果的提升。
通过对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把握教育教学中的关键问题,为提高教育质量和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提供有效的支撑。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评价的相关问题,旨在深入了解目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评价的现状,探讨适合小学体育课堂的评价方法,并提出改进建议和实施策略,以促进小学体育教学的提升。
重庆市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学习评价现状及对策研究
![重庆市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学习评价现状及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55d92c1da38376baf1fae4f.png)
3 . 1 重庆市普通高校体育课程 学习评价 的现状
3 . 1 . 1 体 育 课 程 学 习评 价 方 法 的现 状
通过问卷调查 的形式 , 和对重 庆市普通高校 体 育课程 考
试评价方法的了解发现 , 在调查的十所高校 中, 他们 评价的主
要 方 法 是技 能 达 标 、 技 术测 评 , 以及 学生 的平 时考 勤 , 除 此 以 外
t e a c h i ng a c t i v i t i e s ,a n d pl a y a n i mpo r t a n t r o l e i n t h e t e a c h i ng pr o c e s s, a n d e n s u r e t h e de v e l o p me n t o f s p o ts r t e a c h i n g a c t i v i t y t o a p r e d e t e r mi ne d t a r g e t .I n Ch o n g q i n g,t h i s p a p e r a na l y z e s t h e o r d i n a r y u n i v e r s i t y s p o ts r c u r r i —
c t d u m l e a r n i n g e v a l u a t i o n s y s t e m.T h e ma i n p u r p o s e i s t o f i n d o u t mo r e s u i t a b l e p h y s i c a l e d u c a t i o n l e a r n i n g e v a l u — a t i o n me t h o d .
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分析与对策
![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分析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f8434d03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27.png)
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分析与对策体育教学在小学阶段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然而,目前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现状分析1.缺乏专业教师。
很多小学体育课由非专业教师教授,他们缺乏系统的体育教学知识和教学经验,难以为学生提供科学合理的指导。
2.课程内容单一。
现行的小学体育教学内容主要以田径、球类、健美操为主,缺少多样化的课程选择,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3.注意力不集中。
由于体育课往往在上午或下午进行,学生容易疲劳,导致注意力不集中,难以保持高效学习状态。
4.评价指标单一。
目前,小学体育教学评价主要以学生的具体成绩为主,忽视了对学生身体素质的综合评价。
二、对策提升1.加强教师培训。
应该加大对小学体育教师的培训力度,提供系统的教学知识和教育理论,增强他们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2.拓宽课程内容。
除了田径和球类运动外,还应该增设其他项目,如武术、游泳等,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并培养他们对不同项目的兴趣。
3.合理安排上课时间。
尽量将体育课程安排在上午或下午课程的中段,避免学生疲劳,提高学习效果。
同时,适当增加体育课的课时,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活动时间。
4.综合评价体育素质。
除了关注学生的成绩,还应该注重他们的身体素质全面发展,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指标,如体质测试、技能表现、团队合作等方面进行评估。
三、实施步骤1.完善教师培训机制。
通过组织各类培训班、讲座和研讨会等形式,提供相关教学知识和教育理论的培训,激发教师的学习热情和专业兴趣。
2.增设课程项目。
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兴趣,逐步增设新的课程项目,如武术、游泳、瑜伽等,提供更多样的选择。
3.调整课程安排。
根据学生的作息规律和体力状况,合理安排体育课程的时间,确保学生在最佳状态下参与体育活动。
4.建立综合评价体系。
建立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的成绩,还要考虑他们的整体身体素质,通过多种评价手段进行评估。
国内外体育学习评价研究综述[论文]
![国内外体育学习评价研究综述[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2a5b47c80c22590102029d62.png)
国内外体育学习评价的研究综述摘要:本文对国内、国外体育学习评价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综述,并探讨了目前国际上关于体育课程学习评价的趋势,希望为我国体育教育改革提供良好借鉴。
关键词:国内外体育学习评价现状发展趋势20世纪末,受终身教育思潮的影响,世界各国家都在进行基础教育改革,以修正本国的教育发展目标。
教育目标的变化必然带动着学习评价随之变化。
[1]本文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发达国家英国、美国、法国、德国、韩国、日本为综述对象进行阐述。
1.国外体育学习评价现状1.1日本的新学力观与体育学习评价。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展开了第3次课程改革,确立了新学力观的教育思想。
[2]其核心内容为,重视培养学生的判断、尝试和表现的素质与能力,即人才培养不再追求单纯的科学知识的记忆,而是自身能力的培养。
1991年,日本文部省根据体育教学大纲总体化的要求,对学习评价方法进行了大幅度改革,提出由终结性评价向过程性评价转移,开发过程性评价。
[3]在评价的指导思想上,提倡对学生个性的积极评价,拓宽学生自我实现的途径。
在评价的内容体系上,采用四方面三等级标准评价体系。
在日本,进步度评价在体育学习评价中越来越受重视。
进步度评价是指根据学生的进步程度进行的评价;而达成度评价则是指对学生一定学习阶段结束时所取得的结果的评价。
[4]1.2美国最佳体适能教育计划的评价体系。
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健康、体育、娱乐、舞蹈联盟(简称aaerd)在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的急剧下降,以及社会变迁给整个美国人的健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威胁的背景下,于1987年提出了最佳体适能(健康体适能)教育计划。
体适能是指从事那些需要耐力、力量和柔韧性的身体活动的能力。
最佳体适能教育计划的目标,是使学生认识到体育是有价值的、愉快的终身性体育活动,并培养他们成为真正的实践者。
最佳体适能教育计划的评价是为学生提供有关学习和成绩的关键信息,通过评价进行教学。
通过自我评价、同伴评价,以明确个人的责任和目标设定评价某种技能的学习,能够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有能力达到身体锻炼的最佳目标,并知道如何积极地进行身体锻炼,安全、愉快地享受生活。
国内外体育课程资源的研究现状综述
![国内外体育课程资源的研究现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8d6d75a0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e5.png)
国内外体育课程资源的研究现状综述
近年来,体育课程发展迅速,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特别是在全球范围内,不同国家的体育课程资源的研究已成为体育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综述近年来国内外体育课程资源的研究现状,旨在为进一步利用和发掘体育课程资源提供新的视野。
一、国内体育课程资源研究现状
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体育教育部门进行全面改革,探索新的体育课程资源。
此外,在体育教学中,还着力推广“体育精品课程”建设,促进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另外,在中国,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上教育已经成为许多互联网公司和学校积极推进的一项新业务。
许多学校和网上教育机构相继开设了各种体育课程,丰富了学生的选择范围,不仅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而且也为社会体育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二、国外体育课程资源研究现状
国外体育课程资源研究也取得了显著成就。
一方面,众多国家将体育教育作为国家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行良好的体育教育制度,加强对体育教育的投入,注重培育健康的体育素质。
另一方面,以英国为例,政府将体育课程视为重要课程项目,推出了全方位的体育课程及测试计划,并建立了专业的精英体育教育项目,充分发掘和利用体育人才潜力。
总结,国内外体育课程资源的研究现状均取得了显著进步,这有助于更好地发掘和利用体育课程资源,为国家体育教育事业提供新的思路。
同时,还有许多体育课程资源未被充分发掘和开发,仍需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体育课学生评价报告
![体育课学生评价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10404e8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5d.png)
体育课学生评价报告体育是学校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旨在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培养乐观向上的心态。
通过体育课的学习和锻炼,学生们可以全面发展自己的身体和精神素质。
本次报告将对我校体育课学生的评价进行全面分析,以期了解学生们对体育课程的认知和体验,并提出相关改进建议。
一、学生参与度分析体育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参与度密切相关,学生参与度高意味着学生们对体育课有较高的兴趣和积极的投入。
通过对我校体育课学生参与度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0%的学生表示他们愿意积极参与体育课程,并且能全身心地投入。
二、学生对体育课内容的评价1. 课程设计合理学生们对体育课程内容的评价主要集中在课程设计的合理性上。
多数学生认为体育课程的内容丰富多样,能够综合锻炼学生们的各项能力,并且能够提供足够的自由空间让学生们展示自己的特长。
2. 学科知识传授与实践相结合学生们普遍认为体育课程的教学方法比较灵活,尽量将学科知识的传授与实践相结合。
学生们喜欢通过实际操作来学习并深入了解各项运动技能,这样能够提高学习的效果,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更好地掌握体育知识。
三、学生对体育课程的收获1. 健康意识提高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和锻炼,学生们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他们的健康意识得到了增强。
学生们表示,通过体育课程的锻炼,他们感到更充满活力和精力,也更关注自身的健康状况。
2. 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体育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集体游戏和体育项目的合作锻炼,学生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学生们普遍认为团队合作能力对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都有重要的作用。
四、学生对体育课程改进建议1. 加强设施建设学生们认为学校应加强体育设施的建设,完善课程教学的硬件条件。
例如,改善运动场地的质量,增加更多的器械设备,以及提供更好的更衣室和洗浴设施等,这样能够提高学生们的体验和学习效果。
2. 开设更多专项课程某些学生希望学校可以开设更多的专项课程,如篮球、足球、游泳等,供学生有更多选择并深入学习。
体育教育的现状与困难分析
![体育教育的现状与困难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0376e14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1e.png)
体育教育的现状与困难分析引言:体育教育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变革,体育教育也面临着一些现状和困难。
本文将通过分析体育教育的现状和困难,探讨如何改善体育教育的发展。
一、体育教育的现状1.1 学校体育教育的普及程度目前,学校体育教育的普及程度仍然存在差异。
一方面,一些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学校在体育教育方面有较好的条件和资源,能够提供专业的体育师资和设备;另一方面,一些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学校由于经济条件和人力资源的限制,体育教育的普及程度相对较低。
1.2 教师队伍与专业发展目前,体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存在一定的差距。
一些学校在招聘体育教师时,更注重其体育竞技成绩,而非专业素养。
这导致部分体育教师对于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了解不足。
同时,体育教师的薪酬待遇相对较低,也影响了体育教师队伍的稳定和专业发展。
1.3 竞争与选择问题随着学生学业负担的增加,体育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逐渐下降。
不少学生和家长更注重学术成绩,对于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不高。
这使得学生在选择选修或参与体育课程时存在较大的倾向性,导致学校体育教育资源的浪费。
二、体育教育的困难2.1 设施和资源不足体育教育的有效实施需要良好的场地设施和教学资源。
然而,一些学校由于资金不足或空间局限,无法提供完善的体育设施,如运动场、健身器材等。
这使得体育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受到了一定的制约。
2.2 教育理念的转变传统的体育教育普遍重视学生的体能锻炼和竞技能力的培养,忽视了体育教育的终身价值。
而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强调全面发展和个性化教育,需要体育教育更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生活方式的培养。
这对于传统体育教育的转变和改进提出了一定的挑战。
2.3 评价和考试制度的约束评价和考试制度的约束也是体育教育面临的困难之一。
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中,学生的学业成绩普遍被看作评价优秀与否的标准。
而体育教育的评价与考试往往无法通过传统方式进行,导致学生对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不高。
小学四年级体育学科现状分析
![小学四年级体育学科现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4eca05b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33.png)
小学四年级体育学科现状分析
简介
本文旨在分析小学四年级体育学科的现状,并探讨其中存在的
问题和提出改进的建议。
现状分析
目前,小学四年级体育学科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缺乏足够的课时:由于学校课程设置的限制,小学四年级体
育课程的课时较少,无法充分满足学生的体育锻炼需求。
2. 教材内容过于简单:现行的小学四年级体育教材内容过于简单,缺乏挑战性和趣味性,难以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3. 缺乏专业培训师资:一些小学教师在体育教学方面的专业知
识和技能相对不足,无法有效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
4. 缺乏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小学四年级体育课程过于注重基础
技能的训练,缺乏多样化的体育活动,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改进建议
为了提升小学四年级体育学科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体育水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增加体育课程的课时:学校应该合理安排体育课程的课时,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
2. 更材内容:重新编写小学四年级体育教材,增加一些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内容,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3. 提供专业培训:为小学教师提供专业的体育教学培训,提升他们在体育教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4. 引入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在课程中引入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如游泳、篮球、足球等,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爱好。
结论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建议,希望能够改进小学四年级体育学科的现状,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同时,需要学校、教师和家长共同努力,为孩子们创造更好的体育研究环境。
学校体育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学校体育教育现状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5cabe59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b6.png)
学校体育教育现状调查报告一、引言体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模式的变革,学校体育教育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境。
为了了解当前学校体育教育的现状,本报告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旨在为改进学校体育教育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调查方法与样本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共有来自全国不同地区的500名中小学教师参与,样本包括了不同学段和不同层次的学校。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1. 体育课程设施与资源:大约有60%的受访教师认为学校的体育课程设施和资源不足,无法满足教学需求;其中,中小学阶段的学校问题更为突出。
这种状况导致了教师在开展体育课程时的困扰,也对学生的体育锻炼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 体育教师资质和人员构成:调查显示,约有45%的受访教师认为学校中的体育教师缺乏专业素养,无法胜任教学任务。
此外,还有部分学校存在体育教师不足的问题,导致教师资源分配不合理。
3. 课程设置与教学质量:绝大多数受访教师认为现阶段的体育课程设置和内容与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存在一定的脱节。
此外,压力山大的学习任务也使得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减少,导致体育教育的实效性有待提高。
同时,学校对于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普遍较低,体育教育的地位和影响力亟待提升。
4. 学校与社区合作情况:仅有约30%的受访教师表示学校与社区开展体育活动的合作比较紧密,相互沟通和资源共享情况较好。
而大部分学校未能与社区有效合作,导致教育资源的浪费和学生的体育健康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
五、建议与改进方向基于以上调查结果,本报告提出以下建议和改进方向:1. 加大投入与改善设施:学校应该加大对体育设施和资源的投入,改善现有设施的状况,以提供更好的体育教学环境。
2.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学校应该加强体育教师的培训和专业发展,提高其教学能力和专业素质,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3. 优化课程设置与内容:学校应该结合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对体育课程进行合理设置和内容优化,以提高学生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中学体育教育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中学体育教育的现状和问题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c6d5e4e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ec.png)
中学体育教育的现状和问题分析引言中学体育教育是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分析中学体育教育的现状及其问题,并提出可能的解决途径。
一、中学体育教育现状1.生源情况中学生体育兴趣日益减弱,大部分学生对体育课缺乏积极主动的参与和投入,甚至有些学生对体育抱有消极态度。
这主要与当前社会普遍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以及电子产品的普及和引诱有关。
2.教学资源许多中小学的体育设施和器材条件相对较差,很多学校缺乏室内体育场馆和多功能体育器材,这制约了中学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同时,部分学校缺乏专业的体育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
3.课程内容和评价中学体育课程内容较为单一,缺乏创新和个性化。
课程评价主要侧重学生的技能表现,忽视了对学生体育意识、体育素养和体育知识的培养。
课程设置和评价方式的独特性是当前教育改革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中学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1.缺乏科学指导目前中学体育教学缺乏科学指导,教师普遍没有系统的教学理论支撑。
缺乏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导致一些教师无法掌握有效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方法。
2.缺乏专业化教师一些中小学的体育教师专业水平参差不齐,有的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和能力。
这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应对学生的不同需求,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超额负荷的教学任务中学体育教学任务庞大,教师需要承担多个班级的教学任务,时间和精力分散。
这使得教师在课堂上难以给予每个学生足够的关注和指导,影响了教学质量。
4.缺乏家庭和社会支持一些家长对中学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和价值认识不足,往往将学习成绩放在首位,忽视学生的体育健康。
同时,社会对体育教育也缺乏足够的关注和支持,体育教育往往成为辅助性角色。
三、中学体育教育的改进途径1.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中小学体育教师需要在专业知识和教学方法上得到提升。
政府和学校可以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和学习机会,同时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引进优秀的教师人才。
体育课程评价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体育课程评价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bfaee7b5f121dd36a32d8291.png)
量监 控 作 用 , 这对 于体 育课 程 具 有 重要 的 意 义 。通 过 对 文 章 的 阅读 发 现 目前 关 于 体 育 课 程评 价 研 究 主要 有 以 下几 个 问题 : 一是 课 程 评价 定 义 的 不 准 确 , 易造 成 理 解 上 的偏 差 ; 二 是课 程 评 价对 象的 混乱 , 多的 涉及 到 了教 学论 领域 的 内容 , 有 更 多地 对 体 育课 程 本 身 过 没
20 0 8年 9 月 第 2 卷 第 5期 O
首 都 体 育 学 院 学 报
J u n l fC p tlI si t fP y i lE u a in o r a a i n t u e o h s a d c t o a t c o
S ptm b r2 0 e e e 0 8
p c s i v u to t o t e c riu u e a u to y t m , h u rc l e t n e a a in me h d, h u rc l m v ain s se t e c r uum v l to u c l l i e auain f n —
Vo . 0 N0 5 I2 I
体育课程评价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On Re e r h S a u nd De eo i g T e d o a u to s a c t t s a v l p n r n fEv l a i n f r Ph sc lEd c to r iu u o y ia u a in Cu rc l m
王德 慧 龚 ,
坚 杨 玉茹 宋会 u GONG Ja YANG r S in , Yuu ,ONG i n Huj u
摘 要 : 育课 程 评 价是 对 体 育课 程 自身的评 定 , 体 育课 程 的 实施 起 着重要 的导 向和 质 体 对
目前高校体育课程存在现状及相应发展对策研究
![目前高校体育课程存在现状及相应发展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da5fae0e009581b6bd9ebe8.png)
个性发展需求 。 在肯定成绩 的同时 , 但 必须正视
在 实施 体育课 程改革过程 中,已经逐步暴露 出 来 的一系列问题 , 影响了体育课程改革的效果。 1高校体育谭程改革的现状及面临的伺题 长期 以来 , 由于受传 统教育思 想的影响 , 高 校体育课 程教 学一直存在着结构单 调 ,内容竞 技性 、 技术性强 , 而趣味性 、 实用 性 、 文化性不 足 的现象 。目前 , 我国高校体 育课程 改革 的问题大 致集 中在 以下几个方面: 11高校 体育 课程 内容和教 学 方法手段相 . 对滞后
容 ,在没有对所开设教学 内容进行实效评估 情 况下和不考虑到 自身师 资的情 况下 , 目攀比 、 盲
目前高校体 育教学 内容与社 会发展需要 有 些不相适应 , 主要体现为: 课程 内容陈 旧, 瞻性 前
不 足。课 程内容中较少反映体育 领域的最新 知 识与理论成果 。各高校之问的教材不尽相同 , 内
强 调 学 生 的 运 动 参 与 积 极 性 和 注 重 学 生 的 心 理
校内定期举办各种教学 、 科研 学术活动 , 开展教 学比赛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 25加快高校场馆设 施建设 , . 拓展开 发校外 体育资源 由于高校扩招 的压力 ,体育场馆设施严重 不 足 已成为 影响 高校 体育 课 程开展 的 主要 因 素 。主 张在 课 程 教 材 选 择 时 , 当充 分 考 虑 各地 应 的地域文化特点 、 教育发展水平 和办学条件 。另 外 ,高校领导 要对 体育场馆建设方 面给予足够
《 指导纲要》 从学生身体 、 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提
出了 “ 运动参 与” “ 、运动技能 ” “ 、身体健康 ”“ 、心
六年级体育学习现状分析报告
![六年级体育学习现状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9e9e77c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cd.png)
六年级体育学习现状分析报告一、引言随着国家对青少年体育教育的重视,体育课程在小学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六年级作为小学阶段的结束阶段,学生的体育学习现状直接关系到他们对体育的兴趣、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本报告旨在分析六年级体育学习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二、研究方法本报告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多种方法对六年级体育学习现状进行深入研究。
三、现状分析1. 体育课程设置在课程设置方面,大部分小学都能按照教育部门的要求开设体育课程,但在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上,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单一性和枯燥性,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体育设施与器材总体来看,学校的体育设施和器材能满足基本的教学需求,但在部分学校,体育设施和器材的不足仍然影响了体育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3. 体育师资队伍六年级的体育教师普遍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但在教学方法和学生心理指导方面,仍有待提高。
4. 学生学习状况大部分学生对体育学习抱有积极的态度,但部分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明显的畏难情绪,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有待提高。
四、问题与建议1. 丰富体育课程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开设多样化的体育课程,如篮球、足球、乒乓球、武术等,以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2. 加强体育设施和器材投入,保障教学需求教育部门应加大对学校体育设施和器材的投入,确保教学需求得到满足,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3. 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注重学生心理指导学校应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培训,提高其教学水平和学生心理指导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
4.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计划,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其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五、总结六年级体育学习现状总体良好,但仍存在一定问题。
通过丰富课程内容、加强设施投入、提升教师素质和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等方面的改革,有望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学现状调研报告六篇
![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学现状调研报告六篇](https://img.taocdn.com/s3/m/ae6b481d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2d.png)
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学现状调研报告六篇调研报告不同于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是因为发生了某件事(如案件、事故、灾情)才去作调查,然后写出报告。
以下是作者整理的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学现状调研报告六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篇: 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学现状调研报告一、前言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本文研究对象为XX市高职院校在校大学生,在实际调研过程中,采用随机非概率抽样抽取了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上海金融学院、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以及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4所高职院校作为样本进行调查研究。
2.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
发表的有关高职院校大学生体育消费论文和出版的著作,归纳总结相关经验。
(2)问卷调查法。
本文依据研究目的设计了XX市高职院校大学生体育消费调查问卷,根据不同场所,进行了抽样调查,抽样范围包括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上海金融学院、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以及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4所高职院校,共随机现场发放调查文卷610份,回收有效问卷590份,回收有效率%,发得到随机样本。
(3)数理统计法。
运用计算机软件spss对数据进行录入。
三、XX市高职院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1.高校院校学生体育消费性别特征性别不仅是人的基本生理特征,同时也是人的基本社会特征之一。
不同性别的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的行为也迥然各异,具体到体育消费领域,性别对男性与女性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显然亦存在诸多差异。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高职院校大学生在付诸体育消费行为时,男生有402人,占样本总数的%;女生有188人,占样本总数的%。
这些统计数据表明,高职院校大学生体育消费人数男生明显高于女生,男生对比女生的体育消费行为更加积极活跃。
2.高职院校学生体育消费观念及体育消费动机3.高职院校学生体育消费结构体育消费结构一般分为实物体育消费和娱乐体育消费。
据统计,XX市高职院校实物体育消费主要包括体育服装、运动鞋袜、体育音像产品、体育报刊等产品。
实物体育支出占高职院校体育消费的绝大多数,构成了目前大学生体育消费结构的主流。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考核评价现状及改革设想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考核评价现状及改革设想](https://img.taocdn.com/s3/m/b8bd392cccbff121dd368321.png)
如 表 2所 示 , 绝大 部 分学 生对 评 价 目的 的认 识 比 较正 确 和统 一 。 “ 如 学生 学 习情 况 的反馈 ” 教 师教 和“ 学效果 的反 馈” 占据 了前两 位 。但 是 仍有 7 . %学生 58 5
对 天津 市 1 所 普 通 高 校 抽 样 选 取 的 2 名 教 师 7 9 和 24 9 名学 生 的问卷 调查结 果进 行统计 整理 。
和“ 教师教 学方 式调 整” 得 到 了教 师 的认 同 。但 是 对 也 21文献 资料法 . 查 阅相 关 资料 为本 研 究提 供 详 实 丰 富 的 理论 支
撑, 奠定理 论基 础 。 22访谈法 .
我们 同 时可 以 看 到对 新 《 纲要 》 中强 调 的 考核 评 价 的 总结 、 现进 步和 学习 过程 和激 励 的作 用却 没 有得 到 体 足够 的重视 , 这种认 识 上 的偏 差 会 直接 导致 考 核评 价 实施 中的 片面与 不足 , 尤其 是过 度 重视 考核 评 价 的选 拔 筛选 作用 会造 成为 考核 而 考核 , 使教 学 围绕 考核 而 进行调 整 的弊端 。
作法 。充分 体 现 “ 以人 为 本 ” 的原则 , 使每 位学 生 都 能
在体 育课程 教学 中体验 到成 功 的快 乐 。 43考评 采用 过程 性 评价 与终结 性评 价相 结 合 的 .
原则 , 变 以往 统 一 时 间 一次 完 成 考试 的做 法 , 许 改 允
学生 在考 试成 绩 不理想 的情 况 下 . 过努 力 取得 进 步 经 后 的重考 , 将进 步 幅度 作为 加 分 因素 纳入 考核 评 价 并 之 中 , 将课 外锻 炼 纳 入 考核 评 价 体 系之 中 , 分 体 并 充
学校体育课程教育发展现状与未来研究
![学校体育课程教育发展现状与未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909aa68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58.png)
学校体育课程教育发展现状与未来研究体育课程教育一直是学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各项综合能力。
随着社会的变化和学生的多元化需求,体育课程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从体育课程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两方面分析,探讨学校体育课程教育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一、体育课程教育的现状体育课程教育在中国已经有了相当长的历史,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教育体系,一直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
然而,现在体育课程教育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不高,缺乏对锻炼的主动性,一些学生甚至不喜欢体育课。
另一方面,体育老师的素质参差不齐,教学水平和教学方式往往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在现行的学校体育课程教育中,大多数学校主要关注学生的体育技能和技巧的训练,而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所以,学生在体育锻炼方面可能会有一定的提高,但对于身体素质综合水平的提升效果不是十分明显。
同时,体育课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材缺乏更新,很多教材的内容相对比较老旧,不能完全适应当今社会的多元化需求。
二、体育课程教育的发展趋势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多元需求,学校体育课程教育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
这些发展和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随着教育目的的逐渐扩展,学校的体育课程教育也逐渐从以往的单纯体育技能训练转变为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学校的体育课程教育需要关注学生的韧性、耐力、协调能力等多个方面,重点培养综合素质。
同时,注重体育课的内涵和培养对象目标,注重学生兴趣和个性化教育。
(二)教材内容与方式更新体育教材的更新同样非常重要,不仅要与时俱进,而且应该尽量符合当今社会的多元化需求,适应学生个性化和差异化需求。
同时,教学方式也需要更新,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更多的选择和空间。
(三)强调科学教育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学校的体育课程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支持。
国内外体育课程内容研究现状范文
![国内外体育课程内容研究现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852508d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6a.png)
国内外体育课程内容研究现状范文一、国内体育课程内容研究现状。
# (一)传统项目的传承与创新。
在国内,体育课程内容一直有着对传统体育项目的重视。
像武术,那可是咱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
很多学校都把武术纳入体育课程,从简单的五步拳到复杂一点的长拳,学生们一招一式地比划着,既强身健体,又传承了文化。
不过呢,这武术教学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现在有些地方就把现代的音乐元素融入进去,让武术操更有节奏感,孩子们练起来也更带劲。
田径项目在体育课程里也是“老大哥”般的存在。
跑步、跳远、投掷这些基本的田径内容是体育课程的常客。
但现在也有新花样,比如趣味田径。
把那些传统的田径项目变得像游戏一样,设置各种有趣的关卡和挑战,让学生不再觉得田径枯燥乏味。
# (二)新兴运动的引入。
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新兴的运动项目也逐渐走进体育课堂。
比如说啦啦操,那些活力四射的小姑娘们,手持花球,跟着欢快的音乐跳动,既锻炼了身体的协调性,又充满了青春的活力。
还有轮滑,看着学生们穿着轮滑鞋在操场上飞驰,那感觉就像一个个小哪吒踩着风火轮。
这些新兴运动项目的引入,让体育课程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也更符合现代学生对时尚和潮流的追求。
# (三)课程内容的分层与个性化。
现在国内的教育越来越注重个性化发展,体育课程内容也不例外。
一些学校开始尝试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兴趣爱好进行分层教学。
比如在篮球课上,对于那些身体素质好、篮球基础扎实的学生,会教一些更高级的战术配合和技巧,像挡拆战术、后仰跳投之类的。
而对于初学者,则侧重于基本的运球、传球和投篮练习。
这样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水平上得到提高,也能更好地享受体育带来的乐趣。
# (四)课程内容与健康理念的融合。
健康中国的理念深入人心,体育课程内容也更加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除了身体锻炼方面的内容,还增加了健康知识的传授。
比如教学生如何合理饮食、如何预防运动损伤、如何进行心理健康调节等。
有些学校甚至还会把冥想、瑜伽呼吸法等纳入体育课程,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能够通过这些方式放松身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课程评价现状研究
发表时间:2014-05-27T16:25:34.18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4年3月总第116供稿作者:李锦辉
[导读] 美国体育课程改革评价的主要特征。
在美国学校体育课程评价的总体思路是:淡化评价结果,重视评价过程。
李锦辉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皇城二中255400
摘要:体育课程评价是体育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课程评价随着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变化而变化。
然而,目前的体育课程教学评价现状堪忧,教师的教学思想、观念还跟不上新课程改革理念,在评价内容上还延续着旧的规则,这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新课程改革的障碍。
关键词:体育课程评价现状研究
一、国内体育课程评价研究现状
闻兰在《体育课程评价目的》中对体育课程的评价目的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对体育课程评价目的的构成依据、体育课程评价目的的内容、体育课程评价目的对评价体系的影响都进行了分析,使我们对评价目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理解体育课程评价目的对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重要性。
杨云琳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分层评价的模式构建》中就现行评价方式的缺点进行分析,提出了分层评价的模式理论,分层评价作为体育课堂教学模式的提出,使学生身心得到了健康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个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体现了分层评价的因材施教的原则。
闻兰、路峰辉在《体育课程中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中对体育课程学习中大学生应达到的社会适应能力的评价进行分析,构建了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评价体系。
从关注学生体质健康评价和心理健康评价,向社会适应能力评价的拓展与完善,而且也是实现新颁《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教学目标的必然,并以期对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建设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曾播思、徐焰在《现行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与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关系研究》中指出,我国高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评价目标大多定在体育课程结束时的一次性终结考核上,评价目的停留在甄别、定性和证明功能上,评价目的和评价指标过于简单和统一,现行的课程评价主要关注学生在体育知识、体育技能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发展与提高上,即仅限于认知因素的发展,而忽视学生情感、目标、意志和个性等非认知因素的发展,忽视了学生作为“人”这一特性。
他说的这些不足正是我们体育课程评价体系改革需要改进的地方,他提出的建议,值得我们借鉴。
二、国外体育课程评价现状研究
1.德国体育课程评价的主要特征。
德国在评价方式上的改变主要有:评价应有利于促进积极的学习气氛,树立学生的体育学习信心;评价要引入学生自我评价机制;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要相互结合;评价要反映学生的体育学习过程,因此,评价要注意期末与平时的结合;评价应吸收学生参与等等。
2.法国体育课程改革评价的主要特征。
法国学校采取一种持续检查的评价方式,也称“学生手册”样式。
即从小学第一年起,教师就对学生体育的学习表现及行为进行连续的考察,并将它们记载在每个人的学生手册上,定期交给家长阅知。
这种评价不是告状性的,而是形成性的,是推动学生体育进步的参照。
因此,法国学校对学生的评价是强调评价的“培养功能”,而不是“标准化功能”。
3.美国体育课程改革评价的主要特征。
在美国学校体育课程评价的总体思路是:淡化评价结果,重视评价过程。
当学生参与的是改造过的和潜在性的活动时,教师应该对这些学生的活动作出水平的描述和判断。
国外体育课程评价的改革趋势及特征:①从价值的标准看,改变了单一的相对评价。
②从评价的功能看,改变了单一的终结性评价模式,更加注重形成性评价。
我国体育课程评价改革趋势:①评价主体互动化;②评价方式动态化;③评价内容多元化。
三、结果分析
1.国内传统评价体系的局限性。
(1)评价内容不全面;(2)人为地割裂了知识与能力之间相互统一的关系;(3)对评价功能的认识错位;(4)评价主体单一。
2.新课程背景下体育课程学习效果评价内容。
(1)体育课程学习效果评价的指导思想:首先,关注体育教育过程中的价值和意义;其次,关注学生个体的发展;(2)体育课程学习效果评价的目的;(3)体育课程学习效果评价的原则:科学性、发展性、可比性、硬性指标与软性指标相结合、可操作性;(4)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学习效果评价内容,五个因素的重要程度依次为:心理促进、社会适应、体适能、运动技能、运动参与。
体育课程评价是随着时代不断发展的,我们要改变传统评价体系中不足的地方,多学习世界先进国家的先进经验提升自己。
参考文献
[1]徐焰唐绍敏等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学生成绩多元化评价体系的构建[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11),89-93。
[2]闻兰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评价目的[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4),87-90。
[3]闻兰丁庆建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学习效果评价内容[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8),78-80。
[4]张志伟姚春清宫宇宁中小学体育教师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4),501-502。
[5]辛利论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若干关系[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1,(3),273-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