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基期末模拟卷3
马基模拟卷 答案
马基模拟卷答案马基模拟卷答案问题一(共60题,总分60分)1.价值规律的作用借助市场机制实现,市场机制的核心是a、供需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企业机制答案标准答案2.驳倒不可知论的关键在于(?)a、将科学实践观引入认识论c.指出本质与现象的统一d.指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答案(2)3.\钥匙能打开锁\这句话从哲学角度讲a.矛盾的普遍性b.矛盾的斗争性c.矛盾的特殊性d.矛盾的同一性答案(3)4.“如果你不爬山,你就不知道天空的高度;如果你不面对深渊,你就不知道地球的厚度。
”这篇文章表明A.人类所有的知识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B.人类的意识是创造性的c.认识有时是独立于实践之外的d.实践在认识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答案(4)5.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适宜性”是指()。
a、绝对合身B.基本合身c.部分适合d.相互等同答案(2)标准答案:26.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A.先验论B.反思论c.能动的反映论d.经验论答案(3)标准答案:37.建立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是()a.空想社会主义学说b.德国古典哲学c、历史唯物主义与剩余价值理论D.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回答(3)标准答案:38.超额剩余价值的源泉是a、先进的机械设备B.本企业工人的必要劳动力c.别的企业工人的剩余劳动d.本企业工人的剩余劳动答案(4)标准答案:49.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根本目的是a.改变无产阶级及其他劳动群众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b.彻底打碎旧的资产阶级国家机器c.解放和初级生产力的发展d.实现共产主义答案(3)标准答案:310.黑格尔说过,被割伤的手不是真正的手。
这句话所表达的哲学真理是a.承认世界的统一b.承认世界的起源是物质的c.否认联系的形而上学观点d.承认普遍联系的辩证法观点答案(4)标准答案:411.自由王国指的是人()a.受客观必然性的支配b.摆脱了盲目必然性的奴役c、受自然和社会的限制,D.得到真正的自由答案(2)标准答案:212.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a、整体与局部的关系B.整体与个体的关系c.代替与被代替的关系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答案(2)标准答案:21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a、超验主义B.不可知论C.否定与直觉反射理论D.动态革命反射理论答案(4)14.马克思主义哲学高出以往一切哲学的地方就在于()a、世界的物质性首次得到承认。
广西大学马基试题样卷
广西大学马基复习资料《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模拟试卷及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是A.阶级性B.革命性C.实践性D.科学性2.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A.真理具有绝对性B.真理具有相对性C.真理具有客观性D.真理具有全面性3.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看A.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B.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C.事物的某些属性是否发生了变化D.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4.人类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A.人类有意识,动物无意识B.人类有群体组织,动物无群体组织C.人类有宗教信仰,动物没有宗教信仰D.人类能生产自己必需的生活资料,动物则不能5.社会意识是A.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B.社会的政治生活过程C.人类改造自然的过程D.人类改造社会的过程6.人在价值关系中A.只能是价值主体B.只能是价值客体C.只能是价值的享受者D.既可能是价值主体,又可能是价值客体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古希腊罗马哲学B.德国古典哲学C.17世纪英国哲学D.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8.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这主要是因为A.实践具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特性B.实践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C.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9.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矛盾B.人与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C.先进与落后、开拓进取与因循守旧之间的矛盾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10.从动物心理发展到人的意识的决定性环节是A.手工分工B.语言的产生C.社会的出现D.劳动1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B.实践第一的观点C.联系和发展的观点D.对立统一的观点12.阶级划分的主要标志是各种社会集团A.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不同B.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C.在社会劳动组织中的作用不同D.取得劳动产品的方式和多寡不同13.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实际存在B.客观实在性C.具体性D.可感知性14.下列活动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A.医生给病人作手术B.法官审理案件C.农民播种小麦D.科学家进行化学实验15.对社会发展最有利的地理环境是A.自然条件的无可比拟的富饶B.自然条件的差异性和多样性C.草木繁茂、雨量充足的热带D.土地肥沃、雨量适中的平原16.上层建筑由两个部分构成。
铜陵学院马基考试模拟训练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模拟训练一一、单项选择题:1、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B)A、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证唯心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C、彻底的唯心主义和不彻底的唯心主义D、自然观上的唯心主义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2、把可直接感知的某种具体实物看作是世界的本原,这种观点属于(A)A、朴素唯物主义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D、庸俗唯物主义3、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B)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C、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D、人们对人生目的意义的根本观点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根本分歧是(D)A、肯定世界的统一性还是否认世界的统一性B、认为世界统一于运动还是统一于静止C、认为世界统一于主体还是统一于客体D、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还是统一于精神5、相对静止是指(C)A、事物绝对不动B、事物永恒不变C、事物运动的特殊状态D、事物运动的普遍状态6、时间和空间是()A、物质的唯一特性B、物质的根本属性C、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D、物质运动的根本原因7、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A、事物数量的增加B、事物的一切变化C、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8、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都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和“不及”。
这在哲学上符合()A、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的原理B、量和质相统一的原理C、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D、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原理9、有的哲学家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有原因的,因而一切都是必然的,偶然性是不存在的。
这是一种()A、庸俗唯物主义观点B、唯心主义非决定论观点C、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观点D、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观点10、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在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领域普遍起作用的规律,它在()A、事物完成一个发展周期后表现出来B、事物经过一次辩证的否定后表现出来C、事物发展的任何阶段上都表现出来D、事物经过量变向质变转化后表现出来11、在现实中还没有充分的根据,也不具备必要的条件,在目前不能实现的可能性,属于()A、较差的可能性B、微小的可能性C、现实的可能性D、抽象的可能性1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A、主观精神的产物B、客观精神的显现C、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D、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13、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A、可知论与不可知论B、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C、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D、能动革命的反映论与直观被动的反映论14、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马基模拟题模拟试卷答案
参考答案要点一、单项选择题•1a 2c 3a 4c 5c 6a 7d 8c 9d 10a•11c 12b 13b 14b 15c 16b 17d 18b•19a 20d 21a 22c 23c 24a 25c 26c 27b•28c 29b 30c 31c 32a 33a 34c 35a 36d 37c 38b 39d 40d二、简答题•1、简述矛盾特殊性原理。
(7)•答案要点:•矛盾普遍存在,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
(1分)•矛盾的特殊性由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其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4分)•矛盾的特殊性与普遍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普遍性是共性,特殊性是个性,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把握这个道理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
(2分)• 2.略•3、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答案要点:•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是从整体上领会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它的基本内容包括四个方面:•(1)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是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3)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160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4)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三、论述题• 1 答案要点:•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又称为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
真理的相对性是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绝对性。
马基模拟试卷含答案
第一题 (共 60 题,总分 60 分)1.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A.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B. 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C. 认识的“源”和“流”的关系D. 理论和实践的关系答案( 3 ) 标准答案:32. 历史人物指的是A. 历史上普通个人B. 推动历史前进的劳动者C. 历史上起重要作用,产生重大影响的人D. 杰出人物的思想答案( 3 )3.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A. 劳动者和劳动工具两个方面B. 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两个方面C.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D. 劳动者和生产资料两个方面答案( 3 )4. 有的哲学家认为,因果联系是由于人们多次看到两种现象前后相随而形成的心理习惯。
这种观点是A. 相对主义诡辩论B. 唯物主义决走论C. 唯心主义非决定论D. 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答案( 3 ) 标准答案:35. 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分寸,防止“过”或“不及”,这在哲学上属于A. 抓事物的主要矛盾B. 确定事物的质C. 认识事物的量D. 把握事物的度答案( 4 ) 标准答案:46. 要判断一种观点的是非对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以伟人之是非为是非B. 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C. 以众人的意见定是非D. 以是否在实践中得到证明定为是非答案( 4 )7. 否认逻辑证明的作用是()A. 教条主义的表现B. 经验主义的表现C. 主观唯心主义观点D. 客观唯心主义观点答案( 2 ) 标准答案:28. 教条主义犯了()A. 类似唯理论的错误B. 类似经验论的错误C. 类似相对主义的错误D. 类似诡辩论的错误答案( 1 ) 标准答案:19. 列宁对关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学说的重大理论贡献是()A. 提出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 提出了新经济政策C. 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一国或数国取得胜利的理论D. 提出了利用国家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理论答案( 3 ) 标准答案:310.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马基模拟试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a. 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阶级斗争3、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科学性4、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a.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b.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c.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d.一部分哲学的基本问题5、“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这种意识能动性的观点是a.夸大了意识的作用b.唯意志主义的一种表现c.对意识能动作用的一种正确的揭示d.唯心主义哲学的一种表现6、物质的本质特性是()a.客观实在性b.实物性c.结构性d.可分性7、所谓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指()a.意识是客观精神和主观感觉的产物b.意识是沟通主、客观的桥梁c.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而内容是主观的d.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而内容是客观的8、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是()a.认识世界多样性的统一b.认识物质对意识的根源性c.一切从实际出发d.反对一切形式的二元论9、一切依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是()a.把外因作为事物变化根据的形而上学观点b.否认主观能动性的机械决定论观点c.右倾机会主义的“唯条件论”观点d.关于联系条件性的唯物辩证法观点10、“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是()a.前者是辩证法,后者是诡辩论b.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c.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d.二者都是辩证法,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11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事物发展的辩证形式是( )a事物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过程b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c事物螺旋式上升或曲折前进的过程d 事物不断周而复始循环的过程12、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马基期末考试试题
马基期末考试试题# 马基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包括:- A. 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B. 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阶级斗争学说- C. 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 D. 辩证法、形而上学、实证主义2.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A. 资本与劳动的矛盾- B.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C. 资本家与工人的矛盾- D.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资本主义占有方式的矛盾3. 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中指出,帝国主义的五大特征是:- A. 垄断、金融资本、资本输出、瓜分世界、战争- B. 垄断、金融资本、资本输出、殖民地、战争- C. 垄断、金融资本、资本输出、殖民地、世界市场- D. 垄断、金融资本、资本输出、瓜分世界、世界市场4.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A. 公有制- B. 计划经济- C. 共同富裕- D.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包括:- A.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C. 国家宏观调控- D. 所有以上##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
2. 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及其意义。
3. 描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马克思关于社会形态更替的规律及其对当代社会发展的启示。
2. 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异同,并阐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势。
## 四、案例分析题(共30分)阅读以下案例材料,并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该案例所反映的经济现象及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启示。
【案例材料】[此处省略具体案例内容]请根据上述材料,进行分析并回答问题。
请注意,本试题仅为模拟示例,实际考试内容和形式可能有所不同。
马基模拟题及答案
马基模拟题(一)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各对范畴之间的关系,其性质属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的有()A 自由和必然B 真理和客观规律C 生产关系和生产力D 理论和实际E 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2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就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A 它是彻底完备的唯物主义B 它是“科学之科学”C 它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D 它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哲学E 他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3 辩证法发展的基本历史形态是()A 思维辩证法B 朴素辩证法C 自然辩证法D 唯心辩证法E 唯物辩证法4 实践是()A 客观的物质活动B 有意识的活动C 任意的活动D 社会历史的活动E 适应环境的活动5 理性认识的三种基本形式是()A 概念B 知觉C 表象D 判断E推理6 “物质两种存在形式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观念抽象”,这段话说明()A.时间和空间是客观的B.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C.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D.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E.时间和空间是无限的7我国古代哲学家王夫之认为:“动静者,乃阴阳之动静也。
”“皆本物之固然。
”“静者静动,非不动也。
”“静即含动,动不含静。
”“动、静,皆动也。
”这在哲学上表达了()A.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B.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C.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D.运动是静止的总和E.静止是绝对的,运动是相对的8 马克思说:“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这段话说明()A.生产力的发展是促使社会形态更替的最终原因B.一种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需要客观的物质条件的成熟C.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当它还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时,是不会灭亡的D.社会形态总是具体的、历史的E.在一定程度上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9 “时势造英雄”和“英雄造时势”()A.是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B.这两种观点是互相补充的C.前者是历史唯物主义,后者是历史唯心主义D.前者是科学历史观,后者是唯心史观E.前者是唯心史观,后者是唯物史观10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能动作用在于()A.它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B.它要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C.它要排除自己经济基础的对立物D.它决定自己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E.它决定自己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水平(二)辨析题(每题5分,共25分)1 唯物主义是可知论,唯心主义是不可知论。
马基模拟3
16. 人民群众这一历史唯物主义概念属于 A. 阶级范畴 B. 经济范畴 C. 永恒范畴
29. 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 A. 劳动对象 B. 生产工具 C. 生产关系 D.
生产力 【标准答案】D
30. 社会基本矛盾有两对,一对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另一对是 A.
既承认社会形态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又承认人的活动的作用的观点,属于 A. 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B. 相对主义观点
C. 诡辩论观点 D. 折衷主义观点 【标准答案】A
2.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 A. 政体 B. 国体 C. 议会机关 D. 政府机关
协和网络教学平台-模拟训练试卷名称《马基测试3》 得分 0 共 100 题 答对 0 题 答错 100 题
共 100 题 共 100 分 计时 90 分钟
第一题 (共 60 题 ,总分 60 分) 1.
7.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B.
走社会主义道路和走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 C.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
先进生产关系和落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B. 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 C.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D. 先进思想和落后思想之间的矛盾 【标准答案】C
31. 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 A. 阶级斗争 B. 改革开放 C. 科学技术革命 D.
21. 就其本质来说,科学既是知识的理论体系,又是 A. 获得知识的社会认识活动 B.
科学家获取知识的方法 C. 产业结构中的一个部门 D. 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形式 【标准答案】A
马基练习卷3
试卷名称《马基练习-03》共100 题共100 分计时60 分钟第一题(共60 题,总分60 分)1. 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 空想社会主义的学说B. 19世纪初期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C. 空想平均共产主义D.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答案( 2 )2. 联系是指一切事物、现象()A. 都有共同点B. 都没有确定的界限C. 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一部分D. 都处于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之中答案( 4 )3.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杜甫《月夜忆舍弟》中的名句。
诗人感到“月是故乡明”,这表明A. 诗人的感受完全是主观的,不具有任何客观基础B. 诗人反映的是认识主体的心理感受,而非认识对象的客观状况C. 审美活动不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D. 并不是所有的认识都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答案( 2 )4.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是A. 前者是辩证法,后者诡辨论B. 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C. 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D. 二者都是辩证法,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答案( 1 )5. 因果联系在本质上是()A. 先后相继的联系B. 引起和被引起的联系C. 相互作用的联系D. 客观必然的联系答案( 2 )6. 有的哲学家认为,因果联系是由于人们多次看到两种现象前后相随而形成的心理习惯。
这种观点是A. 相对主义诡辩论B. 唯物主义决走论C. 唯心主义非决定论D. 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答案( 3 )7. “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意义”是()A. 形而上学的观点B. 唯物辩证法的观点C. 诡辩论的观点D. 相对主义的观点答案( 2 )8. 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既对立又统一的基础是()A. 意识B. 劳动C. 生活资料D. 生产工具答案( 2 )9. 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是()A.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B. 社会分配的原则C. 社会风气的状况D.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答案( 4 )10. 党的群众观点的实质在于坚信( )A. 群众运动都是合理的B. 群众自己解放自己C. 群众都有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D. 群众的意见总是正确的答案( 2 )11.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根本区别在于()A. 感性认识不可靠,理性认识是可靠的B. 感性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理性认识则来源于抽象思维C. 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则反映事物的本质D. 感性认识产生于日常生活,理性认识则产生于科学实验答案( 3 )12. 2001年,报考普通高校不再受年龄和婚否的限制,这不仅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已在向大众化发展,而且体现了终身教育的思想,说明我国正在向学习型社会迈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考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考试一、单选题(共20题,30分)1、"一句话可以使国家兴旺,一句话可以使国家灭亡"的说法是(1.5分)正确答案:AA、否认必然性的非决定论观点B、否认偶然性的宿命论观点C、承认必然性和偶然性统一的辩证法决定论观点D、只承认必然性的机械决定论观点2、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其外部影响因素是( )。
(1.5分)正确答案:CA、生产力的相对落后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发展状况的制约C、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D、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长期性3、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问题上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的哲学依据是(1.5分)正确答案:B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B、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C、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D、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4、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的标志是,1848年2月发表的( )(1.5分)正确答案:BA、《德意志意识形态》B、《共产党宣言》C、《资本论》D、《反杜林论》5、有人说:"童年是一场梦,少年是一幅画,青年是一首诗,壮年是一部小说,中年是一篇散文,老年是一部哲学."从哲学上看,这句话表明(1.5分)正确答案:DA、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B、矛盾贯穿于一切事物之中C、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D、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特点6、1999年,英国剑桥大学发起的评选千年第一思想家的活动中,下列哪一位位列第一名?(1.5分)正确答案:AA、卡尔·马克思B、阿尔伯特·爱因斯坦C、艾萨克·牛顿D、查尔斯·达尔文7、下列哪一位哲学家第一次把世界描写成一个过程?(1.5分)正确答案:CA、柏拉图B、苏格拉底C、黑格尔D、康德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的光明前景。
马基试卷3(选择题)
试卷三一、单项选择题1.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三个基本历史形态是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庸俗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B.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C.奴隶社会时期的唯物主义、封建社会时期的唯物主义、资本主义社会时期的唯物主义D.机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2.国家属于A.经济基础B.上层建筑C.生产关系D.意识形态3.认识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归根结底是由于A.科学家们不断的创造发明B.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不断发展C.社会实践的需要D.人们追求知识的强烈愿望4.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A.事物双方之间的相互斗争B.客观力量的推动C.矛盾双方之间的相互转化D.矛盾双方之间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的相互结合5.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转化是矛盾双方根据一定条件朝着A.各自对立面转化B.同一方向转化C.捉摸不定的方向转化D.逐步消失的方向转化6.人的一切认识都直接来源于A.客观世界B.实践C.经验D.学习理论7.阶级和阶级斗争现象是A.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B.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有现象C.阶级社会的普遍现象D.一切社会的永恒现象8.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B.理论和实践的关系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D.物质和运动的关系9.空间的特性是A.一维性B.二维性C.三维性D.多维性10.假象是指A.正面地直接表现本质的现象B.不存在于客观事物之中的现象C.和本质没有同一性的现象D.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11.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在于A.是否整体地看问题B.是否承认事物在运动C.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D.是否承认事物的变化不仅有量的增减而且有质的变化12.能够证明时间和空间是相对和绝对的统一的自然科学理论有A.引力场、电磁场理论B.原子结构学说C.欧氏几何学D.相对论13.否定之否定仿佛是向出发点的复归,这种观点是A.折衷主义观点B.辩证法观点C.诡辩论观点D.形而上学观点14.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在于是否承认A.世界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B.世界是统一的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中存在是第一性的D.世界是可知的15.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表现为A.它是推动一切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B.它是推动一切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C.它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D.它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16.社会运动的物质基础是A.从事物质生产和人口自我生产的统一体B.阶级和国家C.全民族的统一体D.物质资料生产方式17.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产生A.纯粹是偶然的B.纯粹是必然的C.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辨证统一D.有的是必然的,有的是偶然的18.各种运动形式的区别,主要取决于A.它们不同的复杂程度B.它们不同的稳定性和相互关系C.它们不同的物质基础和特殊矛盾D.人们进行科学研究的不同需要19.党的群众观点就是A.相信群众意见的正确性,群众愿意怎么办就怎么办B.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不需要救世主的恩赐C.相信群众思想的觉悟性,不需要向群众作宣传教育工作D.相信群众运动天然合理,要支持一切群众运动20.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是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B.革命阶级和反动阶级的矛盾C.先进思想和落后思想的矛盾D.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矛盾21.完整意义上的社会革命是指A.思想、文化、技术领域的重大变革B.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政治统治C.统治阶级内部政权的更替D.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的斗争22.或然率是A.可能性在质上的一种科学说明和测定B.可能性在量上的一种科学说明和测定C.必然性的一种科学说明和测定D.偶然性的一种科学说明和测定23.在人类历史上,有两种基本的国家类型,这就是A.民主制国家和君主制国家B.地主阶级国家和资产阶级国家C.总统制国家和内阁制国家D.剥削阶级国家和无产阶级国家24.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共同点是A.都承认世界是主观精神的产物B.都承认世界是客观精神的产物C.都否认世界的物质性D.都否认世界是运动的25.哲学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A.共性和个性的关系B.整体和部分的关系C.内容和形式的关系D.本质和现象的关系26.事物的联系和运动的关系是A.先有联系,后有运动B.先有运动,后有联系C.运动构成联系D.联系过程运动27.区别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在于A.是否受到多数人的拥护B.是否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C.在形式上是否新奇D.先出现的新事物,后出现的旧事物28.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是A.生产资料公有化的程度B.社会财富的分配是否合理C.社会成员是否团结一致D.基本的经济政治制度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29.事物的内容与形式的辨证关系是A.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也决定内容B.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消极服从内容C.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D.形式决定内容,内容反作用于形式30.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是A.矛盾的观点B.一般和个别辨证统一的观点C.发展的观点D.实践的观点3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A.绝对观念B.客观实在C.理念世界D.“原初”物质32.强调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A.认识论的辩证法B.认识论的唯物论C.认识论的唯理论D.认识论的经验论33.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转化是矛盾双方根据一定条件朝着A.各自对立面转化B.同一方向转化C.捉摸不定的方向转化D.逐步消失的方向转化34.“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A.辨证唯物论和旧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C.唯物论和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35.在认识问题上,“跟着感觉走”是A.唯物主义思想的表现B.不可知论思想的表现C.机械唯物论的观点D.否认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36.质和事物的存在是A.相互对立的B.直接同一的C.相互包含的D.相互转化的37.上层建筑根源于经济基础是指A.新经济基础产生后上层建筑会同步地产生和变化B.新经济基础产生后全部上层建筑就一切从头开始C.新上层建筑在其产生中会一概排斥旧上层建筑D.任何上层建筑现象都可以从经济基础中找到根基38.局部性部分质变是由于A.事物内部各部分发展的不平衡性B.事物矛盾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不平衡性C.事物不同发展阶段间的不平衡性D.事物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间的不平衡性39.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矛盾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D.工农之间、城乡之间、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矛盾40.量变是指A.事物的发展从低级到高级B.事物显著的突变C.事物由简单到复杂D.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41.认识的本质是A.主体对客体的改造B.主体对客体的加工C.主体对客体的反映D.主体对客体的作用42.现实性是指A.包含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B.具体事物和现象的存在C.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的确认D.可能性的总和43.辩证法所说的矛盾是指A.人们思维中的自相矛盾B.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C.对立面的相互排斥D.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44.划分阶级的根本标准是人们A.在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B.对产品分配的多少C.在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不同地位D.政治态度和政治立场45.我国农村推广多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之所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在于它遵循了A.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B.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的规律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规律D.阶级斗争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规律一、双向选择题46.在哲学发展史上,辩证唯物主义是属于A.一切劳动阶级的世界观B.无产阶级的世界观C.一切革命阶级的世界观D.新兴阶级的世界观E.科学的世界观47.认识事物量的重要性在于A.能促进事物的数量不断增加B.能促进事物的数量不断减少C.能促进事物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D.能促使认识深化和精确化E.能对实践进行准确、具体的指导48.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过程是A.积极能动的过程B.消极被动的过程C.自发实现的过程D.质的飞跃的过程E.量变渐进的过程49.自由王国是指A.人们已不受自然规律制约B.人们也不受社会规律制约C.人们摆脱了盲目必然性的奴役D.人们不受任何纪律的约束E.人们成为自然、社会和自身的主人50.中国古代的五行说认为金、木、水、火、土是世界本原,这种说法A.科学地解释了物质第一性B.是一种可贵的猜测,包含了合理因素C.十分荒谬,没有意义D.将客观世界只归结为几种物质形态,把问题简单化了E.现在看来属于唯心主义51.正确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是A.带着问题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寻找答案B.背熟基本概念,基本原理C.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D.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E.用什么就学什么,学什么就立即用什么52.人口因素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主要是因为A.人口因素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B.人口因素不是决定社会形态相互代替和产生革命的原因C.人口因素不能决定社会物质文明D.人口因素不能决定社会精神文明E.人口因素不能决定社会的风尚53.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A.属于对抗性矛盾B.属于非对抗性矛盾C.必须通过社会革命来解决D.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来解决E.其矛盾性质是依国情的不同而不同54.下列哪些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A.大多数人的意志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B.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C.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D.阶级斗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E.杰出人物的作用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55.假象表现本质的特点是A.从正面来表现本质B.从反面来表现本质C.从侧面来表现本质D.以直接的方式来表现本质E.以歪曲的方式来表现本质三、多项选择题56.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是A.斗争性是同一性的基础B.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C.没有矛盾的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贯通D.没有矛盾的同一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斗争E.斗争性是相对的,同一性是绝对的57.阶级斗争产生的根源在于A.社会经济关系的冲突B.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D.思想和道德观念的对立E.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58.下列活动中哪些属于社会实践基本形式的具体表现A.医生做手术B.运动员参加比赛C.农民抽水浇地D.警察追捕罪犯E.宇航员探索宇宙奥秘59.有人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十九世纪,到了二十世纪已不适用了,这种说法的错误在于A.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成是封闭的体系B.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成是僵化的教条C.否认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是普遍真理D.否认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E.否认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60.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能动作用在于A.它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B.它要促进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C.它要排除自己经济基础的对立物D.它决定自己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E.它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一、1 B 2 B 3 C 4 D 5 A 6 B 7 C 8 C 9 C1 0 D11 C 12 D 13 B 14 C 15 D 16 D 17 C 18 C 19B 20 A21 B 22 B 23 D 24 C 25 A 26 D 27 B 28 D 29C 30 D31 D 32 A 33 A 34 C 35 D 36 B 37 D 38 A 39C 40 D41 C 42 A 43 B 44 C 45A46 A B 47 D E 48 A D 49 C E 50B D51 C D 52 A B 53 B D 54 B C 55B E56 B C D 57 A B E 58 C D E 59 A B C D E 60A B C。
马基习题 3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 3(附答案)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项选择题1.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A)A.生产方式 B.地理条件 C.社会意识 D.人口因素解析: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2.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它(C)A.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 B.具有历史的继承性C.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3.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A.生产资料所有制 B.产品的分配和交换C.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D.管理者和生产者的不同地位4.“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D)A.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C.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D.物质生产的发展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5.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这说明(C)A.经济基础发展的道路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B.上层建筑的发展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C.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D.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不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规律的制约6.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是(D)A.生产力B.该社会的各种生产关系C.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D.与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7.上层建筑是指(D)A.社会的经济制度B.科学技术C.社会生产关系D.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和设施8.社会形态是(B)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B.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D.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一9.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B)A.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规律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规律D.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规律10.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表现在(C)A.生产力的发展 B.生产关系的变革C.社会形态的更替 D.科技的进步11.社会革命根源于(D)A.人口太多 B.少数英雄人物组织暴动C.先进思想和革命理论的传播 D.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12.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C)A.改变社会主义制度 B.完善社会主义制度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实现社会公平3.“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
马基10套卷
马基10套卷《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期末考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1、哲学基本问题是指( A )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为( A ) 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3、矛盾是指( B )B、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4、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句话的哲学思想是( B )B、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5、不积跬步,无以成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最能说明这句话所包含的哲学道理的是( D ) D、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6、下列关于辩证否定的命题中,不正确的是( D ) D、辩证否定不改变事物的质,只是量上的扩张7、“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
这句话是说( B B、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8、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 B ) B 、实践9、商品经济是( C )C、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 10、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 A ) A、劳动力成为商品11、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包括( B ) B、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12、金融寡头在经济领域的统治主要实现方式是( B ) B、参与制13、经济全球化从本质上看是( B )B、资源配置国际化 14、空想社会主义“提供启发工人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材料”,但不具备( A )A、科学的品格15、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称为( C ) C、社会主义社会二、多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为 ( ABD )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D、科学社会主义2、下列关于真理的表述正确的有( ABCD )A、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B、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C、真理具有绝对性D、真理具有相对性3、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工人的劳动作为具体劳动( AC ) A、生产使用价值 C、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4、影响资本周转速度最关键的因素( AD )A、周转时间 D、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 5、年轻的苏维埃政权建立后,面临着( CD )C、巩固政权的任务D、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的任务四、材料分析题(每题15分)1、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从前,沧州城南有一座临河寺庙 ,庙前有两尊面对流水的石兽, 据说是“镇水” 用的。
马基期末试题及答案
马基期末试题及答案题目:马基期末试题及答案(正文开始)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是马基维利亚提出的基本观点?A. 道德与政治是分离的。
B. 人性本恶。
C. 君主应该保持仁慈和慈爱。
D. 政治权力来源于上帝。
答案:B2. 马基维利亚对于政治的定义是什么?A. 政治是一种伦理学问题。
B. 政治是为了达到普遍幸福而存在的活动。
C. 政治是实现权力的手段。
D. 政治是一种社会契约。
答案:C3. 马基维利亚的主要著作是哪一本?A. 《国家论》B. 《道德原理》C. 《政治学纲要》D. 《社会契约论》答案:A二、问答题1. 马基维利亚对于道德与政治的关系持有什么观点?答:马基维利亚认为道德与政治是分离的,政治活动应该超越个人的道德准则。
他主张君主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行使权力,而不受道德约束。
2. 马基维利亚认为君主应该具备哪些特质?答:马基维利亚认为君主应该具备智慧、勇气、决断力和灵活性等特质。
君主需要能够适应不同的情况,灵活运用手段来保持自己的权力。
三、论述题马基维利亚的政治观点引发了广泛的争议,他的思想对于现代政治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马基维利亚坚信政治权力来源于实际力量,而不是上帝。
他强调政治的现实性和功利性,认为君主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行使权力,追求国家的稳定和自身的统治。
马基维利亚认为君主应该具备智慧、勇气、决断力和灵活性等特质。
君主需要能够适应不同的情况,灵活运用手段来保持自己的权力。
他主张君主应该高度集中政治权力,通过强力统治来维持国家的稳定和秩序。
然而,马基维利亚的政治观点也受到了批评。
有人认为他的观点过于冷酷无情,忽视了人性的善良和道德的重要性。
他的政治理念与人权、民主等现代价值观存在冲突。
另外,马基维利亚的政治观点也容易被滥用,可能导致专制和暴力统治。
总之,马基维利亚的政治思想虽然具有争议,但仍然是政治学研究的重要经典之一。
通过对他的思想的研究和思考,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政治权力的本质与运作方式,同时也能够对现代政治现象有更深入的认识。
德诚点本科2022级第三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考试
德诚点本科2022级第三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考试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1848年2月,()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单选题] *A.《共产党宣言》(正确答案)B.《哲学的贫困》C.《反杜林论》D.《德意志意识形态》2.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哲学派别的标准。
[单选题]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正确答案)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D.一元论和二元论3.关于人工智能的说法,以下选项错误的是()。
[单选题] *A.人工智能是人类智能的物化B.人工智能就是把人的部分智能活动机器化C.人工智能是机器人实践活动的产物(正确答案)D.人工智能是人的意识能动性的一种特殊表现4.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
[单选题] *A.相对性C.绝对性D.三维性(正确答案)5.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单选题] *A.动者恒动,静者恒静B.静止时特殊形态的运动(正确答案)C.只有绝对的运动,没有相对的静止D.动即是静,静即是动6.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是一个高度抽象的哲学的概念。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单选题] *A.普遍性B.特殊性C.科学性D.客观实在性(正确答案)7.有人认为,既然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外部世界的反映,那么人脑海里的“鬼”“神”意识就是对外在世界上鬼、神真实存在的反映。
这种观念的错误在于()。
[单选题] *A.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B.把意识看成是物质的产物C.认为意识是对存在的直观反映(正确答案)D.混淆了人类意识自然演化的阶段8.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
[单选题] *B.运动性C.物质性(正确答案)D.客观性9.“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橘逾淮为枳说明了()。
[单选题] *A.事物的发展变化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正确答案)B.事物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来实现的C.任何实体事物都是普遍联系之网上的一个网结D.事物的变化和发展是一个过程10.事物之所以能够转化,是由于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具有()。
马基考试题型.doc(模拟试题)
考试题型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特点是()①直观性②机械性③不彻底性④相对性2、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继承的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内核”是()①唯物主义②辩证法③可知论④认识论3、“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说的是()①时间的客观性②时间的无限性③时间的一维性④时间的可变性4、“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这种观点属于()①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②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③庸俗唯物主义物质观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5、辩证唯物主义认为,静止是指()①物体处于绝对不动状态②物体处于不可捉摸状态③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④运动的外在表现形式6、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是()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②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③一分为二的方法④实事求是,解放思想7、唯物辩证法认为,否定之否定过程是()①事物经过两次否定重新回到原来的出发点的运动②甲变乙、乙变丙、丙变丁......的无穷发展③事物经过两次否定达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④事物在原有基础上的周而复始的循环8、由于机遇,科学家获得了新成果,这是()①纯粹偶然的巧合②纯粹必然的结果③偶然中隐藏着必然④命运的安排9、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①感觉——知觉——表象②概念——判断——推理③实践——认识——实践④认识——实践——认识10、承认真理的客观性,也就必然承认()①真理的绝对性②真理的阶级性③真理的相对性④真理的有用性1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 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D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12、价值规律是通过商品交换中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表现出来的。
这说()A 必然性通过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B 必然性可以转化为偶然性C 事物的发展是由量变向质变转变的过程D 事物的发展是由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的过程13、世界上惟一不变的是变化。
大学马克思哲学考试(习题卷3)
大学马克思哲学考试(习题卷3)第1部分:单项选择题,共62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单选题]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不包括以下哪位?A)昂利·圣西门B)沙尔·傅立叶C)罗伯特·欧文D)托马斯·莫尔答案:D解析:2.[单选题]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
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A)变是世界的本原B)世界上只有变.没有不变C)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D)变与不变是绝对对立的答案:C解析:3.[单选题]马克思主义认为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不包括( )A)表象B)概念C)判断D)推理答案:A解析:4.[单选题]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 )。
A)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B)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C)关于科学的世界观D)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世界观答案:B解析:5.[单选题]“万物皆备于我”是( )。
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C)唯心主义辩证法的观点D)形而上学的观点答案:A解析:6.[单选题]经济基础是生产关系的总和,这个“总和”是指D)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的总和答案:B解析:7.[单选题]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 ( )。
A)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B)剥削阶级代表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C)思想动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D)杰出的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答案:A解析:8.[单选题]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是指矛盾的( )A)同一性B)斗争性C)统一性D)辩证性答案:B解析:9.[单选题]“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是真理”,这是( )A)混淆了真理性认识与一般认识的错误观点B)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C)混淆了真理的客观性与规律的客观性D)一切唯物主义的真理观答案:A解析:10.[单选题]实践的客体是( )A)绝对精神的对象化B)进入主体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C)人的意识的创造物D)客观物质世界答案:B解析:11.[单选题]第一个国际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A)共产主义者同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选 (共 60 题,总分 60 分)1. 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和“不及”。
这在哲学上符合∙ A. 内因和外因关系的原理∙ B. 量变和质变关系的原理∙ C. 重点论和两点论相统一的原理∙ D. 认识和实践相统一原理答案( 2 )2. “英雄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历史”这个观点的实质是( )∙ A. 历史唯物主义∙ B. 历史主义∙ C. 历史唯心主义∙ D. 自然主义答案( 3 )3. 生产方式是(?)∙ A. 人和物的统一∙ B. 社会和自然的统一∙ C.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D.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答案( 3 )4. 生产力中的劳动者是指∙ A. 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人∙ B. 从事体力劳动的人∙ C. 从事脑力劳动的人∙ D. 经济上不占统治地位的人答案( 1 )5. 宗教是()∙ A. 人们愚昧无知的一种盲目信仰∙ B. 人类知识的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 C. 少数人对多数人的精神骗局∙ D. 统治人的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人们头脑中虚幻的、颠倒的反映答案( 4 )6. 矛盾的基本属性是∙ A. 普遍性和特殊性∙ B. 斗争性和同一性∙ C. 绝对性和相对性∙ D. 变动性和稳定性答案( 2 )7. 哲学是∙ A. 关于自然界和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B.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 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世界观∙ D. 世界观的理论体系答案( 4 )8. 自然科学属于现代生产力系统的∙ A. 实体性因素∙ B. 渗透性因素∙ C. 准备性因素∙ D. 运筹性的综合因素答案( 2 )9. 资本的实质是()∙ A. 购买生产资料的货币∙ B. 购买劳动力的货币∙ C. 购买商品的货币∙ D. 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答案( 4 )10. 质量互变规律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A. 方向和道路∙ B. 形式和状态∙ C. 源泉和动力∙ D. 必然和偶然答案( 2 )11. 矛盾斗争性的无条件是指()∙ A. 矛盾斗争性不需要任何条件∙ B. 矛盾斗争性不受特定条件的限制∙ C. 矛盾斗争性既受特定条件限制又能打破这些条件的限制∙ D. 矛盾斗争性可以脱离矛盾的同一性对事物发展起推动作用答案( 3 )12. 马克思根据人的发展状况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三大社会形态。
这三大社会形态是(?? )∙ A. 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 B. 无阶级社会、过渡性社会、阶级社会∙ C. 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产品经济社会∙ D. 原始公有制社会、私有制社会、共产主义公有制社会答案( 1 )13.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B. 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C. 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间的矛盾∙ D. 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答案( 4 )14. 社会规律同自然规律的共同点是()∙ A. 都是不包含偶然性的必然过程∙ B. 都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物质运动过程∙ C. 它们的实现都需要通过人的实践活动∙ D. 它们的实现都不需要通过人的实践活动答案( 2 )15. 个人社会价值的大小决定于他()∙ A. 社会地位的高低∙ B. 拥有财富的多少∙ C. 工作能力的强弱∙ D. 对社会贡献的大小答案( 4 )16.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根本目的是∙ A. 改变无产阶级及其他劳动群众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 B. 彻底打碎旧的资产阶级国家机器∙ C. 解放和初级生产力的发展∙ D. 实现共产主义答案( 3 )17. 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 A. 阶级斗争∙ B. 改革开放∙ C. 科学技术革命∙ D. 社会基本矛盾答案( 4 )18. 跨国公司是由()∙ A. 联合国有关机构出资建立起来的∙ B. 原料出口国共同投资建立起来的∙ C. 一国的或以一国的垄断组织为主建立起来的∙ D. 多个国家的垄断组织共同建立起来的答案( 3 )19. 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是通过(? ) ∙ A. 对人们心理素质的影响来实现的∙ B. 对生产过程的影响来实现的∙ C. 对社会制度的决定性作用来实现的∙ D. 对人的身体素质的影响来实现的答案( 2 )20. 承认真理的客观性,也就是承认()。
∙ A. 真理的相对性∙ B. 真理的绝对性∙ C. 真理标准的不确定性∙ D. 真理与事物的同一性答案( 2 )21.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需要用( )∙ A. 人类自身的发展来证明∙ B. 具体科学的长期和持续发展来证明∙ C. 世界运动的规律性来证明∙ D. 哲学的长期和持续的发展来证明答案( 3 )A. 2B. 2C. 4D. 4A.B.C.D.24. 小灵.小敏在参加冬令营活动时迷路,天色渐晚,想点火求救,却找不到火源。
情急之下,他们决定运用所学知识自己制造火源。
于是,他们找来几段干稻草,用随身携带的药棉裹.封住两头,放在木板上,以另一块小板压住,朝一个方向不断转动。
当稻草碾碎,闻到焦味时,将棉条断开,稻草遇氧而燃,终获救脱险。
小灵.小敏取火成功表明,要解决实际问题就必须∙ A. 理论与实际结合,学以致用∙ B. 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C. 善于抓住重点∙ D. 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答案( 1 )25. 科学的发展受多种社会因素的制约,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 A. 物质生产发展水平的高低∙ B. 哲学指导思想的正确或错误∙ C. 政治上的民主或专制∙ D. 意识形态的先进或落后答案( 1 )26.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 A. 可感性∙ B. 具体性∙ C. 客观实在性∙ D. 真实性答案( 3 )27.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是∙ A. 剩余价值理论∙ B. 资本流通理论∙ C. 劳动价值理论∙ D. 经济危机理论答案( 3 )28. 盆景艺术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巧妙结合。
它以特有的艺术魅力美化人的生活,陶冶人的情操,给人以美的感受。
附石式盆景把树木和山石有机地融合为一个整体,提高了景物的观赏价值,体现了盆景艺术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魅力。
这表明艺术创作必须∙ A. 注重量的积累∙ B. 运用合理想象∙ C. 提升感性认识∙ D. 重视实践作用答案( 2 )29. 人和社会的存在方式是()∙ A. 物质∙ B. 运动∙ C. 精神∙ D. 实践答案( 4 )30. 认识的主体是()。
∙ A. 人∙ B. 具有意识的人∙ C. 具有社会性的人∙ D. 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答案( 4 )31.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时间是指∙ A. 物质运动的广延性∙ B. 物质运动的规律性∙ C. 物质运动的永恒性∙ D. 物质运动的持续性答案( 4 )32. 2006年7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是我国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的时间,这种选举从哲学上看属于∙ A. 认识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B. 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C. 政治活动∙ D. 科学实验活动答案( 2 )33. 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是()∙ A. 国家政权∙ B. 党派组织∙ C. 社群组织∙ D. 法律设施答案( 1 )34. 物质资料生产中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和是∙ A. 生产方式∙ B. 生产资料∙ C. 不变资本∙ D. 生产关系答案( 2 )35. 在资本主义工资形式上,工人的全部劳动都表现为()∙ A. 必要劳动∙ B. 剩余劳动∙ C. 无酬劳动∙ D. 抽象劳动答案( 1 )36. 矛盾的转化是()∙ A. 向任何一个方面转化∙ B. 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C. 由坏向好转化∙ D. 由低级向高级转化答案( 2 )37. 马克思指出:“不管生产力发生了什么变化,同一劳动在同样的时间内提供的价值量总是相同的。
但它在同样的时间内提供的使用价值量会是不同的:生产力提高时就多些,生产力降低时就少些。
”这表明,提高劳动生产率会使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和个别商品的价值量发生变化,即∙ A. 商品数量增加,个别商品的价值量增大∙ B. 商品数量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总价值量增大∙ C. 商品数量增加,个别商品的价值量不变∙ D. 商品数量增加,个别商品的价值量减少答案( 4 )38. 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是∙ A. 是否承认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 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 是否承认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D. 是否承认上层建筑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答案( 2 )A.B.C.D.A.B.C.D.A.B.C.D.A.B.C.D.A.B.C.D.A.B.C.D.A.B.C.D.A.B.C.D.A.B.C.D.A.B.C.D.A.B.C.D.A.B.C.D.A.B.C.D.A.B.C.D.A.B.C.D.A.B.C.D.A.B.C.D.A.B.C.D.A.B.C.D.A.B.C.D.A.B.C.D.A.B.C.D.正确错误正确错误正确错误正确错误正确错误正确错误正确错误正确错误正确错误正确错误正确错误正确错误正确错误正确错误正确错误正确错误正确错误正确错误正确错误正确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