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电流和电路知识点总结
电流和电路知识点总结PPT
![电流和电路知识点总结PPT](https://img.taocdn.com/s3/m/efe53e54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36.png)
推导结论
电阻越大,电流越小;电压越高,电 流越大。功率与电流和电压成正比。
功率P等于电流I与电压U的乘积,即 P=UI。功率的单位是瓦特(W)。Biblioteka 联并联电路特点分析串联电路特点
各电阻依次连接在一起,形成一 个环路。串联电路中各电阻上的 电流相等,总电压等于各电阻上
电压之和。
并联电路特点
接地保护
3 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接
地,以防止外壳带电而发 生触电事故。
电气设备维护保养重要性
延长使用寿命
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维护保养, 可以延长其使用寿命,减少更换
设备的频率和成本。
预防故障
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 ,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故
障隐患,防止故障的发生。
保障安全运行
通过对电气设备的维护保养,可 以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减少
各电阻并列连接在一起,形成多个 支路。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压相等 ,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应用实例
家庭电路中,灯泡、插座等用电器 通常采用并联方式连接;而电子设 备中,某些元件可能需要采用串联 方式进行连接。
Part
04
磁场与电磁感应
磁场产生原因及性质描述
磁场产生原因
电流、磁铁和运动的电荷都会产生磁场。磁场是一种物理场,对放入其中的磁性物质有 力的作用。
特点
交流电的方向随时间呈周期性变化,通常为正弦波形。其电压和电流的有效值、频率和相位是描述交 流电的主要参数。
直流电产生过程及特点
产生过程
直流电可以通过电池、太阳能电池等电 源产生。在电池中,化学反应导致电子 从负极流向正极,从而产生电流。
VS
电流与电路知识点
![电流与电路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bad3335192e45361066f5a7.png)
知识点一:两种电荷1、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带电体可以吸引不带电的物体。
摩擦起电的原因: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
失去电子的带正电。
得到电子的带负电。
2、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正电荷用“+”号表示。
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负电荷用“—”号表示。
“玻正橡负,丝负毛正”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相吸的(1)带异种电荷(2)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
相斥的一定都带电,带同种电。
5、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
单位:库仑,简称库,符号C 。
最小的电荷叫元电荷(一个电子所带的电荷)用e表示;e=1.60×10-19C;【1】把一个轻质的小球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相互排斥,则这个小球()A.一定不带电B.一定带负电C.一定带正电D.可能不带电【2】有A、B两个带电体,若A与B相互排斥,而A又与带正电的C相互吸引,那么A一定带_______电,B与c一定能相互_______。
【3】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上正电荷,这是因为()A.有电子发生了转移B.有原子核发生了转移C.摩擦创造了正电荷D.摩擦创造了负电荷2【4】用塑料梳子在干燥的头发上梳几下,梳子上会带电,经检验梳子带的是负电荷。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梳子得到了一些电子B.梳子失去了一些电子C.梳子失去了一些原子核D.摩擦创造了电荷6、验电器⑴用途: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⑵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⑶用法:在验电器不带电的情况下,把要检验的物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如果两金属箔片张开,就说明物体带电,否则不带电。
⑷原理:金属箔带上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
1、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
常见导体:金属、石墨、人体、水及酸碱盐溶液。
导电原因:导体中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动的电荷。
2、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初中物理电流电路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中物理电流电路知识点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1f98e1ac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f6.png)
初中物理电流电路知识点总结归纳电流电路是物理学中的重要内容,我们在初中物理学习中也接触到了一些电流电路的基础知识。
本文将对初中物理电流电路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概念。
一、电流和电路1. 电流的定义:电流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数量,用I表示,单位是安培(A)。
2. 电路的概念:电路是由电源、导体和电器(如电灯、电阻等)组成的闭合路径,它可以让电荷在其中流动。
二、电流的表示方法1. 电流的方向:按照电流的流向,可以分为直流和交流。
直流电流的方向始终不变,而交流电流的方向会周期性地改变。
2. 电流的大小:电流的大小受到电压和电阻的影响,根据欧姆定律,电流的大小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三、串联与并联电路1. 串联电路:串联电路是指多个电器依次连接在同一条路径上。
在串联电路中,电流保持不变,电压分配等于总电压,电阻等于各个电器电阻之和。
2. 并联电路:并联电路是指多个电器同时连接在导线上。
在并联电路中,电压保持不变,电流分配等于总电流,电阻按倒数求和。
四、电阻和电阻率1. 电阻的概念:电阻是导体阻碍电流通过的特性,用R表示,单位是欧姆(Ω)。
2. 电阻的计算:根据欧姆定律,电压等于电流乘以电阻,可以用R=U/I来计算电阻。
3. 电阻的影响因素:电阻的大小取决于导体材料、导体的长度和导体的横截面积。
电阻率是一个材料的特性,用ρ表示,单位是Ω·m。
五、欧姆定律和功率1.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是描述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关系的基本定律,它可以表示为U=IR。
2. 功率的概念:功率是描述电能转化速率的物理量,用P表示,单位是瓦(W)。
功率等于电压乘以电流,可以用P=UI计算。
六、电路的能量转化和效率1. 电路中的能量转化:电路中的能量转化包括电能转化为热能、光能、机械能等。
在电路中,电灯发光、电热丝发热等都是能量转化的例子。
2. 电路的效率:电路的效率是指电能的输出与输入之比,高效率的电路能够最大程度地转化电能,减少能量损耗。
(word完整版)电流和电路知识点总结,推荐文档
![(word完整版)电流和电路知识点总结,推荐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8c1e8c50c77da26924c5b0cc.png)
电流和电路一、电荷1 、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荷;换句话说,带电体拥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2、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3、摩擦起电的实质:摩擦起电其实不是创生了电,而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失去电子的带正电;获取电子的带负电。
二、两种电荷:1、把用丝绸摩掠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电子从玻璃棒转移到丝绸。
2、把用毛皮摩掠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电子从毛皮转移到橡胶棒。
3、根本性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4、带电体排斥带同种电荷的物体;带电体吸引带异种电荷的物体和轻小物体。
例: 1、A 带正电, A 排斥 B , B 必然带正电;2、A 带正电, A 吸引 B , B 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
〔 A、 B 都是轻小物体〕三、验电器1、用途:用来检验物体可否带电;从验电器张角的大小,能够大概的判断带电体所带电荷的多少。
2、原理:利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电荷;单位:库仑〔 C〕简称库;四、电荷量〔电荷〕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五、原子的结构质子〔带正电〕原子核原子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所有电子总合带的负电荷数在数量上相等,整个院子呈中性,原子对外不显带电的性质。
六、元电荷-191、最小的电荷叫做元电荷,用符号 e 表示, e=1.6*10C。
七、导体、绝缘体1、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石墨、酸碱盐溶液;2、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玻璃、塑料、陶瓷、油、空气等;3、导体和绝缘体在必然条件下能够互相变换;比方: 1、干木头〔绝缘体〕、湿木头〔导体〕 2、玻璃平时是绝缘体、加热到红炽状态〔导体〕。
5.2 电流和电路一、电流1、电荷的定向搬动形成电流;〔电荷包括正电荷和负电荷定向搬动都能够形成电流〕3 、规定:正电荷定向搬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负电荷定向搬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尤其注意电子是负电荷,电子的搬动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4、在电源外面,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流向用电器,再回到负极;5、二极管是半导体,拥有单导游电性,即电流只能从它的一端流向另一端,不能够反向流动。
电路与电流知识点总结
![电路与电流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01a2ca0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2a.png)
电路与电流知识点总结电路是指导电子器件之间的联系,使电子器件能够正常工作的一种物理结构。
在现代社会,电路技术已经应用到各个领域,包括通讯、计算机、医疗、能源等。
因此,对电路与电流知识的掌握非常重要。
本文将对电路与电流的相关知识进行总结,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重要的物理概念。
一、电路的基本概念1. 电路的定义电路是由电子器件(例如电阻、电容、电感、电源等)和导线连接而成的物理结构。
它可以分为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两种类型。
直流电路是指电流的方向保持不变的电路,而交流电路是指电流的方向随时间变化的电路。
2. 电路元件电路元件是构成电路的基本部件,包括电阻、电容、电感、电源等。
电阻是电路中消耗电能的元件,电容是电路中储存电能的元件,电感是电路中储存磁能的元件,电源是为电路提供电能的元件。
3. 电路的基本参数电路的基本参数包括电压、电流、电阻、功率等。
电压是电路中的电势差,单位是伏特;电流是电路中流动的电荷数,单位是安培;电阻是电路中阻碍电流流动的元件,单位是欧姆;功率是电路中产生或消耗的能量,单位是瓦特。
二、电流的基本概念1. 电流的定义电流是指在导体中自由电荷的移动形成的一种现象。
电流的大小与导体中的自由电荷数量、电荷的运动速度和电荷的运动方向有关。
2. 电流的类型根据电流的方向和大小的不同,电流可以分为直流和交流两种类型。
直流电流的方向保持不变,而交流电流的方向随时间变化。
3. 电流的计算电流的大小可以通过欧姆定律来计算。
欧姆定律表示电流与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即I=V/R,其中I代表电流,V代表电压,R代表电阻。
4. 电流的单位电流的单位是安培,符号是A。
安培是通过1欧姆的电阻,施加1伏特的电压时所产生的电流。
三、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1. 罗尔定律罗尔定律是电路分析中的基本定律之一,它表示电路中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罗尔定律可以通过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来推导。
2. 基尔霍夫定律基尔霍夫定律是电路分析中的另一个基本定律,它表示电路中电流的守恒和电压的守恒。
电流和电路、电压、电阻、欧姆定律知识点
![电流和电路、电压、电阻、欧姆定律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a2d4c57be23482fb5da4c07.png)
电流和电路知识点一、电荷1、物体有了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2、用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二、两种电荷:1、用绸子摩擦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电荷;2、把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3、基本性质:同种电荷相互,异种电荷相互 ;三、验电器1、用途:用来检验物体 ;2、原理: ;四、电荷量(电荷)1、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2、电荷的单位:库仑(C)简称库;五、元电荷:1、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组成;2、把最小的电荷叫元电荷(一个电子所带电荷)用e表示;e=1.60×10-19C;3、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总共所带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六、摩擦起电1、原因:不同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 ;2、摩擦起电的实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生了电,而是电子从一个物体到了另一个物体,失去电子的带电,得到电子的带电;七、导体和绝缘体1、善于导电的物体叫 ;如: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2、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如:橡胶、玻璃、塑料、陶瓷、油等;3、金属导体靠导电,酸碱盐溶液靠导电;4、导体和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如:八、电流1、电荷的移动形成电流;2、能够供电的装置叫电源。
干电池的碳棒为极,锌筒为极;3、规定:为电流的方向(负电荷定向移动方向和电流方向相反);4、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极流向极;九、电路用导线将、、连接起来就组成了电路;1、电源:提供持续电流,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成 ;2、用电器:消耗电能,把转化成其它形式的能(电灯、电风扇等)3、导线:输送电能的;4、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十、电路的工作状态1、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2、开路:某处断开的电路;3、短路:用导线直接将电源的正负极连通;十一、电路图及元件符号:画电路图时要注意:整个电路图是长方形;导线要横平竖直;元件不能画在拐角处。
十二、串联和并联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叫串联;特点:电流只有条路径;各用电器互相影响; 把电路元件并列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并联电路;特点:电流有条路径;各用电器互不影响,一条支路开路时,其它支路仍可为通路;常根据电流的路径判断串、并联:从电源的正极开始,沿电流方向走一圈,回到负极,则为串联,若出现分支则为并联;十三、电路的连接方法1.在连接电路前应将开关 ; 2、线路简捷、不能出现交叉;3、连出的实物图中各元件的顺序一定要与电路图保持一致;4、一般从电源的正极起,顺着电流方向,依次连接,直至回到电源的负极;5、并联电路连接中,连接时找准分支点和汇合点。
物理知识点总结电路与电流
![物理知识点总结电路与电流](https://img.taocdn.com/s3/m/229c92b1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eb.png)
物理知识点总结电路与电流电路与电流是物理学中的重要知识点之一,涉及到电的运动和传导。
本文将对电路与电流的基本概念、规律和应用进行总结。
一、电路基本概念1.1 电路定义电路是由电源、导线和电器元件组成的闭合路径,用于电流的传导和电能的转换。
1.2 电路元件电路中常见的元件包括电源、导线、开关、电阻、电容、电感等。
1.3 电路符号为了方便表示电路元件和连接关系,电路中常用特定的符号表示各种元件,如电源用符号“V”表示,电阻用符号“R”表示等。
二、电流的定义与特性2.1 电流的定义电流指单位时间内流经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用符号“I”表示,单位是安培(A)。
2.2 电流的特性(1)电流的大小与通过导体的电荷量成正比,与单位时间成反比。
(2)电流的方向由正电荷流动的方向决定,约定正电荷流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正方向。
(3)在闭合电路中,电流沿着闭合回路的路径流动,形成电流环路。
三、欧姆定律与电阻3.1 欧姆定律的表述欧姆定律是描述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关系的基本规律,它的数学表述为U=IR,其中U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R表示电阻。
3.2 电阻的特性(1)电阻决定了电流在电路中的流动情况,是电路中的阻碍因素。
(2)电阻与电流成正比,与电压成反比。
(3)电阻的大小由材料的导电性能和几何形状决定。
四、串联与并联电路4.1 串联电路串联电路是指多个电器元件依次连接在一条回路上,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可以流动。
4.2 并联电路并联电路是指多个电器元件同时连接在电路中,电流在各个元件之间分流。
4.3 串并联混合电路实际电路常常是串联与并联的复合结构,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电路连接方式。
五、电流与功率5.1 电流与电功率的关系电流在电路中流动时会产生功率,功率定义为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用符号“P”表示。
5.2 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有功功率是指电路中有用的功率,用于做功的部分;无功功率是指电路中耗散的功率,无效能的部分。
5.3 电功率的计算公式电功率的计算公式为P=UI,其中U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
电流与电路知识点总结
![电流与电路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c515c70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4b.png)
电流与电路知识点总结一、电流1、电流的形成电流是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
要形成电流,首先要有能自由移动的电荷,比如金属中的自由电子、电解液中的正负离子等。
其次,这些电荷需要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定向移动。
2、电流的方向物理学中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在金属导体中,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在电源外部,电流从电源的正极经过用电器流向负极;在电源内部,电流从电源的负极流向正极。
3、电流的大小电流的大小用电流强度来表示,简称电流。
电流的定义式为:I =Q/t,其中 I 表示电流,Q 表示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t 表示通过这些电荷量所用的时间。
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常用的还有毫安(mA)和微安(μA),1A = 1000mA,1mA =1000μA。
4、电流表电流表是测量电流的仪器。
在使用电流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
(2)电流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
(3)被测电流不能超过电流表的量程。
在无法估计被测电流大小的情况下,应先选用大量程进行试触。
(4)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否则会烧坏电流表和电源。
二、电路1、电路的组成一个完整的电路通常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四部分组成。
(1)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如电池、发电机等。
(2)用电器:消耗电能的装置,如灯泡、电动机、电阻等。
(3)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4)导线:连接电路中的各个元件,输送电能。
2、电路的三种状态(1)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电路中有电流通过。
(2)断路:某处断开的电路,电路中没有电流通过。
(3)短路:分为电源短路和用电器短路。
电源短路是指不经过用电器,直接用导线将电源的正负极连接起来,会烧坏电源,是绝对不允许的。
用电器短路是指电流不经过某个用电器,而从导线直接流过,该用电器不工作,但一般不会损坏电源。
3、电路图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做电路图。
电流和电路知识总结
![电流和电路知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962b7dbce2f0066f5332266.png)
二. 知识点分析:(一)电荷1. 电荷的种类:电荷有两种正电荷和负电荷。
人们把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把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核外电子带负电。
由于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数相等,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2. 电量:电荷的多少叫电量。
电量的单位是库仑,符号是C。
6.25×1018个电子的电量为1库仑。
3. 使物体带电的方法:(1)摩擦起电:两个原子核束缚电子本领不同的物体在相互摩擦时,原子核束缚电子能力较弱的物体的一些电子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使自身因缺少电子带正电,使对方因有了多余电子而带负电。
可见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而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2)接触起电:物体与已带电荷的带电体接触,物体就会带上与带电体同种的电荷。
(3)感应起电:感应起电是利用静电感应现象来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静电感应:不带电的金属导体内有许多自由电子,通常情况下这些自由电子的分布是均匀的,所以导体不论哪端都不带电。
如图1所示,如果我们用另一个带正电物体C移近导体的A端,由于C的正电荷对导体中自由电子的吸引作用,其他部分自由电子被吸引到A端来,使A端多余电子带负电,B端缺少电子带正电。
但整个金属导体仍不带电,要实现使其带电必须进行第二步,具体做法有两种:①分离法:如图2所示,先应A、B分离,然后移开带电体C。
这样可以使A、B带上等量异种电荷。
②接地法:如图3若导体不能分离,可用接地法。
先用手接触一下导体,即是将导体与地接通一下。
地球的一些自由电子立即与B端正电荷中和,断开与地连接后,整个导体多余电子,因而带与C相异电荷。
这个方法必须注意:先用手接触一下导体的一端(不一定非在B端),这个“一下”包括接触然后断开;最后才能移走带电体C,否则导体不可能感应起电。
导体最终所带电荷性质与用来感应的电弧性质和接地点有关。
物理学复习电流和电路的基本知识
![物理学复习电流和电路的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de936233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9b.png)
物理学复习电流和电路的基本知识电流和电路的基本知识电流和电路是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对于理解和应用电学现象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流和电路的基本知识,包括电流的定义、电路元件和电路的分类等。
一、电流的定义及基本特性电流是电荷在导体中的流动,是描述电荷与时间的关系。
通常用字母“I"表示,单位是安培(A)。
正电荷的流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同,而负电荷的流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电流的强度与流过导体截面的电荷量和时间成正比。
在电路中,电流的强弱通过电压差驱动。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与电压和电阻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即I = U/R,其中I为电流强度,U为电压,R为电阻。
这个定律揭示了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并指导了电路的设计和分析。
二、电路元件的分类电路元件是电路中的基本构成单元,按照其功能和特性可以分为三类:电源、负载和开关。
1. 电源: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可以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并保持电压差。
常见的电源有电池、发电机、电网等。
电源的正负极性决定了电流的方向。
2. 负载:负载是利用电流执行某种任务的装置。
负载可以是灯泡、电动机、电热器等,它们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如光能、机械能、热能)的设备。
3. 开关:开关是控制电流通断的装置,可以控制电路的开闭状态。
开关有手动开关和自动开关两种类型,常见的手动开关是电路切换器,而自动开关包括继电器和开关电路等。
三、电路的分类电路是由电路元件连接而成的导电路径。
根据电路中元件的连接方式,电路可以分为串联电路、并联电路和混合电路。
1. 串联电路:串联电路中的元件按照一条路径连接,电流依次通过每个元件。
串联电路中的电阻相加,电压分配依据欧姆定律。
串联电路常用于需要多个元件依次工作或用于加强电阻效果的电路设计。
2. 并联电路:并联电路中的元件同时连接在电路中,电流在各个元件之间分流。
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倒数之和等于总电阻的倒数,电压相同。
并联电路常用于多个元件并行工作或需要增大电流的电路设计。
物理电流和电路知识点
![物理电流和电路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e255bdd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e3.png)
物理电流和电路知识点1. 电流的基础概念- 电流定义:电流(I)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流量。
- 单位:安培(A)。
- 方向:电流的方向是正电荷移动的方向。
2. 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电压(V):电势能的差异,是推动电荷移动的力量。
- 欧姆定律:V = IR,其中R是电阻,I是电流,V是电压。
3. 电阻- 定义:电阻(R)是阻碍电流流动的程度。
- 单位:欧姆(Ω)。
- 影响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4. 串联和并联电路- 串联电路:电阻器首尾相连,电流只有一条路径。
- 并联电路:电阻器头尾相对连接,电流有多条路径。
- 串联电阻的总电阻:R总 = R1 + R2 + ... + Rn- 并联电阻的总电阻:1/R总 = 1/R1 + 1/R2 + ... + 1/Rn5. 电路元件- 电源:提供电压的设备,如电池、发电机。
- 电阻器:限制电流的组件。
- 电容器:存储电能的组件,能在电路中储存和释放电荷。
- 电感器:对电流变化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组件。
6. 交流电(AC)与直流电(DC)- 直流电:电流方向恒定不变的电流。
- 交流电:电流方向周期性变化的电流。
7. 电路分析-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节点处电流的总和为零。
-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闭合回路中电压的总和为零。
8. 电磁感应- 法拉第定律:通过闭合回路的电动势与穿过回路的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
- 洛伦兹力:电荷在磁场中受到的力,F = q(v × B),其中q是电荷,v是电荷的速度,B是磁场。
9. 电磁波- 电磁波是由变化的电场和磁场组成的波动现象。
- 电磁波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10. 电路的实际应用- 家庭电路:包括照明、插座等。
- 工业电路:用于驱动机械设备。
- 电子设备:如计算机、手机等。
以上是物理电流和电路的基本知识点,涵盖了电流的定义、电路的基本组成、电路分析方法以及电磁现象等。
这些知识点是理解和设计电路的基础,对于学习电子工程和物理学至关重要。
电流和电路知识点总结7篇
![电流和电路知识点总结7篇](https://img.taocdn.com/s3/m/38d159a1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53.png)
电流和电路知识点总结7篇电流和电路知识点总结7篇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够使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总结吧。
总结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电流和电路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电流和电路知识点总结1常识物理:自然界中只有正负两种电荷。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
那么接下来老师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之电流和电路,希望同学们能认真记忆了。
电流和电路1. 通过摩擦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带电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2. 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
单位:库仑(c)元电荷是最小的电荷e=1.6×10—19 原子有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
通常情况下原子核带的正电荷和核外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数量相等,不显电性,但是得到电子就显负电,失去电子就显正电。
3. 电荷(正电荷或者负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正电荷定向移动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
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用电器是消耗电能的装置,开关控制电路的通和断,导线连接电路作用。
4. 在电源外部:电流方向从电源正极到用电器再到负极,在电源内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负极流向正极。
5. 通路:处处接通的电路,用电器正常工作。
开路:断开的电路,电路中没有电流,用电器不能工作。
短路: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两端。
6. 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金属靠自由电子导电,酸碱盐溶液靠正负离子导电。
7. 电流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用I 表示。
单A) 1A=1000 m A 1m A=1000uA8. 电流表使用注意(两要两不要):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②电流从“+”接线柱流进电流表,从“—”接线柱流处电流表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④绝对不要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的两端。
还应该注意:①使用电流表前,应该观察电流表指针是否指零,若不指零,应先调零②用试触法选择量程,要从大量程的接线柱开始。
电流与电路知识点归纳
![电流与电路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5c476d33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bc.png)
电流与电路知识点归纳电流与电路知识点一:电荷1、电荷及其性质: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物体的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
)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①摩擦起点:摩擦过的物体带了电。
②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带了电。
如带电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使之带电。
③感应带电:由于带电体的作用,使带电体附近的物体带电。
3、两种电荷:正电荷: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失去了电子负电荷:规定: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得到了多余的电子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5、验电器: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
6、电荷量:定义:电荷的多少叫电量。
单位:库仑(C)元电荷 e=1.6x10-19C7、电荷的中和:放在一起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扩展:①如果物体所带正、负电量不等,也会发生中和现象。
这时,带电量多的物体先用部分电荷和带电量少的物体中和,剩余的电荷可使两物体带同种电荷。
②中和不是意味着等量正负电荷被消灭,实际上电荷总量保持不变,只是等量的正负电荷使物体整体显不出电性。
电流与电路知识点二:电流1、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注:该处电荷是自由电荷。
对金属来讲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对酸、碱、盐的水溶液来讲,正负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电流的方向: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注: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到负极。
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3、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电路中有电源;电路为通路4、电流的三种效应。
(1)电流的热效应。
如白炽灯,电饭锅等。
(2)、电流的磁效应,如电铃等。
(3)、电流的化学效应,如电解、电镀等。
注:电流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通过各种电流的效应来判断它的存在,这里体现了转换法的科学思想。
电流和电路的基本知识
![电流和电路的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e4fb3f01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17.png)
电流和电路的基本知识电流是指电荷在电路中的流动。
在电路中,电子是负电荷的载体,它们以电流的形式从高电位流向低电位。
电路是指电子流动的路径,由导线、电源和元件构成。
本文将介绍电流和电路的基本知识,包括电流的概念、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以及常见的电路类型。
1. 电流的概念电流是电荷通过导体或电路的速度,常用符号为I,单位是安培(A)。
电流的大小取决于电压和电阻。
2. 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电压是电子在电路中流动的驱动力,常用符号为U,单位是伏特(V)。
电阻是电流流过导体时,导体对电流的阻碍程度,常用符号为R,单位是欧姆(Ω)。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等于电压除以电阻:I = U/R。
3.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串联电路是指多个元件依次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电流只能有一条路径流过的电路。
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在各个元件之间保持不变,电压根据元件的电阻分配。
并联电路是指多个元件同时连接在一起,形成多条电流可以同时流过的电路。
在并联电路中,电流根据元件的电阻分配,电压保持不变。
4. 交流电路和直流电路交流电路是指电流方向和大小周期性变化的电路,如家庭中的电源。
交流电路采用交流电源供电,电流的方向和大小随时间变化,通常用正弦波表示。
直流电路是指电流方向和大小不变的电路,如电池供电。
直流电路采用直流电源供电,电流的方向和大小恒定不变。
5. 电流的应用电流是电路中能量的传输形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电流的大小可以通过电流表测量。
在家庭中,我们常见的电器设备如电视、冰箱和电脑等都需要电流来工作。
在工业生产中,电流被用于驱动各种设备和机器。
总结:电流和电路的基本知识对于理解电子技术和电器原理至关重要。
电流是电荷在电路中的流动,电压和电阻决定了电流的大小。
电路可以分为串联和并联电路,也可以分为交流和直流电路。
电流的应用广泛,贯穿于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
以上是关于电流和电路的基本知识的文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有任何疑问,请随时向我提问。
九年级物理《电流和电路》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物理《电流和电路》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460759a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e2.png)
一、电流与电荷1.电荷:电流是由带电粒子在导体内的运动而产生的,带电粒子称为电荷。
2.电流:电流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单位是安培(A)。
3.电流大小与电荷量和时间成正比。
公式为:I=Q/t(I为电流强度,Q为电荷量,t为时间)。
二、电路的基本组成1.电源:可以产生电流的装置,如电池、发电机等。
2.导线:用来传导电流的金属线材或导体。
3.电器:利用电能进行工作的装置,如电灯、电炉等。
4.开关:控制电路中是否通电的装置,常用的有单刀双掷开关、按键开关等。
三、电路中的元件1.电阻:阻碍电流通过的元件,单位是欧姆(Ω),常用的有电阻器、导线等。
2.变阻器:可以改变电阻大小的元件,用于调节电流强度。
3.电流表:用来测量电流强度的仪器,连接在电路中,一般接在电阻前。
4.电压表:用来测量电压大小的仪器,连接在电路的两个位置,一般与元件并联。
5.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连接方式:a.电流表接在电阻前,与电阻串联,测量电流强度。
b.电压表接在电阻两端,与电阻并联,测量电压大小。
四、电路中的串联与并联1.串联:将元件依次连接起来,电流只能沿着一条路径流动,电流强度相同。
2.并联:将元件并排连接,电流可以沿着多个路径流动,电流强度相加。
五、欧姆定律1.欧姆定律:在恒温状态下,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强度成正比,电阻是一定的。
公式为:U=I×R(U为电压,I为电流强度,R为电阻)2.欧姆定律可以用来计算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和电阻的关系。
六、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1.电动势:电源产生电流的能力,单位是伏特(V),常用的有干电池、蓄电池等。
2.内阻:电源本身的阻碍电流通过的特性,单位是欧姆(Ω),电源的实际电动势小于标称电动势。
七、串联电阻与并联电阻的计算1.串联电阻:将电路中的电阻依次连接起来,电阻值相加。
公式为:R=R₁+R₂+⋯2.并联电阻:将电路中的电阻并排连接,电阻值的倒数相加后再取倒数。
公式为:1/R=1/R₁+1/R₂+⋯八、非欧姆性导体1.非欧姆性导体:导体的电阻不随电流的变化而变化,如二极管、发光二极管等。
初中物理 电流和电路 完整版知识点汇总
![初中物理 电流和电路 完整版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d1003b65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e6.png)
联
系
(1)某些情况下,用电器被短接是允许的,但电源短路绝对不允
许发生。
(2)当电路中只有一个用电器时,如果该用电器被短接,闭合开
关,就一定会造成电短路。
第三节
串联和并联
知识点(一)串联和并联
1、实验探究:让两个灯泡发光的方法
(1)提出问题:用一个电源、两个灯泡、一个开关和一些导线组成电路,
要想让两个小灯泡都发光,可以有几种接法?
再用已知的带足够多正电的物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
①如果金属箔张开的角度变大,则被检验物体所带电荷为正电荷。
②如果金属箔张开的角度变小或先闭合后张开,则被检验物体所带电荷为负
电荷。
(3)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常用方法
方法
现象
带电情况
利用带电体能吸引轻小
能吸引轻小物体
带电
物体的性质
不能吸引轻小物体
不带电
可能是两物体带异种电荷
注:在电荷转移的过程中,电荷总量是保持不变的,一个物体失去几个电子,
另一个物体就得到几个电子,两个物体一定带等量异种电荷。
4、使物体带电的两种方式
方式
操作过程方式
摩擦起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电
接触带
电
实质
让一个不带电的物体接触带电体,则此物体也会带上
电子的转移
电,如验电器
知识点(四)导体和绝缘体
1、实验探究:电荷在金属棒中的定向移动 @初中生家长
②电路中有电源不一定有电流,电路中有电流则电路中一定有电源。
知识点(三)电路图
1、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做电路图。。
2、常用的电路元件及其符号
实
物
灯泡
符
电流电路知识点总结
![电流电路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eae7c8a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db.png)
电流电路知识点总结一、电流。
1. 电流的形成。
-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金属导体中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酸、碱、盐的水溶液中是正、负离子同时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 电流是有方向的,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
在金属导体中,电流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方向相反。
2. 电流的大小。
- 定义: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叫电流,公式I =(Q)/(t),其中I表示电流,单位是安培(A);Q表示电荷量,单位是库仑(C);t表示时间,单位是秒(s)。
- 单位换算:1A = 1000mA,1mA = 1000μ A。
- 常见电流值:手电筒中的电流约0.2A;家庭节能灯中的电流约0.1A;家用电冰箱中的电流约1A;家用空调中的电流约5 - 10A。
3. 电流表。
- 作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 使用规则:- 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
- 电流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
- 被测电流不能超过电流表的量程。
在不能预先估计被测电流大小的情况下,要先用大量程试触,根据指针偏转情况选择合适的量程。
- 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否则会因电流过大而烧坏电流表。
二、电路。
1. 电路的组成。
- 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四部分组成。
- 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如电池、发电机等。
- 用电器:消耗电能的装置,如电灯、电动机等。
- 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 导线:连接电路元件,输送电能。
2. 电路的三种状态。
- 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用电器能够正常工作。
- 断路(开路):在某处断开的电路,电路中没有电流通过,用电器不能工作。
- 短路:- 电源短路:不经过用电器,直接用导线把电源两极连接起来的电路。
电源短路时,电路中的电流很大,会烧坏电源和导线,是绝对不允许的。
- 用电器短路:用导线把用电器两端直接连接起来,此时电流不经过该用电器,用电器不工作,但电路中其他部分可能仍有电流通过。
电流和电路知识点总结
![电流和电路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21b921f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1d.png)
电流和电路知识点总结1. 电流基础1.1 电流定义:电流(I)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其单位是安培(A)。
1.2 电流类型:直流电(DC)和交流电(AC)。
直流电电流方向不变,交流电电流方向周期性变化。
1.3 电流测量:使用安培计(Ammeter)测量电流大小。
2. 电压与电阻2.1 电压定义:电压(V)是推动电荷通过导体的力量,单位是伏特(V)。
2.2 欧姆定律:V = I * R,其中R是电阻,单位是欧姆(Ω)。
2.3 电阻测量:使用欧姆表(Ohmmeter)测量电阻大小。
3. 电路组成3.1 电源:提供电能的设备,如电池、发电机等。
3.2 导体:传输电能的介质,如铜线、铝线等。
3.3 负载:消耗电能的设备,如灯泡、电机等。
3.4 开关:控制电路通断的装置。
4. 电路类型4.1 串联电路:电路元件首尾相连,电流相同,电压分配。
4.2 并联电路:电路元件头尾并联,电压相同,电流分配。
4.3 混合电路:包含串联和并联的电路。
5. 基本电路定律5.1 欧姆定律:V = I * R,描述了电压、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5.2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电路中任何节点的电流之和为零。
5.3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电路中闭合回路的电压之和为零。
6. 电路分析6.1 节点分析法:通过分析电路节点的电流关系求解电路。
6.2 环路分析法:通过分析电路环路的电压关系求解电路。
6.3 等效电阻计算:将复杂电路简化为单一电阻求解。
7. 电磁效应7.1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变化的磁场会在导体周围产生电动势。
7.2 电磁感应:导体在磁场中运动会产生感应电流。
7.3 电磁兼容性(EMC):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的性能。
8. 半导体基础8.1 半导体材料:如硅、锗等,具有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电导率。
8.2 PN结: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结合形成的结构,是许多电子器件的基础。
8.3 二极管、晶体管:利用PN结制成的半导体器件。
电流与电路的基本定律知识点总结
![电流与电路的基本定律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6eb99b2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84.png)
电流与电路的基本定律知识点总结电流,这个看似简单却又极其重要的物理概念,是我们理解电路运行的关键。
而电路,就像是电流流动的“道路”,其遵循着一系列基本定律,这些定律为我们分析和设计电路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首先,让我们来聊聊电流。
电流是什么呢?简单来说,电流就是电荷的定向移动。
想象一下,无数个微小的电荷,就像一群训练有素的士兵,沿着特定的方向整齐地前进,这就形成了电流。
电流的大小用电流强度来衡量,通常用字母“I”表示,单位是安培(A)。
1 安培意味着每秒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 1 库仑。
电荷的移动需要动力,这个动力通常来自于电源,比如电池或者发电机。
电源就像是一个“大力士”,能够推动电荷在电路中流动。
在电路中,电流的方向规定为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
但要注意的是,在金属导体中,实际上是自由电子在定向移动,它们带负电,所以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
接下来,我们说一说电路。
电路是电流通过的路径,它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等组成。
一个完整的电路就像一条畅通无阻的“交通要道”,让电流能够顺利地流动。
电路有两种基本的连接方式:串联和并联。
串联电路就像是一串糖葫芦,各个元件依次首尾相连,电流只有一条路径。
在串联电路中,通过每个元件的电流都相等,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
而并联电路则像是多条并行的道路,各个元件的两端分别连在一起,电流有多条路径。
在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再讲讲电路中的电阻。
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用字母“R”表示,单位是欧姆(Ω)。
不同的导体,电阻一般不同。
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以及温度等因素有关。
材料不同,电阻不同;长度越长,电阻越大;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温度升高,大多数导体的电阻会增大。
欧姆定律是电路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定律。
它指出,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用公式表示就是 I =U / R。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流和电路
一、电荷
1、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荷;换句话说,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
性质。
2、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3、摩擦起电的实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生了电,而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失去电
子的带正电;得到电子的带负电。
二、两种电荷:
1、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电子从玻璃棒转移到丝绸。
2、把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电子从毛皮转移到橡胶棒。
3、基本性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4、带电体排斥带同种电荷的物体;带电体吸引带异种电荷的物体和轻小物体。
例:1、A带正电,A排斥B,B肯定带正电;
2、A带正电,A吸引B,B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
(A、B都是轻小物体)
三、验电器
1、用途: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从验电器张角的大小,可以粗略的判断带电体所带电荷的多少。
2、原理: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四、电荷量(电荷)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单位:库仑(C)简称库;
五、原子的结构质子(带正电)
原子核
原子中子(不带电)
电子(带负电)
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所有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数在数量上相等,整个院子呈中性,原子对外不显带电的性质。
六、元电荷
1、最小的电荷叫做元电荷,用符号e表示,e=1.6*10-19C。
2、电子电荷量的大小是最小的。
七、导体、绝缘体
1、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石墨、酸碱盐溶液;
2、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玻璃、塑料、陶瓷、油、空气等;
3、导体和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
例如:1、干木头(绝缘体)、湿木头(导体)2、玻璃通常是绝缘体、加热到红炽状态(导体)。
5.2电流和电路
一、电流
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荷包括正电荷和负电荷定向移动都可以形成电流)
3、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尤其注意电子是负电荷,电子的移动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
4、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流向用电器,再回到负极;
5、二极管是半导体,具有单向导电性,即电流只能从它的一端流向另一端,不能反向流动。
二、电路
电路:用导线将用电器、开关、用电器连接起来就组成了电路;
1、电源:提供持续电流,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
电路2、用电器:消耗电能,把电能转化成其它形式的能(电灯、风扇等);
的构成3、导线:,连接电路的各个元件,输送电能;
4、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三、电路的工作状态
1、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
2、开路(断路):某处断开的电路;
3、短路:不经用电器用导线直接将电源的正负极;
四、得到持续电流的条件:1、必须有电源,2、电路必须是通路。
五、电路图及元件符号: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电路图,常用的符号如下:
画电路图时要注意:整个电路图是长方形;导线要横平竖直;元件不能画在拐角处。
5.3串联和并联
一、串联和并联
1、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或说成首尾相连)连接起来的电路叫串联电路
特点:1、电流只有一条路径;2、各用电器互相影响;3、开关控制整个电路。
2、把电路元件并列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并联电路;
特点:1、电流有多条路径;2、各用电器互不影响,一条支路开路时,其它支路仍可为通路;
3、干路中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中的开关控制所在支路的用电器。
二、串并联电路的识别
常根据电流的流向判断串、并联电路:从电源的正极开始,沿电流方向走一圈,回到负极,则为串联,若出现分支则为并联。
三、生活中电路
1、串联电路:装饰店铺、居室、圣诞树的小彩灯,用电器和控制它的开关。
2、并联电路:家庭中的电视、电冰箱等用电器之间,路灯,交通灯,教室的电灯、电扇,用电器和它的指示灯。
三、电路的连接方法
1、线路简捷,不能出现交叉;
2、连出的实物图中各元件的顺序一定要与电路图保持一致;
3、一般从电源的正极起,顺着电流方向依次连接,最后回到负极;
4、并联电路连接中,先连接一条支路再连另一条,连接时找准分支点和汇合点,有电流表时看清电流表测谁的电流。
5、在连接电路前应将开关断开;
四、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最大的不同点是:串联电路各用电器之间相互影响,电路没有分支;并联电路各用电器之间互不影响,电路中有分支。
五、如果一个开关可以同时控制所有的用电器,那么这个电路可能是串联电路,也可能是并联电路(此时开关在干路)。
5.4电流的强弱
一、电流的强弱
1、电流: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符号I
2、单位:安培(国际单位),符号A,还有毫安(mA)、微安(µA)
1A=1000mA 1mA=1000µA
从大单位化到小单位要乘以它们之间的倍数;如:2A= mA,则2A=2*1000mA;
从小单位化到大单位要除以它们之间的倍数;如:200mA= A,则200mA=200/1000=0.2A;
二、电流的测量:用电流表;符号A
1、电流表的结构:三个接线柱、两个量程(0-3A分度值是0.1A,0-0.6A分度值是0.02A)示数。
2、电流表的使用
(1)先要三“看清”:看清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正负接线柱;
(2)电流表必须和被测用电器串联;(电流表相当于一根导线)
(3)电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若接反了,指针会反向偏转,损坏表。
(4)选择合适的量程(如不知道量程,应该选较大的量程,并进行试触。
)
试触法:先把电路的一线头和电流表的一接线柱固定,再用电路的另一线头迅速试触电流表的另一接线柱,若指针摆动很小(读数不准确),说明选的量程偏大,需换小量程;若超出量程说明选的量程偏小(电流表会烧坏),则需换大量程。
(5)决不允许在任何情况下使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
(6)若闭合开关,电流表指针不动,电路某处断路。
3、电流表的读数
(1)明确所选量程
(2)明确分度值(每一小格表示的电流值)
(3)根据表针向右偏过的格数读出电流值
5.5、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
1、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I A=I B=I C
提出问题:串联电路中各点的电流之间有什么关系?
猜想:串联电路中各点的电流相等。
设计实验:(1)如右图,用一个电流表分别测ABC三点的电流
改进:用三个电流表同时测ABC三点的电流
(2)更换不同规格的灯泡,测量三次,使结论具有普遍性。
进行实验
得出结论: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2、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I C=I A+I B
提出问题: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有什么关系?
做出猜想或假设: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设计实验:(1)如右图,先用电流表测C点的电流,再分别测AB点的电流(改进:用三个电流表同时接入到电路中的ABC点,测出它们的电流)
(2)在实验中采用更换不同规格的灯泡的方法改变电流的大小,测量三次,使结论具有普遍性。
参考答案一、作图题
1、因电路中待连入的元件较多,且两灯并联,开关分别控制两灯,采用分支路连接更为简单,即先选取连接电路元件较多的一支路将它串联起来如图甲,再将另一条支路并联在上述串联电路上即可,如图乙.
答案:见解析图乙
2、画电路图时要注意:线要横平竖直,和元件连接处不能有断开.先将两灯泡并联连接,然后按照从电源正极出发到电源负极的顺序依次连接.
3、如图32所示,画成并联电路的按以下标准给分:电路符号(包括交叉相连没点的和
重新画的电源的都算电路符号错)完全正确得1分, S1
S2分别与灯串联得2分。
4、(3分,凡有规范性错误一次性扣1分,不严格按图接线不得分)
二、填空题
5、A、D或A、E
6、并联 L1、L2 L2
7、短路 b A
8、S1、S3 S2、S3
9、并串短路
10、不能,能,并联,串联 11、S1, S2和S3,短路
三、选择题
12、C.13、B. 14、B 15、C.16、C.17、C.18、B 19、B.20、A.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③半导体
2. 1×10-4A 2×108
3.4
4. 电
5. 负吸引
6. L2L1 L2
7.AD或AE 8 .串灯泡亮度电流9.红东西
10. (1)S2、S1 S3 (2)S1 S3 S2(3)L2(4)S2、S3
11. (0~3 A) 2.2A (0~0.6 A)0.44 A
二、选择题
12.D13.B14.C 15.D16.A17.C18.D19.A20.B21.D
22. A 23. B 24 .D 25. C.
三、作图题
四、实验探究:
28.玻璃珠不容易导电,是绝缘体红炽状态的玻璃珠是导体当条件改变时,绝缘体也可以变成导体。
29.(1)量程选择过小(2)改用(0~3 A)的量程(3)略30.(1)略(合理的都可以) (2)第一支路处不同规格的灯泡. (3)改变电源的电压(4)并联电路中干路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31. (1)C (2).控制所有的用电器(3).只控制该支路的用电器。