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东、粤西、粤北概况

合集下载

粤西地区(粤西简介)

粤西地区(粤西简介)

粤西地区(粤西简介)粤西(粤西地区)是广东省西部地区的简称。

粤西地区主要包括三大市湛江、阳江、茂名和云浮地级市,总面积面积63916.4平方公里,占全省的17.99%;人口2498.54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21.29%。

粤西沿革(粤西秦前称陆梁地)秦平定百越之后,于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在百越设桂林、象、南海三郡,粤西地属桂林郡东南部,南海郡西南部。

汉属交州南海、苍梧、合浦郡。

三国苍梧、合浦、高梁郡。

晋、南朝、隋朝沿制。

唐朝设泷州(云浮)、新州(云浮)、春州(阳江)、铜州(阳江)、高州(茂名)、窦州(茂名)、勤州(阳江)、潘州(茂名)、辩州(茂名)、雷州(湛江),分为广州、容州都护府辖地。

宋朝设泷水、新兴、阳江、阳春、电白、高州、信宜、茂名、化州、海康县、遂溪县、徐闻县。

元代沿制。

明朝设罗定、东安、西宁、新兴、阳江、阳春、电白、高州、信宜、茂名、化州、海康县、遂溪县、徐闻县。

清朝设罗定、新兴、阳江、阳春、电白、高州、信宜、茂名、化州、吴川、廉江、海康县、遂溪县、徐闻县。

现代设:湛江市,辖雷州市、吴川市、廉江市、徐闻县、遂溪县,阳江市,辖阳春市、阳东县、阳西县,茂名市,辖电白县,代管化州市、高州市、信宜市,云浮市,辖新兴县、云安县、郁南县,代管罗定市。

地形地貌湛江市辖雷州半岛三面环海,岸线长约1180公里,连海岛岸线总长达1450公里。

东海岸沿海有海成平原,外缘多沙泥滩,并有东海、南三和硇洲等岛屿。

东海岛有海堤与大陆相连。

西海岸具高岸特征,多砂堤、潟湖分布。

半岛南部海岸港湾众多,有红树林和珊瑚滩。

茂名市北部和东北部是云开大山、云雾山和天露山集结形成的山地,面积1300平方公里,占陆地面积11.38%。

信宜县的大田顶海拔1704米,是粤西第一高峰。

中部主要是丘陵和台地,丘陵面积7518平方公里,占陆地面积65.85%;西南部是平原台地,面积2607平方公里,占陆地面积的22.77%。

鉴江纵贯南北。

广东省内自驾游路线介绍(粤东,粤西,粤南,粤北四条线)

广东省内自驾游路线介绍(粤东,粤西,粤南,粤北四条线)
博罗县最出名的莫过于罗浮山了,是我国道教十大名山之一。广惠高速博罗罗浮山出 口下直走罗浮大道,即到罗浮山大门口。景区内有大小山峰 432 座,飞瀑名泉 980 多处,洞 天奇景 18 处,石室幽岩 72 个,有九观、十八寺、三十二庵。史学家司马迁把罗浮山比作“粤 岳”,所以罗浮山素有“岭南第一山”之美称。葛洪、吕洞宾、何仙姑等人都在这里留下了 传诵千古的故事。
被贬到过的地方,“东坡到处有西湖”,苏东坡给西湖留下胜迹。景区分为丰湖景区,平湖 景区,菱湖景区,鳄湖景区,南湖景区,高榜山———红花湖景区,金山湖景区,景观由“五 湖六桥十八景”组成,景色优美。
粤西线概况
西线包括了肇庆市的端州区、德庆县、封开县,云浮市的郁南县、新兴县,线路设计主要是 依托广昆高速沿线景点,方便自驾,全程约三天时间。该线路,从广州市区出发,经广佛高 速———广三高速———西二环高速后进入广昆高速,沿途经典景点多、结合近年兴起景点 也不少,更深入到农村乡野,体会到有浓郁粤西特色的岭南风俗民情,旅途最后安排温泉景 点,又能消除疲劳,假期过后有充沛精力工作。
第1站
增城市
自驾线路:广州市区———环城高速———广深高速———北二环高速———广惠高 速———仙村出口———荔新公路———增城市区“增江画廊” ———增派公路———小 楼镇———小楼人家景区
地处广州东部的增城市,除了工业发达外,近年的旅游业也是发展迅速。自驾旅程推 荐“增江画廊”之美誉的增城市区增江河畔绿道和 小楼镇的小楼人家景区。
广惠高速的终点便是惠东县。这里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众多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境内有国家级海龟自然保护区港口海龟湾,有地处沿海的巽寮滨海旅游区和南门海海水浴 场,有被誉为“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的平海古城和建于明清时期颇具特色的多祝皇思扬古 围村,有远近闻名的九龙峰旅游区,有省级的古田自然保护区,有“东江红都”高潭老区等 众多旅游景区景点,集海、湖、江、泉、瀑、岛和名山古刹等各种旅游资源于一体。

在广东为什么有粤东粤西粤北却没有粤南的叫法呢?

在广东为什么有粤东粤西粤北却没有粤南的叫法呢?

在广东为什么有粤东粤西粤北却没有粤南的叫法呢?广东的简称为粤。

粤东粤西粤北的方位划分都是以省会广州为中心而形成的相对方位的地域称呼。

以省会广州为中心,这个中心地带处于珠江口的三角洲地带,习惯上称为珠三洲。

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佛山、中山、惠州、江门和肇庆都被列入珠三洲城市。

此外,珠三洲以东的潮州、揭阳、汕头、汕尾一带称为粤东。

湛江、茂名、阳江、云浮一带称为粤西。

韶关、清远、河源、梅州一带称为粤北。

从地理方位上看,粤东、粤西不完全对称,粤西整体不单在粤东和珠江三角洲西部,也整体基本处于其南部。

粤东整体基本在北纬22°6以北,粤西整体基本在北纬22°6以南。

粤西湛江的雷州半岛完全处于北纬22°以南至北纬20°之间,是我国大陆的最南端。

如果要讲广东最南部,肯定是粤西的雷州半岛及附近一带。

所以,珠江三角洲不在最南,不可能称为粤南。

而粤西在最南,但又在省城西面,不在省城正南方,因已有粤西称呼,且更符合城省的方位感,称为粤南也没必要。

所以,广东没有粤南的称呼就不奇怪。

另外,粤与越字无论在广东话的白话和汉语的普通话里发音都完全一样。

已有外国有越南的国名,再出现一个粤南显然会更易混淆,引起很多不必要的混乱。

历史上,河北正定人赵佗作为秦始皇派出统领南下大军统一岭南的将军之一,在秦朝灭亡之后,在广东、广西及福建、贵州、越南等的一部分的地区建立南越国,自立为王。

南越国传承5代,持续了90多年。

这一带整体名称为南越。

粤与越字很多时候相通。

这一带也可称为南粤。

在这一带整体以南才应称为越南,也就是粤南。

但大家都用越南这个称呼。

广东省地理概况

广东省地理概况

考点归纳梳理19班级姓名座号考点一广东省一、地理位置广东省,简称粤,省会广州,广东是祖国的南大门,东邻福建,北接江西,湖南,西依广西,南临南海,西南端隔琼州海峡与海南相望;毗邻香港,澳门地区,并与港澳水陆相连;它的地域范围处于西太平洋沿岸中段,是东亚沿海地区南北航线要冲。

土地面积177901平方公理,海域面积419300平方公里。

二、地形特点广东北据南岭,南濒南海,地势北高南低,地形复杂,兼有山地,丘陵,谷地,平原和岛屿。

丘陵,山地分布广且国较低矮,主要分布在粤北,粤东和粤西,占全省面积的62%。

平原面各不大,多是由河流的泥沙冲积而成的,占全省面积的25%,人均耕地在全国倒数第二,省内最大的平原是珠江三角洲,是主要的水稻和甘蔗产地,面积为1万平方公里,仅次于长江三角州,居全国三角洲的第二位。

潮汕平原是省内第二大平原。

广东的山脉大体呈东北--西南走向。

省内主要山脉有莲花山脉,罗浮山脉,九连山脉,南岭山脉,其中南岭山脉是珠江水系和长江水系的分水岭。

广东的海岸线漫长曲折,东起潮州饶平县的大埕湾头,西于湛江市廉江县的英罗港洗米河口,全长3368公里,居全国各省第一位。

港湾众多,其中黄埔港和湛江港是我国主要的远洋运输港口。

省内河流众多,水力资源丰富。

主要分属珠江,粤东沿海,粤西沿海水系。

三、气候特点: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广东的气候具有明显的季风性。

特点有:温度高;雨水多;温度大,是我国高湿地区之一;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但沿海夏秋间多台风,暴雨,冬春有寒潮侵袭。

四、河流珠江水系:珠江是我国第四长河,仅次于黄河,长江,黑龙江,也是广东省最大的河流,河长2214公里,水量仅次于长江,居全国第二位。

西江是是珠江的主流,支流还有东江、北江。

五、人口民族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全省人口8642万人。

汉族人口占98.58%,全省人口密度为486人/平方公里。

广东是个多民族的省份,56个民族在广东都有分布,以壮,瑶,畲,回,满为主。

广东地理

广东地理

广东的地理特点及资源
8
地理特点
• 广东全省陆地面积为17.98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 1.87%;其中岛屿面积1592.7平方公里,约占全省陆地面积的 0.89%。全省沿海共有面积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759个,数量仅次 于浙江、福建两省,居全国第三位,另有明礁和干出礁1631个。 全省大陆岸线长3368.1公里,居全国第一位。按照《联合国海洋 公约》关于领海、大陆架及专属经济区归沿岸国家管辖的规定, 全省海域总面积41.9万平方公里。
• 清:清初承袭明制,地方行政机关分省、 道、府、县4级,但将明时的布政使司正式 改称为省。“广东省”名称正式使用,所 6
• 秦末:南海郡尉任嚣病危,委任龙川县令赵 佗代职。任嚣死后,赵佗即起兵隔绝五岭通 中原的道路。秦亡之际,赵佗武力攻并桂林、 象郡,建立南越国,自称“南越武王”。
• 两汉时期:汉武帝平定南越后,汉朝将南越 地划分为南海、苍梧、郁林、和浦、交趾、 九真、日南、儋耳、珠崖9个郡。并在苍梧 郡广信县(今广东封开)的交趾部,专门负 责纠核岭南九郡。东汉末,交趾部改为交州, 除监察权外,还拥有军政大权,成为郡上一 级政府,地方行政制度也就从郡县二级变为7
• 三大民系的形成,是中原汉族与岭南土著 长期融合的结果。这种融合早已有之,而 较大规模的融合则始于秦征岭南,经过两 晋、两宋、明末三次移民高潮(来自中原地 区,还包括楚、吴越、闽等岭北地区),逐 渐形成了三大民系。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 因,三大民系的人民长期各自保持其生活 习俗、文化意识和性格特征,共同构成了 广东文化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的风情魅力, 并以其各自的优势,促进了岭南文化的发 展。
• 主要河系为珠江的西江、东江、北江和 三角洲水系以及韩江水系,其次为粤东 的榕江、练江、螺河和黄岗河以及粤西

粤东西北_精品文档

粤东西北_精品文档

粤东西北粤东西北地区位于中国广东省的东部、西部和北部地区,是一个地理分区,也是广东省境内的重要区域。

粤东地区包括潮州、汕头和揭阳三个地级市;粤西地区包括珠海、湛江和茂名三个地级市;粤北地区包括韶关和清远两个地级市。

这个地区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景观而闻名。

粤东地区地势较低矮,河流纵横交错,有众多的水资源和湿地。

此地区属于亚热带气候,气温适宜,多雨。

由于气候条件的优势,粤东地区以水果种植为主要农业产业,如柑橘、火龙果和荔枝等品种均属上乘。

同时,潮汕菜以其独特风味而享誉国内外。

潮州、汕头和揭阳这三个城市的独特建筑风格、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美食也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

粤西地区则拥有得天独厚的海岸线资源和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

其中最著名的城市珠海因其美丽的海滩、豪华的度假村和赌场而广受欢迎。

湛江和茂名作为港口城市,拥有良好的海运条件,也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门户。

此外,茂名还以其丰富的石油资源而闻名。

除了海洋资源,珠海还拥有著名的旅游景点——澳门,这个被誉为“东方的拉斯维加斯”的特别行政区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粤北地区则地处广东省的山区,山峰连绵起伏,风光秀美。

韶关市是这个地区的最大城市,也是粤东西北地区的交通枢纽。

韶关以丹霞地貌和瀑布景观而著名,丹霞地貌是指由红色岩石和石柱构成的地貌景观,被认为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观赏价值。

此外,清远市的风景名胜区也是粤北地区的重要旅游景点之一,拥有许多如洞天福地、溪谷飞瀑和巨石奇观等自然景观。

除了丰富的自然景观,粤东西北地区还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潮州和揭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这里保存着丰富的古建筑、古民居和传统手工艺品。

汕头则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城市之一,这里也是汕头大学的所在地,以其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多元的文化氛围而闻名。

珠海则是一个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化的城市,这里有着许多现代化的建筑和国际化的氛围。

综上所述,粤东西北地区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文化景观而备受游客喜爱。

广东省各市自然地理

广东省各市自然地理

广东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北高南低,其中山地约占全省陆地密集的33%,丘陵占25%,平原占23%,其余为台地。

北部山地是南岭的组成,海拔在1000~1500米。

粤北群山连绵,是珠江和长江的分水岭。

粤东、粤西均有东北-西南走向的三列山脉。

丘陵高程在100-500米,粤东南分布最为广泛。

台地的高程在100米以下,地势平缓。

主要的有雷州半岛和粤东的陆丰。

平原以珠江三角洲平原和潮汕平原最重要。

直接观察广东地势图可见,梅州、河源、韶关、清远、肇庆、云浮、茂名等市均有大面积山地分布;
地势图中的主要平原城市有位于珠江三角洲平原的广州、佛山、江门、中山、东莞、深圳、惠州;位于潮汕平原的潮州、揭阳、汕头、汕尾;
台地分布广泛的城市主要是湛江;
珠海市内地形以台地、丘陵为主。

我国目前在城市自然地理学中多将城市划分为山地城市与平原城市两类,对于二者概念界定却存在很大争议。

从人居环境角度来看,广东省内主要的山地城市有韶关、珠海和肇庆,其余城市均可归为平原城市之中。

粤北地区简介

粤北地区简介
乳源是历史上瑶族的故居和集散地之一。 连山、连南有壮族、瑶族。
• 粤北各地习俗风俗有浓郁的岭南客家汉族色彩, 瑶、壮两族也各具民族特色。
• 粤北山区的瑶族同胞,逢年过节,都喜欢跳长鼓 舞。
瑶族长鼓舞
瑶族
壮族
风景名胜
• 清远旅游景点有飞来峡、太和古洞旅游区、连池地 下河、清新温泉矿度假区、湟川三峡等。 • 韶关旅游景点有丹霞山、南华禅寺、乳源云门寺、 马坝人遗址、满堂客家大围 等。
粤北介绍
一、地理位置
二、粤北概况 三、交通枢纽 Nhomakorabea四、民族风俗
五、风景名胜 六、特产小吃
一、地理位置
粤北指广东北部地区,区域经济概念,即清远、韶关、 河源和梅州。广东可划分为四片区域:珠三角、粤东、粤 西、粤北。
二、粤北概况
• 地处北回归线以北,多为山地和丘陵,气 候类型为亚热带气候,冬季平均气温比广 东省的北回归线以南热带地区冷,偶有霜 冻,极少降雪 。
• 粤北地区有50个山区县,土地面积 11.75万 平方公里 ,人口 约3700万,土地面积超过全 省一半。
三、交通枢纽
粤北地区现在由京广铁路、京珠铁路、京 九铁路、粤赣高速连接,并在建昆汕高速 (经翁源)、晋澳高速(经连州)。
四、民族风俗
• 广东省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乳源、连山、 连南,都位于粤北地区。
• 河源旅游景点有桂山,梧峰山,新丰江,东江等。 • 梅州旅游景点有千佛塔、人境庐、雁南飞、雁鸣湖等。
特产小吃
• 土特产:清远鸡、山塘腊肉、板栗、阳山 鸡、阳山酥李、无花果、桐冠梨、连州白 茶、蜜枣、黄精、英德红茶等
• 特色小吃:清远鸡、刀切糍、艾糍、洲心烧肉、 阳山鸡、连州花肠、擂茶粥、卷筒糍、大湾菜 包、东乡蒸肉 、石潭豉油鸡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23
始兴县
辖太平、马市、顿岗、罗坝、城南、沈所、司前、隘子、澄江、深渡水10个乡镇
2174
翁源县
辖龙仙、江尾、坝仔、周陂、官渡、翁城、新江镇和铁龙林场
2183
新丰县
6个镇、1个街道办事处,141个行政村,16个社区居委会
乳源瑶族自治县
辖9个镇,115个村(居)委会,1082个自然村
2299
清远
清城区
2470
59
丰顺县
辖16个镇和1个国营农场,263个村民委员会和14个居民委员会
2710
68
五华县
辖16个镇
3226
128
平远县
辖12个镇(大柘、仁居、东石、石正、八尺、差干、上举、泗水、长田、热柘、中行、河头)
1381
27
蕉岭县
辖蕉城、长潭、三圳、新铺、文福、广福、蓝坊、南礤8个镇,共97个村委会和10个居委会
3276
化州市
辖17个镇,1个开发试验区,5个街道办事处
160
信宜市
辖18个镇和1个街道
137
云浮
云城区
辖云城、高峰、河口、安塘、都杨、腰古、思劳7个镇(街)92个村委会和18个社区居委会
762
新兴县
辖12个镇(新城、水台、车岗、东成、稔村、 太平、六祖(旧集成镇)、大江、河头、天堂、簕竹、里洞)
1520
42
云安县
辖六都、高村、白石、镇安、富林、石城、南盛、前锋8个镇,111个行政村、9个社区
1231
27
郁南县
辖15个镇(都城、东坝、宋桂、连滩、河口、大湾、建城、千官、通门、桂圩、平台、宝珠、历洞、大方、南江口)
1005
61
梅州
梅江区
下辖江南、西郊、金山3个街道办事处及长沙、城北、三角3个镇,共54个村民委员会和38个社区居民委员会
298
40
兴宁市
辖3个街道(兴田、福兴、宁新)、17个镇(龙田、合水、黄陂、黄槐、石马、永和、坭陂、新圩、水口、刁坊、新陂、叶塘、大坪、罗岗、罗浮、宁中、径南)。
2105
118
梅县
1271
51
阳西县
辖织篢、溪头、程村、上洋、儒洞、沙扒、塘口、新圩等镇
2043
48
茂名
茂南区
茂南区现管辖8个镇、1个开发试验区和7个街道办事处,分别是金塘镇、公馆镇、镇盛镇、鳌头镇、袂花镇、高山镇、新坡镇、山阁镇、茂南城郊经济开发试验区、河东街道办事处、河西街道办事处、红旗街道办事处、新华街道办事处、露天矿街道办事处、官渡街道办事处、站前街道办事处;共辖133个村委会和85个居委会
2203
汕头
辖17街道、168个居委会:金砂、东墩、东方、大华、石炮台、金厦、广厦、歧山、月浦、新福、乌桥、光华、永祥、海安、同益、鮀莲、鮀江街道
辖5街道2镇、32个村委会和78个居委会:珠池、金霞、新津、龙祥、鸥汀街道和外砂、新溪镇
60
辖3街道8镇、131个村委会和45个居委会:凤翔、澄华、广益街道和莲上、莲下、莲华、东里、溪南、盐鸿、上华、隆都镇
韶关
浈江区
辖5个镇5个办事处
武江区
辖5个镇、2个街道办事处、51个行政村、28个居委会
682
曲江区
辖9个镇、85个行政村和18个居委会
1651
32
乐昌市
辖委会
2421
54
南雄市
辖17个镇1街道24个居委会208个村委会
47
仁化县
辖董塘、石塘、扶溪、闻韶、长江、城口、红山、周田、黄坑、大桥等十个镇和丹霞街道,124个村(居)委员会
汕头
金平区、龙湖区、澄海区、濠江区、潮阳区、潮南区、南澳县
揭阳
榕城区、揭东县、惠来县、揭西县、普宁市
汕尾
市城区、海丰县、陆丰县、陆河县、红海湾经济开发试验区、华侨管理区
梅州
梅江区、梅县、蕉岭县、五华县、大埔县、平远县、丰顺县、兴宁市
粤东地区各区县基本情况
城市
区/市/县
概况
面积
(K㎡ )
人口
(万人)
GDP
GDP
(亿元)
湛江
赤坎区
辖中华街道办、寸金街道办、民主街道办、中山街道办、调顺街道办、沙湾街道办、南桥街道办、北桥街道办等8个街道办事处,25个居委会,13个村委会
79
霞山区
辖解放街道办、爱国街道办、工农街道办、友谊街道办、新兴街道办、海滨街道办、新园街道办、建设街道办、东新街道办、海头街道办等10个街道办事处,38个居委会,32个村委会
辖3镇、33村委会和5居委会:后宅、深澳、云澳镇
108
揭阳
榕城区
下辖7个街道办事处,分别是榕华办事处、新兴办事处、中山办事处、西马办事处、榕东办事处、仙桥办事处、梅云办事处;以及东山区管委会(东升办事处、东阳办事处、东兴办事处、磐东办事处4个街道办事处)、揭阳经济开发实验区(溪南办事处、风美办事处、京岗办事处、渔湖镇3个街道办事处1个镇)
3459
遂溪县
辖遂城镇、黄略镇、建新镇、岭北镇、城月镇、河头镇、江洪镇、乐民镇、乌塘镇、北坡镇、港门镇、草潭镇、洋青镇、杨柑镇、界炮镇等15个镇,25个居委会,229个村委会
徐闻县
辖徐城街道办、和安镇、曲界镇、锦和镇、新寮镇、下洋镇、前山镇、龙塘镇、海安镇、迈陈镇、西连镇、下桥镇、南山镇、城北乡、角尾乡等1个街道办事处、12个镇、2个乡,25个居委会,173个村委会
汕尾
市城区
下辖3个镇和4个街道办事处
302
陆丰市
下辖20个镇、2个场、1个区331个村(居)委会、1252个村民小组
1681
147
海丰县
辖16个乡镇、1个经济开发区和3个农林场
1750
80
陆河县
下辖河田、新田、河口、上护、水唇、东坑、南万、螺溪8个镇和国营吉溪林场,有127个村(居)委会,728个村民小组
117
坡头区
辖南调街道办、麻斜街道办、坡头镇、龙头镇、乾塘镇、南三镇、官渡镇等2个街道办事处、5个镇,7个居委会,58个村委会
562
麻章区
辖湖光镇、太平镇、麻章镇等3个镇,6个居委会,65个村委会
460
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
辖泉庄街道办、乐华街道办等2个街道办事处,5个居委会,5个村委会
354
吴川市
辖梅菉街道办、博铺街道办、海滨街道办、塘尾街道办、大山江街道办、兰石镇、覃巴镇、吴阳镇、黄坡镇、振文镇、樟铺镇、塘镇、长岐镇、浅水镇、王村港镇等5个街道办事处、10个镇,52个居委会,139个村委会
惠来县
下辖14镇3乡,分别是惠城镇、华湖镇、仙庵镇、靖海镇、周田镇、前詹镇、神泉镇、东陇镇、岐石镇、隆江镇、溪西镇、鳌江镇、东港镇、葵潭镇、南海乡、青山乡、河林乡,同时还下辖大南山华侨管理区,包括3个街道办事处,分别是桃园办事处、龙湖办事处、岭门办事处
1207
普宁市
下辖5办事处20镇3乡,分别是流沙东办事处、流沙西办事处、流沙南办事处、流沙北办事处、池尾办事处、赤岗镇、大坝镇、洪阳镇、南溪镇、广太镇、麒麟镇、南径镇、占陇镇、高埠镇、下架山镇、大南山镇、军埠镇、云落镇、大坪镇、船埔镇、梅林镇、里湖镇、石牌镇、梅塘镇、燎原镇、鱼后溪乡、南阳乡、黄沙乡;同时还下辖普宁华侨管理区,包括2个街道办事处,分别是侨新办事处、侨东办事处
5679
105
佛冈县
下辖高岗镇、迳头镇、水头镇、石角镇、汤塘镇、龙山镇,共78个村委会
12个社区居委会
1302
31
连州市
下辖连州镇、丰阳镇、大路边镇、东陂镇、龙坪镇西岸镇、瑶安瑶族乡、三水瑶族乡、星子镇、西江镇、保安镇、九陂镇,共163个村委会、10个社区居委会
2661
52
阳山县
下辖阳城镇、青莲镇、杜步镇、杨梅镇、太平镇、江英镇、七拱镇、黎埠镇、大崀镇、小江镇、黄坌镇、岭背镇、秤架瑶族乡,共159个村委会
8个社区居委会
3372
53
连山壮族
瑶族自治县
下辖吉田镇、永和镇、太保镇、小三江镇、禾洞镇、上帅镇、福堂镇,共46个村委会、4个社区居委会
1264
11
连南瑶族自治县
下辖三江镇、大麦山镇、寨岗镇、三排镇、涡水镇、大坪镇、香坪镇,共69个村委会、2个社区居委会
1231
16
粤西地区共包括4市16县(含县级市)
下辖源潭镇、龙塘镇、石角镇、凤城街道、东城街道、洲心街道、横荷街道,共53个居委会、69个社区居委会
927
60
清新县
下辖浸潭镇、石潭镇、禾云镇、龙颈镇、太和镇、三坑镇、太平镇、山塘镇、飞来峡镇,共197个村委会、27个社区居委会
2579
70
英德市
下辖大站镇、沙口镇、望埠镇、下石太 镇 、青塘镇、桥头镇、横石水镇、连江口镇、大洞镇、大湾镇、波罗镇、白沙镇、横石塘镇、九龙镇、西牛镇、石牯塘镇、英红镇、石炭铺镇、水边镇、 黎溪镇、浛洸镇、黄花镇、东华镇、英城街道,共256个村委会、43个社区居委会
辖7街道、60个居委会:达濠、马窖、礐石、广澳、滨海、河浦、玉新街道
辖4街道和9镇、178个村委会和93个居委会:文光、棉北、城南、金浦街道和海门、河溪、和平、西胪、关埠、金灶、谷饶、贵屿、铜盂镇
辖1街道和10镇、167个村委会和65个居委会:峡山街道和井都、陇田、成田、司马浦、陈店、两英、仙城、胪岗、红场、雷岭镇
城市
下辖区县
湛江
(赤坎区、霞山区、坡头区、麻章区、湛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雷州市、吴川市、 廉江市、徐闻县、遂溪县
阳江
江城区、阳春市、阳东县、阳西县
茂名
茂南区、茂港区、电白县、高州市、化州市、信宜市
云浮
云城区、新兴县、云安县、郁南县、罗定市
粤西地区各区县基本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