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对农村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强对农村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

加强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历来是党的优良传统,是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当前,农村党员干部数量多、流动快、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是整个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基础、重点和难点。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提高党员干部整体素质、增强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本领、始终保持党员干部队伍先进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

加强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提高党员干部政治素质的根本途径。列宁曾经说过,工人阶级自身是不会自发地产生科学社会主义意识的,只能依靠外部“灌输”。作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员,其先进思想和模范行为的产生,也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依靠在工作实践中坚持不懈地学习与修炼、依靠党的长期培养和教育产生的。因此,认真做好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坚持不懈地向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灌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促进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心系人民群众,始终保持党员干部队伍先进性的必然要求。

加强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改善党员干部队伍知识结构的迫切需要。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的时代,这对党员干部队伍的理论素养、业务水平和执政能力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我们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的知识结构和整体素质还难以适应这些要求,必然会给农村的改革发展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只有坚持不懈地抓好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才能有效改变这种现状,增强党员干部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富裕的本领,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和谐社会作出贡献,进一步巩固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

加强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需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确保到 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能不能实现既定目标,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党员干部。广大农村党员干部是党的基层组织的主体,是党和国家事业的基础力量,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不能在农村得到贯彻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目标任务能不能得到实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能不能在农村得到体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广大农村党组织是否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大力加强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和执行能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能力、正确处理社会矛盾的执政能力,努力把农村党员干部培养成为带领人民群众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领头人,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农村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必须针对农村党员干部的特点和岗位需求,因人施教、按需设教,突出针对性、把握规律性、体现时代性、务求实效性。

一要明确目标任务,科学制定计划。各级党委和有关施教单位,要根据党员干部培训的整体规划,结合农村党员干部的实际,制定出年度计划,明确目标任务。根据不少地方的经验,目前农村党员干部培训要以全面提高政治素质、增强带领群众建设农村小康社会能力为目标,以乡镇领导干部、村党支部书记、科技致富示范基地和示范户中的党员为重点,按照分级负责、分层培训的原则,力争省、市级每年将乡镇、村级主职培训一遍,县乡级每年将乡镇副职和村“两委”班子成员培训一遍同时,对已建成示范基地、示范户和拟创建示范基地、示范户的党员负责人和党员进行重点培训。各乡镇党委要在对农村党员进行全面培训的基础上,重点抓好村级党员干部、村民小组长和党员科技致富户的培训,重点培训的人数不少于农村党员总数的 30%。

二要创新培训形式,务求培训实效。要采取上下结合的办法,按照不同区域、不同产业分布、不同经济发展程度,分期、分批、分层次、分类别地实施培训。在培训方式上,要依托载体、创建特色,形成市、县、乡党校集中培训,涉农部门专题培训,外出参观现场培训,“农家课堂”自主培训的新模式。要认真研究培训对象的特点,因地制宜、因人施教。对生产经营地点相对稳定的党员干部,可采用基层党校培训和支部活动相结合的办法,使之接受教育;对外出务工经商的党员,可采取流出地与流入地党组织双向管理、分别施教的办法,使其受到经常性教育;对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的普通党员,可采取结对帮学或送学上门的办法,使其感受到组织的关心和爱护;对村“两委”班子成员,可采取上级培训与目标责任管理相结合的办法,强化素质培训,提高工作能力。在培训形式上,要不拘一格、灵活多样,做到把专题辅导与座谈讨论相结合、集中培训与分散自学相结合、形象教育与典型引导相结合,着力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

三要挖掘教育资源,拓宽培训渠道。建立以省、市、县、乡党校,农校,大专院校,基层党员干部培训中心为依托的教育培训体系。妥善处理工学矛盾,把基层党员干部的集中培训尽量安排在农闲季节;注重发挥典型的示范教育作用,让有理想的人讲理想,让守纪律的人讲纪律,让已致富的人讲致富,让廉洁的人讲廉洁,让道德高尚的人讲道德,用先进典型教育党员;发挥电化教育作用,充分利用录音、录像、广播、电视和电影等现代化传播手段,使党员干部教育经常化;采用现场案例分析法,引导学员用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用技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积极开展各类主题实践活动,激发党员干部的荣誉感、义务感和服务意识。

四要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一是建立领导机构。省、市、县三级要普遍建立和完善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联席会议制度,形成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政府有关职能部门支持参与,农科教和党校等部门具体施教、齐抓共管的领导格局。同时,要努力营造主管部门和教育单位双向互动、合作共赢的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新格局。二是落实领导责任。各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把它作为一项硬性任务,与经济工作一同安排部署、一同检查督导落实。要建立党委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抓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

责任制和联系点制。同时,建立省、市、县、乡四级组织员专管机构,使教育培训任务责任到人、落到实处。三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按照素质优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专兼职结合的原则,充实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师资力量。四是加大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经费投入。各级政府要将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确保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和培训基地建设所需要的项目资金充足。要完善相关制度,规范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专项经费的使用和管理。五是完善机制。要建立健全以宏观管理、经费保障、教材配套、课堂纪律、生活服务、考核评议、激励表彰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机制,使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

本文节选自《领导科学》 2009年第7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