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世界是普遍联系的(7)》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教案(附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第一框题《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一、教学分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第七课的第一框内容,主要阐述联系的含义、联系的特点: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理。
(二)学情分析:一方面,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哲学知识积累,思维能力与思考能力都在逐渐加强。
另一方面,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只停留在理论层面,不会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阅读与归纳能力需提升。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识记理解联系的含义,联系的特性及其方法论要求。
2、结合生活实例,运用相关原理分析问题,培养学生全面地、联系地看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应用多媒体等手段收集处理信息。
通过区块链发展案例使学生理解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普遍联系的,说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且这种联系具有客观性,多样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学会把握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关注国家科技发展,树立文化自信心、自豪感。
三、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理解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原理与方法论意义(二)教学难点:理解联系的客观性原理与方法论意义四、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直观演示法、情境教学法五、教学工具希沃白板、抢答牌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教学过程学生活动播放视频一. 导入——区块链发展大会视频师:2019年,区块链技术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一直霸屏。
我们观看视频了解。
区块链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如此火热?今天我们一起探究学习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一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二.新课讲授观看视频播放视频(一)学习目标展示(二)预习效果反馈(三)新课探究——科技改变生活区块颠覆未来师:区块链到底是什么?我们一起观看视频了解。
1.联系的含义师:区块链能广泛运用于社会生活各方面,原因是什么呢?生:···技术强大,连接世界。
思想政治④必修7.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案
7.1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高二年级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识记联系普遍性、客观性的含义。
理解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联系,以及联系的多样性过程与方法目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自觉维护人类生存的环境。
教学重点、难点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学习过程(一)引入新课图片导入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周围的其他事物联系着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就要把握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1.联系的含义2.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要求3.联系的客观性原理及方法论要求4.联系的多样性及方法论要求合作释疑一(图片:蝴蝶效应: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美国得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
1.蝴蝶效应说明了联系的哪个特征2.蝴蝶效应是否意味着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直接的联系,为什么?点拨拓展联系是普遍的并不意味着联系是无条件的联系的普遍性:普遍联系是任何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世界上没有不与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的事物。
联系的条件性:世界上任何事物之间的具体联系又都是有条件的。
合作释疑二展示图片:喜鹊报喜,乌鸦报丧,车牌8888等1.人们生活中的这些观念有科学依据吗,这些观念违背了联系的哪个特征?2.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办?1.联系具有普遍性,意味着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普遍的联系2.有人认为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点拨拓展联系的客观性1、为什么说联系是客观的?(1)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以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
2、联系客观性的要求: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离开事物的真实联系,抓住事物的表面相似之处,主观臆造并不存在的联系,是诡辩论的一个重要特征。
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第七课《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优质公开课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第七课《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识记:联系的含义
理解:联系的特征及其方法论要求
能够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
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
教学难点: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与人的活动的关系(人们能够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的具体联系)。
3教学过程
3.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作业】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观看故事《唇亡齿寒》
提问:1、典故中虢国和虞国是什么关系?
为什么虢国灭亡了,虞国不能独存?
教师:虞国和虢国是唇齿相依的近邻,两个小国关系密切,有事可以帮助,所以,虢国灭亡了,虞国也不能独存,说明两国相互依存、相互联系,那什么是联系呢?联系有什么特征?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讲授新课】
师:什么是联系呢?
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从哲学上讲这种关系就是联系
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联系。
高中思想政治《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学设计课题: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课型:新授课课时:1 课时授课时间:教学目标:【导入新课】最近的一个热点话题牵动了很多人的心,那就是中美贸易战。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了解中美贸易战。
思考问题:中美贸易摩擦对中美两国及全球经济的影响,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讲授新课】合作探究一贸易战中,中国首先打了大豆牌,其一:中国是美国大豆第一大出口市场,美国大豆出口总量约有62%销往中国。
其二:美国虽然对中国整体上是贸易逆差,但在农产品上却是顺差。
其三:对于特朗普而言,大豆产量前10 个州中有9 个州在2016 年美国大总统大选中支持了特朗普当选,中部农业州是他核心的支持者。
我国大豆消费严重依赖进口,期中来自美国的进口量占我国进口总量的37%,提高大豆进口关税,一方面会抬升我国进口大豆价格,另一方面也会影响我国国内大豆国内供需形势。
中国在出台对大豆征税前,出台了提高大豆种植的补贴。
中国对美大豆征收关税,对美国和中国有什么影响?从联系观角度分析,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学生分小组探究教师:通过探究,从中国对美征收关税这个事例中,让学生理解了联系的含义,明白不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以及整个世界处在普遍联系之中【板书】7.1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一)联系的含义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板书】(二)联系的特点1.联系的普遍性(1)每一个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事物内部)(2)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事物之间)(3)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整个世界)【学生讨论】:通过展示特朗普年轻时和现在的图片,让学生思考: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联系,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
那么能不能说“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都存在联系呢” ?师生小结:联系是普遍的,并不是指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而是说任何事物都和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第3单元第7课第1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
1.联系的概念与特征
-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条件性
2.联系的表现形式
-直接与间接联系
-内在与外在联系
-必然与偶然联系
-因果与非因果联系
3.联系的普遍性原理
-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
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第3单元第7课第1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新人教版必修4高中政治第3单元第7课第1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材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联系的普遍性原理,旨在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课程内容紧密联系实际,以生活实例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认识到世界万事万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理解联系的概念、特点及表现形式,学会用联系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培养其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品质。
2.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深入挖掘事物之间的联系,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3.针对学生素质方面的差异,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强化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责任意识。
4.教师需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效率。
5.针对学生对政治学科的误解,教师应结合实际案例,强调政治学科的实用性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讲授(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联系的基本概念。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它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之一,帮助我们理解复杂的社会现象。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联系原理在分析社会问题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高中政治必修4教学设计2:7.1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优质教案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材分析』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客观世界首先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的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
唯物辩证法的全部规律和范畴,都是从不同的方面,层次上说明这种联系的,都是普遍联系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
因此,普遍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识记联系的含义。
2、理解联系是普遍的,又是客观的,联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
3、提高抽象概括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举例来说明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条件性,学会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
培养学生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初步从错综复杂的联系中认识和发现事物固有的本质的内在的联系,初步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初步树立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自觉抵制形而上学的孤立观。
理解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
认识到同学之间互帮互助的重要性,注意处理与同学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难点:客观性和多样性『学情分析』普通班学生对学习本来就有一定的厌倦情绪,加之哲学又比较抽象都是基本原理、基本概念,本身枯燥乏味,这样对政治课内容缺乏一定的兴趣,对学习的理解上又增加了难度。
怎样通过具体事例激发学生兴趣达到寓教于乐是一件值得努力探讨和辛勤耕耘的事业。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展示目标美国次贷危机的引发经济危机波及世界(二)、教授新课『合作探究一』美国次贷危机的引发经济危机波及世界1、什么是联系?2、这说明了联系具有什么特征?试举例说明3、联系的普遍性是不是说任何两事物都存在联系?4、联系的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怎么做?『合作探究二』人们乱砍森林引发生态危机1、人们乱砍森林引发生态危机危及自身这蕴含什么哲理?2、从联系与实践的关系来说这是什么性质的联系?这种联系是不是客观的?为什么?3、联系的客观性是不是说人在联系面前不能为力?试举例说明4、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怎么做?『合作探究三』美国次贷危机的引发经济危机波及世界体现联系的多样性1、从美国次贷危机的引发经济危机波及世界你能看出事物间存在哪些联系?试举例说明﹙1﹚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2﹚本质联系与现象联系﹙3﹚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4﹚偶然联系与必然联系2、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怎么做?板书设计事物是普遍联系的1、联系的含义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高中政治必修4教学设计12:7.1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优质教案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学习目标』:①识记:联系的含义②理解: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及其方法论要求,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③运用:能结合生活的实例,运用相关原理,分析生存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说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联系的特征,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难点: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作业反思』『知识梳理』〖自主学习〗1、联系的普遍性(1)联系是普遍的。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
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世界是一个的有机整体。
(2)联系就是之间以及之间的相互、相互和相互。
2、联系的客观性(1)联系的客观性是指事物本身所的,不以为转移。
(2)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以分为的联系和的联系。
(3)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
(4)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联系,改变事物的,调整原有的,建立新的。
3、联系的多样性(1)事物的联系多种多样,有联系和联系、联系和联系、联系和联系和联系等。
(2)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
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的,即使人们改变条件、创造条件的活动,也是的。
总之,要一切以、和为转移。
〖合作探究〗『判断』1、任何事物都处于联系当中。
但是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不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⑴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必然的联系。
()⑵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都与周围事物无条件的联系着。
()2.联系是客观的,分析判断以下三个观点:①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人们不能改变事物的具体联系。
②联系是人的主观意识赋予事物的。
()③人能够改变事物之间的联系,说明联系具有主观性,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典型例题展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社会看作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
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学设计第一篇: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学设计第七课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教学内容分析【教材分析】本框题教学内容是贯彻新课程标准“观察社会和自然现象,领会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要求。
本框题共三目:第一目:联系普遍性。
这一目得逻辑顺序是:联系是普遍的—联系的概念。
本目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和周围其他事物联系着。
第二目:联系的客观性。
这一目的逻辑顺序是:联系是客观的----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结论: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
第三目:联系的多样性---重视事物之间间接的、本质的和长远的联系---把握事物之间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教学重点: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教学难点:人为事物的联系也是客观的。
● 学情简要分析学生感性认识的能力已达到一定的水平,理性思考的能力正在形成中,本课关于普遍联系的知识也贴近学生生活,很能引起学生兴趣,所以由学生课前自学、搜集资料,进行简单分析,是学生能够做到的。
在自学和分析中,学生一定会存在一些疑问,通过课上对这些疑问的分析探究,提高学生的理性思考和理论分析能力。
但是,学生哲学的思维方式方法还不明晰,所以教学内容应由浅入深。
● 教学目标分析【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联系的含义,联系的特点理解: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分析: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2、能力目标: 通过阅读材料归纳基本观点的能力培养同学们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观察、说明问题的能力,培养同学们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学会把握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自觉地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 教学策略与方法【整体思路:】课前:自主学习,调查搜集相关资料。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案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案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联系的概念、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以及条件性。
理解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运用相关原理分析说明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分析人和自然的关系。
2、能力目标:使学生初步学会全面的联系的看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树立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形而上学,确信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教学重点】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教学难点】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课件结合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举例法、图示法等。
【设计思路】根据高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特点,设置场景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并能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课前准备】学生:提前预习课文,并思考有关联系的相关成语和诗句!教师:认真研究教材,收集有关的素材,做好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发现在现实生活中那些事物是相互联系的?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识记:联系的含义、联系的特点及其方法论要求。
理解: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通过联系概念的学习,体会哲学概念的形成和抽象过程,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和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收集、分析、筛选、归纳信息的过程中,掌握分析与处理信息、获得知识的方法,提高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在与生生、师生合作探究过程中,获得合作、交往的方法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会把握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自觉地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引导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哲学观点去分析和解决一些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在情感上相信,在行动上愿用、会用。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联系的含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2.难点:如何理解“自在事物”的联系与“人为事物”的联系。
高中思想政治《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课件》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识记联系的含义;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理解联系的多样性,结合生活实例,运用相关原理,分析生存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说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本框的学习和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自觉维护人类生存的环境,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确信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是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事物、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因为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最基本的观点又是唯物辩证法总特征之一,所以要想学会辩证的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首先要把握联系的含义和特征。
突破:先通过联系生活中具体事例帮助学生分析,让学生自己举例世界是普遍联系,使学生真切的感受到生活中的哲学。
教学难点:事物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是客观的,但人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针对这个难点,我将采用视频,漫画形式等多种手段增加课堂的感染力,其目的就是为了使抽象问题具体化,难度问题形象化。
三、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合作探究法、理论联系实际法、案例(视频)分析法四、教学过程:(一)合作探究、导入新课问题一、联系的普遍性首先引入联系的含义引导学生结合导入环节的问题,从中引导学生自主归纳出联系的含义,即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
其次应该怎么具体理解联系的普遍性呢?具体包括哪三个表现呢?对此通过列举生活中实例来说明。
(1)事物之间: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联系着。
通过:p54 探究活动。
(2)事物内部: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是相互联系的。
例:人体内部有十大系统处于相互配合、相互合作的关系之中。
生命有机体。
(3)整个世界: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学生在认识到联系普遍性的含义和表现后,引导学生总结出联系的普遍性的方法论要求,就是要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切记用孤立、片面观点看问题探究1:有人说:“世界是普遍联系的,那么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学设计通用四篇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学设计通用四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工作报告、活动总结、实习报告、演讲稿、规章制度、心得体会、自我鉴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work reports, activity summaries, internship repor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xperiences, self-evaluation, and other sample article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学设计通用四篇《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学设计篇1第七课第一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①识记:联系的含义,联系普遍性、客观性含义、联系的多样性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初步从错综复杂的联系中认识和发现事物固有的本质的内在的联系,初步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统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
统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第三课把握世界的规律第一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1.教学目标(1)了解联系的含义,理解联系的特点。
(2)理解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要求。
(3)了解系统含义及基本特征。
(4)理解掌握系统优化方法。
2.核心素养【政治认同】正确理解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联系观。
【科学精神】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联系观,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要求。
2.教学难点:理解掌握系统优化方法。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世界是物质的,也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我们要自觉地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学会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本节课我们学习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二)讲授新课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板书)一.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与多样性(板书)阅读与思考唇亡齿寒围魏救赵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物无孤立之理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名师出高徒上述成语、故事和俗语包含了什么哲学道理?请再写几个类似的成语、故事和俗语。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上述成语、故事和俗语包含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哲学道理。
类似的成语、故事和俗语有: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无风不起浪、牵一发而动全身等。
教师:什么是联系?学生: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教师:如何理解联系的普遍性?学生:从宏观天体到微观粒子,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
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是一幅由种种联系交织起来的丰富多彩的画面,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高中政治】人教政治必修4《7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莫老师]【市一等奖】优质课
1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学设计课题《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执教者博白县王力中学莫夏莉解读理念教学中贯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把握时代性,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实际的学生生活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经验,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去体验,感知哲学,从而亲近哲学,让学生明白其实生活充满哲学,“生活处处皆哲学”。
坚持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在课堂上创造故事情境、体验情境等方法运用各种具体形象的材料将抽象的哲学原理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展示给学生,以增强教学效果,从而激发学生想象和思考的积极性,建构生活化的课堂。
解读学生高二学生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看问题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发展阶段,形象思维比较强,抽象思维在逐步发展。
哲学是一种思维科学,理论比较抽象,学生没有实际的体验而无法理解抽象的理论,造成学习上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中结合身边具体事例和当今时政,善于利用学生身边的,贴近学生思想、生活、经验的例子,创造愉悦的教学情境。
解读教材内容目标必修4《生活与哲学》模块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一框内容: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本框共设三个目题:第一目论证联系的普遍性,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第二目论证了联系的客观性,证明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第三目说明联系的多样性。
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思想方法。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识记联系的含义,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及其方法论要求。
2、理解联系的多样性。
3、运用结合实例,运用相关原理分析问题,培养学生全面地、联系地看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能力目标懂得从材料中归纳知识点、并运用联系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在理论观点的推导过程中加强思维训练,在反思中内化知识;全面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优秀教学设计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学设计(一)课????题: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二)课程标准:观察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领会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三)学生分析:授课班级是高二文科普通班;之前已经学习了《生活与哲学》第一、二单元的知识,对世界的本原和运动状态有所了解,但学生知识理论基础单薄,对抽象的哲学理论接受速度慢。
(四)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的含义;理解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联系,联系的多样性;运用上述原理,分析气候等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说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具有从错综复杂的联系中认识和发现事物本质的、固有的、内在的联系的能力;初步学会用全面的、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增强环保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发展观,自觉维护人类赖于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确信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培养崇尚科学的精神,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认识和利用各种条件;增强民族自豪感、自尊心等爱国情感和团结互助、崇尚科学等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念。
?(五)教学重、难点及其解决措施?教学重点:联系的特征?教学难点:(1)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但并非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2)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3)要把握事物固有的联系,切忌主观臆造并不存在的联系并能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4)要注意分析和把握间接的、本质的和长远的联系,以及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解决措施:坚持启发式教学,通过创设相关情境,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实例,思考探究相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小组讨论交流,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轻松协作中接受爱护环境的价值观熏陶。
(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说明?一、导入新课?1、物质世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而规律是一种联系。
高中政治必修4教学设计3:7.1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优质教案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识记:联系的含义,联系普遍性、客观性含义②理解:联系的多样性③运用:运用所学知识,剖析生活实例。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初步从错综复杂的联系中认识和发现事物固有的本质的内在的联系,初步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树立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自觉抵制形而上学的孤立观。
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确信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是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事物,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联系的特征,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难点: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三、教学方法:案例法、归纳法、探究法等。
四、教学课时:一课时五、教学过程:『导入』:达尔文发现,在养猫越多的地方,羊也可以养得越多。
猫与羊有何相干呢?你知道为什么吗?你想不想知道?“猫——田鼠——丸花蜂——三叶草——羊”原来羊吃的有一种三叶草,这种草是靠丸花蜂授粉的,而田鼠为吃这种蜂蜜又往往会破坏蜂窝,所以,田鼠多了,蜂就少,从而三叶草传粉的机会也就越少。
相反,养猫愈多,田鼠就越少,丸花蜂也就越多,三叶草就获得好收成;三叶草愈多,牧草充足,喂的羊也自然愈多了。
这实际上是我们生物课上所讲的什么知识?(食物链。
)我们把这个食物链看成一个整体,它由几部分组成?(5部分。
)这5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新课探究』一联系的含义(板书)联系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问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二、联系的特征(板书)是不是联系仅仅存在于事物内部呢?我们以食物链内部的草为例,它要生长和生存还和什么有联系呢?(阳光、空气、水等。
)这说明事物的联系还存在于哪里?(事物还与周围其他事物相互联系。
)是不是联系仅仅存在于事物内部呢?我们以食物链内部的草为例,它要生长和生存还和什么有联系呢?(阳光、空气、水等。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案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案课题: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学目标:1. 了解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概念和内容;2. 认识到世界上的事物、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都存在着相互联系的关系;3. 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与重点:1.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概念和内涵;2. 人与人之间的联系;3. 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4. 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联系。
教学方法:1. 授课与讲解相结合;2. 启发式教学方法;3. 课堂讨论与互动;4. 实例分析。
教学过程与设计:Step 1: 引入(5分钟)教师提问:你认为世界上的事物之间有联系吗?请举例说明。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并引入今天的课程。
Step 2: 探究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概念(10分钟)教师给出“普遍联系”的定义,并通过具体实例解释概念。
Step 3: 人与人之间的联系(15分钟)教师分述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包括人际关系、社会合作与竞争等,引导学生思考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是如何产生的,并让学生举例说明。
Step 4: 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包括人类依赖于自然资源、生态平衡的重要性等方面,并让学生找出真实的例子。
Step 5: 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联系(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联系,包括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的联系,并让学生通过讨论和互动的方式交流自己的观点。
Step 6: 总结与展望(10分钟)教师将学生的观点进行总结,并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世界是普遍联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生活中充分发挥这种联系的作用。
Step 7: 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请学生写一篇文章,描述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世界普遍联系的实例,并总结自己对这一概念的理解与感悟。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联系也有了更多的认识。
学生在互动的氛围下进一步发展了自己的综合分析和创新思维能力。
[高中政治]哲学教案 7.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教学设计
第七课第一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本课的教学设计基于新课标(讨论稿)提出的发展学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理念,以思想政治课活动型学科课程为特色,以议题为载体,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通过本框题的教学,引导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联系观点观察和分析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现象,在生活中作出理性的判断和行为选择。
二、教学背景分析【学习内容分析】本课以“讨论和思考”为主线,探究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学生情况分析】情态层面:学生对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立场分辨不清,未形成自觉反对和抵制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
能力层面:学生具有一定观察事物、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不能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
知识层面:学生对于世界是怎样具备一定的认识,但从方法论的角度“如何正确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阐述不清。
因此“激发兴趣、引发思考、提升能力、增强认同”是本学段的重要任务之一。
【教学方式】活动教学法【教学手段和技术准备】多媒体三、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设计课标要求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在课堂讨论和思考身边事,讲述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在体验中形成对联系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的认同,培育和锻炼综合性思维,奠定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基础,更好地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本课时涉及培养学生具体问题抽象化的能力、处理复杂问题的辩证思维的能力,在相互辩难中实现思想成长(能力目标);3.识记联系的含义、联系的特性及其方法论,结合生活实例,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如何才能运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知识目标)。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联系的特性教学难点:联系的客观性四、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五、【教学反思】这节课在设计中有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渗透德育教育,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和谐思想,通过课堂的各项活动,学生认识到了生存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自觉维护人类生存的环境的思想。
高中政治必修4教学设计7:7.1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优质教案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一、概述《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④《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第七课的教学内容。
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的特征。
理解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条件性),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这对我们每个人都意义重大。
理解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条件性),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是教学的重点。
理解联系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活动的关系(人们能够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是教学的难点。
完成这一教学内容用时1课时,计40分钟。
二、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1.识记一个概念:联系的含义。
2.理解三个观点: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条件性。
3.把握一对关系:事物的客观联系与人的主观活动的关系。
4.运用联系的观点审视自己的处世交友方式,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分析社会生活中一些具体现象。
●过程与方法1.在任务驱动下,通过分析、比较、概括等思维过程, 体会哲学概念的形成和抽象过程。
2.通过阅读文字材料、观看音像资料,通过思考、探究、合作学习,能够从相关资料中提取有用信息,并学会对信息进行归纳、整理。
3.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提高自身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逐步树立唯物辨证的世界观,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自觉维护人类生存的环境,增强环保意识。
2.会用联系的观点认识、处理自己学习和生活中的矛盾,理解党的路线和政策,特别是改革、稳定和发展的关系。
3.自觉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做到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形成辩证的思想方法。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1.学习者是普通中学高二学生。
2.从高一入口成绩看,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到了高二分化阶段,学生水平差异更加明显。
3.哲学是一门思辨的学说,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而学生中的大多数习惯于感性思维和非此即彼的线性思维。
4.从第一、二单元的考查来看,学生运用所学哲学观点分析社会生活中一些具体现象和事例的能力亟待提高。
高三思想政治上册《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联系的普遍性原理,掌握联系的形式和方法,能够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实际问题。
难点:将联系原理与实际相结合,灵活运用联系的观点解决具体问题。
2.重点:结能力。
难点: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分析问题,避免片面性和形而上学思维。
3.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练习题进行展示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引导学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4.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教师进行针对性讲解,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联系原理的要点和实际应用方法。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3.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联系原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人际关系中的合作与竞争等。
4.强调联系的方法,如矛盾分析法、系统分析法等,并举例说明如何运用这些方法分析实际问题。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针对一个实际问题,运用联系原理进行分析。
2.小组内部展开讨论,每位成员发表自己的看法,共同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案。
(3)课堂实践:让学生运用联系原理分析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总结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评价:
(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思考过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测试等形式,检验学生对联系原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客观性,要尊重事实、遵循规律,避免主观臆断和片面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得到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升华
二、【课前预习】
结合评测联系进行课前预习,把握预设情景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观看视频《唇齿相依》
思考回答:1、唇齿是什么样的联系?
2、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中的城门和池鱼是怎么联系上的?
3、世界上有没有孤立的事物?
学生活动:(小组回答)
简单总结,得出结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联系之中,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和周围其他的事物有一定的联系。
所以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第七课第一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二)讲授新课:
那么到底什么才是联系呢?请同学们从课本中把它找出来。
(1)联系的含义
学生活动:谈一谈我们身边有哪些联系?能否找到一事物和周围的事物没有联系的呢?
在我们了解了什么是联系以后,下面咱们就一起来探讨联系有什么特点呢?首先咱们先简单把这一框浏览一下,看看课本中总共讲到了联系的几个特点?课前咱们也已经把学案发到了每个同学的手中,并且根据联系的特点把同学们分成了三组,下面咱们就由各小组派代表上台来展示自己的讨论研究成果。
(2)联系的特点:
1、普遍性
(学生使用的素材)
材料一:图片:工农业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生态系统中各部分的相互关系
材料二:《蝴蝶效应》
气象学家洛伦兹1963 年提出,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导致其身边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引起四周其他系统的相应变化,可能两周后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
材料三:《原理与方法论》
联系的普遍性原理
①每一个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事物内部)
②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事物之间)
③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整个世界)
方法论: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教师进行总结提问: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联系,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
那么能不能说“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都存在联系呢”?
引导思考:美国大西洋彼岸的一块石头和××同学有没有联系?
师生小结:联系是普遍的,并不是指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而是说任何事物都和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联系是有条件的。
2、客观性
(学案中供学生使用的素材)
材料一:《地球在变暖》
原因:砍伐树木、破坏草皮、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氧化氮等,引起了全球变暖。
专家预测,从现在开始到2100 年,全球平均气温的“最可能升高幅度”是1.8 摄氏度至4 摄氏度,海平面升高幅度是18 厘米至59 厘米,而造成这一趋势的原因至少有90%要归咎于人类活动。
我们不愿全球气候变暖,不愿自然灾害增多,可它发生了,这说明联系具有什么特点呢?
材料二:现象一:有人把“8”视为吉利的数字,而把“4”视为不祥的数字。
现象二:“喜鹊叫喜,乌鸦叫丧”。
材料三:联系的客观性原理
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方法论: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教师总结提问:
【提出问题】既然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那么面对事物的联系,比如全球变暖,
人们是不是无能为力了呢?
(4)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
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例证】:我国目前兴建的四大工程——南水北调、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长江大桥等都是人
们建立的新的联系的表现。
3、多样性
(学案中供学生使用的素材)
材料一:据有关材料显示,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1 平方米的土壤失去耕种价值;一粒
纽扣电池可以使600 吨水受到污染,而这600 吨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
若将废旧电池混入生活垃圾一起填埋,或者随手丢弃,渗出的汞等重金属物质就会渗进土壤,污染地下水,
进而影响到和人类息息相关的动物和植物,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并最终危及人类的健康。
材料二:与联系有关的成语,分析分别属于哪种联系?
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唇亡齿寒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时势造英雄;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无风不起浪,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材料三:联系的多样性原理
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
方法论: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为转移。
教师总结提问:
【提出问题】:联系具有多样性,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有外部联系和内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
这些联系对事物发展作用一样吗?
学生回答:不一样的。
外部的、非本质的、偶然的和次要的联系只能促进和延缓事物的发展,而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主要的联系决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向。
四、【课堂练习】(附)
当堂思考,小组代表回答,教师进行评价总结
五、【板书设计】:
(一)联系的含义
(二)联系的特点
普遍性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