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_小石潭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借助背景相关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导入文本。
教学时间预设:1分钟
2.出示课题及作者
3.简介作者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由于参加主张革新的
王叔文政治集团,失败后被贬永州司马。在此期间写下了为人称道的《永州八
记》.
4.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柳宗元的文学常识。
(2)掌握重点文言字词的含义及用法。(重点)
(3)翻译重点句子。(重点)
(4)理解课文内容,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难点)
5.ppt出示课文朗读
教学时间预设:2分钟30秒
6.预习展示,巩固基础
(!)注音
篁竹(huáng) 清冽(liè) 为坻(chí) 为屿(yǔ) 为嵁(kān)佁然(yǐ) 俶尔(chù) 翕忽(xī)差互(cī)寂寥(1iáo) 悄(qiǎo)怆(chuàng) 幽邃(suì)
教学时间预设:20秒
教师活动预设:检查课前预习情况
学生活动预设:学生点评同学展示情况
(2)释词: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
向西
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
向下把......看做
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
大约
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
表修饰像北斗星那样像蛇那样
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像狗牙那样能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
因为
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就离开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已,曰奉壹。
叫
7.明确目标,自主学习
教学时间预设:10分钟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和语气语调、节奏
教师指导读出语气、感情的方法:课文的1、2段写作者兴致勃勃畅游小石潭,有卷石带来的冲击,游鱼带来的快乐,应读得欢快些;3、4、5段写小石潭周围幽深凄冷的氛围,应读得低沉些、伤感些
学生齐读,教师指导:读准字音,吐字清晰,声音洪亮;读出节奏,停顿正确.
利用课下注释并通过小组讨论,教师适当点拨,掌握全文的文言词意思及翻译
学生活动预设:
(1)朗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
(2)利用课下注释并通过小组讨论,掌握全文的文言词意思及翻译。
概括每段作者都写了什么?
第一段:写发现小石潭及小石潭的景物。
第二段:写潭水清澈,游鱼活泼。
第三段:写小石潭的水源及潭上的景物。
第四段:写对小石潭的总体印象和感受
第五段:记下同游小石潭之人
8.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1)第二段写了哪些景物?用的什么写法?描写中渗透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潭中景物潭水侧面写水清澄
游鱼佁然不动动静结合
俶尔远逝
无比快乐
(2)第四段写作者在潭上的所见到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描写了小石潭中怎样的气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潭中气氛:幽深冷寂(孤凄悲凉心境的反映)-寓情于景
作者极力描写小石潭的幽静,甚至浸透到人的心灵里去,把景物跟心情结合起来,写出一种境界。在这种境界里,透露出作者贬居生活孤凄悲凉的心境。这是作者被排挤、受迫害的身世遭遇的反映,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封建社会中进步文人的痛苦心情。
9.精讲点拨,突破疑难:
(1)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
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2)请说说本文写作思路.课文是按游览的顺序来写,条理十分清楚.
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
10.小结:
这篇文章先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及小石潭的全貌,然后以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接下来探究小溪源流,再写潭上景物和自己的感受,写出了小石潭及其周围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此外,作者还在写景中传达出他贬居生活中孤凄悲凉的心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
11.板书设计
寻潭址:隔、闻、伐、取、见移步换景
观潭景潭水:清澄侧面描写特写镜头
游鱼:动静结合
望潭源溪身:曲折蜿蜒形象比喻
岸势:参差不齐
感潭境气氛:幽深冷寂
感受:孤凄悲凉寓情于景记录同游者
12.拓展训练,达标测试
【甲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文】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1)下列各句中,红字(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念(思念、想念)无与为乐者
水尤清冽(凉)
B.凄神(感到心情凄凉)寒骨
乃记之而去(离开)
C.相与(互相)步于中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