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总收入与居民储蓄存款实证分析

合集下载

影响我国居民储蓄的收入与利率实证分析

影响我国居民储蓄的收入与利率实证分析

龙源期刊网
影响我国居民储蓄的收入与利率实证分析
作者:郑博
来源:《财经界》2010年第05期
[摘要]对储蓄的作用度其决定因素的研究,长期以来一直是经济学中的主要问题之一,这是由储蓄在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决定的。

虽然不同学派在认识储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上存在些许差异,但大多数经济学家的普遍共识是储蓄有利于经济增长。

因此本文中笔者在实证检验储蓄的收入与利率效应的基础上探讨储蓄的决定性因素。

最终根据实证检验的结果,笔者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从而力求通过影响储蓄的变动作用于我国长期经济增长。

我国居民储蓄存款情况分析

我国居民储蓄存款情况分析

我国居民储蓄存款情况分析1. 引言储蓄是个人和家庭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一个国家来说,居民的储蓄水平直接关系到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对我国居民储蓄存款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储蓄存款的变化趋势、影响因素,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2. 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变化趋势近年来,我国居民储蓄存款总额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根据国家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居民储蓄存款总额已超过100万亿元人民币。

在近几年的增长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均呈现增长的态势。

其中,城镇居民储蓄存款增速略高于农村居民。

这一趋势部分反映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逐渐缩小。

同时,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结构也在逐步优化。

近年来,居民储蓄存款的增速明显高于居民收入增速,这意味着居民储蓄水平不断提高。

与此同时,居民债务相对稳定,债务负担较轻,也为居民储蓄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3. 影响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因素3.1 收入水平居民的收入水平是影响储蓄存款的重要因素之一。

较高的收入水平可以提供更多的储蓄资金,从而增加居民的储蓄存款。

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不断增加,这也为储蓄存款的增长创造了有利条件。

3.2 宏观经济环境宏观经济环境对居民储蓄存款有着直接影响。

当经济增长稳定、通胀率低和就业水平较高时,居民更愿意将多余的资金储蓄起来。

而当经济不景气、通胀率高和就业市场不稳定时,居民可能更倾向于消费而非储蓄。

3.3 利率水平利率水平对居民储蓄存款起着重要作用。

较高的利率能够提高储蓄存款的吸引力,鼓励居民进行储蓄。

而较低的利率可能会降低储蓄存款的增长速度。

3.4 政策导向政策导向也是影响居民储蓄存款的重要因素。

政府可以通过相关政策引导居民进行储蓄,例如税收优惠政策、储蓄奖励政策等。

4. 对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展望展望未来,我国居民储蓄存款有望继续稳步增长。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储蓄资金将继续增加。

此外,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居民对养老金的需求也将推动储蓄存款的增长。

我国居民储蓄实证研究

我国居民储蓄实证研究

我国居民储蓄实证研究作者:徐赫雄来源:《财经界·上旬刊》2018年第07期摘要:居民储蓄指个人及家庭自愿将其部分收入不用于消费,而积累起来的钱款。

影响旅游行业的因素有很多,本文将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选取的几个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建立以年底存款余额为应变量,以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国民总收入、人均GDP、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自變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利用模型寻找各个变量与我国居民储蓄多少的关系。

关键词:我国居民储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居民储蓄是指城乡居民将暂时不用或结余的货币收入存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一种存款活动,又称储蓄存款。

自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储蓄率不断上升,储蓄不断增加,为支撑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提供坚实后盾。

储蓄率成为一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储蓄率研究的一个重点在于控制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波动,而这个合理的范围取决于当时的国家经济形势和经济发展目标与策略。

高储蓄在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主要资金来源,储蓄率增加,可以加快我国经济建设,推动社会繁荣发展。

但是低储蓄率则可以让更多资金流入消费部分,可以很好地拉动内需,而消费是我们经济发展的重要目的也是提高生活水平的必要手段,尤其是在全球金融危机来临,只依靠投资与出口已经不能有效拉动经济增长时,拉动内需显得尤其重要。

综合看来,为了保证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建立一个合理的具有良性循环的经济体制必不可少,除了要提高生产、再生产的效率,还要保证最终产品的流通畅通,即除了增加投资、促进出口外,最关键的还是合理地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快速增长。

从我国国情来看,我国储蓄率较高,有很大可作为空间,而究其原因,有两个重要因素可能与居民储蓄率有着紧密的联系:一个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以追求经济效率而忽略公平所带来的收入差距的拉大;另一方面是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变化所带来的人口结构的变迁。

除此之外,我们应选取更多的要素进行比较和分析,得出影响储蓄率的主要因素和影响方式,这样才能在制定宏观政策上采取适当的措施,使储蓄率保持在一个适当的水平,促进经济增长。

影响储蓄存款的经济要素的实证分析

影响储蓄存款的经济要素的实证分析

影响储蓄存款的经济要素的实证分析
储蓄存款是一个国家经济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经济的发展和稳定起着关键作用。

以下是影响储蓄存款的经济要素的实证分析:
1.利率水平:当利率升高时,储户倾向于将资金投入银行存款以获取更高的收益率。

相反,当利率较低时,储户可能倾向于投资于其他领域,如股市、房地产等。

因此,利率水平对储蓄存款有着直接的影响。

2.收入水平:收入水平对储蓄存款的影响比较显著。

人们的收入水平越高,通常意味着他们有更多的可支配收入可以用于储蓄存款。

3.通货膨胀率:通货膨胀率对于储蓄存款有相反的影响。

当通货膨胀高时,人们希望尽快消费,而不是将钱存在银行里,因为通货膨胀可能使钱贬值。

因此,高通货膨胀率通常会降低人们的储蓄存款率。

4.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可能导致人们的收入水平提高,因此,它通常会直接或间接地增加储蓄存款率。

经济增长也可能促进银行信贷市场的发展,从而使储户更愿意储蓄。

5.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的变化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储蓄存款率。

例如,当政府通过印刷货币或其他手段增加支出时,这可能导致通货膨胀,从而降低储蓄存款率。

总之,储蓄存款率的变化可能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的重要性取决于特定国家的经济情况和政策环境。

我国居民储蓄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我国居民储蓄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我国居民储蓄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储蓄率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既可以反映我国居民个人储蓄行为的状况,也可以反映整个社会宏观储蓄情况的变迁。

因此,研究影响我国居民储蓄率的因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首先,影响我国居民储蓄率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是收入水平。

我国的居民储蓄率和收入水平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高收入群体由于具备更高的储蓄能力,所以其储蓄率相对较高。

而低收入群体的储蓄率则较低,因为他们的收入相对较少,并且更多的收入被用于基本生活费用。

其次,储蓄率也与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有关。

一个发达的金融市场可以提供更多的储蓄渠道和理财工具,使得储蓄更加便利和灵活。

同时,金融市场的发展也能带动居民的储蓄行为,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储蓄水平提高。

第三,政策因素也是影响我国居民储蓄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政府制定的各种税收和社会保障政策,对居民的储蓄和消费行为都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如个人所得税调控政策,可以通过调节个人储蓄意愿来影响储蓄水平;而社会保障政策则可以为居民提供不同程度的风险保障,从而降低居民储蓄的压力。

最后,文化习惯也是影响我国居民储蓄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由于历史和文化差异,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居民对储蓄的认知和储蓄习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相比于其他国家的居民,中国的居民更注重储蓄和积蓄,这与中华民族崇尚“存而不泄”的传统精神不无关系。

综上所述,影响我国居民储蓄率的因素很多,其中收入水平、金融市场发展程度、政策因素和文化习惯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因此,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应全面考虑上述因素,以促进我国居民储蓄率的持续提高。

影响我国居民储蓄的相关因素的实证分析

影响我国居民储蓄的相关因素的实证分析

影响我国居民储蓄的相关因素的实证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我国居民储蓄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居民储蓄率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储蓄水平较低,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

对影响我国居民储蓄的相关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找出影响储蓄的原因及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居民收入水平是影响储蓄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收入水平也在逐步提高,但有数据显示,居民收入水平与储蓄率之间并不呈正相关关系,部分居民储蓄水平较低。

对我国居民储蓄的相关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探讨居民收入水平对储蓄的影响,有助于深入了解居民储蓄行为背后的原因,为制定有效的政策和措施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证依据。

的文章。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影响我国居民储蓄的相关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探讨这些因素对居民储蓄行为的影响程度,深入了解居民储蓄的现状和特点。

通过研究储蓄的影响因素,可以为政府制定更加有效的政策提供依据,促进居民增加储蓄意识,提高储蓄率,实现个人财富的增值和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

借助实证分析结果,可以为个人和家庭提供更科学的理财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规划未来的财务目标和实现财务自由。

通过本研究,可以全面了解我国居民储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并对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完善提供启示。

1.3 研究意义储蓄是居民金融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个人的经济安全,也对国家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深入分析影响我国居民储蓄的相关因素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研究居民储蓄的相关因素可以帮助了解居民的消费行为和储蓄倾向,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通过分析居民收入水平、通货膨胀率、财务知识水平、金融市场发展水平以及税收政策等因素对储蓄的影响,可以更好地引导居民理性消费和合理储蓄。

研究居民储蓄的相关因素还可以对金融机构提供指导。

了解不同因素对储蓄的影响,可以帮助银行等金融机构设计更合适的储蓄产品,满足居民的不同需求,促进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影响我国居民储蓄的相关因素的实证分析

影响我国居民储蓄的相关因素的实证分析

影响我国居民储蓄的相关因素的实证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居民储蓄也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储蓄对于个人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个人应对意外事件,实现个人投资,提高家庭安全感等。

而从宏观角度来看,储蓄也是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经济增长、金融稳定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

深入研究我国居民储蓄的相关因素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将对影响我国居民储蓄的相关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为了解当前储蓄现状,指导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一、居民收入水平居民的收入水平是影响储蓄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常来讲,随着收入的增加,储蓄水平会相应提高。

收入水平的提高意味着家庭有更多的余钱可以用于储蓄。

一般来说,低收入家庭为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可能面临更多的消费压力,因此储蓄水平相对较低;而高收入家庭可能有更多的剩余资金用于投资和储蓄。

收入水平的不平等也会导致储蓄水平的差异。

通过实证分析收入水平与储蓄之间的关系,可以更好地理解居民储蓄行为。

二、教育水平和职业教育水平和职业也是影响居民储蓄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更容易获得高薪工作,拥有更好的职业发展前景,因此更有可能进行储蓄。

相比之下,教育水平较低的人可能只能从事低技能劳动,收入较低,难以进行储蓄。

职业类型也会对储蓄产生影响。

金融、科技行业的从业者可能有更高的收入和更强的风险承受能力,更有可能进行投资储蓄。

通过实证分析教育水平和职业与储蓄之间的关系,可以更好地指导个人的职业选择以及相关政策的制定。

三、家庭结构家庭结构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居民的储蓄行为。

有一项研究显示,有孩子的家庭可能更倾向于进行长期储蓄,以应对孩子的教育、养老等需求。

而无子女家庭则可能更倾向于进行短期储蓄,以满足当下的消费需求。

单身、双职工等不同的家庭结构也会对储蓄产生影响。

通过实证分析家庭结构对储蓄的影响,可以更好地了解家庭在储蓄方面的行为特点,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四、金融市场发展程度金融市场发展程度对居民储蓄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影响我国居民储蓄的相关因素的实证分析

影响我国居民储蓄的相关因素的实证分析

影响我国居民储蓄的相关因素的实证分析储蓄是指个人或家庭为了未来的消费和投资而进行的一种金融行为。

在我国,居民储蓄一直被视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储蓄率出现下降的趋势,这引起了人们对我国居民储蓄问题的关注。

那么,影响我国居民储蓄的相关因素有哪些呢?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影响我国居民储蓄的相关因素之一是收入水平。

居民的收入水平是影响储蓄的重要因素之一,通常情况下,收入越高的家庭,其储蓄能力也越强。

因为高收入家庭能够有更多的剩余收入进行储蓄。

收入水平的不平等也会对储蓄产生影响,一些低收入家庭由于生活压力大,可能没有足够的资金用来进行储蓄。

收入水平是一个重要影响居民储蓄的因素。

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也会对居民储蓄产生影响。

在我国,就业机会和社会保障政策的完善与否会直接影响居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从而影响到储蓄。

一个稳定的工作可以保障家庭的经济稳定,有利于储蓄;而没有稳定工作的家庭可能会更加注重日常消费而忽视储蓄。

社会保障政策的完善也可以为居民提供一定的保障,减少其对未来风险的担忧,从而更加愿意进行储蓄。

利率水平和金融市场的状况也是影响居民储蓄的重要因素。

在金融市场良好的情况下,居民更愿意将资金投入到金融市场进行储蓄,因为金融市场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和较低的风险,能够为居民提供更好的储蓄工具。

而当利率较高时,居民也更愿意进行储蓄,因为可以获得更多的储蓄收益。

相反,当金融市场不稳定,或者利率水平较低时,居民可能更倾向于将资金用于消费或者其他投资,而不愿意进行储蓄。

家庭结构和文化习惯也是影响居民储蓄的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家庭结构稳定、家庭成员收入来源多样化的家庭更容易储蓄。

而文化习惯也会影响到居民的消费观念和储蓄意识,比如一些传统的文化习惯会鼓励居民进行储蓄。

家庭结构和文化习惯也是影响居民储蓄的重要因素。

影响我国居民储蓄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收入水平、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利率水平和金融市场状况、家庭结构以及文化习惯等。

中国居民储蓄现状分析报告

中国居民储蓄现状分析报告

中国居民储蓄现状分析报告引言中国是一个储蓄大国,长期以来,居民储蓄一直是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撑。

本报告将对中国居民储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原因和趋势。

储蓄水平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中国居民储蓄总额达到100万亿元人民币,平均每个居民的储蓄额超过70万元。

这一数字较近年来持续增长,展现出中国居民储蓄水平的稳定上升趋势。

储蓄方式中国居民储蓄方式多种多样,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基金、房地产等。

其中,银行存款一直是最主要的储蓄方式,几乎占据了居民储蓄总额的60%以上。

相比之下,居民对于金融市场的参与度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居民对风险的担忧和对金融知识的缺乏。

储蓄动因中国居民储蓄动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 未来不确定性中国居民普遍认识到未来存在不确定性因素,如职业不稳定、医疗费用、养老需求等,因此通过储蓄规避风险,保障个人和家庭的经济安全。

2. 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尽管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在近年来得到了改善,但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导致居民对社会保障的信心不足。

储蓄成为居民的主要退休养老和应急救助手段。

3. 教育和医疗投资中国居民普遍注重教育和医疗投资,对于孩子的未来教育、自身的健康状况非常关注,因此会提前进行储蓄以满足这些需求。

4. 资产配置需求在储蓄方式方面,房地产被中国居民普遍认为是一种安全可靠的资产配置方式。

居民倾向于通过购买房产实现资产保值增值,因此出现了房地产购房储蓄的现象。

储蓄趋势未来中国居民储蓄的趋势将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1. 经济增速放缓中国经济增速逐渐放缓,这将对居民收入和储蓄水平产生影响。

随着经济增速放缓,居民收入增长可能减缓,居民储蓄率可能出现下降。

2. 金融市场开放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程度加大,居民对于金融投资的认识和参与度可能会提高。

居民可能会更加关注股票、基金等金融产品,对储蓄方式进行多元化配置。

3. 社会保障体系改革中国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将进一步完善,居民对于社会保障制度的信心可能会增强。

影响我国居民储蓄的相关因素的实证分析

影响我国居民储蓄的相关因素的实证分析

影响我国居民储蓄的相关因素的实证分析引言储蓄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

在我国,居民储蓄率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居民储蓄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了解影响我国居民储蓄的相关因素,对于制定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推动居民储蓄率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通过实证分析,探讨影响我国居民储蓄的相关因素。

一、收入水平和储蓄率的关系收入水平对储蓄率的影响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一般来说,收入水平较高的家庭在储蓄方面可能会更加充裕,收入水平越高,储蓄率越高的概率就会越大。

在实际情况中,并非所有收入水平较高的家庭都能够保持高的储蓄率。

在我国,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储蓄率的提高并不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有些家庭收入水平较高,但是储蓄率并不高,这可能和他们的消费观念、消费习惯以及消费观念有关。

在实证分析中,我们需要考虑到不同收入水平家庭的消费和储蓄行为,以便更好地探讨收入水平对储蓄率的影响。

家庭结构对储蓄率也有一定的影响。

在我国,家庭结构多样化,不同的家庭结构可能会对储蓄率产生不同的影响。

一般来说,家庭结构越稳定,储蓄率越高的概率也会越大。

有稳定工作的夫妻双方,他们的储蓄率可能会相对较高;而单身人士或者离异家庭的储蓄率可能会相对较低。

我们需要考虑到不同的家庭结构对储蓄率的影响,以便更好地探讨家庭结构对储蓄率的影响。

教育水平也是影响储蓄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我国,一般来说,教育水平较高的人群,他们对于未来的规划能力更强,对于储蓄也更加重视。

教育水平较高的人群,他们的储蓄率可能会更加高。

而教育水平较低的人群,他们的储蓄率可能会相对较低。

在实证分析中,我们需要考虑到不同教育水平的人群对储蓄率的影响,以便更好地探讨教育水平对储蓄率的影响。

四、金融市场发展情况和储蓄率的关系金融市场的发展情况也是影响储蓄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不同,不同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水平也不同,这可能会对储蓄率产生一定的影响。

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报告.docx

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报告.docx

学号 08050133班级08金融1班计量经济学期末课程设计南京审计学院2008级金融学院题目: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学生姓名庄梦琦学号 08050133专业金融学班级 1 班2010年6月8日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0805013308 金融一班庄梦琦摘要金融危机爆发后为促进经济发展,我国多次采用利率政策调节居民储蓄与消费,但收效甚微。

本文通过选取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实际存款利率、通货膨胀率四个指标,基于1980 年至 2009 年样本数据建立多元回归模型,检验了四个变量对于城乡居民储蓄的影响,并提出了四个政策建议: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完善资本市场以及农村金融市场、慎重使用利率政策、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完善税收财政体制。

关键词居民储蓄人均可支配收入多元回归一、引言居民储蓄是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变量之一,也是促进我国经济转型的重要环节。

通过储蓄而累积的巨大资本对于卓有成效的投资和消费市场的建立是非常有帮助的。

一直以来,我国主要通过出口拉动经济,其他两架马车尤其是消费扮演的角色却无足轻重,而过高的储蓄是导致这一结果的重要原因之一。

基于此,我国曾多次采用利率政策以期影响居民的储蓄行为,但这对于数千年传统思维根深蒂固的消费和储蓄观的冲击显然是十分有限的。

自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由210.6亿元增长到 2009年的260772亿元,增幅达1237倍之多,而2008年至2009年增长率也达到了20% ,这种大额度、高增长的居民储蓄情况制约着我国经济的转型。

2008 年金融危机以来,拉动内需、加大投资力度更是成了各国政府宏观政策的重中之重。

我国也投放了4 万亿人民币用于救助市场。

随着各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施而来的问题是各个市场面临着巨大的通胀压力,我国截至 2011 年 4 月的 CPI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达到了近一年的最高值 5.3% 。

影响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因素的实证分析

影响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因素的实证分析
路大 致是 : 市 场货 币量 的增加—借 款 上升一 投 资增大 超过 自愿储 蓄一 股票 市场 的筹 资 额 由1 9 9 1 年 的5 亿 元增 长 到 了2 0 1 4 年 的8 1 5 7 亿元, 居 资 本 品生产 上 升 。这种 由于信 用膨 胀导 致 消费 数量 减少 而 形成 储蓄 民对 股票 的投资 也在 一定程 度上 分流 了储蓄 。 的 增加 便 是 “ 强制 储 蓄 ” 。可 见 , 通 货膨 胀 和 强制 性 储蓄 间有着 必 ( 五) 影 响 因素五 : 社 会 投 资 。凯 恩斯 认 为 当投 资超 过储 蓄 , 购 买 然 联 系 。Mo d i g l i a n i 于1 9 4 4 年 提 出家 庭 储蓄 生 命 周期 理论 , 认 为 当 力被 重新分 配 时 , 强 制储蓄 将应 运而 生 : 一 方面 , 它表示 若消 费者保 持 期 的储 蓄 不是 取决 于本 期 的收 入而 是取 决 于其 一生 收入 的 平均 值 。 现有 消 费水 平则 所 需货 币量 增 加 ; 另一 方面 , 它表 示 出额 外投 资 。固
P I 作 为 消费 物价 水平 这 一 影响 因素 的变 量 。一 方面 , C P I 经 济 发展 到 现阶段 最迫 切 的需求 。现 阶段 , 尽 管 国家也 出台 了一系列 价 格 指数 C C P I 还反 映货 币购 买力 相 应 的政策 以增 加我 国居 民的投 资和 消费来 引导 经济结 构 的调 整 , 但 是 度量 通货 膨胀 的一 个重 要 指标 。另 一方 面 , 效 果 不甚理 想 。通过 了解居 民储 蓄的 影响 因素 , 进 而分析 出哪些 影响 变 动 。

首 先 必须 满足 必需 的消费 , 然 后才 能谈 得 居 民储蓄 存款 的高低 对一 国 的经济增 长 、投资 , 以及居 民的生活 正相 关 。人 们取 得 收入后 , 这一 点也 被我 国一些 学者 的实 水 平等 方面 都有 着 不 同程度 的 影响 。我 国居 民储 蓄存 款 从 1 9 7 8 年 的 上储 蓄 。收入是 决定 储蓄 的主要 因素 , 2 1 0 . 6 亿 元经 过2 5 年 的 发展到 2 0 1 4 年 年底 几乎达 到5 0 万亿 元 。我 国存 证检 验所证 实 。 ( -) 影 响 因素 二 : 消费 物价水 平 。消费 品价 格 的变 化首 先影 响到 在 着 内需 不足 需要 通 过大 量 出 口才 能 满足 预期 经济 增 长额 的 问题 。

我国居民储蓄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我国居民储蓄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我国居民储蓄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我国居民储蓄率一直被视为宏观经济稳定和个人家庭财务健康的重要指标。

储蓄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和个人家庭的经济状况。

研究我国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因素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对我国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旨在深入探讨这一问题,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一、宏观因素对我国居民储蓄率的影响1.政策因素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对我国居民储蓄率有着直接的影响。

过去几年来,中国政府一直在大力推行“稳增长”政策,通过各种手段鼓励居民储蓄以支持国家的投资和建设。

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调整金融政策,例如适时地提高或降低存款利率,调整货币供应量等。

这些政策的实施对居民储蓄率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2.经济发展水平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也是影响居民储蓄率的重要因素。

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收入和储蓄意愿也相应增强。

在经济繁荣时期,人们更愿意将多余的资金储蓄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经济发展水平对居民储蓄率有着直接的积极影响。

3.社会保障制度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程度也会直接影响居民储蓄率。

在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完善的情况下,人们更倾向于通过个人储蓄来解决养老、医疗等问题。

而一旦社会保障制度得到完善,人们的储蓄率可能会相应下降。

二、微观因素对我国居民储蓄率的影响1.收入水平个人家庭的收入水平是影响居民储蓄率的主要微观因素之一。

收入越高的家庭,其储蓄率往往也越高,因为他们有更多的剩余资金可以储蓄。

相反,收入较低的家庭可能会面临更多的生活压力,不能够有足够的余钱进行储蓄,因此其储蓄率相对较低。

2.消费观念个人家庭的消费观念也会直接影响其储蓄率。

在传统的理念下,人们更倾向于实现“节约致富”,把更多的钱财储蓄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而在现代社会,消费观念逐渐转变,人们更倾向于享受当下的生活,愿意通过消费来提高生活水平。

这种消费观念的转变也会直接导致个人家庭的储蓄率的变化。

3.家庭结构家庭结构对储蓄率也有较大影响。

影响储蓄存款的经济要素的实证分析(1)

影响储蓄存款的经济要素的实证分析(1)

影响储蓄存款的经济要素的实证分析,不少于1000字储蓄存款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水平和结构对经济增长、金融市场稳定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

储蓄存款的水平和结构受到多种经济要素的影响,包括利率、收入、时期、通货膨胀预期等。

本文从利率、收入、时期和通货膨胀预期四个方面进行实证分析,以探讨影响储蓄存款的经济要素。

首先,利率是影响储蓄存款的最关键因素之一。

利率对储蓄存款的影响涉及两个方面,即利率的绝对水平和利率的变动。

在美国、欧洲等先发国家,过去的研究表明,利率对储蓄存款的影响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利率的上升会促使储蓄存款的增加。

在中国的实证研究中也有类似发现,比如2015年在利率市场化的情况下,利率的水平对储蓄存款有显著的正向作用。

此外,利率的变动也会对储蓄存款产生影响。

比如,当利率变动较剧烈时,人们的储蓄和消费都会出现相应的波动。

因此,利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励或抑制储蓄存款。

其次,收入水平也是影响储蓄存款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收入增加时,人们的储蓄存款水平也会相应上升。

在中国,曾经有研究表明,在户籍制度下,城乡居民收入的不均导致了中低收入家庭的储蓄存款水平偏低。

而在高收入家庭中,储蓄存款则占比较高。

因此,在收入方面,中低收入家庭应加强自身的储蓄存款水平,从而更好地展开经济活动。

第三,在时期方面,经济周期和时间因素都对储蓄存款水平产生影响。

在经济周期上,当经济呈现出低迷和衰退的景象时,人们对未来的经济形势感到担忧,所以会增加储蓄。

而在繁荣时期则恰恰相反。

在时间因素上,短期限的储蓄存款的利率通常比较低,而长期存储则可以获得更高的利率,因此长期的互联网储蓄存款可以让人们更多地享受到储蓄存款带来的经济效益。

最后,在通货膨胀预期方面,当通货膨胀预期上升时,人们倾向于更多地消费而不是储蓄。

这是因为人们认为未来物价的上涨会对储蓄带来损失。

因此,通货膨胀预期的水平直接影响到人们对储蓄存款的态度和行为。

计量经济学-我国居民储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计量经济学-我国居民储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计量经济学期末课程设计南京审计学院2021 级金融院题目:我国居民储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_学生姓名__学号专业班级___ _ __2021年12 月12 日摘要:自经济体制改革以后,我国国民收入分配的格局发生巨大变化。

变化之一是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迅速提高。

自1949年以来,中国储蓄率随着经济增长和收入水平提高呈不断上升趋势,因而高储蓄率也被认为是解释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一个主要因素。

虽然高储蓄率总是会导致更高的收入及较高的经济增长率,但并非储蓄率越高越好,必然会存在一个最优的储蓄率。

这使居民的消费和储蓄行为对于经济开展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探讨中国居民储蓄行为的规律,找出主要决定因素,并在此根底上对储蓄的变化趋势做初步预测,成为确定本论文研究题目的宗旨之一。

关键字:居民储蓄CPI GDP 存款利率股票市值物价指数一,文献综述居民储蓄的快速增长,成为我国经济开展的主要资金来源,但过高的储蓄,必然伴随着投资或消费的缺乏。

所以对影响居民储蓄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才能在制定宏观政策上采取适当的措施,使储蓄率保持在一个适当的水平,促进经济增长。

据统计,我国近年来的实际GDP平均每年增长9%左右,而资本的净边际产量即MPK-δ,约为0.9%。

我国的资本收益MPK-δ=每年0.9%,大大低于经济的平均增长率〔n+g=9%〕。

可见,我国的资本存量已经远远超过了黄金律水平。

也就是说,当前我国的储蓄率和投资水平已经偏高,而消费率那么偏低。

所以我们应该降低储蓄率,减少投资,把收入的更大份额用于消费,这样就会立即提高消费水平,并最终到达更高消费水平的稳定状态。

居民储蓄存款的变动直接受到可支配收入和储蓄率的影响,而储蓄率的变化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通货膨胀率以及通货膨胀预期造成实际利率的变化,居民消费支出、房地产投资、金融投资收益及渠道的变化。

我国居民的平均边际消费倾向是缓慢下降的,所以,个人可支配收入越大,储蓄存款增加越多;反之也成立。

国民总收入与居民储蓄存款实证分析

国民总收入与居民储蓄存款实证分析

国民总收入与居民储蓄存款实证分析——基于1983—2008年的数据[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快速增长,同时城乡居民的储蓄存款也迅速增长。

经济学界的一种观点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经济体制、住房、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体制的变化,使居民的储蓄行为发生了明显改变。

[关键词]国民总收入居民储蓄存款[英文摘要Abstract]Since reform and opening, with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hina's rapid income growth in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while savings deposits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has also increased rapidly. One view is that the economics profession, 90 years after the 20th century, the economic system, housing, medical care, pension and other changes in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so that the residents had significant changes in savings behavior.[Key word] Gross national income Household savings deposits1、方法与模型为了考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居民的储蓄存款与收入的关系是否已发生变化,以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年底余额代表居民储蓄(Y),以国民总收入GNI代表城乡居民收入,分析居民收入对储蓄存款影响的数量关系。

利用虚拟变量提高模型的描述精度,利用分段线性回归研究不同时段我国居民的消费行为。

影响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实证分析

影响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实证分析

影响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实证分析关键词:居民储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最近一些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进行,我国的国民经济的确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同时我国居民的储蓄存款越来越多,这也为我国的储蓄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储蓄的增多也暴露出了另一个严重问题,那就是经济的增长跟不上居民的消费需求,从而使资源过剩,造成了一定的浪费,给我国的经济的平稳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所以,对我国居民储蓄存款进行实证分析是十分必要的,只有这样做,才能找出我国储蓄事业快速增长的根本原因,才能使我国储蓄事业快速稳定的发展。

一、我国居民存款的理论基础我国存款事业的起步比较晚,理论基础比较薄弱,所以从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引进先进的存款理论作为我国的理论基础。

在西方发达国家,有关个人储蓄的理论函数非常之多,比如,杜森贝大师的“相对收入理论”,斯密西斯先生的“绝对收入理论”,莫迪利亚尼先生的“储蓄生命周期论”和弗德里曼先生的“持久收入论”等等。

理论十分之多,并各有千秋,不分伯仲。

但是,从总体上来讲,经济学大师们关于储蓄的理论函数都是建立在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的基础之上,和我国的现状并不是十分吻合,所以并不能生搬他们的理论,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吸收其中对我国经济发展有帮助的东西来发展我国的经济。

现代经济理论的精髓内容是通过对经济市场的宏观调查分析,进行估计,然后根据现实情况,建立一个能反映真实经济情况的逻辑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比较确切的反映出一个国家储蓄的真实情况,才能更好的为储蓄决策提供理论基础。

二、存款问题的提出三、影响居民存款的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快速并且稳定的发展。

随之而来的是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均收入持续增高。

这就带动了我国储蓄事业的发展,使得我国居民的储蓄存款日渐增多。

根据经济学上的理论,列举以下几种可能影响我国居民存款的因素,为实证分析提供变量基础。

1.居民的收入水平居民的收入水平是影响我国居民存款的一大因素,并且是最根本的因素之一。

论中国国民储蓄实证

论中国国民储蓄实证

论中国国民储蓄实证一、引论高储蓄(储蓄占国民总收入即GNI的比重,可以用GNP表示GNI,文中所说的储蓄均是指储蓄占GNP比重)是中国宏观经济的一个典型特征。

近年来,中国国民储蓄有增加的趋势,从结构上看,国民储蓄包括居民储蓄、企业储蓄、政府储蓄。

深入分析三者在国民储蓄中比例及动态关系,有利于深化对中国高储蓄现象的认识,并且为国民储蓄的调节提供依据。

关于这个问题,有一些代表性研究,李扬、殷剑峰(2007)通过资金流量表研究得出主要结论:居民部门的储蓄率仍然显着高于企业部门和政府部门,但呈现长期下降趋势;企业部门的储蓄率总体是上升的;政府部门的储蓄率经过20世纪的低位徘徊之后,21世纪开始迅速增长。

Louis Kuijs(2005)也运用资金流量表得出主要结论:中国的高储蓄率更多靠企业和政府来推动。

何新华、曹永福(2005)也有类似的分析,得出结论:消费不足的主要原因在于居民可支配收入在国民可支配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持续下降。

这些研究,主要存在如下不足:(1)从研究数据来源看,更多依据“资金流量表”,但资金流量表中的数据存在显着不足(下面将具体分析),从数据来源看,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早的资金流量表数据是1992年,因此很难根据资金流量表的数据研究改革开放以来的整体储蓄情况。

(2)当前的研究没有将两个问题明显区分开:一是高储蓄的主要原因,二是国民储蓄率呈现上升趋势的原因。

上面列举的研究中对上述问题看法不完全一致,例如到底是居民储蓄高还是企业储蓄高。

(3)事实上统计数据中反映的高储蓄是直接从GDP(GNP)核算数据中得到的,从数据的一致性看最好从核算数据来推算国民储蓄的结构。

笔者认为,资金流量不适合用于测算中国的国民储蓄,本文运用支出法对GDP核算数据进行研究代写论文。

二、国民储蓄(居民储蓄、企业储蓄、政府储蓄)与宏观收入分配的测算及内涵(一)为了说明问题,笔者首先对按照GDP核算数据与按照资金流量表得出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以1997—2007年数据为例),为了表达方便,笔者将之称为“方法一”与“方法二”:(1)方法一的数据是根据2004年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数据进行系统修正以后的数据,因此数据口径比较一致,而“方法二”(即资金流量表)的数据是根据不同年份的《中国统计年鉴》中的数据得到,在2004年之前与之后的数据不具有可比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民总收入与居民储蓄存款实证分析
——基于1983—2008年的数据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快速增长,同时城乡居民的储蓄存款也迅速增长。

经济学界的一种观点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经济体制、住房、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体制的变化,使居民的储蓄行为发生了明显改变。

[关键词]国民总收入居民储蓄存款
[英文摘要Abstract]Since reform and opening, with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hina's rapid income growth in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while savings deposits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has also increased rapidly. One view is that the economics profession, 90 years after the 20th century, the economic system, housing, medical care, pension and other changes in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so that the residents had significant changes in savings behavior.
[Key word] Gross national income Household savings deposits
1、方法与模型
为了考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居民的储蓄存款与收入的关系是否已发生变化,以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年底余额代表居民储蓄(Y),以国民总收入GNI代表城乡居民收入,分析居民收入对储蓄存款影响的数量关系。

利用虚拟变量提高模型的描述精度,利用分段线性回归研究不同时段我国居民的消费行为。

采用乘法方式引入虚拟变量的手段。

显然,1979年是一个转折点,可考虑在这个转折点作为虚拟变量设定的依据。

若设X*=1979,当t<X* 时可引入虚拟变量。

依据上述思路,有如下描述我国居民在不同时段消费行为模型。

2 、数据说明
表为1983-2008年中国的国民总收入和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年底余额及增加额的数据。

国民总收入与居民储蓄存款单位:亿元
3、回归分析以及要素贡献分析
为了研究1983—2008年期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随收入的变化规律是否有变化,考证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国民总收入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
图8.5
从图8.5中,尚无法得到居民的储蓄行为发生明显改变的详尽信息。

若取居民储蓄的增量(YY),并作时序图(见图8.6)
图8.6 图8.7
从居民储蓄增量图可以看出,城乡居民的储蓄行为表现出了明显的阶段特征:在1996年和2000年有两个明显的转折点。

再从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增量与国民总收入之间关系的散布图看(见图8.7),也呈现出了相同的阶段性特征。

为了分析居民储蓄行为在1996年前后和2000年前后三个阶段的数量关系,引入虚拟变量D1和D2。

D1和D2的选择,是以1996、2000年两个转折点作为依据,1996年的GNI为66850.50亿元,2000年的GNI为国为民8254.00亿元,并设定了如下以加法和乘法两种方式同时引入虚拟变量的的模型:
()()12314266850.5088254.00t t t t t t t
YY = +GNI GNI D + GNI D u ββββ+--+
其中:
11199601996t t D t =⎧=⎨=⎩年以后 年及以前 21200002000t t D t =⎧=⎨
=⎩年以后 年及以前 对上式进行回归后,有:
Dependent Variable: Y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06/16/05 Time: 23:27 Sample (adjusted): 1979 2003
Included observations: 25 after adjustments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830.4045 172.1626 -4.823374 0.0001 GNI
0.144486 0.005740 25.17001 0.0000 (GNI-66850.50)*DUM1 -0.291371 0.027182 -10.71920 0.0000 (GNI-88254.00)*DUM2
0.560219
0.040136
13.95810
0.0000
R-squared 0.989498 Mean dependent var 4168.652 Adjusted R-squared 0.987998 S.D. dependent var 4581.447 S.E. of regression 501.9182 Akaike info criterion 15.42040 Sum squared resid 5290359. Schwarz criterion 15.61542 Log likelihood -188.7550 F-statistic 659.5450 Durbin-Watson stat
1.677712 Prob(F-statistic)
0.000000
即有:
()()12t = -830.4045 + 0.1445 - 0.2914-66850.50 + 0.5602-88254.00t t t t t YY GNI GNI D GNI D
se =(172.1626)(0.0057) (0.0272) (0.0401)
t = (-4.8234) (25.1700) (-10.7192) (13.9581) 20.9895R = 20.9880R = 659.545
F = 1.6777DW = 由于各个系数的t 检验均大于2,表明各解释变量的系数显著地不等于0,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年增加额的回归模型分别为:
1t
2t
3t = -830.4045 + 0.1445+1996
= 18649.8312- 0.1469+1996<2000 =- 30790.0596 + 0.4133+2000t t t t t t t YY GNI t YY YY GNI t YY GNI t εεε
≤⎧⎪
=≤⎨⎪>⎩
4、结论
这表明三个时期居民储蓄增加额的回归方程在统计意义上确实是不相同的。

1996年以前收入每增加1亿元,居民储蓄存款的增加额为0.1445亿元;在2000年以后,则为0.4133亿元,已发生了很大变化。

上述模型与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与国民总收入之间的散布图是吻合的,与当时中国的实际经济运行状况也是相符的。

需要指出的是,在上述建模过程中,主要是从教学的目的出发运用虚拟变量法则,没有考虑
通货膨胀因素。

而在实证分析中,储蓄函数还应当考虑通货膨胀因素。

参考文献:
1、赵卫亚 《计量经济学教程》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中国统计年鉴2004》,中国统计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